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工业设计教学范文

工业设计教学全文(5篇)

工业设计教学

第1篇:工业设计教学范文

关键词:工科背景;工业设计;设计透视;教学改革

一、工科设计透视课程教改的必要性

2012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完善,工业设计也被正式界定为工学范畴[1]。在这种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的招收对象为理科类学生,没有了绘画功底的门槛限制,这使得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专业基础课的设计透视课程也不例外。所谓透视,就是“透而视之”,由于人眼观测距离的限制而形成的近大远小现象和塑形变化规律。设计透视就是研究如何在二维平面上表现现实世界的三维形态,使其具有立体感、空间感和纵深感,并研究相应变化规律的学科。系统地设计透视课程学习模式,不仅是确保学生正确表现立体形态的基础,也是理解产品结构的桥梁,通过严密的逻辑思考正确把握产品结构并进行较为精确地绘制。因此,设计透视是工业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尤其对美术基础相对薄弱、设计表现能力不足的工科背景招收的工业设计学生。工科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调整和加强通识教育的现状使设计透视课程学时量有限。在有限的课时内帮助学生掌握透视的原理和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到设计表现中,同时能达到锻炼学生三维理解力的最终目的,这对设计透视课程的讲授来说是新的挑战。因此,教师应重新思考,改革原有的教学思路,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转换教与学的教学方式探索

传统设计透视教学是以课上教师讲授为主,课下学生布置作业为辅,从基本概念和基本作图方法讲起,课下针对具体的产品实物进行课上内容巩固和学习。根据学科调整后专业培养要求和随之而来的现状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该学科教育教学的要求[2],需要转换思想,转换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这种转化模式主要包括课前知识传递、课堂上知识内化拓展和课后成果固化三个环节。首先,每节课课前教师下发导学内容,包括学习任务单、将每一节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知识点制作成的电子课件、学习该课程所需要的辅助资料如先导知识点及配套电子资料等。学生按学习程度自由组合形成若干学习小组,课前根据导学内容自主学习,展开小组内大讨论,找出关键知识点和难点,并形成组内成员互帮互助、传帮带的学习风气。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借助各种网络平台等手段学习,拓宽知识面,加深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其次,在教学课堂上,首先采用提问或成果汇报的形式对课前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初步把握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然后针对具体难点知识点重点讲授,该部分为了更易于学生理解,可以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同时做适当的内容拓展,部分知识点邀请学生上来讲授。在此过程中,学生带着任务和疑点听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课后针对知识点布置具体的实践作业和巩固训练习题,学生自主完成,同时也可以组内讨论,讨论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以教师的身份给小组其他同学反馈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本身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答疑解惑。

三、课堂教学实践

学生想要学好设计透视这门课,就需要具有高度的空间思维能力,仅仅靠学生课前自学是不足够的,就是当下流行的网课也不完全适用于该课,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教学针对难点和学生反馈的疑难部分重点讲授,讲授过程中可多种教学手段并用。设计透视不同于工程制图,有着两种投影关系相互转换、作图线条密集的特点,对于结构复杂的物体不适宜板书演示,一方面由于透视线烦琐而黑板空间有限,不宜学生识别,另一方面占用时间比较长,作图效率低[3]。但图学这种课程完全脱离尺规作图的示范,又势必会影响学生听讲的专注度。因此采用尺规作图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尺规作图讲授基本作图方法、步骤和作图思想,由此方法和步骤引申到具体实物或者场景,这部分由PPT动画演示作图过程。以“镜中虚像的绘制”为例,该部分的知识点比较综合,是透视原理规律和各种画法学习的集中反馈。该部分内容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进行。1.课程导入。由物理学中的平面镜成像引出该部分内容,让学生回顾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由此总结出其几何关系。2.场景再现。用PPT给学生展示3个平面镜成像的场景,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由此分析其中所蕴含的透视原理和规律。3.尺规作图板书讲授。在了解平面镜成像的透视规律基础上,以“点”为例在黑板上用尺规作图分别演示三种场景情况下镜中虚像的作图方法和作图过程。此环节教师是“主演”,学生是“观众”。4.借助PPT将课堂内容拓展。在上述环节完成后,再借助PPT进行动画演示并讲解图1所示三种场景的虚像如何而来,重申其作图思想。此环节以师生互动为主,教师不再单纯是“主演”的身份,而跃居为“导演”的身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借助PPT讲解主要知识点和作图方法,由此一方面进一步加深对镜中虚像作图过程的理解,另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课后成果固化。课堂演示的三个场景均留有很大一部分留白,请学生自行组织在留白处添置必要的家具或家居饰品,以此作为课下实践训练内容。因作图角度、添置物品不同,每位学生做出的效果图都具有唯一性,小组同学或组与组之间可以利用QQ、微信等现代通信工具共享成果,必要时,也可将作图的步骤制作为图文分享给其他同学,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科背景对设计透视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改变原有教学方法,探索新的且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培养模式。针对该课程的现存问题,做了初步探索和教学尝试,但在实践操作层面还需进一步完善,旨在为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推动工科设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杰,张佳贺,阚凤岩,等.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学改革之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179-180.

