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税务管理经验范文

税务管理经验全文(5篇)

税务管理经验

第1篇:税务管理经验范文

水利基层单位是水利事业的基本单元,一方面是工作内容繁杂,各方面考评要求事务俱细,单位主管凡事都得亲自抓,抓考评“硬件”,忽视财务管理“软件”;另一方面是单位主管财务意识不强,对水利基层财务工作理解不够透切,往往将财务管理排斥在中心工作之外,进而忽视财务监督,仅从记账、算账的簿计职能上安排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也在传统思维中适应这一管理方式,致使水利基层单位理财能力较弱,相关责任主体形不成参与水利基层单位管理的合力,这在客观上难以形成有效监管的“双效机制”,存在一定的财务管理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对责任主体(包括各类法人单位)在银行开户的审批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开设的各种账户用途也是非常明确的。但由于水利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不同,存在专款专用的管理规定。因此,水利基层单位往往开设临时账户管理专项资金,但由于专项资金下拔与使用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为保证资金供给,又不可避免的会串户调济使用,若财务处理不及时,公共管理费用分摊不到位,其结果必然会影响财务管理的信息失真和财务核算的可靠和完整。

水利项目实施法人责任管理,成效是显著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项目法人风险机制,使得部分水利基层单位在争取水利项目立项时,为了能尽快的争取到水利项目,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存在明显的成本项目缺陷,项目计划任务书与实际投资成本差距较大,结果是频繁变更项目任务,甚至出现“超规模、超概算、超标准”的“三超”项目,财务核算与现实管理难以一致,财务管理程序和核算规律得不到应有的遵守。

现行的水利投入机制,是按照水利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通过综合平衡确定国家、地方、受益区的投资分摊比例。近年来,由于水利建设投资优先增长的拉动,水利投资规模迅速扩张,致使受益区(主要是县级)配套资金严重不足。为了多争取项目立项,在没有实质性财务约束的条件下,编制项目任务书时恣意提高自筹资金计划,伺机套取国家或地方(主要省级)投资,而项目一旦获得立项,为减少受益区配套资金,往往作出暗箱操作的投资调整,或弄虚作假,或虚报配套设施投入,或虚列他项经费支出,为应付检查和各级审计,财务部门也只能被动地作出必要的会计处理,求实性会计准则被扭曲,客观的财务管理行为在守法与违规的两难中罔然所从。

项目建设单位是水利建设资金使用的重要载体,也是考核水利投资绩效的重要部分。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监管的基本手段是加强财务核算。但现实情况是,由于上述多种原因的综合影响,致使项目核算水平低,误计工程量、虚列材料设备开支、随意分摊递延费用等行为较为普遍,财务管理的造价监审职能不到位,甚至是职能缺位,综合性的财务审计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认真履职也是困难重重,难以就实质性的违规行为作出有效的纠正,财务管理的造价监审职能虚化严重。

完善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1、定编核岗,突出财务管理的队伍建设

定编,首先是满足水利基层单位会计需求;核岗,是在定编到位的前提下因事设岗。定编核岗工作是加强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在此前提下,针对颁布的法律、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等财务管理要件,结合水利基层单位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对财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提升财务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和应对能力,从而突出财务管理的队伍建设。

2、防微杜渐,定期检查与突击财审相结合

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既有政策和体制原因,也与单位主管的理财观念和示范作用相联系的。政策和体制原因靠改革,靠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属于水利基层单位的原因,只能依靠政策教育和必要的制度约束。对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实施防微杜渐式的监审有且实效性和针对性。防微可改变传统理财观念,使财务管理循规律、按程序办理;杜渐是保证财务管理循规律、按程序的条件,避免将个性问题变成面上问题。要实现防微杜渐,就水利基层财务管理的现状而言,实行定期检查与突击财审相结合,是有效突破现有难点的关键对策之一。

