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艺术与教育的关系精选(九篇)

艺术与教育的关系

第1篇: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舞蹈;艺术教育;文化;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40-01

一、舞蹈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特殊性

从宏观上看,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的类别大致相同,都是提高审美认知能力,具有审美娱乐功能的艺术教育。舞蹈艺术教育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舞蹈在教育过程中以自身为媒介。同时,由于其受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使得舞蹈本身就成为一种特殊性的艺术教育。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舞蹈艺术形态都各不相同,但是从舞蹈本身来看是具有一定生命力的,就其生命力而构成了舞蹈艺术教育的文化特殊性,这是其他艺术类教育无法比拟的。

(二)社会价值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众消费开始倾向于文化消费,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大量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其中,人们多在舞蹈艺术中寻求文化气息。通过加强舞蹈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升自身审美能力,还可以增强文化底蕴。因此,舞蹈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性。

(三)动态文化性

舞蹈的发展媒介是人体本身,由此反映出舞蹈艺术形态的文化内涵。舞蹈艺术在表演过程中能够不同程度反应出生命的情感色彩,表达人的内心情感,这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却将人的情感充分连接起来。同时舞蹈艺术教育也是展现出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力。因此,舞蹈艺术教育是一种动态的文化,在舞蹈艺术形态中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精神风貌。

二、舞蹈艺术教育对文化教育的影响作用

文化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深化的必经之路,也是时代和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对教育领域提出的新目标,探究舞蹈艺术教育对文化教育的影响,首先应当明确认识到舞蹈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舞蹈艺术教育的传授对象也扩大了范围,在国民基础教育实施过程中,受教者都有均等的机会。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舞蹈艺术教育能够有效达成文化教育的目标,舞蹈艺术教育在国民基础教育中的推广及普及,能够促进国民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属于全面发展教学范畴,而舞蹈艺术教育对受教者的全面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舞蹈艺术教育丰富的基础知识,能够有效完善受教者的知识结构,并能提升受教者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经验,逐步培养自身的艺术情趣。而舞蹈艺术教育在文化教育中的影响作用,也表现在受教者能够全面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充分激发主观能动作用的积极性,促进文化教育多方面、深层次的发展。

三、舞蹈艺术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关系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通过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也是该民族不用于其他民族的根本特征。舞蹈作为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经过了无数人的钻研和发展,已经深刻渗透着民族内涵,包含着民族的精神本质,传递着民族文化。自古以来从原始时代简单的表现形式,到现如今舞蹈的多样化表现,我国舞蹈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56个民族舞蹈的不同形态,都承载着我国深刻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而舞蹈艺术教育的过程,也不仅是面向受教者的审美培养和身体塑造,要是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进行思考,舞蹈艺术教育也起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及传播。

(二)制约与影响

舞蹈艺术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实施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文化机制的影响,这也是舞蹈艺术多样化的成因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简单的舞蹈表现形式就已经聚集了该时代的文化特点,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受到不同教育机制的影响,舞蹈艺术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中国“儒、释、道”三种精神追求也体现出了对舞蹈艺术教育的影响。但舞蹈艺术教育虽然受到文化机制的制约与影响,却也因此融汇了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深刻记载着朝代的变更、文化的交替,舞蹈文化教育并非是单一训练的舞蹈动作,而是对深层次的文化活动进行表现,实现文化教育的功能性,并为文化创新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陈芳清.舞蹈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和价值[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2):36-39.

[2]魏华.舞蹈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6(4):87-88.

第2篇: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舞蹈艺术 舞蹈艺术教育 文化

在多元文化语境发展的当代社会,艺术教育与文化问题始终是众多专家、学者们所关注的热点课题。人们在继承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创新,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与传承,特别是近几年,人们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整理、保护民间艺术,将经典文化搬上舞台。从不同层次入手,复兴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拓大放宽对舞蹈艺术教育研究的视野,在“艺术教育与文化”这个主题下展开深入的探索与思考。本文尝试对“舞蹈艺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进行阐释。

一、舞蹈艺术的社会价值性

近几年, 随着消费观念转变,大众将消费视野转向了文化领域 ,大量的文化艺术作品犹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人们在浓郁的舞蹈艺术文化氛围中,寻求“多元化”的自身,或是观看舞蹈演出,抑或是参加各种舞蹈培训,抑或是通过阅读文本获取,或直接或间接地感受与吸收着舞蹈艺术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美的享受,从而提升个人的审美理念,与时代接轨。如今,会看到身边更多的人,从幼小的儿童到年轻的成年人,甚至到年迈的老人不同程度地参与着舞蹈的学习。人们对于舞蹈艺术、舞蹈艺术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更加理性化、科学化,从而,使舞蹈艺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随之有了新的内涵与思考。

二、舞蹈艺术教育的特殊性

宏观艺术教育大系,舞蹈艺术与其他姊妹艺术类别一样,具有相同的艺术教育功能,如:韵味浓厚的审美认知功能,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功能和畅神益智的审美娱乐功能。然而,舞蹈这种以身体为媒介的独特表现方式,使其在整体教学中拥有了自身所独有的艺术教育特殊性——生命性、情感性、时空性等。其中,生命性、情感性二者离不开主观因素(人)与客观因素(民族、时代、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的影响和制约。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甚至是不同时代,其舞蹈艺术的形态、特点、价值等都各不相同。在观看印第安与希腊的婚俗舞蹈时,人们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不同层次的思考。然而,当我们脱掉那层受限定的民族、国家的“外衣”,抛开时代的背景条件之时,剩下的那种唯一性的东西,即舞蹈本体。如是说,舞蹈本体具有着生命性,而这种生命性也以其特殊的方式散发着“文化”的气息。

三、舞蹈艺术的“动态”文化性

舞蹈是以人体为媒介,反映某种特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身体的状态……呈现的对于空间、时间、重力的态度,以及由这种态度所构成的语言学与非语言学的连续与非连续的表现与交流,呈现出生命千差万别的情调与色彩。”舞蹈是在多种不同因素的制导下形成的、演进的,因此,对于舞蹈的正确释解不仅可以解读一个人,而且可以解读一个人背后的文化、社会、国家,乃至民族等。

当代编导家张继刚的作品《献给俺爹娘》,晚会中舞蹈作品的创作基于淳朴的黄土地之情,从朴实的生活中汲取素材,深刻地体现了黄土地文化、与山西农民的生命与精神。编导张继刚用动态的舞蹈,潜移默化地使一种无形的、静态的文化拥有了生命力,在无意识之中呈现出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

