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再别康桥读后感范文

再别康桥读后感精选(九篇)

第1篇:再别康桥读后感范文

一、用好背景材料,理解内容情感

背景是诗歌的前奏。学生在诗歌学习之前,首先要去了解本诗写作的背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内涵。诗歌是跳跃性很大的文学,人们往往难以清楚把握诗歌的主题,当了解了诗歌写作的背景之后,学生就会对照背景材料,心中豁然开朗。同样,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情感的诗歌就是一具腐烂的诗歌遗体,没有灵魂,诗歌就是无病。例如,我在进行《再别康桥》教学时,很费一番功夫:《再别康桥》是九年级下册的一首新诗,也是学生首次接触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作品。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情感,我做了如下尝试:

1、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我利用诗歌进行课堂精妙导入。我朗读一首短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并告诉学生这是一位著名的女性建筑学家的诗,让学生猜作者是谁,出示《林徽因传》中关于徐志摩在英国结识美丽聪慧并与之相爱的才女林徽因的内容,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自然引出作者,也为学生理解这首诗做了一个铺垫。

2、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生动的诗歌画面

在我出示课件简介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深情的朗读了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并希望学生展开想象,眼前浮现一幅幅画面: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荫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在康河中长篙子一点就把船撑了开去,结果还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斩了去。

3、赏析诗歌中美景,体味浓郁的文化氛围

康桥的自然美景让徐志摩钟情,而浓郁的康桥文化氛围使他沉浸其中,他受到了莎士比亚、拜伦、狄更斯、罗素等大家的影响,从此他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道路。以上内容,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康桥的风光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也了解了诗人在这里受到的文化熏陶。

二、反复朗诵,在朗读中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的语言凝练,在学习时不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更应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我在教学古诗时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我国很多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会诗词的画面美和音乐美。在《再别康桥》学生朗读后,学生便能体会出诗人在即将离开母校前,在夕阳西沉的黄昏,他来到康桥徘徊,在熟悉的坏境中,诗人的眼里,一切是那么美好,曾经给了诗人那么多快乐幸福灵感,也许就此一别再也见不到了,诗歌第一节中连用“轻轻的”末尾一节连用“悄悄地”表达出的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和轻柔的感情里那层淡淡的哀愁。

三、通过诗歌赏析,理解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

了解诗歌写作背景材料,反复诵读,进行赏析,体味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诗歌教学的流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再别康桥》教学中,当学生诵读了诗歌后,然后进行赏析:康桥在作者的眼里、心里是那么美,在中间几小节通过他熟悉的那些景物营造出美的事情。学生很容易找出“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接着,再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种景物描绘成一幅;体会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体会出宁静和谐的意境,“依恋―沉醉―欢欣”以及“夏虫为我沉默”隐含诗人无奈伤感的愁情。理解了中间几小节后,再读末尾一节,如何理解“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包含的内容情感有学生认为:这说明作者很潇洒的走,想抖落“离愁别绪,也有人认为是诗人不愿打扰心中喜爱的康桥的宁静和谐。

四、提升内涵,升华诗歌主题

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深入理解诗歌,挖掘诗词的思想美。例如,《再别康桥》教学结束后,在理解到以上内容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从徐志摩在剑桥学习时曾林徽因相爱却没有结局的经历,我们又可以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主题呢?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他们作出如下理解:诗人回到的校园,眼前此情此景是那么熟悉,但爱人和那段生活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如西天的云彩,飘然远逝了。来到康河边,柔柔的垂柳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夕阳中,它好像昔日恋人的飘逸长发。康河水曾倒映了恋人美丽的身影,如今只能做一条水草,才能与她厮守。回想过去与爱人在康河徜徉的一幕幕,诗人内心多么快乐幸福。夜幕降临,星光灿烂,闪烁的星星像恋人明亮的眼睛,也像她清脆的笑声化成跳动的音符,在晴朗的夜空中出现,诗人不禁想要放歌。然而回到现实,昔日的欢乐已尽消失,诗人因黯然神伤而沉默了,夏虫沉默,康桥也为诗人的感伤而沉默……因此这首诗抒发的情感也可以理解成:对昔日恋人的追忆和深深眷恋的感伤之情。

第2篇:再别康桥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性灵”;“独立”;“神灵性”

《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开篇第一句就说“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情感的线索”,这一点对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散文都非常重要。人们常常被他的《再别康桥》一诗所陶醉,被诗歌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美,图画美,建筑美所折服,然而透过诸多的意象,真正潜入心底的是诗歌所蕴含的性灵美。《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写于1926年,较《再别康桥》一诗早两年,应该说没有《我所知道的康桥》便没有《再别康桥》一诗。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从语言、结构、画面……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复杂、多样,咀嚼不尽,而又无以名状的美感,,其中之根本乃是“性灵”。

