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第1篇: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

综观世界各国与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最初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维护传统文化的“高级文化性”。二是防范和减少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三是消除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不良影响。四是帮助公众更好地利用大众媒介促进自身成长。考察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其教育范式的变迁与人们对大众文化解读模式的变化密切相连,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一是“批判范式”(也称为“免疫范式”)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F.R.李维斯、阿诺德、D.麦克唐纳等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研究的先行者们以及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普遍持批判与否定态度,侧重强调大众文化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事实上是一种反对媒介的教育。”①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丹尼斯·桑普森率先提出了“文化素养”的概念,并明确指出目的是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②由于对大众传媒的恐惧和不信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就是鼓励学生去“识辨与抵制”大众媒介的不良影响,保护孩子们免受媒介内容的污染。二是“分析”范式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文化界对大众文化的态度发生了“从彻底否定到部分肯定,再转变为积极的肯定”③的历史性转向。以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E.P.汤普森等为代表的英国文化学派学者认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内容上虽有差异,但在审美价值上却无高下之分。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很多学者开始意识到媒体对人类获取资讯的实用性和切身性,媒介素养教育不再鼓励盲目批评,而是着力培养人们对媒介的辨别、鉴赏能力。三是“再现范式”(也称为“解密范式”)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研究领域开始出现符号学这一新的研究方法。以斯图亚特·霍尔和约翰·费斯克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文化传播不是一个从传播者到接受者的直线行为,受众的解码方式决定了意义产生的特性。“大众文化是由大众而不是由文化工业促成的。”④到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提出了新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这种新范式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把大众媒介中常用制码、解码规则教授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媒介产品的意义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来孤立地理解。这种范式在拓展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同时,也引发了学者们新的思考,它过分放大了教师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而低估了学生价值观念与审美旨趣的能动性。四是“自主范式”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入,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形成规模。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纳入正规的课程教育系统当中,研究者们逐步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者不应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学生的判断,而应该是双方在互动的学习中一起理解媒介内容,帮助受教育者发展一种认识媒介、建设性地使用媒介的能力。这时的传播学研究已转向强调受众的主动性,并着重强调“人的能力的培养”。⑤英国学者马斯特曼将这个过程概括为“从家长制(Paternalism)走向赋权(Empowerment)”,老师的角色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品味仲裁者”,而是与学生一起研究、欣赏媒体。

横向看,世界各国与各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根据香港学者李月莲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阶段:⑥一是媒介素养教育已发展到高级阶段。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等国是其典型代表。在这些国家中,媒介素养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受重视程度高,普及范围广,并在国家或地方的正规教育体系中取得稳固地位,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科目。这些国家讲求媒介素养教育的规模,强调教育的普及化与终身化,普遍成立有全国性与地方性专职负责机构。同时,非常重视针对家长、教师、学生等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二是主要依靠教师推动或外国机构资助的初级教育阶段。三是在教会组织或个别先驱人物倡导下进行的小规模萌芽阶段。四是理论引入与论证阶段。为了迅速适应新型的媒介环境,更好地利用传播媒介为自己服务,人们逐渐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并开始对其进行理论引入与可行性论证,但尚无系统、具体的实践活动展开。总的看来,较为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大都集中在大众传播业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则仍处于起步或萌芽状态,甚至尚未开始,媒介素养教育在全世界的普及推广还任重而道远。

二、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境外媒介素养教育经过近80年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理论流派,其中有一些各国学者普遍接受的原理,这些原理充实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共同构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媒介素养的涵义方面,英国对媒介素养概念的界定一直呈现出道德、文化维护的色彩,一般认为“媒介素养”即一种正确理解、建设性的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能力。在美国,经常被引用的概念则是1992年Aspen媒介素养教育领导协会提出的:“媒介素养是一种获得、分析、评价以及产制各种形式媒体的能力。”⑦学者鲁宾则将媒介素养分为三个层面,即“知识模式”、“理解模式,和“能力模式”。⑧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还给媒介素养做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辩的反映能力。⑨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在1989年的纲领文件《媒介素养资源指南》中,把媒介素养定义为:媒介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对大众媒体本质、媒体常用的技巧和手段以及这些技巧和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删台湾政大传播学院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的界定为:指大众能解读媒体、思辨媒体、欣赏媒体,进而近用媒体来发声,重新建立社区的媒体文化品位,并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⑩此定义赋予了公民更高的责任和主动权,即公民对传媒素养有了很好的认知和实践后,可以影响传媒、优化传媒环境。在媒介素养的核心理念方面,媒介素养教育组织加拿大联合会主席约翰·彭金特(JohnPungente)提出的关于媒介素养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认同。这核心理念为:任何媒体讯息都是“构造体”:媒体构建现实;受众对媒体信息进行释义博弈;媒介信息蕴含着商业动机;媒体信息含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媒体债息含有社会和政治理念;媒体信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任何媒介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形式。11这理念触及传媒的多个层面、深入实质精髓,构成了所有媒介素养的理论基石,为我们深刻认识传媒、探讨和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语言平台和构架。

在媒介素养的核心概念方面,得到大家公认的概念有语言(1anguage)、叙事(narrative)、机构(institution)、阅听人(audience)、再现(representation)和产制(production)。12“语言”是一系列产制者和阅听人共通、能产生意义的代码和规则,通过分析文本的代码和规则,我们获得意义。“叙事”是无所不在的言说语词,它是由文本策略所组成,用以将事件组织得平滑流畅,看起来浑然天成,没有破绽,它是“生产意义的机制”,它的作用在于将原本杂乱无章、虚实不一的素材,转为井然有序的意义。13“机构”,广义而言,如同任何社会中的大型组织或机构并与其他机构具有相互连结的关系,扮演了管理社会文化价值与信仰的角色:狭义而言是生产媒体商品的产业或企业。“阅听人”涵盖面很广,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阅听人不是媒体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到接收、解码和意义阐释的过程中。“再现”是将不同的符号组合起来,表达复杂而抽象的概念,以令人明了且有意义的一种实践活动,再现是一个选择与建构的过程,因此,再现也是意识形态的。“产制”是其他五个核心概念得以巩固的根本所在,只有当学生们开始创作自己的媒体信息时,他们对媒介素养概念的认识才得以落实。

