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初中教育培训范文

初中教育培训全文(5篇)

初中教育培训

第1篇:初中教育培训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富阳市农民培训工作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通过认真抓好涉农专业学历教育、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大力开展适用技术培训,组织农技干部送科技下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对农民实施全方位的科技培训,截止2004年已累计培养大中专(涉农专业)毕业生516名,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1463人(次),“绿色证书”学员12830名,每年举办农业短期适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尤其是去年,市委、市政府下达了《关于印发〈富阳市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并安排了专项资金,对农民实行免费培训,从而培训力度更大,全年培训农民20470人,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取得的了明显的成效。

当前,富阳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也面临着许多问题:(1)需培训人数众多。一是农民多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根据《2004年富阳市统计年鉴》,至2004年末,全市农村实有劳动力33.48万人,其中从业农林牧渔业劳动力11.98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6.1%,且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参加过培训。二是农技人员需不断更新知识,广大乡镇农技人员由于调动过于频繁,许多专业不对口的人员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对农业专业知识缺乏了解;除了知识能力不适应外,专业结构也不很合理,存在着“只懂粮棉油、不懂名特优”的情况。(2)思想认识不足。少数部门对培训工作缺乏认识,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核,导致被动培训者参加多而急需培训者参加少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农民由于知识程度低对培训存在畏难情绪。(3)形成合力不够,存在着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4)硬件设施的建设不够,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技培训中应用面不广。(5)培训的内容、形式以及投入机制缺乏创新,还习惯于沿袭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农业条件下形成的老套套、老办法,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对策措施

2.1明确目标任务

根据《杭州市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实施意见》、《杭州市农民实用技术(绿色证书)培训实施计划》、《富阳市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实施意见》和《富阳市新型农民培训规划(2004~2010年)》的要求,从2004年至2010年共培训农民10万人(次),其中绿色证书工程和农函大培训1万人(次),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培训300人(次),绿色农业科技培训3万人(次),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4万人(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

2.2强化工作措施

2.2.1大力拓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内容

我们一定要树立大农业、大农村、大科技、大市场的观点,不仅需要对常规技术进行改良和推广,还需要对高新技术的普及和培训;不仅需要对传统种养殖技术的改造和培训,还需要对新兴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和推广;不仅需要对生产技术的培训,还需要对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法规、外向型农业等多学科、多门类的新知识进行培训。要针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需要不断拓宽与丰富教学内容,除选用统编教材外,需编写适合不同层次教学需要的乡土教材。

2.2.2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形式

只有不断寻求更新更好的形式,才能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各培训单位要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讲究针对性,突出有效性,注重带头性。教学中需做到五个结合:一是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二是理论讲座与现场传授相结合;三是传统教学与现代传媒手段相结合;四是经验交流与专业考察相结合;五是技术培训与科普宣传相结合。

2.2.3充实农技培训师资队伍

在现有富阳市农业适用技术培训讲师团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不断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聘请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充实讲师团。要认真开展师资进修培训,不断提高师资素质。

2.2.4逐步完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根据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要求以市农广校为基础,抓紧建立富阳市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按照“分级负责、分层管理、分级培训、明确责任、互相协作”的原则,建立以市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为龙头、各业务站为骨干、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农业科技培训教育体系网络。要增加投入,加强对培训基地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培训条件。要扩大建立农业科技培训实习基地。

2.2.5有计划地开展大中专学历教育

市农广校要以农村初中毕业生为主,面向社会招生,开展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同时,要不断创造条件,积极和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开展大专和本科学历教育,满足各层次人才的需要。

2.2.6加强宣传教育

要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没有技术、不提高技能就不可能稳定就业的新观念,确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新理念,确立自谋职业、竟争就业的新意识,提高参加和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各新闻单位要大力宣传科技致富、培训创业等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

