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金流量管理范文

现金流量管理精选(九篇)

现金流量管理

第1篇:现金流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管理;比率分析

一、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内容及目标

(一)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内容

1 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管理的概念。对于现金流量的定义,学术界存在着不同观点。经济学家张俊瑞认为:“现金流量通常是指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金流入及其净额。现金流人的主要来源是因销货或提供劳务收取的款项,也包括企业收回对外投资的货币金额、处置非流动资产收回的款项以及发行股票、公司债、从银行取得贷款所收入的现金等。”也有人认为:“所谓现金流量,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借助货币收支的交易活动,能动态地反映经济活动并对其起保障与控制作用的货币收支总量。”还有人认为:“现金流量又称现金流转或现金流动,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差量情况的总称。而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现金流量信息在协调各种财务关系、组织财务活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现金流量管理是指以现金流量作为管理的重心并兼顾收益,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而构筑的管理体系,是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在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所做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控制、信息传递与报告以及分析与评价。

2 现金流量管理的具体内容。通过了解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管理的定义,我们便可以了解现金流量管理的具体内容:既包括与现金预算的分工组织体系有关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安排及其实施的预测与计划系统和由收账系统、付账系统和调度系统构成的执行与控制系统,又包括借以报告一定时期终了母系统和各子系统综合运行最终结果的信息与报告系统以及对现金流量管理系统、现金预算执行情况和现金流量信息本身的分析与评价系统。由此可见,现金流量管理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系统。

(二)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目标

就企业而言,现金流量管理的基本目标是要确保企业有进行正常经营及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同时加强现金的流动性,提高其营运效率,使得企业在稳定发展中壮大实力,扩大规模。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具体目标如下:

1 积极筹集企业营运所需要的充足的现金流量。这是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最基本的目标。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及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导致企业融资困难,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自有资金成为非常重要的流动资金来源。这就进一步造成其货币资金短缺、筹资渠道狭窄,以内源融资为主。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鉴于目前存在的这种情况,为保障和鼓励企业的发展,各国都针对企业融资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我国政府相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于企业,自身要通过改善经营管理、规范财务制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来逐步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纳。要坚持诚实守信,提高资信度,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2 加强现金流量的营运管理,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企业应着重投资自身核心竞争能力项目的建设,夯实基础,避免盲目多元化发展,这是企业运用资金时要注意的问题。企业只有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定位好企业发展目标,合理运用资金,同时加强对现金、存货及应收账款等往来账的管理,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 创造企业价值。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它从企业所有者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目标。盈利是企业目标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目标,但企业目标不是“最大利润”,而是长期资本增值最大化。财务管理就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加强资金的管理、提高收益能力、创造企业价值。

二、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一)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关于现金流量管理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问题,当前我国财务理论界尚存在许多不同观点。我国财务学专家余绪缨教授认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运动,现金流动作为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过程(供、产、销)和主要方面(筹资、融资、投资、成本、费用发生、利润分配等)的全貌”。暨南大学胡玉明教授认为:“财务管理的对象是现金流量本身(以区别于作为管理会计对象的现金流量信息)。财务管理实质上就是对企业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安排”。北京商学院的王斌教授认为,“现金流转说是财务管理对象的本质描述”,“现金流转说是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定位”。

笔者认为,理解现金流量及其管理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时,首先不能将资金与现金混为一谈。因为现金管理只是对企业现金资产进行管理,而现金流量管理的对象则不仅仅限于现金资产,应是企业的整个资金运动,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现金管理只是现金流量管理的一部分。资金从其静态形式来看,一方面表现为各种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而非仅仅表现为现金)的占用,另一方面表现为各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取得来源;从其动态表现来看,资金循环与周转是以现金为起点,经历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等非现金形式,最终又转化为现金。显然,以现金概括这一过程过于牵强。此外,现金流量管理是对企业的全面管理,既涉及具体的管理,又有许多方面是抽象的,如价值评估、投资决策等。企业获得所需资金的方法并非仅依靠现金流入,还有获得供货商提供的信用、运用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取得资产所有权或使用权等。同理,企业运用资金也非仅现金流出的唯一途径,给予顾客信用亦为途径之一。现金流转顺畅是公司资金周转顺畅的主体内容,重视现金流量管理的企业,其资金周转也必定能在一个合理的轨道上运行。资金周转困难,从根本上看就是现金流转的凝滞和现金头寸的缺乏。“对现金,资金流转的监控与管理正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这代表了西方财务理论界对资金与现金的关系及其在理财中地位的认识。

因此,笔者认为,资金运动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现金流量是资金运动的实质。由此可见,现金流量管理处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

(二)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与其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是交织在一起的,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是不稳定的,这就造成企业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往往也不平衡。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平衡和最大限度的现金净流入,保持现金流量的通畅,就必须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适时地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组合配置。

1 对现金流量的反映可以增强企业决策的实效性。现金流量是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计量的,与实际资金运动相一致。由于权责发生制下计算的利润存在许多人为的因素,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采用现金流量信息来反映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偿债能力、资金周转情况,对于企业经营决策更具实效。

2 利用现金流量更有利于加强财务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实质是从现金到物质。又由物质到现金的过程,通过现金流量的管理,使企业的现金流动置于监控之下,有利于杜绝体外循环等弊端,控制现金的流入、流出,加强财务监控的力度。

3 现金流量状况更能体现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企业生存的主要威胁来自两个方面:(1)长期亏损、不能以收抵支。(2)资不抵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可见,企业兴衰的直接原因不在于利润,而是现金流量。

三、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流动性分析

流动性分析主要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根据资产负债表确定的流动比率虽然也能反映流动性,但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因为:作为流动资产主要成分的存货并不能很快转变为可偿债的现金;存货用成本计价不能反映变净现值;流动资产中的待摊费用也不能转变为现金;许多企业有大量的流动资产,但现金支付能力却很差,甚至无力偿债而破产清算。流动性指标主要有: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这里,本期的到期债务是指本期即将到期的长期债务和应付票据,通常这两种债务是不能展期的,必须如数偿还。该比值与同行业比较较高,则反映企业有较好的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现金债务总额比率越高,反映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如某企业的现金债务比为12%,则表明该企业最大的付息能力是12%,即利息高达12%时企业仍能按时付息;只要能按时付息,就能借新债还旧债,维持债务规模。

(二)获现能力分析

获取现金的能力是指企业经营现金净流人和投资资源的比值。它弥补了根据损益表上分析企业获利能力指标的不足,具有鲜明的客观性。投入资源可以是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净营运资金、净资产或普通股股数、股本等。分析指标是: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总额

该比率反映企业每一元销售收入中所能获得的现金,是考核企业经营活动效益的一个指标。该指标数越高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效益越好,也说明产品销售政策和收账政策较为严格,能保证货款的及时收回,经营现金流人大于流出。反之,则说明企业收账不力,不能及时收回货款,或者说明企业销售条件较为宽松。这样势必造成应收账款占用过大,影响企业偿债能力。

每股现金流量反映平均每股流通在外普通股票所占的现金流量,也反映企业为每普通股获取的现金流入量。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通常比每股盈利要高,因为每股盈利中已扣除了折旧。在计算该指标时应注意,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应与计算每股盈利中的普通股股数一致。如果企业的资本结构复杂,则应计算加权平均的普通股股数;如果企业的股本构成中包含有优先股,则指标分子中应先扣除优先股股利。每股现金流量能衡量企业某一会计年度对资本成本和股利的支付能力。在这方面,它比每股盈利指标更具有现实性,但在衡量企业盈利能力方面,每股现金流量不能取代每股盈利,因此,每股现金流量指标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一种补充性指标,与每股盈利指标结合,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三)财务弹性分析

