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传统文化涵养范文

传统文化涵养全文(5篇)

传统文化涵养

第1篇:传统文化涵养范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价值

中华文明经过5000多年的变迁更显其意蕴悠久,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纳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比如国富民强,国泰民安,协和万邦,爱国敬业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了新的活力。提升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要在全社会营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让带有传统意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深入人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无论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的表达,从学校、单位、社区等等大力宣传我国优秀文化,深刻体现了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国泰民安的国家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含义是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1]。从十三大到,我们要建设的理想国家定位发生了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变化,从古到今,富强作为国家层面的最高追求,一直以来都为我们所重视。除富强外,人民也一直为国家所重视。古有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今有谈到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关于文明,《晏子春秋》里讲到:“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礼仪是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不讲礼仪,便与野兽无异。“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等都体现了古人对于和谐的看法。在当今时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要注意形成和谐的关系。

(二)自由平等的社会观《礼记》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就是儒家所讲的大同社会,显然它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有着密切的联系[1]。自由就是自己做主而不被外力所影响。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自然”与“自由”的含义相同。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有自由,而这里的自由是以道德和法律为底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喟叹体现了古人对平等的渴求。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们所追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平等是建立在为人民谋幸福的出发点之上的。关于公正,《史记•伯夷列传》有相关描述:“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体现了古人对公正的重视。在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同样体现了公平公正。对于法治来说,《晏子春秋•谏上九》中:“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的表述体现出了古人对法的推崇,如今党中央同样号召各级党组织以及全体党员带头尊法学法和守法用法,禁止出现超越法律的特权思想和现象。

(三)厚德载物的人生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对个人的基本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个人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范仲淹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而乐”的爱国情怀,抗战时杨靖宇、等英雄人物的爱国精神不断激励着现代青年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当中;宋代朱熹认为敬业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当代,我们首先要对工作保持敬业态度,恪守职业道德,不断创新,才能为中国梦贡献自己切实的力量;关于诚信,古语所讲的“诚即天道,天道酬诚”是指言行要遵循天道,说真话做实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待人真诚,信守承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传统的仁爱思想也一直为我们中国人所认同。对公民个人而言,要仁爱待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藏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应继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有效途径,提升我国人民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发展。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新时代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在党的报告中明确:“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2]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面融入国民教育,让学生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入书本。对于小学,可以推出有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读物。对于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比如进行戏曲的表演,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来营造全校师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3]。其次,提高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会深刻影响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助于其更为有效的向学生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其对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二、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能够让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刻的印象,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作用。这些媒体具有很强的传播力,有着广泛的受众,能够通过广告、节目、短视频等方式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民群众。其次,要充分发挥传统节日作用,经过长期的发展,传统的民族节日已经深深的扎根于人们心中。最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根据时代特点和要求,对于中华文化中的精华进行吸收,同时借鉴外来文化优点,运用现代人更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来创新中华文化,赋予中华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以激发文化活力。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尤其是面对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我们更需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添传统色彩和时代特色,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当前用传统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出现的困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了解和深究。

参考文献:

[1]张秋山.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维度及其对立德树人的影响[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23(05):112-116.

[2]李墨,颜丽,孟荣.弘扬中华文化将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J].共产党员(河北),2020(22):33-34.

[3]付丁丁.历史视域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8):6-9.

[4]骆建林.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内在关系[N].定西日报,2020-08-06(003).

第2篇:传统文化涵养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语言文学教学;传承

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和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高度,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全面科学地阐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核心价值与鲜明特色、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态度与方法途径。这就为新时期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总的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而大学汉语言文学学科则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具有独特的人文性和基础性,凝聚着浓厚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情怀,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学成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汉语言文学教师自然就要担当起“主角”的责任。现结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新时期我国高校的紧迫任务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明成果光辉灿烂,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所谓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道德传承、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她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和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体系,包括了思想、语言、文字、“六艺”以及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音乐、曲艺、书法、武术、棋类、节日、民俗等丰富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2013年11月参观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时就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强调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这些精辟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敏锐地指明了在新时期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民惟邦本”的仁政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和谐共生”的发展观点、“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天下为公”的责任意识、“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等很多方面,丰富了中华文化的人文思想,身体力行地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党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榜样。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冲突甚至相互斗争,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激烈。这种状况,对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来说,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了巨大的消解与冲击。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或接近80%的人对中国的传统艺术(如琴、棋、书、画)、古代的经史子集、京剧及地方戏曲等一窍不通或不感兴趣。这在我们高校的校园内表现得最为突出,随处可见校园传统文化的缺失。许多学生正逐渐丢失了传统文化,缺乏人文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气味在他们身上淡不可闻;无论是在价值取向,还是在言谈举止上,都有庸俗化和功利主义的倾向,“唯我”、“自我”、“自由”、“个性”、“享受”统统比道德重要,“仁义”被哥们义气所替代,“诚信”被投机取巧所消解;许多传统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都显得太过遥远,在肯德基、必胜客吃蛋糕庆生日而不知道“吃长寿面”的传统,喜欢过起了情人节却不知七月七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许多寄托着整个民族的美好憧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风尚和价值观念,有着其历史文化渊源和独特情趣以及深广的群众基础的节日习俗,在青年学生中已经渐行渐远。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文化的这种非自觉状态,着实令人忧虑。因此,作为文化传承主要阵地的高等院校,理应肩负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必须很好地完成的紧迫任务。否则,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脉”就有被割断的危险。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功能

