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

第1篇: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双语教学 高职护生 护理学基础教学

我院作为高职院校,培养护理专业的学生定位为实用型高级护理专业人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005年始护理学院开设护理专业英语强化班,重视学生专业背景中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2008年学院引进一名护理专业的外籍教师,于2010年和2011年在2009级和2010级两届英语强化班的学生中进行了《护理学基础》(以下简称护基)的双语教学尝试,取得了很好的预期效果。2011年外教离开,我教研中心在2013级和14级英语强化班的《护理学基础课》中继续进行双语教学实践。通过对2013级实验班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结束时开展的问卷调查,探讨高职学生适应的双语教学模式,为护基双语教学提出改进策略,从而更好推动护基双语教学的开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2013级普通专科英语强化1班67名学生,其中3人为男生。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和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护基。

1.2方法

采用渗透式双语教学模式[1]:即理论课堂中,ppt讲义50%采取英文,其中生词和医学术语中文标识,教师讲授中英文结合,师生交流以母语为主。护基第一部分重理论,教师课堂讲授中文比例偏大,第二部分是基础护理技术,课堂上英文比例渗透性增加。期末发出问卷67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学生的英语基础

2013级英语强化班学生进校伊始即按高考英语成绩择优入班,一年级结束时67人有41人通过了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第二学年开始时,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的自评结果如下:公共英语方面有7.5%(5/67)自评较好/很好,52.2%(35/67)自评中等,7.5%(5/67)自评很差;医学英语方面有1.5%(1/67)自评较好/很好,17.9%(12/67)自评中等,3.1%(2/67)自评很差;口语听力方面有9.0%(6/67)自评较好/很好,44.8%(30/67)自评中等,7.5%(5/67)自评很差。

2.2 学生对两个学期护基双语课的教学反馈

62.7%(42/67)认为双语教学可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74.6%(50/67)认为有助于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56.7%(38/67)认为护基理论学习中双语学习收获大于障碍;64.2%(43/67)认为基础护理技术学习中双语学习收获大于障碍;67.1%(40/67)愿意继续使用本授课方式;16.4%(11/67)认为专业课学习还是更倾向于单纯中文教学。

3 讨论

外教因有美国执业护士多年工作经历,对我们2009年最初实施双语教学时帮助巨大。在其离开后继续开展双语教学,对我们教研中心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我们都作了许多调整,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确实经历到一些瓶颈,但总体上认为它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以往外教提供浸入式语言环境,现在不能实现。我们遂采取渗透式双语教学。它是混语授课的一种形式,课堂上师生交流以母语为主,教学中逐渐渗入英语。针对现有教师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水平,渗透式是一种可接受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公共英语、医学英语和英语听力口语方面自评结果虽有差异,但几乎所有入英语强化班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都有深刻认识,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涉外工作的倾向。教师针对学生英语基础,渗透性增加英语在护基专业课学习中的比例,可更加激发其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从问卷调查反馈的结果看,学生的接纳程度较好,所以我们认为渗透式双语教学在高职护生的护基教学中具有可行性。

在一年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虽尽了最大努力,但仍有16.4%(11/67)学生认为专业课学习还是更倾向于单纯中文教学,11.9%(8/67)学生认为理论学习和7.5%(5/67)学生认为基础护理技术的学习中,双语学习障碍大于收获。我们认识到如果想让双语教学获取更好的效果,必须在师资、教材讲义、教学环节设计、营造校园英语学习气氛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2]。

双语教学在教师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口语和听力能力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近年来,我院在双语师资培养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从2009年起,我院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合作,每年派出1-2名骨干教师赴港进修学习,接受香港方面双语教学的训练。13级实验班的《护理学基础课》双语教学即由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深造回来的教师担任。同时,我们在教师选派过程中采取择优原则,港方每年派出专门人员对我们的“种子”教师作语言培训,教研中心多数教师都有机会获得学习进深的机会,这些培训和进修对开展双语教学影响深远。

外教为我们留下了很宝贵的教学资源--美国原版教材的相关讲义和她带给我们理念上的更新。我们在她原有资料的基础上,整理设计出一套适合我们学生实际基础的双语讲义。

在教学环节上,教师主导,从教学准备到课堂教学,学生主体,从课堂参与到课后复习,师生间有效的衔接和互动很重要。教师在重难点内容上,要照顾到学生学习的总体效果,不能单纯追求所谓的“双语教学”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应随时注意学生对授课的反应,注重双语的有效切换。根据《护理学基础课》的特点,我们对一部分章节进行了双语分类:一是讲授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章节,如“休息与活动”,直接用英语讲授;二是讲授内容比较重要而理解起来简单的章节,如“排泄”。三是对知识点多、操作复杂的护理技术实施双语对照授课,通过ppt用英文展示内容,双语解释,如“药物疗法及过敏试验”[3]。

总之,将英语这种语言工具贯穿于基护教学的过程之中,使英语学习和专业课学习融为一体,形成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教学格局,不仅体现了专业特色,也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符合我们人才培养战略。虽然改革过程中经历一些难处,但我们相信双语教学在高职护生培养中一定有美好的前景,我们的尝试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万丽红,赖淑英,林细吟等.《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改进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04,12.

[2]张佩.《双语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11.

[3]袁葵.《高职护生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现代护理》,2008(1).

河南省卫生厅课题:《双语教学在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中应用探究》,2012年6月已立项,

第2篇: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双语教学;车辆工程;汽车构造;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55-03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将双语教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要求“用双语授课课程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为此,我们应该从外语、专业技能、文化素养、习惯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一、《汽车构造》课程双语教学建设意义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国家的汽车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国产车辆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国外先进的汽车技术被源源不断地引进到国内,进行车辆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国外一手先进资料和文献,了解国外汽车先进的设计和制造理念,学会独立地思考和解决车辆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为我国汽车工业的腾飞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汽车构造》是南京农业大学交通运输、车辆工程等相关学科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本校的《汽车构造》课程被定位为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专业课,面向交通运输、车辆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开设,为后续的专业方向课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工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面向生产和管理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通过推行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和行业的发展动态,掌握汽车工作原理与结构,具备分析汽车的不同结构、比较其优劣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和探究结构奥秘的习惯,领悟汽车及其结构的设计思想,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为培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总论、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曲柄连杆、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发动机点火系,发动机起动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系,汽车传动系,汽车行驶系,汽车转向系,汽车制动系,其中,发动机电控系统、自动变速器是汽车中比较重要的电子技术。

二、南京农业大学双语教学的现状

双语教学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已有10年之久,在一些教育部指定的重点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如学生从开始听天书一般的纯英语专业课到基本跨过了外语和专业的双重门槛,感受到双语教学的魅力。但在我国普通高校中双语教学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国内高校开设《汽车构造》双语课程的高校还比较少。可以借鉴的资料还不是很多,但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已经基本具备开设双语课程的条件,此课程是本校《汽车拖拉机学》的子课程,《汽车拖拉机学》经过近十年的精心建设,已成为部级精品课程。笔者所在的院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中50%以上的老师先后赴美国、日本、荷兰、新西兰、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进修和学习,是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汽车拖拉机学》课程已形成了以农业机械化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学科带头人领衔,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师梯队。教师运用英语进行教学和口语交流没有障碍。《汽车构造》是为大学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此时学生已大部分通过了四级考试,有相当学生也已通过了六级考试。学校每周都举办丰富多彩的英语角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学生具备学习双语课程的条件。

