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奥运经济论文范文

奥运经济论文精选(九篇)

奥运经济论文

第1篇:奥运经济论文范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北京来说,其经济发展目标就是要通过举办奥运会,带动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北京城市现代化水平,进而推动北京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步伐。因此,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调整首都产业结构,培育知名品牌,并通过奥运场馆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形成新的城市功能区,推动北京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成为把握奥运商机、发展奥运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后奥运”的首都城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紧紧抓住奥运机遇,努力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

一、调整首都产业结构是发展奥运经济的重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制定并实施“首都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服务业发展提升首都城市功能已成为普遍共识。但问题是,虽然近年来现代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巨大促进作用在一些领导干部中依然认识不足,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所产生的巨大辐射和影响作用依然认识不够,对北京产业结构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制约因素,例如水资源、能源、土地资源等约束条件的严峻形势依然认识不足,因而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效果仍然不够理想,重工业比重仍然偏高,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以消耗资源的外延式发展,极大影响了首都城市功能的发挥,影响了首都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通过奥运会的举办,进一步加大首都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积极调整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成为北京举办奥运会发展奥运经济的重要内容。

奥运会的举办,直接受益的是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与奥运会关系密切的旅游业、商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体育产业、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保险业、媒体传播业等行业。大力加快这些行业的发展步伐,积极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就成为调整首都产业结构的主要措施。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例,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潜力。北京“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影视、传媒、网络游戏、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这些文化创意产业往往体现出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的特征,尤其是一些内容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很有发展前途。“人文奥运”理念的实施,将有利于北京构筑一流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中心区域。

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积极调整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对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限制其发展,例如钢铁、化工等行业的有计划搬迁、山区小煤矿整体关闭,也是强化首都经济特色、把握奥运商机的重要内容。奥运会筹备工作5年多时间,北京通过发展奥运经济,推动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突破: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由2002年的61.3%提高到2006年的70%,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因此,围绕奥运,加大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对首都经济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奥运品牌战略是把握奥运商机的重要环节

奥运会为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通过奥运会,进一步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丰富、悠久的传统文化和巨大的社会进步,让世界人民认识到中国和平发展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力量,将整个国家作为一个品牌向世界展示,这是实施奥运品牌战略的首要任务,也是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一份责任。

举办奥运会也为打造北京城市品牌、扩大北京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提供了机遇。应当充分挖掘奥运会带来的全球品牌效应,全面提升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在塑造北京城市品牌方面,应将北京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品牌进行精心包装设计,并利用项目招投标、企业咨询、海外推介、国际交流等有利机会向世界展示北京城市的新形象、新面貌。通过精心培育、挖掘北京的人文特色,提升城市品牌的内在价值,深入挖掘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丰富北京城市的人文内涵,重点打造文化牌、旅游牌、高科技牌、环境牌,使城市布局、场馆建设、生态环境等更具中国特色,让北京城市品牌更具人文魅力。通过举办奥运会,把北京建设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之一,借此扩大北京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奥运更是企业走向世界、展示自己、推进名牌战略的最好舞台。企业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运用适合企业或品牌自身特点的营销手段,借助奥运会的广泛影响力提升企业价值和品牌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通过奥运铸名牌,国内企业应尽快熟悉市场开发的规则与做法,应当利用“本地化”优势,抓住奥运会期间需要大量产品、服务供应的契机,在体育器材、办公用品、家具、服装、啤酒、鲜花、纸张、绿色食品等领域,争取成为奥组委供应商。国内适合参与特许经营的企业和产品众多,特别在工艺美术、旅游商品、文化用品、日常消费品等领域更有明显优势,应争取有一大批企业取得奥组委特许经营权。特别要做好纪念品这块“大蛋糕”,悉尼奥运会仅此一项收入就达5亿美元。

企业还应当积极寻找奥运会市场开发以外的商机,借奥运创品牌。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纷纷来北京寻求商机或战略合作伙伴的良好机遇,发掘、利用和延伸国外大公司、大企业的名牌资源,发挥在销售网络、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本土优势,加强与已占据奥运市场的知名跨国公司合作,采取品牌授权、合作供应、结成非股权式的战略联盟等形式,成为国外大公司的“第二货源”、“本土品牌”,或局部环节的技术合作伙伴。

实施奥运品牌战略是把握奥运商机的重要内容。随着奥运会日期的临近,这项工作也进入了最为关键时期,能否有效地利用奥运商机推广企业品牌,对国内企业是严峻的考验。

三、亚奥功能区建设是发展奥运经济的重要遗产

北京经过多年的努力已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功能区。筹办奥运会,进一步带动了北京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如果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将很有可能在今后几年形成以文化体育产业、会展业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城市功能区——亚奥新区。

地处朝阳的“奥林匹克公园”是举办奥运会的主中心区,是奥运项目投资最集中、比赛项目最多的区域,集中了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等14个场馆和国际展览中心、奥运村、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电视中心、记者村以及规划中的世界贸易大厦等设施,这些设施接受了体育馆及设施建设总投资的60%左右。将“奥林匹克公园”主中心区打造成具有独特城市功能的新区——亚奥文化新区,使之成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发展奥运经济的战略选择。

亚奥新区是以奥运会场馆为中心,往北6公里到立水桥、天通苑地区,往南5公里到北三环马甸桥,往东3公里到京承高速路,往西3.5公里到八达岭高速路。这四点相连所形成的区域即为亚奥新区,面积约为71.53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在经历了1990年亚运会后的阶段性繁荣之后,十几年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境地,缺乏核心产业的拉动支持,没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奥运会的举办,为这一区域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随着奥运会建设提速,北京启用1800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有900亿元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轨道交通的建设。在规划建设的十几条城市主干道中,约有一半集中在亚奥新区。这些设施建设将使整个亚奥新区凝聚力大为加强。

2005年国务院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而城市多中心并存必定使每一个中心的功能趋于专业化。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全市范围内有效地整合资源,在亚奥新区有意识扶持旅游业、体育产业、文化与信息产业、会展业、办公和金融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几年建设,使亚奥区域完成这样一个飞跃——形成以体育文化产业、娱乐业和会展业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新的功能区。而新功能区的建设将为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坚实的空间载体,并进一步提升北京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的地位。

但要形成一个具有独特城市功能的新区,其建设周期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可喜的是,亚奥功能区雏形已经显示,如果能够有意识整合,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是完全有可能形成一个以文化体育产业和会展业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城市功能区,并成为2008年奥运会留给北京的重要经济遗产。

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发展奥运经济的战略选择

2008年北京奥运会,除北京作为主办城市以外,还涉及青岛、香港、天津、秦皇岛、沈阳和上海6个项目城市。除了香港和上海外,其余4个城市都属于环渤海区域内的城市。加强区域合作,是发展奥运经济,推进首都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的重要措施。抓住奥运机遇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奥运提升整个区域内产业结构水平。奥运会的举办将给整个区域的建筑和建材业、环保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以及传媒和广告业带来商机。这就为整个区域,特别是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通过奥运会推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推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进而提升整个区域产业结构水平,对整个区域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是大力提升整个区域内城市基础设施水平。2008年奥运会,无论是举办城市北京,还是赛区城市青岛、香港、天津、秦皇岛、沈阳和上海,为保证奥运会的顺利举办,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城市改造力度,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这对整个区域内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

三是推动区域之间城市合作水平的提高。为保证奥运会的顺利举办,需要奥运城市之间开展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奥运会作为城市之间交流与合作的纽带,推动了区域间城市合作水平的提升。随着北京奥运“三大理念”的宣传普及,特别是绿色奥运理念的实施,需要将整个区域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规划,这必然会加大区域城市合作水平。

