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双语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双语教学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双语教学工作计划

第1篇:双语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双语教育实验,丰富学校教育内涵,探索行之有效的双语教育模式,使我校双语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使学生在学习母语阶段充分接受英语熏陶,为将来成长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 工作目标:

根据《无锡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双语教育实验的指导意见》,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围绕学校双语教学实验方案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拓宽双语课程设置,改善双语学习环境,,探索双语教学模式,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双语教育体系。

本学年内,要充分重视双语实验学校创建工作,完善双语教育环境,开设好实验课程,在“健康教育”、“牛津1A口语交际”及其他学科渗透等方面进行实验,初步形成校本特色的双语教育模式;同时着重培养一支专兼结合、富有双语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并通过双语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英语交往能力、英语应用能力。

三、工作要求:

2006——2007第一学期

1、统一思想认识。从行政人员到英语教师、双语教师直到全校教师学习关于双语教育的理论和市教师局关于推进双语教育实验的指导意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积极参与双语教育的自觉性,了解双语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本校开展双语教育实验的规划。

2、选派教师参加双语教育实验的培训。

3、选定双语教育实验的学科、年级、教材。营造双语教学氛围。

4、成立校双语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教学研究小组。

5、在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口语交际课、在小学三年级开设双语健康教育课。以这二个年级为先行实验,定期开展研究活动,探索双语教育模式。

6、利用新加坡英华学校来校华文浸濡契机,进行双语交流活动。

2006——2007第二学期

1、进一步改进双语教育实验环境,优化师资配备。

2、积极开发双语教育资源,创新双语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大力加强

化建设,初步形成校本双语教育特色。

3、探索双语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和办法,制订有关学科的《双语课堂教学评价表》并试行评估。

4、将原有五月份英语艺术周活动优化为“双语文化艺术周”活动。

5、开展一次区级以上的“双语研究展示课活动”。

6、举办英语教师和双语课教师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比赛。

主要措施

1、狠抓双语教学的常规管理

以教学过程管理为着力点,定期抽查双语教师的教学“六认真”工作,深入学生、班级,及时掌握双语教学动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双语教学工作正常、规范、有效进行。

2、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经常性地组织双语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双语教学常用方法,使教师逐步从“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化。

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重视双语教师教学,进行互动的随堂听课和专题教研活动,使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

结合有关部门的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审工作,尽可能多地推荐双语教师能评,力保有1-2位评为市级教学能手。使双语教师的教学工作走向成熟。

3、每学期安排双语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

4.优化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开展双语学习活动,开展双语小报比赛、双语黑板报比赛、双语橱窗展示等活动,营造好英语学习的软环境。

 

具体工作:

2006年九月份:

1、制订实验计划,成立校双语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教学研究小组。

2、进行双语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为双语教学提供保证。

3、学科双语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结对子”。

2006年十月份:

1、着重进行双语环境布置。

2、双语学科听课调研活动。

3、双语教师继续校本培训。

2006年十一月份:

1、精心组织新加坡英华学校来校“华文浸濡”活动。

2、开展中新双语教学活动和专题研讨。共2页,当前第1页1

3、举办双语小报比赛。

4、双语教师进行课堂用语及学科专业用语的培训。

2006年十二月、

1、班级英语角展示比赛。

2、双语教师学期教学工作小结交流。

3、完善有关学科的《双语课堂教学评价表》并试用。

 

2007年一月份:

1、总结学期双语研究,撰写个人研究总结和学科组总结。

2、汇总实验素材。

3、学校对有关研究成员进行评价和奖励。

 

2007年二、三月份::

1、教研组制订学期研究计划。

2、完善双语环境布置。

3、双语学科听课调研活动。

4、邀请教研中心专家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2007年四月份:

1、与教科室协作,开展双语教育课题研究,争取市级立项课题。

2、双语电视节目完善工作。

 

2007年五月份:

1、“双语文化艺术周”活动。

2、区级“双语研究展示课活动”。

 

2007年六、七月份

1、举办英语教师和双语课教师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比赛。

2、主管部门撰写年度研究总结,并提出下阶段实验初步构想。

3、撰写个人研究总结和学科组总结。

第2篇:双语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课程体系

“卓越计划”的主要特点是需要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要求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3]在调研并总结国内其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双语示范课程设置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适合于本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程选择和设置、教学内容确定、教材选择以及适用学生范围的确定。以“卓越计划”培养宗旨为指导思想,根据“卓越计划”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要求,结合本人教学优势和经验,分别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二年级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本科生三年级课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试验检测》以及研究生课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作为试点。这三门课程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各课程知识点之间关系紧密,难度逐步递进,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连续性。在教学内容方面,对于本科生课程选取2~3章的核心内容进行双语讲授,并对每门课程挑选1~2个实验环节进行双语实践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地感受真正的双语教学环境,也可以考虑到学生有限的英语水平,避免出现只重视语言学习而忽视学生真正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的现象,同时加大双语教学中实验部分的比重也很好地体现了“卓越计划”注重实践性的特点。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选择的章节为“沥青”和“沥青混合料”以及“沥青针入度”实验;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试验检测》中选择的章节为“水泥稳定类基层材料”、“沥青胶结料的评价方法”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以及“沥青延度”实验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击实”实验。对于研究生课程,考虑到其英语水平和平时查阅国外文献的需求,全程采用双语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石油沥青、改性沥青、集料、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等章节及相关试验均有涉及。高质量的双语教材是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由于本研究所选课程没有合适的国外原版教材,而且国内外相关的专业教学体系和所用工程规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采用以国内中文教材为主,依据其相关内容和本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参照相关的英文原版教材,自行编写英文课程讲义材料用于双语教学。各门课程主要参考的英文教材包括:美国大学教材Prentice Hall出版社出版的《Materials for Civil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s》和《Pavement Analysis and Design》、美国沥青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出版的《Hot Mix Asphalt Materials,Mix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出版社出版的研究生教材《Modeling of Asphalt Concrete》等。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丰富多样和是否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决定双语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在“卓越计划”下,对于双语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多元化和系统化创新的要求更高。需要对已有的各种双语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进行对比研究,结合观摩其他高校或专业高水平双语教学示范课,确定合理的双语教学授课方法和考核方式。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以图、表以及视频影像为主,相关文字介绍和解释为辅。对于本科生课程,以中文课件为主,对重点的专业词汇和知识点采用英文进行注释,如每种土木工程材料的名称、主要技术性能概念及指标、相关试验方法及行业规范的名称等。避免采用大段英文语句进行细节介绍,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对英文的畏难情绪。对于研究生课程,反之以英文课件为主,仅对核心的概念、理论以及试验方法等进行中文注释,可以更好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在授课方式方面,目前各个学校的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可分为浸入式双语教学、维持式双语教学和过渡式双语教学三种。[4]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要根据课程难度和学生层次来定。针对本校具体情况,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在本科生课程教学中采用维持式双语教学模式而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采用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较为合适。即在本科生课程教学中起始章节采用中文讲授,逐步过渡到部分重点章节采用双语讲授;而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始终采用双语讲授。对于所有课程来说,在讲授过程中如何确定中文和英文的使用比例是能否同时实现提高英文能力和掌握专业知识这两个主要双语教学目标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对于本科生来说,采用英文讲授的重点应放在一些重要的概念、理论以及试验方法上,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而对于研究生来说,英文使用比例可以大幅提高,对重点知识点可以在英文讲授后再使用中文进行强调,而对于一般性的背景知识可以只采用英文讲授。在考核方式方面,应采用灵活性和多样化的手段,丰富考核成绩的组成部分,合理确定各自比例。在课堂和实践教学中适当采用英语提问和回答,在课后作业以及期末试卷中设置一定比例的英文题。对于本科生课程,课程总评成绩由50%的考试成绩、30%的实验成绩、10%的课堂提问以及10%的课后作业组成。对于研究生课程,还应设置英文讨论课和英文科技论文撰写等环节,进一步提高英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比例。总评成绩组成为20%的讨论课成绩,20%的论文成绩,20%的实验成绩,20%的课堂提问以及20%课后作业。