第2篇:初中教育培训范文

各新兴市场国家一般都设立了相关部门主管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印度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的各种项目一般是由联邦中央政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部设立,由邦政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部负责实施。印度政府非常重视扫盲工作,把成人教育列入国家计划。为了加强成人教育,中央政府成立了国家成人教育委员会,各邦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在印度,几乎每一个邦都有一所农业大学,几乎每所农业大学都设有负责推广的机构,该机构主要任务涉及将收集、整理的科研成果传播给农民工,将编写的情报资料和辅导教材提供给农民工学习,为农民工提供咨询服务等。有些农业大学还通过举办专题性的讲座、组织农民工参观等方式推广农业取得的最新技术。印度农业职业教育学校专门负责培养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等中初级农业人才,其录取对象包括15~22岁的农村青年。在农业职业教育学校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如果自己愿意,还可以进入本科大学进行深造。此外,印度政府还充分发挥“尼赫鲁”青年中心、农村农民青年中心等社会团体以及在校大学生的作用,为农民工提供全面的职业教育培训。泰国从事农民工就业培训的主管机构很多,主要有国家非正规教育委员会和21个职能机构。政策由国家非正规教育委员会制定,府一级成立非正规教育机构委员会并协调其工作,府非正规教育中心是这个机构的秘书处,在县、乡村都有相应的管理机构。泰国政府在各地区设立校外教育与公共教育中心,其职责之一就是从事农民工教育培训研究和实验,开展相应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各府设立的非正规教育中心和教育技术中心开设农民工视听教育培训,农村阅览中心、流动成人学校、大公司、企业、基金会、公共图书馆和各种博物馆等也参与到农民工教育培训中来,如农村阅览中心主要是为脱盲者提供继续教育,避免其再次丧失阅读能力而成为文盲。泰国政府比较重视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种种措施以提高农民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泰国责成教育部负责建立全国农民工教育培训网,泰国中央政府还要求教育部、内政部、卫生部、农业合作部及有关机构联手协作,在全国进行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泰国目前有1000多所业余成人职业学校,许多正规职业院校也开办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对农民工进行就业培训。如泰国在帕高昭王理工学院和理工职业教育学院为泰国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培养不同层次的师资,以满足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需要。苏林农学院每年夏天都为农民工开办短训班,培训项目包括作物种植、养花、渔业、食用菌栽培、家禽饲养、糖业生产等。但从总体上看,泰国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尚不健全,各级教育机构各自为政,缺乏指导,宏观调控手段薄弱。马来西亚十分重视农民工教育培训,形成了许多部门机构对非正规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马来西亚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由联邦政府的农村发展部、农业部、土地和区域发展部、劳工部、社会福利部以及青年和体育运动部等根据不同的需要安排不同的项目和计划,并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其中,农村发展部是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主要管理机构之一,该部下属的社区发展部门开展的各项计划在马来西亚影响极大,其组织机构一直伸延到乡村。严格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有力地推动了马来西亚农民工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在国家计划办公室的倡导和协调下,土耳其政府成立了一个由教育部、劳动部、高等教育理事会高级官员组成的有关职业教育培训的联合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具体工作。墨西哥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工教育培训,许多高等农业院校、社会福利组织及私人机构都纷纷给予资助、扶持和指导。墨西哥国立农业学校是拉丁美洲历史上第一所农业专科学校。目前,墨西哥已拥有上千所中等农林牧技术学校,54所农业大学和4所农业研究生院,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农业劳动力。墨西哥的中等农业教育分为农业技术初中和农业技术高中两个阶段。其中,农业技术初中主要培养农业技术工人,农业技术高中主要培养中等农业技术人才。此外,墨西哥的农民工教育机构和组织比较完善,全国还有60多个官办和私人办的机构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活动。同时,农业广播电视台、农业生产推广局、农民培训组织局等机构也纷纷开展一些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形成多渠道兴办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格局。1942年,巴西建立了部级工业教育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全国范围内的工业技术和农民工教育培训。埃及全国有农业院校14所、农业中学50多所,还有数量众多的农业培训中心,以便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加速农村社会的发展,帮助农民工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新兴市场国家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主管机构和各类培训机构的设置对农民工教育培训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二、设置了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难以适应非农产业工作。印度政府全国抽样调查组织公布,印度2005—2006年国民平均识字率为65.38%,较2004—2005年仅成长1.5%。在印度农村17640万个主要劳动力中,识字的劳动力占35.4%,而文盲劳动力所占比重为64.6%;在识字的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1%,初中文化程度者占18.6%,这说明即使印度非文盲的工人,其文化程度也是很低的。印度很重视对农民工的扫盲教育,通过多年的努力,印度的扫盲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喀拉拉民众科学运动”动员十几万名义务工作人员在印度的喀拉拉邦进行民间自发的对农民工的扫盲活动。一些脱盲的地区还开展了脱盲后的继续教育,把普及初等教育与整个扫盲活动结合起来。印度政府注意加强农民工的素质培养和技术更新,教育培训的内容涉及农业、园艺、渔业、畜牧、家禽饲养、家政、金工、电工、木工、家具制造、管工、焊工、石工、地毯编织、服装设计与制造、干洗、汽修、书法、摄影、刺绣、打字等。苏林农学院每年夏天都为农民工开办短训班,培训项目包括作物种植、渔业、食用菌栽培、家禽饲养、养花、糖业生产等,内容非常丰富。泰国对农民工的扫盲活动具有自愿性、自我教育和教育与地区相结合的特点。经过许多志愿教师、村寨识字中心、寺庙识字中心、远距离教育设施、公共图书馆等的努力,泰国的扫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文盲率不断下降。泰国也很重视农民工脱盲后的继续教育,强调功能性扫盲,旨在使学员能应用所获得的识字能力来掌握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如根据泰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75%的特点,大办农业职校和开设面向农业、农村的非正规教育课程。泰国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是根据社会和职业需要来进行的,就业培训的内容涉及多方面,内容讲究实践、实用、实效。如泰国农业大学对农民工的家政教育培训内容包括食物与营养、纺织与纤维、家庭教育、房屋布置、服装与装饰艺术这几个方面。内容贴近生活,使受训人员熟练地掌握一技之长,深受农民工学员的欢迎。马来西亚对农民工扫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功能性扫盲和提高阅读能力。同时,马来西亚强调通过强化农民工教育培训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如马来西亚人才资源规划提出的“工业能手计划”、农村发展部门的实用性扫盲计划,都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性技能为目标。此外,马来西亚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注重为国家的稳定和群众的宗教活动服务,农民工教育培训课程普遍设有道德和宗教礼节等方面的内容,以便建立有道德、有纪律的马来西亚社会。墨西哥农民工教育培训为解决农民工就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不同行业农民工人群和生产需要,设置灵活多样的内容。墨西哥拥有上千所中等农林牧技术学校,开设的各种专业课达200多种。为适应生产和科研不断发展的要求,墨西哥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不仅要求具备熟练的技能和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生产计划、指导和管理的多方面才能,知识面涉及较广,能够很快适应生产和科研的需要,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文化教育是埃及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内容之一,既包括开办扫盲班或扫盲中心进行扫盲教育,也有包括读、写、算、宗教、卫生、社会和民族一般情况在内的综合文化课和自由活动课;同时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内容还包括裁缝、木工、管工、维修工、电工、果农及特定职业等的教育培训。

