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债券投资风险范文

债券投资风险全文(5篇)

债券投资风险

第1篇:债券投资风险范文

[关键词]证券公司;债券投资;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债券市场迎来了重要发展阶段,结合我国当前债券市场发展情况可知,市场整体发展比较完善和成熟。债券是一种具备良好收益稳定性以及流动性的投资形式,不过在投资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例如在投资中会经常面临价格变动、通货膨胀等各种风险。所以,对证券公司来说,要想在工作期间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就需要对风险进行合理化分析,同时需要对风险进行综合管理和控制,进而可以降低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现时期,证券公司债券投资风险管理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因此要对风险高度重视,做好债券投资风险管理工作,减少投资风险出现,给我国证券公司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1加强证券公司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的意义

结合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情况得知,债券投资自身具备良好发展前景。债券是一种投资工具,自身具备收益平稳、流动性强等特性,但是也会面临各种风险。例如,政策变动风险、信誉风险等。为了保证证券市场稳定发展,在债券投资过程中,证券公司需要加大债券投资风险管理力度,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投资策略,实现对投资风险科学管理,将各种风险把控在合理范畴内,防止不必要风险出现,降低给证券公司带来的影响,让证券公司获取理想收益的同时,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2证券公司债券投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风险意识薄弱

从当前情况来说,我国部分证券公司相关人员对投资风险管理意识不高,风险管理工作不深入。证券公司在投资来源和投资方式上比较单一,筹资活动缺少创新性,再加上没有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导致证券公司债券投资风险管理不到位,引发各种风险。另外,公司基层人员不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对债券投资风险认识不全面,在出现风险的情况下,无法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让公司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公司发展。最几年,券商的固定收益类业务出现多起风险事件,国海证券的“萝卜章”事件,导致整个债券自营同业出现信任危机;网信证券2018年债券自营业务出现巨亏30亿元的情况,导致公司净资本直接降为负30亿元。

2.2管理体系缺失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证券市场也朝着市场化方向进展,不过由于债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导致在投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基础制度支撑,导致债券投资过程中出现各种风险和问题,从而使得债券投资风险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同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较强,从而导致证券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限制,不过政府可通过宏观调控实现基本的责任和义务,此种市场调节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风险管理效果。在债券市场发展中,一般应基于投资资金需求进行融资工作,还要进行一些流通性较低的投资安排,长时间则可能会出现短融长投的情况,进而使得债券市场价格在一定时期出现大幅度高频率波动,使得债券投资风险管理工作中出现各种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与此同时,部分证券公司由于缺乏风险管理认识,没有科学构建风险防范和管理体系,在实施投资活动时,缺少对投资项目全面考察和管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造成投资失败,影响证券公司平稳运营。

2.3监督管理不力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证券公司在运营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效益获取,忽略投资管理,并且也没有科学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内部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给风险出现营造了条件。从我国立法的实际情况上分析,监管投资风险相关的法律法规机制比较短缺,所以,债券投资实际工作中必定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投资比例并未结合法律法规进行阐述,进而使得投资过程变得隐蔽,难以被外界获取,影响了风险管控的实际操作性。并且,债券投资在实际工作中,监督机构应该全面透明的对相关机构的投资工作进行监督,可实际上并未对真实投资组合进行合理监督和分析,从而使得债券投资管理工作缺少有效的约束和管理,极易产生投资风险。

3加强证券公司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3.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投资风险往往以客观形式出现,产生于各个投资环节中。因此,证券公司在债券投资管理过程中,需要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投资风险管理体系,让所有职工都能结合实际需求,实现风险管理,减少投资风险出现。证券公司领导人员需要树立良好风险管理意识,并自主参与到风险管理活动中。与此同时,公司需要定期开展风险培训工作,让每个职工都能认识到投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严格按照风险管理要求,落实投资风险管理工作,实现对投资风险的科学控制。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掌握风险管理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根据公司风险管理要求,安排专业审计人员追踪管理,及时找出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处理,提升证券公司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水平。

3.2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提升债券投资项目财务管理水平,需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只有在专业体系的引导下,才能实现对债券投资项目科学监管,防止投资风险出现。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金融债券工作要顺应市场发展,减少不必要风险出现,需要科学创建良好的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环境,建设完善的管理体系,转变内部人员管理思想,让投资风险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落实,将投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畴内,扩充公司整体收益,促进证券公司健康发展。并且,我国的债券市场一定要树立长远发展思想和观念,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将目光放在长远目标上,提倡经济发展形势和世界经济发展充分接轨,不但可以减少投资风险,而且可以无限提升投资风险预防效果,便于改善国内市场发展情况。此外,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交易机制进行完善,降低市场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成本,降低市场波动,强化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效果。在证券公司内部管理中,还要建设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加强对投资活动监管,及时找出存在问题并处理,减少投资风险,保证公司投资安全。

