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财产安全管理范文

财产安全管理全文(5篇)

财产安全管理

第1篇:财产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爆破器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实现了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和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极大促进了民爆器材生产行业的稳定性发展。但是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存在极大的危险性,容易引起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再加上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对企业发展以及人员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现代化生产管理理念背景下,要强化对民爆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研究,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效率,促进安全生产,为民爆行业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1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1.1安全意识不足爆破器材在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大量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危险系数极高,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对企业以及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但是爆破器材生产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程度认识不到位,往往会引起习惯性违规现象等,安全隐患极大[1]。

1.2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低

民爆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往往会聘用没有专业资质以及专业技能水平较低的员工,而且没有对其开展全面的岗前培训,导致员工对生产操作技术不熟练,不能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理解,往往会在生产过程中因为操作失误引起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而且操作人员职业素质和责任意识普遍不高,违规操作、随意操作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几率[2]。

1.3缺乏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是提升生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民爆企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安全监督管理,不注重对生产过程中的细节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3]。

2安全管理模式探究

2.1培养安全生产意识

(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安全素养水平。要制定完善的人员培训机制,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明确规定,保障安全教育培的有效性,实现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的普及,强化操作技能水平,提高突发事故应变能力,优化综合安全素养。培训内容方面,要结合安全教育理论和安全事故实例开展全面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可以让员工观看相关事故视频,增强安全意识,熟练掌握蝴蝶效益、铁腕原理等管理规律;保持安全教育培训常态化,把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渗透到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中,邀请专业的培训教师,开展节后复工培训、定期强化培训等,并利用考试形式对培训结果进行检验;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教育形式,满足不同员工的个性化培训需求,可以采取幽默轻松的安全宣传壁报、手指口述等形式开展教育培训,使安全生产知识和意识深入人心[4]。(2)完善人员管理机制,实现工作人员安全行为的规范性。制定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加大管理企业生产纪律的执行力度,实现对工作人员安全生产行为的有效规范。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把绩效考核和奖罚机制相挂钩,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完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办法》《安全生产奖罚办法》等规章制度建设,强化日常安全管理,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培养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防止习惯性违规现象的出现,保障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5]。

2.2优化安全生产设备与环境

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中,完善的设备和环境条件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首先要对生产设备以及生产环境进行优化管理。(1)保障生产环境安全性,在进行生产场地的设计之前,要结合行业生产特点需求,选择合适的场址,优化生产环境空间设计,选择现代化高精尖安全生产设备并设置最佳的生产工艺选型方案,为生产环境的安全优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存在极高的危险性。因此,在选择场址的时候,要保持一定的外部安全距离,远离市区,地质结构要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尽量选择地质灾害少,方便取用水的区域[6]。对初期的设计方案进行多次论证以及评审,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对工程施工环境实施强化监督和管理,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生产需求等,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等。(2)设备和工艺选型。在进行生产工艺以及设备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保障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匹配度,并要选择现代化高新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生产,构建自动化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做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在选择生产工艺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空气湿度等要素的影响,并符合目标客户的基本需求。在选择生产设备时,要保障设备设计、制造、使用等全过程的安全性。并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运行,确保其安装标准化。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内部的相关人员要积极配合和学习,掌握最新的设备安装和使用技术,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控制,并在后期使用中进行科学保养和维护等,保障设备性能以及技术参数符合实际的生产需求。

