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主义范文

社会主义精选(九篇)

社会主义

第1篇:社会主义范文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但也正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一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从根本立场上相对立的社会制度尚未停止对抗,两类社会制度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也并没有停止,兼具两类社会制度特征的民主社会主义是否是或者说能否成为二者间的调和产物,目前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一、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展示出来,资本主义社会被迫承认社会主义的成就,资本主义制度作为剥削人的制度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受到批判。西方国家开始在其制度许可范围内,借鉴和吸收社会主义制度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制度等层面的措施,对国内尖锐的劳资关系、较大的贫富差距等社会矛盾进行调节;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社会制度的道路中,也尝试吸收全人类的集体智慧结晶,利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机制和手段,提高生产力。在这种形势下,一种预测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社会理论——“趋同论”(Convergence Thesis)盛行,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各种差别将逐渐消除,两种制度将趋向统一并最终融成一体”。

 

人类社会发展趋向统一并最终融成一体的观点,趋同的方向由早期的趋同为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发展到的趋同为一种不同于以上两种社会制度的新的社会制度,而北欧地区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均衡发展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正好为这种趋同论提供了实践模范和现实基础。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将民主社会主义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调和产物的观点,是20世纪上半叶关于两种相对立的社会制度将逐渐融合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趋同论”的延续和具体,如何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属性问题,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

 

1、一种改良理论

 

民主社会主义在当今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大驱动力,来源于北欧国家的政治实践。社会民主党以民主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通过渐进的社会改良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目标,这表明其改良的基点是资本主义的,而其变革方式也不足以引起社会性质的变化。

 

民主社会主义宣扬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反对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单一性,近代以来各种各样的政治思潮都对其产生影响,如伯恩斯坦主义、存在主义等,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并没一味排斥。这种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的主义,并不是真正消除了国籍冲突,崇尚世界大同,而只是对所处时代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对整个西方社会产生了的强烈冲击和巨大灾难,面对这种混乱,在西方传统的思想文化中产生了对这种社会状态的直观的反思,力图在批判旧有的价值观基础上,寻求新的价值观以摆脱社会发展困境的办法。在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社会并没放弃对生产关系根本上的变革,改变的只是暂时性的缓和发生了生产关系对立立场双方的利益关系,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也仅仅在利益冲突得以缓解时停止。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进行过深刻的分析。这些思潮从思想史的角度,都是不同阶级从不同立场、角度对资本主义的抨击,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不同流派,但从社会制度出发,不能将凡是批评资本主义制度弊病的思潮都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

 

2、一种政治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欧五国,即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和冰岛都相继组建了社会民主党政府,大力推行社会改革政策,广泛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改良,利用国家调节手段监督发展经济,并建立起旨在保障劳动者社会政治经济合法权益的国家政策体系。其中“福利国家”政策被普遍推行,对稳定战后国内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发展经济困境,起到了明显地促进作用。战后至50年代初期,北欧国家均摆脱了经济困境,相继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但随着福利国家政策的长期推行,瑞典出现了巨额公共开支加重财政负担、劳动积极性下降、个人和企业沉重的税务负担等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民主党所推崇的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实践,在战后表现为多种类型,除北欧和英国的“民主社会主义”外,联邦德国的“参与社会主义”,法国的“结构该社会主义”,都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政治经济的民主化,宣扬以社会主义为政治目标。

 

从民主社会主义在北欧五国的政治实践来看,存在一些社会主义社会所应具备的因子,如系统完备、收益面广的福利政策、国家对市场经济的监督和调控,但从根本上说,它的政治目标并不同于共产主义所期望的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和压迫、全人类解放的社会。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对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加以维护,而依靠国家福利和社会福利来麻痹劳动者,缓和阶级矛盾,其终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三、结论

 

改革开放后,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破除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旧观念,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在思想解放下,社会主义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关系和社会运行的一些环节进行调整和借鉴,出现了一些与资本主义社会相似的体制和政策,这种思想在国内各社会阶层中引起了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命题的广泛思考和讨论。其中,一些学者对西方民主化趋向的推崇,使得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属性出现争议,更有部分学者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走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民主社会主义,这些提法都是不正确的,都没有认识到民主社会主义在最根源上所维护的利益集体。资本主义正以民主社会主义的外壳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视野之中,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到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和社会性质,一边吸收资本主义社会中对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有益的方法,一边也要时刻保持警醒,防止民主社会主义“趋同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质疑或扭曲。

第2篇:社会主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象;本质

现象与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有本质,必有现象。遵循这一思路,我在学习、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候,常常想到社会主义现象这个问题。但社会主义现象该如何概括,它与社会主义本质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类研究成果目前尚不多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社会主义现象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依据这一唯物辩证法原理,我们可以认定: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

如何概括社会主义现象?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我们大致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个方面来把握社会主义现象。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美妙的情景:人人都受到良好的德、智、体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方面的教育,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在政治、经济、思想和个性方面都得到彻底解放,成为社会、自然和自己的真正主人;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整个社会变成了“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阶段)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实行产品经济;国家失去政治职能,不再具有政治压迫性质,只有社会管理职能;等等。

上述社会主义现象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很长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样式去建设社会主义的。它寄托着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社会主义的现象中国有吗?中国正在搞社会主义,与之相比,够格吗?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理所当然地要高于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因而看待社会主义,应当从共产主义的高度着眼,不能因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过重大波折以及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状况而降低社会主义的水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一些社会主义现象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依托,是合格的社会主义(相对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而言)应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

当然,应该承认,中国目前搞的社会主义远未达到马克思、恩斯斯所设想的程度,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的谈话中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也就是不够格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必须实事求是,充分看到这一点。

然而,尽管不发达、不够格,中国毕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社会主义又有哪些现象呢?我们仍然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方面来概括。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物质文明上表现为奔小康、求富裕的极大努力,精神文明上表现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极大努力,社会风气上表现为弘扬正气、扬善抑恶的极大努力。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经济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此外,与社会生活、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以及国家的政令、法律、法规等等也都是社会主义现象。

以上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象的不完全概括。之所以与合格的社会主义的现象相差甚远,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而不是象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样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制度、思想意识、经济制度等方面建构了一定的社会主义现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但是,发展生产力的峡谷是不能跨越的。目前中国社会主义现象比合格的社会主义现象相差甚远,与缺乏来自生产力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密切相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难从中国社会主义现象中看出合格社会主义的雏型,不难听到向合格社会主义前进的坚实的脚步声。

二、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以往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不是说我们以往对社会主义问题一无所知,而是指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现象的描述是最有水平和最具普遍性的,后人无出其右者。邓小平同志坚决主张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以深刻的启迪。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最权威、最科学的概括,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最为了不起的贡献。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用毋庸置疑的语气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 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如此清晰、准确的概括,这在国际共运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概括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一,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具有普遍性。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邓小平同志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什么阶段,他最清楚。他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理所当然地要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符合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要求。然而,邓小平同志又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战略家。他在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又是放眼整个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他没有使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是直接用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其用意是很清楚的。因而,我们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时,要以忠于原意为出发点。再者,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最深刻、最稳定、最高层次的东西,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本质一经科学地概括出来,也就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全过程的东西了。因此,无论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或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或外国的社会主义,本质都是邓小平同志概括的五句话,区别只是在于对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是将来时(即五句话并未实现,还有待于去努力),对合格的社会主义是现在进行时或过去时(即五句话正在实现或已经实现)。

第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论证出来的,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也不是对资本主义或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进行批驳、谩骂中体现出来的,而是要在实践中实干出来的。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前两句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地位,体现出强烈的实干精神,从而克服了长期以来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倾向。社会主义能够比资本主义以及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这在理论上早已得到了证明。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④ 没有生产力的大发展,说到底就无任何社会主义优越性可言。邓小平同志抓住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特性,也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法宝。后三句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归谁享有的问题。“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做到这点。邓小平同志反复阐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⑤“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⑥ 前两句与后三句互相联系,兼顾了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而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⑦ 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一方面指出了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又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上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于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则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何时或用何种方式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可以因时因地有别。中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暂时保留了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消灭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总之,一切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事都可以大胆地去做,一切有利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事都可以放开地去做。将社会主义的原则性与建设方式、方法上的灵活性充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实事求是精神。

第四,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如果加进去对人的关怀就更好了,言外之意是邓小平同志忽视了对人的关怀。这实际上是一种片面、直观的看法。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毕生所从事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恰恰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首先是对全体人民的普遍关怀,表现为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追求。资产阶级也曾标榜“平等”、“公平”,但事实上做不到。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后三句话实际上就是对资本主义的不公平在生产关系层面上的否定。其次是尊重人的个性,表现为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允许和鼓励先富又不是为了搞两极分化,目的在于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关怀既博大又具体,充分体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的宽阔胸怀。

第五,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表明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展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要认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一经创立和传播,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也不要认为一些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一经建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纠正历史偏差,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但是,他使用的是动态的描述方式,表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永无止境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既不能为此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也不能为此急于求成,盲目冒进。

三、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对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可作如下的分析。

第一,两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在特征,是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有些(如社会生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主义本质存在于社会主义内部,不能被感官所直接感知,只能用抽象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象是丰富的、生动的、易变的(比如,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制度体制是可以创新的、政策法规是可以修订的,等等);社会主义本质则是深沉的、单纯的、贯彻始终的(但有个逐步展现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现象,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现象因国、因时而异,是个别的、具体的,从而也是片面的(例如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会产生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社会主义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第二,两者是统一的。两者互为存在的前提,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现象,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程度,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现象的样式。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露和表现,其样式的不同又反映着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状况。

第三,弄清两者辩证关系的重要指导意义。由于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立的,就不能把社会主义现象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比如,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们在实现形式上的变化或暂时中止(这里单指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暂时中止)都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本质。弄清这点,有利于人们更加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澄清各种疑惑,脚踏实地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两者具有统一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哪怕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就不能不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就不能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就不能不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乃至重大的方针政策。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就会动摇。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既要透过社会主义的现象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同时还要大力营造、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现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让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第一卷,第294页。

第3篇:社会主义范文

关键词:人道主义;科学发展现;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073-02

“世界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普遍联系也就是联系的普遍性,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二是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所以各门学科也是普遍联系的,而且各门学科也是相通的。哲学与管理学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哲学当中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使得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直至发展到至今的以人为本思想,其思想应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管理学领域。谈及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究竟什么是人道,什么又是人道主义,我们首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人道”一词由来已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左传》云:“天道远,人道迩”。《礼记》云:“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照此看来,所谓人道,也就是人之道,是人所当行之道,是人一切行为规范的总和。今日的“人道”,它仅仅是“人道主义”概念中的“人道”,因而仅仅是一种道德原则,亦即人道主义的道德原则。关于“人道主义”这种思想体系,众说纷纭。美国《哲学百科全书》写到:人道主义是“指任何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或以某种方式把人性及其范围,利益作为课题的哲学。沙夫说:“所谓的人道主义,我们主要指的是以人作为思考对象的体系,这个体系认为人是最可贵的财富,它力图保障人在实践中享有幸福的最美满的条件。我国学者认为:“人道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念,它的基本原则是“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人本身是最高价值或尊严。一方面,人本身是最高价值,是因为人对于人具有最高价值。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是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本身是社会及其发展等一切事物的目的;社会等一切事物不过是为人本身服务的手段而已。所以,人们大都将“博爱”或“把人当人看”与“人本身是最高价值”并列为人道主义根本特征来界说人道主义。用一句话简单地说,人道主义就是主张要把人当作人来看待。人本身就是最高目的,人的价值也在于他自身。

人道主义是历史的产物,是具体的历史的。与资本主义结合便成了资本主义的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结合便成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一般指追求人道和合乎人的尊严的生存方式的一种努力。在人类历史上,人道主义是这样一些思想和努力的总和。这些思想和努力是建立在相信人的可教化性和发展能力,尊重人的尊严和个性基础上的,其目的在于全面的培养,自由地运用和发挥人的创造力和能力。最后,高度发展人的社会,使整个人类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自由。

上述人道主义是我的个人见解,其理解上有些晦涩。至于马克思与人道主义的关系更是数年来遗留下来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人道主义,甚至有人称之为“现实人道主义”“实践人道主义”等等;而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不同的思想体系,不能混为一谈,甚至有人认为两者是截然对立的,分别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关键看如何理解人道主义。如果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反映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其核心是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那么,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不是这种人道主义,不但不是,还要对之进行批判。如果把人道主义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思想,也就是宽泛意义上的人道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肯定是人道主义,因为对人的终极关怀是贯穿于马克思各个阶段思想的,也是马克思一生的事业和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包含许多内容,人道主义是其中一部分。人道主义分为自治人道主义和他治人道主义,马克思是一种自治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把人道主义思想的历史遗产同工人阶级相结合,把它具体发展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伟大目标。这个阶级绝对命令不仅建立在人道思想之上,而且也建立在无产阶级历史使命之上;这个使命就是“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并建立能使从剥削中解放出来的人们在他们为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劳动和社会活动过程中,自由地发挥他们全部人的本质和力量,与此同时,发展他们的人的尊严和个性。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最高形式,它最能体现人的价值,是人类的最全面解放。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与以往各种形式的人道主义有着质的区别。它建立在新的社会制度之上的,是符合作为社会主义创造者工人阶级历史作用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包括整个人类的利益。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依据的,它考虑人的实际需要,认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并且懂得,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完全改造为前提的。在认识人的劳动的创造性作用方面,马克思列宁丰富了人道主义,并使其第一次得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是最彻底的人道主义。它是当代的人道主义,是在反对资本主义斗争中诞生的。自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具有革命积极性和斗争性的特征。社会主义将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实现。在社会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可逾越的对立消失了。马克思把共产主义规定为“实现的人道主义是行动中的人道主义”。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当今社会中的核心以人为本。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我国的人道主义贯彻的很彻底,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它作为党和国家在发展问题上根本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同样贯穿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从主体与客体、科学与价值、整体与部分有机统一的方法论出发,从深层次中国与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思想把握住世界历史发展变化的核心和整体趋向,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决定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科学发

