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老人医学专业范文

老人医学专业全文(5篇)

老人医学专业

第1篇:老人医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个体化医疗;老年医学;教学改革;新思路

“个体化医疗”(Personalizedmedicine)指从个人角度,根据遗传和基因组信息与生活环境,并结合临床表现为人类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健康医疗服务[1]。广义的个体化医疗是依据个体差异进行疾病管理,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门定制医疗模式[2],侧重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精神”。狭义的个体化医疗则结合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信息及生活方式,为患者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与治疗药物,其核心内容为遗传学、基因组学、药物遗传学、药物基因组,以及环境[3],侧重于“人类基因组”,是在预防、诊断、治疗和后期康复的全过程中,依据患者的个体特征、需求和偏好设计治疗策略。是广义个体化医疗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发展与延伸。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27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百年人口老龄化的进程[4]。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个体化医疗日趋成为可能并成为老年人群的需求。但因受制于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客观实际,进程相对缓慢,需要循序渐进。

1我国老年人群个体化医疗的发展需求

1.1现代医学发展让老年人群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现代医学正经历由传统标准化医疗向个体化医疗的巨大转变。标准化医疗忽略个体差异,个体化医疗是以患者的大量信息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各方面特点,制定出适合每位患者独特的、最佳的治疗和预防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以取得最佳疗效。因此,美国现代老年医学已从传统亚专科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诊治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医疗,为老年患者提供全面合理的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持和恢复患者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的变革让我国老年人群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

1.2人口老龄化增速促进老年人群慢病高发老年患者具有生理功能减退、储备能力下降、功能残缺等特殊的老年问题或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多种慢病并存或多重用药引起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病情易受心理、精神、社会和家庭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2025年前,将以每年100万人数增加,预计20世纪末,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3%[5-6]。人口老龄化的增速促使老年人群慢病高发,并形成以下特点:未富先老,发展极度不平衡;老年人群寿命延长,失能、半失能与空巢老人的数量增多导致社会养老刚性需求增加;国家养老体系和医疗保障体制尚不健全;部分老年人群期望安度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医疗消费标准增高。

2我国老年人群的个体化医疗现状

现代医学发展对医疗卫生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促进个性化医疗的进步,但全面实施老年人群的个体化医疗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障碍。老年人群数量激增与各方需求之间的矛盾将影响我国老年人群个性化医疗的推进。

2.1老年医学专业开设数量与质量难以满足老年病专科发展需求高等医学教育对老年医护人员个体化医疗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当前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远不能满足社会老龄化的需求。其中,老年医学专业人才的严重不足是主要的问题。调查显示,我国222所医学院校中,59所建立了老年医学专业[7],存在部分学校课程设置上有缺陷,专业师资不足,临床教学实习基地缺乏等问题。部分医学院校老年医学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尚无统编的老年医学教材、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在校期间没有开展系统的老年医学理论教育或临床实践:科学学位型研究生课题涉及衰老机制偏少,临床实习匮乏;专业学位型研究生接触临床相对较多,临床工作能力较强,但其科研培养时间短,科研能力相对较差[8]。极少的三级综合型大医院设置老年病专科,开展老年医学教育培训的合格师资和基地缺乏。部分老年人专科医院或护理院正在积极筹建中,专职医护人员相当匮乏。与我国部分医学院校老年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相似,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挂靠于临床医学专业(老年医学方向):专业设置上缺乏独立性;课程设置仅在临床医学专业基础上,增设了老年医学(36学时)和老年护理(32学时)两门课程,学生只了解老年病医疗与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后期临床见习和实习与临床专业完全相同,没有老年专科实习基地,与老年个体化医疗标准相差甚远。

2.2患者和医护人员缺乏对个体化医疗相关内容的深入了解在我国,个体化医疗尚处于发展阶段。由于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个体化医疗尚未编入医学教材,国内一流院校的个别学生通过科研学术活动初步了解个体化医疗,我校作为普通医学院校,临床专业(老年医学方向)的学生在校期间对个体化医疗内容体系了解甚少。广大患者即使存有简单的个体化医护需求,但由于医疗费用和医疗模式的制约,对广义的个体化医疗需求已望而却步,对于基因组学等深层次的个体化医疗知识更是闻所未闻。另外,由于我国目前以传统医疗模式为主,大部分医护人员仍按照传统医疗模式为患者服务,缺乏个体化医疗信息与内容的接触。调查研究显示部分医护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9]。

