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精选(九篇)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第1篇: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

1.补充诗歌的写作背景资料,了解诗人在康桥时的生活及创作诗歌时的思想等背景;

2.通过示范朗读、音乐渲染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3.品味诗歌的意象,读出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濡染学生的诗意人生。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视频歌曲:《车站》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课前的这位歌手给我们描绘了车站一幅怎样的画面?(离别)同学们有过挥手作别的经历吗?当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师:是呀,心境不同,离别时的情绪也不相同。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感受诗人在挥手离别剑桥之时又有着怎样的情愫。(全体读诗题,请一位同学说诗题的意思,明确此诗属于离别诗)

二、整体感知基调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欣赏剑桥的图片,边欣赏老师的朗诵。

2.问题引导:同学们,听完老师的朗诵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说)同学们,老师刚才在朗诵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吗?(第五诗节重复了一遍,结尾处也重复了两遍)。是的,在歌曲演唱中,总是在歌曲情感高潮处反复演唱,在歌曲结尾处一唱三叹,这样才会有音乐美。接下来我们朗读整首诗,注意第5诗节朗读两次要有渐强的变化。结尾的三遍要越来越轻,越来越柔,有种渐去渐远的感觉。

三、赏意象的美

问题引导:诗中给我们展现的康桥是美的,接下来请同学们找出诗中表现康桥美的意象,同时揣摩意象所在诗节需读出什么情感,并试着读一读。(告诉学生何为意象。)

(学生说到哪个意象,就带领学生去体会情感,同时指导朗读。)

1.“云彩”

师:夕阳西下,云朵染上了色彩,十分美丽,还略带一种什么感受?(略带感伤),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2.“金柳”

师:剑桥大学里有美丽的建筑,名贵的花木,作者为什么选择了把柳放进诗歌里?作者为什么不把金柳比喻成母H、少女或妹妹呢?

(个别读,女生齐读)

3.“青荇”

师: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感觉来读这个诗节?(水草自由自在)能否把“招摇”换成“摇晃”,你怎么看?

你还能找出全是押韵的的地方吗?(来―彩,娘―漾,虹―梦,箫―桥)诗歌这样处理,就朗朗上口,押韵回环,错落有致,很好地表现了音乐美。

4.“一潭”(拜伦潭)

指导读出美好、哀愁。

师:这一节写诗人对在拜伦潭读书生活的怀念,写得很美。诗人在剑桥大学学的是政治经济学,拜伦是位诗人,为什么他对拜伦潭读书生活如此怀念呢?

课件出示徐志摩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的背景。

师:大家再思考一下诗人为什么要用“虹”来比喻这段生活呢?

5.“星辉”

指导读出希望、激情。

师:我们知道了作者诗人追求的是“爱、美、自由”。诗人乘舟寻梦,满天的星辰璀璨辉映,他激情澎湃地想放声歌唱,所以我们要读出什么样的感觉?(激情澎湃,对母校的深情)(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师:他最终放歌了吗?采用了一种怎样的方式?为什么会这样?

课件展示徐志摩三次到康桥的情况。

师:《再别康桥》中有美好的回忆、热切依恋,从幻想一下子回到残酷现实的他,更多的是孤独寂寞的情绪,此时此刻,只有无尽的沉默才能包含这所有的复杂的情感,沉默是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四、品情感的敛

师:“康桥”不仅有美丽的如画的景色,更有让诗人割舍不下的情感世界,如此魂牵梦绕的地方,诗人选择了什么样的的来去方式呢?(轻轻、悄悄)

师:老师觉得结尾不好,于是就改了改,你觉得好不好,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将原作与改作进行比较,领略建筑美(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音乐美(音节错落有致,朗朗上口,节内押韵。首节尾节,节奏相同,回环复沓。押韵。)

师:作者为什么是轻轻、悄悄地来去呢?大家能读出作者的这份带有凄美哀愁的惆怅吗?(集体读)

五、赠诗收尾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同感受了徐志摩别样的离别情愫。他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金柳的艳影,柔波里的青荇,在拜伦潭里如虹似梦的浮藻间,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他没有放歌,只是悄悄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完成板书)

朗读整首诗,教者送小诗。

六、课后作业

写一首现代诗,借助景物抒发内心的真情。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这堂课一个遗憾就是感觉自己在表述学生学习任务的时候不够准确,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我心里想的是让学生读“首节尾节”,可我再表述的时候没有表达清楚,学生以为读整首诗了。

第2篇: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

(课件展示康桥的图片,将学生带入情境)

师:若是与这样美的校园分别,你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齐答:不舍。

师:诗人徐志摩曾经在康桥留学一段时间,康桥让他深深依恋,今天我们就一起品味他的代表诗作《再别康桥》(板书文题)。

师:有没有同学了解徐志摩的生平?

生1:他是浙江人,曾经到美国和英国留学。他是新月派诗人,是新诗的代表诗人。

师:看来你看了同步练习,作了预习。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修听课,渡过了一年多悠闲的日子。同时,又深受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制度的影响,形成了资产阶级绅士兼诗人的气质。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常常,他躺卧在康河边的草地上,或看书,或听音乐,或仰望高天上流云,或泛舟河中去寻梦。

生2:他和林徽因还有陆小曼都有感情纠葛(还没有说完旁边就有同学小声讨论起来了)。

师:看来同学们对诗人的感情生活格外有兴趣啊!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他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词: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至性至情的徐志摩,先后有三位女子走进他的内心。1920年,徐志摩在剑桥大学邂逅了美丽少女林徽因。康河的柔波里映照过他们浪漫的并肩同游的身影。他生命中的美丽女性都是他诗歌创作的美的源泉。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诗人的作品看到他追求自由生活的美好理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诗歌。

(课件展示徐志摩生平)

二、初步感知,欣赏美的内涵

师:你们在早自习的时候已经阅读了这首诗,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名家的朗诵示范,请大家在听的时候标一下该重读的地方和应该放慢读的地方。(播放范读视频)

师:大家对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能不能谈谈让你们最有感觉的段落。

生1:我特别喜欢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三个“轻轻的”和两个“悄悄的”让人感觉到淡淡的哀伤。

师:和“云彩”作别用了借代的手法,和康桥作别,首尾两节构成回环往复之感,强化了诗人对母校的恋恋不舍之情。那你再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第一节诗人和天边的云彩招手,最后一节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有点不理解。

师:我觉得这就体现了作者的洒脱之气了,并不是哭啼啼的告别,而是文人的淡淡的哀伤与惆怅。

请同学试着来背诵首尾两节。

生2:我最喜欢“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这一句,那榆阴下的一潭明明是一潭清澈的泉水,而在诗人的眼中却是五彩缤纷的,写出了诗人心中的理想的美好与绚丽。“彩虹”是沉淀的梦,但又被揉碎在浮躁间,说明了诗人的梦碎了,有一种凄美之情。

师:很好,分析得非常到位。诗人在康桥留学两年,那儿有诗人美好的回忆,可以说那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如彩虹般五彩,但也如彩虹般易逝。

