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媒介素养教育范文

媒介素养教育全文(5篇)

媒介素养教育

第1篇:媒介素养教育范文

上世纪80年代起,由于互联网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其负面影响也不断表现出来,媒介素养教育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互联网较为发达的国家开始不断加强对传媒素养教育的研究,并使其发展成为一门健全的学科。中国大陆的传媒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社科院研究院卜卫发表了《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媒介素养概念第一次被被引入中国大陆,但是传媒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应用进程比较缓慢,尽管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先后成立了研究中心,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但是对媒介素养教育更多的仅停留在教育观念的介绍和引入方面,而缺乏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有效实践。

校园媒介在传播对象和内容方面,尽管与大众传媒有比较大的区别,但在技术搭建和新闻传播规律等方面则与大众传媒没有明显区别。校园媒体,不仅是单纯地服务师生,满足学校师生员工学习生活的需要,而更主要的是其同时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总要部分,是学生能够近距离直接参与到媒介采编、制作、新闻等相关的各个部分,深入了解媒介与现实社区的区别,掌握如何辨别媒体信息,如何有效利用媒体的重要载体。校园媒体是高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极佳的平台,既能促进高校校园媒体的建设,同时又能有效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趋势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大众媒体不断涌现,其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日益深入。新兴媒体在传播概念上尽管与传统大众传媒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其传播内容方面越来越带有小众化的特点,这一特点迎合了青少年可望独立,张扬个性的特点,许多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心理观念以及思想灵感无疑都受到了新兴媒体非常大的影响,但是目前新兴媒体是以商业为依托的文化载体,在商业利益最大化与社会责任产生矛盾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放弃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用低级趣味的内容吸引受众,这些内容不仅不能够使人得到应有的休闲娱乐和教育,甚至对人的发展有消极的影响。因此,进行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趋势。

媒介素养教育是增进现代公民素养的有利手段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新兴媒体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精英统治的社会模式,日益向民主化方向发展。人们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沟通渠道也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日益健全和完善。媒介作为舆论监督和公共意见表达的重要平台的功能进一步彰显。在这一条件下,要实现民意与政府之间通过新兴媒体的有效沟通、良性互动,就需要进一步增强媒介使用者的媒介素养。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有效掌握流畅的媒介沟通手段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因此,有效利用高校校园媒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同时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成为培养和增进其作为现代公民素养有利的手段。

传媒素养教育是大众媒介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的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和预期,对人们观念的形成和行为实施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同时,人们开始不得不面对数量众多的各类媒体和由其提供的各种海量信息,如何有效鉴别、分类和接受这些不同方向甚至完全背离的信息,让人们觉得不知所措。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如果不能够有效鉴别和使用这些信息,对不良信息没有区分能力,在部分不良媒体的影响下,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类严重的社会问题。必要的法律手段是解决这一问题保障,但是由于法律本身的局限性,要从根本上促使人们学会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而不被媒介信息所控制,就必须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特别是在高校中的青少年更要培养能够正确认识和有效运用大众媒体的能力。

传媒素养教育将促进大众传媒健康发展大众传媒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条件是媒介从业人员的自身素养以及社会对大众传媒在其传播行为中形成的严格的监督体系和行为规范,后者的形成也需要不断提高非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尤其是对广大的非媒体从业人员而言,只有其自身素养的提高才能使得对大众传媒的监督和规范得到提升。因此,在高校中如何利用校园媒体,促使青少年思考和分析自己的媒介消费习惯;弄清楚大众媒体传播信息的目的和观点;以及通过各种制作技巧传递观点和影响受众反应方式;以及市场经济如何影响媒介内容,成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唯有此才能真正促进大众传媒的健康有序发展。

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和现状

我国的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构建和教育实践方面工作还比较缺乏,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提高。要依靠政府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和学校开展传媒素养教育确立合法依据和强大依靠;要培养优秀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有效利用各类媒体特别是高校校园媒体,多方面推动传媒教育开展;要积极支持开展学术调查和各类实践、实验活动。

