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再别康桥教案范文

再别康桥教案精选(九篇)

再别康桥教案

第1篇:再别康桥教案范文

语文教学“诗心”审美

【案例背景】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如果说语文教育是学生受到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诗歌欣赏可以说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我以为,诗歌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诗人,而是要让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诗词曲赋熏染学生的灵魂,从而加深他们的文化底蕴,使语文教学沐浴在诗意的光辉里。

我以为,现代诗歌教学,应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审美的享受。诗歌教学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心里,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这也是我一直思索的问题。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1.我们的诗歌教学究竟要带给学生些什么?

2.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案例呈现】

教学片段一:《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徐志摩悄悄地把云彩留给了康桥,把一首传世经典留给了我们,自古多情伤离别。然而,诗人笔下的离别却随着河畔的金柳,柔波里的水草在我们的心头不断荡漾,留给人们无限遐思,原来离别也可以如此美丽,这样的离别又何妨多经历几回?诗人把康桥的美,不仅留给了自己,也留给了我们,留在了我们心灵深处。

我相信这首被选入“高中教材“的经典传世之作通过教师适时、适度、适量的点拨,学生思维在尝试和叩问中一样能体味诗句蕴涵的跳荡的情感,变平面文字为立体的形象、美妙的意境、鲜活动感的画面……我更深信诗歌的这份“美”的感悟和传递与年岁无关,更何况少年情怀总是诗。

在教学中,我将目标定位于“赏读”,对自己诗歌教学的思想(更确切地说是期盼)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在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介绍了徐志摩后,我出示了与徐志摩的一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康桥的相关图片,介绍徐志摩的“康桥情结”,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探究的兴趣。

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这首诗(朗读时要求注意诗歌的感情和节奏)。并找出诗中最能打动自己的或者说自己觉得最美的句子,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写“金柳”时,用“新娘”来形容,读后有种魂牵梦绕的感觉,很美。作者在诗的首尾用了“悄悄”,不仅使首尾呼应,还让我们感到作者似乎不忍打破康桥的美,康桥的安详。

生2:这首诗不像其他离别诗那样刻意渲染“悲”的气氛,它显得平静因而让人觉得真实。他把康桥写得圣洁了,康桥也把他的心洗的澄净了,似乎他与康桥融为一体

……

随着讨论的深入,同学对诗句内涵的理解也渐趋深入。我适时进一步点拨:诗的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金柳,古人常常用柳来象征离别,折柳送别可文人笔下的柳都是绿柳,翠柳,徐志摩却用金来形容柳,这是为什么?

生1:我觉得这个金字用的很精妙,因为柳树是在夕阳的照射下,所以镀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非常形象生动。

生2:而且我们会很自然的想象着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的美景,就像一位妩媚的新娘。作者一定是对夕阳中的柳树特别的喜爱,才能把它描绘的如此美丽。

师总结:原来徐志摩正是用了这一生花妙笔点出了夕阳晚照下柳树独特的风韵,传达了自己无限喜爱之情。看来诗歌的语言确实非常凝练,可谓字字抵千金。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分析意象:

通过刚才的交流,很多同学都感受到了康桥的一草一木都包含了诗人无限的深情。那么,《再别康桥》中的意象有哪些?你们能把它找出来吗?

学生很快便能找到诗歌中的意象,我进一步追问:其中有几个意象特别美,作者情感正是通过这些意象表达的,那么作者的情感究竟是怎样的?

生1答:无限依恋。

生2答:还有淡淡的惆怅。

……

在学生思维之舟达到“情融融,志踌躇”时,进行总结:作者正是通过对康桥美丽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康桥依依不舍,无限眷恋的深情,可以说是:写尽康桥无限景,道尽离别无限情。此情此景,情景交融,怎能不令人醉在心头。

……

教学片段二:《乡愁》

《乡愁》,一支经典的心灵之歌,从余光中的心底缓缓唱出,拨动着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弦,引起深深共鸣,世代传唱不息。这份恒久的感动使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诗心潜藏在每个人心中,我们的学生自然也不例外。

