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语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英语环境保护论文精选(九篇)

英语环境保护论文

第1篇:英语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引言

 

教育部于2001年8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各高等学校各专业纷纷开设了双语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发展,我国高校双语课的开课数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虽然各个高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受到教师、教材及学生英语水平等众多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双语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仍然存在有待提高的空间。为了切实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以中文理念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从英文思维角度掌握同样的专业知识,有必要从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开展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从质和量的角度全面提高课程的双语教学水平。鉴于此,我们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试点改革,将ICBE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该模式如何应用到双语教学中,构建最优的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使用英文理解及表达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

 

1.ICBE教学新模式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即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做中学“,并通过学生在相关技能或活动上的表现来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依据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特点,以及当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将能力本位教育(CBE)和创新相融合,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ICBE(Innovation and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将ICBE教学模式贯穿教学整个环节,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的教学体系。

 

2.厘清“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目标

 

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入门学科,“环境科学导论”是引导学生接触和认识本专业的指明灯,为学生的后期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风能(兼顾海洋能)开发技术,以及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管理、保护与监测修复方面的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生态修复、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运用地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物理海洋学、工程学、数学及环境学、地球物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环境科学导论”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因此教学改革需要结合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厘清“环境科学导论”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要明确双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两种语言角度掌握专业学科知识;达到增加学生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双重目的。

 

3.基于ICBE教学模式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3.1“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材改革

 

对现有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在校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广泛调查,结果表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志愿考进淮海工学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是他们的第一志愿专业。因此,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好,在第二学年四级通过率平均达到90%。而“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四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完全能胜任该课程的双语教学。经过两年中文教材授课发现,第二语言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度不够,学生在了解当前国际前沿知识、提高专业词汇量和英语口语水平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因此,2014年授课时,选用全英文教材“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该教材是国际上比较经典的环境科学导论英文书籍,书中各个章节语法较为简单,容易理解;每章最后面还有小结,容易掌握每章重点。

 

3.2“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主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学时所限(32学时),不可能讲授所有相关知识,因此就因材施教。根据海洋资源环境开发技术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和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尽量做重要教学知识点的专题讲授,突出海洋环境科学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表1列出了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的讲授内容。这些内容在讲解过程中主要侧重海洋方面,尤其海洋在能量流和物质流中的重要作用,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变化、海岸带人口的变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海洋在水循环中的重要角色、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废物倾倒、濒临物种、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以及如何保持海洋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当然,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快速发展,原有教学内容章节中列举的案例已无法匹配当前的环境科学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案例及最新发展趋势均需要通过互联网、期刊、书籍、微信等方式,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案例、新的应对海洋环境问题的理论和技术搬到课堂,从而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认识度,增强专业学习与研究的信心。

 

表1 “环境科学导论”所授内容一览表

 

3.3“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跟踪检测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自开课以来,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平时成绩,占总评的30%,二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7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考勤和平时作业来评定,且平时作业一般都来自于教材,并无任何难度。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仅仅强调了学生的学习结果。针对教学考核问题,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为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采用阶段性测验的手段跟踪检测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对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一学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在思想上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更好地掌握了环境科学领域的常用专业词汇和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3.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方法改革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能否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对课程教学的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之外,还需要让学生侧重了解海洋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增强学生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蓝色海洋”环境保护的参与和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的重要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让同学们意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其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动力,培养出全面、创新、有责任感的新型海洋环保人才。

 

3.4.1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比例

 

当前,高等学校的课堂已经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很多老师已经彻底遗忘传统的“板书”教学,而有些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板书”练习,黑板字不堪入眼。绝对的多媒体和绝对的“板书”教学都让学生生厌,如何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之间的比例,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介绍一些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形来表述的理论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用声音和动态的图像演示理论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形象又直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专业环境科学词汇选择“板书”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这些词汇的认识和拼写。

 

3.4.2互动式教学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组织、最新研究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制作PPT,并在讨论课上由每个小组讲解,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交流、无缝沟通的学习氛围。讨论课上,每个小组上台双语演讲,其他同学双语提问,教师适当点评,为学生提供创新型的学习空间和环境。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点赞,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制作PPT的水平,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3.4.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对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课堂教学外,该课程教学还引入一些野外参与和环境行动、环境竞赛参与等方式,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展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在授课期间,我带学生参观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和资源环境保护处,了解这两单位在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方面的在研项目和日常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信心。课堂之外,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海洋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海资121学生组织的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蓝色海洋,保护环境”活动被评为省级优秀实践活动。海资131学生积极参加江苏省环境保护大赛,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一些学生在参与这些与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环境问题的存在性、实际解决途径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性,深刻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为今后学习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受课题经费的限制,课题组成员主要利用QQ群构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在该群的共享文件中,主要包含“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基本材料如教学大纲,课程进程表及考核说明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授课材料如教学PPT(以PDF格式上传)、全英文教材的扫描电子版、课外阅读材料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互动教学材料如分组情况、专题研究报告或国内外网站、制作PPT技巧、国内外环境科学导论相关开放或精品课程视频等材料。学生可随时下载群共享中的文件资料;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随时与我沟通、交流,开展网络互动教学。基于QQ群构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为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零距离互动学习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这种网络平台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加快了学生学习速度,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估

 

