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听力实训总结范文

听力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听力实训总结

第1篇:听力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听力训练 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1分层推进,多管齐下

高中英语六级、七级目标是高中阶段的基本级别,而八级、九级目标则对学生听力所必须达到的水平有了更具体、更实际、更高远的要求。因而,整个高中三年的英语听力训练,应由易到难、分层推进。高一、高二年级,要注重专项训练,一方面,尽可能把听力题材与日常生活(如热点追踪、流行歌曲、经典诗篇、新闻访谈、国外文化、世界风情等)联系起来,通过日常的错例分析、小组讨论、随堂操练、策略指导、归纳总结等,让学生从基础出发,加强语言的实用性操练,提高内容概括、主旨提炼、要点概述、猜测隐意等能力。另一方面,也可按照不同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训练:(1)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2)理解主旨、要义;(3)对所听到内容的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简单的推断;(4)领会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听力训练可逐步过渡到单选题,并进行必要的综合训练和强化训练,以满足学生高考复习的需求。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听力训练不必拘泥于训练的时间、空间和方式。例如,课前可让学生听唱一些流行的英语歌曲,课上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课后要求学生观看英语新闻,闲暇时师生之间讲述一些英语笑话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课堂上认真训练、专心听讲,还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操场上、林荫间、行进中等,通过互听、互练、互帮,有意无意地展开听力训练。

2分类训练,各个击破

2.1理解主旨和要义

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总会围绕一个主旨或者一个中心思想展开。主旨的呈现,有时会比较集中、明确,有时则会散见于整个对话或独白中,需要学生归纳、概括。各种场合的语言交际有许多相同或类似的主旨、要义呈现方式,学生可以根据日常交际中积累的生活经验,总结英语听力中常见的获悉主旨和要义的相关规律。常见的有关主旨和要义的英语问题主要有:What are they (mainly) talking about?/What is the conversation mainly about?/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interested in?/What is the topic of the conversation/their talk/the passage?/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talk?/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talk conversation/passage?

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整理、总结,尽量全面地展示此类问题,并具体指导解答该类问题的步骤:看试题、记选项、悟要点、找针对,即根据所给答案选项、选文段落或对话标题等已有信息,对即将听到的对话或独白进行内容预测。

2.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听力训练中,经常需要从对话或独白中获取一些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职业、因果等。这些信息是理解和把握对话或独白主旨的必不可少的依据。近年来的高中听力试题,围绕具体信息的占据了较大比例,如需要获取时间信息的问题:“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leave if they get cheaper tickets?”获取地点信息的问题:“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获取人物信息的问题:“Who is coming for tea?”获取事件信息的问题:“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获取因果信息的问题:“Why was Susan late for work?”这些问题的关键词是“When”、“Where”、“Who”、“What”、“Why”,解答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看试题、记选项、找针对,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找准各段听力材料中的解题关键词。在多次的问答体验中,学生可以学会在听的过程中检索其他相关信息,熟悉各类具体信息的设问方式并进行归类汇总,从而增加对事实性具体信息的更深层的感性认识。

2.3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的判断

听力水平的提升,是学生众多能力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听力不同于英语的其他能力,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是语音、语法、词汇综合应用的能力,在信息反映到大脑的一瞬间,听者必须将所有英语知识调动起来去听音辨义”,也就是说,听者几乎没有“回头”的可能性。因此,准确把握听力内容并就所听内容迅速作出判断是关键所在。其中,谈话的背景及谈话者之间的关系,对话语的含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谈话背景(包括时间、地点、场合、氛围等)、谈话者之间关系(包括双方的职业、身份、年龄、辈分等)的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一个人对口语的理解能力,如判断关系的问题:“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判断场合的问题:“Where can you most probably hear this talk?”判断背景的问题:“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conversation?”教师要通过这类问题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判断的要领、方法或技巧:一方面,充分利用各题所给的读题和答题时间去浏览选项,抓住重点;另一方面,要及时对所读和所听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快速地找出各段听力材料中的解题关键词或关键句、对话者的相互关系等等,当然也包括对对话或独白发生的具体背景等信息的推断。对于主旨大意显现的,学生听了(下转第88页)(上接第71页)对话或独白,稍作加工即可进行判断;对于那些隐现的主旨大意,则往往需要对对话或独白作简要或深层的归纳、概括或总结,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4领会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一般来讲,说话者总会具有一定的意图:或是要提出某个问题,或是要回答某个问题,或是要阐述自己的想法,或是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意见。有时,说话者的意图或观点是显露的,有时则隐含在对话的字里行间,需要仔细揣摩,根据前后语境,结合生活经验,借助已有的母语积淀,找出其“潜台词”,从而深刻理解、体味话语的真正含义。

