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统计学分析法范文

统计学分析法全文(5篇)

统计学分析法

第1篇:统计学分析法范文

一、高一年级:私密周记,平稳度过

有人把高一年级称为“更学期”。学生刚由初中升入高中,在心理方面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正处于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生理发育、心理发展呈不平衡状态,心理稳定性较差,情绪化程度较严重,承受能力较弱。这一阶段,学生有三“不”一“缺”,即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高中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和对在新班级中自我定位的不确定,在情感上缺少安全感。所以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之一是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基于学生心理现状,为了能让学生平稳度过“更学期”,我对高一新生采取“私密周记、心灵按摩、平稳度过”的笔聊法。这种沟通方法能否走进学生的心田,关键是取得学生的信任。我将周记定位为“心灵驿站”,倡导“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写法,营造“用我笔书我心”的坦诚信任氛围。为了避免学生将周记当成又一项作业,我对此不设课代表,不统计上交人数,完全自愿。每周周记我亲自一本本收再一本本发,以确保私密性。每本我都用心去阅读,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细细揣摩学生“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困惑,慎重下笔,力求批阅到学生的心坎上,经常是我写的比学生的多。刚开始,部分学生将周记当成任务,或三言两语,或流水账应付了事。但一个月后,敞开心扉的学生越来越多,且出现迫不及待向我“讨要周记”的现象。基于此,我总是先通读全班的周记,优先批阅急迫需要安抚的学生的周记本,并及时发回,以保证在第一时间让需要帮助的学生及时得到帮助。有一个女生,在高一下学期开学一个月后,写了一篇题为“她是不是一个坏女孩”的周记,用第三人称叙述:有一位女生喜欢上班上一个男生,克制不住去想他,她是不是很坏,她该怎么办?我给她回了四段话:“谢谢你告诉我这个美丽的秘密”,谢谢她对我的信任;“祝贺你长大了!”欣赏异性是走向成熟的标志;“给你五分钟”,缓冲一下,目的是告诉她欣赏异性是很正常的行为,排解她的忧虑;为她支招,她的文科很好,她欣赏的那名男生文科也不错,尤其是历史和地理,因此我请她帮我想一个办法帮助班级中对历史、地理会考有畏难情绪的学生,目的是转移她的注意力。结果她欣然接受,自办“会考快乐大本营”,且念及“私情”,聘请那名男生当副营长,两人将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大大提高了我班的会考学习热情,尤其在地理学习上。在以后的周记中,她跟我探讨更多的是“会考快乐大本营”的运作情况及困难,偶尔还会抱怨副营长的不得力……通过周记这种无声似有声的沟通,我及时疏导了这位学生,巧妙地将问题解决了。总之,高一年级的学生是敏感的,又是可塑性很强的,我用笔对学生进行心灵按摩,让他们的心平静下来,让他们能尽快接受老师、亲近老师、信任老师,熟悉学校、适应学校、热爱学校,从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度过“更学期”。