以上提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方案自2014年教学大纲开始修订之日起实施,将全英文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完全体现;此外,考核方式还体现了教学过程检测的重要性。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开设“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在有限的课时中,通过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互动式教学、阶段性测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观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竞赛等活动)的教学改革实施,效果显著,成绩斐然。期末总评统计结果表明:本班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比例占到了82.15%。此外,针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我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让每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班级有71.4%的学生已过英语四级,35.7%的学生已过英语六级,89.3%的学生都认为“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有必要开设双语课;82.14%的学生认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选用的教材合适,71.43%的学生同意“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设置阶段性测验,71.4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例;64.3%的学生喜欢教师设计的学生分组、查阅文献、PPT制作、双语演讲等教学改革环节;100%的学生都喜欢教师为这门课设置的参观实习;82.14%的学生很满意教师对该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的考核方式改革;17.86%的学生参加过环境类的社会实践或竞赛。以上数据表明:这些教学改革措施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分析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的建议,结果显示:教学改革建议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师资英语水平能力有待提高;第二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增加问题;第三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全英文教材中的专业词汇问题。双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用外语流利讲解双语课程,还需掌握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担任“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往往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待加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为32,一般8周就结课;学生在短短8周时间里需要掌握课内的理论知识和教材中的环境专业词汇量,课后完成的工作量非常大,占用学生太多课余时间。

 

结语

 

“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在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是唯一的一门双语教学课程,一切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中,还有待更多的教育者进行实践和探讨。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淮海工学院这样一个普通高校实施《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需通过更多教育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期建立一套规范的双语教学模式,从教学大纲的编写、原版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师的培养,到教学方法的更新完善、考核方式的认定。

第2篇:英语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环保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528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2-0070-01

21世纪是以绿色文明为主题的世纪。进入新世纪,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保证资源有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环境污染。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学生中开展环保教育是当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新课标的一个基本要求。因此,对学生进行环保基础知识教育,以此培养并树立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认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要联系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将环保教育渗透进英语课堂。

一、挖掘教材中教育因素,渗透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时,有些文章很容易渗透环境教育,因为它们本身富有环保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都是环境教育的材料,课堂教学时不能一晃而过,教师可画龙点睛地指示学生:牢记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惨痛教训,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自身也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渗透性教学,组织观看各类环境教育录象资料片,展示环保图片等宣传资料,还可将环境现状中典型的事例拍摄下来,如拍摄电厂的大气状况和废渣处理,印染厂的废水排放和城区的河水状况等。之后再现于课堂,增强实感,使学生对于周遭的环境情况有更实际的感知,从而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性和紧迫性。

二、利用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渗透环保教育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设计唱歌、讨论、游戏、表演、调查等类型的课堂任务活动来进行环保教育。对于我们现在使用的重庆大学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1来说,将环保教育渗透入不同的单元或将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同单元的大致安排如下:

1.Challenging YourselfⅠ中的《The Animal School》,教师可给出不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动物的友好和可爱。而后教师可呈现不同的动物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的生存状况,唤起学生对此的认知,让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人类和动物都具有的重要性。

2.Powerful Music这一单元中,教师可把一些环保歌曲呈现给学生,如迈克尔杰克逊的《We Are the World》,《Heal the World》,《Earth Song》等歌曲。学生能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领会歌词的含义,并从中体会到环保的意义。

3.Special Clothes 单元中,教师可给出不同类型、材质的衣服,让学生分辨那些是环保的,那些是非环保的,如皮草等。让学生讨论哪些衣服要尽量避免购买,这样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对动物、对环境的伤害。

4.Healthy Diet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搜集各种各样的食品以及这些食品的原材料,让学生把消耗过多资源、伤害珍稀动物或植物的食品找出来。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所包含的内容,以及环境保护已是刻不容缓这一事实,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加强对环保的意识。

三、结合课外活动,渗透环保教育

第3篇:英语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与结果,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除知识以外的营养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高一Unit 13Healthy eating,这个单元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饮食和卫生习惯的好题材。在课上,我先用讨论引入话题,What are the disadvantages of eating junk food? 学生畅所欲言。在上完课文后,我又提出一个话题:If you want to persuade other people to give up eating junk food, what would you say to him or her? 很多学生都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在课堂上用英语讲述出来,这样,既进行了口语的训练,课本知识的学习,又让学生注意到了吃垃圾食品的危害,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又如高一Unit 6 Good Manners 谈人们日常交往中应遵守的基本礼仪及有关的行为准则,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另外,作为一名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树立信心。如高三Unit3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谈论学习外语,涉及到学习习惯与学习的技能技巧,学习的态度与动机,改进学习方法等。高二Unit 4 A GardenofPoems ,这一单元的两篇阅读文章讲述了诗歌的写作方法、鉴赏等内容。为了使学生对英语诗歌有一个感性的体会,我补充了许多优美的短诗,课上为学生朗读,让他们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 培养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高二Unit 9 Saving the Earth中讲到人类环境所受到的污染,如水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乱捕乱杀野生动物,导致一些动物濒临灭绝边缘。根据课文,我制作了一个课件,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及录像材料来引入话题,这时我再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What do you think causes damage to the earth? (2) What should we do to stop pollution? 这样很快就激起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最后我作了总结,呈现出地球的图片,并打出这样的标语:We have only one earth! Let’s save the earth together! 另外,教材里有好几个单元都与文化艺术有关,例如:The Silver Screen,Good manners, Culture relics,Art and Literature。 通过这几个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不同的文化与艺术,培养了他们的世界文化意识,同时加深了对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理解,了解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教育他们要热爱祖国,保护文化遗产。还有,高一Unit10 The World Around Us谈到环境,野生动物的保护以及污染的防治。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三 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的精神。

