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与教育论文范文

艺术与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艺术与教育论文

第1篇:艺术与教育论文范文

(一)民进艺术的消亡与保护

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在西方艺术理论以及现代工业潮流的冲击之下,我国的艺术形态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一些珍贵的民间艺术被一些迷信现代文明的人们所丢弃,所以,现在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非常不好。许多的民间技艺、民间作品以及民间的艺人在一天天的消失。一些民间艺术在学者的保护之下被搬到美术馆或者是博物馆,它们便成为了一种历史的记忆,可是还有很多在濒临灭亡。所以,这个严重的情况告诉我们:不能只靠专家学者去保护民间艺术,还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这要成为一种意识,要靠大家去保护和传承。

(二)大学教育与民间艺术的契合点

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高尚的品格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要让大学生可以充分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在大学艺术教育当中要将这个现代艺术教育目标当中体现出来。民间艺术教育具有很高的融合性,因为它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些民间艺术作品可以强烈地反映出人民群众的生活愿望,它们是人民群众审美观、价值观等的集中体现。一些民间工艺、民间绘画等可以自由抒感、强调主观想象,具有审美、教化、实用的功能,是人民群众精神物化的产物。还有的艺术创作将文学、美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融合在一起,将中华民族的质朴生活经验与审美高度进行融合,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以及传统文化全面、直接的体现出来。

二、大学艺术教育中民间艺术的作用及意义

(一)相关课程实现对接,大学艺术教育更加完善

我国民间艺术的种类非常多,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是对于艺术学科的教学来说,在每一个专业的课程当中融进数百种的民间艺术形式,这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对专业课程进行学习的时候,学习的重点是要吸取民间艺术的精华,使专业课程与民间艺术进行对接。比如说动画专业当中,在进行基础专业教学的时候,可以挖掘戏曲脸谱、篆刻印章、民间书法、石器工艺以及刺绣纹样等传统的图案作为绘画基础,为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功底;在专业技能的教学当中,可以侧重民间文学、戏曲以及精华艺术等表现元素,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对传统知识更加熟练的掌握,也可以使他们的技能得到提升,进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具有艺术特色的动画作品,让大学的动画教育合理化,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从而使大学动画课程的建设更加完善。

(二)让大学艺术生实现“文化自觉”,使文化得到传承

要想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就必须让它们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得到孕育。高校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艺术教育当中融进民间艺术,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得到培养,还可以加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学习以及传承与创新的自觉性。与此同时,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可以得到集中的展现,可以使民间艺术作品得到传播与发展,这为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利用特色学科建设这一渠道,使民间文化知识得到普及,让民众的自觉意识得到提高,这位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促进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

民间艺术作为开放的文化艺术载体,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它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内涵在不断地积淀,在现代意识和技术的不断冲击下,民族艺术需要不断进行更新与拓展。在现代艺术教育当中加入民间艺术,可以更好的让现代艺术与民间艺术进行互动。这样不但可以使艺术教育的审美内涵与艺术思维更加丰富,而且也使艺术创作在情感的抒发以及审美的表现上面有了更好地深度拓展。同时在艺术创作当中增添了很多优秀的元素,充分运用民间艺术的思维方式、色彩搭配等对它们进行重新认识,再重新创造,最后打造出更加优秀的创作形式。让现在艺术创作与民间艺术进行沟通交流,使现代艺术的设计形式更加合理化、生态化,使现代艺术的艺术形式可以更加自然、更加合理的得到发展。

三、大学艺术教育中融进民间艺术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教学时结合社会实践

将民间艺术进行传承可以通过口传身授或者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所以在大学艺术教育当中融进民间艺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主要是给学生讲解并评价一些民间艺术的起源,然后再讲它们的发展经过,最后探讨民间艺术的价值体现。高校可以通过建立一些校外的民间艺术实习基地,开展一些民间艺术调研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增强,使其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产生责任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民间与现代艺术的共同点。

(二)建立高校民间艺术的学习平台

大学中可以建立一些民间艺术馆或者是研究机构,培养一些民间艺术研究的专业人员,为他们进行艺术研究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从而可以形成一种氛围,然后再在校园里开展一些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这样可以更加与民间艺术氛围亲近。在高校当中举办一些艺术展览,吸引更多的民间艺术爱好者走进高校,也可以举办一些民间艺术的交流会,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可以与艺术研究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可以让民间艺术在高校中生根发芽。

(三)组织学生参加民间文艺活动

将民间艺术比较集中的展现在群众面前的一个比较大的平台就是元宵节、中秋节以及春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庆祝这些节日的时候,基本上会包含绘画、民间音乐、雕刻、书法、地方戏曲等许许多多的民间文化的精彩内容,这是一个进行民间艺术研究的最好机会,学校里的领导以及老师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参与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当中,并且要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对民间艺术的见解,要把它们加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要为民族的创作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总结

第2篇:艺术与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文化艺术修养能丰富人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形象,良好的文化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动因;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诱发。本文就如何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来提升艺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设计人才进行了探讨。

一、艺术设计学生创新意识现状

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即赋予设计物功能和审美的双重作用。设计活动是一项以审美创新为主旋律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审美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创新,艺术设计失去了生命活力,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在知识产权已经普及的今天,艺术设计本身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更加受到了社会、企业、以及设计者本身的关注和重视。创新已成为艺术设计引领市场的灵魂,对于身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很好生存的法宝。然而就目前高校艺术生的创新能力来看,尤其是民办院校艺术生,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主动创新意识不强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 有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欲望, 头脑中未形成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 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现状, 想超越现实, 却又缺乏行动的信心; 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但在生活中又不够主动, 缺乏创新的毅力, 一遇到困难就退缩, 没有勇气挑战新的事物;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 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

(二)拓展创新思维的想法不够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提炼、抽象加工,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和感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和方法的先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 “老师授课, 学生听课” 的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模式, 缺乏必要的启发教育和学习讨论, 学生按照同一思维模式接受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在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拓展新思维。有的学生想去创新, 可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 缺乏指导他们去创新的力量, 传统教学模式所灌输的单一思维方式, 未能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三)文化艺术知识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滞后

