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钢琴月考总结范文

钢琴月考总结精选(九篇)

钢琴月考总结

第1篇:钢琴月考总结范文

关键词:武汉音乐学院;中南音专;湖北艺术学院;钢琴系;钢琴艺术;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4.004

执笔者简介:刘 夜(1969~),男,武汉音乐学院宣传部编辑(武汉 430060)。

收稿日期:2013-09-05

音乐,是河流,因为生命是河流;传统,是河流,因为文明是河流;梦想,是河流,因为我们的血脉源源汇流,代代追梦……回望武汉音乐学院建校60年来钢琴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正是一条后辈承传前辈的宝贵资源而奔腾不息、代代追梦的河流。

钢琴系最早于武汉音乐学院前身“中南音乐专科学校”时的1957年建系,历经各时期与其他器乐专业分合,又于1986年恢复本系。钢琴系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1年被评定为武汉音乐学院院级重点学科。钢琴系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下设钢琴主科教研室、艺术指导教研室和钢琴基础课教研室;开设有钢琴演奏、钢琴艺术指导、电子管风琴、手风琴等键盘类专业(方向)。在教学方面,钢琴系教师承担了本院附小、附中、大学、研究生四个层面的钢琴专业主科教学,和大量的钢琴伴奏任务,以及各系及附中的钢琴基础课教学。承传前人恩泽,60年来的寸累铢积,我院钢琴学科如今蔚然形成丰实的教学体系。

“中南音专”和“湖艺”时期的钢琴专业教育

1953年,武汉音乐学院的前身中南音乐专科学校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和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之音乐部分组建而成。而这三校之音乐部分的各自前身,更为多浔多源,从而共同构成了武汉音乐学院及其钢琴教学丰富多样、积淀深厚的历史传承。

中南音乐专科学校(简称“中南音专”)于1954年7月建立“器乐系”、“作曲系”、“声乐系”3个专业教学单位。“器乐系”含有钢琴演奏专业教学和管弦演奏专业教学,时任中南音专副校长的夏之秋先生兼任器乐系主任(后调任中央音乐学院),张少甫先生任副系主任。钢琴演奏专业初创时期,先后汇来巫一舟、俞薇、马卫之、罗炯之、吴熙、柯央、徐厚雄、陈婉、谢玫瑗、安仁慈、简华玉、朱惠华等优秀教师,以及后来的区晓、区昊、顾子钰、祝雅贞、彭慧莲、区芳华、胡丽玲等陆续加入钢琴专业教师队伍。如此雄厚的师资力量,使得本校初创时期的钢琴专业便盛极一时。

钢琴教师中有好几位就学成于欧美,或一直由著名的外籍专家多年培育而成。例如,第一位钢琴系主任马卫之先生。

马卫之(1912-2009),1932年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1934年转学至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学院专攻钢琴,1936年返回德国在波恩大学攻读音乐学。1939年回国,先在当时南部抗日中心桂林等地从事音乐教育,曾任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后有满谦子、阳太阳先后接任);1953年,马卫之率广西艺术专科学校音乐部师生并入中南音专;1954年10月,马卫之接替夏之秋出任“器乐系”(含钢琴专业)主任。[1]

巫一舟(1913~1997),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钢琴,随当时远东地区最具影响的外籍专家查哈罗夫先生“长达七年十四学期,先选科、后高中师范科、再本科师范、又本科的系统钢琴训练”,“次第进展、学历系统、师出名门、主科优秀、修养全面,真可谓春在枝头已十分。”①巫先生以身垂范,他为人师表的一生是我们的老一辈优秀音乐教育家的一个缩影。巫老先生在永别师生之时,还将他一生勤俭省下的所有积蓄倾捐给学院,为奖励后生我院特以此款设立了“巫一舟奖学基金”。

图1 桃李满天下(前排左起:祝雅贞、朱惠华、汪培华、

谢玫嫒、巫一舟;右起:姜宝成、右三陈婉、右四柯央

又如,罗炯之(1906-1971),广东大埔人,著名音乐教育家,早年与萧友梅、刘天华等活跃于国乐改进社音乐传习所,后留学法国主修钢琴、小提琴艺术等,毕业于法国国立里昂音乐学院,回国后曾任国立艺术学院音乐系、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教授,任教中南音专,1957年任本校钢琴系副主任②。陈婉(1925-2013),自幼在香港跟随威娜美拉女士和夏利柯教授学习钢琴,并通过英国伦敦圣三一音乐学院钢琴高级班考试,解放后,随东德及波兰钢琴家进修两年多。柯央(1922-2008),1941年就学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主修钢琴,师从马思荪教授。谢玫瑷(1927- ),1942-1948年曾在上海音专以及国立音乐学院师从丁善德钢琴教授和白俄钢琴专家拉扎洛夫学习钢琴,1957-1958年师从德国钢琴专家罗兰·勃拉斯耐脱尔进修钢琴,1956年应中国文化部聘请由越南回国加入我院钢琴教学工作。[2]

1954年,武汉音乐学院开办音乐附属中等学校,其中也含有钢琴演奏专业。

1957年“反右”运动之前的初创时期,我校钢琴教育随同建国初期的经济文化建设一道,充满无限生机和新生活力。1956年,钢琴系聘请了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钢琴家罗兰·勃莱特斯耐德尔来系任教两年,培养了陈婉、谢玫瑷、区芳华、汪培华等一批老一辈骨干教师,为我校学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7年9月,学校对系、室进行调整,将原器乐系拆分为管弦乐器系和钢琴系;这也是钢琴演奏专业首次与理论作曲、声乐、管弦乐、民族音乐,共同建立起我院于中南音专时期的5个专业教学机构。马卫之先生任钢琴系主任(兼任“专家工作组“组长),罗炯之任副系主任。

1958年8月,湖北省委下达文件,决定将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与含有音乐、美术专业的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湖北艺术学院。然而,随着全国“”、“大办钢铁”等“运动”冲击学校,本校教师纷纷下放至全省各地乡村劳动,学校多年难以维系正常教学秩序。