在媒介素养的基本要素方面,大众传播学者ArtS1iverblat(1995)提出了媒介素养的五个基本要素:清醒的意识到媒介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发展对媒介信息策略的分析与研究;视媒介内容为“文本”(text),来洞悉我们所处时代的文化和我们自己;培养对媒介内容的欣赏、理解、能力。14《媒介素养和文化》的作者StanleyJ.Baran在这五种要素之上,又补充了另外两种要素:理解媒介制作者的伦理和和道德的义务;发展正确和有效的制作技能。15学者WJamesPotter(1998)则对媒介素养的基本要素作了如下界定:媒介素养是连续之事物,而非是某个整体中的某一部分;媒介素养需要提高;媒介素养具有多维度的信息来源;媒介素养的目标是对含意有更多的掌控。16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媒介素养不仅包括使用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批判的眼光审视媒介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给作为个体的人赋权,来加强民主社会的结构。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方面,这一层面的内容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反应了人们在不同阶段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知差异。加拿大媒介素养协会理事、媒体教育学家约翰·庞甘特(JohnPungente)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大目标;负责替台湾教育部撰写《媒介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的台湾政治大学广电系吴翠珍副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两种能力:“释放”和“赋权”,最终建立“健康媒体社区”。17香港传媒教育学会主席张志伦博士则认为,传媒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让他们能够认识、分析、善用及监察各种传媒。在境外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众多论述中,普遍包含了这样一个进阶式目标,即:认识和掌握媒介——近用媒介一一思辨地解读传媒——产制传播作品——优化传媒,其中,优化媒介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更高层次目标。在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发展出了媒介素养人才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媒介学者ArtS1iverblat与Masterman的观点。18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方面,受到学者者普遍关注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欧洲议会媒介素养问题咨询顾问莱恩·马斯特曼(LenMas‘terman)概括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八项基本原则。192001年,媒介学者瑞恩·霍布斯提出了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七大争论问题:媒介索养教育的目标是否应是保护儿童和青少年免受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媒介制作是否应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特征;媒介素养是否应聚焦大众文化文本;媒介素养是否应该过多描述政治和意识形态机构;媒介素养教育是否只是学校的义务;

媒介素养教育是专业教育,还是跨学科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是否应寻求媒介组织的资助。20为了更好的理解与探索媒介素养与其它素养的不同之处,媒介素养专家ReneeHobbs,ChrisWorsnop,NeilAndersen,JelfShare和ScotSullivan还从相对的角度来对媒介素养的特质进行了界定:媒介素养不是“抨击”媒介,虽然有时会涉及到对媒介的批评;媒介素养不只是学习制作媒介产品,虽然媒介素养包括制作媒介产品;媒介素养不只是利用电化设备,必须学习关于媒介的知识;媒介素养不只是研究政治机构、固有成见、不真实的报道等等,而应建立一种系统去寻找表象背后再现的意义;媒介素养不能只是用一种观点角度来了解一种媒介信息或是一种媒介经验,要从多角度多立场去检验媒介;媒介素养并不是意味着不“看”,而是“认真地看,仔细地思考。”21

三、实践模式的差异与教育途径的拓展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模式上,学者们也展开了很多讨论。在世界范围拥有较大影响是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专家普赞天(Pungente)提出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要素:1、传媒教育必须是一个由下而上的“草根”运动;2、编写适合老师及传媒教育者使用的本地传媒教材及教科书;3、有足够的相关师训课程提供给在职教师及传媒教育者;4、制订评估传媒教育成效的基准,及运用调查研究去探求如何改良传媒教育的教学法;5、成立传媒教育专业团体,负责举办研讨会和工作坊,出版通讯期刊、联络社群及游说有关当局推广传媒教育运动;6、说服教育界,尤其是教育当局,.把传媒教育列为学校正规课程的一部分;7、发行由教育部订定的传媒教育指示;8、在教育学院或大专设立正规的传媒教育师训课程。22

目前,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教育条件等的差异,世界各国(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模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网络型,表现为由下而上的自发性运动。二是纵向型,表现为由上而下的纵向指引发展,如阿根廷等国家由教育部牵头进行,向中小学进行推广,逐渐发展成遍及全国的教育项目。三是放射型,如菲律宾、日本、智利等国家,媒介素养教育运动主要由一、两个机构去推动,在中小学中推广开来。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方面,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主要途径有学校教育、短期集训教育、社会团体推广、媒体宣传、政府推动、家庭协作等。

其中,学校教育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其教育对象主要是大、中、小学的学生,体现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本位化的特点。目前在学校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作为一门单独的必修课程。二是作为某一正规课程中的一种组成部分。三是融于所有的科目中。四是作为一门整合的、跨学科的课题。五是作为课外选修课。目前,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没有一个非常固定的做法,但随着传播媒介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不断增加,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趋势也日益明显。短期集训则是利用业余时间或节假日,采用专题短训班的形式,对公众进行集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推广是许多国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比如智利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就是由,“基督教会和传播行为研究中心”、“教育普及中心”、“文化、艺术表达与研究中心”等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开展的,这些组织出版的大量读物在国内和其他拉美国家的媒介教育中被广泛使用。

媒体宣传在许多国家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力量。媒体利用自身传播优势,通过制作专题节目、开辟专栏、出版相关书籍杂志等方式,向公众介绍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知识,并提供实践机会。与单纯的课堂教学相比,媒体宣传具有直观、形象、灵活、实践性强等特点,能够更好地吸引公众参与其中,是世界各国(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

政府推动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有力保障。政府通过立法、财政拨款等方式,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给予大力支持。家庭协作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由于青少年的媒介接触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在家庭环境中发生的,而且父母和家庭成员对青少年的影响往往胜过了其他社会人员,因此,家庭协作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比如香港广播管理局自1999年便开始进行有关“媒介识读”的推广工作,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家长和学生观看电视节目时的判断力”,以及“请家长参考电视台提供的节目资料为子女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24香港明光社的传媒教育干事还为家长提供专门的辅导,帮助其学习在家指导子女明智地使用网络。日本则规定,家长作为监护人,必须懂得如何使用过滤软件过滤儿童不宜的内容,并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美国联邦调查局、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也指引,敦促家长关注孩子的网上安全问题并指导家长取证、报警。

四、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设计与探讨

境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发展了较为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一些一线教师根据学生概念性的理解需要,设计出一套新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这种课程设计通常向学生提供一组媒介现象的核心概念或关节点,比如媒介机构、媒介类型、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受众、媒介表达等等,并把这些概念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构架。25这种概念建构的方法并不专门指定若干需要学习的事项,也不要求教师按照固定的先后顺序进行逐一的讲解,教育者可以针对学生不断变化的兴趣和经验做出相应的选择,组织课堂的学习和活动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作为媒介文本的受众抑或作者的活动进行自我选择和决策。上述核心概念所建构的教学内容在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虽然各地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有一定差别,但其核心内容却是一脉相承的。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十分强调公民对媒体整体的理解,内容涵盖了媒体经济、媒体政治、媒介科技、媒体法律、媒体运行机制、媒介文化与美学等各层面。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则是根据媒介消费者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来制定的,划分为儿童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和成人阶段四个层次。儿童阶段针对幼儿和小学生展开,主要培养他们区分现实与媒体,了解各种媒体之间的区别,并能够逐步管理自己的媒介使用情况。初中阶段重点帮助学生直接辨识、评价媒体中关于他们的内容,帮他们抵制和驱除媒体带来的恐惧,使他们健康成长;高中阶段侧重于培养学生批判性地媒体解读与应用能力,教育内容也扩充为既要看到媒介信息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又要懂得正确评估和管理个人的媒介接触行为,学会利用媒介为个人的成长与进步服务;成人阶段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阶段,是一种终身教育,它要求从宏观角度综合考察整个媒介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社会、法律、文化、意识形态多重维度对传媒产业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一个级级推进、步步提升的过程,同时还设置了让学生自己学习和参与制作传媒产品的课程。

