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内实训总结范文

校内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校内实训总结

第1篇:校内实训总结范文

目前,国防生已经成为部队干部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总装为加强和规范总装签约高校国防生军政训练,组织专家进行了研究论证,针对国防生的特点和规律,制定了科学合理、系统规范、体现总装特色的《国防生军政训练实施方案》。该方案既区别于地方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军事课教学大纲,又区别于生长干部任职培训培养方案,着重突出了军队及总装的特色,作为总装签约高校国防生军政训练教学指导性文件使用。下面谈一下我们研究该方案的工作思路和体会,供各个国防生培养院校的同行们参考。

国防生军政训练,是指对国防生实施的军事理论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国防教育、军人思想政治教育等教学训练活动,包括在校日常军政训练和暑期集中军政训练。国防生军政训练应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着眼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和总装部队对人才的要求,在不影响国防生完成正常学业的前提下,坚持学历教育与军政基础训练相结合、集中训练与日常养成相结合、统一标准与灵活施训相结合,突出重点,科学施训,严格管理,努力实现军政理论教育院校化、军事训练基地化、训练教材规范化、训练保障制度化[1]。

国防生军政训练是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国防生基本的军人素质和军官素养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国防生毕业后尽快适应、胜任部队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一、国防生军政训练需要掌握的基本情况

一是摸清当前入学国防生的政治素质基础,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地方组织的军训基本情况,以此为起点,决定军政培训方案的起点。

二是了解在校国防生的学习管理模式和特点,以此为依据来设计军政培训的内容和结构。

三是明确毕业后用人单位对军政训练的需求,结合毕业后生长干部任职培训军政训练的情况,规划军政训练的目标和方向。

国防生军政训练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以充分调研在校国防生军政基础为工作起点,以方便签约院校实施教学、方便集训单位的暑期集中军训为工作思路,以达到军人所具备的基本军政素质为培养目标。

二、国防生军政训练实施方案的设置思路

(一)、国防生军政训练的目标。国防生军政训练的目标是使国防生具备基本的军人素质和军官素养,为其毕业后尽快适应任职岗位需要奠定基础。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国防生,通过实施军事、政治的基础训练,应具备基本的军人素质和军队干部素养,从而为培养合格军队干部奠定基础[2]。

在校的国防生应具备的政治素质:用本文由收集整理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军魂意识;熟悉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及职能使命、光荣传统,树立献身国防和武器装备建设事业的信念,具备良好的军人思想品德修养和较强的法纪观念。

在校的国防生应具备的军事素质:打好军事共同基础,初步掌握中国现代军事思想和一定的军事理论基础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军人气质和作风;了解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了解总装部队各主干专业的总体知识及基本特点;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在校的国防生应具备的身心素质:身体强健,精力充沛,达到规定的体能标准;心理健康,冷静理智,乐观自信,不怕艰难困苦,能够经受紧张、艰苦军事工作的考验,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国防生军政训练的内容。军政训练纳入各签约高校教学内容,作为国防生必修课或必选课计算学分。国防生军政训练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毕业时应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在校日常军政训练主要进行军政理论课程教学和体能训练。军政理论课程包括人民军队导论、革命军人思想品德与心理品质修养、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总装部队光荣传统、军事高科技专题讲座等。

暑期集中军政训练重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条令学习训练、军事技能训练、部队概况、科研试验技术讲座、基层连队认识实习、参观见学等内容。

军政训练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将人们军队光荣传统教育、使命任务等特色内容有机融入国防生军政训练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国防生投身武器装备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国防生军政训练的组织与实施。在校日常军政训练应当贯穿于国防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军政理论课程教学主要以讲座和自学的形式开展,军事训练中《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由各签约高校组织实施,体能训练结合体育课、晨练或体育活动进行,军事高科技专题讲座主要由部队协调安排。暑期集中军政训练安排在国防生的第二个暑假,为期三周。

组织国防生军政训练应当因人施教、循序渐进、科学施训、形式灵活,确保训练人员、内容、时间、质量落实。

要坚持对国防生军政训练进行考评,以考促训,以考促管。考评未通过者,应随下一年级国防生进行重修,重修仍未通过的,按有关规定处理。注重探索、创新考评模式,提高考评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国防生军政训练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地方签约院校教学计划与军政训练计划的关系;要考虑签约院校的实际情况;与学校的教学计划相结合。签约高校的国防生是与其他学生统一管理的,人员分散在各个专业之中,并没有单独的教学培养计划。如果这个关系处理不好,签约高校就很难实施军政训练计划。这个关系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国防生军政训练的实施效果。因此,这是国防生军政训练工作的核心问题。