2.3尚不完善的老年病样本库阻滞了个体化医疗的高质量实施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老年病样本库是按照疾病种类建立,不利于老年疾病机制研究和个体医疗的高质量实施。未来老年医学研究应对衰老起因、老年疾病特征与防治措施进一步探讨[10]。明确发病与衰老的相关机制是预防和治疗老年疾病的基础,从分子生物学、基因层面去揭示发病和衰老的原因,尽快实现“从基础到临床”。病变部位的标本对于发病机制研究、诊断性生物标记物筛选、靶向治疗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包含患者血液、尿液、脏器组织及个人家庭情况、心理特点、社会关系等信息的符合老年病和抗衰老研究的规范化样本库,是老年医学的基础,这让高质量的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通过高质量生物样本与完整的临床信息,分析归纳患者的各项检查与诊断情况,形成一个综合、巨大的数据库,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让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11],真正实现“基础到临床”。

2.4缺乏制度保障的老年医学职业资格认证限制了老年个体化医疗进程我国目前非常缺乏老年人专科医院或老年护理院,尚无老年医学专业执业资格证和许可证设置制度,政策方面亦未出台对患者医疗信息采集的保护措施,这些不利因素都大大限制了老年人个体化医疗的进程。《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12]。由此看出,国家高度支持老年医学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会逐步推进老年医疗个体化进程。

3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新思路

3.1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老年医学(GeriatricMedicine)是预防和治疗与老年相关的疾病,最大限度地维持或恢复患者的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学科[13]。个体化医疗以个体获得最优质的健康为目的,而不单是治疗疾病,这与现代老年医学教育相吻合。未来老年医学将以老年综合评估、多学科团队协作、中长期照护基地联网为特点。其中,多学科联合工作是老年医学的突出特点,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护理、保健医学、社会医学、老年生物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多学科融为一体,相辅相成,蓬勃发展。另外,在个体化医疗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理应成为老年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内容。显然,目前我校老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后期临床实践诸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老年医学和个体化医疗发展要求,老年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2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3.2.1独立设置老年医学专业:教学大纲要求与课程设置对未来医生的培训、考核、医疗水平的评价等有很大影响。老年医学起源于临床医学,专业领域上息息相关,但老年病的发病机制、治疗策略与途径有其独特性,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和服务对象大多与老年人有关。现代医学与老年个体医疗的强劲发展促使老年医学逐渐走向学科交融式发展。因此,我校老年医学理应成为独立的专业设置,并按照现代老年医学和个体化医疗的发展需求,重新设置教学大纲、课程安排和后期实践教学,突出个体化医疗特点,以适应老年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个体化医疗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2.2更新现有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促使老年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未来老年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都需要突出老年特色,除医学与护理知识的学习外,需要开设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人文关怀等课程。另外,由于个体化医疗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见解,分子诊断、大数据等课程也需要列入教学大纲的新要求。另外,新设置的教学大纲,利于现代医学知识的融合、传授,便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整体掌握,模块化教学模式有必要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后期实践教学也应着重老年疾病机制的探讨、诊断与防治,以促进个体化医疗的实施进程。

3.2.3适度加大老年医学专业招生人数:独居或失能老人的增多,“421”家庭或空巢家庭等使得老年人群的医护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难题,专业医护人才相当匮乏。未来需要更多专业化的老年医护人员,以满足老年人群晚年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提高需求。因此,我校适度加大老年医学专业招生数量是顺应时展,满足未来老龄化社会和个体化医疗的重要举措。