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中,对“语文”的定义基本一致,是指“语言和文字”或“语言和文学的简称”。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的民族虽然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但每个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语文。当然,也有几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文的情况。在这里,我们所探讨的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语文”是特指汉语言文学。它是以现代汉语为表述的形式,选取文学库里优秀、经典的作品,通过教师的指导,用来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激发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一个传承人类文明的基础平台的一门重要学科。从这个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其本身就独具通过“传承人类文明”,达到“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激发思维能力”之目的的功能,是“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人文性”更重于“工具性”的学科。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无论是中小学语文还是大学汉语言文学,都自然而然地凸显了其“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该民族而不是别的群体,就是因为它有一个共同的纽带,即构成一个民族所应具备的4个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在这4个基本特征中,“共同语言”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即“语文”。其实,早在2006年9月,我国制定的《“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与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这一要求从国家层面上,深刻地揭示了“中国语文课”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赋予了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明确定位: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传统文化传承的“近缘性”功能,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也就是说,要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定位和衡量“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综观世界发达国家的高校,早就把“本国语文”作为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即使是理工科院校,也不例外,他们达成了一个“如果本国语文的基础不好,就难以成为一名出色的科技工作者”共识。如世界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就把本国语文作为“核心基础课”,规定凡是不及格的都要重修。又如全球高科技和高等研究的先驱领导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也把本国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贯穿于本科教学过程中,其“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就是优势学院之一。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中小学教育更多的是侧重于“选拔”人才或为“选拔”作准备,而高等教育则侧重于“培养”人才,因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应大为减弱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功利性”,而更为突出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功能,在传授汉语言文学知识以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同时,更多的承担传播人文精神和熏陶道德情操的使命。事实上,高校汉语言文学本身就具有完成这一重要使命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大学生没有了太多的“升学”压力,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基本具备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独立的分析思考和判断借鉴的能力。另一方面,就大学课程而言,大学汉语言文学具有其它任何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无以替代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功能。大学语文,可以说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文化小百科全书,其教材内容蕴蓄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内涵,那一篇篇古今中外的优秀的经典作品,展示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和写作技巧,凝结着前人的丰富感情,揭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真谛,显示人生悲欢与困境对人意志的磨砺,勾画出大自然的优美和谐与磅礴气势,能够唤醒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选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如何弘扬,其路径自然是多方面的。毋庸置疑,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则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在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曾指出,要通过“两个讲清楚”,达到“两个增强”的目的。也就是要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对我们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来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很有现实针对性,有利于我们把握住教学的方向与灵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这“两个讲清楚”和“两个增强”来谋划和组织课堂教学。从“小”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说,要着重突出三点:第一,要创新教学理念,强化师资建设。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教师都是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主导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首先要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通”,精通中华传统文化,信服中华传统文化,坚定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建设,创新教学理念,不断拓展知识面,拥有广博的知识,做到触类旁通,同时注重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修养和道德品质修养。第二,要深挖教材涵养,创造发展内涵。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其中也有封建糟粕和负面内容。教师要像同志所说的,对待老祖宗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立足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充分释放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永恒价值的正能量。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第三,要运用现代手段,优化教学效果。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要注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好相关的活动方案,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多媒体教学可将文字、声音、音乐、画面联成一体,使教学内容立体化、情景化,对学生形成多重感官刺激,使其对教学产生浓厚兴趣,保持高度注意力,领略传统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从而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从“大”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说,则要着重抓好三条:第一,要指导文化经典的课外阅读。针对课堂课时和阅读文化典籍的数量都比较少的情况,教师要给学生列出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增加自身传统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以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同时确立自身的思想与行为准则,以顺应时展的需求。第二,要重视发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应有的社会功能。、文化部等中央五部委《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我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活的中华传统文化。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独特情趣,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俗、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拥有深广的群众基础。节俗、节日中的民间文化活动,以及附加其上的情感、趣味,是民族认同的象征和载体,也是培养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的最好教材,其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提升民族节日的认同感与文化自觉。第三,要有选择性地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古迹。文化古迹是古代的含有一定文化意义的遗址,它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往往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更是以一个无声的教育者的形象对人们起着作用。中国的文化古迹非常之多,世界文化古迹就更多,其文化底蕴非常厚重。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不应仅仅局限在校园,而应把它延伸到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全国的甚至世界的文化古迹,让学生从一处处文化古迹中亲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和价值,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总而言之,高校汉语言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言文学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汉语言文学教师自然责无旁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通者和传承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努力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荡涤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从而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李林致,任世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策略[N].光明日报.2015-03-22.

