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诗歌意象范文

诗歌意象精选(九篇)

诗歌意象

第1篇:诗歌意象范文

李贺从小体弱多病,相貌奇异,“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昌谷集·李长吉小传》)。成人后官卑职冷,忧伤失意,导致他失去了常人的平衡心态而呈现为轻度变态的特征。

李贺的变态心理在他诗歌中主要呈现为“秋坟鬼唱鲍家诗”式的,诗作充斥着荒坟古墓、鬼火灵光之类的怪异意象。他的变态心理也体现对仙界的圣洁和美好的幻想,尤其表现在对“香”意象的创造上。

据《李贺诗索引》统计,“香”出现了八十二处①。通检清人王琦所编《李贺诗歌集注》,李贺的香意象有三大类型。

一、植物芳香

植物芳香中,既有单一原生态,也有通感复合态。

单一原生态的如“丁香”摘要:

乱系丁香梢,满栏花向夕(《难忘曲》)。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巫山高》)。

如“竹香”摘要:

侵衣野竹香,蜇蜇垂叶厚(《感讽五首》其五)。

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昌谷诗》)。

再如其他各类植物之香摘要:

江头櫨树香,岸上蝴蝶飞(《追和柳恽》)。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蜀国弦》)。

这些都是植物体本身能发出并能为人的嗅觉所直接感受到的“香”,便是自然原生态植物之香。李贺诗歌还有通感复合态的植物芳香。“通感”是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官能可以相互沟通,不分界限。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气味的分类是心理学的一大难题,然而李贺运用通感对气味——主要是香味,进行了条分屡析摘要:

暖香——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南园》)。

寒香——细露湿团红,寒香解夜醉(《石城晓》)。

枯香——晓木千笼真蜡綵,落蒂枯香数分在(《新夏歌》)。

刺香——刺香满地菖蒲草,雨梁燕语悲声老(《新夏歌》)。

腻香——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昌谷北园新笋》其六)。

涩香——松柏愁香涩,南园几夜风(《王濬墓下作》)。

新香——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五粒小松歌》)。

嫣香——可怜日暮嫣香落,嫁和春风不用媒(《南园十三首》)。

古香——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帝子歌》)。

暖香,是肤觉通于嗅觉,描述南园暖热气候条件中杏的芳香。

寒香,是肤觉通于嗅觉。“团红,花也。有露润之,其香甚寒,嗅之可以解夜来之醉”②。

枯香,是干枯衰败的花香,视觉通于嗅觉。

刺香,刺鼻的香气,是肤觉通于嗅觉。王琦说摘要:“刺,谓其(菖蒲草)叶尖如刺。”以外形解释“刺香”,似乎不妥,假如以“味辛”的气味解释更符合李贺嗅觉敏感真相。

腻香,是浓烈粘腻的竹香,触觉通于嗅觉。

涩香,是苦涩辛辣的松香,触觉通于嗅觉。

新香,是清新淡雅的小松树气味,视觉通于嗅觉。

嫣香,是缤纷艳丽的花的浓香,视觉通于嗅觉。

古香,是老桂花树的成熟香气,视觉通于嗅觉。

二、物品芳香

自然物品类摘要:

香雨——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四月)。

桃胶香——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南园十三首》其三)。

香钩——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南园十三首》其八)。

香露——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香泥——水灌香泥却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牡丹种曲》)。

香雨,雨自花间而坠者,故有香。

桃胶香,桃树分泌的汁液,凝如琥珀,含香。

香钩,鱼饵之香。

香露,花上露水。

香泥,泥土本来芳香,种了牡丹更香。

人工物品类的香主要是芳香建筑及其装饰物品的香。

唐人非凡重视芳香建筑,“唐代皇家建筑和达官贵人住宅府邸,曾大量使用香料作为建筑材料。这些材料或由政府规定把香料作为贡品、赋物收纳进入京城。《大唐六典》卷三户部郎中员外郎条记裁摘要:全国十道贡赋之中有麝香、香漆、绛香、胡桐香、零陵香、沉香、甲香、丁香、詹糖香蜀椒等。同书卷二十太府寺右藏署条也记载摘要:永州的零陵香,广府的沉香、霍香、熏陆香、鸡舌香,京兆的艾纳杏、紫草等,均属必征贡的藏品。海外贡使还经常带来异常名贵、珍花嘉树的南洋龙脑香、康国郁金香、波斯的安息香等”③。

李贺的诗中出现过“香筒”“燃香”“烛香”“香火”“熏香”以及由熏香而导致美人衣物的香等等香的物品或熏香的习气,这些是为生活装饰性、养生性的“香”,尤其以“燃香”为多见,而燃香不仅仅为了熏香,也为了记时,反映了唐代香文化的细节。

好持扫罗荐,香出鸳鸯热(《黄头郎》)。

——香从鸳鸯形的燃香炉冒出。

沉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屏风曲》)。

——沉香木燃茱萸烟。

象口吹香毾登毛暖,七星挂城闻漏板(《宫娃歌》)。

——象形燃香器皿,“空中以燃香,使烟自口出”④。

晓奁妆秀靥,夜帐减香筒(《恼公》)。

——“香筒,帐中烧香器,至晓火尽故香减”⑤。

守帐然香暮,看鹰永夜栖(《送秦光禄北征》)。

——“香,谓记时刻之香”⑥。

行处春风随马尾,柳花偏打内家香(《酬答二首》)。

——“内家香”是宫廷制作的香。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秦宫诗》)。

——当是熏香为宴会助兴。

金蟾呀呀兰烛香,军装舞妓声琅铛(《荣华乐》)。

——蟾形熏香器皿。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鼕鼕(《神弦》)。

——女巫迎神以香气、鼓声,故觉香气似带咚咚之声,似非讹文而为通感,听觉通于嗅觉。

人闲春荡荡,帐暖香扬扬(《感讽六首》其一)。

——住室熏香。

归来无人识,暗上沉香楼(《莫愁曲》)。

——沉香木制作的楼房。

三、美人芳香

在李贺的一些诗歌中,“香”是美人芳香——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竹》)。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秦王饮酒》)。

