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文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精选(九篇)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

第1篇: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文

范诵激情 自诵悟情 美诵入境 歌诵移情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从诞生起到现在大约3000年,它一直是文学的主流。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抒情的艺术,《毛诗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是人们有感于外物,情发于内心而形之于语言的,诗歌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用精炼含蓄的语言抒发诗人内心强烈的感情,这是诗歌历经千年而长盛不衰的原因。诗歌具有形之于声的特点,诗在诞生之初就同“歌”紧密联系在一起,《毛诗序》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尚书?尧典》也说:“诗言志,歌永言。”“歌”,就是通过声音的轻重长短顿挫的变化而表现语言,传达心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吟诵”也是“歌”的一种形式。当人们觉得用语言还不足以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的时候,就用歌唱。可见,歌能让人们更充分地抒情言志。这便是我们现在称诗为诗歌的原因。既然诗与歌有如此亲近的渊源,既然诗自诞生起就可以用来歌,那么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不妨充分利用诗歌的这个特点,倡导对诗的诵读、歌吟,让学生在诵读、歌吟中涵泳诗意诗情,充分感受诗的语言美,韵律美和情感美,从而受到美的感染、熏陶,提高语言素养,增加文学积淀,培养高雅情趣。下面笔者以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诗歌教学中诵读的作用。

一、范诵激情

教学步骤:了解《再别康桥》创作背景,播放《再别康桥》名家朗诵录音。

因为诗歌有强烈的抒情性,特别适合朗诵,所以很多经典诗歌作品现在都有名家配乐朗诵。这些朗诵作品,无论是节奏的停顿、语速的缓急、音调的高下、感情的表现,还是背景音乐的选择运用,都可谓字字有情,声声入心,声情并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所以,学习之初,在学生了解了该诗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听名家朗诵,通过听名家朗诵,调动学生学习品味这首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和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发生初次碰撞。

二、自诵悟情

教学步骤:学生自诵、跟诵《再别康桥》。

听了名家的诵读,往往会激发出学生自己诵读的欲望。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这时会有一种强烈的诵读冲动,所以接下来要让学生有自我诵读的实践。在这一步骤里,可以先让学生自诵,然后让学生跟诵。自诵的目的在于自悟,在于熟悉诗歌内容;跟诵的目的在于模仿,在于进一步的领悟。在名家的引领下,学生会在诵读的过程中自觉地初步品味诗情,把自己所感悟到的诗情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当然,学生也会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和名家诵读的巨大差距,从而生出一种缺憾。这种缺憾,往往可以让学生生发进一步赏读诗歌的渴望。因为只有对诗情有了正确而充分的把握和理解,我们才有可能通过声音把作者的感情准确到位地表现出来,这就为下一步赏读诗歌奠定了基础。

三、美诵入境

教学步骤:鉴赏诗歌意象,体味作者情怀。

“美诵”重在“赏”,以赏导诵,旨在美读。欣赏诗歌,最重要的是通过鉴赏诗歌的意象,从而理解作者的情志。大凡诗歌都是通过意象的组合创造一种意境,通过意境来实现作者表情言志的目的。古人强调“思与境偕”“情与境会”,鉴赏诗歌而不“入境”,只能在墙外打转。诗境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诗人通过感官所获得的意象构成画面中的境界,一个是诗人通过审美联想或想象所创造的画面之外的境界。画面中的境界,我们可以凭借诗人的描写“看到”;而画面之外的境界,我们却必须追寻着诗人的情思并且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去揣摩,去想象。清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景物画面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思意志,体会画外之境,就是通过画内之境感知作者的情感世界。简单地说,所谓“入境”,实际上是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因此,在美诵《再别康桥》一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作者写到的意象,构造诗人描绘的画面。通过默读,学生不难找出诗中运用的意象有“金柳”“青荇”“潭”“星辉”“夏虫”等。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揣摩诗歌的画外之境:作者把康桥的“金柳”写成妩媚动人的“新娘”,这新娘的“艳影”总“在我的心头荡漾”让自己难以割舍,魂牵梦萦;把康河的“青荇”写得“招摇”撩人,以至于“我”甘心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而那榆阴下的拜伦潭,更是蕴育着五彩斑斓的梦想的“彩虹”,以至于使作者有了寻梦的强烈冲动,轻摇小船,“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甚至想在“星辉斑斓里”放声歌唱;但作者忽然又觉得“放歌”不合时宜,它会打破康桥的宁静,会破坏康桥的婉美,所以他说“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至此,我们深深品味到作者对康桥的深情留恋和告别康桥时的依依不舍、淡淡忧伤。体味了作者的这种情怀,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之后,教师再从读的技巧上给学生给以点拨和指导,包括语速、语调、节奏、重音等的把握和表现,最后让学生尝试美诵诗歌,学生大多会逐渐进入诗境,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把作者的情怀通过诵读表现出来。

四、歌诗移情

教学步骤:播放歌曲《再别康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2篇: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文

本文将从背景的介入突出、文本的深奥抽象、体悟文本情感及深化文本主旨四个层面诠释对它的理解和实践。

一、在背景中突出,链接“暗示性”语言,扫除阅读障碍,唤起学生对文本人、事、物、景的想象

《书》曰:“诗言志,歌咏言。”就作家所处的时代而言,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迥然不同的。就作家个人的遭遇而言,由于各人的身世、处境和气质等的不同,所言之志也大相径庭。因此解读文本时我们必须遵循知时论诗、知人论世的准则,品味文本的意蕴。然而,解读文本不是字面意义和时代背景、作家身世的机械粘合,若能通过适时的暗示点拨,唤起学生对人、事、物、景具体可感的想象,才可以顺利登堂入室。

比如在教授《沁园春·长沙》(必修一第一单元)的下阕词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时,很多学生只是通过课下注解粗浅生硬地认为为新中国做出杰出贡献的毛泽东本就应是愤世嫉俗的,教师通过参考书讲授的“丰功伟绩”史也不能激荡学生领会当年青年毛泽东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因此,笔者撇弃了抽象的革命史,观赏了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学习生活资料,在课堂上适时模仿了词句的格式,具象化了毛泽东的这段“峥嵘岁月”:

“曾记否,我们雨中登岳麓,天为房地为床,风雨里吟诵诗唱赋,尽洒青春热情;曾记否,我们筹办平民夜校,自荐为师,学以致用,振我中华国民素质;曾记否,我们开设读书会,鹦鸣其声,以书会友,寻求知音;曾记否,我们自创学生军,保卫长沙一方平安,赤手空拳,智退军阀张敬尧于千里之外……”

这样的“暗示性”语言,使“峥嵘岁月”具体可感。老师适时的引导点拨,填补了言辞的空白,扫除了阅读障碍,驰骋学生想象的翅膀,调动学生的感性体验,推动他们深入体悟文本。

二、在文本深奥抽象处,缀连“暗示性”语言,化抽象为形象,让文本通俗易懂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常常碰到抽象深奥的文字,而这些抽象深奥的地方又往往是教学的难点,对理解文本情感思想尤为重要。当学生理解出现瓶颈时,教师可以适时穿行“暗示性”语言,在对照品悟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让文本通俗易懂。

品读杜甫名作《登高》(必修三第二单元)中的经典名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回”字的精妙。于是,笔者参看了网上优秀的教学案例,给学生提供了三句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让学生在诗句比较对照中理解讨论。以已知解答未知,以类似情感参透陌生诗句。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暗示法,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行判断、理解、辨析,加深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体验,并推动对“空白”意蕴的探知,于是,答案呼之欲出。“回”字生动地表现出秋风肃杀时鸟儿在空中低飞盘旋的状态,鸟的孤单无依恰是诗人当时内心孤独无依的真实写照。

解读文本深奥抽象处,化难为易,不仅可以通过同类诗句的勾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唤起情感的共鸣。