教材中介绍了许多不屈不挠,乐观向上,最终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例子,如高二Unit2 Making a Difference 讲述残疾人Stephen Hawking(霍金)不为病魔和瘫痪吓倒,以惊人的毅力和信心成为探索宇宙的先驱。我为他们布置了网上去查找与Hawking 有关资料的作业。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地搜索到了很多材料及图片,感受到了他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如高三新教材Unit 6 Going West, 介绍了作者一家人参加美国西部大开发之旅的艰辛经历,充分体现了这些走向西部移民那种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毅力最终帮助他们摆脱了困境,胜利到达了目的地。这些都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的绝佳题材。此外,登山运动员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珠峰的精神,马丁.路德.金为争取黑人平等权利执著奋斗的精神,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上这些课时,我会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如:What can we learn from Martin Luther King, JR? Why is Hawking admired by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这样,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同时也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

四、进行感恩教育

第4篇:英语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关键词】公益广告;概念隐喻;认知

1.认知隐喻理论

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热门话题。自1992年后,Fauconier等人认识到概念整合是人类所特有的心智运作,在心智空间理论的基础上于2002年出版了 The Way We Think,进一步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来研究人类思维中概念叠加和整合的过程,探讨意义构建的动态性、心智空间的无限性、概念映射的连通性、意义生成的激活性,对认知语言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这一理论不仅发展了Lakoff的语言体验哲学观,而且从人类心智体验上揭示了人类认知概念生成的机理。

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两者地位是互补的,概念整合理论弥补了概念隐喻理论的不足,是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和提升,发展了语言的认知研究,为研究各个层次的意义构建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两者结合起来构成了比较完整的认知隐喻理论,为研究大量的其他认知活动搭起了一个统一的框架。(Veale, 1999)

公益广告是一项通过提高市民关注度,影响他们的意见和态度并改变他们行为的一项活动,旨在增强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张明新,2004:11)。作为所有广告形式中最能体现广告文化的引导职能和社会职能,及其淡化商业性,容纳更多文化主题的特点,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行为,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和表达效果不仅使各类广告变得简洁生动、新奇而富有启发,还可以激起受众的想像力。然而,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的不同的思维特点就使得英汉公益环保广告语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主要反映在概念层次上的隐喻映射域的异同及意义的差异上,即英汉公益广告语运用中思维结构的差异上。

2.中西隐喻性思维异同

通过对英汉环保公益广告中隐喻概念运用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概念隐喻源于文化,文化对概念隐喻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文化的许多内容通过隐喻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世代相传,从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在此,我们将对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不同所导致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存在的差异进行探讨。

(1)英汉公益广告语中隐喻思维的相似性

两种公益广告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概念隐喻,其中存在着类似的生命体系、机器、战争、旅途、自然、舞台、建筑物等概念隐喻。如将地球整体环境看作生命体系这一相同的隐喻概念,分别从身体上和心理上来表述环境恶化这一抽象命题。在身体方面,在源域中使用了unhealty, syndrome, bout of flu等用于描述病人症状特征的词汇来映射目的域中环境恶化这个抽象的概念;用nursing, recovery machine,等描述病人需要得到的治疗的词汇来类比环境恶化所需的关照;用overstretch 来映射病人生病的原因。在心理方面,使用了unconfident, fearful, vulnerable等形容人生病时焦灼、恐惧、脆弱等心理状态的词汇,用我们自身的体验更有助于理解抽象的概念。由此可见,隐喻就是用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描述陌生的、抽象的概念,推理分析结果的过程即我们的认知过程。

此外,英汉公益广告语中都使用了战争隐喻概念,由战争这一具体概念的“进攻、防守”特征而引发的对环境保护的抽象意义的映射,出现了用于描述战争的词汇:defend, attack, fight, protect;用于描述战争结果的 defeat, win的概念;以及表达承受战争带来的灾难的victim, refugee等属于战争的语义系统的词汇。保护环境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但是用战争这个大家都熟悉的事物去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因为我们看到了二者的相似性,在认知“保护环境”这个概念时,“战争”的特点被映射出来。由此可以看出,隐喻反映了人的认知方式,是将抽象思维和概念具体化的手段,反应出不同文化的人使用概念隐喻的相似性,体现出人类具有共同的认知体验,对同一事物能够形成相似的意象图示。

(2)英汉公益广告语的隐喻思维的差异

人类的共性也体现在隐喻映射过程中,对投射对象的最初选择可能完全一致,但社会历史、思维习惯、心理特征等因素会制约映射的延伸方向。每一事物都有多种自然属性,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选择该事物多种属性中的一种,因而会出现映射域相似甚至相同,然而其意义却不同的情况。

中国公益广告中偏爱将地球整体环境比做人类的家园以及生命的轮回, “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风雨同舟,心系我们的家园。” 这在英文的同类广告中几乎是没有的;美国环境保护广告常见的将环保行为视作成功与财富,如 “Stand up, Stand out. You are a super star.”, “People with vision and commitment can accomplish great things.” 在汉语的同类广告中也是罕见的。再如,有关保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中,汉语用“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与西方的“Be water wise. It makes cents.” 形成鲜明的对比,汉语通过对生命的拆求来号召人们节约用水,体现出强烈的情感因素,而 “make cents” 展示了西方人崇尚物质主义与理性思维。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在宣传教育主题的公益广告中运用了不同的价值与道德隐喻,体现出东方感性主义和西方理性主义的思维认知差异。

3.结语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由概念构成的,概念隐喻对于构造语言、延续人类自己的观念以及认知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英汉环保公益广告领域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解析,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产生的影响。旨在唤起公众在公益广告领域的文化意识,为广告语言的创作提供更有效的思路,提高广告的创作能力,更好的发挥广告独特的社会价值,促进中西方公益广告文化的互跨和融合。

【参考文献】

[1]Veale. T.et al. How to Blend Concepts and Influence People: Computational Models of Conceptual Intetration, html version,1999.