何为“性灵”?刘勰云:“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袁宏道认为“任性而发”,“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即性灵。袁枚也说:“诗者,各人天性情耳”。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诗文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表达的是作者自我的性情。抒写性灵,则是作者自由地抒写内心的情感,尽情地抒发自己的热情和幻想。

徐志摩童心般的天性使他在创作上率真热情,自由,奔放,唯美。他曾说:“我要的是筋骨里并出来,血液中激出来的,性灵中跳出来的,生命里荡出来的真纯思想。”他在《自剖》中又说:“做学问你得有天然的好奇心,得有天然热情的态度,得有原动的信仰…”他认为创作应是真切性灵的抒写。

《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一部分阐述自己追随罗素到了剑桥,,而此时罗素已被剑桥除名,因追随罗素从学的愿望成为泡影,在无奈中通过英国作家狄更生的推荐成为康桥的一名特别生,可以随意选科听。正是由于能随意选科,而得“单独”由“单独”而又“发现”了康桥。

“随意”——“单独”——“发现”是《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为关键的字眼,实在不可忽视。由于“随意”选科读,摆脱了成规重负,“性灵”得以释放,因此而能 “单独”。“单独”正如志摩在文中所说是个耐味的现象。它是任何“发现”的第一个条件。志摩“发现”了,他为康桥而陶醉狂热,康桥成了他精神的圣殿,心灵的家园。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是康桥 的灵性赋予志摩,还是志摩的性灵抒写了康桥,彼此已化不开。由“随意”到“单独”再到“发现”,这是“性灵”自由而到意识独特再到有所“发现”一个自我投入过程。这便是志摩的康桥情节之根本。由于“性灵”的浸润使得康桥的一草一木皆灵性化了。赋予大自然的性灵的神韵是徐志摩散文所追捕的美,在志摩看来,自然事物是没灵性的,它之所以能使人产生美感事,是因为观赏者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使本无灵性的东西在他眼里具有了感情生命,于是他喜欢济慈,“一想着了鲜花,他的全身就变成了鲜花”,那样,“情由景所生,景由情所注”将自然风物与自然情感统一起来。

《我所知道的康桥》的第三部分的首句,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以曲折柔美的康河为线索,由上游到中段再到下游,康河的美超凡秀逸,性灵神奇。

上游的拜化潭-果子园-是光下的水声-近村晚钟声-河畔倦牛的邹草声。空灵的意境次第叠出,叠而不重。星光、波光、钟声、水声、人烟气、生灵气……物我两忘。

中段的建筑-脱尽尘埃气的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可说是超出了画图而化生了音乐的神味。可比的许只有肖邦的夜曲,就这也不能给你依稀的印象,它给你的美感简直是神灵性的一种。这种神灵性的学术殿堂,需仰视,需崇拜……

克莱亚的三环洞桥怯怜怜的,桥洞掩映着细的波粼与婆娑的树影,那桥上的小穿阑与阑之节顶上的双双的白石珠,也只是村姑子头上不夸张的香草与野花一类的装饰……没有一丝屑的俗念,是实现纯粹美感的神奇!

如果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那么康河的灵性则全在脱俗的神性之美。

一如诗所说:“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康桥,因为有了志摩而成就了它的灵性,志摩因为有了康桥,而找到了的皈依与寄托。

然而,这种灵性和神性全归属于自然,在自然中,诗人发出了感叹:人类病了,病在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就远似一天。我们的病根是在“忘本”。“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新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过接近自然的人们”。在天然织锦般的草坪上读书、看云,拥抱大地,自然给了人一个天堂。篇未的两幅夕照 图是诗人“灵性”与自然的神性的完美佳作。—隔着篱笆,看天风迎面赶一群羊过来,夕阳从它们的后背照过来,把它们照成金色的透明体,谁能怀疑它们不是一群仙界的灵物?谁又能不感到那种神性的压迫直逼过来。大自然的得我们落泪,跪伏在她的脚下。下游撑篙……有几个专家的女郎,穿一身缟素衣服,裙裾在风前悠悠的飘着,戴一顶宽边的薄纱帽,帽影在小草间颤动,捻起一根长竿,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翠条鱼的向前滑去,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空的河上描写梦意和春光。

一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春天听鸟,读书,倦了时,躺在草锦之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的消遣吗?这半天的消遣是你性灵的补剂。

