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税务管理范文

税务管理全文(5篇)

税务管理

第1篇:税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税务筹划;税务管理;思考

1引言

企业管理包括战略管理、企业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税务筹划和税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深刻认识企业税务筹划的基本原则、掌握企业税务筹划的基本方法和构建企业税务管理模式是实现税务筹划目标和优化税务管理的基石与路径。

2税务筹划的内涵

税务筹划的英文为taxplanning,其实这个概念是个舶来品。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所编写的《国际纳税辞典》一书对税务筹划的定义是:税务筹划是指企业通过对经营活动和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额。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梅格博士在其《会计学》一书中将税务筹划定义为: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经营和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少缴税,这个过程就是税务筹划。然而,我国的任何一步法律中都没有对纳税筹划给出明确定义。但归纳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给出税务筹划一个相对合适的定义,即税务筹划是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活动的事先安排、重塑等,合理利用税法中的优惠政策或规定,达到规避、减少或推迟纳税义务的一种不违法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税务筹划的内涵至少包含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①税务筹划不能违反法律,税务筹划与偷税、漏税是有本质的区别,税务筹划不是靠弄虚作假或违反法律和税法相关规定来实现。②企业税收是由业务流程和业务实质来决定,流程不同对应的税负就不同,税务筹划是通过对经营活动流程的事先安排和重塑而实现,通过流程重塑在不影响企业经营目标达成的前提下实现税负的最优,而不是在纳税义务已经确定的前提下来实现,否则就是偷税。③税务筹划也包含合理利用税法中的优惠政策或规定,在利用这些优惠政策时要与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进行结合,要有合理的商业实质性意义。④税务筹划的目标不仅包含规避和减少纳税义务,同时也包含推迟纳税义务。税务筹划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企业没有进行必要的税务筹划和税务管理,就有可能造成少交税或多交税,也有可能出现提前交税或逾期纳税的情况。无论是何种情况的出现,对企业和国家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税务筹划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开展税务筹划时,也需要遵循税务筹划的原则。

3税务筹划的基本原则

3.1合法合规原则

税务筹划的合法合规原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合法性,是指纳税人根据税收法律制度为前提,在政府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投资、生产与经营等企业的财务活动所提供的一个提前的规划。另一方面是合规性,要求纳税人在不违背税收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善用税法中的优惠政策,来进行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最大限度的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不论是合理还是合法原则,都应该以遵循税法为前提。

3.2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一致原则

经营战略是指运用战略管理工具对整个企业进行的管理,在经营战略的指导下进行,贯彻战略意图,实现战略目标。税务筹划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税务筹划要能够对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达成发挥支持促进作用,不能为了实现单一的税务筹划目标,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相悖。

3.3促进企业增值的原则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金融经济学家给企业价值下的定义是企业预期自由现金流量以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贴现率折现的现值,企业纳税是企业资金流出的一种形式,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使企业减少纳税义务或延迟纳税义务,不论是减少纳税义务还是延迟纳税义务都可以减少企业资金流出的现值,从而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

4税务筹划的基本方法

4.1直接利用筹划法

国家在实现总体经济目标时,为了更好地引导企业经济流向,制定了许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根据税收优惠政策来提前进行企业的总筹划,这也是被税收法律制度所允许的,对国家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也是有一定的帮助,所以,纳税人可以直接利用税收优惠制度来为企业制定更完整的税务筹划,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达成。

4.2地点流动筹划法

从国家的经济情况来看,为了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税收政策可以在西部地区优惠更大一些,纳税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充分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适当的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为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例如可以选择新疆的霍尔果斯、宁夏、内蒙古等地设立经营机构,充分享受具有地域特征的税收优惠政策。

4.3创造条件筹划法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的大多数条件是符合税收法律制度的,但就因为一些小小的原因,使企业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这时候,这就要求纳税人要自己想办法创造条件来使自己符合税收优惠政策或者通过一些其他的途径来使自己享受优惠政策。例如在不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选择降低税负,也可以通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不同的组织形式实现纳税筹划目标。

4.4减税策划法

减税是指在合理合规的前提,使纳税人减少应纳税额而直接节税的税务筹划方法。在我国,有一些企业是可以享受减免待遇的,例如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和从事农业项目的企业。这是属于奖励性的减免待遇,还有一些是由于国家对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企业进行减税的待遇,这对纳税人来说,可以算作是财务利益的一种。

4.5免税筹划法

免税是指对特定纳税人、征税对象相关情况的减免,这就对所从事的业务、相关的行业以及所在的特定地区有相应要求,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适用范围有限,有时需要企业通过合理拆分业务达到享受免税政策。