[2]高萍.公益广告初探[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3]郝宝燕.从认知语文学角度看广告中的隐喻[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8.

第5篇:英语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在实践中,由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不同,CBI教学会有所侧重,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常见的有五种:沉浸模式(Total/PartialImmersion)、保护模式(ShelteredModel)、辅助式(AdjunctModel)、主体式(Theme-basedModel)和语言训练课程(Lan-guageTrainingCourse),这些模式依次体现出语言与内容的过渡与融合关系。(一)沉浸模式。沉浸模式是一种理想的英语教学模式,它要求在所有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使学生完全沉浸在由学科知识和英语语言组成的语境中。在沉浸模式中,语言只是专业课学习的一门工具,学生更侧重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沉浸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输入,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语言能力。(二)保护模式。保护模式即为专业课与语言课一体化的模式,适用于当学生的语言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学习课程需要的时候,教师通过一些“保护”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内容,通过提高学生语言水平来实现教学目标。具体采用哪些“保护”方法,教师可依据学生语言水平、教学内容等灵活运用。(三)辅助模式。辅助模式是指同时开设专业课与语言课,由专业课和语言课教师共同承担。该模式适用于当学生语言水平相对较低,跟不上学科专业教学的时候,通过开设一门语言课程帮助学生理解专业课内容。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以专业课教学为出发点,语言课为专业课服务,语言课以专业课为依托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四)主题模式。由语言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制定各类主题和话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的训练,学生通过语言为媒介,在获取新信息的同时提高语言水平。(五)语言训练课程。语言训练课程适用于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主张把语言学习放在第一位,重点是语言技能的学习。此模式虽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但仍以内容为依托,只是内容没有固定的主题。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把语言训练课程与主题模式相结合,可以避免单一模式的枯燥乏味。

二、CBI教学理念下护理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教学目标。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指示,教师应把护理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护理领域内英语的实际应用上。其具体目标是,通过护理专业英语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护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掌握常用的护理专业英语词汇,能够阅读护理专业文献,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例如病史采集等日常交流;熟悉护理专业论文英语摘要的写作;掌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护理英语知识和护理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技能。确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就能以此目标为基准,在教授和学习过程中严格按照目标去执行。(二)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采用应根据具体的学科内容和学生语言水平而定。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一般可以采用以主题模式为主,语言训练课程为辅的模式。语言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专业特点选取一些与医学相关的主题,旨在增加学生的医学词汇和基本语言技能,为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大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通过两年的英语及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护理院校可以采用辅助模式和保护模式进行教学。辅助模式由专业课教师和语言教师共同承担,分别负责专业课和配套语言课教学,他们在课程设置上要密切配合,彼此做好协调工作。保护模式对学生及教师都有较高要求,主要由专业课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师既要精通本专业课程,又要能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讲授。有条件的院校可先聘请外籍专业课教师上专业课,上课的同时还可对本国专业课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学术交流。(三)教材。1.原版教材。教材是CBI教学理念的关键因素,CBI教学理念提倡利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主要是因为原版教材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1)真实性。原版教材提供了大量地道、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及丰富的语言输入,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2)先进性。对于医学来说,西方的发展要相对先进一些,原版教材可以最直接、快速地把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呈现给学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科学性。原版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编写原则编写,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且需经过国外专家多方论证与实验方可出版发行,保证了教材的科学性。2.自编教材。原版教材对教师和学生的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自编教材授课。自编教材可以由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共同编写,但编写时应按照原版教材所具有的特点去编写,即保证教材的真实性、先进性和科学性。(1)真实性。教师在自编教材时,在选材的问题上要尽量采用地道、准确的语言素材,还原真实的语言环境,如遇到难点,需做一些批注、解释,也建议尽量使用英语,以保证语言的真实性。(2)先进性。教师在编写教材时要尽量把最新、最权威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在保证学科的先进性的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表明,输入的语言材料有趣,学生对材料产生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动机,才能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新的语言,同时教师在材料的选择上也不要拘泥于统编的教材。(3)科学性。自编教材一直因缺乏系统性而遭诟病,因此教师在编写教材时要严格遵循教材编写原则,注意教材的系统性和准确性。在自编教材时,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那就是学生的语言水平。各护理院校可根据学生自己的语言水平调整教材的难度,语言水平要与内容难度保持平衡。作为CBI理论基础的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当语言材料输入水平略高于学生水平时,语言获得效果最好。(四)教师。CBI教学理念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都有较高要求,但目前因培养模式的问题,这类复合型人才较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加强对专业课教师英语素质的培养入手。护理院校可以聘请外籍教师或专业英语教师担任顾问和指导,对专业课教师在教材的选用、备课、试讲等环节进行指导和评定。同时护理院校要为专业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出国深造,使其逐渐具备精通的外语表达能力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五)评价体系。CBI教学理念的核心是以内容为依托把学科知识与语言能力相结合,因此在评价内容上也应体现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结合。护理英语考核内容应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既要考查学生的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又要考查专业写作能力,同时还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全面覆盖护理专业知识和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在评价方式上,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全面反馈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本课题将CBI教学理念引入到护理英语教学中,构建新的护理英语教学模式,把护理英语教学从传统的单纯注重语言技能训练转变为通过借助专业学科内容,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本文就CBI教学理念中的核心因素教材,教师及评价体系的构建做出几点建议,还需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丰富。希望笔者提出的几点建议能引起更多学者的后续研究,探索出符合我国护理院校特色的CBI教学发展之路。

