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双语故事范文

双语故事精选(九篇)

双语故事

第1篇:双语故事范文

关键字:双语,民族

Improving 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rural minority

YaHa town high school in KuChe county in XinjiangPatiguli.aimaier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w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bilingual teaching" work is also fast developing, at present, it has the town flocked to the remote pastoral areas, from high school age to preschool education,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in xinjiang already enters popular feeling.

Key Word: bilingual, national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双语教学”工作也快速地发展,目前已经由城镇涌向边远牧区,从高中普及到了学前教育,“双语教学”模式在新疆已经深入人心。“双语”教育已经成为新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

为进一步有效的开展工作奠定基础,笔者进行了一翻研究,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所发现的农村双语存在有以下情况并对这些问题所改善的方法也提出了。

一、在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方面

(1)农村 “双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这个《双语》教学的看法不周全每人对《双语》教学的看法不一样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课堂里不知道怎么引入学生,教师教育是以“教”为中心,强调讲授,也体现了一定权威性,过多的控制孩子,教师对教具演示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师示范动作的基本要求等存在很多的问题,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卫生学等的基本常识。

(2)只重视语言教学,没有其他任何课程的整合,教师和孩子都感到枯燥乏味,孩子的实际语言水平只是机械的背诵课本上的诗歌、儿歌等。

2.影响和制约孩子身心健康方面

(1)孩子桌椅的规格不符合孩子身心的健康。

(2)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孩子的午休得不到保障。

(3)教室的环境创设材料、玩具、教具、视听等材料严重缺乏。

二、看到的亮点

在同等艰苦的条件下,能利用自己的优势,自制教具图片,利用地方资源,为孩子提供可操作材料和实物,电化教学、游戏化教学等,在活跃课堂气氛中传授汉语课程。

三、如何让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学好普通话

1.给民族孩子创造良好的普通话环境

想让孩子说好普通话,首先要让他多听普通话。孩子的天性就爱听故事,所以要让孩子多听故事,这里所说的多听故事,不是爸爸妈妈或亲戚朋友跟孩子面对面讲述,而是给孩子多听由正规播音员和普通话很好的演员或老师朗诵的故事。这是因为,维吾尔族的家长在讲故事时,普通话大多不标准,这就造成虽然故事记住了,但也记住了不少不标准的普通话。如果让孩子多听磁带和网络上的故事,不仅能记住故事,更可以让孩子记住普通话的读字发音,这就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普通话的环境。事实证明,只有大量的接触普通话,才能说好普通话。让孩子听故事一定要有选择性,对幼儿阶段的孩子,要选一些短而有趣的故事,因为故事短,孩子容易记忆。选择故事一定要选内容健康、生动有趣的,最好是中外经典故事,把每个故事多放几遍,听多了孩子就能自己说了,而让孩子自己说故事就是语言锻炼的开始,大多数孩子会按照他所听的故事的读字发音来说故事,这样,他就在兴趣中学说普通话了。

多听故事不仅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很好的普通话环境,还能积累生活感知,丰富孩子的想象,好的故事还能培养孩子爱憎分明的品格,一般多听故事的孩子语言都好,因为他们的头脑里积累了很多故事和词汇,所以,他们说得出。一般孩子都爱听故事,所以越小养成习惯越好,女孩比男孩爱听故事,这就是为什么女孩的语言比男孩好的原因,男孩喜欢玩、喜欢动,如果能让男孩养成听故事的习惯,那么男孩的语言也会好。

听多了就鼓励孩子说、讲。我们所说的让孩子给我们讲故事是让孩子模仿磁带里的故事进行叙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模仿就是孩子学好普通话的最好方法!大多数的孩子在儿童阶段模仿记忆极强,多听磁带里的故事,孩子会自觉的模仿故事里的老师说话。孩子模仿阶段就是孩子学习普通话的宝贵阶段,即使语言环境不好的家庭,如果给孩子多放磁带的故事,并鼓励孩子模仿磁带里的故事,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模仿时,家长要多表扬鼓励,并要求他和磁带里讲得一模一样,这样坚持让孩子模仿讲故事就能很快的学会普通话。

2.让孩子们多听多背故事、童话,多朗诵诗歌、美文等儿童经典作品。

这是学习语言的最好办法,也能丰富词汇、丰富生活。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是:多听由普通话朗读的儿童经典作品――从幼儿开始循序渐进背诵儿歌、诗歌、寓言、故事、童话等。背诵的越多普通话越容易学好。民族幼儿开始时鼓励他们跟着汉族小朋友念,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当掌握了一定内容后,鼓励民族孩子单独为小朋友们表演,以锻炼和提高民族幼儿的汉语水平。

3.多给少数民族孩子以鼓励

第2篇:双语故事范文

一、利用编故事法,巧妙记忆英语单词

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思维,有效联结单词,编造趣味小故事,既可以是单个字母编故事,又可以是整合几个单词编写故事,在编写故事的过程中轻松而灵活地记忆所学词汇。

例如,运用单词所含的各字母编写故事有以下几种方法:(1)熟悉元素联结法。即联结单词中熟悉的字母元素,发挥丰富的想象,编写趣味小故事。以英语单词“investigate”为例,意为 “研究”。该单词的组合元素: in(在……里面)+vest(胸腔)+字母“i”(编码转换成“开”)+gate(门),将这些元素想象联结,则形成新故事:噢,原来研究就是要在胸腔里开大门。再如“airlineair(空中)+line(线)”,则有:空中的线就是航线。如此,可更深刻地理解单词的结构与意义,更轻松地记忆词汇。(2)字母编码法。这个方法主要针对较为陌生的英语元素,或难以构成单词的字母,借助临时设定编码加以转化。如 “kidnapkid(小孩)+nap(小睡)”,有些学生认识“nap”,而对有些学生而言,“nap”比较陌生,只能当单独字母来加以编码。其中,谐音法、拼音法与形象法是常见的编码方法。如借助形象法,可将字母J(j)编码为“勾子”;将字母Z(z)编码为“2”等。如“dge”可谐音为“大哥”,“t”可谐音为“停”等。例如:bask(晒太阳、取暖),运用谐音法编造故事把这些石头拿开!我要在这儿晒太阳!(“ba”谐音“把”,“s”谐音 “石”,“k”谐音为“开”)而借助拼音法,可将字“mi”编码成“米”等。