5构建税务管理模式的途径

5.1建立纳税意识先驱,树立纳税风险意识

在业务发生之前就要对业务所涉及的税种、税率、税负有充分的认识,而不是等业务发生之后再去应对。同时要了解执法主体权限,完善企业对税务机关的处理有异议时所应采取的措施,另外在税收观念上,要从被动交税到主动交税,要充分认识到依法纳税的重要性,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确保国家法律政策的执行,正确认识到偷税漏税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避免弊大于利的情况出现。

5.2业务决定纳税,优化纳税必须通过业务优化入手

税收管理必须做到事先管理,要深刻认识“发生什么样的业务就要缴纳什么税”,企业的税是由具体业务所决定的,具体业务是企业达成经营目标的途径,但达成经营目标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方式和路径,税务管理就是在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各种途径中找到税负最优模式。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深度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通过业务优化实现纳税优化。例如,企业有货物仓储的需求,可以选择租赁仓库自行管理的业务方式,也可以选择让仓储物流公司提供仓储管理的服务的业务方式,还可以自行建造仓库用于仓储的业务方式,不同的业务方式对最终纳税额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企业就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业务方式实现纳税优化。

5.3充分的信息共享,避免形成信息孤岛

企业的职能部门分管了企业的各项业务,无意中也分隔了企业内原本应该统一的信息数据,另外大型企业内部管理的条条框框阻碍了信息的畅通。因为管理职责的不同,不同部门在不同经营目标的达成中所关心的重点缺乏全局观,这是就容易产生不利于整体税务管理的“信息孤岛”,建立有效的内部信息沟通平台和联席会议机制是有效预防信息孤岛产生的措施。除了内部信息共享外,也要注重外部信息共享,对于税法的更新与变化应当及时了解,及时贯彻落实税收的新规章制度,同时也要注重与外部税务机关、行业协会专员和相关中介机构建立畅通有效的沟通机制,多沟通、多交流,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各种税收政策、征管办法等,通过内部外有效的信息共享在税务管理中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

6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税务管理在一个企业当中是至为重要的,做好税务筹划工作,了解税务筹划的基本原则,掌握其基本方法。在合理合规的基础上,综合、合理应用纳税筹划方法,为企业最大限度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应当构建与自身环境和经营管理状况相适应的税务管理模式,通过系统有效的税务管理模式优化企业税负,降低涉税风险,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马红芬.浅析企业税务管理与税收筹划[J].现代经济信息,2012(5).

[2]邱光婷.税务管理与纳税筹划[J].金融经济,2014(10).

第2篇:税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税务风险;措施;管理流程

引言

当前经济正处于市场新常态阶段,呈现出旺盛生命力,税务管理工作必要性也随之凸显,对推动企业的进步影响深远。要想促进企业不断发展,需落实好税务风险管理,将其作为企业可持续向前的关键。从现实情况了解到,我国税务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理论在实际践行阶段存在缺口,为实现风险管理预设效果,需结合企业财务,充分考虑风险、经营等综合因素,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借此提高税务管理者风险预控的参与度,保障较好识别风险,健全税务风险控制方案,合理控制损失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

一、相关概念解读

企业税务管理相对复杂,涉及因素比较多。税务管理是笼统概念,特指在企业经营中一些税务工作的总和,旨在为总体经营目标达成以及经营效果的优化所做出的努力,主要是借助信息收集(关键性财务信息收集),降低企业税收成本,与此同时提高管理效率。研究发现,税务管理的内容涉及多个层面,除了税务控制与策划外,在具体实施阶段还将囊括业绩评价和高质量的效益衡量等诸多内容。此外,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企业还需坚定立场,明确税务管理的作用,在此前提下,通过日常管理匹配有效的运营控制手段,减少损失并提高收益,合理控制税务成本。信息管理内容设定非常重要,具体的内容如下:①关于税务战略管理。这方面的管理是基础性内容,不容忽视。包括了投资、筹资等较多的内容。②关于税务运营控制。通过细致研究发现,在税务运营控制中,会涉及供应、生产等多个层面,所以管理必须细致化,保证面面俱到。③关于税务日常管理。日常管理指的是相对日常性的工作,例如纳税申报管理和最基础的会计核算管理等,这些工作均不容忽视。④税务信息的管理。税务信息管理包含了整理和收集涉税信息的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处理与输出。

二、企业税务风险

企业税务风险经常以特殊形式存在,具有不确定性。作为潜在的因素,在管理过程中较难把控,由于企业管理人员无法对税务管理深入了解和探究,导致税务风险管理开展较为艰难,在风险控制阶段,局限性与差异性并存[1]。企业完成税务战略管理、运营控制等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在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涉税事项的不确定性,综合评估带来的收益等。若能顺利实施风险管理工作,便可以提升税收成本收益,从而降低税收成本亏损。想要促进企业不断发展,需落实好税务风险管理,将其作为企业可持续向前的关键。