在全国高考中每年的美术考生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由于高考对文化课单设了一个艺术类的文化考试科目,所以在高中时就把学生分了类,优秀的学生学理科,次一点的学文科,文科中再次的学生为了找出路,无奈地报考艺术设计,但他们没有绘画基本功,大部分考生匆忙补习三个月的素描,色彩就应对考试,考生中真正酷爱艺术设计的并不多,再加上本身文化艺术底子就差,在大学的设计学习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就比其他一些同学滞后。

尤其是在21世纪,流行时尚文化的冲击,偏重于用电脑进行各种活动,轻视了书本的知识,忽视对文史知识的提高,尤其对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艺术鉴赏等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去进行启发式联想创意了。曾有教师在一堂广告设计课上布置学生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设计公益广告,要求文案撰写贯穿古代文人诗词作为烘托。不少学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案中的诗词文不对题,人非人、事非事,不知其意,错字连篇,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创新谈何而言,思维方式也只能一度的停留在模仿借鉴上了。

二、文化艺术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没有文化根基,驾驭艺术设计时就难以达到纯熟的境界,难以挖掘艺术的深意。在设计作品中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增强艺术设计作品感染力不可或缺的手法。尤其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特色,创意思维的源泉将会连绵不断。

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十全十美之意,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之气。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传承观念的提炼,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对创意的影响。

(二)艺术修养在设计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素养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艺术修养,属于美育的范畴, 它主要指: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美、环境美的熏陶。艺术修养最终体现为审美的感情、判断和鉴赏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座造型高雅的建筑,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感情的升华、心灵的震颤,让人体会到高尚、优美、庄严、宁静, 不仅能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而且在艺术活动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三、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课堂上综合知识点,积极引导,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艺术教育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敏锐的视知觉观察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民办高校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自控力和自觉程度上很难把握,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文化理论课时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下读一些有关的专业书籍。对此,我们必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就应该教会同学们养成多读专业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引发大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必须加强整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大学的艺术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还要注意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把复杂的艺术评论或者设计史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概括归纳将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并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进行ppt讲解,通过比较鉴赏并挖掘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挺高了。

(二)课堂外给学生提供资源、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激发灵感?

利用我校艺术大楼图书阅览室这一平台,每学期购买一定量的图书学习资料,可以包括文学、史学、绘画、书法、雕塑、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集、杂志期刊等,让学生定期的去借阅,并规定一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并写出相应的提纲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公开的或者小班的课堂汇报,然后结合汇报给学生提出一设计主题,让其结合所看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贴近生活的设计体验,要紧密结合绘画技法、知识涵养和审美欣赏这三种与美术相关的能力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体现创作主体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化的元素,同时把这汇报和设计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那么这样学生的课外知识量不仅扩充了,而且也加强了思考的主动性,同时在开展设计活动的时候能自觉的引用课外知识,灵感也随着知识的丰富油然而生。

(三)结合学生要求,举办各种艺术门类的专题讲座

开办校园专题讲座一直是我设计专业所注重的,并且在这方面一直在做,学生从中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这方面还做的不够好,应该涵盖各个方面,让学生自愿听讲、自愿参与、根据学生反映意见开展相关的讲座,这样无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高水平的专题艺术讲座集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艺知识,拓宽视野,扩展知识面,使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了解的多了就无形中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启发创作灵感。

(四)走出校门,参与活动、增长见识、激发灵感

走出校门,多去看看别人的东西,不论纯艺术绘画,还是设计作品,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把知识禁锢于书本或是课堂。可以多参加一些各高校间的作品交流活动,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设计展;还可以经常去艺术馆、美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去取取经;甚至在采风、考察活动中广泛了解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资源库,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都采取了最后一学期外出采风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旅途中将自己所看的,所经历到的用相机或者笔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虚心请教,比较观点、提炼精华、学习经验,慢慢的发现自己在多听多看多问中不断进步,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为,坐井观天的学习方式不可取,要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寻找设计元素和构成方式。

四、小结

艺术设计的灵魂与本质在于创新思维。创新的能力来自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会让你感到设计工作别有一番情趣,让你在今后的职场中游刃有余。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的培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成为目前我国设计教育应遵循的定位法则,也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 杜大恺主编.清华美术3: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3篇:艺术与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艺术教育;现实生活;必要性

与其他教育相区别,艺术教育旨在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的实质就是用艺术的手段引导教育,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这也使得艺术教育需要联系现实生活。因而,想要实现艺术教育与生活接轨,就要将两者进行综合考虑,如此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艺术教育为何要与生活相联系以及艺术教育如何走近我们的生活。

一、艺术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这是艺术与生活的对应关系。将艺术化的手法应用于实际教学,这便使得艺术教育有了实质化的现实意义,因而艺术教育与现实生活也就有了相通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为美化生活而服务,它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加以发现和发掘生活中的不足,然后运用艺术化的教育手段进行引导和规范,企图将艺术教育的理念带入日常生活,从而创造出具有艺术美感的生活。可以说,艺术教育是现实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我们欣赏音乐、电影、画作的过程都有艺术教育的身影(这是广义上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无法脱离生活而谈论的。另一方面,艺术教育同样制约着现实生活。无论是开展具有艺术性质的教育活动,或是创造性的发现艺术的行为,都需要艺术教育的规范。在生活中,不具备艺术教育意义的这些活动或行为都是无力的,往往给人的印象是抽象的、不具有感染力。一旦将艺术教育用来规范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艺术教育也就有了实际的价值。

二、艺术教育联系现实生活的方式

既然我们已经对艺术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所了解,那么我们就应当思考如何才能实现两者的联系。而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要从艺术教育本身展开分析,因为艺术教育是艺术活动的前提并且艺术教育程度反映了艺术活动的优劣。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艺术教育联系现实生活的方法是多样的。

1.艺术教育的形式传统的艺术教育将眼光停留在课堂教育、书本教育的应试教育形式。伴随着现代科技文化的提升,已有的艺术教育的教育形式显然无法满足现代人的要求,教育形式已然与现实生活相脱节。人们希望接受的艺术教育应该是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教育形式,从这点来说艺术教育应当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网上学习等来丰富艺术教育的形式,从而使其更加贴近生活。