二、高二年级:班级日志,同伴教育

有人把高二年级称为“断层期”。高二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这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根据有关调查,在这一时期,部分高二学生失去了奋斗的方向,找不到追逐的目标,从而缺少进取心和拼搏动力。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亲子关系的危机时期,很多孩子开始疏远家长,向外寻求同伴的理解。所以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之一是增强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基于这样的心理现状,我在高二学段采取“开放性班级日志——同伴教育,自我反省”的笔聊法。这种沟通方法是否被学生接受,并真正起到实效,关键是宣传到位、师生思想统一及教师的宏观调控能力。我将班级日志定位为“明亮的镜子”,倡导“实事求是、扬长曝短”的写法,营造“班集体是我们的家”的氛围。第一周,利用班会课学习新闻工作者“邹韬奋”的新闻舆论监督理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及写作班级日志,并设定奖项——最“韬奋”奖,同时邀请任课老师举行隆重的“班级日志”开记仪式。第二周,由我记录,起到定格调、定方向的作用(这一周学生们往往已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以后周一到周五,按学号每两天由一个学生记录,周末再由我把关进行一周总评,月末进行“最‘韬奋’奖”评选。记得有一届班级有一个顽疾——抄作业,总是屡禁不止,我和任课老师商量好,分头找一些总是抄作业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其中正好有一位学生轮到他记日志,他有点委屈,因为他正好那天也抄了作业,且被我谈过话。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在第一天写了题为“饶了抄作业的兄弟们吧”的日志,诉了一通郁闷,在班级引起了共鸣。我看到后找他聊“他们为什么抄作业?抄作业的后果是什么?”他似乎有所悟。第二天他又写了题为“帮帮抄作业的兄弟们吧”的日志,同样在班级引起了共鸣,并在“民间”自发组织了“禁抄”纠察队,问题迎刃而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通常愿意听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这就是“同伴教育”。因此,我在“多事之秋”的高二采取了开放性班级日志,以期达到生生间的同伴教育的目的,再通过自我反省促使个体的修正,从而营造“你追我赶”的班级学习氛围。

三、高三年级:温馨纸条,释放压力

第2篇:统计学分析法范文

关键词:妇科;医院感染;管理;感染预防

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在院接受治疗期间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也是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主要不良事件[1-2]。近年来,医院感染相关的医疗纠纷的发生逐渐引起多方面的重视,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内容[3]。对此分析了妇科治疗室感染的预防与管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10月,医院自2019年2月起由专人负责收集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进行妇科治疗室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将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中筛选出的影响妇科治疗室感染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并纳入院感染管理的防控和预防工作流程中,2018年4月~2019年1月为实施前,2019年2~10月为实施后。实施前患者中,年龄为23~70岁。实施后患者中,年龄为23~70岁。实施前后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感染预防与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由专人负责收集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应用国内外常见的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方法,将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水平进行量化。再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可能影响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妇科治疗室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具体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为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2)管理方法的优化。将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中筛选出的影响妇科治疗室感染的风险因素进行筛选,结合本科室实际管理情况,将筛选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并纳入院感染管理的防控和预防工作流程中,应用于实施后患者的管理中。

1.3观察指标

设计科室管理质量评价方法,从无菌操作流程、环境管理质量、消毒流程规范、及时隔离、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管理质量的评价,各项目满分均为10分,分数越高表明相应项目的管理情况越理想。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妇科治疗室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妇科治疗室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无菌操作、环境管理、器械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均为影响妇科治疗室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见表1。

2.2实施前后的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的无菌操作流程、环境管理质量、消毒流程规范、及时隔离、患者满意度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2。

3讨论

及时的上报医院感染病例、科学的监测医院感染病制定相关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能够有效的反映医院感染的实际管理情况,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研究中的热点。然而,任何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均来自于对管理目标的实际应用效果,要想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手段,首先要分析引起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4-6]。这种管理思路来源于根因分析法,是临床应用的主要管理工具之一[7-8]。本研究中基于该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妇科治疗室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随后针对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管理方法的改进。从而实现提升管理质量,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效果。本研究中,在感染预防与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阶段,由专人负责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应用国内外常见的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方法,将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水平进行量化。再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可能影响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妇科治疗室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具体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为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无菌操作、环境管理、器械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均为影响妇科治疗室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对统计学数据的分析结果发现,无菌操作合格的情况下,其发生感染的风险将较无菌操作不合格情况降低6.398倍(OR=6.398);环境管理合格的情况下,其发生感染的风险将较环境管理不合格的情况降低5.302倍(OR=5.302);器械管理合格的情况下,其发生感染的风险将较器械管理不合格的情况降低2.726倍(OR=2.726);效度隔离管理合格的情况下,其发生感染的风险将较效度隔离管理不合格的情况降低3.487倍(OR=3.487);健康教育工作合格的情况下,其发生感染的风险将较健康教育工作不合格的情况降低3.180倍(OR=3.180)。可见,在对妇科治疗室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各个项目对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力度从大到小分别为:无菌操作、环境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器械管理。因此在随后的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管理中,主要针对以上方面进行了管理方法的优化。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将感染预防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后,感染管理质量在无菌操作流程、环境管理质量、消毒流程规范、及时隔离、患者满意度方面均得到明显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实施后的无菌操作流程、环境管理质量、消毒流程规范、及时隔离、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证实了通过分析感染管理质量影响因素制定感染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可行性。也间接说明了医院感染的管理应从无菌操作、环境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器械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力红,赵霞,张京利,等.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5391541.