3、完善制度,重视财务监审的程序建设

我国财务制度比较重视内涵建设,强调规则统一、口径一致,而往往忽视外延可操作的针对性,这是我国财务监管效应较低的基本原因。针对水利基层项目资金管理的实际,除应坚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的账户管理原则外,可以针对水利建设项目的特点,作出补充性的规定:“一个会计主体只能开设一个基本账户,临时账户要根据具体情况向上一级水利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设”。根据项目建设时限和工程决算的需要,还可以作出更进一步规定:“经批准开设的临时账户在工程峻工验收后,由上级水利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共同出具审计报告,报送人民银行核准后按规定程序销户”。为加强责任管理,还可继续规定:“未取得合规手续擅自销户或转移资金用途的,除追究项目法人责任外,上级水利主管部门承担相应的资金追回和处罚责任”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完善,有利于财务监审的程序建设。

4、优化监控,量化财务内部控制条款

针对水利基层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的实际,优化投资责任监控,也是有效对策之一。因为水利项目单位是决定投资效益高低的实施主体,是控制水利建设资金运动的主要载体。由于水利建设项目已经普遍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这就需要对项目负责人追加问责条款,从而量化财务内部控制条款。如针对成本控制,制定主要材料、设备采购实施细则;针对日常支出项目,设计簿记式明细账薄;针对财务内部流程,作出严格的分工和问责条款等,通过这些财务监控的条款量化,一方面可以优化投资监控程序,降低发生错误与不当的风险,避免产生相互勾结,串通等违纪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定期财审和突击财审提供依据,保证内审工作的有序开展。

5、改革筹集,变国家、地方“前投”为“后补”

目前,我国水利建设筹集方式实施的是“三点一位”模式。所谓“三点”是指国家、地方、受益区构成的三个责任主体各筹一点,所谓“一位”是“三点统筹到位”。由于地方和受益区投资各有侧重,财政状况相差较大,仅靠单纯强调“三点”筹资是很难同步到位的。为此建议,改国家财政同步投入(或称“前投”)为“后补”(即工程验收交付使用后作出补偿)。这一政策建议体现以下导向:一是体现国家投资的补贴手段。从现实状况看,国家直接投资于中小水利的份额都具有补贴性质,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基础水利建设。二是体现地方筹资办水利的刚性约束。国家、地方对水利筹资的方向和途径已经作出明确规定,之所以仍存在地区性筹资比例的差别,根本原因在于地方与国家对于投资比例的多少存在行政博弈,结果是刚性约束不足。三是强化受益区筹资配套的政策约束。受益区筹资配套之所以不足,除源于地方基层财力不足这个因素外,根本原因仍在于行政性博弈的趋利行为。将国家或地方投资于基层水利的资金变“前投”为“后补”,便于克服现行的水利投资障碍,利于完善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

6、完善委派,变“直接委派”为“兼职委派”

第2篇:税务管理经验范文

过去常常采用的设置办公室或者是指挥部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指挥的,这种临时性质的管理机构没有一个整体的完善的管理机制,无法有效的发挥其管理作用。高度综合性、高难度、强专业性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几个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进行管理工作的人员所需要具备的高专业技术和素质。一个不完善不科学的水利工程财务管理机制,会决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程度。

提高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策略:

1、加强水利财务预算管理,严格控制计划外开支。在年初即将对年度的各项水利财务收支进行相关预测时,应根据上年度的生产经营、水利财务支出和成本费用的实际完成情况,以及对自身实际财力的考虑,做出一个较准确的预测。预算安排的原则就是四句话“保证重点,兼顾一般,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只有编制更切合实际更科学的年度收支预算,才可以有效的控潜增效、增收节支,堵塞漏洞。对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应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按照工程的程序审批,将全年水利成本费用指标逐一分解布置,增强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的严肃性。

2、在水利工程企业推行水利财务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重点就是水利财务的目标成本管理,对企业的下行子部门应分别核定其成本费用指标,再层层落实到个人。在实现目标水利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应确保年初指标的顺利实施,而重点压缩和严格控制亦动费用支出应作为加强生产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例如,降低运输费、会议费、电话费、差旅费以及业务招待费的支出等,将年终考核和财务目标管理相联系,并采用一种指标内变动费用超支不核且节支奖励的方法保证节支工作的顺利运行。