1977、1978年,时值文化教育的春天,湖北艺术学院恢复招生。1980年,学院恢复前湖艺时期的“小系”建制,钢琴管弦乐系招收培养4年制本科学生。后,各个专业都面临“百废待兴”的局面,遵照学院提出“长线不断,短线发展”,既办好学历教育、又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的理念,要求各系、科、室组织力量编写、修订教学大纲,并对各门课程都要有切合实际的教学进度计划,钢琴专业教师焕发出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同时注重培养中青年教师。

1980年11月,湖北省作为中国第一个与美国州市俄亥俄州结为友好关系的地方东道主,应省委指派,在接待美国贸易代表团别设置了一场浓重的音乐会,其中优秀学生李元元(1978级)担任钢琴演奏与交响乐团合作格什温的钢琴协奏曲《蓝色狂想曲》,演出获得圆满成功,被陪同观赏的省委书记陈丕显、省长韩宁夫等领导,和以罗兹州长为首的美国贸易代表团成员大加赞许和称道。此间,青年教师积极参加“长江歌会”、“琴台音乐会”、“高校巡演”等艺术实践活动。1984年4月,由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家大卫·帕克豪斯等3位教授组成的三重奏组来院讲学,分别上个别课、公开课、室内乐课,并举办两场室内乐音乐会;5月,学院举办“中日民族音乐会”,日本大阪艺术大学钢琴家森胁登美子与我院民族实验乐团合作,演奏了两国经典作品。[3]

前几代钢琴教师的艰辛努力为我院钢琴专业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在历史的大风大浪中披肝沥胆、不畏艰辛,总以高超的专业水准和臻善臻美的追求挺身而出,不仅培养出一代代优秀的专业学生,同时为我院钢琴学科的发展积淀了宝贵的经验和优良的传统。

武汉音乐学院时期钢琴专业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艺术教育得以全面恢复和发展,1985年11月19日,原湖北艺术学院经批准分别独立建制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次年,钢琴系得以恢复。本系分设专业课教研室和基础课教研室。陈婉、蒋振瑞、蒋立平、苏斌先后担任系主任;95年钢琴成立党总支部,王健担任总支部书记。

钢琴系明确制定了“宽口径、厚基础、创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较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演奏技巧,对各时期的钢琴作品有较系统的了解,并能准确地把握风格。进而,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能力,同时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围绕培养目标,本系多年来注重教学大纲、教材的建设,并加强授课、考评的管理等实施一些根本保障的措施。

面对自1950年代末以来文化艺术上与国际间数十年的断隔与封闭,如何能最为有效地补上师资梯队的缺失、教学前沿信息的国际接轨,学院虽处困难时期却仍英明、大胆地作出决策:聘请世界优秀的钢琴艺术专家来校任教!从1988年以来,我院不断聘请加拿大、乌克兰、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各国优秀的钢琴家来系任教,这些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资深专家来院长期执教,给我院如饥似渴的师生不断带来高水准的可靠示范和影响,不仅先后为我院培养出了一批批视野开阔、演奏坚实、知识系统的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生,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我院钢琴学科的建设与发展。1995年,钢琴系被批准通过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便是显见成效之一。

1988年9月,我院特聘加拿大钢琴教授威拉德·舒尔茨为我院钢琴专业师生开设专家班,1989年3月,童忠良院长又聘其为钢琴系名誉主任。此后,我院连续不间断地聘请的钢琴专家有:1991-93年,乌克兰奥德萨音乐学院亚历山大·布加耶夫斯基,和波波娃·卡林娜·弗谢沃洛多夫娜;1993-94,乌克兰奥德萨音乐学院苏霍姆尼诺夫,和苏霍姆尼诺夫·柳法米拉;1996-97年,白俄罗斯明斯克音乐学院尤什克维奇·列奥尼特;1996-97年,白俄罗斯明斯克音乐学院伊琳娜;1997-98年,白俄罗斯明斯克音乐学院谢尔盖·米库里克;1997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桑德拉·赫伯特;1998-99,白俄罗斯明斯克音乐学院尤什克维奇·列奥尼特;1998-99:白俄罗斯明斯克音乐学院伊琳娜;1999-2000,加拿大著名钢琴演奏家阿兰·弗雷泽;2000-2001,亚美尼亚钢琴教授萝拉;2002-2003年,白俄罗斯明斯克音乐学院谢尔盖?米库里克;2004-2009年,毕业于台湾国立艺术大学并留学德国获得文凭的郑杰老师来院任教钢琴系。

与此同时,我们也广泛邀请海外著名专家来院举办专业教学和交流,譬如,2007年5月,钢琴系承办了“武汉音乐学院国际钢琴音乐节”,邀请了德国著名钢琴家阿尔努夫.冯.阿尔宁等6位大师,进行了大师班授课、系列专场讲座、音乐会等连续一周等多项活动。常态化邀请国内已聘为我院客座教授的譬如周广仁、刘诗昆、殷承宗、石叔诚、杨俊、赵晓生、但昭义、陈宏宽、沈晓明……等资深的钢琴艺术家教育家来院讲学、开音乐会。又譬如,1998年,本系成立了“许忠钢琴艺术中心”,大师多年周期性地来院开展教学、演奏、讲座、大师班公开课等,扎扎实实地为学院在显特色、创品牌、出效益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近些年,在学院支持下,钢琴系充分开掘教学、学术、实践各路渠道和资源,使学科建设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为适应时代需求,丰富专业教学内涵,钢琴系在保留重点学科钢琴专业的同时,新增了电子管风琴专业,2003年招收了第一批学生;增添了手风琴演奏专业,于2004年招收本科学生。并新增了古钢琴演奏选修课。作为专业支撑,本系还先后开设了《钢琴艺术史》、《古键琴演奏》、《钢琴即兴伴奏》等必修与选修课程。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根据新的培养方案增设《钢琴艺术指导》、《钢琴艺术教学法》、《钢琴演奏分析课》、《钢琴重奏》、《双钢琴演奏》、《总谱读法》等课程,以满足本系分类培养的课程需求。