4结语

第2篇:老人医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本科生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成为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与口腔健康相关的问题日益显著。口腔疾患在人的一生中不断积累,到老年期达到高峰期。据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结果[2],全中国65—74岁的老年人患龋率是98.4%,龋均是14.65,牙周健康率是14.1%,根龋患病率是63.6%,龋均是2.74,牙龈出血的检出率是68.0%,附着丧失达4mm检出率是71.3%,牙周袋检出率是52.2%,牙齿缺失率是86.1%,平均存留牙数是20.97,义齿修复率是42.6%,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是30/10万,口腔黏膜异常的检出率是7965/10万,中国的老人患龋率有上升的趋势,口腔的健康状况差,牙齿缺失的状况较普遍。同时由于老年人对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差[3],而且老年人唾液的分泌量变少,对口腔卫生清洁不重视,记忆力退化,行动缓慢,动作准确性相对较差,难以保证口腔清洁效果,而口腔的健康在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两个方面有重要作用[4],因此对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而这一责任由本科生承担。通过对口腔行为习惯的改变研究,有学者发现口腔健康意识与口腔卫生的常识不可能直接形成健康行为。口腔健康意识与口腔卫生常识的不断积累,当它们增长到一定的量时,健康行为才会逐渐形成[5]。如果想要改变老人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与卫生习惯,适应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的方式,最终提高老年人自己的护理能力。首先我们就要通过专项教育,让老人能够认识到,不正确的口腔行为会引起龋齿、牙周疾病等病患,同时还会危害老人身体健康,更甚者还可能引起肾、心等其他疾病。所以对老人进行口腔的保健知识指导和教育,以增加他们的口腔健康的保健知识,并且增强他们的口腔保健理念,最终形成其自己护理的能力,所有这些是提高和保证老人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面对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的教育和指导,可以传授口腔的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口腔的自身保健的能力和意识,建立正确口腔保健的观念,最后养成有利于口腔健康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6]。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可直接影响着健康教育的效果。本科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

包括坚决破除“人老掉牙”旧观念,树立起“牙龄可与年龄同在”的新观念。龋病和牙周病是威胁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病患,众所周知,菌斑是导致龋病和牙周病的直接原因[7],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有助于去除菌斑,可有效地保障老年人的口腔健康[8]。了解并掌握龋病、牙周病的症状及其预防的方法,保持口腔的卫生,形成饭后漱口和刷牙的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是饭后刷牙,睡前不再进食,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及牙刷、牙膏的选择;摒弃不正确的刷牙的方法,避免不正确的刷牙的方法导致的牙体损伤,宜选用老年型保健牙刷以及含氟牙膏;了解牙齿敏感症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了解牙线、牙签的使用方法;坚持合理饮食;戒烟戒酒,细嚼慢咽,多吃蔬菜类食品,少吃糖类,老人可以多喝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微量元素如氟、锡和锶等以及多酚类物质,它们可以有效地抑制老年人口腔内的变型链球菌的致龋作用。当发觉口腔有肿瘤或病变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使老年人了解到缺牙后及时作义齿,知道义齿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义齿如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重做或修改;应鼓励老人每一年至少做1次口腔专业检查,如果发现了口腔的疾病,就应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那些生活不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可以对他们的陪护人员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的教育和指导,比如按时利用生理盐水浸泡的棉球清洁口腔及牙齿,可以保持较好的口腔卫生,并且预防龋齿、牙周病和黏膜病。

2.口腔健康教育的方式:包括课堂教育或文字资料及多媒体的形式。

(1)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一门高超的语言艺术,是一种较快的知识传播方式。它要求宣教者有较高的知识素质,“欲给人一勺,先要有一桶”,具有丰富知识才能解疑释惑,说理深刻,进行有说服力的知识灌输。同时宣教者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力求做到:语言准确恰当,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效;宣教者要有娴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力求将口腔保健知识正确,有效地传递给老年人。(2)文字资料。制作健康教育文字资料时,应注意科学性、实用性、时效性、可读性、趣味性等,同时内容不宜过多,重要的内容应放在前面,使用简单通俗的词语,避免医学术语,医学术语经常会导致老人无法接受或错误理解晦涩的医学专业知识,结果其依从性会下降,不能达到健康教育的最初目的。尤其是医学的英文缩写,如果不能找到其他的中文词汇代替,就必须解释它的含义,尽量使用短句和短段落,一句话表达一个主要意思。重点内容可用条目的形式列出,便于读者记忆。同时可辅以图片。(3)多媒体。多媒体利用动画演示、图片和文字解说,集合了教、视、听、学于一体,使得医学专业知识由枯燥变生动。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健康教育,这是帮助老人促进健康的良好形式。而且由于老人大多健忘,可以把健康教育的内容制作成光盘,或者上传到网络上,共享健康教育的资源,并可利用其向老人多次进行健康的教育,将老人对口腔的卫生知识的需求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索取,这可保证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多媒体保证了健康教育内容、时间、效果的落实,同时可化解人力资源缺乏的矛盾,减轻进行健康教育人员的负担。利用多媒体进行口腔健康的教育,能使老人真正了解口腔保健的知识,可以与老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又可增强老人自我口腔保健的能力和意识,对老人口腔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此需要本科生掌握以上知识,加强老人的口腔保健,可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维持老人正常生理的功能,并且老人所在社区也可针对老人的空闲时间和比较大众的问题,及时开展口腔健康的教育活动,去除旧的错的观念,提高老人自己的口腔保健意识,按时进行口腔健康专业检查,立争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最终建立家庭健康干预,加强社区管理,建立巡医队,鼓励社会资金创办养老机构,建立一个口腔科完整、多方位、贯穿生命历程的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慧,郑衍亮,徐霞.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5):450-2.