在悠扬的乐曲《秋思》中,我先做了示范朗读,朗诵完毕,再看学生的表情,一片肃然,音乐还在流淌,学生似乎也受到了感染,轻声的朗读专注而投入……

音乐依然如水般流淌,我用缓缓的声音动情地叙述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无不浸润着诗歌所留下的印记。它早已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潜移默化中流传下来。因为诗中有爱,诗中有恨,诗中有温暖的友情,诗中有温馨的亲情。

诗歌是文字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在创设了诗意氛围的前提下,我毅然抛开条分缕析的传统教法,设置了“多元感悟品读、自由交流感受”的环节,尊重学生个人的文本阅读和情感体验。让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走向学生的“多言堂”。在这一过程中,我惊喜地看到思维碰撞出的火花,学生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表达,足以让我重新审视以往对他们过于片面的评价。

在比较阅读中,我选择了席慕容的同名诗歌《乡愁》,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领略不同诗歌风格所具有的恒久魅力。在学生发言之后,我参与其中,表述自己的观点:

第2篇:再别康桥教案范文

【考题】

例1 (2009江苏徐州)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_

(2)请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_______

例2(2009江苏苏州)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问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细细品味一下,“轻轻的我走了”如果换成“我轻轻的走了”,在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差异?

(2)诗人到康桥去“寻梦”,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与他的“梦”有什么联系?它们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

例1取材于名著《繁星・春水》,运用教材而跳出教材,考查学生深度阅读名著的效果和迁移能力。参考答案:(1)冰心(谢婉莹)(2)比喻。人只有耐得住寂寞,努力提高自己,才能迎来辉煌的成功。

例2考查的也是课内经典诗歌,围绕诗歌的知识点――语言、情感来设题,难度适当。参考答案:(1)“轻轻的我走了”与“我轻轻的走了”相比,前者在语言表达上强调“轻轻”两字,这样更能表达“我”不愿打扰梦中的康桥,凸显“我”离别时的惆怅之情。(2)诗人去寻梦,寻找的是他梦中的康桥,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是他康桥之梦诗意的再现,这里既有他昔日斑斓多彩的生活,又有他彩虹般美好的生活理想与梦幻,寄寓了他对康桥的无限眷恋和深深的爱。

【启示】

诗歌被排斥于中考试题之外造成了两方面的不公平:一是对诗歌这一文体本身不公平,二是对擅长诗歌的同学不公平。2009年出现在部分地区中考试卷中的现代诗阅读,让诗歌教学和爱好诗歌的同学看到了一线曙光。

第3篇:再别康桥教案范文

A.《死水》

B.《望舒草》

C.《新月》

D.《红烛》

82.《一句话》中大量运用了隐喻象征手法,其中“霹雳”象征( )。

A.隐藏的火种

B.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

C.民众的革命

D.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

83.《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一句用的抒情方法是( )。

A.融情于景

B.移情于景

C.借比喻抒情

D.借象征抒情

84.《再别康桥》中“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的抒情方法是( )。

A.借事抒情

B.移情于景

C.借比喻抒情

D.借象征抒情

85.《雨巷》这首诗中最富象征意味的是( )。

A.撑着油纸伞

B.丁香姑娘

C.雨的哀曲

D.颓圮的篱墙

参考答案:

81.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篇选自诗集《死水》,要求了解。

82.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中的“霹雳”比喻革命爆发时的雷霆万钧的声威。

83.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把河畔的金柳比喻成夕阳中的新娘,属于借比喻抒情。

第4篇:再别康桥教案范文

下面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作一些具体的阐述:

一、开头的导入,未从作者和背景入手,而是提问学生知道的古代送别诗有哪些

一上课提起古代送别诗,学生情不自禁地背诵起来,仿佛进入了难舍难分的送别意境。然后我告诉学生:古人告别的是人,除了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多有沉重之感。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现代别离诗,告别的是地方――康桥,由此简单地介绍作者和背景。这样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会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背诵古诗,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

二、舍弃多媒体教学,回归文本

由听黄磊朗诵课文,改由教师范读。其实,教师读得未必就有黄磊的好,但这就好比听磁带和看歌手现场唱歌一样,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和老师的心灵产生共鸣,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平等亲近感,更利于课堂的教学。然后让学生通过评点教师的朗诵,初步体会这首诗的感情,明白了这首诗的高潮所在。接着学生自读,并互相点评,让学生陶醉在美的意境中。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倾听文本的声音,充分感受到了画面的美,为下面的赏析诗歌的美作好了准备。