三、灵活的教育培训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新兴市场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民工教育培训,并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农民工教育培训方式。印度的农业培训机构为农民工提供了技能咨询指导,有关专家向农民工现场示范或者散发有针对性的讲义与辅导材料,回答农民工提出的各种问题,一些农业学校邀请相关农民工来学校参观各种科学种养的方式和农机具等。印度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信息技术产业发达的信息大国。信息技术在印度的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对于农民工教育培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软件产业迅速发展以及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等众多因素推动了印度农村信息技术的发展。印度政府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寻求同国际组织合作,如同瑞士著名的塔塔手表公司的合作。通过塔塔手表公司的鼎力相助,印度创立了全新的成人教育电视节目。同美国达拉斯市的“国际语言学会”合作,印度于1983年在边远地区成立了30多个基层中心识字班,学会为这些边远地区创制出字母文字,编纂了计算机常用词语索引,并出版了教材和语汇手册等。除了同国际组织合作外,政府也通过自身努力来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自2000年开始,印度政府启动了大量推动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项目,例如扩大农村地区的宽带连接范围,一些邦政府启动了专门的区域信息技术方案,建立专门的农村互联网。针对农民工教育培训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印度首先在最落后地区实施职教发展特别计划,修筑通往学校的道路和建设农村职教、设施,在条件适合的农村职业学校发展计算机互联网设施。由印度科学机构开发了一种便宜的手提计算机,能够使用户通过一个触摸屏上的图标来处理声音文件和电子邮件,计算机成本快速下降。社会力量的参与是印度农民工信息化的一大特点。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和政府建设,印度农民工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远程教育的覆盖率和受众大幅提高,扫盲成就也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马来西亚对农民工教育培训在办学时间上非常灵活,有全日制的,也有半日制的;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马来西亚政府组织科技队伍下乡到偏远的农村,为当地的农民工上课,为农民工讲授科学文化知识。在一些城镇,建设职业技术培训、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咨询机构和设施,对农民工进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进而向周边地区辐射,这有利于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普及。泰国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坚持按需办学,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实效显著。泰国的农业大学开设养殖、烹调、家政、蔬果加工等专业培训班,适应了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受农民工欢迎。泰国东方大学根据农民工特点,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主要放在农闲季节和工余时间,教他们如何养鱼、养鸡、种菜等;同时,每天还把与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关的材料送交广播电台播放。在校外农民工教育培训中,泰国的开放大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建于1971年的兰堪亨大学,对学生除校内授课外,也利用广播电台对农民工进行校外教育培训,并组织教师到各地巡回讲学。1980年建成的素可泰大学,以函授为主,辅以广播、电视等远距离教学手段,从而向更多的农民工提供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马来西亚对农民工的就业教育培训较为灵活,形式多样,就业培训的形式因地、因人、因项目而适当变通。