上述编码记忆法是十分灵活的,学生可结合具体情况对单词进行有效编码。而在运用谐音法时,只是辅助记忆英语词汇,而并非记忆词汇发音。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把握词汇的正确发音。另外,还可运用其它方法,将字母元素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记忆。如置换联想法、字序颠倒法、减字母联想法。例如:evil (邪恶)颠倒的生活是充满邪恶的。(将“evil”排序反过来则变为“live”生活);再如:“peak (山顶)”,通过减字母联想法则可形成故事我们在山顶说话,将蛇都吓跑了。(“speak”即说话,“s”像“蛇”)。当然,在运用 “编故事”法时,还需要整合分类记忆法、构词记忆法等传统记忆法,从而强化单词的记忆效果。同时,若要真正发挥故事法的作用,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注意词汇积累,并把握词汇发音,然后通过想象、联想,编造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英语故事,轻松记忆英语词汇。

二、遵循科学规律,有效记忆英语词汇

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是下下之策,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达到记忆词汇的目的,但花费时间多,而且遗忘率高。实际上,英语词汇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能够遵循其拼读规律、构词规律来记忆,则有事半功倍之效。

第一,借助拼读规律,运用联想记忆法,灵活记忆英语词汇。“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拼读规则正确拼写英语单词,依照构词法学习与记忆合成词、派生词。因此,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拼读规则、构词法等来学习英语词汇,有效记忆英语词汇,学会总结归纳。

比如借助重读闭音节拼读规则记忆词尾“双写词”。依照语法规则,重读闭音节词在词尾变化-est ,-er,-ed,-ing时需要双写。记忆口诀:辅元辅,倒起数,双写最后的字母。比如prohibit (禁止)prohibiting(非重读闭音节,不双写);forbid(禁止)forbidding (重读闭音节,需双写);

再如利用派生、转化、合成、前后缀等规律,学习与记忆更多词汇。以后缀为例,可以改变词汇的词性而使之形成意义相近的其他词性。比如构成动词多后缀一般有:-ize(使……成为);-fy(使……化);例如:beautybeautify(美化);widewiden(加宽)等;构成名词的后缀通常有:-ist(专业人员);-ese(某地人);ness(状态、性质);-or/er(从事某事的人)等。如teachteacher(教师)等。

第3篇:双语故事范文

关键词: 双语阅读能力 从小培养 创造条件

一、双语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是丰富健康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汉、英语阅读皆是如此。尤其是人类已进入知识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现代传播媒介、特别是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更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节奏。语言信息在跨国文化交流、商业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文是将近1/4人类使用的语言,又是我们的母语;英语是国际语言,信息绝大多数是以英语作为载体的。具体来说,阅读的重要性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一)阅读能力、尤其是英语阅读能力,是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全球各国的教育家和课程专家都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信息时代的学习者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他们提出了“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一概念。information意为信息;literacy释义为ability to read and write,意即为读写能力。information literacy直译就是信息的读写能力。这是信息社会有知识、有文化的标志。[1]

我认为阅读能力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基本技能。阅读(包括网上阅读)是人类发明文字和活字印刷以来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主动的知识性和思维性的智力活动。阅读既可以使学生终生享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又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对他们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要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没有良好的双语阅读能力是不可能的。将来,他们要面对千变万化的环境和工作转变的挑战,一定要有自学应变的能力,而阅读就是主要的自学途径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目前阅读仍是中国学生接触英语最方便的形式。

所谓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的四种技能,阅读仍是关键。而且,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最容易掌握的一个方面,只要有一本故事书,或一本漫画书,就有了阅读机会,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由读者自由决定。同时,阅读又是一种容易激发深层兴趣的活动。[2]我们可以为了学习知识和技能、为了事业而阅读,可以为满足好奇心而阅读,也可以为了消遣解闷而阅读。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阅读的优势条件,让孩子广泛接触双语文字信息。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培养语感,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双语水平。

二、阅读要从小、从家里开始的原因

第一,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从小培养,特别是入学前的幼儿,有用不完的时间和精力,脑部发育旺盛。阅读小神童的例子古今中外都有,才两三岁就识很多字、会读书的例子一个接一个。英文比中文容易得多,就看有没有人教、有没有人给予好的“输入”了。孩子一出世,接触什么语言,给他“输入”什么语言,他就会说什么语言,这是许多研究和实践都证明了的。应设法给孩子一个双语环境,从小习得英语要比长大再学习容易得多;只要家里给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孩子就会逐渐养成阅读习惯。

第二,孩子入学以后,由小学到初中,学校的功课、测验和考试等,都会铺天盖地而来。但若学生已养成阅读习惯和兴趣,不仅会持之以恒,还有助于学校的功课。若已养成英语阅读习惯和兴趣,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学生不仅英文科目有突出的表现,学得很轻松,其他科目的成绩也会不错。

第三,虽然学校也有阅读课,老师也鼓励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但因班里学生多,空间有限,时间也有限。持续深层的阅读,需要自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而家里就能提供自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况且,学生大部分可用作阅读的闲暇时间(包括假期)也都在家里。

第四,很多有成就的人,在回顾自己的成长时,往往都说到家里人的影响。就某种意义而言,父母是孩子第一位接触的启蒙老师。儿童和青少年时代学到的东西,对他们的一生影响极大。

阅读习惯从小、从家里开始,培养孩子从小就成为热爱阅读的主动学习者,把阅读融入生活,再配合学校教育,日积月累,就会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终身学习者。家庭影响是学校教育取代不了的。好的影响,包括阅读影响,是孩子永远难忘的、幸福童年的一部分。

三、阅读怎样从小、从家里开始

我们只要稍微花点心思,就会发现,家里有着广阔的阅读天地。如今,年轻的家长们是很幸福的,大都接受过初等或中等双语教育,起码有中学程度,这就具备了培养孩子从小、从家里开始阅读的初步条件,也有能力在家里为自己的宝贝做启蒙老师,开始双语教育。

孩子一两岁就会看图画、识字和听故事。年轻的家长们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陪孩子看图、识字、讲故事。如今是信息时代,幼儿中、英文读物到处都有。只要到书店、网上逛逛,就会发现各种幼儿读物琳琅满目。幼儿的好奇心和吸收能力极强,故事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孩子会很快着迷,他会自己用小手翻来看,或主动捧着书来问你,或干脆缠着你讲故事。

有研究显示,每天和“4―7岁的孩子在一起,由成年人开口念一些比较长、比较深的故事,不只是简写本,让孩子跟着,不必以口跟,或每字都跟成人念,只是以眼跟,逐字逐句看着成人念。过了几个月,小孩子可以看得懂的东西渐渐多起来,……认得的词汇也就丰富起来了。虽然要他们把这些词汇写出来,还未做得到”[3]。总之,每天或至少每周,安排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对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是极其有益的。

为了让孩子有自己的自由阅读空间,可以给孩子单独准备小书桌、小书架,若有条件的话,给他布置间小书房。不用摆太多书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喜好,摆几本能吸引孩子注意力、装饰和印刷质量好的书。而且,还要随着孩子的成长,根据孩子的需要,定期更换书籍。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由看图到认识词语,由听大人讲故事到自己看故事,由易到难,阅读面不断扩大,逐渐能读高深的语篇和原汁原味的原著,也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同时,家长也会跟孩子一起成长进步。

最后,我们呼唤家长应该陪伴孩子阅读,呼唤家长为孩子阅读创造条件,让孩子从小、从家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亲子阅读,共同成长进步,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刘永林等.信息时代的学习执照.教育艺术,2002,(1).

