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再别康桥朗诵范文

再别康桥朗诵精选(九篇)

再别康桥朗诵

第1篇:再别康桥朗诵范文

一、用好背景材料,理解内容情感

背景是诗歌的前奏。学生在诗歌学习之前,首先要去了解本诗写作的背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内涵。诗歌是跳跃性很大的文学,人们往往难以清楚把握诗歌的主题,当了解了诗歌写作的背景之后,学生就会对照背景材料,心中豁然开朗。同样,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情感的诗歌就是一具腐烂的诗歌遗体,没有灵魂,诗歌就是无病。例如,我在进行《再别康桥》教学时,很费一番功夫:《再别康桥》是九年级下册的一首新诗,也是学生首次接触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作品。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情感,我做了如下尝试:

1、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我利用诗歌进行课堂精妙导入。我朗读一首短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并告诉学生这是一位著名的女性建筑学家的诗,让学生猜作者是谁,出示《林徽因传》中关于徐志摩在英国结识美丽聪慧并与之相爱的才女林徽因的内容,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自然引出作者,也为学生理解这首诗做了一个铺垫。

2、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生动的诗歌画面

在我出示课件简介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深情的朗读了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并希望学生展开想象,眼前浮现一幅幅画面: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荫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在康河中长篙子一点就把船撑了开去,结果还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斩了去。

3、赏析诗歌中美景,体味浓郁的文化氛围

康桥的自然美景让徐志摩钟情,而浓郁的康桥文化氛围使他沉浸其中,他受到了莎士比亚、拜伦、狄更斯、罗素等大家的影响,从此他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道路。以上内容,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康桥的风光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也了解了诗人在这里受到的文化熏陶。

二、反复朗诵,在朗读中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的语言凝练,在学习时不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更应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我在教学古诗时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我国很多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会诗词的画面美和音乐美。在《再别康桥》学生朗读后,学生便能体会出诗人在即将离开母校前,在夕阳西沉的黄昏,他来到康桥徘徊,在熟悉的坏境中,诗人的眼里,一切是那么美好,曾经给了诗人那么多快乐幸福灵感,也许就此一别再也见不到了,诗歌第一节中连用“轻轻的”末尾一节连用“悄悄地”表达出的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和轻柔的感情里那层淡淡的哀愁。

三、通过诗歌赏析,理解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

了解诗歌写作背景材料,反复诵读,进行赏析,体味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诗歌教学的流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再别康桥》教学中,当学生诵读了诗歌后,然后进行赏析:康桥在作者的眼里、心里是那么美,在中间几小节通过他熟悉的那些景物营造出美的事情。学生很容易找出“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接着,再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种景物描绘成一幅;体会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体会出宁静和谐的意境,“依恋―沉醉―欢欣”以及“夏虫为我沉默”隐含诗人无奈伤感的愁情。理解了中间几小节后,再读末尾一节,如何理解“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包含的内容情感有学生认为:这说明作者很潇洒的走,想抖落“离愁别绪,也有人认为是诗人不愿打扰心中喜爱的康桥的宁静和谐。

四、提升内涵,升华诗歌主题

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深入理解诗歌,挖掘诗词的思想美。例如,《再别康桥》教学结束后,在理解到以上内容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从徐志摩在剑桥学习时曾林徽因相爱却没有结局的经历,我们又可以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主题呢?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他们作出如下理解:诗人回到的校园,眼前此情此景是那么熟悉,但爱人和那段生活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如西天的云彩,飘然远逝了。来到康河边,柔柔的垂柳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夕阳中,它好像昔日恋人的飘逸长发。康河水曾倒映了恋人美丽的身影,如今只能做一条水草,才能与她厮守。回想过去与爱人在康河徜徉的一幕幕,诗人内心多么快乐幸福。夜幕降临,星光灿烂,闪烁的星星像恋人明亮的眼睛,也像她清脆的笑声化成跳动的音符,在晴朗的夜空中出现,诗人不禁想要放歌。然而回到现实,昔日的欢乐已尽消失,诗人因黯然神伤而沉默了,夏虫沉默,康桥也为诗人的感伤而沉默……因此这首诗抒发的情感也可以理解成:对昔日恋人的追忆和深深眷恋的感伤之情。

第2篇:再别康桥朗诵范文

我则在想,作为老师,更应该想的是怎么去教,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再别康桥》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讲读诗歌,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也安排了这首诗歌的学习。诗歌文本看似简单,内涵却很丰富。要想充分挖掘诗歌的内涵,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觉得应该“深文浅教”。

那么,到底怎样教学这首诗歌,才能既达到教学目的,又能让七年级学生易于接受呢?杜威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叶圣陶说:“诗词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他们的教育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与学生产生共鸣的切入点,借助想象和联想,让学生主动探索、体会诗人难以抑制的眷念情怀。基本思路确定了,于是,我这样设计: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谈谈告别小学母校的感受,引起共鸣;