第2篇:奥运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北京奥运经济

在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北京,正以“新北京、新奥运”为目标,本着“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全力筹办奥运会。有研究表明现代奥运对主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并且大型体育赛事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经济问题解决的很好途径。大型体育竞赛既是一个体育盛会,也是一个文化盛会和旅游大节。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奥运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

一、奥运经济的概念

奥运经济是奥运会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乃至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的资源优势和奥运会所创造的无限商机,所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来发展和拉动本地区经济,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经济的现象。

二、举办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在奥运会主办期间,外部有效需求增加将带动经济增长。

国内外旅客在主办奥运会前和奥运会主办期间,以奥运为目的前往主办城市和国家,并由此引发了各项经济活动,增加了额外的消费需求,这些消费需求将集中在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卫生体育业、社会服务业、商业、餐饮业、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等领域,经济发展生机勃勃。由于建设项目、相关产业发展和奥运会商业化筹资方式形成的巨大商机,会吸引众多投资者前来寻求合作机会,形成巨大投资市场。为了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国投巨资兴建体育设施、加强通讯系统建设、扩建机场、建设高速公路和地铁、建设环境保护工程、危房旧房改造等。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北京之外流进的资金高达1500亿元左右。新增的巨额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北京地区的产品和服务,它对诸多行业的产品消费形成强烈刺激,尤其对建筑、交通、通讯、旅游、食宿等行业的消费拉动作用会更明显。一般认为,整个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奥运会筹备建设期、奥运会主办期和后奥运会时期。从成功申办到正式主办以至奥运会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效应的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奥运经济周期。

2.举办奥运会的直接收入

举办奥运会的直接收入主要来自电视转播权、全球赞助商赞助收入的分成、组委会赞助商、特许经销商、奥林匹克纪念币和邮票、门票、捐赠资产处置、体育等的收入。奥运会作为规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文化活动,同时游客成为企业进行全球性宣传的最佳载体,因此国内外各大财团和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慷慨解囊,以显示实力,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在北京奥运会的前期和比赛期间,广告业、旅游业、体育产业、零售商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都将得到高速发展机会。举办奥运会将推动北京市乃至更多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北京市大量的高能耗、污染重的企业要从第二产业中退出去,是必然的、不可动摇的选择。同时,京举办奥运会将大力拉动北京地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服务业造成巨大的发展空间。举办奥运会所建的城市基础设施、商业环境、环保措施等将使首都北京受益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由奥运会带来的交通、通讯、娱乐、餐饮、文化等各行各业的发展,必将涉及北京的周边地区乃至全国。

3.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给我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全国每年GDP额外增长0.3%~0.5%;申奥成功后新增180万就业机会;社会消费品总量超15000亿元。据测算,由于新增奥运投资乘数效应及奥运相关消费因素的共同作用,将带动2002年至2007年GDP年均多增长1.67个百分点。这样,如果国内生产总值按照每年10%递增,经济总量2010年将突破7000亿元,比2000年增加近1.9倍;如果国内生产总值按照11%递增,经济总量2010年将突破7500亿元,比2000年增加2倍以上。

4.奥运会将推动环境治理和城市改造步北京市的污染问题是严重的,治理环境不但极其必要,而且十分紧迫,举办奥运则为之提供了最佳的契机。环境的治理必然推动城市的改造,而城市的改造又贯穿环境治理的原则,“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是二者必须选择的理念。城市的改造、体育场馆的建设为举办奥运会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有益于奥运会自身的创收。

三、后奥运时期的经济走势

在奥运会主办后期,由于奥运会提升了主办城市和国家的知名度,使主办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基础设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将为奥运主办城市和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和后续旅游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可能会出现投资下滑、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利用不足等需求不足的风险,使经济衰退,步入低谷,即发生“奥运低谷效应”。奥运会结束后,对旅游、购物、住宿、餐饮的需求将要回落,这些方面可能发生就业人数减少的现象。但只要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北京将继续成为旅游热点,那么对旅游、购物、住宿、餐饮的需求不会长期低落,从事这些服务的人员仍会有合适的工作。

四、结束语

奥运会的主办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转折点,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尽管前文论述了奥运会结束后中国不会出现经济滑坡,而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道路上还存在着障碍。政府要对后奥运时期的经济走势展开积极应对,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经济政策,降低后奥运风险,使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参考文献:

[1]陶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投入关系问题的理性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4)28~31

第3篇:奥运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奥运经济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一、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

奥运经济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吸引各种生产要素聚集,使原有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产生出新的力量,具有强大的市场和经济能量。为了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将投巨资兴建体育设施、加强通讯系统建设,扩建机场、建设高速公路。北京奥运会总投资为2800亿元,三分之二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2008年奥运会比赛项目将有28个大项,300多个小项。2008年奥运会不光是满足奥运会所需的各类体育器材、设备用品等物资将接受价值约1.7亿元的供货和服务,还将在北京新增656万个就业机会,额外吸引261万外国游客,15.55亿国内游客,社会消费品总量超15000亿元,极大地刺激和拉动内需,从而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增长与体育产业化的高速发展。

二、江西省体育产业现状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属于内陆且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体育产业起步也较晚。作为江西省体育产业重要支柱的体育,2005年体育销售16亿元,用于全省体育系统的公益金达到2.28亿元,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结合无形资产的开发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已初步形成了以体育为支柱,以体育场馆经营、体育电子设备生产为先导,以体育产业无形资产的开发为潜力的产业结构基本框架。但与其他先进的兄弟省市相比较还是不容乐观的。调查表明,江西省的体育产业整体规模较小,规划不合理,经营领域较窄,主导产业实力不足。而广东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专门性体育经营企业达2000多家,上海有43.7%的市民每月的体育消费(包括健身娱乐,购买体育服装等支出)达到了100元以上,而江西省市民每月的体育消费超过100元的不足20%。

三、奥运经济对江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1.有助于推动本省经济的发展

体育产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状况影响人们对体育的消费,从而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要使二者很好的结合,相互影响呈螺旋上升态势发展。1988年汉城奥运会借筹备奥运会共带来了相当于70亿美元的生产诱发效果和27亿美元的国民收入诱发效果,并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此案例表明,在现代商业社会里,奥运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力,这意味着北京甚至整个中国都将面临一个巨大的奥运商机。根据奥运会举办地的扩散效应,奥运会将通过市场途径,将中心城市的发展势头通过技术、组织管理、生产要素、市场和信息等渠道向其周围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奥运经济影响,辐射的产业和市场远远超出了主办地城市经济的范围。

2.有助于本省体育产业政策的完善和规范化管理

由于体育产业在江西国是新兴产业,国家对发展体育产业的政策还处于探索阶段。江西省出台的体育产业法规大多是综合性管理办法,对管理的每个环节和各运动项目的相关规定不很细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需建立健全我省体育产业法规体系,特别注意完善体育的发行、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包括体育市场管理信息反馈系统、分析系统、决策系统在内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的培育和宏观调控职能,是当前该省有关行政部门的一项紧迫任务。应借助奥运带来的机遇,积极调协有关部门及时建立和完善包括政府财政投入、产业项目基本建设投资、社会集资、税收、体育和基金等体育产业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体系,使体育产业政策更完善、更规范化与国际化。

