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操作技能论文范文

操作技能论文精选(九篇)

操作技能论文

第1篇:操作技能论文范文

会计博士论文写作难点之确定选题

选题的原则和来源

选题的一般原则。客观上讲,要选择有科学价值、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主观上讲,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利于展开研究,自己可以驾驭完成的论题。

这里所说选择有科学价值的、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主要是指:其一是要有理论价值,就是指那些对本专业、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能起先导、开拓作用,对各项工作起重要指导、推动作用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二是实用价值,就是指那些经济发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即选题应该着重考虑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人们关注的热点、争论的焦点问题。>>>>>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呢?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补充性原则。可以去选择那些在财会学科的研究中、工作实践中被忽视的领域和被忽视的环节,经过研究提出见解,填补空白。

(2)前瞻性原则。根据个人的能力,尽量去选择那些尚无人问津,或是前人研究的成果或经验,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不再适用的问题,经过研究,将其发展、完善,使之更为丰富、完整。

(3)创造性原则。即在财会专业的研究中、业务工作上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选择会计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或会计工作实务中的新问题来研讨。因为每一项新的发现、新的方法,都将使该领域科学的发展、改革、业务工作向前迈进一步。

(4)现实可行性原则。就是要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兴趣

第2篇:操作技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架子工考核监督

2008年4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了《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2008年7月18日 下发了《关于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建办质[2008]41号),2个文件都对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进行了具体规定。将建筑架子工列为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范围。并规定了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对建筑架子工分两类,一类是普通脚手架建筑架子工,另一类是附着升降脚手架建筑架子工。其中规定普通脚手架建筑架子工作业范围包括: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从事落地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模板支架、外电防护架、卸料平台、洞口临边防护等登高架设、维护、拆除作业;附着升降脚手架建筑架子工作业范围包括: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从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装、升降、维护和拆卸作业。同时制定了2类架子工安全技术考核大纲。在安全技术理论和安全操作技能方面进行具体规定。综上所述,要切实抓好架子工的培训,必须要认真落实以上2个文件精神,培训考核机构要制定培训考核细则。使培训考核工作做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那么,要抓好建筑架子工的培训考核和监管,主要抓好“五关、三加强、一整套制度”。简称架子工培训考核和监管的“5-3-1”项措施,具体如下:

重点把好五道关

(一)考核条件关

规定参加考核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年满18周岁且符合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年龄要求;2、近三个月内经二级乙等以上医院体检合格且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初中及以上学历;4、符合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对以上条件要认真审核,特别是身体健康和文化程度,如果达不到要求,由于身体生理缺陷,会酿成事故,由于文化程度不够,会造成不能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甚至不能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所以条件审查关是至关重要的。

(二)理论培训质量关

教师要认真根据大纲进行理论教育,要提前备课,大纲规定的内容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对基础知识要进行重点讲授,特别是业务知识必须让学生真正掌握,在每天学习后,要布置作业,加深学生的记忆。只有掌握了理论和操作技能知识,才能具备实际操作的基础,才能真正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三)理论考核关

安全技术理论考核,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核时间为2小时,实行百分制,60分为合格。其中,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占25%、专业基础知识占25%、专业技术理论占50%。从考核的比重来看,体现了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不能忽视基础和专业知识。

要抓好考核关,关键要在抓好教学的基础上,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所以,抓好理论考核关。是极其重要的。

(四)实际操作培训及考核关

安全操作技能考核,采用实际操作(或模拟操作)、口试等方式。考核实行百分制,70分为合格。安全技术理论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参加安全操作技能考核。安全技术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均合格的,为考核合格。

实际操作最好是实物操作,应先选好实习场地,由实习老师先编写好操作程序,对实际操作应掌握的技能要重点讲授,先选定已具备操作能力并已持有架子工证件的带班班长,再选定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起带头作用。在实际操作时,应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安排一名兼职安全员在现场巡查。确保实习操作安全。

在实际操作考核时,应加强考核场地和考核人员队伍建设,注重实际操作考核质量。应先按施工方案进行安全技术和操作交底。同时要对工人讲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考核时要重点考核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和实际操作方法等。实际操作是建筑架子工必备的技能。不能掌握和通过考核,即不能成为架子工。所以,实际操作培训及考核关是架子工必备的技能,是极其重要的。

