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科技信息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科技信息管理办法

第1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通过对外国法院审判管理情况进行考察可以看到,发达国家法院的计算机应用比较普遍,无论是在法庭还是其他部门,均采用计算机管理,基本上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在审判工作中充分运用了科技手段。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高等法院的大厅,两名职员使用四台电脑负责收案、立案工作。闭路电视系统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录像,既有固定摄像头,也有移动摄像头,完全是声控,摄像机自动对准发言人,当法官发言是镜头优先对准。在新西兰的法院系统,发送传票均采用计算机联网,有专门机构统一送达。在法庭中,计算机应用技术比较先进,采用高科技设备,包括电视电话庭审系统和电子记录等等,证人可以不出庭,甚至被告人在看守所,证人在方便的地方直接参加庭审。速录系统很有特色,庭审活动通过麦克风传到另一间办公室,由若干名速录员用电脑记录庭审内容,庭审后15分钟即可提供庭审笔录,1小时后可将审判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件发给当事人和法官。

加拿大联邦法院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计算机联网:从1995年开始建设法院系统专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上采用ISDN方式和H320信道,实行网络加密;内容分为三个层级,即公众服务部分、法院工作人员部分和法官服务部分。其中法官服务部分是核心,实行严格的身份认证,只能由法官使用,其他人不能进入。法官服务部分设置有法官数据库、判例数据库、案件数据库、法官讨论区和聊天区等。二是视频系统:也是全国法院联网,并且同监狱联网,有些案件审理时当事人甚至刑事被告人可以不直接出庭,通过视频系统可以对证人的面部特征进行技术处理出庭作证。法院还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异地远程取证、质证。大大降低了诉讼成本,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在挪威,最高法院使用一套非常先进的审判流程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这套系统集登记、分流、统计、查询等功能于一身,整个最高法院内部借助它各司其职、共享资源。秘书处把从互联网上收到的所有上诉请求都转输入该系统,由上诉程序审查小组审查决定后,直接在系统上选择确定“受理”或“不受理”。对被受理的上诉案件,秘书处就会通知当事人,并通过系统将该案件派送给法官助理。与此同时,系统内自动生成该案件一个独立的数据库,可以层层点击深入,项目栏涵盖了关于它的所有信息,可以查询到案件已审理到哪个阶段、进行到什么程序。法官助理完成证据审查和资料整理后,在系统上做出书面文件,交给信息中心上传到互联网上。秘书处对以上资料再做整理后,由办公室主任正式提交主审法官审理。这套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秘书工作与审判工作分离,使司法审判权与案件流程控制权分开,结构合理,条理清晰,信息齐全,操作方便。它的安全性也很好,由于仅限于最高法院内部工作人员使用,法院对系统进行了加密。这套系统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设置了辩护律师注册名册,备有各个律师的详细资料,为法官指定辩护律师提供了方便。挪威最高法院还拥有自己的国际互联网主页,由最高法院内设的信息中心专门负责维护。

还有美国、德国、日本等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法院的审判管理已经实现了电脑化、无纸化、网络化,笔者不在这里一一赘述。这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在很多地方值得我国法院借鉴。

我国法院的计算机应用和自动化办公的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这几年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根据最高法院2002年《人民法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规划》我国法院信息化管理的现状看,北京、辽宁、上海、江苏、福建、河南、广东、海南等八个高级人民法院,“九五”期间完成了本单位的计算机局域网络建设,实现了以“审判流程管理”为代表的法院审判工作和其他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全国法院已经组成300个计算机局域网。从有关的报刊以及网络等媒体上的消息可以看到,全国有很多法院的计算机局域网逐步在建成,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立案排期、法 规查询、文书制作、司法统计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些法院还建立了网络数字技术立案、远程视听传输系统。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科技化管理。

如“北京市法院计算机网络宽带网”,是全国法院系统中首家应用宽带领域、技术应用得最为先进的专用网络,传输速率是原有64KDDN专线网络的30倍,达到2M以上。自2001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后,法院专网以其特有的优势迅速受到了广大审判人员的欢迎,它是全市各级法院和下辖的54个人民法庭实现了审判信息的迅速沟通。在宽带专网上,北京市各级法院的立案、审判信息均可足不出户地被录入、汇总到市高院,法院监察部门可以自如的对案件审理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同时一些会议、培训也实现了网上举行,基本实现了办公网络化、数字化。

山东省淄博、枣庄、沂蒙等法院基本都实现了同辖区法院、法庭的网络连接、信息数据共享、电子公文传输和“网上立案”。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还建立了远程电视会议系统。

浙江省桐乡法院2002年通过网上立案380多件,占已受理案件总数的近1/4.江苏省各级法院克服困难,想方设法保证计算机网络配套设备的添置,并采取各种措施抓好计算机的培训使用。目前,江苏法院共有微机6000余台,已建计算机局域网的法院52个,9个基层法院与所属人民法庭联网。立案管理、法律文书制作、档案管理、人事管理等工作的单机应用在全省法院已基本普及。建网法院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案件流程管理,将案件的立案、审理、结案、执行、评查、归档的过程进行量化管理,形成了规范、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靖江、姜堰、通州等法院还实现了与所属人民法庭联网,由法院统一立案,方便当事人就近诉讼。有些法院在局域网上开设了内部网站,将思想政治教育、审判业务学习、资料查询、行政管理等工作信息及时上网,很受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欢迎。在省高院与各中院之间开通内部电子邮件系统,实现电子信件的快速传递。南京市法院在全市范围开通了开庭实况图像传送应用和会议电视图像传输功能,便于庭审经验交流和提高工作效率。

海南省高级法院主办的天涯法律网2001年5月开通,网站架构分为公众查询服务、法院窗口工作类、新闻动态类、理论编辑类和法官远程教育类。2002年元月又与国家法官学院开始合办天涯法律网,为我国新世纪法官教育培训开辟了新途径。其中对海南各级法院法官及工作人员的违法乱纪行为可在网上投诉,成为人民法院廉政建设和推进司法改革的新举措。

这些首先建立的局域网并实现信息化、科技化管理的法院,开发了大量的审判管理的软件,成为人民法院信息化、科技化管理的先行者。

从外国和我国发达地区信息化、科技化管理的况看,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对法院审判工作进行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手工操作的失误,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审判工作更具有透明度和公开性,从而保证了司法公正。最高法院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2002年先后制定了《人民法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管理规定》和《人民法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规划》。在2002年召开的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通过清晰的视频会议系统在北京向会议作了重要讲话: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应当加快法院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科技手段,尽快提高审判工作和法院其他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我们必须加快法院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曾先后视察了广东南海法院,对南海法院审判流程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给予了充分肯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兴长也在会上对人民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全国法院的信息化建设,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审判流程管理为中心,以审判信息及其他法院工作信息为重点,构建法院系统统一的信息化网络。

因此,人民法院实现信息化、科技化管理是发展的趋势。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科技含量越高,就越能实现公正与效率,越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在面对财政、人员素质、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克服困难,充分认识信息化、科技化管理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重要性,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好自己的信息化建设。

