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素养活动范文

艺术素养活动精选(九篇)

艺术素养活动

第1篇:艺术素养活动范文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素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一、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艺术教育,即利用艺术基本知识和艺术作品,通过艺术欣赏和艺术探讨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触动和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独特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

审美教育,即教育者通过开展各类审美活动,从而提高受教育者审美修养,进而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

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艺术教育是最普遍的一种审美教育,其本质属性就是审视艺术之美,塑造艺术之美、心灵之美、万物之美。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根本内容和主要途径,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主要是在学校组织的各类艺术教育中进行的,艺术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审美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掌握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素质。

二、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1.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艺术教育最直接、最本质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艺术审美素养的合格大学生。高校艺术教育实际上是艺术审美修养的教育活动,用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促进大学生德育、智力、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艺术教育要普及到每一个大学生。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必须涵盖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只面向那些积极性高、艺术天赋高的学生,一定要着眼于全体在校学生,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艺术技能与技巧。

3.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涵盖了艺术表现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教育,可以概括为一种审美情感的教育。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大学生必须通过亲自参与到艺术欣赏活动、艺术创造活动和艺术表现活动,才能真正激发其艺术情趣,形成其艺术素养。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需要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掌握全面的艺术知识,并自如地应用于艺术欣赏、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中来,指导艺术教育活动的深入进行。

三、合理设置艺术教育的课程和实践

1.积极推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在明确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软硬件条件,科学地设置艺术教育课程,确保艺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将人性教育融入艺术教育之中,只有在人性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使大学生在健康的心灵环境中感悟真、善、美,从而培养其健康的审美素养。

2.积极创造各类艺术实践机会。任何技能的掌握、素养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历练,艺术教育不仅要通过课堂实践掌握相关知识,更应该积极创造各类课外、校外艺术实践活动。 (1)举办各类艺术文化活动,比如文艺晚会、文艺比赛、知识竞赛等,在轻松的氛围中给大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用实践来检验理论、丰富理论,进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2)鼓励和支持高校各种文艺社团,充分肯定社团活动对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推动作用,利用文艺社团组织的实践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艺术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3)探索建设与艺术修养相关的特殊专业,以校、院、系为单位组织各类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确保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此类普及性活动锻炼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大力营造艺术教育的外部环境

1.加速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艺术教师负责在艺术教学实践中向学生们传授艺术知识,通过言传身教和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素养,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决定了艺术教育的最终效果,为了实现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就必须加速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且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和升级师资队伍。一方面,教师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中来,实现科学文化知识和艺术知识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人文素养,艺术教育教师既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拥有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艺术教师要具备丰富的艺术修养,能够驾驭艺术类专业知识,而人文素养又是一名艺术教师的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的价值所在。

2.营造艺术教育文化环境。环境是塑造一个人的基体,所以高校在推行普及艺术教育时,除了重视课堂教育外,也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艺术教育文化环境,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成为大的艺术课堂,在浓浓的艺术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师生共同努力营造和维护校园艺术文化环境,在大环境的熏陶下形成自身的审美素养,同时将自身独特的审美素养反作用于文化环境的建设与维护中。

参考文献:

[1] 唐珊.论艺术教育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意义[J].青年文学家.2009,24.

[2] 乔元正.审美品格:艺术教育的应然追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6).

[3] 潘小星.艺术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初探[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4).

第2篇:艺术素养活动范文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加强;艺术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77-02

艺术素养,是相对于科学素养的一个概念,包括美术、音乐、设计、戏剧、舞蹈、文学等等方面的内容。艺术素养是重要的人才素养,对于个人,他构成个人生存质量;对于民族,它构成着民族发展走势。艺术素养,简言之,就是一个人对各种形态艺术的认知和修养。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艺术的认知和修养的程度直接体现为自身感受美、鉴赏美的水平高低;体现出自身观察、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挥;体现着一种由内到外的综合素质。基本的艺术素养是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艺术教学的基础和衡量高职艺术教育成败的坐标。可见,艺术素养对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素养的现状

第一,学生审美水平与审美意识不强。如在欣赏昆曲、京剧名段时不懂欣赏,打瞌睡犯困,看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时说写得乱七八糟的,涂改得厉害,不能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简单认为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不够美,完全不能理解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达到神韵之境,甚至落后于普通人的审美观。

第二,艺术基础知识和常识知之甚少,不具备基本的艺术修养;有些同学甚至不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更别谈他们分属的艺术流派与艺术成就。

第三,艺术兴趣不高。有些学生接触的艺术作品不是很多,而且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不够,大都是一些小说之类,对一些高雅作品没有兴趣。对高雅艺术既不懂欣赏也不感兴趣,不能做到雅俗共赏,更别谈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在具体实践中,很难创造出有深度、有思想、有品位的作品,呈现出较多模仿抄袭的现象。

第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差。高职艺术专业学生在艺术想象力方面普遍存在着想象力不够丰富,这就制约着创造力的发挥,俗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虽然有些冒进的思想,但这句话应用在艺术领域比较妥帖,艺术的很多作品是需要我们想象和创造出来的,没有想象和创造也就没有艺术。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素养缺失的原因

艺术素养与艺术天赋是不同的,艺术素养是可以在后天进行培养的,艺术天赋确实先天就赋予的。具有很强的艺术天赋人只占极少数,而通过后天学习、锻炼与培养的则是艺术素养,对于高职艺术技术专业学生而言,更应该是通过学习、训练、校内外社会实践而积累起来的。一个具有很高艺术素养的人,一定程度上会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素养与艺术作品是紧密相连的。然而,由于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本身的条件不足、氛围不够等造成了艺术素养的缺失,可以从几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职业教育学生的生源多数来自中小城市或县乡一级的地区,这些地区都存在一个普遍特点,即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相对不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较落后,艺术作品(如戏剧、电影、音乐会、画展等等)普及性低。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大学之前较少有机会接触大量的艺术门类及作品,艺术兴趣低,艺术素养相对不高。