2.3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民爆行业生产存在极大的危险性,因此更要强化对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生产操作规范性,防止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安全生产事故等现象,确保人员安全。(1)结合具体生产需求,加大监督管理强度,保障管理规范制度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和执行。针对不同的生产环节采取分级管理模式。利用多样化的监督管理形式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优化,例如日常检查、专项监督以及安全验收等形式[7]结合国家对民爆企业相关规定,对不同的生产环节以及生产设备的危险级别进行有效划分,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分级管理模式,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要确保监督管理工作的全面性,结合现象探查本质问题,对具体的问题本质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寻根溯源,探求根源,从而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实施监管。要强化监管制度的执行力度,端正工作态度,保障监管方式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在爆破器材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有效地落实和执行,结合不同的危害级别采取有序的分级管理,强化责任机制,有效预防安全风险。(2)有效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和防治工作。要结合具体内容组建完善的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对具体的排查内容进行详细规定,包括排查内容、场所以及排查方式等元素。构建完善的排查治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实施全面的排查并有效治理,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标准化和常态化。对引起安全隐患的主要诱因进行深度分析和准确辨识。在实际的爆破器材生产过程中,引起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有:安全意识不强,安全责任机制执行不彻底,违规操作现象严重,违章指挥等。尤其是在技术改造环节,员工的薪资水平受到影响,导致员工积极性降低,忽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基于此,要对这些安全隐患诱因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安全隐患类型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充分发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提升安全管理效率。此外,为了确保隐患排查的有效性,需要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实施专业性的排查,并结合排查结果,优化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明确整改策略、负责人以及时间等因素,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有效预防[8]。(3)制定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升事故预防能力和效率,尽量做到事前控制,有效降低危险程度,实现现代化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民爆企业的本质安全。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爆破器材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民爆企业发展规模逐渐拓展,对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爆破器材生产本身存在极高的危险性,一旦管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实际的民爆企业生产中,由于生产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专业素质水平较低,缺乏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等因素影响,导致安全隐患极大。因此要结合时展的需求,对爆破器材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使其更加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强化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优化生产设备和环境的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全方位的安全监督管理,完善安全事故预防机制,强化风险应变能力,确保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银开州,孙继林,陈震,等.爆破一体化企业现代质量管理模式构建探析[J].黄金,2020,41(12):1-4.

[2]程阳光.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8.

[3]钟洁彬,马建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19):192.

[4]杨柳文,曾远标.民用爆破器材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浅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05):187,191.

[5]陈玉荣.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24):146-147.

[6]袁赟.爆破施工企业民爆器材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7):197,198.

[7]覃文鹏.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第2篇:财产安全管理范文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对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资源供给目前仍然不可替代,然而在石油勘探开发生产以及其他环节中,安全风险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如何实现安全生产,如何实现绿色开发,是油田可持续发展之基础。

1油田开发生产安全的重要性

在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都越发体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企业经营者必须转变传统经营理念,把安全放在重中之重。安全是红线、是底线,也是高压线。作为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稳定的前提条件,企业必须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从勘探开发生产到下游炼化乃至销售各环节,生产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安全是生产的必要条件。如果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将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

2油田开发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2.1思想的重视程度不高

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而效益则是企业经营者追求的最终目标。在众多营销策略中,低成本战略是决策者考虑的重要一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经营者会在投资成本上做文章,而安全投入在某种情况下会被考虑在内,具体表现是缺少对安全生产技术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然而一个头脑清醒、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经营者则不会在安全投入上打任何折扣。他们会把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不断筑牢安全生产根基。只有不断地在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整改、安全标准化等环节进行投入,才能使得安全状况持续改进。

2.2管理制度不匹配,设备新度系数低

石油企业发展到现在,制度保障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到责任明确,才能让每名员工对自己的岗位风险清晰,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油田开发涉及的领域宽,环节多,工艺复杂,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做到一环扣一环,就会造成安全失守。要根据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进行分级防控。然而,即使我们意识到了安全风险的存在,因为考虑到它发生的概率问题,有侥幸心理的存在,有些人一方面存在侥幸心理,一方面存在冒险的心里,在和安全下赌注。

3制定针对性安全生产措施

3.1完善责任制和规章制度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安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安全从思想上认识到了还只是第一步,要想不断提高企业的HSE业绩表现水平,就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1)要建立健全全员的HSE责任制,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企业每名员工,让员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真正负起责任来,在思想上做到我要安全。(2)针对每一项作业建立起对应的制度和规程。做到事事有标准,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3)建立安全奖惩制度。发动全员进行风险辨识和隐患整改,让隐患无处遁逃。奖励那些辨识出重大风险并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议的员工。(4)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逐步形成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让遵守安全成为一种习惯,人人远离不安全的行为,让员工做到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的安全我有责,企业的安全我尽责。通过以上四方面措施,一定能实现全员履责,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

3.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安全管理主要涵盖“人、机、料、法、环、管”六大要素,而人是管理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管理的水平。石油开采对操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要求,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对安全生产有着重要影响。基层是安全生产的重点、基层班组是关键,而岗位则是要害所在,为此要做好基层员工的安全培训。一是强化职工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培训。认真开展岗位HSE职责、操作规程等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工作;二是要对班组成员进行集中培训,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事故案例宣讲以及安全经验分享,进一步提高职工对行业相关规章制度的理解,通过知识竞赛和岗位练兵等活动开展,提高班组的整体安全素质,形成团队安全的局面;三是重点做好特殊工种培训工作,不断加强业务骨干的培养,对特种作业人员严格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