比如在厘清《琵琶行》(必修三第二单元)音乐的旋律和情感时,学生对“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是比较陌生的,他们只是通过课下注解,囫囵吞枣地下定义,此处旋律是“婉转流利”的,理解这样的文字,仅仅是从课下注解和黄莺的歌声特质串联,总是索然无味的。教学时,笔者借用了同事的奇思妙想——洗发水广告——如丝绸似飞瀑的秀发乌黑亮丽,光彩照人——构图暗示法,来源生活美之体验,形象且富有动感。构图暗示法拨动了学生完形想象的能力,迁移想象,从而回归文本,感受“曲淌翠林”的画面。学生也在想象中真正领悟了此处音乐描写的匠心——以形喻声、形美音妙。

以上的课堂实践,缀连了相关诗句和生活体验,从而唤醒学生休眠的知识储备和人生体验,勾线连丝,攻克文本深奥之处,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品味语言表情达意的精妙和魅力。

三、在体悟文本情感上,浸染“暗示性”语言,迁移想象,撩拨学生捕捉文本幽微细腻的情丝

因缺少生活经验,品悟文本的情感时学生往往迟迟无法“生情”,此时教师可以运用“暗示性”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情感感染学生,使之感同身受,撩拨其捕捉理解文本幽微细腻的情感。

高一下学期我们一起研读《琵琶行》(必修三第二单元)直接描写音乐的片段“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此部分琵琶曲旋律从“阻塞不畅”到“低沉停滞”直至再次“激越雄壮”,描写得精妙绝伦。但如果我们只从旋律品读,那么只能得出“琵琶女技艺高超,作者听得认真、音乐素养高”的结论。浅尝辄止地解读完全忽略了琵琶曲里深切饱满的情意。曲为心声,曲中诉愁,于是,笔者上课时暗示学生:

闭眼设想自己被弃置在密闭的箱子里,四周静寂,生无所恋放任自灭。箱子里的空气几近耗尽,呼吸随之困难,气如游丝,命悬一线……忽然儿时欢乐的场景闪现脑际,千卷胶片重演,它们此时如潮涌般激荡自己本已脆弱的心房……豁然开朗,你微弱地抬手击打箱子,一下下、一声声,愈加响亮激越……阳光如流水般渗入……

一番虚构的“困兽之斗”的心理历程点燃了学生探究曲中情的热情。如预期一样,学生立刻学会把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串联入“困兽之斗”的心理历程。艺术具有宣泄痛苦,缓解伤痕,净化心灵的作用。这时缓时快,时重时轻的曲调抒发了琵琶女的人生感受。共享高山流水情,诗人白居易也透过琵琶曲中情读懂了琵琶女的心声,并触发了自己压抑已久的隐痛,看到了自己不愿正视的影子。浸染“暗示性”语言,迁移想象,文本情感脉络分明清晰。

四、在探究文本主旨里,渗透“暗示性”语言,变模糊为清晰,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妙悟

人的精神世界是丰富而复杂的,心声化言,言之成文,必然也决定了文本的表述是模糊与清晰的结合体。清晰处丝丝入扣,模糊处难以言传,再加之纷繁多姿、委婉含蓄的艺术表达技巧,交错处便有了更多令人难解费解的苦恼。通过“暗示性”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模糊处探索,使学生的完形想象趋向清晰、多彩、深沉。

比如,多数师生认为《再别康桥》(必修一第一单元)倾诉的是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愁别绪。别离母校的情感,学生人人可以理解;轻松飘逸的氛围,也是徐诗营造的。然而笔者却不认为学生都能较深刻理解徐志摩为何对母校这般难舍难分,换而言之,诗歌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却包含了复杂深刻的情感。徐志摩有着如火般炙热的“康桥情结”,他很多的诗歌散文或书信交谈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张扬这种狂热。

剑桥大学两年的英国资产阶级教育,给予了徐志摩很深的影响,形成了他的世界观与政治理念。康桥的学习生活是他的一段经历更是他想永葆的美梦,代表他的理想、信仰和阳光。康桥似乎也实现了他一生的追求——爱、自由、美。“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没有阳光,但是他的回忆不能缺失阳光。”徐志摩对康桥的眷恋就是对自己“爱、自由、美”的理想的眷恋,而今他要离开了……离开挚爱的康桥,离开他一生的追求,这怎能不让他黯然神伤,难舍难分啊。故此,为了更好妙悟诗人深刻而复杂的情感,笔者先用音乐暗示法,导引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笔者播放的是柯以敏演唱的《再别康桥》,只字不差的唱词,跌宕起伏的旋律,再配以柯以敏温存婉转深挚的演唱,这首诗被演绎得丝丝入扣。歌曲让学生意识到:这首初中已经熟烂于心的新诗并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平淡无奇,情感起伏变化深藏于飘逸柔和的诗行,有心者方能品其真味。歌曲暗示法取得初步告捷。之后的教学笔者有意紧扣徐志摩字里行间难舍难分的情感深入分析品读,直至最后理性总结拓展暗示。在此环节,笔者摘录了有关徐志摩描写康桥的词句,并用胡适《追悼徐志摩》里的评论佐证自己的认知。有理有据的暗示是最具说服力的,也是最深刻的。摘录如下:

《再别康桥》“康桥情结”:

1.我敢说,康河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2.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徐志摩《猛虎集·序文》)

3.“他(徐志摩)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胡适《追悼徐志摩》)

探究文本主旨不容易,然而更不简单的是打破那些既定的“为主旨而主旨”的肤浅苍白的“理所当然”。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和已知而不解的文字,条分缕析,灵动地使模糊变清晰、肤浅变深沉,在更新更高的层次上认识文本的主旨,提高学生对文本主旨的鉴赏能力。

疏影横斜,勾线连丝。实践证明,“暗示性”语言在文本解读中不可或缺。一方面可以使语文课更加生动、形象、活泼,彰显课堂的张力和深度。另一方面,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能从中学会掌握“暗示性”的方法,自我暗示,完形想象,从而达到真正增强自己想象力和文学素养的目的,而这正是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逸农老师《再别康桥》课堂教学实录[EB/OL].sxjky.com/gzyw/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758,2011-12-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3篇: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文

【关键词】诗歌朗读 韵律美 情感美 意蕴美 艺术美

朗读是我们祖先明智而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有声语言,将文章中无声蕴情的文字化成有声、有色、有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叩击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思想与感情的共鸣。同时,为使朗读达到更丰富、更完美的言志传神的要求,还应充分挖掘朗读中所蕴含的美学因素,以意美、情美、音美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朗读还是培养良好的普通话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朗读是书面语言转变为发音规范,形象生动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是一种出声读书的方式,在普通话语音教学中很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说普通话的水平,而且还可以扩大知识面,最重要的是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那么朗读教学如何进行审美追求?本人有几点粗浅的体会,主要是从诗歌朗读教学方面来谈。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抒情性,重在表达人的自我内心世界和抒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心灵感受。朗读诗歌要披文入情、以情入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诗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把握感情,体现韵律美

朗读要有感情。它是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对诗歌有深刻理解才有可能达到的。

1.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如《再别康桥》,写的是离愁别绪,其情感基调定在一个“愁”字上,而且,这愁,不是哀愁,不是浓愁,而是轻淡的柔愁,愁中又带有一丝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带有一丝对母校眷恋的深情。只有这样,朗读时才有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做到感情自然流露。

2.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

诗歌朗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比如,《再别康桥》与《我爱这土地》的语速要慢一些,就容易做到有感情了。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

诗歌的朗读,有轻有重,有音长音短,才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字词句的轻重及音长音短,要根据诗歌内容、意境来判断。如《再别康桥》: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整节诗比较轻柔,但轻柔之中依然有强调部分。其中,最后一句可稍读重一些;而三个“轻轻”虽然属于这节诗中重点强调的部分,但根据诗歌意境来看,不能重读。那么,该怎样处理呢?我们可以这样处理:语速放缓慢,声音稍微拉长。这样,两种强调处理各有不同,一种重读,一种轻读拉长,“歌”的韵味便出来了。把握好朗读的“轻、重、缓、急”,恰当地分好“音步”,产生鲜明的节奏感,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

4.根据语境处理诗句的停顿

诗歌朗读,有时需要正确处理好停顿,节奏自然就鲜明,诗歌才富有韵律美。有时则需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来确定,这样才能使诗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古诗有节拍停顿,现代诗也有节拍停顿。一般是“两个音节一拍或三个音节一拍”,掌握好节拍,不仅能充分展示诗歌的艺术境界,而且节奏也会悦耳动听,读来朗朗上口。