第2篇:媒介素养教育范文

媒介素养作为一个拥有整体性特征的语文素质与能力,应该在常态的高中语文教学基础上融入积极的时代信息和新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成果,形成密切联系如今人才培养的需求的教育模式,区别于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封闭性的侧重于语法结构、文字使用和提炼中心思想、关注道德教育的两大重要部分。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学表现为一种融汇我国古代、现代以及当代的各种要素的综合性体系,同时也建立了一种集社会的实效性评价与使用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体系。这便急切的需要提升学生对信息的敏锐的辨别能力、恰当的处理能力和合理的运用能力,高中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高中生的语言能力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恰当运用。从实质上来看,媒介素养与高中语文教育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是非常契合的,媒介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当今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中学语文从课堂教学走入生活实践的正确道路。

二、实施原则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要想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必须做到对语言的创造性运用。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分析能力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然而对于媒介信息的筛选整理和再创造,侧重于语言的创造性运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譬如《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学好这一课不仅需要学生全面掌握写作技巧,还要培养学生认知世界、整合信息、提炼论点的能力。因此,我让学生阅读或观看新闻,针对新闻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对培养同学们通过新闻事件提出鲜明观点的能力非常有帮助。当然,所借助的工具不只有新闻事件,还包括街头巷议、稗官野史、趣闻轶事等等。学生借助媒介资源获得了最新最全的信息,锻炼了议论文写作能力,亲身体验了语言再创造的过程,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就是利用媒介素养教育开展一系列活动,接触不同内容的媒介,做出理性的判断。站在不一样的角度、从不一样的深度进行冷静的思考,可以实现语言能力的提高。例如现实生活当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平台,利用不同的媒体,感受影像与图文的区别,判断同一件事在不同的媒体上传递出的不同的信息,不一样的人群对同一个新闻表现出的不一样的看法。在对多种媒介信息的筛选归纳与整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让学生提炼出一个比较系统的、合理的观点。通过此类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从以前被动地接受媒体信息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对媒介信息进行冷静的思考、客观的批判、恰当的总结,并通过自己创造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出自己的理性与睿智。

(三)自我管理,主动参与

自我管理,主动参与说的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既是让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批评能力的人,又要让他们做到客观的批判、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成为有责任心、有创造力的参与者。英国优秀的媒介素养教育学者莱恩•马斯特曼曾经提到,媒介教育应该激励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活动更加主动地参与,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一起参加到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对自身的学习有一个长久的打算,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培养他们的规划能力。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主动参与的意识,尊重学生的观点,解放学生的天性,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能力,积极参与互动,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综上所述,开展中学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分析整合媒介信息,利用自身的优势与努力对接触到的媒介信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再创造,从而形成积极合理的新信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信息时代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利于我国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三、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应用途径

(一)从课内应试到课外生活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媒介素养教育与中学课程设置融合在一起,如今在我国,高中媒介素养教育仍然处在探寻摸索的状态。本人觉得,中学语文素养教育在内容的设置上与具体的操作中,不但要表现出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把握与整合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将来,立足于让其形成一个健康的情感世界,促进其语言生命的成长与丰富。就此来看,中学语文媒介素养教育需要走出课堂,融入外面的世界。在课程设置上,不但要侧重于经典的课文,还要注重课外读物的渗透,从传统的对课文的分析扩展到对时事的评论,寻找一个符合学生现状需求的,带有创造性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正确方法。以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与《林黛玉进贾府》有关的情节,仔细观察连续剧中演员塑造的人物与课本中文字描述的人物有什么异同点,指引同学们对剧中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冲突设定等方面展开讨论,认真分析影像媒体传达的信息和文字媒体传达的信息有什么不同,然后把分析讨论的收获写下来,落实到文字上,先由同学互评,再由老师点评。

