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艺术教育管理范文

艺术教育管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艺术教育管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艺术教育管理

第1篇:艺术教育管理范文

新时代,在中国教育教学目标持续创新条件下,艺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凸显。艺术院校需正视教育管理发展现状,通过科学手段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本文将结合《音乐艺术院校高等教育管理创新》(赵晓明著,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分析我国艺术院校教育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并从实际角度探索促进艺术院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音乐艺术院校高等教育管理创新》一书以天津音乐学院为研究对象,在严格遵守高等教育普遍发展规律前提下,对音乐艺术类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以满足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该书突出音乐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包括人才培养选拔、人力资本管理、理论实践教学、教学质量评估及信息化管理等内容,且以音乐艺术院校独有教育管理特色为基础,提出推进该类院校教育管理创新改革的建议与意见,具有极强实用性。

此外,该书各章虽是独立个体,但从结构框架构建来看,又有着紧密联系,系统地阐述了音乐艺术院校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有助于强化读者阅读思维,进而更深层次地了解、掌握相关知识,为研究我国艺术院校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奠定理论基础。目前我国部分艺术院校教育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学计划管理缺乏创新,忽视艺术课程的实质意义。目前,艺术院校教学计划管理从两方面体现出其缺乏创新性:一方面,尚未真正了解艺术课程内涵,所制订教学计划与一般高校无异,没有将艺术院校独有特色展现出来;另一方面,院校仅是对各部门工作计划目标进行汇总,基本没考虑计划目标的统筹性。其次,教育管理内容陈旧,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较差。因艺术院校一直以国家标准对教学计划、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考核评价等进行管理,虽符合了国家要求,但统一化的内容使院校教育管理呈现随波逐流现象,难以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所以教育管理内容较为陈旧。

在此影响下,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很难得到突破性发展。再次,教育管理能力欠佳,忽略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互动。一方面,艺术院校在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方面存在模式古板、机制缺失、方法落后的问题,不能有效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艺术院校自上而下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极具强制性质,学生、教师及管理者间的互动率几乎为零,不利于调动师生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主动性。针对上述内容,艺术院校应从自身问题出发,审时度势地利用合理方式、手段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提高自身在多变教育管理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对此笔者认为可借鉴《音乐艺术院校高等教育管理探究》一书的内容,对艺术院校教育管理进行创新。第一,创新教学计划管理,发挥艺术课程现实作用。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者在制订教学计划前,应正确解读艺术课程真正内涵,并充分考虑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制订富有鲜明特点的教学计划,之后再对各部门工作计划进行归纳整合,系统地规划院校整体教学工作。第二,创新教育管理内容,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要在遵守国家教育管理标准的基础上,明确教育管理核心,深入探索学生学习需求,并以此为方向确定教学管理内容。第三,强化教育管理能力,增强教育管理主体间的互动。教育管理能力是确保院校教学计划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因此,院校应通过自主学习、校外进修、培训等方式,增强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构建全新课堂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教学方法;转变传统教育管理理念,强调师生主体地位,引导、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教育管理,加强主体间的互动,使师生保有教育管理权。

作者:尹兴圣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

第2篇:艺术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教育管理模式

一、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现状

(一)教育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

1.机械化管理。很多高校在艺术教育管理上过分地强调教育的程序性,导致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缺乏灵活性和民主性。例如在上学前就已经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用来安排这一学期或这一学年的教学进程。这种机械化管理模式,破使高校在艺术教育模式上出现形式僵化,致使教育管理模式上有实际性的突破。

2.管理内容相同,缺乏自主创新。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模式早就习惯了“自上而下”的支配方法,因此导致艺术教育管理模式在内容相同,指令性强,下面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更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创新。

(二)课程设置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1.课程结构设置缺乏合理性。各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影响大多数高校对课程选修从而来达到教学的目的。选修课程的设置不利于全部学生对其学习,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学习和对艺术的熏陶。

2.课程内容单一。很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几乎是一样的,都是艺术基础知识和中外艺术鉴赏等课程。从课程内容来看,教学内容非常单一,大多数都是以基础类和鉴赏类的课程为主。

二、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1.根据现状来看,缺乏自主创新是高校艺术教育理念的主要问题,教师队伍的充实也是重点。在我国高校的教育艺术中,艺术教师年龄差距悬殊,老教师多,年轻教师少,导致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老教师固然有深厚的专业技能知识和优秀的个人素质,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运用相对古老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也比较落后,与快速发展的时代不相适应。