展观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为了最广大的人民,同时也要依靠最广大的人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处,不断焕发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热情。总之,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人为本思想具有全新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为落实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可靠保障。

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威胁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全球性问题。究其原因,纷繁复杂。其一,庞大的人口压力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造成强大的压力。人口的增长对物质需求和能源的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过环境供给的资源和净化废气物的能力,进而出现了许多资源和环境问题。其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的速度超过的开发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补给再生速度,对不可再生资源加速其耗竭的速度。生态意识薄弱,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其三,传统生产模式,只追逐经济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目光短浅,殃及子孙后代。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触动人心、相当震撼的科幻《2012》,电影中宣传“世界末日”在12月21日将会到来,仿佛在映照“玛雅的预言”。在预言中就曾经说到:“2012将是第五个太阳纪结束的时候”。当然世界末日根本不存在的。但影片却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不合理的运用自然资源,最终人类会毁在自己的手里。更别提什么人道主义,什么可持续发展,什么科学发展观,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了。一切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永恒发展的主题,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中才能得以实现。长久以来,人类为了发展工业文明,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忽略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许多发展都是通过掠夺自然来实现的,使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尖锐。我们也曾经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和发展服务。目前造成我国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是技术装备落后,因而我们必须实行科学的管理,严格限制高能源、高消耗、粗放式的产业发展。我们要加大科技投入,鼓励规模化、集约化的开发,提高科技含量,优化资源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良性循环。此外还要引导全社会共同树立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意识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建立起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最终达到人类的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先进人们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最彻底的人道主义,号召一切被压迫的人们起来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解放而斗争,进而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李慎明,王伟光,人的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赵士发,世界历史与和谐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第4篇:社会主义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人本主义;人本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被认为是这个思想体系的归宿和落脚点,是结论。但是,科学社会主义并不是生来就是科学的,而是在批判继承前人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经历了一个从人本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演变过程才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跨越的。这一跨越也是其自身哲学思想实现从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变革的结果。

以往我国理论界关注更多的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的批判继承,而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自身发展的逻辑演变过程以及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变革对其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确立的直接影响研究得不够深入。

从对马克思著作的研究来看,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转变过程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神圣家族》(以下简称《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这四部著作中。本文拟以这四部著作为依据,对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社会主义思想转变之间的关系作一深入的探析,以深化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一、马克思人本主义视域下的人本社会主义

1.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

(1)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的来源。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黑格尔的理性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都曾对马克思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大学时期,马克思感到正是黑格尔哲学解决了他当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即现存事物与应有事物之间的对立问题。所以,尽管当时马克思讨厌黑格尔那种离奇古怪的调子,但为了解决问题,他最终还是转向了黑格尔的思想。马克思在1841年提交的博士论文就已经表明马克思此时已完全接受黑格尔的理性唯心主义观点了。

但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与现实中的矛盾令马克思十分困惑。正在此时,费尔巴哈发表了《基督教的本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等一系列著作,他把用于宗教批判的方法转到对于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之上,把包括黑格尔哲学在内的旧哲学颠倒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重新颠倒了过来,这对马克思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尽管当时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也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直观性,但在当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和人类历史尚缺乏深入研究的情况下,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无疑为他提供了一个剖析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批判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的有效武器。于是,马克思抛弃了黑格尔的理性唯心主义立场,“经过费尔巴哈直接走上反唯心主义的唯物主义道路”[1]。

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像费尔巴哈那样把黑格尔哲学思想全盘否定,他认为在黑格尔的思辨体系中包含着革命的、批判的辩证思想:“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2](P320)这正是黑格尔哲学中所包含的合理成分。因此,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揭示了黑格尔哲学中历史辩证法这个“合理内核”并对之进行了唯物主义改造与汲取,从而初步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这样,马克思既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划清了界限,同时又实现了对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的超越,形成了自己在特定时期独特的人本主义思想。

(2)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的特征。概括地讲,此时我们所称的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是指马克思在自身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和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批判改造基础上所形成的,力求正确揭示人的实践与社会本质、消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其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强调人的劳动的本质和社会性。受费尔巴哈人本论的影响,马克思认为人也是类存在物,也具有类本质。首先,人是自然存在物,从肉体上来说,人与动物一样都靠自然界来生活。但是与从不把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的动物不同,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其次,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人们只有在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条件下才能生产、劳动或实践。

二是批判异化劳动,寻求人的解放。按照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但在资本主义现实生活中,马克思却发现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即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发生了异化,进而人同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相异化了。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类本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不再是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方式,却变成了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工人的劳动不是在肯定自己而是在否定自己,劳动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问题是,如果工人的劳动产品和劳动都不属于工人,那它们属于谁呢?马克思认为它只能属于工人之外的他人,即资本家。这表明马克思从生产劳动的角度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扭曲。而消除这种使人背离自己的本质、使人不成其为人的社会关系,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自然也就成为马克思和一切受剥削、受压迫的人们内心强烈的呼声和迫切要求。

2.马克思的人本社会主义思想

在《手稿》中,马克思正是在上述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以人本主义思维模式论证和阐述了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按照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这种生命活动发生了异化,成为异化劳动,这是私有财产产生的原因和人不成其为人的根源。因此要实现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和复归,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就要进行能扬弃私有财产、消除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运动。这样,马克思就从私有制的内部,从私有财产的运动规律中得出了人类社会最终必将走向共产主义的结论。所以,马克思说:“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了理论的基础。”[2](P298)

尽管马克思的人本社会主义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相比实现了种种超越,但是由于人本主义思想本身的局限性,马克思建立在人本主义视阈下的人本社会主义与后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相比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某些局限性,从而也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第一,从抽象的人的类本质出发得出共产主义的结论,把共产主义看做某种哲学原则[3]的实现,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理想化色彩。在这个阶段, 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原则作为自己的共产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论证依据,把费尔巴哈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原则视为最高原则, 把共产主义看做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的结果。很明显,此时马克思的人本社会主义已经完全脱离了日常现实生活,只是某种逻辑推理的极其理想化的结果,不具有现实性和科学性。

第二,从抽象的矛盾出发来批判现实的不合理性和论证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具有浓厚的伦理主义和人道主义色彩。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之所以必要,不是因为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人的类存在与类本质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要求。显而易见,此时马克思的人本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和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之上,而只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压迫现象的一种道德诉求和人类走向理想状态的一个必然环节,因而具有浓厚的伦理主义和人道主义色彩,缺乏科学性与现实性。

第三,从抽象的哲学原则出发把共产主义看做实现抽象的人的解放的事业,不具有具体性和现实性。马克思以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为依据,从抽象的人的类本质出发,把共产主义视为解决人的类存在与类本质之间的矛盾、实现人的本质全面复归的必然选择,因此, 他把共产主义叫做“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真正的人道主义”。这样,马克思的人本社会主义代表的就是抽象的一般人的利益,“这种人不属于任何阶级, 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界, 而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的太空”[4](P299)。其抽象性由此可见一斑。

总之,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的局限性注定了它不可能成为正确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注定了它必将被新的哲学思想所代替;而人本主义中所蕴涵的实践观点又已经预示了新世界观的正确发展方向,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根本变革奠定了基础。始终关注现实、谋求人类解放的马克思绝对不会像费尔巴哈那样作为资产阶级理论家停留于历史的看台上,满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抽象的伦理主义、人道主义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现状合理性的解释,已经觉悟到:要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就必须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要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必须首先实现哲学思想的根本变革。

二、马克思从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变革

《手稿》完成后,随着马克思对于经济学、人类历史的深入研究和对工人运动的深入了解,再加上当时与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的论战,马克思开始逐渐意识到费尔巴哈对人的抽象性认识以及异化史观的思辨性,意识到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到“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5](P241)。

于是,在《家族》中马克思抛弃了人本主义思维模式,开始了从抽象的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向。这主要表现在:在《家族》中,尽管马克思仍然继续使用“异化”、“人性”这些传统人本主义术语,但是此时他已经开始从现实的物质生产而不是从抽象的逻辑推理去探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他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开始以“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来代替“抽象的人”,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为所谓历史就是追求着自己目标的现实的人的实践的历史,历史发展的动力就存在于现实的物质生产中,物质生产才是人类历史的发源地,以及从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中就可以得出共产主义的结论等。这表明马克思在《家族》中“明确地强调指出了自己的全部世界观的基本原则”[6], 奠定了全面制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也表明《手稿》中蕴涵的实践观点在《家族》中已突破了人本主义的抽象外壳,而成为马克思批判历史唯心主义、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人本主义思维模式已经逐渐让位于实践思维模式。

《家族》完成后,在深入研究经济学的基础上,马克思撰写了《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在书中,马克思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初步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关系。马克思进而在《提纲》中全面确立了实践在自己的哲学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并以之全面剖析与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从而与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面创立奠定了最坚实的实践基础。因此,《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5](P213)。

于是,在《形态》中,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得到全面阐发。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以论战的形式系统地批判了黑格尔之后的德国思辨哲学——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及其唯心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全面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的历史观。对此,马克思作了深刻阐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也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4](P92)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标志着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的诞生和哲学变革的完成。

三、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通过从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变革,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全面确立了实践的观点,从根本上克服了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早期马克思人本主义的抽象思辨性,从现实的个人在一定物质条件下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完全建立在对人类现实物质生产生活的科学分析之上,使社会主义具有了经济的性质,找到了使其实现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从而克服了一切空想社会主义的抽象性与思辨性,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跨越。

1.科学社会主义对人本社会主义的超越

与人本社会主义相比较,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以下超越。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是基于对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分析,而不是抽象的人的类本质。马克思的人本社会主义从抽象的人的类本质出发,具有抽象性与思辨性。而科学社会主义从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具有现实性与科学性。

第二,从现实物质生活的基本矛盾而不是从人的类本质异化矛盾出发论证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人本主义的基础上,人本社会主义是扬弃私有财产、消除异化劳动、重新全面占有人的本质的逻辑选择。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才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共产主义不是人的本质异化与复归的必然结果,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科学社会主义明确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抽象的人的利益。由于受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观点的影响,早期马克思的人本社会主义还是站在作为类的一般人的立场上来理解共产主义对于人的解放的,认为共产主义代表着抽象的一般人的利益。但随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现实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也逐渐有了明确的认识。马克思在《形态》中认为,历史上任何周期性的革命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生产力和与现存社会全面对立的革命群众,那么即使这种变革的思想被表述千百次,对于实际发展也没有任何意义。社会主义革命要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因为完成这个革命的是这样一个阶级,它是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承担着社会的一切重负却被排除在社会之外,与其余一切阶级发生最激烈的对立,“它已经成为现今社会的一切阶级、民族等等的解体的表现”[4](P91)。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共产主义就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且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中才能实现。

2.科学社会主义对人本社会主义的继承

由于在不同时期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不同,建立在不同哲学基础上的人本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就成为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马克思人本主义的局限性,马克思的人本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早期不成熟的思想,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这从它们各自的基本特征中就可以看出来。那我们是不是由此就可以断定这两者就是马克思截然不同的社会主义理论,断定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对人本社会主义的完全抛弃呢?这涉及到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与人本社会主义相比之所以科学,就在于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而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人本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它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出发,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且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可以依靠的主体力量,因而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就有了根本区别,具有了经济的性质,体现了其科学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一生为之奉献的共产主义理想决不仅仅是为了单纯论证资本主义制度之后应该由何种制度来代替的问题,他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除存在于一切私有制制度下的人世间的一切压迫与异化状态,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这才是马克思一生孜孜以求的最终目的,才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核心价值追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是为其价值性服务的。因此,在不同的时期,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由于其哲学基础的不同而在科学性上有所区别,但无论是人本社会主义还是科学社会主义,它们内含的价值目标始终是一贯的、连续的。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并不是对人本社会主义的完全抛弃,而是合理的继承与发展。

四、结语

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与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进步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的发展完善,进而实现了它们从抽象到现实、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跨越。但这两者的变化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根本变革,马克思从人本社会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就缺乏实现的理论基础;而如果没有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也会失去其真正的社会价值。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者应以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而不是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眼光来理解、运用马克思留下的这笔宝贵精神财富,继续为实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努力奋斗。

[参 考 文 献]

[1]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344.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王金福,庄有刚.从“哲学共产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革命与共产主义学说的转变[J].哲学研究,2006(11):23.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5篇:社会主义范文

要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弄清楚,社会主义社会,它产生与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即是首先要弄清楚有没有社会主义的问题,如果在理论上它并不存在,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再研究它“是什么”、“怎么建”的问题了。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怎样地理解这一句话,或者说生产力怎样地决定生产关系,对于这个问题,人们还一直没有弄清楚。

十六世纪,大西洋新航路开辟,英国成为西方航运的中心以后,其手工业工场以毛纺为中心,得到了迅速发展;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工业开始代替农业上升为社会的主导生产力;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以后,到二十世纪初期,美、法、德、俄、日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起以财富的占有为标准,区分人的社会价值的资本主义社会体系,成为工业强国。

因此,从工业与资本主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就应该理解为,一定类型的主导生产力,决定一定类型的生产关系。以资金的投入为基础的工业主导生产力,决定了以财富的占有为标准,区分人的社会价值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但是,这样的理解,似乎又与历史不相附合。因为按历史说,人类社会的主导生产力,在工业以前,只有农业那一个时代,而其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以前,则经历了奴隶制与封建制那两个发展时代。