(二)从技术传播到价值引导

最初的中学媒介素养教育受到了技术理性主义思想深刻的影响,往往沿着教育技术指引的方向展开,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媒介信息和技能,把媒介死板的定位于传播工具与交流手段。所以,很多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体现的是媒介作为一个技术手段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与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飞速进步,媒介平台越发的自由宽松,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学生也可以很轻松地掌握一种新的媒介技术,只需轻轻松松地动一动手指,大量的信息便呈现在眼前。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到媒介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渲染与提升功能,将媒介素养教育从一个作为工具的附属地位转变为媒介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在这方面,语文教育中所体现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角色转变尤为明显。又如:在指导阅读《我与地坛》一课时,某些老师将课文的情感目标定为史铁生对母爱的忏悔,对命运的抗争。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通过一句话就能将文章阐述明了,那么又何须浪费时间进行分析教学呢?我们品读文本,着眼于表达方式———借景抒情,就会发现,作者选择了地坛两个不同时间段的景物,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心境和对生命的不同感悟。最初的地坛是萧条的、破败的、荒凉的,作者的心情也是低落的;后半部分话锋一转,景物变得活泼了、有生命了。原因是什么呢?是他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内心充满了生机。作者写的是眼前之景,抒的却是心中之情。所以我们教师大可把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上,放一些体现生命可贵内涵的影片,进行价值引导。

(三)从教学为主体迁移到以学习为中心

以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传统的认知理论指导下的产物,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私塾教育。然而,这种教学模式过分侧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也是具有表达需求的。纵观传统的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无论是教学环节还是教学方法都是古板的满堂灌式,教师是绝对的主导,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从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先前媒介素养教育教学模式也是传统的以教学为本位,这种模式大大禁锢了教师的执教行为,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是很难培养好适应不同媒介的表达能力的。

四、总结

第3篇:媒介素养教育范文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是多元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介的优势满足了大学生的信息需求

亦如李普曼对“拟态环境”产生原因的剖析那样,社会发展越快,人对现实社会直接接触的可能性便会越来越小,而对现实社会的信息需求会越来越大,这两者之间形成的极大反差必然使人们对现实社会信息的需求需要媒介这一“中间渠道”来获得。新媒介的信息容量和承载能力的无限性、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满足了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也使大学生对新媒介的接触越来越频繁。此外,新媒介(如手机)的便携性和可获得性也使它为大众所喜爱。同时,大学生对新事物的刺激充满兴趣,新媒介的出现满足了他们某种心理上的需求,使得他们对新媒介的喜爱要高于传统媒体,这也是他们媒介接触方式转移和依赖程度增强的主要心理因素。

2.新媒介虚假信息的暴露和大学生过滤心理的产生

新媒介虚假信息的暴露和受众对媒介信息关注度的提升,使大学生对媒介信息不再盲目接受,而大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也使他们敢于对媒介信息做出判断。反叛精神和丰富的知识使他们不迷信于媒介权威,而开始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使大学生在进行信息选择和接受时存在一种“过滤”心理,只有通过了自己心里的“防线”,说服了自己,信息才能被接受。为此,信息的验证便成为普遍心理,成为一种惯性。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

媒介教育是当代国之大事。综合我国国情和大学生实际状况推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式方法如下:

1.个人层面

(1)正确认识新媒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应该正确认识新媒介,即充分认识新媒介特点。新媒介只是学习和生活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而不应该完全依赖。新媒介在传播真实信息的同时也有虚假信息的存在,利用新媒介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提高新媒介的利用效益。

(2)提升自己的媒介能力。媒介能力不仅包括利用媒介传播和接受信息的能力,而且包括媒介的参与能力和信息的验证能力。新媒介下,媒介形式更加多元,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媒介选择。大学生要清楚了解各种媒介的特点,利用不同媒介传播适宜的信息,充分利用媒介的优势,规避不同媒介的劣势,使媒介的社会传播效果充分发挥。

2.学校层面

(1)自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学校可以创建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关注信息,培养他们对媒介信息的关注和分辨能力。每天以消息的形式推介,在传播当天信息的同时,对热点话题进行评论和阐述,帮助学生树立媒介信息的评判与学习能力。以自媒体为中介,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媒介信息,发文解释媒介原理与媒介问题,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分析热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信息分辨能力。