文章四个部分,无论是描叙,还是议论,抒情,都充满“性灵”;无论是康河上游的拜沦潭,还是中段的三清学院的建筑;斜阳下草原上的罂粟花……迷眩了我们的视觉。

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诗人把心底的离愁深情地展现,康桥,是别人的故乡,但必定是你的异乡。一读再读,才得顿悟,于躯壳,诗人是过客,但于灵魂,康桥是归宿,是诗人心灵的故乡。这是永远的美丽的康桥情节。

胡适在《追悼志摩》一文里曾对诗人的理想作过这样的概括:“他的一生真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同,一个是美,而爱自由,美正是康桥所有。

诗人是用整个心来写康桥的,是用自己性灵来抒写的,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必然是真本心,写出人性的共相, 触及了人性的本然,使读者会其心而同其心。本文字里行间充溢着心灵之美,当我们反复通过诵读时,感到了诗人的生命之美。诗人用真情、真性、真心叙写本来灵性的康桥,故使得文字中康桥永过年轻而有灵性。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

[2]胡适之《追悼志摩》

第3篇:再别康桥读后感范文

一、声之茂

朗诵时的声音应该是层次丰富的,力求把诗歌的意蕴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同学们注意朗读时声音的一些变化。

首先,要注意声音的停顿和延续,要学会给诗歌标上相应的记号。比如《再别康桥》中的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需要停顿和延长的地方往往是作者情感起伏的地方,在诵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

其次,要注重声调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比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两节中,加着重号的词需要读出重音。“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这一句前后之间要读得稍微快一点,“彩虹”二字则要分开读,让听的人能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变化,进入诗歌的意境。再如《回延安》借鉴了陕北信天游爬山调的格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扬高亢。所以同学们朗读时,要循着诗歌的感情,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同时,诗歌中又有大量口语化、方言化的语言,给人以清新质朴之感,在朗读时要读出这种让人感觉特别亲切的感受。

再次,要注意语音的变化。不同的诗歌,朗读时所用的语音也是不一样的。《回延安》是热烈高亢的,所以音调就比较高、比较急;《再别康桥》则是低沉的、缓慢的、深情的,所以朗读的音调要用中低音;《歌词三首》中,《我的中国心》和《黄河颂》都是比较高亢激烈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则充满了活力和希望,所以语调应当比较轻快欢乐。

二、情之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把诗歌读得动人心弦,首先得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

这5首诗歌都可以用一个“情”字来概括:《回延安》中浓郁的亲人之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我的中国心》中澎湃的爱国之情,《在希望的田野上》对祖国繁荣富强的赞颂之情,《黄河颂》中强烈的民族感情,可谓丰富多样。这些感情应成为同学们朗读的基调。

第4篇:再别康桥读后感范文

《再别康桥》的“再别”告诉了我们,作者是第二次和康桥作别,显然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可是,诗歌开头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里,徐志摩应该不是想和康桥告别,而是要和“西天的云彩”“作别”。“云彩”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美丽而又虚幻的东西,诗人则把它用作了诗歌的意象。“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轻轻的”表明诗人似乎不想张扬,这明显与诗人的个性相悖,似乎满怀着一个秘密。是什么秘密呢?他当然不想直白地告诉别人,甚至是见证诗人心中秘密的没有生命的康桥,诗人也不想和它倾诉分享。那秘密也许有些苦涩,也许在苦涩中还带着一丝温馨的甜蜜。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多么潇洒的基调,哪有离愁的伤感。和云彩告别只是作者为诗歌抒情而确立的一个意象,通过这个意象来为自己回味内心珍藏的秘密创造一种特殊的气氛。果然第二节诗歌“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就在隐晦地讲述这个内心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了。“那河畔的金柳”勾起了作者对往昔的美好的记忆,在文字里,在诗句中,浸透着诗人甜蜜的眷恋和无限的喜欢。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呢?诗人没有明白地告诉读者。但从“金柳”“新娘”“艳影”这几个字看,似乎或多或少都和女性有关。

