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精选(九篇)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第1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习方法 背诵 地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57

地理的中文词汇最早见于我国的《易经》,而在西方世界中,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geographica这个词汇第一次由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合成出恚并写了西方世界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这些都足以说明地理学科的古老,也充分表明了地理学科具有极为久远的历史。当然,纵观古今中外地理这一学科也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游遍名山的徐霞客写出了《徐霞客游记》,记录了沿途所见的各种现象、人文风土、地理、动植物概况等;对《水经》进一步增补最终写出《水经注》的郦道元,记录了1252条河流,被誉为是最为全面的综合性地理著作;环游了地球的麦哲伦,第一次成功挑战了天圆地方的中心学说;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探索到了人们未知的世界等等。还有许许多多不断在探索中冒险的人们,他们或许发现了新大陆,或许发现了新物质,或许发现了其他未知的东西,他们的成就来自于对地理的不断探究。

高中地理的课程设计是符合当前高中学生学习需求的,是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优化的。高中地理内容涵盖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内容,从自然、人文、区域三大方面进行展开,其展现出来的知识内容体系极为庞大,这让很多学生在对地理学习的时候产生了困惑,使其感到地理学习有不小的难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无从下手。具有庞大的知识体系,这是高中地理的亮点,也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难点,学生在对高中地理进行学习时要跟随教师的引导,对地理知识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

人们一直在对已知的世界进行着不断的深入探索,对未知的世界进行着不断的追寻,因此地理学科的内容也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地理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地理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将高中地理知识学好、学透,是其高中阶段中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

一、要背诵,但不要死记硬背

背诵是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无论是文科类学科,还是理科类学科,教学内容中或多或少都有需要学生进行背诵的部分,而地理作为附带理科属性的文科类学科,其自然也有很多需要学生进行背诵记忆的内容。背诵可以说是学习地理的关键,但正是这学习的关键出现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在对地理进行学习时,对要求背诵的知识内容采取了最为粗暴的背诵手段,直接对相关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只求背诵,这样对地理知识进行重复、机械的背诵短时间内能记住一些内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记住的内容就逐渐开始遗忘,如果不在遗忘的节点进行多次重复背诵巩固,那么是无法达到完全背诵记忆的目的的。显而易见,没有多少学生能够做到对死记硬背的地理知识进行多次重复背诵巩固,这是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科繁多,学习任务较重,众多学科中都有需要学生进行背诵记忆的知识,所以学生在对地理知识进行背诵时,要以理解为主背诵为辅,进行理解性的背诵记忆,这样才能将需要背诵的知识牢牢的记在脑中,且不易被遗忘。

通过教学实践不难看出,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性背诵记忆的效率是死记硬背的数倍,且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进行背诵记忆显得更为轻松,这样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为容易的将地理知识掌握。而且学生在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后,还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使得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对地理知识进行更为升入的思考,这样对学生的记忆又起到了二次强化的作用。

在知识内容极为庞杂的地理学科中,学生要学会寻找到学习的小窍门,避免低效率的死记硬背式学习,转而采用理解性背诵记忆的方法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在轻松惬意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地理学习,同时在学习中不断深入的思考,不断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使得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二、善读地图,善用地图

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学生常常接触到的学习工具,地图的种类繁多,地图之中蕴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不同的地图涵盖了不同的地理内容,因此学生在进行地理课程学习时,不仅要学会看地图,还要能够看懂地图,把地图同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联系,从而对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尝试记忆并背诵地图,这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看是不起眼的小小地图之中蕴含了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内容,这些内容均为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进行记忆背诵的,因此背诵地图能够更为迅速便捷的将所需背诵的地理知识进行理解、掌握、记忆。当然,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地图进行背诵要有一定的小技巧,可以结合不同的地区对地图进行归类,使得对地图的背诵建立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之上,这样更利于对地图上的信息内容进行记忆。