[2]关杰.运用多维性教学方法进行设计透视学课程改革[J].美术大观,2012,(8):183.

第2篇:工业设计教学范文

关键词:工业设计;包装设计;教学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包装已然与商品密不可分,包装不仅能够在流通以及销售的过程中起到保护商品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实现商品的价值以及使用价值。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如今的社会对于产品的包装的要求就是既要实现个性化,同时又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对于包装设计的教学也应该进行转变,将学生的设计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行重点的培养,好让他们能够及时适应新的时代赋予他们的新的调整,进而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

一、现代包装的重要意义

包装是品牌理念、产品特征以及消费心理的综合性的反映,它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包装能够建立起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亲和力,包装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对商品进行保护、表达商品的信息,便于运输、提高销量等等。在全球化的今天,市场上品牌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包装的重要意义也在这样的时代中逐渐的凸显出来。如何在玲琅满目的商品中脱颖而出,如何让自己的商品畅销,是现在企业家们最为关注的问题。针对当下市场上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商品,让顾客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此款商品,并且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只有现代包装能够做到这样。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包装设计的重要性。

二、工业设计专业包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过多年的教学之后,虽然说包装设计专业发展非常迅猛,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下面主要从课程定位及体系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讨论。

2.1课程定位及体系

包装设计这一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因为包装设计这一门课程开设时间比较晚,而且对于课程的定位也不是非常的明确,另外包装设计这一课程所占总课时的比例比较少,不能够进行充分的教学,教学活动也不能够连续的进行,影响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另外由于在开设此门课程之前学生对于包装设计的接触比较少,对其基本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也比较少,这也造成了接下来教学活动不能顺利开展,教学质量差等问题。

2.2实践教学方面

目前,在包装设计的课程教学上还有许多的因素限制其发展,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院校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但是对于实践教学安排的课时比较少,因此学生只是单单能够拥有一些理论知识,却不能很好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另外师资问题也是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由于教师大多数都是在毕业之后直接任教,或者是其他各种原因,教师也比较缺乏包装设计的实践,缺乏与用人单位间的联系,对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并不了解,也不能够及时地将一些最新的设计理念传授给同学,这也使得教学的质量下降。

三、对于改进工业设计专业包装设计的一些思路

3.1明确课程定位,完善课程体系

在上文中提到现代包装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课程定位的时候,应该将其定位为专业课,而不是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在课程设计上,应该在学习包装设计之前,对于包装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说包装结构设计、包装印刷技术、编排设计等内容,这样学生在进行包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就不会一头雾水,此外还应该增加包装设计的课时,逐渐完善课程体系,让包装设计的教学质量不断上升。

3.2加强与企业合作,把握定位

包装设计是与时展息息相关的,所以包装设计更应该关注消费者对产品包装视觉外观上的需求,这样设计出来的包装才能够真正的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另外定期的对于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查以及不断地更新设计理念,准确的把握设计定位,这样最终出来的设计品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营销的功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除此之外,在进行包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设计顺序的重要性。因为只有真正的符合设计程序的包装设计,才能够实现包装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高效率。在学习设计程序之后,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高效率的设计,并且能够使学生遵循设计程序,逐渐的掌握包装设计的设计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和实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设计的应用领域在不断的扩大,随之现代包装设计也在不断的变化,为了能够更好的让现代包装设计与工业设计性相适应,应当对包装设计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增强学生理论知识基本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推进包装设计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楠.工业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01