3、强化水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水利财政管理的中心内容就是水利资金的管理,这是所有经济工作的基础部分,并且也是财务部分在灵活运用资金方面的重要职责。对于一些自收自支而没有国家拨款的单位,很容易出现财务赤字亏损情况,这样的公司应加速资金的周转将资金盘活,抓住财务管理工作重点部分,同时制定相关的制度条例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管理资金工作上,应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对资金管理体制和使用方式进行改革保证资金的整体优势。对资金的统一管理和宏观调控进行强化,可以有效的提高资金的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控制挪占挤用资金事件的发生,确保各工作部门工资的流畅使用。还应防止资金的体外循环,保证聚财的合法性、理财的合理性和用财的有效性,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单位各项资金的收支情况。

4、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工作加强水利财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手段。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实行会计电算化,这同时也是水利工程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标志。定期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保证单位的会计人员对电算化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还可以输送专门人员去学习技能并让其获取等级证书培养出骨干级专业人员,这样将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发挥更加积极的力量。在工作中引入现代化的科技力量将大大的提高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和速度并对信息及时的掌握。

第3篇:税务管理经验范文

关键词: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重要性

水利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我国水利事业单位也面临着更大的危机以及挑战。对水利事业单位实行精细化管理,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中国水利是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让中国水利事业单位可以更好的为中国服务[1]。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可以使事业单位在对员工以及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更加的细致,管理的水平也会有较大的提升。有利于对事业单位的全局把控,让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更好更快的进行发展。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可以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结构更加合理。财务管理的合理就可以在较大的程度上减少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造成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较大的程度上实现事业单位对于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2]。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可以使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更强的业务能力。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资金的精准化控制,可以减少事业单位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数据不准确的情况的出现,有助于事业单位将资金合理的利用以及资金合理分配,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事业单位业务管理水平以及资金利用率。保证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在我国水利事业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实行财务的精细化管理可以从各个方面综合性的提升事业单位的质量。保证事业单位在市场的竞争之中更具有竞争力。

二、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时代后,中国水利事业单位紧跟时代的潮流,将财务精准化管理运用到水利事业单位的运作中,帮助事业单位可以更好更快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在财务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经验不足,导致事业单位在对财务精细化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而这些不足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财务精细化管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没有起到理想效果,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3]。

(一)财务精细化管理经验较少,措施单一由于财务精细化管理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为短暂,且我国水利事业单位使用财务精细化管理对财务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比较少的,所以我国水利事业单位在财务精细化管理上的经验是十分缺乏的。而在我国水利事业单位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数据量是相当庞大且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水利事业单位要加强的对财务进行管理的精确度,更加具体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方案。而由于我国水利事业单位在财务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经验过少,导致水利事业单位在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会借鉴其他事业单位的经验。其他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与水利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区别,造成其他事业单位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无法在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实践中有较好的成果。而若水利事业单位并未对自身情况加以考虑,只是照搬其他单位的经验来开展财务精细化管理时,受各单位经营特点的影响,新管理制度的应用效果达不到预期,甚至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水利事业单位发展受阻。

(二)财务精细化管理不到位在我国的水利事业单位之中,有一部分的水利事业单位已经采取财务精细化管理。由于我国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经验不足,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有一定的漏洞。水利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较为全面以及仔细的分析才能够保证水利事业单位可以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对于财务方面的数据的管理是水利事业单位领导团体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水利事业单位在运行的过程之中,所需要面对的数据量是十分的庞大的,需要一个完整且精细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作为支撑。财务精细化管理上的漏洞影响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在于对事业单位进行精细的财务管理,而中国现在的水利事业单位所运行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漏洞,造成财务精细化管理在我国水利事业单位的实践中无法起到良好的财务管理效果。也就难以在最大的程度上为人们依着这个社会提供便利。