三、实践效果

通过2013-2014学年和2014-2015学年对三门课程进行了连续两个轮次的双语教学实践,涉及对象包括三届本科生和两届研究生近300名学生。为了评价实际的教学效果,通过定期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成绩统计分析等多种方式对上述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总体上来说,大多数学生对于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表示支持和欢迎,研究生的接受度普遍大于本科生。从评价结果中反映出目前的双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学生对于双语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畏难和抵触情绪,尤其英语尚未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教师的英文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分别用于理解专业知识和英文部分所耗精力的分配不合理,难以两者兼顾;双语教学衔接模式还有待改进,尤其是本科生课程,有的章节采用双语教学,有的章节采用中文教学,使得部分学生难以适应;现有双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关联性不足;双语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定位较为模糊等。虽然目前进行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尝试无论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效果上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相应问题的出现也为今后的进一步改进指明了方向。而且,学生们普遍支持的态度也为今后坚持进行双语教学实践和改革奠定了信心。

四、结论

目前,随着“卓越计划”的实施和推荐,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本文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实践,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效果等方面对“卓越计划”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提出的相关措施和发现的相关问题对于完善双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折媛,杨军,张朝晖,等.“卓越计划”下冶金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5):55-56.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47-55.

第3篇:双语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卓越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要求;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083-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卓越计划的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

软件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推动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软件人才的大量需求。为此应准确把握“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为国家培养适应产业和企业需求的卓越软件工程师。

一、“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

概括说来,“卓越计划”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突出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强调校企联合,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三是更加明确高等教育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导向[1]。由此“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

应依据“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的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大力加强对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积极践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确保“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2.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

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内涵是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3.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学校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改革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应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

4.积极推进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

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支持教师参与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鼓励有条件参与的高校使用多语种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积极采取措施招收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接受工程教育[2]。

二、基于“卓越计划”的软件人才培养的措施

1.科学论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3]。早在建院之初,学院就对高校软件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一方面软件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软件人才;另一方面,很多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却又找不到工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要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总结传统IT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参照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学院提出“培养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软件人才”的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和“三种精神”。 “六种能力”是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三种精神”是指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实用性高级软件人才,学校建立了企业人才需求征集制度,通过院企座谈、走访企业、函发需求征询单等方式,广泛征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信息。根据企业和领域的需求,遵循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创新性等原则,科学制订了符合现代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2003年,学院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引进了软件工程SSD系列10门课程,该系列课程采用了国际开发案例,突破了原有的软件教学模式,注重软件开发实践。学院将SSD系列课程与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学习和掌握世界最先进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

此外,学校还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了“611”教学模式,即本科生在校四年中,有6个学期安排课程教学,1个学期开展技术实训,1个学期进行毕业设计,从而保证学生在就业洽谈会和毕业设计前就已具备了良好的工程开发能力与经验。

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

学校除了建立领导听课、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员、网上评价系统和书面评价卡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等制度外,还独创并实施了企业需求征集制度、实习基地遴选与评价制度、毕业生质量评价制度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卡制度等,为实用性软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质量保障。

实践是工程的灵魂和根本[4]。实践教学是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包括课程实验、程序实践、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多层次工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实验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实际检测,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拓展训练。课程实验在满足实验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还设置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实验题目,着力于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程序实践是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学校制订了“层次化、阶梯式、重能力”的程序实践方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构建了“BDP”程序实践三阶段训练模式,其中B代表系统编程基础训练阶段(BTS),D代表系统开发技术训练阶段(DTS),P代表项目开发训练阶段(PTS),以培养优秀的软件人才。

项目实训是对企业真实项目的模拟开发。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项目模拟开发训练,让他们感受真实的软件开发过程,通过对“8个全真”(全真的企业机构、全真的开发环境、全真的项目案例、全真的开发过程、全真的团队关系、全真的工作压力 、全真的管理制度、全真的绩效奖惩)的体验和对“6个步骤”(项目熟悉和环境准备、项目分析设计与文档编写、项目代码编写、项目测试、项目交付、项目总结)的实际操作,全面提升学生的“六种能力”。

企业实习是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进行实战演练。为此我们对原有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要求学生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项目进行毕业设计,通过实施双导师制、实习双选、前期培训、过程管理、规范答辩、实习基地评价等环节,确保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4.“技术+双外语”,提升国际竞争力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强调“双语教”和“双语学”,充分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一方面对任课教师提出用英文讲解、用英文命题、用英文回答学生问题的“三英”规范;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用英作业、用英文回答问题、用英文答卷的“三英”要求,在“双语教”和“双语学”的良好氛围中,达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目前,我院有超过70%的专业课使用外文优秀原版教材并实施了双语教学,每年有近10%的学生用英文撰写毕业论文和进行答辩。

应特别指出的是,“双语教学”应以正常的英语课教学为基础。“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英语教学水平越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越强,双语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因此,在积极实施“双语教学”的同时,要确保正常“英语教学”不断线,在开设大学英语的同时,还开设了IT职业英语,TOEFL、GRE辅导课程等,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强化英语学习的连贯性。

在强化“英语教学”和实施“双语教学”的同时,我们结合区域特色和市场需求,开展了既懂英语、又懂日语或韩语的“双外语”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每届学生中除30人左右学习韩语外,其余学生都学习日语。通过四个学期的强化训练,大多数学生能达到日语三级水平,还有部分学生能达到日语二级水平。