三、税务风险管理系统搭建思路

我国税务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理论在实际践行阶段存在缺口,要实现风险管理预设效果,就需结合企业财务,充分考虑风险、经营等综合因素,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下面将从系统搭建客观要素、明确总系统建设目标和完善管理子系统等进行分析,以供后续参考。借此提高税务管理者风险预控的参与度,合理控制损失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

(一)系统搭建的客观要素

现实中,税务风险较为特殊,站在主客观角度,可以对风险细致划分,通常分为客观风险以及与之相对的主观纳税风险,在具体工作中,两者有明显的区分。客观纳税风险顾名思义多指固有风险,这类风险比较顽固,其中的不确定性表现鲜明,而且难以规避,在具体工作中,不会以人的意志转移。除此之外,主观纳税风险相比之下主观性会更强一些,在此类风险中不受控的因素同样较多,其中不确定因素存在形式特殊,多数情况下可借助主观判断,进行风险事件的规避。税务风险管理总的来说囊括了四个层面,前文已经有所介绍,分别是战略、运营、日常和信息管理[2]。并借助可行措施,分别对不确定性(对税务事件中的)进一步识别,并采取分散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实现风险损失最小。基于此,成功搭建高质量的风险管理系统,就要系统、综合评估,对其构建的指导思想和步骤进行了解,最好可以明确构建初衷及预设的目标,借助这样的操作,才能构建出合理以及合乎操作流程的管理体系。从实际情况了解到,当前的税务环境非常复杂,不确定因素比较多,落实好税务风险的防范至关重要,需要具备的条件有:①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在搭建之时,需要完善好企业的管理体系,在管理体系基础上,树立较为明确的风险管理体系标准以及目标,使其与企业管理整体目标高度匹配,对战略管理等层次内容需强化控制,从概括到详细实施监管,由笼统到具体实施精细化管控,借助这样有效做法,完成子系统建立,确保子系统功能完善。与此同时,为了强化管理效果,还需要依托风险管理流程,在此基础上,从对税务风险的识别入手,实施合理控制、决策等,从而建立预警机制,在该机制维护下,实现税务风险管理最精准控制,达成系统最优化目标,在此前提下,将各个子系统纳入以及归类到企业管理机制中[3]。②设计税务风险管理体系,需要综合考量多项因素,科学的设计要站在全局高度,以企业规模、特征为重要依托,从承受力等不同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管理的精准切入,同时将管理手段融合到实际情况中,确保体系设计(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切合实际,在现实应用中,经得起推敲和严苛的实践检验。

(二)明确总系统建立目标

实际工作中,为尽量控制风险,实现风险最小,企业需调整策略,在实际工作中基于税务管理流程,在有效措施保障下,科学、完整设计出性价比最高,匹配度最佳的税务管理系统,借助合理渠道,强化企业抗风险能力。结合以往经验可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想发挥作用,总系统于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量多项因素,考虑的重点环节为:在管理过程中相关的风险监督反馈机制以及有效的风险信息交流和风险内部环境研究等。同时还将涉及风险目标设定和有效的风险评估、识别等[4]。结合税务管理流程,科学设计管理系统,借助税务风险管理,综合分析企业发展现状,基于现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合理降低企业风险,实现企业风险最小化。