3.3加强投资风险监管

加强证券公司投资风险监管,可以保证债券投资工作顺利进行,让证券公司获取理想效益的同时,减少债券投资风险出现,促进公司长效发展。首先,我国政府要结合实际情况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基金法》等,监管部门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要求进行监管控制,提升证券管理可行性和规范性,根据各项法律要求,让监管部门顺利落实自身工作职责,在公司内进行周期性控制和管理工作,在整个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违法现象就要及时处理和惩治。其次,证券公司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根据监管要求,制定监管体系,明确管理职责,让每个人员都能给予风险监管工作高度重视,从各个环节入手,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强化证券公司风险抵御能力,增强公司综合实力,引导证券公司健康发展。

4结论

总而言之,基于证券公司实际情况对债券投资风险进行合理管理,使得债券投资风险管理能够朝着良好方向发展,使得投资工作更加稳定和安全,可以为证券公司赢取更多经济效益。以证券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不过,在实际工作期间,一定要结合证券公司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各种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和市场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对证券公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具体对策并及时执行,从根本上推动证券公司的平稳发展和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淼.证券公司发行承销公司债券基本流程、易发风险及改进建议[J].纳税,2017(9):9-10.

[2]马保明.证券公司风险管控工具有效性及动态决策研究———以债券自营业务流动性管理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5).

[3]张诗婕.证券公司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5):113-114.

第2篇:债券投资风险范文

关键词:中小银行; 债券投资; 信用风险

债券投资业务是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升资产质量的重要工具,具备收益稳定、风险可控等特点。因此,在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和留足必要的流动资金后,商业银行往往倾向于加大对债券类资产的配置力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2019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截至2019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86.4万亿元,其中存款类金融机构持有债券余额为49.6万亿元,持债占比为57.4%。债券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除发放贷款之外的第二大资产配置对象。信用债的投资价值与投资难点从债券品种分析,在负债成本压力加大、贷款整体收益率难以有较大提升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配置信用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一是收益相对较高,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风险小、收益低的利率品种相比较,信用债总体收益率要高出几十个基点。在资产配置中增加部分信用债,通过承受一定的信用下沉可以提升总体收益水平。二是信用债与贷款相比风险较低,且在信息披露和流动性等方面优势明显。截至2019年末,我国信用债市场整体违约率低于1%(含城投债券),低于国内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1.86%)。但从投资者角度来看,不同商业银行在债券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方面差距明显。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国家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债券市场出现低收益率与高信用风险并存的局面,债券违约事件增多。相对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的债券投资业务在资产规模、系统支持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劣势。中小银行应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明确自身定位,增强分析研判能力,完善信用风险防控手段,提升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伴随经济周期走低和行业景气度下行,企业的债务压力普遍偏重,债券发行主体违约频率增加。国内债券违约呈现规模持续上升、行业分散、企业地域分布广泛等特点。截至2019年底,共有132个发行主体发生信用违约事件,发行主体共涉及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个行业。违约情况的复杂性给中小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风险防控带来了很大压力。

中小银行信用风险防控面临的问题

(一)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投研分析能力较弱相较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资金业务的从业人员较少,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对产业、行业发展动向及微观企业情况缺乏深入的分析和了解。而及时获取并分析行业及企业信息是债券投资决策和信用风险防控的基础,不仅直接影响机构的投资收益,更会影响机构资产配置的安全及资金业务的稳健运行。

(二)区位优势较弱,人才吸引难度较大受地区发展水平、信息资源、薪酬待遇等因素影响,目前,国内债券投资市场上专业的信用分析人才普遍集中于一线城市的大型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各地区中小银行对专业信用分析人才的吸引力较小。根据2018年印发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银监发〔2018〕4号)的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异地事业部、业务部、管理部、代表处、办事处、业务中心、客户中心、经营团队等都要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设立。此后在一线城市驻点的中小银行陆续将其金融市场业务团队迁回本地,但其在当地招聘的专业分析人员大多并未选择回到总行。

(三)信用风险防控依赖外部评级,缺少技术手段支撑目前,部分中小银行未能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对债券信用风险的识别仍然依托于发行主体的外部评级和债券本身的债项评级等信息。然而,如果从评级分布来看,国内绝大多数发债企业的主体评级都集中于AA、AA+和AAA三个信用等级,若参考国际公认的BBB-为投资级的标准,国内发债企业几乎全部为投资级。这种现状无疑给投资者的信用风险甄别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单纯依赖外部评级难以真正防范信用风险。

(四)债券投资依赖委外业务,信用风险抵御能力较低委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富余资金委托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在合同约定范围内进行投资的行为。2016年以来,伴随着资产荒的蔓延及市场流动性整体偏松,部分中小银行的投资团队及投资范围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于是开始着重发展委外业务。委外业务固然可以弥补中小银行自身的短板,提高投资效率和运营收益,但其将资金委托外部机构管理面临着信息不对称风险,比如,无法深入了解资产管理机构的投研策略、交易水平和风控能力等。若资产管理机构迫于收益压力而在底层配置高风险高收益的信用债券,一旦发生信用事件,委外资产的安全性将受到影响。

