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社会保险论文范文

社会保险论文全文(5篇)

社会保险论文

第1篇:社会保险论文范文

与上一辈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他们大多出生于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整体的文化素质较高;新生代农民工几乎没有务农经历而更加适应城市生活并且倾向于长期居住在城市中,为了寻求更好的人居条件他们在城市之间的流动也更加频繁;他们的维权意识已经觉醒,不但对工作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善于利用法律和舆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中女性农民工的比例也在不断攀升,成为打工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股新升力量。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这些群体特点和他们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建设好适合他们特征的社会保险制度至关重要。

(一)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应降门槛、广覆盖

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有很高的认同感,希望得到与“城里人”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但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这个愿望变得困难重重。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若继续回避这一问题,势必会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建设,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新生代农民工日益上升的参保意愿与社会保险高标准准入门槛之间的矛盾,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应顺应社会发展需要,首先以“广覆盖”为建设目标。

1.降低新生代农民工参保门槛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时不应再以户籍、地域等因素区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险平台是参保意愿强烈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保障基础。

2.制定简单、便捷、高效的农民工社保待遇享受机制

(1)建立流畅的社会保险转移机制。以养老保险为例,我国各地基本规定参保人员要累积缴费15年才能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但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短工性及流动性决定了只有少部分一直在城市打工到年老的人才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如果他们在未达到退休年龄前决定回家务农就只能选择退保。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各社会保险部门不仅仅要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打造便捷流畅的社保转移平台,还要实现城乡之间的转移接续,实现农民工即使回家务农在满足条件时也能享受到参加社会保险所提供的保障。

(2)建立高效便捷的社会保险给付机制。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参保和享受保险待遇时存在重复申报和审批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重点从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入手。首先,应使社保审批程序简便化,减少审批部门,提倡权利下放;其次,应简化社保审批手续,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各相关部门积极共享网络资源,尽量从网络中获取参保人员的材料信息,建立多部门联动的网络大平台;再次,应提高社会保险待遇给付效率,规范业务办结时限,确保社保待遇基金可以及时准确的到达参保人员手中;最后,还应建立相关的绿色通道,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减少或杜绝参保人员得不到社会保险保障的现象。

3.建立农民工专门的社保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农民工社保权益,使其应参尽参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社会保险正常运行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该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社会保险和应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但农民工作为游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边缘人”,无论是城市职工社会保险还是新型农村社会保险都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因此制定专门的《农民工社会保险法》已势在必行,通过法律的约束力来规范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最大限度的将农民工纳入到社保体系中。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

1.打破原有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统账结合”模式,企业为农民工缴纳社保费用应单独列账,方便农民工在迁移时携带并且在满足条件时可以及时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而不应沉淀在当地城市社保账户中,补贴对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历史欠账。

2.根据新生代农民工较强工作间歇性,应允许农民工缴费间断且以间断性的缴费进行累计,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时不受最低时限的约束,只要参与缴费即可按照个人账户的余额按比例享受社保待遇,降低保障门槛,使农民工得到普遍实惠。

3.建立相应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与新农保相互转入机制,逐步改变社会保险制度的多模式现状,努力实现社会保险全国一体化建设。一方面使得社会保险制度在建设时要统括全国,是农民工即能随时随地参保,又能方便领取;另一方面,社会保险的制度建设要打破行政上、地域上和户籍上的壁垒,实行统一的标准。

(三)重视对女性农民工的保障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女性农民工加入到城市打工一族中,她们凭借心思细腻,心灵手巧,善于沟通,勤劳整洁等优势得到三产企业的认可,作为这些打工者的保障后盾,社会保险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对女性农民工权益的保障。

1.及时结合新政策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从2013年底开始我国开始放宽单独二胎政策,也就意味着一系列相关措施要进行调整,生育保险制度就涉及其中。在生育保险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重点加强资金和政策两方面的调整。如在资金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生育保险的财政补贴,使女性农民工能够在休产假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资金保障,不因为生育二胎而有所区别或降低,还可以适当减免女性农民工常规产检费用,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在政策方面,对高龄产妇应适当予以保护,可以适当延长大龄产妇的产休假时间,做到规划科学合理。在监管方面,生育保险机构应加强稽核力度,杜绝企业对女性农民工的少参漏保现象,保证社保基金的收支规范化。