第3篇:工业设计教学范文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必修课由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三个课程平台构成。选修课由多个与设计知识、技能相关的专业任选课程群构成,包括学科选修课程、跨学科选修课程等,具体创新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才需求和专业能力需求来培养专业能力,开设相对应的专业方向课程,使教学设计以人为本,充分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发展。按照设计学大方向可开设产品造型设计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数字媒体设计方向等;也可以只针对工业设计专业进行细化,分别设为汽车造型设计方向、机械类产品设计方向、家具设计方向等,从而培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与工程师沟通,进行产品的创新性设计,具有工程素质、造型能力、市场意识三者协调统一的工业设计人才。

2.整合课程体系,立足学以致用,加强实践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新构建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增加实践分量。根据本专业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如下专业实践教学模块:机械类课程设计与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实物模型制作、设计竞赛、毕业实习等模块。

3.丰富选修课程,扩大专业选修课范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可以开设“设计管理”“公共设施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模具设计”“产品摄影”“产品营销学”等选修课。

4.增设创新实践学分模块,鼓励学生利用开发第二课堂、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大学生竞赛、职业证书考取、创新团队训练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起到推动作用。

5.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考核模式,学生通过经典设计案例研讨发言、市场调查报告分析讲解、个人设计方案演示讲解、产品实物模型制作、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创新能力加分等多种形式形成综合成绩,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学生学习情况。

二、独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多样化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手段的主体,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自主体验和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专业大部分课程都应采用多媒体授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大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演示、实例讲解等教学方法,专业课大多采用问题式教学、案例教学、动手制作等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将真实设计比赛和科研项目带入课堂,通过科研方法向教学方法的渗透、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及时转化、科研团队向教学团队的和谐共生、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的互补共用等路径,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课程内容,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独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机制创新

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型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应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构建合理的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工业设计专业还可以采用导师制和工作室制,这种教学体制的优势在于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学习的方式是以导师课题或工作室工作内容为中心,辅以相关的讲座。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内容进一步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独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培养过程创新

为了适合社会需要,应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工业设计专业可以采用工学结合“3+1”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在校内进行课程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及生产性实训等,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该模式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和企业合作办学的优势,根据校内教学条件和实训基地的师资条件以及生产状况,统筹安排教学实施计划,把学生在校学习的四年时间划分为“3”和“1”两个阶段。

五、结语

第4篇:工业设计教学范文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实验实践

我国自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取得到高速发展和进步,国家内部的新经济形式也提升了对于工业企业的创新要求。我国对创新企业的需求量增多,大部分工业企业在实施自主设计的时候,需要促使其研发能力的强化。这对于高等院校中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工业设计专业提升其教学质量,实施教学改革,不断迎合社会需求。

一、工业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高等院校中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在素描,色彩和效果透视图的基础上设立的,构成的重点就是平面和色彩,在实际构成中也有其探索形式,也能够对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借助当前课程的学习和了解,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平面构成且熟悉点、线、面等元素和一些不同的构成方式,如渐变、发射、密集、对比等。充分掌握色彩构成特点,结合色彩心理和色彩结构问题促使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强化,让学生将自身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通过学习造型基础课程,学生熟练掌握一些造型设计和构成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培养学生相应的艺术创造能力,为日后的专业造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古代就有大师提出了相应的艺术境界,也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是在观察时间长了之后,看山便不是山,看水也不再是水。学生最初学习观察事物的时候也会经历这一境界,高等院校中造型基础课程需要借助有效思考来认识事物内在,了解事物内在区别。