第二,个人艺术素养的高低与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据调查,大多数艺术家都出生于艺术世家,如欧洲著名的古典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约翰・施特劳斯等等,都出身于著名的音乐世家,并且从小就开始进行音乐知识及乐器演奏的训练,在年幼时就已经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又例如中国古代著名的“二王”、“三苏”都说明了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可见,父母艺术素养不高的情况下,也很难为孩子营造出后的家庭艺术氛围。小城镇艺术教育和艺术特长培训机构较薄弱,乡镇一级的地区除民间艺人外甚至没有艺术门类的职业从业者,这就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参加艺术培训和接受正规艺术课程的教育,导致艺术理论基础差,艺术思维无法发展,创造力也得不到激发。

第三,学习的功利性,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急功近利。很多学习艺术的学生大都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够优秀,专业学习不是很好,艺术只是其中的兴趣。家长为了让孩子走捷径,上大学硬是让孩子参与艺术类的高考;也有的认为艺术类找工作挣钱快,不像其他专业需要很长的学习,艺术见效快;也有的认为艺术比较好学习,时间比较自由等等,诸多因素导致了艺术设计学生的素养降低,只是为了单纯地爱好,忽视了艺术素养的培养。

三、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素养的对策与措施

在艺术设计专业方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没有经过正式的专业的训练,缺乏最起码的艺术素养,而且随着社会艺术设计专业的需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这些艺术素养是艺术设计学生从事艺术设计岗位的基础,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要加强艺术素养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实施。

(一)注重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任务驱动型的实践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建立课外实践体系的优势在于不占用课程设置的计划学时,不占用学分,能够有效利用学生课外时间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我们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竞赛,对外专业服务,创办教师工作室,专业实习,参与科研、学期展览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课外实践体系,增加学生作品创作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艺术设计的实战演练能力,提高艺术素养。

当然,高职院校从领导到教师都应该提高对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视,要加强实践活动环节,艺术实践对学生的修养品行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转变观念,一些职业院校仅仅将专业的学习考核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忽视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学校通过多种渠道要加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如,开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比如讲座、座谈会、电影以及音乐等,可以为学生艺术素养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利用一些媒体进行报道,如学校电视台、广播台、学报、校园网主页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作品大赛,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让同学在相互比较与竞争中培养自身的艺术素养。

(二)以人为本通过艺术渗透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以人为本在教学中指的是要以学生为本,如何合理调配教学资源安排学生喜欢的课程, 要科学有效地在艺术的“渗透”上做足文章,进而形成学校、教师和学生良性互动的艺术文化氛围,实现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新艺术教育培养模式

艺术教育培养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往的艺术教育模式主要是以课堂灌输为主,讲述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学生对理论知识不是很感兴趣,学生反映理论比较枯燥。所以,高职艺术教育模式应该进行创新,应该与现代教育理论模式结合起来,根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特点与特点,突破以往的艺术教育模式,把艺术学习的理论灌输转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运用现代的艺术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加强学生艺术教育的吸引力。

2.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媒体模式下,学生不仅仅是依靠于简单的口头说教,更多的是对现代的媒体传播感兴趣,通过发挥现代教学数字媒体一体化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视听的形式来提高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很多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在学习艺术方面就已经熟练掌握了一些基本乐器、书法绘画、唱歌舞蹈等技能,这些技能应该在大学中不断地区强化,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整合各类教学资源,让学生参与听看想说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地发现艺术的魅力以及艺术的技巧,从而慢慢地提升艺术素养。

3.合理设置艺术教育课程

艺术教育课程的合理性关系到艺术课程的本身,也关系到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水平与质量。职业学院要根据艺术教学本身的特点,选择符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发展水平,制定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课程计划,如通过开设艺术素养课提升高职学生的艺术水平,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课程的意义所在,让学生了解如何提升个人艺术素养。

(三)加大人力与资金投入,建设良好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师资队伍

要提高高职专业学生素养,就要求各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对艺术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对艺术教育的投入不仅要有保障,要把对学生素养培养的资金投入看作是人才培养必备的重要条件。在为艺术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场地、时间、经费等问题上,给予大力支持,要建设良好的多媒体视听教室和学生社团活动场所,要购置各种乐器以及绘画、书法、舞蹈等必备的道具。

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艺术教育水平的质量,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要建设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学校通过人力与资金投入,吸引具有教学经验的、艺术成就高的教师进校搞教学科研,为这些教师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同时也给这些教师提供出国培训与进修实践的机会,让教师熟练掌握艺术教育的前沿知识,汲取最新教育研究信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开展探索性的实验研究,通过各种科研活动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较高的文化素养也有利于对艺术史和艺术作品的时代特征进行正确的阐释和评价,有利于对艺术思想和艺术观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最终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广大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综上,艺术素养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同时也是艺术教学的基础与关键。加强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提高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的素养,有赖于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外实践体系建设,加大投入,提高专业师资水平,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曙芬.国民艺术素养:民族根基的审美延续[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2]肖斌陈琳琳.关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2,(23).

[3]解艳.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刘菁媛.向善向雅通过积极的艺术渗透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J].黄河之声,2009,(11).

第3篇:艺术素养活动范文

摘要:初中的学生对于社会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艺术素养的培养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关于如何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培养,成了现在初中班主任思考的重点。为此,初中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通过实践发现现在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的不足,在不断地思考中进行改进,最终达到真正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艺术素养; 实践; 思考

人的审美感、判断力和鉴赏的能力都是艺术素养的体现 。良好的艺术素养对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初中是人学习、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的学习和认知能力都很强。怎样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是现在初中班主任一直思考和研究的重点。

一、学生艺术素养的现状

要想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就要重视公共艺术。而现在的教育却只是在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对于艺术素养的培养却是很少。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方面都不强。艺术类的课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很少的,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艺术课程。这样一来就无法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培养。

二、初中班主任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针对在现在艺术素养培养的现状,我们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主要体现在我们的实践中。

(一)课堂上积极的引导、变被动为主动

在课堂上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不敢兴趣,上课无精打采,从而使学习成绩不好,或者认为上学是一种煎熬。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改变了原来老师在教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育方法。在课上我们教学生养成一种自己动手学习的能力,积极的引导学生养成多读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同时还加强整合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对于复杂的问题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和研究文学作品中,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通过研究调查让学生自己挖掘作品背后的隐藏的意义,从而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学习和发展。这样对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培养起到有力的作用。