真珠小娘下青廓,落苑香风飞绰绰(《洛姝真珠》)。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洛姝真珠》)。

绿香绣帐何时歇?青云无光宫水咽(《李夫人》)。

玉转湿丝牵晓水,热粉生香琅玕紫(《夜饮朝眠曲》)。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美人梳头歌》)。

在李贺的意念里,只要是美人,只要涉及到女人,都带上了“香”。

第2篇:诗歌意象范文

Abstract: Imagery is also used in many English poems. When translating the poems into Chinese, the translator ought to first identify and interpret the imagery correctly and explore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n to make a proper treatment of the imagery on the basis of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in using imagery in the two languages. The construction of imagery in the translated poems involves the translator's effort to represent the aesthetic innovations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form and intention of the original poems. Meanwhile, the translator ought to make corresponding alteration and adjustment considering the TL reader's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psychological demand. In this way, the translated poems may well suit the TL reader's demand for a harmonious beauty in the translated works.

关键词: 诗歌;翻译;意象

Key words: poetry; translation; imagery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30-03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0年专项科研计划项目(2010JK027);宝鸡文理学院重点科研项目(ZK0819)。

作者简介:王卫强(1967-),男,陕西眉县人,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

0 引言

在诗歌的诸多美感要素中,意象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诗歌的灵魂和诗意存在的重要条件。由于意象的存在,诗才成为诗,而非日常的文本。注重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这种传统被介绍到西方之后,对西方的诗歌传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并引发了以庞德为代表的美国文学史上的“意象派运动”,使意象创造和运用成为美国诗歌创作的自觉手法。虽然英美诗歌传统在意象派运动之前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但这并不能说英美诗歌中就没有意象运用。实际上,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表达人文精神的诗歌,到十七、十八世纪的强调理性、温和的新古典主义诗歌,到注重精神情感和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诗歌,再到用试验性创作手法表现人在工业化影响下的精神空虚的现代派诗歌,都可以从中找到各种意象的创造性使用,这为诗歌之美和恒久魅力增色不少。

意象是诗歌翻译的基本单位,诗歌翻译不仅要考虑意象的辨识、阐释,而且要考虑在译诗中意象的合理构建,这关乎译诗的诗性是否能够保存,原诗艺术效果是否能够得以对应传递,译诗读者是否能够获得相似的审美体验(即美感)等方面成与败的关键。本文将从诗歌的意象概念出发,通过分析英文诗歌中的意象创造,找出诗歌意象构建的有效方法,并对译例做出评估和鉴赏。

1 诗歌中的意象

意象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的“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思是说:“有独特见解的工匠,凭着意象来进行创作”[1]。通过后继唐宋诗家的补充和发展,“意象”说逐渐完善。按照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诗人总是“立象”以“尽意”,“象”为“意”设。意象是一种复合体,它包含诗人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和感性体验,“意”通过“象”来呈现[2]。中国人讲求的诗歌意境,可以通过意象排列组合叠加而在人的心理产生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而感受出来。例如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由并置的12个意象构成,有一种自然显现的关系构成了一个荒远、古朴、寂寥的景致,生成了意味无穷的意境,从而表现出语言显现的魅力[3]。

受中国诗歌意象传统的影响,庞德在他的诗《在一个地铁车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只用了短短的两行:“这些面孔似幻象在人群中显现;/一串花瓣在潮湿的黑色枝干上”(江枫译),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在巴黎地铁车站下车后所看到的景象:他突然瞧见一张美丽的脸庞,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地出现。本来他已把这种印象用30行的长诗写下来,但他有意地将诗所建成了现在的两行,而每一行中都包含有感官体验而产生的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好的图画,这真顶得上千言万语。(Kennedy, 1990:73)这种意象的使用使诗歌产生了灵动、别致的诗歌之美。

那么,意象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表意的象”[4],有人说是“诗人对自我思想感情意念表达的间接性和对表现对象的陌生化的寻求”[5],还有人说是“一个情感的、引起读者再创造形象的语言符号”[6],而埃兹拉庞德说意象是“在一刹那同时呈现一个知性和感性的复合体”[7]。从这些对意象概念的界定中,我们可以说意象具有几个特点:一是意象具有二重性,即“意”和“象”、“知性”和“感性”;二是意象是将思想情感理念寓于物象之中,所谓“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具有隐喻性和象征性;三是意象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是“陌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特有的心理体验;四是意象一般表现为语言。

诗歌的意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内容,意象可分为自然的、社会生活的、人类自身的、人创造的、人虚构的等五种;根据人的感觉,意象可分为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和动觉意象;按组合方式,意象可分为叠加意象、并列意象、拼合意象、辐射意象等;意象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是相互渗透的,具有“复合性”和“复杂性”特征[7]。

意象的美感之处在于,意象对于人类共通的情感进行了抒发宣泄,使读者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感悟,是生命产生净化和升华,是海德格尔所理解的“诗意的存在”[6]。意象通过一种移情投射,召唤人们按照自己的生命境遇阐释艺术品[3],创造性的形成了自我独特的生命意义。所以,研究诗歌意象是阐释理解诗意存在的重要方面,也是研究诗歌译作恰当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2 英诗中的意象及其翻译

意象作为诗歌的基本单位,对于诗歌意境的产生有重要的作用。虽然意象运用是汉语诗歌的传统,但我们也会发现在英语诗歌中意象的使用也不是没有。当然,意象在英语诗歌中不像在汉语诗歌中那样密集,诗行间的意象的相关性更大、独立性较低,所能引起的语义联想范围相对较小。这样,在英诗汉译时,单个意象的处理相对轻松。但考虑到英汉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审美差异,译者不能不做出一些努力处理诗歌意象的问题。而且,要达到美译,译者要更加注意原诗的审美交际意图,也要考虑译语读者的审美期待,译者的意象构建不可谓不是一项重大任务和使命。