三、《汽车构造》双语课程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双语教学教材的建设。由于“双语教学”在语言、教材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教材建设上应由学校划拨专项资金,缓解教师对双语教材的后顾之忧。根据我国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构造》课程的设置内容,在调研、查阅大量英文原版教材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四本内容先进的原版英文教材,它们是:海伍德编著的《内燃机原理》(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undamentalsJohn B.Heywood),格里特编著的《汽车》(The Motor Vehicle,T.K.Garr),吉莱斯皮编著的《汽车动力学原理》(Fundamentals of Vehicle Dynamics,Thomas D.Gillespie),米林肯编著的《底盘设计原理与分析》(Chassis Design:Principles and Analysis,William F.Milliken)。在《汽车构造》双语教学自编教材编制的过程中,整合国内外教材为教学内容做整体规划,内容最终确定为发动机和底盘两部分。发动机包括两大机构、五大系统,即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汽油机,柴油机)、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和起动系统。底盘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

2.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①多媒体教学。由于此课程是本校的部级精品课程《汽车拖拉机学》的子课程,先前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教案和课件的修改。教案与课件全部用英文完成,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术语和概念用中文和英文同时标注。由于本课程教材中有大量图片,所以课件中引入英文原版教材的内容,精选图片,多用立体图。复杂难理解的内容,则制作成动画,分解结构,从基本功能的实现到完善技术性能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使学生一目了然。②通过结构拆装教学。由于此课程实践性很强,所以我们增加了实验教学课时。学生亲手拆装汽车各总成或部件,加深对结构原理的理解,增加他们对汽车实物的感性认识,从总成拆装到总成装配、功能检测到故障分析,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③利用实物教材教学。在实验室直接利用实物教材教学。如讲授发动机的结构类型,用中文和英文讲述各类新型发动机,如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发动机、丰田轿车发动机、日产尼桑发动机、EQ6100发动机等各类发动机总成的特点,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们采用了外文教材授课模式。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我们决定采用以下三种双语教学方法:①渗透型双语教育。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使用英语——有的是使用一些常规的课堂用语,并适当辅以汉语的解说。②穿插型双语教育。在讲授课程内容时,交替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或以中文为主,在理解中文的基础上适当用英语补充;或以英文为主,在用英文教学的同时,适当辅以汉语的解释和说明。③双重型双语教育。同时使用中文和英语两种语言教学。教师通常可采取团队教学的形式,但每位教师只负责用其中的一种语言进行教学。比如,《汽车构造》课程专业教师用汉语讲授,另一位教师用英语配合授课,这种两种语言并存的双语教学模式也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几种双语教学方法我们都会不断地尝试,在不断的实践中一定会获得新的感悟。相信经过不断的探索,我们一定能找到双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4.考核方法。考核成绩是这样进行分配的: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实验成绩10%,合理的分配成绩比重,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提问、讨论、作业等。由于《汽车构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发动机和底盘部分的课程,总课时为90节,18节课时用于实验,学生在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对汽车的原理和构造会有深刻的认识。在期中和期末各进行一次笔试,题目内容为英文形式,回答时可用英文和中文两种语言。如果考核方式仅有期末考试一种单一的方式,也许会造成多个学生的分数较差甚至不及格,也不利于平时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和考查,所以笔者认为上述成绩的设计是合理的。

5.评价方法。由于《汽车构造》双语课程是本校教学改革新的尝试,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双语教学”在能力养成、教学精力、物质保障和风险承担等方面,都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持续性较大的投入。由于双语教学在授课内容和方法上,比非双语教学产生的工作强度大、资料取得难等特点,建议学校适当增大课酬系数,如课酬系数可以定位为3.0。否则,老师们更愿意投身收益较高的科研工作而不愿意花大力气教学,这不利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开展双语教学是本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提高本校本科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但双语教学试验与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只有通过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才能将双语教学的实践顺利地进行下去。双语教学是一种强化习得外语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各种语言教学模式有着殊途同归之处。至于到底哪些模式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去实践。为了使英语语言的学习和学科知识的获取更有效,从事英汉双语教育的学校或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模式以取得更好的试验效果。当然,不管采用哪种模式,都不要偏离双语教育的目的:获取学科知识,营造双语环境,为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提供更充分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探索出一条开展双语教学的有效途径。相信经过几年的坚持和积累,本校《汽车构造》双语课程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毛晓明,陈少华.关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4,(12):41-42.

[2]郭 瑞.浅谈双语教学[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学科版),2002,(4):97-99.

[3]任卫群,饶芳.工科专业类课程双语教学的体系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103-106.

[4]曹仁稳.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78-80.

[5]孙中华.高校双语教学教师外语水平调查分析与能力培养应对策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134.

第3篇: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普通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被动,缺乏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不利于双语教学的实施。此外,《食品化学》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第1学期开设,学生基本没有接触专业课,对专业知识并不了解,况且多数学生还没有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词汇量较少,更不要说专业词汇,此时开展双语教学,难度相当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首先向学生讲述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强调应用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阐明外向型企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同时邀请毕业学生以切身体会讲述双语课程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此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双语教学的循序渐进过程,开始主要用中文讲授,通过简单渗透的方式向学生讲解重要的专业词汇和概念,主动找出构词规律,帮助学生记忆专业词汇,消除学生对双语课程的畏惧,等大部分学生适应后,再过渡到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整合层次。同时,教师应随时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很好地消化和吸收,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加强师资力量

《食品化学》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只有兼具广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尽管目前从事《食品化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均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或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大多数教师不具备国外研修经历,况且在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及环境下,口语训练较少,很难顺利开展《食品化学》双语教学。加强双语师资培训是解决双语教学困难的根本途径。然而,双语师资的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得到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高度支持,有步骤地推进双语教学、持证上岗。首先要遴选一批基础较好的专业教师,通过请学校的英语教师对其讲授一些常用课堂用语,或组织双语教师听观摩课向英语教师学习,或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外籍教师对其进行听、说训练,参加校外双语教学课程培训班或到国外优秀高校进行教学研修,全面提高双语教师的口语水平。

3选用切实可行的教材

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能保障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国内高校(尤其是重点院校)多使用近几年出版的、在国际上使用广泛的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因为原版教材可以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语和专业知识,便于教师和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拓宽国际视野。然而,国外原版教材价格较高,一般学生很难承担,而且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国内高校安排的课时一般无法完成。考虑到实际情况,只对任课教师购买Fenne-ma'sFoodChemistry第4版原版教材,并从中选取授课内容所需的章节,供学生复印,既保证了教材的原版性,又降低了成本。同时,学生还可以将Fennema主编的王璋等人翻译的《食品化学》(第3版)的中文版作为参考书,对所学知识进行补充。