四、结语

第3篇:初中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60%以上[1],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文化素质总体上有所提高,但相比城镇新增劳动力而言,其文化素质和人均受教育年限依然偏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只能在收人水平较低的非正规部门就业,而就业的不稳定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步履艰难。然而,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而且还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他们的冷暖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

职业教育的供给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各类社会培训机构等。从政府方面来看,在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富余劳力转移的同时,政府理应努力做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一方面,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教育资源分配明显偏向城市,尽管国家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教育长期发展滞后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7.11元,全国农村普通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63.56元,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9.74元,全国农村普通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5.5元[2];城乡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直接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教学环境与条件无法满足农村教育的实际需要,导致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总体上较低,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进而限制了农民工进城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职业教育往往被忽视。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低6973.89元,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低4057.14元[2]。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职业技能培训发展滞后,总体规模较小,与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不适应[3];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整体偏低,其较差就业的稳定性,较低的收入水平严重影响了他们转移性就业。从企业方面来看,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和增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用工企业理应加强员工的职业教育培训,然而实际情况是,用工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积极性不高。企业由于受资金、人员、机构、生产状况等影响,开展农民工培训多为岗前安全及规范教育,多数中小型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甚至不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仅有的少量教育培训也只是围绕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职业技能展开,对农民工缺少企业精神、城市文化、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教育,未能从企业和农民工的长远发展来看待职业教育培训问题。从社会培训机构方面来看,社会培训机构的快速成长也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途径。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进入社会培训机构的比例依然较低,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的社会培训机构都是以营利为目的,较高的职业技能培训费用将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拒之门外。

(二)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不旺

职业教育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较高的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意味着较高的收益。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职业教育无疑是改变自身命运,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梦想的主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的愿望异常强烈,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相当多的实用技能培训收费较高,对于大多数进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是一个难以逾越的经济门槛;另一方面,在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难以找到合适的培训时间;另外,许多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职业技能培训缺少针对性与实用性,培训方式不够灵活,培训地点离农民工较远,进而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有效需求不足。

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水平的途径

(一)夯实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

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决定着未来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它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因此,从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布局出发,必须夯实农村基础教育。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要逐步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格局,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农村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