约翰・多恩(1572-1631)是十七世纪英国风格独特的“玄学派”诗人,采用极富想象力的比喻和奇怪玄妙的夸张手法来阐释和强调他的诗歌主题。有时候,他的比喻新颖别致、令人称奇,有时候又显得夸张离谱、晦涩难懂。他的诗歌中也有意象的创设,不过与汉语诗歌不同,两个意象是通过隐喻的方式并置在一起的,一般形成本体和喻体在不同“域”之间的映射[8]。多恩有一首诗《别离辞:节哀》,其中有这样的意象并置:“两个灵魂打成了一片”,“像金子打到薄薄的一层”;“就算两个吧,两个却这样/和一副两脚规情况相同”(卞之琳译)。在另一首诗《致死神》中则将死神比作是“命运、机会、君主、亡命徒的奴隶”,“和毒药、战争、疾病同住在一起”(杨周翰译)。一般情况下,英诗的意象在相邻诗行间独立性较低一些,比较容易使读者在较小的范围内产生语义联想;而且英诗中在两个意象间使用“像”或“是”之类的陈述词的情况要多一些。在译诗中,由于译者经常要满足英诗的形式需要,所以保留这样的本体和喻体并置的形式,并使用陈述词。这样做就使译诗诗性在汉语读者看来大打折扣。

在威廉・布莱克(1757-1827)的诗《伦敦》中,诗人运用了很多意象,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一幅资产阶级统治者垄断下道德堕落、身心腐败、社会风气沦丧的伦敦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对诗人所处的时代人们的生存境遇做了澄明敞开式的描绘,给人以深刻而难于释怀的审美体验。诗中既有视觉的意象,如chartered street(chartered Thames, marks of weakness, marks of woe, every blackening church, palace walls, midnight street, new born infant's tear, marriage hearse等,又有听觉的,如cry of every man, mind-forged manacles, every infant's cry of fear, chimneysweeper's cry, hapless soldier's sigh, youthful Harlot's curse等,每个意象就像画家拿起画笔在画布上的一抹一涂,排列在一起,构成了伦敦社会的完整画面(要知道,诗人也是个画家,有大量的版画作品)。译文中对这些意象必然经过译者的精心处理和着力构建,否则肯定会影响到诗歌意境和情绪的顺畅传递。有了译者的努力,我们才可以读到下面精美的诗行:

多少扫烟囱孩子的叫喊

震惊了一座座熏黑的教堂,

不幸兵士的长叹

化成鲜血流下了宫墙。(郭沫若译)

同样是对伦敦的描写,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在他的《伦敦,1802》中创造了不同的诗歌意象,把伦敦比作“一潭死水”(stagnant waters),把自己对伦敦的感性认识用物象的形式象征性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指出他从法国返回伦敦后所感受到的虚饰和招摇:

…altar, sword, and pen,

Fireside, the heroic wealth of hall and bower,

Have forfeited their ancient English dower

Of inward happiness…

……教会,朝廷,武将,文官,

庙堂上的英雄,宅第里的公侯,

都把英国的古风抛丢,

失去了内心的乐。…… (王佐良译)

译者在翻译这几行诗时,没有简单地将altar, sword, and pen, fireside, the heroic wealth of hall and bower等意象以字面对等的方式译出,而是考虑到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这些意象所产生的意蕴内涵,根据意象所具有的象征性特征,对意象进行了重建,使其更加适应译语读者的认知框架,做到意义之真和形式之美的恰当结合。

再看布莱克《扫烟囱的孩子》一诗中孩子对路人的倾诉:

They clothed me in the clothes of death,

And taught me to sing the notes of woe.

… …

And are gone to praise God and Priest & King,

Who make up a heaven of our misery.

他们就把我拿晦气的黑衣裳一罩,

他们还教我唱起了悲伤的曲调。

…………

就跑去赞美了上帝、教士和国王,

夸他们拿我们苦难造成了天堂。(卞之琳译)

原诗中用了the clothes of death, notes of woe, God, Priest, King, heaven,译者分别译为:晦气的黑衣裳,悲伤地曲调,上帝,教士,国王,天堂等。应该说译者的意象构建恰到好处,不但准确传递了是人的意念和情感,而且在感性认识上做到了与原诗的对应,而且符合汉语读者的认知体验,有利于他们产生符合原诗交际意图的语义联想。特别是the clothes of death的处理,译成“晦气的黑衣裳”不但在语言形式和音韵效果上非常恰当,而且用“黑衣裳”这一意象更能触发译诗读者的文化系统和心理图式。

3 组合意象的翻译:以《过沙洲》为例

意象组合构成意境,并列在一起的意象在相互间产生被约束的心理表征,共同接近主题。组合起来的意象具有了趋同的引申和比喻意义,相互照应,表现出相同范畴的共有特征。在翻译中,译者不光要考虑单个意象的翻译,而且要考虑组合意象对诗歌主题的支撑作用,单个意象的处理不可能脱离了主题倾向性的制约,不可能不考虑并置组合的意象间的相互影响。译者在诗歌翻译中要抓住核心意象或意象组合,在译文中加以变通或重建,即所谓的协调或调适性重构。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勋爵(1809-1892)的诗歌《过沙洲》中拥有丰富而意味深长的意象和意象组合:

Crossing the Bar

Sunset and evening star,

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

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

When I put out to sea,

But such a tide as moving seems asleep,

Too full for sound and foam,

When that which drew from out the boundless deep

Turns against home.

Twilight and evening bell,

And after that the dark!

And may there be no sadness of farewell,

When I embark;

For though from out our bourne of Time and Place

The flood may bear me far,

I hope to see my Pilot face to face

When I have crossed the bar.

过沙洲

夕阳坠,晚星出,

一个呼声唤我多清楚!

河口沙洲莫悲哭,

当我出海去。

海深邃,洋空阔,

流水似睡静无皱。

满潮水悠悠,

潮来深海总须回头流。

暮色降,晚钟起

钟声之后便是幽幽夜?