财务弹性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需要的比率,现金流量超过需要,有剩余的现金,适应性就强。财务弹性指标主要包括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可以采用近5年的平均数据,该比率越大,说明资金自给率越高。达到1时,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扩充所需资金;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要靠外部融资来补充资金。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等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每股现金股利的比值,该比值越大。说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企业现金流量对于股利支付的保证程度也可用现金股利支付率来反映。

现金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额,现金净流量

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的保证程度越高;反之,则相反。所以股利支付率的高低,既是公司股利政策决策的依据,也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参考。

再投资比率则反映企业当期经营现金净流量是否足以支付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要的现金。

再投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

同样,该比率越高,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未来现金流量或利润的能力就越强;如果该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资本性支出所需的现金,除由经营活动提供以外,还包括外部筹措的资金。

(四)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获利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企业具有一定的现金支付能力。但是,企业一定期间内获得的利润并不代表企业真正具有偿债或支付能力。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企业利润表上反映的经营业绩很可观,但财务困难,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有些企业虽然利润表上反映的经营成果并不可观,但却有足够的偿付能力。这就需要从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是:

现金流量比率=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该指标是反映企业偿还到期债务能力大小的指标。这里的到期债务是指企业的流动负债与当年到期的长期债务之和。该指标数值越高,说明企业立即变现能力越强,企业随时可以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大。较之其他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来说,该指标更直接、更明了,更具现实性。不过,过高的比率虽然能保证企业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企业现金的获利能力较低,现金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该指标过低,会使企业陷于财务困境,支付能力不足,债务偿还缺乏保证。所以,该指标过高或过低都是不正常的情况,运用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比率指标时应结合行业的特点、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做进一步具体分析。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额),现金利息支出

该指标根据传统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利息杠杆比率变化而来,将借款含非现金项目的经营利润改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这样分子分母均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衡量基础,表明经营活动流人的现金是因支付利息所引起的现金流出的倍数。这一比率与同业水平相比,可反映企业变现能力及支付约定利息能力。

(五)盈利质量分析

盈利质量是企业公开报告收益与其经营业绩之间的离差程度。它是完整性、可靠性和可预测性的综合体现。盈利质量分析主要是分析会计收益和现金流量的比例关系。企业收益质量主要受到会计政策的变化和选择、收入和费用确认的时间、公司对自行列支成本的选择以及管理者的财务决策等因素的影响。分析指标是:

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应得现金 经营应得现金是指经营净收益与非付现费用之和。经营活动净收益=净收益一非经营收益。分析人员可以通过计算的营运指数对企业收益质量进行评价。有些项目如折旧、资产摊销、信用政策等虽不影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但会影响公司的损益,使当期会计收益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一致。但是两者应大体相近。因此,若营运指数大于或等于1,说明会计收益的收现能力较强,收益质量较好;若小于1,则说明会计收益可能受到人为操纵或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收益质量较差,有虚盈实亏的可能性,必须进一步分析会计方法或会计估计的影响。

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比,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创造或获取现金的能力。该指标数值越低,说明企业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越差,企业获取现金主要依赖于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的摊销、处置长期资产的损益、对外投资收益、存货及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的变动等等。而这些来源所获现金的能力往往不具备长期的稳定性。当比率小于1时,说明企业本期净利润中尚存在没有实现的现金收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导致破产,企业应采取相应的理财措施,改变企业的营销策略,提高企业的收益质量。

(六)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结构比分析。流入结构分析包括总流入结构和三项活动(经营、投资、筹资)流入的内部结构分析,分析现金流人的主要来源和途径。流出结构分析同理。流入流出比分析分为经营活动流入流出比、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经营活动流入流出比值应大于1,且越大越好;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若小于1,则表明公司处于扩张时期,若大于1则表明公司处于衰退期或减少投资期;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大于1,表明借款大于还款。

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该指标主要用于分析或估测企业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该比率临界值为1,即当现金流量比率小于或等于1时,可以作为判断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警兆信号。通过对沪深两市2002年被ST的50家上市公司2001年度的财务资料,以及2001年被ST的23家上市公司2000年的财务资料分别进行计算得知,50家ST公司现金流量比率平均为1.008,23家ST公司现金流量比率平均为0.97。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从整体看ST公司内部现金流结构存在严重问题。

四、企业加强现金流量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1 做好基础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的日清月结,做好企业与银行的对账工作及往来账的清理工作。强化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等级,做到诚实守信,规范经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银行等金融单位的联系和协作,利用商业信用形式进行融资,还要注意非商品交易产生的信用方式的运用。加强货款回收工作,对应收账款应有专人管理,确保没有“坏账”或尽可能最小,确保自有资金来源。管好用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随时了解企业现金流量、库存、销售、应收账款等。科学安排资金、有效运用资本、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使用效率是现金流量管理的基础管理工作。

2 编制现金预算,加强资金调控。现金预算是现金流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资金筹集能力弱,更应做好现金预算。通过现金预算,掌握现金流入、流出情况,及时补足余额,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保留适当的现金余额,对多余现金进行合理运用。

3 加强投资方案评价,积极防范投资风险。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相对小,抗风险能力弱,应立足于长期生存和发展,“练好”基本功,避免盲目多元化以分散财务,走专业化的核心竞争力道路。对投资方案的评价主要采用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用现金流量方法来选择投资方案更合理、准确。

第2篇:现金流量管理范文

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控制的措施。要增强企业管理层现金流管理控制意识;合理设置企业财务会计机构;正确运用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强化现金流量管理;强化企业投资管理,确保企业资金流动充足;加强现金流量循环过程管理,追求现金流量循环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现金流量管理;措施



现金流量,又称现金流转或现金流动,指企业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计价基础,在一定时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以及一定差量的总称。由于现金流量影响企业的流动性,流动性是对企业持有的现金数额及资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的描述,一个企业如果持有充足的现金,或者资产能够在短期内转化为现金,以便履行它的支付义务,则该企业具有流动性,另外,如果一个企业很容易从外部渠道取得现金,如银行贷款信用额度,也可称其为具有流动性。缺乏流动性,无论是临时的还是长期的,都意味着无力履行已到期的付款义务,企业可能延期支付,也可能采取诸如借款、发行股份或处置某些资产等紧急措施来偿还未付清的债务。缺乏流动性可能是临时的,但是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就会丧失诸如银行间资金融通等融资渠道,企业将陷入无力支付的境地。实际上,流动性问题是中小企业破产的主要原因,尽管他们中许多都是具有活力的。因此,管理当局应当建立一套现金流量的控制系统,以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

一、我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层对现金流量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受传统财务管理目标及我国企业考核体制的影响,多数企业财务管理仍以利润管理为核心,轻视现金流量管理,加之现金流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引入时间较短,对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运用水平不高且指导企业营运能力不强。

2、企业财务会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由于财务管理是一项管理活动,其重心在于决策,具有较强的弹性,而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对外提供会计报告,进行信息披露,是一项刚性工作。但很多企业仍将财务与会计二者合一,财务会计机构设置问题并没有引起普遍重视,很容易造成较为“刚性”的会计核算工作挤掉较为“弹性”的财务决策与资金管理工作。

3、现金流量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及缺乏有效管理

首先,在当前国内许多企业中,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由于对现金流量管理重视不够和技术因素,其现金流量预算大多较为粗放或者编制不科学,现金流量预算与企业实际业务经营严重脱节,预算只服务于短期或当前的经营目标,重视眼前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不一致,使得各期编制的预算衔接性差,造成预算调整跨度大,执行困难。其次,现金流量预算缺乏管理弹性,在编制方法的选择上,多数企业仍然选择传统的固定预算,定期预算等方法编制,所有的预算指标在执行过程中都保持不变,运行结束时将结果直接与预算指标进行比较。这种静态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业务量波动不大的企业。当企业销售量、价格和成本等因素变化较大时,静态预算指标则表现出盲目性、滞后性和缺乏弹性,难以成为考核和评价员工的有效基准。加之多数企业缺乏对现金流量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监督,对现金流预算的考核不严,可能导致现金流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4、投资不合理导致企业流动性差