加强中小银行信用风险防控的举措

(一)加强内部团队培养,提高信用风险研究分析能力中小银行应加强信用研究团队的培养,培养一批懂业务、会思考、善分析的信用风险防控人才。具体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引进专业人才等手段,提升从业人员对信用债的敏感性和研究分析水平,从而提高制定合理的债券投资策略和防控信用风险的能力。

(二)寻求外部合作,实现债券投资稳健运行在内部人员尚未成长到位的情况下,中小银行可以通过投资顾问模式,在债券投前分析和投后监测方面得到市场专业团队相关建议,同时可以在合作期间逐步提高内部团队的投研水平,提升自身债券投资能力及信用风险监测水平。

(三)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打造信用风险管理“利剑”中小银行可以借助市场先进经验,加强债券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科学有效的内部评级能够校正目前债券市场外部评级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做到对发债企业信用状况的高效识别。此外,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过程同样是信用研究人才的培养过程,在学习内部评级体系方法论的同时,还可提高自身团队的业务能力和研究水平,做到人员与体系的充分融合,发挥内部评级体系的最大作用。

(四)认清形势,稳妥消化委外业务存量信用风险2016年以来,在低利率的大资管时代背景下,各机构委外业务的错配和杠杆问题较为明显,在相关业务的底层普遍配置了较大规模的长久期信用债券。在发行主体违约频次增加的情况下,各机构需要认清形势,贯彻落实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机构关于压降委外业务、严控信用风险的各项工作要求,积极稳妥消化存量委外业务所面临的信用风险。

小结

第3篇:债券投资风险范文

截至2011年底,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5.54万亿元,保险资金成为金融市场中的生力军。200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保险法》第106条第二款规定:我国保险公司资金可用于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与原保险法相比,首次将不动产投资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2010年9月3日,保监会《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及《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保险资金进行不动产投资及股权投资的实施细则,对投资主体、资质条件、投资方式、投资标的、投资规范、风险控制和监督管理等事项,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规定。至此,保险资金投资方式在立法方面已基本实现与国际接轨,投资范围全面覆盖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不动产、股权等各个项目。不动产和股权投资作为新的投资选择,都具有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特点,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保险行业的投资收益率。

债券投资因其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特点,成为保险资金投资的首选。在保险资金组合投资结构中,债券投资所占比重高达40%以上,既保证了保险基金投资的安全,又使保险公司可以获取稳定的利息现金流。股票投资则在流动性和灵活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1999年10月,保险公司被允许以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间接进入资本市场,但比例不得超过总资产的10%;2004年10月,保险资金获准直接入市,投资股票上限为5%;2007年,投资股票上限达到10%;2010年8月,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的余额合计不超过该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5%。在保险资金组合投资结构中,股票投资的重要性逐步提高。以中国人寿为例,在其公布的2011年度报告中,债权类与权益类产品的投资总额达到8472.5亿元,占比高达56.77%,显然,有价证券成为保险公司投资运用的主要工具。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金融市场风云变幻,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也随之出现起落,投资收益稳定性欠佳(如图2所示)。近年引起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大起大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从欧洲各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到美国国债评级的下调,各国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上涨,国际市场信心下挫,金融资产价格屡创新低。受此影响,中国出口形势严峻,企业订单大幅缩减,金融市场也遭受重创,证券类资产价格低位徘徊,上涨乏力。

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首先,表现在宏观调控方面。2010年来,人民银行先是连续12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从15.5%提高至21.5%;紧接着从2011年11月30日起,连续三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息。货币政策的变化体现了我国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节信贷,加强货币管理的意志,但也体现出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变动在加强,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在经济形势尚未明朗,宏观调控思路尚不清晰的时刻,金融市场的表现当然乏善可陈。其次,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众多中小企业在国际经济衰退浪潮中失去大量订单的同时,内需不足无疑是雪上加霜。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纷纷关停破产,引发了人们对于国内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担忧,这种担忧通过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显现出来,使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急剧下滑。综上所述,我国保险资金组合投资无论在质的方面还是量的方面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然后,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不佳导致近年了投资收益出现下滑。因此,认真审视保险公司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积极寻求风险管理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保险资金组合投资的主要风险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资产价格受市场因素影响发生涨跌的可能性,表现为股票、汇率、利率、商品等价格的变化。市场风险是一种系统风险,无法通过分散投资加以消除。市场风险中最常见的是利率风险,市场利率波动会直接引起投资收益的变化,对投资者影响巨大。根据我国保险公司公布的财务报告,我国保险资金组合投资的大部分资金投向了利率敏感性资产(例如国债),如果市场利率出现波动,对保险公司组合投资收益乃至本金安全都会带来重大影响。保险公司把巨额资金投向股票市场和不动产市场时,同样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股票指数和不动产价格的涨跌直接带来保险公司持有的股票及不动产市值的变化,威胁到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性。