诗人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沉淀”表明这梦是过去的,是留在诗人记忆深处,而且存在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彩虹似的”说明这是一个美好的但又是无法再实现的梦,诗人也许执著而徒劳地一直在追寻,也许诗人一直在自欺欺人,把梦当成了可以实现的理想追求,但现在这个梦终于该醒了。梦虽然破碎了,但诗人今天就是来这里执著地寻梦的。“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溯”在诗人放歌的“今天”,这只是诗人的想像,不是诗人的一个实际的行动,那么诗人还要“漫溯”什么呢?所以另一层意思就是诗人的“漫溯”,其实就是对如“青草更青处”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追忆。诗人在这天想“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终因要“悄悄是别离”内心的秘密而“但我不能放歌”。如果没有了心中独享的美好的秘密,这条叫康河的窄窄的水道,风景再美也便缺少了一种诗意的灵动。诗人曾经在康桥上康河边吹奏起“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有许多人认为“笙箫”吹奏出的一定是离别的伤感,实际上,笙箫也可以是为恋情为爱情而奏响。这样的风俗至今尚存于我国许多西南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我们就由此可以猜想诗人是来康桥上康河边告别他心中的爱情梦想。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多么洒脱轻松。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所爱的据为己有,才算美好?真爱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所以诗人虽然没有在今晚带走什么东西,但他带走了甜蜜而美好的回忆,尽管没有回报的爱有些苦涩和心痛,但那是甜蜜的心痛,值得永生回味的枯涩。也许在诗人心中,那样更为潇洒和美丽。记忆虽已成为往事,但往昔的美好却永存心中,永远值得诗人独自一人默默地自我回味,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蓝棣之先生在分析这首诗歌时就精辟地指出:“‘不带走一片云彩’一方面是说诗人洒脱,他不是见美好的东西就要据为己有的人,另一方面是说一片云彩也不要带走,让康桥这个梦绕魂牵的感情世界以最完整的面貌保存下来,让昔日的梦,昔日的感情完好无缺。”①可惜我们很少关注和鉴别这更为合理的读解。我们如果把诗人徐志摩的初别康桥即《康桥再会吧》拿出来作一个对比,就会发现,蓝棣之先生的解读是多么接近《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思想情感的真谛。

那么,诗人徐志摩在这首诗里梦绕魂牵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世界呢?人们在赏析这首诗歌时,总爱引用徐志摩《吸烟与文化》一文中的一句话:“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并据此说“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②。这也许是对的,但没有深究其中隐藏着的更深的意义。只有新颖的思想和炽热的情感才会具有这样的魔力。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自己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为什么是在24岁那年,为什么偏偏是对诗歌来了兴味?是什么让他诗情勃发的呢?是炽热燃烧的爱情!也只有爱情,才能让人成就为真正的诗人。

根据张清平的《林徽因》一文记述,1920年10月上旬,徐志摩(刚好24岁)在英国伦敦结识了林长民、林徽因父女俩。徐志摩和林徽因两人曾多次“结伴在剑桥漫步”。“当时林徽因十七岁,在伦敦一所女子中学读书。她长得像花一般娇艳,文学修养又好。她既有中国传统闺秀的遗韵,又有西方女子落落大方的风度。加上林徽因之父林长民没有阻止他们的交往,使得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感情迅速发展。更有甚者,林长民与徐志摩也‘热恋’起。就在此时,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张幼仪从中国来到了英国。她来英国是徐志摩自己的主意,希望能让她开开眼界。但她来的时候徐志摩和林徽因正在热恋当中。张幼仪受不了一个人孤单生活的日子,就独自一人到德国柏林留学去了。她走后,林徽因也从初恋的狂热中冷静下来,理智终于撞破了情网,要她做出明快的决断,要么中止恋爱,保持真诚的友情;若要论及婚嫁,则必须先要徐张离婚。”③作为一个出名的才女,林徽因对于徐志摩的“你是我波心一点光”的爱最终遗弃,究竟是因为她的明智,还是因为她的胆怯,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或者是她有着文学和艺术上的天生的聪明,因此有着对于诗人的热情不可信任的直觉了解。所以,于1921年9月,林徽因结束在英国的留学生活,随父回国。最后在1928年3月和她父亲的好朋友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结了婚。婚后,夫妇俩用6个月时间游历欧亚诸国,于8月归国。徐志摩则在同年6月赴美国、英国和印度畅游。到英国时,诗人又去了剑桥,重游故地。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名作。据此,可以推断,徐志摩写此诗同他和林徽因曾经双双“漫步”剑桥有关联,是徐志摩对这段难忘恋情的甜蜜追忆。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去发现这个梦绕魂牵的感情世界:

“单独”是一个耐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见的第一个条件。你要发见你的朋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你自己的真,你得给你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说实话,我连我的本乡都没有什么了解。康桥我要算是有相当交情的,再次许只有新认识的翡冷翠了。啊,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