3.3加强工艺设计安全

石油石化安全生产过程中,工艺安全是重要一环。石油开采需要工艺实现,石油产品更需要工艺实现,而工艺过程也是高风险的过程。设备是实现结果的重要支撑,设备操作者要做到三懂三会,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设备应用效率和安全性,还能确保设备安全健康运行,达到人机和谐状态。

3.4加大安全资金投入

不断推进企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进程,尽可能减少人与设备和危险环境的接触频率。推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工艺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不断提高本质安全程度。主要领导带头抓,安全专职人员重点抓,岗位员工具体抓,抓源头,抓细节,把安全工作抓实抓细。在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要时刻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要清楚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要舍得投入,要持续投入,对安全吝啬,将会导致不可估计的后果。通过调查研究,把存在的问题找准,总结规律性经验,找准安全短板,盯紧薄弱环节,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是相对的,安全状态是动态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要求安全工作时刻不能放松。

4结语

石油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更安全更高效地开发利用石油资源已经是时代的需求。要在思想上重视安全,在行动上落实安全,做到知行合一,保障企业的安全发展利益和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抓安全生产,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加大安全投入,才会使安全生产良性发展,为企业提质增效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第3篇:财产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地下采矿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地下采矿系统分析内涵及其应用价值

1.1地下采矿系统分析内涵

地下采矿系统分析是一种分析方法,指在系统分析的规划下,最大程度上发挥工程技术的有效性。该分析方法可指导各项工程技术的开展,但需要依靠各项工程技术完成,系统分析活动就是为解决复杂的地下采矿问题提供依据。一般情况下,系统分析的思路为从系统层次结构出发,融入多学科知识,对地下采矿活动及其环境进行定性分析,分析其中多变量的因素、因果关系,形成数据反馈,构建地下采矿的动力仿真模型。之后由工作人员操作系统,结合实际情况,引入各种不同的地下采矿工程技术,确定仿真模型系统的具体参数,应用信息技术、采矿工程技术以及地下采矿经验,充分发挥专家系统应用优势,不断调整参数,进行试运行,通过分析不同参数的运行结果进行优化设计,最终获取地下采矿的最优方案,实现系统分析目标[1]。

1.2地下采矿系统应用原因

关于在地下采矿作业中开展系统分析活动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地下采矿活动系统性较强。地下采矿工程涉及凿岩、爆破、挖掘、支护、运输、提升等多项工序流程,各项工序流程之间的连接性较强,具有互相影响作用。工作人员开展系统分析,能够在地下采矿作业之前及时发现采矿设计问题、生产管理问题等,有针对性地研究具体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维护地下采矿活动的有序推进,有效避免由于个体环节的失误影响整个采矿工程。第二,地下采矿作业是一项动态活动。在地下采矿作业中,其动态性可以体现为采矿生产过程的动态变化,地下采矿活动是通过分块矿逐步开采完成的,开采环境会随着工程进程而产生变化。地下采矿的数据信息具有动态性,随着开采的不断深入,矿床的各种地质环境信息会发生变化,从而使生产管理的要求发生变化[2]。第三,地下采矿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在地下采矿作业过程中,需要灵活利用信息技术、模糊学理论、灰色理论,模糊识别矿岩体,以此发现采矿隐患,及时处理隐患,将生产安全事故扼杀于摇篮。

1.3地下采矿系统分析应用过程

在地下采矿活动中,管理人员首先进行地下采矿系统分析,在完成采矿作业模型后,还需要分别完成以下工作,从而获取系统分析结果,为调整采矿作业活动、开展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重要依据。首先,连接系统,扩大系统功能。建议管理人员要把握系统的关联性,通过连接系统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共享,交换数据资料,从而扩大系统功能。结合实际情况,管理人员要想分析矿岩体力学参数问题,就需要通过系统分析确定输入参数数值,但是数值分析属于更高级的系统问题,此时可以连接参数系统、数值分析系统、地下采矿分析系统,交换矿产环境信息、围岩稳定性信息,形成一个更大的开放性系统,能够尽快得到分析结果,实现系统功能的丰富[3]。其次,调整系统分析模型参数。为了更好地适应地下采矿环境信息的多样性,建议工作人员将多种参数输入地下采矿模型中,不断调整模型参数,获取更多、更灵活的处理方法。管理人员可以使用最优控制理论,优化参数,促使系统自动反复调整,结合转接系统反复调试。最后,有机结合知识工程技术与分析系统。在地下采矿作业的系统分析中,无论是子系统自身、子系统之间还是整体系统,均需要存储大量的数据、知识、专家工作经验以及推理结果,为地下采矿现场决策提供支持。因此,可以将系统与知识工程技术进行结合,形成包含大量知识技术的辅助系统,实现系统分析的智能化。