“技术+双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高了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学院已经成为培养面向日本、韩国软件企业和外包企业的优秀软件人才教育基地。

5.校企互动开放办学,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为培养“过得硬”的软件人才,学院积极与国内外IT企业开展多途径合作,采取建立项目库、案例库以及聘请企业教师等方式引进企业的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输送学生到企业参与项目研发,建立了一套有效利用企业资源的校企合作机制。为此,学院与IBM合作成立了东北大学—IBM联合创新研究院、IBM POWER SYSTEM教育中心,与东软集团等5家企业和机构共同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和研究室。学院在IBM、阿里巴巴、淘宝、百度、东软集团、中软国际、达内、北京亚思晟、沈阳华信等20余家国内外软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另外,学院还与英国、爱尔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13所大学、1个教育机构以及台湾成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进行了包括联合建立实验室、专业共建、师资培训、专家讲学、实习就业、联合培养、课程引进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郑妍. 对计算机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

[2]教育部. 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1-02-21.

第4篇:双语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充分认识“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语言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社会交流的工具。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各族青少年的祖国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同时,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在我区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的重要举措,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保持边疆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双语”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汉语教学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为目的,促进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双语”教学协调发展,努力开创我区“双语”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3、我区“双语”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在巩固和提高母语教学质量的同时,切实把“双语”教学摆在少数民族教育的突出地位,以提高汉语教学质量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不断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和规模,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使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中小学,其“双语”教学模式,由现阶段的以理科为主的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或除母语之外的其他课程用汉语授课的模式,最终过渡到全部课程用汉语言授课,同时加授母语文的模式,使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

4、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要从幼儿抓起。要重视并扶持幼儿教育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个人或机构创办有汉语教学特色的幼儿园。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民汉合园,2006年前,全地区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要实现民汉合园,并实行民汉幼儿混合编班。民族幼儿园要有专职汉语教师,对少数民族幼儿进行汉语口语训练;对少数民族儿童的一年学前教育要以汉语口语教学为主。

5、现阶段小学的汉语教学,要大力推进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汉语课,从三年级起数学课使用汉语授课。鼓励有条件的民语系小学,试行除母语文外的其它学科均用汉语授课的“双语”教学模式。

现阶段初中和高中民语系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汉语课的教学质量,继续扩大理科课程全部用汉语授课模式,鼓励有条件的民语系中学,试行除母语文外的其它学科均用汉语授课的“双语”教学模式。

农村中小学要在努力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逐步从小学一年级开设汉语课,要积极探索除母语文外的其它学科均用汉语授课的“双语”教学模式。

6、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我区民语系中小学“双语”教学深入发展。*年全区实施“双语”教学中小学学生数(包括高中)达总人数的3%,2006年达6%,*年达10%,*年达18%,2009年达30%,2010年达45%,2011年达65%,2012年达85%以上。

*年起有条件的县城(市区)民语系中小学(包括高中)从起始年级起开办“双语”教学班(理科汉语授课),从*年起所有的县城(市区)民语系中小学(包括高中)从起始年级起开办“双语”教学班,从*年、2009年起县城(市区)民语系中小学(包括高中)起始年级过渡到“双语”教学模式(汉语言授课,加授母语文)。

*年起有条件的乡镇中小学起始年级开办“双语”教学班,2009年起所有乡镇中小学起始年级开办“双语”教学班,2010年、2011年起乡镇中小学起始年级过渡到“双语”教学模式。

7、地区大中专院校、职业高中要加快推进汉语教学力度。2005年,除少数民族语言等特殊专业部分课程外,有条件的大中专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专业课,逐步使用汉语授课。地直大中专学校2008年基本达到汉语授课,各县市职业高中2010年基本达到汉语授课。

8、大力推进中小学民汉合校,积极鼓励民汉学生混合编班。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民汉合校工程。加强我区汉语系学校建设,扩大汉语言学校办学规模,鼓励少数民族学生自愿进入汉语系学校学习。继续加大“双语”办学力度,抓好典型,充分挥好在“双语”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各县、市要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建成一所民汉合校小学和一所民汉合校完全中学。

9、实施“双语”教学后,少数民族毕业生的HSK等级合格标准为,汉语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6级;非汉语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5级;普通高中毕业生为5级,普通职业生为4级。

三、加快建设适应“双语”教师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10、我区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HSK合格标准为,汉语课教师:高等学校教师为9级,中等职业学校和高中教师为8级,初中教师为7级,小学教师为6级;非汉语课教师:高等学校教师为8级,中等职业学校和高中教师为7级,初中教师为6级,小学教师为5级。

11、加强“汉语”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要以合并后的*成人学院和南疆少数民族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为依托,分别建立*地区初中“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和小学“双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各县市也要切实加大投入,建设好小学“双语”教师培训基地。

12、结合教师继续教育,以提高汉语水平为重点,积极推进少数民族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使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和教学能力基本胜任“双语”教学的要求。

实施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着重提高用汉语言进行教学的能力。对全区40岁以下的“双语”教学水平不达标的理科教师,进行1至2年的脱产培训,使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分别在*年和2011年前达到“双语”授课的要求。各县市要制定具体规划,确保自治区、地区教师培训计划的落实,保证参训教师达到相应的汉语要求。

开展好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积极做好以“双语”授课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大力开展“双语”教师培训。要以定期开展脱产培训、短期轮训、在职自学、在岗业余培训、校本培训、到汉语系中小学实习等多种形式,提高我区民语系中小学教师汉语教学能力。汉语系中小学要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承担好少数民族教师“双语”教学实习和教学培训工作。

积极开展汉语教学研究。汉语教研工作要和课程改革实验相结合,为民语系中小学汉语教学做好服务。充实和加强汉语教研员队伍。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汉语教学观摩,学术交流、教学研究等活动,努力提高我区“双语”教学质量。

13、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依法实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教师资格认定要严格汉语等级标准,新招考、新录用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和汉语水平,提高新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汉语水平等级标准,杜绝汉语水平未达标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加大力度采取措施对不具备教师资格的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力争在2006年2月1日前取得教师资格。

14、稳步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制定并严格实施《*地区新增教师考核暂行办法》,建立不合格教师淘汰机制,城镇*年、农村2012年仍达不到“双语”合格标准的教师(45周岁以下)实行末位淘汰。推行教师聘任制度,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于“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

15、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和行政、事业等单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从事汉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工作,有计划地聘用母语为汉语或“民考汉”的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县以下少数民族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教师自然减员的指标要全部补充能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适当扩大招聘教师范围。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服务期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积极争取区内外对我区教育对口支援。在2010年以前力争为每个乡(镇)中小学配备2至3名母语为汉语或“民考汉”的教师,以切实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四、加强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领导