(一)要有强烈的科技意识,树立现代办公与科技化管理的理念。虽然有些法院也配备了电脑等先进的办公设备,仍有个别人员认为用电脑打字不如用手写方便,向电脑输入信息不如用文本登记方便,对现代办公和科技化管理缺乏认识,正如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全国企业信息化会议上所说的:“信息化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落后的经营方式、僵化的组织结构、低效的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革命……”。因此,人民法院的信息化、科技化管理,不仅仅是不是要有先进的办公设备,更重要的是要有现代办公意识和科技化管理的理念,才能正确认识提高审判工作科技水平所进行的必要投入与实现公正与效率,最终降低司法成本的辩证关系,才能高效率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才会有超前意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二)重视法院信息化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法院工作要实现信息化、科技化管理,就必须有专门的科技人才,信息化建设需要很多人才,要维持科技化管理的技术手段,要开发出适合人民法院的审判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的软件,对旧 的技术手段进行更新改造等等,都离不开科技人才。这些科技人才包括电脑专家、通讯专家、声像技术专家、自动化管理专家等,根据人民法院的科技发展和需要进行培养和引进。这是实现法院工作科技化的关键所在。

第2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信息; 办公自动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3. 034

[中图分类号] TP3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3- 0065- 02

1 前 言

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运用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我们的办公仍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或半自动化工作方式,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何利用办公自动化技术提高高职院校行政工作效率,尤其是办公效率,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2 办公自动化概述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是以管理科学为前提,以行为科学为主导,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把科学社会学、人机工程学、系统工程学、决策学等多门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来研究如何实现各项办公业务的自动化的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

办公自动化目前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定义,基本上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办公管理技术,不断将人们办公的部分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先进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和办公人员构成完成办公业务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逐步走向成熟。国外办公自动化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兴起。其中,美国推行办公自动化最早。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5年以前),主要是采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单机设备,如文字处理机、复印机、专用交换机等,主要实现单项业务的自动化。

第二阶段(1975-1982年),主要以计算机和程控交换机为核心,建立了局部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了关键业务办公自动化。

第三阶段(1983-1992年),主要采用系统综合设备,如计算机、工作站、通信网络等,建立了跨地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办公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实现了办公业务综合管理自动化。

第四阶段(1993年以来),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高度自动化、综合化、智能化的办公环境。内部网与广域网络或其他局域网相连,更有效地满足办公人员的信息需求。

我国办公自动化起步较晚,但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1985年成立了OA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并多次召开研讨会,专门指导办公自动化的设计。

3 高职院校办公自动化建设

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办公主要是高职院校各管理部门在日常运行中各项事务的处理。 例如:信息的查询、信息的处理、通知与公告、文件管理、请示与报告、领导审批、公文处理、常用信息管理、接待安排、会议安排、工作计划、出差安排等。

高职院校办公室工作内容琐碎,事务繁杂,主要是为高职院校教学科研服务的。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其行政办公方式必将由传统的手工办公向自动化办公过渡。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办公自动化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行政办公迫切要求加快自动化建设。目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是以校园网为平台,利用现代的办公设备、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管理科学与技术,使人们的办公活动由各种人机信息系统来协助完成,实现网上公文处理、信息交流、事务管理、办公信息,实现无纸化办公。

所以,针对当前情况,首要的任务是统一规划,建设集成的学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也开发了一些管理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多是为解决某一部门或某一具体业务而开发的。当同一个单位甚至同一个部门同时运行几套软件时,由于各个软件的信息采集标准和编码标准不一致,就会造成各高职院校、各部门之间数据不能共享与交换。因此,应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全局出发,定义统一的教育信息采集标准、编码标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最新的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统一规划,建设集成的学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这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最终途径。

其次,需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要加大对推行办公自动化的宣传力度,要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认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提高学校的行政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工作。提高办公人员的办公自动化意识,尤其要强化各级领导的办公自动化意识,只有领导和办公人员都有现代化意识和观念,才能加快办公自动化的建设步伐。

再次,需要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的标准化是办公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转的制度保障,因而,建立健全各项长效管理制度是办公自动化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在办公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诸如《校园网络信息管理方法》、《数据库管理员职责》及《网络与信息应用、失密管理方法》等各类相关制度也要相应出台,并在后续的系统运用过程中,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对这些规章制度及时更新和完善。建立考核制度,没有考核,办公自动化的推行往往事倍功半,效果较差。逐步规范公文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运转程序,要在系统上运行的公文必须明确规定,逐步取消部门纸质文件。同时要及时做好备份工作,对于需要存纸质文件的公文,要做好存档工作。用户的责任要明确到人,对于没有及时使用系统造成工作延误的,要给予一定的处罚。

除此之外,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也非常重要。由于办公人员在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一人机分离系统的运用中起主导作用,这就要求办公人员一方面要精通现代办公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熟练运用各种办公设备及办公软件。因而,提高办公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办公人员的办公自动化综合技能就成为高职院校推行办公自动化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开展培训。对于一个新软件的运用,要有计划地开展培训。由于办公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可以选一批基础比较好的办公人员作为各个部门的管理员进行培训,通过管理员对自己部门人员进行培训,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此外,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来逐渐提高办公人员的业务水平,经考核后持证上岗;对重要技术岗位还可以聘任计算机专业人才。

第3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法院网络建设工作回眸

lijiling

2006年4月10日,连山区人民法院内部工作平台正式开通。至此,该院在科技兴院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连山区人民法院辖区面积大,人口众多,年平均受理各类案件6000来件。特别是改革开放的近二十年来,案件标的金额越来越大,案件类型越来越多,法律关系越来越复杂,社会关注程度越来越强。可以说,法院工作尤其是审判工作已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传统审判工作方式效率不高,与审判工作发展形势极度不相适应。按照传统的审判方式,每审理一宗案件,审判人员就要人工填写最少七种、最多十余种法律文书,然后再等候庭长、院长签发和打字员打印,造成案件大量积压。同时由于传统办案方式缺少必然的监督弊端,案件是否审结,裁判文书有无送达当事人,案卷有无及时移交都无从掌控,审判管理十分混乱。为改变这种现状,适应新形势下法院发展的要求,实现法院办公现代化。2001年,乘着改革的春风,连山区人民法院将科技兴院纳入治院战略,如今已历经五年。然而,在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依托现代科技,连山区人民法院基本实现了办公手段现代化,档案管理电子化,流程监控网络化,庭审记录电脑化,各项工作都在向规范,透明,效率化迈进。基本完成了从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的传统型法院,向以网络流程化管理为标志的高效现代化法院的转变,在连山区人民法院改革的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敢于探索,勇敢地走科技兴院之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民法院不实现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的办公现代化,不仅无法保障和促进社会发展,而且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都不可能,甚至会起到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连山区人民法院的领导班子基于这点认识,在突飞猛进的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决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法院科技化含量,并将其与审判机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勇敢地走科技兴院之路。