流动性是对企业持有的现金数额及资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的描述,严重影响企业的支付能力。部分企业由于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短款长用,盲目投资现象严重,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方向不科学,使得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占很大比重,导致企业流动性差,对现金流造成很大冲击,严重的会使资金链条断裂,导致企业不能履行到期支付义务,使得企业破产。

5、现金流量循环不平衡

企业的现金流量循环模式一般为:

或: 

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在现金流量循环过程各环节中资金分配不平衡,一是购买原材料数量过大,不能及时完成产品生产,造成原材料积压,占用大量现金;二是产成品积压,产成品价值不能很快得以实现,收回现金,实现生产良性循环,三是应收款项余额过大,使现金发生沉淀,影响企业再生产。

二、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控制的措施

1、提高企业管理层现金流管理控制意识

由于企业的现金流转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现金充裕,就可以及时购入必要的材料物资和固定资产,及时支付工资、偿还债务、支付股利和利息;反之,轻则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重则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不仅仅要看盈亏状况,还要看现金流状况,树立“现金至尊”的财务管理理念。同时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及时总结企业现金流管理的经验,广泛宣传或现金流管理的指导意见,不断提高管理层现金流风险控制意识。

2、合理设置企业财务会计机构

美国很多大型企业采用总经理下的财务副总(财务总监)负责制,该组织形式下又分设财务部、会计部和内部审计部,财务与会计机构分设。财务部由财务长负责,内设资金组、信用管理组,分别负责资金预算、资金筹集及投资、顾客信用调查及坏账处理,会计部设有会计长,负责成本和利润计划,款项结算、税务处理、成本核算及会计信息披露等事项,由于财务会计机构的分设及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使资金管理得到有效监督和控制。因此,只有财务与会计分立,把会计部门设计成企业价值信息的处理中心,而财务部门设计成价值管理中心,负责资金的管理,这样才能有利于建立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强化现金流量管理。

3、合理确定现金流量预算目标,正确运用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强化现金流量管理

一是以企业实际经营目标为基础进行现金流量预算,把企业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各期预算前后衔接,避免现金流量预算的盲目性;二是在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上,采取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及先业务预算后现金流量预算的流程进行;同时,在预算编制方法上选择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比较优缺点,积极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动态管理。三是树立“考核与奖惩是现金预算的生命线”的观念,强化现金预算的刚性,提升现金预算的执行力,使现金预算落到实处。

4、强化企业投资管理,确保企业流动性充足

一是建立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流动性较差项目投资审批制度,对投资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严格控制投资风险;二是为投资项目选择适合的筹资方式,避免企业短款长用,资产负债率及企业融资成本过高,偿债压力过大,对现金流量造成很大影响。

5、加强现金流量循环过程管理,追求现金流量循环的动态平衡

一是企业应根据经营规模、不同发展阶段、资金盈利状况、市场的季节性影响、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对现金流量循环过程各环节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其各保持一定的比例,保证现金流量循环的顺畅;二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尽快实现产品销售,缩短存货周期;同时,加强对企业客户的信用分析,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信用政策,缩短应收账款周期,加快资金的流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管理。

总之,由于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始终贯穿于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就像血液之于人体一样,所以企业要想良性生存,健康发展,就必须强化和依赖于有效的现金流量管理,适时对企业资源进行组合配置。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英国皇家银行学会.现金流量管理.刘霄伦主译.中信出版社,2002.5.1.

第3篇:现金流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院 现金流量 考验 方法

一、医院现金流量管理面临的考验

(一)医院的现金流量严重受到药品收支分行的政策的影响

根据国家规定,医院药品收支的结余首先要上交到卫生部门,卫生部门将药品结余统一存放到财政社会基金账户中去,经过考核后由卫生部门整体安排,统一发放,这就导致了医院取得的现金流量处于冻结状态。在医院的实际财务工作中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医院按照国家的政策对药品实行了比成本价格要低的统一定价,但是财政补贴却日益下降、药品结余医院留不住,使得医院的亏损长期得不到弥补,这就影响了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的脚步;此外,很多医院为了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和市场上的竞争力,弥补资金缺口,大量地引进医疗设备。我们不否认一些医疗设备的引用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院的档次和声誉,让检查结果更加精准,使得医疗人员的工作得到有效帮助,但是如果医院规模不够大,病人不够多,医院大量的引入医疗设备只会造成设备的浪费,医院花大量的资金购买的设备难以取得客观的经济利益,最终导致医院的现金流量受到限制。

(二)我国的医疗保障体制对医院的现金流量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医疗保险的改革,百姓看病报销的比例相对来说提高许多,离退休工作人员和公务员还具备医疗补助资格,虽然百姓的报销费用、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和公务员的补助费用能够全额返还给医院,但是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期。这就使得医院当前的营业收入和现金流量经常出现严重不匹配、不对等的情况,而医院在正常的运营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购买药品的医疗用品、支付水电费用和通讯费用等,这时候医院就会陷入到两难的境地;另外,由于意外伤害或者交通事故被送到医院的病人,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和人道主义精神,这样的病人可以在不缴纳相关治疗金额就入院治疗,这些伤者事出突然,身上可能没有可以证明其身份的证件,或者肇事者和患者之间达成协议进行私了,而事后肇事者又无力支付医疗费用,伤者或者肇事者会在出院之后欠账、讨账,医院没有条件去追缴这部分的欠款;此外,医院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坏账计提没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只是笼统大致而计。按照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三甲医院应该按照医院年末应收账款的4%计提坏账准备,而那些3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医疗款项应该报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确认无法收回的,冲抵坏账准备,但是医院大多只是账面等级,催缴不及时,坏账计提不准确,应收账款得不到准确的管理。

二、加强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方法

(一)医院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现金流量体系

医院财务人员应该认真解析现金流量管理的理论知识,为了医院的现金流量管理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系统。医院在业务收支、设备购置、上级财政拨款和存货占用上要有明确的计划,为了医院现金流量的最少流出和最大流入而规划。现金流量的预算制度应该被确立下来,并涵盖医疗、行政和后勤的方方面面中去。制定出的现金流量预算要严格执行,预算外的现金流量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和批准,医院的实际经济效益是衡量员工的工资和药品采购资金花费的标准,财务部门应该进行现金流量岗位责任制的改革,每天都要进行现金流量的核算,建立现金流量日报表。

(二)医院应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根据病人的病况和经济情况,医院可以要求病人支付不同类型的押金。为了防止病人欠账、套帐,有一些医院建立了每日清单的核算方式,把病人每天的医疗费用打印出来,让病人知道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哪里,并要求病人在每日清单上签字确认,一旦病人在医院预存的资金不够支付费用,就只维持基本治疗,不再用药。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金的回收和坏账的可能,但是对医院的声誉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另外医院的内部管理制度应该为降低坏账的可能做出准备,入院时应该对病人进行详细的登记和核查,核对病人的身份,结算人员和临床医疗人员应该随时对病人的费用情况进行关注,一旦病人存在预存款不足的情况,立即提醒并催缴。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其专业素质和医疗水准,在实际工作中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以防止给病人不交医疗费用的契机和借口。