第4篇:双语故事范文

关键词:互文性 文本间指涉 文内互文性 复调 双声语

互文性,又译为“文本间性” “文本互涉”,字面意思指文本之间互相指涉、互相映射的性质。互文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概念(本文主要讨论文学文本的互文现象)最早是由法国文学批评家亚・克里斯蒂娃1960年代依据巴赫金的“对话性”和“复调”理论提出的。她宣称:“‘文学词语’是文本界面的交汇,它是一个面, 而非一个点(拥有固定的意义)。它是几种话语之间的对话:作者的话语、读者的话语、作品中人物的话语以及当代和以前的文化文本……任何文本都是由引语的镶嵌品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1]

“互文性”指文本间发生的内在性联系,这种深层内在联系表现在作品、作者和读者等层面。就作者而言,任何文学创作都不能与文学和文化传统割裂开来,作家的文学素养越深厚程度,作品的互文性越突出。就读者阅读的层面分析, 读者个人阅历、文化修养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影响甚至决定着文本的阐释。因此, 如若文本与读者的某些情感、经历等相似,便构成互文性,进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并邀请读者参与到文本意义的无限建构中,在里法特尔看来,“读者对作品的延续构成了互文性的一个重要的层面。”[2]

文本之间相互指涉和映射,使文本产生异质性和对话性,研究新文本与原文本的“同中之异”是互文性研究的价值所在。互文性文本之间的互相影响、否定和颠覆使得文本意义变得不确定,使作者在传统文本中的主体创作地位面临挑战,而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意识形成的多元主体互相阐释互补甚至对抗,因而文本的意义取决于读者的主观能动解读。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总之,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处于一张由其他文本、文化所构成的系统的中心,并形成相互参照、彼此关联和开放式的对话关系之中,“互文性让我们懂得并分析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文学织就的、永久的、与它自身的对话关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而是文学发展的主题”。[2]

一.文本间的指涉――乔和《圣经》中耶稣原型的对比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富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在小说写作技巧的创新与改革方面令同时代的作家望其项背。他生于素有“圣经地带”之称的美国南方,在基督教文化的浸润下成长,思想和创作受到其潜移默化影响,作品对《圣经》有大量的指涉。他曾说:“基督教的传说是每一个基督徒”特别是像他那样的“南方乡下孩子的背景中的一部分”,“我在其中长大,消化它,不知不觉地吸收它。它就在我身上,这与我究竟对它相信多少毫无关系。”[3]然而,他对基督教文化向来抱以批判地继承的态度。仔细分析福克纳的作品中对基督教原型的借用和指涉,读者不难发现,他的写作并不以宣扬基督教教义为目的,基督教文化只是他小说根植的文化土壤。他的所有作品中, 从未以上帝为中心。如他自己强调的,他的创作目是“写人”,刻画人物及洞察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是他写作的原动力,“我主要是对人类自己感兴趣,对与他自己,与他周围的人,与他所处的时代和地方,与他的环境处在矛盾冲突之中的人感兴趣[3]。所以他的思想核心不是神道主义,而是人道主义。他在作品中大量指涉《圣经》典故,创造了一些人物与《圣经》人物特别是与耶稣形象形成影射,都是服务于这个目的。他说,《圣经》原型只是“木匠”手中像“斧头”那样的“工具”,是用来塑造人物,表现他同自己和社会的矛盾冲突,并对其进行道德评判这个目的服务的。所以,他说:“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我的想象和那种模式(指基督教的象征模式)的框架发生冲时……我相信总是那种模式不得不退让。”[3]他在创作中大量影射基督教人物原型与典故,与《圣经》形成文本间指涉,赋予了文本跨时空的历史厚重感,而这种指涉仿佛只是冰山一角,引人洞究深埋其下的主题――对人性的探讨和对种族主义的批判。

在《八月之光》中有大量的对基督教文化和典故的影射,尤其值得一提的福克纳以耶稣基督为原型塑造了核心人物乔・克里斯默斯,一个倒置遭流放的耶稣。

乔与耶稣有许多对应之处:圣诞节的早晨一个被当做私生子的婴儿被遗弃在孤儿院的门前,他被养父克依琴抚养;而耶稣也是童真女玛利亚感悟神旨怀孕所生的儿子,由约瑟夫抚养成人。乔・克里斯默斯的名字的缩写与耶稣基督相同。这个名字包含了对耶稣的双重戏拟。基督即弥赛亚――犹太人所期盼的拯救者;乔即约瑟夫的昵称,是耶稣在名义上的父亲的名字。因此乔・克里斯默斯这个名字影射了耶稣基督身份的双重性――人性和神性:耶稣既是神所派来的拯救者,又是人的儿子。他必须承担起肩负着上帝拯救人类的重担,是人和神罪恶和圣洁之间的使者。而克里斯默斯的悲剧原因也是他身份的双重性:外表上他看起来是一个白人(遭到黑人的诅咒),可他深信自己的身体里流淌着黑人的血液(遭到上帝的诅咒)。因身份的不确定,他遭到了黑人和白人社会的排斥,内心漂泊在孤独的荒原,一生都在苦苦寻求身份的认定。这注定了他悲剧性的命运。乔为寻找自己的身份而四处流浪漂泊,耶稣为了得到别人对他是“上帝之子”的承认而四处为人治病布道,这种戏拟和反讽,戏剧化的揭露了在加尔文主义统治下的种族主义对人性的戕害,突出了对种族主义的批判这一主题。

除此之外,小说情节设置多处与《圣经》吻合,以耶稣为原型塑造了一个现实社会中深受种族主义迫害的倒置的“耶稣”形象。圣母玛利亚是在伯利恒的马厩里生下了耶稣,而乔对于马厩似乎有着别样的眷恋:乔选择把私自买来的衣服放在马厩的隐秘处,因为那里让他感觉到安全。另外《八月之光》主要描述了乔最后三年在杰弗逊镇的生活与遭遇,巧合的是,《圣经・新约》四福音书主要记录耶稣最后三年的生活与言行。另外,乔33岁来到杰弗逊镇,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也恰是33岁。乔和耶稣都遭到了亲信的背叛,甚至叛变者的名字卢卡斯与犹太的英文拼写也酷似。乔在被捕前继母为其洗脚,而耶稣被捕之前也曾有一位妇女为其洗脚,一个信徒用香油为其洁身。乔和耶稣同样不被他所生活的时代所容忍。乔选择在星期五之后结束逃亡,主动回到杰弗逊镇承担一些的酷刑,而星期五正是耶稣的受难日。乔・克里斯默斯遭私刑残酷处死,而耶稣也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受难而死。巧合的是乔身上有五处枪伤,耶稣身上也恰好是五处伤。