2.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艺术实践类课程比例较小。高校设置艺术课程目的是在培养学生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艺术素质,因此高校艺术教学中,必须要重视艺术实践的运用。但在课程设置中,对艺术实践课的设置较少,对于这种现象原因是因为很多高校只重视传授艺术理论知识传授,对艺术实践的结果不重视,因此这种情况在很多高校中存在,而不是固定存在特定的一个高校中。

3.缺乏对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国内高校的一致问题,在国内教育模式经历数年改革后,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的高校艺术教育仍有欠缺,教学方法改进甚微。4.由于艺术教育资源稀缺,致使国内高校艺术教育模式改革不能顺利进行。虽然国内高校艺术教育很普遍,但艺术资源依旧缺乏,近而导致国内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模式阻碍。

三、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的模式

(一)实行激励机制

在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应该建立激励奖励机制去激发学生积极、创造的态度,促使学生发扬积极学习的优良作风,建立激励奖励机制应该以公平作为前提。在艺术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充分的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在实施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管理,保证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加强考核与评估

在教学工作的管理中,教学考核和教学评估工作更应该重视。教学考核和教学评估的完善能够使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好的,有效的提高。教学检查和监督的提高能够更好的使教学管理工作完成。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能促进高校更好的向前发展。

(三)深入研究管理技巧

对于国内艺术教育的发展问题,是国内教育者目前的思考。本文对艺术教育管理进行概括和总结。各类高校艺术教育督查委员会和民间艺术机构进行设立,来完善高校的教育管理系统。在艺术教育管理中,要采用和借鉴各类学科的管理模式与想法,在不同的政策和体制中要进行比较。吸取各学科的精华进行综合。

四、总结

创造国内艺术教育和谐有序环境,对教育管理体系科学性由极高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为我国人才素质提高打下基础。目前国内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还存在部分缺陷。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目前社会对艺术教育逐步重视,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也在不断进化和完善,使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实现高度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裴龙.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制研究[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1).

[2]张智杰.教育管理制度手册(第一册)[M].北京:中国民艺出版社,2007

第3篇:艺术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艺术教育管理;内涵式发展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分类设置标准,制定分类管理办法,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党的报告也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等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因此推进高等艺术教育管理改革创新是大势所趋。

一、高等艺术教育管理的特色

高等教育管理一般的定义是:根据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发展规律,调配高等教育资源,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的各种关系,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的高等教育系统目标的过程。相比较而言,高等教育比其他层次的教育更为复杂、不确定因素更多,因此高等教育管理也更为复杂。高等艺术教育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高等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管理。它既有教育管理的普遍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高等艺术教育管理的特殊性主要是由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由于艺术学科的特殊性,使得艺术教育与一般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别,即使是艺术学科内部的各学科专业之间也相差很大,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必然决定其管理是一个独特而相对独立的管理领域与管理系统,我们不可能简单的照搬管理学的一般理论和原理就可以奏效,也不可能运用一般的教育管理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因此,高等艺术教育管理有着不同于一般高等教育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其管理特色主要表现为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体现艺术规律。1.高等艺术教育管理目标的特殊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高等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艺术专门人才。因此,高等艺术教育管理应遵循艺术教育的目的和发展规律,来调配高等艺术教育资源,调节高等艺术教育系统内外的各种关系,以更好的培养艺术人才,以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和宗旨。这显然与其他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目标不同,具有特殊性。2.高等艺术教育管理资源的特殊性高等艺术教育资源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管理系统的组成成员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管理的对象(教师和学生)是艺术家、从事艺术的高级知识分子、艺术专业学生等。因此,管理必须要符合这一群体的集体特征和心理特点,应正确认识和了解这一群体。其二,艺术教育的财务管理十分复杂,不同的艺术学科,投入的内容不同,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很难按统一标准进行量化管理。其三,艺术教育的物资设备管理复杂专业,由于这些物资设备是艺术教育教学科研所需的必备品,是具有特殊功能、专业性很强的专用材料和物资设备。由此可见,这不同于其他的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具有特殊性。3.高等艺术教育管理活动的特殊性从具体的高等艺术教育管理活动来看,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高等艺术教育组织管理的实践活动之中。管理活动的学术性很强,不能运用一般的行政方法进行管理。例如,教学活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要素。艺术学门类下有五个一级学科和若干二级学科专业,且每个学科又自成体系,具有各自的特殊规律。以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为例,其中包括多个二级学科专业,且各专业差别很大,如音乐表演专业中器乐演奏和声乐演唱的教学规律完全不同。毫无疑问,不同的艺术形式具有不同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其教学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也十分复杂,因此教学管理必然具有特殊性。又如,高校教师的科研要求是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出版专著等。由于艺术学科的特点,除艺术理论教师外,大部分实践型艺术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体现为实践成果,如创作作品、艺术展演等。如果放在高校整体的科研考核管理体系中,艺术专业教师很难达到学校的统一要求。这也成为高校艺术类教师在科研考核和职务晋升中所面临的窘境。因此,在高校科研考核和人事管理等管理体系中应遵循艺术规律来制定考核标准和晋升条件。毋庸置疑,高等艺术教育管理实践活动具有特殊性。