香港传媒教育学会主席张志伦博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包括了解传媒产业,解构传媒语码,学习欣赏传媒出现的讯息,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视野;所用技巧包括观察、解构、分析、价值衡量、’批判等;监察传媒的四部曲包括:警觉、分析、自省、行动。

尽管世界各国(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各有所侧重,但总的说来,大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认识媒介自身属性。媒介信息资源、内容、技术的利用与分配是一定阶级、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媒介素养教育要让被教育者了解媒介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认清媒介是由少数人所操持和控制的现实,从而科学合理地评判传媒。

二是认识媒介文本内涵。媒介文本是传者与受者进行沟通交流的中介,每一种媒介都有其独特的文本建构规则。只有认识到不同媒介特有的文本建构规则与事实呈现方式,才能深入洞悉其中‘的机理与因果联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

三是认识媒介生态与组织。媒介的存在受到社会制度、法规以及市场状况的影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国情导致了在媒介管理法规制定上的差异,媒介不同的经营状况和广告收入也必然影响其生态环境。同时,媒介的议程设置可以对国家事务、领导决策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政治和社会变革也有强烈的反作用,认清媒介生态与组织,不但便于受众有效监督媒介及其传播的信息内容,而且有利于国家趋利避害,良性发展。

四是认识消费者对自身媒介接触行为的管理和分析。由于年龄、性别、种族、阶层、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媒介消费者的行为有天壤之别。让消费者认清自身状况,了解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掌握传媒技能,恰当选择媒介,管理自身的媒介接触行为,积极参与传播,最终学会利用媒介发展完善自我。

在对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探讨中,一个焦点问题是如何处理文本解读与技术教育的关系。传统媒介教育主要教授的是学生进行文本解读与分析的技巧,而一些媒介教育研究者认为,应该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们只有能够亲自制作媒介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批判能力的消费者。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成熟的公民而不是一个成熟的消费者,因此应该把媒介素养能力上升到一种社会文化的层面来认识,他们反对“文本中心”的媒介素养教育,而主张应该把文本分析与对生产和接受问题的探讨整合到一起,对于机构的分析尤为重要,这种方法称之为“语境方法”来对照于传统的“文本方法”。

五、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首先是媒介素养教育在一些国家受到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尚未得到政府的认可和强有力的支持。目前除了英国、加拿大、瑞典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得到官方的有力支持,主要由民间团体、私人机构或个别教师进行推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传统教育体制的保守性,对大众文化价值的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因为媒介教育所强调的批判性思维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性等。由此导致许多国家在教育经费、师资力量、课程研发、评估体系、基础研究、专业化发展等方面严重不足,

媒介素养教育尚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

注释

LenMastermanForeword:MediaEductionRevolution,in.AndrewHart(ed.),’leachingtheMedia: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Publishers,l998,VIII.

CarolE.Craggs:MediaEducationinthePrimarySchool,FirstPublishedl992byR0utledgeIINewFeRerLane,LondonEC4P4EE,P10。

盛新娣:《论当代两方文化研究语境里的大众文化》,《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118页。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AliceYuetLinLee:LegitimatingMediaEducation:fromSocialMovementtotheFormationofaNesSocialCuriculum,doctoralthesisofthe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August1997,P6-7.

MediaLiteracy:ADefinition……andMore,/reading-room/rrzdef·php,2004.1。

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媒——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当代传播》,2000年第2期、第3期。

Srills&StrategiesforMediaEducationbyElizabethThomanfromCenterofMediaLiteracyofUSA.

台湾大学传播学院媒介素养研究室,mediaed.necu.edu.twlml.htm.

JohnPungente:Canada''''sKeyConceptsofMediaLiteray,medialitfocustea-articles,html.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万方学位数据库。

JohnFiske:。televisionCultul.e,London:Methuen,1987,P.129

AnSliverblatt,Medialiteracy.Westport,CN:Praeger,1995,p2—3.

StanlevJ.Baran:Introductiont0masscOmmunicationI——medialiteracya11dculture2nd.Boston,Mass:McGrawHill.,2002.p.53。

WJ.Potter,Medialiteracy.。ThousandOaks,CA:Sage,1998.p.6-9

吴翠珍:《媒体教育不教什么》,《人本教育札记》,台湾,2002一l0

Davison,WP(1983).Thethird-personefleetincof啪unication.PublicOpinionQuarterly47:1.15.,p2

转引自宋小卫《西方学者论媒体索养教育》,《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4期。

ReneeHobbs,TheSevenGreatDebatesintlleMediaLiteracyMovcmcnt—circa2001,http:medialit.meI:lialit.org/reading.m0T11t/article371.html,2006年3月26日浏览。

Whatmedialiteracyisnot?http://㈣mt~ialit.org/reading-.room/article380.html,2006年4月3日浏览

转引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助理教授李月莲:《香港传媒教育运动:“网络模式“的新社会运动(下)》《媒体识读教育月刊》,第17期。

http://sc.info.gov.hk/gb/www.hkba.hk/cn/aboutus/mediaeducation.1l。

参见张冠文:《论媒介素养教育的构成与范式》,《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

第2篇: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

(一)人文艺术素质教育

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课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所形成的教育理念就包含有“六艺”的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乐”乃为音乐艺术教育。教育家孔子倡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来塑造人的崇高精神。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认为音乐对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给个体心灵赋予理性秩序和规范。“艺术美表现出人格的良好品性”,人只有通过艺术美才能踏上全面自由之途,才能“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媒体时代,各种传统艺术在不断革新的媒介技术冲击下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今天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虽然也包含了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但时代所赋予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便是其与媒介素质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当下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构成了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中,学理工科的学生一般擅长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而学习人文科学的学生则惯于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一大优势是可以有力地启动逻辑思维能力,开发想象力和创新力。理工科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学习人文艺术知识,能够有效地开拓视野、培养情操、锻炼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很好地提升媒介素养和网络影评的素质。对于文科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二)影视专业素养教育网络影评

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是电影市场的主力军,其影视专业素养自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当今时代可以说是一个视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人们习惯于通过“看”来感知世界,影像成为了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学习和发展的主要通道之一。电影作为外延宽泛、内涵复杂的影像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另一方面,从媒介的角度来看,电影又是一种向大众传播信息的载体,具有媒介的典型特征。因此,在电影媒介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作为电影的主要消费者和网络影评的主要生产者,就非常有必要了解电影的历史和现状、电影产业的运作方式、电影的艺术特征与技术知识,认识电影的媒介特征,探寻电影承载的艺术、文化和商业价值,从而通过分析电影所传达的视觉信息和感官体验,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以更专业地形成客观的影评文本。

其实,大学生们进行网络影评并不单纯只是发表自己的感性体验。一方面,如果要从电影的文化内涵、思想意义、艺术特点等角度来挖掘影片的价值,就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之后再进行评论;另一方面,如果要从电影美学和电影艺术学的角度来分析电影语言及符号意义等,则更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之后才能进行深入地评论。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影视文化的普及教育和影视媒介的素质教育非常必要。