师资建设方面,本系为青年教师积极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使他们在理论、演奏、教学水平等方面得以提高。如,安排青年教师跟随中外专家进修学习;支持他们报考研究生;支持他们自费出国留学。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学源层次。通过多渠道、有目的地引进人才,不断优化、完善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譬如,引进“海归派”人才,现已有一批曾留学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德国等青年教师汇入我系教学团队之中。

与之配套的教学管理上,更是通过“以评促建”的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严格规范化实施教学规程,譬如先后出台《钢琴系学科(键盘专业)发展规划》、《钢琴系教学工作管理条例》、《钢琴系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细则》、《音乐表演专业键盘演奏方向考试评分标准》……等一系列指向明确、规程科学、成效显著的管理方案和措施。本系从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建设、教学效果、特色项目等方面均获得有力支撑,顺利通过专家组对我系的教学评估。此后,又通过一次次整改,直至形成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多年来,钢琴系十分注重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本系教师先后出访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奥地利、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习、交流、演出、比赛活动。本系教师积极探索,开展研究,撰写大量论文和编著,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到各自教学之中,丰富教学内容。譬如:《双钢琴演奏技术与理论研究》、《钢琴音阶-琶音-和弦研究》(上中下)、《新编数码钢琴教材》、《俄罗斯现代钢琴艺术研究》、《新型高科技电子乐器的演奏技术、技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数码钢琴教学与研究》、《武汉音乐院钢琴系艺术指导教材》、《钢琴合奏实验教学曲目研究》……等。

在艺术实践和教学成果上,钢琴系近些年可谓节节攀升。连续5年来,本院师生各类形式各类风格的钢琴演奏音乐会每年总计都有百余场。积极鼓励、支持师生参加国际国内举办的各类钢琴比赛,有些更是团队化地组织参加以求实践演练促进教学,如“文华杯艺术院校杯”、“雅菲德”、“鲍德温杯”、“长江之春杯”、“长江杯”、“雅马哈院校杯”等一系列重要赛事活动。现已有100多人次在国内外重大钢琴比赛中获奖。例如:青年教师郑晓峰曾获香港肖邦钢琴大赛第一名;青年教师钱程获首届CCTV钢琴大赛第四名;学生段轶轲获第20届国际青年钢琴家大奖赛冠军(指导教师:王健教授);学生周紫东获第三届“迎世博·海伦杯”2010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全国总决赛青年组金奖(指导教师:苏斌教授);学生周媛获第五届英国国际电子管风琴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朱波讲师);雷博文获第五届布达佩斯“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少年组第一名及最佳国家风格演奏奖(指导教师:蒋立平教授)等枚不胜举的人才培养成果越来越提升了专业教学的高标;还有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殊荣。

2010年,青年教师钱程在敖德萨音乐学院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个人协奏曲音乐会;青年教师郑晓峰在国家大剧院参加由文化部、教育部、学位办组织的首届艺术硕士汇报音乐会担任独奏等。

近年,我院钢琴学科在教学成果、艺术实践及国际交流方面更是喜讯频传。譬如,青年钢琴演奏家徐洪,1995年至2001年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钢琴演奏专业的徐洪(师从蒋立平教授、许忠教授);2001年至2006年就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2008年6月获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于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获得最高演奏学位的“艺术家文凭”,并获“鲁宾斯坦大奖”③。2010年,享誉湖北省“楚天学子”的徐洪回归母校,任教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并主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新世纪中国钢琴作品征集、巡演及其国际化传播》。2012年徐洪应邀出任著名的美国伊斯曼国际钢琴比赛评委。

图2 徐洪与国际著名钢琴演奏家、指挥家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那齐在美国成功合作演出

作为一名杰出的青年钢琴艺术家,徐洪的演奏遍及全球。徐洪近年与国际著名乐团合作,频频巡演世界各大音乐舞台,如:与马其顿国家爱乐乐团、美国茱莉亚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与美国圣塔?巴巴拉交响乐团、葡萄牙国立交响乐团、英国伦敦爱乐乐团等联袂巡演;2012年,与英国伦敦爱乐乐团、香港爱乐乐团、英国曼切斯特哈雷交响乐团、俄罗斯沃罗涅日学术交响乐团等合作巡演于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英国伦敦威格摩音乐厅、伦敦皇家节日大厅等世界重要音乐舞台,展示出中国灿烂的国际化新生音乐力量和魅力。

……时光流变,60年来学院的“立德自强、崇文精艺”之精神在我院钢琴学科史上深深镌刻。本文因时间与篇幅所限,难以务竞精准,仍有赖更为深细的悉心疏理,然数代呕心沥血于杏苑辛耕,琴上流花、恩结善果,已蔚成风气,满园芬芳辉映于时代及未来的求索之路。

注释:

①参见钱仁平《春在枝头已十分——钢琴教育家巫一舟先生的学生时代》,刊载《音乐爱好者》2013年第3期。该文述注:“本文仅就《国立音乐院院刊》与国立音专校刊《音》(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民国音乐文献保护计划丛书”即出影印版)以及《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生成绩册》等文献相关记载,简述巫先生学生时代也就是国立音专时期的主要音乐事迹。”“(巫一舟先生)除了主科出色外,巫先生还先后修习声乐、琵琶、小提琴、二胡,而且都是名师,实属罕见!”。

②参见《世界日报》,1930年6月19日第 6 版。

③徐洪留美学习期间,专业先后师从于著名钢琴演奏与教育大师道格拉斯·翰弗雷斯(Douglas Humpherys)教授、杰罗米·罗文泰尔(Jerome Lowenthal) 教授、罗伯特·麦克唐纳(Robert McDonald) 教授。他先后获得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协奏曲大赛第一名、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协奏曲大赛第一名、朱丽亚音乐学院钢琴最高奖“鲁宾斯坦大奖”等十多个国际瞩目的重大钢琴殊荣的徐洪,并与国际著名钢琴演奏家、指挥家弗拉基米尔?阿什肯那齐等大师及著名乐团多次成功合作、或世界巡演频频登上美国肯尼迪中心、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等世界重要音乐舞台,展示出中国灿烂的国际化新生音乐力量和魅力。《纽约时报》载文评其为“拥有辉煌技巧,敏锐的音乐洞察力,并有无限潜力”的中国钢琴家;BBC音乐杂志和《国际钢琴》杂志赞赏他为“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明日巨星”。详见于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新世纪中国钢琴作品征集、巡演及其国际化传播》报告书。

[参 考 文 献]

[1][2]汪义晓.那些渐行渐远的背影哟——武汉音乐学院部分重要学科奠基人考并兼述历史时期划分暨学科建制沿革[J].黄钟,2008(3).