3.有助于促进江西省体育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该省的体育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没有建立有效的产业统计和评估体系,区市以下体育系统中产业门类较少,产业收入中,体育收入占90%,产业发展过分依赖体育的收入。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有许多有利条件,如对各赛事和活动的冠名权及会徽、会标的印制等,通过必要的商业运作,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筹资。我国体育比赛与职业俱乐部冠名权的开发,有些项目协会取得了很大成绩。每年为体育投入3000万马克的奔驰公司的信条就是:为体育投入的越多,获得的利润就越多。我国的体育广告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青睐,而本省在这些方面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尽管本省从省第十一届、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取得不错的经验与收效,但效果还不是太满意。奥运经济有助于促进江西省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体育产业国际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的整合,从整体上提升体育产业的竞争力。全世界普遍关注奥运会,中国将在全球主要媒体获得长时间、高频率的报道周期,这对扩大我国的“国家品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使江西省的体育产业插上奥运的翅膀,飞向全国,飞向世界。

参考文献:

第4篇:奥运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奥运经济体育产业中国

一、我国体育产业化的现状

1.体育的产业化发展不很乐观。我国体育产业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相继推出足球、篮球、排球联赛等职业赛事,组建了大量的职业俱乐部。然而,球市不旺,俱乐部自身造血功能差,与发达国家和体育产业健康发展还相差很远。据统计,美国每天有5家健身中心开业,全国参加健身活动的体育人口高达60%以上。而我国体育产业的经营收入微乎其微,许多俱乐部入不敷出,经营困难,举步维艰。

2.外资竞争的巨大压力。加入WTO后,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家在华投资。全球体育用品企业产值前10名全部进入中国,年产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都已进入我国市场。迄今为止,这些公司几乎占领了我国高档体育用品市场。作为全球范围内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回报丰厚。面对奥运这块大蛋糕,如果国内企业再不迅速抢占市场,外资很快就会全面占有,无疑会给初起步的中国体育产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3.中国体育产业的机遇。除了奥运会这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体育企业还面临着以下机遇:一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体育运动意识越来越强,健康投资、体育消费将越来越多;二是出于崇尚体育明星的心理,人们愿意花钱看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的比赛;三是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属于朝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缓解体育需求增长与国家财政拨款不足的矛盾,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体育纳入第三产业,并已用产业政策的杠杆,吸收社会资金,引导个人消费,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奥运经济与体育产业化的互动

1.加速我国的体育产业化进程。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盛会,承办国的政府、组织和企业要与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进行业务往来和商业谈判。因此,从申办到实际运作的全过程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操作,即以信用为基础,以契约管理为手段,进行商业化运作.这样的操作要求举办国政府、组织和企业调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方式,从而为我国体育真正走市场化道路,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市场运作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奥运会的市场化运作无疑为全球体育产业的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只要运作得当,2008年奥运会不仅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更将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火车头。3.“奥运泡沫”问题需要体育产业化来解决。奥运会4年才一次,很多场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只有很少几次的利用,大量场馆的闲置,占用了大批资金,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如果经营不好,将给举办国、举办城市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因此要处理好应对大型活动与日常经营的关系问题.以直接投资为主要特征的奥运经济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大,在奥运投资周期结束后,对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经济带来的冲击就越大。奥运经济的这一特性在国外被称作“低谷效应”。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体育产业化,通过战略规划周密实施,既要避免奥运经济过热,防止出现“奥运泡沫”,也应通过先期预防和后期预防,把“低谷效应”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三、实现体育产业与奥运经济双赢的对策

1.制定体育产业化和奥运经济发展战略。奥运周期一般为12年左右,我们将其分为奥运前期、当期、后期三个阶段。前期战略包括场馆建设、服务公共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赞助商的选择等前期筹备工作。另外,还包括制定适宜的奥运市场开发战略。奥运市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对这个市场如何开发、包装、销售应尽早做准备,多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模式和运营机制,并与我国的体育产业化战略相结合;当期战略在奥运会召开的前后几年,主要涉及与比赛有关的事宜,包括体育器械、体育设备的选购、比赛的组织、门票的销售、电视转播权及广告的销售、奥运纪念品的开发与制作等,应尽可能按照市场化模式来运作;后期战略在奥运会结束后的几年内,应充分发挥奥运会这个动态的、极具号召力的“人文旅游品牌”的价值,在奥运会结束后的1年~2年里可充分借助奥运余温来吸引国内外旅客旅游、观光和度假。

2.转变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加速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我国目前的体育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政府管理型”,体育经费的来源是“行政拨款型”,这无疑限制了体育产业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体育产业化经费不足的问题,必须将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让体育产业进入资本市场,从而提高体育产业的融资能力。

强化品牌意识,扩大国际影响虽然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很快,但真正属于国际品牌的却寥寥无几。面对奥运会庞大的市场份额和众多跨国企业集团的竞争压力,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必须推出自己的民族品牌,力争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可使本国企业借助奥林匹克市场营销计划,推广企业形象和品牌。

加强人才培养。成功举办奥运会需要一大批既懂体育专业、法律,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体育产业也必须大力发展这方面的人才,我国的体育市场还很不成熟,这方面的人才还相当匮乏,要想使我们的体育产业走向世界,加大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提高市场意识。搞好奥运营销中国体育产业一定要借助奥运会这一契机,加大体育营销力度,以寻求更多赞助商加盟,增加体育产业的产值。我们已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概念。应通过奥运会的举办,系统总结我国体育营销方面的经验,继往开来。

总之,奥运经济与体育产业化相得益彰,互为推动,互为促进,那么,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就应把两种战略放在一起考虑,共同开发,共同发展,从而实现二者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玉超李红卫: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发展的影响.体育学刊,2002.9

第5篇:奥运经济论文范文

从总体上看,相比于之前对中国“施压”的舆论态势,奥运会开幕后外国媒体的报道相对客观。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8月18日发表美国哈佛商学院高级副院长约翰・奎尔奇(John Quelch)的文章称:“3个月前,中国在奥运上的投资显得岌岌可危。批评和失误似乎无休无止;‘联合抵制’的说法满天飞;从巴黎到旧金山,奥运火炬在全球的传递一再遭到攻击。如今,这一切已成为过去。”虽然客观声音占据国际舆论主流,但一些西方媒体对政治议题的报道仍然存在主观和偏见。奥运开幕以来,外国媒体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看待北京奥运会。

认为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崛起的象征

大多数外国媒体惊叹奥运会开幕式的壮观和宏大,普遍认为奥运开幕式是一次弘扬国威的国际盛典,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表明中国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崛起,但部分舆论也透露出对中国崛起的不安。

日本《读卖新闻》的文章称,对中国来说,本次奥运会是一次弘扬国威的国际盛典。中国要借此展现30年来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果,并向国内外显示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存在感。

德国《焦点》杂志和德国之声的文章认为,奥运会让中国5000年来第一次成为世界的中心。

西班牙《国家报》的文章称,北京奥运会将帮助中国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即印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跻身强大和受尊重的国家之列。

美国《时代》周刊的文章认为,当北京奥运会盛大开幕时,没有人怀疑东方现在的重要性。在过去,抵制奥运会的松散约定失败了。西方人知道,这是中国的时刻。回到这个中央之国的全盛时期,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权贵要向中国皇帝进贡,表示承认中国的实力。

法国《世界报》的文章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后,中国在庆祝另一场奥运会,即“让它获得期盼已久的世界的尊重与承认的外交奥运”。近日来,北京成了“世界新的外交中心”。

加拿大《环球邮报》的文章认为,历经几十年的孤立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又遭遇了多年猜疑。现在,终于到了中国期待已久的时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