信用风险。保险资金投资的对象主要是各类金融资产,发行人行为对投资结果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长期投资,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较大,给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保险资金投资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证券发行人或借款人无法清偿债务的风险;二是有价证券或借款人信用评级下降的风险。在国债投资中,信用风险相对较小;而对于各种企业债券投资而言,企业经营情况的各种变化均会影响到市场对其发行的债券的评价,并进而影响债券的市场价格,信用风险相对较大。

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保险公司实行负债经营机制,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必须尽可能保持匹配。保险投资资金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各种准备金,一旦发生约定的保险事故或遭遇重大灾害,保险公司就必须及时收回投资并支付赔款。这时,如果保险资金被大量用于中长期投资,流动性受限,而短期内频频发生灾害事故,就会给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制造非常大的压力,轻则资金周转困难,重则危及保险公司的生存。

政策风险。首先,宏观经济政策会引发系统性风险。例如,国家采取紧缩性调控政策,利率、存准率、信贷政策的从紧变化直接影响市场的资金面,导致市场中流动性萎缩,并进而导致金融资产价格下跌,引起市场恐慌,整个市场陷入低迷。保险资金在投资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往往会在系统性风险发生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其次,根据金融市场的现实情况,保险监管机构也会酌情一些政策性的指令或文件,直接对保险资金运用进行干预。例如,保监会制定的股票与不动产投资比例上限的规定、投资方式限制等政策,各家保险公司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保险资金投资运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大打折扣。综上所述,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使保险资金安全性受到挑战,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给保险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威胁。

我国保险资金组合投资的风险防范

一方面,对于各种不同的投资方式,必须从该投资方式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确定投资比例限度。首先,传统投资方式的比例上限应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其次,新《保险法》实施后,保险资金投资渠道进一步放开,对不动产投资、项目投资、质押贷款、境外投资等更要确定其投资比例上限,以防止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投资额度。保险资金的投资运用不仅要有比例上的限制,出于安全考虑,还应设置数量上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大型的保险集团,资金实力非常雄厚,即使投资比例并不高,但因为基数大,可能引发的风险损失也不是小数目。因此,应该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保险公司分别规定最高投资额度,实现投资风险的可防可控。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不乐观,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并造成保险业偿付能力的集体下滑。作为应对风险的储备金,防止保险公司经营危机的出现,偿付能力监管必须进一步加强。2012年7月5日,保监会下发了《关于保险公司加强偿付能力管理有关事故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应滚动制定三年资本规划,且要以动态偿付能力测试为基础,根据业务发展计划、未来的资本需求来制定切实可行的资本补充计划;同时要求保险公司在季末的偿付能力报告中,预测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可能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应当制定预案。而当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出现不足时,应当在一个月内制定偿付能力达标方案,采取措施使偿付能力达标。笔者认为,加强偿付能力监管还应强调两点:一是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要求,并要求保险公司建立投资风险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二是限制保险公司以发行次级债券提高偿付能力的做法,要求保险公司加强自我约束,控制投资风险,并转换产品设计理念及经营策略,以提高长期偿付能力为经营宗旨。

金融市场是保险资金投资运用的场所,金融市场是否成熟关系到保险资金的安全,所以,健全与完善金融市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降低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的基础与前提。而且,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也是提高保险资金组合投资效率的重要保证。中国股市历经几次改革,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也在入市、退市机制、上市公司分红、投资者保护及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但这并没有改变中国股市乱象的根源——法制不健全及过度投机。因此,加强立法、限制投机应该是规范我国股票市场的根本所在。对保险资金运用而言,债券绝不仅限于国债,安全性同样有保证而收益比国债高的企业债更受保险公司的青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债市场却非常狭小。债券融资作为国外最常用的融资方式,在中国受到冷遇,股权融资才是中国企业眼中的“摇钱树”,这与我国债券市场不发达是有紧密联系的。因此,要推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重点在于鼓励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具体而言就是简化审批程序,适当给予发债企业一些政策上的优惠。新《保险法》颁布后,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方式覆盖了定期存款、固定收益产品(主要指债券)、权益类投资(股票和基金)、不动产、基础设施、境外投资等方面,初步实现了投资多样化。就目前而言,保险资金的组合投资工具仍有拓展空间,比如黄金。在目前跌宕起伏的国际经济环境中,黄金无疑是能够有效对抗潜在的货币危机和资本市场系统风险的最佳工具,将其纳入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意义重大。

第4篇:债券投资风险范文

关键词:居民家庭;投资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建议浅析我国居民家庭金融理财投资风险管理与防范