2.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3.重温古诗词中的送别名句,比较异同。

第二板块: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欣赏配乐朗诵;2.学生模仿练习;3.教师指导点拨;4.学生自由朗读。

第三板块:品味诗境,描摹美景

1.品味诗境。全诗共七个诗节,每一个诗节都可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在品读后给诗歌描绘得图画命名。(示例:挥别晚霞、金柳艳影、青荇招摇、荫下清泉、星辉泛舟、夏虫噤语、挥袖惜别。)

2.描写美景。让学生发挥想象,用优美、形象的语言描写你喜欢的一个画面。(提示:运用一两种修辞手法,融情于景。)

3.交流点评。学生写好后先小组交流,再推荐全班展示。老师适当点评。

第四板块 美读全诗,积累沉淀

1.学生美读全诗; 2.学生尝试背诵。

按照这样的设计,教学这首诗,果然,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收获了求知的快乐。反思这节课,之所以有如此效果,主要是因为:

1.创设了贴近学生的情境。导入新课时,引导学生利用经验对接,用学生告别小学的经历和其他阅读中积累的情感经验,去接近诗人的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到诗人对康桥的依恋之情,使之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财富。

2.重视了入情入境的诵读。诵读是通过声音来表达诗歌内在的韵律和附着其上的情感的,是打开诗歌大门的一把钥匙。第二板块和第四板块都是诵读,形式不同,目的相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滋有味的朗读,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自然地贴近作品,贴近诗人,理解作品。

第3篇:再别康桥朗诵范文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名篇。诗歌最大特点是抒情,因此,本人试从诵读教学入手,通过吟读――研读――赏读三个环节,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把握诗人的眷恋、愁苦、洒脱之情。通过反复诵读,发掘诗歌形式方面的特点,力争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让学生走近诗人和诗歌,掌握学习新诗的方法。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体悟诗歌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形式“三美”,学会鉴赏现代诗。

【教学过程】

一、知人入诗:浪漫诗人的浪漫情怀

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来到英国康桥大学即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在这里,他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最自由的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漫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尽情地享受康河的优美风光。诗人曾满怀深情的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928年,故地重游的徐志摩很快就要离开康桥了,在那个美丽的黄昏,诗人独自一人在康桥漫步,欣赏着眼前的秀丽景色,记忆如潮水一样汹涌而至,感情不可抑制喷涌而出,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再别康桥》。

二、吟读:读出心意

1.吟读

学习方法:朗读是诗歌重要的学习方法,恰当的朗读方式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诗文,吟读是一种有效体味诗文的好方法。所谓吟读,就是读的时候节奏较慢,运用延宕拖音和声音的轻重读出诗文的情感,读出诗歌的韵味。

在体味中吟读,在吟读中体味。(可播放舒曼的《梦幻曲》)

朗读提示:要注意六言句与七言句的不同,要有音节轻重的变化,要有停顿与延长的变化,整体上要读得轻柔舒缓,特别是最后三节诗人的情感达到高潮,要读得越来越轻,越来越柔,有种渐去渐远的感觉。

形式: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齐读等形式结合。

2.畅谈感受。

明确:这首诗的整体基调是温柔、婉约、伤感的,饱含着诗人离别康桥时的的无限眷恋与不舍。

三、研读:品诗论诗

形式:四人小组讨论并交流。

康桥生活作为诗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积淀了诗人浓的化不开的深情。说说在此诗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提示:可以选取你最喜欢的章节朗读,找出你认为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意象或句子分析诗人熔铸其中的情感。)

明确:

(1)第一节,可以围绕两个问题展开:①离别时为何要“轻轻的”。②为何不向人作别而向云彩作别。

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

诗人离别康桥,也是告别过去的在康桥的一切,告别过去的自己。诗人之所以选择“云彩”这个意象,是为了不惊动校园中的一切,是为了保存在自己记忆中的旧日的一切,是为了和自己的内心、回忆对话。因此,和云彩告别不过是一种诗化的想象。这种记忆是隐藏在心头的秘密,不宜大声喧哗,只有把脚步放轻、声音放低才能进入回忆的氛围,融入自我陶醉的境界。

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眷恋之情。

(2)第二~四节,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①“金柳”“新娘”等意象的效果。② 为何“甘心做一条水草”?③ “油油地在水底招摇”有什么含义?

这几节写康河的美景,表达作者对康河的依恋和柔情。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

诗人使用了两个暗喻:将“河畔的金柳”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自然之景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对“梦”可以有多种理解,如家国梦、爱情梦、事业梦等等。沉醉于此情此景,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以至于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 “招摇”可理解为“逍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情态。

《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意境,全是为情驱使。在这一节中,诗人对康河的眷恋、依恋之情逐步达到顶峰。

(3)第五~六节:诗人为何又不能放歌而沉默地离开?

康桥的美景起诗人想在康河里“寻梦”“放歌”的强烈冲动,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而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是一曲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正是这沉默,使诗人至深至爱的别离情怀,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诗人的情感不仅是依恋,更是种苦闷。由此,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4)第七节:开头的“轻轻的”与结尾的“悄悄的”能不能对换?

