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宏观经济的风险范文

宏观经济的风险全文(5篇)

宏观经济的风险

第1篇:宏观经济的风险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宏观经济;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与发展都是由于宏观经济的所影响的,同时也是由于互联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所导致的。在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互联网金融成为新的金融产物,同时在人们的生活需求中以及经济的发展中,互联网金融也成为新时代的宠儿。由于宏观经济的传统化条件限制,不利于人们生活的高效要求,因此互联网金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分析应该通过对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对这一金融体系的全面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在目前我国互联网技术和金融行业不断同步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与金融行业之间逐渐实现了融合[1]。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就是在互联网平台上所进行的金融交易活动。互联网金融是融合了传统金融优势的新型金融产物,对于我国的金融市场做到了市场的互联网化拓展,同时也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到了补充。互联网金融具有平台化与实时化的特点,因此其发展的前景十分可观。互联网金融拥有传统金融所没有的优良品质,因此能够弥补传统金融中的不足,能够使人们更容易接受。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相应而来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问题以及其高效问题,即使得到了人们的大力推崇与喜爱,但是其自身还存在着不完善和待优化的缺陷所在。在未来的发展中,互联网经济还要通过不断的补充和完善自身,才能够保证这一金融产业的安全性能与高效性能。互联网金融由于其发展背景处于互联网平台上,因此需要进行长期的监管和控制,防止在金融交易期间出现的安全问题或者其他各种问题,对人们的经济造成损失。

二、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国家经济水平提升因为互联网金融独特的背景优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能够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起到补充的作用。在传统的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的限制、平台的限制、安全性不能够得到保证等问题,促使宏观经济的发展缓慢,难以达到人们预期的金融交易水平,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随着互联网金融时展,进一步为宏观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在经济的发展中,互联网经济能够发展其平台化、多元化以及安全性、时效性等特点,做到传统经济所没有的优越性能,从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组成是由互联网经济与宏观经济所共同组成,在宏观经济发展缓慢的状态下,互联网金融发的快速发展与增长能够高效的提升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这一点优势是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作用,同时也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积极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互联网金融会得到相应的完善与补充,甚至最终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经济,在当下的发展中,应该应用互联网金融这一积极用,从而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有所提升。

(二)有助于促进资金配置效率的提升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保证在金融活动中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因此国家对于金融的风险控制以及利率等控制都在不断提升。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则会导致货币的流通缓慢、资金的滞留等问题,从而使经济的发展出现膨胀期或者缩减期,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稳定发展。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以及不受限制性,能够在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开展金融活动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能够发挥其优良的作用,使得相关的金融企业能够以更多的平台获取资金的支持,从而达到快速且高效的资金流动,对经济的发展造成积极性影响。这一积极性是互联网金融所独有的特征和条件,正是因为其拥有诸多的积极影响,因此企业也愿意在资金的筹措上选择互联网金融平台,从而改善在传统经济活动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三)有利于经济增长互联网金融具有资金流通性强、借贷容易,资金控制自由等特点,因此对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传统的金融企业借贷过程中,有着借贷耗时长、流程复杂、借贷成本高、借贷利率高等特点,因此不利于经济的增长。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在互联网金融平台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和解决。通过互联网相关的金融平台进行资金的借贷或流通有着高效、成本低等优势,这些优势都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特点在中小型企业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由于中小型企业自身的经济能力弱、资金流通缓慢等特点,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借贷可以使企业的成本投入更低,促使了中小型企业的经济增长和持续性发展等。

(四)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的产业,其对于我国的大小型企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对于企业的资金支持是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营不善或者管理不善以及财务出现问题等原因,导致企业发展所需的流动资金短缺,同时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的建设生产难以正常运行,在这一时期,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借贷,能够帮助企业解决资金运转上的问题。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借贷手续少、借贷快速、归还灵活以及无须抵押等特点,企业都愿意在出现资金问题时将目光投向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这一做法,企业的生产以及运行能够得到正常的资金保证,并且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人才的保存等都有积极性作用和深远意义。企业的正常发展对于社会能够造成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解决相关的就业问题甚至住房问题等。因此,互联网金融对于企业发展有利的同时也推动者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从某一角度而言,促进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三、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消极作用