(五)持证监管关

考核发证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及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对首次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人员实习操作不得少于三个月。实习操作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指定专人指导和监督作业。指导人员应当从取得相应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并从事相关工作3年以上、无不良记录的熟练工中选择。实习操作期满,经用人单位考核合格,方可独立作业。

在独立作业期间,建筑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架子工的监管,对存在违章作业的,记不良记录,对情节严重的,直至吊销证书。

二、加强三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1、加强培训教师素质教育

对培训授课教师要加强业务培训,教师要熟练掌握有关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要系统地给学生讲解要点。使学生真正能听懂,会操作。要求教师将当天的重要内容布置为当天学生的作业。认真批示作业,对每位学生都要掌握学习的程度。保证教学质量。

2、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

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应兼顾实际操作技能的讲授,在实际操作时要兼顾理论知识的复习,同时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要点,便于独立作业。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是抓好培训考核质量的关键。

3、加强持证期间监管力度

为抓好持证期间的监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架子工进行重点监管,要求聘用单位加强对架子工的管理,特别是要及时对“三违”现象进行记录,对架子工开展年度和日常安全教育。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架子工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

三、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架子工培训考核和监管制度,实现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目标

为抓好架子工培训考核和监管工作,培训和考核单位要加强制度建设,要建立一整套培训考核和监管制度,建立参加考核人员条件考核制度、技能培训安全操作制度、学生考勤制度、考试纪律制度、身体健康体检制度、持证监管制度等制度。培训单位要对学生的培训质量负责,考核部门要对考核结果负责,监管单位要对持证架子工加强监管。通过完善制度、强化考核、加强监管。以实现建筑架子工培训考核和监管达到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Z]

第3篇:操作技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 体操教师 专业素养 内涵

一、体操教师

体操教师是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体操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育工作者,是体操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在体操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二、体操教师专业素养的意义

“传道、授业、解惑”是对教师职能的基本阐述,体操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是搞好体操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能体现个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体操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

1.思想修养

(1)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和渗透力,具体表现为个人的知识结构。优秀体操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别,不仅在于前者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在于他的基本素质,其中文化素质居于基础地位。

(2)思想修养

体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较新的思想观念与境界,在体操教学活动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体操知识、技术、技能,还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这就要求体操教师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修养。

(3)审美修养

生活离不开美,体操本就是力与美结合的体育运动。体操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审美修养,才能自觉地、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塑造美,在体操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品德修养

体操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应当模范地遵守公民道德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还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和社会充满一种责任感,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立志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热爱祖国,教书育人。

2.理论修养

(1)基础理论修养

基础理论修养包括教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训练学、人类遗传学、体育保健学等学科知识,基础理论修养是体操教师开展体操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2)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的体操教师应当通晓体操发展史,掌握体操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体操运动结构与分类,体操运动技术的一般生物力学规律及其运动特点与技术原理,体操教学与训练理论,以及体操竞技的评分特点与规律,等等。

(3)相关学科理论修养

体操教师还必须具备哲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及工具科学的基础知识。概括地说,体操教师的理论修养应以上述基础理论修养为基础,以专业理论修养为核心和主体,以其他有关科学理论修养为辅助。由于上述各学科知识对体操教师的工作重要程度不同,因此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熟练掌握全部知识。学以致用是在教学训练中提高体操教师理论修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教学能力修养

(1)教学计划

体操教学计划是进行体操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指导性文件。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不仅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体操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还有助于客观检查和总结教学工作,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发现并掌握体操教学规律。因此,体操教学计划的合理制订与实施,能使体操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表现出较高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增强教学效果。

(2)体操教学

体操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体操知识、技术、技能的教学过程。组织与驾驭课堂,探索并遵循体操教学规律,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提高体操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3)教法创新

体操运动长盛不衰的原因就在于动作的不断创新。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各门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体操教学同样需要创新,体操教师的创新精神是其灵魂,教学应该不满足于程式化,要常教常新。体操教学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①优化动作结构中“要素键”、“结构链”的成分。