“轻轻的”是诗人客观的动作和心理,而“悄悄的”既是周围环境的静,也是诗人内心的宁静,诗人不忍心打搅康桥的一切,所以选择轻轻的来,悄悄的去。复沓的结构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感,更增添了诗人淡淡的哀愁。“不带走一片云彩”,多么洒脱的姿态。但这不是因为作者的豁达,而是源于对康桥的挚爱和依恋。过往的美好情感珍贵地保留在记忆里,悄悄的独享也是美好的,不能带走哪怕仅仅一片云彩,更显示了对康桥的一往情深。

3.教师总结诗人感情变化脉络。

依依不舍――欢喜――依恋――眷恋――迷恋――苦闷――恋恋不舍

依恋之情达到顶点

所以,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总体上是眷恋不舍又带着淡淡的哀伤。

五、赏读: 感受“三美”

徐志摩非常崇拜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尤重音乐美。配乐诵读并思考:本诗是如何体现了诗歌“三美”的艺术主张?

明确:

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体现了一种绘画美;每节押韵,运用叠字,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体现了音乐美;讲究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四行一节,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单行和双行错开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体现了建筑美。

(诗歌“三美”学生能够理解,本环节主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适时点拨补充即可。)

六、课堂小结

文是情感的产物,情动于心,发于笔端才是真文。《再别康桥》写离情别绪,但全诗并不哀婉沮丧,而是充盈着无处不在的美。夕阳的余晖里,诗人作别的不仅是那西天的云彩,更是他一生的豪情与梦想,当诗人只能悄悄离去时,留下了那一抹淡淡的哀愁,让世人久久不能忘怀。让我们带着这种浓的化不开的深情,再一次诵读诗歌。(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课后反思】

第一、学习现代诗,应建立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所以,我设置了吟读――研读――赏读三个环节,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诗歌,体悟情感,感受形式美,在诵读中把握诗歌情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逐步加深,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三美”。

第4篇:再别康桥朗诵范文

关键词: 诗文诵读 语感 创新

一、问题与思考

自2003年9月起,我校的语文课就使用了自编的校本教材。这套教材的编写体例、呈现方式、内容选择等都不同于以前的教材。“诗文诵读”就是新增添的内容之一,它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的同时,也给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让新的课程理念在“诗文诵读”这一教学内容中得以体现呢?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诗文诵读,培养语感,进而促进学习诗文的兴趣呢?又如何最终使学生感悟文章意境,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呢?

“诗文诵读”选录的文章一般都文质兼美,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动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这些文章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观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诵读”,更要“欣赏”,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得到美的享受,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诵读中丰富语言的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欣赏品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虽然语感培养的途径很多,但我认为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品味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洪镇涛老师说:“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而诵读的基础在于学生能够掌握诵读的技巧,只有高质量的诵读,才能让学生进入诗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产生丰富的联想,领会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很难想象蹩脚的诵读,会让学生浮想联翩,进入到美妙的境界中。

因此,我确立了子课题“诵读语感培养的研究”,希望借助“诗文诵读”这一板块的学习,让学生在诵读、感悟、体味中认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体验自主学习的愉快和获取成功的喜悦,快乐地享受语文学习。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地进行诵读和欣赏,力图从情趣入手,把诵读的学习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二、案例与分析

(一)导入

采用多媒体技术,配以音乐和画面,由欣赏名家诵读的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导入。

师:徐志摩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着康桥的美景,再加上名家声情并茂的朗读,令我们陶醉在康桥的梦境中。同学们觉得他读得好不好?

生(齐):好!

师:怎样才能朗读好文学作品呢?在朗读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1:要读准确。

生2:要读出自己的理解。

生3:要有感情地读。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语文大纲》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那么要读出感情,就要注意声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语气的缓急,从而读出你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今天这节活动课,我们就来和艺术家赛一赛,来听一听我们自己的声音。

分析:教师选择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朗读片段导入,与当时上课的时令相合,再加上优美的画面、和谐的音乐以及艺术家的美读,为课堂营造了诵读欣赏的氛围,容易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授课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诵读的要求,指导诵读的方法。强调诵读要读出感情,不能停留于一般的朗读,要注意停连、重音、语调、语速等,并且让他们学会标注诵读符号,从而读出诗文的韵律节奏之美,读出诗文中字里行间真挚的感情。

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课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诵读水平能否提高,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诵读的技巧。所以要求教师自身讲解到位,并能做声情并茂的示范诵读。

(三)活动

检验学生诵读,采取诗歌竞赛的形式。

第一轮:朗读竞赛

师:下面进行第一轮竞赛,各组推选一位同学上台朗读,内容自选。由各小组分别进行评判,最高为五颗星。

各小组推选参赛选手,依次上台进行朗读。

分析:由学生自选内容进行诵读,可见老师尊重他们的喜好,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教师适时地进行评价,与学生进行交流反馈,及时地表扬与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诵读的水平,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第二轮:诵读竞赛