四、舞蹈艺术教育与文化发展

(一)传承与创新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提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是一种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教育从本质而言,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舞蹈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成果,深刻地渗透着民族内涵,传递着民族文化。舞蹈伴随着时代、社会、民族等改变而变化,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有多久,舞蹈艺术就有多久,从原始简单的自娱自乐表现形式到今天舞台、广场上的多样化表现,从5000年前的舞蹈表现雏形到汉唐舞蹈文化的发展,再到今天56个民族舞蹈的不同舞蹈形态,无不验证着今天的舞蹈艺术所承载并蕴含着的深刻文化底蕴。“传统舞蹈由于沉淀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其纯粹的‘风格展览’本身就有着文化的意味。”①当今正在发生着的舞蹈艺术教育过程,不仅仅是对受教育者的身体塑造、审美的培养,从某种意义和角度思考,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舞蹈艺术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制约与影响舞蹈艺术教育

不同文化机制影响着舞蹈艺术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实施过程。

远古时代的人类舞蹈表现,虽然没有今天这样先进的舞台技术、绚丽的舞美灯光、华丽的服饰设计、多样的舞蹈道具等为舞蹈作装饰,但是人们那种简单的踏地为节,以鼓为伴奏,集体表演的环舞形式,却也很好的表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与思想内涵。从中国历史中周代的“制礼作乐”与相应的教育机制,经历汉代“乐府”、唐代“梨园”、“教坊”时期,到近现代学制式的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彰显了不同时代与历史的文化对艺术教育的影响。然而,中国自古已有的“儒、道、释”三家精神的追求却始终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魏晋玄学的代表人阮籍的观点:不同时代的艺术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其内容与精神实质却没有改变。在这一点上,正像我们今天在舞蹈教学中所实践的民族民间舞、以身韵为依托的中国古典舞、以汉画像石、史料为依托的汉唐舞等,依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之中,不断的创新发展,然而却不失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

舞蹈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通过训练解决人体各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也为了培养各种技术技巧、舞姿,并通过训练有素的身体表现思想情感,实现艺术教育的功能性,舞蹈是对深层“文化”的“复活”,对艺术精神这种非语言文字的外显与解读,同时,更是对文化的创新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第3篇: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发扬;艺术教育

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不断的发展并变化着,它所体现的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会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无关个人情感,而是一个不以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作为文化艺术中的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也是世代人民所创造、所传播并表现他们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同时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涵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需要我们珍爱、继承和发扬。

谈到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就说明它有可发展的艺术价值,那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同时它有什么可发展的艺术价值。提起民间艺术我们都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农民、乡土文化、祭祀;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等内容。例如: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陶瓷器皿、竹木器皿;、印染花纹、刺绣、剪纸、织锦、年画、泥塑、皮影、木偶、花灯、风筝、版画等。也可以说民间美术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俗美术。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所存在的艺术价值。实际上不但是“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更是“实用”意义上的艺术,所以它不应被时代所取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下去。下面是我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关系的几方面阐述。

一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民间艺术与艺术教育关系中,艺术教育更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学习民间艺术所提升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民间艺术崇扬美善,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感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 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民间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这些民间艺术活动都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民间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艺术教育是这些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前民间艺术的传承是通过师徒、父子关系口口相传的传授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而学校的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系统,通过学校艺术教育与民间文化的连接,艺术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民间艺术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进行系统教授。 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加强热爱家乡的意识,对发扬地区文化,传播民间艺术有不可小视的价值。所以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当中,江苏大学较早的在民间艺术方面有所研究,在2002年,江苏大学成立了民间美术研究所,该研究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为宗旨,致力于民间美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绝活技艺融入到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各高校在教学中对民间美术保护和发展的认识会较好一些,但也有待于我们重新正确的认识民间艺术的传承在学校艺术术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

二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现代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许多的民间艺术都在逐渐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所谓“遗产”也正说明了这些艺术文化的传承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的年青人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所忽视,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科技社会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学校艺术教育把民间艺术对现代年青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学校艺术教育中介绍民间美术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反映出人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观察世界的特殊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保护与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提高认识多元文化的意识。同时,学校的艺术教育也是培养一批民间艺术爱好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继承和弘扬优秀民间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高校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担负起这一重任。

三 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是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发展途径

民间艺术做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它保持着物质与精神未分化之前的原始状态,包含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是要建立在丢失与变异的基础之上,而是要最高限度地保护其原有的面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艺术既要生存,也要有所突破和发展,从而去适应人们不断发展的精神和审美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在艺术教育中挖掘整理,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体制相结合生成更佳传播形式,使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命从而得以新发展,在这方面,高校可以利用艺术教育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地方局限性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的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调查,挖掘可开发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与民间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艺术内涵;学习创作具有符号性的作品,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现代文化联系起来,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民间的文艺活动是民间艺术集中展现的最大平台,一般都由群众自发组织、演出的节目,开展的活动,基本为当地有代表性且为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基本包含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地方戏曲、当地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学习研究这一地区民间艺术的最佳时机和最大平台。对于艺术教育工作的展开应充分利用到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对民间传统文化进全面的了解,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形成对某一艺术表现形式的改进和创作见解,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生活的有机融合。

所以,民间艺术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做出顺应潮流的改变,在学校艺术教育中要重视民间艺术的民族形式,继承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在不改变其原有面貌的同时,将其精华列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在继承的前提下去发展,去革新。同时,也要坚持民间艺术的开放性,积极应对文化变迁,努力加深同现代艺术教育的融合,广泛吸收优秀艺术的营养,使其不断得到发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恩寰,民间艺术教育 人民出版社, 2008

第4篇: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提升,一方面成人越来越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深刻明白缺乏对幼儿心理知识的学习,将无法对幼儿实施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这样的学习心态给幼儿的艺术教育研究以及幼儿艺术教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从另一方面看,各种现代儿童教育观念、儿童心理研究成果在给人们带来教育实惠的同时,也让人们迷失了方向。因此,廓清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不仅是对艺术教育工作的尊重,更是让我们能把握好幼儿的精神世界,促进幼儿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然而,目前人们对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还存在一些误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过分夸大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对幼儿艺术学习进行过度的智力开发。学习艺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学习成绩,致使很多人片面地强调艺术教育在智力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教师很少去思考应该怎样去教艺术,幼儿应该怎样去学艺术,也很少去思考艺术教育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层面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挥智力教育功能的。”[1] 这样,一些幼儿园大打艺术开发智能的招牌,声称可以通过艺术教育实现孩子智力的快速发展。而很多家长也把艺术教育视为开发孩子智力与提高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纷纷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幼儿园,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情感、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艺术教育培育,会导致孩子对艺术的冷漠甚至反感,而教师与家长所期待的艺术与智慧的交融也就不可能出现。因为,艺术教育开发幼儿智力的程度是有限的,智力提升所需要的理智、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的参与并不是艺术教育能满足的。这种过分渲染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育及艺术教育的影响是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