1、单机运作,努力改进办公条件。

追溯连山区人民法院科技兴院的发展史,他们的办公现代化建设工程是启动较早的。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计算机作为高科技产品在现代办公系统中刚刚暂露头角,为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连山法院便注意到了这种现代高科技产品的重要作用。先后为办公室、研究室、档案室等部门配备了微机,并给部分审判法庭配备微机尝试利用微机打字记录庭审情况,基本上实现了文书制作,档案管理和庭审记录的单机计算机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法院的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讲,连山区人民法院的办公现代化建设理念走在了时代前头。尽管如此,由于受思想认识以及外在条件的制约,当时该院的办公现代化进程一直以来始终处于孤军作战,各自为政的阶段。直至1999年,最高院下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正式将法院办公现代化纳入法院改革的目标,连山区人法院的办公现代化才正式开始启动。

2、网络建设,科技兴院跨出战略意义的第一步。

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世纪主题。如何实现这一主题,是每一个人民法院必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特别是在各种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办公手段落后已经成为制约人民法院工作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所以新形势下,作为国家重要政府职能机构的人民法院,要想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就必须自觉地融入知识经济的大潮之中,实现在法院内部信息共享、高效协同工作乃至科学的管理和决策,从而不断提高司法效率,这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必然选择与当务之急。基于这样的认识,连山区人民法院的领导班子经过充分研究和科学论证,2001年初,科技兴院在该院做为治院战略被明确地提了出来。同时他们提出要建设以计算机网络(局域网)为核心的现代化办公系统,并形成了一整套要通过加强物质建设特别是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确保司法公正,进而全面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的一条完整的工作新思路。

目标确定后,为了保证质量、节约资金和少走弯路,连山区人民法院通过货比三家的方法,选择了一家设计方案比较合理、工程造价比较低廉、资金技术实力比较雄厚的专业电脑公司来负责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同时,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又组织本院有关人员与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多次到山东省寿光市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和海淀区人民法院等单位考察和学习。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能够适应本院改革工作的需要,又多次到北京清华紫光软件公司考察洽谈,用最低的价格选择购买了该公司最新开发的适应法院改革特别是大立案和审判流程管理需要的法院信息管理系统2000版软。从2001年1月10日连山区人民法院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正式开工始,到2001年3月28日该院计算机网络正式运行止,只用了短短两个月半月的时间,便投资80万建成了由一台主服务器和50多台终端机组成的,覆盖全院包括执行局和设在农村的5个人民法院在内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同时配置了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照相机、扫描仪、9台摄像头和一块电子显示屏等其它配套办公设施,10个审判法庭均配置了供庭审记录的专用计算机;同时安装了法院信息管理系统,法院司法统计系统,物资装备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基层法院案件管理系统,以及监控系统和法规库等软件。局域网建成后,基本实现了从立案审查开始到案卷归档为止的整个审判流程管理的计算机化。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建立了连接审判庭、办公室、基层法庭和各种终端的信息服务网络。

几年来,为了不断完善这套系统,连山法院先后对局域网内的软件进行了多次升级。为增强网络安全性能,2004年又出资购置了一台主服务器。特别是今年,连山区人民法院又投资十几万购置了一批新电脑。现在,该院已经基本实现了人手一机,办公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具大的网络功能在提高人民法院的办案质量和效率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筹建平台,连山法院科技兴院战略迈上一个新台阶

连山法院计算机网络的建成与投入使用,一方面使该院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广大干警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另一方面也为连山区人民法院继续深化改革,实现司法公正与高效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同时还为连山区人民法院在新世纪实施人本立院,规范建院,科技兴院,严管强院的治院新战略闯出了条新路,开了个好头。但是,连山区人民法院并没有满足这点成绩,在不断挖掘现有网络功能的基础上,今年年初,为使法院网络化建设的意义更加深远,他们又开始了连山区法院内部工作平台的筹建。

该平全站在法院网络化建设的高标准之上。旨在弥补法院局域网档案管理电子化,流程监控网络化,庭审记录电脑化之外的,法院办公现代化的不足。即不仅要实现简单的机上撰文不用笔,还要实现文件的网上传阅,彻底实现法院办公无纸化,建立一套成熟的网上办公系统。另外还要利用网络的快速、便捷与互动,实现全院各庭室信息资源的互连互通,推进审判程序的效率化、迅速化,从而使该院人本立院、规范建院、科技兴院、严管强院的工作目标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法院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目的。目标确定以后,今年年初连山法院请专业人员设计了内部工作平台的小样,然后又几经推敲,最终确定了内部工作平台的版式。期间,为了实现法庭与院内的连通,院长张汝成亲自挂帅,与办公室人员多次与网通公司沟通,最后租赁了他们公司的一条高纤维光缆,专门用于该院内部与5个农村法庭和执行局的专用通路。现该平台经过调试已于今年4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

在建设法院内部工作平台的过程中,虽然任务紧,标准高,但却正赶上该院中层干部调岗,时任研究室主任的刘恩栋同志马上要调到刑事审判庭,原钢屯法庭庭长刘汉国同志接任研究室主任,工作不是十分有序,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两位同志并没有因为岗位的调动停止工作,法院内部工作平从筹备到正式投入使用仅仅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而且内容丰富,从法院工作到法院生活,囊括了法院公报,法院通知,法院文件,法院信息,法院简报,法官手记,工作动态,法院bbs等16个版块,有效地丰富了法院网络化建设的内容。

二、积极运作,畅通科技兴院道路

法院搞作息化建设,虽然是社会发展与法院改革的必然要求。但在其具体实施与运转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困难。观念滞后、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等等,都成了阻碍网络化建设的拦路虎。因此,连山区人民法院为保证自己科技兴院的道路畅通无阻,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地措施。

1、更新观念,强化科技兴院意识。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干警在思想观念中存在着只需懂法就足以胜任审判工作的偏见,对工作信息化的了解仅限于打字、上因特网。有些老同志对新鲜事物更有一种排斥心理,认为法院没有一台电脑也运转了这么多年,审判工作也没受什么影响。因此,对法院搞信息化建设很是不理解,根本没有认识到网络化办办对审判工作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该院的领导班子在党组内保持思想一致的基础上,认准了科技兴院的指导思想。组织专题会深入分析信息网络技术对建立高效、有序、规范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组织现场观摩等手段,使干警们亲身感受依托高科技手段给审判工作所带来的便捷,从而使干警们接受“科技保质量,科技出效率”观点,认识到科技兴院的远大意义,自觉地按院党组的要求推进网络建设;另外针对干警们电脑知识普遍贫乏的现象,他们加大了培训力度,还统一订购了计算机方面的书籍,组织各种培训,增强他们对现代化办公手段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干警们对科技兴院思想在法院工作中意义的理解。