第2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学习方法 实践 地图

地理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地理学的研究范同很广,俗话说得好:“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也就是说,大到宇宙空间,小到一个区域等等,都是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山西省是2008年进入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高中地理教材的版本有很多,如: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中图版,那么太原市用的地理教材是湘教版,湘教版最突出的特点是活动设计多,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活动组织教学了,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我们都必须一一实践,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舍这些活动。那么高考模式依然是“3+文综”,“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文综”指的是政治、历史、地理。在文综这三门课程中,地理可以说是相对比较难的科目,那么针对地理这门课程我们是要注意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的。

一、要理论联系实践

地理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许多有用的地理知识。

如自然地理中的第一章第三节讲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意义中,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会产生偏移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理意义,那么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四季和五带是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意义。同学们要记住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就可以联系实际的记了。就我们北半球来说,由春分日到夏至日是昼长夜短。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由夏至日到秋分日是昼长夜短,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由秋分日到冬至日是昼短夜长,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由冬至日到第二年的春分日是昼短夜长,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最后回到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上,凡是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就昼长夜短:凡是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就昼短夜长;凡是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就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凡是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就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这样联系实际的记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就很容易记了。

上面是联系实际地记住一些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还有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到一些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比如我们要买房子,为了老人住上方便,想买套一层的房子,还想要采光条件好一些,那么最佳的看房时间是什么时候呢?这就要用到地理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这一知识点了。就拿太原市来说,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只要冬至日那天一层的房间有光照条件,其他时间就会有光照条件。所以我们就可以选择在冬至日这天去看房。同样,其它城市也是一样的道理。这样的话,楼房设计者就必须遵循这一地理规律来计算两栋楼房之间的间距,间距太小就没有光照了。再如,工厂进行选址时,就得充分考虑原料、能源、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水源等等方面因素,从而对工厂做出合理的区位选择。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在这儿就不一一例举了。

所以说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理论联系实践,并能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活学活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要学会使用地图

俗话说的好:“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地图的类型有很多,如:景观图、地形图、等值线图、光照图、地质构造图、气候类型图、城市规划图等等。地图上面的每一点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稍不留神错过一点的话很可能那张图就白读了。那么在高考题中地图也是被应用的淋漓尽致。

第3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一、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的内涵、特点及理论基础

1.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的内涵。

学习方法指导策略是指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与方式。关于教学策略的概念表述有很多种,国内外专家学者各有不同观点。本文中所述的学习方法指导策略,只是教学策略的一部分,是指对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知识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与方式。

2.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的特点。

(1)层次性。

按照知识学习的概念、原理、应用三个层面,提出相对应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与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知识应用学习相对应的方法,即学会在地理概念学习中构建地理知识结构的方法,学会地理原理学习中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方法,学会用地理视角观察、思考、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性。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实现的。在课堂教学、课上及课后练习测评、考试分析等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学案导学、学习活动设计、习题设计、考试分析等途径,使学生学会在地理概念学习中构建地理知识结构的方法,学会在地理原理学习中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方法,学会用地理视角观察、思考、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

(3)迁移性。

针对知识学习的概念、原理、应用三个层面所提出的学习方法具有普适性,适合于其他学科的相同类别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3.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的理论基础。

(1)学习地理要建立知识结构。

根据学科结构理论,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学科结构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两个特征。整体性是指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充满关系的有机整体,层次性指学科知识由于观念的抽象性、包摄性和概括性程度不同,所以会形成具有层次性的结构。这两个特征在地理学科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建立知识结构是在进行地理概念学习时,不是只对单一概念的学习,而是把新学习的概念放到一个结构中,明确新学内容与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对概念学习中提出三种关系,即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组合关系。地理概念的学习就要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2)学习地理要基于已有的知识储备。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地理就要把当前的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以此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