②教师采取恰当措施,优化完成动作的时空条件。

③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演示动作技术。

④创新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使练习者在更加安全的基础上学习。

⑤独具匠心地研制辅助器械。

⑥设计合理科学化的辅助、诱导练习。

4.洞悉发展趋势

体操教师不仅要储备相当的技术动作,还要有科学预见竞技体操技术发展趋势的能力。竞技体操是表现美的运动项目,具有悠久历史。体操技术按照自身规律,在国际评分规则导向的作用下,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动作“难”、“新”、“美”是竞技体操项目最显著的特征。“难”是成套动作的价值;“新”是新的动作技术、编排连接和表演感染力;“美”是成套动作完成的体现。“难”与“美”的高度统一是竞技体操发展的总趋势。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体操课程教学必将发生相应的变革。

5.体操教师的形象与气质

体操教师在气质上最主要的特点是稳健性,其气质类型应以多血质为主,体操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性格特点:严格、细心、自信、坚定、民主、自制、公正等,关心每一个学生,具备健康良好的外在形象和丰富的内在修养,体现出“学者型”的教师风范。

6.体操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

(1)体操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是体操教师不断学习、进步的阶梯。它包括:对体操动作存在形式的合理化研究;教学原则在体操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对体操动作教学过程的研究,对体操教材教法的分析,等等。

(2)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推究未知事物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体操科学研究并不是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为了深入揭示未知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对体操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操科学研究必须有前瞻性,其主要内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体操运动技术的研究、体操运动技能的研究、体操教学训练规律的研究和体操运动员选择的研究等。

四、结语

体操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体操教师从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体操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是体操教学的需要,是提高体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和提高体操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健.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2]俞继英,张建.竞技体操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童昭岗.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4篇:操作技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生 应用能力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67

社会发展到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为了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掌握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就开设信息技术课。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应该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新时期教师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展开论述。

一、提升教师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意识

为了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有效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首先应该提升教师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意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尤其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如何组织课堂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影响,小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教师具有更强的依赖性,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应该更加积极的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活动。现代教学要求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对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引起重视,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

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为了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要通过一定的途径,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引起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一味的对学生进行说教并不能达到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到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制作一些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成果,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图片,这就大大调动了学生进行操作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只有学生的应用意识提升了,学生才能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应用中去。

三、引导学生有效掌握理论知识

虽然现代教学要求有效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就是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想要有效进行操作,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做指导,学生的操作活动不可能是凭空进行的,因此,只有学生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在理论知识的引导下更好的进行操作。一些教师积极的响应现代教学理念,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能力,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留给学生操作,而学生在对理论知识没有深刻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操作,显得十分盲目。学生只有在理论知识的引导下进行操作,才能更有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理论,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有效创新也有很大帮助。

四、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为了使学生很好的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为了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教师首先应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在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以理论知识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有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容易走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是过分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结果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时间缩短,这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第二个极端是过分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教师为学生留出进行实际操作的时间十分必要,然而如果在学生没有有效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也对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十分必要。

五、鼓励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活动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应用的重要性,而且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也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鼓励小学生多参加一些竞赛活动。例如学校举办信息技术应用大赛,本人就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为了应对挑战,学生的应用积极性就被大大调动,学生不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认真听讲,还会在课余时间对课堂上及以往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练习,同时学生还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探索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讲解的新知识。通过参赛学生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竞争的激烈性,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既能够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而为学生以后更加有效的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奠定基础。当然,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参加竞赛的机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要积极的为学生创造机会。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小竞赛,组织几个班级进行竞赛;也可以组织班级内部的竞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既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也使得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六、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操作练习

第5篇:操作技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理论教学 实习教学 生产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36-01

技工学校旨在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实习教学和生产实习三个阶段。这三个教学阶段,相互依托,相互补充,才能全面完成技工学校的教学任务。

一、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第一阶段,包括基础课和专业知识两部分内容,主要的任务是明了各种知识。

(一)基础课教学

为了达到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各专业的基础课都规定为必修课,从教学原则到教学内容都要切实做到为专业课服务。基础课的任务,是学生具有高等和中等专门人才的文化水平,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基础课教学的目的是了解一些专业技术名词和术语,掌握它们的名称含义、性能特点、计量单位、应用要求和相互关系等基础内容,为后面的专业知识学习做准备。

技工学校基础课的教学,以工科为主,主要包括电工电子基础、机械基础、金属材料基础、机械制图和各种专业概论等内容,授课方式不能像大、中学教育一样,进行系统学习,更不能照本宣科,使学生感到枯糙无味。而要根据各专业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进行课堂互动讲解,再通过实验室的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专业知识教学