[2]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

[3]秦立芳,李济功,吴血林,王军荣.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对口腔常见疾病发病率的影响[J].口腔医学,2013,33(8):546-7.

[4]RowanSD,DiBurroM,WestbrookS,etal.PrevalenceofHPVassociatedoropharyngealcanceramongsouthTexans[J].TexDentJ,2014,131(5):376-381.

[5]傅兆红.口腔健康教育及必要措施干预对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5,2(2):25-6.

[6]杨宁,胡明,王曦晞,汪小彤,刘卫红.多龋和无龋者唾液变形链球菌及菌斑指数的检测[J].口腔医学,2013,33(6):392-4.

[7]余太平.早期牙菌斑控制在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防治中的意义[J].四川医学,2013,34(12):1833-4.

第3篇:老人医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德育教育

在高等教育的众多学科门类中医学,尤其是医学学科中的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承载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医生的重任。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的今天,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对医生的满意度却逐渐下降。因此,如何通过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厚基础、强素养、精技能、擅交流、能创新、重实用”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以充实全科医生队伍,是国内各开办临床医学专业高校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办好医药卫生事业的基础。

1德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的关系

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在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规范职业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论美国医学院的建立》一书中,约翰•摩根说道:医学作为一门学科,其重要性源自其研究对象,而掌握这门科学难度甚高。医学生必须具备强大的能力,而且要求那些有志于此苦旅的人们具备博大、慈爱的心灵[1]。在中国古代,受儒家思想影响,“医乃仁术、医者仁心”是从医者最基本的职业行为和道德准则。所以,从医学教育的角度分析,德育教育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要素之一,应与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教育协同推进,而当前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德育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缺失现象严重。缺失德育教育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从当前的医患关系和医生对病人的过度医疗等方面就可见一斑。医学教育的宗旨是服务社会需求,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城镇化和老龄化等社会问题面前,人民群众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既是医术层面的,又包含对医德的呼唤。医德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社会公德在医疗行业中的特殊表现[2]。如果在医学本科教学这项医学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阶段,不加强医学德育教育,医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将会因德育内涵的缺失而无法自觉地将个人理想信念融入到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中。因此,在这个道德危机,信仰缺失的时代,教育研究者如何坚守对于教育的信仰,研究者如何通过自己的研究引发公众对于教育的道德感和信仰,当成为学科建设努力的方向[3]。

2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高等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模式之中,教学模式又是核心[4]。教学模式是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上,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或程序[5],近30年来,高等教育工作者一直在不断地创新着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以期能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助力。结合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国内各高校长期以来推行的是以理论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契合长期以来为临床医疗、医学教育、预防保健、社区卫生、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管理等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其对以理论联系临床实践为原则、强调三基训练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因此,在人才培养中,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过程,教学的重、难点多为“病”而忽视了“人”,从而导致学生在价值观最活跃的时期没有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这一理念牢牢固化,为日后的医患关系处理埋下了隐患。在专任教师层面,因医学学科的专任教师无师范基础,在入职后,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或人事部门会组织统一的岗前培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培养。这种培训不分学科和课程特点,通常采用的是大一统的范式,其普遍性和典型性固化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虽起到了规范教学的作用,却限制了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未能顺应时展、未能紧跟国家大势,因此也就难以培养当前各医疗事业单位所需的合格医学人才。所以,当下亟须把“病”、“人”并重和“教”、“学”并举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中,并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实施教学改革。