4创新教学模式

基于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保证《食品化学》双语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建立一种“预习、听课、复习、讨论”的4阶段学习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学生应对《食品化学》课程中的专业词汇和教学难点进行课前预习;认真听取教师的课上讲解是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点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教师英语讲授应清晰,便于学生接受并掌握新知识;课下复习是非常重要的过程,能保证学生消化吸收课堂教学内容;讨论是学生就一个专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完整地实现教学目标。食品化学涉及食品的组成、营养及加工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及相应防护措施等,内容繁多,单纯理论讲授,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而,食品与现实生活结合非常密切,如烹饪过程中蔬菜颜色的变化与叶绿素变化条件以及护绿技术相关;面包、烤鸭等食品的诱人色泽及风味与美拉德反应相关联;水果颜色的变化与酶促褐变紧密结合等。因此,在《食品化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5结束语

第4篇: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摘 要: 本文是在英语学习策略视角下基于双导机制的英语类专业大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以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5位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她们在中学时接受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刚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弱。经过实践,她们在自主学习能力及英语学习成绩上普遍有所提高,证明了英语学习策略训练下的“双导制”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确实有效。

关键词: 英语学习策略 双导制 英语专业学生 行动研究

1.研究背景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19世纪正式形成。我国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引进导师制的。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本科生导师制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模式之一,在全国高校的普及率剧增。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有170多所高校施了本科生导师制。从推行的广度、深度和程度来衡量,我国的本导制仍是不规范、不定型和不成熟的,存在师资匮乏、制度定位模糊、运行机制缺失等问题。18世纪90年代末,由英国开创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标志着“导生制”的形成。20世纪初,陶行知先生运用“小先生制”推动了“导生制”在教育运动中的多元化发展。如今“导生制”在我国得到了大力推广,但是很多高校的导生制都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由于中学普遍采取“填鸭式”教学,大一新生不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双导机制引导大一新生更好地过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其更快适应大学,转变学习方法和策略,探索出适合的学习方式。本研究是以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小组5位同学在“双导制”下通过英语学习策略的学习,探索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及学习成绩提高上的行动研究。

研究对象徐奕璐、徐柯钰、张金烁、周玲、刘静共5位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一新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弱。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和方法层面:通过“双导制”和英语学习策略的学习,逐步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

应用层面:探索出一条更有效、更实用的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水平的方法,为其他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研究思路:通过“师生双导制”和英语学习策略的学习,通过几轮行动方案,争取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本研究的理论支撑:师生双导制、英语学习策略。

2.研究设计

2.1研究环境和对象简介

通过“师生双导制”和英语学习策略的学习,争取提高本组5位同学英语水平。初高中阶段,英语学习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上课主要学习词汇和语法知识,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和听说能力的培养,习惯了填鸭式的被动学习。

2.2初步研究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5位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均为女生,年龄平均18周岁。导师导生每周均见面1次。5位同学各1位导师1名导生。高考英语成绩:徐奕璐(126/150)、徐柯钰(124/150)、张金烁(129/150)、周玲(92/120)、刘静(90/120)。

2.3研究问题

如何在学习策略应用视角下通过“师生双导制”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成绩?

2.4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的定义:“由教师、校长、学校辅导员或其他教学相关人员主持的,收集学校的管理体制,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的信息。收集这些信息的目的在于增长见识,促进反思实践,改进学校环境(或教育实践),以及提高学生的成绩,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Mills 2007)

Action Research的两个维度:“研究”(research)强调围绕某个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抱着改进教学的目的,采取一系列系统的、有计划的方法展开调查并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行动”(action)一词强调教师根据所掌握的调查信息和数据采取的能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行动研究一般发生在教师自己的课堂中,往往是一个不断循环和螺旋上升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发现问题并制订行动计划;

(2)收集跟此问题有关的信息;

(3)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教学中采取行动;

(4)观察并评价效果(包括进一步收集并分析数据);

(5)对结果进行反思。

如果在第一轮中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则需要开展第二轮、第三轮甚至第四轮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螺旋式循环过程图(纵向角度)(引自Richards & Farrell 2005:183)

Pollard提出的教学反思过程图,也较好地体现了行动研究的过程和特点。

行动研究中的教学反思过程图(引自Pollard 2008)(横向角度)

2.5研究工具

定量研究工具:

期末考试成绩。

2.6研究过程

2.6.1研究过程简述

2016.05-2016.08第一轮问题研究+解决方案+阶段性总结;

2016.09-2016.12第二轮问题研究+解决方案+阶段性总结;

2017.01-2017.03第三轮问题研究+解决方案+阶段性总结;

2017.04项目结题报告。

2.6.2数据收集

定量数据的收集:

问卷、收集3次期末考试成绩。

定性数据的收集:

访谈、教师日志、学生日志、《英语学习策略》课程评价及自我小结(大型作业)、英语学习策略应用实践报告。

3.行动研究的过程:紧扣行动研究的特点

第一轮:“师生双导制”下的自主学习

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外,在导师和导生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争取提高英语成绩。在第一轮的研究中,本项目对存在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项目成员通过讨论并与导生、导师进行交流,制订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案并实施,期间每位成员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

第一轮问题解决过程中,本项目成员发现英语学习策略的应用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加强自主学习。但由于她们对英语学习策略没有详细地了解学习,并不能让学习策略融入学习生活中,所以目前学习策略问题亟待解决,这也是下一步将要展开研究探讨的。

第二轮:“师生双导制”下的自主学习及英语学习策略的学习

在第二轮的研究中,本项目成员对英语学习策略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和学习。她们通过“英语学习策略”这一门课程,了解到如何正确定义英语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掌握和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到了预期效果。

徐柯钰《英语学习策略》课程评价及自我小结

徐柯钰在英语学习策略实践报告中总结扩大词汇量的8种方法。徐奕璐在英语学习策略实践报告中谈了在记笔记、词汇和听力等方面的进步。张金烁在英语学习策略实践报告中谈了她是如何提高英语阅读速度的。

但是本项目成员发现,即使应用了英语学习策略,她们的学习活动也未能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找出导致目前学习状况和学习目标之间差距的原因并找到解决差距的办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下一阶段本项目成员将要展开探讨研究的。

第三轮:目前学习状况和学习目标之间差距的原因研究及解决差距的办法

经过第三轮的研究,本项目成员意识到找出导致目前学习状况和学习目标之间差距的原因并找到解决差距的办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这个阶段需要做到的。根据分析,学习环境是导致目前状况与目标之间差距的很重要的原因。心理状态也是导致学习状况和学习目标不符的原因之一。此外,英语学习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学习目标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目标的不合理与不会调整策略同样影响现状与目标不符。本项目成员针对以上原因,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完全集中注意的场所,端正心态,学会制定短期目标,以小的周期为单位,随时总结反思,并调整英语学习策略。

研究对象大一全年及大二上学期3次期末考试成绩。(成绩为学期平均绩点)

4.讨论与反思

4.1总结与反思

本项目成员积极努力,借助导师和导生的帮助,通过英语学习策略的学习,解决英语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制订出相关实用且可行的指导性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成绩变化可知,研究对象成绩皆有提升,研究有一定的成效,可见英语类专业学生在“双导制”下应用学习策略自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

英语学习策略的运用对英语学习成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双导制”的模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应用英语学习策略,使英语学习事半功倍,同时英语学习策略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弥补“双导制”可能会增加学生对导师和导生的依赖的不足。导师和导生要将自身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把英语学习策略有效地融入英语教学与实践中,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英语类专业学生更是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专业学习。

4.2本研究的局限性

(1)仅以小组成员个案为例,研究样本比较小;

(2)作为参考的期末成绩含平时成绩,无法最大限度地体现出英语专业学习部分的变化;

(3)研究过程中缺少更直接的双导制运行材料,如录音录像,不利于科研资料的收集保存。

4.3未来的研究方向

(1)怎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双导制”,充分发挥其作用?