总之,从人物塑造分析《八月之光》都体现了和圣经的互文性。这种互文不是全盘接纳,而是根据小说主题的需要,或继承或改写,在福克纳的大部分作品中体现了这一特征。

有人曾做过如下的评论: “福克纳如此有效地包容和戏剧化了基本的基督教观念,以至于他能公正地被认为是我们时代最深刻的基督教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的每一处都有基督教的原型前提,每一处都有灵与肉的冲突。”[4]《八月之光》中,小说人物以耶稣基督为原型,《圣经》中那个仁慈博爱的耶稣在小说中被倒置遭流放, 给读者以跨越时空的历史厚重感,形成文学审美和道德评判的强烈反差与冲击,使得美国南方加尔文主义和清教主义支持下的种族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和迫害更加触目惊心,激励着人们“人类独有的真理性,真感情,真精神”[5]的探求。

二.文内互文性――复调叙事

“复调”小说理论是俄罗斯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陀氏创立了一种新的小说模式―――“复调小说”,一种新的体裁,其特点是它包含不受作者自己权威性控制的,相对自由、独立的多种声音。复调小说着力于刻画那些有着同等价值的各种不同的独立意识,以及各自形成的相对独立的世界,“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中,而相互间不发生融合。”[6]它们之间形成了对话与对位的关系。《八月之光》即讲述了5个几乎独立的故事,读者很容易辨别出各个故事的主人公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对话性,各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作者的平等对话关系。这种大型对话,似乎是各种声音的狂欢。“狂欢”这一概念, 当代美国学者伊哈布・哈桑曾指出: “狂欢,这个词自然是巴赫金的创造,它丰富地涵盖了不确定性、支离破碎性、非原则性、无我性。”[7]狂欢这种缺乏统帅和权威性的叙述特征在福克纳的《八月之光》中表现为多种叙述声音的并行不悖相互影响,各叙述者的意识和叙述者之间呈现出对话关系,各种意识和声音互补交锋, 呈现出万花筒似的多元文本结构和扑朔迷离的文本意义,体现出文内互文性的关系。这种文内指涉邀请读者参与到文本意义建构中,而读者自身的阅历文化素养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对文本的解读影响重大。

对话性是复调理论的核心和精髓,也是复调小说所具有的最显著特征之一。而《八月之光》从形式到内容充分体现出全面对话性。首先对话精神贯穿小说结构,形成结构上的“大型对话”,即故事线索、人物组合原则的“对位性”;其次,是小说中的“微型对话”,这体现在作品中人物对话和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双声语”中。

1.文本结构的大型对话

小说并置了五个独立的故事,故事情节并无逻辑关联,在主题和旋律方面的相同和不同形成了对话和对位关系。乔、莉娜、乔安娜、拜伦和海托华的故事世界都以“追寻”为共同的主题,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反差。福克纳尽力并置同时存在的各种矛盾和斗争,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多元的小说世界,作家和读者对小说人物和世界的探究主要集中在同一空间的存在里,而不是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中。这种在同一个时间框架内描述人物各自独立的世界和故事的手法,给读者呈现的仿佛是万花筒的横切面,缔造了小说结构和人物关系上的“大型对话”,使小说显著的共时性特征,给读者对现实世界有五彩斑斓、万象纵生感官体验。钱中文先生把这种横向的艺术描写称作共时艺术,它揭示了小说艺术时空关系上的新变化。[6]

2.微对话:人物的内心对话

《八月之光》小说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内心的矛盾斗争。巴赫金把这些小说人物的语言描述为“双声性”的。小说的语言形成了“微型对话”,即人物的内心对话。巴赫金做了如下阐释,“对话还向内部深入,渗进小说的每种语言中,把它变成双声语,渗进人物的每一手势中,每一面部表情的变化中,使人物变得出语激动,若断若续”[6]。由“双声语”组成的微型对话的特点是:话语有双重指向性,它不仅像普通话语一样有具体的内容所指,而且还对另一个人的话语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微型对话”依赖于人与人的对话关系、人的自我意识的双重性, 体现在作品中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的“双声语”中。

《八月之光》第四章完全由拜伦和海托华的对话构成,他们之间的对话明显具有“双声”的特点。故事发展的情节、人物的性格和人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人物间的对话呈现给读者。对话体中每一方的对语都对对方的语言进行预想揣测。每一方的对语都与对方语言有着对话关系,或同意或反对,或肯定或补充,或问或答。如当海托华提问到,“可是,她正在寻找他,而你帮她找到了他。你做的事不正符合她的愿望吗?这不正是她从亚拉巴马州一路来寻找的吗?”[8]这些话语的第一层意思是具体内容所指,即海托华想知道拜伦是否如了莉娜所愿;而另一层意思则是海托华对提问做了自己否定。这便是基于人物对话基础上的“微型对话”。

人物的内心独白也存在着“微型对话”。这种自言自语的“双声语”,被称作对话式的内心独白。乔安娜・伯顿是作品中有着分裂人格的典型复调人物之一,这主要体现在她和克里斯莫斯的关系中。最初她试图和他保持距离;然而却无可救药地陷入一种疯狂的两性关系中。她即感到罪恶,又沉溺于情感的漩涡难以自拔, 内心在斗争中煎熬。她喊道,“我还不准备祈祷呢……现在可别逼我一定要祈祷,亲爱的上帝,让我遭受诅咒的时间长一些,再长一些……还不到时候,亲爱的上帝。还不到时候,亲爱的上帝。”[8]这里乔安娜的内心独白即为对话式的,对话的双方为上帝和她的另一个自我。她在向上帝忏悔的同时,又为自己辩护,两种声音此消彼长,不相伯仲。

《八月之光》与《圣经》形成历时层面的互文,通过对圣经原型的模仿和转改写,深化了主题,给读者以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沉淀的审美享受。“重写神话绝不是对神话故事的简单重复,它还叙述故事自己的故事,这也是互文性的功能之一:在激活一段典故之余,还让故事在人类的记忆中得到延续。对故事作一些修改,这恰恰保证了神话故事得以留存和延续”。[2]《八月之光》的文内互文性体现在它的复调叙事上。它堪称一部经典的复调小说。小说中的语言、人物、结构等元素无不体现出了复调小说的特征。无处不在的复调特征赋予《八月之光》开放性、多元性、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小说的意义取决于读者对文本的解构。复调小说通过对话性的本质,将纷繁复杂的宏观世界以及人物内心矛盾斗争的微观世界惟妙惟肖的呈现给读者,引发读者对人性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深入思考。《八月之光》是福克纳小说艺术思考和创作革新的典范,“与一般通俗小说不同的是,《八月之光》所表现的文化意蕴、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对人性的揭露以及它对现实主题的关注使作品本身变得既有深刻的思想又是一部具有强烈艺术性的作品”[9]。

注 释

[1]Julia Kristeva, “Word, dialogue and novel”,TheKristeva Reader ,ed.TorilMoi,Oxford:BasilBlackwell1986.