16、各级党政要把“双语”教学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依照地区推进“双语”教学实施意见,结合本县市实际制定“双语”教学规划,建立目标责任制。地区将成立由行署专员任组长,分管领导和教育、计划、财政、人事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双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都要成立由县市长任组长的“双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我区全面推行“双语”教学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同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有关“双语”教学方面的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7、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学校领导及教育管理人员要在推进“双语”工作中率先垂范,转变观念,首先达到汉语水平合格标准。要把汉语达标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选拔、竞聘的重要条件。

18、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双语”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规划,改革教学方式,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按计划、按目标大力推进汉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工作。民汉学校的领导与教师要通过相互之间的交叉任职或任教,相互学习交流,提高学校管理和汉语教学能力。民语系中小学要努力营造实施汉语教学的良好氛围和有利环境,逐步改善汉语教学的设施条件,校领导和教师要带头学习、掌握和使用汉语,为青少年学生树立榜样。

19、宣传、报刊、广播、电视、语言文字、民族、宗教等部门,都要重视和支持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积极协助教育等部门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在推进我区“双语”教学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双语”教学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双语”教学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积极营造有利于“双语”教学的良好舆论环境。

20、为积极推进我区“双语”教学工作,从*年起地区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双语”教学专项经费,用于全区“双语”教学教师培训(全区初中教师、小学骨干教师)、表彰奖励、教学研究、学习交流等。各县市也要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对“双语”教师培训、设备购置、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为全面实现我区“双语”教学目标规划提供经费保障。

第5篇:双语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高校出现的双语教学热,提出各个高校不应盲目,照搬他人模式,而应根据本校生源和师资情况,采取灵活方式,分步骤的实现全英文授课,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双语教学的优势。

一、双语教学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与日俱增。这种国际化,包括师生之间的国际流动,课程的国际化培训与科研的国际合作等。为了加速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教育部要求在高校里全面推进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也成为我们迎接国际化挑战的重大举措之一。

所谓“双语”教学,指用两种不同语言(在中国,主要指汉语和英语)交互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者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通过学习学科知识,达到掌握第二语言的目的。双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在学科教育中使用两种语言教学,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我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即双语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的学英语,而是以英语语言为手段去学习专业知识。

二、双语教学因材施教原因分析与实施方法

为了做好“双语”教学工作,我们必须考虑双语教学的每—个环节,如教材,师资,授课模式等。而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显示出极大的差异性。要做好双语教学工作,我们就不能不考虑这种差异性,并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以作到实事求是,因材施教,使双语教学的巨大优势真正得到体现。

(一)据高校类型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层次的高校,首先应根据本身生源质量情况和师资配备情况在总体上进行合理定位。如对于一些办学水平较高的重点院校,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生源质量高,从国外回国或进修返回的教师相对较多,这些教师在专业和授课方面都较熟练。应将双语教学要求与目标定在较高的位置,即双语教学的起点与教学结果都应明确的要求。这些院校一开始就应将双语教学纳入到常规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计划中来,引用原版的英文教材,使用全英文授课,甚至用英文写毕业设计论文。

对于普通的高校,由于学生基础稍差,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别,另外普通高校里国外回国或进修的教师相对较少,不宜盲目地照搬重点高校的模式,应制定出适合本身的教学计划,对于比较难的科目不宜采用双语教学。授课方式上也应由中英文结合讲授,逐步过渡到全英文授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充分的适应过程,让老师有充分的双语教学成长的时间。

其它一些以培养应用技能为主的高校,在教材的选用、课堂英文使用的比例等方面都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双语教学计划以选修或示范模式为主,教学目的以外语学科词汇的渗透,学科概念和公式的表达以及部分外语释义的讲授为主。

我校信电学院首先在信息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探索,课程名称为《计算机通信网络入授课教师长期从事信息专业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作为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具有较高英语表达能力。对本校学生授课时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实行全英文授课。在给另一所学校徐海学院授课时课堂上主要以汉英结合为主,教材选择上也有所不同。

(二)据学生素质因材施教

在同一高校也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级教学。高校所招学生来自不同省份和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各个地区英语教学的开展情况参差不齐,有必要根据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分级组织教学。对于英语综合水平较高的学生,应以参照重点高校的教学要求模式;对于一些从老边少等英语教学不发达地区应采取适当的教学进度;中间部分是学校双语教学的主体,更应视学校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在双语教学期间,根据学生进步程度的不同,可自动申请到不同的教学等级中来,这样做到合理规划,共同提高进步。

在《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虽然有80%的学生表示满意,但仍有20%的学生反映学习效果不好,思想负担很重。这些学生大多来自英语教学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针对这些学生,学院准备在下几届的双语教学中采用双向选择,即通过学生自主报名,班主任推荐.任课教师考核等办法,将双语教学分为两个教学进度不同的授课组,并创建双语教学多媒体网站,进行教学辅导。通过网站,学生可以下载多媒体课件和查阅专业词汇等。这样做到合理规划,共同提高进步。

(三)据前期教育不同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前期教育,双语教学计划应作相应的修改。原来的学生中学阶段主要以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主,小学阶段基本未接触英语教学;但目前中学阶段转向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甚许多地区在小学阶段就实行英语,甚至双语教学,逐渐与大学教育衔接。我们在制定双语教学计划时,应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前期教育而有所区别,在总体大纲的制定或进行分级选拔时人数和方法上不能一成不变。

三、总结与探讨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是提高我国本科教育工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培养21世纪社会发展高素质复合人才的需要。发展双语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了解世界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无疑会有很大帮助。发展双语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我们必须立足于实际,与时俱进,深化双语教学改革,应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高校生源实际情况特点,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双语教学能够在整个高校系统顺利地开展,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到双语教学所带来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

[2]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双语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王艳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教育教学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使得会计专业采用双语教学成为了大势所趋。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会计水平和英语能力,还能够进一步与世界接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双重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我国会计双语教学实行的时间尚短,再加上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都使得其弊端日益暴露了出来,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就简单阐述一下我国在会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进行改革和完善,促进我国会计专业学生整体实力的增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

关键词 :会计;双语教学;改革创新;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程度逐步加深,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据调查了解到,目前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他们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会计工作内容,还要能够利用双语进行作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很多高校都实行了会计双语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会计专业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目前很多院校的会计双语教学仍处于试验阶段,教学效果还达不到预计目标。对此,我国各大院校一定要找到教学问题所在,并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坚持创新教育,为我国会计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开展会计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会计的国际化趋势需要实行双语教学。我国加入WTO 组织以后,对外开放程度日渐加深,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多,会计国际化趋势明显。基于这样的事实,采取会计双语教学就成为了大势所趋,它有利于拓展我国的国际投资规模,提升会计国际化进程,并培养学生的国际化会计操作技能,满足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新要求。