(2)怎样选择和调整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才能更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Mills, G. E. Action Research: 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er (3rd Edition) [M].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7.

[2]蔡清田.教育行动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陈宜大.本科生“双导制”的实践和理论探索[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0(13):96-100.

[4]邓敏.中国的导生制探微[J].上海教育科研,1999(1):28-30.

[5]丁林.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74-77.

[6]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5):80-84.

[7]李晓媛,俞理明.国外行动研究趋势及其对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7(3):48-52.

[8]李志雪.外语教学行动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6):78-84.

[9]林莉兰.基于教师中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报告[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2):52-59.

[10]刘月秀.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双导制”[J].教育与职业,2011(23):39-41.

[11]彭梅.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以上海某高校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未发表).

[12]王明明.高等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5(1):76-78.

[13]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第5篇: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双语教学模式通常认为有三种:(1)沉浸式双语教学,即学校使用一种不同于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2)维持性双语教学,即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3)过渡性双语教学,即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根据上述三种双语教学模式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八条“……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结合我院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笔者认为,适合本院双语教学的是第二模式、第三模式或这两者的结合。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用汉语向学生解释学科教学内容,同时讲解相应的英语表达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直接通过英语思维理解和掌握学科教学内容。

1.双语教学的语言学和心理学依据。语言学依据是根据由Krashen提出的五种假说之一的“语言输入假说”,即当学习者接触到略高于自己现有语言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并且关注意义或信息的理解时,才能习得。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强调:(1)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2)输入必须是有趣且密切相关的;(3)输入不是以语法为大纲的;(4)输入必须是大量的。学习者对于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进行吸收加工,就会很自然地产生语言的输出能力。那么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能给本专业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的且让他们感兴趣的语言输入,启动了语言习得机制。因此,“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观点对双语教学过程中第二语言的习得与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心理学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知识。它强调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学习。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课堂上有真实的语言环境和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积极,注重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英语为传递信息和内容的媒介,运用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促进认知的发展。

2.国外双语教学的理论。国外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我们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较多。本文采用认为大脑为思想库的思想库模式。在这个思想库中,尽管两种语言没有融为一体,但是它们的运作方式来自这个思想库;两种语言共同刺激了思想库的成长发育。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听、说、读、写都能促进整个思想库的发展。因此,思想库是汉语与英语的共同基础,同时作用于学习汉语与学习英语。我们实施双语教学共同刺激和促进了思想库的发展,所以双语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二、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途径

我院生物工程专业是四川省特色建设专业,有“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生物技术概论”“微生物学”等校级、省级精品课程,有发酵资源与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发酵资源与利用创新团队等省级创新团队。本院将以这些为依托,大力开展双语课教学,提高本科生的专业和外语水平,培养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因此,为了加强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提高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和实现生物工程专业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双语教学的相关理论及其本院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从教学目标、学生、师资、教材、管理等方面对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途径进行了思考,以期通过交流,保证顺利实施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

1.制定合理的双语教学目标。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实行专业核心课程制度,作为专业教育,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双语教学方面。双语教学目标应根据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和学生英语水平现状制定。双语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双语课程学习后不但要掌握生物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流利地阅读和理解生物工程相关学科的英语文献,学会用英语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短期目标为:在加强英语基础之上逐步进行生物工程专业学科的双语教学,采用英语和汉语双语授课的方法,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工程英语专业词汇,阅读英语教材和基本听懂教师的课。其次,长期目标为:学生能够把英语真正作为一种可自行使用的通用语言应用到生物工程的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做到不仅能看懂英文,而且能够用英语思维,使英语不再成为我院毕业生择业和考研的障碍。

2.了解学生。由于双语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学生外语水平及专业基础水平会影响教学效果。本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入学总体基础较好,部分同学入学时或经过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基本上能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的要求,但学生的英语水平之间差别较大,因此分两种形式进行:首先,选一门或者两门专业核心课程(例如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及设备和微生物学)同时开设双语教学和汉语教学,这样学生可根据自身专业基础、外语水平及兴趣选择双语教学或汉语教学。由于专业课的教学目的首先是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专业外语水平,所以不必对所有学生硬性要求修双语教学课。其次,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例如食品营养学)则根据学生英语水平采用双语和全英语进行双语教学,学生可在两种班级之间进行轮换试听,根据自身接受能力选择班级听课。

3.培养师资。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师资力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双语教学的直接实施者,那么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取决于双语教师素质的高低,因此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语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包括两种语言的听说读写和思维等能力。在能够获得学校资金支持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聘用外籍教师来提高整体双语教学水平。首先,通过引进欧美、澳大利亚等著名大学的专业双语教师来实现。由于这些教师全部用英文授课,所以最初由本院相应课程的教师协助他们进行双语教学,与此同时还要求本院教师学习这些外籍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和技巧。其次,通过输出人才或举办英语及相关课程教学的专题培训班来集中提高教师双语教学的外语水平和授课能力。选派具有良好英文基础的教师前往具有良好双语教学经验的国家进修相关课程,寻找相关院校合作来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同时,也可聘请相关的双语教育专家举办培训课程,通过集中授课方式提高教师水平。

4.精选和编写教材。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和保障是选用国际上经典的、最受欢迎的和再版次数最多的英文原版专业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通过学习原版教材,教师和学生都能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而且教师在使用原版教材时,可以从中借鉴国外现代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到新的教育思想和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新体系。但英文原版教材并不是都比国内教材先进,需要主讲教师进行挑选比较,参照中文版的教材,上课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或增加,使之更适合于本院学生学习。同时,鼓励高水平教师自主编写英语讲义和教材,开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多媒体教学配套软件;在编写过程中引入生物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文献,补充当前研究的热点;并且在教授基础知识、广泛介绍生物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的同时,针对工科学生的特点,重视介绍国内外高校、研究所尤其是一些知名企业的生产与研究状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科学管理。首先,学院院长负责制定双语教学的发展规划及分配保障资金;教研室主任负责选用和编写各门课程的双语教材,研究双语教学的科研课题以及建设双语师资队伍等;教务处负责监督管理总体上的课程和教学质量。其次,建立相应的双语教学评价机制,发挥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鼓励教师承担双语课程建设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的兴趣。评价包括两个方面:(1)通过教学指导委员会、同行、学生三级评教方式评价教师,以期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2)探索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机制来评价学生的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业成绩,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如每学期末或每门课结束之前可以通过问卷形式完成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包括授课态度、语言水平、专业水平等;而教师也可根据学生课堂的积极参与程度、期末考试成绩和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等来评价学生的接受程度。最后,建立针对双语教学的有效激励机制。为了鼓励教师使用双语进行教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适当提高双语教师的工作量补贴。可由教务处制定文件规定: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或英语讲义、英文授课比例达到50%以上的教学工作量记为该课程实际上课时数的2倍。并且可对双语教师在奖金的发放、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进修与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结束语