前言伴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居民家庭对于理财投资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的环境,在为居民家庭带来一定经济收益的同时,带来了许多的金融理财风险,如果缺乏对这些风险的正确认知及深入了解,很容易导致家庭财务受损。因此,深入了解家庭金融理财投资风险,进行风险的管理以及防范,是保障自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

一、什么是家庭金融理财投资

家庭金融理财投资就是以家庭为单位,通过使用家庭财产进行的各种投资,使得财产能够达到保值,甚至是进一步增值,最终完成家庭所需的各种生活目标的过程,就是家庭金融理财。简单的来讲,家庭理财就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阶段性投资目标以及生活的确定过程,并在这一过程当中,对自身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资产分配状况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学习成果,或者是金融专家提供的建议,针对家庭的投资结构以及资产分配进行相应调整,并随时了解与资产相关的各种信息和状况,对过程当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及控制,最终实现家庭资产收益的最优化。

二、 居民家庭金融理财投资存在的风险

(一)储蓄存在的风险

储蓄作为目前我国居民家庭最主要的财产储存方式,与我国绝大多数居民存在的保守理财以及金融投资心态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我国绝大多数居民家庭都认可银行储蓄,因为是国家直接控制的一类系统,因此非常安全。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如果居民家庭在定期到期之前提取存款,那么银行进行结算时,储蓄利息只能按照取出当日的活期利率进行支付,相较于定期储蓄的利率而言,活期利率非常低,相比较之下,就相当于对家庭财产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而居民家庭储蓄的金额越多,那么这一情况可能造成的损失就越高。除此之外,如果银行存款的利率低于居民家庭自身消费价格指数时,也会造成家庭财产利益的损失。

(二)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

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作为一项操作简单,并且种类多样的投资手段,目前我国许多居民家庭都愿意购买一些金融理财产品以及基金,而这类投资项目同样也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由于家庭投资的盈亏,最终是由金融机构进行决定的。因此,如果金融机构自身管理出现问题,或者是运营受到损失,会直接导致投资产品价值的衰减,而一旦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就直接意味着金融产品的贬值,最终导致家庭投资的利益损失,甚至是家庭财产的极大缩水。

(三)股票存在的风险

股票虽然是一种投资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但是与收益成正比的投资风险,也是所有家庭金融投资理财中最高。针对普通的居民家庭而言,由于影响股票的影响因素较多,并且股票的涨跌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因此,普通家庭投资股票很容易遭受损失。如果居民家庭不小心买到的股票下跌,甚至是被套牢,那么家庭投资的风险直接就转化为财产的缩水。因此,普通居民家庭需要正视股票这一投资途径,了解其存在的巨大风险。

(四)房地产投资存在的风险

我国许多资产较为雄厚的居民家庭,会将房地产投资作为一项主要的家庭金融投资途径,并且由于房屋是每个居民家庭的必需品,因此,将其作为投资进行倒买倒卖,对居民家庭的投资眼光以及消息来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往往房地产投资需要投入较大的金额,而普通居民家庭往往难以承受,如果投资失败,往往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五)实物投资存在的风险

居民家庭进行实物投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黄金、玉器、文物等一些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物品。针对一些家庭财产较为丰厚的家庭,或者是具有较强文化底蕴的家庭而言,这是一种较好的投资途径,但是这不能掩盖其存在的风险。由于艺术品以及玉器的价值,受到社会局势,市场环境影响较高,因此价值往往并不稳定,如果缺少足够的相关基础知识储备,普通家庭参与其中,往往会买到一些赝品,为家庭金融投资带来巨大的风险。

三、 居民家庭金融理财投资风险管理与防范对策

(一)主动了解金融投资理财知识

想要有效地规避家庭金融理财投资存在的风险,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进行理财知识以及投资风险的学习,除了可以通过购买相关书籍观看电视节目,在报刊以及新闻当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管理以及防范投资风险,金融理财的相关知识。在进行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一定要重视系统化、多视角以及全方位的学习,通过对理财知识的留意以及主动探究,居民家庭可以及时了解,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一些优质的理财项目,科学的规划设置具体的投资金额等。

(二)培养良好投资习惯

由于我国居民家庭主流的生活习惯是勤俭节约,并且十分重视投资的稳定性,家庭的投资消费观念较为保守。因此,许多居民家庭在进行家庭资产的规划过程当中,主要是通过节俭消费来降低家庭的开支,进一步达到提高家庭财产储备的目的,最终将剩余的资金通过储蓄的方法进行理财。因此,我国居民家庭的储蓄率较高,但这一传统的理财行为过分强调对于消费的规划,却忽视了对于投资的规划,导致居民家庭的金融理财投资收益难以最大化。因此,居民家庭及时转换传统投资观念,在正确了解并且深入认知各项投资风险的基础上,科学适宜的进行家庭金融理财投资,培养一个良好的家庭理财习惯。