(二)课外给学生提供资源,在实践中提高艺术素养

在课下让学生多阅读一些关于文学、史学、绘画、书法、雕塑、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集、杂志期刊等书籍,对于阅读的书籍要写出相应的提纲总结,每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班上进行公开汇报,并针对学生的汇报提出一个主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设计体验。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知识涵养、审美鉴赏、技法与美术有关的能力在创作中的运用,体现创作的主体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化元素。这样不仅让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扩充,而且在学生的设计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加强了学生的主动思考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参与社会活动,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参加社会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一种方法。在活动中看到一些学校没有的东西,学习别人的长处,让自己的知识面更广。有时间带学生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艺术馆、美术馆和历史博物馆,感受一些艺术的气息。让家长带领学生进行旅游,在活动中让学生广泛了解各地的民族文化,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同时让学生不断地与他人交流,比较观点、学习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多听多看多问中学习知识,让自己不断进步,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

(四)从个体走向社会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要从提高每个国民的素质出发。为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每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我们培养学生的重点。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也变的更为重要。

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问题上,我们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的课外文化等艺术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艺术素养的培养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的爱好、特长,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把以往的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灵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

三、对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思考

在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方面我们做了一定的实践,让学生的艺术素养有所提高。可是我们所做的还不够。怎样才能让学生艺术素养得到真正的培养,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一)加强师资建设

教师的指导对与初中生的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除了对基础可的学习,还应该学习一些艺术类的知识。有的学生对艺术感兴趣可是却没有老师的指导从而降低了学生对艺术的积极性。对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对不同艺术的兴趣性,建立不同的艺术课程。这些课程由专门的艺术老师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艺术进行指导,让学生的艺术累的指导得到更多的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重视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

通过艺术教育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首先,要做的是完善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现在我们的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都不是很明确,上课是有把艺术素养方面的内容参透到课程中,但是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必须要使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开展更多的、有意义的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艺术空间,来达到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

其次,要加强教材的建设。在初中的教材中除了必学的科目外,还应该增加艺术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主要应该包括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与实际结合,将所学到的艺术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教材可以强化学生的审美和艺术素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从而能为一个有教养、高尚的人。同时还促进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价值取向。

(三)重视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在初中生的教育中,主要的精力到放在了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很少进行。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这样有助于提高校园文化的格调、品味,为学生建造一个健康文明的学习环境,并对学生陶冶性情、精华思想、完善品格起到了促进作用。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结合学生的要求,举办艺术类的专题讲座

在课余时间举办艺术类的专题讲座,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不少的知识。举办的讲座应该包括多个方面,这些讲座可以让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培养。举办讲座的时候不只是讲一些艺术类的知识,要结合学生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愿听讲、自愿参与。举办好的主页艺术讲座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艺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展知识面,让学生学到许多课外的东西。学生学的多,看的多,了解的多无形中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使艺术素养得到培养。

四、结论

艺术素养能丰富人的知识、塑造完美的个人形象。通过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创造力和鉴赏力,使他们的品格得到完善,丰富感情。通过艺术素养的培养,可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升,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培养初中生的艺术素养是非常主要的。

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对于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培养已经做了一定的实践,但是那还远远的不够,通过我们不断的思考、探究,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真正的培养。培养出一批全面发展的初中生。

参考文献:

[1] 李祖超.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教育[J].山东教育科研,2001,( 6).

[2] 王明时.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1,(1).

[3] 梁继林.试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04).

[4] 周秀红,孔宪峰.辽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探析[J].教育研究,2008,(12).转

第4篇:艺术素养活动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艺术素质教育;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责,以往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致使学生在初入社会时无法很好的融入其中。高职院校顺应社会的发展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将综合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近年来,高职院校加大了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以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要只是僵硬的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和实践技巧,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前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除了必修的艺术课程外很少会接受到艺术教育,致使学生艺术素质相对较为匮乏,且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忽视了艺术教育,课堂上的一些陈词滥调模式化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得到学分才选择艺术课程,无法实现教学效果。学生也错误的认为自己并非艺术类学生没必要接受专业的艺术教育,只要把专业知识掌握了学习任务也就完成了,没有意识到艺术教育的实际价值,艺术教育也就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以至于形成两极分化的现象,对艺术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开展教学活动,为得到学分的学生消极应对,致使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参差不齐,当下我国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问题并不容乐观。

二、艺术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艺术素质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以期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促进师生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它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艺术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以期学生在艺术熏陶中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发散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完善他们的知识框架,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对其综合素质的影响

艺术教育自古便有,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美育的国家,像古代教育中的礼教、乐教,后学校越发重视学生的“美育”工作,蔡元培前辈更是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越发重视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教育,学生也希望在学习生涯中可以接受艺术熏陶,教师更是看到了艺术教育的深层教育意义,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以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学生能够净化心灵,自觉运用道德准则规范自身的行为,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推动社会稳步向前运行。近年来为了应对市场挑战,企业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而学生的实际素质与市场需求未能达到一致高度,阻碍了社会前进的步伐。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是由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审美鉴赏能力等几方面组成。开展艺术素质教育,便于学生培养群体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便于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实现自身与团队共同进步,避免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打下基础。组织学生表演话剧,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陶冶心灵,升华群体意识和协作意识。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便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避免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只会套用书本知识,禁锢思想,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容易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填补了他们在逻辑思维中的漏洞,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对于开发人们的智力、培养人的创造力、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为日后的工作贡献力量。学生接受艺术素质教育,能在艺术熏陶中明白其中的内涵,净化心灵,明辨是非,远离低俗情趣,因此该教学活动有着良好的感化作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教育的实际意义,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说教式的灌输,并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艺术活动的参与中,在熏陶中有所感触,“知善恶、识美丑”真正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之际,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高职院校其教学任务不仅是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同时也承担着学生艺术素质、文学素养、职业精神培养的多重责任。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愈发重视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以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下市场环境愈发复杂,学生在日后工作中会遇到多种诱惑,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达到一致的高度,促进就业,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冠.高职院校艺术素质教育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影响之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143.

