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自动化论文范文

工业自动化论文精选(九篇)

工业自动化论文

第1篇:工业自动化论文范文

【摘要】

本文以一个信息化改造项目为例讨论了实时系统与信息系统的集成。我曾参加了一个中等规模的现代化生产企业的数字化改造项目,该企业拥有4座自动化连续式工作的窑炉,以及8座自动化间隙式工作的窑炉以及多台半自动的中大型辅助机器。该企业希望能将这些设备实现数字化,并且重点要建立起一个中央监控室,能实现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的监督和记录两大任务,前者用于防止意外事故,后者可用于向该企业的决策人员和技术开发部门提供信息。

通过我们的开发组与该企业相关人员一起努力,分四个步骤共同完成了这一工作。第一步是实现设备状态参数的数字化输出;第二步是建立中央监控室的监督和记录功能;第三步健全监控室的控制功能及相应信号的输出;第四步则是实现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的数字信号接入功能。

我在其中的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

(1)作为公司开发组和企业间联络的桥梁;

(2)负责确定该项目中各部分之间的分工,在发生冲突或出现问题时提出相应的具体解决办法;

(3)帮助解决与协调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正文】

现代化企业发展生产与提高效率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加速信息化的进程。在所从事的专业生产领域中,我参与开发项目的这家企业可以认为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现代化的基础了,比如它已拥有4条自动化连续式工作的窑炉、8座自动化间隙式工作的窑炉和多台半自动的中大型辅助机器。但是这些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在改造前还主要依靠模拟量控制,也不具备信息与数据的记录、汇总与分析功能。该企业一方面出于对今后发展的需要,希望记录下这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连续的状态参数的变化情况,有运行的日志与历史记录,以提供给其技术开发部门,作为产品质量改进研究中的参考;进一步还可提供给企业管理部门决策分析时的参考。另一方面,企业希望能够对设备生产状态有全面的监督和一定的紧急控制与应变的能力,能对生产设备的操作意外和设定不当,或者发生突然的未预料到的事件,防止造成事故与损失。

我们根据该企业的要求,结合项目的资金、时间、人员等现实状况,再三考虑了该企业的经营情况、产品的市场和前景、项目开发所面临的风险等诸多因素,经过仔细分析,得出了如下的4条意见:

(l)由于资金的限制,切实地在相应各个环节上节约成本是相当重要的,因此要尽可能地在原有设施与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不是进行根本性的替换;

(2)此企业需要的是“实时控制系统和企业信息系统的初步集成”,而不是一个功能相当丰富和完善的系统,该企业现阶段既不具备开发这样一个系统的能力和条件,也不具备管理维护和应用高级集成系统的相关人员,所以,项目的目标应当切合于目前条件下企业的总体要求。这样既有利于控制成本,也有利于减少项目风险;

(3)由于该企业的生产情况和资金、人员的限制,项目必须分阶段地进行。大体上可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①实现设备状态参数的数字化输出;②建立中央监控室的监督和记录功能;③健全中央监控的控制功能和相应信号的输出;④实现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的数字信号接入功能;

(4)参与本项目涉及到的双方的大多数人员都不精通对方的专业领域,因此必须在加强互相沟通的同时,确定明确的分工关系。

上述四条意见在经过双方的磋商与研究后,获得了双方全体项目参与人员的一致认同,成为这个项目开发过程中双方必须理解与遵循的准则。

在第一阶段,我们开展了对半自动的中大型辅助机器的自动化改造。事实上,该企业早有这类打算,并且已做了相应的技术储备,因而这一部分的工作由该企业自身的技术人员全权负责并加以实施。项目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自动化生产设备都已具有依据状态参数模拟信号量进行控制的能力,对于所采集到的状态参数模拟量,企业曾计划采用一类以模拟信号远程地传至中央监控室,再进行模数转换的方案。此方案对企业来说实现比较简单,但存在着成本较高、远传过程易受到干扰等不利因素。随着模数转换设备成本的显著下降和可靠性提高,经我们建议和双方讨论,企业有决心在生产设备的控制设备上就地实现现场模数转换,再远传数字信号至监控室,这一工作同样地由熟悉这项技术的企业技术人员实行。

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由我方开发组成员负责。我们将人员大体上分为3组,第一组主要是根据企业长期累积的资料以及公开发表的相关技术,建立起一个合理有效的模型,其中包括诸如数据采样记录的间隔时间,不同生产阶段的数据处理时所采用的数学模型等数据处理的相关内容;第二组负责监控记录软件的输入输出接口,用户图形界面的选定和设计等软件功能的实现;第三组则集中力量编写一个简单实用的、针对性强和小巧的相关数据记录的专用数据库。这一阶段是控制质量和成本的关键性阶段。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以及根据数据的流量不很大,对数据的实时性处理要求不是很高(通常情况下,设备的实时控制仍由原来的自动化系统所承担)的实际情况,中央监控室采用了一套有双机备份的服务器作为数据处理用的服务器,另一套同样有双机备份的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并且没有使用价格昂贵的商用数据库,而采用了由自己开发的一个经济实用的专用数据库。

第三阶段可以看成是第二阶段的自然延伸,在第二阶段成功的基础上,利用第二阶段模块处理后所获得的数据,依据设备的多种临界指标,进行相应的判断,允许在紧急情况下,发出相应的警报,并同时依据设备本身的相应紧急情况处理办法,发出控制信号加以处理实现。这一阶段的关键有两方面内容:一个问题是要求数据转换设备拥有相对较高的可靠性与可用性,另一个问题是要注意做好与自动化设备原有控制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的配合协调工作。

第四阶段则仍然由该企业的技术人员为主实施,在实现过程中主要是解决好第三阶段所遇到的上述两个关键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使用了更好的设备和部件来实现数模转换和动态控制;对于第二个问题,则在控制设备中设立了优先级判断,使自我保护装置的启动优先级离开中央监控室(由于自我保护启动速度更快,但是功能较弱)而加以解决。

从总的项目实施进程上来看,一、四两个阶段相连贯,二、三两个阶段相连贯,而它们之间则可并行地进行,从而满足了时间进度上的要求。

第2篇:工业自动化论文范文

工业电气自动化主要是针对产品的选材、加工、装配等工序,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工业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还是需要一定的加强。我国的工业电气自动化的水平与国外工业电气自动化的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就当前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生产状况而言,我国的工业电气自动化产品还是处于中低档的产品。随着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工业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系统虽得到了深入发展,但是其没有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针对发展,几乎所有工业项目都是采取的一个集成控制系统,这往往与工程的实际需要相违背,根据已有的技术进行系统设计,但是系统模式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这也导致了生产成本的上升,而且我国对工业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的设计并没有创新性,多数都是引进国外的设计,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如果要进行工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创新设计则会消耗过多时间。工业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系统在网络布线以及应用软件设计上还存在以下问题:网络控制技术不佳、软件设计时间过长、系统安全性低等,对系统成功运行直接产生影响。此外系统运行的网络结构复杂,难以操作,应用起来容易因为操作不规范对系统稳定性造成一些干扰,再加上控制技术所需要的精确性、准确性与网络构架的复杂性。

2工业电气自动化数字技术的应用情况

2.1数字技术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

航空市场发展问题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就我国当前的航空市场现状而言,已经存在许多的航空巨头,但是我国实际的航空技术水平与国外航空技术水平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尽管随着我国航空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是对于一些高科技技术缺乏相应的自主创新产权,多数需要依靠国外技术。对于大多数的航空机械加工都是需要高精度的工业技术来实现,但是我国明显还是无法实现的,如果通过人工也是无法实现的,实际航空机械器件所使用的合金就是我国当前工业技术无法实现的,所以加强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航空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要。

2.2数字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使用量不断提高,这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我国当前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生产水平要想满足当前汽车工业的发展,应加强数字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提高汽车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加工效率,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发展汽车工业的柔性生产线,此外,还需要结合虚拟工业技术、集成控制技术等。

2.3数字技术的高性价比

把数字技术大量地运用到实际的工业电气中去,从而实现工业电气自动化,这样就能够让设备实现最大化地高效运行等智能化工作状态。运用数字技术能够实现设备数据资料收集一体化等功能,实现设备智能化控制和工作。数字技术能够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例如,用仪器设备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时,可以利用数字技术中的测试、样品分析定位,在线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这样就能够在设备收集的数据和分析出的数据之间进行很好的比较和分析,并且还可以运用多项数字技术来进行多设备之间的数据收集和相互比较,这可以大大节约因为多设备数据量大而造成的工作量大容易失误等问题。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运用数字技术可以大大提升设备的精确度,实现最大化的设备性价比的提升。

3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数字技术对于工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加强应用数字技术对于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在未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中,数字技术主要用于智能化系统的发展,通过数字技术控制各个模块进行工业生产,对于工业效率的发展需要重视应该数字技术。在未来数字技术主要是用于智能化控制,例如电机参数的自适应控制、自动识别负载控制、自动选型控制等智能化控制,所以数字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向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只有不断加深数字技术在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影响,才能够推进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和创新。

4结语

第3篇:工业自动化论文范文

一、理论的科学性和现实的真实性相统一

理论基础的科学性。 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思想。马列主义、思想是科学的理论,它不仅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有指导作用,而且为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践证明,只有用马列主义、思想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教育职工群众,武装职工群众,才能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同时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所包涵的企业物质生产过程理论、价值观念、经营宗旨、管理信念等内容,也只有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使其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以这一理论为指导。

二、制度的优越性和实践自觉性相统一

一定社会制度下的文化,必然要反映一定社会制度的基本特性。我国要建设的企业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它与社会主义企业的基本制度、运作机制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具体地表现在与特殊的所有制结构、特殊的物质财富分配、特殊的生产经营目的、特殊的企业责任、特殊的社会环境、特殊的企业领导制度、特殊的人际关系、特殊的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特殊的企业管理性质、特殊的发展动力源泉相关系、相作用。优越的社会制度为企业文化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在我国优越的社会制度下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不是个别企业的被迫的个别行为,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遵循客观规律、有积极效应的自觉而又全面地推进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活动,是制度的优越性与实践的自觉性相统一。

三、主体的集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活动和思想”,职工群众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现代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企业全体干部和职工,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通过企业文化的作用,将企业成员个体作用力的方向导向一个共同目标,从而发挥群体动力的作用,要让企业的每个员工明白,企业发展的动力是全体职工联合的群体动力,必须树立集体观念,把个人的力量融汇于集体力量之中,使企业职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奋斗,产生整体效应,推动企业的发展。

四、领导的身体力行与职工群众的积极参与相统一

企业文化理论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产物,它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经过人的自觉努力才能逐步培育。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第一倡导者、创立者和实践者,由于他们在企业中处于核心地位,总揽全局,在如何发挥企业优势,有效地调动职工积极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由他们亲临其境、切实重视、首先参与,就能使企业的上上下下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这项工作,而且有利于使企业文化建设与工厂的经营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便于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企业领导,不但要懂得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而且还要运用企业文化去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的开展需要企业领导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示范作用。