专业知识教学,是技工学校根据各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有本专业的读图、识图能力,本工种所用设备的名称、功能原理、使用方法和技术要求,安装与维修等内容,为参与生产实习和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实习教学

实习教学是第二阶段,属于一体化教学阶段,通过课堂讲授、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各项操作内容进行专门指导性的练习,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兴趣盎然,开始新的学习,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探求钻研的意向,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实习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技校教学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包括基本操作训练和专业操作实训两部分内容。

(一)基本操作训练

基本操作训练是技校教学的重要阶段,是系统的教学课题。包括安全操作的有关规程和规定,文明实习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常用工具和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各项基本操作的内容、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等。目的是了解作业名称、作用及其特点,掌握各项基本操作的方法和工艺要求,锻炼学生安全操作、文明实习的习惯。主要的任务是认知明了各种常用工卡量具的使用要求,常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基本操作的方法步骤、工艺要求,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原因和处理方法等内容。

学生刚到实习车间,对很多东西不熟悉,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手把手的现场指导,来改变学生以往不明确的认识和不规范的操作习惯,使学生养成安全操作,文明实习的工作作风。

1.安全实习注意事项:包括实习车间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实习设备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触电急救知识和防灭火知识等内容,使学生认知基本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2.常用工卡量具的使用:正确规范的使用工具,首先能保证操作安全,其次能减轻劳动强度,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最后还能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通过操作练习,使学生认知常用工卡量具的名称作用、选用使用方法和技巧,操作安全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知识等内容,为后面的工作和学习做准备。

3.了解常用材料的名称、性能特点,使学生认知常用材料的选用使用要求等。

4.通过现场指导,使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操作的方法步骤、工艺要求,能够正确分析图纸,编制操作工序。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进行判别和原因分析,并能进行处理。

基本操作训练是一些非常单调、枯燥的实习项目,有些课题不一定实用,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手、眼、脑的配合,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基本方法和工艺要求,还要总结经验教训,相互交流和探讨,探寻操作的技巧,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专业操作实训

专业操作实训是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安排的实习内容,大部分是技校学生的毕业考试项目,要进行系统性学习。通过专业实习教师有计划的教学和指导练习,对生产系统的图纸进行认知和识别,理解各种设备的名称结构、功能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各部分的相互关系。还要掌握其安装、调试方法和操作要求,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和判断,正确进行处理。

专业操作实训是建立在理论教学和基本操作实训基础上的练习,是综合性的项目。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要结合专业知识教学内容,勤加练习,不断探讨,从而锻炼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协作能力,为后面的生产实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就是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我们学校根据煤矿生产特点,让学生以实际工作者的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名称就叫顶岗实习。

学生在工人师傅的带领和指导下,既可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得到一定的劳动报酬,又可学习实际生产技术知识或管理知识,掌握生产技能,培养管理能力,并且通过实习巩固、丰富与提高理论知识。

第6篇:操作技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操作系统;教学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6-2971-02

The Primary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on Operating System Course

WANG Zi-quan, YAN Pei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Wanzhou 4040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 ab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 Operating System Course.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teaching problems of Operating System Course. It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teaching reformation on Operating System Course. It gives some examples of Course Reformation.

Key words: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reformation; countermeasures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对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重要性越显突出。而早期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操作系统课程,主要是局限于操作系统原理的学习和一些典型算法的实践。这势必使学生很少了解实现操作系统的内部结构和技术,不利于培养在新形式下的创新人才。

本文讨论重庆三峡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思考与实践,求助于识者,以不断提高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水平。

2 当前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操作系统课程是一门涉及较多硬件知识的计算机系统软件课程,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概念多、概念抽象、涉及知识面广,其整体实现思想和技术又往往难于理解,实践环节又不容易操作,它要求学习者不但要弄懂理论知识,而且要能够上机实践;不但要懂得硬件知识,也要懂得软件设计理论。

当前操作系统教材编写的内容差别不大,主要是以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操作系统接口为主线安排,主要问题是:注重操作系统的原理,轻视操作系统内部的具体实现技术;注重传统的操作系统技术,与实现操作系统的新技术相脱离。由此学生感觉到学习操作系统课程:难学、枯燥、甚至学了没用的思想,进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该课程教学难点集中表现在:内容十分庞杂,涉及面广,与计算机软、硬件及用户都有着密切的交互;实践性强,与实际运行着的各类操作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技术发展快。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们。