生3:我喜欢第二节,诗人把金柳比喻成夕阳中的新娘,夕阳虽美,却满含忧伤,这正是体现了诗人的不舍,柳条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的是金色,体现了一种美感,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康桥的无限喜爱与赞美,水中的影子在我的心头荡漾,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眷念,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康桥记忆的深刻。

师:很好,这一节里我们要注意“柳”这个意象的运用,柳,留也,是离别诗中最常见的意象,将“金柳”比作“新娘”颇具新意、美感,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妻子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境交融。

生4:我喜欢“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我家旁就有一条小河,在夏天,我经常和爸爸在河里游泳,我喜欢在水里悠游自在的感觉。所以我想作者想成为一条水草,在水中摇曳,也是非常快乐的。作者在康桥扎根,康桥提供知识,滋润着作者的成长,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师:这样品析诗歌非常棒,水草在水中的自由状态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境界。第三节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招摇”在这应该是贬词褒用,是招手摇摆的意思,写出水草对诗人的欢迎。

生5:我更喜欢倒数第二节里的沉默与表现出来的哀伤,此时的作者就要离开康桥,作者怕惊动了他心爱的康桥,所以他不能放歌,只在心中唱响离别的笙箫,连夏虫也为他沉默,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热爱和眷恋。

师:分析得很好,这一节里我们要注意“笙箫”这个意象的使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没有包含乐器的诗句。

生6:葡萄美酒月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生7: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生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师:这些乐器都能增添诗歌的意蕴,更能帮助诗歌表达想要展现的意境。诗歌用了借代的手法,用“笙箫”代表离别的惆怅之音,能加深诗歌离别的哀伤之感。

我们来梳理一下诗中描写的景物:西天的云彩、夕阳中的金柳、在水底招摇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星辉、笙箫和想象中沉默的夏虫。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清丽的画面,这些画面融入了诗人对母校深沉的爱,同时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般的离愁别绪。整首诗,情与景高度融合,物我浑然一体,构成了柔婉清新的意境。我们再来齐读一遍这首诗。

三、拓展探究,发现美的味道

师:请同学仿写一下这首诗歌中的某些章节,写写你的初中校园以及和老师、同学的情谊,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学生开始仿写)

生1:那参天的柏树

是夜晚中的卫兵

昏晕里的坚韧

在我心中生根

师:希望同学们可以继续保持这种坚韧精神。

生2:那离别时的留言

是我永远的怀念

那道旁的松柏

是我们友谊的承载

师:第一位同学诗中的柏树是坚韧的代表,因为傲雪耐寒,第二位同学眼中的松柏则是友谊的见证,因为友谊如他们般是长青的。大家对“松柏”这个意象运用得都很好。

四、课堂小结,延续美的生活

师:这首诗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我们在黄磊朗诵的这首《再别康桥》中结束我们这节课。(播放音频)希望课下同学们能将它背熟,好好体味,再将配套练习完成。

下课,同学们再见。

第3篇: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语言柔美,含蓄,感情饱满。而蕴藏在这首情意绵绵的诗后的情感更值得人品味。诗的开始便塑造了诗人温柔,翩翩的风度。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再别康桥读后感,请您阅读。

再别康桥读后感1几回读,总愿追随诗人,去往他曾经的寻梦地,究竟是旁观,还是亲临?那样怅然不舍、时空颠倒、梦境穿插,都因为,那即将的别离。——题记

近了,眼中的景,草坪、树荫、康河、那最美的彩虹、还有那彩虹般最美的康桥……

近了,眼中的我,衣衫、脚步、面容、思索、还有那近乎割断脐带的婴儿般的不舍……

轻轻地,又走上曾经轻飘过多次的草坪,像往常一样小心、比往常更小心。对不起,不忍打搅那熟睡的心灵,不忍打搅那可爱的梦境,更不忍打搅梦境中的自己。亲爱的,你不舍的梦中真有不舍的我吗?

哦,还有你,可爱的青荇,我的小东西!在这熟睡的一刻、在这熟睡的季节里,只有你强忍睡意,不愿别离而为我送行?油油悠悠的你,在水底;轻轻的我,在你的爱意里。因为你,做一棵水草,我甘心!在我们的爱河——康河里,柔情蜜意!吻别,我最爱的你!

来到那曾经到来过的树荫下,傍着悠悠康河,蓦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心跳、脸红,做了少妇的你更加丰腴美丽。深情地望着你,问你是否还记得那个婚礼?当你挽着新郎夕阳而去,你那金色的艳丽、婀娜的艳丽,却成了康河和我最永久的记忆!康河为你而波光荡漾,我为康河眼中的你心头荡漾!问你是否还记得那件送给你的嫁衣?你身影前的那一面平镜,记住了你新娘的美,记住了我彩虹般的梦。亲爱的,嫁做人妇的你,如果还在意我们曾经的倾心,那么在我离别之际,请你再看看镜中的记忆:我为你,在青草更青处撑一支长篙,漫溯;我为你,在满载的一船星辉斑斓里,放歌!那是我的梦啊!那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啊!我把梦献给了你,把梦留在了这里!

激动,我快要哭出来,却,哽咽了。我要把淡淡的别离、悄悄的别离、幸福的别离,留在这里!我,沉默了!夏虫为我沉默了!康桥为这一切,沉默了……

远了,眼中的景,草坪、树荫、康河,还有那最美的彩虹,还有那彩虹般最美的康桥……

远了,眼中的我,思索、面容、脚步、衣衫,还有那一步三回头的背影……

诗,可以有尾音;而诗意,却是那样绵长不绝。沉醉其间是那样让人难以自拔,如登仙界,如归故里。

再别康桥读后感2时间踽踽而行,岁月静好藏在斑斑驳驳的光影,以宁静的姿态绽放在窗台上一只宝蓝色玻璃长颈瓶中。

抽出倚在书架最边上的书,鹅黄色的封面上落了许些尘埃,一拂,细小尘埃纷扬,成为晶莹的光芒中的细小的美丽。上面用烫金写着《再别康桥》,心悸动着,无声的翻开,怕惊扰了那个星夜满载星光的梦。

阳光透过我的指尖在纸上投影出暗影。一场似康水般的情愫在那片凹凸不平的云彩下构成河畔金柳的美。踏响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毫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化成西边的云彩。摇一小舟在康桥寻找细碎的梦。

而她则是多情的金柳是你心中的新娘,温柔可人。你愿化作水绿草沉醉之康河的柔波里。

在青草更青处,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未就。连夏虫也与你沉静在这水汽氤氲的暖夜里,醉心的沉默。最后,离别而去。