二 展开想象,激发情感美

诗是想象的艺术。学生必须发挥想象才能欣赏诗、朗读诗。如朗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用舒缓的、轻柔的声音来朗读,伴着朗读学生沉浸在温柔的氛围中,情感与声音塑造的美景已紧紧交融在一起,作者的情感已引起学生的共鸣,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美。

三 理解主题,感受意蕴美

诗歌也有主题,没有主题就会黯然失神,只有了解了主题,文字才可能潜入读者的心灵,才有可能变为读者自己要说的话。只有认真领会,准确把握诗歌的精神实质,然后诉之于声,那么声音发出时所负载的思想感情,就会比原诗自身的意志、情感更为丰富,它必能引起学生走向文学作品的深处,听到“不可言传”的意蕴。从而沟通作者、读者的心灵,让读者从朗读中品味人生的道理,受到美的熏陶。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情愫诗人浓厚民族感情的诗歌,理解了主题,就可以感受到诗歌的意蕴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主要是通过对康河美丽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离开康桥时依依惜别的深情。风格清新、意境深邃,通过朗读就可以感受到诗歌的意蕴美。

四 体验赏析,展现艺术美

情感体验是朗读教学的关键,诗歌丰富的色彩、场面等,只有朗读者充分激发感情,沿着感情去积极想象,用有声语言去描绘,才能生发出不可抗拒的感染力,使自己的多种感受、多层体验升华、飞动。只有朗读得体,才能展现色彩斑斓的艺术美。

第4篇: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文

关键词:语文课;诗歌教学;音乐;融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122-02

在语文课中,诗歌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诗歌的朗诵、感知、体悟和理解,领悟诗的意象内涵和艺术魅力之所在,培养学生读诗、品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诗歌本身的抽象性,学生总是很难体会到诗歌的美感,以至于诗歌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在诗歌教学实践过程中,语文教师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会:分析多了,不仅学生入坠五里云雾,诗歌本身也支离破碎,美感不再;分析少了,学生浅尝辄止,难以体会诗歌的神韵。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音乐这一教学工具,用音乐来代替心中那些无法言说的感触,用音乐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让音乐注入枯燥的课堂,激发学生走进诗歌的兴趣。

将音乐融入诗歌教学过程的可行性

音乐之美与诗歌之美具有互通性 《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琴歌”是吟唱的,作为古希腊抒情诗中成就最高的诗体,它就是一种伴随着音乐的歌曲类诗体;“圣经诗歌”是吟唱的,唱诗班带着动人的故事和对上帝的赞美与敬畏,跨越了滔滔的历史洪流;《诗经》是吟唱的,正所谓“诗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汉乐府是吟唱的,两汉乐府本就是音乐管理机构,许多民间歌谣也正是通过在乐府演唱,才得以流传下来;词是吟唱的,每一个词牌固定有一种曲调,“依调填词”是它创作的一大特性。由此可知,诗歌和音乐实乃一母同胞的姊妹艺术,诗歌之美和音乐之美在人类的艺术长河中早已相互交融,难分你我。

用音乐可以重塑诗歌的背景 诗人在创作诗歌时,脱离不了时代背景与个人际遇的影响,诗歌本身也就不可避免地留下时代的印记,离开背景解读、感悟诗歌不免雾里看花,难解其味。诗人的创作过程是由情感而文字,学生的学习过程则是由文字而情感,实现诗歌背景的重塑是协助学生完成这一跨越的捷径。学生受自身年龄、社会阅历、情感体验的各种因素影响,很难准确定位诗歌的背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能通过语言的方式来介绍背景,这很难改变学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作者、作品的错误习惯,也就无法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与感受诗歌之美了。音乐则恰恰能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一段合适的音乐能够让学生直接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所思所悟,或苍凉、或悲壮、或喜悦、或淡泊、或郁郁寡欢、或春风得意,音乐可以其独特的魅力穿透时空,并润入心田。

用音乐可以体验诗歌的音韵 诗歌的美,除了丰富的内容、深邃的意境之外,还有那内在的、和谐的音韵美,只不过印在课本上的诗歌没有节拍、旋律,对一名普通的中职生而言,其很难体会到这种美。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可以感受那“进入美的世界”的旋律,可以触摸那“体验审美境界”的和声,强弱、长短、畅涩的韵律都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用可直接感受的音乐韵律带动学生体验诗歌的音韵美无疑是一种好的方法,通过音乐产生的韵律共鸣引导学生建立诗歌的“曲谱”,在音乐旋律的反复呈现中,自然而然体验到诗歌由语言构成的内在的、和谐的音韵美,从而得到一种具体的美感的愉悦,不仅能让学生恢复诵读的兴趣,更能让学生借此打开诗歌的大门,走进诗歌的世界。

音乐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法

用音乐导入课程,营造情感氛围 每一首诗歌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意志,只有在与作者相似的情感氛围中品味诗歌才能跨过时空、产生共鸣。当铃声响起,教室里荡漾着或喜或悲、或急或缓的旋律,慢慢地酝酿、积蓄、引导学生的情绪,利用音乐铺垫,营造出与诗歌意境、感情相吻合的氛围,为学生理解诗歌奠定感情基础,使他们的身心在音乐的感染下,很快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去,与作者一同欢欣鼓舞,一同黯然神伤,让他们逐步靠近诗人的情感世界,进入到作品的情感空间。当《静女》遇到《致爱丽丝》,那是豆蔻梢头初见的心悦相知,羞涩懵懂却真实;音乐缓缓响起,我们仿佛窥见了静女内心那小小的喜悦,与恋人约在城角相见,却偷偷躲在一旁,看恋人在那抓耳挠腮,苦等徘徊,忽而跳出,轻轻拿出代表心意的彤管。当《再别康桥》遇到舒伯特的《小夜曲》,轻盈的节奏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淡淡的、舒缓的小夜曲犹如诗歌淡淡的开头,又淡淡的结尾,淡淡中却又包含了几多复杂的情绪,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音乐中,我们仿佛看到那个在夕阳映照下的男子,有着淡雅如兰的忧伤,似乎他正回忆与剑桥青草春晖般的邂逅吧。当《国殇》遇到《WAR》(电影《珍珠港》配乐),从柔情似水的钢琴音调里缓缓地带出悲壮悠扬的古典弦乐,乐曲的强烈气氛和激昂气势映衬出人马相错、旌旗蔽日的战场情景和慷慨激昂的壮士情怀。

用音乐布置背景,提高朗读效果 诗歌本身有一种声韵之美、情感之美,把握诗歌音乐美的最好方法就是“吟诵涵咏”。朗读诗歌时配上合适的音乐,不仅能给听众带来美感,而且还能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扩大读者和听者的想象空间。在教学《致橡树》时,笔者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作为背景音乐,帮助学生把握恰当的朗诵节奏,感受诗人渴望而坚定的心;用《长江之歌》作为《沁园春·长沙》的配乐,景情交融的乐曲和融豪放、婉约于一体的诗歌相得益彰,帮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那种冲破一切牢笼的自由之气魄;用古筝曲《琵琶语》作为《琵琶行》的配乐,缓缓的乐曲时而凄凄切切,时而悠扬回转,帮助学生把握低沉的朗读节奏,将悲、慨紧密结合,体会那种悲凉哀怨情感。

用音乐激感,开启审美想象 爱因斯坦认为,音乐是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的催化剂。根据音乐特定的情感内涵,再辅之以具体的文字空间,便在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建立起一种能够触发的审美联系,给学生开启审美想象的通道。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播放《蓝色的爱》,让学生闭上眼睛,放飞心情,感受大海与幸福的气息;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可播放《英雄的眼泪》,让学生回忆苏轼的生平,想象英雄面对赤壁古战场时的身形姿态,感受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无奈;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可播放《高山流水》、《渔舟唱晚》,让学生遐想秋日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的画面,感受王维骨子里的清和冲淡。