3分步提升,发展能力

第2篇:听力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提现;语言;思维训练

我们了解了语文学科的这一根本属性,也就明确了语言和思维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的训练是多方面的,人们过去把最基本的训练归纳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说、读、写既然是人们以语文为工具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也是语言能力表现的四个基本方面。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了,整体的语文能力也就提高了。但是,我们还应该更深一层地思考,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又是由什么决定的?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它所表现出的还只是一种外在的能力,而Q定这四种外在能力的内在的、核心的东西是学生实际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不能单纯地就听、说、读、写去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应该重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同时,也不能把听、说、读、写的训练和语言思维的训练看成是同一层面的东西,而应该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去带动听说读写的训练。

一、听说读写与语言和思维训练之间的关系

正因为听说读写和语言思维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应该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同听说读写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要做到二者的结合,我们又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必须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这样两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听说读写能力自然便会提高。事实证明,如果忽视了听说读写过程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去一味强调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则必然事倍功半,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阅读,即使每篇课文学生都可以背出来,但生吞活剥,不求甚解,既不懂得文章的语言好在什么地方,又不懂得作者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学生仍然不会学到什么东西,形不成什么能力。二是认为既然语言和思维与听说读写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抓好听说读写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语言和思维的能力。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要靠听说读写,但只有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语言和思维能力才能提高。比如写作,如果不在语言和思维方面提出要求,学生当然也要思考,也要用语言来表达,但毕竟是不自觉的,盲目的,他的进步也必定是缓慢的。

(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必须结合听说读写活动来进行

我们说要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并不意味着去孤立地搞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而必须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紧密结合到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中。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地方曾出现过把思维训练与听说读写割裂开来,孤立地去搞所谓思维训练的倾向,这种做法是违背语文课思维训练规律的。如果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与听说读写搞成两张皮,非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会流于形式,而且听说读写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又必须贯穿于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这才是正确的认识。

二、知识经验的积累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首先说说知识经验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有人误认为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便可以忽视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这是不对的。知识经验是思维的材料,思维即是对知识经验的认识加工。试想,如果学生写作文,头脑空空,既没有感性的生活经验,也没有理性的知识材料,凭借什么来思维呢?正因为知识经验对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既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维的训练,也不能脱离知识经验而孤立地去搞思维训练。正确的认识是,只有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才能从丰富思维材料上为思维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才是真正体现语言和思维的核心作用。为此,在教学中一要让学生养成平时勤于观察、留意生活的习惯,注意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勤于动脑,学会分析事物,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把所见所闻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感性经验丰富了,语言和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二是要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注意积累知识性的材料。目前学生阅读量不足是个大问题,这是造成学生文章思路狭窄、空洞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有内容可思考,必须重视扩大阅读量。同观察的要求一样,也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勤于动脑,多加思考,向作者学语言,学思维。这样,学生的知识材料丰富了,语言和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三、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二者之间的关系

要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除了要处理好以上诸关系外,关键还在于处理好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核心内部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总体要求上,我们既要防止脱离思维训练去单搞语言训练的倾向,也要防止脱离语言训练去单搞思维训练的倾向,做到两种训练的有机结合。语言训练之所以要同思维训练很好的结合,就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对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用词不当或句子不通的问题,从形式上看是语言的问题,而从内容上看则是思维的问题,是学生还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概念,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事实证明,学生的语言总是随着其思维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如果不重视思维的训练,学生不止思维的发展要受影响,语言的发展也会是不健全的。因此,我们应该在语言训练的同时抓好思维的训练,并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3篇:听力实训总结范文

一、进行口译训练的意义

探究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进行口译训练,首先就要明白口译训练的真正意义。只有了解了意义再探究,才具有实用价值。