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为了培养在新形式下的创新人材,我们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 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先取的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其它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类似,同样是随着系统结构和实现技术的变更而发展。早期的操作系统,由于受硬件、软件设计技术和程序设计语言的限制,系统原理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技术相对于现代操作系统来说已过时。因此,在确定操作系统原理授课内容时,我们跟踪操作系统原理和相关技术的教材,摒弃了传统操作系统原理中过时知识,引入现代操作系统中采用的设计原理的实现技术,增加现代操作系统的实现原理的实例。如:我们放弃了传统操作系统中作业、作业管理的概念,强化了现代操作系统用进程、线程概念设计原理,并增加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实现原理的面象对象技术的内容。在操作系统设计原理的各部分授课时,选用了Linux、Windows操作系统中相应的实现技术和原代码做为案例。这样,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向学生传授了最新的操作系统原理与实现技术,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达到了使学生学习这门课从枯燥变为生动,从学习感觉难变为较易,从感觉学了没用变为学这门课有用的三个转变,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为了充分贯彻落实我院 “三T(Theory理论、Test验证、Try实践创新)”的教学目标,设计了6个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课内实验项目,并且也设计了3个基于Windows 2000操作系统课外实验项目,它们覆盖了Linux、Windows环境下的进程控制、进程通信、线程(或者进程)同步和调度,存储器管理、系统调用,文件系统等方面。通过这些实验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加深了对操作系统设计原理的理解,更进一步的掌握现代操作系统采用的各种实现技术,增强了学生学习操作系统课的积极性,训练了同学们用操作系统原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地,通过综合性实验设计项目教学内容的安排,使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达到了培养学生们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的训练。这样彻底的贯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理论”的教学思想。

3.2 教材建设

搞好操作系统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是重要的保证。我们在积极跟踪国内优秀教材的基础上,采用汤子瀛编写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作为教科书。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推荐学生使用曾平编定的《操作系统―习题与解析》一书作为学习辅助材料,该辅助教材收集了大量的操作系统原理习题和解答,学生可能自主地选择做其中的习题,可以起到巩固知识、总结学习成效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学习操作系统课程不枯燥,课程组教师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计算机操作系统讲议》(自编,未出版)和《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自编,未出版)。

在自编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讲议》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在汤子瀛编写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材中,相应的设计原理部分增加Linux或者Windows操作系统是如何实现的技术案例和部分原代码。例如:在讲授进程控制、进程通信原理时,增加在Linux环境下的实现技术和源代码案例,在讲设备管理时,增加在Windows环境下的实现技术和源代码案例。这样做起到了学生从学习枯燥、抽象的操作系统原理变为学习生动的、具体的操作系统知,同时训练了学生理论知识应用的能力。

在自编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中,我们设计有要求在Linux环境下完成的实验项目,也安排有要求在Windows环境下完成的项目,其中,一些要求在Linux环境下完成的项作为在课内必须做实验,其除的实验项目作为课外实验。

3.3 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效考评

3.3.1 教学方式

围绕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利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课内学习主要教师为中心,讲授操作系统的设计原理,实现的技术,以及在具体的操作系统中是如何实现的,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例如:我们在讲授分是操作系统中实现的关键技术―时间片轮转调度策略时,向学生指出: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信道复用技术―时分复用,就可采用的这个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在路由器、交换机的设计中,否则可以考虑采用该技术。课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网络讨论,我院建立的课程网站,电子邮件,BBS,在开放性实验室,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电子邮件,BBS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注重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

小作业与大作业相结合。我们通过选择性的布置一些巩固所学的操作系统知点识、检测所学的知识成效的小作业外,同时,在学习课程的中后期,给学生布置一些操作系统课程的大作业,训练学生应用操作系统原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内实验与课外实验相结合。我们把操作系统的实验设计分成2部分,课内实验与课外实验。课内实选择自编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中的几个项目,要求这些实验项在Linux环境下,由教师指导,每个学生独立完成。通过此训练,使学生初步具有用所学的软件设计技术和程序设计语言知识,实现操作系统设计原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进程控制、进程通信、线程(或者进程)同步和调度,存储器管理,同时既巩固所学的操作系统设计原理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作用,也达利用实验过程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的理解。我们把自编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中其除的项目布置学生课外实验。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每位同学做完所有的课外实验,因此我们的具体的做法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布置一个实验项目,同学能过自学习完成,然后把各组同学组织在一起,讨论、交流。这样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扩大学生知识视野。