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的与农村义务教育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输出地政府在引导性培训上的作用,强化输入地政府在办学条件、用工需求、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满足输入地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的同时,也为输入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储备了大量人才;而伴随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提升,收入水平的提高,其转移性就业能力增强,越有利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职业教育培训资金投入,制定有效的农民工培训政策激励措施,如通过税收优惠、补贴或奖励等多种政策激励措施,吸纳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之中;同时要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职业技能鉴定,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另外,要建设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平台,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实时的市场需求信息、培训、就业一体化信息服务。二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主体作用。企业要树立人力资本培养意识,强化岗位培训责任,使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接受初中级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企业要与培训机构密切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企业定岗培训;大中型企业还要联合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建设一批农民工实训基地,促使新生代农民工、企业、培训机构的有效对接,切实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农民工的不同素质,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市场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同时也要尊重农民工自身的意愿,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努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培训资助政策,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职业教育培训资助既是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网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引导全国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农民工增加培训需求的重要途径。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不仅有利于帮助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减轻个人培训负担,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培训,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自己的职业技能,而且增强了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资助政策,建立农民工培训直接补贴的配套政策体系,实行社会统一的国家资助扶持政策,为有培训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办理和发放农民工培训卡,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基本标准,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公平合理[3],真正把国家提供的优惠和帮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4-05-12)[2015-10-30].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5/t20140512_551585.html.

[2]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EB/OL].(2015-10-13)[2015-11-02]www.moe.gov.cn/srcsite/A05/s3040/201510/t20151013_213129.html.

[3]韩俊,汪志洪,崔传义,等.农民工培训实态及其“十二五”时期的政策建议[J].改革,2010(9):74-85.

[4]银平均.论人力资本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福利[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9):10-17.

[5]周小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质量及其提升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14(7):201-205.

[6]林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力资本困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15-217.

[7]许小青,柳建华.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研究[J].求实,2005(2):93-95.

[8]唐惠敏.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困境及重塑路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1):1-6.

[9]陶树果.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研究[J].青年学报,2014(2):26-28.

[10]梁燕.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4):74-79.

[11]韩长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是个重大问题———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2(6):6-8.

[12]范维.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提升的影响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4):125-127.

第4篇:初中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职工;教育培训;问题

随着我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实施,新技术新设备相继投入使用,铁路运输组织、设备维护、使用方式不断变化,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形势出现了新情况。因此,必须找准先行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职工整体素质,确保运输站段高质量完成运输任务,确保铁路企业安全、稳定、科学发展。

1现行的职教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职工队伍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根据对某车务段2016年12月末在岗车站值班员情况进行统计,该车务段车站值班员共计318人,其文化程度层次结构为,初中及以下39人,占12%;高中120人,占38%;中专、中技113人,占36%;大专40人,占13%;本科3人,占1%。作为主要行车工种的车站值班员,主要是高中及中职的学历,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人员仍然占有12%的比例,车站值班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

1.2站段职工教育力量严重不足。站段职教教师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教学理论培训,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教学组织能力欠佳,形式单一;由于培训任务大,铁路新知识、新技能得不到及时“充电”,专业知识结构老化,对培训内容把握不准,实作技能滞后。

1.3实作演练操作不够规范有序。由于运输站段大多没有专门的练功场,培训基本以理论知识为主,实作技能演练多在教室黑板上推演或到实际工作场所模拟,导致培训效果不佳。日常培训教材及培训方式、方法落后,培训没有按工种、岗位细分培训内容,往往是集中办班,导致培训缺乏针对性、时效性。

1.4高新技能人才培养任重道远。技师、高级技师青黄不接,年龄构成偏高现象也日益凸显。高技能人才年龄偏高、数量偏少,而且年龄段之间的跨度较大。这意味着当占有相当数量的高级技师、高级工陆续进入退休年龄后,后继乏人。