……

在康河连过一个黄昏也是一服灵魂的补济。呵!我那时的甜蜜的单独,甜蜜的闲暇。

请留意作者的用词――“单独”,在“单独”上加了引号,后文又说这是“甜蜜的单独”,这正是《再别康桥》里“轻轻”“悄悄”的情感基调。“单独”是解脱了婚姻家庭之累的“单独”,还有后文提及的“自由”,也是心中已经准备解脱家庭之累的自由: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的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在诗歌里诗人不能明言的真正的甜蜜的秘密在《我所知道的康桥》里终于露出情感轨迹的蛛丝马迹。后来,徐志摩最终发生的意外,也是为了要赶赴北京亲自聆听一场林徽因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与此同时,即使过去许多年后,从林徽因方面而言,她和徐志摩之间的那段感情,也仍然藕断丝连。连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谜: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徽因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由此,徐志摩与林徽因的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成为后世一直不解的悬谜。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张幼仪,但依然什么话也没说出。不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林徽因,这个徐志摩穷其一生追求的奇女子,终究没有许给徐志摩一个未来。或许,只有两个人爱到极致,才会达到徐志摩对林徽因那般的境界。爱,可以是这样的!不要说我明智,也不要疑虑我胆怯,爱,根本无须世俗婚姻的承诺。这正是《再别康桥》奔放洒脱的真谛所在。只有当我们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为一首情诗来读的时候,关于这首诗歌的一切疑团才豁然而解,真相大白。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让我们在这些诗句中和诗人一起重温破碎了但却是美好甜蜜的旧梦。“虹”和“梦”终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又有什么关系呢?“甘心”“揉碎”“沉淀”,这就是徐志摩诗歌要表达的感情基调的真实写照。

①林志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P57

第5篇:再别康桥读后感范文

很多老师都说,准备公开课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磨炼的过程。可我认为,教学过程更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教学《再别康桥》这一现代经典诗歌我逐渐明白了: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是体验到一种诗情,获得一种美的感受。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一旦进入诗的情境,触碰到诗歌的灵魂呢?我想,学生反复诵读,教师范读,听名家配乐朗诵,这些看似“老土”被人冷落了的方法也许是最有效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课堂上读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通过诵读来获得对诗歌的理解呢?

先品有的老师在学生初步感知甚至还谈不上感知课文阶段,就要求学生反复读,并同时进行诵读指导,效果并不理想。我以为,诗歌之美,既要“读”来展示,也要“品”来挖掘,有“美品”才有“美读”,能“美读”方显“美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再别康桥》过程中,我的做法是:先抓住诗中所蕴涵的“三情”作重点诠释。

情如飘逸之云“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优美的旋律,抒写出诗人飘逸洒脱的风度。四句中用了三个“轻轻的”,幻觉到诗人已经离开地面轻飞慢舞起来;一“来”一“走”的短暂时间中,突出了一个“别”字。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因此,诗一开头,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中。云,既捉摸不定,又实实在在;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第一个意象“云彩”所蕴藉的情感。

情如柔细之柳柳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诗人之所以钟爱它,一是取谐音“留”,即对别离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插入土壤就能生长的旺盛生命力之意。但徐志摩却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的这一幻影,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忆,也是对如歌青春的唤回;既是甜蜜爱情的再现,也是对过去爱情的怀念。作者重返康桥应该说是快乐并痛苦着的。快乐的是可以在康桥寻梦,寻找青春、理想、爱情之梦,“撑一支长篙”,到康河中“寻梦”,寻到了满满的“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何等畅快,何等惬意!接着,笔锋一转,“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连“今晚的康桥”也沉默。本该高歌一曲,快乐快乐,反而寂静得只能听心跳,这是何等郁闷,何等痛苦!

情如清爽之水诗中水清如明镜,包容着水上的一切:“那河畔的金柳”成了“波光里的艳影”,荡漾在诗人心头,也荡漾在读者心头,榆阴下的潭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只有心清如水,才写得出如此清澈美妙的句子;水爽似春风,没有深情的水的抚摸,“软泥上的青荇”怎会“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因为这水的多情抚慰,诗人竟然“甘心做一条水草!”

第6篇:再别康桥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郑逸农;“非指示性”教学;“二不”;“四自”

“非指示性”教学是郑逸农老师一直在研究的一个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视角引起了语文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它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对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都明显的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非指示性”教学无论从理念还是实践上都对语文教学有着值得借鉴的价值。

一、“非指示性”教学理念

“非指示性”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的一次改革,从提出后一直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但无论怎样发展,都一直坚持着 “二不”、“四自”原则。

“二不”,即“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教师在教学之前不主观的限定一个或几个教学目标,而是在课堂的教学中产生,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和特征,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生成学习目标。教师“不指示问题答案”,教师的讲授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每个同学都有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和感受,强调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性和多元性。