(三)建立管理子系统

现阶段,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为达到预设目标,不仅要完成总系统设计,还要精准优化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在此前提下,结合企业税务实际和风险管理子系统的水平,合理掌握子系统的设计要点。在具体工作中,核心策略如下。第一,在子系统设计过程中,需结合总系统设计结构,采取优质的控制方式,精准对接企业税务风险,加强日常税务风险合理化控制。日常管理子系统设计,需要满足多方面要求。主要涉及企业与税务关系环节以及会计核算环节等,通过对这些环节的控制,能有效降低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二,子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因素较多,需结合企业发展程度,共同实施决策,在此前提下不断优化管理模式,精准设置管理方式(企业风险战略子系统的)。在具体工作中,为了达到理想效果,要以企业税务风险精准控制的科学设计方案为基础。在实操环节,需通过全面分析,优化管理策略,设计税务风险管理高标准的子系统,在有效措施保障下,提升系统的整体性。(四)寻求税务风险控制机制保障结合现实情况可知,企业想降低税务风险,就要明确企业现状,基于税务管理流程完成有效型风险防控体系的设计。同时还要敢于创新,以企业税务风险预测为保障,将风险隐患消除。通过实际工作发现,完善税务风险控制机制,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结合实践经验与研究,得出了税务风险控制体系健全与优化的主要策略,大体内容如下:①站在运营控制层面,需制定长远规划。企业在运营控制层面的设计,需考虑全面。为了达到理想效果,可设立销售、生产等综合一体的风险控制体系。借此该体系的搭建,保证税务风险有效抑制,提升税务管理安全性。②站在战略系统层面,需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好各项风险防控任务。总结相关经验可知,企业税务管理者需结合现状强化认知,在科学思路指引下,积极调整运营战略,在此前提下依据发展目标,科学、完整制定风险控制体系,借此强化防控效果。③风险控制层面。需落实好各项任务,明确相应的责任。在风险防控机制中,可建立友好型关系(企业与税务),加强维护纳税申报工作和落实好会计核算,此外还需注重日常管理体系搭建,在多种措施保障下,合理降低税务风险。想要成功搭建高质量的风险管理系统,就要对其构建的指导思想进行了解,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完善相关机制,并明确构建初衷及预设的目标,围绕初衷和终极目标,搭建合理的管理平台。通过积极、有效尝试,才能构建出合理以及符合要求的管理体系,确保税务风险防范合理。

四、风险管理可行性措施

(一)强化税务风险控制意识

现实工作中,传统企业税务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实际运行中存在较多的漏洞,如未能进行妥善管理,将会使企业卷入风险,影响企业长远发展。据相关研究显示,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整体的税务管理工作较落后,主要停留在传统税务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精准意识到税务管理流程下呈现出的风险管理优势。具体来讲,就算部分企业已经明显意识到现有税务管理流程的支撑作用和重要价值,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在具体建设系统时,难以制定出相对完善的系统方案。想要改变现状,企业需从内部入手,提高自身重视程度,在实际工作中基于税务管理流程,完善以及落实好税务风险管理。同时,借助科学途径,向税务风险管理者反复强调风险管理重要性,在可行措施保障下,强化风险的管理意识。从实际工作了解到,以税务管理流程作为根基的管理系统,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同时匹配专业人员,通过正确的方式,才能将企业税务风险有效、精准控制,使风险降至最低,从而推动企业优质以及稳定发展。

(二)建立税务风险测评机构

在实际工作中,为达到预设目标,除了强化管理意识外,还需要建立税务风险测评机构。将测评机构作为主要保障,确保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达到理想状态。通常而言,对于国企来讲较大的税务风险,往往不确定性较强,会不定期地出现。于此背景下,如果想要优质控制风险,仅基于税务管理流程通常是不够的,力度会比较弱。与此同时,还需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企业发展目标以及相关经营战略,明确税务风险评测机构的具体任务。风险评测机构的组建需要保证科学性,需要确保人员构成合理,可由专业税务人员(国有企业内部)构成,同时还要委派风险评估人员、决策人员等。为了保证风险测评理想效果,还可聘请评估人员加入。经实践证实,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想要完成系统设计和评测机构共同作用,不断强化税务风险防范作用,就要结合实际,针对企业税务风险完成优质的综合评估,在此前提下建立应对措施,将隐患从源头消除[5]。

(三)深化税务信息沟通交流

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不是短效性工作,其中不确定因素多,涉及层面广,需要长期的努力,方可达到预控目标。结合以往经验可知,在传统模式中沟通漏洞较多,例如部门未形成沟通机制,导致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在沟通上存在障碍,意见未能达成一致。许多关键性意见,正是因为缺少有效沟通机制作为保障,让意见在传达途径出现了缺失和遗漏,导致企业税务风险防御力逐渐失去,措施实施效果未能达到预想。为了增强企业活力,企业需通过合理渠道,在健全机制保障下,深化税务信息交流,对传统模式进行升级。为了达到理想效果,企业可借助互联网,科学、优质搭建信息化沟通平台,在此前提下,充分衔接各个部门。在交流平台中,完整以及科学链接物流体系,实现客户与企业互动,全面形成信息化网络。在信息化网络加持下,辅助税务风险管理达到预期,提升部门工作效果,在有效措施保障下,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建立优质且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需要沟通机制作保障,合理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完善沟通机制。在工作期间,严格要求各部门遵照相关信息交流平台流程,科学上传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合理措施的保障下,避免信息平台管理不畅、秩序混乱,出现信息陈旧状况。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企业风险管理影响深远,是企业税务管理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企业稳定发展无法规避的工作内容。需基于税务管理流程,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标准,在有效措施保障下,提高企业税务管理积极性与人员参与主动性,借此保障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的合理高效,合理降低企业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霞.税务管理流程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设计[J].财经界,2021(33):164–165.