(一)违约率高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当下,许多企业都慕名而来,在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能力强的企业,同时也包括部分夕阳企业或者发展缓慢企业以及已有借贷的企业。在互联网金融容易借贷的情况下,资金的流出容易,但是收回较为困难,因此也造成了违约率的不断升高。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中,其对于风险的评估机制以及对于企业的综合评估机制还处于不完善的发展状态下,因此难以辨别企业的偿还能力与发展能力等。平台对于资金借贷的申请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估,在申请材料中鱼目混珠的问题不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和有效解决,因此导致资金的流出不能够及时有效地收回。由于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特点,其对于企业的具体信息以及企业法人等信息都实行保密措施,这一点更使金融平台难以辨别是非,从而不能够使资金的借贷得到按时的归还,难以进行持续的发展,造成违约资金的不断叠加,影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风险业务诸多在互联网金融中,互联网理财是重要且常见的金融活动,但是这一业务具有风险颇高的特点。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自身能力有限,对于理财业务的风险控制能力严重不足,促使了风险的出现,导致资金的流失。互联网金融中的金融业务具有投入少、回报大的特点,因此,更多的用户愿意将其大量的资金进行投入,以博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这个金融活动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其风险的存在,对于平台的风险控制能力了解不够,使大量的资金在投入理财业务后不断流失。这是对互联网平台的影响,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三)影子银行风险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3]。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影子银行是其组成部分,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实际建筑与场所的网络平台中介银行,由于影子银行不受国家银行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其在互联网金融活动中极其活跃,而其对于诸多企业进行的房贷活动中,都存在着许多风险,一方面是资金的流失,一方面是资金收回困难,从而导致这一类影子银行的发展难以可持续化。

四、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推动作用的有效举措

对于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宏观经济进行推进的举措上,首先应该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和控制,从而降低借贷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风险。要依靠于银行的业务来拓展相关的金融业务,对于借贷企业进行详细且全方位的有效评估,帮助企业进行经济资金流动的同时,保证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可持续化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4]。要对于互联网金融进行反洗钱监管,出台相应的管理规定,防止套路借贷等恶性金融活动的出现,保证互联网的绿色纯净,增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重视宏观经济的发展,使国家经济水平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

结束语: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分析,对于其影响宏观经济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全面认识这一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给了企业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企业得到了资金上的扶持。对于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通过两方面作用说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与缺陷,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金融平台的发展,同时促进我国经济水平整体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金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不仅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出政策,提供帮扶,同时也要对其进行切实的监管工作,使其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杜绝进行一系列的违法犯罪活动。创建绿色互联网金融平台,推进企业的经济建设与快速发展,为社会宏观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资金流通渠道。

参考文献:

[1]王子育,车东锦.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环球市场,2019(19):35.

[2]邝始炜.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9(30):14-14.

[3]刘翠微.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9(32):P.158-159.

第2篇:宏观经济的风险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宏观经济;经济发展

在宏观经济发展期间,互联网金融能够对宏观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充分意识到互联网金融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以此来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分析

(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其本质,就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相互之间的融合。人们通过互联网,便可以完成金融产品的购买。我国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传统金融业务,多数都是由各大金融机构引导的金融互联网,在发展初期,很多金融机构都在互联网中找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在1996年,招商银行优先在国内开通了网上银行,而在后续几年,其他银行也陆续完善了网上银行业务。现如今,我国电子银行体系已经逐渐接近于完善,据不完全统计,以个人、企业、手机网上银行为核心的电子银行体系,已经覆盖了我国约75%的人口。除此之外,诸如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也成功获批了民营银行的资格,第三方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金融平台也成为了互联网金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第三方支付我国的第三方支付运营模式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属于独立在电商之外的第三方支付,这种支付模式本身并不具备担保功能,属于为用户提供支付功能的一种方式,如快钱、易宝等。而另一种则是以支付宝为首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因为其自身依托于电商平台,所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担保功能。这也是我国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第三方支付模式,其中支付宝、微信支付占据了第三方交易金额的85%以上。

(三)互联网信用业务互联网金融中的信用业务,包括众筹、P2P网贷等功能,其中网络属于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借贷双方资金融通,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资金的使用需求,提高社会中各类闲散资金的利用率。而众筹则能够通过大规模集中闲散资金,来完成项目资金的聚集。

(四)虚拟货币虚拟货币的本质就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各种复杂代码,其中新币能够在P2P网络节点中按照既定程序运算而成。虚拟货币设定有总量上限,在虚拟货币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新币的制造速度将会大幅降低,比特币便是当前最为火爆的一种虚拟货币。

