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个人劳动小结范文

个人劳动小结精选(九篇)

个人劳动小结

第1篇:个人劳动小结范文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对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进程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经济社会全局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重庆市的一个基本市情特征。2000年,全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其中农村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占97%以上;总人口3091.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30.2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8.62%,尚有农村贫困人口140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5.8%,高于全国的2.8个百分点;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590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28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50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17.8:41.3:40.9。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逐步优化,但二、三产业层次不高、比重仍然偏低,特别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有限,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重庆市农村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在全国排名16位至19位,主要人均指标在全国排名21至23位;传统农业的烙印较深,“粮猪型”结构比重过高,多数农产品质量较差,非农产业发展缓慢,还没有摆脱“趋同型”的生产布局,“粗放型”的经营方式,“短链型”的生产模式,这在武陵山区和三峡库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大体为44:32:24,一产比重过大,二产水平很低,三产严重滞后;粮食和生猪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1.1%,主要农产品优质率仅为40%,商品率为42%,加工转化率为16%;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仅占农村从业人员的31.9%;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龙头企业总体实力较弱;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素质较差;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92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6276元,两者差距正逐渐扩大。全市城镇化水平仅33.09%,低于全国3个百分点,大多数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较为发达的城市和较为落后的农村同时并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比很多省市更明显、更典型。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是推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十五”战略目标的迫切要求。

(二)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

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有利于提高重庆市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全市人均耕地仅有0.77亩,农业人均耕地仅有1.0亩,一般以户为单位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经营成本高,效益低下,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外优质、低价农产品对重庆市农产品市场竞争构成威胁更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够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重庆市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升级。通过就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优化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以及副业结构,还可以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重庆市农业人口多,农业沉淀的劳动力多,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不可能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现代化进程将会受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将加速形成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是农村城镇化可以为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农村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目前,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725万人,单靠在农业、农村内部转移消化空间有限。加快农村城镇化,可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和范围,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从长远看还可以促进农民提高素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

五是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城镇是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城镇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等服务,及人才、技术支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的发展还可以满足农民消费需求层次提高的需要。

二、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2000年,重庆市有农业人口2430.20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1320.9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4.35%,全市现有耕地面积2374.8万亩,人均耕地仅0.77亩(统计数)。根据重庆市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按全国通用标准,农村劳动力人均耕作4亩计算,第一产业只需用劳动力608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达71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4%),若加上人口新增的13万劳动力,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725万人。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剩余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成为农民增收的障碍,也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目前,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就地转移和外出务工为主。21X)O年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在乡镇企业及市内二三产业就业的人数占44%,在市外就业人数占56%,其中长年性外出民工居多,占68.8%,季节性占32%;外出务工青年男性居多,占77%,女性占23%;务工者年龄在20至40岁居多,占73%,平均年龄约30岁;行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职业以工人、服务员居多,从事建筑业和工业的比例达61.5%,其次商业和其它行业占38.5%,大部分在私营企业务工,在国营单位务工人数非常少。近几年由于比较效益的下降,农民人均收人中来自农业收入的多数地方出现负增长,来自务工收入却在增加。根据调查,重庆农民外出打工收入约占农民纯收入的30%左右,这些收入为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和社会稳定注入了活力。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下面问题:

一是就业结构不合理。由于重庆市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特别是由于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以从事传统农业和本地从业为主,从事二、三产业和转移区域外就业为辅,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数比例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数量有限,这种劳动力就业不合理的状况,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任务十分繁重。

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处于盲目、自发阶段,缺乏有效的引导。外出流动人员大都呈散兵游勇,各自为阵,难以形成合力,缺乏有效引导;加上有关农民外出人员务工的相关权益保障政策法规不健全,农民维权意识弱,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差,无技术特长,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市场经济意识弱,转移难度大。

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介服务滞后。有关劳务输出的信息收集、传递、中介服务体系没有形成,造成信息不畅、工作不力、效益不高。

五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就业岗位少。目前重庆市乡镇企业正处于结构调整阶段,下岗分流压力大,交通、通讯、金融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六是由于青:比年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造成农村劳动力缺乏,给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地方存在部分土地摞荒和粗放经营。

(二)农村城镇化现状。近年来,重庆市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据统计,全市小城镇居民人均建筑据调查面积已达到21平方米,有水厂669个,日供水能力达63.95立方米,道路3150公里,建成区绿化面积达2837公顷,完成各类建设投资125亿元。小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大大增强,吸引了广大企业进镇和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聚居。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还重点探索、发展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如大足龙水镇、璧山璧城镇、万州区熊家镇等利用本地传统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建设专业市场,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地客户进场经营当地名优产品、小五金、皮鞋、建材,走工贸型小城镇发展路子。开县温泉镇、合川三汇镇等,利用丰富的煤、石灰石资源,走资源加工型小城镇的路子,带动了运输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繁荣了一方经济。奉节白帝城、渝北统景镇、大足宝顶镇等,利用本地的自然、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与旅游配套的餐饮服务业、宾馆娱乐业、交通运输业和手工艺品加工业,走旅游型发展的路子。石柱西沱镇、忠县石宝镇、丰都高家镇等,抓住库区移民搬迁机遇,把小城镇建设与移民搬迁有机结合,将本镇建设成为交通方便、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库区开发型小城镇。秀山雅江镇、合川二郎镇,利用与外省接壤的区位优势,巧打边贸牌,争取市场优势,走边贸型小城镇发展的路子。但由于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重庆市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城镇发展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城镇化总体水平低,小城镇数量少,分布不均。根据2000年底统计,全市有县城以下建制镇643个,集镇988个,县城关镇22个。建成区面积197平方公里,已有水厂669个,日供水能力达63.95万立方米,道路3150公里,镇区绿化覆盖面积达2837公顷,吸纳城镇就业人口11.4万人,积聚各类乡镇企业4万多个。2000年城镇化水平仅有33.09%(新口径),低于全国3个百分点,若扣除含城区则有余31个区县的城镇化率只有21.4%。平均每个镇辐射范围125平方公里,平均每个镇的间距在40—30公里,而且主要分布在渝西片区,在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城镇数量就更少,规模更小。

二是缺乏产业支撑,集聚人口规模少,辐射带动能力弱。目前除县城所在城镇人口数量在5万人以上,个别交通方便、区位优势突出的或靠近主城区的卫星城镇人口超过1万人以上外,多数城镇人口在3000—500O人左右,还没有形成基本规模数量标准。小城镇人口规模过小,城镇产业发育缓慢,经济集聚功能差,公共基础设施的规模效益难以发挥。

三是小城镇的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不完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国家有关建设小城镇的建成区平均建设规模标准为4.15平方公里,镇建成区每平方公里容纳常住人口4876人,而重庆市大部分小城镇目前均未达到这一水平,平均建设规模只有0.3平方公里,平均每个镇积聚人口只有4000人左右?相当部分小城镇供水、供电、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较差,难以达到应有的集聚规模。

四是农村城镇化步伐缓慢,城镇化速度明显慢于经济增长水平。重庆市在“八五”期间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8个百分点,“九五”期间有所加快,共提高于2.76个百分点,但是远远落后于“九五”期间经济年均增长9.3%的速度。从全国看,城镇建设起步于80年代初期,发展于80年代中期,腾飞于90年代初期。重庆市三峡库区整体经济发展更加滞后,小城镇建设起步于80年代后期,淹没区的小城镇由于受到规划滞后的影响,起步更晚。

五是农村城镇管理落后。由于政策不配套,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给小城镇建设管理带来不少问题。城镇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土地、水利、生态环保等规划衔接不好,规划水平低,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城镇管理“政出多门”,土地、市容市貌、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社区管理以及流动人口方面管理尚未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综合性管理体系。户籍管理上仍未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难以适应城镇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环境卫生管理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人员、经费,许多城镇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环境状况较差。