[2]蒂费纳・萨莫瓦约著.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

[3]F・格温,J・布洛顿纳.福克纳在弗吉尼亚大学讲演录,1957-1958[Z].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1959.

[4]四十年间评论集[C].密歇根大学出版社,1981.

[5]建刚,宋喜.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获奖演说全集(1901-1991)(金一伟编译)[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6]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7][美]伊哈布・哈桑.后现代转折[A].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M].广西:漓江出版社,1991.

[8威廉・福克纳.八月之光[M].蓝人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第5篇:双语故事范文

关键词:家庭双语环境;语言学习机制;语言刺激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231-02

孩子生下来完全不会说话,也听不懂任何语言。可是,每个健康的孩子生下来都是语言天才。在一个母语环境里,他们只花两三年就能掌握运用母语。对于孩子是如何掌握语言这个问题,不同学派有不同解释,但经过大量的语言学和语音学研究证明:环境是语言学习的关键因素。国外研究发现:很早就学第二语言的孩子,其母语和二语的学习中心几乎是在脑部的同一个位置上。孩子如能用学母语的方式学英语,就会使英语的学习变得更容易。而学母语和英语的时间越相近,脑部处理这两种不同语言的区域就越近。

1 营造家庭双语环境

家庭对学校而言,有更多的机会和孩子交流,也有更多的机会教孩子英语。在家庭营造双语环境有助于孩子更快掌握英语。

专家指出,儿童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是1-3岁。孩子三岁入园,之前基本在家中和家人渡过,在这短短三年,孩子基本可以掌握母语。如果以教母语的方法来教英语,是否可行。很多家长会说:“不行!我们不会教。”其实语言的本质是一样的,用教母语的方法教英语就行了!试着回想一下,每个父母是怎样教孩子说话的。不断地说,不断地重复,看到什么说什么,孩子一点点的回应就是父母最大的奖励。其实任何语言都是一样的:从听――模仿――不断重复――简单句子――对话,学习途径也是从单词――短语――句子――长句子――复合句。可又有父母提出疑问:“我的发音不准怎么办?”其实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是受过专业普通话训练的教师,不也是照样教会孩子汉语吗?难道南方人和北方人就完全不能用普通话交流了吗?语言的本质是运用和交流,孩子的发音是否准确还可以让老师纠正,但如果完全被标准束缚,错过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就得花更长时间帮助孩子掌握英语了。那么,父母就应该在家尝试用双语交流。

如果父母在家能讲些英语,哪怕是简单的词汇和句型,对于孩子也是个学习的机会。听到父母用双语交流,孩子就会认为英语和母语一样是用来和别人交流的,学会英语和母语都是自然而然的。父母可以:

(1)看到什么,说什么。在路上见汽车说car, 商店就说shop.数糖果、上下楼梯也用one, two,three…… 单词要从身边的人和物开始,从熟悉的环境开始。

(2)充分利用手势和肢体语言,特别是夸张的表情动作等,如:生气(angry),高兴(happy),悲伤(sad),困(sleepy),惊讶(surprise)。夸张的表情动作特别能吸引低年龄段的孩子。

(3)多利用图片,实物。父母可以购买各种卡片,也可以从杂志上剪下各种图片,和孩子说说图片上的东西。去超市时,可以收集商品的宣传册,教孩子说各种商品名称,描述它们的用途。还可以和孩子进行看图说词的比赛。

(4)学会单词后学组词和句子,如apple, red apple, do you like red apple?先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短语和句型,如:每天早上起床,对孩子说 “Good morning.”睡前说 “Good night”,穿鞋子说 “Put on your shoes, please.”如果父母不在家,可以鼓励孩子扮演父母,用双语和自己心爱的玩具打招呼,玩游戏,过家家等。

(5)利用生活场景。如吃饭了,说Dinner time. Are you hungry?给孩子洗脸时,一边洗一边教孩子念念英语儿歌“Wash your face, Wash your eyes, Wash your nose, Wash your……去超市时问问孩子”What do you want?”“What’s it?”。

(6)边游戏边学:很多游戏适用于小朋友,如(1)“Wolf,wolf,what time is it?” “It‘s five o’clock.”;(2)学习方位词, 用where is….?的游戏。父母事先藏起一玩具,问:”where is it?”孩子找出并回答: “It is under the table.”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可以由父母回答,孩子依照回答去找。(3)TouchingGame用于学习身体部位名称。父母发指令nose,孩子摸鼻子,也可以由孩子发指令等游戏,父母只要用心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发明各种小游戏,和孩子一起轻松自然地学英语。

(7)利用磁带,CD,DVD动画影片等媒体设备。很多家长很忙,或是不太会英语,可以利用这些媒体设备,每天给孩子听,跟说,听音乐童谣,让孩子随时随地都能听到英语,培养语感,营造双语环境。童谣,可以纠正孩子的语音语调,增加孩子的词汇量,音乐的韵律不但能让孩子感到开心、愉快,也能加深他们的记忆力。

(8)让孩子随时随地看到,听到英语。除了听,还可以让孩子看。在布置房间时,可以在房间内贴上各种卡片,父母可以用电脑打印单词,贴在家具上。如:在电话上贴telephone, 在墙上贴wall等,注意字体要够大,高度不能太高,否则孩子很难看到。

(9)10分钟睡前故事时间。父母再忙,也要每天抽10分钟和孩子讲讲故事。如果能用英语朗读或讲故事就更好了。父母可以买些符合孩子年龄的英文故事,每晚给孩子念10分钟。刚开始也可以念英语童谣。还可以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Are you happy today? How was you day?等。但要注意坚持!