(五)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互联网金融就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融资、投资的一种现代化金融模式。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存在着一致性,两者都可以归纳在金融产品的范畴中,但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覆盖范围远远大于传统金融,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受众群体往往会更大。人们在使用互联网金融时,其便捷的金融服务模式将会使服务效果得到优化。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特殊,既属于竞争关系,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不同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在运营期间,其所需要的成本更低,这也是互联网金融的一项核心优势,因此可以通过线上采集、整理客户信息,线下开展客户跟踪与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对于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

(一)经济结构改革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后,我国的传统金融经济结构便出现了转变,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有所约束以及金融产业的持续发展,所以经济结构的转变将会变得非常明显。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我国整体经济结构会逐渐变得愈发稳定,而且传统金融经济结构也会与互联网金融经济结构实现融合,两者相互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优势融合之后,互联网金融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业务,而线下传统金融则能够在业务售后层面,提供足够优质的业务跟进,从而提高用户对于金融业务的满意度。

(二)金融产品的丰富与创新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产业的新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这也代表着互联网金融从宏观经济角度存在积极正面的影响。相较于原本的金融投资模式而言,从线下金融转移到了线上金融。此时的用户利用手机便可以完成对金融产品的投资,并实现个人的经济管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将会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即便每一位用户其自身的需求各不相同,依然可以通过对比选出更加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余额宝,便是很多人最常使用的一种活期金融产品,通过简单的储存便可以看到每天的收益不断增加,在提高金融产品服务品质的同时,降低了金融产品的投资难度。

(三)优化传统金融的缺陷在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外界影响因素较多,所以传统金融服务在一段时间内其主要面对的用户群体属于大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与个人则无法购买金融产品,而且因为金融业务办理难度较高且繁琐,所以开展的金融业务往往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然而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传统金融自身的缺陷将会得到弥补,利用互联网平台便可以完成中小企业以及个人的金融交易,提高整体交易量。使金融业务的覆盖面变得更加广泛。除此之外,在金融业务办理中,互联网金融的流程将会变得更加简单,而且在大数据技术的协同下,还能够根据用户数据信息来了解用户需求,以此将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传递给用户,进而促使宏观经济的发展。

(四)强化国民的消费能力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能够有效集中各个地区的消费资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购物消费时,传统现金的使用量将会出现大幅度降低,而互联网金融则以其便捷性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各个年龄层的人们会更加倾向于手机快捷支付。而且互联网金融还能够有效超越时间与空间,任何时间都可以在24小时营业的商家中进行消费。在互联网金融的作用下,广大民众的消费能力将会有所上升,因为互联网金融在消费期间无需排队,消费效率也会因此而上升。除此之外,利用互联网金融还可以随时关注到自己当前的金融信息,减少现金的携带,在提升支付效率的同时提高资金安全性。

三、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信用风险上升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借贷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消费情况,依托于虚拟交易平台,网络交易将会变得非常简单,但是网络交易却很难同时考虑到各个方面,因此在交易期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贷风险。在网络阶段过程中,贷款人很难及时掌握借贷人的资金使用情况,如果借贷人将贷款资金使用在了风险投资中,就会促使贷款违约风险进一步上升。在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中,各类网络借贷平台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多,其中大部分借贷平台在开展借贷业务时,往往只会针对资金供需方面提供一定的业务引导,而在借贷双方交易中并不能直接核查具体信息,当借贷平台无法顺利掌握资金情况时,就会导致信用违约的风险发生概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征信体系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中,只有妥善控制金融风险,才能够促使金融产业长久发展下去。在整个互联网金融产业中,征信系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政府是否完善将会直接影响到金融风险的控制质量。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当前主要流行的征信体系依然存在风险问题。处于金融市场中的部分小微型企业,并没有完全融入到征信体系的管控中,所以需要通过强化现存的征信体系,来保证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高风险经营项目增多现如今,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信贷金融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互联网金融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业务成本,还能够对理财业务做出优化。这也导致众多想要投资的用户将原本存储于银行中的存款,投入到了互联网理财产品中,而银行为了保证运营效果,就必须调整自身原有的资金获取方式,通过结合当前货币市场的特点来优化资金的获取方式。所以商业银行会选择开发部分风险相对较高的理财项目,以此来集中资金,这部分风险相对较高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将会对宏观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四、互联网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发展策略

