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宏观经济改革范文

宏观经济改革全文(5篇)

宏观经济改革

第1篇:宏观经济改革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供给机制;需求机制;供给侧改革;调控

回顾我国近几十年来高增长的供给管理政策可以看出,前几十年我国政府动用了大量的行政力量、大量的资本、土地、矿产、劳动力等资源,为摆脱贫困近乎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所采用的管理政策几乎都是供给性政策,包括前几十年各地方政府政绩均以GDP来论高低。自2008年以后,国家的经济政策开始发生转变,逐步将供给管理转为需求管理。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两大要素是,首先要实现要素供给增长和实际总需求的增长。在供给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刺激内需和扩大外贸是当前经济背景下实现经济中长期持续高增长的重要引擎。供需关系不能分离,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的矛盾不仅有需求矛盾(内需市场还未完全打开),也有供给问题(“高精尖”需求缺口巨大)。

1供给侧与需求侧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

理论上宏观调控管理政策主要分为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方面。需求管理手段主要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需求管理是一种短期的调控手段。供给管理手段主要有:产业政策、就业政策、人力政策、工资福利政策等,其调控措施耗时长,主要作用于中长期的经济增长管理中。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间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这就使得我国地区在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中需要根据经济增长的不同特点做出供给侧或需求侧的管理来稳定经济增长。需求管理政策主要着眼于经济增长的短期因素。市场价格水平短期内总水平保持不变,由于价格粘性,需求侧的总需求一旦不足,会导致供给侧产能过剩,这时通过刺激需求,则能有效带动供给侧总产出同步增长。在社会物价水平稳定的情况下,通过银行和政府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财政倾斜力度能有效调整需求,最终实现总产出尽可能高,实现实际产出达到极限。供给管理主要着眼于经济增长的长期。经济的增幅主要受制于社会稳定、居民收入水平、社会技术、政策因素等。要想实现经济长期处于高增长状态,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供给侧调控政策主要随总需求的变动同比例正向变动,使其产出长期处于高水平不变,通过制定中长期的产业结构政策、技术扶持、资金扶持、人才扶持等来促进实际经济增长。也就是说,经济的增长不仅依赖传统的供给数量,还要在供给的质量上实现突破——即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在中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还要落实各阶段的短期经济增长,从而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1.1需求管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据凯恩斯理论可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规律作用,会导致需求不足。通过必要的宏观调控来有效刺激消费、出口和投资,能使经济产出尽可能增大,从而达到供给潜在水平,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一般调控手段主要为:(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款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买入债权,降低各类企业贷款成本等,刺激企业投资和生产。(2)增加政府财政支持,提升企业产能,扩大攻击。(3)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增强各类企业活力,激励和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强投资信心。

1.2供给管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供给管理主要通过改善供给要素的成本和效率两大方面来影响经济增长。

1.2.1降低供给要素成本

降低供给要素成本简言之就是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生产成本、赋税成本等。降低要素成本的主要手段主要有:深化赋税改革,通过合理减税,降低企业赋税负担;通过搭建平台或信息渠道,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信息帮扶,减轻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和负担;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招聘、人员培训等帮扶工作,进一步降低企业人力培训成本和人力管理成本,不仅能有效提升就业率,还能为企业解决招工难等问题。

1.2.2提高要素供给的效率

提高要素供给的效率简而言之就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条例,并形成具有可行性的政策体系,通过优化市场环境,从而有效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来。同时通过优化自主创新和市场环境,使市场留得住人和留的住人才,并最终有发展和成果。通过优化产能、优化技术全面提高生产率和人力资本水平,不断协调好各供给要素之间的分配关系,实现经济朝更高水平发展。

2新形势下保持经济高增长质量的供给侧和需求侧

通过我国前几十年的发展经验来看,需求管理职能扩大产能,提高经济总量和数量。新形势下,通过需求管理不仅能实现长期增长还能使传统经济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增长。在以往的经济增长中,消费不足时要想继续维持经济高增长,必须不断扩大投资、扩大产能、提升效率。一旦劳动力人口红利消失、贸易壁垒抬头,我国的经济增长必将遭遇断头式下跌。因此,供给侧问题是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含量低下、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因此要想实现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必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能过剩、加强自主创新扶持,从政策上和财政上加强扶持和倾斜,通过需求侧来刺激内需和外贸(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来确保经济高增长、包就业和保稳定。