二是处理好日常军政训练与集中军政训练的关系;要体现部队的特色;讲座与讲授相结合。军事技能训练、集中军政训练为主,签约高校的国防生日常训练为辅,利用集中军政训练的时间,使国防生了解、体验部队的一日生活制度。并利用这段时间走进、了解部队,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做好扎根部队,奉献国防的心里准备。同时,把不便于在签约高校内学习的内容在集中军政训练时间内完成。

三是处理好国防生军政训练与入伍后生长干部任职培训的关系;要区分层次,不重复设课,考虑国防生是后备的军队干部,还不是军人等问题。因此在军政训练的内容安排上要考虑按后备军队干部的要求进行体系设置。

第2篇:校内实训总结范文

一、军训目的

通过军事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军训时间

8月24日—28日,为期五天。

三、军训对象

高一年级全体新生和中加班新生。

四、军训地点

高级中学校内。

五、具体分工

项目负责:***(负责与承训单位的联系和军训过程的总协调)

统筹管理:***各班班主任(负责学生考勤、安全和入校教育的组织)

后勤服务:***(负责学生老师和教官的饮用水和其它后勤保障)

音响设备:***(操场和综合楼报告厅)

校医值班:***

六、军训内容和要求

按照市教育局《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规定,将学生军事训练纳入社会实践课程。认真搞好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单兵战术、军事地形学和综合训练等相关内容的教育训练;高中阶段学校和帮训部队要积极探索学生军事训练内容的改革创新,努力拓展平战结合的实用性训练内容。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防恐反恐、军体拳、规避灾害、防空逃生、自救互救等科目训练,创新学生军事训练组织方法,推动学一生军事训练质量提高和创新发展。要按照教学和训练规律组织实施,确保学生军事训练内容和效果落到实处,杜绝偏训漏训、单纯追求汇报表演效果和只重视队列等科目训练而偏废其他科目训练的形式主义倾向。

七、军训细目

八、军训考核和评优

为保证20**级新生军训质量,让新生入学就感受到学校对此次军训的重视,入学之初就树立良好的纪律观念和团队意识,特制定20**级新生军训优秀班级及个人考核细则,具体考核内容如下:

(一)军训优秀班级考核细则主要包括三部分:日常部分、会操部分以及文明礼仪、校纪校规考试部分。成绩在80分以上授予“优秀军训班集体”荣誉称号。

1、日常考核部分

(1)学生出勤情况,分为请假、迟到、早退;该项总分值30分,缺一人次扣一分;有事、有病提前按请假,事后不算,准假则不扣分;

(2)班主任出勤情况,该项分值10分;

(3)学生发型,该项分值10分,每不合格一人扣1分;

(4)学生衣着,该项分值10分,每不合格一人扣1分;

(5)军训过程中班级集合速度、整齐度、安静程度,该项分值20分;

(6)报告厅学习情况,该项分值10分

(7)教室学习情况,该项分值10分

2、军训会操部分

(1)服装统一整洁,队形整齐(20分);整体情况良好的为18分以上;一般为**—17分;差的**分以下;

(2)立正、稍息、跨立、蹲下、起立、停止间转法、齐步走与立定、跑步走与立定(40分);整体情况良好的为35分以上;一般为30—35分;差的30分以下;

(3)精神面貌(20分);整体情况良好的为18分以上;一般为**—17分;差的**分以下;

(4)进退场快、静、齐(20分);整体情况良好的为18分以上;一般为**—17分;差的**分以下;

九、宣传和总结工作

1、每日各班班主任汇总本班学生表现,分校校长张小兵老师负责汇总军训和入校教育过程中涌现的好的做法和优秀的表现,并进行表扬和宣传。

2、每日通报表现较差的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的批评。

高中军训工作方案【二】一、明确目的,加深认识

军训工作是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国家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以及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重要措施,通过军训,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磨练意志品质,激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高综合素质。

二、县教育局军训工作领导小组

三、三所高中要加强军训工作的领导

成立学校军训工作领导小组,把军训工作列入新学年工作计划的重点内容,并制定详细的军训工作方案。校长要对军训工作负总责,分管军训工作的领导负主要责任,政教主任、后勤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是各项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各责任人要明确责任,各负其责。

在军训工作中,学校要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我县高中军训工作顺利进行。

四、严格组织实施,提高训练质量

学校要严格按照《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加深对军训工作的认识,建立完善的军训教学管理制度,按计划严密组织实施军训工作。提高军训质量。

1、三所高中、职教中心必须组织实施20xx年新生开展军训工作。军事技能训练不少于7天,军事理论知识讲座不少于10课时。

军训时间安排在8月20日至8月31日之间,各校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安排。各校军训时间、地点、教官人数、着装安排如下:

2、军训内容:各学校要严格按照《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制定军训内容进行军事训练。

3、军训教官由学校与武装部,武警中队协商解决。

4、军训经费以文件为依据,不得任意提高收费标准或把军训费用挪作它用。

5、制定训练考核、评估制度。对学生每天的参训表现、态度等情况进行详细的纪录,通过不同形式评定学生的军训成绩,并将其成绩记入学生本人档案。

6、做好军训工作的档案资料的建档工作,在训练其间,注重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对学校的军训工作计划、教学计划、管理制度、教案、安全防范措施、图片、影像、学生考核材料、学生成绩评定档案等有关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建立规范的军训工作档案。

五、安全工作

1、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军训期间的安全工作,建立军训工作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堂、商店、宿舍的卫生管理及疾病防控、交通、器械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做好高温中暑防范措施,防止一切意外事故的发生。

3.要切实做好高中新生身体状况的调查工作。对有严重生理缺陷、残疾或者特殊疾病的学生,有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以减免不适宜参加的军事技能训练科目。

六、督导奖励评估总结

1、军训期间,教育局组织督察组到各校进行督导检查工作,对军训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并推荐参加上级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选。

2、各学校要认真做好班级、学生的考核、评估工作,要在军训结束前开展以班为单位的会操竞赛,要召开军训工作总结表彰会,对军训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班级、优秀学生、优秀教师进行表彰。通过竞赛表彰活动,增强师生的国防教育意识,促进团结,加强纪律性,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七、宣传工作

1、各学校要认真做好学生军训的宣传动员工作,让学生明确军训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激发学生参加军训的热情。

2、军训期间,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表扬军训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和谐关爱的军训氛围。

3、通过新闻媒体和教育信息网宣传军训中的典型事迹、先进经验、特色和成效,加大军训工作的宣传力度。

第3篇:校内实训总结范文

1 “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制剂教学中的实践

1.1 建设GMP仿真车间实训教学平台

高起点、多功能的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在教室,更多的应该是在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真实”或“仿真”的实践性教学场所中完成,其中“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只有在模拟或真正车间中才能完成,而药品生产GMP的内在要求,使得医药企业无法满足药学类专业人才GMP实训教学的需要。因而,符合GMP标准的、与现代制药工业同步的药学类专业校内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也就成为相关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

1.2 组织与实施药物制剂“五位一体”课程

教学组织一体化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在班级内部建立了QA小组,它是以一种管理人员的身份出现的,是提高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重要手段。QA小组实行轮岗制,所以要求每次实训课承担QA工作的学生首先要掌握本次实训的整个内容,包括生产流程、设备调试与使用、质量控制的关键工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因此在实训课程之前教师应该帮助QA制定与项目相关的一系列工作程序和工作质量标准,并在课程中贯彻实施。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QA要及时反馈并记录,在项目结束后加以总结,并对每组的表现、成品质量加以评价。其次,其他学生按岗分工,各负其责,按生产工人进行管理,完全按照SOP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在实训过程中QA小组将对每个制剂小组进行检查和监督。完成实训后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QA对本次实训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教师进行补充评价与总结,为下一项目的学习提供宝贵经验,以此达到共同学习和提高的目的。

1.3 教学结果评价方法

2 成效分析

2.1 对比分析传统教学与五位一体课改教学的区别(表2)

2.2 教学质量对比分析

通过药剂学实训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动手能力、对岗位了解程度以及责任意识都有显著的提高,学生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评价,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具体情况总结表格如表3。

(1)期末考试。采用统考方式,统一出题,流动判卷。分为理论与实操两个方面结果是实验班优秀率明显大于对比班。

(2)技能大赛。在学期下旬,我们采用技能大赛,药事法规竞赛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了考核。实验班的学生在竞赛中的优势也比较突出。

(3)企业回访。学校教学结束后,学生们分别被分配到企业进行实习工作,在实习期一个月后,我们在对比班与实验班中分别找出20名,到他们的实习企业进行回访。得到的结果是从工作表现及稳定程度等方面,实验班较优秀。

第4篇:校内实训总结范文

电气自动化专业 实训基地 运行模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作为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新型教学手段与模式,它的建立和发展将对实践型教学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研究现状及要解决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中心内容,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近些年,国内开展了很多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与研究,从提出在理论课程中增加实践课时到提出确立以实践教学为主构建教学体系,从提出开展仿真电气自动化应用实训到提出开展全真电气自动化应用实训,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正朝着工学结合的方向发展。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开展为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突出办学特色、培养企业紧缺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积极进行了生产性实训的探索和实践。但总体看来,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生产性实训的认识还停留在摸索的层面上,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对生产性实训做出深层次的界定。比如在如何实现电气自动化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如何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技能人才的有效合作等方面都还没有开展深入的研究。