三、赏析这首诗的美从意象和形式两方面入手

围绕“诗歌的美”,可设计具体明确的几个小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己悟出诗歌的美,教师讲解不宜过多。

首先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的美。

我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2)诗人为什么没有选择康桥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是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3)这些意象都是很普通的景物,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很美,请每一小组选择一个意象赏析诗歌的美。这三个问题有一定的梯度,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第二个问题进一步追问,第三问富有挑战性。

为了避免教师枯燥的讲解,激活学生的思维,我又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这首诗选择了哪些有色彩的词语?有一种什么样的美?(2)诗歌用了哪些动作性很强的词语?画面富有一种什么感觉?(3)这首诗读起来除了能感到画面美,形式上还有什么美感?(提示:押韵、节奏、句式等。小组讨论。)第一、二问较易回答,第三问作了提示。形式上的美较多,应重点感受画面美,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其中的美感,教师根据学生悟到的仅作适当点拨,不必把“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灌输给初一的学生,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感知诗歌的美,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赏析完,让学生小组赛读,学生做评委。反反复复诵读,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意境里。最后,简单地总结一下,和开头呼应:这首诗无论是意象还是形式,都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而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别多了一份柔美和潇洒,所以它是二十世纪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

这节课,每一个环节都围绕“诗歌的美”设计,有铺垫,有梯度,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去诠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受到了一次美的熏陶,从而使课堂走向了高效。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诗歌的诗意美和形式美。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感知诗歌的诗意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诗歌的形式美。

【教学过程】

一、由古代送别诗导入。

提问:自古写离别的诗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古代送别诗有哪些?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高适:《别董大》;李商隐:《无题》;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诗歌的美。(学生从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起伏三方面进行点评。)

三、指导学生朗读。

(读给同桌听,互相点评。请一个同学站起来读,全班点评。)

四、赏析诗歌

1、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的美。

提问:

(1)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诗人为什么没有选择康桥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了云彩等自然景物?

明确:这就避开人间烟火,营造出种清新美。

(3)这些意象都是很普通的景物,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很美,请每一小组选择一个意象赏析诗歌的美。

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的美。

提问:

(1)这首诗选择了哪些有色彩的词语?有一种什么样的美?

明确: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丰富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有一种画面美。

(2)诗歌用了哪些动作性很强的词语?画面富有一种什么感觉?

明确:“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3)这首诗读起来除了感到画面美,形式上还有什么美感?(提示:押韵、节奏、句式等。小组讨论。)

五、小组赛读,读出美感。

六、总结。

第5篇:再别康桥教案范文

A.几番风雨

B.落红无数

C.天涯芳草

D.脉脉此情

E.春又归去

37.《一句话》这首诗中反复句的表达作用有( )。

A.具有一唱三叹之妙

B.体现了人们所受的苦难

C.表现了当时中国的黑暗

D.强化了全诗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

E.突出了主题

38.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赏心悦目的诗性美感著称,其诗性美感主要体现在( )。

A.语言朴实直率不用修辞

B.诗歌体式的建筑美、音乐美

C.韵脚时有时无

D.诗情画意的意象美

E.抒情手法的精彩多样

39.下列属于戴望舒诗集的有( )。

A.《我的记忆》

B.《红烛》

C.《雨巷》

D.《望舒草》

E.《死水》

40.与等待、希望和追求的象征意义相对应的意象是( )。

A.独自彷徨

B.丁香姑娘

C.撑着油纸伞

D.默默彳亍外语学习网

E.颓圮的篱墙

参考答案:

37. 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本诗中的反复修辞主要有以下作用:有一唱三叹之妙,突出了主题,而且高潮迭起,强化了全诗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

38. 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性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诗情画意的意象美,其二是抒情手法的精彩多样,其三十诗歌体式的建筑美、音乐美。参见教材204页提示部分。