(三)思想政治道德教育

当我们进入新媒体时代,人人几乎都可以充当传播者。当代大学生享受着传播技术带来的便利,从传统的受众及舆论引导对象变成了积极表达意见、传播信息的主体。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身边的手机、相机为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提供照片、视频、音频等素材,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微博或者贴吧、论坛发表新闻或评论。每个人的“话语”都将影响社会,因此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这必须是也必然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题中之义。

大学生具有年轻、激情、积极、创新、自由等特点,新媒介技术影响下传播的技术化、个性化和自由化,使他们成为“自媒体”中的活跃分子。同样地,大学生的网络影评,其内容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以及社会主流价值观,均取决于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自觉以及法律自律。

因此,我们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教育:

一是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的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既需要及时地学习和准确地理解相关法律,还需要把知法、守法作为一种生活的必需,更要学会用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来认识、使用和批评媒介。

二是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不仅是传统媒体和专业新闻传播者应具备的素养,作为“自媒体时代”网络影评者的大学生也应具有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这种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就能使当代大学生自觉地做到:第一,理性地分析接受信息。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要提高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以冷静理性的态度表达意见,对于有待考证的信息不盲目跟帖;第二,客观公正地信息。大学生虽非专业的影评者,但应把实事求是作为自己起码的道德要求,在进行影评时要尽可能用准确的文字做中肯的评价,不夸张、不粉饰,更不要无中生有、凭空捏造,要对电影做客观全面地评论,要尽可能地把握电影的实质和内涵,这也是影评最基本的规范。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网络影评的提升

(一)对大学生电影解读能力的提升

我们在探讨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影评时,最根本的意旨就在于媒介素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网络影评的提升作用。

电影是在现代科技和媒介技术推动下产生和发展的艺术,体现出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媒介特征和综合性极强的艺术特点。就观众的接受层面而言,观众的生活经验越丰富、文化修养越高、知识功底越厚实,艺术解读和媒介解码的能力就越强。通过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就能够使非专业的大学生感受到来自影片创造的艺术形象所带来的触动和思考,也能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正确接受影片积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导向。可见,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审美修养的提升及思想水平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大学生们创作影评奠定了应有的素质基础。就电影的技术层面而言,普通大学生平时很难接触到影视制作的相关知识,以及对一部电影的技术方面的评价,多数大学生只能用“拍得好”或“拍得不好”来粗浅概括。因此,影视专业素养教育正好能弥补这样的不足。电影画面的景别使用、音效的合理运用、剪辑的方式、镜头的切换等技术问题,只有通过一定的影视专业素养教育才能普及到当代大学生,进而使他们在撰写影评时才能结合技术层面以更为专业地去分析评价一部影片的得与失,并更好地发挥影评的职能。

(二)对大学生影评创作能力的提升

由于网络影评独特的媒介生态环境,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误以为网络影评的撰写可以随心所欲。诚然,网络影评可以多样化,但也必然有其基本规范和美学要求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目前网络上点击量高的影评,多数都是以恶俗搞笑为主,并且侧重于感性认知,许多大学生也是由着自己的审美喜好去片面地、随意地对影片进行褒贬。此外,网络媒介“把关人”的失守也使许多行文粗浅、语言鄙俗甚至突破“底线”的言论充斥其间,这不仅无益于影评和电影事业的发展,而且还污染了网络环境和社会空气。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正好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一现象,同时也能使网络影评从内容和形式层面上得以全面提升。因为人文艺术素质教育能够提高影评者的文学艺术修养,使影评行文规范、品位较高,影视专业素质教育能够增强影评者的专业素养,使影评专业性强、眼光独到,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则更能为大学生网络影评的主题思想和立场倾向进行有益的约束和健康地引导。

第3篇: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

1.对互联网时代媒介信息传播特征的认识

自主性和分散性是互联网时代媒介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自主性体现的是话语权的分散,媒介话语权不再仅掌握在官媒,商业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拥有更多的自主话语权,拥有更多的信息获取和渠道。分散性体现的是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和信息源的扩散化。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现者、提供者和生产者。在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信息传播途径网络化,信息内容繁杂化的同时,造成了谣言与真相同步传播,混淆了公众视线。因此,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网络、手机、电视、报纸等媒介传达真实的社会信息,用真相抵制谣言,提高政府公信力。

2.掌握与媒介沟通交流的技巧

在网络传媒时代,政府与媒介处在博弈互动关系中,政府已不再是媒介获取社会信息的唯一来源,也不再是公众获取社会信息的唯一选择。因此,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媒介,习惯于主动沟通媒介,充分运用各类媒介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促进工作开展。要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增强与媒体打交道的技能,要掌握一定的媒体应对技巧,在与媒介沟通时,不说假话,少说官话,多说真话,在语言表达上善于用媒介的话语习惯说话,让媒介把领导干部的言行变成新闻,赢得社会舆论先机,调节社会舆论情绪,积极引导公众注意力。只有与媒介主动接触,坦诚面对,才能用权威信息消灭谣言,用信息透明度赢得媒介和公众信任度。

二、开展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1.以各级党政组织教育为主阵地,开展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教育

借助各级党政组织教育是对领导干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各级政府在制定领导干部培训计划时,要有意识的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培训科目;各级党校、干部培训院校为作为党政干部培训的主要执行者,要充分认识到开展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教育计划,编制适应时展需要、符合干部培训特征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通过系统性的培训教学,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媒介素养。

2构建真实媒介沟通环境,提升领导干部与媒介沟通能力

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教育对实践性要求尤为突出。因此,在培训中可以采取媒介素养情景模拟教学等适合干部培训需求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领导干部面对媒介时的实际能力。在情景模拟教学中,让参训领导干部担任案例中的相应角色,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能力、现场应变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媒体沟通能力和公信塑造能力为目的。例如,将新闻会和电视网络专题访谈仿真现场带进教室,为领导干部提供现场模拟体验机会。领导干部通过扮演新闻会中的政府发言人、记者,以及电视网络专题访谈中的嘉宾,在仿真环境中与媒介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充分暴露自己能力与经验上的不足,熟悉与媒介沟通的技能,为今后有效地与媒体沟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3.借助媒介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媒介素养教育