“四自”,即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既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会对学生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而是由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学目标进行讨论、判断。在讨论的过程中,发散思维,自主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并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反思和评价,自主生成语文素养。

二、在“非指示性”中欣赏康桥的宁静之美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认知和情感的体验去确定学习目标,问题的答案也不是由老师公布,而是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得出。郑老师让学生在备用纸上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学生边读边思边写,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了更好的从实践中理解“非指示性”教学的理念,将结合《再别康桥》的课堂实录进行简要的评析。

1.细读研读

郑老师在对《再别康桥》的背景作介绍之后向同学提出要求:“初读诗歌,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小组交流后,学生畅所欲言,把对诗的初步理解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而郑老师却没有立即作出回应,而是让学生再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本文你最想学习的是什么?并把想法写在备用纸上,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围绕诗的“语言”、“意境”、“情感”等角度确立学习主题。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需要教,而尤其致力于‘导’。”在“非指示性”教学中,郑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篇,并自主确立学习主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研读,学生有了自己的真实看法,并能够做出相应的判断。

2.欣赏交流

郑老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围绕学习主题,以研究性阅读的方式,边读边写,及时捕捉闪现的灵感,通过小组的学习和老师的引导,学生对《再别康桥》有着新颖个性的见解。有的同学指出学习的主题是语言。诗中运用了大量华美的辞藻,给读者很大的吸引力。全诗还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使人读后有种魂牵梦绕的感觉;而有的同学则从整体把握全诗,认为全诗的结构美。“金柳、青荇、一潭”按着从高到底、从远到近的方式进行描写。第四段末尾一字是“梦”,第六段开头紧接着就说“寻梦?撑一支长篙。”……郑逸农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欣赏、感悟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其中尽情的发挥,从而更好的领悟出《再别康桥》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3.探究讨论

郑逸农老师在课堂中的讨论是随处可见的,学生的一些问题也是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在交流之后,把学生的阅读理解引向深处,选出具有典型代表的例子,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再全班讨论,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研讨兴趣,更加强调了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从而可以看出郑老师注重学生阅读理解的多元化,并始终遵循“非指示性”教学中的“二不”原则。

例如:在郑逸农《再别康桥》的课堂实录中,当讨论“诗中为何写‘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一问题时,学生们积极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认为,“沉淀”是指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说明水很清。有的同学则认为,体现出作者原本有很美好的愿望,而现在却因为理想没实现,感到很失落。更有的同学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是否有消极意义?”……

在整个教学案例中,同学们的交流和研讨都没有标准的答案,会因每个人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郑逸农老师重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平等对话,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探讨。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成长。一个有平等观念的老师,才能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三、“非指示性”教学对语文教学发展的意义

新课改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其目的在于释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转变学习方式。“非指示性”教学的创新理念,对于语文教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非指示性”教学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更新教师观念,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况来进行课程安排,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和组织的能力,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积累语文素养,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非指示性”教学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探究问题答案。学生在学习中,教师不占用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在边读边想中发现了疑难并主动寻求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主成长。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18.

[2]郑逸农.《再别康桥》“非指示性”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2004(3).

[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4]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初探[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5]郑逸农 .“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初探[J].语文学习,2000(7).

[6]郑逸农.“非指示性”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个性选择[J].中学语文教学,2003.5.

[7]王涛.“非指示性”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J].文教资料,2005(30).

[8]王荣生.听王荣生老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9]朱莉萍. 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J].扬州大学,2014-04-01.

[10]沈逵. 语文非指示性教学理念的生成、发展及理论建构[J].杭州师范学院,2005.

第7篇:再别康桥读后感范文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尚、赞美自然的。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代,艰难的民生,使诗人的康桥理想逐渐破灭。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八年诗人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徐志摩以其独抒性灵的诗风靡一时。他的诗,轻灵飘逸,幽婉洒脱,集意境美、建筑美、音节美和绘画美于一身,同时对中外诗艺进行融合,追求一种“纯真的诗感”。这些在《再别康桥》可见一斑。