2.艺术教育的内容艺术教育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进步的同时也赋予艺术教育新的内容。因而,艺术教育要贴近现实生活,就必须从艺术教育的教学上增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一旦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活动成为艺术教育的内容,这将打动学习者,使其深切地感悟到艺术教育的真实。

3.艺术教育的目标可以明确地说,任何事物的存在、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实质性的教育更是如此。艺术教育希望通过艺术化的教育对人们的认知进行塑造。这便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实现这一过程就必须将艺术教育紧贴现实生活。唯有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感,艺术教育的目标才显得更加具体化,教育的意义也就因此而体现。

4.人性化的艺术教育当代艺术教育联系生活必然需要人性化的思考。现实生活离不开人这一主导因素,艺术教育想要走进生活就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情怀,就要以人为出发点设计能够与生活相适宜的艺术教育。

三、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与其将艺术教育看成一种充满艺术气息的教育形式,倒不如将其视为一种对生活的规范、态度。因此,艺术教育不能远离生活而存在,将艺术教育联系现实生活的必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艺术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决定了艺术教育需要在现实中得到革新。缺少艺术教育的生活不仅缺失了艺术化的美感而且丧失了最根本的教育意义,而将艺术教育落实在日常生活对于提升艺术教育的品质有着显著的作用。其次,艺术教育为现实生活提供艺术美的教材的同时也宣扬出一些具体的价值观念,艺术教育的一些价值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得到应用和体现。这便使得艺术教育应当明确自身价值,然后尽其所能在现实生活中将这些价值呈现。最后,当生活中的那些艺术教育被人所赏识,艺术教育的意义也因此得到应用,这将不仅仅让个人的艺术审美能力有所提升,还将引导社会风向的发展,使艺术教育向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有着走向现实的必要性。这不仅关系到艺术教育能否与现实生活相适应,更直接与人的全面发展休戚相关。探究艺术教育走向现实生活的过程,也是逐步深入了解艺术教育的过程。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艺术教育的魅力,而且逐渐认识到艺术教育对生活的重要性。探究艺术教育走向现实生活的过程,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艺术教育,为我们进一步的探究提供参考和经验,而已经成型的探讨理论想必会为现有的艺术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丰子恺.艺术与人生[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第4篇:艺术与教育论文范文

体育、艺术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要想真正对他们因材施教,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级。陈晚姑(2009)等则建议对这类特殊专业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并对分级教学的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评估及教学保障提出了具体内容。每一届新生入学后,由学校统一组织摸底考试,对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再参照高考英语成绩,把学生分成提高班、普通班、基础班三类。提高班约占总人数的15%,入学时已经掌握基本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领会掌握约1500个单词,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普通班约占总人数的70%,有一定的语音、语法知识,但不扎实,听、说、读、写能力较弱。基础班,约占总人数15%,基本语法和词汇甚至未达到基本要求,词汇量低于800。依据三类生不同的英语基础,教师要根据所教授班级的程度,对教学过程做出明确安排,科学选择教学方式。针对提高班学生,教师是引导,可以采用任务型、体验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听说及综合技能的训练,拓宽学生的阅读量、词汇量和文化视野。针对普通班学生,教师与学生并重,以精讲为主,语言训练为辅,采用激发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用英语自由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针对基础班学生应注重夯实学生基础,缩小与普通班的差距,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主的学习习惯。分级教学是一种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即强调学习的过程。

二、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通过四级为目标,对《要求》所规定的分类多样化要求则较少重视。这一现象已引起部分高校和学者的重视,且已经就体育、艺术大学生英语教学展开相应研究和实践,并已取得部分理论成果。如王严,田慧(2011)等则提出了体育专业学生教学的目标、重点及相关措施,探讨了大学英语大班课的主要弊端并提出一些对策;我们利用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学生对教学的需求,并提出其对三级后英语教学有关师资、课程设置及教材等问题的观点;建立科学的、有新意的大学英语课评价体系,是推动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工作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大学教学评价必须是全面的,实事求是的,着眼于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学生是否达掌握知识、了解文化、是否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在教学评价上,要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三级成绩、四级成绩为标准,以检测、考试、竞赛为方式的局限性评价。建立以大学英语基础知识、技能、、人文素质、课堂表现、考勤等综合评价的标准,形成教学过程、成绩测试、竞赛和学生自评、互评同步进行的综合性和形成性评价体系。

三、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

由于体育、艺术专业的学生普遍比较活跃,采取“满堂灌”方式是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须进行大学教学方法改革。他们在英语课上集中精力的时间往往比较短,所以在45分钟的课堂中不能一味地讲授课本上的英语内容,需要适时穿插一些与所教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并且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教师应加强学习策略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很多老师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吃透教材,备好教材,把教材上的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下,其结果往往是费时低效,英语水平很难提高的。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而美术系的学生,对于画面比较敏感,可以选择些名画或者画面比较优美的电影,让学生用英语来评析这些东西。对于音乐系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表演天赋和欲望都比较强,所以上课的时候可以给他们提供些这样的机会,比如表演英语歌曲,英语戏剧等等再次,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呈现更多视觉上的刺激。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他们比较好动,所以英语课堂上尽量在他们失去耐性之前,讲些和他们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像奥运会比赛项目英语或者可以让他们课后查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的资料,上课用英语和同学们交流。

第5篇:艺术与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美学教育;审美能力;文物;艺术价值

1 关于公众美学教育

1795年,德国著名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随后美学教育在世界各地飞速发展,并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健全的美学教育体系。然而在中国,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美学教育的发展一直在徘徊中缓慢前进。1906年,王国维先生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提到:“美育者一面使人情感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为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由此将近代西方美学教育思想引入国内,随后,蔡元培、鲁迅等知名学者也先后提出美学教育主张并为其呼号奔走几十年,可特殊的年代,导致这一主张并未能从理论走向全面普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番话指出了新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并被历代领导人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标准,然而,这其中却忽略了美育的重要性。直到近半个世纪以后的1999年,中共中央才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1]至此美学教育才真正和“德、智、体”教育并驾齐驱,也因此在上世纪末出现了一股空前的美学教育热潮。