2.法律约束与制度建设同行女性农民工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性承担着生育、哺乳、抚育子女的大部分职责,保护好女性劳动者的自身权益是社会保险的直接责任,同时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从旁协助。在女性的生育、哺乳等特殊时期应加入到医疗、生育、失业等社会保险的联动机制中,并且有法律保障这些联动机制的运行。

3.适当提高女性在患病特别是妇科病时的医保报销比例。

4.保障女性农民工的既得报酬不低于同等劳动强度的男性农民工。

(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中应重视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调节作用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因为其工作年限与工作经验等因素的限制收入水平处于农民工群体的中下游,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处于最低标准线,也就是说,新生代农民工是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险作为社会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承担着保障低收入群体利益、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责,在制定社会保险制度时应充分考虑社会保险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以解决农民工的福利不足问题。

二、结语

第2篇:社会保险论文范文

1.1社保工作公开有效

社会保险信息化的实现,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进行办公,人们可以在网上及时查询到所需要的社保信息,同时能够更快捷的在网上了解到社会保险政策信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也能够随时接受公众监督,有利于社保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改时。利用社保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信息进行分类采集,根据所采集的信息测算各种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这对于全面收集和反映社会业务的进展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对各项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映,,不仅有利于监测和预警,同时也为决策和制定政策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1.2社保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随着社保人员不断增加,社保基金的金额不断增长,这就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不仅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而且计算上也较为复杂。社会保险信息化的实现,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异地备份、计算和分析,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确保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有效的实现社保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流程更加规范,传统管理方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迎刃而解。

1.3社保整体效益充分发挥

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不仅增加了社保业务的透明度,而且给参保人员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使社保体系的整体效益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来。同时借助于信息技术对社保体系进行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项目繁多及管理成本高的问题,而且实现了信息共享,将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效益更好的发挥出来。

1.4社保制度规范科学

首先,业务流程得到优化。同类业务实现合并处理,降低了劳动消耗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其次,办事程序实现规范化。明确各类业务办事程序,制定相应的制度并严格执行。最后,规定管理权限,严格规定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业务管理范围,杜绝越权办事的现象发生。

2加快推动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优化的措施

2.1完善社保信息化业务流程,健全社保信息化规范体系

国家应出台标准化的信息化建设规程,使各地区社保服务站有可参照的标准,以便于进一步改进业务服务流程。同时,各地应根据社会保险信息化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与国家标准相呼应的社保信息化标准体系,确保社保各类业务代码的规范与统一。另外,应建立全国联网的数据库,构建全国一体的信息化服务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各地社保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交流、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2创新社保信息化发展途径,走与产业化相结合的新模式

借助于新兴媒体的独特优势,建设完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设备,扩大社会保险服务范围,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进程。在行政市范围内,建立社会保障服务圈,比如,设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当地老人提供生活援助和紧急救护服务,也可以建立社区医疗救助中心,为当地群众提供身体康复保健服务等等,既可以做好社保工作,又助于实现产业化经营。

2.3加强文档保密,保障个人社保档案的安全

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一般要涉及到个人的社保档案,可以说每一个数据都是个人的一份档案,之所以称为档案就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作为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人员就要时刻保持安全保密意识,尽可能地加强对个人社会保险缴纳资料的保密工作。除了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有效备份外,还要对重要的文件加密处理,防止重要信息的泄漏与遗失。现在的网络攻击比较严重,有必要针对这些恶意攻击展开必要的防御,下载安全证书,安装漏洞补丁,设置防火墙等等,定时清理一些垃圾信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优化。还需要注意的是最好电脑实现专职专用,如果是关于社会保险工作的数据就专门记录这些重要数据,不要夹杂其他另类信息。

2.4建立一支规范高效的团队

第3篇:社会保险论文范文

(一)社保基金资金不足

当前我国社保基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预算拨款、社会保险费等方面。近些年,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社保基金资金管理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每年财政资金投入社保资金数额也在加大,然而这只局限于政府行政层面,即财政部门的拨款,并没有从法律高层次上予以规范约束,且中央和个地方财政预算拨款的时间和额度并不固定,波动较大。再者,国有股减持收入是构成社会保险基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目前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险基金的工作至今未能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大量国有企业经营利润留存于企业,既没有形成可用的财政实力,也没有按照规定弥补社会保险基金不足。由于部门利益协调不一致,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至今未能就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划转社会保险基金的政策形成一致意见,更没有从法律层面进行规定。最后,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是当前社会保险基金的基本来源,但实务操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征收主体不统一、征缴比例偏低、征缴措施不力、欠费漏缴现象突出等。此外,由于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是依据国家有关规章制度执行,不受法律约束,没有强制性,实际操作中效果较差。