(2)主题化、故事化教学。新媒介下娱乐化的形式越来越被大学生所喜欢。教学融入趣味性也是媒介素养教育适应新媒介条件的必然要求。媒介素养教育要为学生喜欢,要适应学生口味,就应该提出鲜明的主题,并为学生喜闻乐见。教师要将教育主题故事化呈现,以主题为故事中心,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使学生深刻理解主题,积极引导主题与现实生活相对应。以某些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热点话题为主题,进行故事化构思,然后场景式再现,现场解释接触和传播信息应该注意的问题,帮助和引导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树立正确观念。

3.社会层面

第4篇:媒介素养教育范文

1.1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缓慢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引起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也只是刚刚起步。目前中小学普遍已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教授计算机知识和操作使用,但还没有开设媒介素养课程。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最早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在此后也只是几所高校零星的实验,并没有形成教育规模。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较普通高校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更为迟缓。

1.2主要原因分析

我国传媒业迅猛发展,媒介正在发生着数字化、市场化、民本化的转型,迫切需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媒介受众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形成科学合理的接触媒介、解读媒介和使用媒介的媒介素养,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却很缓慢。其主要原因:

1.2.1缺乏政府政策法规的保障

我国目前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还处于学界呼吁阶段,还未引起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足够认识,近几年学术界虽有一些部级重大攻关课题取得成果,但还未足以影响到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对中小学和高校领导和教育者来说,媒介素养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

1.2.3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的支撑

我国的媒介素养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研究还只是对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梳理和介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理论体系。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薄弱和实践的缺失相互制约,一方面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做支撑,另一方面,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缺乏又延缓了理论体系的形成。

1.2.3缺少媒介教育专门师资的培养

媒介素养教育是跨学科的课程,对授课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具有传播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又懂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和规律,还要有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人才的培养机制还没有建立,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均未开设这个专业,至多是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从事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教师只是传播学背景或其他学科背景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热爱者。

二、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2.1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确立

2.1.1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目标

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使大学生自觉抵制媒体不良信息,减弱媒介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使大学生自主利用媒介,提升对信息资源的支配能力。

2.1.2以学生为本的媒介教育

对受众媒介素养的培养应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途径,而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受众自身的内因。因此以学生为本的媒介素养教育重在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实现高度的自律和对媒介有效利用。媒介素养教育应唤醒学生的媒介素养意识,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2.1.3符合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

与西方发达国家漫长的媒介发展历史不同,我国媒介发展有自身的显著特点,是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年间经历了短时期内的迅猛的发展,媒介体制的市场化转变,媒介形态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职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既要借鉴国外已有经验,更要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和高职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状况,解决突出问题。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成长过程中完全不同的媒介环境带来的观念差异,如高职学生过度依赖、崇拜新媒介而疏忽传统媒介的现状,如新媒介某些方面使用能力较强与有效利用媒介资源为自身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如不同的教育环境带来的学生媒介使用能力的较大差异等。

2.2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2.2.1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

课堂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高职院校媒介进行素养教育,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是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有师资条件的学校可开设媒介素养必修课,暂时还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可先尝试开设媒介素养公共选修课。还可将媒介素养的内容融入到相关的公共基础课或专业课程中去。在教学内容上注意针对性、实用性,了解一些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但重点应放在媒介意识的激发和媒介使用能力的提高。教学的内容包括媒介认识、媒介解读、媒介使用三大方面,具体内容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征求教学对象的意见不断调整优化。要让学生认识媒介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本质区别,能够控制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让媒介过多占用自己的时间;了解媒介的商业属性,能够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如解读新闻、解读广告、解读娱乐节目、解读影视的能力;能够利用媒介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本领,休闲娱乐,善于制作并媒介信息,扩大交际面,关注社会与人生。教学的方式上应采用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因为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媒介也已拥有丰富的体验。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理论的讲授,让学生接触较为系统的媒介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要多提供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把自身对媒体的认识和经历带进课堂,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经验分享来提升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2.2.2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开展