音乐在辅助诗歌教学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音乐可以融进诗歌教学,为课堂带来惊喜,但它并不是主角,语文课毕竟不是音乐课,音乐只是一种教学方式,不能喧宾夺主。

选择的音乐要与诗歌内容、情感、意境契合 音乐的种类繁多、情感不一,在选择音乐时要考虑到诗歌的内容、情感和意境。如果说诗歌是一个人的话,音乐就是衣服,要从款式、颜色、花饰等方面考虑寻找到合适的衣服,来衬托出主人的内在气质。有些诗歌不同部分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承载的感情变化跨跃很大,在营造意境时教师需要选择多段音乐或者剪辑组合进行辅助教学。对于这样的音乐使用笔者也曾做过尝试,但效果不佳,极易混淆学生的情感融入。

选择的音乐要与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契合 无论用怎样的方法设计教学过程,最终的受益者是学生。如何使课堂背景音乐能适应学生的兴趣特点,是关系教学效果的重要问题。因此,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音乐,甚至可让学生参与音乐的选择。笔者曾经尝试在学习新课之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试着给诗歌寻找合适的配乐,结果令人惊喜。比如,朗读《再别康桥》时,学生找来了《天空之城》的乐曲,全班同学随着舒缓的音乐,一起走入徐志摩的康桥,感受那种惆怅与温暖,朗读结束后,教室里爆发出响亮的掌声,那是他们对自己的肯定与赞美!

要注意控制音乐的使用长度 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播放的时间太短,会达不到既定的效果,而长时间地播放音乐,则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教师在选择好音乐之后,需要对播放的时长进行测算,以达到最佳效果。特别是作为朗诵背景的音乐,有时要根据诗歌内容、节奏对乐曲进行剪辑、拼接。

以上只是笔者在诗歌教学实践中的初步探索,诗歌的学习本是一个十分复杂且需要深入研究的过程,本文所涉及的只是音乐在诗歌教学中所能起到的一些作用。然而,教学方法是多元的,并不具有绝对性,并非所有诗歌教学都需要使用音乐,并不是所有诗歌内容都适宜编配入音乐,如果不加区别地一味追求音乐的运用,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反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这也是诗歌教学过程中使用音乐最需注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张翠香.让音乐融进诗歌教学[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8(7).

[2]冯杰,刘洪峰.音乐是解读诗歌的金钥匙[J].教研天地,2006(4).

[3]刘造良.让优美的旋律走进语文课堂[J].教育交流,2009(3).

[4]李嬿,吴寅洁,徐旖旎.用音乐进行诗歌教学的探索[J].科教文汇,2009(3上).

[5]黄珊.音乐与诗歌教学[J].现代语文,2004(12).

第5篇: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文

关键词:诗歌;教学;诗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034-02

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知识和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这就向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其中就包括了语文教学的诗意化。

什么是诗意呢?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文学就是倒映在湖面的白杨树。文学并没有改变白杨树,它改变的是白杨树的呈献方式。倒映在湖面的白杨树比岸上的白杨树更有诗意、更有美学意味、更接近人得梦境。语文是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诗意的老师,是用激情点燃课堂教学的。

我们不妨说说诗歌的诗意化教学,我曾经听过一堂课是《再别康桥》,这是一首大家都喜欢并熟悉的诗歌。课堂上老师常规教学:作者、作品、背景介绍就花去了大半堂课,剩下的时间叫学生朗读,然后开始化分节奏,最后讲讲诗中蕴含的情感,这样结束。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尽管达到目的,但整个教学过程是服务于知识的硬性灌输,对于这首诗而言已经没有任何诗意了。

什么是诗歌?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现代汉语释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首》),诗这种题材,是因作者对当时所处的境况有所感,从内心深处以诗这种文艺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受。人人心里都有一个诗人,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诗歌是一种很难讲的文体,因为诗歌是抽象的,如果不能理解诗人创造的意境,要传达的情感,那么这首诗对于读者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了。

那如何才能让诗歌教学诗意化呢?具体点讲:要让诗歌的课堂教学富有诗意化,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意象的寻找、意境的创设(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感情的融入。

一、意象的寻找

王崧舟老师说:“诗意语文用到的基本策略或者说最精彩的课堂现象就是举象。”所谓‘象’就是语言文字的三种表现和呈象:形象、印象、意象。”到底什么是意象?我们可以把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意象”。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举例说:如《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几句中就有着多种意象:山、林、江、舸、鹰、鱼。

意象是进入诗歌殿堂的大门,打开诗意化的大门,就要寻找意象,就要回到作品的源头,要把语言这种符号转变为生动的象。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找到象呢?首先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意象,在了解什么是意象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抓住意象,那就是抓诗句中的重点词语。以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为例:

师:本诗的主题是我愿意是……,我的爱人是……,这样的句式,请你找出每句的重点词。

生:急流、小河、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春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

师:这些词语客观的事物,它们代表或指向的事物相同吗?

生:不同,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是我的意象;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意象。

这些意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但都附着了作者的情感,所以在引导学生的时候,要让他们找诗句中的关键词,就容易抓住意象了。

二、意境的创设

打开诗意化的大门,才是迈出第一步,也就是说找到意象是不够的,因为意象是平面的,是单调的。所以老师在讲诗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诗歌意境的创设。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如何才能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呢?怎样才能让学生进入作者创设的意境呢?

1、朗诵

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形象美,都要通过反复吟诵,品尝来体味。朗读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品味意境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因此进入诗歌的意境从朗诵开始。老师可以借助音响设备给学生播放播音员配乐的标准朗读,学生可以很快进入诗歌的慷慨激昂,或沉郁忧伤,或欢喜愉悦的意境。但不是每首诗歌都有适合教学用的配乐朗读,其次这样的朗读会给人距离感,相比之下,老师现场的朗读更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老师一定要范读,这也就要求语文老师具备标准的普通话朗诵能力,能使用朗诵技巧(包括:节奏、押韵、停顿,适当的变换姿势和表情),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其实语文老师不仅自己要有高的诵读水品,还要引导、影响、训练自己的学生诵读,准确的诵读更能让人进入作品的意境学生自己朗读,学生不亲自尝一口诗歌这枚“果子”怎么知道是苦是甜呢?学生或大声朗读,或低声吟诵,当然还包括指定某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这是品味意境的途径。

2、在联系意象的基础上建立意境

意境是一个整体观念,是很多象的叠加,就像景象的连续体。如《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将山、林、江、舸、鹰、鱼,等意象叠加起来,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浓重的色彩,争竞的场面,搏击的气势,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这六种意象所表现的范畴。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所以将你找到的意向联系起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意义,自然就进入作品的意境了。

三、感情的融入

“诗缘情而绮靡”, 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所以读者一定要入情。入情就是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承载的感情、情味和情怀。怎样才能入情呢?

1、初步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的介绍

不知道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他的生平,不知道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又怎么解读他诗中的寄寓和象征。这些东西若都有老师来讲拖拖沓沓,难免会影响重点内容的讲解,不如课前安排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搜集资料,初步感受诗人的创作风格,老师可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适当补充。比如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死水》,如果不了解闻一多的为人,他的气节,他所处的环境,怎么感受诗歌的思想情感呢?1926年闻一多怀着对祖国的渴念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没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正是这种为现实所打击了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流露的思想感情的深层根基。所以掌握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是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基本条件

2、入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不同的文字背后一定承载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动了,郁积在一起,不得不发,不吐不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靠什么入情?披文才能入情。实际上,“披文入情”这四个字,就很好的诠释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入情是诗意化必须具备的。拿《再别康桥》来说,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的:

师: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地”实些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境,同时透露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生:是难分难舍的离别之情。

师:岸边的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像一位美艳的新娘,用新娘来做比喻,新娘这个词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浸透着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新娘给人的感觉是美丽,美丽的新娘让人难舍,所以诗里浸透着诗人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师: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你们是怎么理解柔波和水草所传达的东西?

生:康桥是河,作者是水草,学校与学生,草是不能没有水的,就像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知识的条件,学生对学校充满了眷恋,不舍。

师:作者不是要离开了吗,为什么还要寻梦?既然放歌了,又为什么沉默?