第4篇:工业自动化论文范文

论文内容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最早提出了“文化工业”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文化工业是 现代 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在现时代更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新的文化 发展 状况要求我们对“文化工业”理论重新进行价值评判。

对于文化工业理论的渊源问题,学术界存在着一些分歧。大多数学者认为,法兰克福学派是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理论的始作俑者。但有的学者指出,最早涉及“文化工业”问题的是马克思,虽然他并没有提出过“文化工业”概念。如在谈到雇佣劳动使得“我的活动成了商品,我完全成了出卖的对象”时,马克思说:“一切所谓最高尚的劳动一脑力劳动、 艺术 劳动等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全体牧师、医生、律师等,从而宗教、法学等,都只是根据他们的商业价值来估价了。”[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同一种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例如,密尔顿创作《失乐园》得到5镑,他是非生产劳动者。相反,为书商提供工厂式劳动的作家,则是生产劳动者。·····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是,同一个歌女,被剧院老板雇佣,老板为了赚钱而让她去唱歌,她就是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wwW.133229.cOm”[2]可以说,马克思的确涉及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商品化、文化市场化现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但是很显然,马克思所探讨的还不是依托 科学 技术的、具有工业生产模式和意识形态“同化”功能的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是文化商品化、文化市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法兰克福学派正是针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状况,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影响下,最早提出文化工业理论的。

1947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了《启蒙辩证法》,在该书的《文化工业:作为欺骗群众的启蒙》一文中,阿多尔诺认为“大众文化”(massculture)一词模糊而不准确,应该用“文化工业”(culturalindustry)这一新术语取而代之。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文中并没有给文化工业下明确的定义,只大致提出它指涉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在((文化工业再考察))一文中,阿多尔诺对这个术语作了阐释,认为其中的“工业”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表示事物本身的标准化和分配技术的合理化,而不是指严格的生产过程,除了文化工业的某些主要部分(如电影工业)之外,个别的生产形式(即构思及创作)仍被保持。因此,文化工业一词并不表示生产,而是表示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和“伪个别性”。“文化工业”概念提出后,法兰克福学派其他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本杰明、哈贝马斯等人也对这个主题加以阐述,形成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体现在《文化的肯定性质》、《单面人》、(机械复制时代中的艺术作品》、《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等文本中,由于每个文本都有自己的主题,因而在阐述文化工业时也各有侧重,但总体上都对文化工业采取了批判的、否定的态度。这与该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文化批判理论是一致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批判精神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他们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强烈谴责和彻底抨击,展开了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之维,这些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文化工业与文化/艺术的性质相悖。文化工业对文化/艺术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文化工业的首要之点。文化/艺术彰显个性、独创性、否定性以及超越性等。而文化工业则借助于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生产,把文化/艺术产品纳人市场交换的轨道,按照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商品操作程序运作,使之服从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则,最终蜕变为纯粹的商品。首先,文化工业通过模仿、复制和包装等使文化产品具有了同质化、标准化、齐一化的性质,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指出的:“在文化工业中,这种摹仿最终成为绝对的”[3],“达到个性化的努力最终被摹仿的努力所取代”o[4]文化工业使文化/艺术失去了个性、独立自主性,降低了、损害了文化/艺术真正的、内在的价值。其次,文化工业在追求利润、形成文化同质性的过程中,剥夺了文化的批判功能,即其否定的、大拒绝的方式,使文化/艺术丧失了对社会的否定、批判的维度。再次,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发展是文化服从于资本的权力、资本的逻辑的结果,在其中,价值原则支配了文化的各个方面,工具理性支配了文化领域,甚至支配着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意味着文化的人文意义和内在价值的全面覆灭。总而言之,文化l艺术沦为商品,带来了文化/艺术产品标准化和齐一化,引起了文化/艺术的质变。

第二、文化工业与人性相悖。文化工业行使着意识形态的功能,通过大量标准化、齐一化的文化产品的影响和渗透,不知不觉中实现对人的思想、心理的控制。阿多诺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现代社会对个人的控制程度大大超过以往,这种控制不是通过暴力和恐怖手段实现,而是通过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功能完成;马尔库塞在《单面人》中提到:“娱乐和信息工业不可抗拒的产品所带来的是各种定式的态度和习惯以及精神和情感方面的某些反应,这种反应使消费者在不同程度上愉快地与生产者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后者与整个娱乐和信息工业紧密结合起来。这些产品向消费者灌输某些思想并操纵他们的行为;它们提倡一种不受其虚伪影响的虚伪意识…~.这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都致力于说明,文化工业通过文化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着消费者的需要,成了一种支配人的力量。文化工业造成“启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倒退”,人们逐步习惯于看似丰富多彩、实际上却单一机械的生活方式,缺乏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和否定意识,丧失了主体意识、感性能力和主动性,失去了从事更有价值和更为充实的活动的潜力。文化工业不仅侵人了人们的生活世界,更渗透到人的“私人空间”。“私人空间”本是人具有内在自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可以成为并仍然是‘他自己”。但是文化下业控制了大众日常生活直至内心意识,一体化的公共舆论侵人了“私人空间”,剥夺了个人的内在自由,使人丧失了‘他自己”。“文化工业的每个运动都不可避免地把人们再现为社会需要塑造的那种样子”,[5]成为与人的本性相背离的物化存在。

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文化的一种模式一文化 工业 进行了深刻的、否定性的分析和批判,其批判的主题是与当时的社会 历史 条件紧密相关的。与法兰克福学派所关注、反映和批判的20世纪40.50年代相比,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现时代,文化工业作为文化生产的一种手段,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获得了迅速的 发展 ,即出现了文化工业全球化的现象。就资本主义世界而言,美国学者杰姆逊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中,着眼于“后工业社会”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状况,指出当代资本的一大特点在于其势力已扩张到精神领域、文化领域,资本主义文化已被彻底商品化、工业化;当代资本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科学 技术的进步为文化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使得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系统的文化工业体系;而在非资本主义世界,就我国而言,随着市场 经济 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文化/ 艺术 的商品化、工业化也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发展我国的文化工业,规范我国的文化市场势在必行。总体而言,文化工业已成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文化工业的全球化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适应的,因为文化工业就意味着文化本身是一种经济,一种产业,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文化工业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经济全球化。具体地说,文化工业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些重要参量发展变化的结果:

第5篇:工业自动化论文范文

1.1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结构

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在长期安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意识行为的总和。它体现着施工企业的文化内涵,根据施工企业生产运行特点,将其安全文化划分为精神、行为、制度以及物质4个层次。其中精神层文化是核心层,其他3个层次围绕着安全精神层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这4层安全文化水平直接影响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水平的高低。

1.2影响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形成的因素

采用文献归纳法对各个行业影响安全文化形成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得出和施工企业最匹配的16个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有:安全意识、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奖惩体系、交流平台、组织承诺度、管理参与度、工人安全需求、决策者行为合理度、施工现场安全合理度、安全事故、安全生产物质基础;外部因素有: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社会安全价值观、行业协会宣传力度、国家法律法规。

2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演化路径分析

2.1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自然演化路径

施工企业安全文化自然演化是以企业工人为主、自下而上、具有自组织性质的演化路径,其动力来自于企业的内部,表现为企业内部全体员工起着安全文化演化的主导作用,以自组织的形式影响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形成过程。这种基于自组织的自然演化是内生的,企业内部机制作用的结果,不受外部作用的影响。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施工企业工人安全意识等水平得到提升,迫切希望管理者多参与安全文化活动、企业加大安全培训投入力度、加大交流沟通平台的完善等,在企业内部产生一种自然、有序、有方向(从工人向管理者)的推动力,使安全文化的形成速度加快、安全文化水平得到提升,最终自然演化成一种内生的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2.2基于控制论的强制演化路径

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强制演化是以企业管理者为主、自上而下、具有刺激推动性质的文化形成过程。基于控制论,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形成过程中,企业管理者是施控者,工人则是受控者,他们都是具有判断事物能力的行为主体。强制演化是管理者在认识到本企业的不足,通过改变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安全文化体系,以适应竞争环境要求的过程。强制演化强调管理者需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从而重视组织承诺和管理参与,主持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奖惩体系、交流沟通平台,安全教育培训投入计划等,从而形成强制演化下施工企业安全文化。

3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演化路径

借助动力学建模软件VENSIM5.6a,笔者对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演化路径进行了仿真模拟。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可通过系统流图的形式来呈现。呈现了系统内部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且标明了自然演化和强制演化两种路径。所以,最终确定了影响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形成的5大因素:即安全意识(包括工人和管理者)、安全规章制度、奖惩力度、安全教育培训投入力度、交流平善度。

4结论

第6篇:工业自动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48-02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指出:“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然而,就目前高职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毕业论文(设计)存在质量不高、东拼西凑、抄袭剽窃、创新性缺乏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建立适合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机制,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对提高化工专业毕业生的人才综合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审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思路进行探讨。

一、高职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目前,高职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论文格式不规范,没有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的正确格式进行撰写,如字体、行距、图表等。二是抄袭、剽窃现象严重。有些学生论文抄袭文字比多达60%,甚至直接把他人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论文的数据。三是文章缺乏创新性,没有特色、风采。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往往与参考文献相类似,缺乏创新点。四是字数太少,太简单,有的论文字数不到1000。五是条理不清,遣词造句,自相矛盾。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一些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学生态度不端正,对毕业论文(设计)没有高度重视或重视不够。高职院校所招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有些还是因为高考失利未能考上本科院校而无奈地选择了高职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中学基础教育阶段基本上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进入高职院校后,这种状态也随之带到高职教育的学习中来。在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表现尤为突出,学生常常置指导老师的意见于不顾,对毕业论文(设计)不予重视,敷衍了事。

第二,一些学生自身素质较差。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过程中,缺乏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一些问题很难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点。另外,高职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也较差,如文字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等。一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经过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却无法准确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第三,指导教师资格把关不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高低,与指导教师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教师的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及工作责任心等。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的资格把关不严,有些高职院校学生多,教师少,为了把毕业论文(设计)分配下去,往往把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或者让单名指导教师同时指导20篇以上的毕业论文(设计),这大大影响了毕业论文(设计)总体质量的提高。另外,有些指导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修改、完善、定稿等环节缺乏耐心的指导。

第四,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上存在不足。对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比较单一,质量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选题与实践结合不密切,校企分离,缺乏创新性。

二、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思路之探讨

(一)实现选题方式多样化。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因人而异,贴合每名学生的特点,不应该只局限于校内的研究、开发和设计类的课题,而应该走出校门,与当地企业合作,到生产一线去,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问题来选择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进行开放式毕业实践教学。下面提供几种选题思路作为参考:一是根据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或产学研课题拟定几个子课题与学生协商安排题目;二是根据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熟悉领域,拟定几个选题任学生选择;三是学生根据实习实践或者未来工作方向、个人兴趣选题;四是其他形式的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以上第一、第二条思路可供一些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科研兴趣高、实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其论文实用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而一些基础相对薄弱,主动要求去签约单位毕业实习的学生,其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可以选择第三条思路,它与学生的实习岗位密切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的创新性。毕业论文(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是衡量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水平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水平,应当注重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化工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都是采取指导教师指定论文题目,学生被动按照要求收集资料和做实验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客观上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应当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从选题、收集资料、制订实验方案、实验观察记录、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分析综合归纳、论文初稿撰写到论文修改定稿的每一个环节,应当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努力实现创新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