志摩一生有三字:爱,自由,美。他对微因的一片痴情成为一段流着令人流泪的美。他的徘徊正是追寻的缩影。他对母校的留恋是他情感细腻的一部分。

志摩清新隽永的诗如音乐,节奏轻柔委婉,伴着情感起伏跳跃。他用他含羞草般的触觉去感知爱情。这浪漫随不能成为现实,但却能如康桥般静静流淌。

漫漫长久飘进久违康桥,双膝跪地膜拜夕阳最后的辉煌。再别康桥,别了,这个浪漫的人释放浪漫,给我沁人心脾的希望与温柔。

心悸动着,触及阳光,宝蓝色的瓶里清澈的水在桌上印出波光粼粼。或许现在谈起爱,为时过早。但时间康水潺潺而过。在青春,有些错误反而美丽。那是个雪花飞扬的冬季,有了一段美丽的,镜水花月般的情。是一个如风的少年,青春这个荒唐年纪,每次为了看他打篮球常常在操场上,吹冷风并是半个小时,修长的身影在夕阳下旋转,陪我度过了一整个冬季。成绩因此下滑,老师家长的压力,让那半小时似流水,甚至,那是唯一的动人的安慰。二月拂柳,在夜晚,打开久违的qq,发现一个陌生人在那个冬季在另一头说了你好,头像像是令我沉醉的自拍,心一点点沉下去,我向他发出“嗨”。但故事就像断了油的圆珠笔停在那个冬季。以后,再也没有为了那半个小时而放纵自己的青春。

我却从未惋惜过,那时一段似康水般的过去,就像玻璃瓶里的一颗玫瑰种子,从未发芽,却含着当初我翘首盼望她开出美花。一样的美丽,那是我一整个青春里最美的风景。如果得了微因的爱,志摩的名字也许会埋没在黑暗里,即使没有得到,但康桥之情依旧是那个满载星光的梦。

回神,低头,见到树上被红笔划出的一句话,“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说的,大概也是我的心情吧。

再别康桥读后感3轻轻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轻轻的我走进了徐志摩的诗,诗便是徐志摩的世界,他一生都生活在诗歌里,连他追求爱情梦想都像诗歌一样浪漫。我一直为他勇敢追求梦想和爱情与自由而感动。《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

一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看出了他的潇洒,刚念到这我便被诗人的诗所渲染,感觉变得和他一样潇洒,不为生活中琐琐碎碎的事而变得忧伤。“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让我面对即将逝去的青春,即将面临的毕业,和准备说再见的同学产生了依依惜别之情。一幕幕的高中生活在我的心头荡漾,在康桥下,青荇在水底下招摇,我的心也逐渐宁静下来,读懂了诗人喜欢安静和追求自由。我也要有一颗宁静的心,为即将面临的高考定下目标,追求我美好的未来。仿佛让我走进你的世界,走进这宁静康桥,让我有追求梦想的勇气。让我明白不拼不博等于白活。即便前方的路坎坷,我也要有一颗宁静的心,闯过这大风大浪。

刚踏进高中的大门,我们都“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向往自由,向往新生活。我们迈着稳健的步伐,我们意气风发都怀着梦想。但是生活哪里总是如此如意。潇洒两字谈何容易。如刚进高中我们还为我们的成绩,一点小成就而沾沾自喜。一次次的考试,磨灭了当初的我们。看着同学一个个的超越自己。已经没了当初的潇洒,变得消沉了。但这并不是我放弃的理由。徐志摩也并没继续消沉。我最初的梦想不会“揉碎在浮草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当我念起《再别康桥》我又重新振作起来寻找我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在康桥里寻到了自己的路,我也会寻到自己的路。”寻梦,挣起一片长蒿。”

我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我依然如此意气风发。我乘着成功号船,抵达成功的彼岸。夏虫为我沉默了,康桥也为我沉默了。但我还不能放歌,因为我不能骄傲。“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作者如此风清云谈,我也因如此。是啊,再美的梦也有醒来的时候,徐志摩醒了我也应该醒了。人应该潇洒,知识改变命运,但态度决定一切,心态要好。我一直被徐志摩敢于追求自由、爱情和梦想的情操而被吸引。一句轻轻的我走了,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出作者的洒脱。再见了徐志摩,再见了康桥。我就这样沉醉在《再别康桥》的意境中,无法自拔。徐志摩的浪漫让人向往。

没错我就是要“招摇”。要潇潇洒洒的生活。态度可以决定一切,决不会因为一次失利而无法爬起来,我们要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困难只会是我人生的垫脚石。“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是的,遇到困难我只会逆流而上,要有飞蛾扑火的勇气来面对困难,那怕遍体鳞伤那又怎么样。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不经让我想起孙悟空所说:“我欲成佛,天下无魔。我欲成魔,佛奈我何”的自信。

《再别康桥》给我带来不仅仅只是意境,还有那种追求自由的力量。让我意犹未尽,情不自禁把这首诗念了一遍又一遍。他在我伤心难过时又给了我希望,在我有点小成就时让我学会静心。简简单单的词句却有大大的能量。感谢徐志摩让我把思念化为动力,感谢《再别康桥》让我长大。

不知不觉把《再别康桥》读完了,让我感悟极深。我喜欢徐志摩追求自由、爱情和梦想的情操,更爱《再别康桥》的浪漫与安静。也谢谢《再别康桥》给我去追求自由和梦想的勇气。当我遇到烦心事,想起你总能让我静下来。

再别康桥读后感4读罢《再别康桥》,突然间对徐志摩这个人,有了更多的感悟,他的诗中,透漏出来的不只是才华横溢,也不仅仅是细腻的文思,更让我感到全身的震撼的是诗中的凄迷、悲凉。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绝妙的手笔成为传世佳作,近百年来久传不衰,诗痴、诗圣的头衔一顶一顶往上摞,赞美的歌声一首一首往前堆,其实真的好想说一句,是不是我们都理解错了?

诗坛巨子多以抒情著称,杜甫、辛弃疾、王安石,都是抒情的高手,可是他们的诗中哪一首不是抒发自己的国仇家恨,政途路上多坎坷。在我看来,他们的确是诗人,而且他们是一个个男子汉,英雄类的人物,敢为天下登高一呼的精神领袖。翻遍诗史,只有李清照一人写出了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怀。徐志摩呢?这个人和李清照倒有点儿相似,不写军、不写政、不写民,兵荒马乱、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他们的眼中只有情愁,李清照写情愁一类的吧有理可说,人家是个女的,难免有些女人情怀,可你徐志摩身为堂堂男儿,身逢乱世,没有一点雄心,没有一点大志。整天只是沉迷于情愁,简直是有点儿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道理吧!

对了,说对了!徐志摩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的诗里没有军政,没有金戈和铁马,也没有民生疾苦,你找不到的雄视天下,也找不出闻一多的忧国忧民,他就是有那么一股小男人情怀,在他的诗里,恬静地只能嗅出他对爱情、对自由想象的味道。像一壶陈酒,香淡而不辛辣。

前几天学习《再别康桥》的时候,老师逐字逐句地解释,中学重点也讲意象一类的,其他的倒还好说,解释到“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时,便不好解释了,黄昏的潭水,在榆荫下黑糊糊的,哪来的虹呢?同学们也都在苦苦思索,到底徐志摩是怎么看到的呢?他怎么看见虹呢?就是呀,怎么看的呢?从上看?从下看?还是歪着头侧身看,其实叫我觉的没那个必要.