第4篇: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媒介素养是人们获取、分析、运用媒介信息的能力,是信息化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基于媒介与语言的必然联系,本文重点探讨了在外语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及其对于外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与发展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有关媒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在20世纪30年代始于英美国家,而以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正式纳人公共教育当中,则是80年代后期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进行的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尝试,进入90年代在欧美国家得到进一步推广,使这项新兴的教育活动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加拿大是开展此项活动最先进的国家。从过去的教育实践来看,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以两种方式进行的:一是开设专门的课程,如新闻传播学课程,相关的研究侧重于课程体系的建立;二是把它纳人到其他的学科领域教学当中,如语言课程的国语课以及外语课,研究则侧重于媒介素养教育对于该学科的教学体系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认识媒介,学会理性地辨别媒介信息,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第二,使学生掌握与媒介接触的常识,懂得合理地运用媒介更好地完善自我、服务自我,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在邻国日本,媒介素养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纳人国语教学中,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与此同时,为外国留学生开设的日本语(第二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教育者尝试性融人了媒介素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我国,除香港和台湾地区,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学领域。这说明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引起外语界的足够的重视。然而,从外语教学的学科特点来看,它与媒介素养的联系是极为密切的,因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意图的,媒介素养是媒体社会语言教学不该回避的一个领域。无论从教学的内容、方法还是效果来看,媒介素养教育都会给外语教学带来一种有益的刺激。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外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媒介素养教育丰富了多媒体教学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电视和网络等新兴电子媒体的出现,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了,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外语教学领域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方式。另外,以这些新兴媒体为依托,媒介素养教育得以广泛地传播开来。正因如此,媒介素养教育常常被误认为就是多媒体技术或多媒体教学。的确,媒介素养教育本身包含活用媒体、制作媒体等相关的教学活动,但是,对既成媒体的批判性、建设性的解读始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它不单纯是掌握一定的技术以便灵活操作信息承载机器或软件。此外,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所利用的媒体,如新闻报道、报纸专栏、电视剧、网页等等,都是作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加以利用的,其目的是利用一些图文并茂的素材在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双重刺激,使其在精神兴奋的状态下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从效果来看,多媒体教学只停留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学习的表层,没有从培养批判式思维的更深层次挖掘,而媒介素养则是对媒体本身制作方法的评价、分析与鉴赏以及对媒体制作意图的解读。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学生会了解到以下内容:(1)媒介信息是对现实的再构架;(2)媒介能够决定人们对现实的认识;<3)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纳是有条件的;<4)媒介信息拥有商业内涵;<5)媒介信息包含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6)媒介信息拥有社会和政治意义;(7)媒介信息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关;(8)不同媒介各自拥有独特的审美形式或偏好。这八项内容也是媒介素养的基本概念,其中第一个概念是最重要的,它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原点。可以说,媒介素养教育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既包括多媒体技术,也包括多媒体的文本解读以及批判式思维,它丰富了多媒体教学的内涵,是多媒体教学的扩展和延伸。

(二)媒介素养教育符合全球化时代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

大学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且具有广泛的、一定深度的关于对象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即文化理解能力,而语言实践能力与文化理解能力的综合构成了时下外语教学所强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是全球化时代外语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它要求交际者不仅要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语言意识以及多元文化认同意识。从这一角度看,媒介素养教育与外语教学有着近乎一致的结合点。

1.对媒体文本的解读既是提高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语言意识的过程。语言是交流的媒介,而媒介又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意图的,语言与媒介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媒介素养可以在语言教学领域得到培养,反过来媒介素养又促进了语言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意识。以加拿大为例,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步阶段,课堂上使用的媒体教材主要是报纸,学生同时阅读几种报纸,从标题词语的运用到版面设计再到文本的配图,对不同媒体的制作形式进行评价、分析和鉴赏。通过这个过程不难发现,这是集审美意识、思维意识及语言意识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而这里所谓语言意识,是指对于媒体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取向的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是对媒体文本的深层次理解,需要调动学习者的背景文化知识、认知能力、自主意识和批判式思维,而这些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称为语言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增强语言意识,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取向具有一定的辨析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语言信息的内容和意义,而以往的外语教学却很少触及到这种深度。

2.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多元文化认同意识的有效途径。多元文化认同,可以理解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宽容,是对多元价值观的承认。多元文化认同是对“他者文化”持有的客观态度,不会因该文化处于弱势而固执地排斥,也不会因为其处于强势而盲目地崇拜。在跨文化交流中,多元文化认同是消除交际摩擦、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前提。由于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引起外语教学领域对文化研究的浓厚兴趣,外语教师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将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然而,如果将目光转向媒介素养教育,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正是文化传播文化学习的有效途径。任何一个媒体文本的背后都隐含着一种文化,不同的文本展示了各不相同的价值观,学生通过阅读媒体文本可了解到多元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通过分析与比较,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异同,进而反思“自我文化”,消除对“他者文化”的刻板印象,并逐步建立起多元文化认同的意识。

3.媒介素养教育是外语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无论是外语教育还是国语教育,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始终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在传授外语知识的同时,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性格、气质与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高境界。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使媒体信息无时无刻不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辨水平与鉴赏能力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欧美一些国家,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在那里,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通识教育。通常情况下,一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仅应当具备文字阅读和表达能力,还应在视、听音像方面有较高的欣赏水平。毋庸置疑,在当今媒体社会中,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在外语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是外语教学改革永恒的话题。近年来的外语教学改革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学习,互动教学。那么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理念?首先了解一下近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茶的日本语言界。为避免实践活动零散不成体系,他们将媒介素养所涵盖的宽泛的内容精缩为四个主题,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媒介素养。具体内容如下:(1)我与媒介素养,我们与媒介,意在认识自己与媒介的联系。(2)电视的商业广告为何物?意在对媒介进行批判式解读。(3)电视剧与我们的社会,意在了解媒介的构成、表演的技巧。(4)解读新闻报道,意在理解媒介所表达的各种意义,利用媒介展现自我。以上四个主题分别设有四个内容不同的话题,在具体实践中,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以针对一个主题展开讨论。以主题(1)为例,它所包含的四个话题分别为:(1)——①何谓媒介?运用媒介学习的乐趣有哪些?(1)——②我与媒介接触的历史、我们与媒介接触的历史;(1)——③本周电视节目欣赏日记;(1)——④调查媒体与流行的关系。具体实践活动大致有以下几个流程: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媒介对象;发现该媒介存在的问题,展开批判式调查;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媒介的基本常识,制作相同形式的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以上教育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的讨论式教学过程。教师是组织者,并作为学生的支援者参与活动过程,例如,向学生介绍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以及教育目标和基本理念,以电视和报纸的新闻报道为例,向学生说明媒介构筑现实的方法。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其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鉴赏能力,培养了批判式思维。这与外语教学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解决问题的教学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也正因如此,媒介素养教育才得以在传播学以外的语言教育领域广泛地传播开来。

第5篇: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媒介素养;信息技术课;学生主体;教师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青少年学习的渠道日趋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尤其是被人们称之为“第四媒介”的网络,它作为新生媒介越来越成为青少年新的精神文化生活空间,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相互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是,大众媒介像一把“双刃剑”在给学生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由于学生媒介知识、辨识水平和批判意识缺乏,所以他们特别容易受到媒介信息的不良影响。所以,如何提高青少年正确认识媒介的能力,减少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媒介素养教育

所谓媒介素养,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人们面对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和反应能力。媒介素养教育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能够理解其意义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

国外许多学者非常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教学过程,其中,加拿大的John Pungent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十大目标:

(1)教育学生使他们成为懂得欣赏而又具批判性和分辨力的听众

(2)向学生介绍各种媒介的历史发展情况

(3)讨论并辨析媒体的主要用途

(4)辨析各种不同媒体运用的技巧和语言

(5)辨析与媒体产品生产相关的各种因素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

(6)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媒体的操纵能力

(7)使学生能够对媒体信息进行评述、解译、分析和评估

(8)使学生理解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9)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对媒体信息加以选择