第6篇:再别康桥教案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管理

下午第一节课,尤其是文化学科的课,历来是教师头疼的课。无论春困夏暑还是秋凉冬寒,一上午繁重的课务,即使中午有短暂的午休,但大部分学生还是出现身体疲倦、精神萎靡、思维呆滞的现象。这样的学生状态,要求上出高效的课,的确考验教师的课堂管理的能力。学校鼓励教师相互听课,在听了很多语文老师的下午第一节课,发现很多做法值得借鉴。

一、巧妙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前准备状态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强烈的心理期待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的前提与基础。

【案例一】午休结束的铃声响了,离下午第一节课正式开始还有十分钟,准备上新授课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张老师来到教室,打开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开始播放精心制作的课件,黄磊清新跳跃的歌曲《再别康桥》轻轻唤醒了趴在桌上的学生,学生纷纷抬起头来,欣赏着课件上同时展现的美丽恬静的康桥风光,开始窃窃私语,轻声交流,或是打开课本,兴趣勃勃的寻找起《再别康桥》的相关资料。张老师并没有多说什么,亲切地走下课堂,轻松地在学生间走动,轻声地与学生交流。十分钟很快过去,张老师也基本上完成了与班级的每一位同学语言或是眼神的交流。上课铃声响了,绝大多数的同学端正坐着,精神饱满地期待着张老师精彩的《再别康桥》。

【案例二】午休结束的铃声响了,离下午第一节课正式开始还有十分钟,准备上《唐诗宋词选读》复习课的王老师来到教室,轻轻的帮教室的同学开窗通风,轻轻地在黑板上写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检查同学们作业,默写《将进酒》”,然后轻轻地唤醒班级的同学。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目标,迅速拿出课本开始大声的朗读课文《将进酒》,还时不时的相互交流一番,神情紧张而专注。十分钟很快过去,上课铃声响了,默写开始,同学们认真而专注。而在这样的认真和专注中,新的一节课开始了……

【案例分析】在课前准备阶段的课堂管理中,两位老师都运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注重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并非仅局限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并非局限于于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时刻注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都将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高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也并非一定只能是轻松愉悦的,明确的目标,适度的紧张,同样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励学生的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案例启发】巧妙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前准备状态,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强烈的心理期待投入课堂教学,是有效的课堂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围绕这一前提与基础,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阶段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课前准备状态,如课堂开始时的五分钟演讲,每天一首诗歌鉴赏、五分钟基础小练习等等。

当然,课前准备阶段的课堂管理还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⑴与具体的教学学科特色、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适宜,积极有效地为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服务;

⑵形式灵活多样,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愉快的课堂人际关系;

⑶时间基本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能喧宾夺主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相冲突。

二、良好的教师素养和独特的教师人格魅力,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管理的重要条件。

【案例三】因为上午参加区教育局的优秀教师颁奖仪式,陈老师今天穿了整齐的西装,打了漂亮的领带。下午第一节课,陈老师走进教室,还没开口说话,学生“哇”声一片,“好帅啊!”“你们今天才发现啊,其实,我一直都很帅的啊!”陈老师随机应变,小小幽默了一把,学生们会心的大笑。沉闷的下午第一节课,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

【案例四】天气炎热,教室的空调突然出现了故障,显得微弱无力起来,下午的第一节课,教室内闷热无比,学生也愈加烦躁不安。正在上课的朱老师,停下课来,仔细观察了一下空调,摆弄了几下,“这个,我可以修,你们先自己复习,给我5分钟。”学生好奇地看着老师。朱老师熟练地拆下空调的面板,取出积满灰尘的滤网,用水冲洗了一番,甩干,装好。5分钟,凉爽有劲的风又在教室吹起,学生掌声一片。接下来的课,学生投入又高效。

【案例分析】在课堂进行过程中,面临学生的起哄、学生的焦躁等突发的情况,陈老师和朱老师并没有按照习惯的管理思维方式,呆板的课堂管理规范来要求学生,而是因势利导,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而想,运用自己的特长,巧妙化解了师生之间的尴尬,并且化弊为利,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展示了良好的教师素养和独特的教师人格魅力。

【案例启发】良好的教师素养和独特的教师人格魅力,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管理的重要条件。教室环境卫生的主动维护,使用教室多媒体设备后的简单维护,遇到学生的主动问好等等生活学习的片段都时刻体现着教师的素养与魅力。教师素养和人格魅力,并不仅仅体现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日常生活的着装仪表、课堂的机智幽默、课后对学生自然的关爱尊重理解,这些生活学习中片段点滴,往往更能打动学生的心,得到学生的认可。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管理的效果,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高效。