另一方面则突出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情感、意志、品德等对幼儿学习的作用,忽略了幼儿依赖智力因素所产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只有当幼儿从动员、强制、灌输的被动地位解放出来,处于一种对艺术的向往与渴求,以强烈的兴趣和迫切的期待,达到融自身的生命内容与艺术审美对象的状态时,他们才会感到自己进入了一种“自我实现”的境界。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非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目前,很多家庭和幼儿园都忽视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的现象,一是当前幼儿审美教学必须舍弃智力因素的影响。审美是幼儿艺术教学的根本,失去了审美品格的幼儿艺术教学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幼儿艺术教学。幼儿艺术教学强调审美本质并不是要舍弃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学的促进作用,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因此,人们在批判艺术教育中智育化倾向的时候,切不可把幼儿艺术教育中的智力因素一块舍弃,抹杀智力因素本应具有的重要作用。二是将幼儿艺术教育的智力因素与一般性智力因素无差别看待。以智力因素中的感知为例,就会有感知和审美感知的差别。“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加以整合作出的整体反映。”[2] 而“审美感知是客体的审美属性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人脑对客体各个部分的整体性心理反映”。[3] 显然,审美感知源于一般感知,但又不同于一般感知。因此,在幼儿艺术教学中,如果智力因素是以功利性而非审美的方式呈现,那么带来的后果将是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整体形象和细节感知的忽略。幼儿艺术教育中的智力因素如果不能满足幼儿对艺术美的心理发展需要,无疑会出现幼儿对艺术学习的偏差。从而失去了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所蕴含的主体审美探索创新的特点。

要走出以上误区,就必须正确认识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从认识过程看,智力因素指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从心理现象看,智力因素指心理过程的一般能力,非智力因素指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两者是心理现象的不同侧面,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得以形成和发展,同时又影响前者。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幼儿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同步发展的。首先,从幼儿对艺术美形式的把握上看,智力因素都对主体产生着作用。受过艺术教育的幼儿都能在艺术实践中,对绘画中的对称均衡感、音乐律动中的韵律感、文学作品中词句与段章结构的和谐完美感等有较好的体现。虽然他们不能为艺术作品进行风格方面的分类,但他们却能将作品形式审美属性融进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这说明他们在有意识地感知、注意、记忆与领悟的同时,也在无意识层面上通过兴趣、情感与艺术作品的多方面属性展开相互作用,表现了主体在审美、创美中的主动精神。这说明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产生的显性价值与非智力因素产生的隐性价值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其次,从幼儿的艺术创造力来看,它的发展水平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联系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探索儿童艺术创造力的奥秘时曾说到:“2~7期间,儿童逐步了解并开始掌握周围文化中的各种符号。此刻,他不仅能够直接了解世界,而且还能摄取多种符号形式(尤为突出的语言形式)并交流其对人和事物的认识……儿童会学着运用各种符号形式,从手势、整个的肢体运动到绘画、陶泥图像、数字和音乐。五六岁时,儿童已经不仅能够理解多种多样的符号形式,他们还能通过各种方式将其进行组合,令成年人惊叹不已。”[4] 可见,在儿童艺术创造的发展过程中,正是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发生着极其微妙和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了主体艺术创造力水平的提升。

第二,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决定着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而非智力因素制约着智力因素的发挥。一方面,没有智力因素的参与,幼儿艺术活动将无法有效进行,更无法进行艺术创造,而非智力因素也无用武之地。只有通过智力因素对主体的积极调动,艺术活动才能产生实际效果,起到艺术意识物化的作用。正如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5] 而非智力因素只有依托智力因素的展开,才能在幼儿艺术活动中转化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从而对幼儿艺术活动起到动力、定向、激励、维持、强化的作用,使幼儿的艺术才华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也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样在幼儿艺术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看到很多成人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要孩子背诗词、每天长时间拉琴、画画,用心良苦,然而,幼儿的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家长的这些手段虽然有助于幼儿艺术认识能力和艺术技能的提高,但却违背幼儿生理心理特点,使孩子感到单调乏味,最后半途而废。究其原因是没有调动和发挥儿童的非智力因素。“马克思曾说哲学家和搬运夫在智力方面没有很大差距。儿童智力也差不多,幼儿尤其如此。有些幼儿在艺术方面显得很有才华,不能不归功于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智力的同时,注意培养了他们各种非智力的个性品质。”[6] 可见,非智力因素始终伴随着智力活动过程,在它的渗透、配合、参与下,使智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成功。

幼儿艺术教育中既有精神活动性质,又有实践活动性质,既有内心的体验与构思,又有外部的传达和表现。从幼儿艺术教育和幼儿艺术实践的层面对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来看,我们反对过分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于幼儿艺术教育都同样重要,它们应是互相依存、彼此渗透的。幼儿应通过一种高级的艺术创造活动,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410100)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汪乃铭,钱峰.学前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美]霍华德·加德纳.艺术·心理·创造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第5篇: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师 综合艺术师资 培养模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改变,促使艺术教育本身不断向综合方向发展,形成了各艺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的趋势。不断建构多样性、立体式的课程与学习模式已成为国际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2000年以来,我国开始了一场全面深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新亮点,即在艺术教育改革中,增设了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亦称“综合艺术课程”。这门新课程带有21世纪国际艺术教育的特色,也充分说明了我国艺术教育内部正在进行更新调整。

当前高师艺术教育的任务是:从实践出发,思考如何适应时代与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实践新课程理念,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解决综合艺术课程实施中的各种问题,为基层输送合格的综合艺术教育师资。基于此,高师艺术教育应该不断调整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师资培养模式,更好地发挥教师教育的“母机”作用。

一、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在实施综合艺术课程的过程中,综合艺术课程、基层艺术师资现状与综合艺术师资培养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归根到底,这一矛盾不是简单的师资配套问题,而是由不同阶段教育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深层次的师资培养问题。高师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必然要参与我国艺术教育改革。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是高师艺术教育推动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1.高师艺术教育承担着培养艺术师资的任务。综合艺术课程是我国教育文化与世界多元的教育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不是简单地在基础教育的课表中增添一门课程,而是对高师艺术教育的挑战。教育系统内部只有自上而下地更新观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艺术教育的持续发展。高等师范院校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坚实后盾,它必然要与世界教育文化进行多层面的对话。在新的教育变革时期,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及时做出回应,以更好地推动国家艺术教育的发展。所以,构建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不仅是当前实施综合艺术教育的需要,更是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新任务。

