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双语教学模式范文

双语教学模式精选(九篇)

双语教学模式

第1篇:双语教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管理统计学》;双语教学;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192-02

1 双语教学有个成熟过程

长期以来,我们受自身条件和学校对双语教学认定标 准的局限,对双语教学心存敬畏,裹足不前,期望着自己达 到双语教学的严格要求再行组织实践双语教学。现在发现 这个思维是个很大的错误,其结果是让我们不敢放开手脚 大胆实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首先看其它学校如何规 划、开展双语教学。

李建中、陈渊、张品(2004,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 规划课题成果)指出,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双语教学模式 有:浸没式(immersion model)、过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model)和维持式(maintenance bilingual model)三种。其中 浸没式双语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第二语言(或外 语)的习得环境之中,这种教学模式的成功率很高,但需要 特定语言环境和条件;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第二 语言(或外语)作为媒介语逐步导入教学全过程的模式;维 持式双语教学模式则是指在将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 语言的同时,继续用母语来维持学生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 而在我国,小学和初中还探索出一种新的模式――浸润式。 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是按照“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 进、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双语教学能够向液体一样渐渐渗 入教学领域的全过程。这四种教学模式各有特色,各适于 不同形式的双语教学。在实施时我们要根据主讲教师的英 语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的难易程度,以及各学校、各 专业的具体情况,分专业、分课程、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 进地开展。具体可归纳为五种方法;

(1)中文教材、中文授课、穿插英文专业词汇。

(2)中文教材、中文授课、穿插英文专业词汇和分析讲 解英文专业资料。

(3)中文教材、中文授课、部分章节使用英文教材。

(4)英文教材、中英文授课。

(5)英文教材、英文授课。

以上的五种教学模式及五种教学方法在双语教学的开 展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师资、教材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 的方式加以选择,条件好的可以直接采用难度大的教学模 式,条件差的可以先采用难度小的教学模式,亦可以采用循 序渐进的方式,或将几种教学模式交叉使用。

付筱娜(2002)认为,根据师资和学生的外语水平与专 业知识的实际,在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模式大致存在三种 类型:

(1)全外型。

即所开设的课程采用外文教材直接用外文讲授。学生 以外文形式接受所学知识这是属于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 式。师生应分别具备教与学的条件。

(2)混合型。

这种双语教学模式是采用外文教材,教师采用外文与 汉语交错进行讲授。这种模式与全外型比较属于较低一个 层次,但对于学生来讲易于对知识的接受。这种模式对于 初开设或开新课的双语教学以及广大教师宜广泛采用,也 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求。

(3)半外型。

这种模式属于双语教学模式的一种较初级形式。即采 用外文教材,用汉语讲授。采取这种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学 生外语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薄弱所致。学生需要占用一定 的时间攻读教材。既需弄懂外文的语言知识,又需学好专 业知识。上述三种模式,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和教材的选 择,一般是由主讲教师确定,因而存在着较大的灵活性和变 动性,不够规范。这个问题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逐 步得到解决,使其严格按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规定步入规 范化的轨道。教材选择的原则是在国际上某一领域优秀 的、先进的、当代的教材。对于混合型、半外型的教学模式 应采取措施,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全外型。

李家龙(2004)认为,双语教学难度很大,要循序渐进。 并进一步指出可以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专业术语后注外文式。这需要教师首先学 会这些外文单词,然后在课堂上传授中文知识的同时,将对 应的外文词汇讲授给学生。这一阶段适应于外语水平有限 的教师。教师在授课前,需要熟记有关的外文术语,在备课 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作准备(这种模式虽然对外语水平有 限的教师较适应,但是,由于外文专业术语的补充和插入, 往往影响授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在教学效果上多少有些 影响)。

第二阶段,外文术语导人中文讲课式。这种方法对教 师的外语水平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熟记有关的外文术语, 而且能正确地发音并讲授出来,同时还需要用外文术语组 织教学内容。由于欠缺外语的交流和互动,这还属于双语 教学的过渡阶段。

第三阶段,外文直接导人双语讲解式。这种模式对教 师的外语水平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外文术语 和词汇,有正确的发音,还需要有较强的外语交际和表达能 力,在教学中能用外语与学生交流和互动这种模式可兼顾 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使教学内容的组织更为合理。但是, 由于教材的不适应性和课堂上外语互动交流的程度还有 限,还未达到自然的双语教学境界,不过已为真正意义的双 语教学做了必要的准备。

第四阶段,外文授课,中文补充和外语互动交流式。这 方面,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很成功,在香港高校教学语言基 本上是英语,课堂上的交流语言也主要是英语,在这种环境 下,师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普遍较高,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教学 也很自然,在我国国内要达到这种真正自然的双语教学模 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模式对教师的外语水平要求 很高。他需要有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对外文和教材内容有 准确的把握,还需要熟悉学生的理解力,有一定的双语教学 经验并以师生间外语互动为补充。

这些实践或研究结果,给我们上管理统计学双语课,指 出了方向,回答了在实践中的什么是双语教学的问题。双 语教学不再高不可攀,虽然开展双语教学有难度,师资、学 生、教材以及教学方法条件可能都不成熟,但是我们可以积 极寻找突破口,找准切入点,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学习、借 鉴和创新。只要我们长期坚持,结合我们的实际,积极探索 学习,逐步提高,就能达到较高水平。

2 我院《管理统计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审视

2.1 条件审视

从师资的角度看,我们有主讲教师5人。年龄结构上, 4人年龄均在35岁以下;学历结构上,一名博士,4名硕士, 其中3人是在读博士研究生;职称结构上,1名教授,4名讲 师。英语水平上,教授已经完成出国留学英语培训,其他人 英语达到6级水平,也有老师参加过公共英语培训和双语 教学研讨班。因此我院管理统计学开设双语教学的师资条 件已具备。

从学生的角度看。我院工商管理专业有普通班和国际 工商试点班(IBA)。管理统计学通常在第5学期进行,即面 向我院大三学生开设此课程。以2005级学生为例,80%以 上的学生通过国家英语4级,30%左右的学生通过国家英 语6级。IBA的学生们在选拔的时候英语基础就好一些,因 此国家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更高一些。学生对管理统计学 开展双语教学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从教学资源上看。具备如下条件:多媒体教室,已经制 作完成全英文的PPT课件,全英文练习,有经典英文参考教 材。

综合来看,我们这个教学团队已经具备在一定层次进 行统计学双语教学的条件。

2.2 定位审视

理解和定位双语教学,对我们来说,有过误区,我们曾 经对双语教学的理解是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教学。我校对 双语课程的认定中就有一条,英语表达占到50%以上。这 种理解让我们忽略双语教学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强行往双 语教学的高级层次上靠,只会欲速而不达。在我们双语教 学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教师的自信心不够,自我 否定,将双语教学视为难以为继;学生们在期待中发现双语 只是多了一项新任务,只有负担,没有乐趣,兴味索然。如 果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好一些,上课经验丰富一些,更能调 动气氛,情况会好点。从往年上课学生们评教打分中可以 看出端倪:同一个老师上课,双语课程的得分明显少于非双 语课程得分。