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缺乏一个系统的运行管理体系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是能使学生通过在该基地的实践,真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尚没有形成成熟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体系,缺乏保障学生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实训达到实训效果的相关机制,缺乏校内生产性实训任务的相关标准和考核标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流于形式,没能充分发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真正作用。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起点低,投入少,没能起主导作用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开展了建设电气自动化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但是基本都处于初始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采取以模拟实训为主的实训方式。学校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投入较少,同时合作的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也看不到相应的效益,因此合作积极性不高。导致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层次低,与高职院校所需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规模相差甚远。

3.实训指导师资力量不足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多少实践经验,本身无较强的动手能力,加上学校专业教师相对缺少,专业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平时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大多数专业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就不够,某些实习指导教师受自身实践能力、社会经验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很好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同时,实践教学指导力量的薄弱也引起了学院各级领导的关注,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不少问题浮于表面,实践教学深度不够,不能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高质量地完成专业技能训练。

二、“工作室”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1.基本思路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学训产”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三年学制分为理论学习、实践训练、生产实习三阶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前两阶段为时两年,安排在校完成理论学习及相关实践训练,后一阶段为时一年,安排到企业完成顶岗生产实习。在三个关键环节中,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占到总学时的50%,教改试点专业则可以高于50%的比例。以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入点,将“理论学习、实践训练、生产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有机结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产学研活动,为企业摸索、总结出新的经营路子,为企业解决瓶颈技术问题,并最终达到为企业增效提供了实现捷径。

在实训基地建设及实习组织形式上,学校投入资金,着重构建校内实训场所,本着互利、互惠、共赢原则,花大力气与校外相关企业签订工学合作合同。目前邕江大学工学院共与13家企业建立了12个校外实习(训)基地;邀请了20位相关行业的专家、高管人员、行家里手,能工巧匠参与了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新专业开发研讨,以及安排了30批共1000人次学生进行专业实习(训)。企业人员参与工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进一步推动了邕江大学工学院专业的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实施方案

(1)打破电气自动化专业原有的专业界限,以自动化专业群为依托,根据具体的就业工作岗位建立相对应的“工作室”型实训室(如:应用电子工作室、电气维护工作室、PLC控制及维护应用工作室等)。

(2)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工作室”制的运行模式探索与实践。通过各个“工作室”,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的融合,引入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生产化、市场化建设。通过规范实训基地运行流程,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进行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保障实践教学目标即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现。

(3)学生进入与具体就业岗位对应的进行项目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训锻炼实践技能。通过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来保障实训效果。最后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将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型人才。

运行管理体系,推进“教、学、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改革――制订电气自动化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运行流程;制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制订“工作室”实训任务标准;形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效果评价体系。

三、结论

通过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作室”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指导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项目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训等环节的实践;通过对运行流程的过程管理,保障学生的实训效果,培养适应市场需要,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同时,通过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作室”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管理,也能锻炼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

参考文献:

[1]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2]林新贵.对建设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J].世界教育信息,2008,(2).

第5篇:校内实训总结范文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不仅能够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且对普及高等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完善教育结构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本科生,重点是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而搞好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生存与发展,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训教学的前提与保障,探索一种有效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发展模式,对我们国家总的来说一直是新的课题,真正发展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模式是在1999年之后,前面成功的经验不是很多,现在总的来说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经过这十几年的探索,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我们这个时期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而要想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最重要的环节,这是我们认识积累的过程。可以说,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也呈现出积极的态势。目前我省内外的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情况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有的学者意识到在职业院校中,实训环节非常重要,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强调高职实训基地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必备的基础条件,也是高职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高职教育特别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学习,实训环节是高职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学者以一体化教学为理念,研究实训基地的建设,指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要符合初、中、高三级职业技能的培养需求,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场所的一体化,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的一体化,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的一体化,学生与员工的一体化,教学和科研的一体化,培训和鉴定的一体化。实训基地应建设成为区域共享,开放性的实训基地,校内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互动。有的学者认为,走产学结合的道路,更能促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比如山东省滨州市技术学院的郑风玉在《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阐述了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实训基地建设非常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实训基地建设本着科学性、适用性、先进性、开放性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实训基地,健全实训中心基地管理模式,进行产学研合作,使教学、科研有机结合。

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也有很多学者在探讨,比如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周兰菊在《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一文中提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具有专业特色鲜明的实训基地作保障,因此,职业教育要想改革与创新就必须探索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