[3]汪义晓.卓然有立三十年——改革开放新时期武汉音乐学院学科建设考(1978-2008)[J].黄钟,2009(3).

Review on Sixty Years of Piano Department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LIU Ye

第2篇:钢琴月考总结范文

当我坐在钢琴前,往事如云清晰地在我眼前飘过,一幅幅画面至今仍令我心潮澎湃。它就是陪伴我走过童年的好朋友,五年间它就一直陪伴我,度过了我五味果一般的童年生活,令我欢喜令我忧……

刚开始学钢琴不到一年的时间,我进步很快,老师希望我去参加比赛,并征得了我父母的同意。毕竟是初次参加钢琴比赛,而且别的参赛选手至少也学了两年。我又是被排在第二个上场的选手,当我从前台侧面一眼看到台下前排的老师和我的父母亲时,心里十分紧张。老师用微笑的表情和肯定的眼神暗示我一定能成功,父母用幸运的手势鼓励我,终于使我战胜了胆怯和自卑。轮到我演出时,开始弹奏得很不错,后来却忘记了乐谱,以至于无缘获奖。但我并不为此而感到惋惜,因为成功的意义在于它的过程而并非结果,而且这次失败也锻炼了我。

比赛刚刚结束后不久,我就参加了考试,而且一下子考了三级。正是因为我从上次的比赛中汲取了教训,所以考级格外成功,得到优秀……这种荣誉是极少数人才拥有的!我为自己的一举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这也为我后来的钢琴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年后,我考了九级。很多钢琴老师都相当惊异于我的成功!而且这三年间还经历了“非典”和我滑冰手腕受伤的三个月的养伤阶段。当时我手腕脱臼,心里十分着急,但是也无能为力。令人惊讶的是我九级考试成功通过。一年后,我又报考了十级。这更是令人赞叹不已。“从来都没见过不到五年考十级的中小学生。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别人如是说。

当我坐在钢琴前,我的思绪又回到现实中,我不禁感慨万千。为了钢琴,我牺牲了本应尽情玩耍的孩童时光,但正是这人生的“黄金期”铸就了我今天的辉煌!

第3篇:钢琴月考总结范文

2006年9月6日至24日在英国举行了第15届“利兹”国际钢琴比赛。该比赛自1961年创办,至今已成为世界

>> 参加2006年“利兹”国际钢琴比赛 2007年国际钢琴比赛知多少? 利兹大学那一年 2006年上半年国际钢琴比赛中国获奖选手名单 2006年吉娜・巴考厄国际艺术家钢琴比赛 2005年国际钢琴比赛中国获奖选手名单 2005年国际钢琴比赛一览 2017年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发 从天堂到地狱 利兹联十年传奇 那一年,我在利兹大学熬夜到天亮 超验一刻 利兹大学 1970年2月14日 红颜舞台利兹堡 利兹:皇族的沉沦 利兹城堡的感悟 2013年第六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国际钢琴比赛 国际钢琴比赛之现状 利兹城堡:英式的柔美 荣耀!荣耀!利兹联 参加钢琴比赛对儿童学琴的影响 2006年,比赛精彩纷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参加2006年“利兹”国际钢琴比赛 参加2006年“利兹”国际钢琴比赛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

2006年9月6日至24日在英国举行了第15届“利兹”国际钢琴比赛。该比赛自1961年创办,至今已成为世界上难度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参赛曲目总时间要求三个小时之多,对青年钢琴家是极大的考验。“利兹”比赛的创始人范妮・沃特曼(Fanny Waterman)出生在英国工业城市利兹。她喜欢音乐,但那里没有音乐学校,年轻的时候要乘火车去伦敦上钢琴课。但正当她开始演奏生涯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她的演奏梦想。当时有两个选择,或者参军,或者当教师。她选择了后者,并在教学工作上取得成功。她编写的钢琴教程(《钢琴课》、《我和我的钢琴》(2004年由我国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至今还畅销世界许多国家。

有一天晚上,她跟她的丈夫说:“我们来办一个国际钢琴比赛吧!”这是一个多么大胆的畅想!她要给她的故乡注入音乐生活。在她丈夫的大力支持下,三年一届,她辛勤地经营了45年,并通过一位认识欧洲音乐界名人的钢琴家,邀请到世界上最有名的音乐家担任评委,始终保持该比赛的高水平和在艺术上的严肃性。她的宗旨就是培养年轻的钢琴家,给他们创造一个攀登高峰的台阶。15届中许多首奖获得者现在都是世界闻名的大师,如1969年罗马尼亚的拉杜・鲁普(Radu Lupu)、1972年美国的穆累・佩拉希亚(Murray Perahia)、1981年英国的杨・霍普森(Jan Hobson)等。现在利兹已成为英国几大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范妮・沃特曼为城市做出重大贡献,2003年市政府专门嘉奖了她。2005年英国女王封范妮为Dame,这是在英国对一位妇女最高的荣誉。