[2]徐晓梅.PDCA循环法在降低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5(11):185186.

[3]薛菊兰,周红,王向荣,等.影响临床医师报告医院感染病例的原因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6):41284130.

[4]赵会杰,王力红,张京利,等.应用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1):48364840.

[5]陆颖.医院医院分娩室医院感染管理及预防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4):634635.

[6]杨晋如,刘丹,谈宜斌,等.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的网状路径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2):148154.

[7]曹煜隆,单娇,包小源,等.中国医院感染控制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热点分析———基于SIFIC论坛的数据挖掘[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2):164168.

第3篇:统计学分析法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病毒;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

计算机在日常使用中容易受到各类网络病毒的侵扰,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让广大用户对数据挖掘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病毒防范中的应用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认知,从而通过合理应用该技术实现提高计算机网络病毒防范整体水平的目标。

1数据挖掘方式

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的时候,首先需要收集对应的数据信息,然后,针对数据需要做好预处理上的操作,这样就能够满足挖掘数据、构建模型等对应的操作活动,并确保相关活动有序的开展下去;同时,针对数据信息,可以实施整体性的评价处理。对于数据挖掘这一个过程来说,数据本身的预处理是针对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的一个准备过程,该过程可以有效的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数据的编码处理,进而为后续数据挖掘工作奠定基础数据挖掘过程是通过机器学习法、统计学法、数据库法等不同的种类的算法,从而获取较高精度的预测模型,并且通过构建最终的模型以及对于模型合理有效的评价,从而有效的剔除其中存在的冗余信息内容。因此,在使用数据挖掘技术之后,可以合理优化处理数据信息,并发现以及解释数据信息中的隐藏信息,然后做出对应的反馈处理,这样就可以满足对病毒的有效预防处理[1]。

2数据挖掘技术在防范网络病毒中的构成

2.1数据源模块

数据源模块在整个数据挖掘技术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它源自抓包程序,数据源模块在运行环节本就是网络朝着主机系统发送数据环节所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包,属于针对性分析数据包。原始的网络数据包主要是存在于数据源模块,这就代表其某一个数据库信息的数据结构组成本身就在数据源模块之中。在获取对应的数据信息之后,程序就会直接进入下一道程序之中,一般属于预处理模块[2]。

2.2规则库模块

应用规则库模块可将规矩聚集到一处,然后对于计算机网络病毒出现的特征进行分析,识别这一部分特征,做好对应的聚类分析处理,这样就可以实现相关数据的对应,并且将其同病毒的信息记录和数据挖掘的环节相互结合起来,可全面的分析网络系统之中潜在的病毒数据,在日后的计算机网络运行环节一旦出现类似的数据信息,就意味着网络病毒的出现,此时需要将规则库模块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并且及时的予以提醒,满足病毒的防御要求。同时,应用规则库模块,还可以有效的鉴别不同的网络病毒,能够通过聚类分析功能,从而针对不同的数据集做好对应的标记处理。首先,分析不同种类的数据集,等待分组完毕之后做好多组数据的归类,每一组数据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规则库模块就可以利用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实现对于病毒的鉴定,确保其鉴定的最终效果。