[2]张正伟.基于税务管理流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设计[J].中国集体经济,2019(11):73–74.

[3]李传芳.税务管理流程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设计[J].财会学习,2018(14):6–7.

[4]谢峰.税务管理流程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设计[J].大众投资指南,2018(09):57–58.

第3篇:税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税务管理;税务风险;税务风险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税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政府2009年《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导》的颁布,各企业也给予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越来越多的重视。要想促进企业的有效发展,税务风险管理的落实很有必要。因此,本文就税务管理流程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其不仅符合企业管理的需要,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税务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一)企业税务管理的概念

所谓税务管理,其是以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为基础,结合有效信息,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益,管理包括税务策划、控制、效益度量、业绩评价等内容,且在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层次上均有涉及。税务管理需要明确其作用,其中运营控制使得税务成本效益不断提高,日常管理是实现税务成本的降低,信息管理是针对税务管理信息的实时提供。

(二)企业税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税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一、税务战略管理层次,也就是筹资、投资以及收益支配决策,而收益支配决策包括税务的策划、控制、效益度量以及业绩评价等内容。二、税务运营控制层次,也就是生产、供应以及销售经营中税务的各项管理工作;三、税务日常管理层次,也就是会计核算、税企关系以及纳税申报管理中的税务管理工作;四、税务信息管理层次,也就是涉税信息的收集、处理及输出过程中税务的各项管理工作。

二、企业税务风险及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税务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就是企业税务风险,其在税务管理中客观存在。然而,管理人员缺乏对企业税务管理的了解,在实际的税务管理中存在缺陷。税务风险是指税务目标管理、日常管理、运营控制以及信息管理等过程中,因涉税事项的不确定影响,可能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收益或者损失。税务风险带来收益或者损失取决于税务管理者的风险认识及管理,如果其能有效进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那么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税收成本效益,否则,企业将蒙受亏损的打击。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概念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指税务管理人员在税务管理过程中,识别并评价企业的税务风险,通过有效风险控制机制的制定,尽可能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要点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要点包括内部环境、事项判断、目标建立、风险应对、风险评估、监督控制以及信息传送等。(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税务风险的战略管理、运营控制、日常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以上内容都是在相应的管理过程中,对企业税务风险的判断与评价,并且建立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有效降低税务风险,减小企业损失。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构建的整体结构:

(一)系统构建的整体目标

按照企业税务管理流程标准,依据企业各项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人员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参与性,从而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判断与评价,完成风险控制机制的制定,达成税务风险的降低以及企业收益的提高。

(二)系统构建的整体结构

运营控制、战略管理、信息管理和日常管理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四个方面,其中,这些方面的内容包括目标设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事项识别、监管控制以及风险应对等要素。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对企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企业税务管理流程标准,依据企业各项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人员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参与性,落实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可以使企业税务风险降到最大,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结合实际,设计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广大企业在今后的税务风险管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罗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2

第4篇:税务管理范文

目前,不少人认为,促使税收管理从规制导向走向服务导向的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和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事实上,注重税务管理与服务关系的思想,在古典经济学的著作或其他经典著作中就有所体现。在西方:17世纪,威廉•配第(William.Petty)在其代表作《赋税论》和《政治算术》中,首次提出税收应当贯彻“公平、便利、节省”三条标准。攸士第(Justi)提出的六项课税原则也体现了朴素的服务寓于管理中的思想。18世纪,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亚当•斯密(Adam.Smith)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税收四原则,即“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19世纪,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的代表人物阿道夫•瓦格纳(A.Wagner)也在其代表作《财政学》等书中提出了在征管过程中要给纳税人便利的思想。20世纪60年代纳税服务作为税收征管的基础环节已在世界各国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也曾提出:税收征管体系应包括五个环节,若用“金字塔”来代表整个征管系统,纳税服务位于“金字塔”的底部,是税收征管的首要、基础环节。由此可见,纳税服务在整个税收征管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税务机关所从事的其他征管工作,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而且纳税服务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其他征管工作的效率。在中国:古代的一些经典著作中也不乏税收管理与服务关系的论述。如《史记》记载“禹乃行相地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在《大学衍义补》中,丘浚强调,国家征税应“为民聚财”。凡所用度“,必以万民之安”,不能“私用”。