1.5三级教育网络职责不够明确。对一线职工的日常培训往往建立在站段这一层面,车间、班组所从事的职工教育仅限于每月几道题,每天班前点名只是反复和重复的规章提问等。各部门的专业内容培训不协调,职工培训各业务科室间不能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1.6教材设备不够适应发展需求。教学设备更新滞后,部分行车站段虽然配备了站场沙盘、微机联锁教学仿真设备,但设备的操作、站场模型与现场实际有较大差别,不能实时反映生产作业中的具体要求。教材和课件开发迟缓,没有形成专业队伍,缺乏紧贴本站段生产实际的培训教材。存在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职教人员不足等客观因素,也有重视不够等主观原因,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去对待,并下大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2对加强站段职工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

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满足铁路企业运输生产和现代化建设对在岗人员的素质需要,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提高思想认识,确立职工教育培训重要地位。运输生产的主体是职工,职工素质是影响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职工培训滞后必然拖运输安全的后腿。应将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好坏与职工队伍素质的优劣,纳入对各级组织的业绩考核,以树立对职工培训工作的重要地位。

2.2明确规划目标,加大职工教育培训投入力度。职工培训工作是一项生产性投资,根据铁路发展的战略目标,做好长远的培训规划,既要考虑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又要有合理的实施步骤和保证措施及手段。在职工培训的投入上,要保证职教经费足额提取,并完全用于职工培训的设施、设备建设及维护,每年均有固定的来源和投入,不断加强和完善教学设施设备。

2.3摸清培训需求,切实提高职工教育培训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职工教育部门要建立开放的培训需求调查系统,深入一线去发掘职工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还要分析职工现有技能能力与要求之间的差距,避免因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引起的无效培训。通过有效的分析、组织,把零散的、原始的个人兴趣整合、上升成系统的培训需求,作为培训的依据之一。培训内容的设计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现实需求吻合。真正搞清楚职工需要的是哪一类知识、技能,需从哪几方面着手迎合职工的不同需求。二是与企业现状结合。培训内容要在职工日常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让职工感觉用得着,学得会,培训中提出的要求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三是与职工岗位结合。培训部门一方面要划分不同层次的职工区别对待,使参加培训的人员尽量处在同一水平,使培训与职工所在岗位的日常工作相对应。

2.4改进培训方式,努力在实际操作演练下功夫。一方面,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可采取参观学习、观看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交流研讨等教学方式,使职工在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情况下,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注重提升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现场示范、模拟演练、技能比武等多种教学模式,强化突发问题的应急处理能力。再一方面,要加强对教材、教具的开发,构建远程教育网络,大力发展网络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和模拟仿真教学等,实现业务学习、文电传达、每班一练、业务考试等网络化,方便职工学习。

2.5运用效果评估,不断改进职工教育培训方法。采用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从老师的教案准备、讲课方式、培训组织、教学氛围,到学员的听课效果、考试结果和在岗位作业能力和效果的变化,组织全方位的监控和追踪,确保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和改进,实现预期的教育培训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职工岗位实作评价制度,对职工岗位作业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评价,准确掌握职工业务素质的“盲点”,增强职工技能素质培训的针对性。

第5篇:初中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推手,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保障。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中指出:“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办法,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1]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2]。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市涉农区县有关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进行了深入调查,在对其进行系统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影响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实效性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提升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实效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和数据支撑。

1有关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定义

1.1农村劳动力的含义

农村劳动力是指乡村人口中,男性年龄在16~60周岁,女性年龄在16~55周岁,经常参加家庭生产以及集体经济组织活动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主要可以分为以下3种:1)从事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和采集业等;2)从事第二产业,包括农村工业、采矿业等产业;3)从事第三产业,包括各种餐饮经营服务业、个体经营等。同时,由集体经费补贴或者支付薪酬的农村干部也属于农村劳动力[3]。

1.2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实效性的含义

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实效性是指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结果和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这一结果给接受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农业产业、用工企业和国家社会带来的实际利益[4]。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实效性的实现从本质上看是教育培训对象需求的满足程度。

2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实效性的影响因素调查

对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实效性现状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总共设计了2种调查问卷和4套调查提纲。