师:我们已集中学习并背诵了许多经典的文章和诗歌。接下来要进行的是背诵诗文竞赛。这里共有8个数字,由各组依次选择,选派学生背诵与之对应的诗文。

分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都告诉了我们多读、背诵的重要性,而现行教材中确实也有大量要求背诵的诗文。竞赛中学生们大都能熟练地背诵这些古诗文,而且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小组十分团结,即使对于背诵不流利的同学,全班同学都给予了支持与鼓励。而从个别学生的紧张与眼泪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这一活动的重视程度、集体观念与集体荣誉感,无形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第三轮:创意诵读竞赛。

师:人们都说艺术是相通的,文学与音乐、文学与书画,虽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可以表达同样的主题,传达同样的心声,抒发同样丰富的情感。这轮创意诵读竞赛,就由各小组自选诵读内容,自创诵读形式。希望同学们能相互合作,大胆创新,展现自己的才艺和智慧,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表达我们对不同文学作品的理解,表达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分析:六组学生均采用了不同的诵读形式,在诵读的同时,又用二胡、琵琶、古筝伴以和谐的民乐,用书法、绘画作品表现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竞赛活动达到高潮,各组均有出色表现,体现了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根据诗文的感情基调进行配乐,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诵读诗文,一边聆听动听的乐曲,一边有感情地诵读优美的诗文。一方面受到高雅音乐的熏陶,一方面又融入了感情,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对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养成很有裨益。

配乐、配画这种特殊形式的“诵读”,既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使艺术和语文学科交叉在一起,学生对诗文的欣赏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这种特殊的“诵读”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

师:没有想到你们的诵读竟会如此的精彩,你们用自己的才华诠释着对这些优秀文学作品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希望花季年华的你们,能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成为祖国的春天和希望。

(四)小结

总结诗文诵读三步法:第一步:掌握诵读符号培养语感;第二步:在背诵中品味诗文的内涵;第三步:在朗诵中学会欣赏诗文的意境。

让我们齐声诵读《春》的结尾部分来结束这节语文活动课。

分析:在全班的齐声诵读中,我们听出了学生的勃勃生机,听出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听出了学生的青春与活力。语文活动课在高潮中结束了,但余音缭绕,学生与老师的心灵激荡着,碰撞着,这些优秀诗文丰富着我们的精神,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三、反思与启示

1.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发生变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成为充满勃勃生机的成长乐园。诵读优秀诗文竞赛,学生自主地、主动地感受与体验着优秀诗文,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能发展过程,是一种人格得到健康、和谐发展的进程。它拓宽了课堂教学的空间,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知、情、意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2.“诗文诵读”教学可以是多途径多角度的。学生在讲究韵律节奏美中诵读,在背诵中品味诗文的内涵,在配乐中诵读,在想象绘画中诵读,学生在良好语感的培养中学会欣赏,在想象能力的训练中学会欣赏,在高尚审美情趣的养成中学会欣赏,在享受多学科整合的大语文氛围中学会欣赏。

其实,特殊的诵读形式还有许多,如诗词语言形象,情节的跳跃,篇幅短小,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很大,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扩充情节,设置对话,描述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文学再创作,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口述出来,也可以写成散文或者小说,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诗词本身的解读,诵读欣赏课的主题一点都没有冲淡,反而在另一种途径中得到了加强。只要教师肯动脑筋,敢于创新,就必定能是“诵读欣赏”诵得声情并茂,赏得悦目怡神。

3.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任何一项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均应是“以人为本”,小组合作学习也不例外,教师首先关注的应是学生个体的发展,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个成员学会自己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讨论问题,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充分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平等且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生命体,要既尊重他人又善待自己。

第5篇:再别康桥朗诵范文

关键词: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27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富有博大精神的诗是文学的源头,是人类家园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今天的中学生正处在激情澎湃、意气风发的诗一般的年华,最需要的是富于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诗歌的滋养,而诵读则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沈德潜曾指出:“诗的微妙是在抑扬抗坠之间。”因此,读者要“静心按节,密咏恬吟”才能领略,不全心投入反复吟咏,是把握不了其微妙情绪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由此可见诵读在诗歌鉴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巧用教学手段使学生乐读

(一)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一首好的诗歌可以海纳百川,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诗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天地。这里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无限亲情;也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凄美爱情;也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浓浓乡情;也有“忽闻岸上踏歌声,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拳拳友情。这里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也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丽;也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奔放;也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壮;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等等,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至关重要。或是将诗歌的内容,结合时代背景,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或是以诗化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教师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渲染,不仅填补了诗文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更造成一种特有的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深藏在字里行间的深邃隽永的思想和委婉复杂的感情。