俄罗斯《独立报》的文章称,奥运会不单单是体育盛事,对中国来说,这还是一个辉煌的时刻,它将向世界证明中国在经济现代化领域的成就,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日益上升的地位。

美国《华盛顿邮报》的社论认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开幕和俄罗斯进攻格鲁吉亚这两大事件向世界宣告:昔日的权力关系格局如今已彻底改变,令人生畏的新生大国,正在向传统的秩序发起挑战。

赞扬北京举办了一届成功的奥运会

奥运会开幕后,国际奥委会、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和记者对北京奥运会的组织、设施、服务等各个方面给予积极评价,外国媒体普遍认为北京举办了一届成功的奥运会。

据德新社报道,挪威媒体14日援引该国国际奥委会委员盖哈德・海贝格的话说,北京奥运会将会获得有史以来最成功奥运会的称号。海贝格在接受挪威通讯社记者采访时说:“迄今为止,北京的表现一直棒极了。”

美国之音的报道称,各国运动员和新闻记者对赛事的组织工作、运动员的竞赛水平、比赛场馆的设备、大会的安全保卫、交通运输以及观众的热情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路透社的报道称,北京奥运会组织者虽然早早放弃了“史上最好一届”的口号,但如果在“鸟巢”主火炬徐徐熄灭之后,国际舆论把“史上最好”的称号送给2008年的北京,至少人们不会感到丝毫奇怪。

对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担忧消失

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是奥运会召开之前外国媒体比较关注的话题,而且以负面批评居多。但随着各国运动员、记者陆续来到北京,亲身感受这里的环境,亲口品尝这里的食物,国际舆论对于北京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担忧逐渐消失。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引用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的话说:“国际媒体在北京2008开始前,不断地强调北京空气如何糟糕、污染得多么严重,可是只有真正到了这里,你才能明白北京的情况。看看窗外的天空,你就知道他们这些赛前无病的炒作是多么无聊。在奥运会开赛前来评判和衡量中国,完全是一种错误。公平地评价北京2008,你必须到这里来,必须了解这个国家发展的过程。”

据美联社、路透社、美国《华尔街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和美国之音等媒体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和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主席永奎斯特称赞北京改善空气质量的努力发挥了作用。法新社报道说,“对通常弥漫在北京上空的污浊空气的担忧看来已经烟消云散”。美国《华尔街日报》也承认,人们对北京空气质量“可能过于担心了”。

据路透社报道,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格布雷西拉西耶为自己因健康考虑退出北京奥运马拉松比赛而感到遗憾。格布雷西拉西耶18日在北京对路透社记者说:“我很吃惊。我2月来到北京的时候,一个蓝天都没见到。但现在从我来以后,一切都非常好。他们本应该告诉我的。”

美国之音的报道称,奥运开幕以来,北京地区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一些外国运动员觉得北京的空气污染没有媒体渲染的那样严重。正在北京的澳大利亚奥委会发言人邓肯女士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之前对北京空气的担忧这两天都烟消云散了。

《纽约时报》的报道说,加拿大自行车运动员塔夫特原本准备迎接空气污染、灰烟、咳嗽和气喘,但所有这些预想中的状况都没有发生。他星期六完成6个半小时的赛事后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奇,认为北京的空气甚至说不上是糟糕。他觉得对污染的担忧“只是一个被媒体渲染放大的问题”。

德国之声的报道称,在北京奥运赛程过半之后,北京出现了蓝天白云,空气质量也处于一个完全可以接受的水准。北京市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试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近几年来,北京市的环境质量,尤其是空气质量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在事实面前,外国媒体也普遍承认中国采取的措施确保了食品安全。日本共同社发表题为《中方严格管理确保食品安全运动员盛赞饭菜美味》的报道称,由于此前发生中国产饺子致人中毒事件,人们曾一度担心北京奥运的食品安全。虽然奥运前夕,中国国内发生了同样的饺子中毒事件,但截至目前,奥运村和赛场等奥运会相关区域并没有发生问题。这是因为中国政府正在全力实行甚至可以认为过于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积极评价民众的体育精神和成熟心态

中国民众是否会在奥运会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这也是奥运会召开前外国媒体比较关注和担心的问题。奥运会开幕之后,许多外国记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国际舆论注意到中国民众对于举办奥运的自豪之情以及民众的爱国热情,但并没有出现民族主义,而是体现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成熟的心态。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中国普通民众对北京奥运会的热切期待,有助于解释奥运会为何来到中国: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中国,他们希望感觉到自己成为更广阔世界的一部分。

中国观众在赛场的良好表现也受到积极评价。法新社的报道说,那些担心观众激昂的情绪会使国家形象受损的人可以松一口气了。外界对中国观众的赞扬几乎是众口一词。场馆内的奥运激情显然是中国现在高居金牌榜首位的一个因素,场上观众热情的欢呼感染了中国运动员。一些参赛队伍也表示,这些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观众心情极佳,而且他们的热情并没有演化成敌视外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法国《世界报》的报道说,中国在奖牌榜上收金揽银,中国观众尽情狂欢。但请注意:狂欢中并未出现春天奥运火炬在西方传递时的那种民族主义情绪。中国公众的表现富有体育精神。

对于刘翔退赛,路透社认为,国人的宽容反应也体现了这个民族日益成熟的心态。德国之声则评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这不但是体育精神的真谛,也是自古以来中国精神的一个标志性境界。8月18日的鸟巢里,中国失去的只是一枚可能的金牌,却于意外之中“意外地”收获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人性,如果这种真正的体育精神和人性为本的精神借奥运的东风得到传承光大,那么北京奥运才真正能成为中国以一个现代化文明大国的姿态走向世界的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转折点,它远远比金牌数量第一更为重要。事实上,中国的民众在奥运会表现出的胸怀境界和对体育精神的理解都在发生着“非典型性”变化,例如,率领外国运动员打败中国的中国教练不再像以往一样被视为出卖祖国的“叛徒”。

认为奥运对经济影响不大,奥运后的中国经济走势复杂

北京奥运会开幕后,一些境外媒体开始更多关注奥运后中国的经济走势。总体来看,国际舆论认为奥运会本身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大的影响,奥运不会拖累中国经济发展,但对于奥运后的中国经济走势,舆论大多认为由于存在其他复杂因素,目前还难以预测。

路透社的报道认为,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奥运,而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是提振内需。奥运不足以成为将披荆斩棘的中国经济的宝剑;奥运结束,也不足以成为拖累中国经济的后腿。英国《金融时报》也认为,奥运只是一个比较方便的时间刻度,奥运本身不会对整个经济有很大的影响。

美国之音的报道称,一直以来,有不少人担心所谓的“奥运低谷效应”会拖累中国经济发展。但是一些经济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确实在放缓,但是这并不是来自奥运效应。北京奥运开幕之前,便有许多媒体猜度中国能否躲过所谓的“奥运魔咒”,也就是奥运的巨额支出对经济增长形成拖累,甚至成为经济下滑的转折点。但是经济学者们说,对于北京奥运而言,这样的“魔咒”不存在。

路透社、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韩国《朝鲜日报》等一些媒体认为,中国“后奥运”时代的经济隐忧已经浮现,中国可能出现短期的经济放缓。

日本《每日新闻》的文章则认为,另一方面,7月份中国的个人消费增速却达到12年来最高水平,呈现良好局面。在美国经济减速造成中国出口趋缓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希望用扩大内需的方式弥补外需的下降。这种复杂形势使目前对中国经济走向的解读非常困难。