2.1新形势下需求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刺激投资与投资方式转变相结合。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投资管理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招商引资策略,要科学合理地引导资本进入朝阳行业,要让有限资本起到杠杆作用,撬动更大的市场。通过转变投资方式、优化投资结构、调整投资方向,最终提升投资效率,实现资本良性发展。在各大领域,不断实现资本来源多元化,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转变为由政府、民间资本或外资多元化发展,由政府灵活引导社会资本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刺激需求和绣球结构不断优化想结合。进一步落实和改善城乡居民民生需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扩大公共消费需求,进一步提高社会教育、医疗、养老、失业、住房等公共服务覆盖面,让社会居民不再为上学难、买房难、看病难、就业难等犯愁,让人民学有所用、劳有所居、病有所医,使人民放心地消费。

2.2新形势下供给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供给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逐步淘汰产能过剩、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从产业低端逐步走向产业高端,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逐步由“中国生产”转变为“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大力发展创新性经济,创新能力是企业、国家经济实力的核心,只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攫取市场份额。不断完善供给结构,打破贸易壁垒思维,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在经济中的作用,以市场来决定供需,将政府摆放到服务的角色和位置上来。

3供给侧改革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策略分析

在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下,中国经济更加致力于长期增长因素的改善,并通过可持续性的生产能力改善,来达到一种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平衡。通过改善社会供给关系,将当前的短期增长任务纳入到长期的增长框架之中,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到达一种可持续性的状态。在整个供给侧改革思路下,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兼顾短期的供给要素和中长期的发展需求,其主要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以“供给侧改革”为基本核心

以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以扩大财政支出为主要方向,希望通过强化基础设施投入来扩大国内供给从而拉动经济发展。但在目前产能过剩、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当下,整个宏观经济管理策略必须按照“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要求进行结构调整,并通过降低垄断、赋税减免等措施,减少对市场经济的管制,从而达到激发市场经济活力,促进供给与需求相匹配的目的。整个供给侧改革的思路,要求社会生产资料逐步从生产过剩的行业退出,并积极转向新的产业,用新的供给满足日益增长的新需求。而宏观经济管理策略方面,也需要在金融、政策以及税收等多个方面给予便利,从而提高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效率。

3.2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我国的传统产业已经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也是由传统产业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所引发的。因此,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当下,供给侧改革必须走一条与以往所不同的、集约化的发展之路。政府要积极以“供给侧改革”主导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利用结构改革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并引导各种国内资源向着新型产业聚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资源的调控中,新型产业发展和分工体系,要注意摆脱以往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而向集约化、高效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方面要将原有的资源消耗性增长逐步转变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另一方面要将原有的数量型经济扩展逐步转变为质量型经济增长。从而保证环境、资源和经济增长的平衡,促进新型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完善。

3.3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注重短期与中长期管理的协调性

经济的增长必须考虑到短期和长期增长的协调性,只有当经济的短期波动于长期趋势相一致时,经济的增长才能保持长期且稳定的增长,也才能避免短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悲观情绪。因此,在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和供给侧改革,都必须充分重视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经济趋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改善短期增长模式、优化长期增长效率,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影响长期经济因素、扩大生产边界和效率,达成以“有效供给”为目标的生产经营方式,从而促进国内经济体系、供给体系及产业分工体系的组织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停.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6(06).

[2]江飞涛,李晓萍,贺俊.财政、金融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研究——基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6(08).

[3]任保平.供给侧改革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经济增长路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6(04).

第2篇:宏观经济改革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改革;措施

一、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可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对市场经济的政策进行调整和规划,使我国的经济基础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各个行业中,产业政策的使用范围都非常广泛。无论是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改良还是对产业政策进行调整都能够保证我国未来的经济得到健康的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产业政策与经济实体缺乏紧密的联系,反应上也缺乏灵敏性,无法对我国的经济基础做出有效的调整。

(二)缺少财政政策

在调整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对经济基础起到快速的调节作用。财政政策主要涉及到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在财政收入方面,我国灰色收入的占比要比理想值要高,国民经济的收入发展速度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财政支出方面,我国的国民并没有明确的财政管理方案,对于财政支出的概念了解的也不够深入。