这其实是人们对人类史前史的推测有问题。

人类在成为人以前,应该是食肉的猿,而决不会以野草与野籽的采集为生。因为如果它们是长期地蹲在地上吃草或者采集,碰到了其它野兽就逃的话,其四肢的发育将如骆驼一样

,是均衡的与善跑的,而决不会下肢粗壮,上肢灵活--并且野草的营养贫乏,不利于猿脑的发育。大树果实与小草籽实的营养虽较为丰富,但自然的生长却决不如现在人工培植的那样集中、高产与可口(现在劣种粮与优种粮在口感上差别很大,但“古兽肉”与“今兽肉”可以说没有什么差别),体较大的野果是树上猿猴的食物(猿人爬树的本领已大大退化了),但小草野籽却只能养活松鼠之类的小动物,牛羊虽很爱吃一点料,但由于其胃口太大,籽实难采,还只得以野草为食,因此地上猿人也不可能以采集为生。

食肉的猿发展下来就是使用工具的猎人,猎人为了捕猎而驯化了狗,然后又在驯狗的基础上驯出了羊、猪、牛,从而成为牧人;牧人为了使“畜多息”,为了给牲畜加料而培植庄稼,后来种植又因酿酒与蓄奴(贵族是肉食者)的繁荣而兴起,直至牧人变成农人。

动物与植物都属于生物,所以相对于后来的工业来说,人们往往把牧业与种植业一起归结到了农业。但在性质上,牧业生产却比种植多了一个能量的吸收、转化与排泄的过程——多了一个食物链,它就比种植多浪费了90%的植物能量(种植又比后来的工业多了一节);但正因如此,牧业生产却比种植降低了大量的人力消耗,生产过程少了一节,技术要求也低得使原始人类能够承受(猎人的开创牧业,决不比后来成吉思汗的接受农业与重农轻商的东方人提出工业化更轻松);因此说,牧业相对于种植业,应该说是一种更低级与更简单的生产类型。

既然人类社会的主导生产力也是一步一步由低而高逐级地发展过来的,那么牧业的环节就不可能逾越,这就如大自然如果没有植物,那就决不会产生动物一样。

在世界上一些土地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牧业的主导地位保持的时间或许比种植业短,但由此也并不能证明它作为一个主导时代没有存在过,现在人类已经开始转入科技时代,即是说近现代的工业也仅仅繁荣了几个世纪,维持的时间就更短了。

考古家们或许能够找到“原始农业”的痕迹,但他们也必然能够发现原始人打制的石器,然而能打制石器并不能证明他们已进入了工业时代,同样采一些野籽做补充也决不能证明他们就一定以种植为生——如果文字的产生退而成为工业的必须,那历史家就又可能推测人类为生来的工人了——要知道,在猿人的生活中,捕猎、采集、手工与创造乃是同时开始,相互促进的,只不过捕猎占着主导。

因此,应该说,在工业时代以前,人类经历了两个生产力发展时代,即牧业时代与种植业时代。在牧业时代,由于人们是靠天吃饭,以畜为生,在直接劳动上区分不出人与人的不同;由于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有限,迷信盛行,往往把“神”与人、畜的区别推论到人的身上;又由于他们刚刚从血肉相连的氏族关系融合到利益相关的阶级关系;所以奴隶制的出身原则就成为区分人的社会价值的根本标准。而在种植时代,耕地的占有与否,占有多少,又成为种植人区分其社会价值的标准。

如此看来,对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解,一定类型的主导生产力决定一定类型的生产关系,并不错(把单一本质决定的一种生产力发展时代强分为前、后两个时代,是不科学的)。因此,社会主义是否有其产生与存在的基础,也就只能看人类社会是否会再兴起一种新型的生产力,以取代现在工业的主导地位了。

二.科技时代

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 它会不会代替工业而上升为一种社会的主导生产力, 这是本节所要讨论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认为物质决定着意识,意识也能动于物质,实践检验真理,真理也指导实践。同样,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又在认识自然的指导下改造自然,这两者也应该是密切不可分割的。这说明,把生产力仅仅归结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而把其认识自然的能力排斥在生产力概念之外的观点,就如过去排斥脑力劳动者于劳动者概念之外的观点一样,都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

如此看来,生产的老概念如今也需要改一改了。一件产品,人脑中有它的设想,但现实中它还不存在,于是人们通过人脑的参与,人手的劳动,在现实中把它照着人脑的设想造出来,从而达到现实与人脑的共同存在,这属于生产,物质的生产;一条规律,现实中它早已存在,但人脑还不能认识它,于是人们通过人手的参与,人脑的劳动,在人脑里把它从现实中找出来,归纳出来,从而达到人脑与现实的共同存在,这也属于生产,精神的生产。当然,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规律”,人冒捏出来也不可能用以指导生产,人脑中没有的东西,现实中也不可能生造出来为人所用。因此说,生产的概念就应该扩展为:在大自然与人脑这两个无所不包的世界里,人们为着自己的需要,将一个世界已经存在的事理或设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发展到另一个世界去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开发也属于这种过程。

从牧业到种植业,再到工业,随着产业的逐步升级,人们为生产同样消费或使用价值的产品,所需要投入的人力越来越多,所需要参与的自然资源(包括动植物生长代谢的部分)却越来越少了,现在一项科技成果的发现或发明,更往往需要无数人的实践,无数人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一定的时候,才能集中到某一人身上归纳出来,其所耗的自然资源却为零。这就如我们现在若把一片牧场改作猎场,猎人对猎物生长发育的人力投入为零,猎场可自然生成的野兽也比原把它用作牧场可放养的牲畜少得多一样。

再从用的角度上讲,农主品只能一次性消费,其中的畜产品更必须现产现消,时间一长就变质了;工业品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供若干人使用若干次,但最终总要破损报费;而科技的产品--知识,则不仅用途广泛,而且可以供无限多的人同时使用,并能反复地使用无限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它还是一种比工业更高级的生产力。

但有的人还怀疑,在生产力里边面,科学技术有时更象是一个构成要素,而不是一种发展类型。以笔者的看法,从精神活动的角度上讲,作为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应该是劳动者的脑力,而不是发展脑力的科学技术,这就如在物质上能量上,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应该是劳动者使用的工具与劳动者的体力,而不是生产工具的工业与提供能量的农业一样。

人们往往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生产力中的一个构成要素, 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开发,科学技术已经逐步地渗透到了其它各个生产领域,并从根本上改变着它们的生产面貌,于工业有知识密集型工业,于种植业有科学种植,于牧业则有科学养殖,等等。而其实,改变后进生产领域的生产面貌,使其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正是一种产业,作为一种先进的主导产业,所固有的属性。如现代工业的发展,随着其地位的上升,导致了种植业生产的机械化、化肥化,也导致了牧业生产的机械化、饲料化;更早的种植业的发展也使牧业当初的放牧打草变成了家畜喂料;我们又能说工业与种植业也是生产力中的两个构成要素吗?

同时,先进产业的兴起,又往往是后进产业为进一步发展,寻求出路的结果。如牧业的兴起始于猎犬的驯化; 种植业的兴起源于畜料的培植; 烧陶以盛放粮食(牧人们现烤现吃,装奶用皮袋),冶铁是为了农耕;当今科学技术的兴起,也正是工业企业为激烈竞争,更新设备,换代产品逼出来的——科技时代的来临已经为时不远了。

比工业更高级的科技生产力的兴起,必然需要一种比资本主义更进步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那就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把社会主义的产生,归结到科学技术的兴起上,很多人可能会有些失落,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还不太明白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的缘故。历史上,日本在开始推行明治政策的时侯,机器大生产还是一个新事物,但变革以后仅仅三、四十年(一代人),日本就摆脱了殖民危机,打败满清,击退帝俄,发展成为一个工业的强国,这主要就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强大能动作用。要知道,对一定的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自发形成,人无可奈何,但能否即时地转变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需要,则是衡量一个政权先进性的根本。如今中国东部的工业扩张已经趋于饱和,开始转而开发西部,东部的工业要再进一步发展,也就只能靠“战略性结构调整”了,因此,现在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研究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经济与社会体制,正是现实的需要与时代的要求。

三.人与人的关系

人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在物质上高于动物的活动进而能够制造与使用工具去劳动,在精神上高于动物的追求生命进而追求无限的幸福,这两者是辩证的,缺一不可的。我们当讨论生产力的时候,劳动是其根本,现在要讨论人与人的关系,追求幸福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了。

在险恶复杂的大自然中,单个的人是难于生存的,因此人们要想生存或者进而生存的更好,他们就必须以某种关系为纽带, 结成由小到大的社会,分工协作,共同生活。 这样,一个社会人所能追求与得到的幸福,也就只能是社会幸福了。

人类最初的原始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之间,多劳也不觉得亏,少劳也不以为耻,他们为了生存,分配都是均等的。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组成逐步庞大,由血亲的家庭,扩展到血缘的氏族,再到姻亲的部落,以至于地域的部落联盟,随着生存之外剩余产品的出现,血缘的疏远,成员之间若要再不分彼此,平均分配,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于是,一种新的社会组成——阶级社会开始了。

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起不同生产作用的同类人,或者说能实现不同社会价值的同类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生产利益,为了确立、维护或者转变某种社会幸福的分配原则与方式,而结成的社会集团。

一定时代人的社会价值的区分标准,是由一定时代的主导生产力决定的。在部落融合的牧业时代,因为人们所能左右的,并不是能产出多少(牲畜的繁殖水平是由“天”定的),而是能否保有自己的生产成果,或者掠夺别人的生产成果,又由于原始社会血缘纽带的保留,因此,英勇善战,能征服他族的部族就整体地成为服务于生产的部族——掌握社会幸福的贵族,相反被征服而接受贵族保护的部族就成了直接从事生产的贱族;在种植时代,由于耕地对种植的决定性,拥有耕地的人又结成了掌握社会幸福的地主阶级,没有耕地的人就成了受佣于人的农民;进入工业时代,由于资金投入对工业生产的决定性,拥有财富的人又结成了掌握社会幸福的资产阶级,没有财富的人就成了受雇于人的无产阶级。因此,以此类推,到了科技时代,由于人,人的知识、 智能对科技生产的决定性,社会人的阶级区别当然又要以社会主义的知识、智能为标准了——否则怎么说“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呢?

随着生产力的逐级跃进,人类社会的阶级关系也越来越高级了。在奴隶社会,一个人能够在社会的生产中起到一种什么的作用,从而能够获得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幸福,完全源于“天的安排”,祖宗的传承,因此,社会人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基本没有;到了封建主义,贫穷人家勤俭发家已经成为可能,不肖地主的破落也时有发生,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已经存在,而其对祖宗传承的依赖性也开始产生动摇;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财富的活性,穷人的短期暴富与资本家的一夜破产,已经不再是稀奇事了,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而其对祖宗传承的依赖性则进一步下降。

可以想见,当人类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知识即资产,无形的资产,决定生产的第一资产,不论你是穷小子,还是富少爷,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而且是无不同起点的真实平等,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当然会空前地提高,而其对祖宗传承的依赖性自然会极大地下降,这种阶级关系,对劳动者自身发展的推动作用无疑是最高的。

动物群体是低于人类社会的群体,动物群中的孤崽,虽失去了母兽,其生存仍能得到群体的照顾,仍能学会求生的本领,因此,人类既结成了社会,当然也应当给每一个未成年人,特别是孤穷儿以相当的温饱、教育与医疗保健,给他们一个同起点,而至于当他们长大成人以后,生活在一个讲智能的社会,将会是成为一个社会的“精英”还是“庸儿”,那就只能靠自己,不能再要求社会夺富济贫了——这样的社会,才称得上是一个公正合理,健康向上的社会。

在生产力里面,劳动者要素是对其它要素起决定作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人所共知,物力上的经济恢复容易,人力上的经济发展难),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在根本上是由劳动者在阶级社会里,为追求有差别的社会幸福而积极地发展自身促进的。

毛泽东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群的”,但阶级差别则更是集团的榜样,用不着谁去鼓吹,它就无时无刻不作用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人家生活得好,是因为有知识,有本事,那我们就赶快学本事吧,更得让自家的孩子学”;“人家生活得好,是因为他爸爸有本事,而爸爸是不能换的,那我们还有什么指望呢?”当然,本事的含义,一是通过劳动,服务于社会与他人,从而得到社会与他人的回报,这是于社会有益的;二是不劳动不服务,平空得到社会与他人的东西,这是于社会无益的,它又分为两种,一是为社会与他人所允许与情愿的,如传承与施舍,二是为他人与社会所不容的,即偷抢拐骗贪贿之类。

在阶级的社会格局中,阶级之间不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且也有相互对立的情绪。在由一种生产力主导的生产力发展时代,这种矛盾有时可以激化为被统治阶级的武装起义,但其结局却必然是失败或者建立代表旧统治阶级的新政权;在两级生产力交接主导地位的生产力发展年代,这种矛盾又往往被新统治阶级所利用,建立代表新统治阶级的革命政权。

总体来说,随着社会阶级格局的逐级跃进,社会人的自立逐步大于他立,自怨逐步大于他怨,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日渐缓和了。到了社会主义的知识社会,由于知识在社会人面前无不同起点的真实平等,所谓代表知识阶级的利益,实际上也就是代表了社会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贫贱人家子孙后代的应有利益,阶级矛盾也就变成了“狠铁不成钢”的人民内部矛盾。

四·科技生产中人与钱的关系

现在的科学技术,还守着为工业服务的地位,这就如历史上的工业,它起先是以手工业的面目出现,为农业服务的一样。但是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随着农业对手工业的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工业也最终摆脱了为农业服务的从属地位,唱起了直接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主角,并重塑了属于自己的生产方式,得到了超农业规模的大发展。

未来的科学技术,也必将走工业的这条老路,在为工业服务的过程中发展自己,成熟了以后构建属于自己的生产方式,然后又是超工业规模的大发展……现在的许多科学技术,已经不单是为工业服务的了,如空间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软科学技术,等等。

谁都知道,科技生产的主体在于人,在于知识的研究者,即是有创新力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当然同时它也离不了必要的研究经费与研究设施。但是,经费设施必竟只是次要的,有创新力的研究人员才对知识的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就如在工业时代办工厂,投资是主要的,而找地皮则比较容易一样。