(二)社保基金管理投资效果不佳

管理投资运营是社保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部分资金得到很好的投资营运,社会保险基金基本给付的功能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体现。但是实践证明,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投资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尤其在保值增值这一核心环节。大体上,某些地区社会保险基金账户会有结余,但是实际投资收益是不尽如人意的,实际上是呈现出贬值的态势。从宏观方面来说,这主要是由于国家政策造成的,按照现有规定,基金投资只能投资于国债,购买较为稳定收益基金等领域,范围较窄,收益也不高。除此之外,社会统筹基金数额存在严重亏空,社会统筹账户基金账户与个人账户基金账户并没有实行真正的独立分开管理,且存在个人账户被挪用盗用的现象,这也是造成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局面的原因之一。

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以法律法规明确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渠道

制定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相关法律法规,有些实践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即使有些有法律或者部门规章,也显得滞后,导致现有的社保基金征缴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社会保险预算制度,确保社保基金收支平衡。尽快制定《国有资产划转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办法》。

(二)完善社保基金投入运营机制

建立严格的基金运营准入制度,现有的基金营运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这也是目前基金管理滞后不完善的原因之一。规范哪些机构可以拥有社保基金运营的资格,完善个人账户基金委托管理的相关条款并且规定健全社保基金托管人退出机制。

(三)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

进一步健全社保基金监管协调机制,目前社保基金监管理中的涉及的一些问题是由各部门协调部到位造成的,有的相互重叠,有的是真空状态,遇到问题互相推诿,形成监管盲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证监会,银监会等职能部门应该协调合作,明确各监管主体的职责范围,必要时能够形成联动机制,提高监督管理质量。

(四)加强社保基金监管

完善健全的社保基金监管法律法规,社保基金监管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端,制定对应的法律并加以实施,对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有效运行至关重要。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建立严格的执法队伍,完善的基金监管法律体系,这些举措得以进一步夯实社保基金监管的成果。

(五)适当拓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投资的渠道

第4篇:社会保险论文范文

①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虽然政府也先后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来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顺利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各个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的复杂情况,导致无法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制度,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机制存在很大的漏洞,例如,在企业中由于退休人员数量多、分布广等原因,部分退休人员死亡后没有及时申报,仍然继续领取养老金和保险医疗费,这种行为不但造成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损失,还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②相关宣传较为滞后

一直以来,企业在社会保险上的宣传都是较为滞后的,这种滞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宣传方式上的滞后,例如,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员工每天都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而企业还在继续采用传统的标语、演讲、大字报等方式来宣传社会保险,这种方式无法在员工的脑海中留下印象;二是,宣传时间上的滞后,大型企业一般来说还是能够紧跟政府的脚步的,而中小型企业由于种种因素在社会保险工作上专注的力度不大,导致员工了解的社会保险信息都是一些过时的信息。这样员工就认识不到社会保险的重要性,对社会保险制度顾虑重重,而相关的社会保险管理人员也无法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过程中态度散漫、效率低下,甚至挪用经费。

③新制度不符合需求

很多企业也按规定制定了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可依然未能达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的目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制定社会保险制度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现状,导致制定出来的制度并不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据笔者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过分的强调公平,对于效率却没有过多的重视,固然社会保险制度是一项福利制度,但是过于公平的话就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在制定企业的社会保险制度时,要将公平和效率摆在同等位置,做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④相关保险服务机构不够

社会保险并不是说只需提供资金就可以了,它还需要配套的相关服务。而就目前情况而言,社会保险履行相关义务的服务机构,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保险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服务机构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所以在服务机构的建设过程中,易出现资金缺口大、质量不达标、设施机构不合理等问题。近年来出现的企业员工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很大程度不是由于社会保险制度不到位造成的,而是因为相关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不够造成的。

2做好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随着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企业的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工伤保险等都实现了统筹管理,加强了对保险体系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但在面对新的工作形势、新的工作内容以及为了适应更加广泛的、内容庞杂的专业化管理需求,企业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实施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