(三)实现企业实训、科技创新及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体化。化工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可以采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为化工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及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如果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生产、学习、研究的毕业实践训练,不但能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毕业实践过程中得以巩固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互惠互利、合作愉快的良好氛围,实现企业实训、科技创新及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体化。因此,在整个毕业实践教学环境中,应充分发挥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力量,可以由他们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

(四)加强化工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提供先进的实验场所。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建设。它有利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等。实验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化工专业的学生,其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数据及检测方法都在实验室进行。为了确保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能够顺利完成,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工实验实训基地势在必行。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毕业实习,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购置一批实用且性能优越的仪器和设备,如电子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以为提高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水平作好保障。

(五)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制定出明确的规范和标准。要根据化工专业学科特点和条件,研究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要重视研究和解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改革和工作力度。

(六)加强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管理工作。许多高职院校明文规定,教师指导一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量相当于2课时,而毕业论文(设计)从选题到定稿全过程的实际工作量却远远大于2课时,因此容易造成教师对学生论文指导工作的马虎与不负责任等问题。学校应建立制度和奖惩机制,从严治教,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增强责任意识,使指导教师能够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各项教学教育任务。同时建立校内外指导教师相结合以校内教师为主体的指导教师队伍,重视解决指导教师的数量和水平不适应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需要的问题。要统筹教师队伍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指导作用,确保指导教师数量的足额到位。

(七)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学风建设。采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不仅使学生理解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而且能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对提高自身动手操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写作能力、科研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倡导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严肃处理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

第7篇:工业自动化论文范文

目前,廉政不再是一个生硬的文件用语和机关用语,而变得社会化、生活化,并且得到了多角度、多领域的开拓,这是借助于文化这一载体所带来的新变化。尤其是20__年初《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通知》(中发[20__]3号)以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呼声日渐高涨,廉政文化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也春意渐浓、方兴未艾,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为反腐倡廉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本文就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管理模式作一初步的探索设计,以期能够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实施和不断完善,努力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深入发展做一些贡献。

二、企业廉政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1、廉政与文化

廉政,是指廉洁的政治。在当代中国,廉政是中国古代优秀廉政传统、党的优良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廉政观的统一,是政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由制度、观念、行为等内容构成,受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和风俗习惯的影响等。

文化,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概念上的文化又称为文明,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狭义的则是指人类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也就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和成果。

2、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廉政文化是文化大概念的一个分支,寓于文化的大系统之中。企业廉政文化是廉政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狭义理解上的文化。

廉政文化作为文化形态,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廉政文化建设是用文化的视角和方法来探索、研究廉政的观念、制度、行为、表现等,并用文学、艺术等鲜活的文化形式来进行推介和传播。

3、廉政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廉政文化以“廉政”为主题,围绕“廉政”开展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概括地讲,廉政文化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廉政文化是推进廉政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是抑制腐败滋生的有力武器,具有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激励人和鼓舞人的作用。其特征的主要表现是:先进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性、自律的规范性和诲人的警示性。

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构架要素、基本模型及基本作用

(一)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构架要素

科学的理论、系统的方法和有效的工具,是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基本要素。一般来说,无论是自然科学的实验,还是社会科学的实践活动,都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并经过一定的程序、采取一定的方法,还要借助于必要的工具,才有可能完成科学实验和社会科学实践活动的任务。即使我们平时开展的一项小的活动,也要考虑为什么要搞?依据是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采取什么方法?选取:请记住我站域名什么样的工具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在现实的社会,理论有很多很多,方法也有很多很多,工具更是很多很多。“理论、方法、工具”三者又是做每一项科学实验、开展社会科学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理论、所有的方法、所有的工具都适应于每一项科学实验或社会科学实践活动,也不是每一项科学实验或社会科学实践活动所运用的理论、方法、工具越多越好。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个性和自身内在的运行规律,必须运用科学理论的指导、采取系统的方法、选取有效的工具,并使科学的理论、系统的方法和有效的工具统一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

(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基本模型

经过认真学习调研、结合实际思考、逻辑推理分析,设计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基本模型。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基本模型示意图

在基本模型示意图中,理论、方法、工具三者重叠的部分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也就是说,在很多很多的理论、方法和工具中,只有理论、方法、工具三者重叠在一起的部分理论、方法和工具,才是适用于、统一于和作用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其它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对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作用不大或没有作用。

(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构架要素的基本作用

在基本模型示意图中,重叠在一起的理论、方法、工具虽然统一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都是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所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1.理论---科学的理论,起主导作用,解决的是方向问题

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理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反转来为社会实践服务,并由社会实践来检验。科学的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正确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科学的理论对廉政文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规定着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2.方法---系统的方法,起基础作用,解决的是融合问题

方法,是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的门路、程序等,是人们用来处理实际问题,达到一定目的的直接手段,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方法起到的是重要的基础作用,方法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所完成的是科学理论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接口、结合和融合的问题。

3.工具---有效的工具,起管理作用,解决的

是效果问题

工具,是人们在进行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工具起到的是管理作用,它使每一种方法有效运作,使各种方法资源之间协调运作,从而保证和提高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运行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水平。

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与运行

(一)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中科学理论的选择与确定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命题,为选择和确定适用其运行的科学理论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划定了一定的范畴。在这里,笔者暂且把科学理论划分为基本理论、廉政理论和管理理论。

1.基本理论:廉政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主义性质的文化,企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因此,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就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

①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廉政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之一。马克思在《法蓝西内战》中对廉价政府作了系统的论述,恩格斯则在《为马克思所著的〈法蓝西内战〉所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言》中,论述了贪污腐化及对官吏的监督。列宁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上,对廉价政府问题予以了进一步探讨,同时针对苏维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严峻形势,对于如何反对和贪污腐化等问题进行了探索。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根据,在几十年的奋斗中把她视为不可须臾离开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经典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廉政文化、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②要始终坚持以思想为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是长期指导我们行动的指南。思想体系中关于廉政建设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文化工作的理论和党的建设的理论,都是我们今天开展廉政文化、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③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通过的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如邓小平关于“廉政建设一靠教育、二靠法制。好的制度,坏人想做坏事不能得逞;不好的制度,好人不能充分做好事,好人也可能做坏事。要使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不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的重要论述,就体现了德主刑辅、德法并用的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也符合现阶段廉政文化、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

④要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之义,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努力营造一个讲廉洁、崇诚信、守法律的良好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廉政文化深入人心、占领阵地、营造氛围的良好局面,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文明建设。

⑤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观是对于发展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进入21世纪,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将我们党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升华为“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企业廉政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政治保障系统、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⑥要始终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九个部分在“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也使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心和新的战略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六个部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中指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形式,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些论述,不仅充分说明了作为一种先进文化的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且成为了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也为广泛开展廉政文化、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20__年1月3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指出:“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这也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找到了途径。

2.廉政理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要接受廉政理论的指导不难理解。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接受廉政理论的指导,要始终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它为我用、促我发展的原则。

①要吸收世界范围内廉政理论的营养成分:自从人类出现了政权,腐败几乎成了执政的伴生物。腐败既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又总是跨越社会

形态、社会制度而存在,不论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不论是资产阶级政党执政,还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都面临腐败和反腐败的问题。世界各国反对腐败和加强廉政建设的思考和举措,都是世界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都是人类在新世纪健康前进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人类自身不断走向理性和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形成了围剿腐败之势,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将反腐败列为国策。反腐倡廉国际合作成为流行趋势,国际和地区间交流活动频繁举行,众多国际和地区性政治、经济、金融及专业组织也都加入了反腐败的行列,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创造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如法国、澳大利亚的“阳光法”、英国的“职业道德法”等,都值得借鉴、参考和学习。我们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可以在甄别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吸收积极的、合理的、有用的东西。

②要吸收我国历史上廉政思想的营养成分:我国古往今来的廉政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廉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天下一家、千古同文”的凝聚意识,“天下为公、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心态,“穷则思变、变法图强”的创新意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义利观等,这些优秀的思想和成果,对提升人们的素质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并且与廉政文化一脉相承。在我国古典的文化中,如宋代廉吏包拯,权势不能淫,富贵不能屈;明代海瑞,一身正气,当面直言,弹劾百官;明代苏州知府况钟,为人刚正不阿,两袖清风,“不带江南一寸棉”;清代于成龙,甘守清贫,一生为民等,他们的廉政故事也被人们所千古传唱,并教育和影响着人们。

③要吸收不同企业的廉政经验的营养成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采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做法,相同的企业也有富有个性的创意,就象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页那样。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其他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完善自己,形成特色,促我发展。

3.管理理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说到底是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分支,如同企业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管理文化、班组文化等一样。因此,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接受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指导,遵循企业文化运行的一般规律,并突出企业廉政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中系统方法的整合与创造

按照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根据企业廉政文化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的内涵,要进行系统思考、整合创造,设定一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系统方法,形成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完整的体系。当然,并不是说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按照这些方法去操作,可以选取其中的一部分或几种方法,要因地制宜、视情况而定;其中有的方法也可以另取它名,也可以合并使用;不同的企业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创造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方法。

1.内化于心--------在观念形态文化上,要以人为本、重在养成,形成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和精神支柱

在企业廉政文化观念形态文化层面,主要包括对廉政的认知程度、廉政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内容上突出以人为本,方法上重在养成,目的是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概括地说:就是内化于心----让无形的廉政理念在党员干部内心深处扎根。具体方法:

①理念引导法:廉政理念,是广大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综合反映,集中体现了党员干部崇高的精神境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是廉政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于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明辨是非曲直、荣辱得失,规范其做人做事、廉洁从政具有重要作用。廉政理念体系的建立,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一定要把廉政理念体系建立的过程,变成发掘历史文化、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进行党员干部教育的过程,要集思广益、走群众路线,形成有历史文化底蕴、有本单位特色和思想性强、形象生动、言简意赅、便于记忆的廉政理念,既不能关起门来由秀才编廉政理念,又不能简单化由领导拍脑袋定廉政理念,也不能图省事照抄照搬其他单位的廉政理念。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廉政理念体系。如“领导就是服务”的公仆理念,“恪尽职守、励精图治”的勤政理念,“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清政理念,“廉洁是业绩也出生产力”的廉洁从业理念,“淡泊名利、忠实履职”的自律理念,“真诚接受监督、参与阳光工程”的他律理念,“严明纪律、刚性约束”的律他理念,“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理念,“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的表率理念,“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节俭理念,“公而忘私、克己奉公”的奉献理念,“反腐倡廉教育是党员干部的最大福利,是对党员干部家庭的最大关爱,也是对国有资产的最好保护”的廉洁教育理念等,这些都值得学习、参考、借鉴。如大屯煤电集团公司开展了廉洁文化理念征集活动,在经过梳理、分析、挖掘、阐释的基础上,最终把“冰清玉洁,热心为民”确立为企业廉洁文化核心理念,其寓意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像冰一样清澈透明,向玉一样洁净,品德要高尚,行为要光明磊落;对事业、对工作、对他人要热心,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一核心理念由“在岗一分钟、干好六十秒”的勤政理念、“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廉政理念、“责任比能力更重要”的责任理念、“热心热情对待职工、全心全意服务职工”的服务理念等理念体系作支撑,并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道学习、贯彻、讨论,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引领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