离别时分莫哽咽,

当我登船去。

人间小,人生促,

这潮却能载我去远方。

但愿当面见领航,

过了沙洲后。(陈维航译)

《过沙洲》这首短诗共十六行,采用了隔行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优美,意境盎然,显示了诗人注重本能和自然的特点。这是丁尼生晚年的作品,虽不是最后一部,但被视为诗人辞世时的告别作。诗人对自然中事物的屡屡关照,隐喻出诗人内心的对晚年人生境遇的直觉和顿悟,将感性与知性在自然万物的身上结合起来,表达出诗人对死亡的期待和无所畏惧的本能状态。对诗人来说,死亡就像那神秘的海洋,自己就像那离岸远行的旅者,通往死亡的神秘海洋的旅途既庄严又欢快。

一般说来,英文诗歌首先在语言表现出形式上的完整,其次是单个意象在诗行间的独立性要差一些,是读者产生的语义联想的范围也小一些。虽然如此,《过沙洲》这首诗比较独特,前两行诗就已短语形式并列出三个相对独立的意象:sunset(夕阳)、evening star(晚星)和one clear call(一个清楚的呼声),预留出较广阔的感受和思想空间,节奏上也短促有力,节奏感强,用简笔画的手法很快勾勒出诗意画面,创设出悲壮而又自信欢快的诗歌意境。随后的诗行中,诗人继续使用语海洋有关的意象,用twilight(暮色)、evening bell(晚钟)、the dark(黑夜)、bourne of Time and Space(时空界限)隐喻悲壮的人生暮年;用tide(潮水)、boundless deep(无边无际的深海)、flood(潮水)等隐喻死亡的归宿,毅然决然而且欢快、无所留恋。

从译诗中可以看出,译者并非简单地在英汉双语间移植意象,而是根据意象的组合叠加,重构出适合汉语表达形式的意境,使译诗更显得意蕴优美、意境深远、音韵动听自然,具有汉语古诗词的韵味和气象。译者对意象的处理不是孤立的进行的,而是用重组和调整的方式进行的,因此译诗中就有了这样的表达意象的诗句:“夕阳坠,晚星出,/ 一个呼声唤我多清楚!”“海深邃,洋空阔,/ 流水似睡静无皱。”“暮色降,晚钟起 / 钟声之后便是幽幽夜?”“人间小,人生促,/ 这潮却能载我去远方。”译诗将原诗的语言风格、韵律特征、意象特征和意境特点都恰当地再现出来,这为读者提供了独特的审美享受,从而丰富了他们的审美体验。可见,诗歌翻译中对并置意象的调适性重构极为重要。

4 结语

意象是诗歌审美的关键因素之一,意象的翻译关系到诗美的传递。由于中西方诗歌创作传统和语言形式的差异,对意象的重视程度和意象的运用技巧也有不同。如何在诗歌翻译中恰当传递意象的形式和意蕴,对于诗歌之美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组合意象的处理,因为事关意境的再现,译者需要在在准确把握原诗意象和意境的基础上,通过考虑译语读者的美感体验习惯加以变通或重构,对组合意象进行协调或调适性重构,以便使译诗达到意蕴、情感和音韵上的和谐之美。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2]李小平.中西方诗歌意象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10,(1).

[3]牛宏宝.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郑新安.论诗歌意象的创造[J].郑州大学学报,2007,(4).

[5]邹建军.论诗歌意象的审美特性[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4).

[6]魏全凤.诗歌意象美的传递――以唐诗英译为例看诗歌翻译[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6).

第3篇:诗歌意象范文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意象

意象凝聚了诗人的人格特征,是其创作灵感和个体生命经验的体现,它们在营造氛围,揭示主题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徐诗意象的分类

(一)描写性意象

诗歌意象的获得大多数来源于大自然当中的客观事物,因此,诗人需要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仔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正如宗白华所言:“诗的意境,就是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神秘互相接触映射时造成的直觉灵感。”①

描写性意象在徐诗中主要表现为自然意象的运用,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比如:山脉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都为徐志摩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激发出他对生命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徐志摩在诗歌中绝不是简单的堆叠意象,而是寄予意象深刻的内涵,从而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象征性意象

象征性意象的使用,使诗歌含蓄而不浅显,意味深长。比如在徐志摩诗歌当中,“白云”的意象通常是诗人自我性格的象征,云在天空中轻盈的飘来飘去,和徐志摩洒脱的个性气质极度相符。对于《黄鹂》一诗,我认为可以看作是徐志摩人生轨迹的象征,诗中的黄鹂用尽全部力量,冲破层层迷雾的阻隔,变成一朵云彩,飞向遥远的地方。徐志摩一生不为社会常规所束缚,是追求自由之人的典范,无奈最终不幸遭遇空难,令人扼腕。

二、徐志摩诗歌的意象美

新月派强调诗歌的语言和格律,在此影响之下,徐志摩在创作时,也格外注重诗歌本身的辞藻,句式和韵律,呈现出独特之美。

(一)音乐美

受古典诗词以及西方自由诗体的影响,徐志摩格外重视诗歌的音乐感。徐志摩的诗歌带给人们的节奏美感,与他重视诗歌的音乐性相关,他认为诗歌的真谛不在于字义,而在于诗歌音节的整齐和流动性。童庆炳说:“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最强调音乐美。”②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首先表现在意象的重复上面,如《雁儿们》,全诗前四节第一句都在重复,看似非常嗦,实际上诗人正是通过这种重复的形式向读者传达一种迷惘,不知所措的情感状态。

除了意象的重复,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还得益于句式和韵律两个方面。在句式方面,诗歌主要是运用长短不齐的语句来形成一种交替错落之感。徐志摩还在韵律方面做了尝试,韵律,简单说来,是指诗歌的押韵,成功的押韵可以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与白话诗过于散文化的形式相比,押韵可以让诗歌结构更加整齐。

