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范文

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精选(九篇)

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

第1篇: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范文

Halloween

Halloween is an autumn holiday that Americans celebrate every year. It means holy evening, and it comes every October 31, the evening before All Saints‘ Day. However, it is not really a church holiday, it is a holiday for children mainly.

Every autumn, when the vegetables are ready to eat, children pick large orange pumpkins. Then they cut faces in the pumpkins and put a burning candle inside. It looks as if there were a person looking out of the pumpkin! These lights are called jack-o‘-lanterns, which means Jack of the lantern.

The children also put on strange masks and frightening costumes every Halloween. Some children paint their faces to look like monsters. Then they carry boxes or bags from house to house. Every time they come to a new house, they say,Trick or treat! Money or eat! The grown-ups put treat-money or candy in their bags.

Not only children, but most grown-ups also love Halloween and Halloween parties because on this day,they can disguise themselves as personages or ghost as their imaginations will lead them. This bring them the satisfaction of being young.

万圣节前夕

万圣节前夕是美国人年年都会庆祝的秋季节日。它的意思是“神圣的夜晚”,在每年的10月31日,也就是万圣节前夜。但实际上这不是一个真正的宗教节日,而主要是孩子们的节日。

每年秋天蔬菜成熟可以食用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挑出大个儿的橙色南瓜。然后在南瓜上刻上一张脸,把一根点燃的蜡烛放在里面。看起来就好像有人在向南瓜外面张望。这些灯就叫做“iack-o‘-lantems”,意思也就是“杰克的灯”。

每年万圣节前夕孩子们还戴上奇怪的面具,穿上吓人的服装。有些孩子把脸刷成怪物。然后他们拿着盒子或袋子挨家挨户串门。每来到一个新房子他们就说:“不款待就捣乱!给钱还是吃的!”大人们就会把用来招待的钱或糖放在他们的袋子里了。

不仅孩子,许多成年人也喜欢万圣节前夕和万圣节前夕晚会。因为这一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把自己装扮成名流或幽灵。这会带给他们年轻的快感。

第2篇: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范文

关键词:“3+2”专业;英语教学;翻译教学

一、翻译教学的必要性

1.目前我校“3+2”班级选用的英语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语教材,而教育部门关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8级、9级的语言技能要求中指出:“能做一般的生活翻译,如带外宾购物、游览等”,“能做一般性口头翻译”,建议开设英汉初级笔译,初级旅游英语,初级经贸英语等。所以,目前在“3+2”班级中引入翻译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2.“3+2”专业学生将于二年级下学期期末参加由高职院校组织的遴选考试,以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所出的英语遴选试卷为例,句子翻译是每年的必考题型,所以加强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3.“3+2”学生通过遴选考试升入高职院校以后需要参加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三级考试题型的第三部分综合测试中有句子翻译的题型。如果在中专阶段不重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那对学生将来参加英语等级考试肯定是不利的。

二、翻译教学的现状

1.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翻译教学的忽视

翻译是和听、说、读、写并列提出的五大技能之一,而从初中开始,英语教师强调的就是听、说、读、写,将译抛在了一边;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以后,很多教师认为会说简单的句子,能听懂简短的对话,能看懂简短的文章,就可以胜任将来的工作需要,所以一直没能翻译这一基本技能重视起来。其实,听、说、读、写、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有其内在联系,其作用是相等的,因此,需要英语教师转变观念,注重学生五大基本技能的协调发展。

2.教材缺乏系统的翻译知识

目前我校“3+2”班级选用的是普高教材,在英语高考中直接考查翻译能力的分值不高,所以普高教材未将翻译教学作为一个重要部分,书中缺乏较为系统的翻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介绍,而教师也缺乏相应的翻译技能的培训,所以通常在课堂上也不太注意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3+2”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

3.英语课堂上涉及的翻译教学纯粹是为词汇学习服务的

以我校一周六天上课制为例,中专班级一周四节英语课,“3+2”班级是6节课。虽然课时增加了,但由于采用普高教材,难度要比中专教材高出许多,因此教学时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整体进度比较缓慢,所以整个课时不是十分宽裕。教师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能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已属不易,很难顾及翻译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即便涉及了翻译教学,也纯粹是为词汇学习服务的,即要求记单词和词组的时候要记住拼写、记住他们的汉语意思,很少讲解翻译技巧和策略,因此学生只会逐字逐词地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结构,往往出现译文生硬、结构混乱的现象,尤其是中译英的过程,烙上了明显的中国式英语的印记。这也是为什么一部分“3+2”学生词汇量尚可,却无法翻译出较为地道的英语的原因。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畏惧甚至讨厌翻译练习,在期中期末考试中,翻译题型的得分率较其他题型要低很多。

三、翻译教学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对外交流的日益突出,当今社会对各类人才在外语交流方面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外语交际应用能力,而翻译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翻译属于一种再创造的语言活动,翻译的过程就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过程,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积极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如,词汇、语法和句法等,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翻译和语言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需要教师将翻译教学融入平时的英语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整体语言学习的进步。

四、适合“3+2”学生的翻译教学方法

由于课时有限,无法开设专门的翻译课,因此,应将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1.注重学生翻译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翻译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在翻译方面的兴趣,学生只有对翻译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欲望。平时的翻译练习让学生感觉非常枯燥,毫无兴趣可言,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枯燥中给学生加点“调味料”。我常常会给学生出一些与字面意思反差较大的短语、句子或者谚语等让学生猜测并翻译,如lucky dog(幸运儿),black Smith(铁匠),to 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 等。由于实际意思与字面翻译出来的意思相差较大,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尤其对像汉英动物词汇错位翻译一类的谚语,如beard the lion(虎口拔牙), as strong as a horse(健壮如牛),a drowned cat(落汤鸡)等。每次在翻译练习之前让学生做上两题,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翻译方面的熏陶,使他们不再惧怕或者厌烦翻译。

