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语口语短期强化培训范文

英语口语短期强化培训精选(九篇)

英语口语短期强化培训

第1篇:英语口语短期强化培训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形成性评价 实验研究

英语作为国际性的语言具有重要地位。外语学习,特别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英语仅仅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具有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通过英语接收信息和表达信息的目的,这样才算掌握了英语。学生们也意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迫切要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我国的英语教学也早已关注口语教学。尽管高校学生的口语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高考口语成绩不记入总成绩,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很少受到口语训练,或者训练强度不够,与听、读、写的能力相比,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相当低。再者,由于词汇有限,口语基础较差,许多学生,甚至英语专业的学生口语现状令人担忧,一些学生虽已通过CET-4、6级,却不具备日常会话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基础差,而且课前很少预习和准备缺乏。许多高校的口语课都是大班教学,在口语课中,学生的主动性不够,害怕开口,要么不开口,要么支支吾吾,与此同时,因时间和课次有限,许多学生也没有什么锻炼的机会。为了适应当前与同国际接轨的趋势,英语口语改革研究更是重中之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应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接,同事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按照这个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得体地运用某种语言,以达到顺利与对方进行交际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使用外语水平,我院于2005年在校外区域另建立了全封闭式的英语口语强化训练营,亦称“英语村”。“英语村”采用分批短期浸泡的培训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口语水平,六年来培训了大量的英语及非英语专业文科的学生。我院学生除了正常的四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外,文科类学生都会分批进入“英语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全封闭式的英语口语训练。但是据反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结束后,通过对学生的口语水平进行测试,老师们反映学生的口语成绩不是很理想。我以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对这批在“英语村”接受一个月培训及在学院接受三个月常规口语教学的学生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

在实验前,向学生们介绍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内涵,让学生们了解大学英语口语的考核机制。调查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情况,对该班的学生进行实验前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实验前的态度等状况,并对该班的学生进行实验前的口语测试。

在实施阶段,关注课堂教学评价。在口语课堂教学中,我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关注,力争多元化、全方位地进行综合评价。在口语实践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布置的口语任务,学生根据口语能力评估表给自己打分。课后完成布置口语练习任务,学生根据口语能力评估表给同伴打分。在学院常规教学的三个月中每月举行一次口语考试,在“英语村”的一个月中每周进行一次口语考试,并对考试进行录音,老师对学生的录音进行测评和打分,并把问题等反馈给学生并提出建议和看法。在课程结束后,对该班的学生进行实验后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实验后的态度等状况的变化。召开期末访谈,了解学生实验前、中、后的一些口语学习情况,以及使用形成性评价的情况。

通过四个月的实验研究,我发现形成性评价在这口语教学中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某些方面效果还不是很明显。

第一,从学习兴趣上来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口语英语兴趣比较浓厚,一改以往不愿开口的现象的提高。

第二,从学习动机上来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外在动机对他们所起的作用大,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就业作为他们最重要的动机,因为就业是他们很快就面临的问题。

第三,从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来看,实验前后学习态度的变化似乎不是很明显,而情感体验则有一定的变化,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比例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是很明显。

第四,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上还是有比较大的收获的。尤其是对同伴评价的支持率也上升了很多,并且主动参与的学生数量也有很大的增加,对个人评价的困惑也有很大的减少,这都说明他们在积极参与中认识有了较大的变化,意识到了同伴之间相互协作的重要性,对自我评价的意识也明显增强,形成性评价的观念已经在他们头脑中逐渐形成。

第五,学生在口语的水平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通过完成不同的口语任务,能更好地掌握复制的长句,正确且得体地使用语言,在语音语调、流利程度上也得到了提高。

实验研究表明,在我院这种短期的封闭式训练与常规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下,采用形成性评价的评估体系是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一种支持,可以提供了一个较为可行的评价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合作、自我评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武尊民.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9.

[2]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4.

[3]龚亚夫,罗少茜.英语教学评估――行为表现评估和学生学习档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1-61.

[4]于秀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5.

[5]陈美华,徐小燕.大学英语口语能力形成性评估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8,3.

第2篇:英语口语短期强化培训范文

关键词: 英语口译;特点;教学方法

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大学针对英语专业开设口译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精通汉英两种语言,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流利的进行英汉互译的涉外人才。因此,大学英语口译课程承担着培养这种人才的任务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各种对外交流活动的需要。目前,社会及市场对口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需求定位也越来越高。口译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规格口译人才规范化培养已经迫在眉睫。而很多大学英语口译课程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英语口译的特点和原则,谈谈自己对口译课堂的一些教学方法的认识。

二 口译的特点

口译是一项很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说其特殊是因为口头翻译工作有以下突出特点。

1、即席压力性。口译是一种不可能预测的即席双语传言活动。口译人员需要在准备有限的情况下,即刻进入双语语码切换状态,进行现时现场的口译操作。现场气氛压力大,特别是有的口译场面非常严肃庄重,如国际会议和外交谈判。正式场合的严肃气氛会给经验不足的译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紧张的情绪会影响译员的自信。