(三)医院应该谨慎投资和融资,加强资金管理

医院在融资时应该选取恰当的融资规模,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契机进行融资,让融资能够为医院的现金流量带来正面的促进作用,对于资金的来源,医院应该认真核实其来源的正规性和合法性,以最小的融资成本换取最大的融资收益。医院决定进行某些大型医疗设备的应该仔细进行项目可行性的他探讨,根据现金流量计算规则认真估算现金流量净流量,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苏浩然 吴新莉.医院现金流量的状态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4

[2]贾挺.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7

第4篇:现金流量管理范文

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银行存款”(借方)、“主营业务收入”(现销收入)(贷方)以及“应交税金——成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方),反映为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和销项税额的增加。由于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通常既包括本期现销收入,也包括本期赊销收入,本期赊销反映为应收款的增加,没有现金流入,因此,要计算本期现销的现金流入量,就应从“主营业务收入”和“销项税额”的总和中减去应收账款的增加额和应收票据的增加额。应做调整分录如下(可称为基本调整分录):

借: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增加额

应收票据增加额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销项税额

(2)前期赊销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银行存款(借方)、应收账款(贷方)及应收票据(贷方)。这部分现金流入反映为应收款的减少。做调整分录时,应在基本调整分录中增加此项现金流入量,故此项应收账款的减少额和应收票据的减少额应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

(3)本期预收现金,后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银行存款(借方)、预收账款(贷方)。这部分现金流入反映为预收账款的增加。做调整分录时,应在基本调整分录中增加此项现金流入量,故此项预收账款的增加额应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

(4)扣除本期发生销货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主营业务收入(借方)、销项税额(借方)、银行存款(贷方)。做调整分录时,该项销货退回支付的现金应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主营业务收入”和“销项税额”的总和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

(5)本期销售材料、代购代销本期收到的现金。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银行存款(借方)、其他业务收入(现销收入)(贷方)、销项税额(贷方)。这部分现金流入反映为其他业务收入的增加和销项税额的增加。做调整分录时,应在基本调整分录中增加此项现金流入量,故此项其他业务收入的增加额和销项税额的增加额应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对于本期赊销材料和前期赊销材料本期收到现金的处理,其原理与商品赊销相同。

除上述调整之外,还有一些特殊事项需要调整:

(1)视同销售计算应交的销项税额,因其没有现金流入,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销项税额”的总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

(2)应收票据贴现息。通常所做的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财务费用——应收票据贴现息”,贷记“应收票据”。此分录中应收票据的减少额中有一部分没有现金流入量,即贴现息,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应收票据的减少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若上述分录中为贷记“财务费用——应收利息扣除贴现息后的余额”,此时,就应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加上这个余额(可从财务费用明细账中查出)。

(3)确认坏账损失。此时会计分录为: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确认坏账损失虽引起应收账款的减少,但没有现金流入量,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应收账款的减少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

(4)已确认的坏账损失本期收回而收到的现金。应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两笔分录合起来不会影响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变化,但有现金流入量,故应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加上此数额。

(5)补提坏账准备。应做会计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坏账准备”。若冲减坏账则做相反分录。此分录不涉及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增减变化,故不需调整。

(6)应收账款的减少与应付账款的减少的对冲。此项应收账款的减少额没有现金流入量,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应收账款的减少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

至此,可将调整分录汇总如下:

借:应收账款的减少与应付账款的减少的对冲

确认的坏账损失

应收票据贴现息

视同销售形成的销项税额

本期退货支付的现金

应收票据增加额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增加额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销项税额

预收账款增加额

应收票据减少额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少额

其他业务收入

已确认的坏账损失的收回

应收票据贴现时应收利息大于贴现息的余额

上述调整分录中会计科目的金额都是本期发生额,但是对于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科目,则可用其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之后的增减额来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调整分录中应收账款的金额是其账面余额,若应收账款的数额按扣除了坏账准备以后的净额表示,则上述汇总的调整分录变化如下:借方“确认的坏账损失”改为“补提的坏账准备”,不再贷记“已确认的坏账损失的收回”。

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1)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本期支付的现金(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为例,下同)。购买时,借记“原材料”(存货增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这部分现金流出反映为存货的增加和进项税额的增加。生产领用原材料时,借记“生产成本”(存货增加),贷记“原材料”(存货减少);因此该环节存货的价值不变。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累计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以下简称工费)增加了存货的价值,但不论其有无现金流出,都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无关,故应从存货的价值或其转化的价值中扣除。若全部形成了产成品,则增值后的存货价值不变。

若产成品全都没有卖出去,则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借:进项税额

存货增加额

贷: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工费

若产成品全都卖出去了,则编制的调整分录如下:

借:进项税额

主营业务成本(现购支出)

贷: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第5篇:现金流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现金流量分析;资金管理;效益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单位在一定时期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动态状况的报表。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共同构成经济体财务报告的主体,现金流量表的信息又结合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相关内容,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支出等会计要素进行整合与调整后反映的单位在经营、投资和筹资过程中现金流入与流出。现金流量表弥补了资产负债和损益表信息量的不足,它概括反映了单位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入流出的影响。以现金流量表作为分析工具,可以用于判断一个单位清偿债务的能力和生存、发展的能力。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可以获取更为丰富的财务综合信息,从现金流量的视点与角度对单位财务、资金及经营状况进行评估、研究与分析,有利于理清单位的资金供应、使用及需求的状况;有利于统筹资金的调度、筹集与使用,改善资金状况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资金管理的效益。

一、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是通过对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信息进行的梳理、整合,从而产生的对单位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更为准确、丰富的认识,以便为单位进一步完善运营方式、提升资金管理效益提供依据和解决的方案。

(一)通过分析经营活动中的现金净流入,评估单位的收益质量

一个正常经营的单位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必须伴随现金收益的实现,这是单位得以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表现在现金流量表中就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单位的现金流量表中所反映的现金流入、流出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而损益表中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因此现金净流入与净利润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数额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一点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过程中就可以得到十分准确的解读:现金流量表中经济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或流出的计算是以当期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成本为基础,将其从权责发生制口径通过调整与之关联的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存货科目的变动情况而转化为收付实现制口径的。经济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当期实现了现金入账的财务净收益。由此可见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净流量所反映的经济内涵比损益表中净利润更具有实际的意义,通过对现金流量和净利润的比较分析,可以对收益的质量做出更为实用和客观的评价。

(二)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各类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评估单位的经营状况

现金流量表是将单位的经济活动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三个领域来反映其产生现金流的能力,通过现金流量表及其他财务信息,可以分析企业未来获取或支付现金的能力。因此现金流量表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单位经营是否健康的信息。对于一般的单位来说,其经营关注的重心应当是经营活动所能带来的现金净流入的能力,因为这是其主营业务,而投资活动带来的现金净流入,是其运用资金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是以该单位充裕的资金为前提的。如果一个单位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持续为净流出,单位总体现金流量的平衡是通过筹资方式产生的现金流入来维持,而通过筹资渠道筹得资金,从本期现金流量表中反映为现金流入,但却意味着未来偿还时必然会体现现金流出。这就给该单位的经营状况提出了一个警示:这个单位运用其经济资源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较弱,从长期来看可能存在无法维持正常现金流的情况,必须尽快调整经营策略、改善经营状况。

(三)通过分析对现金流量财务比率,评估单位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现金流量的财务比率分析是通过计算现金流量表中的特定信息与不同类别,但有一定依存关系的财务报表数据之间的比例,反映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例如:现金流动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总额)等。现金流量的财务比率分析可以实现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信息的融汇和有机的整合,从而揭示它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现金流量的财务比率分析可以从流动性比率分析、偿债能力比率分析、资本支出能力比率分析和获利能力比率分析反映单位的资产流动情况、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状况。从现金流和财务收益、资产状况等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梳理、研究,从而对单位未来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做出更可靠、更稳健的评价。