尽管国家将美育上升到了发展战略高度,但中国的美学教育却十分薄弱,特别是公共基础教育领域,美育缺乏成熟的教育体系,这也导致了当今社会审丑文化、庸俗文化大行其道。为何美育在我国发展如此缓慢,甚至走上了歧路呢?其实这和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有关。美学教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比较晚,但美学教育却历史悠久,从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到中国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无不透露着原始思维中的美学追求。当我们仔细观察各个民族的艺术代表作品时,应该可以发现在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关联,并明确无误地揭示,在所有时代、所有国家、对美的感受是一致的。[2]但由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原因,东西方美学有着不一样的侧重点,西方美学注重理性,讲究对事物进行物理的、数学的形式结构分析;而东方美学则注重感性,讲究对事物进行意会和感悟,这也使得双方采用了不一样的美学教育理念。意会和感悟不是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它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之上。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提炼的儒家思想一直是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的主流思想,它影响着我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它所营造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意会和感悟的美学理念提供了与之相适应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使得这种传统审美方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因此,当我国社会受到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革时,支离破碎的传统文化体系无法提供传统美学教育所需的文化环境和物质条件,而西方的美学教育体系又无法适应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方式,这也就导致了当代中国公众美学教育的尴尬处境。

全面接受西方美学教育体系显然是不可能的,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学理念早已深入骨髓,无法改变;彻底摒弃现代文明恢复传统文化环境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因此,唯有在公众美学教育过程中,通过重现东方美学形成的社会环境,采用实物感知与理论阐述的方式,引导公众本身去意会和感悟传统文化之美,进而提升其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一旦公众能够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运用较高水准的审美能力,那公众美学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要想采用这种美学教育方式,博物馆必然成为首选的美学教育场所。

2 文物的艺术价值是博物馆美学教育最宝贵的财富

博物馆一词源起于希腊语――Mouseion,意即“供奉缪司(Muse是掌管学问与艺术等九位女神)及从事研究的处所”。[3]公元前3世纪,建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缪斯神庙”也被公认为人类第一个具备博物馆雏形的文化机构。可见博物馆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我国著名教育家、南京博物院第一任院长蔡元培先生也曾经说过:“美育在学校,可通过音乐、图画、游戏来实现,在社会,则通过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公园来实现。”[4]

东西方学者们之所以在美学教育中对博物馆如此重视,主要源于博物馆本身所拥有的独特资源――藏品。美学教育过程中意会和感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而个体的意会和感悟活动不可能脱离“物”而独自进行。从宏观上来说博物馆藏品,囊括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水平的人类遗存,无论是精美的艺术作品,还是朴素的生活用具,都蕴含着创造者所处时代的美学特点和审美理念。抓住博物馆文物艺术价值,发掘其中宝贵的美学价值,以专业的手段展现美学研究成果,传播普世的美学理念,进而培养公众审美能力,提升公众审美水平。

3 文物艺术价值的展现方式

一般认为,文物通常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博物馆也通常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文物藏品的陈列展示。但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将我国博物馆发展的第一目的定位在了“人民大众认识历史”的方向上,使博物馆成为了政治宣传的口舌。如今博物馆的发展已走向现代化、专业化、多样化,但长期对文物历史价值的重视依然在影响着大多数博物馆的发展服务理念,使其依然在采用通过文物历史价值传播历史知识的手段。因此,在提升对文物艺术价值重要性认识的同时,改变传统文物展现手法,探索总结出具体的文物艺术价值展现方式,将为博物馆提供更为多样的发展服务手段。

3.1 以准确的美学语言传播审美知识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面对一件展品,观众们都感受到了它的美,然而有些人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出这种美,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而有些人却只能感受到而无法表达出,其实这就是审美知识缺乏的表现。审美知识是个体从事审美活动所必需的,提高审美知识涵养对于提高个体的审美素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5]而审美知识涵盖的内容却非常广,不仅包括一般的美学常识,还包括具体艺术门类的历史、流派和技艺等。显然,要想系统的具备这些美学和艺术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一门艺术的爱好者也很难彻底掌握这门艺术的美学理念。我们博物馆的美学教育显然不能用这种系统的教学来进行,我们需要把握美学教育中意会和感悟的特点,在观众参观博物馆,欣赏文物的过程中,用准确的语言对其所产生的普遍的情感予以定义。正如美国音乐教育家保罗・哈克所提倡的:“我们和学生需要掌握一些词汇,使我们能够对丰富的感情给予讨论和描述。”[6]这些词汇就是我们博物馆美学教育当中,需要向公众具体传播的审美知识。当我们的观众能够使用这些词汇进行审美交流时,其自身的审美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

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博物馆虽然都在积极设计策划实施艺术类、专题类展览,但无论在陈展还是在讲解中都存在表述语言不准确和不专业的问题。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或看到例如“惟妙惟肖”“线条流畅”“一气呵成”“意境深远”等模糊的词汇,这些词语的使用看似专业其实鸡肋,专业人士对这些作品的理解会远超这些词语所包含的内容,而绝大多数非专业人士在面对这些词语时会茫然若失,尽管他们对这些作品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但模糊的词语概括,无法提升他们的对审美能力的运用,当观众离开这些作品,离开博物馆,他们在博物馆内所体会到的“物”与“心”共鸣的体验,将无法得到升华。但如果我们摆脱展品专业技法的束缚,采用更为感性的语言,向观众重现作者创作该做作品时的情感内容,使得观众的内心感触与作者的情感通过一件展品,跨越时空产生共鸣,那么这份体验就将永久地镌刻在观众内心,这种体验就是一种审美经验,当其在其他场合面对不同作品再次产生同样感触时,他就能够使用准确的美学语言描述出这样的情感,这样就达到了提升其审美水平的目的。