2、多方筹措,保证网络建设资金。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高效能的现代化建设。连山区人民法院作为一个基层法院,底子薄。因此,该院在实施科技兴院的战略过程发现,资金短缺是一大难点,如果完全靠地方财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为保证网络建设资金,如期完成科技兴院战略,他们不等不靠,在筹措资金上想了很多办法:一面向地方政府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另一方面对院的财政收支进行科学大胆的改革。首先进行财务制度改革。实行全院统一收取诉讼费和执行费,改变以往庭庭收费的现状,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其次就是在节约上做文章,改变以往拿纸笔不回事的机关作风,规范了办公用的领取,避免浪费。再次就是积极与网络公司协商,实施分期付款等方式;再有就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搞重复建设,重复投资,有效地保证了网络建设资金。

3、社会招聘,保证网络建设人才。

网络是一种科技含量要求很高的综合技术。然而平时由于干警们对微机接触较少,网络建成以后,应用不够熟练。因还依赖以前传统的做法,很容易使网络感染病毒。为保证局域网的安全运转,保证流程运作的高效性,连山区人民法院针对院内这方面人才匮乏的现状,在社会上高薪聘请了一位网络工程师,专门负责网络安全工作。同时选聘一位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资料的配置,有效地保证了网络的顺利运行。

4、建章立制,确保网络应用有章可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保证网络顺利运行,连山区人民法院在网络建设中,一直高度重视制度标准建设。2001年初便制定了《连山区人民法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等规定制度,规定各类案件信息必须分阶段,按职责权限输入微机,案件结案先报结后归档等等。有效地保证了网络的顺利运行。

三、加强运用,不断提高网络利用率。

人民法院网络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审判,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因此,连山法院在搞好网络化建设的同时,始终把提高网络系统的利用效率作为网络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做到高标建设、高效运用。

1、充分利用法院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展全方位审判管理。

该院安装的法院信息2000版软件,主要是以“大立案、精审判、强执行、重监督、严管理、优保障”的模式为基本流程的。该院充分利用该软件的特点,在院内实行从立案、排期、庭审,执结等方面全部实行电脑化管理。案件不上网,就不能分案,不能排期,更不能归档。强化办案人员必须熟悉网络程序,保证了网络利用率。

2、充分利用后勤管理系统软件,实行后勤管理透明化。

安装了法院后勤管理系统软件后,该院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乃至一车一物,从购买到使用全部实行网上管理。干警们只要点开后勤管理系统就能清晰地了解院内的财务状况,干警们大可通过该系统了解院内的财政收支,有效地保证了网络利用率。

3、充分利用法规库,实行网上法规查询。

强大的法律法规库,几乎囊括了建国以来我国出台的各种法律法规,而且每年都在不断更新。干警们只要点开法规库就能轻松的找到所要查找的资料。根本不用向以往一样跑书店,使他们乐于利用法律法规库,保证了网络使用频率。

4、充分利用内部工作平台,在网上通知、文件以及各种工作信息,各部门或个人如果因不及时上网查阅而耽误工作,均按工作纪律处理。实现无纸化办公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成效显著,科技兴院战略初见成效。

因为观念正确,方法得当,历经五年的研究与探索,连山区人民法院科技兴院的治院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但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系统,依托网络,该院各项工作的效率和审判质量明显提高。大大增强了案件审理工作透明度,促进了司法公正。

1、依托网络技术,实现了“阳光工程”。

网络投入使用后,连山区人民法院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案件实行微机分案,排期开庭。即立案人员将案件的基本情况录入电脑以后,微机根据各承办人员的办案能力和目前手中未结案件的数量以及办案特长,自动排定承办法官,杜绝了过去法官拣案办,当事人挑法官审案,以及诉讼掮客介入的现象,优化了司法环境,净化了社会风气,从程序上杜绝“三案”的发生;大屏幕电子显示仪与局域网上的信息管理系统连接,各个案子的开庭时间,开庭地地点,承办法官均可在屏幕上显示,有效地避免了暗箱操作,确保了案件质量。

2、发挥网络功能,实现了提效工程。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节省了审判力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是使法官免去了许多审理案件的辅工作节省了大量时间,审判人员制作法律文书的时间平均比原来缩短了一个星期;二是使一部分审判人员学会了打字技术,不少法律文书直接由经办人在电脑上完成,减少了排队等侯打印的时间;三是案件流程管理系统运作中,案件收立后,不再需要收案人员填写繁琐的资料,只需将案件有关资料输入电脑,由电脑对案件自动编号,然后由收案人员将案件通过局域网传到排期管理中心进行排期,立案只需不到30分钟的时间,平均比原来缩短了一个多小时;四是实现了资源共享,全院各部门的信息资源都可以在网络中流动,部门间可以相互调阅各自的信息资源,使办案法官不出办公室就能查阅需要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依托网络管理,完善监督工程。

案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法院的公正形象。如果说审判的全过程是用天平来衡量的过程,那么对案件的监督就是保持天平不倾斜的杠杆,有效地监督是确保案件质量的关键。网络投入使用以后,连山区人民法院依托网络对案件进行管理,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机制。即该院在本院的局域网中安装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后,案件的立案、分流,承办法官接收案件到案件何时办结,管理系统均记录在案。如果有哪一件案件快到审结期限而仍然没有办结,系统会自动生成警示报告,督察室会发出督察催办函,要求在三天内将该案件的具体情况及其打算予以回复。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五年多来,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案件审结期限比法律规定的时间平均缩短了三分之一。

该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领导决策辅助系统,可以使领导通过网络对分管的审判业务进行监督。院长对全院的工作负责,有权通过网络了解全院各种审判业务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根据个人的职权范围设定每个人的操作权限,通过信息网络查阅管理范围内的资料,了解掌握有关工作情况。通过信息化系统层层监督,从客观上保障了审判的公正和效率。该院对案件审理实施流程监督管理后,案件质量明显上升。

4、依托网络,规范了管理行为。

信息网络的应用,一是规范了案件流程管理和诉讼文书管理。一个案件的立案至结案阶段,各个环节有关的信息和资料,都按既定的轨道动行,排除了案件传统管理上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了程序的正确和内容的真实性。信息系统能自动生成各种诉讼文书格式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不但格式规范,而且程序严谨,杜绝了诉讼文书案号重复、漏号等现象,保证了裁判文书的唯一性和权威性。二网络功能的应用,不仅是对案件管理起作用,对日常工作同样可以依托网络进行规范管理。内部工作平台的应用,使院内的各种信息都通过网络传输,既省时,又可节约纸张;三借助监控设备,院领导包括业务部门的干警,办公室内便可随时看到庭审过程。哪位法官开庭时着装不整,哪位法官庭审程序不规范,哪位不注意运用法言法语,哪位随便打断当事人发言等,都可一目了然。这样,改变了过去对法官庭审考评时,考评计划提前确定,法官事前充分准备,评审人员难以聚齐等缺陷,现在只要打开电脑监控系统,便可以随时进行考评,增加了考评的随意性,每个法官都自我加压,庭前准备和庭上司法礼仪都得到了全面规范。