但是现在,由于科学技术还守着为工业服务的从属地位,因此它的生产,仍延用的是工业“投资为本”的原则,这就给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与不利。

首先,在“投资为本”的生产原则主持之下,科技生产的组织,采用的仍是“钱雇佣人”的做法。是钱要人做什么人就做什么”而不是“人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汽车厂的人只能研究汽车,想研究飞机找飞机厂去(但或许对飞机的思考倒可以给研究汽车以启发),飞机厂的技术只准用于飞机,汽车厂或许能用也不知道有这项技术,即使知道了也不一定给用。这就使人的创造力大打了折扣,也使生产的协作与知识的推广打了大扣。

同时,“钱雇佣人” 的做法,还不可避免地把钱的集约经营原则带到科技生产中来。 而事实上,知识是不可能在固定流程的支配之下,集约生产的。知识的单位生产者,只能是单个的创新者,同学科的人在一起,并不能相互得到新启发, 而只能相互受到旧影响。这是因为,知识生产的重心在于分析信息,而不是得到信息。比如哥得巴赫猜想,一个数一个数地验算,有耐心的人都能做到,但要证明却非常困难;要发明电灯,要找到耐烧而廉价的灯丝,一样材料一样材料地去试验是重复者的笨办法,理性地证明什么样的材料最耐烧才是创新者的事。得到信息的事可以由实验室真实地去做,或者将来由电脑虚拟地去做,但分析信息却必需由创新者以其独特的角度,用其独到的方法,去独立地思考。因此说,知识只有一个人一个单位地生产,才能形成产出的高效率。

其次,在“投资为本”的生产原则主持之下,科技生产的成果——知识,现在也大多成了钱的专利,而其生产的主体——研究者,却被抛到了一边。

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不知有幸福的是动物,幸福无可再求的只有“神”,求幸福不单要有名,而且要有利,“无私奉献”是反人性的,因而也是骗人的与行而不远的,人类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文明,对幸福的无限追求是其根本的动力——当然社会上也随时会有人为追名逐利而作恶,但那是你社会的游戏规则不完善,惩恶扬善不到位的缘故,而并不是他们的追求幸福本身有毛病。

但是现在,本应该属于工程师的技术成果,却被钱直接地占成了专利,赚去了高利,而其生产者却只给穿一件白领,花几个工资;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科学发现,也被钱无偿地随意使用,而其生产者却只能得到一个“科学家”的虚名,实现一种“无私奉献”的满足。这种做法,实为一种严重损害知识生产者创新利益与创新积极性的做法。

同时,把本该属于人的知识产权交给钱,还会遏制知识的正常传播。可以想见,知识如果是属于人的,那么在一个适当的回报原则的主持之下,将是知识传播运用的越广泛,对知识的所有人就越有利,就象作家出版他们的书一样;而现在把知识的产权交给了钱,让钱去赚利,则是这知识越保密,钱可能赚到的利就越多。

遏制知识的传播,就是遏制知识的生产。

知识创新就是对已有知识的逐级创新,相对论不可能产生于牛顿力学之前,跨越式的“新创”并不附合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现在,许多最新科技知识却被钱占成了“机密”,严加保管,不得外泄,其结果是,了解这些机密知识的知识旧人要创新比较容易,而不了解这些机密知识的知识新人,依托他们所能掌握的老旧知识,顶多也只能“创旧”,要创新就心然是偶然性的“跨越”,这既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利于知识生产的。

同时,知识创新又是已有知识与一定的新视角、新理念相结合的产物。而知识生产要想纳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那就必需纳入尽可能多的不同各类的新人,并且这“尽可能多的不同各类的新人”要想成为“创新新人”,他们又必需即时地了解与掌握现有的最新科技知识。因此说,知识生产要大发展,决离不开知识共享,断不能要知识保密。

也许有人会问,在科技生产中,钱虽则是次要的,但它毕竟也是必要的,请问,如果没有钱的支持,你研究如何开展?

这就好象农业时代的地主提问:如果没有我的地皮,你工厂怎么开?但在那个时候,似乎也并没有人把这个问题当作一回事。其原因就在,当时同一块地皮用以投资开工厂已经比种庄稼可得到的产值多得多了。因此,要彻底解决科技生产中人与钱的地位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位研究设施的使用水平。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一台电脑,它可以向无数台电脑,无数个人传递信息,它可以做无数次运算,验证无数条定律。前文也已经说过,知识生产的重心,在于分析信息,而不是得到信息,这就是说,代表了钱的研究设施,实验室,它们所能做的,其实也就是为研究人员展示实验过程,提供研究数据,验证研究成果,由于它们并不能分析信息,所以它们的价位也只能是重复性的,服务性的。并且任一套研究设施,任一个实验室,都可以为无数个人展示实验过程,提供研究数据,可以为无数个人验证研究成果。

明白了这一层,问题也就自然容易解决了。

马克思以为,人类最终的社会,将是按劳分配,不分阶级的社会。但是我以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因而他们的“所需”也是无可量化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消费结构也不断变化,以前都以衣食为主,现在则重在精神享受了。而走出实验室,换个新环境,吸入新空气,找到新感觉,这也正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切入点。

五。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在历史上,任一级先进产业的兴起,都是它的后进产业为进一步发展,寻求出路的结果,而当一级产业已经发展成熟了以后,它的升级换代,又必须由另一级更先进产业的兴起去带动。

在世界上,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不论是什么样的政权,都会宣称自己是代表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那么,什么是国家利益,什么是人民利益呢?国家利益首先是先进生产力的利益,人民利益首先是先进生产者的利益。因为只有先进生产者的利益首先得到保证了,更多的人才会成为先进生产者,先进生产力才能得到健康与快速的发展,后进生产力也才能跟着升级换代。要知道,富国一般人家的一只狗也比穷国的大多数老百姓吃得更好与更饱,现如今中国的乞丐要钱也是元呀角呀的,不象当年社员们挣工分几分几厘的抠。当然平均主义对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推行这种做法的人,必是不懂阶级观点的人。

因此说,看一个社会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社会,主要应看社会上在总体是哪一种人更吃得开,更行得通,看当嫁(婚)的女人(男人)更愿意与哪一种男人(女人)结成社会的细胞,即家庭。比如,劳随所愿,分配平均,那叫原始社会;贵族家出身的人天生就是贵族,贱族家出身的人天生就是贱族,各接各的班,那叫奴隶社会;姑娘们宁可给权贵富翁做小老婆,也不愿嫁给一个少钱无势人家的有志青年,那叫官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怎样的呢?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有知识,能创新知识的人占据社会上层经济地位,得到社会普遍尊重的社会——但必须清楚,这里的“所能”,主要指得是智能,如果单指体能,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 按劳分配就变成平均分配了,一平均分配, 各尽所能就又变成了劳随所愿——这种社会,到了科技生产力最终上升到社会的主导生产力的时候,将形成于必然,而在科技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已经开始抬头的时候,则需要一种强有力的国家手段,首先是经济手段去确立它。

任一件产品,它的内涵都有三项,即原料、动力与知识。

在古代,一把锄头的价值只等于该锄头一倍半重量的铁,即是说锄头的价值主要在铁,内含的动力与知识的价值总共也只占三分之一,若再从中去掉三分之二的动力,所剩的知识也就很少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劳动者的发展),产品的知识内涵逐步增大,物质则相对下降,但在工业时代,一台机床报费了以后,卖铁也还能拿回几个钱,然而到了科技时代,一张光盘内所含的知识价值,已经大到了足以使其原料与动力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记的地步,这时的产品,就只能叫做知识的载体了。

同时,在低级生产时代,劳动者赋予产品的价值主要在动力, 而知识则占少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对产品的知识赋予逐步增大,动力则相对减少,当机器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机器人大量投入使用以后,人的劳动价值,就不再是提供动力,而是创新知识了。

社会主义社会,即是把适用于科技时代,有利于知识创新的共产主义的经济与社会体制,首先引入到工业时代,通过促进知识生产的大发展,达到使物质产业的发展走上持续、快速的健康轨道的社会。

要这么说,现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难道就是阻滞知识创新的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的选择法。如果没有这个选择法,世界决不会如今天的这样丰富多采,生机勃勃;但同时,又由于这种选择法它是自然的,经常不免于迟缓与滞后,因此,在漫长的生命发展史中,又不知发生过多少次生态失衡,优劣同灭的残剧。

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法引入到工业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

历史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就是这种对商品的选择与代谢具有迟缓性与滞后性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造成的,这一点我们很容易从历次危机过后,各企业被迫更新设备,换代产品,从而带来了经济复苏的结果中看出来。

那么,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对商品的选择与代谢具有迟缓性与滞后性呢?在市场竞争体制之下,“顾客就是上帝”,但是“上帝”这个选择者,他们所能看到的,却并不是直接代表商品优劣的技术质量,而是由商品的生产经营者所做的广告宣传,并且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在做他们的广告的时候,为了把持其对技术的独知权,又只能吹嘘他的产品“好在哪里”,而并不公开它是“凭什么好的”“怎么好的”;这就很容易造成市场对商品选择的盲目性——人人都伸出一个大拇指,哪一个是君子,哪一个是骗子,很难分得清——并且经济越发展,品类越复杂,商品越高级,市场的选择能力也就越显得软弱。

这就如有的法官判案,只公布他的审判结果,而并不公开他是“凭什么判的”,“怎么判的”,于是就造出了许多冤假错案, 结果老百姓也弄不清在法律面前到底该何去何从。

市场竞争体制既然能造成市场消费取向的盲目性, 那么老而大的企业就满可以凭着它的老面子, 老名声,斗起来又招大力沉,继续为它的过时商品争夺商场,抵制别人的新颖产品;而新而小的企业虽有过人的技术,但因是初涉江湖,又势单力薄,自然连起步都非常的困难——所谓风险投资的“风险” 主要就在这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发展在哪里呢?

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它对大距离差别商品的比较,能够很好地胜任,优胜劣汰,立竿见影,但是对小距离差别商品的鉴别,却往往力不从心,结果是只能对生产力发展的粗放扩张听之任之,造成经济危机。比如,在十九世纪以前,让他在近代工业与家庭手工业之间选择,它就做得四平八稳,成效显然;但进入十九世纪以后,开始有了近代工业与近代工业之间的较量,危机就来了,好在此时工业化国家正在大规模地向外殖民扩张,有殖民地手工业的淘汰给充数,危机就不太严重;然而进入二十世纪,殖民地已瓜分完毕,殖民地手工业也已淘汰殆尽,工业也从“近代”升到了“现代”,更加残重的经济崩溃当然就无可避免了。

现在我若问你,“拖拉机与耕牛谁的力量大?”你凭着感觉一定会脱口而出“拖拉机”,并且这回答也是正确的。但是我现在若再问你:“这一块手表与那一块手表,哪一块走得准?”那你就一定会迟疑了,当下要弄清必需得仪器测,走几天比一比等不及了,不测不等看包装又怕上当——用比较机器动力与畜力的方法去比较手表哪一块走得准,那结果也只能归于无效。

当然,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代谢虽缓,但在本质上它还是要优胜劣汰,是进步的;因此,市场竞争体制比较成熟的国家,其经济虽“跌宕起伏”,但在一个长时间以后再算总帐,发展还并不慢。所以说,我们如果为了讨厌资本主义而随意地夸大其危机的缺点,甚至掩盖了它代谢的本质,那就等于是把一个在本质上是进步的东西说成了“腐朽”,如若再从这“腐朽”找对立面,那自然只能得到另一种“进步”。

自然的既然无效,那我们就只能求助于人为的。历史上封建贵族的专产专卖也是人为的,但他们只讲一己私利,而我们则全凭技术质量;当年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也是人为的,但他那是量的平衡,而我们则重在质的代谢;并且这时里的代谢又要比资本主义粗放的市场竞争体制来得更为积级,更为合理;因此,我们可以把我们所要构建的这种更进步的经济体制称做技术竞赛体制。

技术竞赛得以成立的前提,首先要技术公开。因为既叫竞赛,那参赛信息就必须得让裁判、选手与观众都能看得清,这样的竞赛结果才具有权威性,以后要亮黄牌红牌才具有说服力;否则若全凭裁判给一个一个地捏弄,那就很容易造出权力黑幕,不成其为竞赛了。

在市场竞争体制之下,企业的技术都是密码锁着的,广告裹着的,现在突然要他们把宝贝都亮出来,留不得一手,确也有些难于割舍,但在技术竞赛体制之下,技术要参加竞赛就不能保密,要保密就不能参加竞赛,而不参加竞赛的,其产品又决不允许进入市场。

历史上贵族的专产专卖权是他们的祖先出生入死服务于社会得来的,现代企业的机密技术也是他们先前投资开发得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取消贵族的专产专卖权,与社会主义社会取消企业的技术独知权,在性质上是一样的。科技时代的知识共享,就等于物质生产时代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当然,技术公开并不是要取消生产专利,被公开了的技术,社会应确保其只限于被用作新技术开发的参照,选择与代谢的依据。或者说,技术交给社会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提,专利得到保护又是技术交给社会的回报,如果技术不能为社会所知,那社会还有什么理由放其产品进入市场并给予专利保护呢?——如果说专利保护是以纳税为前提的,那侵权产品岂不是纳了税就可以进入市场了?