(三)缺少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指的是央行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应用各种政策对货币进行调节的行为。通常来说,调整的策略主要包括使货币的数量发生改变、对利率的上下浮动范围进行调控等。货币政策通常和财政政策一起对我国地方经济基础进行调节。但是,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在某些状态下却存在失灵的情况。

二、深化宏观经济管理改革的措施

(一)加大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

制度的完善性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是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动力,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经济制度,应该使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国有经济的发展。因此,应该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对股份制经济的重视程度,从而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视产权结构的改革,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改革,促进劳动力流动性的提高。对于金融体制来说,对于国内的非国有银行应该加大发展的力度,使国有银行得到进一步的商业化发展,让我国的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对于财政体制来说,应该使财政制度更加完善,使之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体制相符,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权利和义务上是相对应的。

(二)选拔并且培养专业的人才

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的改革的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高。因此,在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改革时,需要很多具有专业性的人才,从而使管理改革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因此,我国应该建立健全人才选拔制度,通过公正、公平、公开的严格考试来选择人才,选择具有专业技能和较高道德素质的人才。当选拔之后的人才进入试用期之后,应该对这些人才进行优胜劣汰,进行认真的考察。在考察人才时,不仅要考察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查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选择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对于已经在职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从而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宏观经济的管理改革提供人才上的支持。

(三)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

为了使宏观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社会环境应该保持稳定的状态,使就业率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拉动国内的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首先,应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社会失业率。鼓励个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人民的就业。其次,加强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促进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最后,应该使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和社保体系不断完善。政府应该使就业市场的公开信息制度不断完善,使失业人员能够及时的获得再就业的信息。同时,社保体系也要不断完善,使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能够保证正常的生活。

结论:

总而言之,深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应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选拔并培养专业人才,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将改革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王晋婧.论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9(18):6+9.

[2]唐佑泽.国民经济核算在宏观经济管理领域的价值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19(06):51-52.

第3篇:宏观经济改革范文

另一个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过剩的产能。据统计,我国有将近300种工业产品领先世界,但这背后也反应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些生产过剩的产品需要世界市场来消化,但并没有完全实现这样的目标,大部分都由我国自身消化了,压力可见一斑,这也导致一旦发现个别产业有可追寻的经济利益,往往政府会进行干预与利用,如最具代表性的钢铁企业,由于产能过剩,政府干预导致竞争过度,生产力反而下降,由生力军变成压力源。

二、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改革创新策略建议

(一)确定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目标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可以说离进步越来越远,目标是发展的指向,决定着操控调节手段的选择,鉴于此,改革创新前,首先要确立全新的目标。现在我国整体目标是实现供给与需要的平衡,以此为基础,保证平衡的情况下,重视经济结构,防止某一方面失衡出现意外状况,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预防与应对的筹划,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坚持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创新

市场经济中很多多元化元素带来更多的可变性,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政府对自身的改革格外重要,做好主体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组织机构的改革,其次是调控职能的改革,进一步做到明确责任,防治多头管理,浪费资源,做好对经济的干预,坚持以市场手段为主,避免越位。

(三)创新宏观经济管理手段

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很多种,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利用经济手段,逐渐降低行政手段的使用频率,有规划有步骤的创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体现实力的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风险,只有坚持探寻全新的管理手段,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向前迈进。

(四)改革调整政策

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政策调整是重要部分,作为达成管理目标的途径,它能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管理的效率,我们必须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我国对于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调整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针对产业结构,将不平衡的发展进行调控,其次针对内需,有计划的扩大消费,降低出口与投资的占比,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再次针对城乡均衡,为了避免城乡差距扩大,经济发展失衡,不断优化城乡劳动资源配置,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三、结束语

第4篇:宏观经济改革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宏观经济学是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经管类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一些大型企业用人招聘的选考内容。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经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预测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了解与自身生存发展相关的就业、收入及消费等问题。尽管本科阶段的初级宏观经济学涉及的数学知识不是太复杂,但理论的抽象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还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中的实际经济问题联系到一起,不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建立,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降。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理论的传授,学生主动参与较少,对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与应用型转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改革完善现有的教学内容、方式,使学生通过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明确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内容侧重理论阐述,缺少本土案例引入

目前,涉及向应用型转型的高校主要是地方普通高校,这些高校本科阶段所开设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一般采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其中采用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为教材的高校居多[1]。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介绍了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涉及的数学知识不多,叙述清晰,比较符合国内本科生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理论的抽象,内容间逻辑较为严密,同时又缺乏案例的引入,形式呆板,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感觉有些困难,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且,这本教材对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涉及较少,理论更新较慢。