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诗的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行文看似洒脱,实则是无奈与惆怅:诗人知道,康桥的美景是永存的无法带走的,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经的梦想,而带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实浊的眷恋与忧愁。往下,诗人运用比喻,将金柳看成是荡漾自己心头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第四节中,是清泉倒映了天上的彩虹,还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那种“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开阔而悠远,正如诗人那淡淡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愁情。那绚烂如虹的梦早已揉碎、沉淀在其间诗人轻轻地吟哦也许正是对往日康桥理想的一种悼念?情感在每一个意境中不断升华至高潮。如果说诗的前四节描写的是自然之景,而到了第五节则回忆人的活动。诗人仿佛看到往日的自己长蒿漫溯,在康桥寻梦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是怎样的意气风发啊,现实中的诗人禁不住也要放歌了——但他不能放歌,因为要离别,因为离别时是满心的不舍与惆怅。唯有沉默才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的心境,如一张拉满弦的弓,箭未离弦,便被人活生生的抢了去,那淡淡的思绪曾有瞬间的高涨,但这高涨又在瞬间消失了,正如他悄悄地来,呼应了开头。诗作的情绪线索是:淡淡的哀伤——逐渐升华——高涨瞬间——回复淡淡的哀伤,在这样的线索中,整首诗情与景浑然一体。而诗人构思之精妙体现于取裁的巧妙。诗的开头:“轻轻地,我走了”诗的结尾:“悄悄地,我走了”两个一前一后的“我走了”,说明诗人截取的是“走”这一瞬间,而并非从来到走这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一瞬间已在诗人心中永远定格,诗人的一系列情感与他所描绘的康桥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间中完成。瞬间便是永恒。也许,这也正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在众多的离别抒情诗中脱颍而出,为世人所喜爱,经久不衰的原因。

从结构上来看这首诗。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每节各描写一个景物一个意境,而节与节之间是相互联系,上承下启的。以第二、第三节为例。第二节中,前两句诗人描绘了河畔的金柳,后两句采用层进深化情感。第三节则承第二节所写的“波光”来写“水底的清荇”。可见句子之间、诗节之间的环环相扣。诗人非常重视诗行本身的美感作用。他的诗作很考究诗歌的外形整齐。这样的整齐偏重于诗的整体排列顺序的整齐规划,至于诗行长短并不做呆板限制。这首诗使用式的诗形,而诗句有长有短,诗的整体错落有致而并不单调死板,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诗的参差错落的图案美及严谨稳定中内含变化的和谐感。

诗人说:“诗歌的美妙不在于它的文字意义,而在于它的不可捉摸的音节里。”可见,诗人追求的是音节的音律和节奏。在其诗歌里,音节与内容达到了自然完美的统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两个“轻轻地”叠用,与其说是意境的渲染,不如说是诗人在有意增强节奏的轻盈。诗人将节奏视为诗内在的生命,他所谓的“内含的音节的均整”,更多的是追求诗行间“顿”的数目大致相等,而非字数的相等。顿,即按句中不同成分来区分音节。如诗的最后一节按意群可作这样的划分:“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的每一句之间的顿数是大致相等的,使得整首诗富有整体一致的节奏感。在音韵方面,这首诗偶句押韵,同一节二、四句押相同的韵,造成了一种叠荡起伏的音韵美。在诗人有节奏有韵律的吟唱中,诗中的意境、诗人的愁绪也在变化、扩散开来。

第8篇:再别康桥读后感范文

一、嗜之越笃,技巧越工

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功利目的相当强,大多只重视与考试考点相关的内容,而真正走进语文、感悟语文却总觉奢靡。也因此,学生在阅读文章、品味文章时仅仅把文章当做阅读对象,看过之后记住的只是文章内容、写作技巧,很少去挖掘文章深刻内涵,以及对自己写作有何借鉴作用,更不用说是文学评价、文学鉴赏。这实际上是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于是,我想到利用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诗文作为范文来促进学生的写作。

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反之,如果有了兴趣,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且嗜之越笃,技巧越工。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除了以“仅仅面对作品”的方法来解读外,我更注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从诗中的第一段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甘愿一个人去承担那愈来愈凝重的离愁。离别会使很多美好的东西更加美好,诗中的“金柳”“青荇”等意象让诗人更加挚爱康桥。诗歌的最后一句好像是很潇洒,其实很沉重。因为相聚越快活,离别越痛苦。那么,怎么理解诗人离别康桥的伤感,就要从作家介绍和写作背景入手。其一,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这里是诗人学业收获最大的地方。其二,在康桥,诗人和他心仪的林徽因有较亲近的接触,有诗人最纯洁的爱情。学生在老师的解读后,一定会对徐志摩感兴趣,这时教师便可因势利导,让学生课后收集整理有关徐志摩的其他诗文,进而对徐志摩有更深的了解。通过这种途径,可以把教材学活学透,又使学生认识到写好作文不仅要有素材,更重要的是要有情感。

