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体育科学研究全文(5篇)

体育科学研究

第1篇: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目前制约体育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不在于硬件设施,而在于体育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缺乏。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体育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甚至没有统一的教材。因为,体育信息技术属于一个交叉学科,这两种学科不能很好地融合有其自身原因。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个大的学科方向,而体育信息技术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讲,体育信息技术只是应用方向,而不是不重点研究方向,因此从事体育信息技术研究的专业人才则相对缺乏。对于体育学科领域来讲,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应用科学,对于专业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体育领域研究信息技术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随着体育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体育专家认识到体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国内一些体育专业院校在本科层次开设体育信息相关专业;也有四所体育院校招收体育信息方向的硕士生;在上海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还招收体育信息方向的博士生。这些都说明,体育信息方向具有较强的社会需求。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很大,但是我国的熟悉体育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生还比较缺乏,从各个体育院校已经开设体育信息技术专业的师资情况来看,教授课程的多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他们对于体育也仅仅是参加工作后才有认识。建立一支既懂体育又懂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当前要解决的专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同师资队伍结构总体不适应的主要矛盾。体育信息技术的重点是信息技术在体育中的应用,而信息技术本身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这样才能体现信息技术与体育“结合”的价值,但是我们发现,体育管理科学化和科研现代化情况参差不齐,训练自动化基本处于空白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也存在整合情况由于课程特点而各有不同。

2建立体育信息学科体系的原则

在我国,体育信息技术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我国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建设时间短暂,学科理论体系目前还不完善,面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体育领域日益深入的需求,我们应加快体育信息技术学科建设步伐,让体育和科技的融合更加深入。在分析体育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挖掘体育信息技术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路得出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建设应遵循的以下基本原则:

2.1系统完整性

这是所有学科体系建设所体现的共同趋向,也是我们进行体育信息化建设所追求的目标。信息技术和体育研究虽属于两个分支学科,而且从目前看来这两个分支还存在“交集”较少的状况,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要寻求两门学科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用信息技术来弥补和开创与体育学科之间的空白,使体育学科向更深入的层次发展,从而去挖掘体育技术、战术、训练、教学、数据库整理等方面的潜力。由此,现代体育学科研究的视野应非常宽阔,它不仅关注自身技战术的提高,也开始用先进的影像技术分析优秀选手或对手的技战术。体育学科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量很大,未来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的建设方向一定要有整体性,使体育学科的发展置于整体信息技术体系发展的背景下,不断拓展学科新的发展空间。

2.2时代性和可持续性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建立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育,就是使其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对体育科学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也将会越来越大,由此对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更新更高的要求。新的时代需要体育科学仅仅跟随信息技术发展模式,提高创新意识,大胆运用信息技术,以一种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去审视体育发展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和发展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

2.3多样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渗入,体育领域必然会呈现多样性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时展所提出的要求。现在世界发达国家已经把信息技术和体育技战术分析很好地融合,他们的运动团队都配备有专业的技术分析人员,他们会从各个角度对运动员或运动队成绩的提高提供参考数据。而我国虽然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还不高,但是我们的老前辈在从事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这些经验也是我们保持我们优势竞技项目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这些传统的经验和现代的信息技术有时会出现冲突和碰撞,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决定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走多样化的道路,这种多样化的发展不会对体育产生坏的影响,它只会对体育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所以,建立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框架构建时,应从多角度入手,构建体育信息技术体系,注重保持信息技术发展的多样性,既可侧重理论探讨,又可侧重操作应用,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体育学科领域的发展过程之中。

2.4独立性独立性

只是相对的独立,独立的目的是创新。体育领域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是简单的配备几台计算机,作为一门学科必须尽可能严格地保持自身的概念,有自身的特色,开拓自身的应用空间,这样才能顾及两个学科的发展。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一门学科的独立存在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畴和体系,更要有自己研究的基本问题。只有确立研究的基本问题,并进而确立独特的研究对象,学科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才能体现出来。我国体育信息技术学科发展尽管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但是,尽快制定出明确的学科体系,加强其独立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发展。为此,要强化学科建设中信息技术的引进和移植中的消化与融合工作,明确研究的基本问题,确定研究对象,逐步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逐步提高学科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增强其独立性。