个体学习与协同学习相结合。学习首先是个体化的行为,别人是无法替代的。然而,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孤立进行的活动。人类个体的学习活动只有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才得以进行,学习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操作系统的课内教学、课内实验,我们采取的是由教师讲授、指导,由学生通个体学习的方法完成学习内容。课外教学、课外实验,我们组成有教师参与课外学习协作小组、课外实验学习小组,过过网络讨论、电子邮件、BBS等环境,进行协作学习。

3.3.2 教学成效考评

教学考评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仅讨论对学生学习成效考评,其考评目标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评价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核的项目、内容、方式与标准应据此而定,做到合理、公平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建立相应试题库。

根据操作系统课程内容庞杂、涉及面广、理论性、实践性强、技术发展快的特点,我们确定采用了动态的过程考评和静态的课程结业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动态的过程考评包括平时的课内作业、课外学习完成的大作业、课内实验、课外实验。静态的课程结业考评包括课程结业的理论笔试和实验测试二项。其中课外布置的大作业、课外实验采用报告、答辩、演示的方式。通过这样的考核,提高了教学质量。

4 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是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操作系统教学改革应沿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方面继续深入下去,将操作系统的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材。

参考文献:

[1] 汤子瀛,哲凤屏,汤小丹. 计算机操作系统(修订版)[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M],2002.9.

[2] 曾平,李春葆.操作系统―习题与题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

[3] 晏杰.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的改革[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7(9):49-51.

第7篇:操作技能论文范文

随着小学计算课程标准的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为了实现计算机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应逐步扭转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并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计算机教师应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以便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其中,计算机教学中操作技能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学生自主操作的主观能动性

在小学计算机的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有必要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观能动性。很多计算机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时,由于只顾着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步骤,所以就造成学生处于被动地的听,这样,不仅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实际操作技能的认识与把握。因此,计算机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并让学生认识到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实际操作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走进计算机”的知识时,计算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并简单介绍计算机内部硬件的主要功能,同时也要给学生展示鼠标、显示器、主机、键盘操作时的神奇效果,这就促使学生在心底萌生一种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将互动式教学融入到实际操作中

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过程中,过于枯燥的课堂气氛,不但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沉闷的感觉,而且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想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英语教师应适时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并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实际操作中,这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实际操作中的乐趣。为了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计算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问题,同时要注重问题的创新性与多样性,并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例如,在学习声音的处理方法时,计算机教师应以教材中的“作曲大师”为平台,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乐曲变化多样的效果。在简单了解“作曲大师”的软件后,计算机教师可以针对实际操作进行提问,如让学生用“作曲大师”欣赏一些乐曲或是MIDI音乐,并让学生思考“作曲大师软件”与之前所熟悉的软件的区别,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也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后,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一种新鲜感。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呈现在屏幕上的操作过程更加形象与生动,这不仅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操作步骤的记忆。例如,在学习装扮桌面的实际操作时,计算机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进行教学,并将幻灯片上的桌面设置成漂亮的背景,然后再演示浏览图片以及替换的过程,学生在漂亮图片的吸引下,很容易对装扮桌面的操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师演示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计算机的桌面换成自己喜欢的图片。同时,计算机教师也可以找学生到前面进行实际操作,并对学生的实际操作给予一定的肯定与赞扬。

四、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在小学计算机的教学环节中,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包括操作技能的培养,并且,二者在无形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要想实现学生实际操作的灵活性,计算机教师应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学生不仅可以避免操作过程出现错误的步骤,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因此,计算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应将理论知识渗入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例如,在学习使用word软件时,计算机教师应先详细讲解关于word的理论知识,比如认识word的窗口以及主要工具栏的作用等知识。在灌输学生word的相关理论知识后,计算机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指导。在培养学生操作word软件的技能中,不仅包括通过菜单栏打开与关闭窗口的操作,同时也包括在文本中插入与删除文字以及文件打开与保存等。由此可见,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过程中,有了理论知识做铺垫,这就加深了学生对操作技能的认识与把握。