2.加强学生词汇的积累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也是翻译的基础,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注意辨别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使学生了解词语的内涵与外延。我会不时地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找资料将问题弄明白,比如由imagine延伸开来的三个形容词imaginary, imaginative和 imaginable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词典或网络的帮助,明白了:(1)imaginary指虚构的,假想的,如an imaginary enemy(假想敌);(2)imaginative指富于想象力的,如an imaginative writer(富有想象力的作家);(3)imaginable,指想象得到的,可想象的,如 the only solution imaginable(唯一想得到的办法)。再比如在英语必修三Unit5中学到的词组manage to do,根据中文学生知道是“设法做某事”,然后让他们和以前学过的try to do(努力做某事)做比较,通过对比后,学生明白了manage to do表达的是“设法做成某事(最终是成功了)”,而try to do只是“努力做某事(结果不一定成功)”。通过这样的引导,促使学生在翻译时对用词进行斟酌选择,从而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当然我也会适时教给学生一些当下流行的词汇,如bird flu 禽流感,“Clean Your Plate Campaign”光盘行动, haze雾霾, AQI( air quality index) 空气质量指数等,让学生在学习词汇的同时能体会到与时俱进的新鲜感。再比如,在刚结束的全国新版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中出现了“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丝绸之路”等词汇,我也在课堂上作了介绍,先引入了网络上出现的被称之为“神翻译”的各类离奇答案(如四大发明:starfarming或F4,火药:TNT或firemedicine等)让学生笑过之后进行讨论,最后才公布正确答案(如四大发明: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火药:gunpowder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了,也在无形中扩充着他们的词汇量,为他们翻译能力的提升不断“添砖加瓦”。

3.强化基本句型的学习

英语的基本句型有五种,即: SV (主+谓); SVP (主+谓+表);SVO (主+谓+宾); SVoO (主+谓+间宾+直宾);SVOC (主+谓+宾+宾补)。从基本句型入手,帮助“3+2”专业的学生学会分析句子,只有了解和熟悉了句子结构,才能摆脱逐字逐词翻译带来的句子成分混乱、句不成句的现象。

4.发挥教材实例的作用

由于受课时限制,无法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翻译理论和技巧,只能利用教材中的具体实例,讲解一些基本的翻译技巧和策略,比如在讲授课文时,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句子供学生进行英译汉练习,然后对学生的翻译进行修改和讲评;或者以课文练习册、作业本上的翻译题为素材,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与同伴讨论完成,第二天在课堂上选择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在讲评过程适当地穿插一些基本翻译技巧的介绍,如直译、意译、增词法、省略法等,将翻译教学渗透在课文学习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翻译能力和阅读能力。

5.注意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翻译的过程多少会涉及一些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这样的背景知识的积累也有利于扩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知识面。同样以英语必修三unit5为例,该单元的主题是Canada―“The True North”,阅读课文的标题是A Trip on “the True North”, 那到底“The True North”对于加拿大有什么特殊含义呢?通过介绍加拿大的基本概况后,学生了解到了加拿大位于北美洲的北部,从地理位置上讲属于“真北方”, 而且加拿大的国歌O Canada中有这样一句“The true north strong and free(真北方,自由而强大) ”,学生由此明白了“The True North(真北方)”是这么来的。当然阅读课文标题中的“The True North”其实指的是一列叫做“真北方”号的火车。

6.加强课外英语材料的阅读

“3+2”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是非常扎实,所以,我建议他们阅读带有中文解释的刊物,比如,《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等。很多学生从初中开始就在阅读这类刊物,且内容贴合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易于接受,可以帮助锻炼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从而促进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翻译教学并非易事,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将翻译教学融入日常的英语教学中,由浅入深,慢慢渗透,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可能因为方法不当或者难度太大而打击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作为“3+2”专业的英语教师,应加强对翻译教学的重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不断创新翻译教学的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为他们日后参加遴选考试、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甚至是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第3篇: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范文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旅游英语 翻译策略

一、前言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旅游大国,出境游的旅客逐年增多,来我国旅游的国外游客也呈增长趋势,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这对旅游行业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旅游英语的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很多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还需要了解景点的地域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好的翻译可以更加吸引游客,向国外游客传播中国文化,带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运用生态学翻译旅游资料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很多旅游翻译都不够精准,在翻译中存在很多病句,甚至翻译错误,这样则会给很多游客带来一定的误解,不能够很好地吸引游客。在生态翻译学下采取一定的翻译方法,提高当前旅游英语的翻译质量势在必行。

二、生态翻译学的释义

生态翻译学是从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出发来对翻译作品进行选择,在翻译中带有另一种语言的特色,起步于2001年,全面展开于2009年,以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路生态作为研究对象。生态翻译学的发生和发展,既有全球因素,又有中国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人为因素。生态翻译学在21世纪之初被提出并不断发展,既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其三个立论基础是其客观性、存在性和可持续性,翻译原则是多维度的选择,最能反映旅游翻译生态环境的是语言、交际、文化三要素。用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方法适应性的选择转换,对于旅游英语的翻译起着重要作用。

三、用三维转换方法进行旅游英语翻译

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为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之间,适应性的进行相互转化,具体翻译策略上则是,相应的在旅游翻译中加入英语文化,同时保留汉语文化精髓,合理的将其表达出来给游客讲解,吸引游客。