(三)保持正确心态,避免落入投资陷阱

由于金融投资本身具备不确定性,因此存在盈利的同时,也存在亏损的可能,所以居民家庭在进行金融投资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避免面对某一投资项目时,将所有家庭资金全部投入其中,造成巨大的投资风险,也需要避免在投资过程中患得患失,而不知道该投资哪一项金融项目,而是应该对投资这一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并且正视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这才是居民家庭健康的金融投资基础。除此之外,金融投资不会存在没有风险的投资项目,过于相信别人的言语,而忽略自己了解的金融风险以及相关知识,在投资一些金融项目时,必须仔细研读相关内容,对于自己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刨根问到底,对于利率当事人以及时间和承担责任,需仔细弄清楚,而对于一些购买的理财产品,则必须当面仔细阅读相关说明书,解决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四)合理投资债券及货币产品

由于金融市场受到多元因素的影响,因此变化较为剧烈,所以家庭在进行金融理财投资时,应当更多的选择一些投资风险较低的产品。货币及债券作为理财产品中风险较低,且收益较为稳健的一类理财产品,普通居民家庭应当对这些产品予以更多的重视。由于债券及货币的理财产品主要是投向金融,在央行票据以及市场上流通的一些国债,因此存在的投资风险较低,且这类理财产品通常投向不同的投资标,风险得到了分散,并且投资较为稳健,因此,这类产品的收益往往较为稳定。但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在进行这类产品的投资时,应当制定完善的投资理财计划,坚持安全性,收益性以及流动性的原则。

(五)买入并长期持有基金

长期持有基金作为有效增长家庭资产的重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地通过长时间的持有基金来保障基金收益的稳健性。这类长期持有的基金周期往往三到五年,部分周期较长的基金能够达到十年,对于缺乏专业金融知识以及投资眼光的居民家庭而言,通过买入并长期持有基金,能够有效规划并管理家庭的财产流量以及存在的投资风险。除此之外,作为重要的投资工具,在普通居民家庭的资产理财投资结构中,应当占据较大的比例,基金本身适合长期的持有,因此买入并长期持有更加符合家庭的资金规划以及理财目标。

四、 总结

居民家庭金融理财投资作为家庭财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完善的投资方法,也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使得家庭财产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因此,家庭需要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确定适宜的理财方式,投资稳定高收益的投资产品,以科学的投资方法获得稳定的收益,使得家庭金融理财投资成为家庭经济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朱骅.浅析我国居民家庭金融理财投资风险管理与防范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20(29):155-157.

第5篇:债券投资风险范文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比重下降以及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和股票的比重上升,保险资金投资方向更加多元化。首先,较低的利率水平和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使银行存款比重不断下降。银行存款的比例由2004年的47.05%下降到2007年的24.41%,达到历史最低点,2010年银行存款比例略微上升到30.21%。其次,债券在保险企业的资金运用渠道中所占比例有明显上升。2010年,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分别占保险资金运用的21.80%和17.23%。此外,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也稳中有升。最后,投资更加多元化,增加了对基础设施、不动产等另类投资的比重,2010年该比重达到14.61%。[2]目前的配置领域已包括固定收益类投资、权益类投资、另类投资和境外投资等四大类共几十个品种,可较好地兼顾保险资金对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要求。

我国保险资金尽管主要投向债券、存款等低收益率项目,但是,保险资金运用收益深受资本市场行情影响。2007年保险资金收益率高达12.17%;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保险资金收益率急剧下降至1.91%;2009年在经济刺激计划影响下,保险资金收益率又上升到6.41%。2010年,保险业累计实现投资收益2014.59亿元,收益率4.84%,基本满足资产负债配置需要。其中,银行存款实现收益385.97亿元,收益贡献度19.16%,收益率3.19%;债券投资实现收益943.04亿元,收益贡献度46.81%,收益率4.45%;权益投资实现收益625.04亿元,收益贡献度31.03%(股票投资收益率7.97%,基金投资收益率10.05%)。2011年,保险业实现投资收益,收益率为3.6%。2012年我国保险业实现投资收益2085.09亿元,投资收益率仅为3.39%,这也是近几年最低的。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过度依赖资本市场,但资本市场长期低迷,导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水平还不是很高,平均收益率保持在3%左右,保险资金运用总体上实现了稳定收益、风险可控和稳健运行的目标,保险投资相对稳健,能够支持保险市场发展。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问题