3融合德育渗透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在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因学科的特性,注重临床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仍然适用,无需再标新立异。但要达成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和德育教育的统一,却要因地、因时制宜地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修正,修正的切入点则在于课程。因为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没有能够脱离课程内容的纯粹教学,一旦脱离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模式的构建,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会有很多的局限性。因此,课程内容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要素,怎样分学科、分课型、分学段、分类型地建构更为具体、更具情境意义、更具有整体性的教学模式,是未来的重要研究课题[6]。国内各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虽有差别,却大同小异,基本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多达50余门,近3300学时。在众多的课程中,承担德育教育主体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仅为4门,190学时左右,若想通过这4门课程在意识形态领域强化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迫切需要医学教育工作者根据专业特点,以课程为基本“作战单位”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领域延续前期思政课程的教学成果。通过对课程、教材和学情分析,在临床医学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3类课程中,专业课程在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学时和开课学期,均具备进行德育渗透的条件,所以,以专业课程为试点进行改革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共性,无论是医学影像学还是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等,课程教学内容均以疾病进行分类。因此,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在“病”、“人”并重和“教”、“学”并举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为达成德育渗透的教学目标,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要以病例为基础,充分发掘病例本身所包含的理论基础知识、临床诊疗实践和学科前沿内容,同时,将病例所引申出来的德育问题精心的设计在教学进程中,实现在课堂教学中,

4融合德育渗透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施

通过凝练教学理念,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要素,“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以学科前沿为支撑、以临床技能实训为抓手、以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而将这种模式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全过程中则需要将教学设计具体化和实践化。

4.1新课导入,设计临床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新课导入部分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课堂教学已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开展融合德育渗透的课堂教学改革试点时,病例的选择至关重要。临床真实病例在丰富课堂信息量度,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和活跃课堂氛围等方面起着贯穿全局的作用。因此,在选择病例时,既要内容丰富、体现科学性,又需结合社会热点、突出人文关怀。如在外科学的试点中,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选择腰腿痛这一节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展开教学,经过精心设计后实施,则可以融医学的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病例:患者,女,70岁,腰痛40余年,加重伴左下肢疼痛1月,接诊时,老人表情痛苦,脸色苍白。新课导入部分以问诊展开,与学生进行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在问诊时问什么?怎么问?问什么是临床基础技能问题,是为治病,而怎么问则可以体现医德医风,是为治心。通过单独互动和集体互动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共性问题,为新课展开打下基础。

4.2新课展开,学生参与教学

新课展开以体格检查开始,模拟临床情境,翻转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前述病例在临床中需做仰卧挺腹试验和直腿抬高试验等体格检查,在教学过程中,为加强德育渗透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对理论知识的重难点讲授之后,随机抽取两位学生上台,对学生进行医生、病人的角色分配,由学生进行现场操作,同时叮嘱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全程观而不语,待学生操作结束后,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会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很少有学生注意到这是一位70岁的老人,首先应该注重的是人文关怀。通过这样的互动之后,教师再进行科学知识和德育问题的强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为明确诊断进行的辅助检查,如腰椎正侧位X线摄影、腰椎间盘CT扫描和腰椎MRI扫描等方面的教学,教师通过比较影像学的方法展开,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该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其次,教师通过对比检查费用,从经济承受能力的角度再次引发学生思考最佳的辅助检查方案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清楚当他们是临床医生后应如何站在病人的角度权衡利弊,避免无效检查申请和过渡医疗,从而减轻病人负担。完成了上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诊断的教学内容后,鉴别诊断和治疗的教学方法则可以延续针对这个病例的“教师主导,一次讨论理论知识问题、一次讨论德育问题”的“两次讨论”教学方法,使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4.3因课制宜,做好教学反思

传统的课堂小结教师是以PPT的方式进行展示的,告知学生重点、难点和考点。而融合德育渗透的课堂教学小结是基于学生在参与教学和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展开的,通过问题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这样的课堂小结,既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又将德育渗透贯穿其中,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

5讨论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过多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内外形势等内容,在课堂上从不涉及到学生个性上的需求,这种教育是教师讲的累、学生听得无味。崇高的理想教育、先进的人文实例与学生的现实没有多大的联系,这种曲高和寡的教育只能使学生敬而远之[7];而与此相反的,因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日后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学生在主观意识上会对课程内容格外重视,对专业教师心存敬畏,这种因学科特性而形成的信任机制,如果利用得当,则可以在专业德育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再观临床工作实例,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对于不合理的辅助检查申请和诊疗方案,相对于护士和医技人员的建议,患者更倾向于相信临床医生的意见。因此,在医学学科中进行融合德育教育的教学改革,选择临床医学专业进行试点更具现实意义。同时,专业教师应摒弃德育教育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观念,因为受制于学制和学时,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增设思政课程难度很大,与其过多的强调“德育课程”,积极探索“课程德育”教育则切实可行,可“大做文章”。

6毕业生质量调查数据分析结果

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融合德育渗透的教学改革实施5年以后,2016年,通过第三方机构开展了对2013~2015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62个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品质、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品质评价其中,93.00%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职业品质各方面处于较好及以上水平,尤其是对毕业生的道德品质、奉献精神和组织纪律的认可,体现了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对“人”的落实之严。