②理论武装法: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和党员干部的行动,努力使每一个党员干部在信念上坚定、理论上成熟、思想上先进、工作上表率、作风上民主,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③主题教育法: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确定主题,明确目的,编制方案,把握重点,讲究方法,认真组织,扎实开展,确保成效。这一方法,被各级党组织所普遍采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不少单位开展的“立党为公,从政为民,接受监督,做人民公仆”的活动,“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了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的“三想”教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活动和在全体共产党员中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都是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

④廉政宣誓法:宣誓,一般是指参加某个组织或担任某项任务时,在一定的仪式下当众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比如入党宣誓、军人出征前的宣誓等。政治宣誓是国际上的一项通常做法,作为一种政治习俗,宣誓已在世界各文明古国存续了数千年。如当、当,都在其当选后的正式讲话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庄严誓言。政治宣誓虽然是个新鲜事物,但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廉政宣誓”类似于政治宣誓。党员干部面对党旗、国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效忠宪法、法律和,忠于党、忠于国家和人民,勤奋工作,清政廉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当好公仆等。这是一种政治承诺,誓词是对宣誓人的一种政治约束,宣誓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承诺将不惜代价,甚至是生命。有不少企业和单位,举行了入党宣誓、廉政宣誓“双宣誓”。举行廉政宣誓仪式,一般可选在新任干部上任时、每年年初、党的生日、重要的会议或适当的时间。

⑤公开承诺法:承诺的解释是:“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领导干部公开廉政承诺,是领导干部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和廉政建设的要求,通过媒体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作出庄严承诺:要做哪些事,不做

哪些事。公开廉政承诺起到了领导干部给自己提要求,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作用。应该说,领导干部公开廉政承诺的形式很好,但要注重承诺内容的可操作性,更要以实际行动去实践所承诺的内容。中国有句俗话叫“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一诺千金。领导干部只有说到做到,才会有威信,形象才会高大。

⑥形象塑造法:党员干部是先进分子的代表。要按照党员干部的条件和“觉悟高于群众、技能高于群众、业绩高于群众”来设计党员干部的形象标准,并通过长期的修炼,使党员干部做到平时看得出、工作叫得响、形象立得住,有很强的感染力、号召力和亲和力。如有的企业把党员干部的形象标准定位在“勤政、为民、正派、廉洁、创新”的要素上。勤政,是要求党员干部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勤奋努力,尽职尽责、高标准、高质量地干好本职工作;为民,是要求党员干部心中装着职工群众,多为职工群众着想,把自己手中的权力用在工作上、用在为职工群众服务上;正派,是要求党员干部说话、办事、解决问题、处理工作,出以公心,坚持原则,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廉洁,是要求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自觉>:请记住我站域名/

⑦榜样示范法:在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发现和选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先进模范。在企业中,要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学得了的先模群体。要对先模的事迹进行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先模的示范作用,让更多的人向先模学习,照着先模的样子做,形成一个学先模、赶先模、做先模的良好氛围。

⑧内省修炼法:内省是指内心的反省,修炼是个人通过内省,在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地自我批评,坚持好的,改进不足。内省与修炼都是手段,也是个人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内省与修炼的目的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不断地完善自己,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内省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自动的,不是组织和别人强加的。经常地自我体察、体验、分析,就能知道自己有些什么毛病,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毛病,有助于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行为,使自己不至于犯大错误。柏拉图曾说过这样的话:内省是做人的责任,没有内省能力的人不配做人,人只有透过自我内省才能实现美德与道德。由此来看,内省对一个人是多么地重要。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要严于律己,一日三省,经常扪心自问:今天我工作努力了吗?我尽职尽责了吗?我创造了吗?我廉洁了吗?我的言行举止得当吗?等。不间断地、经常性地坚持内省修炼,不断纠偏,会使一个人有所收获、有所前进,逐步接近和成为一个思想道德高尚的人。

⑨表彰激励法:对在廉政建设中做出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评比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要重实绩。如有的单位开展的评选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勤廉好干部、十佳公仆、廉内助、廉政建设好事以及廉政建设创新成果奖、优秀论文和好新闻等,都是比较好的形式。对先模人物的表彰,要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要注重奖励的及时性。

2.固化于制---------在制度行为文化上,要全面具体、有效约束,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和领导干部行为

在企业廉政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层面,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领导干部的行为习惯等。在内容上突出全面具体,方法上有效约束,目的是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和领导干部的行为。概括地说:就是固化于制----让无形的廉政理念固化为有形的廉政制度。具体方法:

①总体纳入法:就是把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企业党委工作的总体规划,作为企业管理、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紧抓在手上,一刻也不放松地抓。

②目标管理法:目标是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要按照企业文化理论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廉政建设实际,提出廉政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和保障措施,并把总目标按系统、按层级、按时间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做到在总目标的引导下,从一点一滴抓起,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逐步接近和实现大目标。

③责任分解法: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系统、按层级分解责任,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形成网络,以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领导、部门和人员负责,每一项工作都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齐抓共管。我们认为,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中,党委统一领导是关键,党政齐抓共管是前提,纪委组织协调是重点,部门各负其责是保证,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是基础。不少单位层层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的做法,可以借鉴和推广。

④制度约束法:制度要求规范、体现规律,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是刚性的,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国外有一个著名的“热炉法则”讲得就是这个道理。要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条例、准则和办法等,设计和制定既符合上级要求,又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覆盖企业经营管理和规范党员干部经营行为、日常生活行为的一整套廉政建设标准体系文件,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固定,予以,坚决贯彻落实,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修订、补充。廉政建设标准体系文件要求全面具体,切实可行、有较强的操作性;用词要规范,界定要清楚,定义要准确;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说法、标准要统一,避免理解歧义,避免相互矛盾、冲突。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不断纠偏、消缺、完善;要使党员干部清清楚楚地知道哪些必须做到、哪些不能做,自觉地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工作、学习和生活,杜绝、减少和不犯错误。

⑤阳光操作法:就是公开。要按照中办、国办通知要求,制定本单位厂务公开、党务公开实施意见,对公开的事项要界定清楚,明确规定每一项公开内容的公开责任部门、责任人、时间、形式、程序等,努力做到上级规定公开的内容和应该公开的内容,全

面、真实、准确、及时公开,并不断向基层、班组公开延伸。

⑥全员监督法: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建立来信来访处理和接待日制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极端负责地处理每一件举报、每一封来信、每一条建议或意见,热情接待每一个来访的人,采取合适的方式及时反馈件的处理结果。还可以建立监督员队伍,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⑦批评帮助法:民主生活会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家互相帮助与提高的好方法。民主生活会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根据一定的时期的突出问题,可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大家敞开思想,开诚布公,出以公心,自己找、互相提、大家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闻过则喜,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团结,从而促进领导干部个人的成长和班子整体素质提高。当然,批评也未必等到民主生活会,日常的反省、相互之间的及时的提醒与批评比民主生活会的批评与帮助更为重要。

⑧述职述廉法:建立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对照党员、领导干部标准,对照本职岗位职责,对照廉政建设的要求,回顾反思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廉政等情况,撰写述职述廉报告,不仅总结工作的成绩,而且要查找自己的不足,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的会议上述职述廉,接受无记名测评。测评的结果,一定要同被测评人见面,听取被测评人的意见,对被测评人提出改进的要求,并在一定的范围内、采取合适的方式公开。

⑨检查考核法:检查考核是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督促工作落实的重要方法。制度再多,不落实都等于零。制度的落实,一要靠自觉,二要靠督促,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固然,自觉地把制度落实到位是我们所期盼的。但人都是有惰性的,对制度的约束往往感到不自然、不习惯,落实起来就会打折扣,所以有很多制度落实不好,甚至夭折了,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种情形下的检查考核,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检查考核的结果,还要与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分配、评先、晋级、使用等挂钩。

⑩诫勉谈话法:发现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党委、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对该党员干部提出的诫勉要求和该党员干部的说明及表态应当作出书面记录,经本人核实后,由组织部门或纪委留存。

3.外化于形---------在物质形态文化上,要丰富内涵、创新拓展,营造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在企业廉政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层面,主要包括企业廉政文化教育的场所、设施、媒体和廉政文化的景观以及案件的查处等。在内容上突出丰富内涵、方法上创新拓展,目的是营造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良好的氛围。概括地说:就是外化于形----让无形的廉政理念通过一定的载体外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物质的、具体的、实在的东西。具体的方法:

①活动吸引法:策划和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寓有廉政教育作用的文化活动,尽量地把大家吸引进来。一是学廉政文,就是学习上级有关廉政建设的文件和廉政建设的文稿;二是读廉政书,就是阅读廉政建设的书籍,有条件的可以一段时间推荐一本书或者几本书,成立读书小组,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读书心得交流、展评,也可以就一个专题组织沙龙;还可以在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开辟廉政建设书籍专架、专区;三是唱廉政歌,推荐一些歌曲,组织人员教唱,也可以组织廉政歌曲比赛;四是讲廉政事,就是讲古今中外的廉政故事;五是看廉政戏,邀请文艺团体,演出一些传统的、具有当地浓郁特色的、被大家所认可的、百看不厌的、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戏曲或片段;六是观廉政片,组织观看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影片、电视片和廉政建设教育专题片,开展影视评,撰写观后感;七是听廉政课,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和实际,有针对性地上廉政课,听廉政建设讲座,有条件的还可以请上级纪检监察系统、政法系统、高等院校的专家讲课;八是算廉政帐,就是引导大家算好政治帐、经济帐、名誉帐、家庭帐、亲情帐、自由帐和健康帐,做到珍惜今天、慎用权力、保持廉洁、努力工作;九是发廉政信,定期或不定期发出廉政信件、信息;十是寄廉政卡,在重要的节日或生日,寄出一张有廉政内容的贺卡。

②环境熏陶法: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当置身于一定环境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被周围的环境所感染和熏陶,受到深刻的教育。要有效利用时间、空间和场所,营造廉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如在工业厂区、居住社区悬挂廉政标语及旗子,安装有廉政内容的灯箱,设计制作或建造有廉政寓意的雕塑、长廊、亭阁、文化墙和生活小品;在建筑物、公共场所、大厅安装电子显示屏;在办公室、会议室、饭厅、休息室、候车亭等场所悬挂廉政理念、格言、警句牌匾;各办公室配备廉政台历、廉政挂历、廉政桌牌、廉政铭镜、廉政书签、廉政镇纸等;还可以在单位自备通勤车车身,喷印廉政理念等内容。