总体看来,我省内外的高职院校在借鉴国内外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都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具有自己特点的实训教学体系,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尽管如此,目前我省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研究还是滞后的,还存在不足之处,为促进我国工业发展,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对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针对目前我国现状,企业对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是冷漠的态度,他们始终认为无利可图,这就需要我们院校要以一定的影响力影响到他们,再走出去,为他们服务,派教师到企业去服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及技术开发问题,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以企业标准培养的学生任他们选,免去了企业培训时间浪费的人力财力。还可形成行业内的校企联盟,同时服务于多家企业,融合多家企业的生产模式,最终建成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

本文是探索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模拟企业生产任务流程的以教学产品为纽带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二是融企业生产与实训教学为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三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现代学徒制为基础的师资队伍,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四是深度合作以企业实际生产任务为指导,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开发教材。重点在于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建设一整套的以实际生产为指导、校企合作为宗旨的实训基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行动指南。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同步规划职业教育,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和“精品制造”敢追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力发展高职院校,其中实训基地建设是重中之重,本着以服务为宗旨的目的与企业合作,由学校、企业主管领导共同牵头,建立校企联盟,让企业获利,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一改原来浮于形式的调研、走访等仪式隆重、场面热闹、推行困难的老方法,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加深合作,真正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及用工难的问题,让企业尝到甜头,继续深入合作。以十三五规划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为指导,建设新形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从职业教育自身特点出发,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依据。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走访区域内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现状。积极合作,以企业为指导建设产教融合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服务于企业。探索建立合作关系,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建立,即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企业用工稳定的问题;劳动者收入的问题;劳动者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培训出合格的师资队伍,进一步合作开发教材。针对基地建设进行改革,摸索出深度校企合作的方法,建立一定规模的实训基地,建立现代学徒制,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第6篇:校内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程度标志着学校与时俱进的程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又决定着学校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因此学校大都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每学期都会不定期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种信息技术培训,培训组织者精心准备培训内容、培训课件,培训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感觉效果很好,但培训过后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本课题研究意义在于通过案例分析、经验总结、调查谈话等研究方法分析找出制约教师信息技术提升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效率和应用能力,为学校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保驾护航。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一:数字图书培训

2014年数字图书推广年活动中,科研与图书馆老师进行了数字图书培训,该培训特点是教师提前做了充分准备,培训内容丰富,包括数字图书的使用情况介绍、数字图书馆的操作技能培训、数字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等内容。培训思路清晰,举例恰当,语言表达流畅,视听效果很好。培训方法上讲练结合,但由于培训对象在全校范围内人数较多,因此,培训地点选在多功能厅,受训者不能当场跟着老师做,培训过后由于不是工作必须要做的,加上自身学习意识不强,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和毅力不足,很少有人再练习巩固,个别有人根据培训笔记尝试着使用,但数字图书馆软件本身还不够完善,界面功能丰富,可使用的功能却没几个,此外使用时需要下载插件,插件与Windows系统兼容性不十分好,容易造成系统慢、卡等现象。

案例二:Windows操作系统培训

2014年由于微软宣布停止对Windows xp系统的支持,Windows xp面临安全隐患,技术处老师进行了Windows 8操作系统培训。该培训特点是教师在Windows 8应用方面实战经验丰富,教师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思路清晰,讲解过程包括为什么要更新操作系统、具体安装操作步骤、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培训内容系统全面,特别在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这部分是培训教师总结自己多年工作实践经验,举例生动,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是一次很到位的培训。但培训由于在全校范围内人数较多,地点选在多媒体教室,也存在受训者不能当场跟随老师操作的问题,而且即使在机房也不方便提供实训机器。培训过程中有的受训者不感兴趣,不注意听讲,还有的受训者基础较差,听不懂。培训结束后技术处提供光盘和服务,但主动要求更新升级系统的人数不足全校八分之一,除以上原因还有培训没有全体参加,学校没要求必须要更新,有些软件新系统不支持等问题。

二、经验总结

根据以上两个案例分析培训地点都没有选在微机室,根据以前的培训经验,在微机室培训也存在很大弊端,受训者在电脑旁容易开小差,微机室座位较少,每次培训人数有限。以往培训经验发现的问题还有培训对象名义上虽为全校,但实际很难达到绝对的全校,为了学校正常工作的运转,各岗位总要有人留守,而且集中培训的内容往往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重要的程度不同,学习者重视程度也不同,培训过后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就会差很多。