事实上,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口译训练,并非专业培养或者职业训练,也并是不要培养优秀的口译人才,而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不过是将口译训练视为一种教学方法。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口译训练,主要是渗透口译训练的理念与独特方法,通过口译训练驱动,有效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口译训练方法培养学生英语方法的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的基础技能。二是通过口译训练,有效提升学生英语上的综合交际能力。三是通过口译训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语言的输入不足,才能够较好掌握英语知识及技能,也才能够真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目前,许多高中学校的学生在英语上总是存在费时低效、高投入低产出、只会考试不会用等现状,而通过口译训练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口译训练属于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还给学生职业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在教学中运用口译训练

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运用口译训练具体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口译机能的训练,也就是将训练技能作为手段,对学生的基础英语机能,比如听力、语音、口语等各种基础能力进行专项练习。二是口译专题训练,就是将高中的英语教材作为口译专题,通过模拟口译实战训练学生综合机能。在实际操作中,口译训练比较常用的训练方法有四种,即为主旨复述、影子跟读、主旨口译、视译。本文就抽几种方法的应用进行研究。

1.影子跟读

所谓影子跟读,指讲话者进行试读之后,间隔2-3秒跟读者就把所听到的内容重复出来,属于鹦鹉学舌方式。学习者声音就像如影随行,称之为影子跟读。

坚持采用影子训练,能改善语音的面貌,掌握口语语速,加强理解程度。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够增强英语听力能力,为提升口语水平打下基础。其实,这种方法和现在的高考第一道听力题非常相似。当然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加强监控。例如选择合理的音频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跟读任务,并且跟读过程中还要录音,甚至通过文字转录跟读音频。总体而言,应用这种方法进行口译训练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影子训练前:良好的背景知识为听力产生激活作用,所以影子训练之前教师就应该采取提问及讲解关键词等各种模式激活学生大脑中的背景知识,尤其是理解听力相关的材料知识,比如一些关键的人名、关键词、地名及组织结构等各种特殊单词,帮助学生吸收与理解新信息,同时减轻心理压力。

第二步,跟读过程中:教师在开读之前要强调一下,让跟读者在跟读之时,如果不能够听懂某一个词,不要太在意没有听懂的词,更不要停下,必须要跟着不断前进语流,要时刻和播放声音或者教师读的声音保持一致。在听完之后就让跟读者跟着读几遍。

第三步,跟读训练之后:跟读者应该依据听力和文本相核对,从文本中查找出自己不能跟读的单词与句子,搞明白意思。核对完之后一定要跟着本文再次进行跟读。这一步非常重要,完事之后还要细心琢磨在跟读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要尽可能排除出现的问题,在以后遇到类似听力问题才能够解决。

影子跟读训练非常有效,但是在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跟读时,所跟读词语是他听到的,而不是他看到或者读到的,一定要靠学生自己耳朵判断听到的英语,之后再快速地模仿发音。因此,跟读过程中教师不能够让学生知道听力文本,对学生的听辨产生干扰。在熟练之后,学生的听力水平也达到一定高度,教师就应该提升学生跟读的速度。

2.主旨复述训练

主旨复述训练,属于口译训练中的常用方法,当然所使用材料可以是书面上的,也可以是音频,即对听到或看到的材料快速把握其意思并口译出来。这种训练方式有两种,一是听后进行复述,也就是阅读或听完文字后,就应该采用不同句法和词语描述出等值信息内容。二是听后进行总结,该训练不要传达完全等值信息,只需要归纳总结要点。在训练中学生要一边听一边说,还要提取其意思,将注意力放到信息的意义上。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训练方式具有挑战性。在训练中,应该分为两个步骤实施。

第一步,原语复述训练:(1)使用中文对中文语篇进行复述,实施上高中的学生大部分都还不能够开口直接说英语的程度。因此,应用之初应该听一些汉语语篇,也可以选择一些语言难度比较低的文本。通过一定时间训练,掌握复述训练中技巧要点,再逐渐复述英文语篇。(2)使用英语对英语语篇进行复述,因为训练的最终目标是要复述英语。因此,应该提醒学生不能过于追求英语的句式、用词或者结构,复述的重点并非语言形式,重点在于传达原语的基本信息。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让学生重视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上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第二步,复述目的语言训练:当原语复述到了一定标准之后,就应该对目的语进行复述。这种复述就是将听到的汉语使用英语复述出来,将英语文章采用汉语复述。当然训练过程中要由短增长,由易变难,在学习中提升要求。