二、高等艺术教育管理的现状

当前,艺术学科的发展具有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但艺术教育的发展至今仍是高校整体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面临许多现实的困境和窘况,高等艺术教育的管理任务十分艰巨。1.对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艺术教育管理与艺术教育二者是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艺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艺术教育管理是实现艺术教育目标的关键保障,是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艺术教育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应严格遵循艺术的客观规律,切实保证艺术教育的规范性和有序性,促使艺术教育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艺术专门人才的目标全面实现。然而,在艺术教育的管理实践中,或是简单运用教育管理的普遍规律,而不能满足艺术教育的特殊要求;或是强调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而割裂教育管理的普遍规律。2.高等艺术教育管理体制相对薄弱,艺术教育管理不完善艺术学从“一级学科”升级为“学科门类”,这是艺术学学科发展过程中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艺术教育的价值也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由于高等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艺术教育更是一种特殊教育,其管理是艺术学、教育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但却不是简单的叠加,因此高等艺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尚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和体系化,管理不够完善。3.高等艺术教育管理模式单一,阻碍艺术教育发展高等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手段之一,但在艺术教育管理体系中未能充分体现艺术学科的特点,艺术教育管理模式也尚未实现与其他专业的严格区分。艺术教育专业明显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管理模式特殊。尽管目前对于艺术的特殊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艺术管理的实际操作层面往往仍沿用一般的管理模式和方式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4.高等艺术教育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专业艺术管理队伍建设薄弱管理人员是实施教育管理的主体,是决定艺术教育管理成败的关键。近年来,虽然从事艺术管理的人员在学历、专业等方面提升较快,多数受过优质的高等教育,但管理实战经验不足,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整体艺术管理结构专业化、职业化不足,缺乏专业艺术管理交叉学科人才,艺术管理队伍建设仍很薄弱,尤其是在综合类大学从事艺术教育的管理人员没有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仍未建立成熟的艺术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等。

三、高等艺术教育管理的内涵式优化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管理的滞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高等艺术教育管理改革创新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措。我们只有在思想观念上认清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准确把握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在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变革,才能够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来管理高等艺术教育,提高高等艺术教育质量,实现高等艺术教育的目标。1.完善高等艺术教育管理体制完善高等艺术教育管理体制,加强管理,是全面开展艺术教育的迫切需要。高等艺术教育管理工作应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无论是从顶层设计还是到实际操作层面均应建立“制度化、体系化、法制化、专业化”的高等艺术教育管理体系,使管理工作更加符合高等艺术教育的客观规律,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高等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创新高等艺术教育管理模式提高艺术教育质量,需要提升管理水平,而管理模式的优劣直接决定管理质量的高低。因此,为更好地顺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要创新高等艺术教育管理模式,以新的理念和策略转变管理方式方法,构建新型的“规范化、艺术化、服务化、信息化”的高等艺术教育管理模式。管理规范化,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保障,在高等艺术教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管理艺术化,既是指对艺术的管理,又指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教育管理模式应灵活多样且富有艺术特质。管理服务化,是管理模式创新的理念和宗旨,艺术教育管理应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服务效能。管理信息化,是管理模式创新的手段之一。大数据时代,建设信息化管理模式,走信息化发展之路,必将大大提升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3.加强高等艺术教育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艺术教育事业,需要培养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加强专业管理队伍建设。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艺术教育质量。高等艺术教育管理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管理者应为艺术学、教育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应具备扎实的艺术管理理论知识与丰富的艺术管理实践经验。一方面,管理者必须要懂得自己所辖管理领域的专业性及其特点,要具有很强的专业管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管理者必须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娴熟的管理技巧。近年来,随着艺术管理专业的兴起,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管理队伍资源本身在不断优化,管理专业性也越来越高,但从全国高校整体艺术管理队伍建设来看,亟待加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艺术管理人才,要求管理者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以智慧的管理思想,敏锐的管理眼光,高效的管理能力,先进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进而促进艺术管理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总之,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大力发展高等艺术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发展高等艺术教育管理。对艺术教育管理进行特色研究,推进高等艺术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探索一条优化配置、分类发展、强化管理、突出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实现高等艺术教育的目标,促进高等艺术教育发展。这正符合了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时代要求,对于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金燕.高等教育管理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4