第6篇: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基层干部;双语能力;建设

一、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现状

尉犁县位于新疆中部,塔里木盆地东北缘,行政总面积5.97万平方公里,属半农半牧县。县域总人口11.24万人,其中,地方人口6.24万人,维吾尔族占47.6%,汉族占51.6%。县辖7乡1镇,50个行政村,9个社区。

(一)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基本情况。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乡镇有8个,社区有6个,主要有维吾尔族和汉族两个民族。40岁以下乡镇干部数287人,其中,汉族干部人数95人,能够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与群众直接交流的人数10人,需要培训的干部数为85人;民族干部人数192人,能够阅读通俗汉文资料的人数36人,具备一般汉文字书写能力的人数38人,需要培训的干部数154人。40岁以下社区干部数36人,其中,汉族干部人数15人,需要培训的干部数15人;民族干部人数21人,能够阅读通俗汉文资料的人数12人,具备一般汉文字书写能力的人数8人,需要培训的干部数为21人。

(二)分级分类培训,强化实践锻炼。采取不同形式,利用各种资源,对乡镇干部进行“双语”培训。一是培训带学。把乡镇干部“双语”学习培训纳入党校主体班次,抓好脱产集中强化培训,重点对不具备“双语”能力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进行强化培训。二是日常勤学。各乡镇设立“双语”学习牌,普遍开展“每天一句话”学习活动。发放《维吾尔语日常会话500句》、《汉语日常会话500句》等教材,180余名民汉干部“结对学”、“一帮一”,汉族干部与少数民族干部互学互促、共同提高的氛围基本形成。三是媒体传学。利用无线数字电视转播台,开通远程教育频道,开设“双语”互动栏目,让乡镇干部足不出户学习“双语”。大部分乡镇刻制VCD光盘,定点播放,集中学习。四是实践求学。选派汉语水平低的少数民族干部到县直部门挂职或跟班学习,选派不懂少数民族语言的乡镇汉族干部驻村蹲点、任职或挂职,在实践中提高“双语”能力。

(三)落实教师队伍,保障培训经费。把“双语”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乡镇干部“双语”学习培训的关键。选派13名“双语”基础好、政策理论强的教师作为乡镇干部“双语”培训辅导员,选派27名“双语”水平较强的县直部门、乡镇干部作为“双语”兼职教师,在全县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双语”教师队伍,为乡镇干部“双语”培训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做法、经验及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安排部署。成立“双语”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有力保证了“双语”学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结合包联乡镇、社区工作,建立联系点17个,指导开展“双语”学习培训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加强党员干部“双语”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党员干部“双语”教育培训工作的规划》,明确了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各乡镇、部门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由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双语”学习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形成了“双语”学习培训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重点结合,分类培训。坚持以县、乡党校为主渠道,以举办“双语”脱产培训主体班为主要形式,采取干部自学、帮带结对、实践锻炼、考核评比等多种方式,使汉族干部过少数民族语言听、说关,少数民族干部过一般汉语听、说、读、写关。一是组织33名乡镇党政正职、组织部科级干部和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参加州委组织部举办的“双语”培训班。二是组织164名乡镇副科级干部、科级后备干部、组织部一般干部、社区干部在县党校进行培训。三是各乡镇充分利用党校抓好机关一般干部、站所干部的学习培训。同时,县委组织部也把“双语”学习作为党校各类主体班次必修课,每期主体班次累计安排时间不少于20课时。

(三)完善“双语”学习考评、考核机制,建立抽查制度。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人事、党校等部门共同参与成立尉犁县干部“双语”考核领导小组,制定《乡镇干部“双语”月考核、月通报制度》,每月集中对乡镇副科级以上干部、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进行一次集中考核,考核结果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各乡镇负责对一般干部的培训考核,考核结果在乡镇范围内进行通报,干部“双语”测试不合格的,年底考核不予评优。同时县委把“双语”能力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相同条件下优先任用“双语”能力强的干部。

(四)认真开展挂职干部的“双语”培训工作。对少数民族挂职干部在挂职前进行“双语”集中强化培训,为期两个月。培训内容以汉语教程、汉语听力、汉语口语、汉语阅读与常用公文写作为主。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为主,自学、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系统培训,强化学员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基层干部双语能力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个别干部对民族聚居地区的社会特点认识不够,对民族区域地方干部工作的基本特点把握不准,造成干部对“双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少数干部有重干轻学思想,参加学习“双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主动性不强,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干部“双语”学习培训的效果,导致教育培训动力不足。

(二)人员、经费缺乏。县、乡党校共有6名双语教师,但全县40岁以下需进行双语培训的干部2420人。财政经费有限,没有专项的双语学习培训经费,外加场地、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难以合理安排培训班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

(三)培训模式有待于改进。学习“双语”,需要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的语音、语法,它不同于政治理论学习,必须采取主体班次脱产强化培训的方式,才能达到培训效果,而目前举办的培训在时间上没有一定的保证。

四、加强基层干部双语能力建设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对加强“双语”能力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汉族干部不懂少数民族语言,就不能更好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落实到群众当中,就不能做好群众工作,就不能更好地带领各族群众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少数民族干部不懂汉语,就不能更好地领会上级党委的意图,学习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本领,提高自身素质,就不能更好地为各族群众服务。因此,我们要把加强干部的“双语”学习培训作为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索质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制定明确的措施和学习计划,将双语学习培训落到实处,任务清楚,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形式多样.以确保收到明显效果。

(二)建立“双语”培训保障机制。通过选派“双语”水平较强的县直部门、乡镇干部作为“双语”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双语”教师队伍,为基层干部“双语”培训奠定基础。争取政府支持,将干部“双语”学习培训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实际情况,实现逐年增加投入,确保“双语”培训任务的落实。

(三)积极营造学习“双语”的氛围。把干部放到群众中去学习“双语”。凡是新分配到乡镇工作的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律先到农村任职,限期熟练掌握“双语”;有计划地安排不懂“双语”的干部特别是汉族一般干部驻村工作或到村任职一年以上,在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的过程中提高“双语”能力;乡镇每一名干部都要制定“双语”自学计划,坚持和完善“结对学”、“一帮一”等好的做法;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设网上“双语”课堂,方便干部自学;乡镇机关召开的各种会议,提倡汉族干部用少数民族语言发言,少数民族干部用汉语发言。

(四)实行脱产集中强化培训模式。把干部“双语”学习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以各级党校为主渠道,以举办“双语”脱产培训主体班为主要形式,加强干部“双语”学习培训,确保每名干部每年都能参加一次主体班次集中脱产强化培训,针对干部“双语”的不同水平,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因人施教。

参考文献:

[1]王远新.双语教学与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新疆尉犁县2008--2013年统计数据年鉴