[3]李守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立德树人[N].人民日报.2014-01-29.

[4]田学斌:放射灿烂的人文之光[N].人民日报.2015-04-23.

[5]于晓霞: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2(14).

[6]乔燕:在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J].知识窗.2013(20)

[7]张一山,孙优:传统文化:语文学科的根与魂[J].语文知识.2015(2):3-5.

[8]王杜霞:浅谈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8(20).

第3篇:传统文化涵养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中国传统文化;途径;策略

随着党的的胜利召开,习提出实现中国梦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是突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并且阐述了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历史作用、鲜明特色、核心价值、发展脉络以及历史渊源。因此,在我国社会发展新形势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也以传承传统文化为目标,承担起弘扬我国文化的重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及文化渗透,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民族意识,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传统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其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观念、道德传承、文化思想以及民风民俗,是道家文化、墨家文化、儒家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包容与融通,其包括了民俗、节日、棋类、武术、书法、曲艺、音乐、语言等丰富内容。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对精神和理想的追求,是民族前行的动力和源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基础。在信息时代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种文化相互冲突、相互渗透、相互交流以及相互碰撞,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而言,既是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是遭遇的挑战。通过相关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琴棋书画等传统艺术知之甚少,对地方戏曲、京剧以及经史子集等传统文化更是一窍不通,在大学校园中,传统文化正在逐渐丧失,而功利主义和庸俗化文化呈现抬头的倾向,大学生对必胜客、肯德基的热情要超过了月饼和元宵,熟知西方情人节却不知道七夕的美丽传说,传统文化缺失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如果不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华民族文化就容易出现断层的危险。

二、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途径分析

1.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是文明和知识的传播者,其连接了文化传承的历史和未来,因此,高校要注重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发挥教师的文化主导作用。首先,高校要针对汉语言文学教师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传统文化培训、座谈等形式,扩展教师的文化层面,注重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以及文化修养;其次,教师也要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注重提升个人的文化素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做一名坚定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和传播者。

2.深度挖掘教材内涵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在世界文化史中堪称奇迹,其不仅为我国的长远发展提供精神支撑,更是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在发展中确实也存在一些负面内容和糟粕信息。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对教材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去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提炼出其中的精华,进而体现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和思想价值。同时,教师还要结合时代的要求和特点,对具有借鉴价值的内容进行改进、完善、拓展和补充,赋予其全新的表达形式和时代内涵,进而起到教育的作用。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教育属于一种具有较强创造性和创新性的脑力劳动,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也逐渐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教师要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通过灵活多样的手段,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设计教学活动方案,为学生创设积极而浓郁的文化氛围。同时,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画面、音乐、声音和文字等教育元素充分融合,实现教学情景化、立体化以及直观化,对学生产生多方面的感知刺激,进而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自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4.组织开展课外阅读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受到文学典籍和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在课堂中充分领略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风采,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并且提供给学生优秀的课外书籍,鼓励学生在课下自主的阅读经典作品,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促使学生以发展和历史的眼光审视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思考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身的行为与思想准则,进而满足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5.注重利用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汉民族的思想精华和文化血脉,其凝聚了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是确保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以及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具有其特殊的情感寄托,体现了我国汉民族的宗教观念、习俗风尚和精神向往。因此,教师要注重利用传统节日,带领学生了解节日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认同感。

6.参观当地名胜古迹

名胜古迹具有较强的文化元素和历史含义,其是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历史建筑,是传统文化的建筑凝聚和历史缩影,具备丰富的教育价值和精神含义。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中,不能将弘扬传统文化局限于课堂中和校园中,要结合当地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进而让学生亲身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三、结语

总而言之,汉语言文学承载了我国传统文化,是弘扬以及发展传统文化的关键渠道。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做一名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精通者,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丽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应用研究.现代交际,2017