竞赛还有一条法则,那就是不管你以前如何地了不起,单论你现在怎么样,并且现在的这个“怎么样”乃是在与他人同起点的情况下取得的,而技术开发的同起点,就在知识共享。

技术竞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决出同类同档产品中的需要淘汰者,并逐次缩小其市场空间,加速淘汰。

当然,技术竞赛又不可避免地会决出同类同档产品中的优秀者,这也有代做广告(这又是企业将其技术交给社会所应得的回报),鼓动垄断,遏制多样化的弊端,但这个弊端可以用缩短专利保护时间做弥补;同时,技术公开了以后,新技术开发的格局将趋于分散,技术换代的频率也将很大地加快,垄断的形成也是很不容易的事。

技术竞赛的意义,首先是可以把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社会性的经济危机,化解为社会主义经常性的劣势生产的经济淘汰,从而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持续性。

技术竞赛更为积极的意义还有,它可以把资本主义资金决定的商品生产模式,转变到社会主义的技术决定去;从而使社会生产的发展,由“因收益递减而不得不报费旧设备,放弃再生产”,转变到“为递增收益而积积地开发与使用新技术, 立足于高生产”;使社会消费的取向,由“能用就用,磨损报费”,转变为“新颖就用,过时作费”(这也与消费结构中精神比重的上升与产品的知识内涵增大有关系);最终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

把科技时代知识决定的生产原则,引入到工业时代,也可以把人们长期以来投之于财富的主要精力,切实转移到科技与知识上去——这就如工业时代资金决定的生产原则,曾使人们投之于土地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工业与财富上去一样——从而在社会上真正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求真务实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这样,资本主义充满铜臭,赌胆子、斗骗术的社会风气就自然失去了市场。

六。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

说起政治,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专制与民主,专制就是少数人决定国家与社会事务,民主就是多数人决定国家与社会事务。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吗?难道“无人”与“非人”也能做出什么决定吗?

于是政治的范畴,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就局限到了“一人独裁”、“少数人专制”、“多数人代表会议”、“全民公决”这些人决定里面去了,民主也以其参与范围之广而成为一种最高级的国家组织与领导形式。

自有国家以来,难道政治都是人决定的吗?并非如此。即如牧业时代的贵族国家,它起先是由能征善战的英雄建立起来的,但后来国家已经大定,制服那些戴着手铐脚镣的奴隶,英雄不英雄也就无所谓了,于是嫡亲的王长子就成了当然的王位继续人。一个人“投胎”于谁家,是男是女,是长是幼,自己能决定吗?他人能决定吗?——这纯属“天意”。还有,他们遇着大事小事,自己不敢做主,于是就抓阄、占梦、打卦、问天问祖宗,其结果又是人能左右的吗?——这也是“天意”。因为人与畜的区别是天定的,人的生老病死是天掌握的,牲畜繁殖生长的快与慢,也是人都插不上手,全凭天的安排,他们怎么能不相信天呢?只有一

班奴隶,他们或许不相信“这一个天”,但也必定相信“那一个天”,然已不关大局。 这种政治,全凭迷信,并不是一种人决定,我们可以称它为巫师政治。

后来,随着种植业的兴起,人们参与和左右生产的能力加强了,自信心随之上升,“天意”的鬼话也相应产生了动摇,于是在名利的驱动下,恃强凌弱的封建政治走上了历史舞台,于此就有了“贤弟”占了“愚兄”位子的,将军大臣篡了皇帝权的,“反贼”夺了朝庭江山的,等等,这种政治,全凭强弱,我们可以管它叫做强盗政治。

当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以后,产业的门类增多了,人们的利益也随之分化,大地主有大地主的心思,银行家有银行家的想法,其它如钢铁大王、机器大王、商业大王……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要求,于是封建政治已无力平衡各方势力,民主政治应运而生。这种政治与工业经济的竞争机制一脉相承,工业是企业将产品放入市场以后,纷纷派出说客,到处招摇,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看谁能骗得倒最多的消费者,谁就是最大的赢家。竞选则是各党派推出自己的候选人以后,马上动用各种宣传工具,演说游行,封官许愿,诋毁他人,看谁能拉得到最多的选票,谁就是拿到了总统。这叫做骗子政治。

骗子比强盗窃更说理,更文明,强盗又比巫师光明磊落,这,就是进步。

但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因为在历史上落后生产者往往占着社会的大多数,因此,多数人的要求往往并不等于是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多数人的决定,也往往并不完全附合国家的利益。否则,为什么民主的法国在二战之初,短期内就败给了法西斯德国呢?珍珠港受辱,美国议会与罗斯福总统,谁的责任更大?

同时,相对进步了的,也并不等于就是最高级的。即如民主政治,它就相当于艺术体育的裁判制度,若干个裁判给出分来以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余的加起来平均,就是该选手的最后得分。但这是客观的吗?真实的吗?——决对有主观与虚假的成份。那么为什么不用尺子量,秒表卡呢?——因为他们是在比艺术,比美,没法子量,也没法子卡,这叫做不得已而为之。当然,那些可以量化的,如赛跑跳高之类,那就不能再打平均分了,否则就成了儿戏,哗天下之大稽了。

那么,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关于一个政治家的组织与领导才能的人生价值,其确认与实现,是否也是只论美感与口才,不能量化竞赛的呢?

谁都知道,它是基本可以量化,完全可以竞赛的,比如,要振兴教育,就可以比一比学生的入学率、升学率,有百分点;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可以在技术竞赛的大局下,比一比所属经济的增长率,正负均可比;其它如植树造林有绿化率,计划生育有育龄妇女的生育率,社会治安有破案率,大气污染有空气指数,修路有里程,打井有眼数,挥霍有旧帐,失业有人头……怎能么说不能量化,不能竞赛呢?

确有暂时不能量化的,还可以请教于数学家,最后剩下几项,实在不能量化了,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上行下效,纲举目张,大事一定下来,小事也就自然跟上去了,即所谓,竞赛兴则欺骗衰,科学兴则迷信衰,文化兴则陋俗衰,体育兴则赌搏衰,等等。总之一句话,只要那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东西一竞赛,那些于官于吏有利的,就自然界兴旺不起来了。

这就是机制,先论机制后论人,因为是机制造成了风气,而不是风气促成了机制。机制不变,不敢于贪的没钱去贿,不舍得贿的没资格贪;多贪多贿的提,少贪少贿的免,只贪不贿的抓;走了张屠户,又上李剔骨;绵绵不绝,蔓延不止……那就是在等死,因为再硬的一个壮汉也吃不消他体内的病折腾。

科技时代,知识时代的人,其社会价值,人生价值,都是不靠天,不靠地,更不靠他人,全凭自己实现与确立的,科学家有科学家的发现,工程师有工程师的创新,艺术家有艺术家的创意,为什么单单政治家就不能有自己的政绩呢?——信的人多,不一定就是真理,事实,才是科学的依据,这就是科技时代的价值取向——因此说,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就只能是事实决定,政绩决定的竞赛体制。否则若始终在“民主”与“集中”之间打圈子,那就没有必要再提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名词了。

这种机制也是由社会主义物质经济的技术竞赛得来的,因此,政务公开也成为竞赛公平的必要前提,它对公有产业的振兴由其有效力,因为企业的成败,不是公与私的问题,大与小的问题,而是责、权、利的问题。

这样,相邻几个县的县长,竞赛出一个所属市的市长,然后市长再竞赛省长,需要分几级就往上推几级,国家不论大小,民族不分感情,均可以实行,将来体制完善了,国际政治一体化也成为可能,到那时核武器也就可以化为核能源了。

七。结尾

国家大势,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一定,其它的社会体制,社会风尚,也就自然形成了。

比如法律体制。

我们这里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两件事,一件是一个流氓头目骑摩托车,撞了一家国有企业正在加油的汽车的后尾,死了,后来经其哥儿们屡屡讹诈,要了许多钱;另一件是有人把三轮车开上人行道,翻了,砸死两个初中女学生,肇事人一贫如洗,跑了,死者两家各自收尸而已。请问,这是合乎情理的吗?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其个人能力与社会贡献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社会,那么它的法律体制又将如何呢?据美国人说,一个钱学森顶得上五个美国师,五个美国师是多少人?就算七万五千人吧,那岂不是一个普通人的人生价值只等于钱学森的七万五千分之一,一缕头发?

以财富的占有为标准区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有类似的法律问题。比如富人杀了穷人,只要穷人家不起诉或者后来又撤了诉,富人就没事,但他们为什么要大事化了呢? 还不是金钱的本事(孤儿寡母还得钱养活)?反过来若是穷人杀了富人,没有金钱开路,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十万元,就是穷人的一条命,但在富人看来,只是一缕头发。

这是另一问题,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再从文化上讲,现在的西方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实即为工业文化,它是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为发端,应人类工业经济主导地位的成长与确立而逐步形成体系的。在这种文化影响之下的人们,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极有利于对工业经济的开拓,相反,死抱着农业文化,甚至畜牧文化不放的东方人,他们迷信权威,扼杀“异端”,企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结果则顶多也只能仰人鼻息,跟在别人屁股后头“学习,学习,再学习”,在知识换代频率还比较慢的今天, 若是有人肯教的话, 学得好的人还不至于落后太多,但领头羊却是一定没得做了。

科技时代, 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全新的时代, 必将形成一种比工业文化更为先进的科技文化,它高于工业文化,但又依托工业文化而产生,然而,连农业文化,甚至畜牧文化都放不开的人们, 他们是断无可能越级 “新创”出科技文化来的。

关于社会主义的问题,现在就谈到这里,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两个结论:

第6篇:社会主义范文

要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弄清楚,社会主义社会,它产生与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即是首先要弄清楚有没有社会主义的问题,如果在理论上它并不存在,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再研究它“是什么”、“怎么建”的问题了。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怎样地理解这一句话,或者说生产力怎样地决定生产关系,对于这个问题,人们还一直没有弄清楚。

十六世纪,大西洋新航路开辟,英国成为西方航运的中心以后,其手工业工场以毛纺为中心,得到了迅速发展;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工业开始代替农业上升为社会的主导生产力;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以后,到二十世纪初期,美、法、德、俄、日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起以财富的占有为标准,区分人的社会价值的资本主义社会体系,成为工业强国。

因此,从工业与资本主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就应该理解为,一定类型的主导生产力,决定一定类型的生产关系。以资金的投入为基础的工业主导生产力,决定了以财富的占有为标准,区分人的社会价值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但是,这样的理解,似乎又与历史不相附合。因为按历史说,人类社会的主导生产力,在工业以前,只有农业那一个时代,而其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以前,则经历了奴隶制与封建制那两个发展时代。

这其实是人们对人类史前史的推测有问题。

人类在成为人以前,应该是食肉的猿,而决不会以野草与野籽的采集为生。因为如果它们是长期地蹲在地上吃草或者采集,碰到了其它野兽就逃的话,其四肢的发育将如骆驼一样

,是均衡的与善跑的,而决不会下肢粗壮,上肢灵活--并且野草的营养贫乏,不利于猿脑的发育。大树果实与小草籽实的营养虽较为丰富,但自然的生长却决不如现在人工培植的那样集中、高产与可口(现在劣种粮与优种粮在口感上差别很大,但“古兽肉”与“今兽肉”可以说没有什么差别),体较大的野果是树上猿猴的食物(猿人爬树的本领已大大退化了),但小草野籽却只能养活松鼠之类的小动物,牛羊虽很爱吃一点料,但由于其胃口太大,籽实难采,还只得以野草为食,因此地上猿人也不可能以采集为生。

食肉的猿发展下来就是使用工具的猎人,猎人为了捕猎而驯化了狗,然后又在驯狗的基础上驯出了羊、猪、牛,从而成为牧人;牧人为了使“畜多息”,为了给牲畜加料而培植庄稼,后来种植又因酿酒与蓄奴(贵族是肉食者)的繁荣而兴起,直至牧人变成农人。

动物与植物都属于生物,所以相对于后来的工业来说,人们往往把牧业与种植业一起归结到了农业。但在性质上,牧业生产却比种植多了一个能量的吸收、转化与排泄的过程——多了一个食物链,它就比种植多浪费了90%的植物能量(种植又比后来的工业多了一节);但正因如此,牧业生产却比种植降低了大量的人力消耗,生产过程少了一节,技术要求也低得使原始人类能够承受(猎人的开创牧业,决不比后来成吉思汗的接受农业与重农轻商的东方人提出工业化更轻松);因此说,牧业相对于种植业,应该说是一种更低级与更简单的生产类型。

既然人类社会的主导生产力也是一步一步由低而高逐级地发展过来的,那么牧业的环节就不可能逾越,这就如大自然如果没有植物,那就决不会产生动物一样。

在世界上一些土地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牧业的主导地位保持的时间或许比种植业短,但由此也并不能证明它作为一个主导时代没有存在过,现在人类已经开始转入科技时代,即是说近现代的工业也仅仅繁荣了几个世纪,维持的时间就更短了。

考古家们或许能够找到“原始农业”的痕迹,但他们也必然能够发现原始人打制的石器,然而能打制石器并不能证明他们已进入了工业时代,同样采一些野籽做补充也决不能证明他们就一定以种植为生——如果文字的产生退而成为工业的必须,那历史家就又可能推测人类为生来的工人了——要知道,在猿人的生活中,捕猎、采集、手工与创造乃是同时开始,相互促进的,只不过捕猎占着主导。

因此,应该说,在工业时代以前,人类经历了两个生产力发展时代,即牧业时代与种植业时代。在牧业时代,由于人们是靠天吃饭,以畜为生,在直接劳动上区分不出人与人的不同;由于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有限,迷信盛行,往往把“神”与人、畜的区别推论到人的身上;又由于他们刚刚从血肉相连的氏族关系融合到利益相关的阶级关系;所以奴隶制的出身原则就成为区分人的社会价值的根本标准。而在种植时代,耕地的占有与否,占有多少,又成为种植人区分其社会价值的标准。

如此看来,对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解,一定类型的主导生产力决定一定类型的生产关系,并不错(把单一本质决定的一种生产力发展时代强分为前、后两个时代,是不科学的)。因此,社会主义是否有其产生与存在的基础,也就只能看人类社会是否会再兴起一种新型的生产力,以取代现在工业的主导地位了。