2、立体综合性。口译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说,读、写等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操作活动。译员必须具有观察捕捉说话者的脸部表情、手势体姿、情绪变化等非语言因素的能力;能够耳听会意各种带地方口音以及不同语速的话语的能力;能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流利而达意地表达能力;在口译过程中能进行快速笔记、快速理解的能力。口译属一种立体式、交叉型的信息传播方式。

3、内容的繁杂性。译员的口译范围没有限界,内容可以上至天文,下及地理,无所不涉,无所不包,繁杂无限。口译的服务对象是各界人士,来自各个阶层、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在交际过程中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所熟悉的专业知识表达出来,这是译员无法回避的现实。译员必须是一名通晓百事的杂家。

4、个体操作性。译员属单一的个体工作者,其劳动具有很强的独立操作性。口译需要当场、即时完成,译员通常听到的是只讲一次、不再重复的话语,他在正确理解的同时必须立即独立地进行一次性的翻译。通常译员在整个口译过程中基本上是孤立无援的。译员必须随时独立处理可能碰到的任何问题。在口译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译员受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查询工具书或有关参考资料,不能在现场向任何专家、学者请教,也不能频频打断说话者,要求对方重复自己所讲的内容,解释其中的难点。

5、跨文化交际性。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不是从原旬到译旬的译码,而是接收原句后必须经过信息概念转化,才能以译语表达原语的意思。口译的模式由三大块组成,左边是原语输入,右边是译语输出,中间连接左右两边的是信息概念转换。

三 口译的原则和教学方法

口译教学目的为培养具有双语转换能力的合格的译员。鲍川运(2004)认为有四个标准可用来评判译员质量,即意思准确(Meaning)、条理清楚(clarity)、选词恰当(Diction)和表达得体(Presentatlon)。这就要求口译员不但要掌握相关的口译知识和口译技巧,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法国著名口译学家赛莱斯科维奇指出,口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译技能意识,应以技能训练为主,语言训练为辅(刘和平1994)。口译技巧和技能包括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即席反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和短时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梅德明(2003)认为一个人的口译能力不完垒等同于语言水平加翻译技巧,而是现代社会跨语言交际活动中译员的双语能力、翻译技巧和个人翻译素质的综合体现。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深谙跨文化交流时应遵守的国际准则和国际惯例。根据以上对口译特点的分析和口译原则的探讨,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针对口译教学方法分述如下。

1、心理承受和即席反应能力训练。

口译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事口译的人员除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在通过各种多样化的授课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外,场景式的训练则不失为让学生体验在压力下训练口译能力的另一方“良药”,如此刺激使其感知力敏锐、思维括跃、想象丰富,发挥出学生的智力和主观能动性,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切『练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很多学生在有足够笔记的情况下,句子却始终翻译不出来,间或有明显关键词搭配错误的情况,甚是遗憾。去除紧张和欠缺语法知识的因素以外,这种问题很大程度上出在学员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基于这种考虑,在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做诸如:断词组句、语句转述的训练,以期转换学生固有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思想,鼓励学生一词多译,一句多译,同时让学生养成一种变通难句灵活搭配的习惯,不至于在关键时候“死机”。

2、听力理解和短时记忆能力训练。

由于口译在短时间内经历三个转换过程:从原语的语言符号到内容的转换一一即理解(Comprehension){从内容到记忆的转换——即记忆(Memorizmg)I从记忆到表达的转换一一即用译语表达原语意思(Reformulation),因而在日常的口译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视、听、说、读、写的综合性语言操作能力。口译的最初过程是从听开始,然后大脑进行解码。因而第一阶段的听力理解过程至关重要。心理学家研究人的短期记忆只能保持20-30秒,而在口译过程中,译员要翻译长达几秒到十几分钟的内容,因此要注重学生的听力训练,苦练基本功。平时坚持收听收看英语广播、新闻、电影、电视等,注意收听不同英语口音的录音材料,同时课堂上进行短期记忆的训练包括对原语的复述、概括大意、形象记忆、逻辑记忆、连锁记忆、描述等;还要训练学生会作笔记以帮助记忆。口译笔记切忌求全,用简单的字、词或符号将讲话的要点用极快的速度记录下来,达到提示翻译的目的;可以使用大量常见的省略语和简单的速记符号。笔记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是模拟临场训练。笔记的课堂教学应避免大段的理论讲解,而应强调模拟临场,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多做仿真练习。在仿真练习中,教师可穿插讲解并示范口译笔记基本方法,笔记常用的符号、略语和记录格式等。

第3篇:英语口语短期强化培训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农村教师培训;现状调查;问题;途径

一、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意义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为实施《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吉林师范大学承担了吉林省农村初中英语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相对而言,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培训时间仍然是短期的,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与中学英语教师培训大同小异。教师本身的自我认识也不够,他们始终认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理论上水平不需要很高,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要求不必过高,只要会英语就能从事教学,这种观念上的错误使许多教师在培训中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效果不理想。有些教师参加了培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使用老一套教学模式。随着新一论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2010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全面启动,预示着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任务很重要,无论是教师,还是培训机构都要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对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意义也要有一个新的认识。

1.做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是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前提