第5篇:艺术素养活动范文

关键词:艺术展演;推动;艺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0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人的综合能力,注重人的创造性,以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和主动精神的教育。早在1999年6月,我国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指导性策略。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艺术素质教育是指,通过音乐、舞蹈、美术等不同艺术形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艺术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辅德性、益智性、审美性四个基本特征,普通的艺术素质教育有别于专业艺术教育,重视艺术素质教育标志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一、推行艺术素质教育,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一)艺术推动人与社会的发展

艺术和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自身的手段,科学是促进社会的科技发展手段,而艺术却是促进人文进步的手段。艺术以不同的美的形式,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充实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促进人们不断追求更好的生活,由此,艺术成为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早在1967年就提出了著名的《零点计划》,主要内容就是研究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时间跨度达30多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参与项目研究。艺术以人文科学的特殊形式促进人类文明进程,其人文教育在人类发展中举足轻重。因此,随着当代全球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社会的培养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战略中,艺术教育有着不可忽略的关键性作用。

(二)推行艺术素质教育是我国时展的要求

艺术素质教育在培养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战略中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对艺术教育已予以高度注重,1988年美国公布了《走向文明——全国艺术教育现状研究》。1994年美国公布且通过了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确立了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赋予了艺术极高的教育地位,舞蹈首次被确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将舞蹈课程成为教育中的重要独立课程,承担着美育功能。美国在短短的历史中迅速找到了“艺术素质教育”这个提高人文素养、促进文明进程的重要因子。

而我国原本是有乐舞教育传统,却因历史发展遗失了这一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因以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发展科学技术目标,理工科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点,教育价值产生了偏差,教育结构向“重理轻文”严重倾斜,文科教育被削弱、艺术教育被忽视;时期,因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推进阶级斗争,艺术领域成为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主要阵地,艺术教育的内涵和价值被全面否定且加以批判。改革开放后,提出精神文化与物质文明同步,艺术教育的发展才提上日程,但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崇尚的“唯理性教育”模式忽视学生的能力、个性成长、情感关怀,阻挡了艺术素质教育的步伐。直到2004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才标志着艺术教育面对了每个学生,2010年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推行“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改革重点,艺术素质教育迎来了它的朝阳。

(三)艺术素质教育对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

艺术素质教育是以艺术形式推动学生的素质提升,着重于人的艺术能力,培养艺术境界及形成艺术价值观为目的,它不能被其它任何形式的教育代替。艺术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国民艺术素养,推进社会文明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和丰富的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且终生受益的教育形式。

艺术素质教育并非专业性、成人化的技能性培训,它作用于每一个人,具有普及性;它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创造力、确立的健康生活态度和培养学习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人文素质的综合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艺术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有各种形式,如音乐是听觉艺术,在音乐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实施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舞蹈以肢体语言来传递丰富的情感,以情唤美;美术以多变的线条、多样的色彩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不论是哪种艺术形式,它们达到同样的美育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励学生健全人格,创造自己多彩的人生。艺术素质教育以其生动的形式弥补了之前应试教育的缺陷,成为目前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教育形式。

二、以艺术展演为平台推进艺术素质教育

(一)艺术展演现象

大型文化艺术展演是指“大型文化艺术展演是一种以文化交流文化传播为主题,以艺术表演民俗展演为内容,以一国、一省、一地区、一民族等的全民名誉为命题标志的数千人、数万人直接参与的全民性文化交流艺术展演”。有研究人员提出大型艺术展演概念内涵有:“规模较大;有目的性;对受众具有吸引力;投资主体与参与组织众多;对主办地带来效益;涉及艺术类型多样”。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已经举办了三届,艺术展演主题鲜明、影响面广、场面宏大、艺术表现形式多样,现场感强。大型艺术展演活动是以艺术展演为媒介,通过“艺术形式一艺术氛围一社会文化发展”逐层导入的方式,达到艺术展演目的一种公共艺术活动。

(二)艺术展演与艺术素质教育的关系

艺术展演担负着公共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角色。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不仅有赖于学校教育和专业教育,更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催化、巩固。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学生除了重视科学文化知识外,也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社会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多样化的文化艺术活动也逐渐成为文化艺术交流沟通的媒介与平台。

文化艺术活动的展演包括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造型艺术、音乐艺术、舞台艺术、影视艺术等各种艺术形式,这些出色的作品代表了艺术家和各地人民的自身聪明才智,体现了各地精深博大的文化,引导未来人才接受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与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提高艺术素质以促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的社会文化艺术的进步。

(三)艺术展演推进艺术素质教育的优势条件

1.艺术展演是推进艺术素质教育的平台,形成良好的艺术文化氛围。艺术展演是艺术文化的汇聚交流地。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节目实质是艺术文化的承载体,艺术展演成为了艺术文化交流的平台,展现出人们对艺术的热情与追求,汇聚人们对于文化内涵的不同理解,引发观众对艺术文化的各类思考,在全国范围形成良好的艺术文化氛围;各种不同艺术文化通过艺术展演中交流碰撞,促进文化本身的发展,引导学生对艺术的追求、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自我发挥和主动表现,为实现艺术的美育功能提供平台,为培养新时代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作好充分准备。

艺术展演是全国性的活动,活动时间跨度长达三年,参与人员包括各类各级的在校受教育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每届活动覆盖了全国80%的中小学生。每届广东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省大学生艺术展演都分别评选,仅艺术表演类(舞蹈)约200个优秀作品,获奖地区覆盖全省各市各地区,极大的促进形成本省本地区的良好艺术文化氛围。

2.艺术展演是实现艺术素质教育目标的舞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素质教育目标即实现艺术的美育功能,指在教育中通过舞蹈、音乐、美术等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通过艺术展演的作品,参加展演的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美、培养创作美的能力。

通过视觉与听觉去感受艺术展演活动中作品的学生,同样能获得对艺术的熏陶。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辨识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及整个社会形成正确的艺术价值观。

比如艺术中的舞蹈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自我美、认识自我美、鉴赏自我美、创造自我美和超越自我美的一种美育形式和教育方式。在艺术展演活动中,舞蹈作品中的学生通过艺术化动作提高对美的领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他们主动展现自我的美和创造美,培养自信阳光的性格,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促成了个体的良好个性品质,引导学生去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生活。

三、为艺术展演推进艺术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艺术展演为推进艺术素质教育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在活动推进的实践过程中准确把握艺术素质教育目的,一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创造力为出发点,避免追求成人化、职业化,回归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