生:作者是要离开了,这是他的想象,他在康桥里寻找自己的梦想,但现实又不得不离开,因为他舍不得离开,他想在康桥里待得更久一点,所以连夏虫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为他沉默。都表现了作者的舍不得离开。

师:你有没有向往的地方,如果你也面临着离别,那么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舍不得,伤感。

师:诗人表达的这种淡淡的离别情绪,引起了我们的共鸣,给人以审美享受。

这样引导学生认识到: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通过对金柳、柔波、青草等意象的把握,来感受作者对康桥的难舍之情。

第6篇: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文

关键词:音乐艺术;陈蔚;歌剧;音乐剧;导演艺术;深情细腻;恢弘大气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陈蔚是在新时期成长并成熟起来的一个十分活跃、精力充沛的“年轻老导演”。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系统掌握了戏剧艺术基本规律和导演技巧之后,一直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善于学习的她又掌握了总谱读法,能从总谱复杂的音乐符号中准确理解和把握作曲家的构思,并在导演中加以创造性体现,因此其导演艺术实践主要集中在歌剧音乐剧领域,并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音乐戏剧感觉好、能够自如驾驭各种综合元素参与歌剧综合美营造、注重大局观、手法多样、风格适应性强等特色;而《再别康桥》和《红河谷》这两部由她自编自导的剧目,则集中体现了她在歌剧导演艺术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一、厚积与薄发:陈蔚歌剧音乐剧导演艺术生涯鸟瞰

在陈蔚的导演艺术生涯中,除了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正歌剧《红河谷》外,曾先后执导了《徐福》、《舍楞将军》、《木雕的传说》、《八女投江》(哈尔滨版)等正歌剧和音乐剧《五姑娘》、《冰山上的来客》、《青城》等作品,积累了丰富的导演经验,其中尤以歌剧《八女投江》和音乐剧《五姑娘》两剧中的导演艺术最引人瞩目。

由于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在一度创作上存在许多弱点,执导此剧对陈蔚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为此,陈蔚调动许多舞台艺术手段以弥补一度创作上的缺陷,因此该剧的舞台呈现仍有不少值得称道的优点——突出音乐通俗流畅的抒情气质和主题歌《白桦之恋》深切动人的歌唱性格,舞台画面构图具有美感,场面转接自然流畅,多媒体影像手段的运用技巧也日臻成熟,较好地配合了剧情、渲染了气氛,营造出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战争氛围,给观众以较强的视听冲击力。因此可以说,正是由于陈蔚导演与舞美艺术家的共同努力,才使这部戏剧内涵较为单薄的歌剧具有了较强的观赏性。

《五姑娘》是一部乡土风格浓郁的原创音乐剧。为顺应此剧情节、戏剧冲突发展和风格表现的需要,陈蔚在导表演艺术上,通过其中“春牛会”、“开秧门”、“过清明”、“轧蚕花”等极具民间特点的风俗性、舞蹈性场面或“斗牛舞”等色彩性歌舞场面,营造出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环境的历史质感和江浙一带民歌、民俗、民风的生动画面。在男女主人公互诉衷肠的爱情场面和全剧主题歌《太阳月亮为你为我从此停转》中,陈蔚则充分发挥演员的歌唱魅力,突出唱段旋律的深情动人和场面的浪漫气质,同时通过几扇门的开合和演员具有舞蹈意味的形体语言,加强抒情性场面节奏的灵动性,有效避免了单纯歌唱时的静止感。第一女主人公五姑娘的扮演者,其表演和形体动作则带有传统戏曲身段和身体韵律的某些特点,而两个反面人物在剧中的穿插及其谐谑的表演和舞蹈,也为全剧的悲剧意蕴增添了喜剧性和对比性的因素。如此看来,陈蔚赋予《五姑娘》的整个舞台呈现样式,是在忠实于历史环境真实和人物性格真实的前提下,努力追求舞台叙事手法的时尚化和观赏性;而陈蔚的这种导演风格,恰恰是最适合《五姑娘》这部乡土化音乐剧的舞台演绎风格的。因此,该剧在2004年中国艺术节上获《文华》大奖,后又成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初选剧目,作为导演的陈蔚功不可没。

二、细腻与深情:陈蔚在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中的导演艺术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歌剧界由于迷恋“大制作,大投资,大场面”,不幸染上了“巨人症”,身躯庞大,营养不良,行动迟缓,表情呆滞。一些有识之士早就看出这种做法没有出路,于是纷纷另辟蹊径,寻找歌剧艺术走向市场的种种可能。陈蔚这部自编自导的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就是以小投资、小规模、小制作、小场面探索歌剧艺术走向大市场的最新尝试。

在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周雪石作曲,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02年首演于北京)的探索中,陈蔚(笔名雪儿)一身兼编剧、导演二任,对歌剧之进入小剧场所引起的艺术观念和手法的种种变化作了勇敢的探索,表明了这位青年导演具有勇敢面对市场、锐意进取的精神。

将歌剧演出场所由大剧场搬进小剧场,不单是演出场地的简移,因为由于演出场地的变化和表演的区域空间缩小,歌剧表演与观众的审美关系也随之改变,必然在制作理念与规模、艺术观念以及编剧、作曲、舞美乃至表导演艺术诸领域引起连锁反应,歌剧家不得不丢弃一些过去的成熟套路、创造一些新套路,以适应观众对小剧场歌剧的审美需要。所以,剧场虽小,学问很大;如何做好小剧场歌剧这篇大文章,是当代歌剧家们无法回避的课题。

作为剧作家,陈蔚将笔触聚焦在林徽因与徐志摩二人的情感纠葛上,并穿插着梁思成与林徽因、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生活,再由诵者将这两条戏剧线索串联起来,令戏剧脉络主次分明、发展清晰;剧中虽无剧烈的戏剧冲突,但陈蔚在挖掘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矛盾和心理动作方面着力甚多,也为作曲家充分发挥音乐的抒情功能预留出足够空间。至于陈蔚在剧本中大量使用剧中人的诗句和言论,由于剪裁得法,缝连细密,因此显得流畅自然,对营造全剧诗意盎然的浪漫抒情氛围起了重要作用。《再别康桥》采用这类淡化情节、重在抒情的艺术处理,当是适合小剧场歌剧的可行选择,并在演出实践中受到许多观众的欢迎。

作为该剧导演,陈蔚根据演出环境的种种变化——由大剧场的一面观众变为小剧场的三面观众,观众视角由大剧场的平视或仰视变为小剧场的俯视,加之小剧场的舞台逼仄,四处透光,舞美设施简陋,舞台上发生的所有场面切换均在观众视野之内等等,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导演构思和艺术处理。其中包括:舞台装置和布景尽可能简化,以便在本就十分狭小的舞台上为演员的歌唱和表演腾出足够空间;充分运用极为有限的灯光设备作为舞台叙事的重要手段,发挥它渲染气氛、切割场景、突出重点、导引观众视线的表现功能;充分发挥演员的歌唱艺术魅力,减少不必要的舞台调度和形体动作,以便将作曲家音乐创作中动人的歌唱性和旋律美质揭示出来;在陆小曼的唱段《旋转啊旋转》中,陈蔚为此特别设置了一个小高台,让演员登于高台之上载歌载舞,用来刻画这个上海社交圈的名媛形象;又在剧中安排了两个舞蹈演员,将他们的舞段适时穿插在剧中,将一支小型室内乐队和指挥置于舞台的右侧,并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让乐队开口说话、参与表演,与演员的表演构成上下互动和彼此呼应,活跃剧场气氛;等等。

总之,陈蔚在《再别康桥》中的导演处理和深情细腻的导演风格,不但显示出她在歌剧艺术综合美规律的全面把握能力和娴熟驾驭功夫,而且更在歌剧创制小型化、简朴化以及重点突出歌剧的音乐创作表现力和歌唱艺术特殊魅力方面做出了出色的贡献。

三、史诗与哲理:陈蔚在歌剧《红河谷》中的导演艺术

歌剧《红河谷》,陈蔚、钱晓天编剧,孟卫东作曲,陈蔚导演,剧中第一女主人公丹珠由戏剧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扮演,雪儿由抒情女高音歌唱家巨有燕扮演,格桑由男高音歌唱家魏松扮演,中国歌剧舞剧院2011年8月24日首演于北京保利剧院。