5、依托网络,提高了法官的队伍素质。

局域网的开通和由电脑进行审限管理,改变了过去法官办案拖拉的毛病,增强了干警的危机感和紧迫感,都注重自身能力的综合发展和全面提高,许多干警在不停的学习,近五年以来,我院已有人参加了“专升本”和自修本科学习,干警们百余人次参加省、市法院不同形式的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法官队伍的素质。

6、依托网络,推动了法院改革的不断发展。

第4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为加快我局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各部门要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为科研、行政及后勤管理服务,提高办公效率,优化办公质量。现对我局办公自动化管理作如下规定(试行): 一、总则 办公自动化是以电脑为核心的复杂的“人与机”信息处理系统,它集管理、控制、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是一门受时代科技支持的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学科,加强和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是促进办公业务迅速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大办公自动化建设的力度,扩大其应用的覆盖面和应用能力,是提高办公效率,优化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加快全局办公自动化建设是当前的一件大事,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的。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首先要进行管理思想的变革,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转变观念,力求达到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将此项工作列入工作日程,立足于现代化办公管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发挥局内网功能,实现办公自动化、标准化管理。 各部门主要领导负总责,针对办公自动化管理人员技能、素质欠缺的实际,配合局信息中心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办公自动化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使他们掌握办公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本部门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技术骨干,并带动全部门人员掌握办公自动化技术,努力促进全局办公自动化人才培养的现代化,使办公自动化系统应有的效率得到高效发挥。 二、办公自动化范围 ㈠、日常办公 1、能迅速处理各种文书、资料,包括输入、翻译、编辑、拍板、修改、打印、储存等功能的文字信息处理; 2、能收集、生成报表统计、账目计算、日常事务管理的数据信息处理; 3、能高效率、大容量地登记、分类、储存、检索各种信息资料的信息查询; 4、能在网上下载资料、信息、传递文件,运用电子信箱进行网络通信等处理。实现公文、档案、秘书、信息宣传、办公等日常工作全程网络化、无纸化。 ㈡、环境管理、科研 1、制作多媒体(CAI)课件及数据库的开发与利用; 2、合理使用局内网作为宽带高速的网络平台,开发和利用具有办公自动化功能的应用软件,将办公自动化系统引入机关领导及有关行政、科研、管理部门的办公桌面;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发挥局内网的作用,实现全局的资源共享,为全局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 4、通过Tnterent实现局内网与各个部门、上级部门的互连,实现政务信息和科研成果资源共享。 三、安全保密要求 安全是办公自动化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它既是一个技术目标,又是管理目标。保密是电讯、文字储存、传输系统必须保证的工作前提,作为办公自动化主体技术的计算机技术本身包含着不安全因素,这些不安全既有系统自身的,也有人为地,因此全局在办公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到: 1、坚持安全保密原则,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保密原则,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保密工作的科学管理体系。 2、局成立计算机安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计算机、磁盘秘密载体的规范管理,杜绝设备技术故障,消除环境不安全因素。 3、完善保密配套设备和保密工作督察制度,改变传统办公方式,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立起新的科学的工作秩序。 要以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为契机,带动全局信息化建设,在工作中,做到运行—提高—再运行—再提高,使各项系统发挥实效,根据局机关管理系统设置、信息流量、人员素质、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条件,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规范,合理简化,分工协作,职责落实,使之能够方便地利用交互式多媒体系统,及时了解第一手资料,完成有关办公事务和程序,并为局领导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从根本上推进全局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5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检察机关;信息网络化;科技强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智商犯罪、日趋复杂的案件不断增加, 检察机关应适应形势的发展,加快检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加大检察工作的科技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实行科技强检战略。在科技强检战略中,至关重要的是搞好以网络为核心的检察信息系统建设,通过抓好这一中枢环节,把信息网络的先进技术,科学地运用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以信息化来提高办案水平和工作效率,从而全面、有力、充分地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

一、加强信息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规划检察信息网络长远发展目标。要注重网络设备和技术的现实先进性、长远前瞻性。建设之初,就要树立先进的理念,建立长远发展战略。要保持网络设备和技术在各方面处于先进行列,并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其稳定性,不能被整体淘汰,只有把握住这两点,才能建设成一套科技含量高、实用价值大的检察信息网络。在具体设施中要立足高起点,购置检察信息网络所需的最先进设备,选择最好的施工单位和最佳方案,并在施工中严把质量关,达到了建网要求的各项指标,确保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结构的合理性、网络系统的实用性和资金的节约性。

其次要加大检察信息网络建设的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前提条件,是整个检察信息网络建设的基础。各级检察机关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地争取科技经费,购置必要的技术设备和仪器,并及时更新和维护,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各级检察机关应广泛筹措资金,使用一些灵活的方法,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上级院的支持。 一是主动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汇报,力争将本地检察技术发展目标、检察信息网络建设所需费用列入地方发展计划统筹,专款专列,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每年以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检察信息网络建设的科技项目的开发。二是开源节流,建立科技强检长期规划,合理安排现有资金,建立专项基金,专款专用。要把检察信息网络建设项目细化,大项目小分解,长规划短安排。每年行政经费少花一点,节省资金,分批购置所需设备,化零为整。三是加强协作,走科技强检社会化道路。对于一些科技开发项目,也可以由检察机关组织,让企业自主投资研制开发,其中符合检察工作需要的先进的技术成果,检察机关负责推广。科技强检,包括检察信息网络建设,必须面向社会,不能自我封闭,对于一些共性技术和设备,要通过各种方式与社会实现资源共享。

最后要建立信息网络建设安全机制。由于检察工作的特殊性,在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要严格规范管理,加强保密工作。要严格执行高检院和省级院保密委员会对网络综合布线方案、安全保密方案、设备使用安全方案和网络建成后的保密措施。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加强检察机关信息网络安全建设,以安全保发展,必须作到计算机局域网专网专用,不连接公共信息网和因特网,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畅通、安全、保密。

二、强化检察信息网络建设人才储备

科技强检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才战略。搞好检察信息网络建设,最重要的是搞好人才储备。先进的检察信息网络要靠人去设计、去建立、去管理、去应用。就检察信息网络本身而言,它是一个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的工作,没有高水平的检察技术队伍和高素质的检察干警,检察信息网络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人才无疑是这一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只有抓住这一支撑点,才会把检察信息网络建设变为可能和现实。因此,在检察信息网络建设中,一定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信息网络建设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大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在招考中向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倾斜,采取多样引进方式,通过招考、选调、聘用等各种方式积极吸引相关人才。另一方面是造就高科技素质的检察干警群体。检察信息网络建设既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也需要培养一支掌握信息网络的干警队伍, 要强化教育与培训,通过培训让大多数干警熟悉计算机的一般操作要领,让部门业务骨干熟练掌握办案操作系统,让少数干警成为计算机方面专职人员,把高水平的专门人才与高素质的干警融为一体,给检察信息网络的应用奠定人才基础。