2.综合艺术课程的师资匮乏。综合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即广泛利用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资源开展艺术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综合艺术课程表现出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这些艺术之间的联系与联通,是一种统合人的听、视、动、言语等器官和感觉的方式。总之,这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式上,均与传统艺术教学显著不同。但是,目前这门课程的师资力量匮乏,最直接的表现是:一线的艺术教师只能适应原来的单科艺术教学,在综合艺术教学中显示出诸多的教学能力缺陷。在综合艺术的教学中,师生双方不仅要注重艺术技艺表层的教学范式,更要注重艺术与文化、生活、情感等多领域之间的关系,注重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说,综合艺术教师需要有丰富的艺术体验,需要有通过艺术统合人的各种感觉并让人获得智慧的能力。综合艺术教师应该是兼具综合艺术能力、人文素养、创新教育能力的教师。目前,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所接受的都是单科艺术教学范式的师范教育,再加上多年来一直从事单科艺术教学,所以他们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经验、教师素养等都不能适应综合艺术课程的教学要求。

3.高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虽然我国的高师艺术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办学模式,但由于在教育理念、学科设置等方面与国际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我国高师艺术教育自我更新速度很慢,缺乏综合的学科结构,还属于单科艺术教学范式(美术、舞蹈或音乐专业)。这种课程结构很难使高师艺术教育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之间找到平衡点,削弱了艺术教育的人文内涵,所培养出来的仍然是适应单科艺术教学的师资人才。加之我国高师艺术教育对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需求关注不够,导致高师艺术教育很少能够从基层教育的角度出发审视自身的办学体制、办学方向等诸多问题,在师资培养上形成了供需不对称的尴尬局面。

二、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路

许多综合艺术教育发达的国家都拥有科学、人性化的艺术师资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构建师资培养模式的核心任务。我国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以形成一套充分体现我国艺术教育先进理念的综合艺术师资培养课程为标志的。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尝试优化传统的高师艺术教育单科设置的课程体系,使高师艺术教育具备培养综合艺术师资的功能,从而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

目前的高师艺术教育课程基本分为专业技能课程、艺术理论课程和教育理论课程。这三类课程能够满足培养综合艺术师资的需要,但在课程结构上,没有体现出综合艺术课程及综合艺术教育思想的特征;在课程组合上,没有使艺术学科与文化学科、教育学科形成“综合”系统。由此可见,我们只需要重塑传统课程形态,重组已有的课程资源。因此,重新优化单科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最大程度地改善单科艺术课程的内部结构,使其由线性结构变成网状综合结构,是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路之一。

本科教育的不断扩招,使得更多的艺术人才能够接受高等艺术教育。但是,急剧增加的艺术类毕业生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高师艺术教育同样也面临着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如果高师艺术教育能够关注综合艺术师资匮乏这一实际困难,转换办学思路,增强办学功能,那将能够给艺术师范类毕业生创造很大的就业空间,同时大大提高办学效益。

目前我国不少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专业正在进行管理层面上的重组,设置人文学院或者艺术学院。这种包含着学科整合、人力资源整合、教学管理优化的理念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正朝着综合的趋势发展。学科的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优化。这种整合发展过程为艺术教育课程资源重新配置奠定了基础,为优化单科艺术课程创造了可能。

总之,通过优化传统单科艺术课程体系,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三、优化高师单科艺术课程体系的原则

在优化传统单科艺术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使其在艺术技能与人文教育之间找到平衡,实现通过艺术联通人文与教育,成为培养未来教师艺术教育能力的课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强调文化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增强艺术教育的适应性。优化课程要以艺术本体内容的融合为基础,同时实现文化、情感、生活、教育四个领域的联通。这种人文性和艺术性的相互融通,能够使该课程充满活力,从而推动课程资源的重组,形成适应综合艺术教育的文化视野。

2.以培养综合艺术能力为核心,整合专业技能知识,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得到发展。优化课程要强调艺术是融听觉艺术、视觉艺术、戏剧艺术、舞蹈艺术、影视艺术等为一体的综合形态。艺术范围的扩大扩展了课程内容,进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知识与教育知识,使其艺术技能不断提高并获得综合艺术能力。

3.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艺术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思维能力和教育精神。重组后的高师艺术课程体系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和艺术创造力的开发。因此,这种学习过程将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艺术教育体验平台,使课程向更广阔的文化领域辐射。

4.强调教育技能课程的综合性,注重以多种形式培养教育技术,从而生成综合的教育能力。优化课程不仅要给予未来教师艺术技能和教学技能,还要使其具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等。这些教育能力是通过丰富的教育课程不断生成的,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能够最终使未来教师获得全面的教育技能。

四、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形态

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应该呈现出“综合”形态。

1.这种课程形态是培养未来教师艺术能力的土壤。具有“综合”形态的高师综合艺术课程体系能使艺术哲学与艺术各学科之间、艺术与教育之间、教育与文化之间实现最佳组合,形成一种互生、互补、持续发展的学科系统。进而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教师,并进一步推动具有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综合艺术课程的发展。

2.这种课程形态有利于培养综合艺术教师的教育能力。虽然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存在差异,但高等师范教育也是学生完善人格、培养创造力、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阶段。从受教育者自身来讲,其双重身份决定了高等师范教育不仅影响着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同时影响着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艺术学科课程容易使学生形成狭隘的文化视野,不利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具有“综合”形态的高师综合艺术课程体系则有利于未来艺术教师人文素养和艺术教育能力的全面发展。它能使学习者洞悉世间万物的彼此关联,继而对已有的经验进行重组,构建新的意义。它也能使学习者体验与理解艺术的真谛,从而获得强大的艺术教育能力。因此,高师综合艺术课程体系的生命力就在于其鲜明的“综合”形态。

3.这种课程形态是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如果将中国的教育发展放入当代的人文环境中去考察,那么由工业文化思维向综合文化思维的转变,已是教育形态转轨的趋势。显然,教师教育的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意味着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将面临新的文化选择,其自身应形成一种立体的、具有综合形态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教育的发展。

第6篇: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创新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现状

当前,各大高校以选修课、限选课等形式面向学生开设了不同艺术门类的公共艺术课程,并且进行了“学分制”管理。由于很多高校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课程体系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够规范、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评价不够全面、教学研究普遍落后等现象,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整体不高。就目前而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其他学科专业的发展相比,还处于明显落后的状态,这与国家倡导的大力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相适应的,因此,高校很有必要将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提上议事日程,尤其要加强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创新。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着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当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目标设计不够全面

在课程目标设计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普遍存在过于强调学生对于艺术领域知识的掌握,而对于学生综合知识结构、能力获得结构的培养则缺乏考虑,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语言、视觉、听觉等方面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艺术作品的想象力、创造力、评判力的培养有所忽视。

(二)课程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普遍存在内容覆盖面比较狭窄,过于强调艺术专业学科知识内容,缺乏对跨学科、跨文化教学内容重视和关注的现状,另有些教师的课程教学内容则以“大而全”为标准,每堂课教学内容的信息量都过大,因此导致教学内容松散,教学结构不紧。此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还应体现出地域性、民族性文化艺术的比重,但目前很少有高校开设的课程内容关注到这方面内容。