[2]陈文蓉.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中的渗透研究.北方文学,2017

[3]徐春霞.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开展.科技资讯,2017

第4篇:传统文化涵养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内涵追求;人的涵养

当今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字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所体现出的独有特点都是对其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真实写照。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寄予了汉语言文学极为深刻的内涵,形成了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诗词文学形式,其意境之唯美、韵律之优美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而汉语言文学在不断形成其内在特点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人的涵养。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以汉语言文学为核心的文学形式无不表达着作者对生命及社会的感悟和体会,也以感人至深的方式不断塑造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灵魂,以其深刻的内涵不断影响着中华文明传承者的内在涵养。

一、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追求

1.对真的追求

对真的追求是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学的基本内涵特征,与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文学一样,其对表现形式的真实性和表达内容的真实性有着苛刻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现实的真。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无不追求其作品与生活现实的亲密距离,虽然有些作者的作品为了文学意境的追求而略高于生活实际,但其创作的基础仍然是真实的生活。可以说,实际生活是汉语言文学作品创作的取材基础,也是对其创作者心目中真实生活场景的一种文学性的展示。例如,《红楼梦》中有关于人物生活场景及生活中事情的描写,无不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人们生活的现状,可以说完全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和写照,其真实性令人叹为观止。二是对本质的真实追求。文学作品之中对作品人物心理描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所有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文学人物,其心理表现都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也是对当时社会和文化背景的深刻体现。在人物心理描写时,创作者无不对真实的生活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借于作品人物的心理描写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寄予作品人物中[1]。例如,《四世同堂》中祁瑞宣这个人物的心理描写,作者老舍先生描写的祁瑞宣的心理就是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心理,想要反抗压迫而又因为有所顾忌而无法下决心的一种矛盾心理。可以说,老舍先生在刻画祁瑞宣这个人物时,其对人物本质有着非常高的追求,也正因为这个追求才使这部作品能够如此的打动人心。

2.对善的追求

对善的追求是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另一主要特点,而这一特点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文学都视之为根本。汉语言文学对善的追求和体现,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整体的夙愿。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中华民族对人性善良的一面定义为基本的天性,崇善抑恶一个社会正常的价值取向。作为极力追求真实的汉语言文学,其对善的追求更是孜孜不倦。任何一部汉语言文学作品都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赞颂人性的善良,贬斥人性的丑陋。

3.对美的追求

汉语言文学对美的追求不仅局限于外在,更在于内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诗与词就是这一点最好的印证,诗词的工整与押韵可以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葩,其外在对美的追求做到了极致。但传承下来的诗、词不仅具有华美的外在,其内在之纯美也令后世文学者所称道。即便是当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对语言优美的追求仍然是一如既往,作者无不倾尽心力地用精妙的语言来塑造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也不遗余力地表现着人物内心深处的人性之美。可以说,文学就是对美的一种文字化的表现,与音乐、艺术等形式一样,都以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表现视为存在的重要意义。

二、汉语言文学对人的涵养的重要影响

1.对人涵养的加强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感悟使人涵养的塑造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为文学作品中,对真、善和美的追求会不由自主地影响文学作品的阅读者。而对文学作品中深刻的内涵加以体会的人,势必会深深地受文学作品的熏陶。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天生具备一种模仿的能力,也就是说人长期与什么为伍,那么这个人就势必会与其长期为伍的人和事相类似。也就是生物学上所提出的人会受到其所在环境的影响。由于文学作品所具备的独特性质,长期与文学作品为伍的人,其内在涵养方面势必会受到影响,其行为和思维模式必然会有着其所热爱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影子[2]。

2.对人涵养的纠正

每个人的涵养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既有优质的一面,同时,也有劣质的一面,任何人都是如此。由于汉语言文学作品崇善抑恶的特点,其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会对人性中丑陋的一面加以批判和贬斥,也会相对的去歌颂和赞扬与之相对的人性善良的一面。同样也是由于人的模仿行为,必然会对文学作品中所批判和贬斥的行为深恶痛绝,一旦这些行为之中自己在涵养方面也有涉及的话,会不由自主地去改正自己的行为,纠正其涵养中劣质的方面。由于文学作品在纠正人的涵养缺陷方面通常是以感化的方式而进行,所以,人在纠正自身涵养缺陷方面会发自内心,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改变,而不是仅在表面上有所克制和改正。例如,很多人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后会不由自主地陷入一种沉思和反省的状态,去仔细地品味和体会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去品评其中人物的行为和心理。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人的一个反省的过程,是认真审视自己内在涵养的过程,而由此而产生的变化更加可靠。