五、将操作技能纳入教学的评价标准中

教学评价不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际操作的重视,有必要将操作技能纳入教学的评价标准中。这样,不但实现了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而且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计算机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以便削弱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例如,在评价学生对“指挥窗口”知识的掌握时,不仅要包括关于windows窗口的理论知识,更要包括窗口知识的实际操作,比如将窗口最大化与最小化以及关闭与打开窗口。同时,计算机教师也应注重评价的过程中的“人性化”,以便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自信心与积极性。由此可见,将操作技能纳入教学的评价标准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实际操作的灵活运用,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培养操作技能的重要性。

第8篇:操作技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实习教学;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95-02

一、目前问题

目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着激烈的挑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人才的竞争,而企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反而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其中中职学校毕业生就是他们用人的首选之一。每个企业都希望所录用的员工领悟力高,能够快速胜任于本岗工作位置。而现实的目前状态却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低,距离企业的期望值相去甚远。这样企业就还需要对录用的中职学校毕业生重新培训,不但对于企业来说是经济效益的损失,而且对于推荐部门学校来说起到的作用和影响也是负面的。所以中职学校的学生需要十分重视在实际操作技巧上的提高和生产工艺流程的知识方面的培养。

二、主要原因

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到社会参加工作,不能发挥所学,学以致用。导致这种理论与实际脱节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如: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校的实习条件等。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就会不能得到理论知识的大力协助与支持,更加难以使技能得到提高并形成相关技巧。另外,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气和操作训练。主要表现为:一是生产实习中的对口项目训练时间过少。二是训练时缺乏连贯性。三是缺乏产品意识。因为实习教学中产品加工不能实现,不能令学生产生工作压力,自主动手意识、产品质量不能形成,从而削弱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认真态度和积极性。

三、解决提高中职学生实习效率的方法

1.一体化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以国家教学大纲为重要依据,根据经济市场需求,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的一项切实可行、效果立竿见影的教学计划。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直接从事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在现在的“2+1”教学模式(两年校内学习,一年顶岗实习)下,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教学目的的职业性、实用性,专业课程的适应性、灵活性。所以,教师必须制订出具体可实施、合理周到的教学计划来遵循实习教学中的原则和规律,使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习,以实习验证理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按职业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一体化教学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象与抽象相结合,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教学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握操作技能学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实习效率。首先,中职院校的学生的指导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操作技能学习完全属于动作性的学习,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有诸多的不同之处,甚至于操作技能的学习比文化知识的学习更加提高了一个层次和高度,其特点在于,操作技能学习的实际操作行为独具个性化,将知与行有效统一起来。要想真正学好操作技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反复训练,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融合到实践操作中。逐渐性地从学生的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将操作程序转移到了大脑皮层的边沿地带,从而达到不需要大脑思考就熟练地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工作,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习惯成自然的行为意识。

其次,操作技能在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实习指导教师要完全把握。

阶段一:加强对操作技能的练习任务与实习情境的充分了解。实习指导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详细讲解每一步操作技能顺序和最后应该达到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明白如何实际操作与实际操作的详细内容,认真积极地参加到实际操作的各项练习活动中,寓学于乐,轻装上阵,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操作技能在实习中的效率。

阶段二:掌握实际操作练习的要领是本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实习指导教师要把相关操作的基础概念以及原理对学生要进行讲述并加以示范。示范的动作包括:实际操作训练动作的整体动作并将动作进行分解示范给学生以及相似动作的详细区分方法。在此学习过程中可以讲解与示范并用,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很快掌握准确动作的特点以及结构,使观察更加细致入微,模仿起来更加惟妙惟肖、准确到位。

阶段三: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动作的模仿。实习指导老师示范出正确的动作,学生反复重复实习指导老师的动作进行模仿。实习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不断地巡回视察。对于学生的错误动作给予纠正,逐步使学生的每个基本动作都有效地衔接起来,使实际操作实习学习中的练习更加灵活、稳定、协调、整体划一。

阶段四:练习与巡回指导学生回到各自工位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解,对个别问题单独辅导。这在学生的实习成绩中会表现出来。因此实习老师对学生实习工作的评判是十分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最好的沟通方法,使正确的动作容易得到巩固,而错误的动作容易得到纠正。