在新一轮课改中,要以教材为中心,以新课标为准则,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的要求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使他们对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接不暇,因此,仅仅靠教师自身的努力以及高校对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很难在短时间内使小学英语教师适应课改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实践,通过我们的课改以及新课程的实验,外语教学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了。开展有效的农村小学教师培训,是实施新一轮课改的前提,对于目前解决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意义重大。

2.做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是实现素质教育新突破的重要保障

课改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进行的,实现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才能保证课改的有效实施。自倡导素质教育以来,小学英语教育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在助推素质教育跨越性突破的进程中始终没有找到合理的突破点。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新突破,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是打铁先得自身硬,利用培训的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新突破。因此,通过教师培训,不仅要提高教师专业基本功,加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主要的是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服务意识。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使小学英语教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从而改变目前“只乐不教”的现象。

3.做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为:“致力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语言学习规律;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知识;掌握学科渊源;知识结构知识的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关系;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钟祖荣,2006)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目标要依托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基本形成中国特色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及‘为了每个学生的成长’的基本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和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使自己善于思考,逐渐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金玉英,2009)不论美国还是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核心是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这一点至关重要,它使我们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专业”、“专业人员”的研究不够重视,对教师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社会上不少人,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一些人也认为小学教师所教的知识较浅,没有很高的学术性,谈不上专业性,似乎谁都可以做小学教师。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离这个专业目标的发展相差很远,甚至是背道而驰,这就需要其自身努力和外界的支持与推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现状调查分析

吉林师范大学高师中心和外国语学院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联合承担了几期全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经验丰富,成效显著。为全方位了解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英语教师教育现状,切实满足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探索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各项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广大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日益增长的专业发展需求,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09年对200名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便了解各位教师对当前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培训的要求不严,管理不到位

多数教育主管部门因缺乏指令性文件,使各校校长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过多考虑经费问题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往往少派、不派或乱派教师参加培训,少数教师只能自费参加培训,有时因费用问题而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参加培训的多数教师目的性也不强,只是走过场,收获也不大。主要原因是受训的教师不是带着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培训任务或研究课题来学习的,学完后的教师回去后,领导不要求组织同行进行学习、研讨,因此,他也不会对本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起到引领作用。有的教师虽然培训了几次,但本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仍没有显著提高,甚至有的教师说,我们的领导只重视考试,我们没时间,也不敢轻易进行教学改革。目前,仍然有些学校不理会新课改的要求,继续走老的教学路子。

2.培训模式单一,缺乏启发性和指导性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46.27%的教师参加5次或5次以上培训,曾经参加的培训模式较多的为:现场观摩(86.57%);专家报告,(83.58%);参与式讨论(82%);培训班(77.61%);最少的为出国进修/深造(3%)。每一次的培训模式大体不变,而且专家报告的内容,理论知识出现重复现象,教师的观摩有时就是那么几位,教师没有新鲜感,产生厌倦感。多数教师根本没有出国深造的机会,视野无法开阔。机会

的不均等,使好的教师更好,差的教师更差,因此,国内的短期培训对他们来讲很重要。目前,教师对国内培训的迫切需求是以课例为主,加之研讨课教学,对当前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给予指导和启发。也就是说,短期的培训要起到点拨作用,启发教师去勤于思考,善于研究,利用所学理论和优秀课教学观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索适合本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3.培训内容多,不系统,培训重点不突出,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

培训最突出的问题是培训内容多、不系统。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科研能力不强。由于他们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在短时间内把所有的相关理论灌输给他们,没有形成系统,让这些多年不研究理论的教师们感到压力大,学习效果不佳。

培训重点也不突出,缺乏实用性。小学英语教师不仅理论水平亟待提高,而且基本教育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也比较欠缺,尤其是农村教师和非师范专业毕业的转岗教师。每次教师培训的重点是哪方面的培训,上级主管部门没有明确,培训机构更不清楚,因此,培训的内容安排上重点不突出,理论性和综合性太强,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例如,小学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表演能力,语音、语调,教学方法等内容的培训是目前培训内容上的不足,需要加强此方面的培训。系统的培训需要两三个月的培训时间,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时间的长短问题。长时间的培训需要学校等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给予重视和支持,给教师创造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每位校长应认识到,只有每位教师发展了,学校才会很好地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

财政部、教育部决定2010年起实施的“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为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针对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育主管部门与培训机构要通力合作,采取有效途径来解决。同时,还要根据当前小学英语教师的需求,探索出一条适合新形势的改革之路。

1.了解小学教师的实际困难,建立健全保障和管理机制

要做好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离不开政府、教育部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小学教师的收入比较低,首先,在经费上应给予足够的支持,为受训教师提供重要保障。不应以名额为限,进行重点培训,也要轮流培训,使每位教师都有培训的机会,避免有的教师参加多次培训,而部分教师从来没参加过培训,这样教师的整体素质才会提高。其次,学校领导要帮助解决受训教师工作负担过重的问题,有计划安排其他教师多承担一定的工作量,使他们能专心学习。对参加培训的教师也要做适当的要求,带着任务去学习,尤其针对本校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做重点学习和研究。再次,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采取即时评价和滞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反馈,有利于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即时评价主要采取对培训教师的每一节课进行评价。滞后评价即培训结束后,受训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针对培训对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能力方面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