(10)如有可能,使学生有能力通过媒体产品表达自己的观点

要真正实现这十大目标,并非易事,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合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

加拿大传播理论学家McLuhan认为“媒介即信息”。从字面含义来看,媒介素养应该等同于信息素养。但是,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分别由不同的学者提出。在西方国家,两种素养教育均在学校中独立设课。我国还未在中小学课程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但是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课程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却已展开。我国《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勇于创新、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从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定义来看,媒介素养教育注重文化和社会意义上的对大众传媒的理解和掌握,解决的是人们被动接受信息的问题,而信息素养教育更强调与信息处理相关的技能和学习能力,解决的是人们主动迎接信息的问题。虽然两者关注的重点不相同,但是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都关注培养学生获取、管理、评价与应用信息的能力,都注意到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人们的重要性。所以,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融入式媒介素养教育反思

1、媒介素养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杜威说过,思想观念是不能传递的,不能像砖头一样传来传去。而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价值观和态度。因此,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媒介素养教育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互动,引导学生去认识和解读隐藏在媒介文本背后的“潜台词”,以认清其隐含的价值观和态度。前述的几个例子中,都是通过选取新颖、大家感兴趣的媒介话题和材料来调动和增强学生的兴趣,通过设置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分析,认识到图像媒介已成为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理解媒介是如何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理解其传递的信息是“媒介现实”而非“客观现实”。在这些讨论中,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鉴赏能力,培养了批判式思维。

2、教师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教育者们越来越重视媒介素养教育,但是媒介素养教育还没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这需要我们普通教师更要有意识地在学科教学中挖掘教材资源,渗透性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所以在对中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

笔者对南京市鼓楼区11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简单的媒介素养调查,只有2位老师大概了解媒介素养,9位老师对于媒介素养闻所未闻,更别说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有些是需要媒介素养的支撑,如“信息的特征”、“甄别信息的方法”、“图像的设计与加工”、“信息的集成与交流”等。在这些内容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媒介素养,也有利于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如果教师自身媒介素养的不足,不仅会影响教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不能客观地向学生反映大众媒体的真相。教师只有具备媒介素养的知识与能力,才能正确地认识媒体,分析媒体,然后使用媒体,最终达到传播信息,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等目标。

3、挖掘媒介素养资源需要教师具有洞察力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教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与媒介素养相关一些素材要能抓住其本质,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媒体每天都在报道一系列的焦点事件,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可教时刻”,将其贯穿到教学之中,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另外,面对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掌握最前沿的信息和资讯,了解各种最新的新闻和报道,也成为了判断一位公民的媒介素养程度的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 胡蕊卿.浅议融入式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J].第二届(2008)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论文

[2] 李晓飞,姜波.从Flash 教学谈媒介素养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08,8

[3] 王帆,张舒予.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第6篇: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

一、初中阶段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因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舶来品,它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之后风靡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这些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就国内而言,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研究阶段,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以后,媒介素养教育势必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网络世界的不断扩展,各种各样的媒介资源开始充斥人们的生活,而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媒介舆论的导向对他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必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批判性地正确看待媒介舆论。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还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较大关系。一方面能够通过庞大的信息加工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这一点上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不谋而合的;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批判性地正确看待信息,从而能够掌控信息、利用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把握能力,这一点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由此可以看到,在初中阶段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育与时代信息教学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从原来学习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真正做到将课堂理论与课外信息相结合,从而达到不断提升个人语文学习的水平。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对于初中语文这么一门课程,许多人对它的理解就是识字断句。在他们看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单向知识传输,而且语文的作用就是教学生认识基本的字词,就算达到目的了。事实上,这种看法严重忽视了母语学科教学的重要地位,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教会学生识字断句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这一点上,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而轻视了实践,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入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网络、电视、报刊以及杂志等各种媒介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能够让学生更好去印证课堂教学中的理论。

三、如何开展初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

1.深化研究

就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来讲,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普及开来,而处于研究阶段。因此,想要在以后能够顺利推广,就必须深化前期的研究工作。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仅要研究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教训,更要研究我们国内的实际情况,决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教育模式,必须结合当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媒介素养教育方法。

2.顺势而为

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需要广泛的社会基础,只有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同时,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为社会媒介舆论的发展具有许多不确定性,教师在引入媒介素养教育时一定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万万不能不切实际、盲目行动。

3.区分概念

由于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新概念,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区分,防止出现概念混淆。如媒介素养教育与信息技术操作素养概念的区分,很多人都容易把信息技术与媒介素养教育混淆,这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需要广大的信息资料作支撑,但媒介信息素养教育强调的是对信息的应用,而信息技术操作强调的是对信息的加工。

4.把握重点

第7篇: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人文类基础性公共课,目的在于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及感悟能力。在信息时代背景中,大学生对媒介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媒介文化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读、解、用”的能力和素养,是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媒介文化,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也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媒介化生存时代的有益尝试和发展方向。

一、媒介素养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媒介素养教育即对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包括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发展自己。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避免沦为大众媒介的奴隶,可以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在现在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早已确认了媒介素养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地位,把媒介素养的培养与语文学科现有的教学内容联合起来,从培养学生聆听、言说、阅读、写作及观看、制作能力等各方面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且也从教育机构、教育政策、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大力支持。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到语文课程中是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相对中学语文的基础性而言,大学语文更关注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媒体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制造“文化需要”,凸显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迎合受众的成分日益增多,助长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盛行,引导大学生更关注被商业包装后的软新闻,比如恶搞文化、戏说历史等,缺乏对文化细嚼慢咽的深刻思考能力,对国家、社会大事不关心,丧失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敏感度,导致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大众传媒以如影随形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拓宽了文学的内涵和视野,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传统经典文学的影响力被削弱,网络文学、手机文学开始渗透到学生的知识面,这都是大学语文课堂上不可回避的问题,大学语文如果固步自封,对新媒体势力一味抵制,忽视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势必会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看到,媒介素养是人文素养的一种延伸。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媒介文本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图。以积极、批判而又创造性的态度来进行识读和交流能力,是语文课程中的媒介素养的主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各学科都不再是完全给定和制度化的,而是动态的和可再创造的,它强调多学科的整合,跨文化的交流,强调书本上得知识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更能弥补传统语文教育在学生现实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的缺乏,更能彰显大学语文课程的实用性。

二、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可行性

1989年,英国率先在母语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媒介运行机制即了解媒介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因素对媒介的控制;2、媒介真实性辨别即学习辨别新闻、纪录片、戏剧和媒介故事与现实之间的不同;3、媒介基本论题分析即某些研究者指出,媒介中经常被表现的内容是阶级、性别、种族、年龄;4、受众即主要讨论受众与媒介之间的关系。

在美国很多地区,媒介素养已经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或英语语言课程进入了中小学课堂,主要培养学生在批判性观看这方面的技巧。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四步”:1、意识:探索阶段,探寻个人价值与大众媒体的差异性;2、分析:将已决定的主题放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个人背景中思考的过程;3、反思:根据个人的价值观判断对错,想象自己的理想状态;4、行动:在以前三步所得出的最终结果的基础上,观看媒介时的时候学会辨识。