(三)教学方法运用不够恰当

在教学方法运用方面,大多比较单一,层次不多,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多仍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为主,有的教师过于强调一堂课的完美性,采用了形式色彩较浓的教学方法,但缺乏师生间思想的碰撞,所以课堂氛围显得不够生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为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了过于花哨但并不实用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课程评价体系方面,高校对学生公共艺术课程学习的评价大多采用讨论、作业、论文、考试等形式,仍偏重于传统的、简单的、粗糙的、片面的笔纸评价方式,所以很难准确地体现学生在艺术课程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与进步,也无法全面地反映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取得的收获。因此,陈旧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对学生艺术课程学习全方位的测量和评估,也偏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由此可见,高校亟须加强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创新方面的研究,以此不断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三、创新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

目前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为进一步有效推进工作,创新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已显得尤为重要,势在必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创新可通过因校制宜开设与拓展公共艺术课程、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公共艺术教育、完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等途径进行。

(一)因校制宜开设与拓展公共艺术课程

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创新必须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且要与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目标、艺术师资队伍、艺术教育硬件设施、学生的艺术素养等相适应。对于很多高校而言,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软、硬件条件都有待改善,如学生入学时的艺术素养普遍较低、公共艺术教育师资不足、艺术实践课教学所需排练场馆数量不够等,因此要根据学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因校制宜、循序渐进地开设与拓展公共艺术课程。以江苏某高校为例,该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件精神,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全校每年的公共艺术课程受众学生人数不低于8000人,在面向学生开齐8门“限定性公共艺术课程”如《艺术导论》《音乐鉴赏》《影视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书法鉴赏》等的基础上,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和学生实际需求拓展开设了若干“非限定性公共艺术课程”,如《剪纸艺术》《创意手绘》《陶艺制作》等课程,并将课程纳入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管理体系。尽管如此,由于该校专职艺术教师数量有限,纵观全校能从事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兼职师资也寥寥无几,为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方案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任务,有效拓展公共艺术课程学生的受众面,该校面向全体本科学生增加开设了由国内艺术教育专家主讲的艺术通识教育网络在线课程(尔雅课程),并将该课程规定为通识教育必选课,要求学生须在1~4学期内修满2个学分(2门课程)的艺术类通识课程。

(二)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

艺术教育对其他学科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在被其他学科教育影响着。其他学科知识向艺术教育的渗透与融合,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艺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受教育者变被动接纳为主动接受,从而实现寓教于乐。这也对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熟悉艺术学科知识,还要广泛学习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经过不断地探索与研究,部分艺术学科已逐渐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并建立起相对成熟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如有些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作为有益养分融入艺术教育教学之中,有些学科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引用到艺术教育教学中。以体育教学内容与音乐、舞蹈艺术教学内容的渗透、融合为例,体育教学中关于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的一些相关内容对于声乐、舞蹈教学大有裨益。“气息”一直以来都是声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声乐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融入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直观地对人类呼吸的方式和特点以及人体各个部位在发音时的具体状态有所了解,那么可以极大地提高师生在声乐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成效;如果舞蹈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恰如其分地向学生介绍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如人身体构造、生理机能等,那么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舞蹈动律、舞蹈训练技巧等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知识渗透、融合的意义非同一般,离开其他学科知识的支撑,师生们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或将陷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境地,如果艺术教育工作者对此无动于衷,那么艺术教育的发展将难以突破、创新。

(三)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公共艺术教育

所谓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地域文化具有独特性、传统性、多元性等基本属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要求高校要根据区域性、民族性特点开设特色艺术课程,目前高校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还处于探索试行阶段,可从以下三条途径加以推进。

1.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高校可充分挖掘当地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支撑和服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艺术馆等场所,聘请地方民间艺术大师走进课堂指导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地方特色文化的独特性、传统性和多元性,从而使公共艺术教育更“接地气”,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2.构建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艺术课程体系

高校可根据办学点的地方、环境特色进行统一综合规划,构建出代表性、和谐性、实用性强的地方文化艺术课程体系,凸显地方文化艺术特色,课程体系可包含文化课和实践课两大板块,文化课旨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实践课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艺术创作创新能力。

3.开设融地域文化与艺术教育为一体的课程

地方文化艺术课程应充满“乡土气息”且能恰如其分地与艺术教育融为一体,切不可作为“无关”的课程悬浮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之上,学校可适时聘请民间艺术家准确、充分地将源远流长的地方文化原汁原味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开设如《地方民间美术鉴赏》《地方音乐实践与研究》《地方戏曲实践与研究》等课程,地方文化依托于课程得以体现和流传且与公共艺术教育融为一体,这将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增添别具一格的生命力和色彩。

第7篇: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英国;艺术教育;一体化;创新能力

基于对艺术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公民跨文化理解力相关性的认识,英国政府高度重视学生艺术教育的发展,不断审视、挖掘艺术教育可能对学生未来生活带来的影响,构建了政府与社会、学校密切合作,课内与课外互为补充的大中小学艺术教育体系。

一、英国大中小学衔接有序的国家艺术课程框架

2014年出台的《英国国家课程框架文件》(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Framework Document),明确了英国小学至初中的9门基础课程――艺术与设计、公民、计算、设计与技术、外语、地理、历史、音乐和体育。除了与我国相似的音乐课外,英国没有“美术”的课程设置,取而代之的是“艺术与设计”和“设计与技术”课程。其中,“艺术与设计”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知识学习与技能的体验,创造工艺设计艺术作品,教学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平面设计、建筑、工艺、艺术史等多方面;“设计与技术”课程强调实践性,指导学生就过去和现在的设计与技术及其对生活的影响进行批判性评价,并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科学、工程、计算机及艺术等知识设计和制作产品,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这样的课程中,学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与社区、企业、博物馆、文化行业有效联系与配合,在真正的动手实践中接触到绘图、模板、切割、焊接、电路等各项实际生活中需要具备的技能,了解机械、纺织、建筑等多方面的基础材料和审美特质,掌握通过计算机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领域涉及能源、农业、食品、建筑、园艺、时尚等多个领域。《英国国家课程框架文件》甚至将“烹饪与营养学”也作为独立的一部分纳入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与设计”课程,认为烹饪是人类发挥创造力的伟大体现之一,健康的饮食和高超的烹饪技能能够让学生在当今及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充分反映了教育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到了高中阶段,艺术课程成为选修,除了基础教育阶段的3门必修课程外,艺术领域进一步扩展,“艺术”(包括艺术与设计、音乐、舞蹈、戏剧、新媒体艺术)、“设计与技术”、“人文”(包括地理和历史)、“现代外语”形成四大选修领域,学校必须向学生提供以上所涉领域中的至少一类课程。如果学生提出需求,学校则应该能提供这四大领域的任一门课程。