三、调查谈话

通过与教职工访谈了解到,有的人觉得培训内容没有用,与自身工作联系不大,不喜欢参加学校的培训;有的人底子比较薄,基础性内容还不会,参加培训跟不上、听不懂,希望能给予基础知识的培训;而有的人觉得培训内容简单,不需要培训就会用。可见单一的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各层次人员的需求。调查中发现,经常主动学习的人占26%,感兴趣偶尔学学的人占47%,工作中用到才学的人占28%,可见能经常主动学习的人不多,学习兴趣仍然非常重要,学习实用性也占一定比例。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56%的人是想学没人教,21%的人培训听不懂,16%的人感觉学的用不上,还有7%的人对学习不感兴趣。也就是说培训方和被培训方没有达成共识,其实大部分教职工还是很愿意学习的,但他们想学的内容没人教,而培训者教的内容他们由于听不懂、不感兴趣、觉得用不上等原因没有很好的接受。在学习方式上只有35%的人喜欢集中辅导,16%的人喜欢通过问题答疑来掌握技能,19%的人喜欢培训者提供资源自己看,26%的人喜欢多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还有2%的人觉得不需要学。

四、问题总结

第7篇:校内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职业教育部分明确提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实训基地的建设涉及到建设方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管理机制、人才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内部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很大程度上受到高职院校学科专业特色、实训基地投资建设方式、当地劳动力需求状况和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等因素的影响,但大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管理运行机制。

一、实训基地主要作为校内教学组织单位的管理运行机制

在这种定位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模式主要有集中管理、分块管理和集中与分块相结合管理三种管理模式。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集中与分块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电教(或实训)中负责公用实验(训)室的日常管理,系部负责相关专业实验(训)室的日常管理。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与实训教研室形成专门的管理机构(如实训科或教学处),并统筹管理实验员教师队伍。实训教学由任课教师主讲,实验员负责课前准备,配合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并负责实训室的日常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可有效减轻专业教师压力,有利于实训基地的统筹管理。

集中管理模式是对实践教学的资源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在这种模式下,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学院一个独立的教学、教辅、行政相结合的机构,承担实践教学、培训、职业资认证等各项工作。实践教学基地内配备有从事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术培训和科研工作的教师及管理人员、生产工人,能全方位地行使实践教学基地的各项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的作用。分块管理模式的特征是实训室按系部设置,每个系或院下属二级学院都有自己独立设置与管理的实训(验)室,实训(验)室的建设、实践教学等由系部完成。在这种模式下,专业教学与实训结合紧密,能很好地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专业直接参与实训室的建设,参与实践教学,有利于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但是,这种模式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出现重复建设、设备利用率低及不利于统一协调等方面的问题。

在人员管理方面,实践教学基地内应配备有从事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术培训和科研工作的兼职教师及专职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能全方位地行使实践教学基地的各项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的作用。

为保证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研究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与定位,加强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制定出各实践教学成果的考核办法,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形成系统的、规范的管理体系。除此之外,还要根据高职教育发展的特点及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教学的基本文件和较为完善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高效有序的运转。

二、实训基地作为与政府共同建设的“专业公共实训基地”的管理运行机制

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指出:“要在中心城市或高等职业院校比较集中的地区,创建一批起示范作用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实现该地区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担负该地区相应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师培养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任务。”在这种机制下,由政府投资建设本地区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此种管理形式主要以技工学校为主,所在校负责管理实训基地,并提供实训教师和耗材,在满足本校教学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向社会有偿开放。这种管理方式可实现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降低学校设备的维护成本、师资成本和管理成本,弥补学校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缺陷。

常州高职园区已按照这一思路进行了股份制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该园区在省、市政府的支持下,投资2.5亿元,建成了集教育、科技和社会共享为一体的大型实训平台,拥有数控、模具、焊接、动漫技术等14个装备先进的实训基地,每年接纳约5万名学生实训。园区的领导方式是由园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全过程管理,运行机制则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目前园区5所高职院校已经在当地企业内建立了100多个技术中心,面向全国建成800余家校外就业基地。常州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与山石动漫公司在校内建立了动漫实训基地,山石公司的制作室就是学生教室,学院动漫专业的在校学生就是企业员工。

三、实训基地作为“校办企业”的管理运行机制

在这种机制下,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产权隶属于学校,兼顾生产和经营任务,财务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免费接收本校学生的短期综合实训,并提供实训指导教师。实训基地建成就是一家经政府国有资产主管部门批准、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就其性质来说,它首先是学校投资兴建的为师生实习实训服务的场所,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的与教学不搭边的校办企业。同时,它又非一般意义的实训基地,是承载着职业教育社会化功能的企业。因此,在管理上又要有企业的运作方式和经营管理理念。按照这种管理方式,学校的教学活动由学校延伸到企业,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师将行业发展动向及前沿技术引入教学,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实际,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实施的要求。同时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