2.3 授课审视

正是将双语教学定位到其高级层次上,教师们双语授 课的模式也是勉为其难地“硬着陆”。上课内容按照中文版 的书(将其作为参考)结构来,给学生提供对应的全英文复 印资料当作教材。授课时用全英文的PPT课件,力图用英 文表达。结果授课表述时,内容上或者变成了复述PPT,或 者变成了中文解释。英语用得生硬,更不用说要达到单语 授课时的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这样远远达不到高级层次的 要求。学生们的情况也不乐观,虽然他们可以提前拿到英 文资料,但是对厚厚的英文资料认真预习,费时费力,多有 逃避,就指望着老师上课讲解,特别是原理与方法的演绎 时,更是希望获得中文讲解,等到要考试时,就希望老师们 出的全英文试题不要太难。事实上,考试也不可能难:平时 少了英文的训练和积累,仅仅是看懂试卷的题目就要大量 的时间。慢慢地,学生们变成“等、靠、要”的消极接受者。 造成这种双语教学的不好效果,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们 都没有准备好。教师要讲好双语课程需要时间学习积累, 学生们要学好双语课程,也要循序渐进。我们的教学模式 违背了这个原则。

3 我院《管理统计学》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

3.1 《管理统计学》双语教学定位

短期来看,基于目前的水平和经验,我们能够选择的模 式是维持式,或者说是半外型,处在上述四个阶段的第二和 第三个阶段之间。具体来看,我们用中文和英文两种参考 教材,讲解上我们中英文结合,具备上述第3和第4种方法 的特征。

长期来看,希望通过3年的建设提高,能够达到过渡式 层次和混合型层次以上,到第三个阶段以上的水平。

3.2 模式的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取决于我们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我们着力于条件建设,然后在模式上进阶。在短期(建设 期),我们主要是立足于维持式,通过专业词汇的渗透,局部 知识点的英语表达突破,由单词、短语、句子、段落等方式拓 展,提高教师们的英语表达的能力,建立和巩固教师们的自 信心。这种方法本身也是双语教学的手段。是对双语教学 方法单词短语式(Word and Phrase Mode)、整句式(Sen- tenee Mode)和复合式(Word and Sentence Mode)的具体演 绎。即分别使用英文单词短语、整句以及两者并用来配合 汉语讲授。

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过去我们的双语课堂忽略了不 同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双语教学的初衷。双 语教学也可分为单向式(Unilateral Mode)、交互式(Bidirec- tional Mode)和多边式(Multilateral Mode)3种。单向式也 称灌输式,是指在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让教师最大限度地向学生灌输信息,并与我 国外语教育“会听不会说”的特点相吻合,对学生而言可能 更乐意接受(逃避说),但同时会由于缺乏及时沟通,默许甚 或助长部分同学的学习惰性,造成对该课程失去兴趣;交互 式又称对话式,是指教师用两种语言讲授,并适时地提问, 要求学生兼用两种语言回答的教学模式(不能纯用中文), 这种模式可能会影响课堂讲授信息量,但由于能达到师生 教与学同步,反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边式亦称讨论 式,是指在案例讨论时允许学生自愿发言的模式,这种模式 对不善言谈的内向型学生来说,有充足的发言准备时间,对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选择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章节,可以灵 活。虽然强调循序渐进,但是也能根据内容的熟悉程度进 行选择。另外条件不同时,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 我院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商学院交流越来越频繁,他们有派 老师在我院授课,这时,可以考虑直接进入浸没式教学,全 英文授课的方式。为了保障教学的效果,可以提供一名中 方教师做助教。

3.3 我院《管理统计学》双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牢记原则。

开展双语教学,不是要形式,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内容。 要“营造氛围,注重实效”。经验告诉我们不可贪多求快,否 则只会欲速而不达。要重视一个术语和一个术语的积累, 一个专业词汇和一个专业词汇的掌握和应用。通过渗透法 创造机会和条件让教师和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2)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

目前,没有很合适的英文教材,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我们暂时还没有能力编写英文教材,但是可以努力编写或 组织汇编合适的英文讲义,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将学生 们从厚厚的英文原著中解放出来,更有效率地学习管理统 计学的知识,而不至于湮没在英文材料的阅读理解上,同时 也能够训练学生们的英语学习与思维,提高英语水平。另 外,就是编写合适的英文题库,以及生动的例子。

(3)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管理统计学》是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许多国 外最近发生的例子都可以拿到课程中来,这样可以极大地 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对时事的关注),容易使他们上课兴奋。 多媒体可以尽可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训练听力,甚至积 极思维。

4 结论

双语教学的成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努力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语教学应该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不 同的模式。关注双语教学的目的比双语教学的形式更重 要,因此要注重实效,在这个前提下,充分利用并创造资源 在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

化学课堂评价途径探讨

张华芬

摘要:课堂评价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评价的重要性。讨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评价的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194-02

1 注重课堂评价的语言运用,顺应学生个性心理体验

课堂上如何评价,学生就会有积极的表现、就会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呢?我认为,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评价语言这一法宝,让课堂评价语言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独有的魅力。以往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不错”、“很好”、“再想想”、“你能比她还好”等等这样的评价语言。的确,这些语言有一定的激励性,但久而用之,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课堂上的评价语言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要有创造性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让课堂评价语言发挥应有的魅力。

(1)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

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你回答得很好,如果思维在活跃一点就更好了”,“你做得很对,如果能够把化学方程式用关系式表示就更能体现你的水平了”,“你这个方法很好,你再想想能不能用其他方法做”,“你很了不起这么难的题都做对了,但你有没有想过会不会存在另外一种情况……正是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使学生知道了学习化学不仅要掌握好基础知识还要注重知识的迁移,同时也明白了只有多练习,思路开阔学习才会提高。也正是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一次一次练习中扬长避短,所以很快就有了进步。

(2)评价语言要生动、巧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但避免了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了学习中错误的同时,还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