三、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环节安排与课堂动态生成,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管理的根本。

【案例五】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展示课,刘老师抽签执教下午第一节课《巴尔扎克葬词》。教师先展示图片:罗丹的雕塑《巴尔扎克》,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所有作者对巴尔扎克的称谓词,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挑选一个最合适的称谓给巴尔扎克,并说明理由。学生有的选“不知疲倦的作家”,有的选“哲学家”,“思想家”,有的挑“诗人”、“天才”,还有的挑“精神统治者”。

这时,教师再请学生们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或改编,自创一句话作为给巴尔扎克的献词。教师也给出两句话作为示例:“你是承受苦难、净化灵魂的大丈夫。”“你走了,人间喜剧依旧没有落幕。”学生很快从低迷的下午状态中清醒过来,兴奋的投入到文本中,积极的进行交流、探讨。有的学生说“巴尔扎克是一座俗世中的人们应该敬仰的人生坐标”,有的学生说“巴尔扎克是一个跨越时空、民族、文化的伟大的精神统治者”等等。

【案例分析】刘老师通过让学生直观感受图片、整体感知文本、理性思考“找称谓”、“说理由”、“写赞词”,逐渐打开学生的思维,由基础的“披文入情”逐渐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巴尔扎克人格的崇高和精神的伟大,深刻理解巴尔扎克逝世影响的深远。学生始终在有效的课堂活动中,进行着体验与思考。强老师善于发现与捕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亮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思维角度,始终让学生在文本中涵泳与体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序有效。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老师并没有着力于课堂纪律、学生关系的管理,而教学活动中的精妙的预设、机智的生成,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的活动与参与,教学活动本身的深入有效,深深吸引着学生的思维,在流畅的教学环节的展开中,课堂管理轻松自然,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案例启发】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环节安排与课堂动态生成,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管理的根本。学科教学的课堂毕竟应该区别与热闹的活动课、班会课,应该彰显学科的特征。有效的课堂管理,其目的是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只有真正凸显学生的活动与参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令学生沉浸在思维的中,沉浸在收获的成功中,课堂的管理自然轻松而高效。

四、灵活多变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

灵活多变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老师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灵活多样的课堂,往往都是课堂管理积极高效的课堂。班级学生组成固定的共进小组,小组间进行课堂参与的竞争;课堂瞌睡自主站立,清醒自由就座……教师采取多种组织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管理效率和教学效果。

第7篇:再别康桥教案范文

关键词: 意象 意境 情感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给母校――剑桥大学的一曲恋歌,表达了作者在即将离别母校时的殷殷挚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他把与母校的离别化作歌声一般的语言,让人更加依依不舍。高中语文课本把这首现代诗歌选进教材,目的也是让学生们能感受这其中的美。

这首诗是我第二次讲,比起第一次感受更深。这是一节“常态课”,经过对这首诗的讲读,学生在通过意象感受作者情感方面,逐渐掌握了方法。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于课程我做了如下安排。

一、教学过程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因此我的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对鉴赏活动有一种需求。教学策略之一是使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少知感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从而,让距离去调动学生。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我的案例设计是以学生的自我鉴赏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鉴赏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

(一)诵读体会意境美

以诵读领起,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教会学生诗歌鉴赏方法,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

导入新课后,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在此基础上提问:《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它美在哪里?配乐范读之后让学生自己体会美在何处。诗歌的音乐美在于诵读,再请个别学生朗读,学生之间形成评价。让学生自己有初读后对诗歌意境的体会。

(二)鉴赏诗歌的意象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徐志摩笔下的离别像暮春里牧童的笛声,既让人欣喜又让人伤感。这种感情作者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感情是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的。这些景物就是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意象的组合就是意境,让学生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情感。在学生描述的同时可以配以轻音乐,让同学们进一步体会作者为我们创设的美境。作者的情感表达是把他的留恋之情化作了神奇的画笔,每节诗歌都是一幅画,让人看了赏心悦目,让人读了更是不忍离去。