(3)学习地理要练就“地理眼”。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美国心理学家贾德认为:“迁移的重要条件是学生能够自己概括出一般原理,所谓泛化理论就是指学生能够把自己在一种情境中得到的经验加以泛化,并把它们运用到另一种情境中去。”美国学者罗耶的认知迁移理论认为:“迁移的可能性取决于在记忆搜寻过程中遇到相关信息或技能的可能性。这样教育的问题便变成了如何增加学生在面临现实生活问题时提取在课堂里习得的相关材料的可能性。” 所谓“地理眼”,就是用地理学的观点,从地理视角观察、思考、分析实际问题。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必须指导学生正确领会地理概念、原理。

二、高中地理知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及实施途径

按照知识学习的概念、原理、应用三个层面来对应的学习方法,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怎么去学习,不求系统全面,只是把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阐述。

1.策略。

(1)建构知识结构的方法在地理概念学习中的运用。

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地理知识。在学习高中地理之前,让学生了解高中地理课程结构,对所学内容及之间的关系有所认识。在进行模块学习之前,让学生先看目录,了解教科书结构和章节之间的内在关系,以便在后面的学习中对所学内容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在具体概念学习中建构知识结构。在学习地理概念时,给学生提供知识结构或是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结构,形成概念关系图。提供学生知识结构图时可以留出一些概念的空位由学生填写,以加深认识。

(2)基于已有知识储备建构新知识的方法在地理原理学习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把新学习的内容和自己已有知识进行联系,运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

(3)用地理视角观察、思考、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运用。

地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把地理学“活”,就要主动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观察、分析、判断、评价现实世界,这样不仅可以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提高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施途径。

(1)学案导学。

运用学案指导学生学会用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学习地理概念,逐渐形成习惯,掌握方法。学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落实知识要点、指导学习方法、检测学习效果。内容主要包括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课堂反馈练习几部分。其中教学内容部分,围绕学习目标,紧扣教科书,从整体上体现教科书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深化上,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利用学案记录总结学习方法。学案的设计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呈现对知识的认知、理解、应用的过程,循序渐进,自然生成。学案的设计,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在学案上做相应的笔记、标注等,方便自己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及时把学习方法和心得记录下来。

(2)设计学习活动。

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教师要在了解学情、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材料的选择和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已有知识既包括初中地理知识,也包括其他学科知识、生活经验常识等。

选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材料,指导学生用地理视角观察、思考、分析实际问题。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要将时事信息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拉近教科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真正学到“对生活、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同时,要使地理教学富有时代气息,教师要恰当地选取鲜活的事实材料,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理现象、分析处理实际问题,使学生学有所用,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能力。

(3)设计练习和测评习题。

练习内容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解决实际问题,学案的练习反馈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力争做到让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反馈,提高学生当堂训练的质量,达到高效的练习效果。测评习题组合要有难度梯度,体现层次性。测评习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基础落实到能力提升,由必做题和选做题组成。必做题保证全体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选做题利于能力较强学生的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发展。

(4)考试分析。

考试后的试卷分析除了知识内容的分析外,可增加对学习方法的反思与分析,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训练。试卷分析可以采取在试卷之外单独总结的形式,这样利于学生把握自己的知识点欠缺之处,有针对性地复习;也可以在试卷上的错题旁边进行修改标注,写明知识点、错因分析,这样便于学生针对错题再练时引起注意。

(5)个别指导。

对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指导。除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法指导之外,针对“学优生”“学困生”还要给予不同的指导,要为“学优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难度更大的习题、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方法进行学习。

对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指导,如针对场独立性、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针对沉思型与冲动型的认知方式的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等。

三、高中地理知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的实施效果及反思

1.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开始适应自主学习的形式,不再只是等待教师讲解,而是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获取知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尝试用地理原理去解释分析事例现象。

通过一到两个学期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基本学会地理概念、原理和知识应用的学习方法,并且在学习中自觉地应用。通过调查,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也在摸索形成适合自己的地理学习方法。

2.反思。

(1)学习方法指导途径的再拓展。

本文所论述的高中地理知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还仅限于在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可以在其他学习领域进一步尝试和拓展,如在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领域,学生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更加丰富。