(一)提供思想认识的保障,突显艺术素质教育的地位

艺术素质教育对人与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功利主义社会下的“应试教育”却给素质教育带来思想上的困扰。“应试教育”使人在追求成功中变得越来越僵化、目标越来越唯一,经济发展中的“应试教育”产物只会成为缺乏创造力与高远理想的机器,社会将最终推动发展动力。由此,艺术素质教育对促进社会发展显得尢为突出。

为推进艺术素质教育提供思想认识上的保障,需要端正学校的艺术素质教育思想,积极认识艺术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深远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陶冶学生的个性情感和思想品格,确立面向新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艺术展演是面向全国民众的公开演出,主要目的是展示不同的艺术形式,通过健康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对美的追求。鼓励参加这个活动,展现感受学生的公共形象和感受到美丽的心灵、高尚情操,宣传主流的社会文化,引导形成核心的社会文化,最终促进提高社会的人文素养,避免走向急功进利的误区。

(二)加大活动实施的制度保障,加强艺术素质教育实施普及化、层次化

加强普及化。我们可以看到舞蹈教育的现状:我国从2004年9月开始,山东、广东、海南与宁夏4省市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在高中选修模块中开始开设《音乐与舞蹈》课程,之前从小学到高中的基础教育中没有单独开设舞蹈课程,舞蹈是没有通过学校课程普及。而美国早在1994年通过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已经将舞蹈课程单独设置,使之成为教育中的重要独立课程,承担着美育功能。由此,艺术课程在中小学乃至大学应成为重要的课程教育内容,其中中小学丰富的校园艺术活动,大学的社团活动及通识教育课程都应成为普及艺术课程的重要桥梁。在艺术展演活动中分别设置舞蹈的“普通组”“专业组”及评奖的比例中“普通组”比“专业组”的奖项多,可以看出对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视。

加强层次化。艺术素质教育应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相应:通过国家课程改革的,在小学、中学、高中都分设艺术素质教育的阶段性目标与活动设计、评价标准;在艺术展演活动中分别开展“中小学艺术展演”和“大学生艺术展演”,且在“中小学艺术展演”设置“小学组”“中学组”,分别在不同年龄层次进行活动展演。另一方面,艺术素质教育不仅依靠氛围引导,还需要立体性综合引导,如从政府承担的教育职责进行行政管理、从学校承担的教育职责进行艺术教化、从家庭承担的教养职责进行间接支持。艺术展演活动是由地区—市—省—全国层层推进的,而每一个作品的展示演出都离不开活动的组织、学校艺术的教育及家庭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曹桂生.论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0(1)

[2]肖媛妩.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初探.中国艺术研究院[J].2004.

第6篇:艺术素养活动范文

一、艺术素养对高职院校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美术作为人类最直观的视觉语言,通过独特的视觉要素表达着人们的情感和灵魂。高职院校通过开设美术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审美品格的形成和创造力的提高。

2.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性互动

高职院校学生在身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把握,同时对社会也有一种好奇的心态。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能够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而实现和谐发展,不断拓展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实现学生成长的良性互动。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学生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存在一些心理矛盾。艺术素养的培养能够对心理压力起到释放作用,使大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不良情绪,疏导情感,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在高职院校学生人格塑造的过程中,艺术素养不仅能够给予学生艺术方面的作用,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新要求。

二、高职美术教学中的艺术素养形成策略

1.设置灵活多样的美术教学内容

为了能够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必须设置灵活多样的美术教学内容,改变固有的教学大纲,更好地体现美术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首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高职院校美术教学要改善教学大纲的编写内容,充分考虑到美术教学的时代性与趣味性,因材施教,做到教学大纲的差异性,在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优化对艺术素养方面内容的选择。艺术的种类很多,教师一定要选择具有良好审美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艺术的存在。再次,加大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摄取。教师在讲授美术专业课程的同时,应该积极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如艺术伦理学等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2.建立创新性艺术素养培训基地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艺术素养的形成不仅依靠课堂,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完善。首先,建立校内美术基地。学校相关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培养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根据美术专业、课程设置对口的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如大学生美术设计馆、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大学生艺术展览馆等,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实践水平,艺术素养也在无形中逐步培养起来。其次,加大校外实践基地的开拓和建设,不断扩展艺术素养的培养范围。学校应该积极和校外企业进行沟通,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挂牌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可以与本地的博物馆、艺术设计馆、设计院联系,不断鼓励学生参观,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再次,不断健全社团组织架构,为社团提供学校资源和社会人脉资源,由专业教师或辅导员带队,增加学生融入社会的机会,使其真正在社会中把握艺术、感受艺术,实现艺术素养的提升。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

第7篇:艺术素养活动范文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理工科院校 素质教育

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注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艺术教育为大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舞台,创造了条件。”

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通过舞蹈、电影、美术、音乐、书法等艺术审美活动实现教育目的。狭义地讲,“艺术教育”可理解为对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广义地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①也就是说,艺术教育的范围并不仅限于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技艺和理论知识的培养,还应包括通过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一、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1.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人类高科技与高情感相结合的知识经济时代,不仅需要人们具有高智商,还需要具有高情商。一方面,社会向人类提出全方位发展的需求:随着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这些口号的提出,强调了人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也有着强烈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国民素质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愈加强烈。我国理工科院校由于沿袭了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分科过细,造成学生的知识面过窄,除本专业相关知识外,罔顾其他,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艺术教育可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成为社会主导教育模式,而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高校作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旨在向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切合社会发展现状,在高校教育中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艺术教育工作,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协调开发,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校园文化的需要。加拿大著名学者斯蒂芬・利考克教授认为:“在大学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和环境。”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其重要出发点之一。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利于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其内在气质和修养,培养其创新意识。由于受到学科布局及专业特点的影响,理工科院校师生多以严谨、求真的理论研究和精确的数据分析为教学理念,专业课程也相对繁重,因此理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的构建,普遍存在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系统性、主题性,校园文化活动参与面、覆盖面较小,互动性不足等现象。据国家教委调查表明: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还很薄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不健全,并且艺术教育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充分切实地开展艺术教育,能够烘托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校园文化品质,增添校园人文气息,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使学生逐步了解和体验艺术带来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愉悦,缓解压力。