也有较为乐观的看法。奥地利《新闻报》的报道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动机在奥运会结束后将继续高速运转。建筑业继续呈现繁荣景象,对国际商人来说,中国仍然很有吸引力。

在政治议题上仍然存在偏见

随着体育赛事的深入,境外媒体对体育赛事本身的关注度逐渐升高,对人权等政治议题的关注度逐渐下降,但仍有一些西方媒体将奥运开幕式及组织筹备工作的成功、运动员的优异表现、所谓开幕式“造假”事件等与政治议题挂钩,对我政治体制予以攻击与批评。德国之声的报道称,中国在人权状况方面仍然不能得到高分。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则说,中国远未履行对国际奥委会所做的承诺:即北京承办奥运会将有利于人权,有利于中国的对外开放,以及媒体将享有“完全的自由”。

第6篇:奥运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 人文奥运 经济 文化 融合共荣

回顾奥运发展的历史,梳理百年奥运的脉络,我们就会清楚的看到,自1984年美国人尤伯罗斯揭开奥运经济价值的冰山一角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体现“更快、更高、更强”,展示其国家和民族对体育精神和理念之追求的同时,也为主办国和主办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握奥运商机,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奥运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旗帜的北京奥运,给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新的内涵。揭示了奥林匹克的文化情感价值,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愈来愈明显的世界浪潮下,以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个性魅力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丰富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在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的同时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一份独一无二的伟大遗产,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共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北京奥运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奥运会作为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际活动,对主办国和举办城市的经济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其经济辐射功能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据北京奥组委初步统计,奥运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160亿美元,奥运会收支相抵后将有1600万美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将极大地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1.北京奥运将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北京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为确保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全力缩短与国外同等地位大城市的差距。北京市将陆续投入产出1800亿元,重点建设项目142个大型项目,如修建和改建体育场馆设施;打造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络;综合治理环境实现北京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加快信息化建设奠定“数字北京”基础等。北京奥运经济发展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据测算从申办奥运成功到奥运成功举办的7年间,北京市累计投资需求将超15000亿元,将全面拉动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的增长,激发经济增长的旺盛活力,强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强北京经济发展的坚实后劲。

2.刺激消费与扩大就业

据预测2002年~2007年之间,由奥运会直接投资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合计为540亿元,并奖亿元,并将全面带动商品销售业、餐饮业、旅馆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预计在未来10年内每年至少拉动北京地区的GDP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并且还将新增100万个就业岗位,由此带来的奥运经济景气所带来的无形经济效益,更是难以预计,必将全面推动北京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二、人文奥运”北京奥运的新挑战

作为运动与文化相结合的奥林匹克运动,其核心思想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秉承雅典“文化奥运”的理念,北京奥运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办理念,其中“人文奥运”是核心内容。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也曾表示,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得既有奥运传统又有民族特色。

1.“人文奥运”理念――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贲卦.彖辞》中,言道:“刚柔相济,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秋毫;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文化”来表征,“人文奥运”揭示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核―文化情感的价值。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北京是闻名世界的文化名城,北京人文奥运的创新与实践,不仅将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而且还将使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充满个性魅力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对奥林匹克运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多元化、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促使奥林匹克运动真正成为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同时也将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提供契机。

2.“人文奥运”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006年8月,“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组委会以奥运文化引领城市发展为题召开了奥运论坛。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北京出台了相关政策。这是北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举措派。也是北京充分利用奥运机遇、实现人文奥运理念、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使北京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文化名城和创意之都的宝贵机遇。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一次创新性的与经济相关的战略实践。

3.北京奥运经济与文化双赢共荣

在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中,一方面奥运经济决定着奥运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另一方面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奥运经济与奥运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实现奥运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萨马兰奇先生曾说过:“没有商业的帮助,奥林匹克运动将走向死亡”。反过来,如果没有奥运文化做支撑,奥运经济也不可能有现在的规模与影响。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理念的北京奥运,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搭乘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快车,倾注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真实情感,辅以“人文奥运”的文化创新。必将全面推动北京经济腾飞,文化繁荣。因此,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坚持促进奥运经济与奥运文化的全面发展,坚持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民族化和全球化,坚持文化创新与实践创新,正确处理好继承、发展、创新的关系,就能够做到文化经济因奥运而腾飞,奥运经济因文化而辉煌,从而实现北京奥运经济文化双赢共荣。

参考文献:

[1]何荣:缔结奥运理想与把握奥运商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1302~1304

[2]许昌:论奥运经济文化互动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12.28~29

第7篇:奥运经济论文范文

[摘要]奥运会是当今世界备受瞩目的文化和体育盛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和中华民族风采的广阔舞台,同时,也给中国体育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那么,奥运经济对中国并不成熟完善的体育产业会产生哪些影响,如何抓住机遇发展中国的体育产业昵?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奥运经济体育产业影响

一、奥运经济与中国体育产业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将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全面腾飞提供了百年难遇的发展挈机。从以往经验表明,举办一次奥运对于促进主办城市和所在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发展,其效果会比平常好几倍,而对于整个体育产业的振兴和繁荣,更是如虎添翼。为了架借奥运之风,逐步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国际化步伐,全面实施奥运经济战略。随着奥运会逐步走向商业化,它的无限商机必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奥运经济加快了中国体育产业发展

中国的体育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但是发展快。中国1997年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为156.37亿元,1998年为183.56亿元,到了本世纪初已经超过200亿元。中国在体育产业上的差距表现在方方面面,竞技体育是体育产业中重要的一翼,我国最早走向市场也最火暴的足球,近五年的转播权总共6000万美元,而英国三年的转播权价值就达11亿英镑。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体育专业市场,国内现有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两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元,其发展速度是可观的。中国体育推广市场目前占GDP的比例为0.25%,而美国是1.3%。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008年奥运会的运营支出将达到17亿美元,奥运会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投资为2975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达到25065亿元,奥运会诱发的旅游消费支出将达到138701亿元。奥运会带动的巨大投资和旅游消费支出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消费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2008年奥运会将使用37个比赛场馆(其中32个在北京,5个在其他城市),训练用比赛场馆59个。这些场馆需要购进大量的体育器材和体育设备,根据近几届奥运会的经验,2008年奥运会需采购的体育器材和体育设备总价值为2亿~25亿美元,这为我国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开拓了发展空间。其次,2003年~2010年,奥运会将额外吸引249万国外游客到北京旅游,其中奥运年将达到77万人,这无疑是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巨大商机。再次,2008年奥运会为我国体育保险业、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体育广告业、体育业等行业的发展机遇。

三、奥运经济促进中国体育产业向市场化发展

发展体育市场,首先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奥运经济的带动下,人们对体育意识,即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了充分的认识?弘扬体育品格和传统体育精神,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的体育素质,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与时俱进地建设和发展体育产业,以现代的市场观制定和实施体育市场的规划?将体育资源与相关行业整合,打造特色的体育品牌,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建设体育产业市场,繁荣体育经济?完善体育经济体制,推进体育市场对外开放,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体育商品和各种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和竞争?我国体育市场的优势和劣势将随着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日益凸现?因此,要努力开发体育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体育市场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借助奥运经济发展,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运用国际比较价值规律,进行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造,促成优势体育产业创新,带动相关产业,促进高效率的体育产业与地区经济综合体的良性互动,使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朝着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四、奥运经济促进体育产业政策完善和法制化建设