要实现利用准确专业的美学语言传播审美知识,对于我们博物馆工作人员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提升自己的美学素养。放眼中外,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绝大多数的学术背景都是考古学、博物馆学或历史学,而在欧美,博物馆拥有大量受过艺术史或者美学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是我们和国外博物馆相比最为欠缺的一点。尽管近些年来,博物馆对美学艺术类人才有所重视,但要想在短期内改变这样的局面,还需要我们现有工作人员自身的努力和提升。

3.2 引导公众发掘文物背后的美学思想

一个民族美学理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它必然要经历漫长的发展历史,而在各个历史阶段美学发展的情况都将影响我们今天审美方式的形成,了解传统美学的发展历程将有助于我们激发本身所具备的审美能力,提升审美水平,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文物。因为对于东方各民族而言,审美活动从来就不是独立的活动领域,它始终同原始宗教的巫术活动、民间以及成熟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生产活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实践活动。[7]通过文物复原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理解古人审美活动最好的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挥我国博物馆的传统优势,即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果没有历史知识的辅助,仅仅通过文物就要想窥探某一时期人类美学理念和审美活动的秘密,无异于天方夜谭。例如,著名的“莲鹤方壶”如果仅仅将其作为一件艺术品去欣赏,那我们只能关注其纹饰的变化,造型的特征,但如果我们将春秋早期的历史文化背景注入其中,那我们就能像宗白华先生那样,通过那只展翅欲飞的鹤,领悟到这“象征着一个新的精神,一个自由解放的时代;艺术抢先表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传统的压迫中跳出来。对于这种新境界的理解,便产生出先秦诸子的解放思想。”[8]这一连串的推理感悟,需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文化常识以及一定的审美主动性,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可以由博物馆采用合适的方式主动传输,而审美主动性就需要公众主动对展品进行科学的审美感悟,而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可以采取适当的引导手段,使观众不由自主地进入审美活动状态。

这种审美活动状态我们可以视为观众的审美实践活动,即利用自身所具备的审美能力,参考可获得的知识信息(博物馆提供),对展品进行审美感悟。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的软硬件设施就不必再进行干涉,让公众畅游在自己思维的海洋里,他们可以从商代青铜器中感受厚重之美,也可以感受肃杀之美;他们可以从明代服饰中感受汉官威仪,也可以感受少数民族遗留下来的神秘气息……当我们展示出精美的文物,提供给公众必要的信息以及引导其进入审美状态后,我们就只需要顺其自然,让公众自己对其进行美学教育了。

3.3 改变对真品的执着

博物馆的藏品决定着博物馆收藏、陈展、研究水平,而藏品的真假则是衡量一个博物馆质量的关键。在公众和博物馆的角度来看,博物馆出现赝品是不允许的,即便是复制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会拉低一个展览的层次。因而许多博物馆都会根据自身藏品体系的需求,购买或征集部分文物,而缺乏条件的博物馆则在自己的展览中刻意回避薄弱环节或是仅仅用简单的文字介绍和图片一带而过。从博物馆收藏、研究、保护文物的角度上来看,对真品的重视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博物馆公众美学教育上来看却是没有必要的。

博物馆美学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艺术史展览,因为这种展览将艺术发展历程,古人审美情趣变化的过程,通过展品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该是为那一代而存在的;它毫不破坏和谐,毫不违反那一代美的要求;当美与那一代一同消逝的时候,再下一代将会有它自己的美,新的美……”艺术史中表现出的那种随着时代变迁,审美理念起起伏伏,前赴后继的震撼感是对公众心灵的最好冲击,也是对美学理念最好的感悟。但如果因为某一时期文物的缺少而导致这一时期的展示被忽略,那这一展览的效果将大大降低。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一般有三种方法,即征集购买、调拨借展和使用复制品,相较于前两者,其实使用复制品是最经济、最安全的方法,征集购买需要资金和机遇,频繁的借展也会对珍贵文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当今社会的技术发展水平,特别是3D打印等技术日益普及,对文物进行精准的复制,已经不再是难事。

4 结语

费尔巴哈曾说过:“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审美能力也是如此,缺乏审美能力的人精神是空虚的,对世间万物是麻木的,他的思维将不会有任何的创造力,而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诫我们没有创造力的民族必将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及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被人们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这四家博物馆又都无一例外地将自己定位为艺术与文化史博物馆。可见各国对博物馆在公众美学教育中的作用都有着相同的认识。我国博物馆加快转型速度,改变传统服务理念,强化公众美学教育,将自身打造成培养公众审美能力的终身教育殿堂已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06-17.

[2] 普尔斯基.艺术兴衰之时;国家博物馆整顿之时[Z].古文物博物馆之二,1852.

[3]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6.

[4] 蔡元培.蔡元培选集[M].中华书局,1959:182.

[5] 杜卫.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4(11).

[6] 保罗・哈克.走向功能音乐教育[J].人民音乐,2002(11).

[7] 邱紫华,习传近.独特的审美思维体系与诗性的美学理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1).

第6篇:艺术与教育论文范文

西方油画历史悠久,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一系列时期。西方油画的底蕴深厚,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学习方式已经成型,这是基于前人的不断积累与后人的查遗补缺,并非朝夕之功。经过长久的发展,西方油画已经形成了具体的文化与艺术市场,西方鉴定家也对不同风格的油画具有鉴别能力,并且形成了鉴别系统,而且他们的教育当中也加入了这种鉴别的内容,这使西方油画艺术家在绘画创作的同时,对自己的作品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充分发挥出油画的艺术魅力。我国的现代油画艺术发展较晚,刘海粟、徐悲鸿等一批人将西方油画带入中国,我国油画的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然而,一些油画艺术教育者将西方成型的标准套用在中国学生身上,使一些学生在眼前复杂的艺术环境中产生了迷茫,失去了方向。因此,我们应当摆正教育心态,从教育本身出发,从实际入手,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油画艺术市场

我国的油画艺术市场存在一些不足,人们对艺术形式的鉴赏能力有限,而中国现代油画起步较晚,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弱。同时,艺术家生存质量堪忧,进一步影响了油画创作水平。