③媒体宣传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普及、快捷、传播广的优势,宣传廉政建设。广播可开办廉政专栏,电视可开办廉政视窗、举行廉政讲座、播放廉政文艺节目,报纸可开辟廉政理论之窗、报道廉政人物事迹、剖析违纪典型案例等,还可以创办廉政建设简报、廉政学习文稿等。

④作品教化法:教化是文艺作品的重要功能之一,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寓教于乐。要充分挖掘我国历史的宝库和当地、本单位的历史资源,结合不同时期的实际,创作有教化作用的廉政文艺作品。比如创作廉政诗词、歌曲、舞蹈、对联、小品、书法、篆刻、漫画、招贴画,征集廉政故事、格言、警句,改编或排演廉政文艺节目等;如有可能可以把廉政文艺作品汇编成册,也可以编印《廉政文化知识读本》、《廉政文化工作手册》等。

⑤开辟基地法:要整合教育资源,可以创造条件开辟“四色教育”基地,即红色教育、白色教育、黑色教育和绿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圣地,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红色之旅”,让大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自觉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解决“不想腐”的问题;白色教育基地----墓地,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碑,向革命烈士们敬献花篮、花圈,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宣誓,学习先烈的革命追求和献身精神,让自己的灵魂受到洗礼,达到“不愿腐”的目的;黑色教育基地----监狱,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监狱,用反面教材进行警示教育,防微杜渐,使大家“不敢腐”;绿色教育基地----大地,组织党员干部到农村体验生活,接近农民,了解农村,亲近黄土地,拥抱大自然,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也“不能腐”。

⑥网络传播法:网络有其它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优势。鉴于目前办公自动化普及程度和计算机

已进入千家万户,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廉政网络,用以传播廉政建设的信息、知识等。

⑦沙龙座谈法:在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召集有关人员,就廉政文化建设的某个观点、一些建议或意见等,进行沙龙座谈。与会者不受很多的约束,可坐可站,可以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不打棍子,不抓辫子,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这样可以解除大家的思想顾虑,能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观点说出来,有利于大家相互间的交流和思想沟通。

⑧亲情感染法:要让廉政宣传进入家庭、学校,充分发挥家庭成员亲情感染的作用,互相提醒、经常吹风,使每一个党员干部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亲人的幸福、为了自己的幸福,自觉做到远离腐败,不给老人、妻子、儿女和自己留下遗憾。

⑨案例警示法:就是选取一些典型案例,组织学习,结合实际讨论,以起到警示教育的目的。这种方法,比起单纯地学习廉政建设的法规条文效果要好得多。

⑩惩戒处罚法:惩戒处罚是一种负激励、是一种对党员干部教育帮助的特殊手段,也是廉政建设必不可少的手段。对违反廉政建设规定的党员干部,决不姑息迁就,从党纪、政纪、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处罚,对于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惩戒处罚,达到“1 4”的效果。“1”,就是查处一件具有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领导干部违纪案件;“4”,就是“4个层面”受到教育:即召开案发单位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深入开展自我教育活动;针对案发单位制度和管理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重点指导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化解因案件产生的影响稳定的不良因素;在社会层面,编发通报、举办警示教育大会,对党员干部进行反腐防变教育;在查办案件人员中,召开案件讲评会,认真总结办案经验教训,深入剖析典型案件,加强和改进案件检查工作。

(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中有效工具的考证与引入

笔者在设计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时,选取的管理工具是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并把其它一些管理工具的功能也并入了依照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编制的程序文件和管理作业文件之中。之所以选取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作为管理工具,是基于以下“三点”认识:

1.考证:ISO9000是一个定义准确结构严谨的国际质量标准体系

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是从世界各国成功的管理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是一套精心设计、结构严谨、定义准确、内容具体、实用性很强的管理标准,得到了世界各国组织的广泛应用。在我国,尤其是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后,众多的企业都把通过ISO9000认证作为是取得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格证”和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通行证”。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都通过ISO质量、环境等认证。

2.引入: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需要相吻合

把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引入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运行中,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与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特性是相吻合的。一是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主要有质量策划、控制、实施、改进和通用5大基本原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同样也有质量策划、控制、实施和改进,尤其是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更需精心策划,更要加强过程中的自控、它控和互控,更需要认真组织实施和适时加以改进;二是运用ISO9000基本原理应具备的产品、质量和过程条件,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也同样具备。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产品”,属于“软件”和“服务”的范畴,是知识产物和服务的综合体;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质量”,最核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是通过输入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科学理论、系统方法,最终输出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的一系列活动;三是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在操作中强调全员化、文件化、程序化和记录化。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同样要求参与的全员化、标准的严密化、程序的规范化和记录的真实化。

3.实践:ISO9000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6W1H”问题

把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引入企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系统的工作,有不少成功的范例。如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用于管理党建工作,获得了全国首家认证;徐州矿务集团公司旗山煤矿用于管理厂务公开,获得认证;大屯煤电集团公司龙东煤矿用于管理政工系统的工作,获得全国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上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厂用于管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编制了程序文件,取得了初步效果。

考察如上所述成功企业的做法,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的引入,有效解决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中每一项工作的“6W1H”问题。“6W1H”即who(谁来做)、where(在哪里做)、what(做什么)、when(什么时候做)、why(为什么做)、whom(为谁做)、how(怎么做)。因为按照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编制的企业廉政文化程序文件,逐一规定和回答了每一项工作的“6W1H”的问题,只要按照程序文件的程序、要求去操作执行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既增强了工作的计划性、程序性和规范性,又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五、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是好的,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发展不平衡,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也有些现实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

1.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能急于求成,要整体设计、稳步推进

企业廉政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文化教育工程,它是通过文化的自身规律和渠道,文化传媒的方式和魅力影响着社会受众,由外向内、潜移默化地熏陶滋润人们,以其独特的作用和力量不知不觉地感化、悟化人们,使人们在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并用这种文化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起到“润物细无声”作用。因此说,企业廉政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会、也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在认真学习廉政文化建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廉政建设的实际和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切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2.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能唱独角戏,要齐抓共管、全员参与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是哪一个系统、哪一个单位、哪一个部门、哪一部分人的事情,不能唱“独角戏”。必须全面发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坚持“大合唱”,形成浓郁的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氛围。

3.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能舍根求末,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企业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文化是一种载体和媒介。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使党员干部更好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既要靠一定的形式和载体来体现,更要注重活动的文化含量。切不可只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忽视了实质内容,要以内容决定形式,让形式为内容服务,努力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4.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能贪大求全,要量力而行、贴近实际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量力而行。积极组织开展一些

具有自己特点、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切不可贪大求全,摊子铺得很大,活动布置得很多,这样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难以保证质量。

5.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拿来、继承创新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要学会拿来、善于拿来,在借鉴和继承他人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进行创新创造,形成自己的特色。

6.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能固步自封,要丰富内涵、持续发展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实践的丰富,要不断赋予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以新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常抓常新、持续发展。

六、结束语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个新课题。这个课题的研究意义重大,既有政治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笔者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努力去探索、努力去实践、努力去创造,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就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一、引言

目前,廉政不再是一个生硬的文件用语和机关用语,而变得社会化、生活化,并且得到了多角度、多领域的开拓,这是借助于文化这一载体所带来的新变化。尤其是20__年初《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通知》(中发[20__]3号)以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呼声日渐高涨,廉政文化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也春意渐浓、方兴未艾,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为反腐倡廉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本文就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管理模式作一初步的探索设计,以期能够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实施和不断完善,努力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深入发展做一些贡献。

二、企业廉政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1、廉政与文化

廉政,是指廉洁的政治。在当代中国,廉政是中国古代优秀廉政传统、党的优良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廉政观的统一,是政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由制度、观念、行为等内容构成,受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和风俗习惯的影响等。

文化,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概念上的文化又称为文明,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狭义的则是指人类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也就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和成果。

2、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廉政文化是文化大概念的一个分支,寓于文化的大系统之中。企业廉政文化是廉政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狭义理解上的文化。

廉政文化作为文化形态,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廉政文化建设是用文化的视角和方法来探索、研究廉政的观念、制度、行为、表现等,并用文学、艺术等鲜活的文化形式来进行推介和传播。

3、廉政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廉政文化以“廉政”为主题,围绕“廉政”开展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概括地讲,廉政文化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廉政文化是推进廉政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是抑制腐败滋生的有力武器,具有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激励人和鼓舞人的作用。其特征的主要表现是:先进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性、自律的规范性和诲人的警示性。

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构架要素、基本模型及基本作用

(一)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构架要素

科学的理论、系统的方法和有效的工具,是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基本要素。一般来说,无论是自然科学的实验,还是社会科学的实践活动,都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并经过一定的程序、采取一定的方法,还要借助于必要的工具,才有可能完成科学实验和社会科学实践活动的任务。即使我们平时开展的一项小的活动,也要考虑为什么要搞?依据是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采取什么方法?选取什么样的工具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在现实的社会,理论有很多很多,方法也有很多很多,工具更是很多很多。“理论、方法、工具”三者又是做每一项科学实验、开展社会科学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理论、所有的方法、所有的工具都适应于每一项科学实验或社会科学实践活动,也不是每一项科学实验或社会科学实践活动所运用的理论、方法、工具越多越好。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个性和自身内在的运行规律,必须运用科学理论的指导、采取系统的方法、选取有效的工具,并使科学的理论、系统的方法和有效的工具统一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

(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基本模型

经过认真学习调研、结合实际思考、逻辑推理分析,设计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基本模型。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基本模型示意图

在基本模型示意图中,理论、方法、工具三者重叠的部分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也就是说,在很多很多的理论、方法和工具中,只有理论、方法、工具三者重叠在一起的部分理论、方法和工具,才是适用于、统一于和作用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其它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对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作用不大或没有作用。

(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构架要素的基本作用

在基本模型示意图中,重叠在一起的理论、方法、工具虽然统一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都是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所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1.理论---科学的理论,起主导作用,解决的是方向问题

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理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反转来为社会实践服务,并由社会实践来检验。科学的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正确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科学的理论对廉政文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规定着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2.方法---系统的方法,起基础作用,解决的是融合问题

方法,是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的门路、程序等,是人们用来处理实际问题,达到一定目的的直接手段,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方法起到的是重要的基础作用,方法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所完成的是科学理论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接口、结合和融合的问题。

3.工具---有效的工具,起管理作用,解决的是效果问题

工具,是人们在进行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工具起到的是管理作用,它使每一种方法有效运作,使各种方法资源之间协调运作,从而保证和提高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运行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水平。

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与运行

(一)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中科学理论的选择与确定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命题,为选择和确定适用其运行的科学理论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划定了一定的范畴。在这里,笔者暂且把科学理论划分为基本理论、廉政理论和管理理论。