(10)表演时间。每天晚饭后或周末,全家可以来场演出,演出内容可以是英语歌曲,童谣,英语故事,扮演童话剧中的角色等,哪怕是用英语数数也行。表演可以让孩子有表现力,成就感。

家长应该明白:父母可以让孩子接触一门外语,但是不要期望立刻看到成效,要抱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就像教孩子母语一样,也是经过一段时间,孩子才开口说话。语言的学习是依靠记忆和理解的,需要通过不断重复来鼓励语言的学习。而且每个孩子学习语言的进度都是不一样的。当孩子能正确说出单词时,父母的一个亲吻,拥抱,大拇指,奖励一张小小的粘纸都会使孩子产生自信和自豪感。

2 合理运用色彩营造环境

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维儿纳的实验证明: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对事物的认识、辨别、选择,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美国学者研究发现:悦目明朗的色彩能够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神经细胞,从而有利于促进人的智力发育。在和谐色彩中生活的少年儿童,其创造力高于普通环境中的成长者。若常处于让人心情压抑的色彩环境中,则会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从而使智力下降。 例如书房用淡蓝色装饰,使人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研究;冷色及亮度较低的色彩可以使人精力集中,情绪安定。

父母利用不同色彩为孩子营造童话般的色彩世界的同时,也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学习。

首先,孩子房间的色彩装饰可以运用粉色和冷色调,有利于精力集中,情绪安定;第二,用于学习,游戏的图片,单词,字母卡可以用红、黄、橙色等鲜艳的色彩,可使吸引孩子注意,产生兴奋感。特别是党孩子情绪不佳时,鲜艳的色彩可以刺激孩子学习游戏的热情;第三,充分利用“色彩宝库”――大自然。父母可以和孩子用双语描述每天看到的色彩,天空,树木,衣服等不同色彩,如:I’m wearing red dress. The sky is blue.孩子在辨别色彩的同时也会不知不觉掌握英语。

总之,父母应想方设法让英语和母语一样成为家庭生活的一个部分,成为交流的一种必要工具,相信你的孩子会很快掌握双语!

参考文献

[1]靳松,高旭东.也谈双语教学和双语教育[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01).

[2]周之南.从心理语言学看双语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第6篇:双语故事范文

一、故意关联性的内涵

所谓共同故意关联性,是指共同行为人之间主观上的相互沟通,相互认同。它要求行为人对实施的行为或要达到的目的有意图联络,相互联系,即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达,意思明确,意向联通。

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共同故意的关联。主观上的联络才能有行动上的协同。人是有思维的,当不同的人聚集一起共同参与某一活动时,必定要通过各自的大脑思维,达成一致的观点,而一致的观点必须通过语言、动作等将信息传递到对方,相互沟通,使之了解。意思联络是人聚集活动的主观必要条件。主观上不关联只能是单独犯,而不是共同犯。即使同时同地进行同一犯罪,如某甲看到某企业仓库看守不严,前去盗窃,某乙看到后也去盗窃,但双方事先没有商量,作案时也没有合作。这是事先无预谋的同时犯。同时犯与共同犯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之间没有主观故意的关联。同时犯对各自实施的犯罪承担责任,而不是对犯罪总和承担责任。主观上关联是实施共同故意内容的桥梁。存在于不同行为人之间的同一目的,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形成串联,才能共同实现。共同故意关联是共同犯罪的前提。不同行为人为了达到共同犯罪结果,把各自的力量联合起来,他们之间有联系、有配合,只有这样,才使各人的犯罪活动具有统一性,形成有机整体,成为共同犯罪。①

共同犯罪故意关联性是主观上的共同认识和相互认识的统一。共同犯罪在认识因素上是共同认识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所带来的后果,意志因素上都希望或者放任所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能够实现,在特定条件下某种非共同犯罪(如同时犯),也可能在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上达到共同性,但是不会相互认识,而共同犯罪是在认识共同性基础上的相互认识,即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是共同犯罪人对本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的认识,共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共同犯罪人在认识本人行为和他人行为基础上,对本人和他人行为会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持希望或放任心理态度。共同犯罪的故意是双重认识和双重意志②。所以对共同犯罪中故意关联性的理解是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一致前提下的两个单独故意的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故意关联性的形成方式

故意关联性通常由事先通谋的方式形成,事先通谋一般是一方提出犯意,通过语言、文字、影像资料等将犯罪意图信息传递给对方,其他人表示明确同意或沉默(不反对)。事先预谋可能比较具体,有行动目标、分工协作、作案工具、潜逃路线、分赃方案等等,也可能比较简单,提出犯意,其他人响应或默认。然而随机作案,没有特定的目标和要求。在即时性起意犯罪中一般没有事先预谋的过程,但是也有行为人犯意明确表示,请求或者指使他人参与的情况,其他人呼应或默认并实施犯罪行为。这种方式是事先预谋的特殊情况,与事先预谋没有本质区别,组织犯、教唆犯都属于事先通谋的故意关联性。

行为默契是共同犯罪的故意关联性形成的特殊方式,是指在即时性产生的共同犯罪中,行为人不一定或者不需要用语言来明确表示进行犯罪活动,只要有人着手实施行为,其他人就心照不宣,展开行动相互作用。临事起意是行为人开始实行犯罪之际或者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即时性产生的共同犯罪故意,由于客观情况的复杂性、特殊性,决定了这种共同犯意的联络多样性。片面共犯是单方的行为默契,虽然片面共犯一般是临时起意的共同犯罪,但也不排除片面共犯者事先得知对方准备实施犯罪,而跟踪并暗中给予帮助或者给予其他积极行为,从而促使犯罪结果的实现,行为的默契配合,可以是他人的主动作为,也可以是有法定义务的人的消极不作为。法定义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等。所以行为默契虽然没有明确的意思表示,也是共同犯罪故意的一种有效联络。

行为默契要成为共同犯罪故意联络,必须排除错误认识,人的认识受各种因素制约,不能把基于错误认识而形成的行为默契也作为共同犯罪行为。无言语表达的行为默契要构成故意关联,必须具备三个要素:(1)有共同的情感为前提。后行为人与前行为人有某种关系或对受害方有过节矛盾,这样才能符合帮助、报复或其他原因等共同犯罪的动机,如果毫无关系是不可能参与共同犯罪的。所以,司法实践中必须查明后行为者与前行为者的关系,比如同乡、同学、朋友等。(2)行为相互作用为条件。客观上后行为对前行为起帮助作用,共同制约被侵害对象的势力。(3)主观认识为基础。先后行为者都知道双方在相互帮助,增强了自已的势力,或者后行为者单方知道可以利用前行为者的行为状态。这样,达到这三个要素,就应该推定主观故意上具有关联性。