3建立体育信息技术学科的对策

3.1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发展

必须强化理论基础近几年体育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为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由于两个学科的自然因素,体育学科运用信息技术的成熟度还不够,目前,一些先进的设备或软件还不能在基层体育训练或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这有我们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因素,但是更主要的还是我们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具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由于体育领域涉及面较广,不同的运动项目就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训练体系,如何使信息技术更具普遍性、更具科学性,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还需要广泛吸收各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这样才能正确地揭示体育运动的要素及其本质。学科体系的构建要注意以系统科学为理论指导,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侧重点,以此作为构建教学论学科体系的现实基础。

3.2学科体系发展应体现

应用价值所谓体系的应用价值,就是要根据信息技术已经取得优秀成果,嫁接到体育运动项目或教学训练过程当中,然后用体育的研究方法去分析。当然这是最初级的学科体系的“结合”,体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学科体系还应以更高的目标为抓手,在全面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挥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建立更容易操作、更适合推广的应用产品。众所周知,体育信息技术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虽然我们对这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有些还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但是我们也呼吁体育领域的研究人员,多从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进行研究,多向大家提供优秀的应用经验和方法,真正用实践检验体育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

3.3学科体系发展应重视和加强体育科学研究

学科的成长和发展,必须始终注意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理论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对信息技术的敏感性,敢于尝试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论。理论研究者必须能够结合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开展研究,对新的研究成果进行积极的宣传和推广。教学科研工作直接影响到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进程,我国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切实重视并加强体育科学研究工作,把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置于雄厚的科研工作基础之上。

4结束语

第2篇: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堂;游戏化教学;高职院校;学习兴趣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为目的,通过开展趣味性游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体育游戏化设计环节中,教师要重视体验环节,引导学生在运动中根据自身存在的技术动作问题进行练习,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高运动技能。例如,在体育热身阶段,教师可以融入体育游戏如拍篮球接力、男女追逐跑等,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内容设计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体育游戏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某项体育技能。例如,在篮球项目的运球技术练习中,有的学生喜欢运球时不抬头,教师可开展“运球绕人”的游戏,使学生在运球过程中不感觉单调乏味。再如,在学生进行跑跳练习时,教师可以开展“立定跳远比赛”“蛙跳接力”等游戏,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育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平衡力练习中,教师可以开展“平衡角力”“金鸡独立”等游戏,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再如,传统篮球教学过程中长期反复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仅无法真正掌握篮球技术,而且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篮球教学时教师应以游戏为切入点展开规范化训练。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练习,然后加入双球运球与花式运球、运球比赛等竞技类形式,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更好地掌握篮球技术。

三、设置群体性游戏,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开展体育游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设置群体性游戏,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能够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游戏展开教学活动。设计群体性游戏,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差异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相应的团队。例如,有的学生体能素质较弱,有的学生体能素质较好,教师可以将这两部分学生搭配在一起,通过组内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例如,开展“奔跑吧,体育课”这一游戏时,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并实行个人积分与小组总积分相结合的方式,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游戏化教学时,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秉持快乐教学的原则,通过科学引导,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切实提高他们的体育运动技能。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应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取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王晓刚.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07).

[2]王满.面向阳光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体系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9).

[3]霍军,苏朋.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应用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4(02).

[4]谢玉萍.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27).

第3篇: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堂;游戏化教学;高职院校;学习兴趣

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着他们对游戏感兴趣,也决定着体育游戏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体育游戏活动中进行更好的合作交流。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也应由传授知识与技能转移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当融入体育游戏,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切实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有助于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为目的,通过开展趣味性游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体育游戏化设计环节中,教师要重视体验环节,引导学生在运动中根据自身存在的技术动作问题进行练习,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高运动技能。例如,在体育热身阶段,教师可以融入体育游戏如拍篮球接力、男女追逐跑等,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内容设计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体育游戏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某项体育技能。例如,在篮球项目的运球技术练习中,有的学生喜欢运球时不抬头,教师可开展“运球绕人”的游戏,使学生在运球过程中不感觉单调乏味。再如,在学生进行跑跳练习时,教师可以开展“立定跳远比赛”“蛙跳接力”等游戏,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育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平衡力练习中,教师可以开展“平衡角力”“金鸡独立”等游戏,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再如,传统篮球教学过程中长期反复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仅无法真正掌握篮球技术,而且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篮球教学时教师应以游戏为切入点展开规范化训练。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练习,然后加入双球运球与花式运球、运球比赛等竞技类形式,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更好地掌握篮球技术。