2 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外,还应经常用无声鼓励,即用表示赞许、喜欢的体态语言进行评价。例如,学生积极思考时摸一摸他的头,学生有独特见解时教师传递给他一个赞赏的眼神等。当学生很准确快捷的回答出题目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当学生拿来书写规范、正确的作业本让我批阅时,我会为他写上“GOOD”,让全班传阅;当听到学生精彩的发言,我会快步上前握手祝贺;当学生没思考周全,还不知如何回答时。我会送上期待、信任的眼神……另外,根据学生具象思维突出的特点,还可以巧用有形鼓励,即用象征物对学生作鼓励性评价,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荣誉感。例如,本学期我将学校开展的“争章活动”与课堂评价紧密结合起来,我与学生一起制定了许多根据课堂表现来评定的“子章”,诸如“好问章”、“合作章”、“进步章”等,当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时,我就会及时在他的“争章本”上盖一枚“好问章”,从而鼓舞同学们向他学习;当学习小组合作探讨时,全组同学合理分工、共同研究,表现较好时,我就会给这个小组同学发一枚“合作章”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们从老师这亲切多样的体态语言中感受到了关爱,感受到了赞赏,更感受到了那无声的动力,这一切会推动学生永远向前、向前。

3 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

以往的课堂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师主要看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否与课本知识或自己心目中的想法一致,如果一致就是好的,否则不然。动态生成式的课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智力表现。教师评价时要指出学生回答中所包含的智力价值。以及采取了何种学习方法,这样的评价。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特别是创造性学习。

4 师生的心灵对话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基础

课堂是动态的,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对学生来说,这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要实施课堂评价那么教学环境必须是民主、平等、宽容的,没有一个民主的机制、没有一个平等的支持氛围,就不可能有个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积极的互相推动。学生是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主动、健康发展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他们的内在需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试想如果没有主体的参与,没有师生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作用于课堂教学,怎能会有动态生成?因此,课堂评价得以表征和达成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便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习每一位学生,感谢每一位学生,友爱每一位学生,教好每一位学生,并努力将它贯彻到自己每一天的教学实践中,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就不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一定能得以表征并活跃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

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评价,还需要每一位教师具备扎实的功底,因此我们需加强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知识就是力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具有广泛的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解惑,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并且需对每一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找到在教学中的闪光点和处理不足之处,只有通过这种不断的积累过程,教师的教学经验日渐丰富,其捕捉、合理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亦不断增强。

第2篇:双语教学模式范文

一、酒店管理专业“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含义

双语教学的含义主要是通过外语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都得到同步的提高,而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分为“沉浸式”“浸润式”“过渡式”和“维持式”。其中,“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处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不单单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英语知识点讲授,并且还使用第二语言进行其他学科课程的讲授,也就是说,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实施“沉浸式”双语教学,不单单是将英语作为学习的内容,更是将英语作为了学习的工具,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就使用英语进行学习。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实施“沉浸式”双语教学,能够极为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掌握水平,让学生可以快速的融入到第二语言环境中,提升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成为社会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二、现今酒店管理专业“沉浸式”双语教学的现状

虽然国内诸多高校已经相继开展双语教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1.师资力量不足。现今各大高校层出不穷,很多高校的师资力量并不雄厚,很多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都来到高校任课,缺乏专业的知识与经验,而有很多英语基本功扎实的教师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英语口语方面并没有达到专业要求,也有英语水平高的教师,却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无法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实施“沉浸式”双语教学。因此,提高高校师资力量是最为关键的一点。2.课程设置不合理。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双语课程主要是针对于前台、餐饮以及客房等相关方面,除此之外,其他环节并没有严格按照双语教学的标准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高效培养出的酒店专业人才其实并不专业,在全面性上有所欠缺。3.教学方法不够规范。我国国内的双语教学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规范的体制和模式,教育者也没有对双语教学模式做出硬性的规定,教师在教育过程当中,无法合理的把握外语所占的比例,不能够有效的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定制双语教学的强度。因为没有规范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的制约了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实施“沉浸式”双语教学。

三、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实施“沉浸式”双语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方法

第3篇:双语教学模式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双语教学在法医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不同教学模式间的比较。方法:在法医学本科大学五年级法医病理学专业课教学中使用双语教学,并针对不同章节采用不同模式的双语教学。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试卷成绩分析,双语教学改革既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和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结论:双语教学是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较好教学模式之一,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双语模式。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11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554-02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Bilingual Teaching in the Forensic Pathology TeachingXU Guo-hui,QIN Hao-jie,PAN Xin-min,LI Fan,MO Yao-nan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ctive the effect of bilingual teaching of forensic pathology and different model.Methods:Bilingual teaching of forensic pathology was taught in the fifth-grade students and different models were used.Results:The level of reading English article and medical English was improved greatly.Conclusion:The teaching effects have got wide recognition by the teaching consultants and students,and different model of bilingual teaching should be used basing on situation.

【Key words】Bilingual teaching;Teaching reform;Forensic medicine

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根据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母语和外语(主要为英语)的不同程度和形式,双语教学可分为三种模式:①浸身模式:即全部教学活动用英语进行,让学生沉浸于英语氛围之中(俗称全浸模式)。②过渡模式:课程的主要概念、定义、法则等尽量用英语讲授,而其他内容可用中文讲授。中文与英语互为教学主体语言(俗称半浸模式)。③渗透模式:用中文组织教学,渗透学科英语词汇,由于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学生自身的母语,故也称之为保持模式[1]。

对双语教学概念和模式的理解,直接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教学效果。目前,国内院校及教师对双语教学模式的理解具有随意性和多元化倾向,没有统一认识,因而往往不能够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双语教学模式。我系采用3种双语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推广双语教学的同时,通过对比探索不同模式间的教学效果差异。

1.法医病理学双语教学的背景和必要性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期刊、文献都使用英语作为首选语言。我们要想与世界接轨,参加国际会议,与国外学者交流,查阅相关期刊文献,必须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专业外语。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我国法医(包括基层法医)提出了更高的语言要求。然而,由于专业英语相对缺乏,使得我国法医(尤其基层法医)知识更新慢,不能及时把握国际先进的法医学新知识、新技术,同时也不能把自己的新发现及时推向国际。因此,为了适应现代法医学高等教育的要求,在大学本科专业课学习阶段我们必须推动双语教学的开展[2]。

我们选择了法医病理学死后变化、死亡时间推断、机械性损伤概论这三章作为双语教学切入点。这三章内容在法医病理学中共计16学时,占法医病理学理论课总学时的17%。其中,死后变化共8学时,采用渗透模式教学;死亡时间推断共4学时,采用过渡模式教学;机械性损伤概论共4学时,采用浸身式教学。所选的3章课程内容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且按照渗透模式、过渡模式、浸身模式顺序排列,难度逐渐增加,有利于学生逐步适应双语教学。

另外,这3章内容在法医病理学课程中是较靠近前面的内容,在整本法医病理学教材中起到了统领全书作用,便于在后面章节的学习中不断重复、巩固前面所学的双语部分的专业英文知识。死亡时间推断、死后变化2个章节不但内容互相联系,同时也是法医学实践中应用广泛、不断在探索的重点内容。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课堂互动,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和使用专业英语的自信心;对于浸身式模式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尽力使用简单英语词汇和语句进行重复讲解。