如果说,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毕竟受制于剧场条件和投资规模,因而令陈蔚的歌剧导演艺术未能得到全面施展的话,那么,此番应邀在中国歌剧舞剧院创制的歌剧《红河谷》中身兼第一编剧和导演两职,陈蔚对此的第一反应是“心中泛起的是激动和忐忑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清楚地知道这是个巨大的挑战”,但该剧雄厚的制作资金、部级高水平的表演艺术团队、保利剧院完备的现代化设施,此前陈蔚在《徐福》、《舍楞将军》、《八女投江》等剧中所积累的较为丰富的正歌剧导演实践,都为她的歌剧导演理念、整体性舞台呈现功夫以及有机整合和自如驾驭一三度创作各元素、各部门的素养和能力,提供了一个全面施展其拳脚的绝佳机遇。

陈蔚在多次执导正歌剧的实践中,对歌剧艺术的高度“综合性”有着深刻的体悟。她在此剧的导演阐述中说:

歌剧之所以被称为舞台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就在于它具备其他舞台艺术门类无法比拟的综合性。文学、音乐、演唱、导表演艺术、指挥艺术、乐队演奏、舞蹈、舞台美术,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舞台多媒体视觉艺术等,几乎所有与剧场有关的艺术专业门类都会在一台两个小时左右的剧目演出中配合与统一。从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主创团队对“综合性”的认知和贯彻程度,往往与这出戏在舞台上成功的系数成正比。

而歌剧艺术的这种“综合性”,首先应当从歌剧剧本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来。陈蔚作为《红河谷》第一编剧,在从事剧本创作之初,就提出了“左手音乐右手戏”的主张。为此,在解决音乐结构与戏剧结构的相互关系上,寻找到了将两者相互融合的方法——戏剧为骨,音乐为肉;依据中国观众“以歌舞演故事”的观剧习惯,在处理故事与歌舞的相互关系上,力求两者相得益彰;在处理叙事性和音乐性、戏剧场面与音乐场面的相互关系上,将音乐放在主置,选择好可以凸显音乐性的戏剧场面并将一些交代性的情节缝补进去,使两者能够在这个戏剧场面中得到统一,以切实避免为了讲故事而忽略歌剧形式规律的现象。

此外,陈蔚还在《红河谷》剧本中设立了一个“火”的意象。这个意象在第二幕第二场三次出现,既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情感,也象征着三种不同的戏剧情境,三次之间形成了一种递进和转折关系。

很显然,在这里,陈蔚虽然是以剧作家身份出现的,但其中无不渗透着她作为一个正歌剧导演艺术家对歌剧艺术特殊性的深刻认知和导演理念,或者换句话说,陈蔚对于正歌剧的导演理念以及对《红河谷》的种种导演构思和艺术处理,已经渗透到此剧中,使两者的关系能够在一的现代化设施、文学剧本创作中;而这一切,正是这种“编导合一”创作模式所独有的优势所在,从而有效避免了以往创演中常见的编剧与导演两张皮或互相扯皮的现象。这种优势,在目前我国正歌剧导演艺术家中,也是陈蔚所独具的优势。这自然得益于她的专业背景,长期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这一工作环境和丰富的正歌剧导演实践,由此养成了她特别强调歌剧高度综合性,特别重视歌剧音乐成分及其感性显现的职业素养和导演理念。这种素养和理念,我们在此前的《再别康桥》中已初步感受到;如今,又在《红河谷》中再一次更真切地触摸到。

当然,作为《红河谷》的导演,陈蔚担负的创作使命、面临的创作课题远比处理剧本创作与导演构思的相互渗透和自我协调复杂繁难得多。其中包括:概括全剧的核心主题,解读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对全剧整体风格和舞台呈现样式进行阐释与勾画,对演员的歌唱、表演和角色创造提出具体要求,对舞美各部门的具体视觉形象体现做出描述,等等。对此,陈蔚在《红河谷》的导演阐述中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分析、评价或论述。

陈蔚从电影《红河谷》到歌剧《红河谷》的情节构成元素和显现形态中,将歌剧的核心主题提炼为“东方和西方两种文明的冲突和融合”。她认为,抓住这个核心,就使得全剧所有庞杂情节找到了明显而清晰的脉络。毫无疑问,陈蔚所做的核心主题概括,的确为全剧的情节展开和人物关系(例如剧中的英国人与中国人、藏族人与汉族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文化冲突、情感纠葛、性格矛盾等等确立起一个提纲絮领的凝聚点和汇合点,但其深层意义还在于,更将全剧主题升华到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汉族文明与藏族文明的冲突和融合高度,使之成为统领全剧的哲理性意象;这一意象就如雪域阳光那样照得《红河谷》通体透明,令全剧所有艺术表现都有了高屋建瓴的精神依托。

同样,这种中西融合的意象也体现在《红河谷》的歌剧形式构成和风格样式上。陈蔚将这种融合称之为“经典歌剧的规格与规范,中国歌剧的风格和风骨”——实际上,前者所谓“经典歌剧”,是西方的正歌剧样式;她在《红河谷》导演艺术中努力实现的目标,是用西方正歌剧的审美规格和形式规范表现中国歌剧《红河谷》的中国故事、多种性格的多元人物和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用中国人独有的戏剧语言、音乐语言和舞台视听语言及其在舞台上的高度融合来体现鲜明的中国风格和风骨。

为了力求达到这个目标,陈蔚查阅了大量关于民俗方面的书籍和资料,根据正歌剧的特点和情节发展需要,将具有藏文化特点、运载丰富哲理意蕴的艺术意象和符号植入到《红河谷》的相关场面中。例如,在歌剧的第二幕、第三幕中,植入富有民俗代表性的“雪顿晒佛节”和“望果节”这两个场面,并在舞台呈现方式上尽力追求真实再现藏族民俗节日的原生态风貌;在剧中三次出现无台词的、其舞台行动仅是磕长头的朝拜者,在舞台上为藏族儿女的信念和信仰——虔诚、不屈、坚贞以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祈望铸造一个无言的、贯穿全剧的、流动雕塑般的哲理意象。

作为导演,陈蔚对《红河谷》二度创作各元素及其舞台呈现的综合样态,提出了“实现演唱、表演、舞蹈、民俗仪式场面、多媒体影像等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的要求。我们从剧场演出中看到,无论是表现人物间凄美缠绵、复杂交错的爱情纠葛,还是配以适度形体表情语言和舞台调度突出殷秀梅、魏松高超的歌唱艺术并帮助演员塑造各自人物形象,无论是运用视听技术再现色彩斑斓的雪域美景、藏族服饰和民俗舞蹈画面,抑或是通过多媒体影像营造最后那场枪林弹雨、义薄云天的反侵略惨烈战斗场景,在整体风格上均体现出凝重大气的史诗性品格,给台下观众以强烈的视听震撼,表明陈蔚对正歌剧的高度综合性舞台呈现的掌控能力已经日臻纯熟自如的境界。

因此完全可以说,在《红河谷》的整体舞台呈现中,陈蔚史诗性和哲理性有机统一的导演艺术,与殷秀梅、魏松的歌唱和表演艺术一起,共同构成该剧引人注目的三大亮点。

第7篇: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文

多媒体环境的植入,对解决上述问题无疑就是一个“支点”或“拐点”。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技术”的更新升级,而是让多媒体去熏染和唤醒学生的心灵世界,辅助情感线,让学习主体有着更多的语言实践和真诚体验,带着自己的独特体验去参与学习,主动构建,从而自然而然地让自己“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释放情感力,盘活新思维。笔者现结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现代诗歌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一、创设情境,激活感知思维

2011版课标指出: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这些都与感知感受性阅读思维密切相关。

在诗歌教学中,感知思维的激发,往往需要学习者在最佳状态下才能“发酵”而成,为后续的思维交流和碰撞夯实基础,铺路搭桥。为此,我们需要让学生在积极的语言活动中培养感知思维,积淀感知思维。

感知思维需要情景创设和铺垫。我们知道,人的认识感受并不是靠外部刺激直接获取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交融交互产生的,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是获得思维感知的友好、有效途径。

多媒体的恰当介入,正是给了情感元素丰沛的诗歌学习互动而生动的情境。多媒体所创设的,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直观世界、直面世界,让学生穿梭在诗歌情境里,“直视无碍”,感知被激活,思维更活跃。

譬如学习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我们为了达到“激活学生感知思维”的目的,就可以设计如下多媒体辅助方案:

欣赏MTV《乡愁四韵》,品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等句子的朗诵语气和韵味。

在这样的MTV情境里,优美而感伤的旋律能让学生“怦然心动”,自觉不自觉地进入特定的意境里,浓浓的乡愁、深深的哀思、久久的期盼,如同腊梅花一样的芬芳绽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一位漂泊他乡、归国无望的老人的酸楚和无奈,学生的情结被打开,思维情点被触动。

反之,如果没有多媒体音乐和画面的“牵引”和“梳理”,对于这样深切的情思,阅历尚浅的初中生又如何能体会得到,情感思维又如何被激活呢?