(二)动态美

徐志摩的诗歌里面大量运用了富有生命力的意象,一切动态的事物都能激发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从而传达给我们一种动态美。风掠过的痕迹,白云飘过的影子,低头娇羞的少女,都被他贴切地应用在诗歌当中。如《黄鹂》,诗人眼中的黄鹂美艳,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它迅速的飞上树梢,霎时又展开翅膀,冲破浓密,飞走了。徐志摩多动者的性格使他释放出充分的创作热情,积极地面对一切,他暴风雨式的感情,使他在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偶像时都表现出义无反顾的力量,其过度的精力使他不断地往生命的顶峰攀爬,最终在命运的烈焰中死亡。

三、徐诗意象的人格体现

意象带有诗人的主观感彩,由于每个诗人的个性不同,其在创作中运用的意象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特意象,我们可以以意象为中介,来窥探徐志摩的人格特征。

(一)皈依自然

皈依自然是诗人获得生命力量的不二法则,徐志摩在大自然当中寻找自己的理想,充实他空虚的心灵。徐志摩的诗歌大体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特征,但细细阅读,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一种失落悲观的情绪。在《月下雷峰影片》一诗中,徐志摩为读者营造了一个与人间截然不同的虚幻世界,让读者沉迷于其中,不断的去幻想,于是一种超现实气息向我们扑来。中国当时压抑的社会环境,道德的沦丧堕落,使徐志摩无力面对现实。大自然则为徐志摩提供了一个心灵庇护的场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忘记了尘世的烦恼,并以此来安放自己无所依靠的灵魂。

(二)追求爱的理想

梁实秋曾经说过徐志摩毕生的时间都在为实现一个单纯的理想而努力,即不断地追求浪漫的爱。对徐志摩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爱情,爱情的成功,意味着生命的成功;爱情的失败,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爱情伟大神圣,不可冒犯。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我们可以体会到,徐志摩眼中的爱常常是跟死亡联系在一起的,死亡才是爱的最后归宿。如在《翡冷翠的一夜》一诗中,徐志摩明确的表达到,爱情的强大魅力让他无法呼吸,几乎快要走向死亡。这首诗歌展现的是处于热恋当中女人的自我独白,她完全沉浸在炙热的爱情当中。为了爱情,她放弃一切,即使与当下社会格格不入,跟随心上人进入地狱,也要不断地抗争,勇敢地维护自己的爱情。

注释:

①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1

②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71

参考文献:

[1]陆耀东.徐志摩评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第4篇:诗歌意象范文

关键词: 庞德诗歌 意象 局限性

20世纪初叶,后浪漫主义主义和后象征主义氛围中的英美诗歌过分张扬个性,无病,语言拖沓见长。为扭转这种困境,以庞德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积极吸收外来营养,从古典诗歌传统中借鉴简隽明晰、表现力强的意象,建立了意象诗派。表达简约、句法单纯,实力强劲的中国诗歌为英美诗坛注入了一缕清风,极大地改变了英美诗歌的生态。

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借鉴,主要是在中国诗歌的“意象”上。本文从以下几方面研究庞德诗歌的“意象”。

一、中国诗歌的“意象”

在谈到庞德意象诗歌之意象时,我们先看中国诗歌对“意象”一词的理解。中国的古代文学批评是一种感性的批评,并没有把“意象”一词用专业的词语解释出来。严格来说,中国“意象主义诗歌”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也没有一个意象主义的流派,更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意象”这个概念却早已融入我国的古典文学之中。

关于意象理论,在中国,最早的说法从《易经》说起,书中有“观物取象”、“立意以尽象”的说法。根据历史推断,这里的“象”指的是卦象,是抽象的事物。而诗歌中的“象”则是物象,是具体可感的事物。“意”与“象”的关系莫过于“情”与“景”、“心”与“物”的关系,对于想象力极为丰富的诗人而言,最好的诗歌作品无非是情与景的完美交融。关于这样的论述还有,如刘勰指出诗歌构思应“神与物游”,谢榛认为“景乃诗之媒”,王夫之提出“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王国维提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由此推及,古人作诗是将内心的意借助与外在的景物表达出来的,象只是一种假托,寄意于象。诗歌的创作过程是一个由观察、感受、揣摩再到表达的过程。选定一个物象,便将自身的所思所感寄托于它,把她融进感情世界面,形成一个艺术天地,将这样的感受传给读者,增加其想象的空间。

可以这样理解,意象通常是指“意中之象”,主观情感与客观的物象融合而成的心象,意象的组合则是为了构建一个意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再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其中的意象虽是自然景物,但无不带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社会事物也可作为意象,如人物形象、生活画面、历史事实等,都可以寄托个人情思。在众多的意象结合在同一个作品当中,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画面时,就形成了一个意境,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通篇由互不关涉的十二个意象组成,但它们集中起来,却营造出了一个巨大的空间,时值傍晚时分,面对西沉的太阳,孑然一身的旅客显得如此孤独与渺小,此情此景怎不令人肝肠寸断?