近代,严复在《原富》中提出赋税收入应“取之于民,还为其民”,为民兴公利、除公害。这些朴素的思想不仅蕴含着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也体现着税收的经济实质。在现代的学者中,如王勋、王晓非2004年提出:提高纳税服务质量与征管效率之间并不一定成正比关系。同年,苏毓敏认为税收管理与服务其实具有本质的区别。税务管理由税务机关启动,主要是为了实现税务机关的管理目标;税务服务由纳税人启动,主要是为满足纳税人的特定需要。但是税收管理与服务也具有很强的融合性,税务服务活动中也包含着税收管理的内容。2005年,马国强从税收遵从理论出发,阐述了税务服务存在的原因,即税务服务在税收管理中的地位。认为税务服务只是税收管理的一部分内容,税收管理除包括提供税务服务外,还包括实施税收监控和税收保卫,不能把税收监控和税收保卫作为税务服务。2006年,李林军从英国国内收入局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理念改进纳税服务的实例中得出:管理与服务的概念有宏观和微观、广义与狭义、抽象与具体之分。他从美国国内收入局(IRS)三任局长治税理念的“三次变脸”,即税收管理与服务走出了一条“马鞍型”变化的轨迹中汲取经验,得出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管理与服务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要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就要走管理与服务并重之路。同年,王蕾指出,服务和管理是依法治税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在税收工作中必须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广东商学院教授于海峰在广州市地税局召开的纳税服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强调,税务行政执法本身也是纳税服务的过程。暨南大学财税系教授沈肇章认为,纳税服务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到在税收管理过程中诚实、依法、公开、公平。诚实、依法、公开、公平行使税收管理权,是对纳税人权利的最好保护。中山大学杨卫华教授说,税务机关最根本的职责是为政府组织财政收入,所以在税收分配过程当中,管理是基础,征收是目的,稽查是保证。征税的过程是税务机关管理与服务统一的过程,管理与服务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2009年,霍志远、刘蕾从管理的宗旨、管理的过程和管理的内容三方面阐述了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并强调管理就是服务是一种理念,不是简单概念上的等同。管理与服务是对立统一的,是矛盾的两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加强管理又要做好服务。

二、税务管理与服务关系的理论依据

税务管理,通常又称为税收管理,是指国家以法律为依据,根据税收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对税收参与社会分配活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调控和监督,以保证税收职能作用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税收立法管理、税收行政执法管理和税收司法管理。本文所论述的税收管理主要是针对税务机关依法行使税收行政执法权,即广义的税收征管,主要内容包括对纳税人的税源管理、征收管理和税务检查。税收征管是整个税务管理活动的核心部分。税务服务,又称纳税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纳税服务是指为指导、帮助和方便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而提供的服务。它既包括税收机关提供的服务,也包括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乃至纳税人的自我服务。狭义的纳税服务则是指税务机关为确保纳税人依法纳税,指导和帮助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维护其合法权益而提供的服务。本文关注的重点是狭义的纳税服务,即纳税服务的主体限定为税务机关。从上述税务管理与服务的概念中,可以发现税务管理和服务是税收工作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方面。税务管理中蕴含着税务服务的内容,管理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而税务服务是在税收管理过程中实施的一系列活动,它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由此可见,管理是税收工作的基础,服务对加强管理具有促进作用。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税收遵从理论,已经为税务管理与服务关系的定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由此也引发了西方国家的重大税务行政改革。税收遵从理论认为,税务行政过程既是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过程,也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过程。税务管理活动的实施必然产生两方面的费用:征税费用和奉行纳税费用(或税收遵从成本)。换言之,税务服务的水平直接关系着纳税人奉行纳税费用的高低及奉行纳税费用分配的公平,并间接地影响着征税效率。鉴此,当今世界,凡是实行由纳税人“自核制”(Selfassessment)的市场经济国家,为使纳税人税收遵从度达到最大化,税务管理当局关心的问题首先是如何为纳税人服务。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测算,一份纳税服务方面的努力,相当于50份税务监督打击方面的收获。