我是第4次应邀担任“利兹”比赛评委的。二十多年来,我亲身经历和体验了世界上钢琴艺术的发展历程,看到一代青年钢琴家的成长和他们的钢琴演奏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亚洲钢琴家的崛起。记得1996年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利兹”比赛时,只有陈萨一个人,而今年却有10名中国选手被录取,其中5名进入二轮,1名进入决赛;韩国有8名选手,其中2名进入决赛;俄国12名选手中只有1名进入决赛;美国9人中2名进决赛。其中有一名还是华裔。从这人数中可看到现在世界范围内亚洲钢琴家的水平越来越高。但有一个普遍的现象:众多中国、韩国、日本的青年钢琴家,目前大多数还在欧美国家留学或曾留过学,尽管他们的基础是在国内打的。但也有可喜的现象,即亚洲国家的钢琴老师也培养了一些国际比赛获奖者,和中国一样,这次比赛有一名18岁的韩国选手非常突出,而他完全是在韩国国内培养的。我还观察到,有一些优秀的日本青年钢琴家并不是在音乐院校毕业的,如上一届柴科夫斯基比赛的第一名,她基本是在日本国内学习,只是经常在YAMAHA主办的短期大师班上得到一些国外专家的指导。

这次比赛的另一个现象是:25至29岁的大龄钢琴家有38人,占半数以上,他们都是一些久经赛场的老将,得过各种比赛的奖项。而中国选手大部分都是24岁以下,他们中虽然也有人在国际比赛中获过奖,但基本上还都在上大学或攻读硕士学位及演奏家文凭。

“利兹”比赛的另一个特点是,参赛者选曲自由较大。曲目规定不太死,只规定时间:第一轮30分钟,第二轮55分钟,第三轮75分钟,第四轮一首协奏曲。选曲是一项艺术,怎样才能在每轮的规定时间内全面地反映演奏者的技术水平和音乐修养,并表现出他的个性和长处,是要很好地推敲的。

一般人总认为技术难度大的乐曲能取胜,因此有些选手选曲偏重技术性,如李斯特和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还有勃拉姆斯的两套《帕格尼尼变奏曲》,尽管他们在技术上准确无误,但仍然未能取胜;而有一些选手选了巴赫和亨德尔组曲,以及莫扎特变奏曲,弹得极为精致,却得到好评。可见“利兹”比赛总的品味倾向还是重视音乐表现。钢琴演奏艺术发展到21世纪,技术上的准确性和辉煌性必须与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对各种风格的掌握结合起来。

评委们很辛苦。第一轮71名选手弹了5天,第二轮33人弹4天。每天上午、下午、晚上总计要听9小时,第三轮每天听6小时。但是当评委,对我来讲也是学习。今年许多选手弹了不是“常规”的古典和浪漫派作品,而增加了近现代作品,例如:里盖蒂练习曲、普罗科菲耶夫奏鸣曲、梅西安的作品,还有大量德彪西和拉威尔整套印象派作品,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国内音乐院校学生的学习曲目和学习量需要扩大,同时老师们需要知识更新,补充新教材。

评委们虽然很累,但是大家都非常认真负责,边听边做笔记。每一轮结束后,被淘汰的选手都有和评委见面征求意见的机会。评委们本着对年轻一代爱护的目的,给他们提建议和指出努力方向,使他们正确地面对比赛,经受得住比赛的考验,继续努力,有志者会在竞争中成长。

第4篇:钢琴月考总结范文

代表西方音乐文化的骄子――钢琴,自鸦片战争以后进入南粤社会,虽然时间长达一个多世纪,但大部分都是在教堂教会学校里才见到她的身影,听到她微弱的声音,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二十多年里,一方面由于政治运动的冲击,另―方面由于我们对钢琴还没有足够充分的认识,钢琴教育的水平仍迂回在业余和专业之间。虽然一些有心人士奋斗不止,但因为对外封闭,钢琴教育水平无法提高,即使那时有好的苗子,却难以成才,“钢琴”这个乐器之王仍然未能在广州充分显示她的魅力。直至1981年之后广州音乐学院的成立(1985年改名为星海音乐学院),这种尴尬的局面才有了转机。音乐学院的建立,标志着音乐教育进入到系统化、专业化、正规化的教育程序。自1980年开始,学院首先引进国内外著名的钢琴家和教育家到来,通过讲座、个别授课、大师班和音乐会等多种形式,把他们各自不同的钢琴教学理念传达给每一位老师与学生。以下列出80年代初期的授课专题,让我们重温那一段进入专业钢琴教学的重要时期。

1980年6月14日至19日

约瑟夫・班诺维茨(Joseph Banow美国著名钢琴家、教育家),讲课题目为“钢琴技巧的发展”;大师班介绍贝多芬、肖邦、李斯特、舒伯特、库普兰、巴赫等作曲家的作品;举行作品分析演奏会及李斯特作品专场音乐会。

1981年至1982年间

吴乐懿(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及易开基(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系统讲授“钢琴教学法”课程与大师班课。

1983年1月3日

殷承宗讲授“钢琴弹奏法与风格”

1983年10月5日

应诗真讲授“钢琴教学法”,为期一个学期。

1984年11月27日

李献敏(华裔钢琴家)介绍俄罗斯作曲家齐尔品的钢琴作品。

1985年4月24日

温德尔(美国加州大学钢琴系主任)讲授大师班。

1985年5月24日

李金星(加拿大钢琴家)讲授大师班。

1986年4月28日

舒以茨(加拿大钢琴家)讲授“关于钢琴教学法”。

1986年7月4日

吴罕娜(华裔钢琴家)讲授“儿童钢琴教学法”。

1988年11月7日

赵晓生讲授“钢琴基本训练与演奏风格”及“中国音乐与东方美学”。

1989年3月3日

鲍蕙养讲授“谈谈如何练琴”。

1989年4月14日至1990年4月18日

赵晓生系列讲座:“从视谱到上台”、“巴赫的演奏原则”、“操琴九界”、“乐旬、呼吸、声音”、“巴罗克时期钢琴风格”、“维也纳古典音乐”、“浪漫时期音乐”、“形象主义和现代音乐”等等。