当然口译训练的方式还比较多,各有各的训练方式,但是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口译能力。

3.口译训练的重点环节

事实上,在进行口译训练之时不能一视同仁,教师必须依据高中生的特殊性,一定要重视几个重点环节。

(1)训练应变能力:学生的应变能力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进行口译训练时应该有意识地朝这个方面培养。比如在情景对话中学生忘记怎样拼写儿科医生――pediatrician,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使用概括性比较强的词语――doctor,然后应用定语从句:who specializes in treating sick children来补救。这样训练就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增加沟通能力。

(2)训练基本功:无论做什么事情,切忌出现空中楼阁现象。训练基本功至关重要。教师应该让学生听一些难度合适的录音,让学生对该文章进行复述,如下列会话题目:

a.Suppose you are a reporter from China Daily. You are making a face-to-face interview with Justin Foster who has just come back home.

b.Do you often read newspapers?

c.What kind of news do you like to read?

完成会话后,学生应该做好笔记,然后找两个学生互相进行复述,并且找别人和自己存在的问题。

第4篇:听力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研究

听力理解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听力在现今的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很多学生的听力水平仍然很差。究其原因,最直接的因素可能是听力课中的传统教学方法对听力理解收效不大。本文把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理解中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的效果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研究英语听力理解中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否比不使用任何学习策略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学生共60人,平均年龄18岁。这些学生在进校时随机地被分为两个班。该实验进行前对他们进行了一次英语听力测试,确认两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相当。一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班的学生作为对比组。在听力课堂中,教授实验组使用各种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包括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以及社会/情感策略(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对比组的学生不进行学习策略训练,仍以传统教学方法给他们授课。随听力课的进行逐步收集数据。

2.测试工具

2011-2012年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题2套。

3.实验目的及设计步骤

探究听力理解中学习策略的使用能否对英语专业的学生产生良好的效果。

假设进行学习策略训练后的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并不优于不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假设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的英语听力教学效果优于不进行任何学习策略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对比组的听力教学步骤:按照常规教学方式授课,不涉及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实验组的听力教学步骤:除了进行正常的听力教学活动外,还教授学习策略的知识,训练学习策略的运用。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实验开始前进行了一次听力测试,以检测学生的听力水平。测试内容为2011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听力。2014年第一学期学生共有4个月的听力课,截至学期末,实验组完成全部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然后,两组进行了一次实验后测试,测试内容为2012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与测前考试难度相当。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0.050作为数据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水准。最后,对两组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如下:

从表1可见,经过该实验,两组学生的听力水平比实验前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比组:T=4.292,P

第5篇:听力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听力课坐;元认知意识培养

一、中国EFL环境下听力教学现状与开展元认知策略研究的重要性

在中国的英语学习环境下,听力学习的重要性早已得到广大教师和学者的认同,听力课程在大学英语教育中也一直被设为一门必修课程,无论是对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听的能力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重要前提。而CET作为中国大学英语考试的标准化能力测试,其发展与改革也日益侧重了对学生听的能力的测试。2005年,CET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之一就是: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考试大纲,开发新题型,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突出加强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测试。然而,中国英语教学面临的现状却是:听力理解能力始终是学习者最为头痛的一个方面,课堂中的教学实践模式也鲜有发生改变;若干年来,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instructor)而非协调者(coordinator),学生也始终是被动的学习者,很少去主动思考他们的学习过程。而听力理解的本质涉及学习者的许多复杂的脑力活动,要成为有效的听者,学习者必须高度融入学习过程,并且能够反思他们的学习过程。

中国的学习策略研究始于80年代早期,迄今已开展了大量的针对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大学生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元认知听力策略的研究也开始引起许多中国EFL研究者的注意。在现实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如何把元认知知识灌输给学生,如何通过策略培训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如何把听力技巧技能培训与元认知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是值得EFLT作者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学习者在听的过程中承担怎样的工作负荷,他们的注意力、自我监控能力、对学习的自我评估状况,等等,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在中国英语听力教学课堂中,把二语研究的理论和成果与实际教学活动联系起来,了解学习者元认知意识、通过策略培训提升元认知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元认知意识的培养