三、设置群体性游戏,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开展体育游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设置群体性游戏,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能够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游戏展开教学活动。设计群体性游戏,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差异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相应的团队。例如,有的学生体能素质较弱,有的学生体能素质较好,教师可以将这两部分学生搭配在一起,通过组内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例如,开展“奔跑吧,体育课”这一游戏时,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并实行个人积分与小组总积分相结合的方式,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游戏化教学时,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秉持快乐教学的原则,通过科学引导,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切实提高他们的体育运动技能。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应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取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王晓刚.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07).

[2]王满.面向阳光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体系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9).

[3]霍军,苏朋.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应用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4(02).

第4篇: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1、新课程标准对于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概述

1.1、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课的开设,旨在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接下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当中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激发与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此,我们要想让学生们更加全身心的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就必须要采取有措施,激发出学生们体育活动的兴趣。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通过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开设游戏竞赛教学等方式,充分激发出学生们的参与积极型,进而自觉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学习当中。

1.3、树立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

众所周知,学生作为社会、民族发展的接班人,其自身是否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这一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我们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就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良好意识,进而在不断的运动当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2、体育教学的特点分析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院首先,体育教学属于实践活动,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在实践当中,需要思维活动以及集体活动两者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体育学习。其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抗负荷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负荷主要包括生理及心理负荷,旨在为了能够更好的磨炼学生的意志。再次,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其他课程相比较而言,有着较强的复杂性,需要借助相应的体育教学器材、场地才能够更好的展开教学活动。最后,由于体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开放性,大多是在室外进行的,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积极的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3.1、教学观念过于陈旧,缺乏创新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巨大影响,老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往往会一股脑的将体育知识传授给学生们,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更多的是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很多老师认为体育教学其实就是竞技教学,在教学当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竞技技能,过于注重对学生的竞技技能的传授。而体育教学的最根本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自我防护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这和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相悖。

3.2、教学方式单一,内容简单,缺乏挑战性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巨大影响,部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采用的依然是以往传统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不仅如此,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与挑战性,这不仅无法激发出学生们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无法很好的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很多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将专业的体育知识传授给学生们之后,大多是次督促学生们进行机械化的练习,整节课堂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学生缺乏主动性以及独立性,这对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3.3、考核和评估存在缺陷

老师在考核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的过程当中,大多是以学生的体育技能以及掌握水平下来进行衡量的,只要学生通过考核,就代表其掌握了良好的体育技能。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体育能力存在不同,因此如果设立了统一的标准,会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因素的影响,即使想要达到考核目标但是却存在着非常大的难度。不仅如此,体育考核科目大多是提前设定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过于注重对于考核科目的训练,其他内容不管不顾,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着学生自身特长与优势的发展。

4、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意见建议

4.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要重视起对于学生的专业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也要充分的重视起对于学生的身心以及个人品质的锻炼及培养,帮助全体学生树立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品质,让学生快乐运动,享受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积极的改变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在重视起对于学生的体育文化与技能的培养的同时,不断拓展体育技能实践范围。不仅如此,还要科学合理的确定短期以及长期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标准来督促目标的完成。以羽毛球教学为例,短期目标可以是利用短短几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了解羽毛球比赛规则,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能曰而在实制定长期教学目标对的过程当中,可以是为提高学生的羽毛球运动水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主要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4.2、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所采用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积极的创新优化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数字资源的建设应用于体育教学当中,通过野课上学技术,课下看视频冶的方式实现新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做好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工作,进而使得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促进自身的体育水平的提升。以跑步这一项运动为例,要想帮助学生掌握跑的更快的方法,首先就要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体形态结构,进而帮助学生掌握最合理的跑步姿势,发力方法。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积极的做好示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而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教学活动当中,将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