三、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逐步形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体系。

(二)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则;(2)坚持自主迁移,自由择业的原则;(3)坚持尊重农民定居权和选择定居权原则;(4)坚持城镇建设与城镇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原则;(6)坚持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开发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原则。

(三)基本思路。“小城镇,大战略”,发展小城镇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编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规划,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坚持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以就地转移为主;坚持大、中、小城市转移相结合,以小城镇为主;坚持二、三产业转移相结合,以三产为主;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非农产业发展,加强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配套改革,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进程。“十五”期间,力争建成部级综合经济试点小城镇30个,加快170个市级试点小城镇建设。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第一,进一步搞好就地转移。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发展:比大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经济;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0大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三是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四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出人员回乡经商办厂;五是开发农村旅游等资源,带动饮食、旅店等相关行业发展;六是鼓励农民承包荒地、荒坡、荒滩、荒沟等“四荒地”,搞多种经营;七是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机遇,为当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

第二,加大向市外、国外劳务输出,实行兼业转移。继续巩固民工在东南沿海地区务工的已有成果;积极抢占华北、东北劳务市场;顺应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大西北、西南劳务市场的开拓力度。采取适当措施,重视和改进国际劳务输出,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五)农村城镇化的模式。加快发展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城镇建设和以县城为中心、有发展潜力、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模式选择,探索发展符合中国国情、重庆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具体途径是: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城镇化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二是编制全市小城镇建设规划,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三是加强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交通、改善投融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四是重点发展小城镇经济,以业兴镇,通过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结合各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观光旅游型、加工型、加工贸易型、边贸型、专业批发型等的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五是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制度和政策创新,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建立健全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等。

四、对策措施建议

(一)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的宏观调控。一是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任务目标,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二是研究出台有关有利于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的土地、信贷、税收优惠、产业、户籍、就业等政策;三是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战略的组织实施;四是加强指导和服务。建立县、乡、村3级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拟订农村劳动力开发规划和劳务输出计划,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一项“亮点”产业抓紧抓好,继续推进劳务输出。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培育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根据重庆市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基本市情,充分利用大中城市如主城区、万州、涪陵等市场、资金、产业、技术、信息服务优势,发挥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要在广大农村地区,优先选择一批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重点建设。小城镇除了建设一些必需的供水、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外,重点培育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繁荣小城镇经济。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小城镇相对集中布局,促进小城镇发展。因地制宜,强化优势,突出特色,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型、加工型、加工贸易型、边贸型、专业批发型为主的新型小城镇,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三)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机会。乡镇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要结合国家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乡镇企业布局适度向农村小城镇集中,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构加工业、建筑建材业、能源矿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换、增值效益,延长农产品产品链。在扶持壮大一批技术型乡镇企业集团的同时,要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内部载体。目前应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一个突破口加以发展。本着先易后难、重点推进、由点到面、逐步实施的原则,以现有的部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推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百万亩天然香料、百万吨柑橘深加工工程等十大“农业百万产业化工程”,搞好农产品深度开发和多层次增殖,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尽可能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五)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容量。一是重点搞好市场建设,包括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资金市场建设,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把交通、通讯、保险、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发展重点,作为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渠道;三是开发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新的内容,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空间。针对重庆市农村人口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的现状,组织有规模、合理有序的劳务输出是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渠道。重点向市外的建筑业、商业、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输出,创造条件,提高劳务输出档次,扩大规模,鼓励向国际劳务市场进军,尤其是开拓国际工程劳务输出市场。

第2篇:个人劳动小结范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劳动和就业的意义;如何解决就业;劳动者的权利及如何依法维权。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对大量实例的讨论应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怎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社会,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要有助于提高学生择业、就业和维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2、学情分析

高一对初中与高中政治教学的差异性的适应能力还不强,对于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成为重点考虑的问题。课堂教学以大学生为主线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从而生成知识,升华情感。

3、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难点:就业的意义。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4、教学过程

1、【导入】导入新课

通过歌曲《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感受劳动者的风采,引出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幻灯片2:标题]。

情景一:体验劳动之美

课堂小调查:你参加过哪些劳动?你还了解哪些行业的劳动?

生:扫地、擦黑板、做家务、学习……

农民种地、工人做工、教师讲课……

师:读书、做作业是脑力劳动,扫地、大扫除是体力劳动。引出劳动含义,劳动是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支出,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各行各业都是不可或缺的,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幻灯片3:各行业的劳动者]

有一个职业被称为“城市美容师”,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环卫工作。

师:是啊,是环卫工人,他们是每天早晨第一个身影,他们让城市更美好,[幻灯片4:环卫工人工作图片]。面对环卫工作的辛勤劳动,我们该做些什么?

生:不乱扔垃圾。

师:是啊,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乱扔垃圾,关心关爱环卫工人,在美丽城市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是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看了这两幅图片,我们该如何对待劳动呢?

生: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保护劳动。

师: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劳动的含义和意义。[幻灯片5:知识总结]知道了劳动是光荣的,人人都应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大家想想我们的劳动要怎样才能实现啊?(通过就业)。对,人们的就业是体现劳动的最主要方式。

情景二:托起就业之梦

师:说起就业,老师想起一件事情,我有个学生小张会计专业,大四面临就业,而今年高校毕业生高达765万,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小张各地的招聘会参加了不少,简历也投了无数,却一直没有成功。谈起求职路上的艰辛,他说,还是上学舒服,人干嘛非得要就业啊?

问题设置:小张的这种观点对不对?人们为什么要就业?[幻灯片7展示图片、材料]

学生概括总结就业的意义。[幻灯片8展示知识总结]

分组讨论探究:

展示小张及室友甲乙丙丁的观点,把学生分为五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选出一名代表回答。(3分钟时间)[幻灯片展示观点]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析,在甲乙丙丁观点评析后由学生总结出就业观。

师:那小张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要靠党和政府。你怎么看?

生:不对,应该依靠自己。

师: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该做些什么呢?

生:结合课本总结。

知识总结:

引导学生从劳动者个人、国家、企业方面总结

畅想未来:我的职场规划

你未来的职业理想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情景三:走上维权之路

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张成功实现了就业的梦想,去了一家企业。但是最近,他好像遇到烦心事了,经常从微信朋友圈里发信息,我摘了一则:[幻灯片展示]

问题设置:

请运用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张的哪些劳动者权利受到侵犯?

2、为什么要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3、小张应该怎样做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讨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课文知识回答,老师总结。

师:小张现在怎么样了呢?自己创业当老板了

课堂小结:找一名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第3篇:个人劳动小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外部环境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连续出现两位数增长的业绩,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出现极大波动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就,给我国农村劳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到6.6亿多,占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87%。但是也必须看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依然存在着政策封锁、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健全,国际劳务输出环境不理想等诸多不利因素。为此,政府决策者或参谋者应重视和考虑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并采取有力措施,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1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处于十分困难的时期,不但农业内部有困难,其他备业也面临着各自的实际困难,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重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领导者应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提炼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的新经验,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改变作风,不断开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局面。当前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

1.1政策环境因素

(1)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必要保证,也是激励农村劳动力脱贫致富、充分就业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近几年来,国家采取了促进农民增收、缓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农业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西部大开发和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大大调动了农民从事各类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缓和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紧张局面。但是,还存在许多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和限制措施。因此,政府应通过税收政策调整、鼓励部分家庭成员贸在农村。例如,政府可以家庭为单位按家庭人均收入为免税额和比例税制的基础,征收所得税,并减免抚养负担比较重的人的所得税。对于正在领取保险退休金仍在就业的,要采取征收征罚性所得税的办法,以腾出更多的就业岗位给更多的正需要就业的劳动人口。