(2)学案导学功能的再挖掘。

在现有课时安排条件下,依托学案落实知识、训练能力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能在课堂上落实知识,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把控,通过学案的批改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课堂上用于学生完成学案的时间较多,用于学科知识拓展、激发兴趣的时间很少,所以如何在课堂上兼顾学生的知识落实与学科兴趣的培养、知识扩展,通过学案导学功能的再挖掘和学习形式的改进能否实现,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注:本文为“高中生地理知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BE2036。

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及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理解地理规律

原理

第4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宜宾市第六中学校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在整个教育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如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一种以“民主与和谐为真谛”的教学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http://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高中地理;课堂

High school geography inquiry learning method analysis of classroom

Li Zhong-cheng

【Abstract】In the whole education into the information age today, how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process, build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spirit as the cor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creating an "democracy and harmony as essence" of teaching environment, is an urgent task in front of us.

【Key words】Inquiry teaching; High school geography; The classroom

探究性学习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它的核心是学生的研究活动贯穿于学习过程始终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它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习处理反馈信息,更加注重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1.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1.1课程发展的需要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紧密围绕三维目标进行,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目的。其中,过程与方法起到桥梁的作用,是重要的占统治地位的学习策略。在众多的学习策略中,对于学生来说,探究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信息,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其中“发现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知,面对新知,要去尝试使用工具(如图解、符号、图表、数值、文字资料等)分析它以及与已知进行比较,最终获得正确的解释。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探究列入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之中。这表明探究不仅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同时还是地理课程的目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组织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探究提高师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1.2学生发展的需要

探究性学习,注重过程,本质是学生学习技能的提升,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中能成为探究者,并独立地或多或少地由调查各种可得的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在这种方法下,教师应作为一个指导者以及学习的助长剂,而不是信息的权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潜能,在未知世界里探索,增长真知灼见。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高级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它可以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探究是思维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性学习,形成探究性的思维意识和习惯。

2. 高中地理探究性学习与学生思维的特点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适应的人群,同一种学习方式,也要根据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习指导。探究性学习泛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主动探究,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所有教学活动。将这种学习方式置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目的是使学生凭借这种学习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辩证逻辑思维已发展到趋于占优势的地位。在地理探究性学习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地理思想方法的熟练掌握,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提升,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所谓辩证逻辑思维,就是从看似对立无法“调和”的两个事物之间,深刻认识它们的相互关系,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辩证逻辑思维是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或形态,辩证逻辑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即人们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进一步对客观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做出正确的反应。辩证思维能力的实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由于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多元性和地理事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使地理学科有着丰富、生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内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有些没有结论性的解释,这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给教师设计探究性教学提供了机会。但目前,在高中地理探究性教学中,较多地采用分析、综合、归纳、 演绎、比较等方法,而较少运用辩证思维,忽视了学生现有的智力水平。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的现有水平,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即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依据这一理论,在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全面地、动态地看问题,使他们超越日常经验的狭隘,去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联系。

3. 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3.1创设探究性学习情景。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应该成为地理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因此,立足课堂搞好地理探究性学习是我们的重要教改目标之一。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注意设计一系列相关的趣味性浓厚、环环相扣、值得探究的地理问题,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探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讨论,引导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探究目标。

3.2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在指导学生进行地理探究性学习中,我们注意到把握以下“五多”,即多设计能诱发学生探究积极性的问题、多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多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机会、多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多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想象空间和机遇。弘扬个性,落实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

3.3开展开放性教学活动。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倡导“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异想天开、标新立异、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3.4用比较法进行地理探究性学习。比较法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了解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并理清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趋向。如复习等值线专题时,可以把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盐度线及等降水量线等等来比较,得出共同的读图技巧和规律,这种围绕某一专题,把分别独立的几个比较对象并列起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法的巧用,有助于了解地理事物的现象与联系,理清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趋向,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从而有所发现和创新。