澳大利亚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他将媒介素养教育独立设置或放在母语教学中,甚至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每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必须内容。国外几十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证明,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与教学方法已经较为成熟。媒介素养教育也是符合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定位、目标和作用的。

三、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

1、教学方法上采用多角度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多角度分析的教学方法的基本理念是质疑与批判。在大众传播环境中,学生都知道如何获取信息,但如何查证信息,核实信息来源,这才是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要让学生用批判的眼光质疑“构建的真实。”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对照同一信息的不同版本,从中分析偏见或政治控制的痕迹,判断新闻的价值和舆论导向,教导学生如何在良莠不齐的报刊中快速、准确提取处理信息。

2、教学内容中增加媒介信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选择课题,自行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老师可以以媒体议题为切入点,比如在2007年北京大学学者李零新著《丧家狗:我读论语》出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不是丧家狗?孔子是不是已经成为现代人打文化牌的一个幌子?国学将如何继承?培养学生对媒体的敏感度,融入教学的思考策略,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主动认知和省思,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见解,在平等论证课程中,澄清价值。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是对信息爆炸时代的一种积极应对,也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帆.语文课程中的媒介素养教育初探——以美加英等国为主要考察对象[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6

第8篇: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立路径

一、开展媒介素养系统化教育

综合素养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新媒体时代,高校育人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挑战性。在媒介传播手段多元化、信息复杂化、学生自主学习途径便捷化的时代,课程设置以及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是一种必然。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开设媒介教育课程

当前,大学生作为一个高度信息化、资源密集化的群体,在接触媒介、宣传媒介方面拥有诸多便利条件。而新媒体在引导学生的德育观,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社会化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大学生利用媒介的目的、对媒介知识的判断、对网络媒介的选择等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媒介素养结构也存在明显缺陷。如何正确引导他们的媒介认知,提高媒介素养水平,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引导他们在“网络传媒和传统媒体交错的新媒体环境已经成为定局,学校要想使大学生在这样复杂的媒体环境中充分获得传媒知识、发展个人应用各种媒介的能力,就必须将媒介素养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全校范围内的系统教育。”[1]从目前我国高校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来看,存在起步晚,地区差异大,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少等问题。在学校设置系统化的媒介素养课程,对全体学生进行媒介知识的通识性教育,引导学生的媒介知识认知和媒介批判能力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融合媒介素养教育,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和网络热点,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媒介理念和媒介思维的渗透。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应从系统培养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价值评估能力出发,结合当地现有教育资源实际和学生专业方向,开展媒介素养的系统化教育,围绕媒介素养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我,提升媒介素养能力。

(二)拓展媒介教育阵地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广泛传播,媒介已经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利用网络学习、购物、交友已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常态。在课堂集中教育以外,还应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高校在媒介素养课程设置方面还要考虑大学生的网络媒介使用习惯和现状,条件具备的地区,课堂教育的阵地可适当向网络自我教育转移。要“考虑到在虚拟社会中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2]。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应结合学生的网络使用能力,适当引导,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甄别有用价值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的教育除了课堂,更多的还在于实践。高校应积极开拓各类实践平台,整合校园媒介资源,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积极探索与当地电视台、新闻传播中心、日报等机构通力合作的有效模式,最大水平地挖掘社会媒介资源为学生所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媒介实践平台。各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活动以及媒介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中,激发大学生媒介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如辩论赛活动中可设置有关媒介知识的辩题,举办微视频大赛,暑期社会实践中设立相关主题等。同时,各高校还应该结合所在城市媒体资源实际和本校专业设置实际,充分发挥新闻传媒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特长,引导一批喜爱新媒体的学生,在校园媒体实际运营中,为他们提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机会和条件,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走近新媒体、认识新媒体,了解媒介的重要性。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校园媒体实践提升媒介素养。

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师资是关键。强调,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是校园主流文化传播的营造者和监管者,也是利用新媒体传播思政信息的急先锋。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受到重大冲击,这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党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媒介素养师资队伍,还将关系到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

(一)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守意识形态阵地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理解新党章和报告精神,以意识形态工作为重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科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引领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思政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外,还要学习相关的传播学知识和新媒体技术和知识,“借助新媒体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传播理念,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提高正确辨别信息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成为先进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3]2018年4月,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在学生活动开展、党员发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牢牢把握党的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引导学生正确传播和使用信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高校教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守意识形态理论阵地,引导学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媒介素养参与的道德水平。

(二)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媒介理论学习

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学习传播学和新媒体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意识到媒介对于个人以及社会的影响,揭示新媒体的工作机制和传播特点,提高对网络媒介信息的敏感度和辨识批判能力”。[4]牢牢掌握网络传播主导权,严守理论阵地,遵守媒介使用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责任和道德自律,提升个人网络道德修养,以实际行动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媒介自我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是切实履行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的主体力量,应增强自我综合素养,掌握学习多种必备的信息技术能力,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自觉抵御不良思想观念的侵蚀。

三、发挥校园媒体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网络校园、智慧校园的大力推进和建设,校园媒体呈现多样化、智能化的趋势。校园学报、新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网站、海报、横幅等校园媒体承担了宣传介绍校园文化、满足师生需求、传播正能量的重要使命,课堂教育的补充,也是校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媒体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校园媒体优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媒介实践以及节目制作、新闻编写、媒体应用等活动,为学生创造直观感受媒介的条件,激发他们认识和研究媒体的兴趣,增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效。

(一)选拔高素养的校园媒体学生队伍

校园媒体的受众主体和实践主体是大学生,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媒介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校园媒体的受欢迎度。大学生校园媒体参与者更能贴合实际,洞悉大学生的媒介需求,建立有效信息的采集和传播渠道,增强上下沟通的能力。校园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信息的筛选者。高校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拔培养一支从事校园媒体管理和运作的高水平学生队伍,构建高效的校园媒体运作机制。在具体媒体操作中应紧密围绕学校主要工作,取长补短,优化资源配置,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宣传效果。

(二)发挥校园媒体的导向作用

与一般的社会媒体相比校园媒体具有互动性、贴近性的特点,其实践性和体验性在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促进大学生的媒介认知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校园媒体在人员操作、新闻内容传播等方面都反映着大学生的媒介认知水平。文化的多元和信息的泛滥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校园媒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媒体学生办的理念,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高雅文化传播、正能量传递、有效信息传播方面的作用,过滤不良信息,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弘扬高雅文化,引导他们自觉抵制低俗文化。校园媒体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阵地,要积极发挥校园媒体的教育认知作用,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媒体,发挥他们在新闻采集,新闻热点探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对校园文化的热爱。弘扬主旋律,引导学生学会自动过滤和筛选信息,构建校园品牌文化,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塑造人文精神。

四、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大学生应充分了解媒介素养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媒介运用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加强大学生媒介道德教育