第二,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会计实用型人才。现如今,国家对外贸易往来频繁,社会对会计职工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会算账、会记账,会计专业学生也不仅仅要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开展会计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将英语作为会计交流的工具,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并提高社会就业率。

第三,有利于提高我国会计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步加强,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良好的会计能力是保证资金合理利用,减少财产浪费的重要保证。在高校会计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有助于提升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我国会计管理的整体能力,让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不被社会所淘汰。

二、会计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趋势下,各大高校的会计双语教学逐步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使得双语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教材方面的问题。我国开展会计双语教学的时间尚短,但是在教材的选取上却经历了两个过程。在双语教学模式运行初期,各大院校大多自主研发教材,其中的内容有着很明显的中国式烙印,不利于学生与国际接轨。随着会计双语教学的进一步推进,很多学校都开始教授会计的原版英文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不过由于原版教材涉及的知识点繁杂,且对学生的英文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都使得学生的学习容易出现断裂,不利于我国会计双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他们的素质素养以及教学水平决定着课堂的学习效率。但是据调查了解到,很多高校的会计双语教学教师依旧达不到教育部门对其的具体要求,他们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既懂会计知识又能够将其与英语教学进行紧密结合的人才少之又少。

另外,教师的教学手段也相对单一,课堂上仍以教师讲解为主,混淆了“语言教学”与“双语教学”的内涵,忽略了学生能力的提升,互动教学模式匮乏,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形式的教学样式相对不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教学必备内容不够明确。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计划是确保达到最终效果的办法和对策,两者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和参考。各大高校开展会计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的会计人才,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满足新时代的新要求。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会计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使双语课变为了翻译课。即便有些教师认识到了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也大多忽略了计划的有效制定,会计双语教学的体系制度不够完善,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会计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对策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实施会计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学的必然之举,对学生发展和国家会计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看到了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样的现象,各大院校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予以完善,坚持改革和创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一)教材的选取和完善

根据各大高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会计双语教学教材最好仍旧选取国外的原版教材,其英语内容相对完善,知识的漏洞较少。但是,为了有效避免其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教材内容,国家相关教育出版机构可以研发与之相配套的中文讲义,并推出科学合理的参考资料,实现教材之间的优势互补,进而满足学生的实际诉求。

(二)制定出详细的会计双语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确保顺利教学的最关键的手段,为了使会计双语教学更加具有时效性,各大院校一定要制定出符合学生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策略。首先,在教材的制定初期,教师要深入学生内部,了解他们的英语水平以及在会计学习中的难点,从而保证计划的制定具有针对性;其次,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严谨科学,内部规章要清晰明确,保证其中含有课时数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后,各大院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明确了解会计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做好社会调查,使制定出的计划真正符合社会的用人需要。

(三)完善双语教师人才的培养策略

会计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学生和教师的集体配合,需要学校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教师。对此,各大高校要完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保把好教学质量关。第一,学校要实行岗前培训制度,挑选优秀的会计双语教师,对其进行岗前指导;第二,可以坚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存的发展战略,即积极引进国外的双语教师进行授课,并派遣有潜力的员工对外进行交流学习,拓宽他们的眼界;第三,学校可以制定详细科学的考评奖励制度,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测评,并对其中的佼佼者予以奖励,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

以往的会计双语教学大多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各大高校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坚持教学方法的革新。例如,学校可以采取互动教学、讨论教学、情境教学等样式进行授课,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活动授课。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先进设施进行授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在高校会计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为了改善以往双语教学的弊端,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健全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各大高校一定要改革教学方法,坚持教师能力的提升,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措施,做到因材施教,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侯荣新.会计双语人才及双语教学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1:164.

[2]张桂玲.会计双语教学的瓶颈与出路———基于会计国际化的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9:78-80.

[3]张正勇,徐刚.我国会计双语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学生问卷调查分析[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02:149-153.

[4]许珂,宋秀珍,吴英.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调查研究———基于常州工学院会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3:61-62.

[5]孙冀萍.普通高校双语教学实践改革探析———基于“会计”双语教学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64-166.

第7篇:双语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

 

《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双语教学”的定义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是使用两种语言进行的教学:一种是聋人手语,一种是主流社会语言(主要是书面语)〔1〕。双语教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本文所指的双语教学是针对聋人学生教育中运用中国手语和汉语进行的教学。将双语教学应用到绥化市聋人学生的特殊教育教学中,探讨双语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希冀可以对促进绥化市聋人教育和特殊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国内外双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欧美发达国家对双语教学和双语教育的研究早于我国。根据资料记载,双语聋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意义上的育人理念,出现在1960年美国的手语语言学创立和1970年“综合交流法”推行之后〔2〕。1982年,双语教育实验最先在丹麦和瑞典开始,把自然手语作为聋人儿童的第一语言来使用。 1984年,法国开办了两个双语实验班。接着芬兰、挪威、英国、荷兰和美国等多个国家开始陆续的开展双语教学实验。自1987年起,全丹麦的聋校都采用了双语教育〔3〕。国外的双语教育实验项目大多采用团队合作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家长、助教、学校行政领导、大学教授和手语研究人员参与合作,进行教学和研究。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共同讨论聋人学习手语和双语教学的方法等问题。

 

美国和欧洲的聋人教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次大的转折、波动,不断发展壮大,逐渐的使用手语和手语译员服务也被列为聋人学生在普通学校享受融合教育的无障碍条件之一〔4〕。手语在美国等国家的地位日益提升。聋人的语言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对聋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9世纪 70年代,美国聋校的教师只会一些简单手势语和指拼字母的健听教师任教,而现在美国聋校和聋人大学招聘的教师必须具有熟练的手语表达能力和教学技能。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针对聋人的双语教育实验,主要包括由挪威资助的中挪SigAm双语聋教育项目〔5〕,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的项目和英国救助儿童会支持下的双语双文化聋教育项目等等。我国对手语传译员的需求很大,但是经过资格认证、受过专业培训的手语传译员非常少,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两千多万聋人的需求。可见,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双语教学发展程度与中国相比更为成熟和完善。我国的双语教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市场。但是目前看来,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在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三、绥化市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双语教学与特殊教育教学结合不紧密。绥化市双语教学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起步较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因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绥化市的双语教学普遍规模较小,教人力不足,教学设备陈旧。目前绥化市的双语教育主要是针对普通儿童的中英双语教育。例如:双语幼儿园,双语学校。只有特殊儿童教育学校中的聋人教育中有少量的师资,缺少具有教学手语和汉语双语能力的教师。教师对特殊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不够合理或是实用性不强。还有,双语教学课程的开发滞后,手语教育资源缺乏或没有被很好的利用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双语教学与特殊教育教学无法紧密结合。