三、全面提高检察信息网络的应用水平

检察信息网络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在于利用现代化的办案和办公手段,提高检察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因此,要加强检察科技的管理,建立完善技术规范,不断拓展其应用的功能和范围,做到注重应用,务求实效。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检察信息宣传网站。通过建立网站,增加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加大检察宣传力度,拓宽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监督渠道。通过设立网上举报,开通检察长的网上信箱,受理各类举报线索,增加案件线索来源。通过开展网上法律宣传,建立政策、法律、法规查询库;利用电子公告牌公共信息,加强日常事务管理;建立电子留言板,接受社会各界对检察院工作建议和意见等。

二是实现办公自动化。通过建立检察专线网络,实现网上办公和管理。对平时工作日程作出安排,把需要办理的事务划分等级并及时提醒。通过内网内部公共信息,院内新闻、规章制度、信息简报等。实现网上办公管理,包括会议、车辆、办公用品、财务管理等公共事务管理。通过三级机要通道实现公文管理,从撰稿、编辑到领导审批、发文再到归档。建立检察队伍管理数据库、电子学习数据库和综合信息数据库,实现人员、机构、晋职晋级、任免奖惩、绩效考核、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实现会议召开,业务培训,理论学习视频化, 实现法律法规、文献资料、公文、内部刊物、档案、统计数据、科技装备、案卷文书电子化。

三是实现办案现代化。办案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职务犯罪档案查询数据库,主要包括职务犯罪的案件初查、立案、侦查、、判决等各个环节中案件情况及办理情况,犯罪嫌疑人、相关单位与人员的基本信息。诉讼监督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检察机关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刑事审判监督、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监督、看守所检察和刑罚执行监督、刑事申诉、刑事赔偿、检验鉴定。其次是案件进程管理。系统跟踪案件办理的全过程,并实时记录案件办理所处阶段,并显示当前阶段的办案人、时限要求。第三是时限警示,主要是自动提示每起案件的办理时限,向办案人作提醒等待。第四是案件信息的检索查询和统计管理。主要包括案件受理情况统计、领导综合查询,系统提供对各类信息的统计、并根据用户的要求分别输出统计表、统计结果,便于查询。

科技强检是检察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检察信息传输网络化建设是科技强检的一个长期任务,必须将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加大科技强检的力度,为检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推进检察工作全面发展,为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检察机关2008年底将实现检察信息化网络全国覆盖》新华网

第6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同志在1963年强调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好,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1985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二次大战以来,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进一步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包括政治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这是当代我国司法制度的理论基础。根据这一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我国的司法思想也得到了丰富和拓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在实际中也启迪和影响着司法制度的完善。由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传输逐步数字化,使司法管理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扩展。社会现实在给我们的司法活动带来困惑和挑战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启迪着我们建立新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视野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科技进步的现实也促进了人们司法观念的更新。例如,基于科技进步的新的法律思想、新的法学理论的不断产生,法律信息论、法律系统论、法律控制论等的产生就是明显的例证。再如,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打破了物理意义上的地理疆界的同时,长期存在的各个法系之问的差别在缩小,法学理论派别之间也在不断地分化、重组和产生。这些变革必然会反映到司法人员的思想中去,引起司法观念的更新,并带动司法工作、司法制度的变革,促进司法制度的完善。

二、进一步完善司法制度建设机制

1.建立健全信息化应用推进机制。信息化硬件建设为在办公、办案中广泛开展应用打下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并且已经开展了相当程度的应用。信息化应用的困难与硬件建设相比要大得多,因为信息化应用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办案模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科学管理理念,对传统的工作模式、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所以,对信息化应用必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应用推进机制。根据高检院的要求,对这项工作必须实施“一把手”工程,形成一把手总体抓,分管检察长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同推进的领导体制。同时,要建立上下协调顺畅、部门沟通有力的“三位一体制建设办事机构,承担起具体组织、协调工作,防止推进过程中的“部门壁垒”、互相推诿等现象。

第7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通过学习理解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一个历史性决策和贡献,实现了党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从思想上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观念,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

结合司法技术工作实际,我的体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省高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地开拓工作思路,改进工作作风,与时俱进,创新开展司法技术工作。要增强全局意识,顾全以审判工作为中心、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人民法院工作大局,按照董院长对司法政务工作提出的“强调司法政务的服务意识,为审判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干警和基层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司法技术工作为审判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民服务、为法院各项工作服务的认识,扎扎实实做好司法技术工作,开创司法技术工作新局面。

一、以应用为主导,深入开展信息化工作

信息化是司法审判、司法政务和司法人事等方面管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已经在提高审判效率,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法院管理,践行司法为民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法院各项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并在许多方面已经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成效。全省各级法院已经或正在实现网上立案、办案、审批、结案、归档,对案件电子信息的管理、查询和司法统计,审限流程管理,审判过程监督,远程开庭,综合信息的网上和查询,各类司法政务、人事等信息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等,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手工操作的失误,更重要的是使审判工作和其它工作增加了透明度和公开性,促进了法院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提高了管理水平,成绩是显著的。

但是也应看到在实际过程中开展应用的工作进展不是很顺利,问题、阻碍也是很多的。比如:有相当一部分法院的领导、部门领导对信息化建设工作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应付了事。网络办案系统应用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发挥的不明显或形同虚设,开展网络办案工作进展缓慢。还有,受传统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影响,许多职能部门对信息化应用持漠不关心甚至抵触心理,主动参与的热情不高。再有就是我们对实际工作需求的调研不充分,导致建设成果与实际工作有出入,使工作人员不方便用或不能用等等。

为使我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能够建有所值、物尽其用、务求实效,应主要抓紧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最高法院《关于全面加强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的决定》(法[2007]14号)文件精神。文件要求“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实行院长责任制”,各级法院领导、部门领导由其是一把手要提高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识,要把信息化建设工作同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紧密联系起来,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在提高审判效率、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审判管理水平、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的应用。二是检查全省各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负责领导、规划、协调、落实本法院和本辖区法院信息化工作中作用发挥的情况,重点检查开展网络办案的应用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网络办案工作向前开展。三是要加强对各级法院实际审判工作需求的调研,进一步完善网络办案系统,使网络办案系统真正适用于各级法院的审判工作模式。四是要以紧要的需求为重点,尽快开展通过网络办案系统对庭审活动的监督与管理、远程开庭和远程用印的调研,并着手组织实施建设和应用工作,尽量满足审判工作实体化管理的需求,提高派出法庭审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方便当事人诉讼。五是全面加强对全省各级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力度,召开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组织全省各级法院的领导和负责信息化工作的人员学习、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的决定》,了解掌握全国法院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具体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六是继续做好对全省各级法院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和审判人员的应用培训工作,将信息化应用培训纳入法官专业培训内容。七是克服故步自封,自以为是的官本位思想,就目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数字法庭建设问题、行政管理信息的整合问题、如何加快开展应用的问题以及信息化建设如何适应法院的管理方式改变等问题,组织高、中两级法院技术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作法,学习兄弟法院的先进经验。使我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又快又好的向前发展。