二、 西方(庞德)诗歌的意象

意象派,是欧美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诗歌流派,其主要创始人是庞德,后期领导人为洛厄尔,均为美国诗人。还有英国诗人代表人物弗林特、阿尔丁顿等,西方文学批评是一种理性的文学批评,当中国的意象传入西方之后,他们立即对意象开始做出了理性探索性的定义。“意象主义”一词的提出在庞德任特刊编辑时,将杜利特尔、阿尔丁顿的诗作以“意象主义者”的名义发表于该刊物上,庞德是意象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对于“意象”的定义,他曾经有三次论述,1913年3月,他第一次对意象的概念作出了论述:An Image is which presents an 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complex in an instant of time.(意象呈现瞬间当中产生的智力和情绪上的集合体。)[2]但并未说清楚“意象”究竟是什么,只是说诗歌中的意象会刺激读者产生某种心理反应,反之,不能刺激读者产生心理反应的意象就不能算作是诗歌意象。年轻的庞德对意象的认识也是不清楚的,但他也在一步步寻求着科学的答案,1914年9月,他对意象作出了第二次论述:意象并非一个意念。它是一个能量辐射的中心或者集束——我只能称之为漩涡。意念不断地涌进、涌过、涌出这个漩涡[3]。这一次强调了意象的一个新特点:处于一种剧烈活动的状态。这只是一种表象,依然没有回答意象是什么的问题。在1915年的1月,庞德第三次对意象进行论述:意象不仅仅是一个意念。意象是一个融合在一起的意念的漩涡或者集合,充满着能量[4]。“充满着能量”意在说明意象拥有能量,这样说来,就算是静态的意象也同样是具有能量特征的。这些是“意象派”所做出的理论阐释,但依然没有一个清楚、准确的定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但意象派在诗歌创作中,对于物象的观察,要求精确,表达上简洁、凝练、清新,无需华丽的辞藻,这就决定了意象并非是简单的一般形象,而是主观与客观的相互交融,追求诗歌的具象性、简练性、音乐性是意象派的终极目标。同时提倡“坚实”的诗歌风格,强调用客观精炼的意象发泄主观的情感,采用短小精悍的诗歌体式,如庞德的《巴黎地铁车站》: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人群中这些幽灵般的面孔,

湿漉漉的、黑枝条上的花瓣

最后,在作品《意象主义者的几个“不”》中庞德下了定义:“意象是在一刹那间里呈现出来的理智与情感的复合体。”[6]强调了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结合。庞德对于“意”的解释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把诗看作对思想感情的表现,他曾经说:“诗歌是极大感情价值的表述。”诗歌的韵律、节奏由感情来组织。“象”是情感的一种呈现,由描写外物来表达内心。在庞德的意象理论中意象包含“意”、“象”两个方面,“象”是自然物象,他帮助诗人完成理智对内心经验的呈现,诗歌借助意象表现出来就会发生质的飞跃,成为意象。

庞德对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是这样说的:“正是这样一个‘复合物’的呈现同时给予一种突然解放的感觉:那种从时间局限和空间局限中摆脱出来的自由感觉”。他还认为意象可以直接表现事物,这是意象主义的基本思想,他们的诗歌群体的创作趋向与诗歌不以描绘、叙述取胜。

三、 庞德诗歌意象的局限性

庞德对对“意象”一词的理解应该说和中国的意象基本呈现出了一致性,但在具体的创作中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希腊三面临海,悬崖峭壁,石多土少,常年遭受风浪的袭击,粮食大部分靠海外进口。险恶的自然环境,对希腊人提出挑战,但没有恶劣到把人完全压倒,不能发展。要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就要善于运用理性思考,采用不同的生存策略应付外在环境的变化,险恶的自然环境调动了古希腊人的积极性,刺激他们通过开动脑筋,应用知识智慧,掌握技术战胜自然,求得民族的生存发展。崇拜知识的好奇心,形成了西方最早的民族精神倾向,对未知世界和新领域无止境的征服欲,不断向外扩张。古希腊的文明是一种开放式商业文明,人充满了好奇心,一路探索、追逐大自然的神奇奥秘,人是自然的征服者,人是主体,以功利的态度参与并改造自然,不能参与大自然当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中华文明则以儒道文化为主导,封闭式的农耕文明,是一种参与到大自然当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神文明。在情感方面的追求,中华民族无疑是偏于感性而又纯朴的,以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态度和自然界对话,展现出天然的乐生倾向。中国的诗歌自然呈现出意象中的“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的交融,而西方的意象则存在着一定的“意”和“象”的分裂,从而没有了中国诗歌含蓄隽永的美感。中西语言文字的不同使庞德的意象产生了局限性,中国的汉字既可以表音,又可以表意文字,西方的拼音文只是表音文字,因此,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在意蕴就很丰富了,这是拼音文字无法超越的。庞德的诗歌因为两个方面的影响,使“意象”大多只是外在的模仿,外在的形似而无内在的神似,西方因为文字的影响,所以必须在诗歌创作中发表议论补充表达,而庞德的意象诗歌造成在诗歌中发表议论、抒发主观感情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对诗人想象力产生一种束缚,致使诗歌思想感情一度贫乏,不利于这一流派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三联书店,1999.

[2]彼德琼斯.裘小龙译.意象派诗选.漓江出版社出版,1986.

第5篇:诗歌意象范文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2012年山东卷)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参考答案:“孤舟”联结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2012年江西卷)

江城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2分)表达的情感:这首词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愁,也抒发了久别怀人之情。(2分)

【考点精析】

古诗词鉴赏是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查的项目。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的文体;鉴赏古诗词,须通过“意象”这一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那么,在理解鉴赏古诗词的时候,到底从哪里下手能最接近诗人在诗词中营造的意境呢?答案是“意象”。意象,正是我们“破译”古诗词的“密码”。

鉴赏古典诗词,应该充分考虑到古典诗词中形象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形象。因此,我们不能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从诗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领会由意象所形成的画面,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方法指引】

如何正确解答这类和意象直接相关的考题?

一、要明白分析意象类题或与意象有关的题在高考中是如何设问的。

常式问: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

变式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第二种题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二、注意积累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我们熟记一些常用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在备考指导中,将意象联系诗歌题材分门别类,如“离别类”“思乡类”“爱情类”“悲情类”“战争类”“品格类”等意象。因篇幅所限,这里不一一举例。

【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规①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①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之情。

参考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第6篇:诗歌意象范文

在诗歌鉴赏过程中,以意象为“抓手”,由个体而全部,理解由一组意象营造出的意境,揣摩诗人的独特心理感受,从而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读者由艺术再现糅合自身的个性化解读进而升华至艺术再创造,身心得到极大地愉悦与熏染,即谓读书养心,斯为重要。对于意象的把握与鉴赏,从其象征性或比喻性出发,总结解读规律,可为诗歌鉴赏的法门:

意象的象征性

宋代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词人使用的意象,如:雁、梧桐等,皆具有独特的象征意味。李清照的《一剪梅》一词有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同样用到了“雁”。再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及 《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可见,“雁”这一意象的寓指性很明确。