(三)后续服务不到位在我国水利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部分的事业单位以及探索到一些较为有效的对水利项目进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方案。但是在现在我国水利实业单位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中,会忽视对于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后的跟踪服务。造成我国水利实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精细化的实践中出现空白区域。也就是说,我国的水利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在后续服务方面的数据的收集不够准确。我国水利事业单位在对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策略实施后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数据进行较为仔细的收集以及分析。才能够保证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三、财务经济化管理之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质量,优化管理措施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之中,财务人员的质量普遍不高。在事业单位之中的财务人员基本上是一个职位干到老的情况,所以在财务人员中人员老龄化以及财务人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不足的情况较为严重。且事业单位之中很多的财务人员仅仅是能够对财务数据进行记录与核算,而不能够利用数据对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预测与分析。所以在事业单位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之中首先需要引进高技术财务管理人员,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技术以及财务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并对事业单位之中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对数据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且高技术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针对于事业单位在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之中的不足进行改进,使财务部门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更加的符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该技术财务人员能在日常的工作之中找出更加符合于事业单位发展的财务管理措施。

(二)优化财务结构将财务精细化管理应用到水利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营中,发现部分较明显的管理以及结构上的不足,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面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管理结构上的不足时,水利事业单位需要寻找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在对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后,根据水利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管理结构进行设计。这样可以再最短的时间里面,找出较为适合事业单位发展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方案。也能够保证事业单位在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结构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走弯路的可能性。

(三)完善回馈系统水利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精细化管理时,对于财务管理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也就难以保证事业单位的资源能够更多的应用于事业单位的发展之中,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保证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提升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需要事业单位建立相对完整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反馈体系。这样可以保证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之中,能够更好的收集到外界对于财务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对事业单位的评价以及事业单位内部员工对于事业单位的评价。而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针对于数据以及人们在策略实施之后的评价对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进行改善。让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四、结束语

财务精细化管理能够帮助水利事业单位进行更好的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水利事业单位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时间比较的短暂,财务精细化管理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不足。需要人们对于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在事业单位的使用之中的操作方案进行探索,以保证财务精细化管理能够帮助水利事业单位更好的为人们,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婷婷.浅谈精细化管理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9,214(05):51+53.

[2]吴梅.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现策略探究[J].中国商论,2018,767(28):111-112.

第4篇:税务管理经验范文

在水利工程工程的招投标阶段,为了防范合同报价的风险。水利建设单位需要做好以下的风险防范措施:1.水利建设单位在编制和印发招标文件的时候,需要在文件当中明确要求参加投标承包单位标示修正后的报价,而且还要列出修正后报价的详细计算程序,包括报价表、工程量明细表、项目详细单价分析表。2.招标文件要将参与投标承包单位的工程量详细列出来,尤其是针对那些需要使用到大量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项目内容,要严格控制分包情况的出现。3.对承包单位上报项目单价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特别是工程量比较大的项目,要求根据市场上最基本的单价为参考标准,分析所上报单价是否背离市场价格而出现虚报的迹象。

工程筹资阶段资金筹集风险防范

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筹集以贷款为主,而贷款需要以工程规模所需资金和筹资方所能承受最低偿债能力为依据。1.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该具备牢固的融资风险防范意识,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控制贷款融资的额度。譬如某水电站的工程总额为20亿,建设单位可支配自有资金1亿,政府拨款6千万,剩余的4千万是否通过贷款进行融资?要求建设单位对自己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如果能够在工程收益之后还清贷款4千万的本息,则可考虑进行贷款融资。2.融资之后,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工程的投资计划、财务预算,妥善安排融资资金的使用,采用分段用款的方式,一方面保证工程项目有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还要分期付还贷款的利息。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结构进行优化,以减少银行利息的支出,同时强化存量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工程施工阶段结算风险和支付风险防范

第5篇:税务管理经验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税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

一、引言

商业银行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将涉及到很多税种,稍有不慎就会面临税务风险。金融业竞争的不断激烈、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开发的金融产品逐渐增加,这些现状导致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涉税风险管理困难重重。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来看,一部分商业银行的管理者缺乏税务风险管理意识,银行内部并未构建相对完善的、科学的、规范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因此,研究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税务风险的管理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同环节中的税务风险的类型

(一)经营过程中的税务风险商业银行拥有庞大的金融业务产品线,进行产业升级和业务拓展会面临一定的税务风险。例如:开展多元化金融服务、改变目前单一的业务结构等;当商业银行拓展新的金融产品、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时,银行的税务管理人员应提前介入,从而有效避免在经营环节中出现的,由于业务和税务活动沟通不顺畅而滋生的税务风险。