三、在改变中寻求发展

首先,我们应当尊重我国油画发展的国情,针对现今教学水平、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其次,做到不盲目跟风,从小学的油画基础教育抓起,培养真正具有天赋和扎实能力的学生,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和艺术教育,摆脱框架教条的束缚,摆脱好高骛远的标准要求,着眼于当代油画艺术发展的实际,着眼于当代艺术的风格,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从而促进我国的油画教育更好地发展。从艺术领域出发,规范我国的油画艺术市场,为油画艺术打造新的发展动力,让喜欢油画艺术的人和学习油画艺术的人获得稳定的艺术创作环境,以超越自我的艺术水平为追求,丰富油画的创作形式,完善艺术领域中的不足。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规范的艺术品市场,欣赏者也少,购买力不强,这些问题短时间内还解决不了。但这种困难是暂时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推动中国油画艺术作品日后尽快走入国际艺术交易市场,这将为中国油画艺术未来的繁荣带来希望,也会给油画家带来益处。油画艺术在西方早已成为传统,我们要发展中国现代油画艺术,要珍惜现在艺术多元化的良好局面。同时,也要解决好油画艺术的语言形式与画家内在精神的统一。推动中国现代油画艺术的发展,普及油画艺术教育,建立规范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对今后中国现代油画艺术的发展影响重大。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些现存的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我们期盼在未来创建现代的、具有民族气派的中国油画艺术体系。

四、结语

第7篇:艺术与教育论文范文

目前,我国的艺术教育一方面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进行的专业艺术训练,培养学生的艺术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是在现代教育结构中同德育、智育、体育等并列的美育范畴的普及性教育,作为美育主要的实践途径和落实方式之一,如各中小学和艺术培训班开设的美术、乐器训练等相关课程及各高校开设的如艺术鉴赏、影视赏析等公共选修课程。我国的艺术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但是,就我国目前的艺术教育而言,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区间艺术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艺术教育资源不能充分被利用等。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如今迫切需要一些创新改革,以促进我国艺术教育水平的整体性提高。针对我国艺术教育的这些问题,高校与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实现资源共享,是艺术教育改革的创新举措,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

二、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的范畴及其作用

艺术教育资源共享是一种合作共享、互利互惠、教育辐射的发展模式。艺术教育资源共享是将各艺术教育阶段(幼儿教育至高等教育)的教师、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不分界限、共同使用,按照不同学校对于资源的需求状况进行适宜分配,各个学校拥有对艺术教育资源同等的使用权。实现艺术教育资源共享,能够在三个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

1.可以降低教育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将高等院校和周边的中小学结合起来统筹排课,可以使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课在高校中展开,还可以邀请高校教师授课,同时可以开放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等。

2.可以为教职员更为深入和广泛的合作提供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高校和中小学的教职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交流和学习,如共同承担科研项目、探讨教学方法、加强专业的交流与切磋等。

3.可以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质量。

使高校那些艺术造诣较深的专业课教师通过“‘走教’、‘支教’、‘巡回教学’、‘流动授课’、‘定点联系’、‘对口辅导’等多种形式”到中小学进行讲授,这样便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

三、高校与中小学艺术教育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及可能性模式

依据对我国目前艺术教育形势的分析,要想实现高校与中小学的资源共享,还面临一些问题。

1.面临的问题

1)一些学校资源共享意识较为淡薄。

要实现公办高校与公办中小学的资源共享,主要依靠政府政策的导向性。而民办高校和民办中小学则由社会集团、集体及个人投资,是一种自负盈亏的模式。要民办高校开放资源,就需要民办高校的负责人本身具有较高的资源共享意识,而一些学校负责人的这种意识较为淡薄。

2)共享体制有待健全。

我国一些中小学片面追求学生文化课的高分数,主观地减少艺术教育课程的课时量,这影响了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学的督查,保证艺术教育课程的正常开设。另外,相关部门可以适当制定一些鼓励性政策,推进高校与中小学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

3)教学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发展过程中,各地区高校纷纷开设了艺术专业的专科、本科课程,同时,软硬件设施一应俱全。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教师资源通常比较丰富,从助教到教授,职称结构较完善。然而,这些资源在一些高校中并没有得到完全、充分的利用。有些高校中艺术课程的周学时量仅为四节,那么艺术教师在这一周中就有很多课堂时间是闲置的,如果将这些时间分配给周边或附属的中小学,那么这一大批高水平的艺术专业师资将满足很多所中小学的艺术教学师资需求量。

4)共享条件不足(网络、电子资料缺乏)。

资源共享的核心内容为师资、硬件设施、资料库。在这些内容中,资料库的共享可通过图书馆馆藏和电子图书等实现。截至目前,我国高校和中小学之间尚缺乏完善的网络共享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将艺术教育资源共享限制在了面对面授课的范围之内。

2.资源共享的可能性模式探讨

面对以上问题,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出一种实现高校与中小学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的可能性模式。

1)教师资源的共享。

教师资源共享的具体模式分为三种:授课、讲座和培训。高等院校的艺术专业教师可以由相关部门统一协调,规划出自己本职课程以外的时间,到中小学授课;相关机构可组织高等院校教师推出一系列美术作品鉴赏、音乐赏析等方面的讲座,定期到不同地区的中小学进行艺术知识的普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由政府组织、高等院校承担,举办一些师资培训,培训教师为部级、省级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培训对象为各省市中小学的艺术教师,通过这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方式,带动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

2)校舍和专业硬件设施的共享。

高等院校的校舍规模较大,其硬件设施的配备也较专业、齐全,中小学美术等艺术课程的教授可以利用高校的硬件设施,将课程拓展得更加丰富。这将从本质上改变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课堂形态,丰富学生的艺术活动。

3)图书资料的共享。

我国高等院校的图书资料一般归本校单独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使用对象的范围。另外,对于同一本图书,不同的教学单位可能各有一定的册数,造成了图书的重复购买现象。将高等院校和中小学的图书馆互相开放,既能节省教育资金,又能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4)联合教育。

通过地理位置划分、行政区域划分等方式,将高校和中小学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联合,即一所高校联合一所或两所中小学,利用共同的师资和软硬件设施完成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这样高校和中小学可以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统筹排课,实现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四、结语