1.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较低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整体收益率约为3.6%,远低于国际上发达国家8%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的保险资金收益率一般都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而我国则明显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这主要因为我国保险业整体保险资金运用水平不高,存在专业化程度不够高、资金运用效率较低、资金运用结构单一等方面的不足。首先,资金运用结构方面的原因。当前,由于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金融债券、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买卖证券投资基金等,因此,银行存款下调、债券市场波动以及证券投资基金价格下跌,都使保险公司投资回报率一度下降,对各保险公司的业绩影响很大。其次,我国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存在大量非市场化手段和暗箱操作,这使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导致保险公司难以从资本市场中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最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盈利能力不足。高度垄断的保险资金运用模式导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市场化程度不高、盈利模式单一、专业化人才缺乏。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导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水平一直不高,但同时也说明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2.保险资金运用结构存在失衡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已不断拓宽,投资种类不断增加,但是仍存在保险资金运用结构失衡问题,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失衡:(1)投资种类失衡。一方面,对银行存款和债券这两种投资方式过度依赖,使保险资金受货币政策和利率走势的影响十分明显,影响了保险资金的收益率和安全性。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股票和基金是其保险资金的主要投资方向,如美国保险资金对股票和基金的投资比例高达80%,而我国该比例仅占不到20%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比重。[4]另一方面,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尽管近年来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由原来的银行存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扩大到定向国债、证券投资基金和不动产等,但现实中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和限制较严的局面仍然存在。(2)投资周期失衡。我国保险资金80%以上来自寿险资金,而寿险资金中70%以上又是中长期资金。然后,由于投资工具缺乏、投资品种单一、投资期限较短,导致我国保险业资产与负债失配现象严重,存在较大的再投资风险,影响了保险资金的良性循环和资金使用效果。

3.保险资金管理机构缺乏市场竞争力

国际上保险资金运用主要有3种模式:外部委托投资、公司内设投资部门、设立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我国自2003年7月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目前,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已经形成9家国内资产管理公司和1家外资投资管理中心并存的局面。目前,10家机构管理着保险行业约90%的资产,在国内机构投资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这些保险资金投资管理公司按保险监管要求设立,可以实现总公司按部门、按险种进行投资,对资产直接进行管理和运作,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符合保险资金运用中的安全原则;主要缺点是,保险资金投资管理公司由于缺乏竞争机制,难以适应资产管理中的专业化和服务多样化要求,不能实现对保险资金集约、统一和高效的管理,难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水平和提升风险管控能力。2011年4月,保监会下发《关于调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有关事项通知》,大幅提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准入门槛,同时扩大了受托资金的范围,可以委托券商、基金公司管理保险资产,从而有望通过竞争提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能力。

主要发达国家保险资金运用情况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保险投资,将保险投资看作与承保业务并重的两大主导业务,因此,发达国家普遍放宽投资渠道,降低投资比例限制。尽管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在保险资金运用的理念、规模、结构、效果和监管等方面差别很大,但是对于我国完善保险资金运用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1.美国保险资金运用

美国保险公司一般具有较强的投资风险管理能力,拥有丰富的投资渠道和比较规范的投资管理体系。选择的投资方式非常多元化,股票、债券、贷款和不动产投资等都是美国保险资金投资的重要方式,其中,公司债券是其最主要的投资渠道。如美国寿险资金运用中债券占所有资产的比重最大,约占总资产50%~60%左右;贷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股票投资的比例稳步上升。根据美国寿险协会的数据,2011年美国寿险资产分布情况为:公司债券为32.9%,所占比重最大;股票所占比重次之,为28.1%;其次,是政府债券,所占比重为8.4%;抵押贷款比重也高达6.2%;其他为非投资资产(3.6%)、保单贷款(2.4%)、短期投资(1.6%)、现金和现金等价物(1.0%)、不动产(0.5%)和其他投资资产。但美国没有联邦的保险法,而是由各州立法,各州有比较严格的保险资金投资比例限制。[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有价证券是美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渠道。一方面,美国成熟的证券市场为保险资金提供较为可观的回报率;另一方面,类似次贷危机这样的金融动荡也很容易影响到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总体来说,美国的保险资金运用模式较为成熟,具有较高的投资效率和较好的投资效果。

2.英国保险资金运用

英国的保险行业和保险公司高度自律,投资管理体系也比较成熟,因此,英国的保险投资监管相对宽松,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自由度很大,这种投资模式在英国运转良好。在保险投资结构上,英国寿险公司投资以有价证券为主,比重约为70%左右,其次为单位信托基金(UnitTrust),固定资产和其他投资比重相对较低,对海外投资比重较大是英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一个重要特征。2010年,英国保险资金投资规模总计为17190亿英镑,从投资构成来看,英国国内有价证券比重为37%(政府债券为13%、公司债券为10%、普通股为14%),海外有价证券比重为35%(政府债券为5%、公司债券为14%、普通股为16%),有价证券比重共计72%,单位信托基金比重为15%,固定资产比重为6%,现金和其他投资比重为7%(见表1)。从保险投资效果方面,英国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宽松的监管环境,决定了英国以有价证券投资为主和海外投资比重较大的特征。投资有价证券为主意味着保险投资效率较高,海外投资比重大意味着很容易受到海外证券市场行情的影响,保险资金运用的稳定性不佳。