作者:景彩虹 张静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参考文献:

第6篇:英语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关键词】护理英语 教学策略

目前护理人才的紧缺,为护理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护理英语作为培养护理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主要课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今护理英语的开展难度较大,课 中所涉及的医学术语专业性强,专业英语词汇量大、知识面广,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吃力、枯燥、难懂,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护理英语的积极性 本文结合目前护理英语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英语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师在敦学策略选择中提供新的思路。

护理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一)任务型语肓教学: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一种强调“做中学”(1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敦学法,它旨庄把语弃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在护理英语的课常上,通过任务型教学,将语 能力日标与工作能力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住敦学过程中,通过任务的完成,贯穿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Willis・J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he task―cycle)和语言聚焦(1anguage focus)。前任务阶段属于信息的输入阶段,教师介绍任务主题,激活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与任务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指令并做好执行任务的准备。任务环是任务型英语教学中最关键的环 ,也是一个开放型的教学环节。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尽“丁能运朋自己掌握的英语词汇、医学知识,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从中获得和积累相应学习经验。在语言聚焦阶段是任务型英语教学的成果巩同阶段,教师帮助学生将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学到的知 和技能,转化成在具体实践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ming)20世纪70年代初必起于美困,侄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问的竞争转换为小组间的竞争。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性别、民族、个性特点、语言表达能力等特质,将学习成员分组,确保每个学生在组内都可以完成相应职责。在教师布置课题任务后,学生开始小组学习,讨论问题、比较答案,互相交流、推敲学习成果。小组合作学习后,各小组在班级内展示各组结果,并相互质疑。最后由教师根据各小组合作情况及学习成果对各小组进行评价,指出各组优缺点,并提出合理建议。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彼此间分享知识经验,呵以有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以提高实际应用护理英语的能力。同时,合作学习还能最大限度发挥教师能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护理英语的授课效率。

(三)系统结构法:系统结构法指在护理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医学护理知识,强凋人体整体性和学科相关性,以人体每个解剖系统为主,讲授构成该系统的器官与组织、常见疾病名称、症状与体征、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等英语词汇。

护理英语词汇量大、复杂且分散,需从整体出发研究其词体系的性质、特征、功能和发展规律。系统结构法以人体各系统为主线,利用解剖图谱讲授护理英语,按照系统一器官组织一系统常见疾病和主要症状与体征一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的顺序将词汇相互联系,联想记忆。

(四)情境模拟法:情境模拟法是指在指导学习的过程中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促使学生获取技能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情境模拟法能有效克服护理英语学生焦虑心理,通过模拟特定场景,如人院患者接待、出院指导、术前宣教、用药指导、基础护理操作等。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分别扮演患者、患者家属、管床护士、医生等角色,训练学生在特定环境下,熟练运用专业词汇。通过模拟情境学习法能’止学生模拟日常护理工作,在特定情境中学习护理英语,只有在规定情境中学习专业词汇,词的意义才能给学生以深刻印象,让学生更准确应用护理专业英语。情境模拟法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护理专业英语的兴趣,通过不断模拟真实的情景,有效克服表达护理专业英语的焦虑情绪,提升学生专业英语的交际能力。

(五)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最近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为教学开始,以解决问题为重点,通过教师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问题教学法通过问题的形式把教材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以英文的形式呈现专业领域和场景下的具体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问题教学中,学生就具体问题反复思考、探究,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运用能力。问题教学法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形式增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问情感交流,优化教学过程。

(六)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突破了语言内容“时”“空”界限,使英语教学不再只依赖文字来完成。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影音、图片资料,模拟不同的语青环境,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存在和流传的内容。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敦学内容,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对国外医学文化有进一步了解。如美国电视连续剧(mergency Room)非常适合作为护理英语的教学片,其中有一些片段很能反映国外护理文化 通过观看视频短片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医学专业术语,寓教于乐。

在医护人才国际化的趋势下,掌握好护理专业英语也自E使医护工作者迅速把握前沿医学动态,准确理解医护英语文献资料,从而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教师通过上述的英语教学策略,能够在护理英语授课中,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既能够扎实英语基础,有能掌握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第7篇:英语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英语学科教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崐指出教学中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课堂崐教学改革过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崐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交际和阅读能力;又崐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外语教学之中。新编高中教材是一套系列教崐材,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崐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内容包括崐历史名人传记、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能源与交通、行为规范、崐人际关系、音乐体育、妇女权利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我崐们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崐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崐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崐使他们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崐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呢?