(一)合理调整金融融资标准金融机构在贯彻相关金融政策时,因为行业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融资标准存在问题时,就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定期针对当前的宏观金融政策来开展经济调整,并设置金融融资标准,只有金融标准足够合理,才能够带动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实体经济市场中,材料价格、投资决策变动都有可能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带来影响。而此时由金融机构提供的借贷业务,将成为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完善互联网金融融资标准时,需要考虑得更加全面,在满足国家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实现融资标准合理化。进而满足实体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手段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所面对的主要风险,来自于金融市场,而产业自身的高速发展也会促使金融风险的形成。所以在遇到不同种类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加适合的金融风险控制手段。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来实现风险的预测与实时监管。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因为金融产业本身便具备一定程度的波动性,所以金融机构需要提前落实金融风险的评价指标,以此来完成客户信用等级的客观评价,进而发掘出优质的金融客户群体。

(三)互联网借贷模式的管控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我国的金融支付方式正在逐渐增多,却导致传统银行的柜面业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还降低了借贷业务门槛,借贷业务的风险程度也因此不断上升。对于网络借贷业务而言,虽然表面上有着相对较低的借贷利率,但是借贷平台却会通过手续费等方式来提高收款金额,此类借贷机构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解决非法借贷等问题,需要合理加强网络约束,强化对于互联网借贷公司的资格审批与监管,维护人们应有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从客观角度出发,互联网金融与实体金融会随时出现波动,因为金融经济在发展时往往需要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所以需要强化风险监管体系,以此来维护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保证互联网金融得以持续稳定发展下去,才能够保证宏观金融的稳定上升。相信随着更多人了解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将会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陈伟.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J].财经界,2021(02):12-13.

第3篇:宏观经济的风险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业;房地产周期;宏观经济;影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开辟了新道路,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建设和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等方面影响巨大。同时,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建筑、家具、装修、家电、金融信贷等相关行业的繁荣发展,还促进了新行业的形成,例如金融业务、房地产中介、社区服务等,在人民住宅环境改善、城市化发展、社会进步中也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避免不了一些问题,例如房价上涨过快、投资性买房占比大、金融信贷、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此,要借鉴发达国家房地产业发展的理论及实践绩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因此,要规范、健康稳定地发展中国房地产业,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完全展现出来。

一、国外研究

(一)房地产周期的研究外国学者对房地产周期的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SimonKuznets在《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作》中首次提到“建筑周期”。Burns(1935)开创了房地产周期研究的起点,首次揭示美国房地产建设的长期状况。HomerHoyt(1961)研究了房地产商业周期波长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供求矛盾的影响。Fred(1974)、AlanRabinowitz(1980)计算美国房地产周期的统计长度在1795-1973年间达18年。Grebler、Burns(1982)观察美国1950-1978年的私人住宅、公共建筑等变化。研究得出,住宅建筑有6个周期,非住宅建筑有4个周期。20世纪60年代,StephenA.Pyhrr等西方房地产经济学家进一步研究房地产市场的周期,建立多种模型,运用宏观或微观理论,分析房地产周期波动和其原因。到20世纪80年代,许多研究者致力于探讨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关系。Grebler、Burns(1982)发现,建筑周期的峰值落后GNP的峰值约11个月。Brown(1984)分析了1968-1983年美国单户住房的销买数量,发现房地产周期在剔除季节性和趋势性因素后仍然存在,且与宏观经济周期呈显著相关关系。Pritchett(1984)以“空置率”这一指标代表房地产周期,分析了1967-1982年美国房地产投资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发现房地产供求的关系导致周期性波动。Hek-man(1985)调查了1979-1983年美国14个城市的办公楼,用办公楼租金分别回归分析了GNP、城市办公楼建设许可数量、城市失业率和就业率等,发现其租金不但随区域经济波动,还与宏观经济周期(尤其是通货膨胀)有很强的相关性。[1]S.APyhr(1994)实证发现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周期与通胀周期呈正相关关系。国外有完整的房地产周期理论,从概念、识别、测量到其机理等方向深入研究房地产周期。近年来,出现更多探索房地产周期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实证发现房地产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呈正相关。

(二)房价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Kontonika(2002)分析总需求与房价的关系,得出总需求会受房价波动的影响。Ehirinko(2004)将13个发达国家作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消费、产出和其他经济变量受房价的影响,发现房价能明显影响宏观经济变量,具体的定量关系是房价每上涨1%,便可以使消费增加0.75%。Demary(2009)基于OECD10个国家建立VAR模型,分析其房价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宏观经济变量会随房价的变化而变化。房价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得出,房价波动是房地产业波动的主要因素,房价能够显著影响总需求、消费、产出、通货膨胀等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房价上涨使房产拥有者更加富裕,人们的消费支出越多,从而带动社会总消费。