这些课题无疑对于刚刚建立起来的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钢琴学科带来了及时雨,在这一时期的钢琴老师通过教学实践和吸收国内外教学新理念,逐渐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写出心得体会。其中如李素心发表出版的《论钢琴演奏一附问题解答》一书(约瑟夫・霍夫曼著,李素心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出版)、赵碧珊的《钢琴弹奏的运用与生理功能》、熊道儿的《提高听觉素质是钢琴教学的重要课题》及《钢琴技巧中手腕的运用》、麦美生的《钢琴演奏的歌唱性艺术》等。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学院逐步引进回归的留学生和中央、上海音乐学院优秀的毕业生,钢琴教学队伍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钢琴系不断制定和完善钢琴主科教学大纲,使学生对曲目有更为广泛的涉猎,除主科与必修科之外还增设了钢琴教学法、室内乐课程(包括重奏、伴奏课程),以及多样化的艺术实践。从建系到现在,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通过前后几代领导人和教师的努力,及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发展成全国优秀的钢琴教育及人才培养单位之一,无论从师资力量到硬件设施的配置,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都达到了作为一个高度专业化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单位所应有的条件。由于钢琴系在教学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广东省教育厅于2005年授予钢琴系“广东省名牌专业”称号。

随着钢琴专业化的不断加强、钢琴普及程度的提高,广东具有规模的高等院校也纷纷成立音乐学院,它们是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以及原来的华南师范大学音乐系、广东艺术师范音乐系、西江大学师范部音乐系。此外,遍布大小城镇的钢琴培训中心和培训班,究竟有多少,真是数也数不清。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艺术系音乐专业,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艺术师资培训基地,2005年1月成立音乐学院。目前,钢琴教学主要分配在“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两个系里面,开设的课程有:钢琴演奏、钢琴基础、钢琴即兴伴奏、钢琴文献等。这两个系共有十多名钢琴教师,是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团结奋进的师资队伍。在专业教学中,他们刻苦钻研,秉着高标准的教学理念,为社会培养了无数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在代表广东省参加的三次“珠江杯全国音教专业技能”的比赛中,获得钢琴单项奖两次第一名,共获三个全能一等奖,为广东省取得了历史性最好成绩。

在审视广东钢琴文化发展的历程中,还值得一提的是一所中等艺术学校――深圳艺术学校。

深圳艺术学校钢琴学科建立于1986年,二十多年来艺校的老师不断摸索、不断攀登,从低谷走向高峰,终于在2000年奏响了最强音――由高中三年级学生李云迪获得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陈萨同时获得第四名,这是有史以来我国钢琴艺术教育取得的最高成就,标志着我国专业钢琴教育的水平已迈向世界先进行列。

深圳艺校在短短的20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并非偶然,最重要的经验大致由两条:第一,学校充分利用特区的优势,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引进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用老教师的经验来带动中青年教师,使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高标准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从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第二,重视学术交流,政府支持投资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学校每年都邀请大量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访问和演出,每年平均由三十多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

但昭义,著名钢琴教育家,培养出李云迪、陈萨、左章、张昊辰等多位国际比赛获奖者。他曾经总结说:“就钢琴教学本身而言,它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涉及从基础到复杂的演奏技巧的艰苦训练,涉及对不同历史时期、浩如烟海的经典文献的把握。行内人士都知道一个学生的成才、一个钢琴家的出炉非数十年的时间不可,它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进程和积累的过程,其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训练课题和任务,不是几个所谓‘绝招’就能概括,我用以下三点来概括:第一,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第二,研究思考,时间总结;第三,认真努力,不惜付出。”从他的言语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但老师的那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与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为我国的钢琴艺术水平与培养优秀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3年7月设立于2001年的中国音乐界唯一部级综合性专家大奖――“金钟奖”永久落户于广州,这项盛事对中国音乐事业长期的建设发展和对广州的全面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连续数届的“金钟奖全国钢琴比赛”吸引了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的高手前来参赛,评委来自全国第一线的钢琴家与教育家,比赛规模之大、水平之高,给广州的音乐爱好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文化大餐”,也为广东钢琴界添画了一笔亮丽的色彩。

结 语

第5篇:钢琴月考总结范文

鲍罗丁1833年11月12日生于圣彼得堡,是一个格鲁吉亚公爵和一个俄罗斯平民女子的私生子,作为公爵家的农奴之子出生登记。他由母亲抚养成人,从小就表现出多方面的非凡才能,轻而易举地掌握了三门外语,醉心于音乐和化学,学过长笛、钢琴和大提琴。

1856年,鲍罗丁毕业于圣彼得堡医学院,185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59年结识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等人,并一起到意大利、德国和瑞士等国进修。1862年,鲍罗丁回国任圣彼得堡医学院化学副教授,同时结识巴拉基列夫,接受他的建议,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成为“新俄罗斯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

1864年,鲍罗丁晋升为化学教授。1867年,他的喜歌剧《勇士》首演于莫斯科。1869年,他的《第一交响曲》首演,由巴拉基列夫指挥,同时他开始创作歌剧《伊戈尔王子》,但未完成。1872年,他创建圣彼得堡女子医科大学,并在该校任教至逝世。1877年,他的《第二交响曲》首演,同年他在魏玛拜访李斯特。1879年,他的管弦乐作品《波洛维茨舞曲》首演于圣彼得堡,由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指挥。 鲍罗丁

1880年,李斯特促成鲍罗丁的《第一交响曲》在巴登-巴登的演出;同年,为庆祝亚历山大二世登基二十五周年,鲍罗丁创作了管弦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1885年至1886年,他创作《第三交响曲》,但未完成,由格拉祖诺夫续完并配器。1887年2月27日,鲍罗丁在圣彼得堡的一个舞会上因突发心脏病而猝死,终年仅五十四岁。他被安葬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公墓中穆索尔斯基的墓旁,墓碑上刻着他音乐作品的主题和他研究的化学公式。

2 当过总理和议长的音乐家――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政治家伊格内西・简・帕德雷夫斯基(Ignacy Jan Paderewski)

帕德雷夫斯基1860年11月18日生于库雷卢弗卡,自幼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音乐。他1866年开始创作儿童小曲,1872年考入华沙音乐学院,先后师从施洛泽、斯特罗布尔、亚诺塔学钢琴,师从罗古斯基学和声与对位。1879年至1883年,他任华沙音乐学院钢琴教师,1881年和1883年去柏林师从基埃尔和乌班学作曲,1884年在克拉科夫举行演奏会。