3.5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实施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广泛采用现有的地理标本、挂图、录像、幻灯、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或自行创新设计丰富多样、切实可行的地理新教具和新模型,使地理教学手段富于变化性。采用直观教学,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积极、自觉、主动的良好状态。

4. 探究性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4.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应是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研究的课题应是学生熟悉的,并能有意识的与学生学过的地理知识相整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和可探索性,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问题要难易适度、具有层次感,适合不同学生;问题应具有示范性,使学生可以借之举一反三;要着眼于学生自主研究水平的提高。

4.2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目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对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只是全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它并不意味着开展研究性学习就能否定记忆、理解等层面的学习方式,甚至也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第5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一、培养兴趣,快乐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要让学习地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才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因此,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因此,为了培养兴趣,建议大家把世界地图与中国地图挂在自己经常看到的地方,这样随着时间推移,地图的每一个细节都会潜移默化刻入我们脑中。

二、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区时计算、太阳高度角、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算得上文科中的物理,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应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多思索,多比较,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学习时要以书为主,重视教材。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会答题思路与答题逻辑。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评价优劣利弊,找到相应对策办法。

三、图文结合,“人在图在”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多看地图,“图不离手”、“人在图在”(每次看几分钟也行),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并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看图太费时间,不如看书来得快。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便于运用,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复耗时,枯燥无味,知识容易张冠李戴等弊病。因而从整体效果上看,图文结合实际耗时并不多,效果却很明显。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在培养自己的地图技能时首先注意的是图与图之间的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其次是图与文之间的转换:尽可能将地理课本中所有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上去理解与掌握,不要凭空去记、去背,学会图文转换,学会图形与知识点搭桥。比如拿到一幅等高线图,能从图上等高线的递变规律中读出地形,坡度,进而了解该地发展农业的方向。另外培养地图技能还要特别注意经纬网定位,在训练中常常要求自己能准确找出主要经纬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学会在地图上分析气候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进而了解农业生产与交通区位。经过这样的训练,将地图埋于心中,在地图上应对知识点,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而成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地图,脑中的知识就可以在地图上随意地舞蹈。

四、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地理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不忽视初中地理的知识的学习。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才能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同时,要想学习好这一学科,建议大家多接触一些课外知识,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与思路,达到高屋建瓴,居高临下的境界,获得天马行空,恣肆的效果。

五、举一反三,每分必得

高考不仅考查考生上述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阶段保持清醒头脑,在平时的训练中既保证做题适量,又要争取每道题做对,及时查漏补缺,向预定目标稳步前进。有的同学也做过很多的题,但是不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常犯一些相同的错误,题做得越多,犯同样错误的机会越多,虽然通过大量的练习。学习却没有多大的起色,这样就好似被题海所淹没。我们应该在题海中畅游,每一次训练题做完后,我都会认真总结对与错,并把不会的知识点在书上及时找到,一一凿实,以便做到“错过的题不再错,做过的题要会做”。同时在冲刺阶段加大作题量来说非常有用,概念也好,图形也好,通过一次次的训练总结,零碎的知识点得到了强化。但更要注意在做题与看书二者之间找到平衡,二者决不可偏废其一。

六、掌握技巧,沉着应试

第6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一是学生不会看地图,或者是区域地理的空间定位不够准确,比较笼统,只记相对位置,忽视了经纬度位置。尤其是看图时,往往忽视小区域经纬度。毕竟高考偏重平常既熟悉又不注意的小区域,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如果没有精益求精的空间定位,会给地理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是区域地理的知识储备杂乱无章,比较笼统,多数同学只识记某一区域大致的知识,而忽视了对该区域知识的整理、细化,也就是深加工,或者是缺少深入思考,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关注较少,思考更少。区域学习缺少了自己对知识的整理,就相当于走马观花,不会很牢固。地理作为文科中的理科,缺少了理性思考,没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没有清晰的知识网络,在做题目时往往会力不从心,答不到要点上。