第5篇:媒介素养教育范文

关键词:英语专业;外报外刊阅读;媒介素养

一、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medialitaracy)指的是人们在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to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to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to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to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tocreateand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abilitytorespondthoughtfully)[1]。该概念始于1933年英国学者利维斯(F.R.Leavis)与汤姆森(Denys.Thompson)发表的《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CultureandEnvironment:TheTrainingofCriticalAwareness)一书,他们认为,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极大冲击,且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内容过于浅薄,误导读者,而不利于有机社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培养国民审美鉴赏能力,抵制大众文化。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文化工业机制逐渐完善,文化民主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捍卫传统文化时,文化精英们不得不正面大众文化,媒介素养教育也就从早期完全抵制转变为对辨别能力的培育。不容置疑的是,媒介文化已成为我们当下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大众媒体,我们及时获取世界各地信息,认识不同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促进自我成长。但大众文化中毕竟掺杂了各种低劣甚至具有危害性的文化产品,因此媒介素养不容忽略。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媒体文化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各种媒介良莠不齐,商业化、娱乐化、低俗化等问题都普遍存在。很多大学生面对媒体材料时,常显得无所适从,甚至被负面信息误导或利用。播客、抖音等自媒体出现后,各种不健康的信息更是如洪水猛兽般侵蚀着青少年的意志,这已引起教育界的重视。1997年社科院卜卫引入媒介素养概念,以引起学界对此问题的重视。截至当下,已出现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并且这也已成为传播学的必修内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媒介素养培养的相关实践探索还存在一定滞后,多数高校尚未单独设立相关课程。即便开设课程后,也不能针对学生的差别进行分化处理,而多将大学生视为同源性整体进行研究。

二、英语专业外报外刊阅读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媒介素养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该专业学生除了需要接触国内媒体材料,还要接触国外媒体材料,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对待一般媒体的能力培养,也要考虑到对英语语言国家媒体的接受能力。可见,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难度上,较之其他学习者,他们所要面对的媒体就显得更具有挑战性;另外,因为要接触大量国外信息,其媒体中的意识形态性尤为明显,在该专业教学中更应加强批判意识的培养;再者,在国际舞台上,英语专业学生是国际交流的主要媒介人员,他们肩负着文化信息的引入与输出的重要职责,需要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按照目前国内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英语专业学生接触国外媒介首先是从外报外刊阅读课程开始,现有研究也多从该课程的教学情况展开。研究显示,在媒介素养方面,我国英语专业学生中存在整体媒介素养水平较低的状况。如端木义万在对南京部分高校学生调查后指出,“学生缺少新闻文化知识,对报刊英语的规律和特色了解较少,缺乏对重大新闻的关注和主动吸收知识和常用词语的兴趣。”[2]47范雯通过研究也指出学生的英语报刊阅读学习仍处于语言层面,媒介素养能力很薄弱,学生的阅读肤浅化、偏食化、同质化、盲从化等问题仍很突出[3]56。如何通过外报外刊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这成为当下英语专业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已有少量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如张明芳认为可以将媒介知识普及于视、听、说课程,把媒介讯息解读能力培养渗透于阅读教学中,并将媒介讯息阐释能力培养贯穿于写作教学中[4]87。钟兰凤则尝试将评价理论应用于外报外刊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外报外刊材料背后的意识形态;孙娇夏则从语篇角度,认为可以通过解构教材中所学语篇结构、解读其中的隐喻认知过程、解析其中的评价意义等策略进行教学[5]118;端木义万则立足外刊课程教学总体,提出“增强媒介素养教育意义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新闻文化,熟悉报刊语言特色;着力建设媒介素养高水平教师队伍;开展多种多样的新闻制作实践活动”[2]46-47四条有效建议。由此可见,现有研究能够注重外刊阅读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的培养,且强调了外报外刊材料背后的意识形态,凸显了外刊阅读中批判意识的重要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然而,批判意识的培养不应忽略信息的选择与生产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直接涉及到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信息输入和输出,这在目前研究中尚未引起关注。另外,目前研究多注重现象分析与理论引荐,而较少关注课程与课堂具体设计,这就给教学实践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笔者将围绕媒介素养内涵,探讨外报外刊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信息选择能力、批判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实现媒介素养教育与外报外刊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