三、故意关联的方向性

第7篇:双语故事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把口语交际作为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所谓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运用母语(普通话)完成信息传递、交流思想等交际任务的活动。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肩负着学生升学的重任,只重视读写,忽略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因而大部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因此,如何使学生乐说、善说,真正做到“能说会道”就是成了一大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意识入手,深入挖掘教材,并结合实际,选择学生熟悉喜欢的话题,引导学生亲身实践,使学生能清楚、自然、有条理地进行交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意识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口头语言很不规范:比如:普通话语音不规范、词汇不规范和语法不规范等方面。口语交际必须用规范的词汇,正确的普通话语感,才能成功地进行交际。因此,笔者结合学生及当地实际,把“推普”工作细化到班里,创设一种以说普通话为荣的环境。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表达水平,而且对将来的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还鼓励学生不论上课发言,还是课后交谈,一律使用普通话。这就为学生提供一个语言实践的机会,便于随时随地进行训练。在训练中,帮助他们纠正语音,培养说话的语调和语感,达到交谈自然大方,并养成口语交际的习惯。

二、 择优话题,贴近生活快乐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阶段的口语交际要求提出让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苏霍姆林斯基更是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因此,要让学生开口说话,就必须充分激发兴趣,引起说话的欲望,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大胆地说,自由地说。用生动、形象的内容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使学生饶有兴趣的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的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为此,我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如我设计了语文交际活动课—购物讲价。课前让学生观察、回忆并相互交流家长买卖东西时双方讲价的场面。活动时把教室布置得如市场一般,然后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买方;另一组扮卖方,两人一小组进行购物讲价表演,各组轮流演。看哪一组能以买卖双方都满意的价钱成交。很多孩子对此活动情绪高涨,驾轻就熟,就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都纷纷举手表演。

三、 教法多样化,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口语交际训练,在教材中专门编排一些训练课。但仅靠这些远远不够。我们要在平时教学中拓宽口语交际训练方法和内容。

1. 三分钟课前朗读训练

“牛牛朗读记”——这是笔者班上的孩子们自己取的活动名称。此活动是笔者为了更好的使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范文在孩子心、脑中扎根,同时又能促进口语、朗读能力的训练,将这些练习合而为一,可谓是“一箭三雕”。具体的做法是:在每次的语文课之前抽出三分钟时间,先由教师指定朗读的课文目录,而后学生开始朗读。从字音、语感、是否增、减字、语速等方面来评判给分,满分100分。一周积累总分达500分就给予奖励。笔者班上的孩子对此非常感兴趣,积极性特高,每次都能超水平发挥,达到笔者预期的期望值。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活动成果显著,班上孩子的朗读水平明显的有了提高,随之口语表达亦相应的有了提高。

2.分角色训练

学生天性表现欲望很强。有很多的课文都适合分角色表演,利用这种形式把课堂变成欢乐的海洋,成为学生说的动力。在角色表演中学生感到亲切、新鲜,甚至有的学生把故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都能表现出来,这样学生才真正全身心融入到课堂中来。

3.讲故事训练

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对小学生有着深厚的吸引力。所以,他们特别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生动、好听的故事他们非常感兴趣。讲故事可以由教师讲述引入,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讲述,还可以由小组互相讲述共同完成。

4.在双向互动中训练

《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可见双向互动是口语总交际的一大特点。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解惑和开展争论。这些都能使学生在双向互动中训练口语交际。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我让学生用马的模型演示比赛的场面,边演示边解说,请其他老师当评委,在学生示完之后给予评价。首先各小组轮流进行,然后推选代表上讲台演示,按演示过程将两次赛马经过有顺序地讲述。通过演示活动,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条理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成就感。

5.利用录音机及时反馈,循序渐进

第8篇:双语故事范文

关键词:医生形象;媒介建构;报道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029-02

近年在我国医疗事故纠纷报道中,医院方态度不明朗,媒体对事件的不断追踪和深度挖掘的过程中,院方及医务人员开始检讨自己的管理漏洞和言语、行为过失。与此同时,医疗事故纠纷报道也伴随着媒介传播的平台逐渐成为社会舆论关注话题或公共新闻事件,并诞生出热议词汇,如“偷菜医生”、“南京徐宝宝”、“缝”等,一度引起社会舆论关注,产生二次传播效果。

我国现阶段医生媒介形象已不只是不同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符号,更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传播一定的社会价值,发挥一定的社会功能。对于这样一个复杂又敏感的社会问题,在其特殊的传播过程中,对今后医疗事故纠纷报道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话语监督:媒介传播启示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执行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媒体通过新闻报道、新闻评论以及调查性报道不仅发挥告知公众的社会功能,同时也发挥其舆论监督的功能。这种话语监督是一种自在的、无形的精神性力量,监督的渠道多样,意见表达褒贬不同。一方面,媒介报道语言传达一种意见,能被传播并接受的成为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另一方面,媒体作为传播的一种形式,也体现其传播的监督价值。监督包含着监察和督促两层意思,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督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近几年,随着典型的医疗事故纠纷事件的发生,相继产生的流行语往往与事件中热点和焦点紧密相连,这种话语监督通过大众媒介来揭示医疗事故纠纷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就是通过大众媒介的意见表达,形成社会舆论,从而对医院、医务工作者、卫生部、卫生厅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

(一)从自我约束角度

1.提升媒介素养。记者承担着获取信息、选择信息、编辑信息、传递信息的社会角色,医疗事故纠纷报道的话语呈现与意见表达直接影响受众对医疗事故纠纷事件的认知和对事件对象的评判。因此,记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本着真实准确、解决医疗纠纷问题、监督事件进展及行业缺陷、缓和医患矛盾的目的进行客观理性报道,切不可盲目指责引起医疗事故纠纷的相关当事方。

2.补充行业知识。医疗卫生行业作为专业化、技术化程度高的行业不容易被广大受众深知;同时,各方对医疗事故认定上存在不同的意见,导致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容易传达有偏差或错误的信息和意见。因此,媒介在对医疗事故纠纷事件报道时,应当提前做足功课,对事件中涉及的医疗知识、敏感问题、矛盾焦点进行学习和咨询,熟悉相关专业法律条例,科学理性的报道才能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二)从业务操作角度

1.真实准确原则。媒体对新闻信息材料进行选择性加工,需要尽可能反映事件的原貌,不能刻意扭曲,真实准确是媒介对医疗事故纠纷报道的首要原则。在面对医疗事故纠纷事件时,部分媒体往往采用“疑因”的口吻报道模式,正是报道者对医疗事故纠纷事件未做调查,缺乏主要事实证据,责任意识不够的体现,这样容易对读者产生误导。另一方面,在医疗纠纷事件还未得到医疗事故认定结果公布之前,媒体不可妄下论断,这不利于缓和医患矛盾。