3.对人涵养的引导

其实对人涵养的引导问题与纠正和加强相类似,汉语言文学作品具有崇善抑恶的内在追求方向,而这个方向本身就是对人涵养的一个很好的引导。虽然人的涵养和意识形态是一种难以“物质化”的东西,但一部文学作品中所承载的一种内在涵养和意识形态却可以物质的形式而存在,人对于具象化的意识形态和内在涵养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模仿欲望,对自身印象较为深刻和认可度较高的汉语言文学作品会产生一种不由自主的趋向性。

三、人的涵养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具体表现

人的涵养在汉语言文学中的体现非常多,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汉语言文学与人的涵养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优雅婉约而又非常注重趋吉避凶的民族,其文化内涵中有太多的地方体现着这两点。而这些也作为一种民族共有的涵养深深地注入到每一个人的涵养体系内。一是汉语言文学在人的涵养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例如,中华民族的人们经常用“鱼”这个字来意指“余”,在逢年过节及其他一些喜庆的日子都会这样做,寄予着劳有所得的吉祥寓意。类似这样的字和词还有很多,这些都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的心中,也影响着其行为和涵养表现。二是汉语言文学在中华民族文化特征方面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其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吸取了太多的不同文化中的精髓。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匈奴、鲜卑、羯、羌、氐文化的吸收,两宋时期对契丹、金文化的吸收,唐宋时期对佛教文化的吸收及近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吸收等,而文化兼容并包含在汉语言之中有着很多的体现,如“因果、涅槃”,这些都是佛教的词语,现在也被非常广泛应用于汉语言中[3]。鸦片战争以后,外来词汇的融入更是在汉语言中比比皆是。而这种体现也都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涵养,那就是包容性。时至今日中国人的涵养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包容的心态,是作为大国子民所具备的自信和宽容。汉语言文学堪称是世界文学之典范,其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并且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汉语言文学不仅受到其创造者所有中华民族的人共同的塑造和影响,同时也深深影响着汉语言文学领域范围内的人。并且以其独有的特质来深刻影响着与之相关的人的涵养和思想意识,作为汉语言文学者而言,应当更加认可汉语言文学对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独特作用,积极地利用汉语言文学来影响和塑造人的优秀涵养,将文学与涵养进行科学的对接。

参考文献:

[1]刘焕芳.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0).

[2]蔡熙.中国百年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精神谱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第5篇:传统文化涵养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平面设计教学

一、继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发展的精神支撑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传统艺术这一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有利于平面设计汲取和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平面设计教学的良性发展,培育学生的人文涵养,形成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的感知与判断能力。

二、现阶段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目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不经意地给学生灌输一种简单的移植意识,让学生误以为平面设计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削弱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能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体现传统文化,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充分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延伸和再创造,有意识地开展有目的性的教学活动,教育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革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2.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注重设计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设计理念的关注。而创作优秀设计作品的前提正是优秀的设计理念。为了让学生的平面设计真正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必须要让学生了解大量相关的传统文化作品。学生只有理解作品的设计思想,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运用自己的设计手法整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达到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目的。一些教师对于优秀作品的讲解和分析不足,部分导致学生缺乏欣赏能力与创新意识。

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的教学措施

1.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平面设计师应勇于承担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担,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平面设计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这与当前设计理念的革新和再创造有很大的关系。平面设计教学要以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为根本,才能创作出符合人民喜好的作品。平面设计不仅是现代设计理念与艺术思维的结晶,而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涵养。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才能创作出与时代特征相符的设计作品。中国传统文化和平面设计相结合的过程是相互吸收、融合的过程。设计师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平面设计作品。

2.创新教学模式和理论体系

平面设计和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是当今的发展趋势。平面设计教学要着力完善平面设计和传统文化的知识结构,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励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正确理解传统文化对于平面设计中的深刻影响。创意思维与设计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励学生结合市场需求相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拥有策划、组织、实施的能力。

3.深入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平面设计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表面的口号上,要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的内涵。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要立足于其对传统文化的充分理解。在平面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使学生从历史、地理、民族等多角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入精神层面,真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4.增强教师的文化素质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起着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有可能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奥秘。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阅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拓宽专业视野,增强文化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历史的演变,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点和文化面貌,它是中华民族各时期思想观念的综合表现,是中华民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思想底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文化的结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平面设计师要在延续我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寻找自身的艺术根基,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意义,不断发扬光大。项目名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JGA201609。

参考文献:

[1]曹涛.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的思考.美术教育研究,2011(4).

[2]孙丽丽.传统图形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探议.艺术教育,2016(5).

[3]钟业区.浅谈平面设计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培养构建.才智,2018(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