憙一、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看名人所走的路憗

在学完SEFC1ALesson50AbrahamLincoln后,问学生&127;Why&127;was崐Lincolnconcideredasoneofthegreatestpresidents&127;in&127;the崐world?学生总结了林肯一生为废除奴隶制度所做的一切。&127;以后我又继续崐让学生讨论WhatkindoflifedidLincolnliveasayoungman?学生崐便概括出他家境贫寒,但他能克服困难,一边在父亲的农场里干活,一边崐坚持学习。让学生知道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应该坚持学习,应该学习崐林肯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再如在学习完SEFC3ALesson2&3MadameCurie后,我让学生分崐小组讨论。WhatkindofexampledidMadameCuriesettoall&127;the崐peopleintheworld?学生便说出了以下这些描绘居里夫人的词:

hard-working,devoteallherlifetoscience,

neverloseheart,becarefulinsciencebutbesimpleinlife等,

我趁热打铁,讲述了几个关于其它科学家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而孜孜不崐倦地探索了一生的故事,学生们很受鼓舞,激发了他们为人类和祖国的未崐来而好好读书的情感。

而在学习SEFC3BLesson65&127;My&127;Teacher&127;时,&127;我让学生分别讨论崐WhatcanwelearnfromHelenkellerandAnniesullivan?&127;学生很佩崐服海伦的这种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她曾是一个又聋又哑且盲的小崐女孩,生活在永无边际的黑暗之中,但经过顽强的拼搏,克服了常人难以崐想象的困难后,她终于成了一名举世闻名的作家。她不仅是残疾人而且是崐其它一些生活在困境中准备放弃自己人生追求的人学习的楷模。我适时补崐充了阅读材料Helen&127;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对崐光明的向往,对生活无尽的热爱。联系我们生活在一种优越的环境中,更崐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命和时间,而不虚度自己的青春。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崐我及时让学生观看了一些关于残疾人自强不息地学习和工作的录像,特别崐是残疾人运动会上运动员们的那股拼劲更让学生惊叹不已。学生纷纷表示崐要珍惜时间,加倍努力学习,来完善自己。

憙二、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我自己该走的路憗

SEFC2AUnit9SavingtheEarth讲到了地球上的土壤正日渐沙漠崐化,空气和水正遭到严重的污染,由于人类只顾眼前利益,捕杀一些珍奇崐动物,于是某些动物也濒临绝迹,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根据课文,崐我制作了一个动画──地球在哭泣,并且呈现了许多图片,有的曾是风景崐

洍如画的草原而如今却是戈壁荒滩,有的曾是碧波荡漾而如今却是鱼虾不见崐的死湖等,还有濒临绝种的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我们人类崐的生活离不开自然,应保护自然。最后我打出了一条公益广告语“人类的崐最后一滴水便是自己的眼泪。”让学生对保护环境有种紧迫感,又让学生崐分别讨论两个问题。

1.Whatcanwedo,asastudent,toprotecttheearthnow?

2.Supposeyouareateacher,alawyer,a&127;mayor,&127;a&127;worker,&127;a崐managerandsoon.Whatwillyoudo&127;20&127;years&127;later&127;as&127;the崐masterofthe21century?

这样既创设了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参与欲,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崐了寓德育于英语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人类与崐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做到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崐做起,最后我来了一段作总结:动画呈现美丽的画面,配有动画片中米老崐鼠的讲话“Weshouldtryourbesttomake&127;the&127;world&127;more&127;and崐morebeautiful,toletthefishswimintheclearwaterfreely,

toletthebirdsflyinthefreshairhappily,&127;to&127;let&127;various崐flowersandtreesgrowhereandthere."这样学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崐又受到了美的陶冶。

SEFC1ALesson28TheGreenHillofTansa.&127;讲的是植树造林的崐重要性,于是我结合1998年夏季那场全国性的特大洪涝灾害,谈到了绿化崐的功绩不在今明,而在千秋,让学生都争做绿化和保护环境的卫士。学生崐从课本上又发散性思维,想到了我自己该怎样走路?同学们提出要多植树崐来保护环境,还提出要抵制那些用上好木材制成的生日贺卡和新年贺卡等。

憙三、优良素质,良好习惯───我从现在就走的路憗

学完SEFCBook2ANoSmoking这一单元后,&127;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崐Whichteacherdoyouknowsmokes?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127;我又问崐Shallwe&127;learn&127;from&127;him?&127;他们齐声答“&127;No&127;”,&127;我又问&127;How&127;to崐encourageMr××tostopsmoking?学生积极主动地找出了课文中的重崐点。

1.Smokingisbadforyourhealth.

2.Smokingcostsyoualotofmoney.

3.Itmakesyourclothessmelly.

4.Youwillhaveyellowfingersandteeth.

又有学生补充说

Smokinghasbadeffectonyourfamily等,这样,&127;既在热烈的气崐氛中进行了口语的锻炼,课本知识的学习,又让学生注意到了吸烟的危害,崐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在中学英语教材里还介绍了英美人其他一些好的道德行为,如自觉排崐队,不随地吐痰,爱护公物,乐于助人等,这些都有利于教师在英语教学崐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第8篇:英语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 英语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中学时代是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身体的黄金时代,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在学校教育中,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五育”之中坚持德育为首,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传统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教育的根本在于如何做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按照这一精神,我们应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之中的途径与方法。

1.重视课堂教育的作用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既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又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要获得知识与技能,还要能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教师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积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德育功能。

2.挖掘教材内涵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好素材,因此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品德内涵,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闻其道、悟其理、读其情、育其德”。