针对上述英语听力学习环境的现状,笔者在所在大学的听力班里开展了以课堂为基础的元认知策略培训,并且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可以有效启发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从而促进其他各项听力策略的发展,培养学生自我调控学习过程的能力,带动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1.课堂策略培训

为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元认知知识,在日常上课时间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的输入四种重要元认知策略:预听准备,选择性关注,听力理解监控,内容重建。在每节课开始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预习和揣测材料内容,演练可能遇到的关键词发音,提醒他们有意识的计划随后的听力活动。在处理学习材料的不同部分时,指导学生选择性地关注主题大意、具体信息,注意信息的结构关联以及语音语调特征。此外,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以小组讨论、同伴互查(peer revlew)的形式自我检查理解程度,必要的时候在班里进行内容复述、重建材料内容。上述元认知听力学习策略训练穿插在每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并检查计划实施情况、自我反省运用听力策略的频度。

2.撰写听力日记

听力日记可以使学习者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因而对学习更具责任心。一旦学生习惯于用听力日记来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理反映,学生就会主动观察学习过程,思考学习中的问题。这种记录他们的观察、反应、感知的过程就是自我汇报的过程(self-reporting)。听力日记的自我汇报方式为了解听者的大脑思维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能够收集到听者在听力过程中对自己的听力活动的感知、经验、评论,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良好的认知,唤起听者的自我调控意识;教师也能了解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复杂而微妙的思维过程和情感变化,课堂指导会更具有针对性。

本次培训活动除了日常教学内容外,还要求学生自己观看或者听补充材料(如电影、自主听力材料、语言实验室放音),随后写出听力日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追踪记录。听力日记要记录他们在每次听力活动中的感受、压力状况、情感反应及对该项听力任务和使用策略的评论;鼓励他们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方法技巧;此外,任何有关听力活动,如看电影、听英文歌曲或新闻,都可在听力日记中进行自我汇报。听力日记的记录语言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以便学生能自由、真实地记录自己的听力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提供听力日记样本给学生,以便学生掌握,并养成记录的习惯,知道从哪些方面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每周收取一次听力日记。依据学生的需要有目的的调整课堂内策略培训内容。培训结束后,教师再次收取听力日记,阅读和分析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的逐步发展变化的认知过程。

第6篇:听力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培养能力

语文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的四个子能力是听、说、读、写。这四个子能力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它们的共性是:都是或以声音、或以文字为中介进行思想交流的语言工具使用的活动;都是有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参与的心理活动过程;都有各自的具

体内容和独特的方法技巧。它们的不同之处是:功能不同――听和读主要担负吸收、理解的任务,说和写主要担负输出、表达的任务;生理机制不同――听和读是由左大脑后语言区的听觉性、视觉性语言中枢管理,说和写是由左大脑前语言区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和书写中枢管理。再者它们的具体内涵及活动方式也各不相同。要全面完成培养中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就必须综合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之相辅相成。

那么,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

一、这是由语文能力的整体性决定的

语文能力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以思维为核心、以理解和表达为主要任务的语言交流的能力,它具有不可偏颇、不能割裂的整体性。从能力的构成看,听和读是吸收、理解的能力,说和写是反映、表达的能力,前者为后者积累储存材料,奠定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再生拓展、深化和提高。吸收理解,有利于说写能力的提高;而反映表达则对听和读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听和读能力的历练。从能力训练过程来看,各个能力总是互相掺合、相互为用的。如,“听力”训练常常要辅之以“文字材料”的矫正,做到“视听”结合;同时还常常要复述听的内容,记录听的要点,做到“听说写”结合。再如,写作训练,又常常要“复听”“复读”有关资料,为“写”提供、核实依据,做到“写听读”结合;写作时又常常打“腹稿”,即用内部语言“试说”,或用外部语言“试说”,做到“写说”结合。总之各个子能力的训练,总是互相渗透,相得益彰的。

二、这是由四种能力的生理机制、心理特征的整体性所决定的

虽然听、读与说、写属于大脑皮层不同中枢分管,但是人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中枢神经的活动,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分管听、读的后语言区与分管说、写的前语言区,均属于主管语言和逻辑思维、处理时间序列和数字信号的左大脑部分。眼、耳、口、手的感官是相通的,心理活动是受同一大脑指挥的。所以只有对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才能适应大脑的生理机制及心理特征的要求,才能最有效地发展以思维为核心的智力水平,也才能伴随智力的发展,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这是由知识、技能迁移的需要所决定的