发展体育产业必须尽快建立起以产业政策作为主要调控手段的体育产业管理的体制,从以前直接的管理变为间接的管理,从微观变成宏观调控。要实现这种转变,就是不光是体育部门的事情,需要把它纳入到国民经济计划当中去,包括在统计上,考核上,都有相应的指标体系。第二个,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是单纯地制定一个产业的发展,而是制定一个产业群、产业链的发展的推进计划,能够尽快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说体育旅游,体育娱乐业、体育广告业等等。第三方面,投融资体制改革上,形成大的突破,形成全社会共同投资办旅游,多种所有制的办体育的模式。第四方面,努力地实现国际化,开拓国际市场,引进国外的资本,引进好的国外的商业管理的模式,引进先进的体育品种等等。第五方面,就是法制环境的建设。法制环境建设的时候,怎么样来关注体育的社会化问题,要推进社会化,重点考虑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考虑到地区的不平衡,怎么样能够实现地区之间的对口援助,发达地区怎么样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扶持和推动。尤其是西部开发以后,少数民族的体育,作为中国特有的体育品种,怎么样开发出来,推向世界。第二是弱势群体的普及,第三是国民的全民健身计划,在更广和更深的程度上,能够有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后一个方面的宏观管理,关于腐败,关于黑幕等等的管理。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作为一个转型当中的事业,它的不规范性和高利润,这两种环境下就会产生管理上的一些漏洞,如何加强这种管理、监督和调控,实现这种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就要有健全相关的配套法规,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营秩序,用法律保障体育产业经济的健康稳定,使我国体育产业能适应奥运经济的发展要求。

五、奥运经济为体育产业巨大的经济利益,为企业营销提供了非常大的商机

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用品企业约25000家,除生产满足我国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所需的器材外,还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体育品牌进行加工业务,“中国制造”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5%以上。国人所熟知的那些世界顶尖运动品牌,尽管“东家”来自于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但其标识上那醒目的(中国制造)让人再熟悉不过了。在2008奥运会就是一个诞生属于中国自己的世界顶尖体育品牌的机会,在奥运会28个正式比赛项目中,14个大项的体育器材和装备都由中国自主品牌提供。特别是在在乒乓球、体操、举重、田径、赛艇、射击等项目的比赛中亮相,其中的绝大部分产品都荣获了“中国名牌”称号。这其中,既有早打入国际市场、为我们所熟悉的“红双喜”、“双鱼”等传统名牌产品,也有近年来被国际赛事所认可的体育品牌,如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田径器材、体操器材、拳击器材、柔道器材、跆拳道器材、摔跤器材,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田径器材、游泳器材、水球器材、曲棍球器材,北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飞碟碟靶等。名牌产品进入奥运赛场,既给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带来了实际利益,也使国产优秀体育器材的国际知名度得到了提高。

六、奥运经济促进体育产业规范化管理和企业制度完善

奥运会将对政府做什么、支持什么的效果进行检验。这对我们调放结合发展体育产业有很大好处。比如是否要重点支持竞技体育,放开其他体育办的产业;是否应从产业政策上鼓励民间私营企业投资体育产业,特别是一些便于市场化运营的项目。如体育健身娱乐场所;是否应对从事为主体产业服务和为提高大众身体素质服务的项目和单位,国家应给予适当支持,如减免税、优惠贷款等。而国内企业要在奥运经济中找到商机,就要与外商企业进行竞争,制度健全与科学,是进行竞争的基础。因此,奥运会将促进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这可能会使一些有条件的

奥运经济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是小柯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奥运经济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奥运经济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论文,以下是正文。福利型、事业型单位加快向经营型、企业型转变。加快体育产业中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构筑符合现代体育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组织结构。与之相应,体育经济政策要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体育组织的权益,鼓励体育产业中形成多种所有制的竞争格局,要利用股份制等形式来吸引和组织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

七、奥运经济扩大体育消费需求,提升国民体育意识,引导和激发大众的体育消费行为

因为,奥运会的庆典、表演、娱乐将成为一种样式,强势优胜项目高程再起,异军突起项目亮点耀眼,武术新设项目推广启动,参赛运动员进入运动巅峰期,广大消费者消费进入兴奋期。而奥运资源,例如比赛场馆、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也进入了再利用的时期,收费、租用、承包会带来很好的收益。体育产业化实现转型,盈利模式变公益为商业;转售、零售、推销、媒体、广告、商品、旅游、餐饮、娱乐,带来商业化增值,同时,借鉴奥运的运作,奥运后的比赛的质量将提高,比赛规则将调整体育自身的商业性也得到了强化和扩大,比赛的趣味性、刺激性、悬念、愉悦将增强,体育消费市场规模扩张并有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借奥运东风,我国的体育消费有扩展效应,体育消费热潮兴起,需求迅猛增强;体育消费规模急剧扩大,人口众多,金额巨大;体育消费花样增多,现场、传媒、购物、旅游、健身、娱乐、休闲。奥运体育消费扩张效应也将带来巨大效益,具体表现为,体育消费增长加剧,居民体育消费支出明显增加;体育消费在总消费中比重及位置上升;奥运景气高峰效应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效应叠加;消费增长速度加快,体育消费增长速度更快。

八、奥运经济加快体育产业专门人才培养

人力资源专家分析,奥运还将为许多岗位带来提升的机会。奥运经济是一个新的领域,很多工作是直接与国际接轨的,奥组委要对包括志愿者在内的人员进行培训。这些巨大的项目工程将会培养出一批非常抢手体育管理人才、产业经营人才、外事人才、科技人才、教练人才、国际组织人才、竞赛组织人才及裁判人才等各类体育人才。作为一项运动,体育需要呼唤迈克尔·乔丹、刘易斯、贝利这样的天才运动员向人类运动的极限发出挑战,而作为一个产业,体育更需要像现代奥运商业运作模式的创始人尤伯罗斯、NBA的大卫·斯特恩一样杰出的经营管理者,和一大批熟悉体育的管理人员。

总之,2008年的奥运经济与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是同步的,随着各地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产业呈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熊强等:2008奥运对体育产业发展环境的影响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12

[2]田玉军: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集团经济研究,2006.10

[3]郑双喜:从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看北京奥运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第8篇:奥运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奥运冠军;品牌;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南通奥运冠军

1.南通奥运冠军品牌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调研分析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有稳定收入的20-50岁消费群体,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同时,深度访谈3位南通籍奥运冠军。

1.1.2 调查目的和方法

由商场进行消费者的信息收集,使用经相关专家讨论并预调查后修改后的调查问卷,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南通奥运冠军品牌的效应,内容包括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居民健身价值观、群众体育等。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对3位南通籍奥运冠军展开面谈,了解南通籍奥运冠军对自身品牌效应的理解。

1.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南通奥运冠军与品牌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直接的关系。

1.2 调研结果分析

1.2.1 奥运冠军各维度对品牌效益的总体回归分析

以奥运冠军的知名度、吸引力、专业性、信任度为自变量X1、X2、X3、X4,以品牌效应为因变量Y,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6.2336+0.8324X1+0.1473X2+0.0231X3+0.1009X4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南通奥运冠军在知名度、吸引力、专业性、信任度等方面与品牌效应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并且,这四个方面因素的相关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依次是知名度>吸引力>信任度>专业性。

1.2.2 奥运冠军各维度对品牌效应各组成部分的分别回归

1.2.2.1 体育文化

以上述五个方面知名度、吸引力、专业性、信任度为自变量,以体育文化为因变量Z1,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Z1=0.8295+0.0825X1+0.0327X2+0.1362X3+0.0646X4这一结果表明,南通奥运冠军的知名度、吸引力、专业性、信任度与体育文化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并且这几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影响程度依次为专业性、信任度、知名度、吸引力。