3.艺术教育本身的需要。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类教育,其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易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理工科学生这样一群特定群体,可以成为艺术教育的素材,作为丰富艺术形式的载体,使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不断更新和发展。在理工科学校中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地推广艺术形式,开阔学生视野,扩大艺术教育的受众面,避免曲高和寡,使艺术教育民族化,大众化,延长艺术形式的生命线,是艺术教育本身延续并发展的需要。

二、几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对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影响

艺术形式指的是艺术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外在的表现形态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总和。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文学,舞蹈,音乐,戏剧及电影艺术形式。虽然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多种多样的,但是艺术本身的目的都是创造性地反映人类对自身或世界的认识,反映人类的真实情感。开展艺术教育的优点在于能够突破理工科院校培养学生的局限性,提高理工科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使得学生在大学中真正完成从成长到成熟的过程。要在高校中有序、有效地开展相关艺术活动,应考虑到参与受众面、开展场地、形式、经费等现实因素,其中,绘画、舞蹈、音乐、戏剧、文学这几种形式较易开展,以下对其影响进行分别探讨。

1.绘画。理工科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空间想象力的现象,对专业中的机械构造、图纸设计、产品研发等一系列涉及空间想象力方面的课程存在“短板”。绘画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观念、形象思维能力,塑造空间感、三维感,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从而对理工科院校的工程制图等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对绘画作品的鉴赏、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绘画活动的开展,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手指的灵活性,以及近距离的视觉敏锐度。

2.舞蹈。舞蹈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点是通过肢体语言表现人物、事物及其深刻内涵。理工科学生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舞蹈的欣赏和学习,能够增强自身的社交能力,学会用肢体语言表达内心思想,丰富与人交往的形式;而大多数舞蹈都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情节性、故事性及教育意义,通过学习或者欣赏,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音乐。音乐具有“不可翻译性”和“不确定性”,学生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刺激。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非常强调音乐对管理和改良社会及完善人格的作用,而在现代社会中,通过音乐引发的灵感可以产生不可思议的创造力和发现力。学生通过欣赏和参与学习一方面了解了很多音乐专业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其艺术魅力,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大量的事实证明,经过系统的音乐学习、音乐修养较高、形象思维能力较为发达的理工科专业人员,通常在其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更具创造力,更易获得一定成就。

4.戏剧。戏剧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舞台剧,通过肢体表现、音乐烘托、语言表述等表现方式反映社会万象和传达精神状态。学生在排演、观看戏剧的过程中,更深刻的体会和分辨善与恶、美与丑,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人性光辉、人生哲理,唤醒他们对社会正义、美德良知的拥护,作品中反映出的道德准则、行为礼仪等方面内容,通过对剧中人物情节做分析评价,引发不同的观点立场,探讨正确的解决方式,换位思考品味人生,从内心深处的思想道德教育,到外在表现的行为举止,有着显著的启发作用。

5.文学。一个人的素质表现为对环境的认识及认识环境的能力。优秀的文学作品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具体而典型形象表现了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及认知的过程。现代社会,理工科学生不仅需要懂得专业知识,还需要懂得社会时政、国家历史、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以深刻地了解过去、准确地把握现在。阅读健康优秀的、反映历史的文学作品,一方面有助于理工科院校学生了解和适应当代社会,可以从典型人物、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通过文学素养的培养进而提高道德修养。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其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阅读、写作、理解、口语交际的语文能力。

三、对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建议

1.转变理念。目前高校教育观念普遍认为就业率是首要的,艺术课程教学并不重要,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在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今天,高校应该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在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造能力中的重要作用,确立艺术教育在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地位,重视艺术实践活动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和艺术实践活动对校园文化的功能,从理念上彻底转变,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加大力度。

2.优化物质艺术氛围。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先生提出,大学应该给学生提供一种“创造性的文化生活”。“文化生活常决定大学风格,常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性和文化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②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中,无论是建筑、雕塑、壁画、公共设施都充满艺术气息。例如,在公共场所建立艺术走廊、树立格言标牌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兴趣。此外,还应重视标志物的建设,包括校训、校徽、校歌、校服、礼仪、雕塑、楼名、路名、校园风物、文物景点、学校标志、室内环境等,创造既有自然美又有人文美、科学美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潜移默化地凝聚人、熏陶人、感化人、教育人的作用。

3.开设相关课程。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是相对开放的,适用于集体活动组织,通过教学的方式达到丰富学生精神需求的目的。理工科院校应开设一些比较系统的艺术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重点院校从20世纪90年代初率先在校内推行艺术公选课学分制,后迅速在全国高校中普及开来。学生可自主地选择,修满学分方可毕业,从而明显提高了理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还应在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形成一套适合理工科院校学生学习的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内容及方式、组织管理、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实施方案。

4.开展实践活动。将丰富的艺术理论寓于各活动中,通过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艺术实践活动,使艺术教学与活动相结合,互相补充促进,并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在艺术的氛围下,有效地凝聚学生,对理工科院校学生成长成才有着积极的影响。定期举行大中型的文艺汇演,包括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红歌会、五四青年艺术汇演等系列艺术实践活动,例如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使学生不出校园就能欣赏到高雅音乐,印发观众须知,让学生了解出席音乐会的相关礼仪,并在音乐会进行的过程中由主持人介绍有关作品的背景和赏析,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可将艺术教育活动结合不同理工科院校的专业特色进行合理整合,将科学理念注入艺术教育的表达形式中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校园里最具活力的教育形式之一,高校开展以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各种艺术活动为主导的艺术教育,改善、补充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审美能力、开发智能、培养创新思维、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让艺术教育渗透进理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动人才综合素质的发展。

注释:

①彭琛,马春明,周松竹,薛睿韬.大学艺术鉴赏.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0.

②丁冬,王彬彬,等.大学沉思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6.

参考文献:

[1]林玎.工科院校开设艺术舞蹈公选课的必要性浅析[J].