由于在英国基础教育中艺术课程与科学、数学、语言等共同归为基础课程,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学生在这样的艺术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的广度、接触社会的维度、对技能掌握的深度以及将所学技术应用于生活实践的程度均可以实现逐步递进,形成大中小学衔接有序的普通学校艺术课程结构。

二、国家层面设立多类艺术教育推广与合作组织

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是由政府拨款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促进英国文化、教育、国际关系的拓展和交流,承担着对外交流活动,以及包括艺术、教育在内的教育改革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英国文化协会目前在全球109个国家、200多座城市设有分部,共有7000多名员工,至今已成立81年,是根据英国皇家建立的慈善机构,政府核心拨款占机构年度收入的25%。2015年,英国政府对其拨款总额为7.81亿英镑。该协会设置了一系列艺术、教育、社会领域的项目,让世界更好地了解英国文化与创意。

英国创意文化与教育中心(Creativity Culture and Education,CCE)是英国文化协会的下设机构,负责开发与实施艺术教育创造力培养的各类项目,与英国教育部、艺术家、学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其现任执行长保罗・寇拉(Paul Collard)在2011年底参加在台湾中山大学举行的世界教育研究学会年会论坛接受采访时谈到,“英国政府统计,现在还在中小学念书的孩子,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60%都还没有‘诞生’。现在成人们锻炼孩子的特定工作能力,等到他们25岁时,特定工作却可能已经消失。当代社会,科技推陈出新,知识的生产与淘汰,以10倍于过往的速度发展;媒体网络信息爆炸,价值多元而混乱……全世界在面对一个完全无法‘准备’的未来都在期待传统教育体系该如何教导下一代。因此,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教育的核心和目的,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让他们未来有能力发明新工作。因为未来的世界不需要‘找工作’的人,但需要‘创造工作’的人。”这反应出英国教育部在培养未来合格公民方面体现出的高度责任心,是英国社会对人才创造能力培养的强烈呼吁。

创新伙伴关系项目(Creative Partnerships,CP)是CCE开发并实施的的项目之一,成功地将艺术、文化和创意方法带入课堂。CCE因该项目获得2011年卡塔尔世界教育创新峰会智慧奖。此项目支持包括艺术家、表演者、建筑师、多媒体开发人员和科学家在内的创意专业人士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前者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催化剂,如想象力、好奇心、纪律与合作、韧性等,见证了学校学生出勤率、成绩、通识教育、家长参与等各方面的有效改善,提高了学生对未来的信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艺术潜能。2002-2011年,创新伙伴关系项目的8000多个子项目成功惠及英格兰2700所学校,并优先考虑教育弱势社区,重点帮助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寻找改革的机遇,促进教育公平,让100多万名儿童和9万名教师从中获益。另外,CCE与德国、立陶宛、挪威、韩国、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广泛开展创新伙伴关系计划,主题涉及艺术类师资培训、艺术类教师交换、艺术家走近贫困地区学校等多个方面。

三、教育部拨专款为普通学校设立“艺术成就奖”

“艺术成就奖”(Artsmark Award)在英国艺术教育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英国普通中小学相当看重的荣誉和奖项。该奖项分为3个级别,分别为“艺术成就”基础奖、银奖和金奖。每个奖项的有效期为3年,获得低级别奖项的学校可以在3年以内继续申报高一级别奖项。“艺术成就奖”为政府提供了一个全面考察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评审体系,推动了学校与家庭、社会各文化组织等之间的联系。申请“艺术成就奖”的学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在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领域提供广泛的实践机会,必须保证学生在走近艺术家和走进艺术机构开展艺术实践方面拥有足够的课内外学时。

早在十多年前,英国国家创意和素质教育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Creative and Culture Education,NACCCE)便了《我们的未来:创造力、文化和教育》(All Our Futures: Creativity, Culture and Education)报告。该报告指出,国家需要从课程改革、师资培训、设立“艺术成就奖”等方面着手,并于2000年9月推动创造力教育相关活动,由政府拨款来奖励成功推广艺术教育与创意教学的大中小学校。该项活动至今已经延续了15年。

四、博物馆设立艺术教育部门,为艺术课堂搭建平台

英国是最早建立博物馆的国家之一,大英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早在1931年,英国教育委员会便了《博物馆与学校:公共博物馆与公共教育机构不断增加的合作可能性备忘录》(Museums and the Schools: Memorandum on the Possibility of Increased Co-operation Between Public Museums and Public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该备忘录展示了英国国内博物馆教育的发展状况,列举了一些国内及国外的优秀案例。1988年,英国 《国家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明确指出,学校课程可与博物馆教育相互连接。此后,博物馆开始配合国家课程标准“艺术与设计”课程的指标,针对不同学龄儿童分阶段制定活动手册,与学校各课程相连接,提供详实的参观指南供教师使用。新世纪以来,英国大多数的博物馆都设立博物馆教育部门,形成了博物馆与当地教育部门的常规、多样的合作模式。

以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为例,这家以设计艺术著称的博物馆与英国中小学“艺术与设计”课程非常契合,其官方网站上设有专门的学习板块。学习板块根据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不同阶段进行纵向分类,每一阶段均罗列出该阶段学生在参观前所需达到的知识储备能力和技巧水平,并设置出学生回校后需要重点完成的作业及学习目标。不同的区域详细对应不同阶段的展品、器具和材料,以及不同年龄层次的参观者可以开展的活动范围。例如,在小学阶段的“发现区域”(Discovery Areas),儿童可以在驻馆艺术家的指导下把玩一些艺术复制品、试穿各种道具服装,学习各种搭配的技巧并相互评论;到了中学阶段,则在小学基础上更加系统和专业,添加了更多的对艺术作品原作的欣赏、对画作历史背景的了解等,要求学生从交流和讨论中获得艺术与设计的灵感。除去常规的参观学习之外,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同时开设包括陶艺、视觉艺术、游戏设计等主题的工作室,学生们可以免费参观和参与制作。并且,该馆定期为中学团体举办特色时装设计展、装置艺术展等,邀请艺术家指导学生的绘画和设计练习。

五、政策与建议

一系列由英国政府支持推动的课程体系、项目、行动、计划,将艺术家、企业、社会、学校联动起来,形成良性互动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对发展艺术教育的意识,反映了英国教育界普遍倡导的艺术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理念,为我国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开拓了思路。

第一,英国艺术教育大中小学紧密衔接,序列清晰,评价体系健全。良好的基础教育为学生积累了较高艺术素养,进入高水平大学后,艺术课程列入大学人文课程体系,与科学教育一起为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通道。