第8篇:艺术与教育论文范文

2006年12月1日—2日,由中国文化报社《艺术教育》杂志主办、江西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类型的30多所艺术院校的80余人参加了会议,集中研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特点与策略”的相关问题,创造了艺术教育思考的“峰会”的高度。

2007年9月27日—28日,由中国文化报社《艺术教育》杂志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辽宁沈阳召开。来自全国50余所各类艺术院校的近百位代表参加了论坛,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主席郭祯祥和美国麻省艺术学院的专家代表的参与,表明“论坛”的影响力与所受到的关注。论坛对艺术教育在新形势下从单一的纯粹艺术教育转向保持纯粹艺术教育传统优势、大力发展应用艺术教育并重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2008年11月22日—23日,由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与中国文化报社《艺术教育》杂志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四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召开。来自全国百余所艺术院校和美国、韩国5所艺术大学的专家、管理者近200名代表参会,就“探索艺术教育特色办学之路”分学科研讨,注重探索性、创新性、前瞻性和整体性。对中国艺术教育的一元价值、二元结构提出结构设想。此届论坛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是历届中水平最高的,尤受业界关注。

2010年6月25日—26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共同主办,北京雅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大连艺术学院承办的“第五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辽宁大连召开。论坛主题为:回顾总结建国以来艺术教育发展历程,研讨艺术院校特色建设与创新教育。全国百余所知名院校的院长、专家、学者等100余名参会,此次研讨的话题,进一步说明论坛主题的内涵在不断加深、外延在不断扩大。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办学之路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

2011年10月28日—31日, 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共同主办,云南艺术学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昆明举办,全国百余所各级各类艺术高校(学院)及英国、韩国、日本、泰国、瑞典多所大学的近200位专家、学者、院(校)长及优秀教师参加了论坛。此届论坛围绕“研讨传统艺术学科改革发展之路,新兴学科创新建设之路,从而更好地建设、完善适应时展需要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促进我国艺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题,探讨了艺术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未来发展之路。此届论坛在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召开,传达了重要的信息,同时交流了各自的经验,使论坛真正成为艺术院校沟通交流的平台。

第9篇:艺术与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理论视野

艺术教育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话题,中国古代以“乐教”为基本内容的礼乐教化源远流长,并构建起区别于古希腊“和谐论”美学美育思想的中国古典“中和论”美学美育思想。艺术教育又是一个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艺术教育需要在弘扬优秀文化艺术和艺术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理念和新作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重要论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些重要论断的提出,为高校开展新时代艺术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

艺术教育须坚持以育人为本

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中特别指出:“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特别指出,“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主要举措和组织保障做出了安排。

艺术教育是美育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尽管哲学家可以深入地对“美”进行抽象的思辨和追问,但理论意义上的美是抽象的、晦涩的、难以普及教育的。尽管我们可以认为,美育重在“育”,不在“教”,美育应该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在学校的各种专业教育中、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有自然之美育、社会之美育、科技之美育等,但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智性相统一的艺术教育,仍然是实施美育毋庸置疑的主要途径之一。马克思说,“你要听音乐,便须培养一个听懂音乐的耳朵;你要欣赏绘画,便须具有懂得形式美的眼睛。”艺术教育运用鲜活的艺术形象,让我们感受艺术形象中蕴含的人生情感,领悟蕴含在人生情感中的富于理性的深刻哲理,潜移默化地得到情感和人格的升华。艺术不仅能满足人的审美需求,更重要的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媒介和生存方式,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和生命体验。艺术教育所具有的这种形象和情感的感染力,是以概念、逻辑和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理论教育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学校美育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高校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的新面貌。”[1]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的的学校美育工作,是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深刻论述了“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理论内涵,他说:“人以全面的方式,即作为完全的人,占有着自己全面的本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实现人的“知、情、意”的“心育”的和谐发展,实现在感性和理性上的统一、在人文和科技上的融合、在人类和自然关系上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艺术教育实践时,不能仅仅是教会一门技能、传授一门专业,而是要充分运用艺术所特有的感性与理性、经验与知识、智性与非智性共存的内在特性,着眼于“人”的“培养”,着眼于“以人为本的教育”“完整的人的教育”“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感性与理性并重的教育”。朱光潜说,“理想的教育不是摧残一部分天性而去培养另一部分天性,以致造成畸形的发展,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的潜蓄的力量都得尽量发挥,所有的本能得平均调和发展,以造成一个全人”[2],高校艺术教育要在理念视野和实践路径上,回归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養”上来,培养学生不仅在诗情画意中享受审美,更要以审美的态度看待社会和生活,进而引导培养健康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

把握艺术教育的情感性、形象性和智性的统一

艺术形态是感性的存在,却内涵着深刻的理性精神,与人的生命活动、情感态度有机融合为一整体。因而,艺术是形象、情感、理性与生命的同一,是寓理于情,寓思想于形式,正如席勒所说的“活的形象”。艺术审美活动,从体验感性的艺术形象,看到艺术的理性内涵;从有限的物质存在,直达理性精神的无限自由。“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艺术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内涵融合一体,感性形式包含着理性因素,理性因素通过感性形式而非抽象和逻辑而知觉。艺术作品正是在这种内容和形式水乳交融、有机融合的统一中,在这种感性和理性的共存共生、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中,散发其独特魅力。因此,艺术教育的主要媒介和手段,就应该是渗透着思想、情感、理性的有机艺术形象,是体现了生命活动和生命精神的“活的形象”。这一点要明显有别于科学以及其他实用学科、理论学科的教育模式,区别于逻辑的、理论的讲授模式。

1.把握艺术教育的情感性和形象性

艺术是人类保存情感的唯一方式。朱光潜说,“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3]。美学中四大审美范畴均贯穿着情感的体验:“优美”是人对自由的一种超越的领悟,表现为自由实现而产生的愉悦的情感;“崇高”是自由在受到阻碍时,在可怖和痛感中复生;悲剧通过痛感、恐惧、怜悯的情感宣泄方式,将心灵超拔出来,实现“卡塔西斯”的净化功能;喜剧把丑在美的样式中加以表现,愉快地自我批评。