二、以优化现金流为出发点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可以找到经济体经济业务运行的一定规律,从而资金的需求、流向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合理调配、组合,帮助单位的有限资金实现有计划、有目标的统筹安排与合理使用。

(一)以现金流入为基点,多渠道、多层面促进现金持续流入,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1.强化结算环节的管理,采取多种方式确保销售实现及时、足额的现金流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销售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销售,款项的现金流入才是销售的最终实现。因此单位对此不仅在数量而且在时效上都是有要求和预期的。一般情况下,各单位都会制定比较详尽的销售款回收考核制度,以责任到人的方式确保款项的及时足额到账,但是这样的举措对于用户具有较强话语权的行业或市场的状况下,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为了促进现金流入,可以引入客户支付状况与销售价格相关联的信用销售管理体系,刺激和引导用户积极主动地支付款项,从而实现单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例如根据销售方的经营策略、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成本等因素,综合测算出针对不同付款周期的价格政策,付款的周期越短价格越优惠,反之付款周期长,则要为此支付相对高昂的产品价格。这样就将销售价格与支付周期有效地结合起来,买方在明确付款周期与成本密切相关的前提下,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而言,会采取及时或者提前结算支付的策略。这样就实现了购买方降低成本、销售方尽快回笼资金及时地、有计划地实现现金流入的双赢的局面。同时也可以为一些不良的销售债权的催收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参照和洽商的空间。减少资金在往来款项上的沉淀,加速周转、降低销售和财务风险,提升资金使用效益。2.从加强应收账款结算的角度,采取有区别的个性化策略,稳定现金流入。在实现销售的同时,就伴随着应收账款的产生和确认,已实现的销售收入能否在当期表达为现金流入在很大程度上与应收账款是否可以及时回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成为影响单位现金流的重要因素,必须强化对应收账款账期与回收状况的管理,针对不同单位和业务的特点对应收账款进行甄别、分类,并根据分类情况进行细化分析,必要的时候追溯账款形成的来龙去脉,理清头绪、找准催收的突破口和关键节点。例如:以应收账款数量进行分类,按照重要性的原则,对于欠账数额大、份额高的债务人要予以重视,加大催收的力度;以应收账款账龄进行分类,按照谨慎性原则,账龄长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可能性大,应采取必要措施避免产生账龄长的应收账款;以应收账款债务人与单位合作的关联度进行分类,在维护重要性客户的同时关注应收账款的账期和款项的及时回收。针对不同的应收账款的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的催收策略和方式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回收效果。通过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可以完善和强化销售业绩的最终完成,减少或有坏账损失的形成,实现现金流入,也能够保证单位的经营活动中拥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3.从推进预收账款销售、开发现金流入的角度,促进现金在销售过程之初的流入与沉淀。预收账款销售是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交易发生之前预先实现现金流入的销售。它是在运营过程中占用买方资金进行周转的经营方式,可以带给销售方充足的现金流和一定量的资金沉淀,既在确保了现金的足额,同时在流入的时间节点上也优于常规的销售,为销售方的资金安排、规划和使用提供了极大的运作空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筹资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在一般服务行业以预存资金作为结算前提的销售,往往是将客户预存资金的额度与销售方提供的销售折让密切关联的,例如大多数的服务行业以消费者预购消费金额的方式进行服务项目的营销,预购的消费金额越高,可以得到的销售折让越高,从而吸引消费者预存尽可能多的资金以换取价格的优惠,从现金流量的角度来看是以现金流入数量在一定范围的减少来换取现金流入时间的提前。在一些特殊的服务行业以医疗机构为例,患者预存资金的额度与医疗机构提供的价格之间并不产生任何的关联,从现金流量的角度来看是现金流入的期间有所提前,但是现金流入数量并不会减少;医疗机构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方式,其前提是患者须在诊疗卡中预存一定的资金,在诊疗的过程中所有的检查、诊断、治疗和配药的环节无需逐次交费结算,而是在诊疗卡中划转、核减预存款,患者只需在离开医院的时候一并打印票据实现结算,对于不需要票据的患者这一步骤也可以省略,这样就大大方便了患者,减少了每个诊疗环节都必须往返于结算收费窗口的麻烦。对患者而言为了诊疗顺畅、划转成功,必须保证诊疗卡的预存款中余额充足;对于医疗机构则是从患者开通诊疗卡到续存的过程就是不断的现金流入的过程。由于诊疗卡的便利,许多患者都会选择保留诊疗卡长期使用,这样每张诊疗卡中剩余的预存款在其存续期间内是沉淀在医疗机构的,这种新的结算方式与原本窗口按次缴费的结算方式相比,既提前流入了现金,也实现了现金流入数额的增加,帮助医疗机构构建了一条新的无成本的资金来源渠道,对医疗机构更加有效地调配和使用资金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目前方兴未艾的共享经济运营模式,也是基于以预存资金作为结算的销售方式,以共享单车为例,消费者想要取得骑行共享单车的权利,必须先预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对于共享单车的经营方而言,当所有的消费者签约并预存保证金时,就实现了现金流入,同时根据规则这部分流入的现金基本上可以相对稳定地、较为长期地在经营方留存、使用。经营方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次性地实现甚至是超额地实现了当初的投资额现金流入,而这部分的现金流入形成了经营方无融资成本、可长期周转使用的资金来源。从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现金流在投资及资本运作中神奇的作用,也为我们从现金流的角度了解和分析不同的营销策略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题材和更加广阔的视角。

(二)从现金流出的环节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1.主动构建信誉体系,创造优惠的支付条件。支付购进货物或接受服务的款项是经济业务活动中的重要的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单位履行经济合同、承担交易责任的体现,同时也是单位现金流出的主要构成。在常规的购销业务过程中,款项支付的条件的经购销双方洽商约定的,一般情况下商品所有权的让渡或服务使用权的取得是以购买方将等额的货币资金的所有权转移到销售方为前提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交易及支付条件和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以信用为前提赊销已广泛被接受和应用,购进款项支付条件的优惠程度一方面取决于购销市场是买方与卖方谁享有更强的主导权,另一方面也与购进方的市场信誉度密切相关。良好的信誉度可以为单位带来更为优惠的支付条件,这在现金流的视角来看,可以实现现金流在时间上、数量上延后的、少量的分次流出,从而给予了买方资金调度上极大的空间,甚至可以直接避免发生筹资成本,在一定意义上,信誉不仅是单位的无形资产,还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有形收益。2.充分运用金融工具,以较少的资金成本带动支付的实现。在单位出现大额款项需要支付,同时可动用的现金并不充裕的时候,为了能够尽量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缓解面临的周转困局,可以充分利用金融机构的支付工具和金融产品,在与卖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既能满足卖方及时回笼资金的需求、同时又在较少的费用成本的前提下,实现资金的流动、维护单位的市场信誉。例如当单位账面暂时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兑付款项时,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和手续费,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卖方可以得到由银行签发的有一定承兑期间的汇票,卖方可以选择立即贴现或到期承兑以结清全部款项,实现了货款的回笼、现金流入;对单位而言,在一定期间内以一定量的现金和成本取得了短期资金流转的空间,维持了自身现金流的平稳。此外还有应收账款质押、应付账款保理等金融服务,无论从买方还是卖方均可以实现现金的流入,从而缓解资金周转和支付的压力。3.强化精细化管理,加速资金周转实现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对接。货物的购进或生产与销售既是单位经营的过程也是其现金流出与流入的过程,如果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在销售与购进或生产数量一致的条件下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是可以相对应流动,而不必占用更多的资金的。从这个角度分析,单位的库存货物越多、库存时间越长,会带来单位的现金流的流入小于流出,造成其资金沉淀在库存货物上,从而影响其资金的周转并削弱其盈利的能力。因此为了尽可能地保障单位的在一定阶段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对等与平衡,加速资金的周转、减少资金占用,应当强化精细化管理,实现销售与购进的实时对接、减少库存的积压,实现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对接和运行的流畅和持续。在另一层面上,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也是现金流出的组成部分,强化精细化管理通过减少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总量或单位产品所负担的费用支出的方式,也是能够实现现金净流入、提高效益的有效策略。现金流量表是将在期间状态下损益表中的经营收益与成本支出与时点状态下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情况相结合的财务报表,是综合反映单位现金流动状况的信息载体,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理清影响其现金流动的因素,无论是采取措施增加现金流入还是挖掘潜力减少现金流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单位保有足量的资金运营和发展。可以在经营活动中通过有效的运营策略实现尽可能多的现金净流入,依托自身的运营及资本运作实现投资和再发展,尽量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减少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从优化现金流的角度实现资金管理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6篇:现金流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现金流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概述