高中英语教材所设计的话题覆盖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选语言素材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如信息技术、科技成就、航空航天事业,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克隆技术以及对友谊、科学文化、法制宗教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选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和精神风貌,有年轻人喜爱的摇滚乐、美国乡村音乐等;有中外影视名人及作品、体育赛事及明星的介绍;有激发想象力的科幻作品;有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异同;还有吉尼斯纪录、文学艺术、新闻媒体、发明创造、幽默故事;有如何交友、如何保健、文体娱乐等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内容;还有历史与地理、考古学、卫生保健、急救与治疗传染病等。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借助这些素材,巧妙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和认识力,以期收到“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1爱国主义教育。在SB3A Unit2 Crossing Limits单元中,讲述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和成就。教师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直观生动地再现这一宏大的历史场面,再通过精心的设疑、探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航海历史,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还可以大大增进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在SB1B Unit17 Famous Women,SB2B Unit11 Scientific Achievements以及Unit18 Inventions这些单元中,中心话题是“杰出女性”、“科技成就”、“发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今女名人李清照、宋庆龄、冰心、杨澜、“跳水女皇”伏明霞等以及她们的事迹,来感染学生立志成才;通过展示、讨论中国过去的伟大发明及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如“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银河”计算机、“神七飞天”、“太空漫步”、“‘嫦娥’工程”等,激发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2弘扬北京奥运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会通过沟通与交流,让各国人民互相了解,在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贫富、不同信仰的人们之间建立起友谊和对话的桥梁,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经济,减少对抗。在SB1A Unit8 Sports 单元中介绍了现代奥运会的发展历史,奥运会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以及举办奥运会的最高宗旨。同时介绍了中国人民对举办奥运会充满热忱以及正在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的顺利举行而不懈地做出自己的努力。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更全面、更深层地理解“奥运”在世界人民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奥运”精神以及我国举办奥运会的意义。

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奥运会给了世界一个了解中国的机会,也给中国一个了解世界的机会。能成功举办百年梦想的中国奥运,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标志,促进了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科技等各方面的突破性发展,是全面显示本民族经济、文化和综合国力的绝好契机。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进一步加深,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达到新的水平,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得到进一步提升。

2.3优良传统教育。在SB1A Unit4 Unforgetable单元中首先从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或经历引出话题,讲的是Jeff和Flora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在危急关头,他们感到恐惧,但更表现出冷静、顽强,积极自救,逃过了一次又一次扑面而来的浪头,最后看到获救的希望。SB2A Unit10 Frightening Nature单元描述了公元79年意大利南部的维苏威火山爆发时城市被掩埋的悲惨的景象,特别记叙了作者的叔叔在本次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无畏精神,这就让我们联想到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电影剪辑《5•12汶川不相信眼泪》、《为了生命》等,来展示在这场特大灾难中中华儿女所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舍己救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一个国家历经劫难而不屈的坚强意志;讴歌国人所表现出来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优良美德;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境界,让学生在悲痛时也能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对在灾难临头之际如何自救的思考,提高了学生在危急关头的应变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天灾和意外伤害往往难以避免,但是如果我们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并加强对学生的防灾避险教育,当灾害来临时,是可以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的。

2.4集体主义教育。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在现代社会中所占比例很大。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比较冷寂,活动比较单调,独生子女容易形成自私、任性、孤僻的性格,往往缺乏交友的能力而不合群,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在SB1A Unit1 Good Friends 中叙述的是美国电影《Cast Away》的情节。片中主人公Chuck Noland整天忙忙碌碌,工作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在一次出差途中,他乘坐的飞机失事,他是唯一的幸存者,并且被困在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四年的荒岛生活使Chuck Noland对生活有了全新的感受。于是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如What did Chuck do in order to survive? Why did Chuck Noland treat Wilson as his friend? 组织学生探讨;然后设计相应的情景,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站在彼此对立的角度来看待交友的问题。学生们众说纷纭,兴趣盎然,劲头十足,这既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又帮助学生懂得了交友的艺术,最后学生们对“如何对待朋友和他人”有了正确的认识,并享受到友谊的快乐,积极地参加到集体生活中来。

2.5环境保护教育。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正是在人类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种种环境破坏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环境保护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SB1A Unit10 The World Around Us单元中,探讨的话题就是“环境保护”,内容涉及“野生动物保护”、“污染的防治”、“生活中的环保”和“环保知识宣传”等。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讨保护濒危动物的措施和建议,学生从中可以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SB2A Unit9 Saving the Earth 单元讲述地球所面临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教师通过展示“水污染、垃圾污染、空气污染、过度砍伐、土地沙化等”图片或课件,让学生对球所面临的这些问题的前后因果关系有了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通过探讨互动,学生们懂的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成员,保护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同时教师还可以围绕“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9•16国际臭氧日”、“12•29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节日,设立环境保护主题活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每天做一件对环保有益的事,以培养学生环保的责任感,调动他们参与环保行动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人格素质。

2.6安全教育。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学生死于安全事故,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一个40多人的班级消失!这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中小学生中之所以会频频出现安全事故,和他们的安全意识淡薄有关。切实做好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要确保学生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的能力。在SB1A Unit3 Going Places单元中,作者首先设问Why do people travel? 列出了人们外出旅游的种种目的,由此引出HIKING和RAFTING两个标题。RAFTING分两个自然段: 1. What is rafting? 2. How do you go rafting safely? 加深学生对远足与漂流等冒险旅行的了解和印象。于是教师可以以此为话题,利用学生以前的旅游经历或一段旅游音像材料,引导学生展开如means of transporation, safety,manners等关于安全、社会公德等问题的讨论。由于教学设施、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多方面的原因以及学生自身原因,学生容易发生摔伤、噎塞、溺水、交通等等安全事故,如何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呢?遇到紧急情况如何进行急救?SB2A Unit8 First Aid 单元涉及关于动物咬伤、烧伤、刀伤和中毒等的急救常识和家庭安全须知。通过展示、设问、讨论和总结等教学手段,不但让学生了解了怎样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而且还让他们掌握了一些急救基本常识和步骤,以便能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教材通过这些话题以及语言素材,将情感态度(如国际视野、民族意识等)、文化意识(如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文化修养、跨文化交际等)、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利用课外读物,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要多种多样,要课内课外相结合。为学生选择恰当的课外读物,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选择摘抄自己最欣赏的英语名言、座右铭,既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又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引起心灵共鸣。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进行。英语教材选材新颖,内涵丰富,教师课前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些材料的作用,通过精心的设计进行随机渗透,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千万不能离开教材而进行空洞的说教。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水滴石穿的精神,润物细无声的启发、熏陶,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感染熏陶的塑造灵魂的任务要始终贯穿于教学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第9篇:英语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育管理;英语教学;情感教育;情感资源;开发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Coleman)认为情感因素是个体的重要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品质因素。在人的成功要素中,情感因素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他提出情感因素的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专为问题学生设计的补救措施。