(三)房地产投资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Myeong-SooKim(2002)利用VAR模型分析韩国30年的数据,研究表明,韩国的宏观经济受住宅投资波动的影响要小于非住宅投资波动的影响。[2]Gauger(2003)整理美国1959年后40年的数据,使用VECM、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分析,发现GDP的增长受住宅投资的影响显著。Miles(2009)使用VAR模型分析美国数据,发现住宅投资会对经济周期产生明显影响,增加住宅投资不但可以刺激居民消费,而且还拉动了非住宅投资。房地产投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中,研究较多的是房地产投资影响GNP、信用贷款、银行利率等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实证表明,房地产投资能促进产业链的延长,当总投资增加时,由于投资乘数国民收入数倍的增长,总而推动经济增长。但当投资过热时,就会产生泡沫经济,从而出现信贷风险和金融风险。

二、国内研究

(一)房地产周期的研究何国钊、曹振良、李晟(1996年)选取房价等八个标准来反映扩张率,研究中国房地产1981-1994年间的周期性波动,发现其与房地产相关政策有关。谭刚(2002)将经济周期理论运用到构建房地产周期性波动模型中,从产业运行和宏观经济变量的角度,探索促使房地产周期性波动的成因。丁烈云(2003)考察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情况,总结房地产周期性波动的因素有市场行为、投资、城市信息化水平、政策四个角度,给房地产调控及预示打下理论和制度基础。[3]张晓晶(2006)阐明了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宏观、增长及政策方面的原因,利用1992—2004年的季度数据研究发现,房地产业发展和房价总水平都会呈稳中增长的趋势。同时,房地产周期从房地产信用贷款风险、期限风险和政府承保风险三个方面影响金融稳定。[4]何青,钱宗鑫,郭俊杰(2015)认为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大大约束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如抵押率、住房偏好等方面,进而促使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国内在房地产经济学的研究起步晚,深度不够,落后国外好几十年。国内从研究房地产周期及其机理,到建立模型从宏观经济层面揭示房地产波动与经济周期之间的相关关系,阐述房地产调控与政府政策法规之间的关系,分析房地产波动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等。

(二)房地产价格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原鹏飞(2010)运用一般均衡理论,建立CGE模型得出各行业产出、居民、政府和企业收入随房价同方向变动;房价升高能显著影响经济发展,然而价格下降给予的负面冲击更大。陈涤非(2012)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和IS曲线分析得出,当房价增幅处于临界值之下时,房价增加会显著带动社会总需求,并将通胀水平延后;而当房价增幅超过临界值时,房价增加则会抑制总消费需求,并将通胀水平提前。肖卫国、陈宇、尹智超(2016)构建VAR模型实证研究发现,通货膨胀和产出会随房价的提高而增加,特别是在中长期会快速推动通胀预期。房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价格对总需求、消费、投资、利率与通货膨胀等方面。研究了房地产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讨了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效应。

(三)房地产投资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刘章生,陶满德,李芬(2012)经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房地产投资的波动与GDP变化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张倩玉(2015)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分析,得出房地产市场通过影响关联产业的投资与消费来影响经济。[5]申彦兵(2016)构建1998-2013年面板数据分析,得出当金融发展水平大于0.864小于2.227时,房地产投资波动会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其他时期,房地产投资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6]促进经济发展的要素有自然资源、投资量、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其中自然资源涵盖土地、水、矿物质、生物和气候资源,而房地产投资需要土地使用权和转让权,当土地被投资使用,地价合理,居民和企业就会争相租用或购买,这样提高房地产投资就能带动经济增长。

结束语:

国外从开始研究房地产周期的概念、识别、测量及其成因上,逐步转向对房地产周期波动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房地产周期和宏观经济的主要经济变量互相影响的研究上。与国外相比,由于我国国情及房地产业的发展背景,国内对于房地产波动的研究存在许多问题,体系还有待完善。同时我国理论基础薄弱。因此,对房地产业周期的研究非常滞后。宏观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有产出、金融条件、就业率、利率、通货膨胀水平等,从房地产业整体、房价、房地产投资等方向探索,系统阐明房价波动与房地产投资波动影响国民经济的途径,展现出房地产业波动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房地产业的波动给经济、金融、社会发展、政策等方面带来许多变化,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居民消费、关联产业、社会就业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都提供了基础的理论视角和重要方法,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综上所述,房地产周期存在并与经济周期呈正相关关系;房价上涨和房地产投资都能短期拉动社会总需求和总消费,与通货膨胀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房地产业波动能显著影响GNP、政府收入、产业链、金融、就业率、城镇化的速度等宏观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房地产业的发展态势,合理控制房价和房地产投资金额,健全房地产业政策,预警和制止房地产泡沫的出现。完善金融信贷和调控政策,积极规避金融、投资、信贷、市场等风险,促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其与宏观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3]丁烈云.房地产周期波动成因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19-25.