1.语言维的转换。语言维的转换就是,翻译者在进行旅游翻译时,要充分结合英语的语言生态,英语旅游文本多是对于景物的静态描述,汉语旅游则多是对于景物的动态描述和观后感受,英文对于表达时的时态和语态的变化使用比较详细,所以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注意把握两种语言的属性,将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相结合,相互转换,做出适合的翻译。在景点介绍时,英语翻译不同于汉语翻译的押韵、对仗,英语比较简洁、直观,所以在翻译时,要进行相互调整一下,同时注意两种语言的平衡性。

例:Night Thoughts

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

翻译: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中比较对称,译文朗朗上口,比较具有诗情画意。

2.交际维的转换。交际维的转换就是,翻译者在进行旅游翻译时,要注意原语言的交际意图是否能在翻译中体现。在用英语给游客介绍景点的时候,要注意表达的侧重点,让游客能够很好理解翻译,并能够让游客在英语翻译中感受到汉语的文化气息,对于不起交际作用的翻译,可以直接忽略掉,言简意赅,语言流畅,更好的与游客之间进行交流。景点名称一般都有专用的英文名字和国际通用的名字,在进行翻译时,一般使用通用名字进行直译,比如:the Great Wall(万里长城)、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不过也有很多景点直接进行音译,比如:Hawaii(夏威夷)、Hollywood(好莱坞),这些音译逐步为游客所熟悉。在旅游中也有很多专业用语和混合式用语,如:go vacationing度假,one-day tour一日游,boarding pass登机证。

例:Between the three famous towers, only Yueyang tower is the original building of Qing Dynasty.

翻译: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是座集历史、文化、艺术、旅游、建筑诸价值于一身的古建筑精品。

例中原文对于岳阳楼的翻译十分直观,游客可以在简洁的介绍中了解到这一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

3.文化维的转换。翻译者在对景点进行英语介绍时,要注意汉语言文化内涵和英语文化内涵的相互转换与结合,英语旅游翻译中,一般要对景点进行直观的表达,客观具体,而汉语则比较注重情景交融、寄情于景。在实际翻译中,翻译者要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直观准确的向外国游客讲解,所以翻译者要注意在翻译时文化维的转换角度。

四、结论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发展好旅游业,能够迅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翻译的准确度与表达的合理性,影响着两国的国际交往。使用生态学下的三维转换法进行对旅游英语翻译,可以有效提高翻译者的翻译水平,能够很好的吸引国外游客。

参考文献:

第4篇: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范文

1 影响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1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陈旧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广泛引用,一些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开展了多样的教学形式,但从整体上看,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模式仍显单一。一些院校在开展英语翻译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作为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翻译的最终结果,而忽视对学生在翻译学习或联系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如此一来,在这种缺乏师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受到严重限制。

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为了解决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短缺的问题,多数院校纷纷采取大班集中授课,这种课堂的翻译教学不可能会取得良好效果。因为翻译具有很强的主体性,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同问题不可能得到教师的一一纠正。学生只能靠参考答案与自己翻译结果对照来找出自己译文中的不足,但仅靠参考答案学生根本无法了解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一地进行语言知识和翻译理论的讲授,几乎没有对学生相应的翻译技能培养,更不用说加强对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了。这些做法十分不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1.2 学生的基本功稍有欠缺

在翻译任何一门语言过程当中,词汇是最基本的素材,只有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才能使得在翻译过程中更为顺利。高职院校学生相对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其词汇量掌握较少,且不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词臆义,在翻译过程中一碰到有生僻词汇便查找字典,这严重影响到翻译的顺畅性,容易使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烦躁的情绪。

人类语言都是人类文化的结晶,语言中满载使用该语言人群的文化,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仅是对语言表层意思的转换,更是对其中文化的转移。高职院校学生在翻译课堂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不知道整个译文背景的情形下很容易导致翻译过程中出现错误,甚至感觉无所适从。此外,在翻译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们对西方人思维方式不了解的话也将严重影响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构建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2.1 加强高职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高职英语翻译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去了解学生的兴趣、基础、问题所在,根据这些情况来对学生分组展开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优异译文要进行积极评价,以激发他们更高的翻译热情。对于那些基础稍差的学生要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应该摈弃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前,教师应该提前向学生们交代课堂的授课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相应的教学活动,使他们在课堂中能积极发现问题,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建议。

其次,要对高职英语翻译课堂教学进行效果评估。翻译是一门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技能课程,要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估需要遵循相应的依据,选择最能反映学生翻译技能水平的指标和方法来测量。当前我国对翻译能力水平的检测主要通过口译和笔译两种方式来完成。然而,因为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间的信息传化,所以客观的翻(下转第89页)(上接第23页)译水平检测需要将学生处于实际翻译中,通过创造场景来测试学生的翻译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在临场翻译过程的主观能动性。在测试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选用题材和场景要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映出学生的真实翻译水平,从而对高职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估。

2.2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翻译能力

首先,加强双语对比学习,强化翻译技能培养。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中英文两种语言在语法、句型、语序等方方面面的差异。例如让学生们了解英语句子是主语显著,而中文句子是主题显著;英语注重句型,而汉语注重句意;让学生们了解英语与汉语直接句子各部分的位置的先后不同,等等。通过这些双语的对比理解,对学生准确把握句子含义,做到准确翻译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通过双语对比把握汉英之间句子表达的结构,在尊重原文原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在翻译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翻译不仅仅是将一种文字变成另一种文字,翻译更是一门艺术,

要掌握好这门艺术需要掌握相应的语言能力。这种语言能力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遣词造句功底、能够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把握、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及政治经济有一定的了解等等。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在讲授相应课文时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体会佳作的遣词造句,让他们去感悟作品中语言带来的心灵震撼。另外,教师可以相应地开展翻译欣赏课程,把一些名家对国外作品翻译的佳作与学生共同欣赏,让学生同样根据原文进行翻译,然后进行两者对比,找出问题及差距,及时改进,并进行总结心得。

3 结语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桥梁,更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纽带。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当前影响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总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湘伶,张琳.融翻译能力培养于高职英语教学之中[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

[2]张莉.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改革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6).