2.双语教学的实践

2.1教学准备:选择教研室英语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双语教学任务,其中选拔对象以年轻教师为主,选拔的方式是组织专业外语教师及教研室资深老教师作为评委,对试讲的教师进行综合评定选拔。选择青年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主力,主要是考虑年轻教师毕业时间较短,口语较好,并且可以通过邀请教研室资深教师参与集体备课过程,进行现场指导等,来弥补年轻教师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采用中文教材和外文原版教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备课,撰写双语教案,制作双语多媒体课件,并进行试讲,邀请专业外语教师试听,对教师存在的语法、发音等问题以及表达不清楚之处提出意见加以改进。教师集体备课每周1次,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指出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组织观看其它院校的双语教学视频,在讲课与听课的循环中不断进步。此外,将专业英语词汇归纳总结,编辑成册,并将原版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复印出来,提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做好预习。授课教师留一套原版教材给学生,便于随时参阅,以帮助学生课堂理解及准备课堂英文交流[3]。

2.2学生的准备:目前,各院校法医病理学教学开展都是在大学五年级开始的,这个阶段的学生多数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部分学生通过了英语六级。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扎实,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对于专业英语学习的难度就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心理。开课前让学生充分了解双语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克服思想压力和害羞心理,并告知学生双语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其次,通过预先发放教师编辑的专业英语词汇册,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排除词汇障碍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推荐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英文期刊文献,既能学习专业英语词汇,又了解了学科技术的最新进展,开阔视野,为课堂讨论提供素材。

2.3双语教学过程:授课过程中教师注意把握三种教学模式中专业英语使用的范围和讲解的深度。使用渗透模式讲解时,教师围绕所学章节的重要专业词汇组织课堂,但仅对重要概念使用专业英语讲解,如皮革样化(parchment-like transformation),我们仅把概念的英文及英文释义用英文体现和讲解,而其发生机制、法医学意义等用汉语讲解。在过渡模式中,教师尽力用英文讲解专业知识,遇学生难于理解或教师难于讲解的内容则使用汉语讲解,如尸体直肠下降曲线,这部分内容即使用汉语讲解,学生仍需一定时间消化,使用英语则很难达到学习效果。通过前面两种模式的过渡,在浸身模式中教师则使用全英讲解,教师对于重点难点知识在备课时要注意多使用图片及尽力使用简单的英文词汇表达,并及时观察学生课堂学习反馈的信息,随时进一步讲解或重复讲解。

2.4考试评估体系:考试内容采用双语组卷的方法,双语教学的章节专业词语使用英文,并要求学生使用英文对名词解释和填空题进行回答,为了便于统计考试成绩,组卷时对使用双语教学的3章的出题分数进行控制,使采用双语教学的3章内容的试题分数均为10分。

2.5教学效果评价:邀请教学督导组专家听课检查,听取专家对双语教学的评价意见。专家组与教研室全体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讨论,同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表1法医病理学双语教学模式调查统计结果

3.双语教学实践效果

3.1问卷调查。全年级63名学生参与了法医病理学的双语教学,对不同模式双语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3.2考试成绩评价。对采用双语教学的3个章节的考试分数进行统计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方法,结果显示采用过渡模式教学的章节平均得分最高,采用渗透模式教学的章节平均得分最低,但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2三种模式平均得分比较

4.讨论

通过对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及教学效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法医病理学双语教学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从渗透模式、过渡模式到浸身模式的学习难度递增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渐消除学习双语教学的心理障碍,并能够适应和积极参与到双语教学的学习模式中。多数学生支持法医病理学采用双语教学及双语考试,同时感觉阅读专业英文文献水平有明显提高。我们认为成绩的取得还与授课教师集体备课、提前发放教师自己整理编辑的词汇册、采用原版英文教材、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估体系有关。

此外,通过不同模式教学章节的得分情况分析,我们发现使用过渡模式教学的死亡时间推断章节得分最高,这与学生调查问卷中的对此种双语教学模式的高支持率相对应,提示我们应该采用适当的双语教学模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帅传敏.对高等院校全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22(2):110-112.

第4篇:双语教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双语教学;目的;模式;教材

The mode and choice of economics bilingual teaching

YAN Jun; CHEN Hai-ni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economics bilingual teaching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relevant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learn to express and communicate economics with international mainstream language, becoming the bridge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in implementing bilingual teaching of economics,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mode, materials and courses must be pain special attention to.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shall be fully absorbed in the teach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and student's ability in English. A new choice, English textbooks and Chinese annotation, also can be considered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the single and double teaching system in the choice of materials. Suitable bilingual teaching curriculum should be open to international is mainly the mainstream economics course of similar or agreement.

Key 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Purpose; Teaching Mode; Textbooks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高等院校的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时采用两种语言(母语和英语)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大以及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迫切需要大量的既精通英语,又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教育部高教司迅速制定出了推动“双语教学”的文件,即在2001年4号文件中提出,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同时强调率先在金融、法律、生物工程、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及其他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开展“双语教学”,从而使一些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强的专业与学科尽快与国际接轨。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是以母语为主还是以英语为主,各个学校的做法不尽相同。如在经济学的双语教学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采用全英语的教学方式,而清华大学则采用英语教材母语讲解的方式。

在此,本文将从经济学中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方式和手段等问题上探讨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问题。

一、经济学专业双语教学的目的

关于双语教学的目的,目前有两种看法:第一种认为,双语教学是一种语言学习的方法,是指在校内同时使用母语或第二语言(如英语、法语)进行教学,主要目的是学习和掌握主流语言,最终能用主流语言顺利进行各科学习。第二种认为,双语教学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外语(主要是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加深学生对国外先进的专业知识体系、思想方法、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动态的理解,促使其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国开展双语教学是为了培养既精通英语,又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本文认为,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学会用国际主流语言来表达和交流,成为国际交往中的桥梁;而学习和运用语言则主要是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在经济学等专业的双语教学上,这方面的训练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根据上述看法,经济学专业双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

第一,首先是经济学的专业教学(不是外语教学),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仍然是它的首要目的。

第二,双语教学通常选择在那些国际主流的发展超过国内发展水平的专业课程上进行,通过双语教学了解、掌握和借鉴国际主流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体系、思想方法、发展趋势等,最终为经济学的国际交流和国际运用做准备。

第三,双语教学的最后一个目的才是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专业外语的水平。

基于双语教学的上述目的,在经济学专业实施双语教学要特别注意教学的方式、教材和课程的选择。

二、经济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

双语教学自20世纪60年代在北美一些移民国家产生以来,主要出现了六种模式: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双轨式双语教育模式;过渡型双语教育模式;双联型双语教学模式;三向分流双语教育模式。本文认为可以考虑如下集中模式的选择。

