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方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地方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方高校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文章结合地方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和风险管理情况,分析了地方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地方高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一、我国地方高校内部控制现状

2012年11月,财政部正式《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要求在2014年1月1日起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包括地方高校)全面实施。该《规范》的出台对促进地方高校加强和规范内部控制、遏制腐败现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地方高校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然没有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严重制约着地方高校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2018年2月8日,广东省教育厅下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7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粤教财函〔2018〕14号),要求全省各地方高校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2018年5月31日,广东省教育厅又专门下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考核验收的通知》(粤教财函〔2018〕76号),就全省各地方高校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情况提出工作要求。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开展,我国地方高校根据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对学校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和报告,并借此机会进一步推进地方高校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按照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大部分地方高校都建立了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了内部控制建设的步骤,细化了各部门的任务,以确保内部控制工作在地方高校有序开展。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地方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去解决。

(一)地方高校内部控制建设仅仅是形式

在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高校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风险意识薄弱,对内部控制建设持应付的心态。简单汇总现有制度和工作流程作为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风险点控制不全面、评价体系不合理。虽然地方高校已制定了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但只重制度建设不重贯彻落实,内部控制建设仅仅是形式。

(二)地方高校内部控制建设也不尽相同

在地方高校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框架,各地方高校对内控的重视和理解不同,并且在具体人员的专业素质上存在差异,内部控制建设的视角总是局限于单个工作任务、当前工作任务上,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的思考,因此,地方高校内部控制建设也不尽相同。

(三)地方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碎片化

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地方高校已建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内部控制工作组和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部门,以确保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和评价。然而,大多数地方高校没有建立独立的机构来实施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相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组由学校有关部门组成,其中一个部门被指定为主导部门。其弊端在于以部门为主导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由于业务和能力的限制,难以全面承担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框架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往往是由各部门自行设计,然后进行简单总结,容易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实施的碎片化。

(四)地方高校内部控制缺乏风险管理

在内部控制的建设,一些地方高校经常将内部控制建设局限于规范、指引中规定的经济业务或活动范围,有规定的就做,不做不符合规定的,缺乏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意识。

二、我国地方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在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将面临各种风险。如何及时识别和分析与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关键。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没有内部控制的支持,风险管理就会形式化。内部控制的目标是防范和控制风险,促进地方高校实现发展目标。风险管理的目标也是促进地方高校实现发展目标。两者都需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风险控制。因此,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两个要素不是对立的,而是协调统一的。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2004年,经过各国的讨论和调查,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自此,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风险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地方高校实现高效、科学的办学目标。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从内部控制体系向风险管理的转变。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的,内部控制是整个风险管理框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两者的相互依赖促进了中国风险管理的持续发展。1.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风险管理在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中有明确的定义。提出风险管理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参与的,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和部门,用来对潜在的风险隐患进行早期识别与预防,及时提供合理的应急预案和解决办法,确保企业平稳运行。风险管理框架由内部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活动控制、信息传递等环节组成。这些环节也包含了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因此,可以说,内部控制仅作为管理的基本功能而存在,而风险管理则涵盖管理的全过程。2.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各类经济业务活动存在着不同的风险。地方高校应尽早识别这些风险,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并尽快提出对策和解决办法。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即识别和识别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潜在风险因素和来源,对它们之间的特征进行分类和判断,识别风险的性质。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信息的获取是最重要的前提。如果我们不能收集全面有效的风险信息,那么下一个环节就不能顺利进行。内部控制是一种嵌入的管理模式,可以为风险信息的获取提供极大的帮助。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而存在。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结合的意义

随着我国地方高校的迅速发展,地方高校的融资方式和办学形式多样化,地方高校的各种经济业务和活动日益增多,各方面的风险也随之增大。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地方高校的发展不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高校不仅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而且开展外商投资、基本建设、校办企业等各种经济活动。因此,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结合我国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风险管理已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出发点和管理要素。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防范、评估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结合,促进了地方高校内部控制的发展。内部控制作为地方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结合,有助于通过地方高校的业务流程进行风险管理,对内部控制各个风险关键点加以控制,实现地方高校的全面风险管理,从而促进地方高校风险管理。

(三)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1.树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观念。地方高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高校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态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的融资投资活动日益增多,经济活动类型多样,各种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地方高校管理者应首先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强化责任意识,根据地方高校不同的经济活动和业务情况,建立风险管理和风险应对机制。理顺业务控制流程,加强关键风险点的控制,加强风险预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实现。同时,要加强地方高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实施地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2.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地方高校应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风险识别、预测和分析,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影响的大小。地方高校应分层次分解风险评估工作,以各部门、管理岗位为主体,对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进行评估和考核,实施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管理。地方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不应局限于财务部门,而应从教学、科研、基础设施、资产、招投标等方面入手。同时,要加强地方高校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建立科学的资本支出审批程序,明确会计责任,科学分工,不断加强各部门风险管理,强化内部控制效果。3.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地方高校应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改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内部监督不足的现状。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地方高校应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分析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提出整改建议,降低面临的风险。地方高校应不断完善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对内部控制不充分、绩效不佳的部门和人员,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调查有关部门和人员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加强内部责任,从而达到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和风险管理的目标。

三、结论

地方高校的跨越式发展面临着各种风险。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要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机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并进行有效评价。只有完善相关激励约束措施和内部监督机制,才能提高地方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果,促进我国地方高校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康健 单位:肇庆学院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