1885年,他任教于斯特拉斯堡音乐学院,1888年在维也纳和巴黎首演,1891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和美国各大城市巡回演出―百多场,歌剧《品鲁》首演于德累斯顿。1909年,他任华沙音乐学院院长。

1910年,帕德雷夫斯基在克拉科夫一座纪念碑落成典礼上发表演说,成为波兰渴望独立的象征。1914年至1918年,他再次到美国巡演,并在演奏会上举行三百多次演讲,将全部收入作为波兰战俘救济金。1919年,他出任波兰独立后第一届政府的总理兼外交部长,但因与其他政治家政见不合而于一年后引退。1922年,他恢复举行钢琴独奏会,1936年在英国影片

《月光奏呜曲》中演奏。1936年至1938年,他参与编辑了《肖邦作品全集》。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他再次投身民族解放事业,1940年在巴黎当选为波兰流亡政府议会议长。1941年6月29日,他卒于纽约,终年八十一岁。

3 学识渊博、命运多舛的音乐大师――法籍瑞士钢琴家、指挥家、音乐学家阿尔弗雷德・科尔托(Alfred Cortot)

科尔托1877年明26日生于尼翁,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瑞士人,两人均是钢琴家。科尔托1887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师从路易斯杰梅学钢琴,1896年获巴黎音乐院钢琴比赛一等奖。1902年,他在巴黎水塔剧院指挥演出《众神的黄昏》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1904年任国立协会音乐会乐队和里尔市大众音乐会指挥。1905年,他与小提琴家蒂博和大提琴家卡萨尔斯组成钢琴三重奏团,驰名欧洲乐坛三十年。

1907年至1917年,科尔托任巴黎音乐院钢琴教授,1919年与钢琴家劳尔普尼奥共同创办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校并任校长,每年举行钢琴讲座和示范演奏会,培养了许多钢琴家,如哈丝基尔、利帕蒂、弗朗索瓦等。1920年至1926年,他在报刊上撰文推崇同时代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福雷、弗朗克和夏布里埃,并编订出版肖邦、舒曼、李斯特、舒伯特、门德尔松、韦伯钢琴作品的练习版本(附有技术练习和作品注释)。

“二战”期间,科尔托任法国傀儡政府的艺术总监,在德国为纳粹举行音乐会,1943年与蒂博、富尼埃组成“法兰西三重奏”。1944年,他因被指控曾与纳粹占领当局合作而被捕,1946年获准重返舞台,但不受欢迎。1958年,他告别舞台,1962年6月15日卒于洛桑,终年八十五岁。

科尔托是一位具有传奇经历、戏剧人生和渊博学识的音乐大师。作为音乐学家,他撰有四部著作:《钢琴技术练习的合理原则》《法国的钢琴音乐》《讲课记录》和《肖邦其人》。他还是一位音乐收藏家,拥有珍贵的乐谱手稿、书信、照片、古版本乐谱、钱币和邮票等,根据他自己的分类目录,他的收藏品可以出版多本书。他逝世后遗留的收藏品被大英博物馆、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摩根基金会图书馆等收藏。 科尔托

4 风流才子变身一代高僧――中国音乐家李叔同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一个盐商家庭,祖籍浙江平湖,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又名广平),字叔同。1885年李叔同的父亲去世,1898年李叔同随母迁居上海,1901年考入南洋公学,师从蔡元培等,1904年加入马相伯等发起组织的沪学会。1905年,他去日本留学,同年,他编辑的《国学唱歌集》由上海中新书局国学会发行,内收他作词配曲或根据《诗经》《楚辞》和古典诗、词、曲编配的十五首歌曲。

1906年,他在东京编辑出版印刷的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在上海发行,内收他选曲填词的《我的国》《春郊赛跑》和《隋堤柳》的五线谱;同年考入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主修绘画,兼修音乐,并与曾孝谷等在东京创办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1907年,他在“春柳社”排演的话剧《茶花女轶事》和《黑奴吁天录》中饰演女主角。

1910年,李叔同回国,在天津高等工业学堂任图案教员,1911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1912年,他加入陈去病和柳亚子等发起组织的文学团体“南社”,并任上海《太平洋报》副刊主编。1913年5月,他以“浙师校友会”的名义编辑、缮写并石印了文艺刊物《白阳》诞生号,内收三声部合唱曲《春游》的五线谱、图文对照的《西洋乐器种类概说》、贝多芬像和

《音乐小杂志序》。

1913年至1918年,李叔同创作了歌曲

《送别》《忆儿时》《西湖》《归燕》《采莲》《春夜》(均为作词配曲)。1918年,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1921年,由他的学生丰子恺和裘梦痕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30年,他谱写了歌曲《三宝歌》(太虚法师词),1931年4月在浙江上虞白马湖横塘镇法界寺佛前发愿专修南山律学,9月在浙江慈溪白湖金仙寺写《清凉歌集》歌词五首,请芝峰法师代撰歌注。

1942年10月13日,李叔同在泉州温陵养老院圆寂,终年六十二岁。1958年,《李叔同歌曲集》(丰子恺编)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90年9月,《李叔同――弘一法师歌曲全集》(企释培安编)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5 三起三落的大师――美籍乌克兰钢琴家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

霍洛维茨1904年10月1日生于基辅,原姓格罗维茨(Gorowitz),1926年改姓,父亲是富有的工程师,母亲是业余钢琴家。1910年,他开始随母亲学钢琴,1914年考入基辅音乐学院,先后师从塔尔诺夫斯基、布鲁门菲尔德和涅高兹。1920年,他在基辅举行第一场独奏音乐会,1921年从基辅音乐学院毕业。1924年至1925年在基辅、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以十一台不同的曲目,举行了二十三场独奏音乐会。

1928年,霍洛维茨在纽约施坦威公司与拉赫玛尼诺夫相识,演奏了作曲家的

《第三钢琴协奏曲》。1932年,他与托斯卡尼尼的女儿万达结婚。1933年,他与托斯卡尼尼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1935年,他在世界各地举行了近一百场音乐会,1936年至1939年因病中断演奏,1940年定居美国纽约,1944年加入美国籍。