1.基本理论:廉政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主义性质的文化,企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因此,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就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为指导。

①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廉政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之一。马克思在《法蓝西内战》中对廉价政府作了系统的论述,恩格斯则在《为马克思所著的〈法蓝西内战〉所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言》中,论述了贪污腐化及对官吏的监督。列宁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上,对廉价政府问题予以了进一步探讨,同时针对苏维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严峻形势,对于如何反对和贪污腐化等问题进行了探索。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根据,在几十年的奋斗中把她视为不可须臾离开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经典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廉政文化、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②要始终坚持以思想为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是长期指导我们行动的指南。思想体系中关于廉政建设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文化工作的理论和党的建设的理论,都是我们今天开展廉政文化、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③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通过的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如邓小平关于“廉政建设一靠教育、二靠法制。好的制度,坏人想做坏事不能得逞;不好的制度,好人不能充分做好事,好人也可能做坏事。要使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不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的重要论述,就体现了德主刑辅、德法并用的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也符合现阶段廉政文化、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

④要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之义,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努力营造一个讲廉洁、崇诚信、守法律的良好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廉政文化深入人心、占领阵地、营造氛围的良好局面,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文明建设。

⑤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观是对于发展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进入21世纪,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将我们党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升华为“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企业廉政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政治保障系统、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⑥要始终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九个部分在“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也使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心和新的战略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六个部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中指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形式,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些论述,不仅充分说明了作为一种先进文化的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且成为了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也为广泛开展廉政文化、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20__年1月3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指出:“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这也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找到了途径。

2.廉政理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要接受廉政理论的指导不难理解。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接受廉政理论的指导,要始终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它为我用、促我发展的原则。

①要吸收世界范围内廉政理论的营养成分:自从人类出现了政权,腐败几乎成了执政的伴生物。腐败既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又总是跨越社会形态、社会制度而存在,不论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不论是资产阶级政党执政,还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都面临腐败和反腐败的问题。世界各国反对腐败和加强廉政建设的思考和举措,都是世界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都是人类在新世纪健康前进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人类自身不断走向理性和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形成了围剿腐败之势,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将反腐败列为国策。反腐倡廉国际合作成为流行趋势,国际和地区间交流活动频繁举行,众多国际和地区性政治、经济、金融及专业组织也都加入了反腐败的行列,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创造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如法国、澳大利亚的“阳光法”、英国的“职业道德法”等,都值得借鉴、参考和学习。我们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可以在甄别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吸收积极的、合理的、有用的东西。

②要吸收我国历史上廉政思想的营养成分:我国古往今来的廉政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廉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天下一家、千古同文”的凝聚意识,“天下为公、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心态,“穷则思变、变法图强”的创新意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义利观等,这些优秀的思想和成果,对提升人们的素质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并且与廉政文化一脉相承。在我国古典的文化中,如宋代廉吏包拯,权势不能淫,富贵不能屈;明代海瑞,一身正气,当面直言,弹劾百官;明代苏州知府况钟,为人刚正不阿,两袖清风,“不带江南一寸棉”;清代于成龙,甘守清贫,一生为民等,他们的廉政故事也被人们所千古传唱,并教育和影响着人们。

③要吸收不同企业的廉政经验的营养成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采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做法,相同的企业也有富有个性的创意,就象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页那样。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其他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完善自己,形成特色,促我发展。

3.管理理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说到底是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分支,如同企业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管理文化、班组文化等一样。因此,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接受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指导,遵循企业文化运行的一般规律,并突出企业廉政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中系统方法的整合与创造

按照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根据企业廉政文化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的内涵,要进行系统思考、整合创造,设定一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系统方法,形成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完整的体系。当然,并不是说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按照这些方法去操作,可以选取其中的一部分或几种方法,要因地制宜、视情况而定;其中有的方法也可以另取它名,也可以合并使用;不同的企业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创造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方法。

1.内化于心--------在观念形态文化上,要以人为本、重在养成,形成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和精神支柱

在企业廉政文化观念形态文化层面,主要包括对廉政的认知程度、廉政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内容上突出以人为本,方法上重在养成,目的是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概括地说:就是内化于心----让无形的廉政理念在党员干部内心深处扎根。具体方法:

①理念引导法:廉政理念,是广大

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综合反映,集中体现了党员干部崇高的精神境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是廉政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于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明辨是非曲直、荣辱得失,规范其做人做事、廉洁从政具有重要作用。廉政理念体系的建立,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一定要把廉政理念体系建立的过程,变成发掘历史文化、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进行党员干部教育的过程,要集思广益、走群众路线,形成有历史文化底蕴、有本单位特色和思想性强、形象生动、言简意赅、便于记忆的廉政理念,既不能关起门来由秀才编廉政理念,又不能简单化由领导拍脑袋定廉政理念,也不能图省事照抄照搬其他单位的廉政理念。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廉政理念体系。如“领导就是服务”的公仆理念,“恪尽职守、励精图治”的勤政理念,“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清政理念,“廉洁是业绩也出生产力”的廉洁从业理念,“淡泊名利、忠实履职”的自律理念,“真诚接受监督、参与阳光工程”的他律理念,“严明纪律、刚性约束”的律他理念,“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理念,“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的表率理念,“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节俭理念,“公而忘私、克己奉公”的奉献理念,“反腐倡廉教育是党员干部的最大福利,是对党员干部家庭的最大关爱,也是对国有资产的最好保护”的廉洁教育理念等,这些都值得学习、参考、借鉴。如大屯煤电集团公司开展了廉洁文化理念征集活动,在经过梳理、分析、挖掘、阐释的基础上,最终把“冰清玉洁,热心为民”确立为企业廉洁文化核心理念,其寓意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像冰一样清澈透明,向玉一样洁净,品德要高尚,行为要光明磊落;对事业、对工作、对他人要热心,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一核心理念由“在岗一分钟、干好六十秒”的勤政理念、“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廉政理念、“责任比能力更重要”的责任理念、“热心热情对待职工、全心全意服务职工”的服务理念等理念体系作支撑,并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道学习、贯彻、讨论,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引领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

②理论武装法: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和党员干部的行动,努力使每一个党员干部在信念上坚定、理论上成熟、思想上先进、工作上表率、作风上民主,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③主题教育法: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确定主题,明确目的,编制方案,把握重点,讲究方法,认真组织,扎实开展,确保成效。这一方法,被各级党组织所普遍采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不少单位开展的“立党为公,从政为民,接受监督,做人民公仆”的活动,“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了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的“三想”教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活动和在全体共产党员中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都是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

④廉政宣誓法:宣誓,一般是指参加某个组织或担任某项任务时,在一定的仪式下当众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比如入党宣誓、军人出征前的宣誓等。政治宣誓是国际上的一项通常做法,作为一种政治习俗,宣誓已在世界各文明古国存续了数千年。如当、当,都在其当选后的正式讲话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庄严誓言。政治宣誓虽然是个新鲜事物,但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廉政宣誓”类似于政治宣誓。党员干部面对党旗、国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效忠宪法、法律和,忠于党、忠于国家和人民,勤奋工作,清政廉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当好公仆等。这是一种政治承诺,誓词是对宣誓人的一种政治约束,宣誓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承诺将不惜代价,甚至是生命。有不少企业和单位,举行了入党宣誓、廉政宣誓“双宣誓”。举行廉政宣誓仪式,一般可选在新任干部上任时、每年年初、党的生日、重要的会议或适当的时间。

⑤公开承诺法:承诺的解释是:“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领导干部公开廉政承诺,是领导干部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和廉政建设的要求,通过媒体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作出庄严承诺:要做哪些事,不做哪些事。公开廉政承诺起到了领导干部给自己提要求,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作用。应该说,领导干部公开廉政承诺的形式很好,但要注重承诺内容的可操作性,更要以实际行动去实践所承诺的内容。中国有句俗话叫“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一诺千金。领导干部只有说到做到,才会有威信,形象才会高大。

⑥形象塑造法:党员干部是先进分子的代表。要按照党员干部的条件和“觉悟高于群众、技能高于群众、业绩高于群众”来设计党员干部的形象标准,并通过长期的修炼,使党员干部做到平时看得出、工作叫得响、形象立得住,有很强的感染力、号召力和亲和力。如有的企业把党员干部的形象标准定位在“勤政、为民、正派、廉洁、创新”的要素上。勤政,是要求党员干部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勤奋努力,尽职尽责、高标准、高质量地干好本职工作;为民,是要求党员干部心中装着职工群众,多为职工群众着想,把自己手中的权力用在工作上、用在为职工群众服务上;正派,是要求党员干部说话、办事、解决问题、处理工作,出以公心,坚持原则,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廉洁,是要求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自觉用党风廉政建设的标准、条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公私分明,不贪不占;创新,是要求党员干部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和学到的先进理论、方法,用以指导推动自己的工作,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创造。

⑦榜样示范法:在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发现和选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先进模范。在企业中,要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学得了的先模群体。要对先模的事迹进行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先模的示范作用,让更多的人向先模学习,照着先模的样子做,形成一个学先模、赶先模、做先模的良好氛围。

⑧内省修炼法:内省是指内心的反省,修炼是个人通过内省,在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地自我批评,坚持好的,改进不足。内省与修炼都是手段,也是个人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内省与修炼的目的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不断地完善自己,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内省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自动的,不是组织和别人强加的。经常地自我体察、体验、分析,就能知道自己有些什么毛病,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毛病,有助于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行为,使自己不至于犯大错误。柏拉图曾说过这样的话:内省是做人的责任,没有内省能力的人不配做人,人只有透过自我内省才能实现美德与道德。由此来看,内省对一个人是多么地重要。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要严于律己,一日三省,经常扪心自问:今天我工作努力了吗?我尽职尽责了吗?我创造了吗?我廉洁了吗?我的言行举止得当吗?等。不间断地、经常性地坚持内省修炼,不断纠偏,会使一个人有所收获、有所前进,逐步接近和成为一个思想道德高尚的人。

⑨表彰激励法:对在廉政建设中做出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评比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要重实绩。如有的单位开展的评选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勤廉好干部、十佳公仆、廉内助、廉政建设好事以及廉政建设创新成果奖、优秀论文和好新闻等,都是比较好的形式。对先模人物的表彰,要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要注重奖励的及时性。

2.固化于制---------在制度行为文化上,要全面具体、有效约束,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和领导干部行为

在企业廉政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层面,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领导干部的行为习惯等。在内容上突出全面具体,方法上有效约束,目的是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和领导干部的行为。概括地说:就是固化于制----让无形的廉政理念固化为有形的廉政制度。具体方法:

①总体纳入法:就是把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企业党委工作的总体规划,作为企业管理、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紧抓在手上,一刻也不放松地抓。

②目标管理法:目标是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要按照企业文化理论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廉政建设实际,提出廉政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和保障措施,并把总目标按系统、按层级、