2.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设计培训课程

在调查中发现,宏观上讲,整体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微观上看,85%以上的教师教学基本功差、专业知识特别欠缺,尤其是口语能力和发音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语音教学、语音实践训练,英语短剧表演等课程很受欢迎。培训机构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确立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重点课程应该为教学技能类课程,主要包括:语音纠错和语音训练课;英语课堂用语、体态语的使用;英语短剧表演;小学英语导入技巧;游戏和活动设计;任务型教学法和兴趣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小学英语试题设计技巧;优秀课例示范讨论课等,使培训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设计教材分析,教材使用和整合,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等专题讲座,为教师的长远发展给予引领。

3.基于教师的层次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

(1)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参加培训的教师呈现多元化特点。年龄层次、教龄以及学历层次都有所不同,在培训模式上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培训机构在培训前对教师的基本状况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查之后,制定培训目标和具体的计划。学员在学习必修课的同时,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课。这种个性化的培训模式更有力于每个教师的提高。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针对性强,收效明显,很受学员的欢迎。

(2)短期与长期相结合。以往的培训以短期培训为主,占用寒暑假休息时间,收效甚微,学员意见很大。三四个月的部级培训时间更充分,学员能安心学习,而且边学习,边反思,对自身的教学进行认真思考,这种培训方式收效很大。有些课程可采取短期模块式突击培训方式,有些课程则采用长期可持续培训方式更好。

(3)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对于骨干能手型的教师,培训模式层次要求最高。此层次的教师自身能力很强,又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培训机构要提出专题研究由学员选择,组织学科领域前沿知识和理论的专题讲座。对这些学员培训结束时,要求撰写一定量的论文,带领本校教师搞好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

4.给教师以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农村教师的生活环境不同,学员心理压力大,担心受歧视和冷落,自身能力不强,不善于积极沟通,课外活动少,因此,他们的学习劲头受到影响。改变此种状况,培训机构应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学员多交流,及时解决一些困难,给他们一种家的感觉,让受训教师感受到温馨的人文关怀。

5.加强培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4篇:英语口语短期强化培训范文

写作在英语学习中是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它有助于巩固和掌握所学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有助于训练直接用所学语言进行思维,有利于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促进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我用自己的切身经验总结了英语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教师在写作方面的教学方法。

一、滴水穿石

高中英语课堂以课文教学为主,结合课文教学抓住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难点和关键――谓语动词语义比较、语法形式变化。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写作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具体做法是:①课文的词汇教学,不局限于照本宣章,而是结合英语的构词,同义、反义比较,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词义的区别,加强学生对英语词形变化的理解,扩充他们的词汇量,鼓励他们口、笔头造句,借此培养学生用完整句子表意的能力。②课文教学的过程――读、写、听、说交替。一般听说在先,读写在后。针对写作训练的听、说、读、写要注意材料内容的语言形式和课文内容的语言形式要有适当的变化和整体的系统性,以课文内容的提问为例,教师提问用的词语结构和课文内容相关,但和课文语言所用词语要有适当的差异,使学生稍加思考能够理解,为学生进行同样意思多种英语近似表达形式添砖加瓦,积累材料,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掌握更多的英语语句表达方法。③指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长句短写,短句详写的口、笔头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中常用动词句子的结构变化,单句和复句的异同关键所在。使用频率高,结构变化较多的英语常用动词要经常采用不同形式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常用动词句子结构和词义区别,逐步在心理上树立用英语造句达意的信心和习惯。

二、蓄势待发

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是解决词汇问题和迅速提高第二语言水平的有效必由之路。读书和写作就好比输入和输出,没有足够的输入吸收是不可能有大量的输出的。高中学生英语词汇量有限,各科作业负担沉重,英语阅读必须考虑内容、难易适当,时间上尽可能不给他们加重额外负担。经过比较选择几种阅读材料内容广泛,语言生动,体裁多样,文章长短适宜的且很受学生们的欢迎的报刊供学生阅读,利用早自习限时完成,以每分钟50到100个单词计算阅读量。高三年级每周用两节课的时间专门用于学生自己自由阅读英文杂志和报刊,老师个别指导解答问题。一般经过两学期到三学期的坚持阅读,学生们就会感到英语常用词的基本词义理解有了很大提高,动词的结构和变换也比较熟悉了,实际上学生已在不知不觉中充满乐趣地完成了英语词汇的巩固及强化这个艰巨任务,为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积累了必需的词语、句式和背景方面的材料。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时是否积极主动,满怀热情,对于语言材料的理解和吸收影响极大,若是抱着完成老师作业的态度读书,就可能出现“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前面看过,后面忘光的现象。因此,仅仅为学生选择适宜有趣的读物和安排一定的时间还不够,教师要想方设法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英语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正确阅读英语材料的习惯。最常采用的基本做法是经常让个别学生在自己的同学面前阅读并理解,成功地完成有适当难度的问题,老师及时给以鼓励。