现金流量管理是一种管理体系,该体系在兼顾收益的同时以现金流量为管理的重心,是围绕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活动而构筑的,其管理是有丰富内容的一个系统。说起来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目标还是创造价值,但其理性目标并不是创造短暂的价值,而是持续的价值,具体的目标包括流动性、安全性、持续性、灵活性、效益型、效率性等许多方面。

相对于传统的利润指标,现金流量能更清楚的说明企业盈利的质量。因为现金流量计算营业利润时剔除了非经常性收益,这可以避免用增加非营业活动比如投资收益来操纵利润,而且现金流量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可以避免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增加赊销等方式调节利润,所以现金流量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可以使企业更注重现金流动速度,而不仅仅只重视利润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保持充足的现金流量,才能持续地生存发展。

二、目前我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虽然都认识到了现金流量的重要,但是现金流量管理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理论界,有关现金流量管理的成果极少,也因此造成了现金流量管理实践上的匮乏。我国企业的现金管理更加侧重的是事后的分析,而对事前的预测安排、事中的控制则很少涉及,另外由于我国企业的绩效考核大部分还是以利润为导向,所以现金流量的导向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大部分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严重被动和滞后。我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第一,我国企业总数的99%是中小企业,所以许多企业因为自身存在的缺陷导致融资困难,较难从金融机构贷款,因此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由资金,筹资渠道的狭窄导致了货币资金的短缺。一些企业在货币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会选择从民间融资,而融资杠杆的放大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增加资金风险。鉴于这种情况,国家在相继出台相应的政策对这一方面进行探索和规范。

第二,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重视现金流量管理,存在短期行为,只要有利润有市场就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分析,在投资决策前没考虑过自身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够支撑,造成现金的不合理流动,若投资失败,现金循环不畅就会导致企业资金困难。

第三,一些企业完全没有现金流量管理意识;比如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而使现金流量运转处于最大化使用状态,或者现金流量长期盲目无计划运转,还有一些企业只重视生产以及销售,而忽视财务现金流量管理,造成只重视短期效益而忽视内控,导致风险日益积累加大,任何一点小的挫折都可能使企业面临崩溃。

三、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意识

企业若缺乏现金流量管理方面的意识,不但会导致企业的核算不清晰,更容易致使企业出现发展方向上的失误。管理人员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也决定了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合理流动,所以尤其必须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要及时对其进行培训,要使其财务知识得到更新,现金流量风险管理意识得到提高。比如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战略投资时,应对资金的回收率、占有率等指标进行考虑,应尽可能使资金的使用成本降低。相关销售管理人员也应尽可能与供应商、客户进行良好沟通,降低坏账发生的概率,确保资金流动顺畅。企业管理人员还应及时根据变化的宏观环境,调整资金的使用策略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做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要做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基础工作首先是要保证对现金日记账以及银行日记账的日清月结,要及时做好与银行的对账工作以及与银行的往来账清理工作。企业应做到合法经营,应强化信用观念做到诚实守信,努力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企业还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作,注意非商品交易信用方式的运用或者通过商业信用的形式融资。企业应设置专人管理应收账款,以此加强货款的回收,尽可能使坏账的规模缩小以确保自有资金的来源。企业应管好资金并用活资金,应使企业库存现金、应收账款情况、销售现金流量情况得到及时反馈,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安排资金,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

(三)通过编制现金预算防范投资风险

企业现金预算可以说是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最为关键的内容。企业只有做好了现金预算,才可能掌握现金的流入流出情况,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保留适当的现金余额,才能及时补足余额,才能对多余闲置的现金进行合理的运用,才能选择更合理更科学准确的投资方案。比如一家企业在成立不久就接到一个大单,为了留住客户该企业接受了预付30%,并在活动结束后付清余下70%的付款方式,因为活动支出的费用是合同金额的60%,所以企业必须在活动中垫付30%的资金,因此随着活动的进行,企业逐渐陷入了财务危机,最后企业股东抵押房子取得贷款才堪堪渡过危机。由此可见,编制现金预算,制定现金流量表对现金的流入、流出以及盈缺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是现金流量管理非常关键的内容。

(四)建立及完善企业的现金流量考核指标体系

要加强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还应建立及完善企业的现金流量考核指标体系。比如要通过现金流量管理使企业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要通过持续的现金流量管理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充足及有效使用,可以设定流动性、获利性、收益质量、财务弹性等一系列财务分析指标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以此判断其是否正常。首先企业所持有的资产转化为现金能力可以通过流动性指标来体现,而流动性风险经常会导致一些企业破产,因为企业只有持有充足现金或者资产能及时转化为现金,才能及时履行企业的支付义务。其次收益质量指标可以用来表明企业所确认的账面收益中可实现的比例,反映了企业现金收益在企业可实现收益中所占比重的大小,这可以很好地衡量企业的利润质量。另外获利性、财务弹性指标可以说明企业能获得的现金用来维持或者扩大规模的能力。可以说,建立及完善企业的现金流量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周玉英.企业现金流量控制的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

[2]李新军.如何利用现金流量进行财务预警[J].财务与会计,2011(7).

第7篇:现金流量管理范文

1.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构成成分之一现金流量预算使企业制定战略计划时重点考虑的项目之一,也是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最主要的手段之一,现金流量预算也和企业的其他预算的联系紧密,对企业日后发展道路产生深远影响。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财务活动、资金的周转以及收支等都是制定现金流量预算的依据。根据现金流量预算总结出企业资金流转规律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运行。因此做好现金流量预算对合理预测企业日后现金走向,从而更好的控制现金流量,以及为企业的项目提供正确的决策方向等有着重要的作用。现金流量管理能客观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现金流量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收支,其通过企业会计运用收付实现制来进行记录和总结。因此现金流量的走向对于企业财务的调整政策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并且其可以对企业的整体价值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估,而不丧失评估的科学性,对企业的日后发展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现金流量管理是判断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依据企业运营中往往面对着很多的风险,这些风险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往往会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尤其是企业现金流量在管理和循环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是企业稳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企业会计应当重视对现金流量的管理,科学合理的制定现金流量表,为管理阶层提供客观的现金流量的周转信息,并促使其进行正确分析判断,从而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预测,及时规避风险。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核心企业日常周转的动力在于现金流量,没有现金的流入和流出企业难以运作下去,因此加强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工作,对企业的投资和融资乃至于企业日后的盈利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现金流量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工作为企业的运行提供有效的信息,现金流量表反映出企业整体的资金运作情况,为企业的某些项目的投资决策等提供了建议,在资金来源方面,现金净流量也能够反应企业的还债能力、资金管理能力和企业的支付能力,体现了企业的整体风貌。