(二)现代传媒的形象性

中国自古有“看景不如听景”一说。“听”可以引发学生无限遐想,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强化学生的感悟力。所以恰当的、适合情景的音乐是诗歌教学中理想的教学手段。它可以营造一种特定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歌美妙的境界。在一曲《秋日的私语》中感悟《再别康桥》那淡淡别离的忧伤;在一曲班德瑞的《蓝色天际》中感受《纸船》那厚重博大的母爱。每篇诗歌都是一幅含而不露的中国画。诗中一组组优美的意象构成一幅幅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的美丽图画。《再别康桥》中的金柳、青荇、彩虹、长篙、星辉让学生浮想联翩。多媒体课件图画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走进诗歌,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画面,可观可触可感,也能够使课堂趣味横生。此外,学生听声情并茂的朗诵能使他们在优美的乐曲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的艺术魅力。如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中,我在屏幕上先后放了几张切合诗境的图画,有喷薄的日出、蔚蓝的大海、茂密的森林,再加上富有激情的朗诵,整首诗不用讲,感情一泻千里,学生听完之后感情把握得很到位,并且受到一种爱国热情的艺术熏陶。

(三)模仿练读,读出韵味

欣赏诗歌一定要让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在课堂响起来。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教师加以指导。朱熹先生曾说:“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朗读应注意重音、语调、节奏、感情。重音处理的好,才能准确地表达情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深,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升降,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读《再别康桥》“轻轻的”应平淡、柔和,能够走进那种轻柔、淡淡的离别氛围中。读《纸船》中“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累叠的”这句应深沉,充满激情。许多学生读到这儿,眼中噙满泪花,母爱的伟大让人潸然泪下。诵读的节奏应着眼于全篇。感情轻快的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用慢节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及人的精神世界。”诗歌是作者内心感情的宣泄,情绪的抒发。读者要欣赏理解它,只能用“心”去聆听,去感受。总之,读诗应做到“两多两少”。多一些诵读,少一些分析;多一些情感投入,少一些冷眼旁观。这样读诗多了,就会逐渐积累对诗歌的感性认识,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二、运用各种形式使学生乐学

(一)开展活动,寓教于乐

学习诗歌往往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教师应开展一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诗歌单元结束后开展诗歌朗诵赛。许多学生赛前精心准备,赛时或激昂,或哀怨,或惆怅,感情把握很到位。整个过程学生表现出来的高涨的热情和创新精神,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二)鼓励学生创作诗歌

诗歌教学应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能力,让学生用笔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灵。当学生用或稚嫩或成熟的笔触去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对问题的见解时,当内心的诗篇写成之后,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而这种成就感、满足感自然会进一步激励学生产生朗读诗歌、学习诗歌的愿望。

三、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乐背

(一)持之以恒,使学生想背

背诵诗歌对学生而言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要使学生有兴趣坚持下去,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为他们创造诗歌诵读的时间、空间。每次早读学生读并赏析一首诗,教师加以指导。学生久而久之形成争先竞背的好习惯。

(二)变换形式,使学生易背

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如限时背、接龙背、据意背、据画背、抄写背、问答背等多种形式,灵活而富有变化。只要运用得当,一定能给学生带来更多背诵的乐趣。有些诗文,学生虽然当时背下来,但并不懂,然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以及知识的丰富,学生慢慢也就懂了,诗歌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诗歌乃中华文化之瑰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源泉。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水平,一定要让朗朗的读书声重回课堂。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第6篇:再别康桥朗诵范文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课堂

[作者简介]蔡筱芹(1979-),女,江西遂川人,吉安市白鹭洲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美,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这深刻表明将美育践行到语文课堂的必要性,因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教师要坚持将“美”请到语文课堂,审美理念的点滴渗透,让学生越来越喜欢语文课堂。

一、 借助音乐的魅力,随时带学生入境

音乐是语文美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要尽量借助现成的音乐素材,配合教材需要,让音乐萦绕课堂。朗诵文学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围绕作品自由选择背景音乐,比如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生可以找到不少背景音乐,有《神秘园之歌》《月光》等舒缓的轻音乐,也有蔡琴、林宥嘉的《再别康桥》歌曲的伴奏音乐,甚至还有悠扬动听的英文歌曲等;要鼓励学生配合所选背景音乐做朗诵表演,再选出最佳背景音乐,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情感及语言特色帮助学生处理各种朗诵细节,尤其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利用音乐的前奏酝酿情感,怎样判断音乐与朗诵的最佳起始点,如何根据音乐的起伏处理声音的疾缓轻重等。如此反复训练之后,学生不仅能自选音乐配合作品朗诵,还熟悉了不少优秀的音乐作品。

教授古典诗词,更是少不了音乐的加入。诗词作品,只要能找到歌唱版的,教师一定让学生先跟着学唱,在旋律中入境,然后再将鉴赏知识引入,背诵诗词有时干脆就改成了背唱诗词。

苏轼《赤壁赋》中的“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极有意境,教师鼓励学生自行谱曲并演唱,学生的创作风格多样,甚至有RAP说唱版的,教师都一一肯定,学生从中评选出了最符合苏轼心境的版本,并学着哼唱。