 

2.双语特殊教育教师师资不足。随着全纳教育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随班就读的学生会越来越多的走入普通班级学习,相信这也是绥化市特殊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双语特殊教育教师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绥化市需要的是具有良好态度、信念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双语教师。同时,聋人教师是聋童发展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双语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多聋人教师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工作。有研究表明,如果家长是聋人的聋人儿童一般比健听的家长的聋人儿童发展的更好。究其原因是因为聋人家长很早就用手势语跟与其沟通,更懂得如何跟儿童沟通和交流。因此,聋人教师更能够了解聋人儿童和聋人手语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可以更好的帮助聋人儿童学好手语,他们的作用不可忽视。

 

3.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缺乏沟通合作。我国关于残疾人教育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这些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对特殊教育教师的相关权利给予了一定保障,但有些法律条文不够详实和具体,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目前,绥化市对双语特殊教育教学重视程度一般,还有提高和改进的空间。在当今的和谐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是需要得到尊重和关怀的。在绥化市普通学生的教育要比特殊学生的教育更受到重视。特殊学生仍然是弱势群体,往往会受到轻视而被遗忘。无论是政府、学校也同样侧重普通儿童的教育。家长忙于工作,忽视特殊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特殊学生的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的紧密联系和协同合作才能合理有效的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1.双语教学与特殊教育教学的有效结合是开展双语特殊教育教学的前提条件。要把双语教学有效的应用到特殊教育教学中,必须把双语教学与特殊教育紧密结合。教师应在充分考虑特殊学生个人因素的基础上为每一位学生制定和设计教学方案和个别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简称IEP)。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一个特殊学生的基本情况,才可以为每一个特殊学生设计双语教学的方案。在方案制定之初,应该从以下一些方面深入了解特殊学生:(1)学生的年龄;(2)学生障碍或残疾的类型和程度;(3)在哪个年龄段出现的残疾症状;(4)目前学生的汉语和手语能力水平以及存在哪些障碍;(5)学业成就水平;(6)在测量儿童智力时方法和语言的使用;(7)学生的适应行为水平;(8)学生的社会成熟度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9)学生的家庭环境;(10)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只有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设计双语教学的方案和制定双语特殊教育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IEP)。然后,开始合理制定双语特殊教育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制定双语特殊教育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中,应包含以下几项内容:(1)学生目前处于怎样的教育状况?包括学生正在接受的教育或是治疗情况;(2)学生的总体教育目标是什么;按照顺序设定短期教学目标;逐项列出具体的教学和服务的要求,包括如何促进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的平衡;(3)教学主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4)该教学计划的持续时间;(5)IEP的现实标准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的时间表以及父母的角色的陈述等。只有制定了合理的个别教育计划,才能使双语教学和特殊教育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实现双语教学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性。特殊教育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手语和汉语),并且精通两种语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课程实施的具体承担者,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果〔6〕。双语特殊教育教师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要学会掌握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满足特殊学生的文化和语言的特点以及教学需求。这就要求双语特殊教育教师能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为学生提供语言发展的教学活动;二是使用学生的第一语言——手语进行教学;三是了解所教学科内容和其适应性;四是实施适当的技术评估,诊断和指导。双语特殊教育学生会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的特点和需求,在教授有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特殊需要的学生时需要特殊的教学能力、知识、技能和态度,因而双语特殊教师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的双语特殊教师教育计划和项目不够完善,有待发展。

 

另外,双语课堂可以引进聋人教师教学。促使优秀的聋人教师能跨入正式的教师队伍,给予他们和健听教师一样的待遇。这样不仅对聋人就业有帮助,还有助于手语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绥化市的健听教师要进一步提高手语水平,解决与聋人教师的沟通障碍,更有效地与聋人教师合作,充分体现双语教学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3.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的合作是促成双语特殊教育的实施的重要保障。双语特殊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其中包括保护教师和特殊学生权益的教育法案的颁布;双语教学大纲的完善;社会对双语教学的公众认可;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手语翻译能力的双语教师;家长的手语培训以及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校中创造双语环境等多个方面。为了更好的促进双语特殊教育的发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政府部门需要在政策上向双语特殊教育倾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扶持特殊教育事业,保障双语特殊教育教师权益,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支持。(2)学校应该积极营造支持双语特殊教育教师和学生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制定相应的课程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教师工作方式、课程评价方式、职称评定等,以保证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同时,做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工作,保证特殊教育学校双语教师的需求。(3)强调特殊学生学习双语的同时,特殊学生家长应该与学生一起学习手语来适应和配合学生,达到家长切实能与学生沟通的目的。家长主动配合双语教师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协同合作,才能促成绥化市双语特殊教育的迅速发展。

第8篇:双语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双语教学;教学改革;工程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236-02

在国际化程度日益深化的今天,实施双语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举措。在对国外发达国家制图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深入学习和研究后,我校自2008年开始面向机械类日语强化班学生开展机械制图日语双语教学,取得了初步成效。随着2010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在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培养目标驱动下,我校在如何深化《机械制图》课程日语双语教学的内涵与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和培养综合制图能力并举方面进行了若干探索与实践。本文根据新形势下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所发现的问题,对如何在双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对今后的机械制图双语教学和实践性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一、协调双语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机械制图》课程作为机械类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其日语双语教学实施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有:如何协调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如何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和培养综合制图能力。对于“双语教学”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结合的“教”与“学”问题,通过对双语教学实施效果的调查发现,双语教师往往比较关注如何在双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等方面的问题,而容易忽略学生对双语教学过程中对专业基础知识所能接受的程度。而在学生方面,由于对专业知识、专业词汇较为生疏,所以对双语教学热情度不高。针对这一现象,协调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问题是双语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实施《机械制图》日语双语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不能单纯地将课程内容翻译为外语的授课。由于专业课程教学中涉及到的专业词汇较多,学生在此之前接触较少,因此就要求教师制定符合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的可行的双语教学体系,如教学内容、教材体系、教学方法等,并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在实施“卓越计划”的新形势下,《机械制图》双语教学应立足于在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的同时,学习发达国家工程素质培养的先进理念,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和培养综合制图能力,克服教学中就图论图、从书本到书本的不足,努力开展实践性教学。通过工程训练、实验室零件测绘与部件拆装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实际零件、部件、机器等结构、工艺、装配关系等的感性认识,培养基本的工程专业素质。在此基础上,基于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的“构想—设计—实施—操作”的新型工程培养模式,引入模拟项目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模拟从产品研发到生产制造、装配的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能力,避免停留在用双语去讲解中国的制图知识体系,应引入双语制图标准和工程图样表达的内容,使学生们在专业知识与外语水平提高的同时开阔视野,提升双语教学的真正内涵。