二、发散意象,拓展探究思维

诗歌是意象群的组合,很多时候,这样的意象群是抽象而模糊的,在通往“从文字到旨趣”的道路上,学生的探究难度可想而知。只有给学生搭建一个支点,搭建一个阶梯,学生的诗歌探究思维才能更流畅、更舒畅。

多媒体所互动和辅助的正是这样的“支点”和“阶梯”。在多媒体辅助的环境里,那些抽象的意象会因为“如临其境,如在身边”的生动元素而变得形象,变得清晰,此时此刻的探究思维也会从“惊奇和问题”开始,冲破教师预设所不能及的“笆篱”,萌生新颖的看法和观点,带来意想不到的神奇和惊喜,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对诗歌的情感体悟也会升华到新的温度。

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理想》这篇诗歌时,面对刚刚踏上“理想”之旅的初一学生,诗歌丰富而集中的意象显然是“在山的那边”,如此情形,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更形象、更直观”的动态功能,对理解和破解意象作一点“铺垫”,用“他山之石”辅助“攻玉”。

欣赏配乐诗朗诵《理想》,模仿屏幕上的动态提示语,仿写句子“理想是 ”,利用电子白板的“擦除”“圈点”和“回看”功能,看看哪一组写得最精彩。

在这样“有情有景”的氛围里,学生的探究思维正如袁宏道《满井游记》中所言,“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探究热情被点燃,发散思维被扩散,一组组充满诗情画意而又极富创造力的句子便跃然纸上。如:

理想是高山上的雪莲,绽放纯洁的花朵;

理想是梦中的珠穆朗玛,跨越岁月的坎坎坷坷;

理想是笔尖下的流淌,理想是众志成城里的船桨;

理想是《少年中国说》,理想是《梦想中国》;

理想是贝多芬的“命运”,推开坚强的大门;

理想是海明威的“硬汉”,演绎百折不挠的精神……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这里,多媒体“入情入境”的多维触动,给予学生的恰恰是“零距离”的激发和启示,让“理想”这一抽象的意象变得可感可知,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探究度和发散度,理解更通俗、更便捷、更深刻,或隐或现地生发出多媒体“互助”的力量。

三、丰富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标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诗歌教学因其丰厚的艺术性“难为”“难懂”,在初中阶段一度被搁浅,被冷落,在此背景下,重拾“拓展思维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品质思维力源自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比宇宙更辽阔的是什么?是想象力。”诗歌阅读就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启迪创新思维,丰厚语言实践能力。

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培育、培养和培植,而学生的想象力却是参差不齐的,我们如果在诗歌教学中一味强调学习个体的“顺其自然”,就只能导致有的“吃不消”,有的“吃不了”,“遇强不弱,遇弱不强”,效率指数会大大下降。

多媒体辅助和补充的恰恰就是这样的丰实想象力。无论是穿越时空的诗歌背景、音乐背景,还是入情入境的动态画面补充,多媒体的艺术世界创设的,正是穿透文字的丰厚而立体的想象空间。

让我们来看一下《再别康桥》的多媒体设计方案:

夕阳西下,火焰般的背景下,逐行动态显示《再别康桥》文字,背景音乐是《二泉映月》和《梁祝》。师生共赏。

透过这份设计,我们不难想象到《再别康桥》美美的学习环境,这样的“唯美”状态,最适宜盘活学生的想象,释放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终究,美美的背景音乐、美美的背景图景,入脑、入耳、入心、入情,带来的必定是心灵的浸润、情感的熏陶、思维的激越。

第8篇: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文

【关键词】“性灵”;“独立”;“神灵性”

《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开篇第一句就说“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情感的线索”,这一点对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散文都非常重要。人们常常被他的《再别康桥》一诗所陶醉,被诗歌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美,图画美,建筑美所折服,然而透过诸多的意象,真正潜入心底的是诗歌所蕴含的性灵美。《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写于1926年,较《再别康桥》一诗早两年,应该说没有《我所知道的康桥》便没有《再别康桥》一诗。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从语言、结构、画面……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复杂、多样,咀嚼不尽,而又无以名状的美感,,其中之根本乃是“性灵”。

何为“性灵”?刘勰云:“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袁宏道认为“任性而发”,“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即性灵。袁枚也说:“诗者,各人天性情耳”。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诗文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表达的是作者自我的性情。抒写性灵,则是作者自由地抒写内心的情感,尽情地抒发自己的热情和幻想。

徐志摩童心般的天性使他在创作上率真热情,自由,奔放,唯美。他曾说:“我要的是筋骨里并出来,血液中激出来的,性灵中跳出来的,生命里荡出来的真纯思想。”他在《自剖》中又说:“做学问你得有天然的好奇心,得有天然热情的态度,得有原动的信仰…”他认为创作应是真切性灵的抒写。

《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一部分阐述自己追随罗素到了剑桥,,而此时罗素已被剑桥除名,因追随罗素从学的愿望成为泡影,在无奈中通过英国作家狄更生的推荐成为康桥的一名特别生,可以随意选科听。正是由于能随意选科,而得“单独”由“单独”而又“发现”了康桥。

“随意”——“单独”——“发现”是《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为关键的字眼,实在不可忽视。由于“随意”选科读,摆脱了成规重负,“性灵”得以释放,因此而能 “单独”。“单独”正如志摩在文中所说是个耐味的现象。它是任何“发现”的第一个条件。志摩“发现”了,他为康桥而陶醉狂热,康桥成了他精神的圣殿,心灵的家园。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是康桥 的灵性赋予志摩,还是志摩的性灵抒写了康桥,彼此已化不开。由“随意”到“单独”再到“发现”,这是“性灵”自由而到意识独特再到有所“发现”一个自我投入过程。这便是志摩的康桥情节之根本。由于“性灵”的浸润使得康桥的一草一木皆灵性化了。赋予大自然的性灵的神韵是徐志摩散文所追捕的美,在志摩看来,自然事物是没灵性的,它之所以能使人产生美感事,是因为观赏者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使本无灵性的东西在他眼里具有了感情生命,于是他喜欢济慈,“一想着了鲜花,他的全身就变成了鲜花”,那样,“情由景所生,景由情所注”将自然风物与自然情感统一起来。

《我所知道的康桥》的第三部分的首句,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以曲折柔美的康河为线索,由上游到中段再到下游,康河的美超凡秀逸,性灵神奇。

上游的拜化潭-果子园-是光下的水声-近村晚钟声-河畔倦牛的邹草声。空灵的意境次第叠出,叠而不重。星光、波光、钟声、水声、人烟气、生灵气……物我两忘。

中段的建筑-脱尽尘埃气的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可说是超出了画图而化生了音乐的神味。可比的许只有肖邦的夜曲,就这也不能给你依稀的印象,它给你的美感简直是神灵性的一种。这种神灵性的学术殿堂,需仰视,需崇拜……

克莱亚的三环洞桥怯怜怜的,桥洞掩映着细的波粼与婆娑的树影,那桥上的小穿阑与阑之节顶上的双双的白石珠,也只是村姑子头上不夸张的香草与野花一类的装饰……没有一丝屑的俗念,是实现纯粹美感的神奇!