(2)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的大容量密集载体。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安排就业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家发行国债数千亿元,加大了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电网改造,改变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为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新的大容量载体。

(3)地方政府的封闭政策,导致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城市正规就业。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阻碍主要来自各大、中城市对农民进城采取了各种歧视性政策。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相继出台了限定外地劳动力进城就业数量的政策,而且对进城农村劳动力进入的行业也作出了规定。对本地劳动力采取保护“壁垒”。如长沙等一些中小城市也相继推出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进行限制性管理,不断增多就业的办证收费名目,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成本和求职风险。

1.2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环境

我国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国100家劳动力市场基本完成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试点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果。主要表现在:现代信息网络初具规模,在就业服务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信息收集和工作全面加强,较好地满足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就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初步建立了一支从中央到地方的劳动力市场法规体系,劳动力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所有这一切,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逐步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在编制完成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提出,我国将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在有条件的省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推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这极大地拓宽了农村劳动力就业获得信息的渠道,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正常有序的流动,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步伐。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机制完全形成还需要时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就业政策的不协调,不配套从而导致市场分割现象仍然严重,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了给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多的信息指导,不至于盲目流动,由临时性向稳定性、由单个性向整体性发展,应主要解决的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开放问题,目前一切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入城乡就业的政策都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入世后更是如此。二是平等竞争问题。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相比较,农村劳动力失去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双向选择受到破坏,劳动力价格的低廉也破坏了等价交换原则。三是定位问题。政府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随便干预劳动力市场,政府应该积极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正常就业。

1.3中小企业环境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而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途径。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企业数量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二是中小企业对就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适合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现状;三是中小企业就业制度灵活,适合农村农忙农闲的特点;四是中小企业分布广,城乡分布合理,适合农村劳动力的生活习惯。就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情况来看,7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将更多地进入到第三产业,因第三产业具有分散、规模小、劳动密集、资本就业弹性大等特点,对劳动力的吸收仍具有相当大的空间,估计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事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还能容纳16000万劳动力。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进入的其他领域还包括为大中型企业配套的劳动密集的敏感的第二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从长远来看,第二产业仍然要吸纳大量劳动力。根据过去的情况预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二产业还可以吸纳大约6000万劳动力。这样,由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含量提高,使得新增加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就能大量地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收,从而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小企业自身外部环境的窘境,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瓶颈。中小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很大的成绩,但是也要看到其自身的特点也就是它发展壮大中的缺点。点多面广、四处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能很好地抵御各种风险。随着中小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中小企业将逐步地被淘汰,一部分职工下岗和失业。在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扩大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规模至少在目前不太现实。与此同时,城镇失业率也呈逐步上升的趋势。1991—1997年的7年间登记失业人数分别为352万、360万、420万、476万、520万、552万和570万。近几年来,城市就业形势严峻,1997年来企业下岗职业总数为1151万人,加上行政企业单位的下岗职工,其数量达1200万人,1998年新增下岗职工2350万人,分流5o万机关干部,再考虑精简机构、青年就业、学生毕业分配等自然新增的1200多万劳动力,1998年城市劳动力供给总量达2907万人。这样,城市与农村双方劳动力供给都在增加,使得农村劳动力进入中小企业的空间就没有多大了,从而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大障碍。

l。4国际劳务输出环境

我国已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由于国际社会经济交流的增多、双方贸易的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给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在2005年将完成入世的各项承诺,这将有利于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加工贸易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有望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按照外贸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20一40测算,每年额外增加4—5个百分点的出口,就可以使国有经济多增长1个百分点。从而增加近万个就业机会,预计在今后十年,就业率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提高50,达到0.15左右,即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总量增长0.15个百分点。由此推算,入世后比入世前每年平均增加200万一300万个就业机会。入世也会推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可以增加更多的农村劳动就业机会。

但是也要看到,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员。国际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竞争加剧,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国外转移困难。其主要原因:一是保护主义加强,限制措施增多,劳务价格越来越低;二是工程成交条件苛刻,标价普遍压得很低,对外工程项目只能达到保本水平,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三是普通劳动需求明显下降,技术劳务居于主要地位;四是非法移民的数量大大增加;五是随着劳务输入国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劳务市场对外籍劳务人员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使得我国大量的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输出到国外。另外,从世界范围来看,劳动力在国内各类市场的流动基本上是自由的,但对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各国都有一定的行政干预措施以保护本国利益因此,把我国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向国际劳务市场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方式。

2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对策

2.1消除政策环境的障碍,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农村劳动力无论是外出还是在本地就业,无论是进入乡镇企业还是自我创业都需要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但是由于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流动人口收费制度以及地方政策制定的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因此,迫切需要给农村劳动力以宽松的环境。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农业改革政策。如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土地股份化,“四荒地”使用权租赁等。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非农化的产业政策。以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为重点,结合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通过制定政策,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回归创业。同时,注重培育农村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从多方面为创业人员构建安居乐业的环境。

2.2消除空间转移的障碍,拓宽劳动力就业空间

劳动力转移从空间地域上一般表现为省内、省外和国外。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一般向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转移。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素质提升很快,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明显提高,致使其他地区素质不高的农村劳动力向该地区转移就比较困难。同时,近些年来,由于宏观经济紧缩,大中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更深层次,国有企业自身状况的不理想,导致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城镇失业率上升,原本城市人口不愿干的脏、累、差的工作,愿意干的城里人增多起来,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日趋狭小。因此,拓宽劳动力就业的空间,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服务的网络化。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在劳动力输出人口密集地设立劳动力服务联系点,在外地设立劳动办事处,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劳动力信息交流。二是输出基地化。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要在政策、企业和劳动力管理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每年定期输送各类劳动力,形成若干个劳务基地。三是培训层次化。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劳动力进行培训。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就业需要。既要有劳务输出的岗位培训,也要有农业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素质培训,还要有出国人员培训等。四是组织多元化。目前,外出务工人员多是自发性的,由当地劳务部门有组织输出的比重不到10%,主要以亲帮亲、友帮友形式,以地缘与血缘关系为纽带。这种形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力量分散,转移空间有限。这样就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联合,形成合力。为此,要建立劳务中介、职业介绍机构,形成由政府、学校、个人等多元化组织结构,保障在“有业可就”的前提下,扩大输出规模,推进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第4篇:个人劳动小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大大精神,以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以创建“工人先锋号”、“创新示范岗”和班组竞赛为主要抓手,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小型企业劳动竞赛为着力点,广泛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和谐促发展”劳动竞赛活动,开展以“唱响红五月”为主题的职业技能竞赛,以“劳动节里赛劳动、施展技艺比技能”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和“十月技能决赛日”活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保持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功立业。

二、总体要求

(一)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和县委、县政府今年的中心工作开展劳动竞赛。劳动竞赛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途径。要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

(二)紧紧围绕推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事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开展劳动竞赛。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围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企事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开展劳动竞赛,是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体现工人阶级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已施工和新开工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把劳动竞赛普遍开展起来,拓宽劳动竞赛领域,加大微小企业、非公企业开展劳动竞赛和班组建设工作力度,特别是要抓好服务行业和工业园区的劳动竞赛。开展具有产业特点和特色的劳动竞赛,同时选择12个投资规模大、参建职工多、在全县有影响的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全县重大工程建设示范性劳动竞赛。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要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推动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和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开展劳动竞赛。工人阶级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实现“十二五”规划需要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发展主力军。要动员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技能比赛、技术培训等活动,充分发挥职工技协的优势,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协作、技术交流等活动,选树“工人创业先锋”、“创新能手”、“创新示范岗”和创新型班组,引导和促进职工岗位成才,建设一支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职工技术队伍。