2.3预处理模块

预处理模块,也就是预处理所抓取的数据包,其本身属于基础阶段,要求能够将自身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能够分析与转化所抓取的数据信息,能够通过对应的变化与识别处理,就可以高效的处理数据信息,确保数据处理的实际效率。在配合上预处理,就可以将数据处理的时间进一步的缩短,并且还可以确保其数据分析对应的效果。

2.4数据挖掘模块

应用数据库挖掘模块,实际上就是汇总挖掘的数据信息,通过合理有效的算法收集,整合挖掘的数据信息,然后将其形成完整的事件库。事件库理念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病毒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模块就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递到决策模块,使其进行自行处理。简而言之,数据挖掘模块本身就发挥了数据传送、整合以及汇总的作用[3]。

3计算机网络病毒防范中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

3.1数据挖掘技术的方法

针对数据挖掘技术的主要方法而言,其主要包含了关联挖掘和统计学分析两个方面,通过具体的分析,可对其有清楚的认识。3.1.1关联挖掘在实施关联挖掘之中,还需要合理的挖掘数据库之中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联规则。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主要是通过某一出现对象,从而对另一个对象进行推断,亦或是分析与推断同时发生的规则。在关联挖掘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关联分析,从而挖掘出数据信息之间隐藏的关联,并且基于已知的情况,就可以推测未知的问题。针对关联规则,如X→Y的蕴涵式,其中,X代表的是关联规则中的先导(LHS),而Y代表关联规则的后继(RHS)。对于挖掘关联规则的过程,其主要涉及到两方面内容:一个是要从资料几何里把高频项目组找出来;另一个是基于高频项目组形成针对性关联规则[4]。

3.1.2统计学分析法在数据库当中,字段项和字段项之间有两种关系的存在,其包含了函数关系和关联关系。在进行数据的分析过程中,所运用到的统计学分析法包含了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成分分析。在统计学分析法之中,其研究与分析的是研究数据信息的规模、速度、范围以及程度等对应的数量关系,这样就可以实现事物与数据之间变化规律、发展趋势以及相互关系的揭露,并且做好对应数据信息的准确解读以及未来的预测。基于本质情况来分析,统计学分析法也就是利用数学的方式来建立出对应的数学模型,通过调查的方式来获取多种数据信息以及对应的资料,最终实现对数理的统计和分析处理,然后形成定量的结论,这就是现阶段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并且其精确度更佳、客观性更强,同时科学度也更高。

3.2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过程

在使用数据挖掘技术的过程中,应着重考虑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相应的模型匹配问题,通过具体的、有效的操作实现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

3.2.1数据收集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本身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相互匹配的,要基于计算机技术建立数据挖掘过程。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下,社会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就成为信息数据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加强对用户隐私的保护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能够完成数据信息的快速收集、分析以及处理,同时也包含了数据信息的归类以及数据信息的筛选等对应的技术。在当今社会下,人们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度在不断的提高,并且网络技术也在持续的更新,在各个行业之中,数据挖掘技术就得到广泛的使用[5]。对于防范计算机网络病毒的过程而言,对数据挖掘技术的合理选择和有效应用就能够借助数据挖掘的数据收集功能,针对计算机病毒本身构成的数据信息、传播途径等做好对应的数据收集处理,这样就可以将病毒之中存在的不安全信息加以确认。除此以外,通过代码形式也可以阻止计算机网络病毒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入侵,当计算机系统受到破坏时可以把计算机程序变成其主要的支撑。所以,合理的分析代码程序,才能够实现对网络病毒合理有效的防范。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就可以直接从大量的数据信息之中进行收集,找到与计算机病毒存在关联性的病毒代码程序,然后相对应的进行病毒代码程序数据的分析处理,这样就可以将病毒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加以明确。其中以计算机代码为主要载体的计算机网络病毒程序在制作环节显得更加复杂、繁琐,而病毒代码程序和普通的计算机软件之间是存在共性的,所以在实际的制作环节,和计算机软件的制作也是相互一致的,其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与功能。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合理使用,就能够利用分模块的形式来收集不同的病毒数据信息,并且在对应的收集环节,会有大量网络收集信息的获取,这样就可以对应到特定网络数据形式以及网络数据内容的获取,然后利用网络模块的方式,就可以分析处理病毒信息。