二、工业设计专业中设计基础课程的意义

在工业设计专业中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包含素描、色彩和构成等等,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借助观察和分析掌握事物内在要素,进而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将事物中的一些形式要素提取出来,进一步充分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总而言之,在工业设计专业中开展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艺术眼光,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课程中得到思维锻炼。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时候,要保证将教学重点贯穿在整个课程中。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方式较为重视,重点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实际上在工业设计专业中这也属于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从某种方面来看还存在一定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不但要让学生具有审美眼光,还要激发学生对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日后学习中更加适应环境。因为目前工业设计专业中大部分都是工科学生,这对于学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要求学生一定要以基础造型技巧为主进行学习。假如学生自身的造型能力相对较差,那么就无法在日后工作中提升设计水平,因此工业设计基础课程需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教学重视程度较低教学内容较为传统工业设计专业主要是在一些高等院校中机械设计专业基础上开设的,沿袭了很多机械教学方式和思想,在教学中忽略和人文学科的有效融合。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却没有重视思维和文化素质的结合。因为目前基础课程属于训练课程,这也让一些学生对设计基础课程产生了错误认识,认为就是基础训练,意义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会降低学生对于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眼下我国工业设计专业中设计基础训练大部分以素描为主,这种训练形式主要是从20世纪流传下来的,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由静物素描逐步转换为人物素描。当下很多高校已经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一成不变,这对实际教学质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这也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无法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

2.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我国大部分设计基础教育都有两种形式,在建国之后从西方引进的绘画教育和工艺美术设计基础教育。从国外引进的设计基础教育就是将素描和色彩作为基础设计实施训练,而工艺美术则引进构成要素为设计基础。其二者都模仿西方的先进教育形式,但是却没有认识到我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传统课程教学下,大部分是讲授和实践类型教学,这种教学形式主要是在上课的时候由教师先对学生进行模式讲解,之后教师布置相应的任务需要学生完成,最后将完成的作品交由教师评价。课程作业的适用范围不广泛,学生完成作业的时候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教学形式下不但没有基于学生实际兴趣出发,也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不但会降低学生的接受程度,还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早已忘记了教学内容,因此也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设计的时候也是浮于表面,没有深入挖掘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

3.学科之间联系不够工业设计专业中设计基础课程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例如,素描中主要是素描知识介绍,色彩属于色彩理论知识的讲解,构成课程教学中还是平面构成以及色彩构成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将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这导致目前教学中学生无法充分了解学科之间的必然联系,也无法将其在实践中充分应用。另外,工业设计专业中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较少,在设计基础课程理论知识教学完成之后,学生就会收到作业练习,但是在实际练习中学生却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知识合理应用。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应该借助绘画训练来提升,但是目前工业设计专业不属于艺术类别,因为学生知识面较为狭窄,使学生自身形象思维无法得到提升,所以学生无法有效地从素描和色彩课程转换到设计课程中,也延误了学生对设计领域的了解程度,这降低了学生对工业设计专业的热情。

四、工业设计专业中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更新传统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地迎合新时期工业设计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就需要从教学方式着手提升教学质量。基于研究方式为基础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善,研究方式是深入分析课题,也是艺术基础语言的分析。研究方式就是让学生始终研究相同的对象,并将其作为元素,基于设计构图和结构等角度对其实施分析和研究,对其充分提炼,在实际研究的时候会受到启发,这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激发,让学生可以朝着多方面发展。设计基础教学需要教师提升对学生自身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突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充分贯彻研究方式的设计教学方式。研究方式教学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实际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就可以为工业设计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研究方式教学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课程实际设计环节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会对实际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对学生自身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思考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并使其思维产生有效转变,提升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对造型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强化。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将其个性体现出来,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理调整课堂训练内容工业设计专业中基础课程设计价值主要是对学生基本功和学习方式的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中基础课程需要将工业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充分展示,因此在实际基础课程内容设计的时候,要针对重点进行设计。例如开展素描课程设计的时候,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要将教学重点放置在空间结构训练上,使用结构素描替换全因素描,进一步强化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和结构把握能力。实施色彩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对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改善,使用色彩归纳和勾线方式替代纯艺术类的色彩表现形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构成训练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需要,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在教学中产生的脱轨现象进行改善,学生在对基础理论充分掌握的时候,可以强调其中一部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专长,让学生可以实现一专多能。