(四)紧紧围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开展劳动竞赛。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十二五”时期一项重要任务。要组织动员职工继续深入开展以节油、节电、节水、环保为重点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推动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进一步提高。广泛开展职工“五小”活动(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开发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成果。进一步加强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节能减排的监督和管理。

(五)紧紧围绕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开展劳动竞赛。劳动竞赛造就了劳动模范,而劳动模范的涌现又推动了劳动竞赛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要坚持把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与开展劳动竞赛紧密结合起来,善于发现和及时选树竞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头作用,激发广大职工的参赛热情,营造崇尚劳模、学赶先进、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推动竞赛活动广泛深入发展。

三、主要内容

(一)突出竞赛主题。各级工会组织要按照竞赛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和谐促发展”劳动竞赛,使劳动竞赛真正成为服务本地区、本单位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要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以创建“工人先锋号”、“工人先锋岗”为载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发动职工全面开展竞赛活动。要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激发职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自豪感,引导广大职工掀起“学技能、比贡献、争一流”的竞赛热潮。

(二)把握竞赛主攻方向。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的综合性竞赛,做到季季有小赛,半年一大赛,同时要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每年劳动竞赛的主攻方向。

一是在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开展以优化产品结构、改善品种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淘汰落后产能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立功竞赛,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二是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等领域,开展以创新技术、提高效益、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创新竞赛,促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在生产性和生活领域,开展以质量提升、服务创新、诚实守信、品牌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竞赛,促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

四是在重点区域、城镇建设领域,开展以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城市管理、园林绿化为重点的竞赛,促进城镇健康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五是在工业园区、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六比一创”(比工程质量、比建设工期、比技术创新、比科学管理、比文明施工、比岗位创新、创和谐团队)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开展具有产业特点和特色的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充分发挥其对整个劳动竞赛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四、目标和任务

开展劳动竞赛的企事业单位要达到300家以上,占企事业单位总数90%以上;参赛职工达2万人,占企事业单位职工总数90%以上。

职工合理化建议40件以上,实施率不低于60%。其中,涉及技术进步的建议达80%以上,涉及节能减排的建议不低于60%。

实现职工技术革新项目30项,发明创造20项,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10项,获得专利5项。其中,劳动模范提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10条,推动转化优秀技术创新成果6项,非公有制、小微型企业职工完成的项目分别占40%以上。

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的企事业单位300家以上,占企事业单位总数90%以上;开展技能比赛的企事业单位达150个,占总数50%以上;开展技能比赛工种不少于10个,参赛职工达到2万人次以上。通过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能比赛等活动,使100名职工提升技术等级。

加强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年末监督员人数达到100人。

建设县级示范性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2个,各系统、基层工会有条件的也要建立1个以上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各级职工技能培训机构共培训职工0.2万人次以上。

开展“工人创业先锋”、创新能手选树活动的企业达到100家以上,选树“工人先锋岗”10个,技能带头人10人;宣传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20名;组织20名技能人才(劳模)师徒结对,解决技术和管理难题5项;在开展劳动竞赛的企业建立劳动模范、技术标兵创新工作室2个。

第5篇:个人劳动小结范文

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小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换言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本学期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了劳动教育:

1、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

劳动课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1) 教师摆正位子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2) 教师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2、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

儿童的劳动教育尤其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父母的工作地,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3、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

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看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

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4、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

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全班同学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5、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每天的值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值日小组,冠名教室的美容师,把值日工作分配到人,落实到每组的值日组长,实行轮流值日;值日组长必须把值日情况做好记载,尽量记录做得好的同学,然后由组长对他们做出反馈奖励,提高组长的积极性;开展比卫生活动,每天放学检查教室环境卫生,好的小组奖一个五角星,每两天抽查个人卫生一次,好的个人奖一个大拇指,结果同个人考评结合起来;新书发到学生手中,便开展包书皮比赛。结合中国少年雏鹰行动,让孩子们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如穿衣服|、洗手帕、整理书包等。劳动竞赛不仅开展于校内,并可延伸到家庭,如配合家长制定劳动计划,放手让学生参加劳动,培养劳动兴趣。竞赛还应适时,如在三八妇女节前夕,开展我帮妈妈活动, 我疼我的(家长)活动,通过多种劳动竞赛,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能力,而且使他们懂得劳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道理。

可以相信,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动竞赛,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定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

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进行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并持之以恒抓好劳动教育工作。

一、思想认识到位,要使我校的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真正重视劳动教育关键要抓好老师的教育思想转轨。

二、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要切实抓好劳动教育必须有一套具体分管劳动教育教学的组织。我们成立了由学校领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年级组长组成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三、保证经费的投入,劳动教育教学必须重视劳动实践为改善劳动教育教学的条件为鼓励教师热心劳动教育教学我们在教育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统筹安排适当倾斜保证劳动教育经费的投入。

四、提高质量抓师资,建设一支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课教师队伍是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对劳动课师资队伍的建设较为重视。我校挑选劳动技能上有一定专长的教师担任劳动课。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的做法一是开展拜师学艺活动二是评选校级青年教师劳动优质课。

2、制定《劳动课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为使劳动课教师规范地上好劳动课也使学校领导准确评价劳动课我们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劳动课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外地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制定了《劳动课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实践证明该《评价方案》使教师教有标准领导评有尺度同时提高了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3、组织培训和外出学习。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劳动课骨干教师到外地听课学习。

五、专题研究促使劳动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我们以劳动课教学大纲为指针方法上采用试点引路总结经验全面推广的做法几年来我们先后进行了以下专题的研究

1、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公益劳动基地 一是与车站、公园、图书馆联系建立公益劳动基地二是开展公益劳动活动。

第6篇:个人劳动小结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 农民收入增长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43-02

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21世纪初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就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且增长缓慢,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瓶颈制约。“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且非常关心的一项重要工作。

由于国有企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下岗职工总数不断增加,城市安排重新就业的压力很大,这又为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了难度。如果众多的劳动力就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必将危及社会的稳定,有可能成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严重障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缓解农村就业压力,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扩大内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问题进行分析。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

2.工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

3.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

4.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

1.通过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动,可以改善劳动力与资本的结合比例,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2.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脏、累、苦和城市居民不愿意做的工作,大部分劳动力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产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加快城市化建设,农村小城镇建设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4.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农村社会大局稳定,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改变了农村常住人口结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反之,农村大量劳动力闲置,给农村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压力,个别农村刑事案件的发生就能够说明这一点。所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序、规范、合理的劳动力转移,使他们人人有事干,人人有饭吃,可以有效地避免犯罪事件的发生。

5.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外务工的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明显。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全体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转移劳动力获得的收入较高;二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业劳动问题的增长速度,甚至直接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问题,提高了农业劳动的生产率,间接地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6.农业劳动力转移,减少了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农业就业的数量,甚至绝对减少了农业就业的劳动力数量,从而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突出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2.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3.城市化建设水平仍然较低,吸纳农业劳动力的容量有限。

4.制度因素,包括现行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土地制度等方面的制约。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畅,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

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良好环境,但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1)小农意识意识浓厚,劳动力供求信息不灵;(2)劳动力供求信息不灵;(3)各种关卡收费过多;(4)社会治安方面影响;(5)用工制度不合理,劳动保险、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6)国际劳务市场开拓不够,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势没有发挥。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思考