徐志摩和别人不一样,许多人纯粹是为了写诗而写诗的,他们的诗华燥无力,为了自己的诗能流传千古,似乎每一句都有言传意会,一语双关之类的妙语,而徐志摩是为了抒情才写诗的,他的诗只是记录了他当时的复杂感受,也许他才不会知道他的诗会被当做经典传颂近百年,也许不过是他的一次小随笔,小败笔也说不定,我们这些人也实在可笑,非要把前人们想的那么完美,其实都是一个脑袋两个手,谁也不比谁多俩眼珠子。徐志摩作为一个诗人来讲,他的思想是天马行空的。

我们写作文时尚知道虚构些动人情节呢,他就不能想象出一条虹吗?不要过分追求诗人的字眼,我们只领会到他的诗韵、诗情就行了。

不顺畅的感情路给徐志摩增添了不少烦恼、痛楚,也为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多情的褒贬不一的形象,当后人提及他的这段感情时,有谁真正明白过,不就是这些曲折的情感造就了这位传奇性的诗人吗?自古诗人最多情!多情的诗人留给我们的是多情的诗句和一串串伤怀的泪水,泪水才是诗人拮取不尽的源泉!

再别康桥读后感5你来或者不来,去或不去,康桥都在那里,不喜不悲。倒是来这里的人在康桥的柔波旁、榆柳下演绎他们的悲欢离合。

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烟云,黄昏吹着晚风的柔,轻如风,悄无声息,轻如雪,悠闲飘落。来时一袭长衫,去时衣袂飘飘。挥手之间,西天的云彩成为你永恒的背景,。当时伊人在,曾伴彩云归。

因为喜欢一个人,所以喜欢了一座城市,所以喜欢了哪里的一草一木。轻柔的晚风,吹拂河畔渡满霞光的柳枝,摇曳出一份妩媚,晃动出一丝娇媚,荡漾成粉红色的回忆。回忆会褪色吗?波光里的艳影告诉我,依旧如昨。所有的前尘往事一同随波荡漾起来。

还是那条河,还是那湾水,清凉氤氲在心头。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吧,悠闲自在地摇摆,用自己喜欢的姿势,没有嘈杂与喧嚣,没有羁绊和束缚。没有争夺与血腥。如果这里是桃源,我就是那一株桃树,简简单单,别无所求。

一条水草也会有梦,绝不因它是一条水草而卑微。自由的空气,静美的恬淡,爱的馨香。倘若这是卑微的,也是伟大的卑微。因为梦里的清泉折射的是七彩的阳光,纵使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纵使梦想别现实割得支离破碎。每一个碎片都会保留它最本真,最完整的原貌,即使尘封在心底,也会随心动而鲜活。

探寻,追寻,寻到过那隔绝人世的优美与宁静,在星光与波光中涵养着自由的灵性,忘情于康桥的优美,沉迷于自然地纯洁,人生在奇异的月光下斑斓而多彩,奏响美的旋律,放飞爱与自由的翅膀,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那是理想的宣言。

哀莫大于心死,其实其莫大于心不死,其实哀莫大于心不死而不得不死。那首欢愉轻松的歌如今唱来必定变得沉重而无奈,理想的琴被现实折断了弦,语气痛苦的回忆不如选择忘记,语气厉声质问,不如选择沉默,与其选择苦苦哀求不如选择淡然放手。抓不住的何止是时间,春去春来之后,沧桑的何止是双眸。就让笙箫去演绎我沉默的离歌吧。

该是离去的时候了,再见!四季常青最翠绿的草坪、天空的行云、大地的温软、漂浮在水面上的桂花香、带着草味的和风以及看天、听鸟、读书……所有的梦意与春光,再见!人生的春天,还有那个人。

不想让你看到我转身之后,离去之时的忧伤落寞的背影,不想让你看到这忧伤落寞的背影彳亍在夕阳中,消失在地平线。没有华丽的转身,只有悄悄地挥手。告别时,留下完美的记忆。因为美,所以痛会多一些吧,所以,回忆会更多一些味道,是落寞还是苍凉,是的,薄暮时分,对着西天的云彩落寞地想念一段旧时光,或者一个人。

终无言,是看透了繁华落尽,是明白了铅华洗净,还是一江春水的绵绵情思,一川烟雨的万般愁绪。

第4篇: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

一、温习旧知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课前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等,引出要讲的课题。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又渗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例如《再别康桥》一课,因为上一课是的《沁园春・长沙》和《采桑子・重阳》,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可以先检查背诵,然后向学生提问:“词的风格是什么?”接下来这样导入:“的词风格豪迈奔放,抒发了革命家的情怀,那么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诗的风格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他的《再别康桥》。”

二、引经据典法

这种方法就是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掌故、传说等,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使课堂增加趣味性。例如要讲《勾践灭吴》时,我先在黑板的两侧写上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然后这样导入:“清末小说家蒲松龄几次考试落第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放弃科考,立志写鬼狐故事。在他的书房有一副自勉联(指向黑板读出来),大家知道‘破釜沉舟’和‘卧薪尝胆’这两个成语的来历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勾践是如何卧薪尝胆灭掉吴国的。”

三、介绍背景法

这种方法就是介绍文章写作的社会背景。许多文章,尤其是现实性较强的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其思想内容紧紧和时代相联系,不交代背景就难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比如讲的《沁园春・长沙》,离开背景就难以把握主题,因而可以这样介绍背景导入:“1925年,中国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直接领导了湖南省的农民运动。这年秋天,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数日,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豪迈奔放的《沁园春・长沙》。”

四、展示图片法

这种方法就是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或挂于黑板前或印发给大家,从欣赏图片入手引入课题。比如讲《名人传序》,可以事先找来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家的头像图片挂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导入:这三位都焕发着智慧的光彩,也都流露着苦难的印痕,我们今天看一看分别为这三个人做传的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是怎样认识评价他们的。

第5篇: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

本文将从背景的介入突出、文本的深奥抽象、体悟文本情感及深化文本主旨四个层面诠释对它的理解和实践。

一、在背景中突出,链接“暗示性”语言,扫除阅读障碍,唤起学生对文本人、事、物、景的想象

《书》曰:“诗言志,歌咏言。”就作家所处的时代而言,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迥然不同的。就作家个人的遭遇而言,由于各人的身世、处境和气质等的不同,所言之志也大相径庭。因此解读文本时我们必须遵循知时论诗、知人论世的准则,品味文本的意蕴。然而,解读文本不是字面意义和时代背景、作家身世的机械粘合,若能通过适时的暗示点拨,唤起学生对人、事、物、景具体可感的想象,才可以顺利登堂入室。