三是对待地理综合题,地理专业语言少,说话比较随意,语言的组织不够恰当,用词不够准确,这样想在考试中得高分就十分困难。以上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同学们学习区域地理时出现的最突出问题的归纳。经过个人的总结,以下是个人在区域地理学习中的一些经验。

一、图表研究法是地理学的特色。文字只能恰当表达地理概念和观念的一部分,不能形象表达空间概念,而有形的图表既是地理学的工具,又是地理知识与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是地理思想的表达方法。会看地图,学会立体思维方法是必备的素质。

首先,地理事物的位置是地理要素的核心,位置是起主导作用的关键要素。如何清楚区域位置?只有钻研经纬网,特别是比较重要的经纬线穿越了哪些区域。比如对于我国重要经纬线穿越的区域掌握得更要详细。

例如,我们很熟悉的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那么120°E穿越的区域不光是我国的,可以延伸到此线穿越的世界区域还有哪些。仔细认真翻阅地图,同时联想该线穿越区域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等。当然还可以研究90°E、100°E又穿越了怎样的区域,或者是以我国最东端135°E,最西端73°E作为重要经线,去进行深入探讨,同时考虑与这些经线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征。在纬线上,重点对北回归线、30°N、40°N经过区域的特征达到很熟练的程度,同时可以延伸到世界的其他区域,钻研临近区域。举个例子,整个美洲的经纬度很容易记住,都在西经各个区域作比较、作归纳,掌握主要经纬线穿越的区域,碰到区域定位时,基本能够定位。

其次,养成随身携带地图的习惯。平时没事就翻地图。在生活中对地理事物不熟悉位置就翻地图,有空就看,多思考,多发问,做到图不离手,左图右文的好习惯。平时还可以填图、绘图,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平时我们在练习地理题目时,只要是能在地图上查到的,一定要逐一落实。只要在做题碰到区域题时,牵涉到区域位置,首先关注经纬度,有意识地识记该区域的经纬度,如果不断重复,强化记忆,长此以往,对各个区域的位置就会逐渐掌握了。

二、做区域综合题时,需要对该区域有完整、详细的知识储备。其实,在高考复习中,你整理过的区域知识不一定是考试题中的区域知识,虽然区域的差异性绝对存在,但是区域的相似性还是有的。在世界区域分区中,小的区域遵守它所在大的区域的自然背景,因此,要学会知识迁移。因此要想在考试题中游刃有余,做地理题,必须不能缺少对区域地理知识的详细归纳整理,建议可分纵线和横线两条线索整理。纵线也就是按该区域的气候、地形地势特征、水文、社会经济、工农业发展情况(如与工业相联系的矿产地、与农业相联系的经济作物)。整理的基础是先把老师讲过的记住,当然这还不够,特别是我们平常也做了大量的习题,习题中包含各种区域的知识点,建议我们把新出现的知识添加到相应的文件中。一些经典的答案你要学会迁移,不是抄,而是答题套路。比如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条件,一般就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如科研院校多、人才多、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捷等。但是,有些高新技术区有着独特的区位条件,如美国的“硅谷”还有军事订货,再比如华北缺水原因分析和长江三角洲缺水原因分析有着共同的因素,但也有着绝对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思考、总结、归纳。用纵向探究法学习,会对某个区域思考得更深入。同时也应关注时事,关注生活中的地理,为自己的思考提供载体。

横线也就是分区域来学习,学会比较区域的差异,让问题去找区域。比如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哪些,原因分别是什么;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区别;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差异;东北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商品粮生产特点的差异。也就是要注意不同区域相同问题的比较,有了比较才会深入,从而为纵向探究学习区域打下基础。

我们深刻认识区域特征,是为了发现区域问题,对该区域作出客观、合理评价,制订发展策略。一定时期内,区域问题是不变的,因此,对区域问题进行探究式研究使我们对该区域的认识更深刻,更透彻。

第7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教学方式;答题技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老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任务和基础,在教学上可以尽量把课件讲得生动形象,下课积极耐心的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这样就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当学生获得比较好的成绩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和赞赏,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也就会拥有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进行地理学习的关键性因素,效率提高了学生才能用最少的时间学到最多的内容。