[3]李领军.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改革初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第5篇: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疆外宣英译,多元系统理论,边缘性,充分性,本土化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领域的对话日趋频繁,新疆作为中国的一个子系统也逐步参与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中。新疆外宣英译活动频繁也是史无前例的。笔者打算结合埃文· 佐哈尔创立的多元系统理论对新疆外宣英译呈现的特点进行描述。

二、理论简介

多元系统理论是埃文· 佐哈尔与20世纪70年代在发展了俄国形式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将翻译作为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来看待。他认为语言、文学、政治、意识形态等是相互作用的若干元素的混合体,他们共同构成一个多元系统。这个多元系统是动态的、异质的、系统的。他描述了动态分层和系统产品,还强调系统的历史性,不能把历史事物错误的看作一系列互不相关的事件(1990)。随后佐哈尔的弟子,著名翻译理论家,以色列学者吉迪恩·图里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他主要对影响译者的因素进行了描述。他认为译者所从事的翻译行为要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主流诗学和赞助人等因素的影响,不受外界潜质的文本是不存在的,翻译行为并非真空,译者要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来筛选文本。他提出了三类规范:初始规范本土化,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由此衍生出翻译策略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翻译选择的陌生化和本土化(1995)。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西奥·赫曼斯(2004)继续发展了多远系统理论,他认为图里的规范提醒我们,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同一,译者的介入无法避免,无法被清除。国内最早对多远系统理论译介的是杨自检教授,随后张南峰(2002)、谢天振(2002)、廖七一(2004)等也分别作了译介和评论。张南峰教授认为“多远系统理论是跳出文本外对翻译进行研究”,谢天振教授评价说,“该理论对中国汉译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辜正坤,刘宓庆结合该理论形成了新的翻译理论假说。该理论摆脱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角度解读翻译的缺陷,翻译活动推向了前台,放在大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探讨

三、对新疆外宣英译的解读

1.新疆外宣英译的边缘性与发展性

多元系统内的各子系统地位不平等,有的处于边缘,有的处于中心,他们之间处于斗争和交替中。从《西域翻译史》(热扎克·买提尼亚孜,1997)和《新疆现代翻译史》(陈世民,1999)中,我们发现新疆翻译从周朝开始直至近代,主要存在于汉语和西域个少数民族语之间,其次是与俄罗斯,中亚各民族之间的翻译交流。英译活动在新疆翻译史上几乎是一片空白。虽然有极个别的作品,如《福乐智慧》《江格尔》等被外译,也是由他国人根据他们的需要节译的。新疆外宣英译在新疆翻译史上处于边缘地带。

直至90年代,随着国家倡导以开发新疆的旅游资源带动全区的经济发展,有些书籍不断被译成英文:《神秘的塔里木》、《克拉玛依奇观》、《中国乌鲁木齐》、《新疆新貌》、《福乐智慧》。随着新疆英语教育和对外的发展,新疆也开启了英文网站,新疆电视台也有了自己的英语频道,新疆各地成立了一些对外翻译公司。新疆大学与2001年起本土化,开始招收翻译方向的硕士,一部分学者开始参与全国英译汉,汉译英的探讨。《语言与翻译》,《新疆大学学报》及全国其他期刊上不断有关于新疆地名,新疆旅游,新疆饮食等英译规范探讨的文章。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新疆外宣英译初出茅庐,在中国外译系统中还处于边缘地带,翻译理论发展还很弱小,翻译实践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新疆外宣英译这个子系统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张力,新疆外宣英译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而发展起来。

2.新疆外宣英译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主流意识形态对翻译和翻译策略有很大的影响(埃文·佐哈尔,1990)。新疆外宣英译在文本选择和译者的翻译策略上受到译者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纵向观察中国外宣英译书目名称:《神秘的塔里木》、《克拉玛依奇观》、《中国乌鲁木齐》、《新疆新貌》、《新疆旅游》等,英译书籍主要集中在旅游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中国发展新疆的以旅游为先锋带动全疆经济发展(邓新民,2000)的政策上。而西方译者对新疆的英译因受其固有的对新疆的认识而出现片面性和错误的解读。如:though 250 years of Chinese control,Xinjiang retains a lot of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David Levinson,KienChristenson,1999)从译者用“250 years of Chinese control”可以看出他有意曲解新疆的历史。而整句话更反映出他所在的意识形态对新疆心怀叵测的政治意图。而这就需要我们新疆本地的译者站在爱国,爱自己的家乡的立场上清楚明了地给以回应。不能让我们在解读自己的文化上出现“失语”现象。

3.部分新疆外宣英译的不充分性和不可接受性

段连城指出,外宣英译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图里在解释“翻译规范”时,将其称为‘可接受性’和‘充分性’(1998)。目标语读者的接受性是译者在外宣翻译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译者在进行外宣英译时,应了解外国人对我国外宣英译的普遍的态度.外国人认为中国的大众媒介过于呆板,我国读者喜欢的华丽抒情性的文体,在外国人看来只能是减少传播的清晰性和效果,甚至被认为是空洞和冗长,夸大宣传。而有些文本直接用中国的计量单位,或使用修饰性的计量给人以信息不明了的感觉。新疆外宣英译存在此类问题,请看以下的译例:

(汉语文本略)

Since the first day whenXinjiang People’s broadcasting station started in the early period after the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ighur and Chinese have been usedat the same time and then Kazak, Mongolian and Kirgiz languages were used later.(余言,向京,2009)