1.逐步渗透型。是指在经济学专业课教学中适当加入英语,如,常规的课堂用语该用英语,用英语解释名词术语或标注英语翻译,增加英文的案例分析或辅助阅读材料等,并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逐步加大英语在课堂上的使用比例。并最终达到全英语授课的目标。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逐步适应,操作性强。

2.穿插型。是指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或以中文为主,在理解中文的基础上适当用英文补充;或以英文为主,在教学的同时用汉语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3.开设选修课型。是指用纯英语开设经济学专业选修课,学生可根据各自的英语水平和爱好选择学习,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4.渐进型。是指在低年级主要以强化英语能力为主,在高年级逐步开设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经济学专业课。这种模式适应于外向型的专业和高校,同时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很高。

三、经济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

经济学双语教学使用的教材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目前国内通行的做法有两种。

1.单纯的使用外文教材(单教材)。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始终只采用外文教材,讲授西方体系,学生全外文作业和考试。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一开始就对专业的西方体系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学生开始接受一门全新的知识体系时,往往没有能力将截然不同的体系混在一起比较。而且全外文的作业和考试对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加强对专业外语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单纯的使用外文教材往往使得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难度加大,并且有理由担忧难以面对中国的各种职业考试。

2.采用中外两本教材(双教材)。双教材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同时保留对中文教材的使用。根据使用程度不同,又可以分为主辅制和并行制。其中,主辅制又有中文教材为主和外文教材为主之分;并行制下中文和外文教材难以区分何者为主,都有兼顾。我们所称“中文教材为主”是指教学讲授用中文,知识体系和作业以中文教材为主,板书以外文为主,考试以中文为主。“外文教材为主”是指教学讲授中文为主,知识体系以外文教材的西方体系,板书以外文为主,作业以外文为主,考试全外文,中文教材作为参考书,在进行中西方比较时用。但采用双教材时,学生往往倾向于完全参考中文教材,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学习英文教材。而且,双教材制往往决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兼顾中西方体系的比较,这对教学的组织非常的不利。

综合考虑上述两种做法的优劣,本文提倡一种新的做法――英文教材,中文注释。在经济学的双语教学中设计一种全新的教材,教材的正文是全英文,而在特定的位置用中文标释章节名称、重点句式和专业术语的翻译。这样,既避免了双教材制中学生可能的偷懒行为,又降低了单教材制的学习难度。这非常值得采用和推广。

四、经济学专业双语教学的课程选择

选择适当的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对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课程的特点,经济学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两大类:课程内容和体系与国际主流相似或一致,不带有国家特色的,称之为“国际化课程”,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有的带有很强的中国特色,称之为“国家化课程”,如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等;有的两者兼而有之,如财政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等。

那些国际化专业课程的中文教材本身就是西方体系的引进或者直接翻译国外的优秀教材,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实施双语教学不需要增加其他课程,教学的组织相对简单,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也比较少。而国家化课程,采用国外的教材是不合适的,不适宜实施双语教学,如果也实施双语教学,为补充该课程就需另开设中西方比较之类的全中文课程。而对于第三种课程,在开设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将国内与国外不同的地方进行特别说明。

参考文献:

[1]成晓毅.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初探.西安外国

语学院学报.2005,(3).

[2]谷志忠.简论高校的双语教学.中国高教研究,

2005,(10).

[3]季莹,张坚.论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创新模式及教

学实践.成功(教育),2009,(4).

[4]罗君丽.关于开展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分析

与思考.教育与探索,2007,(10).

第5篇:双语教学模式范文

    1 医学专业双语教学

    在解释“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概念之前,首先解释一下“双语教学”的概念。英国着名的朗文出版社出版在《朗文英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第二语言,也就是通常说的外语作为学科的教学用语,这不仅仅是通过上课学习外语,更重要的是通过第二语言来掌握和运用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的能力[2]。第二语言是一种媒介,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它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由此可以认为医学专业双语教学是指在国际化的研究和实践背景下,教师在课堂

    上通过国际化语言英语输入医学信息与知识,进行医学实验与讲解,用以帮助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下掌握医学相关知识与操练的能力。使用医学双语教学,不仅是我国医学专业走向国际化、增强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而且也是医学专业学生掌握最新知识的一条重要捷径。

    在我国开展医学专业双语教学试点的实践表明,开展医学专业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时效性[3]。首先,医学专业学生用英语来掌握医学术语也是国际医学专业教学的通常做法,符合双语教学的要求;其次,医学专业学生用英语来进行交流也是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的有效手段;第三,医学专业学生用英语来阅读医学专业的论文与书籍,积累医学专业的信息知识是医学生迎接信息时代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时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国际医学专业对双语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是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医学专业学生在运用两种语言能力以及医学知识与文化学习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

    对于学习者而言,医学专业双语教学是通过教学语言、教学资源达到学习课程教学内容,而对于教师而言则是为了实现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4]。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医学专业双语教学习得英语和交流语言,医学专业双语教学强调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强调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全方位的第二语言的交互作用,而不仅仅是教师在医学双语课堂上从头到尾用英语授课。医学专业“双语教学”需要特定的语境存在,也就是只有当英语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与汉语同时成为交流用的语言时,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目标才能顺利实现,这不仅反映在双语课教学上,还反映在医学实验或其它医学实践活动中。

    2 医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发展

    2.1 医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

    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医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3种:第1种是浸入型双语教学(immersion program),即课堂教学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语言进行专业教学;第2种是过渡型双语教学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即课堂教学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专业教学;第3种是保持型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即医学专业学生先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专业教学。

    在中国的医学院校由于有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医学专业学生对英语普遍较为重视,而且随着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普及使得大多医学专业大学生具备了较好的英语基础,这也是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大多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和浸入型双语教学的原因。二者相比较,浸入型双语教学是医学专业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理想教学效果。但是在医学专业实际双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外语接受水平和对医学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所以对于条件不成熟和部分学生英语水平不高的情况,可先在医学院校的一、二年级实施过渡型双语教学,然后在三、四年级再转为浸入型双语教学。在双语教学中,无论教师选择和运用何种教学模式都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扩大学生医学英语词汇量,提前讲解涉及医学内容的词汇。(2)医学内容涉及的语法较难理解时,可先讲解语法。(3)教师讲解医学内容所使用的英语句子必须符合学生实际的外语接受和理解水平。(4)授课时要利用各种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如图片、多媒体、录像等,尽量把医学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直观化,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专业知识。(5)课堂上双语教师可以用母语回答学生问题,如有必要教师也可以使用母语讲解,但母语的使用要控制在20%的限度。