[2]刘瑞璞.美国的工科与艺术无障碍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

第8篇:艺术素养活动范文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社团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各高校社团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目前该校社团共有45个,涵盖面涉及到六大类别,分别是学术类、体育类、文学类、科技类、公益类以及综合类。学术类社团有管理者协会、英语俱乐部、湘流文学社等12个;体育类社团有篮球协会、高尔夫协会、NFC街舞社等11个;文艺类社团有方舟音乐社、ComicBaby动漫社、美术协会等10个;科技类有电脑爱好者协会等3个;公益类有SFYou助协会、环保协会等5个;综合类有营养与保健协会等4个。参与学生有 9000多人,占全校总人数32%左右。学生从这些丰富的学生社团里学会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展示了自我。

一、社团文化与大学生艺术素养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艺术素养是科学素养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美术、音乐、设计、戏剧、舞蹈、文学等等方面的内容,它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具有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的独特功能,它是通向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据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各高校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艺术素养的培养,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课程管理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在艺术素养类选修课中选一门并考试合格,方可毕业。虽然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轻视艺术素养的思想和现象还相当严重,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艺术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高校教育的师资、经费不足,学校艺术素养课程设置安排不受重视等等,尤其是艺术课程安排不受重视和学生个性需求及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针对学校艺术类课程多以选修课居多,学时少,师资力量缺乏、经费预算不够的现状,可以引导学生参加相关的艺术社团,并安排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类社团有10个,社团群体来自学校的14个学部,他们大多志趣相投,学习愿望强烈,积极性高。这样的学习模式不仅解决了学校实际难题,也满足了学生自身需要,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学生学会在艺术活动中丰富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二、社团文化对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养、心理健康、个性完善、创新意识、感知力、理解力、想像力等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参加社团是加强两者联系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渠道,它将最大限度的发挥参与同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扩大参与学生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参与社团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但传统、单一的说教方式已经很难被学生接受,而通过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方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克服传统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如学生参加SFYou助协会,通过每周去福利院做义工,使其学会了关心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

2、参与社团活动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

在大学里,随着大学生生活面的扩展、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独立意识的强化,他们原来狭小的生活圈和心理网被打破,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同龄人群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心灵归宿,也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扩大了范围。大学生在社团这个小社会里不仅学会了求知、做事,也学会了生存和发展。大量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对极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起到了引导和感化作用,从而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3、参与社团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社团活动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激励学生去设想和创造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或不完善的东西,激发他们实现这些设想的热情。在社团里,他们有高度的心理自由,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满足, 学生在自发地、愉快地学习中,灵感和才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参与社团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感知力、理解力、想像力

受应试教育所限,学生仅仅能从课堂上获得由教学大纲规定的一些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造成学生的知识面过窄、学习方式呆板、独立性差。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尤其是艺术类社团,如方舟音乐社、美术协会,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第9篇:艺术素养活动范文

关键词:第二课堂;高职学生;艺术修养;提升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47-03

大学生艺术修养主要指在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和艺术才能等方面的素质。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能通过情感与心理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塑造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由于高职院校多注重专业教育和技能训练,艺术教育在师资、设备、课时安排上较弱,导致高职学生的艺术修养及素质整体不高,普遍存在着艺术知识贫乏、艺术素质低下的现象,因此,必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切实加强高职学生的艺术修养。“第二课堂”具有活动主体自主性、参与实践性、形式多样性、内容广泛性等特点,可以成为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载体。

高职学生艺术修养的现状

高职院校对艺术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够 首先,从高职院校管理层面上看,学院领导对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艺术在教育中体现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下,多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专业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设备,修建实训大楼,引进师资,而对艺术教育则投入非常少。笔者调查了湖南省的10所高职院校,其中,有5所在3年内未引进1名艺术类教师,有4所至今没有1台钢琴,有8所没有真正意义的学生艺术场地,学生艺术修养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盲点。其次,从学生层面上看,优秀的高职学生学习目的性很强,认为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根本不相关,对艺术的兴趣较低,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较差的高职学生则热衷于进网吧、谈恋爱,没有时间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有些学生想学习艺术,想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但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没有去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艺术基础知识普遍较少 首先,我国的基础教育尽管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大多中小学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侧重主课教育,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特别在初、高中阶段基本上不安排艺术类课程。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对艺术的兴趣不浓,导致学生的艺术基础知识偏少。其次,高职学生审美认知能力较低,导致艺术修养水平不高,有些学生虽有一定的艺术基础,但运用艺术的能力较差,对艺术的认知能力也较差,如看到优美的舞蹈时不能产生审美联想,欣赏优秀的影片时不能体会影片中表现的内涵,朗读动人的美文时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甚至有些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时表现出麻木的情感、迟钝的思想、低下的审美能力。

艺术教育体系不健全 首先,高职教育比较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计上强调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人文素质知识培养较少,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即使有些高职院校开设了艺术类课程,也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从任课教师到选修的学生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只是完成工作量,学生只是为了修足学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其次,高职院校和学生都没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艺术教育和艺术修养,有些院校将课余时间用来上选修课,学生课外活动也没有教师进行指导,以娱乐为主,加强艺术修养的针对性不强,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质发展受限。

高职加强学生艺术修养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有强烈的追求真善美的愿望,也有一定的审美认知和艺术基础,但局限于最低层次的美的理解,主要是感官性美的享受,或悦耳,或悦目。真正的美是多层次的、丰富多彩的、无止境的,通过艺术修养可以拓展美的内涵,得到愉悦的感受和理性的启迪,审美心理结构不仅停留在赏心悦目,还会不断地丰富、完善和提高。加强艺术修养能培养审美的敏感能力,审美的敏感能力是通过具体、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得到的,可使学生在直接感知美的事物的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发挥创造力,提高敏锐的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它的形成既具有先天的生理因素,又与后天的艺术培养有关。如爱好舞蹈的学生在生活中,对人的举止、姿态、行为具有独特的感受能力,能够从工作、劳动和生活中发现美的形象并加以表现。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 学生的人格魅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广泛体现在言谈行为举止之中,通过提高艺术修养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格魅力中的智力素质;加强学生艺术修养有利于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便于他们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通过美术写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美文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观看优秀影视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引导学生辨别事物的真假、善恶、美丑,增强对新生事物的热情和敏感,激发探索真理的激情,提高驾驭客观事物变化的能力。另外,艺术修养的过程也是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过度的紧张与疲劳的过程,也是美的享受过程,更是为充分拓展思考力、想象力提供条件的过程。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格魅力中的品德素质,美育与德育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美育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且效果往往比单纯的德育要好。艺术修养主要是靠美的视觉、美的听觉、美的感觉打动人,将高尚的情操和思想感情寓于美育之中,以美辨真、以美引善,激励大学生追求真善美,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身体是学生未来从事事业的基础,有好的身体,工作、学习起来会具有良好的耐力和速度,各院校都非常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而心理素质在一定意义上比身体素质更重要。艺术修养能使身心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对真善美的追求,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心灵的成熟。