上课效率的提高需要老师采取合适的方式,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就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带动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转变教学方式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也是老师教学角色的改变,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进而比较积极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在做地理题目时不进需要日常积累的地理知识,同时更需要答题的技巧,因此教师传授给学生相应的做题技巧,会使学生大大的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性,所以,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做题技巧,能够为学生做题和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有一些刚上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时学过一些浅层的地理知识,但是由于基础差、一知半解,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对地理产生厌恶的情绪,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会使得学生越来越不想学习地理。针对这种情况,老师需要多加鼓励学生,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定期给他们补课,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老师时刻关心他们,从而会更加努力的进行学习。对于学生点滴的进步老师时刻的关注,及时给予他们相应的表扬和鼓励,慢慢的学生就会产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取得了好的成绩或者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表扬,这样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小组的方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所有的学生平均分成几组,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秀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这样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基础差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所有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这一节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比如说,天体有哪些?恒星的特点有哪些?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激发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在回答恒星的特点时,有些小组可能回答的不够全面,老师就可以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做相应的补充。比如说不仅应该考虑到恒星是自身可以发光发热、体积和质量巨大的星体,而且还需要考虑到距离遥远这一特点,距离遥远又包括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通过恒星的知识引出行星的知识,这样就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过渡。这种小组学习的方式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提高学习效率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前提,了解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有意识的重视高中地理的学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新课标也对学习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要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学习效率的提高不仅体现在课堂的学习中,还有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新课的任务,每个学生把自己不太懂的内容通过纸条的方式交给班长,班长通过把每个学生提交的问题综合起来反馈给老师,这样老师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老师可以通过PPT的形式进行教学,PPT课件能够更加生动直观的展示所学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学习。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这一节的内容时,老师通过PPT课件的形式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让学生总结出昼夜产生的原因,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如果由夜进入昼就是晨线,由昼进入夜就是昏线,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晨昏圈以及晨昏圈相应的特点。学生通过课件进行学习,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和学习,这样学生就能产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转变教学方式

首先,有些学生认为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要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就可以考得高分,这是很不正确的,因为地理不仅仅是一门文科性质的学科,而且还带有一定的理科性质,所以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需要转变教学方式。自然地理比较难,因为难点和重点的知识比较繁琐,老师要仔细全面讲解;而人文地理的文科性质比较强,需要记忆的东西多,针对这个特点老师要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记忆和背诵,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增强。其次,转变教学方式还体现在老师的角色转变,老师要成为学生引导者、合作者、探究者,只有把学生当成朋友,学生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要积极耐心的进行讲解。角色的转变有利于老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传授答题技巧

第8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地理; 学习方法; 探讨。

根据从教三十多年的体会、成功学生的经验及高考的要求来探讨地理的学习方法。学好地理的一个前提是喜欢地理,喜欢就变成了一个愉快而深入的过程。没有兴趣,也可以逐步建立兴趣,如取得几次好的成绩或喜欢某个地理老师的课等。但建立持久恒定的兴趣则是了解什么是地理学、学习地理有什么作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有什么规律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有哪些可循规律,都会引起学生兴趣。只要我们掌握了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就会学得既简单又有趣,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探讨。

一、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对于学好地理课程,也同样十分重要。老师在讲授这门课程之前,首先要从明确学习目的入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地理,学习地理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作用和帮助等。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才能端正学习态度,进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后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地理课学好。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才会积极思考和认真钻研。学生只有对地理知识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乐学。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并尽力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就会从中获得无限乐趣。

二、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文字和地图、图表是地理学表述的双重形式,构成了地理学的形象特征,地理高考突出考查了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评价地理事象的思维品质。地理试题几乎是每一组题都有一幅图(表),这些图表多数比较新颖,对学生读图(表)的能力要求较高。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三、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特征是:主动、独立、自我规划。“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制定恰如其分的目标,以此来激励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尽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如在讲解“世界气候的成因”时,让学生寻找地球上各种运动的因素,由大气的运动、洋流的运动、太阳辐射的移动以及地球自身的运动等等逐步拓展,层层设疑,激发进取,通过讨论,分析对地球各种气候的成因获得一个整体而细致的掌握。