第7篇: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字电路;双语教学;教学手段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元化,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专业外语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科电子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1 ]。双语教学在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双语教学是国际型人才的关键之一,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外语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广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 ]。自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颁布后,教育部每年陆续委派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师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进行“Teach Science in English”培训,学习美、英、澳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教学方法,目前已有数千名教师学成回国,正在承担着高等教育基础课的双语教学工作。笔者于2006年以《教育部高校基础课教师双语教学出国研修项目》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学习了2个学期,并于 2007年开始对数字电路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结合相关院校的经验进行了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取得较好效果。

2.双语教学定位

高等教育基础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的热点之一。根据我校的办学特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多元化”为双语教学观念。以“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强化外语应用能力训练,构建了具有黑龙江大学特色的“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

3.数字电路双语教学教材选取

数字电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承担着学生从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作用。目前各种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的影印版的数字电子技术教材已达十余种,结合我校电子工程各专业本科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选用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Digital Fundamentals(10th Edition)》。 该书是国外优秀教材,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写作风格简约,内容由浅入深,工程实例与习题丰富。

4.数字电路课程双语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多媒体家喻户晓的今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很普遍。我们也在数字电路双语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4 ]。本课程中图形、表格、公式多而复杂,如真值表、卡诺图、TTL、CMOS电路图、逻辑部件内部结构图、芯片工作时序图等,为提高授课效率,须采用多媒体技术。此外,还可增加工程实际例子,增大课堂信息量,便于学生理解,课堂效果好。

(2) 充分利用电路仿真软件

数字电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注重工程实际应用。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具有强大分析、仿真电路功能的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可获得多重目标的综合成果 [5 ]。例如,在讲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的数据选择器(Mulitiplux)时,通过电路仿真设计软件Multisim的仿真结果,能够简单清晰、形象化地给出电路分析的结果,便于学生理解。再如在时序电路中计数器的讲解过程中,将交通灯设计电路用Multisim进行设计与仿真,设计步骤与仿真结果更加直观、精确、可靠、更具有实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在每次课堂教学中采用“提问―回答”交互式方法,将教学内容由前及后、由浅入深的引入,使学生充分理解所讲内容是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现场提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并鼓励教学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视学生为教学主体,自始至终参与课堂教学,能够体现享受教育的充分权力,有利于训练其英语实际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思考能力,并且便于教师及时检查其听课效果。

(4)采用项目设计讨论教学法

根据学科特点,预先将要讨论的问题发给学生,使其有充分时间、利用互联网、图书、期刊等资料准备,组织学生分组进行1~2次课堂项目设计讨论,学生在充分各抒己见的同时,还可与老师和同学直接探讨问题,形成各组对同一设计问题各具特色的设计方法与结论。这样,不但能够调动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与交流,营造学术探讨的学习气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激发主动学习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5.数字电路课程双语教学的考核方式

我校数字电路双语课程的考核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

(1)平时作业:采用全英文模式,平时作业情况占总成绩的10%。平时作业以书后习题为主,目的是督促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充分理解所学内容。

(2)项目设计报告:为配合项目设计讨论课堂教学,安排设计的题目,项目设计报告及讨论情况占总成绩的20%。要求学生完成项目设计原理、步骤、所用器件、验证方法等内容,并用英文完成,训练其专业知识的英文书面表达能力。

(3)平时测验: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除期末考试外,安排2次测验,测验的成绩共占总成绩的10%。测验试卷采用全英文命题形式,允许学生携带手写复结材料。

(4)期末考试:期末试卷采用全英文形式,期末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60%。考试内容与中文试卷难易程度相同,评判标准也相同。

6.结语

从2007年至今,我校已在7届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中实施了“数字电路”双语教学。每一届我们都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教材先行性、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认可比较一致,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教学效果很好,收获较大,认为在正确理解和领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有助于锻炼学生英文科技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个别学生反映看不懂英文教材,听不懂教师讲授内容,其主要原因是英语水平问题。教学实践表明,有选择地面向部分学生进行双语教学,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提高科技英语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双语教学为我们架设了一架通向外语专业体系的桥梁,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现金科学技术的推广,但还需在教材和配套教辅材料建设、师资培训、教学手段改进等方面进一步做工作。

参考文献:

[1]常弘,刘东林.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2(10):114-115.

[2]李春茂,巫跃凤,刘玉.中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进展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7(9):70-76.

[3]贺利芳,张刚,周围.关于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7(9):54-55.

第8篇: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一、挂职学习情况:

学习初期,我就对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与工作日程表,我要努力争取担任一项具体的任务,全程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活动,做适当的代课。在参与挂职学校业务校长以及教导主任的全程管理活动中,结合自己掌握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对兴华的管理活动进行分析,认真考察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情况,听取校长的经验介绍,探讨新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研、教学管理与评价的途径、方法,边学习边反思,将挂职校作为自己行动与研究的的平台,将自己融入其中,在现实的具体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不断预设和生成新的设想,以此提高自己的实践智慧。

(一)全方位参与管理:从进入兴华的第一天起,我迅速进入了副校长的角色,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育管理活动,与领导、老师融为一体。期间我重点吸收了两位校长(高校长、王副校长)五位主任、一位教学主管的办学思想、科研意识、学习精神和管理方法,特别是参与每周一的巡查活动,开阔了眼界,在总结中提升自己。

(二)参加各种会议:只要有会议我必参加,周一巡查小结,周三青年读研会,周四班子例会,周五全体教师例会,平时的教研组活动、教科研活动、家长会、家委会、汇报会、在省古琴教学研究基地落成典礼前期,我参与了策划全过程,参加了学校的家庭趣味运动会、冰上运动会等等,从中感受校长应如何协调工作、策划学校各项活动的周密组织和管理,如何了解教职员工动态、激发教职工积极性,如何对前段工作做纲领性总结,对今后工作做发展性展望。

(三)深入课堂调研:课堂才是了解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我抓紧一切时间体验课堂,听课152节,代课十节,对小学的教育教学情况有了深度的了解。

(四)虚心请教:我的办公室设在副校长室,与校长室相邻,校长和副校长的校内外活动经常让我同行,我有机会了解校长的处事方式和方法,并就自己的困惑及时向他们请教。学到了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

(五)与中层干部交流:多数时间我深入到教导处,了解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教研组、科研组、年级组等部门的运作情况和奖励办法,及时分析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经验的取舍。

(六)参与各种活动:利用一切机会聆听专家讲座,参与双语教学研究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英语节的筹办活动,“阳光助教——乡村教师进名校”——通河、依兰教师学习研讨活动,松北区校长培训班考察活动,动感课堂、家长开放日活动,与五常结对子送教下乡活动,我校与小学结成了对口支援学校,从而使自己挂职学习起到了辐射作用。

(七)在认真研读教育专著和期刊的基础上,记学习笔记,撰写心得,写学习日记,把每天的学习情况加以记录。收集、翻阅了很多档案材料,学习他们的规章制度,并加以整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感悟兴华教育

小学是一所全日制民办公助学校,始建与1999年,学校现有学生四百多人,全部小班额教学。虽然建校时间较短,但是以它创新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办学之路,从而成为香坊区品牌学校,中国双语教学十大名牌学校之一,省古琴教学研究基地——也是我国唯一一家古琴教学研究基地,市乒乓球和速滑培训基地.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办学培养目标“合格加特长,创新与发展”;校长高殊以独特的眼光提出了“掌握英语就是掌握世界”这一教育理念,学校以“构建英语化校园,创办双语特色学校”为办学特色,去年又成功地创办了古琴教学研究基地。