[2]赵海侠郭婧萱.管理教育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5

[3]董立平.高等教育管理价值通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5

[4]梁迎春赵爱杰.高等教育管理与质量评价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5

[5]李湘.高等教育管理新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8

[6]邴百惠.艺术院校中的艺术教育管理现状分析与教育发展方向[J].科技信息,2013.4

[7]徐峰.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改革初探[J].艺术教育,2013.11

[8]单兵万立军董芫彤.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特色研究与优化对策探讨[J].艺术教育,2015.9

[9]张林万立军.知识管理视角下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艺术教育,2015.12

第4篇:艺术教育管理范文

1.1情感丰富细腻

艺术类大学生自我表现欲较为强烈,喜好张扬。这些学生无论衣着打扮,还是生活习惯,都与普通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衣着奇异、行为不羁,有的甚至思想非常激进;在思维方面,艺术类大学生往往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善于感性思维,且思维活跃。目前受到社会上各种利益的诱惑,有些艺术类大学生盲目的追求物质利益,比较现实,缺乏远大的理想,有的学生甚至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出现了偏差。

1.2纪律观念淡薄

当今的艺术类学生,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因此,在行为与艺术方面都崇尚自由。他们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且独来独往,不太合群;有的学生穿着比较随意,不修边幅,甚至给人以“邋遢”的感觉;很多艺术类学生纪律观念都较差,他们上课随意迟到和早退,甚至旷课。很少替别人考虑,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很多时候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

1.3对文化课积极性不高

艺术类大学生在高考录取时,文化课的分类普遍偏低,很多学生都是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不好,而转学艺术的。因此,这些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都比较用心,学习专业课时的态度都比较端正、认真。但对英语课、政治课以及其它文化课学习都缺乏积极性,课堂纪律差,教学效果不明显,缺课、逃课的现象非常严重。这种现象,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在文化素质方面的提高,进而影响到这些学生对艺术的领悟能力和创作能力,直接导致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过低。

1.4抗挫折能力不强

对于90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什么是吃苦、什么是挫折似乎离他们很远。因此,目前的艺术类大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有些学生虽然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但却缺少为理想及目标坚强拼搏的精神和毅力。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做什么事都是一时的兴趣和热情,都无法坚持到底,总是半途而废;艺术类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所表现的惰性也非常明显,他们的自律性较差,一遇到挫折就会灰心丧气,甚至消极萎靡,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明显不足。

二、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对策

2.1正确认识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现代高校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该正确认识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并尊重这类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发展。艺术创作与其它领域不同,它需要创作者具有非理性的思维与抽象的思想,通常情况下鲜明独特的个性及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艺术能力的成长。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该关注并正视艺术类大学生的某些行为、思想。教育管理者应该尽量去分析艺术类大学生的长处及优势,积极为这一群体的良性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使艺术类大学生既能充分展示其个性,又不偏离正确的轨道。教育管理者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既鲜明又健康。

2.2全面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关键性作用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干部、专业教师这三支学生工作阶段的教育及引导作用,这是做好艺术类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高校首先应该建立起一支作风踏实,具有丰富教育管理经验及理论知识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可以说是艺术类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中坚力量。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应该不断调整知识结构、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积极促进艺术类大学生与其它学生群体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加强学生党支部及团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吸收一些专业能力强、思想政治觉悟高的艺术类学生加入到学生干部队伍中。使这些学生的权威性及号召力,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得以体现;另外,还要发挥专业教师的育人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形成良好的校园艺术风尚。

2.3积极开展思想道德评价工作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针对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现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及评价工作。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要热爱学生、欣赏学生,并尽量营造出宽松、自由以及民主的教学氛围,为艺术类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发挥特长、彰显个性的平台。高校应该更加广泛的开展思想道德评价工作,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及时调整。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道德观,构建正确的舆论导向氛围,不断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能力。

2.4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新时代的艺术类大学生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及思想品质。由于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因此,必须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教育工作。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以及一些喜闻乐见的方法,对学生的知识领域及知识结构进行不断的拓展,全面提高艺术类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结论