在意象分析这一环节,安排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有执笔人和发言人,然后让每组的发言人把讨论的结果表达出来。

美丽的图景是由优美的意象组合而成的,首先体会意象的美因为作者赋予景物以主观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把他的不舍之情寄托给了“金柳、青荇、波光艳影……”这些美丽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是作者描绘的一幅优美的画面。学生用散文一样的语言描绘画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用美丽的意象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

二、学生的感受

教完这一课以后我做了个调查,对于两个班级的学生来说,最难理解的也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即通过意象分析作者的情感。在他们看来作者的情感就是依依不舍之情,而其中的眷恋他们初读时时没能感受到的。但是经过对意象的分析,学生们渐渐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变化,也体会到了美感。一些对语言比较敏感的学生,他们接受起来更容易一些,因为平时他们就比较喜欢写作,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表现人的情感的变化。

课后留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去写一首诗,模仿《再别康桥》的格式,可以写与初中母校的别离,可以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地方,要由景物来反映你的情感。这次习作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们有的写初中的学校,有的写自己的家乡,有的写刚刚来到的高中校园,总之,都是他们有话可说的地方。学生们都把他们喜欢的景、物赋予了他们纯洁的情感,每一景物无不感受到其内心真挚的情感,尽管情感没有徐志摩那样曲折的变化,但是对于意象的运用可以说是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些学生很骄傲地对我说,他会写诗了,其实掌握解读诗歌的方法,再融入自己的主观因素,当然能通过诗来表现情感。

通过《再别康桥》学生们理解了诗歌中的意象背后都是感情丰富的作者,每个意象都被作者赋予了主观感受了。

三、反思

这首诗歌讲完以后,我认真反思,主要的感想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诗歌教学要以诵读为主,让自己身临其境,才能再现作者当时的感受。要善于想象,把自己与作者连在一起,最好做到忘我。用心去读,去体会才能把握住情感。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确实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己主动去用心感受、体会。有助于诗歌的理解。

第二,诗歌鉴赏要注意意象的分析。学生对于意象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的理解深层含义。比如“金柳”,学生理解,因为夕阳的余晖映衬着柳树变成了金色,他们很难理解到时作者的情感所致。因为作者对康桥无比的热爱,所以他把这么高贵的颜色赋予了河畔的柳树,同时以“新娘”做比,把柳树的婀娜与美妙形象化了。所以让学生去理解作者的情感,必须抓住装满作者满心感情的意象的特点,这样才能把握诗歌的灵魂。

《再别康桥》是说不尽的,尽管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要激发、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理解,真正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在动态的多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使鉴赏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追问”实现“有效学习”是十分关键的。

第三,赏析诗歌还要注意学习之后,让学生去反思。在课后可以布置作业,或习作或鉴赏类似的诗歌,让他们巩固所学的方法,进而掌握。学生们的读诗兴趣提高了,而且能把自己的情感用诗一样的语言表现出来,尽管提高一点点,也是收获。

第四,学习诗歌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去读,读出他自己的感受,让他们的感受尽量贴近作者的心情,学生讨论过后各抒己见让自己融入作者创设的意境。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锻炼他们的鉴赏诗歌的能力。

第8篇:再别康桥教案范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继续推进,让体育回归生活,让体育与生活密切结合的呼声,以其准确的价值取向,正在成为当前课改形式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产物,对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要求尤为迫切。

关键词 体育 生活 结合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景

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内容贴近生活,所教内容尽量是他们平时熟悉的、喜欢的。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可针对性的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学习乐起来、玩起来、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外动起来,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是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的生活情景进行耐久跑教学的案例。

(一)案例:《耐久跑》教学片断

1.“登峙山”。峙山是我市有名的一座山,学生对它非常熟悉。我在上耐久跑时,在操场上画出峙山的部分山峰,虽然是平面的,但在学生的视觉中却是立体的高山。让学生通过想象,模仿登山的动作练习,也可规定上山时用高抬腿跑,下山时用小步跑。这种方法场地简单,跑的形式多样,很受学生喜欢。