因而,艺术审美活动是以情感为中介把主体和审美对象有机联系在一起,实现“物我为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一方面,艺术教育的实现过程,应该贯穿始终的是情感的教育,是渗透着深刻认识和理性因素的生命情感的教育,是以情感活动为主线的艺术审美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展开的过程。没有情感的内心触动,就没有美感的生成,更没有人格和精神的陶冶和升华。另一方面,艺术教育的实现过程,不是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不是通过“讲理论”“讲道理”“规劝”“说服”可以实现的,它所采用的应当是鲜活的音乐形象、舞蹈形象、绘画形象、戏剧形象等。“正像哲学家哈特曼所指出的那样,戏剧欣赏是从表演、台词、心理变化、性格、人格理念和人类共性六个层次展开,而音乐欣赏亦可区分出直接共鸣、内心感动和终极事物三个层次”[4]。因而,艺术教育,即通过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形象感知其中渗透着的情感、意蕴和理性因素,进而达到对人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社会境况的深层次思考。

2.把握艺术教育的智性方式

强调艺术教育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强调艺术教育“感性认识的完善”,并不是说艺术教育就是纯粹怡情养性、愉悦身心的。正像巴尔扎克在《论艺术家》中所说,“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它类似总和”[5],艺术既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它应当是一种智性方式的存在(“智性”,常作为哲学术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第一种解释为:犹理性),应当是一种创造的精神力量,一种打破人的有限物质存在的力量,一种把握不可知世界的智性力量。艾芙兰曾对罗恩菲尔德的艺术教育观念进行概括,“艺术在教育中之所以意义重大,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先于其他任何科目或学科早早地使创造性解决的能力得以发展”[6]。

精湛技艺的锤炼、生命精神的抽象、想象力的开发和培养、原创性甚至颠覆性的创造、综合思辨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等,都在揭示着艺术作为一种智性方式的存在。无论是朱光潜所说的“对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还是艺术创作中所包含的思想变革、文化传承和生命活动等多种要素,还是海德格尔所称的“世界把握为图像”的时代,艺术以图像化把握世界的方式,传达着事物的外在风貌和内在机理等,都在赋予艺术创造以一种智性把握世界的丰富内涵。把握艺术教育的智性方式,既是艺术自律的内在要求,也引导着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深化和拓展。

把握人文精神在艺术教育中的有机综合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需要建立具有人文通识教育理念的、具有广泛未来适应性和包容性的艺术教育体系。人文通识教育追求在育人上的“有灵魂的卓越”,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八大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第一类就为“审美与阐释理解”[7]。复旦大学通识教育2.0版本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8]。碎片化的艺术技能的培養、没有内在关联的零散课程、没有艺术实践基础的理论讲授等,均未体现艺术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和人文通识视野。因而,在制度设计时,应当将艺术教育纳入人文通识教育的有机框架内,实现内部各类教育方式和课程的互补互动和有机综合。

1.把握蕴含人文精神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不是一门单独的专业,也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是各艺术门类、美学、教育学等相互渗透融合的一种教育。人类通过哲学自我认识,人类通过艺术自我观照,人类通过教育旨在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里我们重点关注美学学科在艺术教育中实现艺术功能和育人价值上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美学更多地显现其哲学形而上的学科属性,而艺术更多地显现其实践性、形而下的学科属性。美学探寻美的本质和规律,核心是抽象的理论观念而不是丰富多样的实践;艺术现象具体多样,核心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问题。虽然在历史上美学与艺术的关系几多波折、错综复杂,但回归到艺术教育的“育人”本位上看,运用美学于艺术审美中,将无疑更深刻地加强艺术教育“以美育人”的效果,建构出一个更大的、更具包容性的艺术教育的整体视阈。

艺术教育蕴含了美学理论的指导,或美学理论建构在艺术创作的坚实支撑上,都会促动艺术教育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良性发展。蔡元培说,所谓美育,就是“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高校的艺术教育师资大多存在着或具备艺术技能而较少人文理论素养,或具备人文理论素养而缺乏艺术技能的问题;艺术教育课程大多存在着缺乏关联性与逻辑性、课程碎片化、学科割裂等问题,这导致了艺术教育完整性的缺失。因而,艺术教育要注重把握艺术门类、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渗透融合,建构起彼此呼应、具有整体协同效应的有机教育体系。

2.实现人文思想在艺术教育中渗透融合的两种路径

一是类似于“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简称DBAE)。其基本含义包括:把艺术教育定位于人文学科领域之中,这种艺术教育的基础是由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四门人文学科的整合,构建了一个互动互补、动态综合、有机整合的教育系统。其中,艺术创作赋予学生一种感同身受的直接体验,将艺术的想象力、敏感性、创造力有机整合在艺术创作过程及作品中;艺术史促使学生关注艺术历史发展和流变的维度,避免在隔断历史的孤绝情境中审美和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批评旨在揭示艺术审美和创作活动的理论认知和社会功能价值;美学引导学生建立人的生命情感活动的哲理性追问。[9]“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以艺术创作为核心,以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作为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把握了艺术审美活动的智性和非智性共存的内在特性,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互动互补、动态综合的教育模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一般层面上的美学理论,还是诸如戏剧美学、影视美学等各艺术门类美学,均不是一个简单移植的事情,而是需要把作为学科专业的美学理论调适为作为人文通识教育的美学通识,而且较多地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向与艺术实践的结合层面转向,这是一项需要美学理论界和艺术教育界共同完成的事情。

二是在艺术审美实践教育中渗透美学等人文思想。这就要求在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中有机贯穿一些经典的、有代表性、有现实意义的美学原理、命题、观念和知识,植入并且融合到艺术教育教学中,将具体的、个别的艺术事实和现象赋予美学意义,促使一般理论与具体技能的跨界和融会,促进包括审美素养在内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对“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的审美范畴,“美在主观”“美在客观”“美在形式”“美在关系”“美在生活”“美在创造”“美在自由”“美在和谐”等美的本质的追问,均可以在适当的艺术审美活动中贯穿渗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具体的艺术教育中得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