二、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认知模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例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现金流量的定义,对现金流量表的制定进行统一的规划。可是某些企业并没有认真落实和学习国家新颁布的制度,没有充分认识到现金流量管理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重视不高,仅仅将其当作一项硬性的指标任务来完成,并没有深入分析现金流量表,也没有认识到现金流量表对企业发展的指导意义。例如现实中某些企业的现金流量账目混乱、数额造假等等,造成编制出来的现金流量表没有任何指导作用,从而阻碍了企业的科学发展。

2.管理方式单一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上是现金流动过程中依据时间进行记录管理的整体,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三者缺一不可。事前主要是指现金流量表的预测作用,事中主要起到如实记录现金流量以及控制现金流量的走向,事后主要是指对企业当期现金流进行合理的整合以及分析,为企业下期投资等提供建议。然而在某些企业中,往往重视事中管理而忽视了事前和事后的管理的重要作用,例如企业忽视事后分析,即便分析也仅是敷衍了事,没有认真对企业日后项目进行合理预测,因此阻碍其管理效果。

3.管理内容少现金流量反应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反应的是一个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因此其包含的内容广泛,因此,根据国家的会计制度,科学的现金流量管理非常系统和规范。实际上由于诸多企业会计职能的缺失或者对现金流量管理的忽视,管理工作浮于表层、内容非常少,例如针对于现金流量表,某些企业编制的内容只是简单的涉及到现金预算等,并没有如实的反应企业各项现金流的走向,更没有将现金流量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不严谨,管理内容少,对企业决策造成阻碍。

三、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措施

1.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的建设由于企业自负盈亏并且独立经营,为使企业自身良好发展,其更加需要科学的规划,而现金流量预算为企业规划提供了指导意义,弥补了规划不合理的漏洞。在日常经营中,企业需要做好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依据上一期的现金流向对日后的现金流量进行合理预测,从而为企业做出筹融资等相关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并且在应对风险角度上,通过现金流量表查找企业项目的漏洞,及时预测企业风险,从而进行规避。在维护企业利益角度上,根据现金流量表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进行合理安排有利于促使企业盈利,维护股东和投资者的权益。

2.提高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的提高有助于企业会计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防止财务部门懈怠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合理安排企业的投资项目,缩短现金流量循环的时间,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强化企业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从而增加企业经营效益。反之,企业对现金流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有助于管理者对企业投资项目盈利水平进行合理预测,从而淘汰盈利水平较低的投资项目,节约企业资源,最大加速现金流量的周转速度,减少企业的闲置资金,充分利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源,提高现金流量的盈利能力。

四、结语

第8篇:现金流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自2010年下半年度CPI指数不断创历史新高,我国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以来,央行多次提高准备金利率,银行“惜贷”与民间利率飙升并存,中小企业承受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增大。据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的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显示,各地中小企业资金状况恶劣,甚至出现集中倒闭的现象。从表面看,中小企业倒闭原因被认为是银行“惜贷”所造成的,但是其实不然,从许多中小企业倒闭案例分析来看,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过度负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及无法支付企业正常运营所需要的资金,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其实质是现金流量管理的不完善。因此,本文在此背景下,从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期望能对中小企业今后的发展出谋划策。

一、现金流量管理的目标

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为达到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报告和分析等手段,对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和数量进行的一种全面、系统的管理活动。其具体内容就是要加速现金流入、控制现金流出,并维持合理的现金日常持有量。也就是以现金流量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兼顾收益,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构筑的管理体系,是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在数量和时间安排上所做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控制、信息传递与报告以及分析与评价。

现金流量管理的目标是现金流量管理理论的基础,它制约着现金流量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其现金流量管理的根本目标都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为了实现这个根本目标,企业可以在现金流量管理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第一,中小企业要积极筹集企业营运所需要的现金;第二,要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第三,要坚守诚信,赢得银行的信任与支持。只有做好了这几方面的工作,才能逐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根本目标。

二、现金流量管理对中小企业的必要性

(一)现金流量信息具有优越性。现金流量信息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它能够表明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资金是否紧缺,企业偿付能力如何等。它可以作为评价企业当前及未来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标准,并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从而为其科学决策提供充分、有效的依据。

从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破产来看,其破产原因大多是因为筹资结构与投资结构失衡,从而导致企业现金流转出现危机而陷入绝境。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现金及现金流量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第一,现金流比利润更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收益质量。收益质量是指报告收益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如果收益能如实反映公司的业绩,则认为收益质量好;反之,则认为收益质量较差。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中小企业虽账面赢利颇丰,却因“有利润却无钱”而倒闭。这是因为账面利润与账面成本难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现金性收益与现金性支出,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收益质量。而现金流指标,则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收益质量,这也是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中小企业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的原因。

第二,现金流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在破产倒闭的中小企业中有很多是盈利情况非常好的企业。这些企业虽有大量的流动资产,但现金支付能力却很差,甚至无力偿债,最终破产清算。对于企业来讲,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企业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现金流指标在衡量企业偿债能力方面更加科学、合理、可靠。

(二)现金流量信息对中小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对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科学管理,直接影响着管理层以及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判断,甚至关系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第一,现金流量信息影响中小企业的生存质量。不言而喻,中小企业只有保证充足的现金,才能购买原材料、机器设备,支付工资及其他费用,从而进入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小企业要想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就必须有足够的现金支持运转。这就要求企业的现金流必须正常化、合理化,否则,企业将无法进行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

第二,现金流量信息反映中小企业的市场价值。现金流量信息不仅能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而且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投资价值,从而为其投资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债权人必须分析其偿债能力,如果仅仅根据流动比率和负债比率等指标,很难准确判断企业真正的偿债能力。而现金流量表中反映的现金流量,是企业实际的、并且可以立即用于偿还债务和其他支出的保证。因此,根据现金流量计算出的偿债能力指标,可以准确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从而真正反映企业的市场价值。

三、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现状

(一)盈利能力现状。评价一个企业的盈利质量,可以采用许多指标,但许多人都偏向于利用每股收益或者净利润指标,尤其是净利润。但这些指标会使企业注重短期利益,忽视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即现金流量。因此,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占企业盈利总额的比重,就成为衡量企业盈利质量的标准。通过查阅资料,不难发现我国中小企业的盈利质量不容乐观。经济活动现金净流量和净利润都大于0,并且比率大于等于1的企业数量很少,说明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充足的现金保证,有可能出现资金短缺。

(二)现金支付能力现状。在现金支付能力中,偿债能力尤为重要。而用现金流量来衡量和评价偿债能力,应当是最稳健、最能说明问题的。而相对于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是债务人更为关心的指标。现金流动比率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不难发现我国中小企业的自身短期偿债能力不容乐观,而且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四、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忽视现金流量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最直接、最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好坏的目标是能否形成企业的良性现金流,但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很少强调现金流的重要性,始终没有关注到良性现金流的问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流通资金和营运资金的管理尤为薄弱。每年平均约有1/3的中小企业经营活动会导致现金的净流出。为了弥补现金流的不足,中小企业不得不借助投资或举借新债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投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现金流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合理的投资决策。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战略眼光,进行投资决策时存在短视行为。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往往不考虑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企业自身实力能否支撑这一决策,从而导致了中小企业的投资收益较低,现金回笼量较小。这样投资项目一旦失败,大量的资金就成了沉没成本,增加了资金链条断裂的风险。

(三)筹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在筹资活动中现金流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融资方面存在风险。由于中小企业投资效益低及诚信度低等原因,深受银行歧视。所以,企业不得不把融资目光转向民间,通过抵押贷款、高利贷款、相互担保等手段获得流动资金,这样造成了企业流动资金不稳定。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风险。