(二)规范司法技术工作行为,实现审判工作的司法技术保障和服务

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应该说是审判工作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职能作用,为审判工作提供科学的、权威性的司法技术咨询和审核意见,公正地做好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等工作,是法官采信证据、公正审判的前提保障。其工作流程、工作行为是否规范也将直接影响司法公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法官在办理案件中审理和调解的已不只是过去简单的社会法律关系,单靠法学理论已不能完成对全部审判过程的指导,大量案件在审理过程中需要依靠即懂法律知识又有专业技术的人员,运用专业科学知识和专业科学技术手段依法为法官正确判断和使用证据提供技术支撑,可以说司法技术工作对审判工作的支持会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司法保障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应该看到自全国人大常委会2005年《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以后,最高法院重新确定了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职能,而我省法院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没有及时的确定工作思路,职能的法律定位不是很准确,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规章制度不建全,工作流程不规范,工作行为随意性较大,加上证据复核的法律效力问题不明确等原因,导致出现司法技术队伍人员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离岗调岗,工作程序的不公开、不透明也使当事人和一些鉴定机构有意见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开展。

为了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有新进展,发挥司法技术工作运用科技手段规范司法行为,实现司法技术保障和服务,推动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首先,要解决司法技术人员工作职能转变后思想定位问题,明确司法技术工作职责,调动工作积极性,重新建立工作热情。其次要建章建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尽快制定出台和完善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司法技术工作有章可依有法可循。三是为规范工作行为加强监督管理,应开展对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程序的调研并组织研发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管理软件,司法技术咨询、审核、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等工作程序的启动、审批、监督、复核等都应纳入程序的管理范围,程序要与网络办案系统联起来,实现对案件办理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和收结案情况的统计。四是司法技术工作要坚持董院长提出的“以公开、公正、透明、化解争议减少矛盾为原则”,应当最大限度的向当事人向社会公开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的工作程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有更严密的透明的程序,制约权力的行使。如建立进行委托司法鉴定前的听证制度,建立在固定场所进行委托鉴定前的公开听证机制,加强对案件的实体化管理,对听证和与案件有关的活动进行录音、录像,建立司法技术工作的声像档案,监督规范司法行为,体现司法为民。

(三)继续加强司法技术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第8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办公自动化 开发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办公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办公需求,计算机网络自动化办公系统已经成为主要研究方向。随着办公管理事务的不断增多,办公信息在成倍的增长,办公单位处理信息的工作越来越繁重,传统的办公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量日益增长的信息化社会,所以,很多国家都在寻找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办公方法,自动化办公成为了新宠儿。要想实现办公自动化,就必须将计算机网络与现代办公方式联合起来协调进行,它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新型办公方式,是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产物。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不同单位、不同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可以跨时间、跨地域的协同办公。因为工作人员能够通过使用现代化技术、设备以及更加科学的信息管理方法来提升工作效率,最终能够实现信息化的管理与科学化的决策管理,所以,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办公自动化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社会信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不再单单是为了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而是要将工作人员从繁琐的信息事务管理中解救出来,让工作人员拥有更多的精力与实践去处理其它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办公自动化是一项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系统工程,它能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1)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提供媒介;(2)提升信息的快速相应能力;(3)能够更加准确和科学的帮助用户进行决策;(4)节省办公费用。

2 系统组成

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包含5个模块分别为:

(1)个人事务处理系统。其包含待办事项、电子邮件、个人文档、个人通讯录以及日程安排。

(2)日常办公系统。其包括了文件发放管理、文件接收管理、报告管理、领导监督、通知管理、会议管理以及档案管理。

(3)资源管理。这一项中包含的内同比较少,只有资源中心、车辆管理进而会议室管理三方面。

(4)专业文件管理。专业文件管理包括:设备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办公自动化综合系统其它模块的合成。

(5)系统管理。这一模块是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最后一项,其包含的是更多的管理,比如:用户管理、部门管理、授权管理、备份管理等。

以上五个模块主要构成成了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其功能要比传统的现代化办公系统强大的多,这一系统的应用使信息化管理更加方便、快捷,极大地简化了办公步骤与方法,提升了工作效率。

3 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3.1 系统实用性

在设计开发计算机网络办公操作系统时必须要考虑系统的实用性,将管理信息作为主体,面向办公单位的日常的信息处理,面向领导的管理决策,面向信息化社会服务,及时进行信息交流,最终实现无纸化的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此同时,设计的系统操作起来应该简单、方便,工作人员能够轻松上手使用。

3.2 具备安全可靠

设计系统应该进行分类授权,设置权限,运用自动存储控制等技术来确保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利用RAID技术和备份技术,保证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可靠。在信息文件的传递过程中,对每一次的改动都应该记录下来,等文件正式确定后,要和正文一起归档。

3.3 确保技术

应该使用基于Browser/Server的三层结构,客户端与数据进行连接的时候必须通过中间事务层,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保证数据的安全,又能提升处理事务的效率。中间事务层主要实现了系统的功能,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性能,降低了系统开发、维护成本,使系统操作起来更加的便捷。客户端将浏览器作为操作端,既保证了自动化办公系统的通用性,又不用对客户端进行维护。

3.4 系统的可维护性

在系统中使用中间事务层这类的服务构架,使系统能够依据应用需求的改变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更加便捷对系统进行扩展与升级,能够根据用户自己的需要来设置工作流程以及文件信息的传递的格式,确保系统拥有更高的实用性。

4 技术的实现

4.1 三层结构

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该采用标准的中间件接口,只有这样的接口才能为插件的研发提供标准接口。因为各个平台的模块的接口使用的是中间件,所以工作人员在使用的时候不需要将原本应用进行大范围的改动,就可以融入到OA平台中工作,表现出了自动化办公系统拥有非常好的兼容性。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使用WEB技术与中间件技术,符合了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此同时,使用这些技术也使系统具有更加优秀的性能。

4.2 自定义技术

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定义公文格式与工作表格,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我设计,这不但简化了系统的维护,还摆脱了对开发商的依赖,提升了系统的通用性,这一特性赋予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更加顽强的生命力。系统的修改编辑界面也直接与office办公软件相连接,更突出了系统的通用性。

4.3 安全机制

OA系统是利用信息交换的平台与数据的存储平台当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后台,中间层则是进行信息处理分析,WEB是系统的前台应用的三层次结构。这个系统的后台拥有信息交换平与数据库双向的安全性。信息交换平台的安全等级为C级。数据库也拥有独自的安全机制,它针对用户的权限与密码制定了限制,阻止非规定用户进入。除此之外,OA系统本身也拥有一套完善的用户和权限管理系统,在不同的模块上设置不同的管理员与权限,可以给特定用户有限的权限,这样的安全设置既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又使系统操作更加的灵活,方便信息的传输与管理。

5 总结

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够帮助工作人员使用先进的办公设备和优秀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使单位的信息化管理更加快速、便捷。它的使用与推广不但能简化信息化办公的步骤与工作,还会为企业或单位节省开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继红.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分析[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S6).

[2]包贵鑫,郭维威.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的初步探讨[J].科技信息.2006(04).

[3]张磊.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08).

[4]罗江洲.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08).