中国人喜欢用“早些时候本土化,什么什么事情过后,后来,曾经”,等中国人自认为的大事来表示时间段。殊不知,这只会令外国人费解,增加文本解读的信息量。上文中的“early period”到底早在什么时间,不得而知,还不如直接告诉那一年的时间为好。以及“later”,直译为汉语的随后,但在时间差上,与汉语的随后有一定的差别,汉语的随后强调动作发生的快,而“later”并不强调这一点。所以该英译文本内容拖沓,简单的信息被复杂化,令人费解,其结果是削弱了英译文本的可接受性,宣传的充分性也受到了挑战。

4.新疆外宣英译的“本土化”

虽然我们在外宣英译时,将读者作为影响英译的因素之一进行考虑,但作者和读者不是评判译文的唯一标准(埃文·佐哈尔,1990)外宣还在于宣传自我,让外国的读者了解到不同于他们本国的别样的风土人情或是打破他们“凭借想象捏造出来的形象”(萨义德),这样就不能按照尤金·奈达所谓的“译者必须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来进行翻译,而是让“异质的东西”(埃文·佐哈尔,1990)存在,创造一种陌生化的翻译,旨在体现“本土化的翻译”(姜秋霞,2009)。本土化的翻译是杨宪益在英译《红楼梦》时保留的风格,他认为宣传自己的文化就是要保留自己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新疆文化的“多元性”和地缘政治(唐立久本土化,2009)和新疆通用语言的多样性就决定了宣传新疆文化,就要如实将新疆文化最本质的东西展现给世界读者,其一来打破部分国家对新疆的蓄意的捏造,其二让的文化走向世界。(汉语文本略)

Turpan Basin lies in the middle of the Xinjiang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nd between 41 and 43 degrees north latitude, a littlehigher than Beijing or New York City. But the basin has more extremetemperatures than most places on similar latitude because of its landscape. Thebasin’s landscape is very unique. About 2,000 square km of the basin is morethan 100 meters below sea level. The lowest point, the water surface of Aiding Lake, is 155 meters below sea level, and is the second lowest place in the world,trailing only behind the Dead Sea. Mountains, some of which stand a fewthousand meters tall, surround the basin. The mountains keep humid, cool airfrom entering the basin and trap heat in. The weather in the basin is extremelydry, with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of no more than 16 cm. Extreme heat anddryness cause high evaporation,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big rivers to survivethere.

The secret to Turpan’s survival is the Kerez irrigation system, a network ofwells connected by underground channels, which takes full advantage of theunique landscape.(Wang Hairong,2008)

该文本即从读者接受角度出发,也成功保留了新疆文化的核心。首先,简单明了将吐鲁番的气候状况及其成因,并在讲述气候成因过程中清晰呈现了吐鲁番的地理位置、地貌,并让外国游客了解了吐鲁番不同于西方现代的灌溉技术。内容新颖、丰富但不刻板。其次,对吐鲁番和坎儿井的名称英译上,遵循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有关规定,“译名处理以当地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名称谓为译名的基准。”(谢旭升,2009:112)

四、结语

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使新疆对外宣传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新疆外宣英译是新疆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但新疆外宣英译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对外宣传中处于边缘地位,新疆外宣英译中存在大量的受意识形态影响和译者解读不到位的不可接受性文本。新疆外宣英译想从边缘走向中心,还需处理好在原文与意识形态,读者接受性之间的关系;译者也需加强对新疆文化的深入解读。

[参考文献]

[1]Even -Zohar, Poly-system Studies,Poetics Today11.1:53-72,1990.

[2]David Levinson,Kien Christenson,Xinjiang,Encyclopedia of Modern Asia, Volumn 6,1999.

[3]Toury ,G,DescriptiveTranslation Studies and Others[M] .

[4]陈世民.新疆现代翻译史[M]. 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

[5]段连城.对外宣传理论初探[M]. 中国建设出版社,1988.

[6]邓新民.推动旅游发展,促进西部开发[J]. 旅游,2000,4.

[7]辜正坤.当代译学建构理论略论[M].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8]姜秋霞.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9]廖七一.多远系统[J]. 外国文学,2004,4.

[10]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11]热扎克·买提尼亚孜.西域翻译史[M]. 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

[12]唐立久,崔保新.发现新疆[M].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13]谢天振.多元系统论[J]. 中国翻译,2002.

[14]谢旭升.特色汉英翻译教程[M]. 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

[15]余言,向京.中国新疆事实与数字[M].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

[16]张南峰.多元系统论[J]. 中国翻译,2002,4.

第6篇: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范文

[关键词]科技英语 翻译 过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222-02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是一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应运而生的民营高校。从建校初期就确定了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向。在这种培养模式的大前提下,各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实用的科技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科技英语文体在词法、句法以及语篇方面的特点,通过典型科技资料的阅读和翻译,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翻译能力。

阅读的目的在于理解,理解的目的在于准确翻译。针对阅读理解,我们采取了“以科技英语文体特点为切入点、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法”;针对提高翻译能力,采取的是“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法”。本文专门论述此种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法的探索和实施过程。

一、以过程为导向的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法的必备条件

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奠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过程为导向的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之一。该教学法的着眼点不是将科技文献资料翻译的如何好,而是了解、熟悉并掌握整个翻译路径。因此,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语言水平的要求同样很高,另外还要有合适的教材。

(一)双师型的教师

华桥外国语学院经过了精心的建设和发展,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师具有多年的光、机、电文献资料翻译实践且从事科技英语翻译教学和研究数年,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教研能力,属于典型的双师人才。

(二)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从实用性、应用性和代表性出发,我们筛选了21世纪发展空间大、市场需求广、就业机会多的光、机、电、算技术相结合的文献资料;遵循拓展性、实效性和难易适中性三个原则,确定了包括激光、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机器人、汽车夜视、污染物探测、医疗仪器等内容的教学资料并做了与之匹配的PPT;向学生传授科技知识、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科技英语翻译的原则及技巧。