1.努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首先是把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突破口和基点,通过加强农村基本和基础教育、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摆正和开拓农村教育服务方向和办学思路等,真正建立起雄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长期稳定发展的人力资本基础。第一,国家应该认真审视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改革农村教育体制,不仅要考虑如何使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等紧贴农村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现实,更应该依照分类扶持的原则,提高财政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和份额。在农村真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保证适龄儿童入学。在富裕的农村地区,可以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第二,要搞好农村教育办学规模。另一方面,要全方位地适应错综复杂的市场经济的需要及农村实际需要,在农村小学的高年级中普遍开设劳动课,建立劳动实习基地。在职业中学设置实用的专业和课程,实施教育改革,强化活动课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形成实务能力。第三,要在农村推行就业培训与职业培训。大力开展以文化技术培训为主的农业成人教育,要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民就业培训网络,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夜校、短训班、电视教学等,分期分批地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及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加快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以适应就业工作的需要。

2.政府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来考虑,构建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打破城乡封锁,消除城乡歧视、就业歧视,构造城乡同步和谐平等的就业市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把农村和城市、工业和农业、农民和市民,放到同一个层面上来统筹考虑。要打破城乡隔离的就业制度,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耕地的机制,促进土地智谋规模经营。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进城农民提供和解决其住房、子女上学、养老等后顾之忧。逐步降低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门槛,取消针对农民从事职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形成一体化的城乡就业市场。

3.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小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联系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和纽带。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农村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比,即每转移一个百分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就会增长2个百分点。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是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重要的场所。当前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小城镇的发展引导到集中、规范、有序的轨道上来。第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断完善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增强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小城镇建设要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突破传统定势,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小城镇规划、在保持小城镇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重点突破和促进小城镇规模成长、功能完备和质量提高,尤其是大力发展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考虑经济发展问题,把工业区、商贸区、科技教育区、住宅区及其非农产业小区作为建设重点,合理设置生活、文化娱乐等区域,形成清晰明确的空间结构和合理的功能分区,为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同时,要以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注重发展乡镇工业型、商贸型、交通型、城郊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突出发挥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形成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小城镇。此外,小城镇建设要与大中城市发展相衔接,全面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据,以中小城市为网络,小城镇星罗棋布的城市化体系,产生规模集聚效应,吸引农民进城。第二,进一步深化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逐步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完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等。总之,政府应迅速为发展农村小城镇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4.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经摆脱了长期短缺的局面。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1999年,党中央进一步作出了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充分利用这次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尤其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各地区都要注意本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在区域内部形成有特色的专业生产带。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把家、工、贸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其基本特征是生产专业化、经营信纸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品化、产业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就大有希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通过大规模开发生产基地,发展支柱产业,带动千家万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二是通过对加工的农产品进行销售,转移剩余劳动力;三是通过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搞好龙头企业建设,容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四是通过开发农业中的多条产业链,发展少用土地多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农副产业,以及产业链的拉长和深化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五是通过农科教及社会化服务体系消化剩余劳动力。

5.加快农村小组城镇建设步伐,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目前,农民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仍然较大,直接均化了农村经济发展成果,是造成农民收入缓慢的重要原因。在目前情况下,必须跳出就业抓收入的圈子,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减少农民数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今后5~10年,要大量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对小城镇的发展也要作出全面科学、合理的布局和规划,搞好城镇硬件设施包括道路、水电、通信、市场等方面的建设,并从制度上消除农民进城务工的障碍,为农民进城务工解除后顾之忧。要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聚集功能和效应,大力开拓农村市场,逐步把农民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6.加强职业培训,完善劳动法规,健全劳动力网络建设。采取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开展农业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适应非农产业发展的需要。在认真贯彻、严格执行《劳动法》的同时,要制定和完善《职业权益保障法》等其它一些法律法规,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劳动法规体系。同时,要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总体规划,按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组建职业培训基地或培训集团,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特色培训,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对口培训。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并与职业技能鉴定挂钩。积极发展职业介绍所、乡镇劳动服务站及民办的各种劳动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转变农村劳动力自发、松散的劳务输出形式,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有组织地开展输出。对进城务工的外来劳动力,既不能一味消极地去“堵”,也不能敞开大门,毫无控制地“放”。要树立“引导”的思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疏导外来劳动力就业,促进外来劳动力有序化流动。

7.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把外地资金、先进技术项目“引进”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政府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并鼓励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使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要千方百计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机会,建立地区间劳务协作交流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务交流活动,特别要定期交流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信息。

8.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体系。在规范推荐资格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职业介绍机构体系,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就业信息、咨询、职业培训、法律及保险等服务。搞好劳动力转移前的培训,加强对农村地区劳务输出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和管理,要按市场化、企业化的要求,从机构组织、教育培训、劳务信息、权益保障等多方面规范劳务输出行为。

9.开拓国际劳动市场。我国完全依靠自身经济的发展来消化吸收全部剩余劳动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应该从便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要有意识地向海外输出剩余劳动力。据分析,国际市场依旧有条件吸纳新的劳动力,无论是老龄化趋势的增强,还是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为我国扩大劳动力输出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我国劳务输出的工作总原则应该是:在遵守我国及输入国或地区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输出剩余劳动力,着眼于全球去解决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有关方面应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制定规划,精心组织,分地区、分阶段、分行业、循序渐进地进行劳务输出,就可以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压力。

第7篇:个人劳动小结范文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我县有104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达83万人,农村劳动力近52万个,而全县耕地面积为52万亩,人均耕地仅0.5亩。按照当前农业的耕作水平,全县耕地仅够10余万个劳动力耕种,近40万个富余劳动力困在农村, 据统计2003年全县向外输出劳动力18万人次,还有22万个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

二、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原因

目前产生部分劳动力不能向县外转移的原因有:一是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加大。二是城市化进程缓慢,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流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三是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在总量上制约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水平,也不利于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十分有限,在总量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水平。四是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越来越不适应向非农部门转移的需要,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五是由于有的家庭成员有病或残疾,有未成年的小孩、老人需要照顾不便于在很远的地方去,只能在距家不远的地方务工,时常需要回家照看老人、病人、小孩。六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增多,一些家庭轻壮年劳动力倍感不足,特别是有的地方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劳动强度大,必须要有轻壮年劳动力在家耕作才能保障全家人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劳动力的剩余仅仅属季节性、短暂性。如外出务工,一年需要往返的次数,差旅费用大,很不划算。七是外出民工子女就学难。由于对外来打工人员的歧视,农民子女到外地入托、上学难。由于上述原因,强化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也是发展我县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之一。

三、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形式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也会影响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从种植业逐步转向林、牧、渔业。使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民营企业,从事食品和原材料的加工。目前,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有以下几种形式:按范围分,一是农业内部转移,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转移。二是农村内部转移,它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县、乡民营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按行业分,一是向当地民营企业转移,二是向小城镇的服务业转移,三是向种养大户转移,四是向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业主转移。

四、强化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对策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光靠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还不够,必须力促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企业有工就做,没工种田,做工有收入,种田有效益。就地转移,不担风险,不心挂两头。因此,要使农村的家家户户都富裕奔小康,就必须时刻关心、关注农村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份子,做到“人尽其才”,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分门别类的制定出发家致富规划和措施。我认为要切实搞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全面推进r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种养业规模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解放出来;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贮运销及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吸引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增加吸收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数量。一是要依托龙头企业,引进大户业主,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订单运作,推进订单生产。大力支持和帮助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上下功夫;二是要创新经营机制、管理机制、土地使用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市场+体系”,实行产业化经营,规模化运作,一体化服务,“农企”双赢。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狠抓一批优势农产品的品牌培育、品牌包装、品牌宣传,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名牌产品,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的不断发展壮大。三是要围绕畜牧、林果、瓜菜、粮棉油等农业支柱产业,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抓好高效经济作物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运销和信息、技术等配套服务业,培育壮大、拉长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四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同步增长。把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载体,支持乡镇企业搞好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体制创新,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的龙头企业,加快建立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风险共担的联接机制,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聚集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