第9篇: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范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步伐,怎样加强检察工作中的科技建设、促进检察事业的发展,提高办公、办案工作中的科技含量,是关系到检察事业今后的发展,也是我院党组一班人思考最多的问题。几年来,我院在省院、市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我院的实际,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以高科技建设为核心,从建设、应用、管理入手,加快科技建设步伐,坚持走科技强检之路,收到了明显效果。如今的望奎县检察院,每位干警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通过检察系统的局域网。根据有关负责人传来的电子信息安排一天的工作,查询有关案件的办理情况,了解上级的指示精神以及院里的重大事项等等。目前,我院已经基本达到以运用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提高办案水平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初步实现办案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的宏伟目标。

一、系统而实用的硬件建设,是科技强检的基础和前提

我院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在上级检察机关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着眼与检察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长远规划,大胆实践,不懈努力,切实把科技强检纳入我院正规化的轨道。

1.加强领导,争取资金。几年来,几届院领导班子都把科技强检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等方面都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积极争取上级院的匹配资金和地方政府的扶持资金。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不等不靠,多方筹措资金,确保资金的落实。目前,科技强检资金就达百余万元。

2.大胆实践,向系统网络化迈进。根据检察工作的实际,科学规划,整体布局科技强检的架构是科技强检的第一要务,基于这一认识,我院党组对网络建设的规划工作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广泛研究,反复论证,从而形成了统筹规划的基本思路。2003年,建筑了面积为2 200平方米的侦技大楼。开通了局域网、公网电话、专网电话和专用保密的三级通道。配备了监控系统、多媒体示证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同表录音录像系统以及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OPS稳压电源、扫描仪、刻录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笔、数字复印机和侦查、勘验、取证等系统的技术装备体系,抓住提高办案水平和工作效率的主线,严格遵循超前性、实用性、兼容性和经济性的原则,配齐配全硬件设施,从而为初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和办案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以人为本,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作为基层院,科技人才十分短缺。院党组认为,要搞好科技强检,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几年来我院把努力培养科技人才作为实施科技强检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利用县信息中心技术力量强、人员素质高的优势,把我院部分技术骨干送到他们那里进行培训,使部分的技术骨干尽快的掌握科技技术,适应现代化的办公、办案需要。二是强化岗位练兵。把强化科技素质作为提高检察队伍业务水平和办案质量的重要环节来抓,在配齐配全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真正的把先进技术应用到办公、办案中去,调动技术骨干的力量,对干警进行传、帮、带。增强干警的科技意识,积极的开展岗位练兵,探索科技服务检察工作为切入点,解决办公、办案中遇到的问题。把科技强检工作贯穿于检察工作的始终,使干警树立“不学习就要落后,不学习就没有作为”的理念。

二、现代化技术的普及应用,是科技强检的核心和尺度

实践证明,现代化技术普及应用程度,已经成为检验科技强检工作成果的基本尺度,同时也是科技强检工作的核心和难点。近几年来,我院在加大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尤其注重科技装备向实际应用上转向,向科技要效率、要质量。

1.实现办公“自动化”的新格局。充分发挥综合信息平台办公、综合事务处理和绩效考核系统的作用。各科室利用局域网的信息系统,本科室的信息。网站的主页上设置了院况简介、检察业务、检察动态、法律法规、检务公开、党务工作等栏目都整合到了院的主页上,让每一个栏目都与干警的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让大家在网站上了解到院的重要情况和上级院的动态。而且每名干警还可以在网站上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网上研讨和交流,同时,我院还应用了人民检察院政治工作信息统计工作管理系统、公务员登记信息系统、电子编制管理系统、绩效考评管理系统、财务报表软件、案件管理月报表软件、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人民监督员案件管理系统软件、个人档案管理系统软件、职务犯罪预防管理系统等十一套管理软件。使全院干警逐步适应了行文电子化、办公自动化的运行模式。不仅提高了办公的科技含量和效率,也节约了办公的经费。

2.实现了办案“科技化”的新格局。实现办案现代化,由传统的“一张纸、一支笔”的办案方式向网络化、多媒体智能化工作方式转变。首先是办案工作区讯问监控室的建成,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防止了嫌疑人翻供、串供,严防了办案安全事故,对于提高办案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院从2008年开始,所有的自侦案件都按照高检院同步录音录像的技术工作流程进行了录制,既强化了对讯问活动的监督和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又有效固定了音像讯问的证据,同时还有效的保护了干警不受诬告的误解。保障了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其次是多媒体视示系统的使用,预示着我院出庭公诉工作有了一个新的开端。几年来,我院对有影响的案件,都运用了多媒体示证技术支持出庭公诉。根据已有的证据材料制作成三维立体动画,配字幕、语音,在法庭上进行演示,让审判人员、辩护人、被告人和旁听人员以全新的视觉效应,立体直观的感受案件的发生经过。强化对案件发生现场的印象。以更直观清晰、准确地对案情作出了解和判断,从而优化了庭审效果,使案件审理更加公开、透明,对证实犯罪、揭露犯罪和制服犯罪,强化公诉职能,加强出庭公诉力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检察干警适用高科技手段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3.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和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系统的使用,使干警的检察业务的提升起了重大的作用,远程会议系统的利用率逐年提高。今年以来,我院所有的部门都运用了视频会议系统召开了系统部门会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节省了我们基层院参会人员的车辆往返、就餐等经费,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案件管理系统的使用,更给办案带来快捷、高效。自2008年市院统一启用了《案件管理系统》软件,实行网上办案以来,我院实现了办案工作的全流程管理,办案信息一次录入,全院共享并自动生成统一的法律文书报表,上一办案阶段的材料自动移到下一阶段,环环相扣,大大节省了办案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激发了干警学科学、用科技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检察机关科技应用的普及,完成了应用由强行推进向自觉应用的转变,实现了工作方式、办案流程的重大变革。此外,侦查、勘验、取证系统的使用,也给办案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干警清楚地认识到,科技就是效率、科技就是质量、科技就是效果。

三、规范而科学的管理机制,是科技强检工作的关键和保障

院党组认为,科技强检的软件、硬件再完备,没有规范而科学的管理机制也是行同虚设,发挥不了其作用。因此,我院十分重视管理工作,逐步的建立和完善使用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切实保障了科技强检工作有序开展。

1.建章立制,保持信息网络的高效率。为了加强对信息网络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先进效能,我院及时的制定了《检察机关通信、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机关管理规定》、《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管理规定》、《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规定》、《岗位责任制》、《设备维护使用管理制度》等六项规章制度,严禁未经授权许可,擅自进入微机查阅业务资料,禁止在网络散布有悖健康、文明原则的信息。同时,为了保障信息的安全,防止发生泄密的事件,我院还严禁将局域网和三级专网与因特网链接互动。在局域网上对台账、案件管理与资料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开放。将局域网的维护权限与使用权限,根据检察业务不同程序分配使用权限,分别设有登录密码,并对重要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几年来,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了一套严密的防范体系,有效地保证了信息网络和办案侦查设施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