第5篇:英语口语短期强化培训范文

一、继续扎实地做好非英语专业青年教师地英语口语培训工作。根据太教人(2005)9号文件《关于开展青年教师英语口语培训考试的通知》要求,今年上半年,将开展初中青年教师地英语口语培训及测试工作。针对全市初中的特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在全市的校长会议及教导主任会议上,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求各学校要将教育局太教人(2005)9号文件《关于开展青年教师英语口语培训考试的通知》全文再在教师中组织学习,原创:对培训的意义及目的要求要讲清讲透。

2.周密布置,确保培训及测试对象全员参与。继续教育办公室在05年底,就已经下发了调查摸底表,新学期一开学,将及时地下发正式培训、测试报名表,要做到学校花名册、调查摸底表与正式报名表三表基本吻合,确保每一个培训及测试对象都能参与。

3.合理安排培训点,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管。针对本学期在各初中全面推开,点多量大的特点,我们继续教育办公室将本着方便教师,注重培训质量的原则而合理地安排相应的培训教学点。每个培训点上,继续教育办公室将安排专人加强对培训的管理,做好培训出勤的点名工作及培训监督。对各学校的培训情况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及时通报。

4.严密组织测试,确保比较高的通过率。认真做好测试的组织管理,让每一个参与培训的教师都能参加测试。严格把好测试关,坚持测试的标准。

二、做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测试前期准备工作。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是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通过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

实施中小学教师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促进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学期的具体工作是:首先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明确目的意义。其次是做好培训对象的调查摸底,核对各个不同层次培训的人数。三是合理安排培训的顺序,与目前进行的青年教师英语口语培训错开时间。四是选定相应的培训教材。五是制订培训计划,明确学校培训与本中心培训的内容安排,充分发挥各学校的培训资源。六是组织建立一支集全市最高水平的教育技术培训骨干师资队伍,对培训师资进行先期培训,为全面推开面上的培训打好基础。

三、继续做好各类短期教师培训班的培训工作。

1.认真做好目前正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的结束阶段的培训工作,确保这些培训班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目前正在进行的各类短期教师培训班有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培训班、中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中学物理、语文青年教师培训班。五个培训班在学期初要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结束阶段的相关工作。

2.切实做好见习期教师的培训考核工作。加强对见习教师的课堂教学随机检查力度,争取对所有见习教师都能进行听课检查,把平时的课堂教学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考试中,要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查,确保见习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要求。

3.抓好中小学青年教师高级研修班的结业组织工作。中小学青年教师高级研修班是教育局培育名师工程的重点项目,继续教育办公室要与教研、教科室的相关部门一起全力抓好该班的结束阶段工作。要组织开展与导师的研讨、重大活动观摩、论文集的出版、培训工作总结等活动。

4.要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及已经制订的相关培训规划,继续在本学期中开设新的短期教师培训班。主要是开设小学语文骨干青年教师培训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班、中小学艺术青年教师培训班。具体培训班的计划及开班时间将另行下发通知。

5.在暑假中,组织开展英语引智培训,今年暑假,将分别举办小学、中学英语教师引智培训,由外籍教师承担培训工作,使我市的英语教师更能在教学理念上、教学方法上及口语的表达上适应英语教学的需要。

四、认真抓好校本培训的建设及指导工作。各学校的校本培训要坚持有序、有针对性,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学校必须认真制订好学期校本培训的计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必须要有书面笔记记录。从06年开始,各学校聘请外地专家、学者到本校讲座,要在活动前报继续教育办公室备案,原创:由继续教育办公室派人参与并记录,依此可以作为该学校教师专业培训的课时数。新学期开学的初期,各学校要认真检查教师的寒假学习笔记,组织开展寒假学习心得的交流活动。

五、加强干部培训,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管理者队伍。05年上半年,正是各学校领导班子的换届时期,继续教育办公室要配合教育局党委做好相关的干部培训工作。一是继续办好目前正在举办的校长任期常规培训班,组织校长进行任期工作总结。二是继续办好教科室主任(负责人)培训班及幼儿园业务主任培训班的培训及结业工作,强化培训效果。三是根据班子换届的要求,在局党委的安排下,组织后备干部培训班,为校长换届培训新人。四是做好挂职干部的培训及考察工作。五是举办新一期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培训。

六、充分挖掘培训资源及师资潜力,做好社会培训及教师学历培训工作。

1.继续做好公务员的普通话、英语三百句及电子政务培训工作,力争培训量比上年有较大的提高。

2.继续与市财政局合作,开展06年会计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要组织好培训师资,制订严格的培训计划,加强的培训点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确保培训质量。

第6篇:英语口语短期强化培训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因素;资源;口语能力

课改十年,虽然对英语教材、教法等一系列英语教学活动进行了改革,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低下仍然是广大英语教师、学生所面临的大问题。一方面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但是仍不能舍弃对语法的精讲精练、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对笔头书写的强调,无休止地攀登着笔试的高峰。这就造成了在课堂中没有充分的实际来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尤为薄弱。初三毕业班也不能用英语自然而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往往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能写而不能说,想说而不会说,如鲠在喉,脑中有词,而口中却连平时常用的词都说不出来。让每个学生自信、流利地张口,应该是每个英语老师的愿望。为此,笔者对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进行探索,了解现状、挖掘原因,最终从课堂内化到课外拓展训练,达到口语“完美进化”的过程。