7结语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2017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部署。《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摆在卫生与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9]。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协同推进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则在医学教育领域,通过强调医德培养丰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所以,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坚定医学专业课程融合德育教育的教学研究方向并保障教学研究的持续性。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关系到健康中国建设的众多的保障体系中,人才建设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10]。因此,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一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教师,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应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无论科技如何发达,无论医疗设备更新如何之快,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医生的服务对象永远是富有温度和情感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医学生自觉地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肯尼思•卡尔曼.卡尔曼医学教育史:昨日、今日、和明日[M].管远志,潘慧,译.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170.

[2]陈潇.我国医学院校德育现状和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5.

[3]何淑通.教育研究及学科建设的省思:来自医学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6(5):1-7.

[4]于剑,韩雁.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2008(4):139-142.

[5]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6]万伟.三十年来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15(1):60-67.

[7]王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回归[J].教学与管理,2015(4):90-92.

[8]: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EB/OL].[2016-12-08].

[9]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EB/OL].[2017-07-11].

第4篇:老人医学专业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本校面向城乡基层培养的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临床医学专业(妇幼保健方向)2011级(三年级)学生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整群抽取本校2011级专科层次三年级学生临床医学专业224名(临床组)、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116名(全科组)、临床医学专业(妇幼保健方向)50名(妇幼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其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如性别、是否落实工作、就业岗位等;对毕业实习的评价,如是否运用全科知识、社区实习对业务能力的帮助等;对全科医师的认同,如就业前景、全科医学对临床诊疗的帮助等;毕业后工作意向,如是否愿意从事全科医师工作及不愿意从事全科医师工作的原因等。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趋向,分析全科医学知识指导学生临床实践的实用性及临床实习对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

1.2.2实习安排

(1)临床组实习安排:内科10周、外科8周、妇产科4周、儿科4周、传染科2周、中医科2周、五官科/皮肤科2周。(2)全科组实习安排:内科9周、外科4周、妇产科4周、儿科5周、五官科1、感染科1周、社区8周(包括预防保健科2周、全科4周、康复2周)。(3)妇幼组实习安排:内科4周、外科4周、妇产科8周、儿科4周、儿童保健科4周、妇女保健科4周、新生儿科2周、社区2周。在社区实习期间,培养学生全科医疗服务技能、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技能,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技能。在全科医疗服务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全科医生的接诊方式、与患者沟通技巧;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实际应用;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的照顾方式,至少与一个家庭建立联系;社区常见病和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治方法,对基层医疗中常见慢性病进行规范管理;社区常用药物的用量、用法及不良反应;社区健康档案建立的思路和资料收集途径,实习期间,每人至少完成2份不同健康问题的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的一般信息、SOAP的记录方式、家系图、随访记录、流程表);入户调查5户家庭,收集并填写居民健康调查表,通过社区诊断的个案教学,基本掌握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区诊断资料的形成过程。在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社区重点人群(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贫困居民)的健康管理及相关政策;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传染病的社区管理方法;患者群体和个体的健康教育技能(包括教育、咨询、评价等),至少组织实施一次群体性的健康教育活动;熟悉社区常见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的社区管理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患者满意度调查及分析方法;熟悉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工作模式,与社区组织和其他专业人员沟通的渠道和沟通的技术;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软件的使用。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8.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90份,收回有效问卷390份,回收率为100%。所调查学生基本情况,3组学生在性别分布和是否落实工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妇幼组学生在落实工作方面优于临床、全科组学生(P<0.01),在就业岗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大多数学生均在医疗岗位就业,其中半数以上在基层医疗机构,见表1。

2.23组学生对毕业实习的评价

被调查学生在毕业实习中,运用全科医学知识的为336名(86.15%);认为社区实习对业务能力提高有帮助的为333名(85.38%),3个专业学生对具体帮助内容的认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学生对全科医学职业的认识

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学习全科医学对临床诊疗能力有帮助的为257名(65.90%);认为全科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好的为324名(83.08%)。在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和全科医学专业就业前景谁占优势中,临床、全科组学生多认为两个专业优势均等,妇幼组学生认为全科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更好。