二、以过程为导向的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法的实施

翻译课的传统教学往往从理论讲起,紧跟着是词汇、句子、段落、篇章的翻译,中间还会穿插语言学和翻译知识。根据华桥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科技英语翻译课的教学大纲,我们正在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译前的导入十分重要

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翻译任务之前,要对相关专业知识做信息性的介绍,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发挥其想象力,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和获取知识的欲望。例如翻译发光二极管方面的英文资料时,借助PPT向学生说明LED光源的特点:(1)使用电压低,很安全,适用于公共场所;(2)功耗低,比同光效的白炽灯减少80%;(3)体积小,可制备成各种形状的器件且适合于易变的环境;(4)寿命长,能达到10万小时;(5)响应时间快;(6)对环境无污染;(7)价格低。鉴于LED的自身优势,目前主要应用于显示屏、交通信号灯、汽车用灯、照明。联想到长春人民大街两侧美化兼照明的小灯泡(LED), 还有购物中心和火车站的大显示屏,学生自然就会产生十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二)提供必要的术语以保证翻译不偏向

学语言的学生初次接触科技知识会很蒙,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加之高中阶段知识的积累,逐渐会找到感觉。老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术语或半术语,并给予适当的说明或解释,确保翻译时准确选择词义,不偏离语义。科技英语词汇包括:术语、半术语及非术语。一个术语只有一个词义,如:laser-激光,robot-机器人,hologram-全息图。但一个半术语在不同领域意思各不同,如:power-功率,电源,动力,电力,机能,乘方,焦强,倍率。可见词义的选择是翻译科技资料的一大困难。

(三)交代有关翻译资料内容的主线,以保持始终如一的兴趣和正确的思路

例如在翻译“日趋成熟的非球面加工技术”一文之前,老师让学生带着若干问题去做翻译,包括“传统的光学系统常使用哪种透镜?”“现代光学系统采用非球面透镜有何好处?”“磁流变精加工技术的优势?”这些问题恰恰就是该文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应该学习、了解并掌握的知识点。心里装着问题,就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

(四)在“工作坊”里合作完成翻译任务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二课堂”不仅仅是一课堂的拓展,更是培养持续发展能力的极好平台。学生自由组合成4~5人的翻译小组,在二课堂的“工作坊”里自主学习,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翻译任务。然后,带着译文 进入一课堂。

(五)学生是译者,老师是评判者和指导者

在课堂上,各小组以表述形式给出译文;教师将发现的问题加以分析。例如学生翻译“太阳能电池制作工艺”一文时存在的问题:(1)半术语词义的误选。“cell”是一个半术语,词义很多,包括细胞、晶格、光电元件、电池、容器等,此处应选择“电池”词义。(2)对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句子的翻译难于摆脱句型的约束。例如:“PV cells made from an n-doped cadmium sulfide layer over a p-doped CdTe layer is a high-risk high-potential technology.”此句为主系表句型,学生给出的翻译修饰语过长,太啰嗦。其参考译文:薄膜光电池是在掺P 的碲化镉膜层上制备出掺n的硫化镉膜层,这项技术风险大,潜力也大。(3)名词化结构词组或句子的翻译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英语有一种少用动词的自然倾向,而汉语则有一种多用动词的固有习惯。由此可见,英语是“静态”的语言,而汉语则是“动态”的语言。同样现象也反映在科技英语中。由于汉语的负迁移影响,学生往往将英语名词化结构词组或句子翻译得十分别扭。例如:“Sawing of wafers results in loss of silicon as sawdust。”其参考译文:用线锯切割晶片,硅材会以锯削形式损失掉。(4)其他科技英语小知识处理不当。

三、教学效果与反思

采用以过程为导向的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法,学生进入的是与传统教学有着明显差异的教学课堂,双师型教师教学使学生逐渐学会并掌握科技英语翻译的思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完成若干份典型科技英语资料翻译之后,我们组织了“真枪实弹”的翻译,检查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资料来源于实习平台—光机电信息刊物,学生翻译小组将其作为“项目”来完成,查找有关中文资料以熟悉内容,统一用词,分工合作,连贯语篇,润色语言,感悟整个翻译过程。迄今为止,已有近十篇的译文发表在光机电信息刊物上。

在教学法改革实践中,我们发现文科学生面对科技英语翻译存在着心理障碍,会产生为难情绪。因此,适当的心理疏导能克服不自信,明确科技英语与普通英语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消除其神秘感,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过程。“过程”教学法犹如倒着走路,先体验,后归纳,经过反复实践,逐渐形成翻译思路,以不变应万变。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身认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英汉翻译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7篇: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范文

【关键词】旅游英语;机器翻译;年代信息;功能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旅游英语翻译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一直是应用英语翻译研究的热点[1][2][3]。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旅游业需要翻译的信息量急剧增加,仅仅依靠翻译人员进行翻译已经越来越吃力,而引入机器翻译技术进行翻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现有机器翻译理论下机器翻译所得到译文的质量显然无法达到旅游业的实际需求[4][5]。所以旅游英语的机器翻译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而在旅游英语中年代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从年代信息进行旅游英语机器翻译的研究是提高翻译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1.旅游英语文本中的年代信息

在旅游英语文本中年代信息出现的次数多,频率高,表达方式多样,这给相应的机器翻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下文所示,这是一段国家旅游局关于中国历史的介绍。