五、加强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建议

针对中小企业在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认为,应该通过加强现金流量的日常管理和合理预测未来现金流量这两个方面来改善。

(一)加强现金流量的日常管理。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薄弱,导致了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针对该问题,本文建议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现金流量的日常管理:

1、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意识。第一,要认真对待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每月都应该编制现金流量表,不仅要做到事后分析,还要做到事中控制;第二,要提高财务及其他管理人员素质,使其真正认识到现金流量的重要性,而不是只注重利润,忽视现金流量信息。

2、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第一,要缩短应收账款回笼期。通常中小企业应收款及其他应收款数额非常巨大,针对这种情况,中小企业必须缩短应收账款的回笼期,可以通过现金折扣的方式促使买方尽早付款。要定期检查货款的回收进度,保证应收账款的尽早回收;第二,要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的职责。对应收款应有专人管理,查看账龄及形成原因,确保没有“坏账”或使其尽可能少。并且配备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做好对客户的信用状况事先分析,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管理,做到事中监控、事后收账。以达到既能维持客户关系,又能降低企业信用风险的目的。同时了解掌握企业现金流量、库存、销售、应收账款等信息,以彻底改变应收账款回收不利的局面;第三,不断更新对客户的信用政策。对于老客户,通过长时间的跟踪观察,对他们信用程度有深刻了解之后,采取不同的信用政策。对那些经常延迟付款的客户,应采取更加严格的信用政策。

3、获取银行信任。要做好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的日清月结,做好企业与银行的对账工作及往来账的清理工作。强化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等级,做到诚实守信,规范经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赢得银行的信任。

(二)合理预测未来现金流量。与管理历史现金流量相同,计划未来的现金流动性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许多公司失败的原因就是不良的现金流量管理。现金流量预测是现金流量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或机构以现金流量管理活动的历史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为基础,结合现金流量管理的要求和条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做出预计和测算的过程。这是做好现金流量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在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进行合理预测,能够为筹资、投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中小企业的经营净现金比率通常都比较低,说明中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风险较大。中小企业应该根据生产、销售、投资、还款等业务科学编制每年度的现金流量预算,合理安排资金的筹集方式、时间和金额,以减少财务风险。并且要确保企业在需要时有可供现金,能够发现多余现金,以便必要时将其投放到可以赚取满意回报的地方,还要能够在正常情况下识别出现金短缺,以便采取补救措施。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谷增军.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探讨[J].企业天地,2010.4.

[2]陈靖,杨海燕.浅析小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2.

第9篇:现金流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现金流量 问题 应对措施

一、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管理概述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策略

对于现金流量的定义,学术界存在着不同观点。经济学家张俊瑞认为现金流量通常是指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金流入及其净额。现金流量管理也就是指把现金流量作为企业管理的重心,围绕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而构筑的管理体系,是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在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所做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控制、信息传递与报告以及分析与评价。

(二)企业现金流量分析与考核

现金流量的分析一般是以现金流量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报表。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进行比较,比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销售回款良好,创现能力强。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结合企业目前的投资项目进行,不能简单地以现金净流入还是净流出来论优劣,而应建立完善的分析、评估与风险控制体系,在多个会计期间综合考虑,根据投资项目的性质和内容做好现金流量分析。

3、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企业的筹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越大,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也越大,但如果现金净流入量主要来自于企业吸收的权益性资本,则企业不仅不会面临过大的偿债压力,资金实力反而增强。

4、现金流量构成分析

现金流量的构成分析是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主要因素,应分别计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占现金总流入和流出的份额,掌握现金的主要流动方式,为企业建立完善、科学的现金流数据模型,使企业管理者能更好的了解企业现状,为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和依据。

(三)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1、重视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本要求

企业都有各自的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的现金流量特征也都各有不同,企业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现金流量分析来正确把握企业发展脉搏,发现企业存在问题,加速资金流动使企业始终健康、快速发展。

2、加强现金流量管理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过去评价企业的发展能力主要有收入、利润等指标,但是因为利润的计算方法能够被人为的操纵,另外有些企业减少产品开发研究费用来增加利润,这些费用的削减会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

3、加强现金流量管理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近些年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这就促使企业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重视调整产品的制作工艺,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要求,而加强现金流量管理能认清企业现金流的动向,加速资金向需要的地方流动,促进健康项目的发展,增强企业实力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现状

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体系构成主要包括三大内容:第一,现金流量管理的基本理论。该理论研究现金流量管理目标、管理原则、管理假设、管理环境等,是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第二,现金流量管理的应用理论。该理论可以划分为现金流量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报告和分析理论,它们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第三,特殊行业或特殊业务现金流量管理理论。现金流量管理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处于经常变动状态,同时也是充满风险的。

(二)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重视会计利润与营运业绩

按照现行准则收购企业资产(既包括固定资产也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全部计入投资活动支出。当收购资产中的应收账款产生现金回笼、存货实现现金销售时却“理所当然”地计入了经营活动收到的现金,另外拟收购的子公司或经营单位在收购完成前结清债务而在收购完成后债权陆续回收也可以提高收购公司的经营现金流。

2、满足监管的需要产生操纵动机

有企业年度经营利润主要来自权责发生制下应计利润的增加,缺乏现金支撑而现金流对企业信息披露和考核有重要作用,这就催生了人为操纵现金流的违法现象。

3、公司治理混乱

负债经营、负债不合理、治理混乱和监管处于"真空"状态、股东不了解企业的真实信息等情况发生必然导致企业长期亏损和持续经营性现金流出引发企业失败。

三、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基于现金流信息的财务分析

基于现金流量信息的财务分析可以从总量分析、结构分析、比率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

1、总量分析,通过有关现金流量总量指标的分析揭示有关信息,结合公司的经营情况、发展战略和财务政策对现金流量总量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

2、结构分析,分析企业个别现金流量之间、个别现金流量与总量之间、不同时间的现金流量之间、常规性现金流量与偶发性现金流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考察其现金流量的持续性。

3、比率分析,通过有关现金流量比率的分析,我们可以考察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平衡性、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现金流量管理及周转能力、资本支出和投资能力等。

(二)基于现金流信息的盈余质量分析

权责发生制是当今各国会计规范中较为通行的核算制度。但权责发生制也有较大的可操纵余地,可能通过调节应计项目来进行利润操纵,从而降低了盈余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因此,就需要对该公司盈余质量进行评估。

(三)基于现金流信息的风险预警

维持正常的偿债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旦无法清偿债务,将会直接导致企业破产。一般来说,传统的财务学运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相关数据来分析评价企业清偿债务的能力。

四、企业加强现金流量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一)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意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很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的知识严重缺乏,导致企业核算不清,可能误导企业发展方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加强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对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视程度,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二)编制现金预算,加强资金调控

现金预算是现金流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中小企业资金筹集能力弱,更应做好现金预算。通过现金预算,掌握现金流入、流出情况,及时补足余额,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保留适当的现金余额,对多余现金进行合理运用。

全方位的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现金流量的分析除了常用的比率分析方法外,企业还应该采取趋势分析、结构分析、差量分析等多种分析模式,甚至可以建立引入现金流量的杜邦财务分析系统,从而为改善现金流量管理提供有用信息。

(三)加强现金管理,及时编制企业现金流量表

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一环。现金流量表能够说明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人和流出的来龙去脉,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偿债能力支付股利的能力、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以及企业的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通过编制现金预算,可以及时了解企业未来一定时间内现金的预计流动情况,利用资金使用间歇时的闲置资金进行期限较短的投资,可产生良好的回报。

参考文献:

[1]何和平;论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运用 [J];商业研究;2002年11期

[2]李常青,管连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