2.4对全科医生就业趋向的调查

被调查的学生中,不愿意从事全科医生工作的原因前3位分别为待遇太低117名(30.00%)、其他因素70名(17.985%)、只能到社区工作59名(15.13%)。愿意从事专科医生工作的为211名(54.10%);愿意从事全科医生工作的为98名(25.13%);愿意专升本的49名(12.56%);愿意参加全科住院医师培训的为6名(1.54%);选择其他工作的为26名(6.67%)。

3讨论

3.1学生在临床实习中运用全科医学知识情况

被调查学生在临床实习中运用全科医学知识的比例为86.15%;认为社区实习对业务能力提高有帮助比例为85.38%,这一比例较高,说明全科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社区实习的安排对指导学生的临床实践有着较强的实用性。本校在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妇幼保健方向)的第4学期均安排了《全科医学概论》这门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技术,使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的思想、观念、原则以及核心知识和技能,理解以人为中心以及防治结合的医疗照顾新观念,培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兴趣;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更是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结合社区问题的教育[3]”的培养模式,按全科医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开设临床常见疾病防治技术、社区预防、重点人群保健、全科医生应诊技术、社区康复、社区健康教育技术等课程,使专业课程有效的服务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4],促使学生掌握全科医疗服务技能、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在临床实习的32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实习地点在专科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妇幼保健方向)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除了专科医院实习外,前者安排了2周社区实习,后者安排了8周社区实习。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在社区实习,跟随带教老师共同参与社区调查、家庭访视、健康档案建立、资料分析与评价等活动,更能将课堂所学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其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社区预防保健能力、卫生服务管理能力等[5]。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在农村、社区等基层一线医疗单位,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稳步推进,基层卫生服务功能重新定位、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成为基层卫生服务的新坐标[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仅要诊断和处理城乡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还承担着社区健康教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地方病预防控制、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特殊人群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和咨询及配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7],社区实习能让学生提前接触这些工作内容,了解自身是否对这样的工作感兴趣,能否胜任这些工作,从而为就业选择奠定一定的基础。如果学生对基层工作感兴趣,那么在社区的实习还可以通过实际工作激发他们学习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热情,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尽快融入基层医疗工作岗位。所以,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安排社区实习有其必要性。

3.2学生认为全科医学专业就业前景情况

被调查学生认为全科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好的比例为83.08%,这说明学生通过对全科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社区实习,能认识到在现今基层卫生服务中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所处的重要地位。但在毕业后愿意从事全科医生工作的仅为25.13%,从问卷调查来看,学生不愿意从事全科医生工作的原因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待遇太低(30.00%)、其他因素(17.95%)、只能到社区工作(15.13%)。这说明影响专科医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与个人相关的利益(如薪酬福利、发展空间等),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环境、综合实力也会影响学生的就业、择业。虽然2009年4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10年六部委联合颁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都表明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重心将下移,城市重点补充社区,农村重点补充乡镇,但从国内其他相关研究来看该改革的推进并不顺畅[8-9]。专科医学生不愿意进社区,不愿意从事全科医生工作,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1)目前国家对全科医学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由于整个社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没有跟上,使得很多政策没有贯彻,如社区医生的待遇和地位问题[10]。(2)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能存在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人才培养措施欠缺,软硬性条件欠佳等问题,从而让学生对于单位所能提供的未来发展空间感到担忧。(3)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没能随着医改政策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学生对医疗卫生就业市场的需求了解不够。(4)部分学生及其家庭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多从利己角度思考个人职业和就业的发展问题。综上所述,根据国家政策指向,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全科医生仍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善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学校更应积极开设全科医学相关课程,提高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知度,并通过社区实习培养学生进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兴趣,提升工作能力。为了达到“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支撑要求[11]”,需要大力推动专科医学生热爱基层,走进社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1)相关部门应根据国家政策指导进一步完善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如设置全科医师特殊岗位津贴,解决人事编制,优先晋升职称,建立退出机制等措施,引导学生“下得去”;同时,出台与全科医师执业特点相适应的“多点执业、签约式服务、集体随访”等支持性政策保障,让学生“留得住”),为全科医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尽可能地为医学生设计好今后的职业发展路径,提供对外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加强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其有晋升发展的空间[12];应主动完善工作环境,增强自身的感召力和向心力,提高医学生的工作积极性。

(3)学校要紧密联系国家卫生改革现状和卫生人才实际需求进行就业指导,开展新医改政策和全科医学制度的宣传,增强学生对国家卫生政策的了解,正确认识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生的发展道路。

(4)学生及其家庭应积极参考各方面的信息和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准确定位自身的就业趋向。

参考文献

[1]何坪.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

[2]曾坪,何坪,邓宇,等.专科医学生全科医学知识理论对临床实践和就业导向作用的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1,14(8):2483-2484.