2地下采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1明确总体管理思路,统筹兼顾各项作业

在地下采矿作业中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建议管理人员要明确地下采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总体思路,统筹兼顾各项作业,有序推进安全生产管理,维护地下采矿作业现场安全。结合地下采矿的复杂情况,管理人员在系统分析之后开展安全管理,分别关注地下采矿事故分析、安全信息管理、安全隐患预警、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行为管理、地下采矿环境管理等多项工作,协调各工作的顺序。在实际过程中,管理人员的安全信息管理主要是针对地下采矿的矿山地质条件、采矿、人员素质以及已经发生过的事故进行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同时对地下采矿作业现场进行动态管理,实施获取现场的地质条件信息、矿山条件信息以及采矿作业注意事项,以便随时调整采矿行为,开展有效的采矿安全管理活动,维护地下采矿活动的安全与稳定。

2.2加强现场人员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在地下采矿作业中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地下采矿现场人员的管理,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促使其自觉遵循作业规范,严谨操作,提高地下采矿安全系数。一方面,建议加大对地下采矿的安全检查力度,加强安全监督与抽查工作,实时监督工程开采进度,分别开展对地下开采安全管理目的、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内容、安全管理效果等多方面的评定与审核工作,保证每道工序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行业标准,以此提升地下采矿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建议定期组织开展面向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集中组织学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管理技能、讲解现场安全事故案例,这样既能够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又能够提升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

2.3严格监督开采工程,提升开采综合效益

在地下采矿作业中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管理人员要严格监督井下开采的全过程,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保障地下采矿的安全与稳定,提升地下采矿的综合效益。在地下采矿的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安全生产管理需求,全面分析各项指标参数,构建完善的地下采矿安全监督评价体系,对日常地下采矿行为、日常安全管理行为进行评价,为调整地下采矿作业、优化安全管理提供具体依据,从而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强化地下采矿的安全质量,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升企业采矿活动的综合效益。

2.4引进多种安全防范技术,提升开采现场安全水平

在地下采矿作业中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管理人员应引进多种安全防范技术,全面提升现场开采安全水平。一方面,建议引进防火安全技术,结合地下采矿的实际情况,在回采作业面的风道位置安装CO传感器,设定报警值为0.0024%,利用传感器实时获取地下采矿环境中的CO情况,及时发现火点、高温等问题,并采取防火与灭火措施,避免发生地下采矿火灾事故和爆炸事故。另一方面,引入防水安全技术与防尘安全技术。在回采阶段,工作人员要核实开采痕迹,当作业面距离旧巷10m时,使用套钎打眼,打出2个以上的探眼,认真检查探眼情况,若发现有水,则立刻撤离现场。工作人员需要维护作业面的防尘管路,控制管路连接到两侧作业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5m,以此保证作业面水源充足,由专人负责洒水以消除作业环境中的灰尘,避免现场出现尘土飞扬的情况。2.5把握系统分析结果,充分发挥信息系统优势在地下采矿作业中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管理人员要把握地下采矿系统分析结果,灵活利用采矿安全管理系统,发挥现代化技术优势。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将系统分析结果作为地下采矿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依据,同时在系统中增加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子系统,促使系统能够自动分析出相应模型中的安全生产隐患,提出安全生产管理建议。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在系统中融入安全生产教育系统,结合模型实际情况,将安全生产宣传以可视化的形式体现出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业意识,促使其自觉遵循作业规范。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矿产资源的地下采矿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与复杂性,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如何开展安全管理是一门学问。在实际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把握地下采矿的系统分析环节,将系统分析作为统筹开展采矿作业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明确安全管理、安全防范目标;加强对现场作业人员与作业流程的管理,保证作业操作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利用多种安全防范技术。此外,管理人员应利用系统分析结果,发挥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优势,提高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开展高效、准确的安全管理,提升地下采矿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伟涛.黄金矿山采矿安全管理问题及防护策略[J].中国金属通报,2020(8):31-32.