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著名作家池莉在《来吧,孩子》一书中介绍,曾让她引以为自豪的是岁流年度,书籍成为她和女儿亦池的伴侣和玩伴。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啊!现在的中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是两极分化。要么是和老师家长捉迷藏,偷着藏着各种课外书,甚至在上课时也“争分夺秒”地打游击似的看;要么是老师家长哄着打着也不看。但真正读好书读懂书真正喜爱读书的学生并不多。实际上,着眼于课外,博览群书,可以拓宽知识视野,增加积累,让学生在阅读之外感受到“悟”的乐趣,逐渐把学生引入“阅读――写作――阅读”这一良性循环之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我利用下午辅导课时间,给学生印发文质兼美的小文章。在排版打印时就在文章右边预留出空白处,用来记录学生阅读后感受。篇幅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内容可以是对文章的分析,也可以是由文章生发出的感受。开始时,学生只是能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读深入,学生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加入阅读感受中,融会贯通地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比如,在学习《祖父》一课时,就推荐学生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有同学就写了有关自己乡下生活的片段,语言虽稚嫩却真实。

三、辨别良莠,申舒性灵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版本这个角度初步判断什么是经典。比如,阅读古代文学的书籍时,应该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出版的书籍;阅读现、当代文学的书籍时,应该找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出版的书籍;阅读外国文学时,应该找译林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等出版的书籍。除此之外,有关外国文学名著的版本,除了要注意出版社外,还要注意译者。比如,《堂吉诃德》最好的是杨绛译本,《爱的教育》最好的是夏尊译本等。

其次,在阅读经典时要先了解有关作者的介绍、了解作品中出现的人物,这样可以帮助理解经典。比如,我们在阅读《金岳霖先生》时,可以先阅读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体会金岳霖先生的爱情传奇;可以先阅读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品味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可以先阅读巴金的《怀念萧珊》,感受萧珊的人格魅力。最重要的是,学生读完这些文章会发现,原来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灵动动的,他们就如同亲朋好友一直都陪伴在你身边,你会对经典产生亲近感,拉近了与经典的距离,进而准确地品味经典。

第9篇:再别康桥读后感范文

一、学习情境创设的四种常规做法

1.用老师的真实的经历创设真实的有吸引力的情境。比如《伶官传序》课里老师用了自己的滁州游记来引入课文。

2.选择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作品、音乐片段,引入课堂,渲染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出师表》选用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引入。

3.从作家生平材料人手,知人论世,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这个类型使用非常普遍,几乎是所有的老师、所有的课文大多采用这种方式。比如《再别康桥》的徐志摩生平的介绍,《伶官传序》里欧阳修的生平。

4.选择和作品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把抽象的文学语言转化为视觉形象。比如《再别康桥》里精美的康桥的图片。这些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激发兴趣,渲染氛围,实际上这个做法确实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如果从学习情境设计的有效性来分析的话,可能就会发现有很多方面可以进一步改善。

二、案例存在问题分析

我们可以从三点来分析《五代史伶官传序》。第一点: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本课学习情境设计是教师的真实活动,老师的游历文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榜样作用,能很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点:目标达成方面,本课的学习情境对学生领悟创作动机,体会作者在本篇史论中渗透的思想感情的关联性不强,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帮助不大。第三点:从适合教学内容与否这一点看,对欧阳修的评价内容要适当修改。不是注重对欧阳修人生情味的欣赏,而是对欧阳修的历史观、儒者的家国情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共情。

第二课课例《出师表》。学习情境是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出师表”片段。学习目标是两点。1、品析语句体会作者忠君爱国的深情。2、结合自己阅读感受,在品读中体会诸葛亮忧国忘身、知恩图报、勇担重任、鞠躬尽瘁的精神。这两个目标都指明了达成目标的途径是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品析语句。尽管播放影视片段的时候学生、听课教师都很有兴趣,但播完之后进入文本的阅读反倒产生读文章不如看电视有趣的感慨。影视片段的作用没有和授课的目标联系,自然也就对目标的达成意义不大。

第三个课例《再别康桥》。学习情境是徐志摩的复杂的感情生活、康桥的美丽图片。学习目标是鉴赏诗歌的语言美、绘画美、建筑美。学习情境的设计里最吸引学生的徐志摩的感情生活实际上不仅没有起到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作用反倒把学生引入学习主题的旁支,浪费了时间。康桥的精美图片可以给学生理解文章的意境提供形象化的帮助,可同时也混淆了图画和文学语言的最大差别,文学语言比绘画更抽象,是一种需要生命体验和想象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文学作品的鉴赏是一种审美的活动,需要想像。“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那种含羞带怯的柔情,有什么样的图片能表达这样的风韵呢?而且提供了图片反倒妨害了学生想象的自由,不利于想象力的培养。

三、有效的学习情境的设计三大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