一、初探成因

1.语言环境的制约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天赋的,大脑中有专门的语言装置,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具有掌握人类一切语言的能力,在两三年间由外部环境给语言装置设定特定的参数,于是人就具体掌握了一门语言。而我们的语言环境包括了自然语言环境和课堂语言环境,这两者对学生的口语能力都起着影响作用。

2.教育体制的限制

英语学科从小学开始到大学阶段,向来是注重笔试多于口试。考试这个风向标指引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加偏重语言知识的讲授,也陷广大学生于般的题海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太多的学生受“哑巴英语”之苦。但随着教改的深入,国家自上而下都在进行各种探索以求突破,而对课外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3.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从平常课堂表现中不难推测。课堂中,从初一到初三,学生愈发地对自己的口语没有自信,怕说错,怕发音不准成了他们的焦虑来源。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疏导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对这门功课产生兴趣,利用兴趣这一有效的导师,让学生愿意张口说。

二、合理利用资源“进化”学生口语

充分利用课内、课外资源,从初一年级开始全方位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成为系统化的教学,并内化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初中时期,学生热情高,接受得快,可塑性强,乐于表现自己,不怕犯错。

1.配音训练,抓语音

学习正宗的英语语音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模仿了。前期笔者用课本(牛津初中英语)中Comic Strip部分Eddie和Hobo简洁而有趣的漫画故事为剧本,让学生初探配音。学生发现了,配音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这就对学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1)发音要标准,语速要恰当。(2)理解故事,把握人物性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又需要去理解故事的内容,由此也可强化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力,也可算是以听读促理解。

当学生对书本对话得心应手时,笔者开始加入“电影配音”,利用网络英语资源与校本课对学生进行更为“高端”的配音训练,使学生对英语更加有兴趣,更愿意去说、更愿意张口,在英语学科中获得成就感。

2.短剧演讲,促表达

短剧或者表演难度都要强于单纯的模仿配音。从记忆输入语言到内化语言,再能够通过再创造加以生成输出。我们的目的是在课本知识中渗透阅读表达,在课外阅读表达中融入课本知识,短剧表演的过程中,内化语言知识,输出口语技能。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此环节笔者同样是用了如上的“课堂内化过程,课外输出拓展”的方法。如,常规课堂中的单元导入课、综合技能课等都能用到简单的表演输出。

3.学校“好声音”

笔者在上学期本校的“学校好声音”中就充当了一回音乐老师。学生选歌,老师陪练,在这简单而有趣的教学中拉进了师生的距离,小到一个连音,大到歌词内涵,师生合作默契融洽。而当学生能将一首英文歌模仿得惟妙惟肖,老师满心的激动就会溢于言表。

4.小故事背诵达人

学生自选故事,或者由教师提供素材,学生背诵。整个过程了包括背诵故事、现场问答两部分。通过源源不断地输入,对语料库的充实,口语便会不知不觉地流利起来。平时输出使用时,也会不自觉地使用到曾经所积累的优美语句。

第7篇:英语口语短期强化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 循序 渐进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都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提示条件写出100个单词左右的英语短文。内容连贯,文理通顺,无严重语法或结构错误。这看上去似乎是不很高的要求,在教和学的实践中达到却非易事。历年高考,师生日夜拼搏努力,书面表达得分率总是偏低,

学生也普遍反映英文书面表达难,到底难在哪里?为此笔者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主要困难有:

1、汉语谓语无字形变化,而英语谓语变化多、时态、语态、语气的语法概念和英语动词变化之间的关系,写作应用起来不明确不熟练,加之英汉在动词意义上有差别,用英语写作时就很容易出错。显然这是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生在谓语、动词学习应用中出现的负迁移。有必要反其道而行之,加强英语谓语动词变化的训练以矫枉过正。

2、英语的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各有特定的搭配,学生在写作时感到缺乏表达思想的语感。经常有汉英翻译词对字硬译的现象,加之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思维方面语言表达有相当的差异,也造成英语书面表达的一定困难。要培养学生英语表达的语感必须加强平时口头和笔头整句表达习惯的建立和听力理解。

3、从生理和心理方面看,高中学生已相对成熟,而他们所能用的英语语言在英语的书面表达上就是想说的话很多,意思也很好,使用的语言形式却词不达意,错误百出,为此要尽可能使学生接触大量和他们生理发展相适应的英语语言材料,以便于他们吸收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

4、书面表达单词拼写错误占了一定的比例,说明学生英语词汇的记忆准确熟练程度不够。有的学生反映说有的单词很熟练,不知怎么回事书面表达时就写错了,看来从记忆单词到笔头运用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吸收理解记忆反复运用的慢功夫。

以上学生英语书面表达中的错误和困难,提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能途径和方向。

一、从点滴抓起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英语书面的表达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周两月之功,必须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一点一滴抓起,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才有可能最后解决英语书面表达的难题。