3.2.2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数据收集完成之后,基于统计学的方法来初步的进行处理,分析阶段,则主要是强调对于关联挖掘法的实际应用。如,在某个区域多发扫描侵袭的问题,并且其比例超出60%,这样就可以了解病毒传播主要是利用点-面的方式来进行的,同时在对病毒关联性进行深入挖掘,可以发现网络病毒的发源地主要集中在公共计算机领域,其占据的比例达到80%。因此,建议对公共计算机领域,例如,网吧、企业等领域的计算机做大规模的扫描,针对可能存在感染的移动设备,也需要将分析和数据处理结果作为基本依据,通过针对性的控制扫描传播,最终满足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效果,关于数据处理分析以及其防御过程(如图1所示),有利于针对未知攻击模块进行异常分析,从而明确未知攻击类型,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6]。

3.2.3模型匹配对于模型的匹配,其本身属于一项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网络安全处理方法,主要体现在:通过分析之后,发现某个区域存在特异性的木马病毒,将会实施模型匹配,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可以对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事件进行收集,然后将其中多件的网络病毒进行汇总与分析[7]。通过分析之后发现,大约有70%左右的木马病毒是通过安包装方式进行传播,还有一些广告插件中也会带有隐藏的病毒,而大小通常在5MB之内。从后续的工作来看,侧重于带有类似特征的数据包,将其输入到默认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当中,可以形成防火墙,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网络病毒进行有效拦截,并且提出相关的人员做好对应的处理,从而确保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性。以数据挖掘结果而构建的防火墙工作态势(如图2所示)[7]。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的病毒防范之中,合理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对计算机感染相关网络病毒的有效规避,同时还可以帮助计算机提升其使用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对数据挖掘技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具体的操作之中,还需要找准方向,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如数据处理、模型匹配等,通过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最终就可以实现对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范,确保计算机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亚熙,黄家祺.浅析数据挖掘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09):61-62.

[2]石燕.数据挖掘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0(17):55-56.

[3]黄炜.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系统设计[J].机电信息,2020(23):140-141.

[4]王曼.计算机网络安全病毒防御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0):112-114.

[5]王仡捷.数据挖掘在计算机病毒防御中的应用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0,35(03):22-25.

[6]唐永军.数据挖掘在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9(07):61-63.

第4篇:统计学分析法范文

关键词:优势学科;医疗服务;医院管理

医院管理是一个宏观的范畴,包括的内容和部分较多,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建立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目的在于对现有管理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和系统的评估,并有效指导管理方法的实施。主要探讨了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儿科医疗服务体系的方法,以及采用优势学科为主导的管理方法的管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统计2016~2019年的医院儿科的工作日志,选择以下指标组成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证性指标(X1)、服务指标(X2)、医德医风指标(X3)、安全性指标(X4)、个性化管理指标(X5)、药学服务指标(X6)、患者满意度指标(X7)。

1.2方法

2016~2017年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对儿科进行常规管理,包括规范用药、健康宣教等。2018~2019年在传统管理方法基础上以优势学科为主导优化管理流程。首先成立优势学科管理小组,主要由临床医师、临床药师、护理人员组成。小组通过会议的形式分配任务,由小组成员对影响儿科管理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汇总相关影响因素。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为患儿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和安全管理措施,规范用药管理,加强药学服务流程和质量。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2016~2019年的各指标评分情况,各指标评分满分10分,见表1。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应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儿科管理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各指标对儿科管理质量的影响。

2结果

2.1主成分分析结果

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反映儿科管理质量的指标中可以提取4个公因子,特征值分别为3.261、1.607、1.196、1.094,均大于1,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3.369%、26.447%、11.332%、10.503%。说明用这4个公因子来分析儿科管理质量的解释能力较强。经比较各年份的管理质量的综合公因子得分,统计结果显示,管理质量与时间有明显相关性,2019年的管理水平最高,2018年次之,其次为2017年、2016年。见表2、表3。