一、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实施情感教育的要求

高中英语教学现状:1999年西南师大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对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在教学中,相当多的教师对情感因素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教师认为,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班级学生数多,水平参差不齐(正取生、择校生、借读生等),教师工作负担重,无暇顾及学生的情感因素,只要能“灌进知识”“挤出分数”即万事大吉。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情感因素在促进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缺少相关的理论指导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他们不太清楚如何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把“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作为其基本理念之一,将培养学生的情感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之一。

创造性构造理论提出者克拉申认为,学会外语主要靠自然习得,学习者可在目的语环境中用语言进行交际。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信息过滤的作用,消极者对外语的输入起阻碍作用,积极者能获取更多的输入。高中英语情感教学资源的开发就是以创造性构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中心、以情感互动为主线、以对教材的理解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核心、以英语语言的掌握运用为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和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有效开感资源

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是指教师从情感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组织,在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发挥其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力求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英语教学除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之外,还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德育教育与情感教育休戚相关,相辅相成。

1.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性作用,还要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M4 Unit 2 The honorable games这一课时,让学生分小组对奥运知识进行讨论,然后请volunteer自主发言。对于一些平时基础薄弱,课上基本不开口的同学,可以用鼓励的目光和手势让其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多简单的答案,在他们回答完毕后,应给予激励的话语,如Excellent! Clever boy! Good job! You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Olympics!等等,使学生对这一话题兴趣大增,讨论得更热烈,回答得更全面。

2.感恩教育。

M5 Unit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中的 Reading 部分two diary entries讲到了好朋友之间发生误会而产生隔阂。笔者从剖析自己入手,讲述了自己与大学时的好朋友因一点小事发生误会,至今留有遗憾的事例,在学生同情的目光中,鼓励学生想想自己与好友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并与大家分享。有学生讲到朋友向他借钱却一直不还,自己又不好意思讨,从而对朋友有意见。还有学生讲到与好朋友在初中时成绩不相上下,现在差距却越来越大,因此对朋友开始疏远等等。这时可以请学生再想想朋友的好处,从而请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朋友。答案同样五花八门,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The best mirror is an old friend. 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sun. True friends have hearts that beat as one. If you can buy a person’s friendship, it’s not worth having. 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珍惜友谊以及对朋友感恩之心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是孩子最忠实,最无私的朋友,要以实际行动理解、热爱、感谢自己的父母。

3.环保教育。

M5 Unit 2的中心话题是The environment,笔者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任务,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列举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损害。在这种运用科学术语较多的情景下,很多学生不敢甚至不会用英语表达,这时笔者让学生可以选择用中文回答,顿时气氛热烈,并且多数同学都选择用英文表达,除了几个像“海啸”“蓝藻”之类的专业术语。经过适时引导和总结,几乎大半的同学都记住了acid rain, ozone layer, sandstorm, tsunami, algae等术语,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础上通过reading中关于选择环境还是经济的辩论,以及project中保护长江一文,激发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引起学生共鸣。大家都表示:尽我所能,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4.“三观”教育。

“三观”教育指的是教师可把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如在M6 Unit 2 What is happiness to you 中的 Reading 部分向学生展示了身残志坚的桑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笔者在学生阅读前,让学生谈谈他们心目中什么是幸福。有学生回答幸福就是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有的说幸福就是家庭和睦,有的认为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还有同学觉得实现自己的理想才是最大的幸福。学生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这时笔者为学生简要介绍了当代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人生态度、梦想等,让学生思考霍金是否幸福,多数同学的答案是肯定的。

5.自我保护教育。

自我保护在当代社会也是一项必备能力,不仅体现在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正确的法律和道德观念,保护自我,保护他人。M10 unit 3 Protecting ourselves 的Reading 部分谈到了AIDS today,这个话题看上去似乎与学生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差距,学生没有多少观点可发表。正好当时流感肆虐,有好几位同学相继请假,笔者针对这一情况,让学生思考健康的重要性,然后请学生分组讨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已经发生的危害。学生思维活跃,众说纷纭。从不注意交通规则说到疯牛病、禽流感的爆发,在Good job! Well done的鼓励下,学生对这一话题讨论得更加热烈。这时,笔者通过一些图片和视频的展示,结合课文内容,向大家介绍了人类杀手――AIDS,学生兴趣盎然,不仅了解了相关知识,还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三、结语

高中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一种感情的交流。鲜活的、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的教材内容,有利于我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参与、体验、合作、交流与探究。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要注重挖掘教材,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既培养了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琦辉.试论英语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