四、校企合作模式的采用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大力提倡并发展中职学校技工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当代改革的重要措施。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了要建立由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满足人们学习需要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生毕业后劳动就业要与市场需求进行紧密结合。顶岗实践、产学训结合是该模式实施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大潮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从学校到企业“零过渡”打下基础,使学生一上岗便能独立完成任务。我校在实训基地已经引进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实习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很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从宏观的方面阐述,如实习老师的能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等。在实习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创造条件把实习课程开展好,要遵行教学规律、原则,更要有创新精神。实习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也必然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向东.职业教育学新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9篇:操作技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实习教学;示范操作;必要条件;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224-01

示范操作是生产实习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用形象的语言、规范的动作,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它能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理论问题感性化,深奥问题通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为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示范操作安全第一

厂矿企业安全第一,技工学校实习教学也要安全第一。因此必须把安全始终如一地贯彻在示范操作当中。示范操作一是防止自伤,如减速器伞齿轮压铅丝时,左手旋转一轴,而右手伸进箱体前必须扣好或扎紧袖口并且脱去手套,这样伸进箱体的手既可以感觉到铅丝的下落,又不致被齿轮绞伤。二是防止他伤或伤他,如打击工件时一要检查工具(如榔头与把的安装可靠性);二要检查工件夹持、固定程度和工件即将离体时的趋势、去向,严防飞出或坠落伤人;三要有足够的操作距离,严防相互挤碰。三是防止拆装时损坏工件,要放好位置,选好工具,根据结构和工艺要求进行拆装。四是电气带电、误送电、未放电操作等,液、气压带压、未卸荷操作等。

二、做好示范操作的前提

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做好示范操作的前提。技工学校是传授操作技能,培养合格的中、高级技术工人的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高级工以上的操作技能,两者缺一不可。如果仅有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把理论上的具体要求,通过示范操作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仅有实际操作而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就不能把操作技能、技巧的深刻内涵体现出来,就不能生动地做好示范操作。

我们技校实习指导教师有的是留校学生或大、中专院校的分配生,有的是来自厂、矿单位的技术工人或工程技术人员。他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如何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素质是做好实习示范操作的一大课题。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1.有计划地开展教学规范的训练。根据技术等级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标准,结合教学内容,按时间和工艺等方面要求制定各层次实习教师具体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然后由主管部门评定,在训练的过程中提高操作技能。

2.开展教师业务素质的交流。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各不相同,但各有优势。在安排任课时,应根据教师的素质和特点合理搭配,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3.定期培训。一是抽出一段时间在校内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基本功。二是有计划地组织实习教师下厂、矿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学习现场经验,使学校与现场紧密结合。三是到先进的职业院校或现代化企业参观,学习新工艺,掌握新技术,更新知识,开阔视野。

三、做好示范操作的必要条件

掌握实习教学规律是做好示范操作的必要条件。实习教学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实习教师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教学指导》等教学理论。在示范操作中充分发挥实习教师的主导作用,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各种示范操作要灵活运用、相互协调,要掌握示范操作的广度和深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模仿作用,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操作技能。

四、提高示范操作效果的重要保证

充分集中学生注意力是提高示范操作效果的重要保证。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提高示范操作的效果。当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仅是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方面,而是要使其有效地分配在示范操作中。一是从时间上分配,让学生把主要时间集中注意在主要目标的同时,不断的抽出较少时间注意其它有关方面;二是从感官上分配,让学生的不同感官分别注意不同的情况;三是从动作上分配,使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活动的变化方向上。教师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要组织好学生的观看位置,使每个学生均能看清楚示范操作。如:凿岩机示范操作过程中,让学生不但观看拆卸动作,还要看清气路和水路的走向,并对拆装技巧加以讲解,这样就可以把注意有效地分配到示范操作中,提高示范操作的效率。

五、提高示范操作的根本保证

步骤清晰、动作准确是提高示范操作的根本保证。在示范操作过程中实习教师的操作动作一定要规范,要掌握好示范操作的准确性、协调性、操作速度、自动化程度、技巧程度,切忌遗漏、多余和不规范动作。实习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由示范―模仿―练习―熟练―创造的过程,没有模仿就没有学习,没有学习就没有创造。如果教师的示范操作有多余动作、遗漏动作或不规范动作,学生模仿后将给留下一个难以改正的缺陷。

六、发挥示范操作在实习教学中的作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