2.2管理质量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2018~2019年的保证性指标、服务指标、医德医风、安全性、个性化管理、药学服务、患者满意度等评分,均显著高于2016~2017年(P<0.05)。见表4。

3讨论

医疗服务体系及医疗管理体系的构建,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关键,服务和管理体系中管理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既要能涵盖影响科室管理质量的各个管理环节,也要同时进行评价方法的设计[1-2]。本研究中主要通过构建儿科医疗服务体系评价了优势学科为主导的管理方法管理效果。优势学科为主导的管理理念本质上是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主要途径[3]。以优势学科为主导的管理模式的实施理念,在于对优秀管理资源的整合。医疗机构为了实现全方位的专科管理,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将现代医疗管理模式转变为决策型管理模式,应积极的实施优势学科为主导的管理方法,系统的整合医疗资源,规范的设置诊治策略[4-5]。从患者方面来讲,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为其提供个性化管理的途径也是优势学科为主导的管理模式。通过优势学科为主导的管理理念,可以将不同专科领域内的专家资源进行整合,为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心理状态、不同服务需求的患者提供有层次的医疗服务。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提升科室管理水平,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本研究采用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以优势学科为主导在儿科管理中的管理效果。统计结果显示,反应管理质量的指标,如保证性指标、服务指标、医德医风、安全性、个性化管理、药学服务、患者满意度等中可以提取出4个公因子,特征值分别为3.261、1.607、1.196、1.094,均大于1,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3.369%、26.447%、11.332%、10.503%。说明用这4个公因子来分析儿科管理质量的解释能力较强。经比较各年份的管理质量的综合公因子得分,统计结果显示,管理质量与时间有明显相关性,2019年的管理水平最高,2018年次之,其次为2017年、2016年。各年度间管理质量的各项目评分比较结果也显示,2018~2019年的保证性指标、服务指标、医德医风、安全性、个性化管理、药学服务、患者满意度等评分,均显著高于2016~2017年(P<0.05)。以上结果均提示,将优势学科为主导的管理方法纳入儿科管理工作中,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对医院儿科采取优势学科为主导的管理方法的管理效果,通过比较各年度管理质量的评分结果,发现优势学科为主导的管理方法,有助于分析影响科室管理质量的相关因素,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游苏宁.医疗管理的观念革命护佑生命的工作清单[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9,34(7):21.

[2]付非,陈爽,王莹,等.国外传统医学与现代医疗体系融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3):309-311.

[4]毛棉,杜姗,蒋刚.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9,30(6):857-862.

第5篇:统计学分析法范文

1.1对象

2010年2月—2011年12月对31名手术室在职护士进行案例分析法安全教育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年龄:24~41岁,平均29.3岁;工龄1年内新护士5名,1~5年9名,6年及以上17名;学历:中专3名,大专24名,本科4名;职称:护士14名,护师13名,主管护师4名。

1.2方法

1.2.1收集案例

由护士长组织全科人员参与收集自2008年以来发生在手术室的护理风险和差错事故,案例可以来自网络、报刊、兄弟医院或科内等。

1.2.2分类整理

由护士长和安全质控组组长对收集到的25个案例进行分类、整理,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20个,涉及用药、物品清点、医院感染、标本管理、精密器械仪器管理、收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制作成PPT形式,配以图片,命名为《手术室护理案例汇编》,并不断更新。