“After the Opium War in 1840, China gradually turned into a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 as a result of imperialist invasion. In 1911, the 1911 Revolution, led by Sun Yat-sen, ended the monarchy and on October 1, 1949, the CPC,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Mao Zedong, led the masses and establish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在这段英文中,涉及年代信息三处,有年代明确年代数字标志的4处,信息出现次数多。而且从分布上看,几乎每个句子都有年代信息,出现频率高。在表达上,这样的英文翻译对应的中文却是不一样的:第一个1840年,在中文一般表述为“鸦片战争”或“第一次鸦片战争”,该段英文译文是增译了时间信息;第二处的两个1911年,表示的内容完全不同,前一个是表示时间,后一个应该是“辛亥革命”中“辛亥”的翻译;最后一个1949年则是一个与常用汉语表达完全一致的表达方式。所以,年代信息这样多样的表达方式也增加了机器翻译的难度。

2.旅游文本的功能分析与年代信息的分类

针对年代信息在旅游文本中出现次数多,频率高,表达方式多样的情况,在机器翻译中首先需要对年代信息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可以依据年代信息在文本功能表达的作用进行。对于旅游英语的翻译,一些文本中年代信息是主要的功能,一些文本中年代信息是辅助的功能,因此可以考虑根据年代信息对文本功能有效表达的帮助程度将年代信息分为主要信息和辅助信息两类。

所谓主要信息,就是年代信息在旅游英语的文本中就是需要表达的主要功能,或者体现主要功能的主要媒介。相对的,辅助信息主要就是对时间的一般性叙述,其主要功能就是阐述某些特定的时间,没有更多的引申功能。

如广西柳州柳侯公园的简介有如下一段翻译:

中文:“柳侯公园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是柳州人民为纪念曾任柳州刺史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而建的历史文化名园。”

英文:“Liuhou Park was first constructed in 1906 in memory of Liu Zongyuan, the famous governor of Liuzhou and a renowned writer, thinker and statesman in Tang Dynasty(618-907)”。

文本中出现的年代信息有两处,一个是“清光绪”,一个是“唐代”。文本的功能是为了体现柳侯公园的一种文化底蕴,增强游客对柳州历史的了解,所以按功能翻译理论这是一种操作型文本,以引起游客游览兴趣为目标。两处年代信息的作用也不同,第一处年代信息就是为了表达1906年这个时间点,相对来说只是一种辅助功能的辅助信息,而后一个则是表达柳州历史悠久的重点“年代信息”,这就是主要信息。

3.旅游英语机器翻译中不同类型年代信息的处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年代信息在翻译时,一般可以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对于辅助信息以反映时间为标准进行翻译,对于主要信息则要根据功能进行翻译。而这在机器翻译中则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两种处理方法。

对于辅助信息,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年代,可以采取公元纪年等常见的翻译方式,一般以简洁明了为主。这时翻译形式一般从常用的年代表示方法选取,而选取的标准以尽量贴近原文为主。如前例“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中,可以表示为1906年,19世纪初等多种形式,最后仍以以原文有的1906这样的公元纪年作为翻译形式。

对于主要信息,相对就需要根据文本的功能需要,选择不同的参考时间坐标进行时间对比的同时突出相应的功能。这在一些操作型文本中尤为明显。

如对于丽江古城的简洁中有如下一段翻译:

原文:“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距今大约有800年的历史,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译文:“Built in the late Song Dynasty, 800 years ago, crisscrossed by the canals, bridges, the Old Town of Lijiang attracts tourists to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in the town.”

原文本来是根据汉字变化的一个典故突出丽江古城作为文化名城的地位,但是由于文化差异这是相当难表达的。所以,从文本功能出发,这是一段介绍丽江古城的旅游简介,是以招揽游客为目标的文本,那么就可以从突出其适合旅游的特点进行翻译。译文将这段典故翻译成游客花大量时间游览古城,这时年代信息突出丽江作为“历史”“古城”的载体更为突出。所以,翻译中为了突出这一点,保留了“宋末”“800年”两个信息,建立一种时间坐标系突出历史久远,而忽略了“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两个淡化历史坐标的内容。因此,在机器翻译中可以考虑采用建立历史坐标进行时间对比的方式进行主要信息的翻译。

参考文献:

[1]曾丹. 论导游词英译[J]. 中国科技翻译,2006,19(2):36-39.

[2]王君. 旅游英语的特点及翻译的路径选择[J]. 外语学刊,2008,5:111-113.

[3]陈刚. 应用翻译研究应是基于实践的研究――以旅游文本及翻译的多样性案例为例[J]. 上海翻译,2008,4:1-8.

[4]张春祥, 赵铁军, 杨沐昀, 李生, 时晓升. 机器翻译系统跨领域移植方法的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3):10-12.

[5]李秀英. 术语与机器翻译-实验结果分析与术语数据库的构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27(11):51-56.

基金项目:

广西高校科研2012年项目资助“功能翻译视角下旅游英语翻译中年代信息机器翻译的研究”(201204LX272)

第8篇: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范文

关键词: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谓语动词;动词英译虚化;名词法

1.引言

本文主要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中作谓语的动词英译的虚化法。本文所指的虚化,是指在汉译英过程中,采用名词法、形容词法、副词法、介词词组法、非谓语动词法和无形法来翻译汉语谓语动词。

2.结合《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 》分析动词英译的虚化法

2.1名词法

名词法包括翻译成名词、名词性短语和名词性从句。

例1: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

Chinas GDP reached 47.2 trillion yuan,an increase of 9.2% over the previous year.

在例1中汉语动词,“增长”采用了名词法翻译方法。把动词“增长”翻译成了名词性短语“an increase of ”,可以减少小句的数量,使文章更简洁。英语倾向于用名词表达汉语用动词表达的概念,即动作、行为、状态等,尤其在科技、法律、政治文体中更是如此。

2.2非谓语动词法

例2: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The system of subsistence allowances for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was basically in place,guaranteeing basic living conditions for the poor.