3.培养感性思维和综合素质工业设计专业属于技术和艺术的完美融合,也是感性和理性的冲撞,高等院校中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大部分都重视逻辑思维和基础认知,其思维方式较为冷静,但是其感性思维较弱,这也导致其缺乏发散思维,艺术创造力较弱。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还会受到一定的挫败,从而导致其丧失兴趣。结合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教师需要以高等院校教学环境为基础,抓住学生自身的思维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式,改善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结合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强化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造型表现能力。工业设计专业属于很多方面学科交织而成的学科,不但包含科学,还有艺术。基于对工业设计专业分析可以得知,工业设计人员需要有较高的整体素质,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足够的综合素质才可以为其设计产品做出保证。所以在工业设计专业实际教学中还需要安排相应的心理学课程、美学课程和素质教育等等。学生可以借助对艺术领域的接触,提升其洞察力和观察力,增强其思维的创造性。因此设计基础教学需要从技巧吸收为主转移到思辨创新思维培养上,从重视技术转移到重视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工业设计专业人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中工业设计专业基础造型教学阶段有着一定的创新思维,这让学生在最初学习的时候就可以形成较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日后学习和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寻找一些创新灵感,基础造型教学不但可以解决学习中的造型问题,也能够使学生养成思维自主性,也会对日后学习工作产生持续性影响。

参考文献:

[1]尹影,李芬.地方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群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整体优化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2]梁文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探讨——引入三视图观念的设计素描教学案例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

[3]莫红蕾,秦川.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与设计课之间的关联性问题研究[J].读天下,2017

[4]胡伟峰.美国奥本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介绍与经验总结[J].创意与设计,2017

第5篇:工业设计教学范文

1.1开放式网络调研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问卷星”(www.sojump.com),制作并了调查问卷。问卷星是一个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功能强大、人性化的在线设计问卷、采集数据、自定义报表、调查结果分析系列服务。该调查问卷由九个问题组成,[5]其中前六个问题为客观题,主要目的是确定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和乘坐飞机的经历情况,同时明确了被调查者对于飞机餐餐具的基本元素,如外观,材质等设计元素的倾向性。后三个问题是主观题,用于确认在飞机餐餐具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便之处,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餐具体验,一方面可以搜集用户的问题,确定设计方向;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借鉴某些航空公司优秀的餐具设计,以提供更好的设计方案。该问卷在互联网平台之上,借由现在被广泛接受的社交网络(如微信、微博、QQ等)进行扩散,同时依靠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得到了充分而理想的调查结果,并在该互联网平台上进行数据的初步统计。

1.2调研分析

此次网络问卷调查历时1个月(2014.03.26~2014.04.25),有效调查有51份,其中男性被访者30人,女性被访者21人。被访者的年龄分布在20岁至45岁之间,其中一半被访者有10次以上搭乘飞机的经历,绝大多数被访者有搭乘国际航线和国外航空公司航班的经历。在针对用户所关注的飞机餐餐具设计元素的调查中,餐具的手感、实用性和外形是乘客最为关心的三个要素,如图1所示。在飞机上用餐时,乘客希望有便利好用的餐具帮助进餐,乘客关注餐具的功能,同时期待良好的外观设计。过多繁杂的餐具、容器在较为窄小的用餐空间中会造成混乱,使用不便,摆放困难,造成使用者的烦躁,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本应是用餐主角的食物上。另外,目前餐具常用的塑料较轻,在使用中会比较容易被碰翻,或在飞机颠簸时翻倒,由于重心不稳使食物和饮料洒出。乘客反映的飞机餐餐具使用方面的不便,从表面上看是针对功能性问题,其实是现有的餐具设计考虑不周,这就给该毕业设计提供了发挥空间。一部分乘客反映未曾对餐具特别注意,换个角度来说,目前飞机餐餐具的设计并没有引起乘客的注意,只有新航、全日空、汉莎航空等航空公司简约精致、富有航空公司品牌元素和国家特点的餐具给乘客们留下深刻的影响。还有一部分乘客对餐具使用性提出更高的期待,并出于对环境压力和餐具成本的考虑,对餐具材质的提出建议。

1.3设计实践

学生根据网络问卷所采集以及归纳的信息,从改善飞机餐餐具的手持性能、餐具的布局、体现航空公司特色和餐具材质四个方面展开设计实践。从功能、造型、材质三个方面入手,餐具的功能性改良以协助乘客简易顺利地完成经济舱位环境内的进食,也通过赋予餐具美观的外观造型营造用餐的愉快气氛。定设计的外形、色彩、材质方案,用Rhino软件建模渲染,如图4所示。

2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