3.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加快制定全市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把重点放到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条件好、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农村专业批发市场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上。创新小城镇投资、建设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改善优化城镇环境,增强对资本等生产要素和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大力实施“工业兴镇”和“商贸兴镇”战略,坚持一镇一品、一乡一业,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壮大优势产业,提高产业集聚度,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第8篇:个人劳动小结范文

一、企业员工“过劳”的状况分析

1.企业员工“过劳”的总体状况分析由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自测表计算出企业员工“过劳”状况,总分0~7分,0分有330人,占28.1%,1分有156人,占13.3%,2分有170人,占14.5%,3分有108人,占9.2%,4分有166人,占14.1%,5分有91人,占7.7%,6分有71人,占6.0%,得分均值为2.51±2.60分,中位数为2分,说明从总体上看企业员工“过劳”程度较低。其中,没有“过劳”的人员数为486人,占41.3%,轻度“过劳”的人员数为278人,占23.6%,中度“过劳”的人员数为257人,占21.9%,重度“过劳”的人员数为155人,占13.2%。人员较为集中地分布在没有“过劳”的区域,但轻度和中度“过劳”人员所占比例均超过20%,轻度“过劳”和重度“过劳”人员之和所占比例为45.5%,而总体来看“过劳”人员比例已达到58.7%,接近2/3的企业员工存在“过劳”现象,且主要为轻、中度“过劳”。

2.人口统计特征下的企业员工“过劳”状况分析(1)从企业员工性别角度来看,男性“过劳”总分均值为2.80,女性为2.21,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t值=4.51,企业男性员工与女性员工在“过劳”程度上呈显著差异(P<0.001),男性分数均值明显高于女性。男性没有“过劳”的人员组内所占百分比为36.4%,而女性该比例为46.5%,明显高于男性,而处在中度、重度“过劳”的男性员工组内百分比为40.4%,而女性该比例仅为29.5%,明显低于男性。所以呈现出男性中、重度“过劳”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的现象。(2)从企业员工年龄分布情况来看,企业员工平均年龄为28.82±5.59岁,中位数为28岁,其中25岁及以下人员占30.3%,26~35岁人员占60.0%,36~45岁人员占7.3%,46~55岁人员占2.3%,本次抽样没有涉及55岁以上人员。方差分析结果F值=3.898,不同年龄段的员工“过劳”程度呈显著差异(P=0.009),表现为25岁及以下人员“过劳”程度较低,且没有“过劳”的人数较多;26~45岁人员“过劳”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员,且轻、重度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员,46~55岁人员“过劳”程度介于中间位置,主要集中在没有“过劳”和中度“过劳”两个区域。(3)从企业员工受教育程度来看,初中及以下者5人,占0.4%,中专、职高、技校者19人,占1.6%,普通高中者11人,占0.9%,大专者131人,占11.3%,本科者669人,占57.5%,硕士及以上者328人,占28.2%,说明调查群体以大学生、研究生为主体,受教育水平较高。方差分析结果F值=4.173,企业中不同文化程度的员工在“过劳”程度上呈显著差异(P=0.016),且表现出大学及以上学历者“过劳”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人员,主要集中在轻度和重度“过劳”两个区域。

二、企业员工“过劳”成因的“推-拉”理论模型的构建

1.主要研究变量(1)因变量。本研究主要基于行为和结果的角度,将“过劳”广泛定义为过度劳动而导致的疲劳蓄积,这里既强调了“过劳”是一种劳动行为,又强调了该种行为所引发的结果。2004年日本厚生劳动省了自测表,本研究就是在该量表的基础上,选择“过劳”程度作为因变量并进行量化处理,从而能够进一步研究企业员工“过劳”的成因。(2)自变量。本研究共涉及27个自变量,在问卷中所对应的题目共28道,其中26道题目都采用的是李克特五点量表法,且均为“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这五个选项,在数据处理时由1~5进行赋值,因而这26个自变量均为顺序变量。其余2道题分别为月均工资收入和月均生活支出,结合这两道题的特点,采用支出与收入比来反映企业员工的经济压力,因而该变量为数值变量。为使统计结果清晰化,将这些自变量逐一进行编码。“推-拉”理论是人口学的经典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促进和阻碍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的作用结果,即“推力”和“拉力”。本研究所指的“推力”和“拉力”并非经典人口迁移理论中的“推力”和“拉力”,只是借用这两个词汇,从而便于对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分组论证以及对结果的形象阐释。本研究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影响企业员工疲劳积蓄度的27个自变量划分成3组因素,即“外推力”因素、“内拉力”因素和“减缓”因素,具体如下。①“外推力”因素:该组因素是指这些因素来自于劳动者的非自身因素,是劳动者在企业组织管理需要的推动下或者为了满足自身较低层次的需求,被动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等被动接受过度劳动的要求而出现过度劳动现象的诱因。该组因素包括15个自变量,即a1=工作量、a2=资源限制、a3=岗位职责、a4=工作重要性、b1=考核标准、b2=企业加班文化、b3=职场民主、b4=薪酬体系、b5=管理效率、b6=技术变革、b7=管理监督、c1=工作能力、c2=竞争压力、c3=生存压力、c4=经济压力。②“内拉力”因素:该组因素是指劳动者在自身内在因素的促使下或者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愿意并主动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等主动接受过度劳动的要求而出现过度劳动现象的诱因。该组因素包括8个自变量,即:d1=工作兴趣、d2=拼搏进取、d3=职业忠诚、d4=完美主义、d5=展现才华、d6=他人肯定、e1=经济追求、f1=职位晋升。③“减缓”因素:该组因素是指劳动者能够缓解自身的疲劳积蓄度,减少因过度劳动对身体、心理健康所带来伤害的原因。该组因素包括4个自变量,即:g1=企业限制加班、g2=体育锻炼、g3=法律意识、g4=养生保健。

2.理论假设假设1:“外推力”因素对企业员工的“过劳”影响作用显著且具有积极的作用效果,即“外推力”因素表现越突出,企业员工疲劳积蓄度就越高,员工“过劳”程度越大,对企业员工“过劳”具有显著外推力作用。假设2:“内拉力”因素对企业员工的“过劳”影响作用显著且具有积极的作用效果,即“内拉力”因素表现越突出,企业员工疲劳积蓄度就越高,员工“过劳”程度越大,对企业员工“过劳”具有显著内促力作用。假设3:“减缓”因素对企业员工的“过劳”影响作用显著且具有消极的作用效果,即“减缓”因素表现越突出,越能够降低企业员工疲劳积蓄度,员工“过劳”程度越能够得到缓解,对企业员工“过劳”具有显著缓解作用。假设4:“外推力”因素对企业员工“过劳”的作用效果在所有因素中占主导作用。

三、理论模型的验证

1.研究方法由于因变量是顺序变量,所以使用STATA11.0中的ologit命令[3]来解决有序响应的问题,该命令是用来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选择的概率的影响[4]。本文主要通过ologit回归模型对企业员工过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vif命令对回归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由于ologit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不能反映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的真实大小,只能作为各自变量相互比较、排序的依据,回归系数的符号也无法说明中间选择的影响方向。因此,各自变量对企业员工过劳程度的影响程度和方向需要通过定量的计算得到具体数值,而将各自变量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计算,必须通过常对数模型,转换成弹性进行分析,即计算出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边际贡献。某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边际贡献是指在其他变量取均值时,该变量变动1个单位对因变量选择的概率影响。在STATA11.0软件中利用mfx命令,即可求解出各变量的边际贡献。而要计算出各组变量对因变量实际的作用效果,则需要通过以下公式进一步计算,其中,emi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弹性系数;eal是回归方程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位于“外推力”因素组中的自变量;α是“外推力”因素,对企业员工“过劳”起外推力作用;epl是回归 方程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位于“内拉力”因素组中的自变量;β是“内拉力”因素,对企业员工“过劳”起内促力作用;esl是回归方程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位于“减缓”因素组中的自变量;γ是“减缓”因素,对企业员工“过劳”起缓解作用。