大雁,秋天南飞,被迫离开故地,栖居他乡;春暖北归,回归故里,适得其所。北方才是大雁的故乡。因乎此,北雁南飞,意谓离开故里,沦落他乡,这就不由得引人生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结合诗人遭遇,如《声声慢》时期的李清照自北方逃难至南方,国破家亡,国家惨遭蹂躏,她与深爱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阴阳两隔,新愁兼之旧恨。大雁飞过,怎不生天涯沦落之感。

再如《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回,意味回归、团聚,可是词人眼见大雁北归,却不能与丈夫团聚,分离之苦、思亲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情诗,真实反映了前期李清照“幸福的烦恼”般的爱情生活。《一剪梅》与《声声慢》正是李清照人生经历前后期的写实,两首诗在情感变化上的鲜明对比,一个“雁”字写尽人世沧桑。

又如王维句“归雁入胡天”,大雁北归胡地,是回归家园,可是诗人去往的不是故里,是胡地,是他乡,是受朝廷排挤不得不去的他乡,联系于此,诗人抑郁、落寞的形象跃然而出。

再看《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句,大雁南飞,不得不与家园分离,张君瑞即将离别崔莺莺,新婚燕尔,你侬我侬,正是如胶似漆,掉到蜜酱里的时候,却偏偏棒打鸳鸯,不得不分,怎不肝肠寸断?此景,大雁南飞,不得不与家园分离;此情,多情且柔情的崔莺莺不得不离别爱郎张君瑞。幽怨与忧愁集于一身,愁由雁起,雁伴愁行,情景交融。

由是观之,“雁”已经成为离愁别恨的象征了。

再如“梧桐”,风吹落叶,雨滴梧桐,景象凄清,梧桐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代名词。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李煜---这位亡国之君幽居深院,软禁于斯,孤苦寂寞,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凄凉无限!曾经是居万民之上的君主,而今沦为阶下囚,万千愁绪,满腔幽愤,尽在其中。亡国之恨何时休?又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雨打梧桐,孤独更兼离愁,声声敲在心坎,难耐!难耐!

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梧桐已够愁苦,这还没完,滴滴细雨,还要无休无止地侵蚀那颗柔软且孱弱的心,怀念亡夫,忧思国事,孤独无助,“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番哀痛欲绝,怎不催人泪下?

“梧桐”,孤苦无寄的象征。

把握住意象所隐含的深层含义,就不难理解诗歌所要传递的情感信息了。

意象的比喻性

戴望舒的《雨巷》“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引人无限遐想。以丁香喻人,别致委婉。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杜甫《江头四咏?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可见,丁香确是一种婉约的美丽植物。丁香色泽淡雅,幽香袭人,这本身已足以动人心魄,更加之有着如丝如缕的忧愁、哀怨、彷徨,不由人不生怜香惜玉之情,不由人不缠绵悱恻。这种美,是忧郁之美,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高贵之美。用来喻指姑娘,则联想到黛玉的千娇百媚,多愁善感,就不难理解姑娘的超凡脱俗与冰清玉洁了。然诗人又或者以之隐喻自己,那么诗人的忧郁气质,超拔形象就呼之欲出了。有人解读为爱情诗,又或者咏怀诗,艺术的想象不断深化着诗歌的内在魅力。

再如“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浣溪沙》李)丁香,已经令人联想到忧愁,但不算完,还要是雨中愁,忧愁淋湿是什么感受?愁得缠绵,愁得悠远,愁得“剪不断,理还乱”。完结了吗?不,还要“空”愁,这就愁得令人绝望了。谁能愁到如此境地?诗人不明言女子,但已令人联想到用情至深的女子了。诗歌就是这样通过物化的丁香喻指在绝望中等待亲人音讯的女子。以丁香使诗歌主人公的形象得以外化,看来并非始于戴望舒。

其他如“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 》李商隐),这哪里是指花草,分明就是指愁肠百结的女子了。

可见,“丁香”,在文学意象中具有比喻忧郁女子的专指性。

其他,如香草美人之喻,就不胜枚举了。

第7篇:诗歌意象范文

一、月亮

月亮在我国古诗词中一般是思乡或恩人的代名词。例如李白的《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之月已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深情的意象了。又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同样,王建的《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等诗句,大体上也表达了望月思乡或恩人的感情。

二、

作为傲霜之花,一直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的《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表现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元稹的《》:“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沽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无疑成了诗人人格的写照。

三、梅花

梅花和一样受到诗人的敬仰和赞颂。陈亮的《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香的因风布远,又含蓄的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四、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乏吕龄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只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用梧桐破题,烘托出一种萧瑟冷寂的氛围。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梧桐更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都是如此。

五、杜鹃鸟

第8篇:诗歌意象范文

燕,俗称燕子,是一种候鸟,春分前后由南方来到长江、黄河流域,秋分过后又迁往南方。

燕子不怕人,常在人前飞来飞去,还喜欢在人家的屋梁上筑巢孵育幼雏,因此又叫家燕。古代诗人对此多有描写:“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孟浩然《赋得盈盈楼上女》);“故巢倘未毁,会傍主人飞”(杜甫《归燕》);“自来自去堂上燕”(杜甫《江村》);“不怕飞低打着人”(陆游《燕》)。

燕子背部、翅膀和尾部都是黑色,在日光下泛绿光,腹部白色,脖子到胸脯紫色,仿佛身着一套雅致的礼服。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飞起来很好看,人称“燕舞”。“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陶潜《拟古》);“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拂水斜纹乱,衔花片影微”(李商隐《越燕》);“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史达祖《双双燕》)。“燕舞”的姿态确实很动人,因此,在古代诗歌里,常和“莺歌”并列,作为风调雨顺、春光大好的典型意象。