1.2课时少,难以安排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宏观经济学授课时数基本上都是48学时左右[2],有少数高校的授课时数甚至更少。即使是48学时也仅能保证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传授的需要,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如结合学生所阅读的经典案例资料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实际进行讨论分析等。如果授课时数少于48学时,那么教师连讲授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时间都不够,更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较为抽象,学生自学困难,而如果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都没有掌握,当然也不可能有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而且,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难以做到将所学经济学理论融汇贯通以及运用所学理论理解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及实施效果、观察分析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等,进而偏离培养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理解、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1.3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较少

宏观经济学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在教学中,按照预先安排的教学进度,通过口头表述的方式逐章逐节地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与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相对应的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考核方式的单一,基本是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片面地以提高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目的,而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在这样以提高“期末考试成绩”为“教与学”的终极目标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积极性不高,虽然偶尔以课堂提问等方式与学生开展交流,但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的参与也是被动的,缺乏积极主动的课堂参与。机械的学习方式、枯燥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主动深入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高,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尽管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有学生评教这一环节,但是普遍存在着“重评价、轻反馈”现象。

2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2.1完善教学材料的选择,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下,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达到的目标是“理论知识够用,应用技能得到提高”,因此,要选择好教学材料。目前,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比较适合作为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宏观经济学入门教材。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授课内容的侧重点做适当调整,如可以略讲存在理论缺陷的IS—LM模型,同时,在借鉴国外学者初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比如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增加宏观经济学前沿理论中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重大进展内容。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抽象的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引入鲜活的经济学案例。国外学者所著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案例虽然丰富,但这些案例几乎都是以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实践为背景而撰写的,如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去剖析这些案例,难以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真切的、直观的认识,因而好的案例当然来自我国改革开发30多年来的经济实践。为收集这些本土化教学案例,应该组建高水平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团队,定期开展关于宏观经济学本土化案例建设的教研活动,集思广益,集团队之力构建本土化的宏观经济学案例库。

2.2保证理论教学质量的同时,引入多样化的课外实践

为了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较为系统、完整的传授给学生,建议地方普通高校本科宏观经济学的授课时数不能少于48学时。与此同时,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形成课外实践小组,然后,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布置一些经济专题或将收集到的案例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展开调研,在小组成员间进行充分讨论后,每个课外实践小组形成一份专题研究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观看如“央视财经评论”等财经类节目,或邀请知名学者来校讲座。为保证学生课外实践效果,提高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结果及时审阅,并在课堂上点评和总结。

2.3探索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课堂参与

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教师只单一地以讲授加偶尔穿插提问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而忽视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那么即使教师竭尽全力做到将理论知识讲解得清晰透彻,大部分学生也表示能够听懂,但由于理论的枯燥和抽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然不高,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系统教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探索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专题分析法等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首先是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以学生能够感知的经济现象和生活实际为素材,通过“开端引趣”“图片引趣”“新闻引趣”“视频引趣”等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探讨现实问题,进而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其次是问题式教学方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4]。教师理论知识的传授要围绕这条线索展开,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兴趣。如在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两章内容之前,可引入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和“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对外贸易”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个问题,学生首先了解GDP的核算方法,再通过乘数原理了解“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对外贸易”对GDP总量的影响,进而能初步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要扩大居民消费支出、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以及产品的出口。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是案例教学法及专题分析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典型案例及经济专题的剖析,让学生尝试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或专题研究报告,再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点评和总结达到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目的。

2.4完善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教学效果评价是检测和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评价应用型转型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和关键。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有学生评价、院系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评价以及考试评价等。由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体验者,其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能给教师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教学管理部门应将学生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此外,授课教师也应在课堂教学中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亲自了解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此外,要改变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将学生在课内的学习态度及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成果及表现量化为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陈银娥,王毓槐.《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来自课堂外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07-108.

[2]朱文蔚,李清泉.《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地方高校特点的几点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132-134.

[3]刘宏霞,谢宗棠.《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学实践[J].甘肃科技,2015(5):68-70.