    2.2 注重医学专业双语教材的开发

    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实施离不开原版医学教材,目前国际医学界进行双语教学的普遍做法是引进原语言目的国的医学教材[5]。如引进英美、澳大利亚或加拿大等国的原版医学教材用于专业课教学,这样医学专业的学生就有机会接触原汁原味的外语医学教材,但是不利的因素是如何选择具有先进性、学术性、易接受性的原版教材,因为医学专业双语教材的选取决定了双语教学效果的好坏。还有一种方式是医学院校与外语出版机构合作编写适合于自己的双语教材,这里可以采用对医学专业双语教材进行专家评审和教材立项的方式开展,这样医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能够保持自身的教学特色。授课教师在双语课上也可以参照国外的教材、结合国内的教材编出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讲义。

    2.3 采用病例教学

    医学专业双语教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采用病例教学的方式来学习英语或专业课知识,比如教师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提出有关病例(如黄疸、呕吐、便血等常见病例),通过病例教学引出医学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英语结合专业知识对医学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实践。

    采用病例教学要结合运用计算机、投影仪和网络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使医学双语教学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丰富,增大课堂信息量,同时还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病例照片与模型再加上教师的肢体语言,使学生在双语课上迅速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再有一种病例教学就是模仿国外医生与患者就诊程序,要求学生用英语问诊患者,而模拟患者的教师则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问诊,然后通过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医学知识迅速做出诊断,达到临床知识和医学英语的双语教学同步提高。教师采用病例教学需加强与学生交流,及时解答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疑虑,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2.4 建立医学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在建立双语课程评价体系时,既要考虑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又要考虑学生外语方面的接受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由于大多数医学专业本科学制是5年,在双语教学的初始年级(如一、二年级)一般不宜将医学学科双语教学目标定得过高,评价体系要顾及医学学科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评价体系应考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这样评价体系具有循序渐进的导向性,因而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激励手段。构建双语教学评价体系,需要重视学生外语交流能力、外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评价,要改变评价中重知识、重书本的倾向,要将外语听说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列为评价内容。对于医学专业学生的外语发展评价,笔者认为在明确总体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对原有的医学生外语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体系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分年段双语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包含医学学科专业用语和专用句型。而在学科目标评价方面,应对双语授课的医学学科进行研究,调整其发展目标和相关评价标准,使之与外语学习相适应。

    3 医学专业双语教学改革

    目前中国医学院校难以适应全英语教学,因此构建医学专业英语资源库势在必行,可以为医学“双语教学”铺路架桥。以往的医学英语资源以科普文章为主要素材,在课堂上以语言分析为教学方式,这并不能发挥医学专业英语资源库的优势。构建医学专业英语资源库应包括医学术语、原版经典医学教科书、核心期刊医学文献、网上医学资料、医用口语、医学科普演讲等等。这样在双语教学中才能进行系统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为医学专业人才的系统培养服务,也是加强与医学实践紧密结合、实施医学专业双语改革的措施。

第6篇:双语教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双语教学;独立学院;双语教学探讨;教学模式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快,中国高等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很多独立学院与国外大学签署框架式合作协议:本校学生在修读完一定年限的学业后,只要雅思成绩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进入国外合作院校修读相应学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但是存在如下问题:

一、双语师资严重匮乏

目前高校中大部分专业学科教师的英语能力不全面,表现在词汇量大、语法好、阅读能力强,但口语差、听力差、写作能力差.

二、合适的双语教材相应短缺

双语教学必须使用外文原版教材,但是引进原版教材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任课教师选择原版教材的信息渠道狭窄;其次,由于国外培养学生的模式不统一,因此,国外优秀教材未必适合国内.

三、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面临实际困难

(一)备课.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基础,它对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备课时要广泛参考多种外文教材和中文经典教材,对一些术语的定义和重要的原理需要翻阅多本原版教材,经过认真比较后,选用学生容易理解的含义明确的表达.

比如,《Coding and Information Theory》中关于“熵(Entropy)”的定义:

“英文:Let P=(p1,p2,…,pn) be a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P.Then the quantity

Hb(p1,p2,…,pn)=-∑ni=1pilogbpi=∑ni=1pilogb1pi

is called the b-ary entropy of the distribution P.If φ=(S,P) is a source,with P(xi)=pi,then we refer to Hb(φ)=Hb(p1,p2,…,pn) as the entropy of φ.”

通过查找一些中英文教材,给出它的简单明确的含义:熵又称为平均自信息量,而自信息量是信源发出某一具体消息所含有的信息量,发出的消息不同它的自信息量就不同,所以,特定消息的自信息量不能用来表征整个信源的不确定度.于是我们用其平均值来表征信源平均每发出一个消息所携带的信息量.

(二)课堂讲解.以下从“信息编码”的教学实践谈双语教学在课堂讲解方面的一些看法.

1.在双语教学的初始阶段尽可能采用汉语授课,这可避免学生在学习的开始阶段由于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造成学习的障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次做双语的转换,使学生在语言的转换间体会到语言间文化的差异,从而激发学生双语学习的兴趣.并且在授课开始时,双语教师要先花一定时间介绍当次课所牵涉到的数学语言符号和逻辑系统.

比如,在讲解“决定方案(The decision scheme)”时,

A decision scheme is a partial function f from the set of output strings to the set of codewords.The words partial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may not be defined for all output strings.The intentions is that,if an output string d is received,and if f(d) is defined,then the decision scheme decides that f(d) is the codeword that was sent.If f(d) is not the codeword that was sent,we say that a decision errors,or decoding error,has been made.

首先,用中文o出“strings”“codewords”等概念,然后指出“a decision scheme”是一个“偏函数”,它可以用图示法表示出其偏函数关系,接着再举例说明,最后,再回到英文解释上,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逐步形成英语化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做运算和推理,让他们感受到英语思维的乐趣.

2.双语教学在课堂讲解时要特别注意跟学生互动.教师讲课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表情,在给出一些较难的概念、定理、命题和结论时,可先让学生翻译,然后陈述含义,此举不但促进了学生对英语专业词汇的掌握和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同时,也理解了其中的含义,最终达到了双语教学的目标.此外,适当增加课外辅导答疑对解决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也会很有帮助.

(三)教学过程中的考核.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多次要求学生当堂解决一些问题,即时提交,此举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紧张感,对教学大有裨益.这种方法特别是对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独立学院的学生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有很大的效果.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创造条件使用外语进行一些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实践,这样对学生用外语读写专业文献和用外语思维思考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接受新理念和新方式的窗口.