按时间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做到在总目标的引导下,从一点一滴抓起,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逐步接近和实现大目标。

③责任分解法: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系统、按层级分解责任,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形成网络,以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领导、部门和人员负责,每一项工作都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齐抓共管。我们认为,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中,党委统一领导是关键,党政齐抓共管是前提,纪委组织协调是重点,部门各负其责是保证,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是基础。不少单位层层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的做法,可以借鉴和推广。

④制度约束法:制度要求规范、体现规律,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是刚性的,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国外有一个著名的“热炉法则”讲得就是这个道理。要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条例、准则和办法等,设计和制定既符合上级要求,又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覆盖企业经营管理和规范党员干部经营行为、日常生活行为的一整套廉政建设标准体系文件,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固定,予以,坚决贯彻落实,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修订、补充。廉政建设标准体系文件要求全面具体,切实可行、有较强的操作性;用词要规范,界定要清楚,定义要准确;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说法、标准要统一,避免理解歧义,避免相互矛盾、冲突。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不断纠偏、消缺、完善;要使党员干部清清楚楚地知道哪些必须做到、哪些不能做,自觉地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工作、学习和生活,杜绝、减少和不犯错误。

⑤阳光操作法:就是公开。要按照中办、国办通知要求,制定本单位厂务公开、党务公开实施意见,对公开的事项要界定清楚,明确规定每一项公开内容的公开责任部门、责任人、时间、形式、程序等,努力做到上级规定公开的内容和应该公开的内容,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公开,并不断向基层、班组公开延伸。

⑥全员监督法: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建立来信来访处理和接待日制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极端负责地处理每一件举报、每一封来信、每一条建议或意见,热情接待每一个来访的人,采取合适的方式及时反馈件的处理结果。还可以建立监督员队伍,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⑦批评帮助法:民主生活会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家互相帮助与提高的好方法。民主生活会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根据一定的时期的突出问题,可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大家敞开思想,开诚布公,出以公心,自己找、互相提、大家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闻过则喜,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团结,从而促进领导干部个人的成长和班子整体素质提高。当然,批评也未必等到民主生活会,日常的反省、相互之间的及时的提醒与批评比民主生活会的批评与帮助更为重要。

⑧述职述廉法:建立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对照党员、领导干部标准,对照本职岗位职责,对照廉政建设的要求,回顾反思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廉政等情况,撰写述职述廉报告,不仅总结工作的成绩,而且要查找自己的不足,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的会议上述职述廉,接受无记名测评。测评的结果,一定要同被测评人见面,听取被测评人的意见,对被测评人提出改进的要求,并在一定的范围内、采取合适的方式公开。

⑨检查考核法:检查考核是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督促工作落实的重要方法。制度再多,不落实都等于零。制度的落实,一要靠自觉,二要靠督促,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固然,自觉地把制度落实到位是我们所期盼的。但人都是有惰性的,对制度的约束往往感到不自然、不习惯,落实起来就会打折扣,所以有很多制度落实不好,甚至夭折了,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种情形下的检查考核,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检查考核的结果,还要与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分配、评先、晋级、使用等挂钩。

⑩诫勉谈话法:发现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党委、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对该党员干部提出的诫勉要求和该党员干部的说明及表态应当作出书面记录,经本人核实后,由组织部门或纪委留存。

3.外化于形---------在物质形态文化上,要丰富内涵、创新拓展,营造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在企业廉政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层面,主要包括企业廉政文化教育的场所、设施、媒体和廉政文化的景观以及案件的查处等。在内容上突出丰富内涵、方法上创新拓展,目的是营造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良好的氛围。概括地说:就是外化于形----让无形的廉政理念通过一定的载体外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物质的、具体的、实在的东西。具体的方法:

①活动吸引法:策划和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寓有廉政教育作用的文化活动,尽量地把大家吸引进来。一是学廉政文,就是学习上级有关廉政建设的文件和廉政建设的文稿;二是读廉政书,就是阅读廉政建设的书籍,有条件的可以一段时间推荐一本书或者几本书,成立读书小组,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读书心得交流、展评,也可以就一个专题组织沙龙;还可以在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开辟廉政建设书籍专架、专区;三是唱廉政歌,推荐一些歌曲,组织人员教唱,也可以组织廉政歌曲比赛;四是讲廉政事,就是讲古今中外的廉政故事;五是看廉政戏,邀请文艺团体,演出一些传统的、具有当地浓郁特色的、被大家所认可的、百看不厌的、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戏曲或片段;六是观廉政片,组织观看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影片、电视片和廉政建设教育专题片,开展影视评,撰写观后感;七是听廉政课,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和实际,有针对性地上廉政课,听廉政建设讲座,有条件的还可以请上级纪检监察系统、政法系统、高等院校的专家讲课;八是算廉政帐,就是引导大家算好政治帐、经济帐、名誉帐、家庭帐、亲情帐、自由帐和健康帐,做到珍惜今天、慎用权力、保持廉洁、努力工作;九是发廉政信,定期或不定期发出廉政信件、信息;十是寄廉政卡,在重要的节日或生日,寄出一张有廉政内容的贺卡。

②环境熏陶法: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当置身于一定环境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被周围的环境所感染和熏陶,受到深刻的教育。要有效利用时间、空间和场所,营造廉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如在工业厂区、居住社区悬挂廉政标语及旗子,安装有廉政内容的灯箱,设计制作或建造有廉政寓意的雕塑、长廊、亭阁、文化墙和生活小品;在建筑物、公共场所、大厅安装电子显示屏;在办公室、会议室、饭厅、休息室、候车亭等场所悬挂廉政理念、格言、警句牌匾;各办公室配备廉政台历、廉政挂历、廉政桌牌、廉政铭镜、廉政书签、廉政镇纸等;还可以在单位自备通勤车车身,喷印廉政理念等内容。

③媒体宣传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普及、快捷、传播广的优势,宣传廉政建设。广播可开办廉政专栏,电视可开办廉政视窗、举行廉政讲座、播放廉政文艺节目,报纸可开辟廉政理论之窗、报道廉政人物事迹、剖析违纪典型案例等,还可以创办廉政建设简报、廉政学习文稿等。

④作品教化法:教化是文艺作品的重要功能之一,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寓教于乐。要充分挖掘我国历史的宝库和当地、本单位的历史资源,结合不同时期的实际,创作有教化作用的廉政文艺作品。比如创作廉政诗词、歌曲、舞蹈、对联、小品、书法、篆刻、漫画、招贴画,征集廉政故事、格言、警句,改编或排演廉政文艺节目等;如有可能可以把廉政文艺作品汇编成册,也可以编印《廉政文化知识读本》、《廉政文化工作手册》等。

⑤开辟基地法:要整合教育资源,可以创造条件开辟“四色教育”基地,即红色教育、白色教育、黑色教育和绿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圣地,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红色之旅”,让大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自觉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解决“不想腐”的问题;白色教育基地----墓地,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碑,向革命烈士们敬献花篮、花圈,在革命烈士

纪念碑前宣誓,学习先烈的革命追求和献身精神,让自己的灵魂受到洗礼,达到“不愿腐”的目的;黑色教育基地----监狱,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监狱,用反面教材进行警示教育,防微杜渐,使大家“不敢腐”;绿色教育基地----大地,组织党员干部到农村体验生活,接近农民,了解农村,亲近黄土地,拥抱大自然,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也“不能腐”。

⑥网络传播法:网络有其它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优势。鉴于目前办公自动化普及程度和计算机已进入千家万户,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廉政网络,用以传播廉政建设的信息、知识等。

⑦沙龙座谈法:在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召集有关人员,就廉政文化建设的某个观点、一些建议或意见等,进行沙龙座谈。与会者不受很多的约束,可坐可站,可以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不打棍子,不抓辫子,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这样可以解除大家的思想顾虑,能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观点说出来,有利于大家相互间的交流和思想沟通。

⑧亲情感染法:要让廉政宣传进入家庭、学校,充分发挥家庭成员亲情感染的作用,互相提醒、经常吹风,使每一个党员干部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亲人的幸福、为了自己的幸福,自觉做到远离腐败,不给老人、妻子、儿女和自己留下遗憾。

⑨案例警示法:就是选取一些典型案例,组织学习,结合实际讨论,以起到警示教育的目的。这种方法,比起单纯地学习廉政建设的法规条文效果要好得多。

⑩惩戒处罚法:惩戒处罚是一种负激励、是一种对党员干部教育帮助的特殊手段,也是廉政建设必不可少的手段。对违反廉政建设规定的党员干部,决不姑息迁就,从党纪、政纪、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处罚,对于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惩戒处罚,达到“1 4”的效果。“1”,就是查处一件具有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领导干部违纪案件;“4”,就是“4个层面”受到教育:即召开案发单位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深入开展自我教育活动;针对案发单位制度和管理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重点指导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化解因案件产生的影响稳定的不良因素;在社会层面,编发通报、举办警示教育大会,对党员干部进行反腐防变教育;在查办案件人员中,召开案件讲评会,认真总结办案经验教训,深入剖析典型案件,加强和改进案件检查工作。

(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中有效工具的考证与引入

笔者在设计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管理模式时,选取的管理工具是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并把其它一些管理工具的功能也并入了依照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编制的程序文件和管理作业文件之中。之所以选取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作为管理工具,是基于以下“三点”认识:

1.考证:ISO9000是一个定义准确结构严谨的国际质量标准体系

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是从世界各国成功的管理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是一套精心设计、结构严谨、定义准确、内容具体、实用性很强的管理标准,得到了世界各国组织的广泛应用。在我国,尤其是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后,众多的企业都把通过ISO9000认证作为是取得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格证”和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通行证”。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都通过ISO质量、环境等认证。

2.引入: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需要相吻合

把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引入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运行中,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与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特性是相吻合的。一是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主要有质量策划、控制、实施、改进和通用5大基本原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同样也有质量策划、控制、实施和改进,尤其是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更需精心策划,更要加强过程中的自控、它控和互控,更需要认真组织实施和适时加以改进;二是运用ISO9000基本原理应具备的产品、质量和过程条件,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也同样具备。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产品”,属于“软件”和“服务”的范畴,是知识产物和服务的综合体;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质量”,最核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是通过输入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科学理论、系统方法,最终输出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的一系列活动;三是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在操作中强调全员化、文件化、程序化和记录化。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同样要求参与的全员化、标准的严密化、程序的规范化和记录的真实化。

3.实践:ISO9000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6W1H”问题

把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引入企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系统的工作,有不少成功的范例。如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用于管理党建工作,获得了全国首家认证;徐州矿务集团公司旗山煤矿用于管理厂务公开,获得认证;大屯煤电集团公司龙东煤矿用于管理政工系统的工作,获得全国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上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厂用于管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编制了程序文件,取得了初步效果。