第5篇:宏观经济改革范文

关键词:红色文化;项目化教学;景观设计;教学改革

景观作为保持着年均6%左右的市场规模增长率重要行业(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统计),正成为环艺、风景园林和建筑行业重要分支。为了增强高职设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针对行业用工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也逐渐成为高职景观设计类教育改革的共识[1]。那么面对特殊的艺术生源、有限的课堂时间、庞大的教学体系,如何打造课程多元育人价值、提升学生设计实践技能,成为推动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力源泉!

一、红色文化元素与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景观设计类课程实施的必要性

(一)融合“红色文化”的景观设计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局性和战略性,切实保证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效应;2022年2月出台的《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进一步强调了高职专业课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诠释中国大美,筑造文化强国,中国景观人才更应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文化自信协同教育发展,“绿水青山”“碳中和”“防疫”景观、乡村振兴等红色文化鸿流,怎能不融合到景观设计类课程呢?作者通过对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简称商务)17-19届环艺在校生发放调查问卷(共计339张,收回337张)显示,千禧年出生的学生(生源为美术特长生),普遍存在缺乏思想觉悟、不熟悉传统文化等情感态度问题,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薄弱等专业知识问题。其中,在“知识短板方面”,5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国家时政和专业热点不熟悉,21%的学生对学校历史和特色不明确。由此可见,当前烟台地区(乃至山东地区)的环艺红色文化元素融合力度不够,打造高职设计课程“三全育人”体系迫在眉睫。

(二)项目化教学与庭院景观设计人才培养

PBL(Project-BasedLearning)项目式教学,是一套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2]。项目式教学倡导“自发式”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提出问题,确定目标,随后进行资料收集,团队讨论并修改。《庭院景观设计》是面向环艺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是本专业职业发展路径中目标岗位(景观设计师)最重要的专业技能。而根据结课学生的反馈,传统面授景观课程,存在“图纸任务重、交叉学科知识庞大、软件制图慢、重设计轻施工、抵触项目汇报”等问题。项目化教学与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相结合,解决了毕业生从事专业岗位适应差、专业对口率低等情况。从学生课后反馈、图纸绘制质量、课程最终成绩等指标看来,项目化教学适应环艺生源视觉型学习特点,设计实践、小组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显著提高。

二、红色景观课程模式构建思路

(一)红色景观项目的选择

课程开设前,教研室团队走访烟台乃至山东地区景观企业,据撰写的《烟台地区景观行业发展调研报告》(研究25家校方校企合作企业),目前山东地区景观行业空白领域多,调查企业91.8%为私营小公司,主营范围为庭院设计25.3%、施工28.8%、苗木17.2%。通过调研发现:烟台地区景观企业以小尺度庭园景观设计与施工为主,故用工需求集中在设计、施工、苗木及预算的多方位人才。再结合调查问卷反映“学生缺乏思想觉悟和传统文化知识”等问题,恰逢学校迎来教学设施全面提升计划“校园实训基地改造项目”,本课程选择结合“党性文化景观”“小尺度校园规划”“粮食文化景观”三大主题的校园实训基地改造项目,开展小尺度庭院景观设计教学,将“爱国爱校”“传统文化传承”“校园规划”等主题融入教学环节,将课程成果转化成学校建设成果,实现课程“产学研”相结合的目标。

(二)红色景观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采用“红色景观教育”和“项目化教学”为主要模式,以校园综合实训基地规划项目为载体,使学生设计符合校园文化建设要求、行业规范、功能合理的小尺度庭院景观,培养“懂原理、会设计、能施工”的职业能力和“讲规范、重科学、保质量”的职业素养。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模拟庭院景观设计师基本工作流程,掌握分析、构思、设计、施工设计项目的理论知识体系,具备考取“景观设计师”资格证的资格;课程对标“山东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园艺项目”,学生能够按照技能竞赛标准和行业施工管理标准,规范操作“砌筑与铺装、木作、水景营造、植物造景”等元素的景观施工;授课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生态景观思想、团队合作精神、遵纪守法意识,励志争当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景观人才。

(三)红色景观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分别从现场勘测与甲方洽谈、前期调研与分析、方案构思与草图设计、方案设计、扩初设计5大内容模块展开,涵盖实际项目设计与施工阶段整个流程。整个红色景观教学内容以“爱国爱校+传统文化+生态校园”的思想主题开展校园实训基地真实项目设计,具体单元任务各自穿插“工匠精神”“抗疫景观”“碳中和”“红色党史景观”“海绵城市”“乡村振兴”等时政红色景观知识点进行拔高,实现课程主价值观多元化。