二、 加入绘画、建筑等常识,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品位

音乐作为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学生尤其是来自山区的孩子,对绘画、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没有过多的接触和了解。所以,教师在讲解涉及到相关内容的作品时,教学设计一定少不了相关的鉴赏环节。如教授苏轼的《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时,以欣赏《墨竹图》为契机,教师可以介绍墨竹之特色,将他与郑板桥等大师画的墨竹进行比较,并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适当示范国画中竹子的基本画法,告诉学生虚实相生的道理。学生在这样的艺术强化和认知中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又用PPT展示国画其他题材、形式的优秀作品,从山水、动植物到人物,从水墨、重彩、工笔到写意、白描,学生在赞赏声中,流露出对国画的敬仰和自豪。课后作业中也就顺势多了一项中西绘画之比较的探究活动。

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将我国古代建筑成就定位成世界级的瑰宝,但是现在大家基本生活在“水泥森林”中,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呢?教师把搜集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展示出来,发动学生讨论本地民居特点。然后,学生根据文本勾画古代建筑的各个局部,教师再结合白鹭洲书院的建筑风格一一讲解。通过这样有目的性的学习,学生逐渐体会到古建筑的独特魅力所在,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贵。

三、 尊重并致力于加强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向孩子们渗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讲《兰亭集序》时,书法鉴赏成为热门;介绍中国汉字的演变时,学生在橡皮上篆刻上自己的名字;辩论赛的主题可以是中西医的争霸,也可以是汉服与洋装的比拼;教师还可以让“红学”进课堂,在《三国》里论英雄;《道德经》里筛选出处世哲学;品评项羽与刘邦的成败,感慨杜甫、陆游的心哀……所有的相关教学设计,都是在充分的准备和饱含情感的前提下进行的。情之所至,感染与影响也是明显的。

四、 美学概念的引进和强化,让“美”理智起来

第7篇:再别康桥朗诵范文

一、抓住现代诗歌的特点开展教学

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对现代诗歌有深刻的认识,对现代诗歌的起源、发展、分类、特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要注重现代诗歌的特点,要抓住现代诗歌在外形和内在精神上的独特性,并从这种特点入手,引导学生深挖诗歌的内涵特质,让学生在感受现代诗歌形式美和内涵美的基础上实现美的熏陶。现代诗歌特点较多,在此仅以现代诗歌形式的自由性特点为例来分析思考,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师在讲解该诗时就要让学生抓住该诗自由(没有固定节律,不押韵)的特点,并让学生明白这样的目的和好处:没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的限定,诗人就可以完全以自己的情绪来自由支配诗行、诗段,并且可以按自己情绪的旋律来安排诗的节奏、韵律,让诗歌的每一句都服从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学生在充分感受它简短而自由的句子时,也要尽量去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土地的眷念,对祖国的挚爱。管中窥豹,在教学中怎样让诗歌的特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及从现代诗歌特点入手让学生抓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借鉴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现代诗歌到底怎么教学?可以借鉴古典诗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毕竟不管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工具,万变不离其宗,这是诗歌这种抒情性文学体裁的特点决定的。

(一)“知人论世”的方法

再好的诗歌也是人写的,作者生平背景就是打开一首诗歌的“钥匙”。我们教学时一定要涉及诗人的生平思想和流派,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如果学生对徐志摩的个人思想和经历、与康桥的关系都不清楚,那么不管教师在这首诗歌本身上怎么努力地教,学生理解起来也是会像隔了一层朦胧的纱。其实徐志摩本人就对自己和康桥的关系作了很好的阐述,他在《吸烟与文化》里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见康桥经历是作者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栖息,我们教学就不得脱离诗人与康桥的关系,不能脱离徐志摩这个个体的成长路线和思想变化以及康桥对他生命的滋养。不了解徐志摩,不了解康桥,不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很难对全诗有多么深刻的理解。

(二)以意逆志的方法

同古典诗歌一样,现代诗歌也多用意象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体验,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把握现代诗歌的意象,从而让学生进入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之中,最后与诗人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实现诗歌教学目标。下面重点谈一下对现代诗歌意象教学方法的思考: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建立对意象的直观感受

诗歌教学与小说、散文的教学差异性较大,诗歌本身表达情感自由,规律性的结构较少,在现代诗歌的发展的前期,诗人为了突破古代诗歌的严谨往往形式和格律都不太讲究,越往后发展,诗人借鉴古典诗歌,在音韵和形式上都取得长足进步。中学语文课文选取的现代诗歌都是成熟作家的成熟作品,朗诵起来都能朗朗上口,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诗歌是诗歌教学最实际和有效的手段。如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次诵读,即使学生对该诗背景、作者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通过诵读也能对诗歌的情感感知一二。特别是文中那些精挑细选的意象“金柳”、“艳影”、“青荇”、“彩虹”、“云彩”、“夕阳”、“青草”、“星辉”等词语, 在初次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到康桥的美,对这首诗歌建立起美好的印象,并能够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通过想象来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康桥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让学生通过联想进入诗人精神世界的画面里。