比如在教授《沁园春·长沙》(必修一第一单元)的下阕词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时,很多学生只是通过课下注解粗浅生硬地认为为新中国做出杰出贡献的毛泽东本就应是愤世嫉俗的,教师通过参考书讲授的“丰功伟绩”史也不能激荡学生领会当年青年毛泽东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因此,笔者撇弃了抽象的革命史,观赏了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学习生活资料,在课堂上适时模仿了词句的格式,具象化了毛泽东的这段“峥嵘岁月”:

“曾记否,我们雨中登岳麓,天为房地为床,风雨里吟诵诗唱赋,尽洒青春热情;曾记否,我们筹办平民夜校,自荐为师,学以致用,振我中华国民素质;曾记否,我们开设读书会,鹦鸣其声,以书会友,寻求知音;曾记否,我们自创学生军,保卫长沙一方平安,赤手空拳,智退军阀张敬尧于千里之外……”

这样的“暗示性”语言,使“峥嵘岁月”具体可感。老师适时的引导点拨,填补了言辞的空白,扫除了阅读障碍,驰骋学生想象的翅膀,调动学生的感性体验,推动他们深入体悟文本。

二、在文本深奥抽象处,缀连“暗示性”语言,化抽象为形象,让文本通俗易懂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常常碰到抽象深奥的文字,而这些抽象深奥的地方又往往是教学的难点,对理解文本情感思想尤为重要。当学生理解出现瓶颈时,教师可以适时穿行“暗示性”语言,在对照品悟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让文本通俗易懂。

品读杜甫名作《登高》(必修三第二单元)中的经典名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回”字的精妙。于是,笔者参看了网上优秀的教学案例,给学生提供了三句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让学生在诗句比较对照中理解讨论。以已知解答未知,以类似情感参透陌生诗句。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暗示法,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行判断、理解、辨析,加深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体验,并推动对“空白”意蕴的探知,于是,答案呼之欲出。“回”字生动地表现出秋风肃杀时鸟儿在空中低飞盘旋的状态,鸟的孤单无依恰是诗人当时内心孤独无依的真实写照。

解读文本深奥抽象处,化难为易,不仅可以通过同类诗句的勾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唤起情感的共鸣。

比如在厘清《琵琶行》(必修三第二单元)音乐的旋律和情感时,学生对“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是比较陌生的,他们只是通过课下注解,囫囵吞枣地下定义,此处旋律是“婉转流利”的,理解这样的文字,仅仅是从课下注解和黄莺的歌声特质串联,总是索然无味的。教学时,笔者借用了同事的奇思妙想——洗发水广告——如丝绸似飞瀑的秀发乌黑亮丽,光彩照人——构图暗示法,来源生活美之体验,形象且富有动感。构图暗示法拨动了学生完形想象的能力,迁移想象,从而回归文本,感受“曲淌翠林”的画面。学生也在想象中真正领悟了此处音乐描写的匠心——以形喻声、形美音妙。

以上的课堂实践,缀连了相关诗句和生活体验,从而唤醒学生休眠的知识储备和人生体验,勾线连丝,攻克文本深奥之处,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品味语言表情达意的精妙和魅力。

三、在体悟文本情感上,浸染“暗示性”语言,迁移想象,撩拨学生捕捉文本幽微细腻的情丝

因缺少生活经验,品悟文本的情感时学生往往迟迟无法“生情”,此时教师可以运用“暗示性”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情感感染学生,使之感同身受,撩拨其捕捉理解文本幽微细腻的情感。

高一下学期我们一起研读《琵琶行》(必修三第二单元)直接描写音乐的片段“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此部分琵琶曲旋律从“阻塞不畅”到“低沉停滞”直至再次“激越雄壮”,描写得精妙绝伦。但如果我们只从旋律品读,那么只能得出“琵琶女技艺高超,作者听得认真、音乐素养高”的结论。浅尝辄止地解读完全忽略了琵琶曲里深切饱满的情意。曲为心声,曲中诉愁,于是,笔者上课时暗示学生:

闭眼设想自己被弃置在密闭的箱子里,四周静寂,生无所恋放任自灭。箱子里的空气几近耗尽,呼吸随之困难,气如游丝,命悬一线……忽然儿时欢乐的场景闪现脑际,千卷胶片重演,它们此时如潮涌般激荡自己本已脆弱的心房……豁然开朗,你微弱地抬手击打箱子,一下下、一声声,愈加响亮激越……阳光如流水般渗入……

一番虚构的“困兽之斗”的心理历程点燃了学生探究曲中情的热情。如预期一样,学生立刻学会把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串联入“困兽之斗”的心理历程。艺术具有宣泄痛苦,缓解伤痕,净化心灵的作用。这时缓时快,时重时轻的曲调抒发了琵琶女的人生感受。共享高山流水情,诗人白居易也透过琵琶曲中情读懂了琵琶女的心声,并触发了自己压抑已久的隐痛,看到了自己不愿正视的影子。浸染“暗示性”语言,迁移想象,文本情感脉络分明清晰。

四、在探究文本主旨里,渗透“暗示性”语言,变模糊为清晰,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妙悟

人的精神世界是丰富而复杂的,心声化言,言之成文,必然也决定了文本的表述是模糊与清晰的结合体。清晰处丝丝入扣,模糊处难以言传,再加之纷繁多姿、委婉含蓄的艺术表达技巧,交错处便有了更多令人难解费解的苦恼。通过“暗示性”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模糊处探索,使学生的完形想象趋向清晰、多彩、深沉。

比如,多数师生认为《再别康桥》(必修一第一单元)倾诉的是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愁别绪。别离母校的情感,学生人人可以理解;轻松飘逸的氛围,也是徐诗营造的。然而笔者却不认为学生都能较深刻理解徐志摩为何对母校这般难舍难分,换而言之,诗歌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却包含了复杂深刻的情感。徐志摩有着如火般炙热的“康桥情结”,他很多的诗歌散文或书信交谈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张扬这种狂热。

剑桥大学两年的英国资产阶级教育,给予了徐志摩很深的影响,形成了他的世界观与政治理念。康桥的学习生活是他的一段经历更是他想永葆的美梦,代表他的理想、信仰和阳光。康桥似乎也实现了他一生的追求——爱、自由、美。“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没有阳光,但是他的回忆不能缺失阳光。”徐志摩对康桥的眷恋就是对自己“爱、自由、美”的理想的眷恋,而今他要离开了……离开挚爱的康桥,离开他一生的追求,这怎能不让他黯然神伤,难舍难分啊。故此,为了更好妙悟诗人深刻而复杂的情感,笔者先用音乐暗示法,导引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笔者播放的是柯以敏演唱的《再别康桥》,只字不差的唱词,跌宕起伏的旋律,再配以柯以敏温存婉转深挚的演唱,这首诗被演绎得丝丝入扣。歌曲让学生意识到:这首初中已经熟烂于心的新诗并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平淡无奇,情感起伏变化深藏于飘逸柔和的诗行,有心者方能品其真味。歌曲暗示法取得初步告捷。之后的教学笔者有意紧扣徐志摩字里行间难舍难分的情感深入分析品读,直至最后理性总结拓展暗示。在此环节,笔者摘录了有关徐志摩描写康桥的词句,并用胡适《追悼徐志摩》里的评论佐证自己的认知。有理有据的暗示是最具说服力的,也是最深刻的。摘录如下:

《再别康桥》“康桥情结”:

1.我敢说,康河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2.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徐志摩《猛虎集·序文》)

3.“他(徐志摩)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胡适《追悼徐志摩》)

探究文本主旨不容易,然而更不简单的是打破那些既定的“为主旨而主旨”的肤浅苍白的“理所当然”。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和已知而不解的文字,条分缕析,灵动地使模糊变清晰、肤浅变深沉,在更新更高的层次上认识文本的主旨,提高学生对文本主旨的鉴赏能力。

疏影横斜,勾线连丝。实践证明,“暗示性”语言在文本解读中不可或缺。一方面可以使语文课更加生动、形象、活泼,彰显课堂的张力和深度。另一方面,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能从中学会掌握“暗示性”的方法,自我暗示,完形想象,从而达到真正增强自己想象力和文学素养的目的,而这正是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逸农老师《再别康桥》课堂教学实录[EB/OL].sxjky.com/gzyw/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758,2011-12-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 意象 意境 情感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给母校――剑桥大学的一曲恋歌,表达了作者在即将离别母校时的殷殷挚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他把与母校的离别化作歌声一般的语言,让人更加依依不舍。高中语文课本把这首现代诗歌选进教材,目的也是让学生们能感受这其中的美。

这首诗是我第二次讲,比起第一次感受更深。这是一节“常态课”,经过对这首诗的讲读,学生在通过意象感受作者情感方面,逐渐掌握了方法。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于课程我做了如下安排。

一、教学过程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因此我的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对鉴赏活动有一种需求。教学策略之一是使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少知感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从而,让距离去调动学生。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我的案例设计是以学生的自我鉴赏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鉴赏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

(一)诵读体会意境美

以诵读领起,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教会学生诗歌鉴赏方法,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

导入新课后,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在此基础上提问:《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它美在哪里?配乐范读之后让学生自己体会美在何处。诗歌的音乐美在于诵读,再请个别学生朗读,学生之间形成评价。让学生自己有初读后对诗歌意境的体会。

(二)鉴赏诗歌的意象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徐志摩笔下的离别像暮春里牧童的笛声,既让人欣喜又让人伤感。这种感情作者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感情是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的。这些景物就是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意象的组合就是意境,让学生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情感。在学生描述的同时可以配以轻音乐,让同学们进一步体会作者为我们创设的美境。作者的情感表达是把他的留恋之情化作了神奇的画笔,每节诗歌都是一幅画,让人看了赏心悦目,让人读了更是不忍离去。

在意象分析这一环节,安排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有执笔人和发言人,然后让每组的发言人把讨论的结果表达出来。

美丽的图景是由优美的意象组合而成的,首先体会意象的美因为作者赋予景物以主观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把他的不舍之情寄托给了“金柳、青荇、波光艳影……”这些美丽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是作者描绘的一幅优美的画面。学生用散文一样的语言描绘画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用美丽的意象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

二、学生的感受

教完这一课以后我做了个调查,对于两个班级的学生来说,最难理解的也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即通过意象分析作者的情感。在他们看来作者的情感就是依依不舍之情,而其中的眷恋他们初读时时没能感受到的。但是经过对意象的分析,学生们渐渐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变化,也体会到了美感。一些对语言比较敏感的学生,他们接受起来更容易一些,因为平时他们就比较喜欢写作,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表现人的情感的变化。

课后留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去写一首诗,模仿《再别康桥》的格式,可以写与初中母校的别离,可以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地方,要由景物来反映你的情感。这次习作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们有的写初中的学校,有的写自己的家乡,有的写刚刚来到的高中校园,总之,都是他们有话可说的地方。学生们都把他们喜欢的景、物赋予了他们纯洁的情感,每一景物无不感受到其内心真挚的情感,尽管情感没有徐志摩那样曲折的变化,但是对于意象的运用可以说是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些学生很骄傲地对我说,他会写诗了,其实掌握解读诗歌的方法,再融入自己的主观因素,当然能通过诗来表现情感。

通过《再别康桥》学生们理解了诗歌中的意象背后都是感情丰富的作者,每个意象都被作者赋予了主观感受了。

三、反思

这首诗歌讲完以后,我认真反思,主要的感想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诗歌教学要以诵读为主,让自己身临其境,才能再现作者当时的感受。要善于想象,把自己与作者连在一起,最好做到忘我。用心去读,去体会才能把握住情感。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确实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己主动去用心感受、体会。有助于诗歌的理解。

第二,诗歌鉴赏要注意意象的分析。学生对于意象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的理解深层含义。比如“金柳”,学生理解,因为夕阳的余晖映衬着柳树变成了金色,他们很难理解到时作者的情感所致。因为作者对康桥无比的热爱,所以他把这么高贵的颜色赋予了河畔的柳树,同时以“新娘”做比,把柳树的婀娜与美妙形象化了。所以让学生去理解作者的情感,必须抓住装满作者满心感情的意象的特点,这样才能把握诗歌的灵魂。

《再别康桥》是说不尽的,尽管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要激发、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理解,真正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在动态的多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使鉴赏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追问”实现“有效学习”是十分关键的。

第三,赏析诗歌还要注意学习之后,让学生去反思。在课后可以布置作业,或习作或鉴赏类似的诗歌,让他们巩固所学的方法,进而掌握。学生们的读诗兴趣提高了,而且能把自己的情感用诗一样的语言表现出来,尽管提高一点点,也是收获。

第四,学习诗歌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去读,读出他自己的感受,让他们的感受尽量贴近作者的心情,学生讨论过后各抒己见让自己融入作者创设的意境。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锻炼他们的鉴赏诗歌的能力。

第7篇: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 李镇西老师 《再别康桥》 教学过程

陶行知先生有句关于教学方法的名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1]李镇西老师在《再别康桥》这堂课中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李镇西老师的课是他自己的课,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是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识和他与学生碰撞之后而生成的课,他的课带有他鲜明的个性特色。[2]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他没有把诗歌当作文章来分析,而是充分地注重诵读,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最后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其他作品来拓宽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徐志摩及其作品的兴趣。

李镇西老师不是课堂结论的“惟一终结者”,而是引导者。他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走进课文的“钥匙”。整个教学过程虽然可以分为三步:品读、体悟、拓展,但“品读”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并且三个步骤始终是融合在一起的。

第一步:“品读”。

首先,李老师通过简单介绍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导入课文,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全文。但是学生还没读几句就被李老师打断了,他的理由是学生朗读的语气与诗歌本身的风格不符,于是介绍了徐志摩写作《再别康桥》的相关背景,并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李老师通过介绍和朗读感染学生,提出要用温柔眷念的情感朗读《再别康桥》,并在此基础上范读,让学生感受他所理解的诗歌的风格和情感。