如果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那么康河的灵性则全在脱俗的神性之美。

一如诗所说:“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康桥,因为有了志摩而成就了它的灵性,志摩因为有了康桥,而找到了的皈依与寄托。

然而,这种灵性和神性全归属于自然,在自然中,诗人发出了感叹:人类病了,病在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就远似一天。我们的病根是在“忘本”。“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新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过接近自然的人们”。在天然织锦般的草坪上读书、看云,拥抱大地,自然给了人一个天堂。篇未的两幅夕照 图是诗人“灵性”与自然的神性的完美佳作。—隔着篱笆,看天风迎面赶一群羊过来,夕阳从它们的后背照过来,把它们照成金色的透明体,谁能怀疑它们不是一群仙界的灵物?谁又能不感到那种神性的压迫直逼过来。大自然的得我们落泪,跪伏在她的脚下。下游撑篙……有几个专家的女郎,穿一身缟素衣服,裙裾在风前悠悠的飘着,戴一顶宽边的薄纱帽,帽影在小草间颤动,捻起一根长竿,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翠条鱼的向前滑去,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空的河上描写梦意和春光。

一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春天听鸟,读书,倦了时,躺在草锦之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的消遣吗?这半天的消遣是你性灵的补剂。

文章四个部分,无论是描叙,还是议论,抒情,都充满“性灵”;无论是康河上游的拜沦潭,还是中段的三清学院的建筑;斜阳下草原上的罂粟花……迷眩了我们的视觉。

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诗人把心底的离愁深情地展现,康桥,是别人的故乡,但必定是你的异乡。一读再读,才得顿悟,于躯壳,诗人是过客,但于灵魂,康桥是归宿,是诗人心灵的故乡。这是永远的美丽的康桥情节。

胡适在《追悼志摩》一文里曾对诗人的理想作过这样的概括:“他的一生真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同,一个是美,而爱自由,美正是康桥所有。

诗人是用整个心来写康桥的,是用自己性灵来抒写的,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必然是真本心,写出人性的共相, 触及了人性的本然,使读者会其心而同其心。本文字里行间充溢着心灵之美,当我们反复通过诵读时,感到了诗人的生命之美。诗人用真情、真性、真心叙写本来灵性的康桥,故使得文字中康桥永过年轻而有灵性。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

[2]胡适之《追悼志摩》

第9篇: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文

露水被连绵不息的风轻轻搁浅,怎么留也留不住。宛若一掬握不住的沙子,从指缝悄悄溜走,了无痕迹。我唯有搭乘人生的末班车,将晦暗的影子藏匿于日落后的夕阳下,趁着夕阳还未落下,赶着去投奔下一站的 末班车。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在父母眼中,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事事都喜欢为我们铺好平坦的道路。殊不知因为他们的这份爱,使得多数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在他们看来,出来社会即已成年,自己的事情都应该由自己做主,无论是工作上的事或是其他……可他们忘了,再大也大不过父母,父母的心时时刻刻都在为子女操劳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有多少子女不满父母的安排,总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一意孤行。到头来一事无成,自怨自艾,自暴自弃,甚至还要把过错归顺到别人身上。是谁的错,又是谁的过……?时间便这样从指缝间溜走,大好年华便这样虚度而过。何事苦贫谓潦倒;笑论风云,一言巧谈可安邦。春花秋月,安处顺通自娱;总看尽,大无穷,小无尽,万物齐一莫强分。茫茫浮尘,疲岸归宿不知终;如何语,红烛照,潇潇人……周庄梦蝶,迷恋庄公,醉罢,逍遥叹浮生。

欲问何人饮杜康,酒醉狂歌畅情寥;寄情于景谈礼法,曲隐竹林合妙哉?

时光弹指老,千年如一瞬。昔日时局动乱,竹林七贤,远离官场,淡泊名利,弃乱世而聚竹林,蔑礼法而崇放达。世之鄙恶,达胸未抒,如阮籍者,避尘世喧嚣,醉卧山林,修书养竹,独善其身,终落个悲凄度日,乐不成章。

历史的长廊,清风拂面,拂开了百态浮沉,吹散了万事万物。嵇康之凌厉,临终以鼓琴神思仙念《广陵散》,葬了半生漂泊,闻者其谁,契者其谁?凄咽处,语凝噎,弦断音亦绝。(嵇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博通。他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想结交嵇康,受到冷遇,从此结下仇隙。嵇康的友人吕安被其兄诬以不孝,嵇康出面为吕安辩护,钟会即劝司马昭乘机除掉吕、嵇。其罪证之一便是《与山巨源绝交书》。当时太学生三千人请求赦免嵇康,愿以康为师,司马昭不许。临刑前,神色自若。奏以《广陵散》一曲绝学,曲毕,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

心怀大志济天下,身折庶族寒门生;东篱菊下饮黄酒,恬静淡泊渺冰心。

晨钟清唱繁华,梵音熄烟净尘;固守寒庐,躬耕安居,寄意田园的五柳先生,安闲于幽境之中,尘世间南来北往的纷扰,他却能安然自得,忘掉世俗得失。如淤中青莲,宁静淡泊,一尘不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成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滚滚红尘,涛翻浪涌;冠绝千古的才高名士,纵是东流之水,还是醉倒在岁月的长河之中。一壶浊酒,以青梅入味。一梦春秋,死去何所道!其意之清高,其境之寡绝,世人谁与同?

时光渐逝,流云飞转,一切的一切如昨日。大唐盛世似昙花一现,李贺金龟换美酒 ,成就千古佳话。(唐代孟棨《本事诗》记:“李太白初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赏者数四,号为谪仙。”从此李白被称为“谪仙人”,人称诗仙。两人相见恨晚,遂成莫逆。贺知章即邀李白对酒共饮,但不巧,这一天贺知章没带酒钱,于是便毫不犹豫地解下佩带的金龟(当时官员的佩饰物)换酒,与李白开怀畅饮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何等洒脱,满志踌躇。“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何等大气,"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影独酌,清绝如斯。"白发三千丈,惆怅似个长。"纵横如你,晚年不幸,多少淤苦愤恨,终究无人听。(晚年在长江采石矶醉酒入水捉月沉溺而死——这一传说已成为李白诗风和人品的象征而广泛流传于世。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苏堤春晓,三月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浸透着唐诗宋词的韵味。遥想杜牧当年的风流佳话。沿阶拾级而下,桥旁即为吹箫亭,亭临水边桥畔,小巧别致,亭前有平台,围以石座,若在月明之夜,清辉笼罩,波涵月影,画舫拍波,有数十歌女。淡妆素裹,在台上吹箫弄笛,婉转悠扬,天上的月华,船内的灯影,水面的波光融,似在银河中前行。桥上箫声,船上歌声,岸边笑声汇在一起,此时再咏诵“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二十四桥分别为茶园桥、大明桥、九曲桥、下马桥、作坊桥、洗马桥、南桥、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万岁桥、青园桥、参佐桥、山光桥等二十四座桥)

笙歌散尽,一切如初。别离太容易,归期未有期。浮华若梦,瞬时而过。佛语有云:放下,乃上乘修为。曰:大自在。这种蕴含超然的智慧与心境,是吾所求。只是往昔,总会撩起怀旧的痕迹,偶尔,听一支曲也会将沉睡的故事惊起。

多一份坦然,少一些迷茫。“人是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人生也本是一场梦,梦醒了,留不住梦中繁华……

感受流逝的昨天,清梦消散成云烟,忘却那一刹那的芳华,消融掉一切不该有的牵挂。天涯,飞花,谁在记忆的深处画上了句号。 雨后的彩虹,卷走了多少记忆, 从前的过往,修葺着不该有的预言,古都长安,乱花惹眼,看惯了悲欢离合,一次又一次的擦肩,长安的云烟,曾是多少男儿梦寐的眷念,也不过是残缺的诗篇,记忆中的碧水长天,搁浅不住岁月的流痕,妄想过的明天,对与错,已不再是我要追寻的答案。只是依然怀念,偶尔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