知识是形成能力的重要基础,没有必要的语文知识,就很难形成规范、熟练的语文能力和技巧。没有旧知识的储存积累,就很难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获得新知。而听、读给学生输入了一定的知识之后,就为说、写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说、写能力的发展,反过来又巩固、深化和促进了听、读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使知能彼此转化,新旧知识互相迁移。如果孤立地、片面地只训练某一个子能力,不仅不能实现“转化”“迁移”的需要,单项训练的能力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这是由信息传递和储存效率的需要所决定的

以输入信息量为例,据科学家研究,大脑吸收声音载体的信息量与吸收形象(文字、图画、影片等)载体的信息量之比为1∶1000!一位加拿大学者经过试验得出结论:“无线电60年讲授的内容,只等于电视6年所教的知识。”这就是说一个只靠耳听学习的人,60年所学知识量仅等于一个用眼睛学习的人6年所学的知识。以信息的储存量为例,只靠听觉吸收的信息可储存15%,只靠视觉吸收的信息可储存35%,而视听结合,耳闻目睹所吸收的信息则可储存65%!

由此可见,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视听并用,才可能畅通信息输入的渠道,提高信息储存的持久性。同样的道理,从信息输出的反应、表达来说也是一样,只靠口来说,信息输出简捷迅速,声情并茂,但受时、空限制,信息的准确性、持久性较差;只靠手来写,信息输出能精确无误,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不受时空的局限,但是时效速度较差,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高速传递信息的科学设施的需求。只有既能“出口成章”,又能“下笔成文”;既能说,又会写,说写并用,信息的输出无论数量还是质量才会成倍地提高。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不能偏废,而应在充分认识四者间迁移、互补、同步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将听说训练与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发展。这不只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信息时代赋予我们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

使命。

参考文献:

[1]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第7篇:听力实训总结范文

学生常面临的英语听力难关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在听力课堂上常遇到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那些看似简单的听力材料中的单词,词组或句子,听起来的时候却非常模糊,甚至听不懂是什么词。第二,在听力过程中,一旦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停下来回顾刚刚所听到的内容时,后面的录音就跟不上了。如果不停下来回顾和理解,就只能听到只言片语。第三,遇到不熟悉的语音,词汇或者语法时,忍不住局促不安,心情越着急,接下来的听力部分越是听不进去,结果脑海一片空白,不但影响了听力理解,考试时还影响到了其他题目的作答的情绪。

应对英语听力难关的方法

了解到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我感觉在以后的听力教学中应该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训练,突破英语听力难关。

(一)先抓英语基础,再促听力发展;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英语听力训练首先是英语的训练。所以要练好听力,必须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这就好象是唱歌,首先要学会识谱,有乐感,否则就唱不出好歌。训练听力更是如此,首先要学好音标,拼读规则,把握好单词、句子重音,掌握语调,精通语法。这样,听起来障碍才会减少,否则将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再者英语听力不同于音乐等其他学科,它与汉语的关系不象其他语言那么直接、密切。所以,我们得用相应独特的方法,要先简后繁,先短后长,先一词一词地停顿听,再一句一句地停顿听,最后不停顿听。这样,听力就会渐渐好起来了。

(二)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兴趣教学,选择轻松易懂的的口语能力材料或优美的英语歌曲,在课堂上或课后播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环节学习压力。教师还应坚持用课堂英语组织教学和讲解语言材料,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应借助图片及各种视听工具进行教学,以便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三)充分利用听力课教学,激发学生听的素养潜能。1、重视语音、语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灵敏听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和朗读技巧,尤其是单词的重读音节、非重读音节、连读、弱读、同化、失去爆破等语音知识。2、培养学生短时记忆快速扑捉信息的能力。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以有效的方式迅速记录所听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听力材料的能力。学生在听录音时,应能从对话的信息中,准确判断人物的身份和关系,及主要事件的背景、时间、地点。通过训练,学生还要能迅速了解听力材料中说话人的意图、观点、态度、甚至“言外之意”。