(二)纳税核算环节中的税务风险规范而准确的会计核算能够确保商业银行实现准确的、及时的纳税申报。商业银行整个纳税核算体系中最复杂的、最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一方面企业所得税税款的支出比例较大、核算复杂,另一方面企业所得税中有大量的税会差异和税收优惠。如:对于预期贷款利息收入在核算增值税时将直接对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并产生冲减项从而造成税会差异,对所得税费用产生影响,形成了商业银行的税务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关注税收政策变化、掌握税务局政策执行口径、应享尽享的税收优惠。

(三)纳税申报环节的税务风险有的商业银行将纳税申报工作视为财务部门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只要具备申报软件就能够实现纳税申报的准确性,这也就使得一些商业银行出现在进行纳税申报时替岗兼职的问题,对纳税申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视而不见。如:对于存在核算复杂、存在多项税会差异的企业所得税需要在每年年中进行汇算清缴,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专业财务人员稍有不慎也会出现错误。在整个纳税申报过程中一旦出现逾期未申报、未能及时准确的报送涉税材料都可能会对税款的缴纳产生影响,为商业银行带来滞纳金、罚款等税务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及时准确申报缴款避免滞纳金、对特殊事项提前做好报备报批手续等工作。

(四)重大决策中的税务风险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实现金融经纪业务、金融商品业务、同业拆借等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业务。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的税务人员必须非常熟悉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这些相关税法的规定。由于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综合税负,采用适当的、科学的纳税筹划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的税收负担、税收成本。但是商业银行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同样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商业行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外投资、股息分红等,这些特殊的事项情况复杂、环节和流程较多,处理这些业务时不仅要综合考虑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规定,同时还应该重点考虑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国际税收协议中有关抵免税和减税的相关要求,这些业务从金额、性质等方面都属于商业银行的重大决策,完善方案设计将大大节约商业银行的税务成本。

三、商业银行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环境构建完善的、良好的税收内部控制环境是保证商业银行整体税务内控系统有效运营的基础。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流程繁杂,税务风险的安全防控理念贯穿到日常业务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并结合商业银行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通过构建科学而完善的纳税评估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帮助银行在内部开展税务风险识别,通过自查并参照一定的评估指标预警值进行配比和分析,及时找到在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处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潜藏的风险,并及时予以纠正,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税务风险。进行科学的纳税评估一方面能够帮助税务机关加强对税源的监控、合理降低征税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商业银行充分利用纳税评估指标,分析和评价自身的涉税情况,从而有效降低涉税风险和纳税中出现的失误。

(三)有效控制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的相关活动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税务风险的控制活动中可以从五大模块来着手:税务核算风险管理、日常经营活动税务风险管理、税务筹划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重大交易和决策的税务风险管理。在日常的业务创新及金融产品研发的管理中应保存相应的涉税资料,从而为后期的纳税工作提供保障。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为规避税务风险的发生提供保障。

(四)加强税务风险信息与沟通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关系。一方面加强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沟通,高度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而对于一些无法准确把握的法律条文在及执行时要统一口径。另一方面,科学的纳税筹划方案是保证商业银行合理降低税负的有效途径之一,而税务筹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务机关的认同和判断,由此可见,商业银行与税务机关之间应构建完善的交流沟通与协调机制,从而有效降低商业银行不合理纳税筹划方案带来的税务风险几率。

(五)完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监督与反馈机制有效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内部的税务自查、内部审计来实现的。因此,商业银行在内部税务风险监督与反馈机制的支撑下及时发现以往税收管理中既有的风险,有效规避风险的发生。如:商业银行应该构建完善的税务内部控制风险反馈机制,奖励在税务风险内控运行中良好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以此来产生激励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税务风险始终伴随商业银行的发展,再加之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日益繁多、金融工具趋于复杂化的态势,也使得商业银行的税务风险变得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因此,商业银行应借助国家的政策支持,从银行内部着手构建完善的税务风险防范机制,为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燊.浅探事业单位税务风险管理与防控[J].现代经济信息.2018(10).

[2]管易文.事业单位税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