二、日语双语教学实践

通过协调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关系,在教学环节中整合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通过课程跟踪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对双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学生为本,不断完善和充实双语教学的内容。

1.双语教学内容的整合。由于中日两国制图标准与投影体系的不同,不适宜直接采用日语原版制图教材。日本教材内容篇幅精练,实践应用性内容多,重视制图课程与机械加工、机械设计等的融合和关联,突出培养“设计制图”的指导思想;我国教材内容详细全面,理论性阐述内容较多,应用实践性内容不足,体现培养“制图”技能训练的教学理念。在研究对比基础上,基于我国的教材体系,对双语教学内容进行了若干调整,删减画法几何学的内容,加大徒手图和轴测图训练内容,融入CAD计算机绘图内容,增加对中日两国投影法的介绍,增加中日零件图、装配图的读图与异同之处比较等内容。使得双语教学即可以成为开阔国际化视野的一个途径,起到举一反三的训练效果。

2.双语教学的实施。不同于英语双语教学,日语双语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日语专业词汇。日语技术术语中外来语的比例很大,并且与原外语(主要是英文)的发音出入较大,难于联想到对应的原外语词汇,造成学生记忆困难。②学生的日语基础。课程开始时,虽已具备了开展日语双语教学的基础,但由于学生对专业词汇术语的接触很少,使得一些学生在日语双语教学之初有些不适应。基于以上特点,我们通过采用全日语课件,采用日语、中文交替使用的课堂授课模式,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率、听课兴趣和授课效果。教学效果调查表明,9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有收效,其中收效较大的占59%;99%的学生非常希望引入介绍日本工程制图的教学环节。

三、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探索

在贯彻实施“卓越计划”背景下,为实现双语教学条件下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综合制图能力的目标,在构建基于实践性教学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性教学手段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1.构建基于实践性教学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从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内容来看,零部件的工程图表中既包括了按投影的正确绘图内容,又包含了灵活正确运用国标规定的一系列表示法的内容。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大多是机械式照搬而非理解。因此,尝试逐步推进基于CDIO的项目教学和考核体系的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以往的单纯的零部件工程图绘制过程不同,项目教学的思路是:首先,从任务书下达到工作原理、简单的设计参数的资料收集整理,完成产品的概念设计环节;其次,从表达方案分析对比到方案确定,从零件造型、装配到装配图绘制、零件草图绘制等,完成产品的设计表达环节;最后,将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的问题、收获、建议、体会等形成案例工作报告,从而完成整个项目教学的一系列学习训练。通过将学生置身于模拟的设计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升总结的全方位能力训练。

2.提升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①引入“讨论—学习”模式。在实践性环节教学中,融入分组讨论、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进行问题探讨,激发学生的思考性学习。②引入边学边练模式。从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的角度出发,将手工绘制工程图的授课从课堂教学转变为绘图室教学,从而实现讲练结合、以便学生对零件图、装配图内容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理解消化。③引入自主学习、教师点评模式。通过先自学后教师总结点评的方式,强化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

以贯彻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深入思考、探索《机械制图》课程的日语双语教学改革问题,将培养“制画”技能训练的教学逐步向培养与实际生产制造相近的“设计制图”转化,完善机械制图课程体系建设,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面向世界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不断探索提升双语教学内涵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实践是我们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焦永和,韩宝玲,李苏红.Engineering Graphics[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45.

[2]林洋次.最新機械製図[M].日本东京:実教出版株式会社,2006:1-295.

[3]江洪,等.美国工程图学教材对我国图学教育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工程图学学报,2006,(6):145-151.

[4]张培.双语教学热点问题的冷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21-127.

[5]舒宏,胡清泥,高菲.中日机械制图教材的比较及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工程图学学报,2010,(4):166-171.

[6]舒宏,胡清泥,高菲.机械制图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11,(5):51-55.

[7]陈东祥,徐健,郑惠江,等.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工程图学”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27-28.

第9篇:双语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C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3-0244-03

一、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高校实行双语教学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目前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对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素质、探讨人才培养新模式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客观必然性。

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部加强高校教学工作宏观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一级指标中明确要求二级指标“课程”下的“双语教学”为一个主要观测点,其等级有A级和C级。A级标准为“有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适宜的专业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双语授课课程比例达10%,教学效果较好,其他专业能积极实施双语教学”;c级标准为“重视并积极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课程数占相关专业开设课程总门数达到一定比例。”这表明,高校双语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已经逐步成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之一。

在教育部文件的指导下,中国许多高校纷纷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总体说来,目前许多著名的综合性大学或重点院校的双语教学已经开展得相当有效。

然而,相比之下,在被定位为主要以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教学为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尚属起步阶段或实验阶段。

二、地方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

(一)起步晚,教学观念落后

尽管双语教学很早就引人中国,但真正兴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尽管在2001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高新技术专业以及金触、法律等专业的本科教育,双语教学课时要达到教学总课时的5%~10%”,但事实上目前很多高校的本科教育达不到这个要求,不少院校的本科生从入学到毕业都没有上过一堂双语课,地方高校更是如此。一些地方高校错误地将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等同起来,没有认识到双语教学的意义和时代紧迫性。要确保双语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就必须认识到双语教学不仅涉及教师外语能力,更要求教师对双语教学有一个正确认识,要求他们更新教学方法尤其是教学观念。

(二)专业双语师资问题

1 师资数量严重不足。根据对国内双语教师的需求调查和统计,2003年全国高校双语教师的需求量约4万,2006年高校双语教师将接近7万。据2004年4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上介绍,到2007年底,上海将认证100所示范性的双语学校,首批28所学校现在已经通过了专家的初步评审,按计划将向社会公布。上海日前双语教师仅2100名,而实际需求则在1万名左右,师资缺口达8000人。在苏州大学召开的2006年高校双语教学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致认为,师资短缺是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最大瓶颈。一些重点大学试图通过人才引进解决这个问题,但对许多地方高校来说,难以吸引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双语师资短缺的问题在短时间内还将存在。

2 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双语教学要求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不仅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然而目前地方高校中,大多数教师语言水平和专业课知识严重不对称,专业外语教师只能教授语言,而专业课教师却难以使用外语进行授课。地方高校双语教师的水平和素质与双语教学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严重制约着中国双语教育的发展。以四川省为例,目前高校教师外语水平普遍偏低,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虽然专业理论水平高,但绝大部分人的外语水平达不到国家英语四级水平。中级职称及其以下的青年教师外语水平虽达到了国家四级标准,但专业外语水平偏低,不能适应双语教学的实际需要。