(四)熟悉听力测试题型,精选听力材料。教师在英语听力教学时要注意听力材料和题型的选择。高考听力材料的选用十分重视语言的真实性和交际性的原则,材料一般来源于实际生活。选择题型时既要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又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选择,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让学生了解题型结构和特点,有的放矢进行听能训练。

(五)听说读写相互促进,有机结合。英语听力的训练决不是单一的,它必须与说读写的训练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并且始终体现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另外听力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实践活动。几天、一两个月不可能把听力训练好,它具有反复性、长期性。

注重强化学生英语听力技能训练

当然在课堂上也应该利用有限但最有效的时间,注重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这是一项技巧性训练,需要老师多开发,多总结。

(一)英语思维能力的训练。许多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时,因为没有英语语感、英语的思维习惯,而影响了听力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听录音时,常常把英语词义转化成汉语后才能理解,这就造成了时间延误,跟不上语流。导致听觉失误和信息不连续。为改变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用英语授课,努力创造课堂英语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在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大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力度,培养学生英语语感,使他们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建立起一套新的英语语言系统,养成用英语思维作为理解手段的习惯。

(二)辩音能力的训练。在语音方面,不仅要强调在微观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的层次上进行教学,而且着重在语调、语调群界限、主要句重音等宏观方面培养学生识别语音语调对语言意义的影响。当代听力教学法所进行的语调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语调与语言意义的关系,不仅需要指出语调是指说话人语音高度在方向上的变化,而且应强调它反映了语言交际意义的变化。

(三)预测能力的训练。假设是预测与推断的基础,已有语言与社会知识是预测的出发点,推断则是在理解了部分听的内容后所作的理性分析与判断。所有这些都是听力理解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听音时利用语法知识和普通常识积极地对话语进行预测,不要消极地等待下文,否则,一旦语流袭来,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就会影响信息处理的听力理解。

总之, 英语听力在英语语言四项基本技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突破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是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教学理论,并将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有助于训练听力的正规方法,都可以尝试。但要边训练边总结经验,边摸索规律,这样才能训练好听力。

参考文献

[1]陈英.高中起始阶段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2]高利华.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探讨

第8篇:听力实训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高师《教学论》教学中,构建技能训练框架、建立评佑指标体系、分项累加记载成蜻,可以构建起师生之间职业技能训练的互动机制。

    高师《教学论》是研究教学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师范生明确学科性质和任务、掌握教学规律和方法,为当好合格的中学教师打基础。具体地讲,高师学科《教学论》是培养高师学生未来从教技能的应用性学科。它要求《教学论》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理论讲授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如果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就会出现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如果只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理论讲授,学生在技能训练时就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在高师《教学论》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讲授、轻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倾向。把高师《教学论》等同于其他理论课程,导致的结果是《教学论》课上完了,而学生的从教技能却并不具备,理论同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十分严重。在高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以下简称为《教学论》)教学中,通过构建职业技能训练总体框架、建立与技能训练框架相对应的评估指标体系、量化分项累加记载《教学论》测试成绩三个环节,将理论讲授同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较好地结合起来。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学论》得到陕西省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计划[984008]课题和陕西省面向21世纪工程[0204018]两项课题的资助。2006年6月被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一、根据《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构建技能训练内容总体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

    国家教委1994年制定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规定:“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部分”。从以上引文中可以看出《教学论》教师在技能训练中的旦体分工是:指导学生用普通话进行规范的教学语言表达、用规范的汉字进行板书设计。据此,确定出《教学论》课中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的总体框架。

    从上面技能训练总体框架中可以看出:在技能训练内容方面,《大纲》规定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基本上包括在内。同时,结合教育实习的实际,增加了电教设备的操作、教具制作、每人组合试讲十分钟课等内容;在训练方法方面,体现了“系统训练、分段实施、相互交叉”的训练原则,从训练讲普通话和书写规范汉字开始,扩展到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具制作,最后到试讲教材内容,体现了由易到难的梯度变化。另外,在训练说话时,将板书粉笔字的内容纳人,两者同时交叉进行,可以使学生提前开始练字,节省大量的训练时间。

    当建立起技能训练内容总体框架后,就要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评估指标体系,以便于具体操作。应对应地制定出“五分钟带板书口语训练评分表”、“手抄报制作评分表”、“教具制作评分表”、“学生组合式试讲评分表”、“学生听课态度评分表”等五个具体的评分表,并相应地确定具体的操作办法。