[4]何青,钱宗鑫,郭俊杰.房地产驱动了中国经济周期吗?[J].经济研究,2015,50(12):41-53.

第4篇:宏观经济的风险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因素;企业财务困境;财务风险

1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较多的机遇,但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财务风险管理只是其中之一。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才能够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市场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是企业和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深刻把握宏观经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才能进一步做好企业的风险预警工作,保证企业的安全运营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2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运转都与经济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变量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含众多,如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工业增加值、通货膨胀率、通货紧缩率、贷款利率以及货币供给、原油价格、政府开支等变量。文章在选择宏观经济变量时,结合实证分析,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贷款利率两大变量进行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影响这个说法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假设,宏观经济的大环境出现恶化和经济下行,这进而就导致GDP下降,居民的收入减少必然就导致其购买力下降,购买力下降就导致企业的销售额减少,在以上基础上,因为居民购买力下降而变得困难,银行的信贷业务也会受到冲击,就对企业的财务困境造成了更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整个大的经济环境与企业的财务存在密切联系,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当出现宏观环境恶化时,企业的财务困境更加严重,而宏观环境变好,企业的财务运转会更加顺利,企业财务困境出现的概率就较小。宏观经济中的贷款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将从贷款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

2.1贷款利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在相同的市场经济条件基础上,即使是在企业运营状态良好的基础上,企业没有财务问题,而一旦银行的贷款利率升高,企业的借贷成本就大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随之减少。而当企业面临财务问题时,企业因为财务问题难以偿还银行贷款以及一些其他的贷款项目时,企业的财务就会面临巨大的问题,遭受巨大的财务风险。由此得出,银行贷款利率与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联,具体表现为当银行的贷款利率增高,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就加大;与此相反,当银行贷款利率降低,企业的财务困境风险就降低。

2.2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假设一种其他市场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当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越大,整个市场经济就表现得越繁荣,进而居民收入就越高,居民收入越高就加大了居民购买力。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越大的大背景下,企业的销售额将会被提升,然后刺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良好,经济效益不断增加,进而企业的外部资金流动也会加快和数量增加,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也会随之减少。通过以上的分析能够得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和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关,并且是负相关的关联。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越快,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反之亦然。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增长越慢,经济下行、增长回落,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

3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上文中,笔者从贷款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两大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从两大角度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保证实证的准确性,文章选取某一家上市公司为本次研究的实例,从该企业的年度数据报告得到数据支撑,对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选择和分析,分析该企业的财务变量和非财务变量,并进一步将此作为分析该企业财务预警的指标,从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财务变量,是指该企业的财务比率,具体包括企业的盈利、运营以及增长能力,还包括企业的现金流量几大变量,该变量所代表的是企业自身的财务运营情况;非财务变量,企业的非财务变量指的是企业自身以外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消费价格指数(CPI)、国内生产总值(GDP)、M1年增长率以及加权平均年利率。通过对上文中的几大指数进行分析计算,就能够得到该上市公司的实际GDP增长率和一年期银行的贷款利率。企业的实际GDP增长率、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两个经济因素是宏观经济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的重要因素。通过某一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银行贷款利率和实际GDP增长率作为宏观经济因素中的两大经济因素与企业财务风险密切相关。

4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市场因素中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的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企业要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中不断进步和发展,只有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才能够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宏观经济因素对自身的影响就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把握好宏观经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保证企业能够在财务安全的基础上运营,才能有效地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4.1密切关注市场和宏观经济的状况变化

想要成为优秀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不仅要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强企业管理,密切关注市场和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如贷款利率的变化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如:当国家控制的银行贷款利率出现利率上调的变化时,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要及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进行调整,对企业的贷款业务进行及时调整,指导开拓其他资金来源。如:债券的发行,并减少或暂停银行贷款额度,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能够有效地减少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对公司财务运营的影响,从而达到降低企业财务困境的风险的目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也是需要密切关注的一个重点,经营者和管理者要关心国家经济增长情况,了解国家经济政策和增长率。当国家政策宽松和GDP增长率上升时,企业要积极分析市场实际的供需状况,再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适时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加大技术要素和资金要素的生产要素投入,并协调好其他因素。把宏观经济因素作为经济调整的重要参考因素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调整企业财务政策变化,应对多变的经济环境,减小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4.2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危机