二.科技时代

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 它会不会代替工业而上升为一种社会的主导生产力, 这是本节所要讨论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认为物质决定着意识,意识也能动于物质,实践检验真理,真理也指导实践。同样,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又在认识自然的指导下改造自然,这两者也应该是密切不可分割的。这说明,把生产力仅仅归结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而把其认识自然的能力排斥在生产力概念之外的观点,就如过去排斥脑力劳动者于劳动者概念之外的观点一样,都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

如此看来,生产的老概念如今也需要改一改了。一件产品,人脑中有它的设想,但现实中它还不存在,于是人们通过人脑的参与,人手的劳动,在现实中把它照着人脑的设想造出来,从而达到现实与人脑的共同存在,这属于生产,物质的生产;一条规律,现实中它早已存在,但人脑还不能认识它,于是人们通过人手的参与,人脑的劳动,在人脑里把它从现实中找出来,归纳出来,从而达到人脑与现实的共同存在,这也属于生产,精神的生产。当然,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规律”,人冒捏出来也不可能用以指导生产,人脑中没有的东西,现实中也不可能生造出来为人所用。因此说,生产的概念就应该扩展为:在大自然与人脑这两个无所不包的世界里,人们为着自己的需要,将一个世界已经存在的事理或设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发展到另一个世界去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开发也属于这种过程。

从牧业到种植业,再到工业,随着产业的逐步升级,人们为生产同样消费或使用价值的产品,所需要投入的人力越来越多,所需要参与的自然资源(包括动植物生长代谢的部分)却越来越少了,现在一项科技成果的发现或发明,更往往需要无数人的实践,无数人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一定的时候,才能集中到某一人身上归纳出来,其所耗的自然资源却为零。这就如我们现在若把一片牧场改作猎场,猎人对猎物生长发育的人力投入为零,猎场可自然生成的野兽也比原把它用作牧场可放养的牲畜少得多一样。

再从用的角度上讲,农主品只能一次性消费,其中的畜产品更必须现产现消,时间一长就变质了;工业品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供若干人使用若干次,但最终总要破损报费;而科技的产品--知识,则不仅用途广泛,而且可以供无限多的人同时使用,并能反复地使用无限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它还是一种比工业更高级的生产力。

但有的人还怀疑,在生产力里边面,科学技术有时更象是一个构成要素,而不是一种发展类型。以笔者的看法,从精神活动的角度上讲,作为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应该是劳动者的脑力,而不是发展脑力的科学技术,这就如在物质上能量上,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应该是劳动者使用的工具与劳动者的体力,而不是生产工具的工业与提供能量的农业一样。

人们往往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生产力中的一个构成要素, 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开发,科学技术已经逐步地渗透到了其它各个生产领域,并从根本上改变着它们的生产面貌,于工业有知识密集型工业,于种植业有科学种植,于牧业则有科学养殖,等等。而其实,改变后进生产领域的生产面貌,使其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正是一种产业,作为一种先进的主导产业,所固有的属性。如现代工业的发展,随着其地位的上升,导致了种植业生产的机械化、化肥化,也导致了牧业生产的机械化、饲料化;更早的种植业的发展也使牧业当初的放牧打草变成了家畜喂料;我们又能说工业与种植业也是生产力中的两个构成要素吗?

同时,先进产业的兴起,又往往是后进产业为进一步发展,寻求出路的结果。如牧业的兴起始于猎犬的驯化; 种植业的兴起源于畜料的培植; 烧陶以盛放粮食(牧人们现烤现吃,装奶用皮袋),冶铁是为了农耕;当今科学技术的兴起,也正是工业企业为激烈竞争,更新设备,换代产品逼出来的——科技时代的来临已经为时不远了。

比工业更高级的科技生产力的兴起,必然需要一种比资本主义更进步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那就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把社会主义的产生,归结到科学技术的兴起上,很多人可能会有些失落,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还不太明白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的缘故。历史上,日本在开始推行明治政策的时侯,机器大生产还是一个新事物,但变革以后仅仅三、四十年(一代人),日本就摆脱了殖民危机,打败满清,击退帝俄,发展成为一个工业的强国,这主要就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强大能动作用。要知道,对一定的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自发形成,人无可奈何,但能否即时地转变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需要,则是衡量一个政权先进性的根本。如今中国东部的工业扩张已经趋于饱和,开始转而开发西部,东部的工业要再进一步发展,也就只能靠“战略性结构调整”了,因此,现在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研究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经济与社会体制,正是现实的需要与时代的要求。

三.人与人的关系

人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在物质上高于动物的活动进而能够制造与使用工具去劳动,在精神上高于动物的追求生命进而追求无限的幸福,这两者是辩证的,缺一不可的。我们当讨论生产力的时候,劳动是其根本,现在要讨论人与人的关系,追求幸福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了。

在险恶复杂的大自然中,单个的人是难于生存的,因此人们要想生存或者进而生存的更好,他们就必须以某种关系为纽带, 结成由小到大的社会,分工协作,共同生活。 这样,一个社会人所能追求与得到的幸福,也就只能是社会幸福了。

人类最初的原始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之间,多劳也不觉得亏,少劳也不以为耻,他们为了生存,分配都是均等的。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组成逐步庞大,由血亲的家庭,扩展到血缘的氏族,再到姻亲的部落,以至于地域的部落联盟,随着生存之外剩余产品的出现,血缘的疏远,成员之间若要再不分彼此,平均分配,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于是,一种新的社会组成——阶级社会开始了。

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起不同生产作用的同类人,或者说能实现不同社会价值的同类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生产利益,为了确立、维护或者转变某种社会幸福的分配原则与方式,而结成的社会集团。

一定时代人的社会价值的区分标准,是由一定时代的主导生产力决定的。在部落融合的牧业时代,因为人们所能左右的,并不是能产出多少(牲畜的繁殖水平是由“天”定的),而是能否保有自己的生产成果,或者掠夺别人的生产成果,又由于原始社会血缘纽带的保留,因此,英勇善战,能征服他族的部族就整体地成为服务于生产的部族——掌握社会幸福的贵族,相反被征服而接受贵族保护的部族就成了直接从事生产的贱族;在种植时代,由于耕地对种植的决定性,拥有耕地的人又结成了掌握社会幸福的地主阶级,没有耕地的人就成了受佣于人的农民;进入工业时代,由于资金投入对工业生产的决定性,拥有财富的人又结成了掌握社会幸福的资产阶级,没有财富的人就成了受雇于人的无产阶级。因此,以此类推,到了科技时代,由于人,人的知识、 智能对科技生产的决定性,社会人的阶级区别当然又要以社会主义的知识、智能为标准了——否则怎么说“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呢?

随着生产力的逐级跃进,人类社会的阶级关系也越来越高级了。在奴隶社会,一个人能够在社会的生产中起到一种什么的作用,从而能够获得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幸福,完全源于“天的安排”,祖宗的传承,因此,社会人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基本没有;到了封建主义,贫穷人家勤俭发家已经成为可能,不肖地主的破落也时有发生,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已经存在,而其对祖宗传承的依赖性也开始产生动摇;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财富的活性,穷人的短期暴富与资本家的一夜破产,已经不再是稀奇事了,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而其对祖宗传承的依赖性则进一步下降。

可以想见,当人类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知识即资产,无形的资产,决定生产的第一资产,不论你是穷小子,还是富少爷,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而且是无不同起点的真实平等,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当然会空前地提高,而其对祖宗传承的依赖性自然会极大地下降,这种阶级关系,对劳动者自身发展的推动作用无疑是最高的。

动物群体是低于人类社会的群体,动物群中的孤崽,虽失去了母兽,其生存仍能得到群体的照顾,仍能学会求生的本领,因此,人类既结成了社会,当然也应当给每一个未成年人,特别是孤穷儿以相当的温饱、教育与医疗保健,给他们一个同起点,而至于当他们长大成人以后,生活在一个讲智能的社会,将会是成为一个社会的“精英”还是“庸儿”,那就只能靠自己,不能再要求社会夺富济贫了——这样的社会,才称得上是一个公正合理,健康向上的社会。

在生产力里面,劳动者要素是对其它要素起决定作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人所共知,物力上的经济恢复容易,人力上的经济发展难),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在根本上是由劳动者在阶级社会里,为追求有差别的社会幸福而积极地发展自身促进的。

毛泽东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群的”,但阶级差别则更是集团的榜样,用不着谁去鼓吹,它就无时无刻不作用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人家生活得好,是因为有知识,有本事,那我们就赶快学本事吧,更得让自家的孩子学”;“人家生活得好,是因为他爸爸有本事,而爸爸是不能换的,那我们还有什么指望呢?”当然,本事的含义,一是通过劳动,服务于社会与他人,从而得到社会与他人的回报,这是于社会有益的;二是不劳动不服务,平空得到社会与他人的东西,这是于社会无益的,它又分为两种,一是为社会与他人所允许与情愿的,如传承与施舍,二是为他人与社会所不容的,即偷抢拐骗贪贿之类。

在阶级的社会格局中,阶级之间不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且也有相互对立的情绪。在由一种生产力主导的生产力发展时代,这种矛盾有时可以激化为被统治阶级的武装起义,但其结局却必然是失败或者建立代表旧统治阶级的新政权;在两级生产力交接主导地位的生产力发展年代,这种矛盾又往往被新统治阶级所利用,建立代表新统治阶级的革命政权。

总体来说,随着社会阶级格局的逐级跃进,社会人的自立逐步大于他立,自怨逐步大于他怨,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日渐缓和了。到了社会主义的知识社会,由于知识在社会人面前无不同起点的真实平等,所谓代表知识阶级的利益,实际上也就是代表了社会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贫贱人家子孙后代的应有利益,阶级矛盾也就变成了“狠铁不成钢”的人民内部矛盾。

四·科技生产中人与钱的关系

现在的科学技术,还守着为工业服务的地位,这就如历史上的工业,它起先是以手工业的面目出现,为农业服务的一样。但是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随着农业对手工业的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工业也最终摆脱了为农业服务的从属地位,唱起了直接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主角,并重塑了属于自己的生产方式,得到了超农业规模的大发展。

未来的科学技术,也必将走工业的这条老路,在为工业服务的过程中发展自己,成熟了以后构建属于自己的生产方式,然后又是超工业规模的大发展……现在的许多科学技术,已经不单是为工业服务的了,如空间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软科学技术,等等。

谁都知道,科技生产的主体在于人,在于知识的研究者,即是有创新力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当然同时它也离不了必要的研究经费与研究设施。但是,经费设施必竟只是次要的,有创新力的研究人员才对知识的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就如在工业时代办工厂,投资是主要的,而找地皮则比较容易一样。

但是现在,由于科学技术还守着为工业服务的从属地位,因此它的生产,仍延用的是工业“投资为本”的原则,这就给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与不利。

首先,在“投资为本”的生产原则主持之下,科技生产的组织,采用的仍是“钱雇佣人”的做法。是钱要人做什么人就做什么”而不是“人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汽车厂的人只能研究汽车,想研究飞机找飞机厂去(但或许对飞机的思考倒可以给研究汽车以启发),飞机厂的技术只准用于飞机,汽车厂或许能用也不知道有这项技术,即使知道了也不一定给用。这就使人的创造力大打了折扣,也使生产的协作与知识的推广打了大扣。

同时,“钱雇佣人” 的做法,还不可避免地把钱的集约经营原则带到科技生产中来。 而事实上,知识是不可能在固定流程的支配之下,集约生产的。知识的单位生产者,只能是单个的创新者,同学科的人在一起,并不能相互得到新启发, 而只能相互受到旧影响。这是因为,知识生产的重心在于分析信息,而不是得到信息。比如哥得巴赫猜想,一个数一个数地验算,有耐心的人都能做到,但要证明却非常困难;要发明电灯,要找到耐烧而廉价的灯丝,一样材料一样材料地去试验是重复者的笨办法,理性地证明什么样的材料最耐烧才是创新者的事。得到信息的事可以由实验室真实地去做,或者将来由电脑虚拟地去做,但分析信息却必需由创新者以其独特的角度,用其独到的方法,去独立地思考。因此说,知识只有一个人一个单位地生产,才能形成产出的高效率。

其次,在“投资为本”的生产原则主持之下,科技生产的成果——知识,现在也大多成了钱的专利,而其生产的主体——研究者,却被抛到了一边。

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不知有幸福的是动物,幸福无可再求的只有“神”,求幸福不单要有名,而且要有利,“无私奉献”是反人性的,因而也是骗人的与行而不远的,人类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文明,对幸福的无限追求是其根本的动力——当然社会上也随时会有人为追名逐利而作恶,但那是你社会的游戏规则不完善,惩恶扬善不到位的缘故,而并不是他们的追求幸福本身有毛病。

但是现在,本应该属于工程师的技术成果,却被钱直接地占成了专利,赚去了高利,而其生产者却只给穿一件白领,花几个工资;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科学发现,也被钱无偿地随意使用,而其生产者却只能得到一个“科学家”的虚名,实现一种“无私奉献”的满足。这种做法,实为一种严重损害知识生产者创新利益与创新积极性的做法。

同时,把本该属于人的知识产权交给钱,还会遏制知识的正常传播。可以想见,知识如果是属于人的,那么在一个适当的回报原则的主持之下,将是知识传播运用的越广泛,对知识的所有人就越有利,就象作家出版他们的书一样;而现在把知识的产权交给了钱,让钱去赚利,则是这知识越保密,钱可能赚到的利就越多。

遏制知识的传播,就是遏制知识的生产。

知识创新就是对已有知识的逐级创新,相对论不可能产生于牛顿力学之前,跨越式的“新创”并不附合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现在,许多最新科技知识却被钱占成了“机密”,严加保管,不得外泄,其结果是,了解这些机密知识的知识旧人要创新比较容易,而不了解这些机密知识的知识新人,依托他们所能掌握的老旧知识,顶多也只能“创旧”,要创新就心然是偶然性的“跨越”,这既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利于知识生产的。

同时,知识创新又是已有知识与一定的新视角、新理念相结合的产物。而知识生产要想纳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那就必需纳入尽可能多的不同各类的新人,并且这“尽可能多的不同各类的新人”要想成为“创新新人”,他们又必需即时地了解与掌握现有的最新科技知识。因此说,知识生产要大发展,决离不开知识共享,断不能要知识保密。

也许有人会问,在科技生产中,钱虽则是次要的,但它毕竟也是必要的,请问,如果没有钱的支持,你研究如何开展?