考察如上所述成功企业的做法,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的引入,有效解决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中每一项工作的“6W1H”问题。“6W1H”即who(谁来做)、where(在哪里做)、what(做什么)、when(什么时候做)、why(为什么做)、whom(为谁做)、how(怎么做)。因为按照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编制的企业廉政文化程序文件,逐一规定和回答了每一项工作的“6W1H”的问题,只要按照程序文件的程序、要求去操作执行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既增强了工作的计划性、程序性和规范性,又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五、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是好的,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发展不平衡,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也有些现实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

1.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能急于求成,要整体设计、稳步推进

企业廉政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文化教育工程,它是通过文化的自身规律和渠道,文化传媒的方式和魅力影响着社会受众,由外向内、潜移默化地熏陶滋润人们,以其独特的作用和力量不知不觉地感化、悟化人们,使人们在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并用这种文化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起到“润物细无声”作用。因此说,企业廉政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会、也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在认真学习廉政文化建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廉政建设的实际和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切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2.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能唱独角戏,要齐抓共管、全员参与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是哪一个系统、哪一个单位、哪一个部门、哪一部分人的事情,不能唱“独角戏”。必须全面发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坚持“大合唱”,形成浓郁的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氛围。

3.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能舍根求末,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企业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文化是一种载体和媒介。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使党员干部更好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既要靠一定的形式和载体来体现,更要注重活动的文化含量。切不可只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忽视了实质内容,要以内容决定形式,让形式为内容服务,努力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4.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能贪大求全,要量力而行、贴近实际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量力而行。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具有自己特点、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切不可贪大求全,摊子铺得很大,活动布置得很多,这样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难以保证质量。

5.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拿来、继承创新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要学会拿来、善于拿来,在借鉴和继承他人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进行创新创造,形成自己的

特色。

6.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能固步自封,要丰富内涵、持续发展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实践的丰富,要不断赋予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以新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常抓常新、持续发展。

第8篇:工业自动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 随着企业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在企业文化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而价值观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而言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如果能从企业中员工的价值观层面研究企业文化,探索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因素,对于企业建立合适的企业文化大有帮助。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中的员工越来越多,于是企业需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发展方向、规范员工行为,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便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所谓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它是自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之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企业管理理论。它诞生在日本,总结在美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现代企业特有的管理理论之一。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人,核心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人的创意。具体分解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它的结构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系统,由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四个子系统组成,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四个层次的同心圆。

在企业文化中,最深刻最稳定的部分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所谓价值观是指人区分好坏、美丑、益损、正确与错误及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观念系统,它通常是充满情感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目标、方案、策略的人格化,他的形成与发展与员工的价值观,尤其是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人物或是创始人会对企业进行相关的定位,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决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及经营模式等,这些都会在企业文化的演变过程中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此外,除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外,企业中的其他员工作为企业活动的参与者,也会或多或少的对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

一、员工价值观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1.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观为主,对本企业企业文化的框架和结构进行构建和引导。当群体或组织开始形成时,其主要人物或创立者的设想、信仰和价值观为群体或组织提供了应当怎样运作和行动的具体模式。这些设想、信仰和价值观在实践运作中,有些成功、有些不成功。群体或组织从它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取舍创立者的设想、信仰和价值观,如此共同的学习逐渐生成了共享的文化。

2.企业中的其他员工对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观进行理解、遵守,与自己的价值观进行相互作用,形成了最终的企业文化。事实上,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将其价值观生成为企业文化进程中,企业中的员工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理解、诠释并扩充企业高层管理者价值观内涵,并化为现实的工作行为。此外,在企业文化生成过程中,组织主要人物、创立者和继任者总是不断努力培植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与设想。但日渐发现组织运行中员工有他们自己的价值、经验在起着作用,有的甚至不可改变。于是产生共同的学习过程。生成的企业文化反应了整个组织员工的价值经验,不只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开始的价值观设想。同时,每个群体或组织都是存在于多样化环境中的一个开放系统,外部环境变化将作用于组织与员工的价值观;并且内部员工价值观之间产生相互碰撞、融合,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生成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对员工价值观的影响

企业文化塑造员工价值观,就是使员工认同企业价值观,在企业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对员工产生内在的规范性约束;同时把企业文化作为凝聚员工的基石,培养员工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并把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结合起来,激发员工的内在积极性。(1)企业文化对高层管理员工价值观的影响。企业高层管理员工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创立者。他首先应接受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树立坚定的价值信念,身体力行,影响他人。在这个过程中高层管理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功能,凝聚企业的员工,带领他们前进,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企业文化对企业高层管理员工潜移默化的熏陶,使他们逐渐成熟,形成一个企业家应具备的个人素质、优秀品质、凝聚能力和决策水平。(2)企业文化对企业中其他员工价值观的影响。企业文化对一般员工起一种控制系统的作用,它为他们提供了走向共同方向的意识,规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大家在价值观上接受公司的价值观,达成一种共识,因此,企业文化对一般员工价值的影响是建设性的塑造。通过一般员工价值取向和组织归属感探测企业文化的实证研究表明:员工态度、价值取向和组织归属感等都体现了企业文化对一般员工价值的影响。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企业文化是协调中外员工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牙膏工业.1995(4)

第9篇:工业自动化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薪酬管理 以人文本 企业文化

面对商海中的机遇和挑战,全球企业界已对人力资源逐渐重视。正基于此事实,人力资源是保持竞争优势中最大的和最关键的资源。而如何获得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企业界公认的难题,其中最复杂、最困难的就是怎样做好激励和塑造企业灵魂。持续发展成功的企业,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保证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

1薪酬管理理论的综述

工资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早期薪酬管理理论以威廉·配第为代表,他认为薪资与其它商品一样有一个自然的价值水平,这个价值就是公认的基本消费需求,最低工资是工人维持基本生活,也是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穆勒创立工资基金理论,工资基金理论认为,一个社会一定时期用于支付工资的资金总额是一定的,这就是该社会的工资基金,工资基金取决于工资成本与其它生产成本的比例:亚当·斯密在他创立的工资级别理论中认为.造成工资差别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种是由于不同的职业性质构成的,另一种是由于工资的政策造成的.他指出职业性质与工资差别之间的联系,实际是现在企业中职务工资制的基础。早期的薪酬管理理论虽然不全面.但其基本思想对今天仍有很大影响.是当代工资理论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市场的完善,尤其是人们对微观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近代工资理论,如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边际生产效率工资理论,认为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中,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必然要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就劳动力要素而言,表现为雇用工人的边际产出等于付给工人的工资。这就揭示了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经济学家莫里斯·多布为代表又提出集体交涉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水映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由两者之间利益对比决定.集体谈判就是协调双方的利益.决定工资水平的主要方式。他不是从经济角度研究工资问题.而是从社会政治角度解释工资问题的。

随着人们对企业管理的注重和深入研究,现代薪酬工资理论产生了。如激励理论,认为员工的绩效水平与激励相关联,具体表现为.员工绩效=员工能力×激励程度.这个公式指出员工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所受激励水平越高,其绩效水平越高。随后亚当·斯密对此进一步探讨,提出公平理论,认为员工会将自己的收入与付出和其他人的收入与付出作比较,如果比例相等就会感觉公平,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并会力图改变它,这种工资关心的是组织内部的工资结构、工资差别、工资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二茨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由人力投资形成的,是潜在于人体中知识、技能等价值的总和。一个人的资本含量越高,其生产率也越高,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薪酬也越高。这个理论对工资差别理论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较好地解释工业化国家中的白领和蓝领的工资区别。

2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出

说起企业文化,人们就会把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提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研究,不能不追溯到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企业文化的迅速崛起。美国学者帕斯卡尔·阿索斯对美日企业管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美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过分强调三个“硬性s”,即战略、结构、制度,而日本企业却能够在不否认三个“硬性s”的前提下较好地兼顾到四个“软性s”,即人员、技能、作风和共同的价值观。另外一个研究日本企业的美国学者威廉·大内认为日本企业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从人的需求出发,实施以人为本管理,这种鲜明的管理特征构成了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而美国最成功公司同样重视企业宝贵资源——人.通过人的潜能的发挥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虽然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与对人重视的企业价值观相联系,但企业文化并不等于以人为本。

对于人本管理思想最早追溯到行为科学理论。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梅约.1927~1932年在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实验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第一次把企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摆在首位,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不要忽略人际关系因素.并由此提出了“社会人”假说.认为人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在生产过程中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宿感和受人尊重等。基于对人的需求要多方面的理解,梅约提组织应该满足人除经济需求以外的其它需求,认为管理者应该注重员工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全局意识、团队精神、强调集体荣誉感等。并提出新型领导能力是要在正式组织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社会的需求之间保持平衡。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管理理论被认为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丛林。每一个新的管理

理论创立.都是建立在对人性认识变化的基础上。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可信任人”等假说,导致了对人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在组织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在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人类步人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管理理论和实践都集中在一个焦点上:人是企业最宝贵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但如何实旋人本管理来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因此.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容质疑。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强调的理念就是要肯定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发挥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更好地契合。怎样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特征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这就必须对企业中的人的各种需求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因为满足人的需求,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不同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下.满足需求的方式和手段不尽相同.甚至在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时期.实现各种需求的形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立足于企业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伴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不断探索新的企业行为方式来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融合。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即实旋对人的需求进行管理。薪酬管理就是实旋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3薪酬管理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诠释

3.1薪酬管理的实质是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对于薪酬管理,说法各异,但是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能让员工满意是一种共识。薪酬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的员工.目的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求来激励员工.从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薪酬管理理论一方面说明了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实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具体管理策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获取最大利润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呢?传统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劳动力的报酬,现代薪酬理论强调如何留住员工.激励其发挥最大潜能,这才拥有企业未来的利润源泉。企业竞争实质上是对各种资源的竞争,各种资源中又属人力资源是核心资源。因此,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招聘新员工的成本比留住老员工的成本要高的多.要留住员工首先要满足员工的需求.满足员工的需求是获取员工满意的必由之路。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做到将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关心员工需求.直到员工需求满足为止。

3.2薪酬管理诠释了以人为本的内涵

传统的薪酬管理理论只对直接的经济报酬.特别是货币工资感兴趣,只认为是一种生产费用。实际上薪酬作为劳动者工作的报酬.是促使员工尽最大努力并保持十足干劲的重要动力源泉.体现对员工的重视.员工需求的满足,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制度。该理念对员工和企业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即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不断地发展壮大.必须转变传统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模式。从西方企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首先表现为一种雇佣关系,其次表现为一种管理关系.在传统模式下.企业雇佣员工.员工只有接受工作的权利而没有选择工作的权利.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员工必须在组织的各种制度管理和约束下为组织目标而工作.员工处于从属地位。现代薪酬管理理论的前提就是肯定人、注重人,既坚持将人放在管理中的地位.从员工需求出发.对员工需求进行管理。企业与员工双方关系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企业占主导地位发展到员工占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将取代过去的主要生产要素.而拥有知识的人自然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在企业人力资源聘用中.人才选择企业.企业渴求人才的时代来临。有学者预言21世纪是人才时代。在管理关系中.企业目标必须与员工目标相契合,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来制定.而非传统管理中就将员工看成管理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