【参考文献】

第7篇:双语教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发展现状;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23-02

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沿袭了应试教育的老路,许多高校片面重视外语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听、说、读、写等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将考试、考证、考级等作为外语教学的基本标准,导致许多学生缺乏外语听说能力。比如,许多学生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却看不懂英语文章,无法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因而,应积极探索双语教学模式,破解外语教学面临的种种困境,提高高校的外语教学质量。

一、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双语教学是指幼儿园、小学、中学及高校实施的用英语加汉语作为课堂语言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在当时北美的一些多元文化国家,为了让外来移民能够快速融入当地社会,人们就采用了以两种语言作为课堂媒介的教学方法。在我国高校中,双语教学是外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校双语教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高校革新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等,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形成国际化视野。其次,双语教学是发展多元化教育模式的需要。当前,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用非母语媒介理解异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打破本土思维的束缚,能够促进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再次,双语教学有助于打破文化壁垒,传承人类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非常明朗。高校应顺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让学生吸收优秀的人类文化成果。双语教学是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通过双语教学可以介绍西方国家的先进文化,使学生在积累知识中受到异域文化的熏陶。

二、简述双语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1.国外的双语教学模式。首先,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沉浸式双语教学产生于加拿大。在加拿大,英语和法语都是官方语言,这种语言环境为双语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加拿大的蓝伯特小学使用了一种新的双语教学模式,具体做法为:学校根据学生的母语将其分成两组,教师对讲英语的学生用法语教学,对讲法语的学生用英语教学,一直坚持到小学六年级才结束。经过几年的教学,学生的英语和法语水平相差无几,实现了通过“教育语言”达到“语言教育”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沉浸式教学模式。其次,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美国借鉴了加拿大的沉浸教学模式,但其做法与加拿大模式恰恰相反,即让学生开始上学时使用母语,逐步将第二语言导入小学教学过程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用母语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但在教学过程中会逐步增加英语课程的比重,这种双语教学被称为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此外,还有双轨式和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双轨式教学是指在同一个班级内部学生有两种母语,由两位教师分别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两种语言环境中学习,也便于学生同时掌握两种语言。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对母语背景相同的学生专门开设外语必修课,用母语系统讲授外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国内高校的双语教学模式。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本科院校应积极运用英语、日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或选修课教学,力争在三年内使外语教学课程达到5%以上。2002年,教育部出台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方案明确将双语教学列入考核指标体系之中。此外,为了深入研究双语教学模式,推进双语教学改革,全国各地纷纷创建双语教学科研机构。比如,教育部成立了“双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双语教育研究中心”,山东省成立了“双语教育研究中心”。此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也都进行了双语教学探索。如今,在清华、北大、南大等高校中,双语教学已占据公共课程的20%左右,占专业课程的30%~40%,其他本科院校也加强了双语教学。有些高校根据学科和专业实际提出了“掌握学习”、“双语互依”、案例教学等双语教学模式。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分为全外型、混合型、半外型三种模式。[1]全外型是指在外语环境中进行双语教学,使学生能以外语形式掌握所学的各种专业知识。全外型双语教学多采用“外籍教师+外文原版教材+外语讲授”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的外语水平有着较高要求。混合型是指以外文原版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用汉语和外语讲授课程,可分为“本土教师+外语+汉语”、“外籍教师用外语+本土教师用汉语”、“外籍教师主讲+本土教师助教”等几类。半外型是“本土教师+外文教材+汉语讲授”的教学模式,教师用外语讲授课堂内容,必要时可用汉语解释知识难点,这种教学方式适合高校低年级学生。

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模式建构

1.高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存在分歧。新世纪以来,各地高校都积极开展了双语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高校双语教学还常受传统教学理念和落后的教育体制的束缚,致使高校在双语教学的模式、理念、条件、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其次,许多高校的双语课程设置不规范。一门课程能否采用双语教学取决于课程特征、师资力量、学生素质、课时安排等因素。但是,在设置双语课程时,许多高校并未从本校的教学条件、师资理念、专业设置等实际情况出发,而是随意设置双语课程,导致课程设置混乱,缺乏逻辑性。在选择双语教材时,许多高校都以英文原版教材为专业教材,这种教材体现了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体现了西方思维方式和文化特点,但是原版教材的内容庞杂、重点分散,不适应高校的教学需要。最后,师资力量匮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双语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但是,许多高校教师的外语素质较差,没有能力进行双语教学,这些直接影响了高校双语教学。[2]

2.建构高校的双语教学模式。当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主要有沉浸式、翻译式、渗透式、穿插型、示范型、选修课型、渐进型、分离型等教学模式,本节以渐进式双语教学为例,探究双语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第一,建构双语教学体系。高校双语教学是为了培养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高校双语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的融合,又要通过教学实践揭示学科的内在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考问题、表达专业观点的能力。因而,高校应从学校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生源状况等出发,以“导入、对接、融合、实训”为指导思想,以兼容专业英语、案例教学、考证培训等为手段,建构渐进式的立体教学模式,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双语教学。[3]第二,科学设置课程和教材。在双语教学时,高校应按照专业课程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可以用在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课程或应用型课程。此外,在安排双语教学课程时,应当首先选择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学科,重点考虑课程的开设时间、内容、课程衔接等,提高课程安排的科学性。在双语教学中,英文原版教材的内容先进,重视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实践能力培养,在用词、叙述、情境设置等方面都体现了西方教育理念,这些为我国的双语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因而,教师应根据自己的课程教学经验,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情况,编写英文原版教材和辅导材料,这样既保留了英文原版教材的精华,又可以弥补英文原版教材的内容庞杂、晦涩难懂的缺陷。[4]第三,科学运用双语教学模式。当前,地方高校可以采用了“导入、对接、融合、实训”为中心内容的渐进式立体教学模式。大学一年级时期,可以依托大学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充分发挥网络课堂的作用,为双语教学做好准备。在大学二年级时期,应引入英语专业课程,通过多媒体技术创造良好的双语教学情境,通过证书考试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大学三年级时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营造双语教学氛围,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在大学四年级,应全面推进双语实践教学,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第四,尽快提高双语师资水平。教师素质是决定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没有高素质的双语教师就不可能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因而,高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双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健全双语教学考核制度,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创新教学方法。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出台了双语教学师资认定办法,引进了“国际双语教学资格证书”项目;有些学校积极聘用外籍教师开展专业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纯正英语所讲授的专业课程,创造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模式。因而,应积极探讨高校双语教学模式,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枝青.专业英语的课程论定位[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

[2]姜宏德.“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第8篇:双语教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双语教学 模式与方法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指用两种不同语言进行语言教学的教学系统,一般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1]。我国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是指在教材使用、课堂讲授、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中同时使用外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形式的教学[2],这种解释更加明确具体。在高等职业院校,尤指用两种语言讲授非外语类课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两种语言为工具,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一、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教学的意义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有利于高职高专学校未来的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使课程特色鲜明;第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专业英语和学生的专业联系密切,比较适合学生的需求,因而更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不但能学到英语知识,更能学到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特别是在大城市就业是很有帮助的;第三,有利于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师的发展。要进行双语教学,教师要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和其他相关的英文文献,带动自身的专业学习,掌握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给学生补充教材上没有的内容,在完成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使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从而促进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同时在探索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总结,发表教学论文;第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医学上的知识有些内容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有时候两种语言之间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很难找到意思完全相同的确切的表达,阅读翻译成中文的内容有时候反而更难于理解,而有些英文原版教材通俗易懂,语言简洁,直接阅读英文原文会更容易理解。