四、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要学好地理,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特别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地理问题;同时,当今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也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个勤于思考的头脑,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要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就会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天气的变化,河流的偏向,城市的地域形态,商业的分布。

五、加强课堂参与、鼓励课外实践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上课前,老师要认真备课,准备大量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形成生动的理解记忆。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鼓励和动员学生加强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既可以学习掌握书本知识,还可以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锻炼学生的探索与研究能力。

六、从个体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的含义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习者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在合作讨论中优等生发言较多,而中等生和暂差生讨论的参与性较低。因此,在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在合作学习活动完成后,教师应及时概括和总结,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系统化、规律化,是升华其认知层次的关键。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地理教学也处于不断的革新和完善之中,如何做到让课堂教学高效,活泼,趣味十足,如何保证教与学的个性化以及课堂的开放性,是对当今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个巨大挑战。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应尽快转变观念,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同学们一定会喜爱地理并学好地理的,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比较法

地理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教学地位,引导学生进行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完整的进行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扩充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扩展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视野,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实用知识,加深学生对于自身所处生活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技能。

和初中地理课程相比较而言,高中地理在教学内容上更为复杂,学习任务也更为繁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发展深化以及地理课程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在向高中学生进行地理课程的讲解和分析时,一方面担负着答疑解惑,灌输知识的重要教学责任,另一方面还要从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出发,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质,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的技能和水平。针对这种更为严格和高标准的教学要求,教师一方面应该从自身做起,革新自身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设置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地理教学目标,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用意识,纳入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范畴之内;另一方面还应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点的分析和灌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质量和效率。

而地理比较法作为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普遍运用的教学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简洁明了、科学性强的教学优势,对于加深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印象,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应该不断对地理比较教学法进行反思和革新,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入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情境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提升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根据现阶段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现状,更好发挥地理比较教学法的教学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以高中地理教材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读和整合,找出地理教学内容中可以进行比较、具有比较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和科学的筛选,并且根据比较点的不同,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和纽带,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提升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地理比较法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和整合性的教学方法,需要学生以一种更加广阔的眼光和心态、以一种类比的方法来面对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分析,而不是以传统的、狭隘的学习视野和学习思维,对单一的学科知识进行枯燥的分析和挖掘。

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地理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制约和影响,在向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和分析时,习惯于将每一个地理知识点,都看作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在教学方法上也往往采取教师逐个讲解,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对知识点进行单纯记忆和消化,这种传统的地理课程教学模式不仅割裂了地理学科知识点之间的系统性和联系性,同时还会使学生由于积累了太多的独立知识点,而造成记忆模糊甚至是知识点理解混淆的学习状况,降低了课程教学和学习效率。因此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任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地理比较法所具有的重要教学意义,在向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之前,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的研读和整合。通过对高中地理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可以发现,在地理教材中的每一节、每一章基本上都可以用地理比较法进行课程教学,因此教师更应该从自身做起,真正认识到地理比较法在地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勇于突破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桎梏,对地理比较教学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并且将不同的地理学科知识点,以地理比较法进行沟通和串联,从而有效提升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率。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比较法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地理比较学习要求,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地理知识进行比较学习和研究,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提升高中学生地理课程学习质量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课程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地理课程教学时,已经习惯于占据课程教学的中心和权威地位,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教学心态,向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

而对于地理比较学习法而言,它虽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各个地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并且引导和驱动学生去进行比较和思考,但是它更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自主对各种地理知识进行比较和挖掘,从而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时,应该及时扭转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同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比较方法和比较习惯,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比较方法和比较思路,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探究和学习,在提升学生地理课程学习质量的同时,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技能,继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