高中英语课堂以课文教学为主,结合课文教学抓住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难点和关键——谓语动词语义比较语法形式变化,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写作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具体做法是:①课文的词汇教学,不局限于照本宣章,而是结合英语的构词,同义反义比较,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词义的区别,加强学生对英语词形变化的理解,扩充他们的词汇量,鼓励他们口笔头造句,借此培养学生用完整句子表意的能力。②课文教学的过程读、写、听、说交替。一般听说在先,读写在后。针对写作训练的听、说、读、写要注意材料内容的语言形式和课文内容的语言形式要有适当的变化和整体的系统性。③指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长句短写,短句详写的口笔头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中常用动词句子的结构变化,单句和复句的异同关键所在。④有时结合课文,有时另外补充材料,采用各种形式指导学生改写、缩写或连词完成短文或填词完成短文。

然而英语课文教学中所进行的以上写作训练指导并不解决英语书面表达的全部,这一过程主要抓住英语动词和单复句的变化,少而精地进行英语书面表达的基础训练,为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书面表达能力还需要广泛的多而杂的英文阅读。

二、广泛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生动说明了书面表达和广泛阅读的关系。外语书读的多的人,其读写能力比读书量少的人强。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是解决词汇问题和迅速提高第二语言的有效必由之路。读书和写作就好比输入和输出,没有足够的输入吸收是不可能有大量的输出的。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量有限,各科作业负担沉重,英语阅读必须考虑内容、难易适当,时间上尽可能不给他们加重额外负担。一般经过两学期到三学期的坚持阅读,学生们就会感到英语常用词的基本词义和情景有很大提高。动词的结构和变换也比较熟悉和习惯了,实际上学生已在不知不觉充满乐趣地完成了英语词汇的巩固强化这个艰巨任务,为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积累了必需的词语、句式和背景方面的材料。

三、分类专项练习

英语书面表达的综合训练要提纲挈领是相对省时有效的方法。尤其高三毕业班时间紧,复习量大,更是如此。这里的“纲”指的是教学大纲和考试纲要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语法概念和书面表达各种不同文体及要求。这里的“领”是说书面表达训练过程要先口头训练,后笔头训练,贯穿始终。

第8篇:英语口语短期强化培训范文

“市实验小学是区整体推进‘双语教学’的示范学校。”区教委主任介绍说,“经过近3年的努力,目前区46所小学、23所幼儿园的英语开课率达到了100%。”

据了解,区小学、幼儿园“双语教学”的普及率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达地区相比毫不逊色,因而引起了省市主管部门和教育教学专家、学者的关注。前不久,正在我省讲学的北京大学外语系王式仁教授,欣然应邀为区中、小学英语教师作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音、语调的若干问题》的专题讲座,并对区关于“听说英语习惯从小抓起”的教育理念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区整体推进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是3年前启动的。其时,全区小学、幼儿园师资中只有一名英语教师,英语师资的短缺成了实践“听说英语习惯从小抓起”这一教育理念的关键环节。从1998年起,区每年都从各个小学、幼儿园挑选教学骨干参加英语师资岗位培训,至今已举办3期培训班,与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名举办一期英语大专班,共为全区小学培训合格英语教师148人、幼儿园合格英语教师68人,同时,每年优先从应届毕业生中吸纳英语专业人才,现有师资队伍基本上满足了小学、幼儿园普及“双语教学”的需要。

第9篇:英语口语短期强化培训范文

关键词:英语口译;特点;教学方法

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大学针对英语专业开设口译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精通汉英两种语言,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流利的进行英汉互译的涉外人才。因此,大学英语口译课程承担着培养这种人才的任务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各种对外交流活动的需要。目前,社会及市场对口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需求定位也越来越高。口译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规格口译人才规范化培养已经迫在眉睫。而很多大学英语口译课程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英语口译的特点和原则,谈谈自己对口译课堂的一些教学方法的认识。

二口译的特点

口译是一项很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说其特殊是因为口头翻译工作有以下突出特点。

1、即席压力性。口译是一种不可能预测的即席双语传言活动。口译人员需要在准备有限的情况下,即刻进入双语语码切换状态,进行现时现场的口译操作。现场气氛压力大,特别是有的口译场面非常严肃庄重,如国际会议和外交谈判。正式场合的严肃气氛会给经验不足的译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紧张的情绪会影响译员的自信。

2、立体综合性。口译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说,读、写等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操作活动。译员必须具有观察捕捉说话者的脸部表情、手势体姿、情绪变化等非语言因素的能力;能够耳听会意各种带地方口音以及不同语速的话语的能力;能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流利而达意地表达能力;在口译过程中能进行快速笔记、快速理解的能力。口译属一种立体式、交叉型的信息传播方式。

3、内容的繁杂性。译员的口译范围没有限界,内容可以上至天文,下及地理,无所不涉,无所不包,繁杂无限。口译的服务对象是各界人士,来自各个阶层、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在交际过程中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所熟悉的专业知识表达出来,这是译员无法回避的现实。译员必须是一名通晓百事的杂家。