3.日本保险资金运用

日本保险公司的投资理念更注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一方面,对保险投资监管较为严格;另一方面,重视海外市场在保险投资中的作用,有价证券所占比例较高。截至2011年底,日本寿险总资产达到326.95万亿日元,其中日本政府债券占比最高(43.2%),其次是海外证券(14.4%),远远高过本地公司债券(7.8%)和本地股票(4.5%)的投资比重。[6]日本过去最受欢迎的资金运用渠道是贷款,然而由于日元升值和长期低利率,日本保险公司不得不积极从事海外投资活动,主要是投资美元证券(包括美国国债、公司债券、公司股票、资产支持债券等)。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数据,目前,日本约3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中相当一部分投资来自于保险资金,仅日本最大的3家保险公司———日本生命(Nip-ponLife)、明治生命(MeijiYasuda)和东京海上(TokioMa-rine)就拥有超过68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7]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日本保险资金投资方向发生明显变化,股票和贷款的比重略有下降,而债券和存款的比重则略有上升,以防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日本严格的监管保证了保险投资的稳定性,但由于投资于银行和信贷领域的比重比美国和英国要高,所以,日本保险投资模式的效率和收益率相对英美表现一般。

4.德国保险资金运用

德国保险资金运用相对于其他国家更加注重安全性,在投资策略、投资渠道和投资监管上更加保守。在保险投资结构上,德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更加强调对安全性最高的债券的投资,而股票类投资比重则有所下降。2011年,各类债券和贷款的投资比例由2007年的73.0%上升到80.5%,其中,贷款和抵押债券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6.2%和23.9%;股票类投资比例则由8.2%下降到2.9%,权益类投资占11.1%,不动产比重为3.1%,其他投资占2.5%。[8]在保险投资监管上,德国依据《保险监管法》对保险投资进行严格监管,对各类投资都有严格的比例限制。如投资于国内债券不超过其总资产的5%;投资于外国公司股票不超过保证金以及许可资产的20%;新成立的公司投资于外国公司股票不超过保证金及许可资产的10%;投资于股票及国内投资公司管理的证券资产及特别资产之和不超过保证金的20%及许可资产的20%。[9]从投资效果来看,德国以商业银行为主的稳健的金融体系,一方面使德国保险投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抗风险能力比较突出;另一方面,以债券和贷款为主的投资渠道决定了德国保险资金的收益率不高,尤其在经济形势较好时与美国、英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总之,发达国家保险投资具有一些共性特征:一是投资渠道比较广泛,保险投资方式比较灵活,几乎涵盖了金融行业的全部投资领域,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达到最佳的投资组合。二是资产证券化程度很高,有利于资产的流动性并兼顾盈利性,为提高保险投资的盈利能力提供了条件;三是通过规定投资比例来控制投资风险,既规定各类投资所占保险总资产的上限,又规定了每笔投资占筹资主体的上限,有效控制了保险投资风险;四是海外投资比重较大,但是,在世界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海外投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五是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宽松的投资环境和更多的投资选择,有利于保险公司通过资金运用有效地管理系统性风险。[10]

我国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的对策措施

1.积极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

在遵循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三原则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适当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借鉴发达国家保险资金投资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保险行业、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具体情况,对保险资金运用方式进行适当创新,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率和抗风险能力。如可以考虑寿险资金以适当形式投向住房抵押贷款,也可以考虑有限度增加股票、黄金和海外证券等方面的投资,以抵御通胀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另外,还可以结合国家发展需要适当扩大保险机构对铁路、高速公路和能源项目等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分享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普遍利益。当然,对于风险较高的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创业风险投资等种类要严格限制。

2.进一步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体制

首先,要进一步明确符合我国国情的保险资产监管目标。这要求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环境的保险资金监管模式,既不能延续以往的严格监管,又不能完全效仿发达国家的宽松监管。其次,在强化偿付能力监管的基础上创新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方式,使监管工作更加深入保险资金运用之全过程,既为保险企业根据市场优化资金配置,又通过差异化的分类监管措施来强化监管,保证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和偿付能力。最后,放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门槛,推进设立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制度探索,提高另类投资运作效率,更好地满足保险资金的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加快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二级市场建设,提高产品流动性,提升保险资产配置效率。

3.推动保险机构建立严密的风险控制制度

金融危机的经验告诉我们,资金运用风险是导致保险业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最重要原因。所以,除监管部门强化监管之外,保险公司也应建立起严密的风险内控制度。一方面,保险企业要建立并完善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重点强化对投资房地产、金融衍生品等部分高风险行业的风险控制,充分发挥风险预警体系的作用;另一方面,重视保险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以完善企业管理推动企业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使保险企业涉及的每项投资活动以及每项投资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处于内控制度的管辖之下,实现保险企业既定的投资策略和收益目标。[11]最后,保险企业在投资活动中还要采取规范的市场行为,这也是防范风险、获取收益和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