分析:原文的并列结构暗含因果关系,非谓语动词 guaranteeing显示出深层的句法关系,既译出“得到保障”,又连结前后。用现在分词guaranteeing作结果状语,表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之后所带来的结果。如果把它译为guarantee,就不会有这种效果。)

例3:交通运输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developed quickly,thereby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分析:在例3中的“发展”是实化翻译成“develop”,“夯实”则采用了虚化翻译法,用现在分词做结果状语,传达出“交通运输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结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如果两个都采用实化法来翻,就体现不出前后的因果关系,使句子结构更加复杂。

2.3无形法

例3: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

Chinas grain output increased for the eighth consecutive year,which has rarely been seen in history.

分析:例3中的“实现”在译文中并未出现,采用了虚化翻译法的省译法,避免出现两个动词的赘余,因为英语是一主一谓,把“八连增”翻成谓语动词要比翻成“realize”更能表达出“增长”的状态。

此外,在英译时还使用了形容词法和介词词组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研究结果

在政府报告这种政论文的谓语动词英译中,动词英译虚化翻译技巧的使用很常见。在虚化法中,名词法方法采用的最多。

3.2分析

在政论文英译中动词采用名词法最多。究其原因,如下:

名词法不仅在语篇的信息结构中举足轻重,而且也和其它语法或词汇衔接手段一样,对语篇的连贯、流畅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名词法这一过程直接导致书面语中句与句连接的更加紧密,小句数量的相对减少,从而降低了语法复杂程度。

名词法能够尽量摆脱动作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对过程的影响,降低语言人际功能的发挥,从而增强语篇的客观真实性。

名词法的选用与语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名词法是很多正式语体,如科技文体、政论文体、法律文体等的一大特征,因为这些语体经常涉及到抽象的概念,而且一般是书面语。大量使用名词性成分代替动词性结构能有效削弱整个语篇的动作感。

4.小结

从语言特征上来看,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在于:汉语是动态的语言,英语是静态的语言。因此,在翻译政府工作报告这类政论文的过程中,掌握汉语的“静态倾向”特征和汉语的“动态倾向”特征,转化思维方式,对提高译文的质量大有裨益。(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

参考文献:

[1] 杜素涛.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政治文献翻译技巧的运用 [J].今日南国,2008 (4 ):223-225.

[2]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3]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 4).

[4] .2012 年政府工作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0.

第9篇: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范文

一、英语代词成语化

英文中有些代词可翻译为汉语中的成语,使译文简洁明快。

例1:I knew nothing about the news.(我对此消息一无所知。)

例2:He does nothing every day.(他每天无所事事。)

例3:He knew something about the scandal.(他对这一丑事略有所闻。)

上述例1和例2中的代词nothing分别译成汉语中的成语“一无所知”和“无所事事”。例3中代词something翻译成汉语中的“略有所闻”。如果例1翻译为“我一点也不知道这个消息”,例2翻译为“他每天什么事情都不做”,例3译为“他知道一点那个丑闻”,与成语化译文相比,就显得不够简洁,不如成语富有表现力。

二、形容词成语化

英文中有些形容词或带有副词修饰的形容词也可以进行成语化处理,使译文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例1:That fellow is always talktive.(那个家伙总是滔滔不绝。)

例2:They were hungry for news.(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得到消息。)

例1中形容词talktive(健谈的)译成汉语成语“滔滔不绝”,例2中形容词hungry (饥饿的、渴望的)翻译成汉语成语“迫不及待”。

三、名词成语化

英文中带有形容词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成语,使译文言简意赅。

例1: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I decided to apply for a job ar Merrill Lynch.(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向美林公司申请一份工作。)

例2:He studied with great eagerness in college.(在大学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

英文例1中careful consideration 和例2中great eagerness 如果翻译为“仔细的考虑”和“极大的渴望”,就不如成语化译文概括力强。

四、动词词组成语化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可以把英文中的动词词组翻译成汉语成语,增强译文的表现力。

例:The old woman always has great sighs over her destiny.(那位老妇人总是对她的命运唉声叹气。)

五、数词翻译成语化

英文中带有数词的词组可以翻译成汉语成语。

例1:I haven’t have time to arrange everything so I’m all at sixes and sevens.(我没来得及把事情都安排好,因此心里七上八下的。)

英文at sixes and sevens 是“乱七八糟、心乱如麻”的意思,翻译为“七上八下”说明句中主语所处的状态。

例2:If my bargain is better than yours it’s because I was here earlier; first come, first served, you know.(如果说我买的便宜货比你好,那是因为我来得早,捷足先登。)

英文First come, first served 原义是“先到先招待”,这里可译为成语“捷足先登”。

六、介词短语成语化

英文中的介词短语也可以进行成语化翻译。

例:I cannot work out the mathematic problem. I’m at my wits’ end.(我算不出这道数学题。我束手无策。)

英文at one’s wits’ end 意思是智力和办法的枯竭,可译为“无计可施,黔驴技穷、束手无策、江郎才尽”。

七、英语成语对应翻译

英语中也存在大量成语,有些是和汉语相对应的,翻译时可采用汉语中相对应的成语。

例1.We should serve the people heart and soul.(我们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例2.We will spare no efforts to finish the job.(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去完成工作。)

八、固定句型成语化

英文中有些固定句型是可以翻译汉语成语,使译文简练利落。

例:It’s well known that China h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众所周知,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本文从英文词汇、固定词组和句型几方面对英译汉成语化翻译进行了初步探索。综上所述,在英译汉翻译过程中,译者可针对英文原文采用汉语成语进行翻译,使译文简洁生动形象,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理解。对英文原文进行成语化处理,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增强译文的概括力和表现力,从而实现翻译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