浙江省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的实训基地就是在这种机制下进行“一体化管理”。所谓一体化管理,是指学校主要行政领导与企业管理班子一体,管理目标一致,即学校与企业管理班子中的主要成员同为一体,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总目标互为一致。一体化管理的核心则是“一一三三”模式,也就是校、企管理“一”套班子,管理目标“一”致,人事管理“三”级网络和财务管理独立核算、经营管理总经理负责制、绩效管理考核制的企业管理“三”维体系。学校教职工和企业员工都有了“企业是学校的企业,学校是企业的学校”这样的共识。

人事管理三级网络:由学校组建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根据企业章程,每家企业都成立由学校党、政、工和企业负责人组成的董事会,组成企业的最高领导层;校长兼董事长,体现学校对企业领导的意图,使企业能正确把握学校教育发展改革的方向和策略,始终发挥企业为教育服务的作用。企业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由董事会在学校相关专业骨干教师中择优挑选委派兼任,组成企业领导层;企业的技术员和一般员工由总经理向社会聘用,根据不同情况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使企业人事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具体的内部管理机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经营管理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在确保企业为教育服务的大前提下,拥有企业人事聘用权、企业财务开支权、企业经营管理权。

财务管理独立核算:企业财务人员由学校委派,学校定期对企业财务进行审计,企业财务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企业所有开支包括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的费用和员工工资均由企业承担,学校财务不予列支。

绩效管理考核制:企业在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制订一定的经营目标,每年度由董事会对总经理进行业绩与效益考核,并与总经理年度奖金挂钩,责、权、利明确,使干部、职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四、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的标准化管理

在这方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用一年时间完成了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工作。在进行质量管理文件的编制时,把教学、管理分为16个要素进行细化,如实训中心人员管理、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设备采购、设备维修、实训基地建设与规划、实训基地开放与合作、环境与安全、文件资料管理、职业技能鉴定、内部审核、纠正与预防措施等。实训中心定期对照文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对下属各职能小组的工作进行内审,查看有关质量记录,对不合格项目开出“不合格报告”,限期纠正。目的是为实训中心所有工作人员提供增强工作信心和责任心的机制,建立日常工作的规范,并向学院证明他们的工作是按照质量体系规定的要求而进行的。引入标准化管理后,学院领导的重视是关键,内部审核是标准化管理的工作保障,学院管理评审是标准化管理的动力,员工培训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内因。标准化管理带来实训工作的规范和程序得到进一步完善,实训中心在学院各部门的信任度和实践教学服务质量得到提高,学院课堂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得到完善,为学院最高决策者提供了决策依据,提高了实训工作效率,节约了实验实训日常开支和成本。

总的来说,职业院校学校应以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型、操作性人才培养为根本,根据自身专业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建立以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和职教专家组成的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宏观规划和管理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运行和实训项目开发,每年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变化提前制定实训基地更新和改造规划,以避免实训基地设施建设和设备采购的盲目性,并根据学校管理体制专业特点和师资结构,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建立科学高效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云峰.适应职业教育改革需要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1).

[2] 赵清江.建筑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运行管理[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8).

第8篇:校内实训总结范文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优化知识结构,聚焦课堂,直面问题,增强教师创新精神和执教能力,整体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教育教学工作,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按需施教,讲究实效,学用一致,每学年校本培训不少于24学时,全面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发展教师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4、注重资源整合,强化教学、教研、培训的统一,切实提高教师素质。

5、建立配套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逐步实现校本培训规范化与特色化发展。

二、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一)培训主要内容

师德培训;德育培训;教育科研能力培训;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全员读书活动;心理健康培训;3次集体备课;每学期组织教师一人一课活动。

(二)基本形式1、集中培训。学校通过教师对话交流等形式,就培训内容进行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

2、校本研修。学校通过全体教师参与学习思辩、实践体验、研讨提升、反思总结的过程,完成实践探究的培训要求。

3、自学实践。全体教师借助集中培训的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校本研修的实践探究,通过自我学习、实践探索、反思总结等活动,高质量完成本轮培训的学习心得、教学方案设计、案例分析、总结等培训。

三、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1、将校本培训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中,克服教育教学与校本培训的“两张皮”现象,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本项工作的督察与指导。

第9篇:校内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57-02

一、前言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业、创新意识和实践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总体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教学观念和形式。

二、实践教学分类和形式

实践教学就广义而言就是除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教学环节,狭义的实践教学是指教学计划之内的课堂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学生见习和实习等,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可分为:

1.按性质分为:(1)认识实习。通过见习、参观、访问等形式,了解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局部或全面情况,巩固、印证课程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了解将要学习课程内容,增加感性知识,为学好专业课做好准备。(2)毕业实习。通过开展集中或分散的顶岗实习活动,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独立开展业务工作,具体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实际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和工作条件,提高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范围,并结合工作实际搜集资料,深入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2.按场所分为:(1)校内实习。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实习工厂等)对学生进行的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操作训练和定向专业项目、专业技能实训。(2)校外实习。学生到校外生产现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的认知实习、专项实习(训)、社会调查和顶岗实习等。