2.“慈溪一日”游。慈溪的景点包括上林湖、生态农庄、峙山公园及目前在建的“跨海大桥”,特别跨海大桥,它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的南端就在慈溪。在上耐久跑时,我利用学校的地形,设置几处路标,把这些景点的名称写在路标上,让学生自由组合,按路标的指引进行跑步练习。通过练习,一方面增长了学生的地理知识,识别路标的知识,同时在强烈的目标驱动下,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也就轻松自然地完成了耐久跑的任务。

(二)案例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在案例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再现到耐久教学中,使枯燥的教学内容生活化。这样的巧妙安排,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了耐久跑的任务。

二、设计生活化的练习

新课程强调技术的运用,在教学中更多地考虑学习运动技术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更多考虑如何使这种运动技术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一)案例

1.在各种姿势起跑教学中,当学生基本掌握动作技术后,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汶川大地震的生活事件,设计了一个练习:紧急疏散。方法:将学生等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分别躺在四个“宿舍”内。当教师喊地震了,四组学生迅速有秩序地撤离教室,最后看哪一组先逃出。

2.在小学蹲踞式跳远空中动作教学中,我们可以把难点放在“团身”这个动作上,从生活实际中越过一定高度或远度的障碍来开始自己的教学,采用“越过小河、小溪”、“越过矮墙”、“穿过窗框”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团身”技术。

(二)案例分析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亲切感,更乐意参与。这样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有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材选取要求,因而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妙用生活化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人新课,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题材引人到体育课堂教学之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一)案例

在上后滚翻时,我首先做一个示范:在向后退时,不小心拌了放在脚下的垫子,顺势做了一个后滚翻,稳稳地站起来。接着,我就刚才的示范再结合几个案例讲解后滚翻在生活、运动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我问:“看了刚才的示范,听了老师的讲解,你们想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后滚翻”。

(二)案例分析

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而且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伏笔。可以想象,当学生明白了后滚翻在生活中的价值后,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会很自觉地学习。

第9篇:再别康桥教案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理念;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改明确提出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为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达到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教师需要大胆地更新语文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新时期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此,教师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尊重每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其次,教师要真心地对待和关爱每一名学生,用自己的真心换取学生的真心。教师还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必然的,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面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关注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最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各种新鲜的事物,为了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如微博热门话题、热点娱乐事件、网络热词等,并在教学的时候适当加以引用,提高语文课堂的魅力。

二、关注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是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并不重视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利用与学生的互动调节课堂教学氛围。首先,教师需要设置有效的课堂导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将学生带入互动情境。以《故乡的秋》的学习为例,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对于秋天,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和感受,同学们,你们印象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和老师谈一谈吗?”课堂开始时利用问题进行课堂导入,自然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其次,为了实现语文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降低学生课文学习的难度。以《林黛玉进贾府》的学习为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同学们,你们认为在贾老太太的眼里林黛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文章中对王熙凤的头饰和衣饰的描写体现了王熙凤的什么性格特点呢?在王熙凤的眼里,贾宝玉又是什么样的形象呢?”教师在上课时通过向学生提出针对文章内容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确定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听学生的答案,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在学生欠缺的地方进行补充说明。最后,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要注重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的情况及课堂教学的效果,判断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的效果。教师课后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思考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缺陷,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完善。

三、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1.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使学生获得良好的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再别康桥》的学习为例,诗人利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自己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日生活的憧憬。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与诗歌意境相关的康桥图片,在课堂教学时向学生展示康桥的图片,随后播放优美的诗歌朗读音频,让学生结合看到的康桥图片,闭上眼睛体会诗人营造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除了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朗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朗读为例,文章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的去世,教师在朗读这部分的内容时需要运用低沉、缓慢、悲痛的声调,讲到马克思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时,教师要用高亢、激动而崇敬的音调进行朗读。教师根据文章中表现出的情感特点,不时地转换自己的表情和声调,使学生自然地和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会充分地获得美的感染和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人文色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理念。以《水调歌头》的学习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诗词之情中跳出来,将本首诗的教学与《前赤壁赋》联系起来,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盲目乐观与哪一种乐观对应,苏轼应当属于什么类型的乐观。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确定苏轼为理性乐观,随后在诗句的学习中体会苏轼对天下人的祝福,体会苏轼的理念与情趣。教师在教学时应认真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注重有效的师生互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