三、外报外刊阅读教学思考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外报外刊课堂通常设置在二年级以后,经过一年至两年的专业学习,多数学生已具备语言与文化自我学习能力。鉴于此考虑,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经验,转移课堂重心,将语言文化的理解转移到学生课外学习当中,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堂内针对疑难点进行解答和讨论,并将媒介意识贯穿其中。应该指出的是,注重媒介素养并不是忽视具体文本阅读,相反,学生的阅读强度增大,阅读数量大幅增长,因为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是将文本视为简单的语言材料,阅读多停留在语言表层理解。如提高到媒介素养角度,则需要读者凌驾于文本之上,不单要理解其表面意义,还要理解其文本生产的语境以及文本目的等更多因素,这显然就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个人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四个环节:

(一)导入

鉴于国内大多高校媒介素养课程的缺失,外报外刊阅读课程是多数英语专业学生接受到媒体教育的唯一途径。因此,课程前期,有必要针对媒介素养的内涵与必要性进行一定解释,以提高对该问题的重视度,这大致可从两方面展开: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媒体的本质与社会功能。其中要阐明的是,媒介提供的所有信息都不是简单的现实事件报导,而是信息生产者精心选择和判断后的结果,因此读者应和媒介信息间保持一定距离;同时,应提醒学生在接触各种媒介信息时,不能忽略媒介对个人以及社会的反作用,如个人的认识框架、社会的意识形态都会在媒介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得以形成。再者,针对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应明确外报外刊阅读中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外报外刊阅读不仅涉及到普通的媒介素养,还涉及到跨文化的问题,故有必要让学生清楚外报外刊阅读学习中媒介素养培养的特殊之处,鼓励他们树立正确文化交流观,尽早承担起文化引入与文化输出中的社会责任。目前,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我国与其他国家交流将愈加频繁,且交流层面逐渐微观化,媒体作为引入信息和推送信息的重要领域,需要具有较好媒介素养的外语专业学生不断加入。

(二)英语信息选择能力培养

因特网的出现为信息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加上信息生产速度的加快,当今社会已变得信息过载。在外报外刊材料方面,英语专业大学生已完全摆脱早期无材料可读的境况。然而,各种报刊的发行都设定了特定读者群,在质量上也存在很大差别。“究竟读什么”成为教学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传统教学中,学生不必为此困惑,因为所读材料往往由教师提供,教师多以教材为纲,进行适当拓展。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也很自然地会将教师提供的材料视为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语言、文化也顺理成章成为课程学习的重心,而忽略外报外刊作为媒介的本质,不能根据自我需求对信息进行自我选择,在后期自主学习中,他们对信息的掌握往往就会出现偏差或错误。为了在课程结束后让英专学生具备自我选择信息能力,首先应让学生对国外媒体形成整体认识,了解各种媒体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通过外报外刊阅读课堂,英语专业学生应对以下英美国家主要期刊报纸的内容和特点有大概了解:《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芝加哥论坛报》、《今日美国》、《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金融时报》、《星期日电讯报》、《观察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快报》、《每日邮报》、《每日镜报》、《星期日快报》、《世界新闻报》、《格拉斯哥先驱报》、《旗帜晚报》、《新闻晚报》、《读者文摘》、《时代周刊》、《生活》、《人民》、《世界妇女》、《美国家庭》、《美国儿童》、《美国文学》、《美国科学》、《花花公子》、《美化家庭和园林》、《家庭圈》、《好管家》、《麦哥氏》、《电视指南》、《经济学家》、《旁观者》、《新政治家》、《妇女界》、《妇女之国》、《科学通讯》、《地理杂志》、《新科学家》、《科学世界》、《未来音乐》、《学科进展》等。其次,也应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出版的英语类报刊,如《中国日报》、《韩国先驱报》、《莫斯科时报》、《日本时报》等,这些媒体材料同样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再次,在选择过程中也要尽量保证信息的系统性和时效性,兼顾不同媒介的视角与观点,以形成对问题的整体认识,避免信息碎片化倾向。例如,“鉴于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此类文章在各类媒体中大量涌现,这为英语专业的外报外刊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切入点。然而,面对繁多的信息,如何进行选择?这其中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在已获得的信息中读什么?二是如想拓展对此问题的理解,还应读什么?很显然,不同国家的主要媒体都立足于本国经济利益,我们在阅读时就应能兼顾国内报导、美国报导和第三方报导,而且对于美国各种媒体信息,我们也应能兼顾共和党和两个党派他们各自的媒体,通过多视角进入此话题,避免认识上的盲区。而且,在对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后,还应继续查找资料,了解中美贸易的缘由和本质,并时刻跟踪事件进展,动态调整对此问题的认识。