李老师自己范读后让学生又读了三遍,抓住文本中的情感信息。第一遍,要求学生齐读,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第二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朗读;第三遍,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好记录,记录停顿、重音等。仔细分析李老师对学生三次朗读的不同要求,会发现其实都是让学生通过品味和朗读走进文本,为“体悟”打基础。

然后,李老师先请一位学生朗读,那个学生的音色很美,抓住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很富有感染力。李老师在肯定她的朗读的同时指出了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两个读音错误,不留痕迹地完成字词正音的环节。李老师又让另一位学生朗读诗歌,抓住她声音的低沉,通过学生自己的回答,强调了诗歌所表达的依依不舍的感情。紧接着,李老师又让前一位朗读的学生谈谈她朗读的时候的情感处理。这种无形之中的对比和品味是李老师从“品读”到“体悟”的转折点。

李老师在两位女生朗读完后本想请一位男生朗读诗歌,让学生体会男女声朗读的不同之处,但没有人举手,李老师并没有“点兵点将”,而是以开玩笑的口吻“点”自己以学生的身份朗读。综观整个教学过程,在李老师的课堂上都是学生自愿举手朗读和发言,并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通过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李老师的课堂追求,他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把自己看作课堂教学的“引路人”,带领学生寻找进入知识宝库的“钥匙”,不愧被钱梦龙先生称赞为“一个心里真正装着学生的李镇西”。[3]

第二步:“体悟”。

李老师在教学中,很强调从“品读”到“体悟”。“品读”是“体悟”的基础,“体悟”是“品读”的思索。《再别康桥》很美,但这美是学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体会到的,而学生对朗读效果的把握,又涉及对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感悟。李老师以此切入,让学生理解了全诗。所以“体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通过“品读”的形式完成的。

李老师让学生客观地评价他和两位女生的“朗读大赛”,由此作为“体悟”的开端。然后让获得“朗读大赛冠军”的女生作朗诵指导,引导全班学生一段一段地朗读《再别康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从“品读”到“体悟”的升华。

通过确定第一节中的“轻轻地”作基调;第二节中的“金”“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荡漾”等词句的朗读语气;第三节中的“油油的”的停顿;第四节中的“天上的虹”的朗读声调;第五节要通过“轻读―昂扬―豪迈”的语气变化朗读出明朗的风格;第六节中的要在轻读中体现出一种愁肠百转的感叹;第七节要怀着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慢读。时而模仿、时而点拨、时而范读、时而评价,以“品读”的形式实现“体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步体验和感悟诗歌的美和诗人的情感。

然后全班学生再次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再别康桥》的感觉,说说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有的学生提出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结构形式非常相似;有的学生提出诗歌中出现的“金柳”、“夕阳”、“云彩”、“水草”等是带有感彩的意象组成意境;有的学生提出徐志摩写的诗歌感觉比较细腻;有的学生对“虹”、“清泉”、“揉碎”、“水草”、“放歌”等表达出来的情感提出疑问;李老师也指出“水”、“彩”、“娘”、“漾”、“摇”、“草”等字的押韵,甚至“溯”和“歌”用徐志摩的家乡话也能读出押韵……

通过朗读、感受、提问、讨论、评价等形式,李老师把“体悟”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过程”中享受到思维的碰撞和感悟的乐趣,自然而然地“体悟”出《再别康桥》的意象美、意境美、音韵美。

第三步:“拓展”。

李镇西老师在这堂课中的拓展是贯穿始终的。李老师通过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解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相关课外资源,注重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到“品读”和“体悟”的过程中,最终找到那把“钥匙”。

实际上李老师在“品读”过程中就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必要的背景铺垫;在“体悟”过程中李老师通过学生发言引出徐志摩的另一首诗《偶然》,还联想到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让学生感受到徐志摩诗歌感情细腻的风格;联想到流沙河的《那就是一只蟋蟀》印证诗歌可以用作者的家乡话押韵;以及对比《沁园春・长沙》、《赞美》和《再别康桥》在朗读气势上的不同之处,让学生通过听、读并相互对比,感受《再别康桥》的独特魅力。

最后又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和诗歌展现的意境,同时还联系其他类似的诗人,拓宽学生的视野。

看完这个课例,我进一步感受到“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感到要上好一堂诗歌鉴赏课,除了自己的情感储备要充分以外,还要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参考文献:

第8篇: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诗歌教学 通读 品读 美读 诵读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诗歌“四读式”教学法,虽不成熟,但为了充实改进,所以行之于文,就教于语文界同行。所谓“四读式”教学法,简言之,即“通读、品读、美读、诵读”四步教学法。具体如下:

一、通读

这一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疏通字音,注意音变。对生疏的字,要查字典,确定字音、字义;对有些词,要注意读音的变化,确定朗读的顺口。其次,要疏通诗行、节拍的停顿、节奏,也就是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李白(将进酒)首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天上来”。“不复回”要重读,“君不见”语速宜缓。

二、品读

对诗歌而言,品读的对象就是意境。‘意’是诗人主观世界的情感、思想、哲思等,‘境’即形象,指客观现实世界的物品的物象、事象、景象等。二者的和谐统一、相互交融就是意境。为了操作方便起见,我们分成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品语言。这包括欣赏评价其选词炼句的功夫,修辞格的运用及效果,语言的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像我们所熟知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讧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遣词造句就很值得品味。通过品味语言,披文入情,从而达到对诗歌的深刻理解。再如《再别康桥》中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一句中的“金柳”用“金”字,一方面是写实,因其是夕阳中的柳树;另一方面产生了色彩美。而“柳”,从传统来看,古人以‘柳’象征离情别绪.这里也有这一层意思。

第二,品结构。结构是文章的形式要素之一,与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分析结构对把握意境,深入理解诗歌内涵,也很有好处。如《再别康桥》,首尾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绾人以梦幻的轮回感。

第三,品情感。情感不是抽象的东西,它是通过语言、结构等形式要累展现出来的,所以情感和语言、结构等密不可分。如前所述,将它们分开,只是为了操作方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孔子说的‘诗言志’里的‘志’说的也是情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这是诗歌的根本特点。无论是抒情诗、叙事诗还是写景咏物诗,都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寄寓着诗人的主观情感。在这一步,学生应通过反复朗读,把握结柯,并透过语言,进入意境,身临其境,心入其境,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同作者的思想感情趋于一致,而引发‘共鸣’。“品情感”从方式来说,可以通过品语言,去把握诗歌意象,并体会意象所营造的整体氛围及情感。还包括从结构上去体会,只不过较少运用。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写作背景,这也是品味情感的重要凭借。如《再别康桥)关于背景,《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上已经作了说明,这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无疑是有帮助的。但如果了解了以下内容,则会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更进一层‘一九二0年,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后,暗恋着当时的校友林徽因,但不久林徽园却回国与粱思成订婚。这对徐志摩来说,情感上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了解到这样一段轶事,不难想像,1928年徐志摩再次来到剑桥,面对往日之景,不能不生出别样的情感。“品读”中的“品语言、品结构、品情感”三个环节,宜采用“俯而读,仰而思”的方式,即读思结合。