小学以发展创新、健康和谐、发展辉煌为工作基本点,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特色工作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品牌学校的影响力和办学品位,学校坚持一个原则—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追求四个目标: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塑造有思想的教师、培育有特长的学生、创办有特色的学校。

(一)校园文化品位高。校园文化建设能充分体现学校的育人宗旨。小学在环境设计上,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双语标志,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分楼层设计了相关的主题。一楼主题:中华经典文学廊。主要是通过国学的系列学习,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诗经等篇文的学习,了解儒家思想、伦理道德,从而做到读中华经典,做少年君子。二楼主题:西方文化双语廊。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国外的著名建筑特征、节日和风俗文化,并配有英语的介绍,充分展现学校“掌握英语就是走进世界”的办学理念,为学生习得英语开辟途径。三楼主题:理想与信念廊。在这里同学们能够找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崇拜的科学家、文人、艺术家等,通过对榜样的学习,为自己设定奋斗的目标,树立远大的理想。四楼主题:古琴文化廊。这里通过对古琴历史的了解,从而让学生掌握古琴的样式、结构、琴派,让学生走进古琴的世界,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学校各中队还开展了挂班牌活动,班牌中用双语标志印制教师寄语、格言、班训等,使学生热爱班级,增强责任心。浓厚的人文校园让每一面墙说话,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和谐的班子群体。高校长主张班子成员的整体优化。她认为,一个好的班子肯定是一所好的学校。所以她对班子的要求很严格,要求他们既要对自己的那摊子工作“布好局、谋好篇”,努力做一个“出谋划策的思想家、埋头苦干的实干家,善于开拓的外交家”,此外要求他们除了自身专业引领外,更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带动普通教师。高校长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每天想事、做事、做好事、做成事”,要求班子成员要律己、要量宽、要身先。在日常工作中实行人性化管理,努力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班子成员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合力,在群众中威信很高。各个部门的教师群体都以班子为榜样,争创优秀年级组、优秀群体。领导班子的工作很辛苦、劳累但很开心、快乐,他们善于释放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种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了班子成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塑造了有思想的教师。小学开展的“树兴华人形象工程”、“一学四爱活动”,争当名师,打造名师梯队。我仔细阅读了他们下发《教师百部读书目录》,内容涵概了很多方面。学校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平时读书,寒暑假也要读书充电,每人除了具体的读书目录外还要自制的读书内容,要求教师把读书作为接受继续教育的自觉要求,并把读书学习、教育反思与发展创造结合起来,开展读书交流会、青年读研会,教师在用心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品位,青年教师也迅速成长起来。在每月末教师上交的工作反思就是实际经验的积累,看了以后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质量很高。讲到这里,自己产生了很多感想,反思自己从事的教学管理工作,我们也要求教师写反思,而我们的教师把这项要求竟然看成是一种负担,究其原因就是不会反思,只是应付检查而已,教师没有真正尝受反思带来的快乐。所以,我觉得自己在回来后首要的工作就是指导教师写反思日记,让每个教师都在反思中提高,以尽快促进我校教师的成长。

(四)传统文化造就了新人。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点滴小事中感受道德规范,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道”历来都是教育的第一要务,小学启动的“读中华经典,做少年君子”的诵读工程,将《弟子规》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靠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滴水穿石,达到“不教而教”的德育最高境界。学生的养成教育抓的实,当你走进校园,给你的第一印象就是整洁、干净,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是井然有序,特别是在下课,由任课教师带学生到外面做游戏,学生欢声笑语,上课铃声一响,学生马上自然成行,有序无声的走进课堂,学生遇到老师、客人都是彬彬有礼地用英语问好,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年来,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打闹、讲脏话的孩子。

(五)创办特色谋发展小学把校本课程开发纳入到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重要途径,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兴华的一年中,我实际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在与高校长的谈话中也了解到,从开始探索到现在的稳定实施,应该说走过三个阶段:尝试探索——形成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修订与创新。学校是根据自己的办学目标、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及教师自身的优势,自主开发了校本课程。小学校本课程分为两类,学科类校本课程、活动类校本课程。学校每学期都有一次学生们的作品展,为学生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宽广途径和展示平台。校本课程的实施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课程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把原有的变简笔画为黑白画、变版画为装饰画、变小记者课为双语小记者课,还新增了动画配音、礼品包装、英语课本剧、英文歌曲、埙,古琴、快板、形象礼仪等八门课程,小学的校本课程至今已达34门课程。作为市冰上教育基地、市乒乓球教学基地的小学,艺、体课程开发也是紧紧围绕国家提出的“2+1”工程,即每一名学生初步掌握古琴或埙的演奏技能,乒乓球教学进入课堂,学生的上冰率达100%。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学校更关注的是对课程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要看学生选择的人数、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过程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综合起来考虑。同时学校根据每学期的常规教学对教师进行评价,采用量化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在每学期末下发《小学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评价表》、《我给老师打打分》、《教师校本课程文本评价表》、《学生学习评价表》,最后的综合成绩列入教师的绩效评估。开发校本课程,促进了学校三维发展,即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小学的办学特色是双语教学,作为省EEC英语实验学校,学校把强化英语教学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突破点。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英语,开发了“英语沙龙”、“英语跟我学”、“英语阅读”等校本课程,编写了《Followme》教材,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英语成绩在全省英语实验调研中名列前茅。学校也因此被确定为国家双语教学实验基地,在我省仅此一家。先后在美术、音乐、数学、科学、体育等学科进行了双语教学,形成了构建英语化校园的“六个统一”和创办双语特色学校的“八个途径”的英语网络体系,学生口语表达流畅。双语课教学主要由学科骨干教师及达到英语大专程度的学科教师组成的,全体英语教师参与。在业务校长王岩的组织下,英语教师与艺术、数学等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研究,结合学校各项双语活动的开展,进行横向联系,使各学科在双语教育中尽可能协调发展。在我参加的每次的双语教学观摩课后,双语教师和学科教师都相互交流,并认真撰写“听课体会”、“教后反思”等,为学校双语教育实验进言献策,提出合理建议。全校45岁以下教师定期参加英语日常用语的“过关考核”、逐步提高了全体教师英语口语水平。英语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既是辅导员又是“考官”。全体教师跨学科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对课程教材的研究,逐步达到了“双专”化。小学教师的学习精神是我从未看到过的,校长带头学英语,带头用英语对话,班后教师相互学习,似乎每个人都是一名勤于上进的学生。我被感染了,也开始学习英语了,简单的学科用语讲的也比较流利,收获还是很大的。小学相继开发的英文课本剧、原版英文动画配音、双语小记者、英文歌曲等显示出学校教师的群体智慧。