2.平衡报道原则。在新闻报道中,记者经常会遇到包含着矛盾对立的复杂事件,为使报道公正准确,记者必须兼顾矛盾双方,从不同的消息源获取信息,同时将对立面的事实和观点摆出来。特别是在医疗事故纠纷事件中,尤其需要运用平衡手法,纳入第三方,甚至第四方,比如其他医疗机构的专家、法律人士、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1]。媒介在报纸报道版面中需要通过版面编辑平衡和报道语言平衡得以实现。

二、话语表达:院方公关策略

长期以来,不少医院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于自身的发展,而未能积极介入社会生活,院方及其医务人员往往处于失语、消极应对的窘境中。近年来,也有部分医院开始重视在媒体上的宣传,但又难免与媒体产生一些摩擦。随着大众媒体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医院需要充分借助媒介资源,表达自己的话语权――如何对待媒体,如何同媒体打交道,以及医院品牌与媒体传播,医疗单位的公关策略探讨将成为院方亟需关注的方向。

(一)树立积极应对的态度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医院相关人员在任何时候都要与媒体积极配合,切不可发生冲突。遇到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等危机事件时,不要回避问题,坦诚相告,回答不了的告知可以答复的时间;尽管事件可能一时没有结论,但一定要先表明医院是愿意倾听、愿意沟通的。这样一定程度上既可以缓和矛盾,也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有了媒介的帮助,医院在进行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就减少了相应的麻烦,既能积极处理和媒体的关系,也能增强公众的信任。

(二)建构危机应急机制

与媒介及时的沟通有利于危机的缓解和最终解决,并使危机的传播得以控制。因此建立危机应急机制,更应该有媒介意识,巧用媒介策略,做好危机公关。医院应成立危机处理领导小组,建立充分的信息来源渠道和常规性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将危机的真实情况尽快、主动、准确地通过媒体公布给公众,减少公众的怀疑和猜测。

三、话语变迁:平衡医患矛盾

作为医患纠纷当事双方,医患关系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二主体间是一种信任关系,医患双方利益具有高度一致性,双方信息的极不对称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医疗事故纠纷报道中时,往往会由媒介传播而放大,这是媒介“逐新”、“逐奇”的特质。传播心理学认为,由于信息的多义性和不对称性,人们产生一种导向需求(need for orientation)[2]。媒介报道语言、写作手法、编辑版面等的是媒介话语的表达,这种议程设置成为新闻导向,即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影响并改变社会受众的引导效应。纵观医疗卫生事业新闻报道的发展,审视媒介报道话语的变迁,曾经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辞辛苦、救死扶伤的医生形象逐渐变少,取而代之的是“粗心大意”、“收红包”、“吃回扣”、“不负责”等负面形象。“大众媒介促使公众将注意力转向某些特定的话题,媒介还不断披露某些人与事,暗示公众应当去想它、了解它、感受它。[2]”无论是在现实生活的公共空间,还是在网络等新媒体的虚拟空间,受众意见表达更多的是揭露医疗行业问题、指责某医生失职、医德败坏等内容。因此,媒介在医疗事故纠纷报道中报道语言应采纳多方意见,尽可能使用直接引语;平衡报道,改变“亲患者”为弱势群体的价值选择标准;强调医患双方的权利,而不是只讲医生对患者的道德义务。从版面编辑上要重视院方及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第三方等多方共存的版面空间;防止图片选择的主题和反映对象过于单一;新闻消息源渠道多样等。通过以上实践操作环节,媒介话语表达将会更好发挥缓和医患矛盾的传播效果。

四、国外纠纷类报道对改进我国医疗事故纠纷报道的借鉴

纠纷类、事故类新闻与社会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始终是媒体关注的热点。在此,可以借鉴国外媒体在同类新闻报道中的经验、处理方式和报道技巧,从而帮助改进我国医疗事故纠纷报道。

1.重视新闻的真实与公正。一方面,强调社会责任和媒体伦理。罗伯特•H•贾尔斯概括了新闻流程中五个方面:新闻报道需要反映事件的全部事实;新闻从业人员的单一性会导致新闻的缺失、重要背景的缺失,以及由于报道中使用语言不当导致不经意间产生的偏见;记者对他们所报道的行业来说往往是门外汉,这样会对公众造成不良的后果。查尔斯•L•欧福比尤其注重新闻媒体的公正性,他把新闻公正分为准确、平衡、完整、断章取义、伦理这5个基本要素[3]。另一方面,“报纸以其特性创造一种氛围,它威力无穷、影响巨大,能够生动地表现和探究个人、家庭、社会的特性、理念和状态。[4]”正是由于这样的权利和影响,媒体的首要职责就是向读者完整、准确、真实的传递信息,才能科学理性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2.注重记者跑口。口是任何媒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为媒体和记者提供了路线图,记者们的口能够为他们提供报道的感觉和方向。“多年以来,医疗卫生口一直是盛产新闻的口,有很多潜在的故事。”[5]记者跑口才能长期跟踪口内新闻,了解行业规则,了解职业文化,并能够有机会加入职业团体,做到专业化报道,把复杂的医疗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解读出来,深入浅出地报道给受众。

3.关于后续报道和调查性报道。随着事件的发展和调查进展,后续报道、追踪报道以及调查性报道是医疗事故纠纷报道周期中很重要的报道题材。“后续报道当然是注重事件的最新进展,但是记者必须要对原先报道的背景做足够的概述,这样可以向不了解原先事件的读者作一个交代,也可以让了解事件的读者加深记忆。[4]”通常意义上,针对事件周期长的报道体裁,可增加“回顾”性质的小栏目。记者需注重对事件进展和纠纷双方的客观陈述,而把医疗技术问题交由专家或业内人士来处理,切忌“媒介越权”。“跟踪调查与医疗事故、医疗机构相关的审讯也是发掘医务问题的有效途径。”、“医疗事故的官司能够帮助记者了解治疗过程,使记者的报道通俗易懂,同时也为记者提供了愿意接受采访的患者。[6]”国外媒体在进行调查性报道时尤其重视多方意见的搜集和表达,司法机关、律师、医疗专业协会、政府卫生部门和医科大学的专家意见都是针对医疗性调查报道的关键证据。

参考文献:

[1] 孙旭培.论新闻报道的平衡.新闻学新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2] 郑思里,郑宇.现代新闻报道:理解与表达[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美)布鲁斯•D•伊丽尔,道格拉斯•A•安德森.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 (美)凯利•莱特尔,朱利安•哈里斯,斯坦利•约翰逊.全能记者必备:新闻采集、写作和编辑的基本技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第9篇:双语故事范文

英文名称:学子

主管单位:江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种:双语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3481

国内刊号:23-1519/G4

邮发代号:14-17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