[3]何坪,姚安贵,邓宇,等.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的全科医师职业趋向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0):1137-1139.

[4]何坪,邓宇,刘彦,等.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3):1517-1519.

[5]李思虹,梁福威.五年制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专业社区实习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11):105-106.

[6]孟庆跃,袁璟,侯志远.我国基层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11):1-6.

[7]徐发莹,吴丽慧,吴森林,等.基于基层卫生服务新定位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医学教育,2014,13(1):4-6.

[8]木培弟.医学毕业生社区医院就业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2013(10):217-218.

[9]陈琴.临床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知及基层就业意向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5):459-460.

[10]张立伟,王家骥.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SWOT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08,6(4):380-381.

[11]胡睿,王夏玲.六部委联合下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社区医疗发展进入人才“攻略期”[J].中国社区医师,2010,20(20):3-4.

第5篇:老人医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人文素质;口腔医学;教育

1社会需求发生了变化

口腔医学专业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因具有自身独立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特点,每年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都与临床医学专业分学科进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医师资格认可方式,其通过率也是检验和衡量各医学院校专业知识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1]。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要求口腔医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精神,懂得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还要处理好整个社会的关系。患者到医院后要从生理和心理加以关注,不能只见“病”,不见“人”,不入“心”,留不住患者,达不到治疗效果也不符合现代医学模式。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除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医德医风和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

2人文素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2.1制定课程标准完善顶层设计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2006年开始就不断提炼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口腔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保健等卫生服务单位从事口腔疾病诊治、口腔保健知识宣传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每门课程制定了课程标准,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人文素质目标,将教学行为与工作任务对接,在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处处体现医德医风。

2.2模块化课程管理

医学道德的核心是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对生命的根本态度,是对患者健康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生命权利的尊重。根据临床口腔医生岗位设置课程,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大类,其中选修课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技巧》、《医学心理学》《卫生法概要》等。这些课程强化了素质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还开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激发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就目前而言,加强人文课程的比重,不但不会影响口腔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2.3“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改革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理解和动手能力[4]。“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而提出来的,在此种模式下教师与临床一线医生相一致,教学环境与临床操作环境相一致,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相一致,生产实习与就业培训相一致。专业教师均是临床一线的医生,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加入临床人文关怀的因素,在学校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训室模拟真实临床工作环境,感受职业氛围,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将专业课程任务化、项目化和人性化,实训课模拟临床接诊、问诊、检查、治疗等过程进行,将人文素质融入实训项目。实习就业单位除肩负就业培训任务外还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

3人文素质融入师资队伍建设

如何将人文素质融入教师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教师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师德师风建设中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漯河医专口腔医学系针对此种情况组织新进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教研会进行校风、教风和学风的研讨;鼓励教师跨学科进行人文素质、德育教育研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用教师的学识和人品来影响学生的三观,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何爱华[5]认为师德建设构成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境,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注重师德建设,以生为本,就是最好的思想教育。

4人文素质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人具有生物学特性,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医学一直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统一[6]。在口腔医学的教学安排中大力倡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职业人文素质水平和岗位胜任力,以迎合新世纪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2008年口腔医学系成立了“8020”口腔保健协会,旨在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和预防口腔疾病的相关措施,提高人群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大学生口腔健康服务能力,力求通过协会的努力使人类在80岁的时候口腔内还保留有20颗能够行使功能的自然牙。利用暑假及每年爱牙日进行口腔健康知识进校园、为社区老人及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义诊和口腔保健知识宣传等。通过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向深度发展。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口腔医学的发展,要求口腔医生除了具备高超的医术外还应具备一定人文素质,这也是今后教育不断发展的方向。人文素质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情感和情操;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可能仅靠灌输和读书获得,更重要的是经历后的感悟[7]。

参考文献

[1]习正.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9,(6):1085-1086.

[2]胡显章.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M].成都: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30.

[3]洪军,王伟,何成彦.重视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7):991-993.

[4]沈励铭,朱晓卓,徐伟静.对加强口腔医学生临床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1,(8):25-26.

[5]何爱华.高校师德建设与德育实效性的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75-77.

[6]高琴,周昌菊.浅议教师的师德与临床阶段医学生的素质教育[J].实用预防医学,2003,(5):797-79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