第5篇:艺术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艺术生;教育管理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学生的高等教育几乎全面普及,也就是这样才造成了一些大学生的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一些高校的艺术类专业学生。因为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科具有独有的特性,这也就造就了他们的与众不同,此外由于他们的思想和意识并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提高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1新时期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及成因

1)由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比较超前,比较容易感性处事而且他们的专业课程以及学习方法都比较特别,使得他们普遍存在意志不够坚定,思想比较开放的情况。除此之外,艺术类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差,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欠缺,然而,因为他们学业的艺术性,使得他们的思维无比开放,毫无边际,以至于高校的教育管理方法使得他们感到压抑并想极力挣脱,如何攻破这一难题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关键所在。2)由于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和文化课与普通学生的学习形式有所不同,他们不得不通过两场考试来证明自己,从而通过艺术类招生考试。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说,他们的专业课远比文化课要重要的多,以至于有关文化课的学习不怎么受到艺术类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使得艺术类学生的素质培养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产生了很多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3)由于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发展的独特性,造就了艺术类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及思维形式,他们总是想通过自己的方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使自己显得别具一格。此外,他们还总是过分追求自身的个性化和专业方面的发展,最后就造成了艺术类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

2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创新路径

2.1注重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扩展教学活动

随着教育的发展,作为艺术类教师的艺术教学方法也应当紧跟新时期的前进步伐。“丰富教学活动”是最好的办法之一。艺术类学生在初中时就喜欢艺术和文化类的东西,并且他们相对于其他学生接触的事物更多。正是由于这个特点,教师就有义务为每个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有关艺术的实践活动,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可以参与相关的艺术活动,使他们可以充分地遨游在艺术的海洋里。在繁重的文化学习情况下,教师要善于调节学生的时间分配和精神压力,已找到最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方法。

2.2加强艺术管理的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因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局限,有些现代艺术类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匮乏,空有理想但缺乏实际行动。有些学生即使有确切的目标,也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精神。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且阻碍教师开展艺术活动。艺术类课程的学习不是可以“一步登天”的,而需要一个按部就班的学习过程,只有矢志不渝,才能走到最后。因此,要加强艺术管理,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们都认识到拥有坚韧不拔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要理性,要有始有终,要坚守自己的初衷,不忘初衷,勇敢的面对未来的困难。从总体上看,艺术类的学生的年龄不那么均衡,整体年龄相对较小,除此之外,他们自小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对艺术知识的学习、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尽管学生们都很热爱艺术,但是发展水平也不是完全一致的。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艺术水平和能力,把学生分为各种学习群体,让他们依据自己的喜爱自由结合,防止“纸上谈兵”的状况发生。正因为这种分类别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一起研究他们所喜欢的并与文化相关的事物,交流不同的文化见解,才可以有力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充分地体现艺术课堂的优点和效用。

2.3引入艺术类教学实例,保证管理质量

艺术类课堂需要注重的要素有很多,生活元素是其中之一,当然引入教学实例也是必不可少的。艺术类课堂的交流与其它课堂一样,都要树立并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艺术类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讲解艺术知识,也要善于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不管是在课堂教学还是日常生活中,作为教师都要创造并举办多姿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学生研究和交流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了解各个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管理质量。文化交流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举办相关的活动。例如有些学生喜欢“动漫”,教师就可以通过组建动漫小组,来号召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动漫视频分享等的小组活动,从而使得学生认清自己的专业和喜欢的东西,认清自己的独特之处和优势所在。有些学生喜欢“画画”,教师就可以组织“写生”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体会自然、亲近自然,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感官感受。有的学生喜欢唱歌,教师就可以通过举办“歌唱比赛”,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艺术类学生保持他们原有的特点更有保障,有益于艺术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艺术的价值。总的来说,艺术类课程虽然是新时期的文化课程,但是它与其它专业的课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独有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艺术类课程的前期,绝大部分不那么理性。那么,要想使艺术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就必须要通过引入教学实例的方法,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地了解艺术类学生的个性,丰富教学活动、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进一步融合。

3结语

艺术专业类的学生与普通专业的学生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各有所长。艺术专业类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相对来说不那么高、逻辑思维能力不那么强,但是他们在另一些方面表现优异,比如:创新意识与能力、个性表达、实际操作能力、情感表达等。各高校应当因人而异,根据学生们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管理办法,只有这样才能较好的发挥教育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静.新形势下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方式探索[J].智库时代,2019(49):225.

[2]沈彩云.浅谈艺术类专业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重构[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39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