[2]罗勇军.地下矿山双重预防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应用研究[J].现代矿业,2019,35(10):172-174.

[3]刘于平.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2(11):24-25.

第4篇:财产安全管理范文

(一)安全管理观念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相对比较严重的便是安全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体制并不够完善,并且对安全管理体制也不够重视,从而使安全管理体制发挥不出真正的价值,不能有效地处理生产、安全以及效益的关系。对于煤矿企业的领导人来说,如果不重视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这会对煤矿产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观念都比较落后,并且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也不够完善,这就严重地导致煤矿安全管理机制满足不了实际生产过程,两者严重的脱节,从而阻碍了煤矿产业的发展。

(二)煤矿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在我国煤矿生产中还存在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首先,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在日常生产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安全检查办法,只根据管理和监督工作人员自身经验进行工作,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据自身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和解决。如果一个煤矿企业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检查方法,那对于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以及财产都是很大的威胁。其次,从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角度来说,如果缺少比较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就不会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工作,并且也没有标准可依照,再加上管理力度的不够,这就不能有效地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国家采取重要措施之前,煤矿必须意识到安全管理体制的必要性,要加强落实和实施安全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保证我国煤矿企业能够稳定、长久地发展下去。

二、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一)煤矿安全监察化

对煤矿安全生产建设过程进行系统的监察便是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在煤矿安全监察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煤矿产业的特殊性,同时还要考虑环境以及生产条件的变化情况。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作地点具有移动性,并且作业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在煤矿安全监察中,一定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安全监察工作方式。监察工作方式包括很多种,例如日常监察、定期监察以及重点监察等。煤矿安全监察内容也有很多,其中包括检查制度、检查安全设施、检查思想等,同时还要对该煤矿企业进行调查,查看其企业资质以及生产程序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安全管理法律化

目前,我国非常重视法律运用,这也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评价标准。煤矿安全管理法律化包括很多内容,如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等。近几年我国对煤矿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标准进行了改进和调整,从而让其更好地为我国依法治矿提供依据,严格控制煤矿企业工作程序。虽然我国一些煤矿企业还没有完全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我国煤矿企业仍有明显的改善,之所以还没有完全取得成效,其主要就是因为执法力度不够,并且煤矿守法意识不强。

(三)煤矿保险责任化

首先,根据保险公司的相应保险条款,要设计好相关投保企业以及承包保险公司的责任,同时要激发煤矿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并且当煤矿安全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从而高效、安全地完成工作;其次,煤矿生产企业不要因为进行了保险,就不重视安全状况,只在乎企业获取的经济效益,这会严重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综上所述,整个过程就是煤矿保险责任化的内容和宗旨。我国要引用不同种的保险形式,单一的社会强制保险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仅仅引入社会强制保险是不够的,必须要增加一些和税收相似的支出。从收取保险费用机构的角度来说,在加强煤矿生产企业安全监督以及技术改进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强的经济动力。

三、建立煤矿安全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是需要管理人员关注的问题。煤矿产业是我国一次能源核心,要想促进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就必须保障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同时煤矿安全生产形式会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以及社会的稳定。当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不仅会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影响到煤矿企业的形象,甚至会降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我国非常重视煤矿产业的安全性。近几年,由于工作的不到位,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尽管我国的煤产量相对于其他国家高出很多,但是因事故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安全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所以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受到世界的关注。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不仅会影响到我国整体形象,还会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是解决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首先,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能够规范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生产行为,同时还能控制监管行为,最主要的是完善煤炭安全管理体制,能够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安全生产的意识,并且能够有效地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不仅能够规范煤炭企业的经营行为以及工作流程,还能帮助煤矿企业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他们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煤矿企业的自身发展,还能提高我国煤矿产业在国际上的形象。

四、结束语

第5篇:财产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小区;物业;消防

小区作为居民区,环境内人口数量较多,并且存在着文化素质的差异,难以采取有效的宣传教育而合理的遏制威胁消防安全的事件发生。同时,随着城市化的高度发展,小区数量不断增多,并且分布方式愈加复杂。限于消防部门的人力数量,其仅能够在消防安全层面予以监督,而无法做出实时监督管理,由此也导致小区消防问题的复杂性。不过,现代化物业管理体系的实现,以往仅作为服务机构的物理公司,逐步具有了监督管理责任,这也为消防管理带来契机。物业是与小区业主联系最为紧密的机构之一,其受到业主的共同委托而建立,履行社区服务管理和安全监督的基本责任。物业管理部门对于消防的管理工作,随着物业工作范围的增大,其正逐渐产生以业主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体系。故此,本文结合当前契机,以及社会发展对于消防安全管理的客观诉求,而对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消防职责和工作模式进行研究。