做好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过程中,要对新挑战、新问题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对新思路、新举措进行积极的探索,同时,促使职工积极的参与到社会保险制度的制定中来。不仅要制定社会保险制度,还要制定相关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服务保障制度、政务公开制度以及绩效汇报制度等。从而保证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而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②加强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无论企业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及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多么的完善,如果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散漫、效率低下,那么在企业中推行社会保险只会成为空谈。因此,加强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对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在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中,笔者认为,要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保险管理过程中,根据具体需求设立合理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机构;二是,在选拔工作人员时,严格按照要求对岗位人员进行选拔和任用,不仅要对岗位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察,更要考虑到岗位人员的责任心、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等因素;三是,要加强对岗位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得岗位人员能够及时提高自身知识和素质,满足社会保险改革的需求。③彻底规范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以人为本”,将社会保险充分落实到每一个企业工作人员上,关心每一个企业工作人员,将为他们提供便利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其次,加大社会保险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介来加深员工对社会保险的了解程度,使社会保险工作能够得到员工的支持;最后,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要符合国家的社会保险管理要求,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④构建高强度的信息化系统。传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模式投入高、效率低,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因此,要构建高强度的社会保险信息化系统来提高社会保险管理的工作效率。例如,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层次清晰的数据资源库,不但解决以往社会保险管理中信息数量庞大、难以及时查阅和更新的难题,还可以节约开支。

3结语

第5篇:社会保险论文范文

在社会保险信息系统设计时需要充分的考虑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作好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工作,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同时不宁做好备份和恢复工作,使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2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2.1一体化的业务体系结构

社会保险系统属于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其是在参保单位、参保人基本信息和定点机构管理基础上后搭建起来的,主要包括业务管理系统、宏观决策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而这其中业务系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为整个应用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总体的基础服务,在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的整个过程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宏观决策系统方面,通过常规统计分析、深层决策支持、精算支持等方式.为领导提供劳动保障的各项指标分析数据,并为社会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进行测算。公共服务系统将为广大参保人提供更多、更好、更贴近生活的服务功能。目前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中需要深入分析和把握社会保险关系产生、变动、转换、续存、中断、终止及其条件内在的联系,形成公共业务与专项业务相结合、征集与支付相隔离、待遇与缴费挂钩、公平与效率结合的机制,建立了以社保关系管理系统为中心,并与财务系统、多媒体系统即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的管理框架,确保社保关系、社保基金管理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2.2网络系统体系结构

在当前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技术标准规范下,同时与实际业务情况有效的结合后,劳动保障系统业务专网的安全支撑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得以建立起来,通过该平台有效的与上级数据中心的社会保险信息进行交换和共享,而且通过广域网与上级有效的连接,与医疗机构实现了互联。由于以太网技术的网络拓扑结构具有较多种类,当前我们在网络系统体系结构构建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星型拓扑结构。利用以太网技术进行网络系统体系结构构建过程中离不开交换设备和终端设备这两种基本元素,而且需要采用双绞线来对这两种设备进行连接。在局域网络中可以采用分层结构,网络可以以高性能以太交换机作为主干节点,同时下联二级网络节点。还要对网络进行VLAN划分,利用支持第三层交换的交换机和路由器来完成不同VLAN间的通信,有利于更方便进行网络管理。

2.3数据系统体系结构

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数据分布按照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为了保障系统的效率和安全,各级系统的业务数据、交换数据与宏观分析数据应分区设立,分别设立在生产区、交换区、宏观决策区几个逻辑工作区中。通过对社会保险的业务进行分析,理清数据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映社会保险业务数据全貌的数据模型,然后按照合理的分布策略将这些数据分布到不同的物理地点上去,并且保证数据之间的一致性。从数据物理存在形式来讲,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数据以数据库和数据文件作为主要存在形式,对于社会保险管理和服务的日常事务、信息服务、决策和公共服务等数据通常都在数据库中进行存放,而与相关业务部门有关的接口数据则存放在数据文件中。

2.4安全系统体系结构

应用安全方面采用安全的应用体系结构,所有客户机只能访问虚拟服务器安全的应用架构,即统一接入的方式,统一的组件调用方式。采用安全的A2A实现方式:采用webserVices实现与定点机构之间的电子化业务协作。采用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加密、访问时间控制等确保系统体系结构的安全性。网络安全方面采用防火墙用以防范病毒。数据库安全方面,所有客户机只能通过应用流量控制器、web应用服务器才能访问数据库,数据库的访问用户仅为web应用服务器。

3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