第二,英国艺术课程着眼于未来与全球化竞争环境,关注创造力与新媒体技术紧密结合。未来职业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意型人才,当代工艺与设计、艺术与科学发展迅速,面对时代中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媒体在当代生活中以及艺术课程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教育管理部门需要联动相关学科力量迅速做出反应,进行艺术课程改革,加强教师培训。

第三,英国艺术课程强调学生直接的艺术感受和动手参与艺术实践的过程。艺术学习是学生认识社会、文化、生活、经济、环境的重要载体,应鼓励学生在校内外艺术课堂的探索、实践中发现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发现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并鼓励学生对文化事件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评价。

第四,政府教育机构应与文化机构开展长期的协同合作。教育管理机构要积极打造平台为学生拓展校外艺术课堂,充分地发挥社会资源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持续推动作用。

第8篇: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论文摘要: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也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将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新的焦点。

长期以来,河南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因基础相对薄弱,借鉴国内艺术教育试点院校的经验很有必要。实现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任务,其具体形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开设艺术课程,二是举办艺术讲座,三是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渠道和主要形式。开设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使用什么样的教材等问题,成为我们河南乃至全国许多普通高校开展艺术课程时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就是艺术课程的课程建设问题。全国试点院校在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方面已经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些院校的教学方式虽然各不相同,有多种形式,但它们仍有这样的总体特征:第一是结合本校的实际,包括在校学生的人文与艺术素质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要求方面的实际,也包括可以调动的教学资源方面的实际。第二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布局尽量合理并有侧重点,兼顾艺术教育中的认识与创造力的教育,使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与艺术实践都能获得提高。第三是保证所有本科生都能接受艺术教育。在教学组织方面要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学习艺术课程的机会。在教学管理方面对艺术课程执行相对应的成绩考核与学分管理,以督促学生接受艺术教育。这些试点院校除了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已逐步设置了艺术必修课或限制性选修课。这一点与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件精神是一致的。最后是开展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研究。

在教学中,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建立课程体系。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同样包含着基础、应用或实践,创造与拓展等相关联的层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是,艺术的门类很多,涉及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等。艺术课程授课类型又可以分为艺术理论教学、艺术欣赏教学、艺术技能训练、创作实践、表演实践等等。要求学生完成了练习与作业,有学生个人独立完成的,也有集体排练与合作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表现得丰富多彩,同时也是使各教学单位面临着如何建立适应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的难题。如艺术教育归口管理机构和教学研究部门不健全,尚缺少有效的规划和领导,艺术课程随意性大,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因此,课程建设的任务更加突出。

1999年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赏析)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已完成了发动与试点阶段。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13号),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发展。2006年教育部特制订了公共艺术《课程方案》,可以说从此进入了走向规范化地进行教学管理和科学地进行课程建设的新阶段。

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不是各高校有或没有艺术教育的问题,而是艺术教育的质量问题,完善艺术课程体系将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新的焦点。对普通高等学校与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中“三个层次”的探讨,不仅涉及一般课程体系所共有的先修或后续、基础与拓展等共性问题,更关系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定位问题。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普及上,同时使特长生有发展的空间。基于这个认识,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做法是为大一学生开设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艺术必修课或限制性选修课。这就保证了大学生能在低年级就普遍地接受必要的艺术基础教育。清华大学等院校还为各年级学生开设各种门类的任意性选修课,使学生的艺术视野、艺术思维与艺术技能进一步拓展。清华大学、兰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为特长生开设艺术辅修专业,使本校艺术课程形成完整的层次体系,更是走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课程建设的前列。这就是“三个层次”的模式。

第9篇: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艺术院校 体育教学 系统化

[作者简介]杨红伟(1965- ),男,四川成都人,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院校学生体育课教学。(四川 成都 61005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10-02

就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系统而言,拥有专业化系统化的教育教学平台,为培养艺术人才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但在艺术院校的教育教学系统中,相对艺术专业,其体育教学却有着鸡肋般的地位,这种尴尬一方面制约体育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没有真正为广大的艺术人才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培养其体育能力,也当然地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并从健康上缩短了其职业生涯,把体育教学系统化是当前艺术院校亟待加强的课题之一。

一、艺术院校体育教学系统化构建的必要性

根据当前艺术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体育课程基本上是按照教育部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开展,一是艺术专业大学生毕业考核需要,二是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等需要。由于艺术院校专业发展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直观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体育教学的分量,艺术院校学生对健康与个人体育能力对其个人能力的决定性被高度认同,使得艺术院校开始从学校教育系统化立场来强化体育教学。

1.艺术院校整体教育发展需要。艺术院校作为培养创造性艺术人才、艺术传播教育人才以及艺术评论等人才的院校,需要立足于更加雄厚的艺术基础,即鲜活的社会生活知识和各种学科的学习发展,从学校整体教育上来规划发展学校体育教学,不仅是开辟艺术发展的源泉,也为艺术人才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因而,其必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艺术发展的需要。艺术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对独立于其他专业,但由于艺术是出自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酝酿与创作,使艺术自身发展需要密切关注生活、深入生活,甚至创造艺术性的生活,因而,艺术院校从其自身艺术的创作与提升,都需要加强体育教学的系统化,才能真正系统化地为艺术发展提供营养。其次是艺术人才素质提升的需要。艺术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与艺术技术技能等,也要有强魄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等,这就需要学校整体系统化开展体育教学,一方面通过体育教学提高艺术人才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通过体育运动等保持与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灵感。

2.艺术院校体育教育特色的需要。艺术作为人类创造性活动的高度抽象表现,其本身即以特色而展现其独到的魅力,但作为艺术院校的体育教学而言,也需要与其艺术专业教育一样开展特色教育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为艺术院校艺术特色发展与提升做实践准备。在体育教学实践的特色从两个层次来展示:一个层次是艺术院校的体育教学特色。此特色是站在艺术院校教育教学的宏观角度,与全国其他普通高校的非体育专业教学比较而言,其体育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也在积极地通过体育教学为其艺术成长做好准备,即其体育教学是围绕着学生的艺术发展与未来职业需要而服务的,因而,在实践中会在不同的艺术专业上展现不同的侧重,如相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与美术专业的体育教学,则有着显著的区别。音乐专业的学生由于要练习乐器,因此体育教学开展的项目要避免伤及手指和上肢,不能开展台球、排球、篮球、体操等项目。而美术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坐姿时间太长,因此他们的体育项目多开展田径、球类项目。另一个层次是体育教学的艺术特色。作为在艺术院校开展的体育教学,其也会在学校艺术氛围的熏陶下,实现其自身的艺术特色发展之路。尤其是教师会在各专业艺术的感染中,把自己所任学科教育作为艺术性的提升,如体育课堂教学语言、体育技术技能传授方法、体育器材的运用与制作、体育服装的设计、体育项目的选择与融合等,都会做出创造性和针对性的艺术改进与提升,如在体育课堂准备活动阶段引入健美操动作等。