2.1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2.1.1问卷设计此次调查问卷设计主要是为了了解3种情况:1)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2)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培训的现状,3)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情况。问卷从设计之初到成稿选择部分农村劳动力进行了两次试验性调查,在调查中根据自身感受和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对问卷进行了修改补充,增减了部分内容,最后确定此次问卷18个问题。本次调查同时也对天津市部分村干部进行了调查,了解天津市各村干部的学历情况以及教育培训的需求情况,并从村干部视角去了解天津市农村劳动力需要怎样的培训。2.1.2样本选择选取天津市西青区大柳滩村、北辰区线河一村和二村、蓟州区毛家峪长寿村、静海区良王庄乡四小屯村、宝坻区黄庄镇小辛码头村以及天津农学院附近农村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720份问卷,回收702份问卷,问卷回收率97.5%,其中男性共379人、约占54%,女性共323人、约占46%。对村干部的调查共发放96份问卷,回收92份问卷,问卷回收率95.8%。

2.2数据分析

2.2.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2.2.1.1年龄结构在回收的702份问卷中,年龄在30岁以下人员共92人,约占13.11%;年龄在30~39岁人员共181人,约占25.78%;年龄在40~49岁人员共212人,约占30.20%;年龄在50~59岁人员217人,约占30.91%。总体来看,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年龄趋于老龄化。2.2.1.2学历情况在所调查的农村劳动力中,有693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有541人,约占78.07%;高中或中专学历人员有112人,约占16.16%;大专学历人员有25人,约占3.61%;本科学历人员有15人,约占2.16%;没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学历水平大部分都是初中以下学历水平,整体学历水平有待提高。在调查的村干部中,村干部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的人员有17位,约占18.48%;高中或中专有32位,约占34.78%;大专有31位,约占33.70%;本科有11位,约占11.96%;硕士及以上有1位,约占1.09%。总体看来,村干部的学历层次偏低,需要进一步提升。2.2.1.3户籍情况在问及户籍问题时,共有683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农业人口有662人,约占96.93%;非农人口有21人,约占3.07%。在农业人口中,有547人是天津市户籍,约占82.83%;有115人是非天津市户籍,约占17.37%。在非农人口中有19人是天津市户籍,约占90.48%;有2人是非天津市户籍,约占9.52%。2.2.1.4从业情况从调研情况来看,共有695人回答了他们的从业情况,其中:从事种植业的有93人,约占13.38%;从事养殖业的有10人,约占1.44%;个体经营有121人,约占17.41%;给农业经营主体打工的有21人,约占3.02%;给非农企业打工的有261人,约占37.55%;兼业的有32人,约占4.61%;从事临时工作或者无业的人员有157人,约占22.59%。可见,农村劳动力从业在各行各业都有涉及,超过2/3的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打工,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2.2.1.5技能情况对于技能情况有592人回答了这个问题。所调查的农村劳动力中,有94人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约占15.88%;有498人没有职业技能证书,约占84.12%;在没有职业技能证书的人员中,有将近50%的人员是有技能但是没有技能证书,针对这种情况天津市应该加强培训发证工作力度,通过证书制度来激励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2.2.1.6收入情况根据问卷统计,共有627人回答了收入情况,其中:年收入在24000元以下的人共有212人,约占33.81%;年收入在24000~50000元的有340人,约占54.23%;年收入在50000~80000元的有56人,约占8.93%;年收入在80000~120000元的有15人,约占2.39%;年收入在120000元以上的有4人,约占0.64%。可见,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整体收入较低,超过50%的农村劳动力年收入处于24000~50000元,整体收入水平一般。2.2.2调研对象接受教育培训的现状2.2.2.1接受教育培训情况根据问卷统计,有638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有88人接受过教育培训,约占13.79%;有550人没有接受过教育培训,约占86.21%。可以看出,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覆盖人群较少,有待对培训进行全方位普及。2.2.2.2没有接受教育培训的原因农村劳动力是否接受教育培训受多种方面的影响。在550位没有参加过教育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中,回答这个问题的有430人,他们没有接受教育培训有多种原因,其中因为时间不合适、没有学习欲望、没得到通知而没有参加培训的人员频数较大,分别是133、271、207,因为地点、内容不合适而没有参加的人员频数分别是3、23,因为其他原因而没有参加培训的人员频数是19,而其他原因大都集中在自身不了解培训政策、没有同伴、年龄超过培训规定、证件不全、认为培训了也没有用,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接受培训是因为报名后政府没有通知去上课。