   二、量化分项累加记载《教学论》成绩

    在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框架中,既体现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具体内容,又设计出了技能训练的具体操作时间表。

    在具体操作阶段,主要是抓好示范和检测这两件事,在每项技能训练开始时,应先给学生讲解本项技能训练的目的和意义、要求和评分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观看往届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示范录像;手抄报训练开始之前,展示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示范结束后,让学生按要求在课下练习一至两周时间,教师按评分标准在全班进行检测,两轮每人五分钟带板书口语训练进行检测时,现场临时指定同学上台检测,这样可以使没有检测的所有同学都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应激状态,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提醒讲过的同学,要被提问评价台上同学所讲的优缺点。回答间题情况,记入本人听课情况部分成绩之中。这样做,可以使台上和台下的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技能训练上来,提高训练实际效果。

    手抄报和小制作的检测,可通过每人交一件作品的形式来进行,由考评组通过联评打出成绩。

    组合式试讲检测时,先排好顺序让试讲者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每四人组合为一个小组,象接力赛一样合作完成一节课,每人十分钟,这样既避免听众因重复过多产生厌烦心理,又可保证教学环节完整,还可发挥协作备课精神。按正规的上课环节要求试讲者,要求其他同学当好听众,按听课要求去检测听众,要求听课者要按时回答提问,做好听课笔记,试讲结束后提问听讲者评价本节课的优缺点,并不定期地抽查听课笔记。

    成绩记载按百分比分项累加的办法进行。(教学论》课理论考试占50%,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成绩占50%,两者合并构成(教学论》课的最终成绩。在技能训练的50%当中,由五个部分构成,即两轮五分钟带板书口语训练占10%(一轮带稿,二轮脱稿)、手抄报占10%、教具制作占10%、组合式试讲占10%、听讲态度占10%。听讲态度的成绩待所有技能训练结束后,根据平时检查情况综合确定。

    建立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互动机制,教师就会由过去的亲自参与练转变为引导和检测训练,学生就会由过去的跟着练变为自觉练和相互监督练。

    三、实践效果及推广价值

第9篇:听力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训练;措施

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内容,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听”位居首位,可见其教学地位不言而喻。良好的英语能力要做到听要会意,说要达意,读要附意,具体表现为:在“读”过程中要附议明确的意义于书面符号,达到朗朗上口之效,对于“写”要全面记录耳边所听到的声音讯号及其脑海中情景,由听而说、而识、而读、而写,循序渐进、循环往复,才能不断获得英语语言技巧和能力。“听”贯穿于英语语言学习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笔者结合多年来的英语课堂教学实际进行总结和反思,进一步阐述了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强化听力训练。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重要性分析

近年来,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观点――书面表达是检测学生学习、运用英语能力的重要方式,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大部分人主要运用的也不是口头表达。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强化学生的书面训练就够了。这种观点是错误而片面的。首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育事业是需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如若只是应付考试,迎合应试教育的需要,只注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有悖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其次,文字、语言是信息传达的主要渠道,并不是一种僵硬死板的符号、代码,如果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不结合听力教学,不创建有声有韵有情有景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只是片面地运用字母排列和堆砌,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和刻板记忆,势必是不能提升书面训练的效率,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要以听力训练为切入点,强化学生英语听力训练教学。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的加强措施

1.激发学生英语听力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育不在于强制,而在于情趣的激发。”兴趣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影响教学成效的主要因素。在初中英语训练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缺乏训练兴趣,参与听力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听力训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且具有一定的枯燥性、繁琐性,容易让学生自身产生厌倦、逃避等教学情绪。因此,强化学生听力训练的第一要务是激发学生英语听力的欲望,燃起学生听力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对于刚步入初中学习的学生来说,往往伴随着新奇与向往,特别是对于英语课程,新奇中夹杂着羡慕,学习欲望十分强烈。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这一时机,将学生的新奇感转化为兴趣、欲望。比如说,老师可以借助于一些小故事、英文歌曲等,实施和开展听力训练,还可以让学生模仿、记忆一些生活用语,学会一些语句,听懂一些语句,进而运用一些语句。

2.强化学生听力技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