1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消防职责

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消防职责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从服务功能方面对消防安全负责。物业管理部门自身属于服务机构,其不仅包括物业管理大厅和办公场所,小区的绿化地带、通道、停车场、楼宇楼道、走廊等,均属于小区物业的服务场所范畴,故此必须按照国家或地方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而进行安全监督工作;第二,从安全防范方面负责。小区物业需要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障共用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组织本单位员工和居民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消防演练。第三,物业的管理责任。物业服务企业对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的行为有管理责任。

2小区物业部门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多,以往社区管理模式,正在由小区物业管理模式替代。故此,物业管理部门在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层面上,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从消防安全层面来看,小区物业部门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完善城市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在以往较长时间内,城市中小区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没有明确。而随着小区物业部门专业化的提升,该问题开始得到逐步的解决,继而构成“以公安消防部门监督物业,以物业服务业主”的城市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第二,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得到保障。原因在于,一旦火灾发生,必然会导致财产出现不可弥补的损失,甚至会威胁到生命。所以,业主需要具有专业消防安全管理能力的物业服务,针对小区消防需求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3小区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小区物业在消防管理层面上,却仍旧问题重重,难以高效率满足小区消防管理需求。以下具体来看:①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虽然明确小区物业要制定消防安全制度,但现在大多数小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缺乏根据小区自身的特点制定,没有体现出物业部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具体措施,工作监管机制。物业部门人员消防安全综合素质需要提升,有发现隐患、正确消除隐患的能力;②小区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意识重视度不够。小区物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忽视,是导致小区发生火灾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第一,缺乏有效的宣传和监督。如未在应当防火的区域设置安全警示,并对重点安全防范区域缺乏监督;第二,管理意识存在不足。比如存在消防通道堆积垃圾、杂物、地下车库阻塞等严重的问题;第三,消防设施管理不足。缺乏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火灾初期扑救时紧急处置的方法。

4建立健全的小区消防安全管理模式的措施建议

4.1加强小区整体规划,细化各类措施

确保小区消防安全工作的实效,关键在于对区域合理的规划,并有效明确责任主体。由于小区属于生活区域,所以使用功能与其他场所有着显著差异。对此,根据小区的特性,做出适合、详细的管理规范。另一方面,就当前小区消防安全管理状况而言,大部分小区制定长期的消防安全维护规划,明确人员、资金、责任等方面,如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对小区内各类线路进行定期检查整改、发现初期隐患应对措施等。

4.2加大消防宣传和培训,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的实现,不能够仅依靠物业和消防部门,还需要业主的参与。小区物业应当加大对业主的消防安全培训,提升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以及消防技能,从而有效提高小区内防火成效。另外,还需要进行消防设备应用教育,从居民区火灾的发生情况来看,一些居民虽然可以及时制止火灾,但是却不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设施。

4.3明确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职责和标准

目前物业管理责任中所设置的消防安全管理部分,主要依托于地方法规实现。在相关法律中,仍旧未明确说明物业在小区消防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所以,应当加快相关领域的立法实现。同时,不仅要监督物业的消防管理,在物业费用的收取和使用上,也应当进行有效的管理,并明确要求其费用中应当包括防火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从而对社区安全作出最大化保障。

5结束语

消防管理成果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任何一次火灾都会对社会和群众造成巨额的生命财产损失。故此,有效提升区域消防安全工作的成效势在必行。而本文提出以小区物业作为区域消防管理主体,能够实现更加细分区域消防监督工作,随着小区物业的消防管理意识提升,相信无疑能够更为有效的保障业主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陈亚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中若干基本问题之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2]张康之.社会治理的历史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李爱民.浅论业主委员会的民事责任承担[J].经营管理者,2010(3).

[4]王亮.我国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及其成员管理[C].当代法学论坛,2010(1).

[5]社建轩,毛庆.南京市酝酿让业主电子投票管小区[N].南京日报,2013-5-15(A02).

[6]杨志敏.深圳住宅小区仅34%有业委会[N].晶报,2015-1-14(A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