基于第二课堂的学生艺术修养体系构建

(一)创新组织设置模式,扩大艺术素质培养的辐射面

很多院校利用第二课堂,通过学生社团组织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但效果都不太好,主要表现在:学生社团组织混乱,在开学之际社团广泛宣传,招募会员,收缴会费后,开展活动比较少,学生参与面窄;社团组织活动时,多以娱乐为主,层次较低,起不到提高艺术修养的作用;社团组织活动时,艺术教师参与较少。

创新组织模式就是由学生组织社团的形式改为学院组织俱乐部的形式,根据艺术修养范畴,可分为文学、书法、绘画、舞蹈、语言、音乐、歌曲、戏剧、影视作品、造型艺术、摄影等多个俱乐部,使每个俱乐部归属于各处室、系部,将相应的艺术教师也安排到各部门工作,由部门负责人担任俱乐部主席,副职担任执行主席,学生每学期开学通过网上系统报名参加各俱乐部,各俱乐部利用第二课堂进行教学,组织活动,这样可使全院各部门都参与到学生艺术素质培养中,从组织上得到保障。

(二)优化教育内容,提高学生艺术教育的针对性

首先,要加强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非艺术类学院若每年都引进艺术教师,学院岗位设置存在问题,可以将引进辅导员与引进艺术教师结合起来,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拔艺术类优秀人才担任辅导员,平时可以从事辅导员工作,在学生课余时担任艺术指导教师,这样“一才两用”。还可以结合相应的外聘制度,聘请当地优秀艺术人才来校担任客座教师。要充分发挥艺术指导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和示范作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艺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不断改革旧的教学方法,探索教学的艺术性,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表率作用使学生耳濡目染地得到艺术熏陶。

其次,要优化艺术教育内容,艺术修养课程除了要学习艺术知识和技巧之外,还要使学生通过艺术历史背景、艺术文化来把握艺术所表达的本质和艺术的精神。如学生通过在书法艺术俱乐部学习,不仅可提高自身的书法水平,还能学到书法家的胸怀、感情、心境、气度,欣赏书法家的书法,领悟书法家的思想境界;学生在音乐艺术俱乐部学习,可以通过音乐形式洞察丰富的人生哲理,感受人的内心世界的美和客观世界的美,体会人生的存在目的与价值。

(三)丰富教育载体,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实效性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教育主阵地,提高艺术教育效果 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每天的第7~8节课可作为全院艺术类教学时间,不得安排其他课程,学生在俱乐部上、下课实行打卡制度,并作为考核内容之一,每学期缺课三分之一,则取消该课程学分,从而在时间上保证艺术教育的效果。在这段时间,各部门日常事务不多,工作人员可下到各俱乐部教学、活动现场,既能起到督导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作用,也能加深师生情感,达到“全院育人、全员育人”的效果。

借助学院文化艺术节平台,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 学院文化艺术节是一次艺术教学的全面检验,是学院艺术教育成果的展示,是学生艺术的运动会,应以“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四向”精神引导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各俱乐部要精心准备、细致策划,开展读书节、辩论赛、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舞林大赛、美文朗读、大学生电影节、书法摄影展等活动,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将艺术素质教育有形的内容和形式与无形的感染和熏陶紧密结合起来,在有声有形与无声无形之中使学生受到艺术精神的教育、启迪、感染和熏陶。

通过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养成 艺术交流平台是指校内交流和校内外互动。艺术交流可以采取举办各种艺术类的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文艺知识,不断对学生进行艺术渗透,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校园学术品位和文化氛围得到提升。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文学俱乐部根据学院的百年办学历史,举办了“百年讲坛”,聘请省内著名大师开设讲座,听众场场爆满,效果很好;将高雅艺术和地方特色艺术引进校园,成立了学生交响管乐团,每学期举办多场高雅音乐会;引入当地社会文化团体在校内开展戏曲、话剧、朗诵、演唱、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大型演出活动,强化了学生的艺术素质;将地方特色艺术引进校园,如常德丝弦具有音乐结构完整、演唱方法独特、表演形式灵活自由、伴奏手法丰富多彩的特点,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从2009年开展了“常德丝弦”进校园活动,学生学常德丝弦、唱常德丝弦,爱上了常德丝弦,从而爱上了常德,更爱上了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升华学生艺术修养的品位 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内部形成独特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既包括显性的物质文化的建设,又包括隐性的精神文化的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具有对学生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可催人奋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能起到进一步升华艺术修养品位的作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本着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独创性的建设理念,形成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校园学术文化品位,让一栋栋建筑物变成人们观瞻和欣赏的对象,达到艺术的形式与美的享受的统一。要规划校园的绿化,楼道的布置,展板橱窗的设计,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人文性、艺术性,使一草一木、小桥流水都成为立体的画面,优美的诗篇,都能与校园环境的整体风格相呼应,相映成景,陶冶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充分享受到艺术的美和生活的美。

总之,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人成才具有关键作用,是时展的客观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当代高职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愈显重要。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方法很多,关键要看学校的办学定位和重视程度,只要学校重视、教师用心、学生专心,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何秀国.滨州学院理工科学生艺术修养现状研究[J].大舞台,2011(11):249-250.

[2]石征.关于高校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0):82-83.

[3]张育广,邓俊,秦卫民,等.基于第二课堂的党员培养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1(3):93-94.

[4]张存库,田小平,陈梅,等.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90-91.

[5]罗顺英.浅论大学生的艺术修养[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8(2):140-142.

[6]王锐琴,苏建国.浅谈理工科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J].科教文汇,2010(35):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