市场经济变化难以把握,如果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和变化莫测的市场大环境中占据高地,并想要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和生产经营高效率,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关键。企业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专业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以及宏观经济的各大变量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分析把握宏观经济中的因素变化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始终注意并控制每个因素。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除了将宏观经济因素纳入预警机制外,还必须将市场实时状况调查以及自身的财务管理信息包纳在机制之中,并进一步根据数据模拟来帮助决策,有效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重视预警机制的分析结果,当预警机制中对某一项目的计算达到最大风险评估,企业管理者要重视项目的风险,并及时对企业的财务资金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资金安全。

4.3把握企业管理关键性指标

企业管理关键性指标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以及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等,这些指标的变化反映了企业财务实际状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这些数据能够直观反映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因而,企业必须重视这些指标,认识到这些指标的重要性,并加强控制,控制好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以及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等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重点,减少因为关键性指标所造成的企业财务风险。与此同时,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做好信用管理工作,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及时回收资金,尽量避免因为忽视某一关键指标而造成的财务困境风险。除此之外,企业经营者要重视企业信用管理,及时对资金进行回收,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个项目,提高企业市场竞争率。

5结论

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完善和发展。经济发展对企业的影响不是单一的,是双面的,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还带来了众多的挑战。宏观经济对企业的运营有着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银行贷款利率和GDP增长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企业想要避免宏观经济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财务风险,就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减少影响因素,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企业要做好自身的财务工作,优化生产要素的配合,要密切关注市场和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危机,把握企业管理关键性指标,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华.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16):79-80.

[2]肖贤辉,谢赤.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88-93.

[3]宁青青,祖明.企业财务危机诱因的广角透视与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3):135-139.

第5篇:宏观经济的风险范文

关键词:审计;宏观经济;调控

一、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

尽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仍然没有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暴露了诸多固有弊病,比如:市场的逐利性浪费了资源,并且产生了不均的资源配置,环境污染加剧等一些问题。此外,因市场机制有明显的滞后性,由此也逐渐暴露出弊病,给经济的顺利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所以,审计监管手段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体现出综合性监管的特点,其地位和重要性都是无法替代的。

(一)高层次监督地位

总的来看,在整个宏观经济调控中,审计工作的监督地位非常高,它也是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审计监督涉及的方面较广,实现的是全方位监督。既有国家、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还包含宏观调控职能的税务等专业性监督,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有效推动了宏观经济健康发展。鉴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一旦缺少审计监督或是存在审计监督不力的情况,就无法全方位落实好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这一形势下,就很难获取到真实的执行信息。

(二)间接调控地位

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审计是处于间接调控地位的。在调节与控制宏观经济方面,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个是直接调控;另一个是间接调控。与财政、金融、计划等部门不同,审计主要是运用经济监督职分析和处理微观审计,而不是对宏观经济的直接调控和管理,由此作出审计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审计作为调控的中介,能将必要的信息传递给宏观调控。在利用审计间接调控时可以将其他直接调控手段一起应用其中,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最终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三)综合经济监督地位

综合经济监督是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突显出公正性及客观性。审计监督主要采用的方式是专项监督、日常监督,审计监督能全方位的检查、控制参与国家财经活动的各个主体,进而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审计工作具有独立性特点,其重点是监督经济活动,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也不直接参与到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并且审计结论的可依赖性、权威性较高。

二、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改进审计工作,加大其产生的作用,与此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制度由此初步形成。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及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等方面,将审计监督所具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随着经济改革深化以及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经济利益格局和各种经济关系,随之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也相继暴露出审计工作发展中存在的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一)审计独立性不强

政府在财政上受托于国家权力机关、最终受托于人民的财政关系,并没有通过监督模式来反映出来,外部监督效力缺乏一定的强制性,同时也没有公开政府行为。在这一形势下就使各级人大和上级政府对本级政府的经济活动无法及时、完整地掌握,很难进行有效监督。

(二)不全面的审计内容

从近20年的发展形势来看,尽管我国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取得一些成绩,但是成绩的取得仍将审计内容局限于传统审计领域,即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财政财务收支范畴的真实合法检查依旧是审计目标,没有超出该范畴。近年来,审计工作也发生内容方面的变化,把绩效问题也列入其中,但是绩效审计并没有被当作是独立的一项审计类型。