二、艺术院校体育教学系统化构建误区

艺术院校体育教学创新的实践,一直在不断进步中前行。但由于教师科研功利心、艺术院校教改的环境、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等限制,使艺术院校的体育教学并没有按照规划或初衷开展,使极个别教师或极个别学校陷入误区。

1.课堂教学代替学科系统化。课堂作为体育教学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实现载体,是其教学开展的主要阵地,作为高校的教改教研等,任何专业与学科都不能脱离课堂教学而实现,课堂教学既是体育教学系统化的起点,也是其成效检验的终点。然而,在实践中把单节体育课堂教学、单项目体育课堂教学与班级或院系体育课堂教学纵向开展作为系统化,显然是以偏概全。其常以两种形式表现:一种形式是课堂化代替系统化。在教学中往往以追求每节课的精致为宗旨,把每节课都上成经典课,既要突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要让学生在体育技术技能上有切实的收获,其每节课常以数据量化的学生体能指标,教师或学校问卷调研的满意程度为基本标准,达到预设的分数或比例即为合格或优秀等。但这种微观的精致并不代表就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系统化,反而走进了课堂代表系统的误区,最终表现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表演,且在学生日渐熟悉的套路中会消磨学生的兴趣与新鲜感。另一种形式是班级或院系化代替全校化。这种情况主要是把班级或院系看作学校体育的独立单位,尽管在体育教学中所采用的教材、教法与开展的教学内容相同,但没有把全校所有的班级与院系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部分来看待,实现整体统一、细节区别的教学。如针对舞蹈系与声乐系之间的体育教学,就要根据其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区别、学生体育能力的区别做出区别性的教学,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扬长补短。舞蹈专业对学生的柔韧性要求比较高,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要避免安排力量性训练,因为力量性训练会导致柔韧性降低。

2.学科偏离或脱离学校课程系统。艺术院校艺术专业教学的专业性,也无形中决定了其封闭性或排斥性,即所有的非学校艺术专业外的学科,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相对而言作为选修课或点缀性的学科而开展。艺术院校的体育教学,也因为其与艺术专业关系不密切,而在学校教育教学系统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体育学科成了艺术院校开足开齐课程与丰富学校校园生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装饰,在大学生就业考核的指挥棒下,各艺术院校当然地会以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为中心,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成为或者被隔离在外的学科,造成了学科偏离或脱离学校课堂体系的现象。一是体育教学没有纳入艺术人才素质培养内容,因为体育的专业性与艺术专业的专业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在专业理解上,体育教学在艺术院校中只能被作为一种考核性的科目或活跃学校氛围的学科而存在,既没有把体育作为一种艺术,也没有去积极地开发体育的艺术性,从艺术的发展上排斥一种艺术源泉,从艺术类型上制约了体育艺术的发展。甚至在某个时段内学校体育课会让位于学校专业课或其他学科的教学或学习等,导致其他专业的教师鄙视或排斥体育课,学生在学习上不重视。二是体育教学与艺术类课程相割裂,主要表现为相互之间交流少、借鉴少,尤其是艺术专业的课程,都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和寻求创新,相对其专业以外的学科,无论是专业发展上还是个人兴趣上都少有问津,甚至都害怕其他的专业或学科耽误了自己的时间。作为体育学科在一个非体育专业的学校中开展,显然与艺术专业的诸多学科相比难以突出。因而,艺术院校的体育教学只能靠体育教师与极个别校领导的强力坚持,才能真正谋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艺术院校体育教学系统化构建方法

要真正发挥体育教学对艺术院校艺术发展与艺术人才培养的积极能动作用,就必须立足于从学校整体发展的大局来寻求突破,即在把体育本身系统化的基础上,再把其纳入艺术院校课程的整体系统化中,真正在学校专业发展、人才培养与素质提升的层面,融入体育学科的相关内容,为各艺术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健康与激情动力。

1.学校整体课程系统化构建。尽管艺术院校会根据学校的发展、人才培养和艺术发展需要,对学校的艺术专业课程做出各种规划与计划等,但在学校整体教学规划中却缺乏一种系统化的构建,即不能把所有的艺术专业门类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计划,实现团队形式的特色发展,体育教学更因种种原因被排斥在计划之外。因而,要想开发体育的艺术潜力、体育对艺术专业发展的灵感激发与创造潜力,艺术院校就必须有全面科学的课程系统化构建。首先,学校整体规划所有专业课程教学,这种学校全局性的学科系统化构建,即在各艺术专业系统化的基础上,对学校艺术发展与艺术专业发展做出更宏观的系统化构建,实现学校系统化构建、专业系统化构建与学科教学系统化构建相结合,把专业、学科都纳入学校系统化的程序中,使其在整个系统中通过更加优化的整合,在相互借鉴、学习与融合中,实现更多的耦合与创新。其次,学校把体育教学艺术化开展。作为艺术院校的体育教学必须突出其特色,即学校要从有利于各专业艺术发展的角度与体育学科艺术发展的角度,积极地把体育教学艺术化,使其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学科项目上都增加艺术的元素,通过体育自身的积极创新与提升,来吸引各艺术专业的关注与兴趣,达成艺术专业积极地引进体育知识与技术技能元素,体育学科教学也创造性地寻求艺术特色上的突破。

2.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系统化构建。这种系统化的构建,既要有上述宏观的构想,也要有学校课程体系设置的具体的实施步骤。根据当前艺术院校与全国其他普通高校的实践,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切入:其一,融入学校艺术专业教学体系,即学校从专业课程设置上,把相关的体育学科根据专业院系学生的优势与不足来刻意设置。例如针对美术系学生长期坐姿等特点,体育课程把健美操、体操等项目作为其必修学科,在学科考核上与其专业实施同等的考核标准,以推动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其二,与艺术专业教学相呼应,艺术院校由于艺术专业设置的多样化,其体育系统化构建也要相应跟进。如相对不同的专业可以采取侧重不同的体育项目教学,一方面培养其职业发展中的终身体育意识,另一方面与其未来职业相结合培养其个性体育能力。例如,舞蹈专业的学生,由于其运动相对较多,就可以把那些相对安静、节奏慢的项目与其专业结合起来,帮助其恢复舞蹈训练的疲劳等。

四、结语

艺术院校的体育教学系统化构建,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即要以艺术专业的发展为核心,不能为了体育教学的系统化而迷失方向,把学科建设的重点走向体育教学重点化,也不能完全把体育教学艺术化,偏离其终身体育意识树立与体育能力培养的宗旨。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积极探索艺术教学融入体育元素,体育教学借鉴艺术元素,实现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玉玺,宋亚伟.体育教学管理系统化工程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