1.2.3培训

将《手术室护理案例汇编》作为每年科内护士培训的内部资料和安全教育的内容之一。具体培训:由护士长和安全质控组组长负责,组织所有护士一起讨论总结。通过对案例的剖析,讨论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及防范措施,使大家从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差错事故再次发生。采取定时培训和随时培训相结合:所谓定时,就是科内每月组织1次全科人员参加的护理安全会议,会议除总结分析当月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生的不良事件外,选择1~2个与当月发生的不良事件相关的案例进行培训和学习,学习后再进行讨论;随时培训则是在工作中碰到的与之有关的隐患进行现时说法。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将案例与科内制度、工作实际相结合,如:在培训“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和流程”时,穿插与标本管理有关的案例来举例说明,即医院和科室为什么规定这么做,不这么做就会发生类似于某案例中的安全问题等,以更好地帮助科内护士特别是新护士理解一些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3评价指标

(1)护士考核情况。考核分为2方面,一是安全知识考核,二是案例分析能力考核,均采用百分制进行计分,各占50%,最终成绩为两者之和。考核时间为培训前(2010年1月)及培训后(2012年1月),无法参加科室统一考核的病产假护士,在其上班后单独组织考核,成绩计入科室平均分。(1)安全知识考核:护士长对有关安全知识和制度流程进行命题,组织统一时间进行闭卷考试。(2)案例分析能力考核:护士长选出一些典型案例编号装入密封袋内,每名护士随机抽取1个案例,写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列出改进措施,由护士长对上述指标进行评分。(2)科内差错事故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士的安全知识及案例分析能力考核情况比较

培训前、后护士参加考核人数均为31名,培训前成绩为(78.66±7.66)分,培训后成绩为(92.05±4.43)分,培训前后护士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76,P<0.01)。

2.2手术室护士接受案例分析培训前后2年护理差错比较

我科2008—2009年共有护士29名,其中新护士4名,2年的手术总量14831例次,较前2年增长15.039%,2年中发生护理差错和纠纷5起,其中与新护士有关的4起;2010—2011年共有护士31名,其中新护士5名,2年的手术总量为18138例次,较前2年增长22.298%,2年中发生护理差错和纠纷3起,其中与新护士有关的1起,护理差错和纠纷发生情况较2008—2009年虽无明显减少(P>0.05),但在工作量增幅较大的情况下,其发生率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

3讨论

3.1在手术室护士安全教育中应用

案例分析法加强了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巩固了护士的安全理论知识手术室涉及专科多,工作节奏快,同时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多,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出现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3]。培训仅仅以授课的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手术室护士安全教育的需求,也无法充分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再现教育,给护士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料和安全课堂,营造了安全护理文化,引导大家将“安全第一”作为护理工作的首要价值取向,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自律性和安全意识,全科护士的安全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培训后安全知识考核成绩较前显著提高。

3.2在手术室护士安全教育中应用案例分析法提高了护士识别风险的能力

讨论分析的过程,可以让护士刻骨铭心地记住一些深刻的教训,少走许多弯路,如同给护士建立了一道安全屏障。另一方面,案例分析更加形象地帮助护士找到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护士辨别、规避风险的能力。如:一名护士在讨论时说,每次洗手清点物品时就会想到发生在某院的物品遗留引起的医疗事故,所以会特别仔细认真,可见案例再现教育对护士起到了很好的安全警示作用。

3.3在手术室护士安全教育中应用案例分析法降低了护理差错、纠纷发生率

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重复性,在反复单一的重复劳动中容易麻痹大意,并且护士本身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存在的风险缺乏评估和预见能力,如何让护士“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倒2次”,“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错误有时是最宝贵的财富,通过案例再现教育,用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教训来敲响自己的警钟,让其主动参与,在互动中掌握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大家明白互助协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增强了科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了安全第一的理念,保障了护理安全,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科内自进行案例分析培训后,虽然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比较无差异,但在工作量增长的情况下,差错和纠纷发生率未上升反而降低了。由于新护士对工作环境、业务不熟悉,理论结合实际的工作能力差[4],故发生差错的概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新护士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在工作中反倒比老护士胆子大,易莽撞[5]。我科2008—2009年发生的差错纠纷大多与新护士有关;2010—2011年发生的与新护士有关的差错纠纷明显减少。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