(三)审计形式单一,审计效应滞后

事后审计、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是我国审计基本形式,而这些仍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强对经济活动每个环节的监督,并给予一定的制约。还要对决策环节加以重视,一旦出现决策失误的问题,仅靠事后审计根本无法挽回其产生的损失。

(四)产生的审计效果不明显,审计成果利用程度不高

我国在加大力度做好审计查处工作,但是对所查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纠正,纠正率很低。所以,还大量存在着审计难执行现象,审计成果也没有较高的利用程度。

(五)审计人员缺少较强的宏观意识

无论是在制度上还是宏观上,审计人员都没有提出可行性的审计建议,更谈不上审计服务宏观经济所起到的作用。

三、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一)推动国民经济实现均衡发展

稳定物价总水平、维持社会供需平衡等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目标。审计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监督形式,只有确保合理使用国家资金、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审计机关还要有效的监督相关经济部门,不仅要求这些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还应该对相关决策决议严格执行,社会公共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二)为制定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事实上,审计成果就是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真实写照。审计机关应经常对当前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揭露并及时制止其中的不规范行为。综合分析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弊端,为了能更好的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就要以此为依据,确保所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科学的、合理的。另外,要注意的是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时,应该充分的发挥出审计监督自身所具备的参谋作用。

(三)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目前,我国审计组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个审计组织的基本职能各不相同,政府应该从直接管理经济活动向宏观调控方向转变。国家审计监督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这就足以说明审计会向审计执法部门转变,这是一个必然趋势,而国家资金使用比较多的是综合管理部门,可以由审计监督来维护和监督国家经济秩序,合理的使用资金,确保国有资产能够保值增值,并对宏观调控措施严格的监督执行,将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反映出来。另外,政府监督部门始终坚持勤俭节约原则,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廉政建设。在加强宏观经济管理以及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审计工作是必须要重点抓的:一是宏观经济管理方面,需要做好财政、税务、金融机构等经济管理部门的审计工作,这几个主要部门都是可以重点执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审计监督将规范他们的业务行为,并以国家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位依托来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其主要任务,并保证有效运用国家资金。政府部门掌握较多的国家资金,还有企事业组织收入较多的权收费、罚款和预算,这些单位都是必审的,更要仔细检查资金的使用、管理、分配等情况,对其节约支出做监督,遵守财经纪律;审计重点建设项目及技改项目投资,防止出现资金流失的问题,检查资金流向是否合理。审计国际援款、贷款项目,重点研究的是履行合同的情况,落实配套资金,督促资金及时到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深化改革企业审计,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审计将企业的真实性审计作为主要的转变趋势。国家财政给予补贴较多的以及在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企业资产负债及损益等影响着国民经济全局的环节作为审计的重点。三是从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层面来看,应严格监督那些采取非法手段牟取收入者以及侵吞公有财产者。

(四)强化金融资产质量审计,正视金融运行中的风险

经济社会一直将金融作为其核心部分,一旦出现金融乱,那么一切都乱了,只有金融的安全得到保证,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经济安全,实现社会稳定。因此,审计机关对于金融安全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目前,因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所以要用监管机构来监督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进行日常监督时,审计机关需要重点做好以下环节:第一,有必要对金融机构具体执行国家金融政策的情况严格检查,尽可能多开展专项金融活动审计工作。第二,客观的对评价监管机构的绩效,力求建立的金融机制是安全、高效的,这样才能使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第三,密切关注金融资产的质量及其所产生的风险。金融企业要生存并获得长远发展,就要将金融资产质量作为基石,使金融市场更繁荣。应该确保金融资产有个最佳质量,否则将产生巨大风险。所以,要求审计机关必须准备把握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第四,要密切关注金融领域的犯罪案件,对金融领域出现的一系列犯罪行为应严厉打击,以便创造的金融环境是和谐的、安全的,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

(五)对宏观经济运行风险起到预警作用

国民经济的职能机构和企业实体是国家审计的主要对象,其工作重点就是要对它们的财务收支、资产管理以及经营运作等情况的全面掌握,并对经济行为的动机和决策效果做客观分析,科学、合理的预测有哪些情况可能会发生,同时对因经济行为所暴露的问题在即将产生不良后果前能及时的给予预警,由此就能科学的判断宏观经济的运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确保所提出的预案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当接受到预警、预测信号时,宏观调控所关注的重点就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急需应对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制定出应对对策,以免使局部性问题转变成全局性问题,使经济免受不良影响,最终能降低风险程度。总之,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实现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重视起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制定出可行性依据,为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芬.试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J].经济研究导刊,2013(16).

[2]曾婷.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