2.研究结果及分析(1)多响应回归结果及分析。由vif命令可知,各变量膨胀因子取值明显小于10且均值(1.20)小于5,即各自变量间相关度较低,即多重共线性对于回归结果的影响较小(如表1所示)。由多响应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有效观察量为N=928,R2=0.1643,LRchi2(27)=402.86,P<0.0001,说明以企业员工“过劳”程度作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可以看出,自变量中工作量、资源限制、考核标准、企业加班文化、经济压力、工作兴趣、拼搏进取、完美主义、企业限制加班、体育锻炼这10个变量的参数估计值的z统计量比较大且相应的概率值比较小,说明这10个变量至少在0.05的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说明,前面提到的10个变量对企业员工“过劳”影响作用显著。为进一步对企业员工“过劳”的成因进行分析,对这10个具有显著作用的自变量重新进行回归分析,并计算出各自的弹性系数。对企业员工“过劳”的直接影响因素———“外推力”因素、“内拉力”因素、“减缓”因素分别计算各自对因变量的作用效果,并对理论模型的假设进行验证。(2)显著变量多响应回归结果及分析。由vif命令可知,各变量膨胀因子取值明显小于10,且均值(1.17)小于5,表明各自变量间相关度较低,即多重共线性对于回归结果的影响较小(如表2所示)。由多响应回归中的模型可知,有效观察量N=989,R2=0.1489,LRchi2(10)=388.08,P<0001说明以企业员工“过劳”作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因素的作用效果及分析。第一,“外推力”因素。具体包括:①工作量。27个自变量中有10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效果显著。由公式计算可知,岗位布置的工作量对企业员工“过劳”的推力作用是0.896,说明工作量每增加1个单位,员工“过劳”程度将会被迫增加0.896个单位,其对“过劳”推力作用的强弱在所有自变量中所占比例为28.52%。劳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劳动者从事劳动的生理损耗程度和心理负荷强度(见《劳动法》第42条),是判断劳动者过度劳动程度的核心指标之一。在本研究中,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企业员工不同的劳动强度和负担,其“过劳”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且明显表现出工作劳动强度和负担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员工“过劳”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人员。而工作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因此,工作量的加大必定带来更高的劳动强度,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员工疲劳程度,长此以往使得疲劳蓄积不断加深。②资源限制。岗位提供的资源对企业员工“过劳”的推力作用是0.495,说明资源利用每多被限制1个单位,员工“过劳”程度将会被迫增加0.495个单位,其对“过劳”推力作用的强弱在所有自变量中占比为17.54%。资源利用在企业更多指的是企业为劳动者提供的工作条件和用工环境。在本次调研中,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企业员工工作条件和用工环境不同其“过劳”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且表现出工作条件和用工环境用工非常不好和不太好的员工“过劳”程度高。工作条件和用工环境的不良或恶化,企业无法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客观条件,使得员工工作时不顺利或遇到很多麻烦,这往往会加大员工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产生额外的工作负荷。拥有“自然禀赋”的企业员工在工作效率上也往往会超过企业无法提供更多资源的员工。企业“自然禀赋”的原因所产生的额外工作量是很难计算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③考核标准。企业管理的考核标准对企业员工“过劳”的推力作用是0.234,说明考核标准的严格程度每增加1个单位,员工“过劳”程度将会被迫增加0.234个单位,其对“过劳”推力作用的强弱在所有自变量中占比为8.53%。而日本20世纪屡次出现企业员工过劳死的现象与日本企业由原来的终身雇佣制转变成聘任制,由原有的年功序列工资制转变成绩效工资制有直接联系。目前国内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同时包含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给员工带来紧张和不安,造成员工身心俱疲。④企业加班文化。企业加班文化对企业员工“过劳”的推力作用是0.207,说明“加班文化”严重程度每增加1个单位,员工“过劳”程度将会被迫增加0.207个单位,其对“过劳”推力作用的强弱在所有自变量中占比为6.77%。日本是受传统文化深度影响的国家,日本员工过劳死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员工心中企业永远是第一位的,为了企业目标可以牺牲小我。在这样的价值观推动下,员工主动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企业并不支付任何薪资,但员工依然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而中国企业现阶段也走上了这条路,但不同的是,中国企业在强调“狼性文化”的同时,员工不是主动加班加点,而更多的是其在企业加班文化、环境和制度的熏染下不得不做出加班加点的选择。有的企业通过很少的加班费来诱使员工加班加点,而有些企业则以工作任务逼迫员工加班。在本次调查中,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企业加班工资支付的程度不同在员工“过劳”程度上呈显著差异(P<0.001),且表现出企业没有支付加班工资和部分支付加班工资的“过劳”程度明显高于完全支付人员。这说明员工在加班费较低或没有加班费的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的薪资,迫使自己加更多的班。⑤经济压力。员工的经济压力对“过劳”的推力作用是0.252,说明企业给员工造成的经济压力每增加1个单位,员工“过劳”程度将会被迫增加0.252个单位,其对“过劳”推力作用的强弱在所有自变量中占比为1.83%。通过支出-收入比来反映经济压力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员工月均工资收入为6309.73±5400.597元(N=1059),月均生活支出为3937.27±3000.00元(N=1085),月均支出收入比值为0.6902±0.54418(N=1038),说明调查人员普遍工资较高,且远高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线。而支出-收入比越高的员工,“过劳”程度越高。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收入水平很高,如果背负着买房、买车、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费用,也会使生活变得拮据。此外,由于年轻白领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攀比效应,使得支出水平也极其可观,而能够直接扩大工资收入的办法就是通过自己的额外劳动挣取更高的薪资。第二,“内拉力”因素。具体包括:①工作兴趣。企业员工的工作兴趣对“过劳”的拉力作用是0.268,说明员工的工作兴趣每增加1个单位,员工“过劳”程度将会主动减少0.268个单位,其对“过劳”拉力作用的强弱在所有自变量中占比为9.26%。工作兴趣越高的企业员工越容易过度劳动,而且往往会忽略生理上的种种不良反应,所以在实证结果上出现了工作兴趣越强,“过劳”程度越低的负相关关系。这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关系,是自测者一种自我迷惑的错觉,而这种对自己身体状况的错误判断更容易造成劳动者的疲劳积蓄。因此,结果不应该是减少,而应该是增加,且增加的单位数量会超过结果中减少的数值。②拼搏进取。拼搏进取精神对“过劳”的拉力作用是0.216,说明员工对该种精神的认可程度每增加1个单位,员工“过劳”程度将会主动减少0.216个单位,其对“过劳”拉力作用的强弱在所有自变量中占比为9.04%。该结果与上一变量的解释有共同之处,实证中所得到的结果并不是真实的。当企业员工十分强调自我拼搏进取时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有注意和感知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濒临死亡边缘。所以该结果跟工作兴趣结果一样,现实中与劳动者“过劳”程度的关系应该是正相关关系,而且能够使“过劳”程度增加的单位数超过结果中的负值。③完美主义。员工的完美主义追求对疲劳积蓄度的拉力作用是0.283,说明员工对工作的完美主义追求程度每增加1个单位,员工“过劳”程度将会主动增加0.283个单位,其对“过劳”拉力作用的强弱在所有自变量中占比为11.75%。在心理学九型人格中有一类人的人格特质就是追求完美主义。追求完美主义的人往往明明知道这一过程很辛苦、很艰辛,却依然要坚持不懈的追求着自己心中的那个目标。所以企业员工中那些追求完美主义的人与前面刚刚提到的两类人群不同,其往往是能够感知到身心疲惫的。但这个类型的人,即使身心再疲惫也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坚持到底,决不放弃。所以,实证中越是在工作中偏向追求完美的员工,越容易产生和感知到疲劳,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换来的是疲劳的不断积蓄而无法得到有效缓解,导致疲劳积蓄度日益严重。第三,“减缓”因素。具体包括:①企业限制加班。企业限制加班对员工“过劳”的减缓作用为0.189,说明企业限制加班程度每增加1个单位,员工的“过劳”程度将会得到缓解的单位为0.189,其对“过劳”缓解作用的强弱在所有自变量中占比为4.32%。这个变量与企业加班文化对企业员工疲劳蓄积度的影响正好是相反的,这是企业对待加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但从作用效果来看企业拥有加班文化的影响程度要高于企业限制加班。这说明在企业加班文化的熏染下,员工的过度劳动程度以及过度疲劳程度要大于企业限制加班给员工所带来的缓解程度,即当企业选择加班文化时对员工产生的身心健康伤害会更大。②体育锻炼。企业员工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对“过劳”的减缓作用为0.099,说明员工对体育锻炼的参与时间每增加1个单位,员工的“过劳”程度将会得到缓解的单位为0.099,其对“过劳”缓解作用的强弱在所有自变量中占比为2.45%。从生理上来讲,体育锻炼加强了自身的身体素质,有更好的体能和体力去从事超负荷的工作,即使过度疲劳也能起到很好的疗效。因此,无论是主动过度劳动还是被动过度劳动,无论动力来源是企业、家庭还是个人,从自身来讲最有效也是最简单快捷的减缓疲劳和缓解疲劳积蓄度的方法就是平时多加强体育锻炼。综上所述,“外推力”因素在三组因素中对企业员工“过劳”的作用大小所占比例为63.19%;“内拉力”因素作用大小所占比例为30.04%;“减缓”因素作用大小所占的比例为6.77%,详见表3。由以上实证检验的结果可知,理论假设基本成立,理论模型的构建基本合理,符合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四、结论与建议