这就好象农业时代的地主提问:如果没有我的地皮,你工厂怎么开?但在那个时候,似乎也并没有人把这个问题当作一回事。其原因就在,当时同一块地皮用以投资开工厂已经比种庄稼可得到的产值多得多了。因此,要彻底解决科技生产中人与钱的地位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位研究设施的使用水平。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一台电脑,它可以向无数台电脑,无数个人传递信息,它可以做无数次运算,验证无数条定律。前文也已经说过,知识生产的重心,在于分析信息,而不是得到信息,这就是说,代表了钱的研究设施,实验室,它们所能做的,其实也就是为研究人员展示实验过程,提供研究数据,验证研究成果,由于它们并不能分析信息,所以它们的价位也只能是重复性的,服务性的。并且任一套研究设施,任一个实验室,都可以为无数个人展示实验过程,提供研究数据,可以为无数个人验证研究成果。

明白了这一层,问题也就自然容易解决了。

马克思以为,人类最终的社会,将是按劳分配,不分阶级的社会。但是我以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因而他们的“所需”也是无可量化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消费结构也不断变化,以前都以衣食为主,现在则重在精神享受了。而走出实验室,换个新环境,吸入新空气,找到新感觉,这也正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切入点。

五。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在历史上,任一级先进产业的兴起,都是它的后进产业为进一步发展,寻求出路的结果,而当一级产业已经发展成熟了以后,它的升级换代,又必须由另一级更先进产业的兴起去带动。

在世界上,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不论是什么样的政权,都会宣称自己是代表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那么,什么是国家利益,什么是人民利益呢?国家利益首先是先进生产力的利益,人民利益首先是先进生产者的利益。因为只有先进生产者的利益首先得到保证了,更多的人才会成为先进生产者,先进生产力才能得到健康与快速的发展,后进生产力也才能跟着升级换代。要知道,富国一般人家的一只狗也比穷国的大多数老百姓吃得更好与更饱,现如今中国的乞丐要钱也是元呀角呀的,不象当年社员们挣工分几分几厘的抠。当然平均主义对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推行这种做法的人,必是不懂阶级观点的人。

因此说,看一个社会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社会,主要应看社会上在总体是哪一种人更吃得开,更行得通,看当嫁(婚)的女人(男人)更愿意与哪一种男人(女人)结成社会的细胞,即家庭。比如,劳随所愿,分配平均,那叫原始社会;贵族家出身的人天生就是贵族,贱族家出身的人天生就是贱族,各接各的班,那叫奴隶社会;姑娘们宁可给权贵富翁做小老婆,也不愿嫁给一个少钱无势人家的有志青年,那叫官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怎样的呢?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有知识,能创新知识的人占据社会上层经济地位,得到社会普遍尊重的社会——但必须清楚,这里的“所能”,主要指得是智能,如果单指体能,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 按劳分配就变成平均分配了,一平均分配, 各尽所能就又变成了劳随所愿——这种社会,到了科技生产力最终上升到社会的主导生产力的时候,将形成于必然,而在科技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已经开始抬头的时候,则需要一种强有力的国家手段,首先是经济手段去确立它。

任一件产品,它的内涵都有三项,即原料、动力与知识。

在古代,一把锄头的价值只等于该锄头一倍半重量的铁,即是说锄头的价值主要在铁,内含的动力与知识的价值总共也只占三分之一,若再从中去掉三分之二的动力,所剩的知识也就很少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劳动者的发展),产品的知识内涵逐步增大,物质则相对下降,但在工业时代,一台机床报费了以后,卖铁也还能拿回几个钱,然而到了科技时代,一张光盘内所含的知识价值,已经大到了足以使其原料与动力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记的地步,这时的产品,就只能叫做知识的载体了。

同时,在低级生产时代,劳动者赋予产品的价值主要在动力, 而知识则占少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对产品的知识赋予逐步增大,动力则相对减少,当机器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机器人大量投入使用以后,人的劳动价值,就不再是提供动力,而是创新知识了。

社会主义社会,即是把适用于科技时代,有利于知识创新的共产主义的经济与社会体制,首先引入到工业时代,通过促进知识生产的大发展,达到使物质产业的发展走上持续、快速的健康轨道的社会。

要这么说,现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难道就是阻滞知识创新的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的选择法。如果没有这个选择法,世界决不会如今天的这样丰富多采,生机勃勃;但同时,又由于这种选择法它是自然的,经常不免于迟缓与滞后,因此,在漫长的生命发展史中,又不知发生过多少次生态失衡,优劣同灭的残剧。

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法引入到工业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

历史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就是这种对商品的选择与代谢具有迟缓性与滞后性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造成的,这一点我们很容易从历次危机过后,各企业被迫更新设备,换代产品,从而带来了经济复苏的结果中看出来。

那么,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对商品的选择与代谢具有迟缓性与滞后性呢?在市场竞争体制之下,“顾客就是上帝”,但是“上帝”这个选择者,他们所能看到的,却并不是直接代表商品优劣的技术质量,而是由商品的生产经营者所做的广告宣传,并且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在做他们的广告的时候,为了把持其对技术的独知权,又只能吹嘘他的产品“好在哪里”,而并不公开它是“凭什么好的”“怎么好的”;这就很容易造成市场对商品选择的盲目性——人人都伸出一个大拇指,哪一个是君子,哪一个是骗子,很难分得清——并且经济越发展,品类越复杂,商品越高级,市场的选择能力也就越显得软弱。

这就如有的法官判案,只公布他的审判结果,而并不公开他是“凭什么判的”,“怎么判的”,于是就造出了许多冤假错案, 结果老百姓也弄不清在法律面前到底该何去何从。

市场竞争体制既然能造成市场消费取向的盲目性, 那么老而大的企业就满可以凭着它的老面子, 老名声,斗起来又招大力沉,继续为它的过时商品争夺商场,抵制别人的新颖产品;而新而小的企业虽有过人的技术,但因是初涉江湖,又势单力薄,自然连起步都非常的困难——所谓风险投资的“风险” 主要就在这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发展在哪里呢?

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它对大距离差别商品的比较,能够很好地胜任,优胜劣汰,立竿见影,但是对小距离差别商品的鉴别,却往往力不从心,结果是只能对生产力发展的粗放扩张听之任之,造成经济危机。比如,在十九世纪以前,让他在近代工业与家庭手工业之间选择,它就做得四平八稳,成效显然;但进入十九世纪以后,开始有了近代工业与近代工业之间的较量,危机就来了,好在此时工业化国家正在大规模地向外殖民扩张,有殖民地手工业的淘汰给充数,危机就不太严重;然而进入二十世纪,殖民地已瓜分完毕,殖民地手工业也已淘汰殆尽,工业也从“近代”升到了“现代”,更加残重的经济崩溃当然就无可避免了。

现在我若问你,“拖拉机与耕牛谁的力量大?”你凭着感觉一定会脱口而出“拖拉机”,并且这回答也是正确的。但是我现在若再问你:“这一块手表与那一块手表,哪一块走得准?”那你就一定会迟疑了,当下要弄清必需得仪器测,走几天比一比等不及了,不测不等看包装又怕上当——用比较机器动力与畜力的方法去比较手表哪一块走得准,那结果也只能归于无效。

当然,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代谢虽缓,但在本质上它还是要优胜劣汰,是进步的;因此,市场竞争体制比较成熟的国家,其经济虽“跌宕起伏”,但在一个长时间以后再算总帐,发展还并不慢。所以说,我们如果为了讨厌资本主义而随意地夸大其危机的缺点,甚至掩盖了它代谢的本质,那就等于是把一个在本质上是进步的东西说成了“腐朽”,如若再从这“腐朽”找对立面,那自然只能得到另一种“进步”。

自然的既然无效,那我们就只能求助于人为的。历史上封建贵族的专产专卖也是人为的,但他们只讲一己私利,而我们则全凭技术质量;当年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也是人为的,但他那是量的平衡,而我们则重在质的代谢;并且这时里的代谢又要比资本主义粗放的市场竞争体制来得更为积级,更为合理;因此,我们可以把我们所要构建的这种更进步的经济体制称做技术竞赛体制。

技术竞赛得以成立的前提,首先要技术公开。因为既叫竞赛,那参赛信息就必须得让裁判、选手与观众都能看得清,这样的竞赛结果才具有权威性,以后要亮黄牌红牌才具有说服力;否则若全凭裁判给一个一个地捏弄,那就很容易造出权力黑幕,不成其为竞赛了。

在市场竞争体制之下,企业的技术都是密码锁着的,广告裹着的,现在突然要他们把宝贝都亮出来,留不得一手,确也有些难于割舍,但在技术竞赛体制之下,技术要参加竞赛就不能保密,要保密就不能参加竞赛,而不参加竞赛的,其产品又决不允许进入市场。

历史上贵族的专产专卖权是他们的祖先出生入死服务于社会得来的,现代企业的机密技术也是他们先前投资开发得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取消贵族的专产专卖权,与社会主义社会取消企业的技术独知权,在性质上是一样的。科技时代的知识共享,就等于物质生产时代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当然,技术公开并不是要取消生产专利,被公开了的技术,社会应确保其只限于被用作新技术开发的参照,选择与代谢的依据。或者说,技术交给社会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提,专利得到保护又是技术交给社会的回报,如果技术不能为社会所知,那社会还有什么理由放其产品进入市场并给予专利保护呢?——如果说专利保护是以纳税为前提的,那侵权产品岂不是纳了税就可以进入市场了?

竞赛还有一条法则,那就是不管你以前如何地了不起,单论你现在怎么样,并且现在的这个“怎么样”乃是在与他人同起点的情况下取得的,而技术开发的同起点,就在知识共享。

技术竞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决出同类同档产品中的需要淘汰者,并逐次缩小其市场空间,加速淘汰。

当然,技术竞赛又不可避免地会决出同类同档产品中的优秀者,这也有代做广告(这又是企业将其技术交给社会所应得的回报),鼓动垄断,遏制多样化的弊端,但这个弊端可以用缩短专利保护时间做弥补;同时,技术公开了以后,新技术开发的格局将趋于分散,技术换代的频率也将很大地加快,垄断的形成也是很不容易的事。

技术竞赛的意义,首先是可以把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社会性的经济危机,化解为社会主义经常性的劣势生产的经济淘汰,从而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持续性。

技术竞赛更为积极的意义还有,它可以把资本主义资金决定的商品生产模式,转变到社会主义的技术决定去;从而使社会生产的发展,由“因收益递减而不得不报费旧设备,放弃再生产”,转变到“为递增收益而积积地开发与使用新技术, 立足于高生产”;使社会消费的取向,由“能用就用,磨损报费”,转变为“新颖就用,过时作费”(这也与消费结构中精神比重的上升与产品的知识内涵增大有关系);最终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

把科技时代知识决定的生产原则,引入到工业时代,也可以把人们长期以来投之于财富的主要精力,切实转移到科技与知识上去——这就如工业时代资金决定的生产原则,曾使人们投之于土地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工业与财富上去一样——从而在社会上真正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求真务实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这样,资本主义充满铜臭,赌胆子、斗骗术的社会风气就自然失去了市场。

六。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

说起政治,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专制与民主,专制就是少数人决定国家与社会事务,民主就是多数人决定国家与社会事务。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吗?难道“无人”与“非人”也能做出什么决定吗?

于是政治的范畴,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就局限到了“一人独裁”、“少数人专制”、“多数人代表会议”、“全民公决”这些人决定里面去了,民主也以其参与范围之广而成为一种最高级的国家组织与领导形式。

自有国家以来,难道政治都是人决定的吗?并非如此。即如牧业时代的贵族国家,它起先是由能征善战的英雄建立起来的,但后来国家已经大定,制服那些戴着手铐脚镣的奴隶,英雄不英雄也就无所谓了,于是嫡亲的王长子就成了当然的王位继续人。一个人“投胎”于谁家,是男是女,是长是幼,自己能决定吗?他人能决定吗?——这纯属“天意”。还有,他们遇着大事小事,自己不敢做主,于是就抓阄、占梦、打卦、问天问祖宗,其结果又是人能左右的吗?——这也是“天意”。因为人与畜的区别是天定的,人的生老病死是天掌握的,牲畜繁殖生长的快与慢,也是人都插不上手,全凭天的安排,他们怎么能不相信天呢?只有一

班奴隶,他们或许不相信“这一个天”,但也必定相信“那一个天”,然已不关大局。 这种政治,全凭迷信,并不是一种人决定,我们可以称它为巫师政治。

后来,随着种植业的兴起,人们参与和左右生产的能力加强了,自信心随之上升,“天意”的鬼话也相应产生了动摇,于是在名利的驱动下,恃强凌弱的封建政治走上了历史舞台,于此就有了“贤弟”占了“愚兄”位子的,将军大臣篡了皇帝权的,“反贼”夺了朝庭江山的,等等,这种政治,全凭强弱,我们可以管它叫做强盗政治。

当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以后,产业的门类增多了,人们的利益也随之分化,大地主有大地主的心思,银行家有银行家的想法,其它如钢铁大王、机器大王、商业大王……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要求,于是封建政治已无力平衡各方势力,民主政治应运而生。这种政治与工业经济的竞争机制一脉相承,工业是企业将产品放入市场以后,纷纷派出说客,到处招摇,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看谁能骗得倒最多的消费者,谁就是最大的赢家。竞选则是各党派推出自己的候选人以后,马上动用各种宣传工具,演说游行,封官许愿,诋毁他人,看谁能拉得到最多的选票,谁就是拿到了总统。这叫做骗子政治。

骗子比强盗窃更说理,更文明,强盗又比巫师光明磊落,这,就是进步。

但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因为在历史上落后生产者往往占着社会的大多数,因此,多数人的要求往往并不等于是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多数人的决定,也往往并不完全附合国家的利益。否则,为什么民主的法国在二战之初,短期内就败给了法西斯德国呢?珍珠港受辱,美国议会与罗斯福总统,谁的责任更大?