3 缺乏双语教学经验。由于地方高校双语教学起步晚,加之对双语教学认识不深,教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学时间不够,教师难以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二是教学手段落后,尽管进行了教学实践,但因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学生素质问题

双语教学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是一个挑战,对学生同样是一个挑战。目前地方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英语已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个体之间差异较大。英语阅读能力相对较好,听说能力相对较差;公共英语相对较好、专业英语相对较差。由于学生外语水平差距很大,不少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词汇量远远达不到要求,对他们进行双语教学,无异于拔苗助长。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学生“哑巴英语”的现实情况并没有改观。学生听说能力不高增加了双语授课难度,极大地影响了双语授课目标的实现。

以对我院的调查为例,调查的方式为问卷,调查对象为大学二年级上学期理科学生,调查人数860人。下面为问卷内容:你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你的英语学习有计划吗?你对英语学习方法的了解程度?你过四级考试的信心?你每周的英语学习时间?

调查结果表明,85%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每周用在英语学习的时间超过18小时,30%的学生有自己的英语学习计划,28%的学生有比较科学、合理的英语学习方法,但是只有25%的学生对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有信心。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同学对英语学习有兴趣,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时间比较充足,但是由于缺乏完整的英语学习计划和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造成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信心不足,这说明普通师范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对于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

(四)缺乏合适的教材和配套的参考资料

双语教学的教材关系到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教材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效果。目前,国内很多学科都缺乏专门的双语教学的教材,各高校对于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有两种主要的模式,一是使用原版教材,另外是使用国内学者编写的外语教材和自编讲义。原版教材语言纯正,图文并茂,案例丰富,可读性强,印刷美观,但其内容编排与我们现行教学大纲不尽相符,同时由于原版教材价格昂贵,对地方高校而言,并不适合作为教材使用。国

内出版的教材,虽然符合中国学生的认识能力,但语言不一定地道,而且策划和出版周期较短,良莠不齐。有些学校使用自编教材,这些教材属“活页教材”的性质,虽然能体现学校和编写者的个性,但质量却难以保证。有学生反映,没有正规教材的双语课程学习,知识掌握散乱,既不系统,又缺乏深入,学科英语不纯正,不但无法改善和提高外语使用水平,甚至增加了对课程内容理解的难度。

(五)双语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地域分布不均,层次和水平参差不齐。理论上,地方高校双语教学的缺陷在于缺少“输出环境”,“输出环境”对于语言“习得”必不可少。这里所说的“输出环境”包括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首先从社会环境看,尽管对外交流已相当深入,但是外教在很多地方还很少,学生能真正进行纯正英语交流的机会不多,尤其是在不发达的地区,除了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外,一般居民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和应用外语。其次课堂上的双语教学时间短暂,如果没有课外的练习和实践,教学效果很难提高和维持,双语教学目的很难达到。中国是以汉语作为母语的国家,英语交流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不能为双语教学的学生提供实践的社会环境,这种情况不利于促进双语教育的发展。

(六)评价管理机制不健全

中国高校双语教学尚处于试行探索阶段;对双语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标准、教学模式双语、双语专业教师资格等目前尚未统一规范。

三、改进地方高校双语教学的对策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提高地方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目前很多地方院校采取了积极、稳妥、有序的措施推动双语教学。为确保地方院校双语教学的质量,地方院校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相关的实施办法。

1 提高认识,强化地方高校双语教学的紧迫意识。教学观念的变化是当前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育重视书面,忽略听说;重视知识,忽视能力;重视教材、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忽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而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英语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重视英语与学科的双向渗透,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应用英语。另外,传统学科教学与英语是完全无关的,要在学科教学中,确立起英语作为媒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此外,双语教学不单纯是我教你学,而要以英语交际为实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协商的交际关系,以英语为媒介,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积极地参与双语教学活动,以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的教学氛围。

2 抓住重心,培养大批优秀的双语师资。根据学校双语教学的总体设计,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切实制定有关政策,拨专项经费,大力开展双语师资培养工作,双语师资要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的原则来进行。

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引进可以在短期内解决师资紧张的问题,具有极好的时效性。地方高校师资培养和引进可以采取以下思路:请进来,聘请优秀的双语教学老师或者直接引进优秀的外籍教师,大力引进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送出去,选派骨干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双语教学能力;专业培养与定期培训相结合,可以有计划地将外语基础好的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委托代培或进修,以备日后所需;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实行教师专、兼职结合,校际流动,盘活教师资源。同时对双语教师,要注意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了采用双语教学,教师自然要花费较多的业余时间进行备课,付出的劳动当然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因此,在计算教师工作量时,建议应在原有的基础上乘上一定的、较为合理的系数。同时,在评定职称时,在相同条件下,对采用双语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成就的教师应予以优先晋升。此外,在评定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时,也应该考虑双语教学的学时和成绩,将其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对在双语教学方面表现出色的教师给予奖励,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 强化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基础。要搞好双语教学,必须强化对学生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双语教学要与正规的英语课程相辅相成,以相关课程为重点,做好专业英语、大学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衔接工作。第一,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衔接。建议把《专业英语》作为双语教学的准备课程纳入双语教学的整个流程,并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各专业的双语课程体系。第二,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阶段切实改善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做好大学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建议在大学一二年级增设《英语视听说》作为选修课,或者针对发音、听力和口语开设特别选修课,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基础。

4 把握关键,做好双语教材的选择和引进工作。引进英文原版教材虽然有利于学生英语思维方式的形成,但是引进的英文原版教材较难与中国教育制度接轨,而且对于部分学生难度太大。教材的选择要坚持适用性原则,注重语言信息和知识信息,教材内容一定要对学生的能力和智力构成挑战。在教材的选材过程中要相应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内容,注意材料的真实性,适当降低课文的阅读难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长度,使学生有足够的阅读内容。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交际活动,通过不断实践,使语言输入被吸收、内化,最终实现语言输出。笔者认为,最佳的办法是在注重国外引进教材实效性和实用性的同时,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在吸收英语原版教材优点的基础上,由专家编写适合中国学生使用的双语教材。

5 注意教学效果评价,不断修正双语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评价是检验教师业务水平、工作态度、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学习与知识掌握情况的必要手段,是检验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措施和方法。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反映了教学组织的成功与否。

由于双语教学自身的特殊性与规律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考核教学的基本要求外,如教师讲课熟练、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板书工整、语言规范准确、善于应用启发式教学等,双语教学效果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师生交流和教学方法上。在加强师生交流方面,教师的传授固然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加强师生互动,用外语进行专业与情感上的交流,营造学生用外语去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用外语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