3.按形式分为:(1)集中统一实习。由各教学单位统一组织,在校内和校外实习场所相对集中的实习。(2)分散自主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利用规定的时间或假期进行分散在若干实习单位的实习。(3)集中统一与分散自主相结合的实习形式。

三、实践教学改革和管理

建立具有职业气氛和职业文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受到与现代生产、管理和服务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际训练,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精神。

1.实践教学组织和管理。(1)学校在主管院长领导下,教务部门负责全校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审查实践、实习教学方案、大纲;审查和协调全院的实习实训计划和经费预算;配合有关教学单位组织并推动实习实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协助各教学单位开展实践基地建设,收集资料、组织经验交流;实地调查、了解实习工作状态和实践教学管理情况。(2)各教学单位负责人负责指导、管理本单位的实践教学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指导编制本教学单位各专业的实习实训方案、教学计划和大纲、经费预算,审定专业负责人指派的指导教师;督促、指导和帮助各专业进行实习实训的各项准备工作;检查各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质量及效果;总结本教学单位的实习工作经验并组织经验交流。

2.实践教学教材(指导书)管理。实践教学教材即实习实训教学大纲(指导书)是组织实习实训活动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依据。实习实训大纲(指导书)的内容应包括:实习实训的性质、目(标)的、任务与要求;实习实训的内容、方式与方法;实习实训的地点、程序与时间安排等要求;现场教学(包括参观、讲座、报告和社会调查等)的内容与要求;对学生、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要求;实习实训考核方式与标准及参考资料等。

3.实践教学场所使用和管理。(1)校内实习实训场所由学校实训主管部门和各教学单位管理。原则上,公共类实习实训场所由学校实训主管部门统筹管理;专业性强的实习实训场所由各教学单位自行管理。(2)实习实训室(场所)的管理单位要做好资产的维护、维修和保养,做到账实相符。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做好耗材的计划、预算与采购工作。(3)各教学单位要充分利用所管辖实习实训室(场所),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专业通用实习实训室(场所)的利用率应达到85%以上,专业性强的实习实训室(场所)的利用率应达到60%以上。

4.实践教学经费管理。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经费根据参加实习实训的学生数、学时数、耗材需求、指导教师情况等项目进行预算,报教学单位及实训主管部门、教务部门审核或审批,按照学校的经费管理规定支出和核销。

5.实践教学教师管理。(1)指导教师应深入实习现场,指导、监督学生完成实习实训任务。在实习实训前,切实做好动员工作,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实习实训(方案)计划、实习实训大纲。(2)生产实习中,校内指导教师要密切联系行业企业指导教师,加强指导、严格要求,组织好各种教与学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工作。(3)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健康与安全。(4)应以实际操作为主,注意抓好“讲、演、练、导、评”五个环节:①讲―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实训大纲和(方案)计划,向学生讲解实习实训的内容、目标、方法和要求;②演―指导教师向学生进行操作示范表演,应边演边教;③练―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要求动作规范,掌握操作要领、技巧和程序;④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错误的姿势和操作方法,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⑤评―每天或每阶段实习实训结束时要组织评议,可采取教师评议或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5)负责分散自主实习的指导教师应按规定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定时、定点给予指导和考核。

6.实践教学学生管理。(1)学生应按实习实训(方案)计划要求,在实习实训指导手册指导下,按照计划进度的要求与规定,认真完成实习实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任务。按时完成实习实训任务,认真撰写好实习实训报告或总结。(2)分散自主实习实训的学生,必须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与单位指导教师一起制订好实训计划,并及时寄给负责本人实习实训指导工作的校内教师。认真记录,收集、积累资料,认真撰写实习实训总结或报告。

7.实践教学成绩考核管理。(1)学生必须按照实习实训方案(计划)要求,完成实习实训的全部学习和工作任务,提交实习实训日志或记录、总结或报告及其他作业或作品,并参加规定的以口试、笔试、答辩或实际操作及其他有效方式进行的实习实训考核。(2)在评定实习实训成绩时,各专业可根据不同工作内容、作业或作品、日志或记录、总结或报告等所用时间、所用精力和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内容等表现水平、效果等,在各自实习实训(方案)计划中,明确具体地规定所占比例、考核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

[2]王寿斌.高职“闯关”需要“背着石头过河”[N].中国教育报,2011-11-09.

[3]宣玲玲.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比较[J].辽宁高职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