在双语教学特色基础上,把古琴教学列为又一特色增长点。“传承古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古琴作为学校的又一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引进课堂,培养学生具有一项艺术特长,为塑造完美人格奠基,这在全国尚属首家。每月的一次古琴知识广播讲座、每周一节的教学琴课、每日的琴曲欣赏,已经普及到全校各年级。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尝试编写了古琴教学讲义;学生回到家里采用自制简易“古琴”进行练习,加以巩固。我亲眼目睹了古琴教学研究基地的奠基典礼,参加了古琴知识培训,是两名古琴教师的敬业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使我在业余时间也跟随学习弹古琴。另人惊叹的是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很多学生的古琴演奏已经达到了四至五级水平,暑期有13名学生参加了北京“登长城迎奥运周年庆典”大型演奏会。小学的古琴教学,不仅填补了古琴教育在省的空白,而且还成为我们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又一道风景线。

(六)常规管理显实效

小学以课改为重点,以活动为纽带,以科研为抓手,紧紧围绕学校“一、二、三、四、五工程”这一总目标,强化教学管理,深化学科教研,优化课堂教学,抓常规,抓质量。教学工作以“六关”工作为中心,将工作自查、互查、抽查、平时查与突击查、教研组查与领导查相结合,使教学工作抓得实在、有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反馈抓的实,效果好,促进了质量的提高。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以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为主,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的方法。对课堂教学的调研和监控。学校推行了随堂听课制,以规模随堂听课和不定期随堂听课相结合。听课时注重听、测、析、导相结合。在每次领导听课后马上与教师交流,要求交流后教师上交二次备课教案。

短短的一年挂职学习时间,我却受益匪浅,学到了真东西,感受了新思想。在此,我想把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讲出来与同仁们共同研究探讨,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我谈谈挂职学习后的几点思考:

1、校长必须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

办学理念是学校总的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精神之源。校长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要能正确定位,切合社会和学校实际,让教师、学生、家长认可。校长要善于阐述、发表、宣讲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全体教职工理解,让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知晓。并渗透、指导、落实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从而变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和努力目标。我们与小学虽然存在着城乡差异,“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却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发挥我们自身的潜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创办自己的特色是一个应该深度思索的问题。我们学校教学质量的逐年提高就是一个见证。

2、校长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精神、文化乐园。

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和配备现代化固然重要,但这仅是一方面,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校文化建设。而学校文化建设应根基于学校,立足于学校,来自于学校,营造一种氛围,切合实际,能调节师生情绪,陶冶师生情操,让师生愿意而且快乐地在学校工作、学习和生活。如小学的设计,很具艺术性,那别具一格、精致幽雅的读书会,具有很浓的文化气息。我县很多学校校园内的宣传标语,条条真切,橱窗里公布栏、荣誉栏都也都能激发师生的士气,但是应注意的是新、奇。

3、校长要树立高尚的人格,凭借人格魅力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每个校长都有自己的管理策略,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承认校长的人格在学校管理中的巨大作用,不断修身养德,加强情感管理。在这方面,我们的很多校长都很成功。也是我们这些副职学习的榜样,要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教师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4、校长要立足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改,对每个教师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无论是校长,还是老师,无论是有经验的,还是没有经验的,无论是优秀的,还是普通的——人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只有学习与体验、反思与交流,掌握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各种能力,才能不断的适应新课程的需要,适应对未来发展的需求,所以,校本研修工作就成为课程实施的关键。与城市相比,我们的环境、条件、师资都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如何根据我们的自身实际,挖掘教师内在潜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想,为教师提供研修时间和空间很重要。学校组织校本研修可采用开放式的研修策略:包括内容、学习方式、目标、个人提高和研修成果。有序学习、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走出校门提升品位将是很好的途径。作为业务校长一定要亲自抓这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将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制定较完善的适合自己校情的管理机制。只有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培训途径,才能使教师汲取专业化成长源源不断的能量,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也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注入生命之源。

第9篇: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酒店管理专业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教学是指运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并将它们同时用于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教学模式。它的实施具有以下意义: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口头交际能力,能用外语处理酒店有关业务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个目标,实施双语教学是其必经之路。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它在给教师带来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有利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

2 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研究的总体现状

目前关于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论著主要从双语教学概念、双语教学模式、学科教学技巧、教学实验总结等角度探讨中国的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不足的是部分文章缺乏事实、数据的支持,关于双语教学质量评估方面的论文太少。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高职院校试行双语教学模式,构建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对双语教学进行评价,有效地总结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诊断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汲取其失败教训,为我国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质量改革与发展提供反馈信息。

3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掌握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专门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对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实施过双语教学的二个年级,3个班级的60名同学进行了书面调查。问卷为半开放式结构问卷,学生采取匿名的方式进行填写。问卷回收比例100%,收集的数据具有有效性。

3.1 学生学习兴趣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从学习兴趣来看,结果表明60%的同学对双语教学存在浓厚的兴趣,22%的同学兴趣一般,而18%的同学则没有兴趣。究其原因,研究者认为首先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听、说能力普遍较弱,教师在实施以听、说为重点的双语教学时,部分学生会感到不甚适应,从而打击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其次双语教师照本宣科枯燥的教学模式也是造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双语学习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一,在调查问卷中,就有学生明确要求提高双语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3.2 教学满意度不甚理想

从教学满意度来看,仅有38%的同学对当前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感到满意,其中非常满意的仅为5%。原因是多方面的,影响教学满意度的首要因素在于高质量教材的缺乏。其次,采用双语教学,课堂上必要时要用双语解释专业术语和内容,耗费时间必定比单语种教学要多。由于该课程的计划课时有限,教师考虑到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内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学生即时消化学习内容的时间。再者,优秀的双语师资匮乏也是影响教学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教师英语水平根本过不了关,只能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内容。

3.3 缺乏双语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目前,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高职院校缺乏一个完善的双语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研究者的调查表明一般院校都是依赖于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即以本校督导组或者专家听课制度来评价双语教学质量。实践证明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构建完整的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对双语教学进行评价,有效地总结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诊断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汲取其失败教训,为我国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质量改革与发展提供反馈信息迫在眉睫。

4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

4.1 推动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加入到进修或培训的队伍当中去,提高双语教学素质;加大双语教学研究项目,鼓励更多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研究;引进学科水平与英语水平都较高的复合型教师或聘请外教,以老带新,培养一支较高水平的双语教学教师队伍。

4.2 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师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与学生的互动,采用多媒体教学、酒店情景模拟教学、课堂小游戏等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利用课堂英语讨论为学生提供发言、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机会来改进学生的英文口语交际能力。

4.3 选择双语教学形式多样化,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技能

传统的双语教学仅限于教室课堂,而在实践中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有时工作场所可以进行现场双语教学,这样更具实用性。再者,双语教学要强调实践实训内容、将其融入顶岗实习阶段,这种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将课堂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相结合,以提高学生技能的多样化双语教学方式是今后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4.4 构建完善的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构建完善的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除了发挥传统的经验外,以下几点值得借鉴。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双语教学质量评估表。再次要对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指标细化分析:教师素养、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这些因素又包含了一定的二级指标。最后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必须强调过程与终结性相结合, 教学档案的管理和运用以及网络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

时代在发展,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施尽管不完善,但它顺应了潮流,是今后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更好的促进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论文是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院校试行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XJG—10—89—5

参考文献

[1] Beatty, K.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M ].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