三、课程教学改革实施途径

(一)具体教学流程

课程实施过程模拟目标岗位情景,学生课前掌握基础知识,教师项目任务书,学生通过小组或者个人等方式完成前场勘测、资料收集,课中进行现状分析、草图设计、设计扩初、图纸汇报等流程,期间教师定向辅导,学生自主归纳知识,真正模拟中小企景观企业“工作室模式”[3]。学生真实体验景观设计师岗位之外,每项单元任务都需要学生完成现场调研、搜集学校历史、了解时势方针等工作,将思想文化教育实现“传统被动接收”到“主动积极学习”转型。

(二)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学主要使用“项目化教学”为主的任务驱动法(课前下发学习任务清单,课中强调任务完成,课后突出任务修改和升级)、情景教学法(模拟设计师设计工作室情景进行设计、根据施行业规范进行施工图绘制、仿真招投标现场组织项目汇报)、翻转课堂(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定向指导)、案例教学(运用大量设计案例进行借鉴与学习)、示范教学(教师针对设计重难点进行现场操作)、虚拟仿真(使用沙盘模型和3D模型进行项目展示)的方法;模拟真实设计师岗位情景,学生主要使用团队协作(小组讨论)、个别辅导(针对各设计小组教师课上课下、线上线下一对一辅导反馈)、资料收集、现场调研、模拟答辩(邀请企业设计师和教师组成专家团队,仿真招投标现场组织项目汇报)、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三)具体教学实施的策略

1.课前策略:加强学生自学与调研,增强学生参与性课前教学部分通过线上平台的资料与师生互动等功能,配合线下实地调研,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提前进行任务学习,实现课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面授课堂效率。(1)任务:教师利用“校级优慕课平台+智慧职教+课程QQ群”每单元的任务清单(提供趣味预习材料)。(2)预习与自学:学生登陆平台并下载,进行知识预习与自学,熟知重点和难点。(3)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团队针对清单“设计要求”,进行项目实地调研,完成SWOT分析(设计地块存在优势、劣势、困难、挑战);随后搜集相关案例,寻找红色景观创新点,为课堂设计实训进行资料收集。(4)分享与讨论:教师开设讨论专栏,鼓励学生就实地和资料调研分享,并线上组织讨论。2.课中策略:重点解决实际设计难题,协同高效完成任务课中部分教学过程模拟景观项目设计过程,五大模块实施“循环式教学”,不断加强课程回顾和重难点突破。(1)知识回顾与任务:教师线下面授,首先回顾上单元知识、反馈作业情况,并逐步导入本任务:教师介绍项目概况,分析校园综合实训基地的总体区位和现状,总结学生调研结果。(2)设计理念分析: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讲解“校园景观规划重点”,并提出符合“红色”“党政”的设计构思建议;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校园景观规划红色精神主题,渗透“职教高地”“技能型人才”等精神,进行思想教育与设计任务相融合。(3)课堂实训:各小组先进行团队讨论,并登录平台下载基址平面图、基址SketchUp模型等设计素材;随后展开构思并实训,教师期间提供一对一指导,并针对难点示范操作;小组完成修改后,线上提交作品进行组间互评;教师打分与评价;得分最高的设计小组上台进行汇报,其他设计小组和教师模拟专家,进行提问,模拟真实项目招投标。(4)教师反馈总结与回顾:教师点评各小组表现,使用“向日葵远程系统”控制学生端电脑,修改学生作品;教师总结课堂总难点及设计不足,并明确课后作业要求。3.课后策略:线下提供反馈与学习,完善课后双向反馈为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及时控制课程教学进度,课程主要借助线上平台进行复习,并使用“学生+教师”教学数据系统实现课程的双向反馈。(1)复习与反馈:教师课后及时上传重难点和拓展讲解视频,并利用“向日葵”保持对各设计小组课后定向反馈和指导。学生可在线上参加任务游戏闯关、课后小测试等活动,提高日常表现成绩的同时,调动学习积极性。(2)学生学业评价与教师教学诊断:课程组织企业专家、校内教师团队、德育导师进行打分,学生也可完成课程评价、个人自评和小组评分,实现课堂与学生双向反馈与提高。