燕子“长袖善舞”,却没有黄鹂那样的美妙歌喉。不过,燕子的嗓子也不算太差,虽不会“唱”,却很会“说”。整日里吱吱喳喳叫个不停,尤其是雌雄一对,双栖于梁巢时,呢呢喃喃,像是在话家常,说悄悄话,“软语商量不定”(史达祖《双双燕》)。于是,又有了“燕语”之称,通常比喻人的亲切的闲谈。

由于燕子双飞双栖,人们常用来比喻夫妻和谐,称作“燕侣”。如果“燕侣”一旦分开,或者缺少“燕侣”,自然会产生思念、痛苦。于是,在古代诗歌中,常用燕子来引发、反衬或暗示夫妻相思之苦、独居之憾。例如权德舆有一首《玉台体》,写一个女子思念丈夫:“君去期(预定)花时,花时君不至。檐前双飞燕,落妾相思泪。”花开时节,丈夫逾期未归,她看见双飞燕子,流下了辛酸的眼泪。再如张祜的《赠内人》,写一个幽禁宫掖的年轻女子:“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燕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她深夜难眠,久久地呆看梁上双栖的宿燕,心里好生羡慕;又看见扑火的飞蛾,想到自身命运,好生同情,把它从灯盏里救出来。其孤独悲苦的心境可想而知。

见燕生悲还有另外的情况――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今昔不同。例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花落燕来,触动了作者的情思。自然景观似乎未变,天气依旧,亭台也是老样子,燕子年年来,但人事大不一样了,过去的美好生活永远过去了,再也找不回来,不禁怅然生悲。

个人的年华易逝,好景不长,国家的命运也是盛衰迭变,繁荣有时。刘禹锡有一首《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登堂筑巢,是不分主人贵贱的;它们哪会懂得,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王公贵族,其后代已零落成为普通百姓,今日的权贵,又能扬威几时?它们也不会知道,今日的权贵们,依旧寻欢作乐,夸奢竞富,何尝吸取历史的教训!燕子无知,刘郎有思,作者借用这小小的燕子,表现了历史兴衰的重大主题。

引发悲情的燕子,仿佛是一面漂亮的反光镜,本身是无忧无虑的,可偏会照见人们内心的忧愁悲伤。

与“快乐”的小燕子不同,在古代诗歌里,大雁是悲苦的意象。

雁,又叫鸿、鸿雁,俗称大雁。大雁也是候鸟,每年秋分后飞往南方,据说到衡阳即止,不再南徙;第二年春分后北返,路过中原,回到北方大漠中。

大雁不像小燕子来去悄悄,亲近人家。大雁远离人群,且仅是路过中原,人们通常只见它们在高空列队飞行,日夜兼程,已很辛苦;再加上叫声悲哀,传下很远,这就给人留下了悲哀的印象。早在《诗经》中就称之为“哀鸿”,后来常用它来比喻哀伤痛苦、流离失所的人(连迁移他乡的人家也叫做“雁户”)。

大雁还有一项“特异功能”――替人捎信。源出一个典故: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拘押在北海上牧羊;后来匈奴与汉和亲,汉朝使者要求放回苏武,匈奴诡言苏武已死;此后汉使得知苏武的真实情况,也编了点谎言,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大雁,脚上系着一封帛书,说苏武在某大泽中;匈奴只得将苏武放回。后来就有了雁足传书的说法,“鸿雁”也成了书信的代称。

第9篇:诗歌意象范文

关键词: 高中诗歌教学 意象 意境

一、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诗歌的外在表现,是诗歌的躯体;意境是诗歌的内在灵魂,是诗歌的生命。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诗歌创作中,首先要注重意象的选择或者构建,其次要强调意境的营造或者深化,这样诗歌才能传形、传神、传情。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意象和意境的分析是阅读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注重对意象和意境的深入把握,才能深入作品感知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悟,感知作品的真情实感,才能使学生真正意义上鉴赏诗歌,感悟艺术,拓展空间,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初步感受诗歌意象

诗歌是一泓由诗人的心灵、才智、良善汇聚而成的清泉,是诗人丰富情感的产物,但是这种情感不是虚无缥缈的,其往往物化在诗歌的具体感性形象之中,这就是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歌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之一,分解开来看,“意”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情感,“象”则是指诗人“意”所依附的客观主体,即相对主体而言的客观物象。所以,“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的融合。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首先要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象,只有对诗中的具体意象有了深刻体验,学生才能深入把握诗人真切的思想感情、深切的情感体验,才能真实地感知作者的喜为何物?哀为何物?叹为何物?嗔为何物?如在诗歌鉴赏中,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意象。月――思乡,怀人(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清高人格的写照(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梧桐――凄凉悲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柳――离情依依(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芳草――离恨(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芭蕉――孤独与忧愁(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乌鸦――衰败荒凉之兆(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等等。这些意象能让读者产生丰富想象。它们具有特定的含义与象征,已经内化为一代又一代诗歌读者内心固有的情感基奠。

三、立足意象,进入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不难看出,进入意境,必须立足于意象,如他所列之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意象就是落花、乱红、秋千、孤馆、寒春、杜鹃、斜阳,感知这些意象,我们才能进入有我之境,能以我观物,真切感受作者的孤独、无助、凄凉,然后“物皆著我之色彩”,我占主导,物由我化。再看他说的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意象就是菊、东篱、南山、寒波、白鸟,再加之动词“下”、“见”、“澹澹起”、“悠悠下”,我们感知这些意象,就会随着诗人的思想感情,进入他所营造的意境中,“以物观物”,达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效果。就如神秀和慧能的对诗,神秀曰:“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对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前者为有我之境,后者为无我之境,皆因为意象而起。前者有具体的意象,后面直接由意象进入意境。

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认识、归纳意象,感知体验意境,带领学生沉浸于诗人所创设的意象中品味诗歌意境,同时,要站在艺术世界以外的实用世界看世界、看诗歌,让学生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同时,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提升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胡立根.古诗文阅读复习指导和能力训练[J].语文学习,2006.

[2]王通才.浅谈如何进行古代诗歌鉴赏[J].语文天地,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