4、个体操作性。译员属单一的个体工作者,其劳动具有很强的独立操作性。口译需要当场、即时完成,译员通常听到的是只讲一次、不再重复的话语,他在正确理解的同时必须立即独立地进行一次性的翻译。通常译员在整个口译过程中基本上是孤立无援的。译员必须随时独立处理可能碰到的任何问题。在口译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译员受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查询工具书或有关参考资料,不能在现场向任何专家、学者请教,也不能频频打断说话者,要求对方重复自己所讲的内容,解释其中的难点。

5、跨文化交际性。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不是从原旬到译旬的译码,而是接收原句后必须经过信息概念转化,才能以译语表达原语的意思。口译的模式由三大块组成,左边是原语输入,右边是译语输出,中间连接左右两边的是信息概念转换。

三口译的原则和教学方法

口译教学目的为培养具有双语转换能力的合格的译员。鲍川运(2004)认为有四个标准可用来评判译员质量,即意思准确(Meaning)、条理清楚(clarity)、选词恰当(Diction)和表达得体(Presentatlon)。这就要求口译员不但要掌握相关的口译知识和口译技巧,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法国著名口译学家赛莱斯科维奇指出,口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译技能意识,应以技能训练为主,语言训练为辅(刘和平1994)。口译技巧和技能包括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即席反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和短时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梅德明(2003)认为一个人的口译能力不完垒等同于语言水平加翻译技巧,而是现代社会跨语言交际活动中译员的双语能力、翻译技巧和个人翻译素质的综合体现。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深谙跨文化交流时应遵守的国际准则和国际惯例。根据以上对口译特点的分析和口译原则的探讨,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针对口译教学方法分述如下。

1、心理承受和即席反应能力训练。

口译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事口译的人员除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在通过各种多样化的授课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外,场景式的训练则不失为让学生体验在压力下训练口译能力的另一方“良药”,如此刺激使其感知力敏锐、思维括跃、想象丰富,发挥出学生的智力和主观能动性,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切『练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很多学生在有足够笔记的情况下,句子却始终翻译不出来,间或有明显关键词搭配错误的情况,甚是遗憾。去除紧张和欠缺语法知识的因素以外,这种问题很大程度上出在学员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基于这种考虑,在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做诸如:断词组句、语句转述的训练,以期转换学生固有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思想,鼓励学生一词多译,一句多译,同时让学生养成一种变通难句灵活搭配的习惯,不至于在关键时候“死机”。

2、听力理解和短时记忆能力训练。

由于口译在短时间内经历三个转换过程:从原语的语言符号到内容的转换一一即理解(Comprehension){从内容到记忆的转换——即记忆(Memorizmg)I从记忆到表达的转换一一即用译语表达原语意思(Reformulation),因而在日常的口译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视、听、说、读、写的综合性语言操作能力。口译的最初过程是从听开始,然后大脑进行解码。因而第一阶段的听力理解过程至关重要。心理学家研究人的短期记忆只能保持20-30秒,而在口译过程中,译员要翻译长达几秒到十几分钟的内容,因此要注重学生的听力训练,苦练基本功。平时坚持收听收看英语广播、新闻、电影、电视等,注意收听不同英语口音的录音材料,同时课堂上进行短期记忆的训练包括对原语的复述、概括大意、形象记忆、逻辑记忆、连锁记忆、描述等;还要训练学生会作笔记以帮助记忆。口译笔记切忌求全,用简单的字、词或符号将讲话的要点用极快的速度记录下来,达到提示翻译的目的;可以使用大量常见的省略语和简单的速记符号。笔记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是模拟临场训练。笔记的课堂教学应避免大段的理论讲解,而应强调模拟临场,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多做仿真练习。在仿真练习中,教师可穿插讲解并示范口译笔记基本方法,笔记常用的符号、略语和记录格式等。

3、表达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

语言能力是应用技能训练开展的前提,而对于口译来说,理解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更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一环节开展的得当与否也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技能训练。这一环节训练的侧重点在于对于学员在文章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上。可以通过多类型(如介绍言语类、演讲言语类、礼仪言语类等)材料的翻译及阅读理解和综合复述(如根据原文转述、定题自述等)来训练学员掌握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语言结构与词汇的特点。此环节笔者认为适宜在口译专业课程正式开始前的半个学期开始,在授课过程中,对必要的语言表达方式、结构、各种语言难点等进行操练都是适宜的,兼可帮助学生获得许多主题知识。

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是这样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征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许永梅2008)因此在口译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应适时地融入称呼、介绍、寒暄、问候、访问、宴请、送礼、告别、聚会、交友等文化因素的讲解,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不仅要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还要重视语言运用的恰当性。以及熟悉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理解这种语言的高雅,注重运用俚语、诙谐、夸张、婉转等修饰方法,注重文化差异在不同语域中的表现。

在掌握一定的口译知识和口译技巧的基础上,应培养学生掌握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学生要力求博览群书,拥有广博的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杂家”。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着重加强学生的自身素质修养的培养。口译员作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应该遵循国际间的规则,如保密、公正、按时、准确、尊重客户、公平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