1.2.2.2 体育产业

以上述知名度、吸引力、专业性、信任度为自变量,以体育产业为因变量Z2,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Z2=1.982+0.2018X1+0.1267X2+0.0973X3+0.0429X4这一结果表明,南通奥运冠军的知名度、吸引力、专业性、信任度与体育产业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并且这几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影响程度依次为知名度、吸引力、专业性、信任度。

1.2.2.3 居民健身价值观

以上述知名度、吸引力、专业性、信任度为自变量,以体育产业为因变量Z3,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Z3=1.0326+0.1247X1+0.0925X2+0.0642X3+0.0426X4这一结果表明,南通奥运冠军的知名度、吸引力、专业性、信任度与居民健身价值观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并且这几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影响程度依次为知名度、吸引力、专业性、信任度。

1.2.2.4 群众体育

以上述知名度、吸引力、专业性、信任度为自变量,以体育产业为因变量Z4,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Z4=2.0257+0.0836X1+0.0267X2+0.1382X3+0.0925X4这一结果表明,南通奥运冠军的知名度、吸引力、专业性、信任度与居民健身价值观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并且这几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影响程度依次为专业性、信任度、知名度、吸引力。综上来看,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我们得到了南通奥运冠军与品牌效应及其四个方面的关系,从而了解到南通奥运冠军是如何影响品牌效应及其包含的各个方面。就体育文化而言,它在品牌效应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是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重要前提,因此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消费者来说,消费者感知其中的体育文化是特别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基本态度,同时也是奥运冠军所传递的主旨。对体育产业来说,它是物质属性,能赋予消费者更多的附加价值,使得消费者对奥运冠军的认知大大提升。如我国体育用品业,是体育产业的支柱,奥运冠军品牌行业是体育用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高的开放度和竞争性,作为服务行业,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区域就业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居民健身价值观,主要指的是健身意识方面,它们是隐形的,很难时时刻刻地产生作用,但是却需要首先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价值观,才能自然而然地对公众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注重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广大居民的普遍价值取向,奥运冠军以其特有的宣传效应,推动了体育运动走进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人们的健身价值观念。群众体育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它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长技能、增加交往、增添情趣为主要目的。在居民健身价值观不断提高的同时,推动了人们资源参加体育活动,这就是奥运冠军的群众体育促进性。因此,南通奥运冠军在体育文化建设、体育产业开发、健康价值观念形成、群众体育促进等方面已经构成了品牌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结构体系。在日后,应该加强南通奥运冠军品牌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开发和利用。

2.南通奥运冠军品牌效应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南通奥运冠军具有重要的品牌价值,但是在实际上,奥运冠军的品牌效应并没有挖掘出来,仍存在着品牌文化缺失、产业技术含量低、双重效益意识薄弱等方面的问题。

2.1 品牌文化缺失

品牌文化是对品牌的清晰定位,它是通过各种内外部传播途径,让大众对品牌产生精神上的高度认同,产生一种文化氛围。因此,南通奥运冠军品牌背后的文化非常重要。但是从目前来看,南通体育产品市场上,除了李宁、特步、双星等特色鲜明的品牌外,尚没有南通自己的品牌,没有充分挖掘奥运冠军的品牌价值,造成了体育品牌文化的同质化发展。

2.2 产业技术含量低

提到体育产业,更多的人会想到体育用品、运动服装、运动器械等,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品牌的价值不高。因此,如何利用奥运冠军的品牌力量,改变重生产、轻研发、轻营销的现象,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3 双重效应意识薄弱

奥运冠军能产生双重效应,但是长期以来,奥运冠军更多的是采用代言、广告等方式促成企业的经济效应,而社会效应没有被挖掘出来,作用于群众的价值观和大众体育运动。从经济效应来看,南通当地体育产业的品牌意识薄弱,没有形成品牌价值观、品牌战略观、品牌发展观,并且缺乏创立当地品牌的信心和胆量。从社会效应来看,缺乏品牌建设观,影响了南通当地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性调动。

3.南通奥运冠军品牌的“正能量”传播思考

鉴于南通奥运冠军品牌所具有的双重效应以及目前南通市奥运冠军品牌效应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对症下药,传播南通奥运冠军品牌的“正能量”。

3.1 塑造卓有成效的榜样文化

奥运冠军自身就是榜样人物,向特定群体提供了示范,激励个体或社会群体效仿、学习,达到提升自我、整个社会精神品味的效果。榜样文化一直是我国的传统教育方法,是我国多年来文化教育工作的主体,在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占据非同寻常的地位。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只有让公众产生认同并促进其积极发展的榜样才能真正实现精神的培育,即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才能建立起积极的社会文化体系。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革,给榜样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首先要确立新时代的榜样概念,其次要采取多样化的榜样教育方式方法。南通市可以树立以奥运冠军为榜样的城市榜样形象,南通市体育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人民政府、教育局等多部门强强联手,树立“榜样”,并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文化传播体系。如奥运冠军进校本教材、“南通十大杰出青年”等,强化社会对奥运冠军榜样人物的认知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在榜样教育中,切莫采用“子弹论”、“皮下注射论”等刺激———反应模式,而要采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基于人们的需求定向传播。

3.2 建设流行的文化生态格局

文化生态格局包括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文化的外部生态格局是精神、物质、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文化的内部生态格局是文化内部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包括文化样式、文化板块、文化主体等,要形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应,建立和谐的文化内部生态秩序。目前,整个社会处在科技理性主宰下的文化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状态,必须实现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平衡。从南通市的文化生态格局来看,必须遵循多元化的文化生态规律,建立奥运冠军引领下的主流文化,弘扬体育文化主旋律;将历届奥运冠军作为精英,打造精英文化,让精英担负起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使之“育人育己”;提升大众文化这一带有浓郁商业性质的世俗消费文化的价值品位,强化人文提供,从而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的生态化局面。

3.3 加强奥运冠军品牌优势分析

随着南通市奥运冠军的数量增多,当地的体育文化品牌也逐渐发展壮大,如煌杰体育SportsMall即为南通籍两届奥运会的羽毛球冠军代言,带来了体育行业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体育文化品牌。但是,从整体来看,企业还应强化奥运冠军的品牌风险,准确测量奥运冠军的代言价值,重视他们对现金流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应健全风险规避和分散机制,摆脱企业产品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奥运冠军在竞技场上的表现;增强体育产品的内涵与体育明星方向的一致性,基于产品、目标市场特征选择合适的体育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只有这样,奥运冠军才能产生最大化的品牌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3.4 规范公众人物的社会管理

南通奥运冠军在南通市内乃至全国都是公众人物,对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居民健身价值观、群众体育等方面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言论、举止、价值取向、是非功过,都难以避免得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评议、效仿。因此,社会不能让奥运冠军放任自流,而应制定相应的社会约束机制,规范和约束他们的言行,如职业规范准则、舆论氛围、监管机制等,使之有利于社会风尚的优化、为青少年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9篇:奥运经济论文范文

摘 要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先进的体育文化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是北京奥运会的文化目标。人文奥运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大理念的核心,以精神文化价值激发着民族凝聚力的更新与生成。人文奥运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主要体现在人文奥运理念对人的价值引导、行为规范、舆论支持和文化积累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人文奥运 中华民族凝聚力 文化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凝聚力也就是它所拥有使自己聚集、团结在一起的吸引力、向心力和亲和力。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吸引力、向心力和亲和力,而是包括政治、经济和自然的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是这些力量的有机统一。”“人文奥运”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大理念的核心,以其精神文化价值激发了民族凝聚力的更新与生成。人文奥运理念所呈现的精神动力价值,是西方体育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交融的产物。“人文奥运”塑造刚健有为、和谐进取的人文体育,发扬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信守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遏制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异化,在我国转型社会中起到了促进民族凝聚力增强的作用。