增强大学生媒介信息、媒介知识的道德和法律意识,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当今社会,网络、手机等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学生学习交友的第二阵地。在网络监管和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网络暴力、网络谎言、网络诈骗等现象层出不穷。对高校而言,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还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有的大学生沉溺游戏而不可自拔;有的大学生陷入网络贷款而不能完成学业;还有的学生过度依赖网络而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甚至还有的大学生因缺乏媒介批判能力盲目加入网络暴力,性格扭曲。高校教育中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媒介使用的现状,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媒介修养意识和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积极传播的理念

传播理念和传播技巧的创新,提升大学生媒介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嗅觉敏锐性,是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必然。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大学生作为好奇心和学习模仿能力都很强的特殊群体,网络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但同时由于媒介素养的匮乏,也面临着信息言论不当和传播失当的不足。因此,大学生既要提高主动学习媒介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开阔视野,同时还要提高信息鉴别的警惕性和敏锐性,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获取和传播相关内容,自觉维护网络环境。高校要不断完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媒介实践平台。大学生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技术,丰富自我知识体系,加强自我教育。高校教育中应增强互动性和批判性,引导学生参加媒介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传播意识,增强信息互动,提升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交融。

五、完善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体系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2016年12月9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一)强化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针对新媒体时代学生信息获取的渠道多元化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要革新传统的说教模式,转换教学思路,从满足和适当引导学生的目的出发,通过分析大学生所关注的新媒体中的热点问题,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探究他们的心理需求,提升媒介素养。同时,要借助具体的新媒体热点事件,强化大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大学生群体的学习主动性。发挥新媒体技术便捷、信息含量大、案例鲜活的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导入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实现思政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大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和自我教育水平。

(二)发挥媒介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高度关联性。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养的受众,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又离不开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重视教育过程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化虚为实,增强实践性,紧密联系社会热点,适当增加网络课程,挖掘学生主动学习、抵制不良信息的潜力。要转变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表达范式,用贴近学生实际的媒体语言传播思政知识,转换话语方式,“以一种亦师亦友的平等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站在学生的角度引领其思想的发展。”[5]各高校要严格按照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6]高校思政理论课要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增加大学生易于接受的网络教育内容,建立务实高效的立体交叉网络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媒介素养意识。

第9篇: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媒介素养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130-02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刚开始起步。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对各类媒介信息的依赖和痴迷程度日渐加深,媒体的自面影响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谓是迫在眉睫。

媒介素养就是公众正确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或修养。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性回应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公众进行媒介认知能力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公众正确认识传媒的性质,提高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正确使用媒体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批判性的媒体读解能力的获得乃是个人与国民在学习如何应付具有诱惑力的文化环境时的一种重要的资源。学会如何读解、批判和抵制社会文化方面的操纵,可以帮助人们在涉度主流的媒体和文化形式时获得力量。它可以提升个人在面对媒体文化时的独立性,同时赋予人们以更多的权力管理自身的文化环境。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媒介素养教育致力于解剖和辨析媒介的建构,使人们得以洞悉其中的机理和因果联系。

从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至今,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归纳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成果,其内涵应该包括认识大众传媒、参与大众传媒和使用大众传媒三个部分。概括而言。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一种关涉掌握传媒知识、获取传媒技能、提升传媒素养的活动。它是针对在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大众传媒在引领大学生成长和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及时、迅速、无孔不入地传递有关社会事件与社会变革信息,提供社会角色模式、行为规范、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是高职大学生当仁不让的“第二课堂”。因此。关注并加强高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和提高高职大学生对媒介的识别能力,抵御媒介的不良影响,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媒介发展自我,顺利完成社会化,应该成为各高等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在高职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它是信息时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媒介行为重构的重要举措。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职业环境变迁紧密相关的教育。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发展的舍力促使社会职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这样一个不断变革与创新的经济时代,高职教学的内容与实质也应做相应的变革,以适应职业环境不断变迁的需求。《媒介素养》课程应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从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要求出发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的要求出发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

一、课程的设置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通过单列的通识课程形式开设媒介教育课程如《媒介素养》,是比较适当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有关媒介的理论知识、培养自我对媒介内容的批判性识读能力、利用媒介采发展与完善自我,并通过使用媒介来实现传播的目的,从而形成“人一媒”和谐的共生状态。《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对于应对我国面临转型期社会的各种变化与观念更新,时于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公民素质培养将起到积极作用。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可通过有保障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将媒介分析技能和媒介制作技能有效地整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更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的定位

《媒介素养》课程是一门集传播学和媒介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它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及社会实际需要,以对媒介信息的获取、评价、分析并进而能够接近和运用媒介为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传播学相关知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介信息的制作技术。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媒介技术和媒介信息观念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作为一种具有多方面来源的客观现象,作为学校藉以实现其目标、完成其任务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可迁移的教育性经验的计划。

高职课程学习的总目标是使高职学生形成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同时也具备在同一职业群度不同职业群闻进行横向和纵向流动的职业转换与晋升能力。

关于媒介素养的内涵,有学者指出,公民的媒介素养应该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度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包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媒介素养的内涵,《媒介素养》课程教学目标应是:一要使学生了解不同媒介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能够有效地、自主地使用媒介工具,对媒介信息资源进行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等,二是要让学生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树立正确的媒介观,诸如媒介对现实的再现、媒介的商业性与价值观;三是能够应用媒介教育的内容学习其他学科。充分利用媒介完善自己。

从能力结构要求出发,具体表现在:首先,学会如何选择媒介和信息,合理安排媒介接触时间,避免无用的、有害的信,包所造成的危害。其次。理解媒介新闻和事实的关系,学会自己分析事实,在多种媒介的不同声音中保持清醒。再次,建立积极参与媒介的信心与兴趣,提高参与媒介的能力和批判监督媒介的能力。最后,积极参与到公众媒介素养的教育中,为建立全社会良好的媒介素养意识、促进我国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课程的内容

选择和组织合理、有效的课程内容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来说显得至关重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相对缺乏。考虑到我国传媒和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了解大众媒介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从媒介获取信息;第=,学习辨别媒介信息的真伪并判断其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利

用媒介来发展和完善自我。

高职院校《媒介素养》课程建设的原则是:课程建设应按照整合能力观,注重课程内容结构的定向化、综合化和模块化,实现课程结构模式的宽基础、活模块和人本位。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离职课程建设的原则,《媒介素养》课程应着重于媒介的本质、传媒与社会、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等方面。课程设计为四大模块:认识媒介,选择媒介,解读媒介,利用媒介。

五、《媒介素养》课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与学的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诸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一种实践和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从现代教学媒体构成理想教学环境的角度,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知道,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的出现带来了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具备的特性:计算机交互性、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这些特性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有所改变。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信息,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

六、《媒介素养》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1.目标设定。首先,按照教材的安排由学生预习单元内容,初步了解单元的中心主题。然后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以及上网搜寻的相关知识、文化背景等。在老师的帮助下,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确定自己的探讨主题,进行立题分析。然后,根据不同的主题分类,就可以由学生分组围绕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探讨。

2.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确定了任务主题学生就可以带着明确的目的,利用校园网以及互联网查找资料。就这一步骤来说,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首先,为网络安全着想和快速查寻的目的,校园平台资源库是首选;再者。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源,重要的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