三、美读

有了以上两步的铺垫,美读便水到渠成。所谓美读,就是在读透、深入体察作品的基础上,在朗读中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用声音这一媒介,恰当地传达出作品的原汁原味,并感染听众。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描绘自然风光时用了“金、黄、红、绿、青、黑”等多种颜色,各种色彩的互相映衬、对比、补充,使彼此更加鲜明,增加了读者的形象感,便于唤起读者清晰逼真的视觉形象。诗的前几节,金黄、青、绿诸色被夕阳晚霞的红色渗透,成功烘托出诗人的欢欣之情;诗的后几节夜色的黑、“沉默”、“笙箫”这些冷色调,给人们心理上带来压抑,与诗人的低落情绪相和谐。鲜明的色彩美是《再别康桥》的一大特色。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美的社会存在首先也必然表现在人的身上,这种美主要体现在人的心灵美和外在美两方面,诗歌中关于社会美的素材也是非常丰富的。

《水调歌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美好祝愿,《行路难》(李白)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着精神。《向困难进军》(郭小川)中有“不勇敢的/在斗争中学会勇敢,怕困难的/去顽强地熟悉困难。”的名句,它能带给孩子们百倍的勇气和毅力。余光中的《乡愁》中有“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样对祖国统一的渴望。《赠汪伦》中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对友情的形象赞誉……

艺术美就是以感性的形式具体体现了人的生命意义,抒发了人的生命情感与活力的艺术形象化及其创造活动的根本特性。每一首诗歌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美

四、诵读

第9篇: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

一、抓住现代诗歌的特点开展教学

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对现代诗歌有深刻的认识,对现代诗歌的起源、发展、分类、特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要注重现代诗歌的特点,要抓住现代诗歌在外形和内在精神上的独特性,并从这种特点入手,引导学生深挖诗歌的内涵特质,让学生在感受现代诗歌形式美和内涵美的基础上实现美的熏陶。现代诗歌特点较多,在此仅以现代诗歌形式的自由性特点为例来分析思考,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师在讲解该诗时就要让学生抓住该诗自由(没有固定节律,不押韵)的特点,并让学生明白这样的目的和好处:没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的限定,诗人就可以完全以自己的情绪来自由支配诗行、诗段,并且可以按自己情绪的旋律来安排诗的节奏、韵律,让诗歌的每一句都服从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学生在充分感受它简短而自由的句子时,也要尽量去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土地的眷念,对祖国的挚爱。管中窥豹,在教学中怎样让诗歌的特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及从现代诗歌特点入手让学生抓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借鉴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现代诗歌到底怎么教学?可以借鉴古典诗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毕竟不管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工具,万变不离其宗,这是诗歌这种抒情性文学体裁的特点决定的。

(一)“知人论世”的方法

再好的诗歌也是人写的,作者生平背景就是打开一首诗歌的“钥匙”。我们教学时一定要涉及诗人的生平思想和流派,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如果学生对徐志摩的个人思想和经历、与康桥的关系都不清楚,那么不管教师在这首诗歌本身上怎么努力地教,学生理解起来也是会像隔了一层朦胧的纱。其实徐志摩本人就对自己和康桥的关系作了很好的阐述,他在《吸烟与文化》里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见康桥经历是作者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栖息,我们教学就不得脱离诗人与康桥的关系,不能脱离徐志摩这个个体的成长路线和思想变化以及康桥对他生命的滋养。不了解徐志摩,不了解康桥,不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很难对全诗有多么深刻的理解。

(二)以意逆志的方法

同古典诗歌一样,现代诗歌也多用意象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体验,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把握现代诗歌的意象,从而让学生进入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之中,最后与诗人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实现诗歌教学目标。下面重点谈一下对现代诗歌意象教学方法的思考: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建立对意象的直观感受

诗歌教学与小说、散文的教学差异性较大,诗歌本身表达情感自由,规律性的结构较少,在现代诗歌的发展的前期,诗人为了突破古代诗歌的严谨往往形式和格律都不太讲究,越往后发展,诗人借鉴古典诗歌,在音韵和形式上都取得长足进步。中学语文课文选取的现代诗歌都是成熟作家的成熟作品,朗诵起来都能朗朗上口,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诗歌是诗歌教学最实际和有效的手段。如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次诵读,即使学生对该诗背景、作者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通过诵读也能对诗歌的情感感知一二。特别是文中那些精挑细选的意象“金柳”、“艳影”、“青荇”、“彩虹”、“云彩”、“夕阳”、“青草”、“星辉”等词语, 在初次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到康桥的美,对这首诗歌建立起美好的印象,并能够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通过想象来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康桥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让学生通过联想进入诗人精神世界的画面里。

2.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语言,通过意象感受诗歌意境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诗歌意象来感受诗歌文本独特的美。意象是诗人联系自我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间的桥梁,学生只有通过把握意象,才能完全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要注意全诗意象的布局,往往现代诗歌的意象不是单一的,诗人常常借助很多意象来表达情感,正是不同的意象组合成就了诗歌整体意境,学生只有进入意境,入情入境,才能完全体会诗歌的神奇曼妙。又如《再别康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出诗里的意象后,还得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由这些意象营造的一个爱、美、自由的意境世界,教师应带着学生逐一分析这些意象的特色,根据这些意象让学生理解诗人为何如此留恋康桥,为何如此不舍又不得不舍的惆怅和伤感,学生由意象的画面进入到诗歌意境的更高层次里,就能充分体会诗人在眼前和未来的杂糅中对人生美、自然美的眷恋和期盼。

3.引导学生强化意象概念,升华对现代诗歌思想感情的认识

现代诗歌虽然不同于古典诗歌,但也不能脱离古典诗歌的影响,在诗歌创造中往往会向古典诗歌一样将自己的情感深埋在一些意象之中,讲求一种含蓄美。由于中学生知识结构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并不能轻松准确把握住诗歌的内在情感。我们以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教学为例,由于中学生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已很难明白乡愁是怎样的一番滋味,于是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把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意象成了教学的突破点。了解选取这些意象的原因以及它们和诗人的内在联系,与母亲的生离死别,与新娘的不能相聚,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等等在诗人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教师就从这些意象入手,不断挖掘这些意象背后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探索理解诗人心中的乡愁是怎样发展的,最后再尽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诗歌内化为自己情感体验的一部分,那么现代诗歌教学的意义也就显现出来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学课堂诗歌教学当然还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从现代诗歌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情感态度出发,去探索诗人在诗歌中的情感世界,而这个途径往往就是要紧紧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诗人内在情感的具体化事物,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在反复诵读这些意象有关的诗句基础上,再细致地分析意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能够进入诗歌塑造的意境,最后和诗人在情感上达到一致,并最终实现在精神和情感上的丰收。

参考文献:

[1] 程丽蓉《中学语文教材分析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