同时,相对进步了的,也并不等于就是最高级的。即如民主政治,它就相当于艺术体育的裁判制度,若干个裁判给出分来以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余的加起来平均,就是该选手的最后得分。但这是客观的吗?真实的吗?——决对有主观与虚假的成份。那么为什么不用尺子量,秒表卡呢?——因为他们是在比艺术,比美,没法子量,也没法子卡,这叫做不得已而为之。当然,那些可以量化的,如赛跑跳高之类,那就不能再打平均分了,否则就成了儿戏,哗天下之大稽了。

第7篇:社会主义范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拓宽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视野,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认识成果。

2.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着“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

“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这是一种理念。“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对象,本是原则、理念、要求。人有三层:个人、群体、人类;本有三义:相对人对物的依赖,把人当主体;相对人被边缘化,把人当作依据;相对把人当作手段,把人当作目的。因此,它要求我们尊重人、关怀人、为了人。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以人为本”之所以是时代主题是因为以前我们对人的关注不够,对人的尊重不够,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并为实现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以人为本”是人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人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社会为人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人的交往范围大大地扩大了,人的关系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地增加了,人的本质越来越丰富了,更重要的是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以人为本”为了人,从人出发不断推动人的发展。这是一个人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实现自我、不断获得自由的过程,只有这样才使得“以人为本”不至于空洞化,不至于是一种宣传和口号。

3.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社会的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对自然资源的盲目的无限制的掠夺,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解决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呢?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建设和生产力的发展。现在看来,我们社会上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财富的最大化就是要把蛋糕做大,分配的公平化就是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做大是前提和基础,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把蛋糕做大。但是,同时不能忽略了公平问题,不能忽略公平分配问题,要把蛋糕分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有两个基本的执政能力,一是把蛋糕做大,一是把蛋糕分好。共产党人执政既要有把蛋糕做大的本事,还要有把蛋糕分好的能力,执政能力应当有机地包括这两个方面。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因而也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丰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社会矛盾、矛盾性质、基本特征及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方式和机制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这对于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党自建党以来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一贯地明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哲学,它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换着研究的重点或主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本身却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去讨论理论创新,要从理论与实际、继承与发展的结合上去理解或解读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6.总结

社会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求矛盾的双方或矛盾的多方在运动过程中能达到并保持多赢或双赢的局面。具体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和谐社会”这一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的和谐。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人自然、融人社会、融人集体。集体和谐是建立在个体和谐基础之上的,社会的和谐也有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三是社会分工的和谐。社会分工的和谐包括社会各类人员的比例构成的合理性、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社会效率的增长性和社会地位的公平性等。

“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既是对我国一段时期内社会发展目标的科学设定,同时这一理念的提出还在哲学上有着深刻的意蕴。“和谐社会”理念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条件下的科学阐释。这一理念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和合精神”,批判地吸收了西方分析社会发展的理性主义传统,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发展的理沦。

第8篇:社会主义范文

关键词:古典社会民主主义;新社会民主主义;当代社会民主主义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43-02

社会民主主义是当代世界,尤其是欧洲各国的主要政治思潮之一,是各国社会党,是各国社会、工党及其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的思想体系的总称。

“社会民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欧洲1848年革命前后,社会民主主义起源于欧洲,最初是对欧洲工业化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出现的社会问题:工人贫困、劳资对立、社会分化在理论上的回应。

一、从古典社会民主主义到新社会民主主义

(一)古典社会民主主义,许多学者都对社会民主主义给予过定义,但笔者认为,马克・凯塞尔曼对古典的社会民主主义给出的定义应当是最为恰当的:接受资本主义经济,同时主张国家干预以应对发展的不平衡;采纳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以实现充分就业;采取经济盈余累进再分配的国家政策;由工人阶级构成党员大多数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与强大的、集中化的、纪律严明的工会运动保有密切的联系。

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古典社会民主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主张充分就业与经济的持续增长;主张国家对经济和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主张社会福利、社会正义、主张平等,这些也是古典社会民主主义的典型的价值观。古典社会民主主义的准则是,加强对经济的民主管理,充分就业和减少不平等。古典社会民主主义是与促进社会改善,为公众提供福利服务,实现更大范围的平等等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目标相统一的。

(二)新社会民主主义,新社会民主主义不同于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新社会民主主义之所以新是因其吸纳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新自由主义注重的是个人利益而不是集体利益,并且不注重社会关怀,新自由主义也不主张国家具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因此,新的社会民主主义放弃了古典民主主义的准则,放弃了其自身的改良角色,改变了以往注重集体利益的做法,转而重视个人利益。总的来说,新社会民主主义更强调个人主义,更加注重市场,更少运用国际集中管理经济的方式。新社会民主主义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这种新民主主义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这种模式体现的是西欧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方向,在某些方面是社会民主主义发展和改行新自由主义假设的端点。

(三)古典社会民主主义的衰落,新社会民主主义的兴起。1、从二战以来,社会民主主义一直依赖的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据说是成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为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提供了其追求目标的手段,但经过了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一社会民主主义的“黄金时代”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凯恩斯主义逐渐丧失了它的效力。人们通过凯恩斯主义曾经认为政府能够通过税收,支出,借贷等财政和货币政策,改变经济的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但当现实的情况使人们认识到这些措施和方法不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时,这一主义也随之终结了。凯恩斯主义的终结,使社会主义民主主义政党的自信被消弱了,而且使他们面临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有效政策和手段的困境。由于通货膨胀的上升及相关政策没能解决的问题,使古典社会民主主义逐渐衰落。

此外,全球化的兴起也对古典的社会民主主义造成了冲击,因为全球化消弱了民族国家管理经济的能力,进而消弱了社会民主主义。

2、随着经济方面的因素的转变,政治方面的因素也发生了改变。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承诺的公共服务及再分配政策都离不开与之相应的经济增长和税收,然而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使经济增长逐渐疲软。政府为了弥补经济增长疲软造成的财政收入的下滑以及满足扩大公共服务必须提高税率,这样以来,围绕税收达成的政治共识开始破碎。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建立的社会进一步和解的希望开始动摇了。作为公众,虽然也能感受到税收的好处,但对个体而言,人们普遍认为税收太高了。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以福利国家作为促进平等的基本措施的做法因此遭到抨击。由于税率过高以及它并没有带来它所承诺的好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关于税收的政策遭到抨击。国家没有以恰当的方式和付出恰当的代价取得符合社会所要求的改进,国家对经济和市场的干预只是使经济与其需要获得增长的状况进一步背离。因此,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新经济环境,新的经济形式及竞争,国家在经济和社会问题上的作用遭到广泛的质疑,公共部门甚至成为和低效的代名词。

总之,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自身的弊端,相对于以往的各个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必须应对挑战,提出一种与新的经济环境相应的方式。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新的经济环境,使新自由主义的的时界观,逐渐被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所接纳。

二、新社会民主主义与古典社会民主主义的比较

(一)社会民主主义就其价值观而言,有其成功的标准。不论新社会民主主义还是古典社会民主主义都可以以这些标准作为成功的依据。这些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宽泛的类别:社会的和经济的,思想的和选举的。

衡量社会民主主义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成功有以下标准:社会是以平等的生活机会为目标;所有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都注重广泛的和优质的公共服务;社会民主主义政党重视改善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以获得选民的持续的支持;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外交政策以救济贫困、维持国际和平和安全、保障人权为基础。

衡量社会民主主义在在思想和选举方面的的成功有以下标准: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在政治领域的重要性是否会增强;执政地位是一切政党的最终的目标,成功的政党失去执政地位后,仍然会成为可以取代执政当的政党;思想方面的凝聚力有助于确定政治纲领,确定政治语言,因此,政党的派别倾向会影响其在选举中的号召力。

衡量成功的标准都必须与政党的目标相关,古典社会民主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两种模式之间的目标的变化,意味着成功标准的变化。古典社会民主主义的目标主要有:平等、集体权力、扩张国家的作用以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病、再分配、国家为供养者、合作的理论。新社会民主主义的目标是:公平、个人权利、扶助市场、个人主动获得改善、国家为改善能力者、社会。由于在此考察得是同一类别的政党,他们两种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但是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两者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

(二)古典社会民主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成功有的标准存在差异。古典模式成功的标准是,以直接干预的方式,提高收入、财富、权力的社会平等;以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保障经济增长、物价稳定、高工资和充分就业;把工会纳入国家制度,以保障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以扩大国家机构作用的方式实现政党的欲求,以社会化的方式,建立公共部门,提供以权利为基础的福利。

新社会民主主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成功的标准为,坚持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价值观,与此同时消减公共部门不必要的开支;扩大市场的作用;采用节约和投资型的经济政策实现稳定的高就业水平;提高民主程度;采用不偏向的既得利益的全民政策;促进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

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这些标准因时间而异,但是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古典社会民主主义成功的标准更加简单也更绝对,即消除贫困;新社会民主主义与古典社会民主主义相比较而言,虽然有许多共性,但它是一种逐渐弱化的模式。

(三)新社会民主主义与古典社会民主主义的比较可以揭示出新社会民主主义在某些方面的失败。首先是关于社会民主主义的目标,新社会民主主义在起政党的党纲中对古典社会民主主义的目标,平等及集体行动等未做规定或未予考虑;其次就其执政能力而言,未能充分满足选民的期望和增强未来的信心;未能建立稳定的选举联盟,新社会民主主义是一种缺乏内聚力的脆弱联盟,这样的状况会加剧选举的不稳定性和阻碍连续执政。

三、新社会民主主义与古典社会民主主义的比较的启示

(一)从早期到现代,社会民主主义一直面临着困境,社会民主主义所面临的困境从本质上说也就是一个持有社会民主主义价值观的政党是否能能够在资本主义制度内发挥作用的问题。在早期这意味着社会民主主义放弃他们的革命纲领以适应资本主义制度。关于社会民主主义的困境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具有连贯性的问题。

从以上的比较和论述来看,古典社会民主主义与新社会民主主义似乎都没能使社会民主主义摆脱其面临的困境。虽然古典民主主义不适用于社会民主主义面临的不断变化的境况和挑战,但其定义与观点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考察社会民主主义及其政党的框架。新社会民主主义所存在的弱点和弊端也未能使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在新的形式下受益,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启示我们,社会民主主义政党要生存应该向古典社会民主主义的传统政策回归。

(二)虽然社社会民主主义政党越来越向新自由主义靠近,但也不意味着这条路是不可避免的,也许应该找到一条更明确得实现社会民主主义价值观的道路。为了减少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所面临的困境,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纲领应该是不断修复的。总体来说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前进方向,不是规定性的,而是启示性的,并且这一方向是可以论证的。这样经过论证和修复的社会民主主义将比此前奉行的社会民主主义更具有特色。它的目标应该是:1、平等,应该恢复社会民主主义及其政党对这一概念的控制。为了使大多数人能够发挥自己的积极条件,必须对收入、财富、权力进行再分配;2、国家既是扮演提供者的角色又是能力的赋予者。这样的做法应当是最为恰当的,它既给予人们能力使其能把握机会,又能为那些没有足够的能力把握机会的人提供福利;3、利益相关者,这种做法是认识到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的分配方法,但同时也认识到要使资本主义有效得运转,政府必须干预;4、集体背景下的个人权利,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已不再把集体作为行动的唯一手段,而是认为应该平衡个人与集体的权利,这样方法,在社会的不安全感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对相当数量的一部分人,十分具有吸引力;5、社群背景下得合作,包括放下经济事务和民主的权利,地方合作是其发展方向。这些目标将指引新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政府制定政策的方向,有利于社会民主主义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W.E.Paterson and A.H Thomas ,the future of social democracy(0xford:clarendon press ,1986,p3)

[2]托马斯・迈尔.现代社会民主主义:共同的基础和争论的问题[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1).

第9篇:社会主义范文

2008年中,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也在5.12中见证了中国人的团结力量.面对困难,我们永不言弃,我们团结一致,就能从困难中走出来。现如今的社会最需要什么?和谐。和谐是什么?和,左边一个禾,右边一个口,顾名思义,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谐,左边一个言,右边一个皆,人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人人拥有平等尊严、独立和自由。现如今的社会必须是和谐的社会。

做为小学生,我们应该要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其实,和谐很简单,只要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看见垃圾主动捡起来,为学校的活动、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直言不讳地指出老师、同学的不足,就可以了。同时,和谐的社会还需要公平、正义。公平,永远是相对的,他只对每个人付出的努力负责。虚幻的想象并不能为自己的人生增加分量。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实力才能拥有真正精彩的人生。和谐的社会需要诚信友爱,只有这样,和谐的社会才会更加美满。人和人之间交往也只心存关爱.互相体谅才能拥有和谐的美丽。“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人的心灵是一个丰富的收纳袋,遭遇困难,经历失败都不该让我们的心失去爱的温暖,心地善良就能宽容,凭诚信得以合作,互协作心存感恩,有仁爱才能坚强……,在2007年11月30日,金华市的一位年轻解放军军官孟祥斌为救一名素不相识的女子,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啊!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他选择了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留给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子,真是大爱无疆!他的心到处充满了温暖。《孟子》里有一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祥斌的事迹,正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并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也要和谐相处。为了我们幸福地活着,就让我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一点点一丝丝,给身边的人多送去一些温暖,让我们的心处处充满温暖,把爱洒满和谐的大家庭—地球村。同学们,赶快行动起来吧!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吧!让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们走向和谐的春天,在和谐与爱中温暖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