2.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语言,通过意象感受诗歌意境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诗歌意象来感受诗歌文本独特的美。意象是诗人联系自我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间的桥梁,学生只有通过把握意象,才能完全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要注意全诗意象的布局,往往现代诗歌的意象不是单一的,诗人常常借助很多意象来表达情感,正是不同的意象组合成就了诗歌整体意境,学生只有进入意境,入情入境,才能完全体会诗歌的神奇曼妙。又如《再别康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出诗里的意象后,还得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由这些意象营造的一个爱、美、自由的意境世界,教师应带着学生逐一分析这些意象的特色,根据这些意象让学生理解诗人为何如此留恋康桥,为何如此不舍又不得不舍的惆怅和伤感,学生由意象的画面进入到诗歌意境的更高层次里,就能充分体会诗人在眼前和未来的杂糅中对人生美、自然美的眷恋和期盼。

3.引导学生强化意象概念,升华对现代诗歌思想感情的认识

现代诗歌虽然不同于古典诗歌,但也不能脱离古典诗歌的影响,在诗歌创造中往往会向古典诗歌一样将自己的情感深埋在一些意象之中,讲求一种含蓄美。由于中学生知识结构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并不能轻松准确把握住诗歌的内在情感。我们以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教学为例,由于中学生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已很难明白乡愁是怎样的一番滋味,于是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把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意象成了教学的突破点。了解选取这些意象的原因以及它们和诗人的内在联系,与母亲的生离死别,与新娘的不能相聚,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等等在诗人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教师就从这些意象入手,不断挖掘这些意象背后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探索理解诗人心中的乡愁是怎样发展的,最后再尽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诗歌内化为自己情感体验的一部分,那么现代诗歌教学的意义也就显现出来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学课堂诗歌教学当然还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从现代诗歌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情感态度出发,去探索诗人在诗歌中的情感世界,而这个途径往往就是要紧紧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诗人内在情感的具体化事物,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在反复诵读这些意象有关的诗句基础上,再细致地分析意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能够进入诗歌塑造的意境,最后和诗人在情感上达到一致,并最终实现在精神和情感上的丰收。

参考文献:

[1] 程丽蓉《中学语文教材分析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8篇:再别康桥朗诵范文

一、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课堂之中。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共同创设课文中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讲解“荆轲刺秦王”一课的时候,因为体裁为文言文,理解难度大,学生在学习时,常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就可以抓住其戏剧性强、人物较多的特点,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樊将军、太子丹、秦王和荆轲等角色,感受文中不同人物的处境。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人物。比如,在刺杀秦王失败后,荆轲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学生纷纷展开联想,有人说:“荆轲因为刺杀失败而感觉没有面子,所以为自己找了个借口,这样也能为燕国保留面子。”还有人说:“荆轲自己就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也这么做了,即使成功完成了刺杀任务,还会有下一个秦王继位,如果无法削弱秦国的实力,那么就会严重威胁燕国的安危。若他和秦王签订契约,就能确保燕国的平安,是为了燕国好。”通过思考,学生仿佛对人物的性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情境创设法除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以外,还可以提升其道德素养,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朗诵。而体验学习法中的朗诵不是单纯地朗读课文,而应当在课文中融入感情。比如,讲解现代诗《再别康桥》时,教师要先分析诗的意义与内涵,接着再引导学生分析诗的主题思想,并且多次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朗诵过程中,适当地指导学生,告知其应当如何停顿和把握节奏,让学生对作者的情感有更为深切的体会。学生在反复朗诵《再别康桥》的过程中,可以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中不同景物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比如,“青荇”“金柳”等描述景物的词,寄托着诗人的眷恋之情。学生有感情地多次朗读课文后,不仅能熟悉诗的结构,还能感悟到现代诗中蕴含的美感。

三、开展分组讨论学习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其平均分为若干小组,共同讨论某个问题,进而掌握与本课相关的知识点。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看法,互相学习,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比如,讲解鲁迅的文章“祝福”时,教师先要求学生阅读文章,接着提出设计好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祥林嫂死亡?”“祥林嫂多次向别人提起阿毛的死,作者在文中安排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学讨论,深入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获得主观体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创造课堂教学互动机会

通过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并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多数课堂,教师还是以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为主,所以教师要把握好师生沟通的机会,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有助于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够给予学生科学的引导,和学生共享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受到启发,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学生的学习体验会更加丰富,学生可以结成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未知的知识领域。比如,讲解文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时,教师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和同伴分享自己和父母间发生的小故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再次体验了父母的爱,对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第9篇:再别康桥朗诵范文

关键词:中学 新诗 教学 情境朗诵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诗教学中总是草草了事,或者即使认真教了,也有很多有悖于新诗阅读欣赏规律的做法。

本文试从大量具有独特意象和形象性特征的新诗探讨新诗朗诵教学。

在新诗教学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还是很重视朗诵的,方法也很多样。比如朗读方式就有:范读、领读、齐读和分角色朗诵等;在朗诵指导上就有注意语调语速、把握情感、读出节奏和读出韵味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在朗诵指导上确实是需要的,但是让人感觉很多都是技巧性的机械训练,可以说只是注重一棵树的枝叶,而不注重根本。