三、中国税务管理与服务关系的历史考察

(一)计划经济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为迅速恢复生产,繁荣经济,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政府直接掌控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明确处于“管理命令型”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税收征管模式也只能是“管理命令型”的。在这种征管模式下,税收征管的特点就表现为:一是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写、税款的缴纳入库等本应由纳税人自行办理的纳税事宜,都由税务人员包办代替。二是税务机关遵循监督打击的思想为主。在征管过程中,几乎对所有纳税人,基本上不相信他们能够依法自觉纳税,总是制定各种规定和措施来防范纳税人偷逃税。这种重征管轻服务甚至无服务的模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组织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纳税人对自己在税收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模糊不清,税务机关越俎代庖、大包大揽的方式就更容易滋生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体制逐渐暴露出弊端,影响着中国加入全球化大潮的进程,中国“入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的入世之路充满了艰辛,可以说是黑发人等成白发人的过程。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中国当时包括征管体制在内的经济体制无法和国际接轨。因此,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并确立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政府职能也相应地转变,即政府应该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揽格局中走出来,只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宏观管理的职能。同时,在税收征管模式上也要变监督打击为管理服务,以利于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中国“纳税服务”的概念最早是在1993年12月全国税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并在1996年7月全国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上确立的。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纳税服务的内容非常单一,仅限于税法宣传方面,其立足点在于让纳税人知道应该怎么纳税、纳多少税、什么时间纳税等等。1997年,中国纳税服务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标志是国务院批复了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关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方案》,确立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该模式的突出特点就是把“纳税服务”正式规范到税收征管中,从而推动了纳税服务的进展。全国税务机关设置了大量的办税服务厅,对纳税人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涉税咨询、发票领购等事项提供服务,让纳税人体会到了便利。但是中国把纳税服务提高到法律的高度是2001年5月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颁布。新《征管法》的第七条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第九条第二款也作出“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依法接受监督”的规定。2002年,国家税务总局在征收管理司下设了纳税服务处,这是中国第一个专司纳税服务职能的行政管理机构,进一步表明纳税服务已经成为一项行政管理工作。2005年10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服务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列举,并用专门的章节对办税服务厅、税务网站、考核与监督进行了规定和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税收工作的重心向纳税服务倾斜,将纳税服务贯穿于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2007年,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是新时期中国提出的最新服务理念。

四、对税务管理与服务关系的再认识

从上述税务管理与服务关系的理论依据和其在中国税务实践活动中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税务管理与服务是矛盾的两方面:一是两者既相互对立,各自包含不同的内容和特征。从税收法律关系看,税务管理是税法赋予征税人即税务机关依法拥有的权利,也就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的义务;而税务服务则是税法赋予纳税人的权利,同时也是税务机关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二是两者又相互统一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全过程。换句话说,只有严格管理,才能有效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政策,规范征纳行为,保证税收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实现税收服务经济的目的;只有严格管理,才能为纳税人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纳税环境,实现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可见服务是通过管理实现的,服务是管理的目的。当然,在做好管理的同时,税务机关还要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这样才能赢得纳税人的满意,从而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反过来又为进一步的高效服务创造条件,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对此,笔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就当前中国处理税务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提出几点建议:

(一)纳税服务的实质改进———依法确立纳税人享有的权利

为了使税收征管有法可依,许多国家制定了单独的税收基本法,将税收征管的基本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保国家税收不受侵犯。除日本的《国税通则法》、《国税征收法》、《国税犯则取缔法》等都由国会颁布实施外,其他许多国家也很注重保护纳税人的权利,有的甚至把纳税人的权利写进了宪法。诸如法国、比利时、加拿大等,均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对没有法律依据的纳税义务,纳税人有权拒绝履行。美国还为纳税人详细说明了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应享有的权利,并以手册的形式提供给纳税人。在英国,纳税人有权要求国内收入局办事公正、提供帮助、高效服务、严于律己等。由此可见,在发达国家,法律贯穿于纳税人税收经济生活的始终。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单独的税收基本法律来规范和保障纳税人享有的权利。期望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制订一部单独的税收基本法,把纳税人享有的权利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遵从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进行依法监督。

(二)纳税服务的深层目标———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北欧是世界上高税负、高福利的国家。以瑞典为例,它的高税负主要表现在高税率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瑞典的税收总负担率一直在50%左右,最高时达到70%。一般来说,瑞典人大约40%以上的收入都缴了税,而且随着税收收入的增加,税收负担就更重。瑞典如此重的税负之所以能够推行,一方面是瑞典的税收使用效率高,政府能够把从纳税人手中取得的税收用到刀刃上,且比纳税人使用得更有效率。这一点在瑞典民众中是深信不疑的。另一方面是瑞典的高福利。瑞典人享有“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制度。瑞典除了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提供高福利外,还对失业、休假、住房、初生婴儿等进行补助,而且其福利、补助往往与个人缴纳的税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做到了税务管理与服务的对称性。我国存在的偷逃税现象,除有管理疏漏的原因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和中国目前税务管理与服务的非平衡性分不开。因此,在今后更长的时间,中国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而不仅仅是老有所居,病有所医。

第5篇:税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税务局;税务管理;创新措施

一、当前税务局税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税务管理手段缺乏新意税务局的税务管理工作方式陈旧,并且缺乏与当前新技术、新媒体融合的意识。很多相关工作人员在处理税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模糊了税务管理与税务筹划的界限,并且错误的认为税务筹划与税务管理是相同的工作,但是事实上税务筹划仅仅代表着税务管理中的一部分内容。管理方式的单一使得很多人在开展税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注重手段对于税务管理的协调租用,进而难以使得税务局的税务管理工作发挥实际的效用。