第9篇:个人劳动小结范文

公劳动教育政策;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

陈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黄忠敬,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别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主张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历史资源与实践智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到1976年,劳动生产教育期,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关注学生尤其是各学段毕业生的体力劳动;第二阶段1981年到1998年,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此阶段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第三阶段为1999年至今,社会实践教育期,要求学生获得良好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目的,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实施不同的课程。而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目的和课程的设置又决定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地位。所以,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都是从劳动教育的目的、课程设置和地位三个方面展开的。本文期望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明晰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和变化。

一、体力劳动:劳动生产教育期(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大批学生入学接受一定的知识文化教育后,想要继续升学而不愿意毕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劳动教育应运而生。所以,建国初期,我国的劳动教育主要目的在于纠正社会上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进而组织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当然,这一时期,我国也开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主要是指体力劳动教育,也即鼓励广大毕业生积极投入生产劳动。

(一)教育目的:组织毕业生参加体力劳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全国小学生和初中毕业生的数目逐年增加,1954年暑期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共计460万左右,然而只有小部分毕业生可以继续升学;又因为当时社会各界普遍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所以,1954年青年团中央出台了建国后第一个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关于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劳动生产的指示》,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由此也奠定了新中国初期劳动教育政策为就业参加劳动生产服务的基调。此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以实现就业的政策,主要有《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1954)、《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1954)、《关于有计划地组织未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工业生产的通知》(1954)、《关于组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农业劳动和进行自学的报告》(1955)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1957)等。总体而言,此阶段的劳动教育最为现实和直接的原因是解决初小、高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国家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劳动的需要。[1]换句话说,建国初期的劳动教育是受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问题的困扰而诞生的。

(二)课程设置:开设农业常识课和农业基础知识课

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就业问题的处理经验,使得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开始提前关注整个高小和初中学段学生今后面临的毕业和就业问题。1957年教育部《关于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的通知》,告知“各厅、局根据学校所在地区与学生的来源以及其他必要的条件加以考虑后,认为有必要与可能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时,在取得当地人民委员会同意后,即可增设”。[2]此外,195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正式提出对学生的宣传,应着重经常的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劳动教育。同年6月,教育部先后颁布《关于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和《关于在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和农业常识教学要点的通知》,要求在初中和高中三年级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在农村小学增设农业常识课。将劳动教育正式纳入我国课程体系之中,以课程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毕业后的农业生产劳动。

(三)劳动教育地位:全民劳动教育

除了在小学和中学分别设置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外,1958年《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认为勤工俭学是具体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始组织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学生开展农业生产劳动、农村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等形式的劳动教育。1963年6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坚持不懈地好好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并在1965年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参加生产劳动锻炼问题的函》,组织高等学校教师参加劳动。而这一将阶级斗争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也即为“”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1966年8月以后,实行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目的的全民劳动教育。

二、手脑并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1977~1998)

“”结束后,我国进入了劳动教育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教育部《<关于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的颁布,提出在全日制中学设置劳动课程,劳动开始成为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并列的课程;此外,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确提出热爱劳动,劳动教育的部分内容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开始分化为劳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两大部分,两个部分相互独立又有交叉。

(一)教育目的:树立正确劳动思想和掌握基本劳动技术

1981年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并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作为重要内容。同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提出注意在学生中加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加强劳动教育,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爱惜劳动成果。此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德育政策,《全日制小学劳动大纲(试行草案)》(1987)、《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90)、《小学德育纲要》(199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1995)。这些政策一方面强调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另一方面将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198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此后,1982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从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目的和意义、遵循的原则、内容和要求、时间和组织安排、成绩考核、培训提高师资、大纲和教材、劳动场地、加强领导这九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劳动技术教育。相继又召开了“全国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1986),《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的通知》(1987)和《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通知》(1988),对劳动技术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次,在1978年教育部《关于讨论和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要考虑专业特点,以对口劳动为主。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理性态度,要求知识与劳动相结合,手脑并用,培养有文化的新时代劳动者。

(二)课程设置:思想品德课和劳动课、劳动技术课

1981年教育部《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首次提出在小学开始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诚实、谦虚、艰苦朴素等优良品质,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首次将劳动教育的内容纳入为德育的一部分。1986年颁布《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并逐步培养勤劳节俭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帮助家庭、别人、公众的能力。

与此同时,政策规定分别在小学设置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1981年教育部《关于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的通知》,正式确定在小学设置劳动课,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并规定,一、二、三年级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适当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四、五年级每周安排劳动课1课时,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或简易生产劳动。同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规定教学时间安排初中是2周,高中是4周,可分散使用,也可集中安排。

(三)劳动教育地位:分化为劳动技术教育和德育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地位有所下降,与前一时期相比,劳动教育与生产的联系大大减弱,劳动教育不再直接作用于日常生产,而开始关注劳动技术。与此同时,劳动教育的所占时间也大大减少,劳动教育的主要时间为劳动课时间。此外,狭义的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譬如,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规定初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劳动教育:“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以校内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为主的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高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以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学工、学农、军训为主的劳动及社会实践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教育”。[2]这一时期的德育包含了大量劳动教育的内容,同时劳动教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三、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教育期(1999~2010)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由此开始了劳动教育的社会实践教育期,这一时期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