二、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1.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现在高职高专的双语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不同学校的教师选用教材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综合,并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归纳出适合高职高专的双语教学模式,此模式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英文专业词汇渗透式双语教学。把英文英语作为教学语言逐步渗透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加入英语教学成分,重点是英文专业词汇的讲解与记忆。授课之前,查阅大量的外文资料,对讲授的课程内容做好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的充分准备。备课时在每一章节先根据专业内容准备相关的专业词汇,从中挑选几个便于理解本章内容的基本专业词汇,以备在课堂上反复口述。本阶段适用于学期开始时进行。

第二阶段:英文专业语句穿插式双语教学。有意识地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穿插于课堂教学中,重点是英文专业语句的理解与记忆。每个章节都准备几个典型的专业描述语句。在开始讲课时,这些典型句型可用中英文穿插讲述,学生听懂后即可全用英语反复口述,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典型专业语句的描述。本阶段适用于学期中间进行。

第三阶段:英文思考问题完全式双语教学。逐渐扩大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比例,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阶段适用于前两个阶段进行的比较成功的情况下视学生具体情况适当运用。

以上三个阶段可以概括为 “词汇渗透――语句穿插――思考问题”的“进式双语教学模式”。其中,第一阶段是基本前提,第二阶段是根本保证,第三阶段是理想目标。以下图表是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具体说明。

图示: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说明

2.关于教学模式的思考

好的教学模式是成功的关键,作为正处于探索阶段的双语教学,其教学方法的作用更为明显。作为专业课程,首先应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结构体系,然后才能谈得上双语运用。因此,在知识内容与英语语言的运用发生冲突时,首先应考虑教学内容的难度,即宁可多用汉语讲授,也要让学生把内容弄懂,避免把双语课上成变相的公共英语课。这样,使学生头脑中构建起整个学科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掌握英语专业词汇和基本句型,培养学生阅读、翻译英文文献的能力。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有其积极的一面,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思考,一切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找到一种更加适应高等职业院校的双语教学模式,使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第9篇:双语教学模式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2.0;H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3-0549-0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指示精神,国内各高等学校均相继开展了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高校实行双语教学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对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素质、探讨人才培养新模式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而医学院校实行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级医学人才、是我国的生命科学尽快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对国际医学教育和学科发展具有战略眼光的医学精英人才。在开放和竞争的社会中,双语教学能够使医学生较早地了解国外医学教育的理念、模式与教材,加强国际竞争力。由于历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笔者认为我校及国内普通高校在双语教学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改革。

1 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听说能力差,对双语教学的承受能力差,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承受能力

虽然在校大学生的英语已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各人之间差异较大。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差距很大,不少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词汇量远远达不到要求。由于国内英语教学多年来注重于语法分析,故“哑巴英语”的现实情况没有明显改观。因此改善英语听说能力是双语教学的迫切要求。学生听说能力不高、增加了双语授课的难度,妨碍了双语授课目标的实现。

1.2能完全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少

双语教学师资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好医生不一定是好教师,英语阅读水平高不一定能够进行英语授课,多数教师英语口语差。故提高临床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是双语教学的关键。实施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求教师有较丰富的英语知识。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总体上教师匮乏,能完全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太少。多数教师英语口语较差,难以清楚地用英语表达专业内容,或者照本宣科已准备好的课件,待学生用英语提问题时又听不懂,不能准确回答,教学效果差。

1.3没有一套成熟的、适用的教材

原版教材具有很多优势,但直接使用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也有不切实际之处。主要是原本教材与国内统编教材的内容相差甚远,学生的专业水准尚难以完全接受,且不说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的不同。如果完全把国内统编教材翻译成英语也不切实际,不能反应国外的技术进展,学生也不能直接用英语思维。因国内多年来的英语教学是英汉两种语言相互翻译,学生的思维也是两种语言互译,这样就影响到了反应速度和交流能力,双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和交流,以学科为依托,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外语、使用外语的良好氛围,推动我国“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外语教学改革。同时要有一套既能反映国外技术进展,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适合中国学生的双语教材,但目前尚无这样的成熟适用教材。

1.4在双语教学中尚无统一的、成熟的教学模式

由于双语教学在国内开展为时尚短,尚无一定的成规或统一的模式。教育部亦无统一的规定,均为各个学校,各个主讲者自己的模式。因此实践、探讨一套双语教学的模式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 双语教学改革模式

我校近几年也开展了双语教学,但教师人数太少,收益的学生数也较少,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同时也存在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因此开展双语教学的改革与研究非常必要。

2.1提高学生的承受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承受能力,但首先应提高学生的认识及自觉性,认真学习的学生均反映双语教学好,条理性强,既学到了英语,又学到了先进知识。但也有部分学生不认真对待,认为双语教学是一种形式,采取敷衍的态度。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应建立考核制度,以改变上课不认真,下课无所谓的现象。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尽量运用英语进行课堂发言和讨论,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帮助克服传统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哑巴式英语”,注重和学生间的交流。

2.1.1克服灌输式的教学,开展教学互动。在核心教学的双语教学中认真备课,耐心讲解,但要克服既往的填鸭式教学,开展教学互动,在讲解的过程中不断提问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2.2创造一个相对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加强和学生的英语交流,在常规查房和教学查房中采用双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提问题,让学生用英语回答,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增加使用英语的机会和环境。

2.2.3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译能力,让实习的学生每天抄写一段专业英语,并当场朗读,然后译成汉语,老师给予纠正和指导,每天15~20min,坚持不懈。

2.2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

针对目前双语教学师资匮乏、英语口语差、双语教学能力差的特点,开办师资双语教学培训班。以具有硕士学位或副高级职称、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好的英语基础的教师为对象,开办学习班。每年10名左右,以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为主,同时开设双语教学模式,教学艺术,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课程,全面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

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促进人才的脱颖而出。具体实施上,请院方根据情况安排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到英语母语国家短期进修,提高英语水平,至少选派部分教师到周围兄弟院校观摩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建立激励机制,适当进行政策性扶持。

2.3编写实用性较强的双语教材

几年来虽然开展了双语教学,但还没有一套成熟的、适用的教材,编写教材时英语内容不能直接翻译国内统编教材,因为其不能反映国外进展和英语的表达方式。英文教材的编写应参考原版教材和原版学术期刊,这样既可以反应其先进性,又能直接反应标准的英语表达方式,但也不能与国内统编教材相差甚远,使学生摸不到边际。因此编写一套成熟实用的双语教材是较难做、很重要、又必须做好的工作。同时制作相关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并不断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改进。

2.4双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改革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