2.2.2.3接受培训的内容在接受过培训的88人中,有1人接受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有80人接受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有2人接受过村干部管理培训,有2人接受过成人学历教育,有5人接受过其他方面的培训,其中有1人同时接受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其他方面的培训,有1人同时接受过村干部管理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同时调查中发现,农村劳动力对一些市场、社会急需的专业培训需求较高,如养老护理师、育婴师等。2.2.2.4培训的满意程度及原因在接受过培训的88人中,有61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有51人对培训效果满意,约占83.60%;有7人认为培训效果一般,约占11.48%;有3人对培训效果不满意,约占4.92%。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培训效果还是很满意的,但也有部分人对培训不满意。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在接受过培训后,对培训满意有几个原因,分别是培训后提高了自身技能、解决了实际问题、增加了收入、找到合适的工作、其他等。在一些对培训不满意人员的调查中,他们不满意的原因集中表现在培训方式不合适、培训结束后没给证书、培训后也找不到工作等,这也说明整个培训工作仍需要不断完善。2.2.2.5接受培训的意愿及动力调查中,共有594人回答了关于培训意愿的问题,其中有180人愿意参加培训,约占30.30%;24人对培训兴趣不强烈,约占4.04%;有390人不愿意参加培训,约占65.66%。大部分人员不愿意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有年龄较大没有培训动力、没有时间、没有想学习的内容、没有培训意识等。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动力来源有几个方面,其中提高职业技能(144人)、增加就业机会(112人)、提高收入(172人)是主要的动力来源,其他的动力来源分别是升职转岗、干好本职工作和其他动力。2.2.3调查对象对培训的需求情况2.2.3.1培训内容在调查中,农村劳动力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共有566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18人需要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43人需要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8人需要农业经营管理培训,0人需要成人学历教育培训,66人需要其他类型培训,329人不需要培训。对于村干部们自身需要怎样的培训这个问题,据统计,70人需要党的方针政策培训,68人需要法律知识培训,53人需要新型农业技术培训,38人需要农村发展市场规律培训,37人需要经营管理培训,2人需要其他类型培训。2.2.3.2培训时间在培训时间的选择问题上,调查中有185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52人认为培训时间应该是农闲季节,19人认为培训时间应该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及时安排,2人认为培训应该选在生产经营的关键时期,94人认为公休时间培训较好,17人认为应夜间培训,38人对培训时间无所谓。2.2.3.3培训地点在培训地点的选择上,调查中共189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2人愿意在市里培训,6人愿意在区里培训,22人愿意在乡镇培训,141人愿意在本村或本企业培训,23人无所谓在哪里培训。说明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办学点的建设重点应在村里和企业里。2.2.3.4培训方式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调查中180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108人认为课堂面授比较好,25人认为现场会方式培训较好,6人认为电视、广播、网络媒体课程方式培训较好,50人认为多方式结合培训方式较好。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认为课堂面授的培训方式较好,他们认为课堂面授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知识。

3结论

1)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学历水平低、技能水平差、收入少、培训意愿弱、接受培训人员数量较少的“五低”现象。2)在接受过教育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中,对培训的满意度较高,说明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效果较好。但是,在访谈调研中也了解到有些培训工作只注重任务指标的完成,而忽视了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在群众中造成了较坏的影响。3)天津市农村劳动力的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方面,群众和村干部各有侧重,应分别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4)天津市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文化基础、教育培训的时间地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等。5)村干部视角下农村劳动力需要的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自身对培训的需求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EB/OL].(2017-02-06)[2018-01-24].

[2]新华社.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3-12-24)[2018-01-24].

[3]郭晓羽,张英,吴秋林,等.湖北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实效性分析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5(9):97-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