(四)“双主体”教学反馈数据系统建设

课程形成以“学生+教师”双向教学反馈模式,发挥课程“以评促学、以评助教”的教学反馈与提高体系[4]。1.基于学生发展的学业评价系统红色景观为特色的课程不仅重视授课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还在德育方面加强了学生学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构建“学生+小组+校内教师+企业专家+德育导师”多元评价主体,形成“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学业评价系统,即时、科学、全面跟进学生学习情况,帮助教师及时控制教学进度和内容。2.基于教师发展的教学诊断系统除了学生学业评价系统,课程还利用平台调查问卷、校方评教办法、合作企业定期反馈等手段,实现教师的教学诊断系统的推广。针对日常课堂讲授情况、课前课后教学活动、大赛准备、证书通过率、校企合作、科研等不同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让课程成为教师提高的第一平台。

四、课程改革成效与价值分析

(一)师生表达“爱国爱校情感”,课程期待感提高

课程选择“学校综合实训基地”项目,学生参与学校建设,主动探索中华文化与学校历史,谋划自己心中的“理想文化校园”。教师穿插专业知识,并安排设计作品展,供本校师生欣赏。调查问卷显示,92.81%学生期待本课程的学习,45.67%学生愿意主动去调研学校,99.9%学生表示通过本课程获得学习成就感,明确职业规划。

(二)教学整体进度加快,课程效率高效灵活

针对存在“内容体系庞大,课时任务量”的问题,教学采用的“任务驱动”模式,彻底改变教师主导课堂的传统模式,加强学生自学和课后拓展的部分,重难点在课上突破,课堂实践权重加大,课堂效率提高的同时,学生绘图速度和拓展深度都明显增强。

(三)“互联网+教育”手段助力,师生亦师亦友

课程使用“校级优慕课+课程QQ群+向日葵远程控制”平台,师生交流比重明显增多,课上亦师课下则亦友,2021学年本课程获得100%的校方学生课程满意度。

(四)情景式教学配合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课程教学采用实际模拟设计师团队实地调研、头脑风暴、项目汇报与答辩、沙盘制作、Sketchup现场模拟等手段和方式,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极大发展。除此之外,课程使用校园虚拟三维地图和实景沙盘,让学生在课堂中真切体验到项目空间的特征,锻炼自我的空间设计能力。

五、反思与改进措施

(一)红色景观课程存在的不足

针对21-22学年《庭院景观设计》学生学业诊断结果、总体评教、平台使用率等结果的分析,课程还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环艺生源结构复杂,学生学习目标和设计任务完成程度差异性较大;红色景观设计项目选择只涉及校园景观设计,学生期待其他类型红色景观的学习。

(二)应对措施

1.针对混合生源复杂的学情特点,实施红色景观分层式教学通过分析20级授课学生的生源结构发现,在“国家高职扩招”政策的背景下,环艺生源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20级授课学生(共174人),艺术生源68.92%、高中文科生源18.11%、高中理科生源12.97%。多样生源造成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需求不尽相同。未来,课程将通过鼓励差异能力水平学生混合组队、提供差异难度的设计作业、构建完善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第二课堂”的自主学习专栏,鼓励不同学情的学生多样化发展。2.加强红色景观教学平台资源建设,打造“重点掌握+自主拓展”的学生主体课堂针对授课学生多样化的红色景观学习需求,未来课程将通过MOOC平台实现更加多样的资源建设。教师针对国家时政、行业转型和区域发展等形势政策变化,重点筛选、实时更新景观大师作品案例、红色景观设计项目文本等资料,并通过辩论赛、翻转课堂、讨论专栏等形式,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日常教学的主体性。

六、总结

高职景观设计类课程因特殊的学生学情和实践模式,如何实现高效多元育人价值显得至关重要!《庭院景观设计》课程探索“红色景观”与“项目化教学”相结合,借助线上线下双重教育,实现课程“岗证赛通”和“三全育人”的教学目标。此外,课程教学效率和学生满意度也明显增高,可见本课程的“德育+项目化教学”模式给予设计类课程活力。未来育人基调下的“活页式教材”“1+X直通课程”等新型模式的开发,值得教师们不断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晓铁,王继煌.新时期园林绿化产业岗位特征剖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6).

[2]梁海英,叶海跃,孟小华.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在线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06).

[3]王向荣.不断变化与拓展的风景园林教育[J].风景园林,2021,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