4.3、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讲解与示范、诙谐的语言等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出学生们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而更加全身心的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感受来自体育运动的乐趣。众所周知,很多学生有着较强的好胜心,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竞赛活动的方式,激发出学生们的好胜心,在体育活动当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并感受到来自成功的喜悦。

4.4、坚持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结合

学生每天需要学习6-7个小时,运动的时间非常少,这会导致学生出现身心疲惫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开展趣味性的体育活动,能够在缓解学生的身心疲劳的同时,提高其身体素质。基于此,我们就可以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两者进行融合,进而在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在这里需要我们指出的是,我们要确保所开展的体育游戏的科学合理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体育游戏教学的育人功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并在活动当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4.5、充分利用体育场地和设施,扩大活动空间

首先,针对学校现有资源,应想方设法的进行充分的利用,在不影响其他班级教学以及安全的前提下,在教学楼、宿舍前,可以安装一些乒乓球台,还可以将一些闲置的教室设置为健美操教室,以此来实现对现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其次,学校要确定课程表设置的合理性,减少同一时间上课的班级数量,同时要确保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4.6、注重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充分的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运动项目,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提升体育水平,以此来更好的落实因人施教的教学理念。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几项自己热爱的体育运动,不仅更好的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享受体育运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极为有利的。

4.7、改革评价,健全和完善考评制度

传统的体育教学考核评价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无法实现对学生的体育技能、知识以及体育精神的全面考核。基于此,老师在考核评价的过程当中,应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素,进而将结果、过程评价两个进行有机的融合来实现更加科学的评价。举个例子来说,在跳高的时候,一些身高较矮的学生虽然非常努力,但是最终的成绩却并不理想,而一些身高较高的学生虽然成绩较好,但是技术动作却并不达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单纯的将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的话,必然是非常片面的。所以,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们在进行体育考核评价的过程当中,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融合,确保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全面性,使得一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体育斗志,同时也能够使另一部分学生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以此来更好的落实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

5、结语

第5篇: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友情式”分组的特点是学生之间心理相容、志趣相投。因为这种分组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之间坦诚相待地说出“心里话”。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因教师组织形式的失当而导致学生评价失控的现象屡见不鲜。如随机分组因操作简便使用率较高,教师倘若缺少必要的指导,学生互评往往演变成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总在不停地训斥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场面。这种现象在分组竞赛之后尤显突出。这样的学生互评如果教师不加以有效地干预,发展下去势必会造成两极分化。当然,严格地说,“友情式”分组只是更适合于对话式互评的教学实施,并非不可变通调适。具体而论,以这种分组方式组织互评通常容易显露学生之间相互吹捧、言过其实的弊端。因此,对话式互评时的分组方式要求体育教师依据教材的特点与班级具体学情等方面而定。

二、体育课堂心理氛围

体育课堂心理氛围是指班集体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所形成的一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它包括师生的心境、态度、情绪波动、师生间的相互关系等。体育课堂心理氛围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它是逐步形成的,而其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积极的体育课堂氛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信息与情感畅通交流,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此可见,学生意义对话式互评既需要“友情式”分组的“心理小环境”,更需要积极的班集体课堂心理氛围的“大气候”。

三、身体自尊

身体自尊是学生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敏感的组成部分。如果在体育教学中由于不正当的评价伤害了学生的身体自尊,那么学生就很难具有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好感。学生正确评价的态度与能力的有效形成也是新时期考量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艺的基本要求之一。笔者在教学中创设了一种“学习卡片”的评价手段,从而有效规避了互伤身体自尊的教学评价现象。“学习卡片”的评价手段是指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要求学生在体育课后针对同伴在课中的学习态度、拼搏精神、任务完成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不伤身体自尊的书面评价。实践表明,学生经过长期的评价训练,正确的评价态度与能力得以提升,反映在课堂中的相互评价也逐步趋于规范和精彩。

四、评价标准的多样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