一、体育公信力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

(一)由十运会引发的对体育公信力的思考

2005年10月召开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作为“为北京奥运会的练兵”受到了国内外媒体和公众的瞩目。十运会虽然在规模上不能与奥运会相提并论,但二者相通的一点,是对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观念的集中展示。十运会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预演”,其组织水平、公民素质、定位为“人民的盛会”的先进理念等体现了十运会的独具匠心。然而,在十运会赛场,出现了柔道“假摔”、拳击“让拳”、跆拳道“弃权大战”、体操名次内定、游泳池“不干净”、女子1500米金牌易主、10000米冠军得主被查出服用兴奋剂,以及诸多项目的裁判争议等问题,令中国体育公信力受到质疑。十运会一系列作假事件的发生,反映出体育界当前存在的信仰缺失、制度缺失和道德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体育公信力的缺失。

(二)体育公信力的缺失折射出转型社会的精神动力问题

体育精神和体育公信力的缺失并非体育界的特例,而是社会现象的一种折射。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使中国社会生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转型,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由人治社会向法制社会的转变,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性发展过程。

市场经济的竞争使人们更加注重有形的、外在的、物化指标的竞争,而忽视无形的、内在的精神因素的竞争;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一些人倾向科学主义、技术主义而忽视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一些人更加注重自然科学而忽视人文动力,注重技术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注重知识、能力创新而忽视思想、观念的变革与创新,忽视创新精神的培育。精神动力的彰显与缺失的矛盾导致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当前在我国公民道德领域里最大的、最核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缺乏法律观念,二是缺乏诚信意识;此外,公民的文明礼仪素质也亟需得到提高,这些现象在体育领域都有所反映。从制度建设的角度而言,这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中国体育体制变革的要求。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而言,则反映了体育文化价值观念转变和体育精神重构的紧迫性。

(三)现代体育精神重构——国家主体与个人主体的互利与双赢

在我国现代体育形成和发展进程中,集体主义始终作为首要的体育价值观念发挥着核心和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个人主体与国家主体的关系从依附向相对独立过渡,集体主义精神的内涵有了新的变化,需要进行重新诠释。人文奥运理念为现代体育精神的重构提供了核心的精神动力价值,即以和谐思想诠释新时期的集体主义精神——谋求国家主体与个人主体的互利与双赢。

中国的现代体育从引进之初就具有高度的国家主体特征。体育从抵御外敌入侵的民族救亡目的出发,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手段而传习。近代以来,战火纷飞的时代特点注定了军国民体育的盛行,体育成为为国家培养战斗力的训练手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体育体现了高度的国家意志,国家办体育的发展思路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举国体制。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体育的运行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国家办体育,逐渐向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办体育的模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体育的价值观念和发展理念不断发生着改变,呈现出国家主体向个人主体的让渡、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偏移、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合发展趋势。在新的发展条件下,体育精神的内涵发生了较大改变,体育对民族精神的凝聚作用以全新的形式出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体育价值取向悄然发生着变化,一方面,出现了在举国体制下成长、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受益的姚明、刘翔等中国体育新形象的代表;另一方面,在举国体制之外出现了诸如台球奇才丁俊晖这类在个人投入下产生的运动精英。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到,体育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和凝聚力已经在发生着改变。姚明、刘翔等体育健儿的成长,代表了中国体育新的形象,体现出在国家主体与个人主体的辩证关系的转变。由此可见,体育对社会和民族的凝聚作用正在经历着从高度政治化、道德化的凝聚方式到社会化和现代化价值体系下的方式转换。

二、人文奥运理念体现了以体育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动力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一样,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起着核心的作用。”

首先,人文奥运以“和谐”为体育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的精神需要相一致。“人文奥运”是“东、西方文化广泛交流和借鉴融合的盛会,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互丰富和相互发展的盛会,东、西方人文思想与和谐精神在体育领域以及整个人类生活中的充分贯彻和深刻体现的盛会,‘更快、更高、更强’与‘和平、和谐、友爱’的统一的盛会。”通过体育,在全民族以至全球倡导和平、和谐、和爱的人文精神。

其次,人文奥运作为中西合璧的体育文化精神,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融合了西方体育理念的精髓,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开放性、进步性和融合性方面,对体育所承载的民族精神能够做出新的诠释,增添新的内容,起到了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人文奥运理念铸造着刚健有为、和谐进取的中国人文体育的新形象,发扬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信守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遏制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异化。

三、人文奥运的总体运行对民族凝聚力的促进

(一)价值引导

人文奥运对民族凝聚力的促进,首先体现在通过奥运的实施实现对人的价值引导。倡导现代体育的人文精神,建立人文体育观念,改变人们的体育观念、生活观念、健康观念,引导人们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主体意识。人文奥运的和谐、和爱、和平的观念,引导人们自觉地将自身纳入与世界、国家、民族、社会和集体的关系中来规范自我。而全球观念、国民自尊、民族自豪感、伦理意识和团队精神都是进入世界历史的当代主体健全人格的表现。

(二)行为规范

人文奥运所倡导的公平竞赛原则,本是人类理想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公德的反映,而那些为使各项活动有章可循地进行的各种体育规则和裁判方法,更是社会法规和人类共同规范的模拟和缩影。人在参与奥运的过程中,能认识和遵循体育活动的特定规则和原则,创造成绩受奖,违反规则受罚,这是对社会契约精神及其文明生活方式的了解和学习过程,在体育活动的教育和熏陶下,增加了人对社会规范的认识和行为的自我控制力。因此,人文奥运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文体育精神,作为一种体育伦理规范,可以使人学会在比赛中尊重对手、尊重观众、尊重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进而使人在和谐、健康、进取的体育运动中获得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平等竞争的价值观念。

(三)舆论支持

当前我国的体育改革是一种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的大调整,它必须取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必须有一个宽松的公众舆论环境和足够的体育社会心理承受压力。否则,体育改革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从20世纪80年代初在社会大范围的“文化热”的影响下风起云涌的“体育热”,到目前的体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价值危机,应该说主要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和一个体育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体育文化建设通过人文奥运理念的推广、体育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体育精神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等问题的探索、以及体育文化知识的宣传与普及等途径,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群众性实践活动给予舆论和理论上的支持。

(四)文化积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化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一种高品质的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生活状态,它体现着小康生活的文化含量、文化品质、文化追求和文化享受。这不仅给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体育文化作为社会精神动力的文化积累,为社会文化体系建立和完善提供文化积累。

人文奥运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它提出了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相融合,展示一届“和谐、交流与发展”的人文主题的奥运会。人文奥运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内涵,体现了以奥运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家庭邻里关系之间的和睦、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和爱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和合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圣钢,曾国俊.对民族和民族凝聚力的再认识及其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152-155.

[2] 骆玉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

[3] 彭永捷.试论“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J].北京社会科学.2002(4):4-7.

[4]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实施意见[N].北京日报.2005.02.24(2).

[5] 马凌诺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

[6] 邹广文.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8.

[7] 孙家正.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责任[N].光明日报.2005.08.05(5).

[8] 冯霞,杨文轩.我国近年来人文体育观研究述略[J].体育与科学.2005(4):14-17.

[9] 尹博.重建人文理念,促进人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5(6):22-2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