(三)跨文化批判能力培养

按照叙事学理论,任何文本都可以理解为特定作者在某个语境下,为实现某叙事目的,采用某种叙事策略,针对某个或某类读者进行叙述。因此,为了更好理解信息文本,就需要从作者、叙事语境、叙事目的、叙事方式、目标读者和叙事内容等六个维度来综合考虑,这也是一般媒介素养的批判能力培养所注重的主要内容。但在阅读外来媒介信息时,由于文化差异,加上语言上的障碍,批判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艰难。因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注意不到作者和目标读者的存在,也更难识别出该信息产生的语境,以及作者的叙事目的。这直接导致了目前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外报外刊时存在的两个极端:要么全盘接受,要么一概否定。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批判能力,首先在接触任何信息时,应都能时刻谨记所读信息为上述六要素的结果。除此之外,在思考中还应增加社会话语维度。按照社会学观点,“话语”(dis-course)指的是一个社会内在的价值、信念、权力斗争等的总和,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话语之下,任何行动都是社会话语的产物,而且我们也总是在无意识中参与到社会话语的生产当中。同样,媒介材料也源于某个特定社会话语,是社会价值理念的强化剂。外报外刊材料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其中渗透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因此,在教学中理应加强跨文化批判能力,避免价值观的完全西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偏见,很多西方媒体在提及中国问题时,往往会不遗余力贬损中国形象,将自己的价值观视为普世化标准进行推广。而且少数国人在接触此类信息后,也产生强烈自卑情绪,并成为负面信息传播者的帮凶,四处唱衰中国。有的则盲目自信,将外媒中所有对中国的指责都视为偏见。为避免此类情况在英语专业学生身上发生,在外报外刊教学中,应督促他们通过外媒中的中国形象反思自我,也应引导他们思考该形象生成的背后原因,而不是简单接受或一味排斥。

(四)媒介创造和生产能力培养

在对外来媒介信息有了较好把握后,媒介素养教育也应拓展到信息的创造和生产层面。其中包括信息内引与外输两方面:信息的内引是指如何将国外媒体材料转成中文传播给国人;而信息的外输就是指如何将国内的信息传播给世界。在信息内引过程中,需要能在对外来信息的充分掌握基础上,有所选择、有所批判,避免引入误导性信息。信息的外输是当前我国一带一路的重要任务之一,需承认的是,当前中国文化在外输方面往往浮于表面,其结果就是一提到中国文化,进入西方人印象中的就是太极、风水、阴阳、水饺等,而对中国的思想内涵以及新时代下的文化心理全然不知,各种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常被堆积在图书馆而无人问津。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化外输过程中忽略了他们的接受心理和文化需求的深层理解。相对于其他渠道的信息,外报外刊更能真实反映出当下欧美国家的深层心理结构。因此,通过对外刊材料的批判性阅读,能更精准地把握西方受众心理习惯和变化,从而在信息输出中,不断调整叙事策略,以便用他们能够接受的形式呈现信息。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