我以为朗诵的根本不是仅仅在技巧上训练,而是应该从思维和心灵进行训练。在此,我提倡情境朗诵。

所谓情境朗诵,指的是在朗诵的过程中脑海里联想和想象诗歌中的形象或意象(以画面或生活场景的形式浮现)的一种朗诵。情境朗诵脱胎于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之所以特意命名情境朗诵,是因为情境朗诵注重的内容远没有情境教学法那么多,只是集中在诗歌文本形象的浮现上,只是针对富有形象性和独特意象特征的新诗朗诵,这样就能更加注重诗歌这种文体特征,目标性和针对性更加强。

因此,我提出情境朗诵,是针对大部分新诗具有形象性和独特意象这个特征,让教师在这类新诗教学中,具有更强的文体意识,具有更强的目标性,而教学方法也更加具有针对性。

从新诗创作的角度来说,大部分新诗作品具有独特的意象,具有很强的形象性。譬如《再别康桥》里的“康河”等系列意象、《雨巷》里的“雨巷”和“丁香一样的姑娘”、《 金黄的稻束》里的“稻束”、《双桅船》里的“双桅船”、《雪白的墙》里的“雪白的墙”等,因此提倡情境朗诵是有生根发芽的广大土壤的。同时,情境朗诵是复活一首诗歌走进诗心的有效途径。

从朗诵的角度来说,如果朗诵指导仅仅局限于范读、领读、齐读和分角色朗读、注意语调语速、把握情感、读出节奏和读出韵味等技术性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很难准确地把握诗歌,容易流于夸张或矫揉造作的朗诵,而对诗歌的理解也容易停留在表面滑行。譬如余光中的《乡愁》的第一节,在朗诵的过程,我们的教师通常会这样指导:要朗诵出浓烈的乡愁之情。或者说要带着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去朗诵。浓烈的乡愁之情是怎样的情感?有多浓烈?应该怎么朗诵?我现在又没思念母亲,怎么朗诵思念之情?这样的指导其实还是很抽象,还是很苍白无力的。我们不妨这样思路来指导朗诵:邮票会联想到信,然后是写信读信的场景以及母子在这些具体场景中的各种表现。

所以我们脑海里可以浮现这样的场景:一个背井离乡外出求学的十几岁少年,在陌生的他乡无依无靠,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想家了,想母亲了,只能深夜趴在床上写信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而母亲无法对千里之外的儿子嘘寒问暖,唯有望眼欲穿地等待儿子的书信。当收到儿子书信时便激动得满面红光,读信时的难过和担心都化为慈爱的泪珠。

如果学生脑海里能浮现出这样的或类似的场景,我想这样的形象思维指导,也许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比一味地给学生强调要注意语调语速、把握浓浓的乡愁、读出节奏和读出韵味等技巧性的指导要好。

因此我们在朗诵的指导的思路上,应该是从诗歌转化为脑海里形象的画面或生动的场景后,再从技巧上加以指导,使得学生能做到联想画面和朗诵同时进行,从而将诗歌中的独特体验融入自己的心灵和生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技巧上的反复指导,这样会容易形成机械化的朗诵或矫揉造作的朗诵。

情境朗诵应该说是一种复活诗歌生命的朗诵,复活已经躺在书页上沉睡的诗句,转化成脑海里鲜活的形象,在这个复活转化的过程别需要注意的是浮现形象有确定和不确定的部分。同样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

在余光中的这首诗歌中,抒情主人公是男性;小时候和母亲分隔两地,只有贴着邮票的书信来往等这些在脑海里浮现形象时应该确定的。至于抒情主人公、新娘和母亲的体貌特征、他们收到书信的具体反应等都可以说是不确定的,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加以描绘,只要合理即可的。

因此,面对一首具有独特意象或形象性的新诗,在转化为形象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形象确定和不确定的部分。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在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的同时,要修正学生错误的联想和想象,这其实也是理解诗歌的过程。

可以说情境朗诵注重感觉的训练,直觉的培养,形象思维和创造性的发展,促使右脑兴奋、激活,将形象与诗句结合起来,并通过朗诵传达这种形象。

这是一种需要转变朗诵习惯的朗诵。我们将从技巧的指导转向浮现形象的指导,然后再进行适当技巧指导,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朗诵指导过程,是一个会给人带来惊喜的大转变。

我认为在新诗教学中,特别是面对大量具有独特意象和形象性的特征的新诗,情境朗诵将是一种立足文体特征目标明确并极有针对性的新诗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Tom Hansen.“让躯体复活”――谈现代诗的教学.刘靖华译自TESOL QUARTERLY Autumn1991.

[2]邹建军.现代诗学中的本质特征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一期.

[3]李泓.谈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语感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29期.

[4]陈俊芳.从顾城的诗歌看现代诗的特征[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9月第20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