(二)税务管理风险机制预估不到位税务局的有关人员对于税务管理风险机制的预估还不到位,因此使得很多人员没有将法律法规与税务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由于政策落实的滞后以及认识的差异都会使得相关单位在处理税收事务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问题。缺乏对税务管理风险的控制容易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面临重大问题的过程中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继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税务管理与文化建设不统一当前税务局的税务管理工作没有与文化建设保持一致,文化建设的滞后使得很多人积极创新税务管理工作的意识不高。文化建设是当前保障国家各个单位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之一。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可以有效促进税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但是,当前税务局在开展税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狠抓文化建设工作,不少的工作人员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够,导致税务局的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二、加强税务局税务管理创新的手段

管理工作过程中按照相关制度办事。风险预估机制的设立能够有效保障相关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根据相关方案,评估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保障税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税务局的有关人员应该要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密切与税务局内各个部门进行合作,保障每个部门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对当前税务管理工作的适时评估,能够有效落实当前税务局内部工作。开展风险评估机制的过程中应该要按照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以及风险应对四个步骤进行,税务局相关小组人员首先要设定自己的目标,每设定一个目标应该到与整体目标保持一致,但是所设定的小目标应该要有自己的侧重点。通过风险识别以及风险分析,能够恰当地评析当前税务局税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对各种影响税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因素进行确认,最后根据风险应对措施有效解决当前的问题,进而保障税务局税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文化建设,强化责任人意识税务局在开展税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文化建设,并且强化各部门人员的责任人意识。文化建设是一个单位必不可少的工作,文化建设开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有关人员的工作落实情况。因此,税务局在开展税务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应该要保障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文化建设机制作为有效推手,推进税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税务局有关领导班子应该要重视人文关怀,通过形成人文关怀机制,定期了解工作人员的思想情况。并且通过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使得当前税务局所有的人员都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税务管理工作中来,积极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使得税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进行。此外,积极开展教育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地给予工作人员学习的平台,创新学习的方式,坚持理论与实

(一)结合实际,创新税务管理手段税务局的有关人员可以积极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积极创新税务管理手段,并且通过运用新媒体和互联网,使得当前的税务管理工作高效进行。21世纪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通过互联网,税务局的有关人员可以搜集各大公司的盈利情况,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能够实时对各大公司进行监督,避免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况。同时,积极利用互联网,可以使得有关人员在开展税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将重要文件上传下达,避免因为文件的滞后导致相关人员没有及时落实国家政府有关文件。通过新媒体,税务局的有关工作人员可以积极加强宣传工作,鼓励社会上的相关单位和个人积极纳税,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前很多人了解国家有关政策更加便捷,所以税务局的有关人员应该要积极落实好宣传工作,做好线上线下同步宣传。通过线上媒体,例如微博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以及税务局官方网站等等途径,将当前税务管理的工作积极落实到位,并且贯彻“政务公开”理念,将税务管理工作的流程以及具体内容予以公示,进而让更多的人能够进一步了解税务管理的具体内容。利用线下媒体,税务局的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将税务管理的工作内容通过面对面交流、发放宣传手册、在公告栏粘贴有关文件等方式,将税务局的工作理念进一步落实。通过这些创新型的手段,可以使得税务局的税务管理工作进一步顺利进行,并且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税务局工作的重要意义,保障税务局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成立有关小组,落实风险预估机制税务局的有关人员应该要积极成立有关小组,积极落实风险预估机制。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税务局的相关人员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理应在当前的税务践相结合,可以有效推动文化建设与税务管理工作同步进行。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展现税务局的文化风采,不断地彰显税务局的文化魅力,促进税务管理工作精神和工作方式的转变。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完善文化娱乐措施,并且制定系统的文体活动计划,可以使得税务局的全体员工在工作之余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且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通过健全税收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不断地强化责任人的意识,夯实税收管理的文化基础,注重实效工作,满足税务局所有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保障税收管理工作进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税收管理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有效创新,能够使得税务局的工作更加贴近实际。当前,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通过加强税收管理工作可以使得国家财政工作稳步进行,因此,税务局的有关人员应该要积极地做好税收管理工作,通过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贯彻文化建设,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并且积极利用时代的优势,做好宣传工作,使得税务局的税收管理工作能够在人民大众的监督下顺利进行,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与业务素质,彰显的工作精神。

参考文献

[1]于春华.加强税务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2):52-52.

[2]王正明,王冰.试论税务部门社会管理的创新[J].税务研究(1):87-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