1953年,他由于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暂别舞台,仅为录制唱片而演奏。1962年,他与CBS公司签订了一份十二年的录音合同,CBS公司在他家架设了全套录音设备。他为CBS录制的第一张唱片获第五届格莱美奖的“最佳古典音乐专辑”和“最佳古典独奏艺人’两个奖项,之后又获得二十一个格莱美奖。1965年,霍洛维茨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复出,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1966年和1968年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独奏音乐会,1969年至1974年再度告别舞台。

1975年,他唯一的女儿去世。1978年,他在白宫为卡特总统演奏。1982年5月,他在伦敦举行了三十一年来的第一场欧洲独奏音乐会。1986年,他回到了阔别六十一年的祖国,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举行了两场独奏音乐会,他在莫斯科的音乐会通过电视向西欧和美国直播,并被拍成名为《霍洛维茨在莫斯科》的电影。1986年至1987年在纽约、伦敦、柏林、巴黎等地举行独奏音乐会,1987年6月21日在汉堡举行最后一场音乐会。1989年11月1日在纽约最后一次录音,同年11月5日卒于纽约,终年八十五岁。

6 两次入狱的西部歌王――中国作曲家王洛宾

王洛宾1913年12月1日生于北京,1924年进入教会中学,1931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师从俄籍教师霍尔瓦特夫人学习声乐和钢琴。1934年,他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任中学音乐教师,并写成处女作

为徐志摩诗《云游》谱曲。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投笔从戎,奔赴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1938年,他在兰州加入西北抗战剧团,搜集改编民歌,创作抗战歌曲。1940年,他创作的歌剧《沙漠之歌》首演于青海省政府礼堂。

1941年,王洛宾因宣传抗日被关入监狱,在三年中写了十余首囚歌。1944年出狱后,他到青海先后任中学教师和青海省干部训练团音乐教员。1949年,他在西宁参加了中国人民,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随军到新疆。1950年至1960年,他在新疆军区文工团工作,走遍天山南北,广泛搜集、整理、改编民歌,创作了许多歌曲和歌剧。

1960年,王洛宾因被判为“主义分子”而被捕入狱,在新疆第一监狱关了十五年。1975年出狱后,他在乌鲁木齐郊区做临时工,并创作了《带血的项链》等三部歌剧。1981年他得到,恢复军籍,任乌鲁木齐部队文工团艺术顾问。1986年,新疆音乐家协会和新疆军区联合举办了“人民音乐家王洛宾作品音乐会”。他于1988年离休,获中国人民胜利功勋荣誉章。

1993年,王洛宾应邀赴香港、台湾讲学和举行音乐会。1994年,上海举行“纯情的梦――王洛宾作品音乐会”,他应邀在上海音乐学院讲学,并被授予名誉教授;同年应邀赴美国访问演出,被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音乐博士,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丝路情歌”音乐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1996年3月14日,他在乌鲁木齐病逝,终年八十三岁。

王洛宾数十年来在中国西部民间搜集、整理和改编了大量民歌,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达坂城的姑娘》《康定情歌》《青春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玛依拉》《黑眼睛》等歌曲广为流传,脍炙人口。他被誉为“西部歌王”,他的传奇人生被拍成许多电影和电视作品。

7 精通七国语言的琴坛学者――墨西哥籍波兰小提琴家亨利克・谢伦格(Henryk Szeryng)

谢伦格1918年9月22日生于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肖邦也诞生于此),父母都喜爱音乐,他五岁时随母亲学钢琴,两年后在哥哥的影响下改学小提琴,师从弗伦克尔。1928年,他在华沙登台演奏了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技惊四座,同年到柏林拜当时欧洲最有名的匈牙利小提琴教师弗莱什为师,技艺大长。1933年,他随全家迁居法国,1936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师从法国小提琴大师蒂博,同时跟随法国女作曲家布朗热学和声与对位,并对外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以精通七国语言的出众才华成为名副其实的琴坛学者。

二战期间,谢伦格投琴从戎,任盟军的联络和翻译官,兼任参谋总长的随从翻译,并为前方将士和波兰难民举行了三百多场战地音乐会,足迹遍及欧、亚、非、美四大洲。1942年,他随波兰流亡政府领导人西柯尔斯基将军赴墨西哥,与墨西哥政府谈判成功,安置了三千波兰难民,后应墨西哥作曲家庞塞的挽留定居墨西哥,1946年加入墨西哥籍。他在墨西哥大学创办了音乐系并任小提琴教授,为培养墨西哥音乐人才作出了杰出贡献。

1954年.谢伦格应波兰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之邀重登舞台并录制唱片。1956年,他被墨西哥政府任命为文化及亲善大使,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持外交护照从事艺术活动的职业演奏家。自1956年起,他重赴欧洲各国演出,再现辉煌,在旅途中发现失传已久的帕格尼尼《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重新演奏并录制了唱片。1988年3月3日,他在赴德国巡回演出期间突发脑溢血猝死,终年七十岁。

谢伦格的小提琴演奏融会了多种学派的风格,精细严谨,雅致灵秀,既有辉煌华美的技巧,又擅长演释内涵深邃的作品。他一生录制了大量唱片,包括墨西哥作曲家的作品,令人称道,闻名遐迩。

8 跨界大师――美籍德国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爵士音乐家安德烈・普列文

(Andre Previn)

普列文1929年4月6日生于柏林的一个犹太律师家庭,四岁开始学钢琴,1935年考入柏林音乐学院,1938年随全家逃离德国去法国,翌年移居美国加州,以演奏爵士乐钢琴为职业。1943年,他加入了美国籍,1945年为米高梅电影公司作曲,1950年至1952年加入美国军队服役,复员后又回到米高梅电影公司。1958年至1964年,他为《琪琪》《波吉与贝斯》《亲爱的伊尔玛》和《窈窕淑女》四部影片谱写的音乐获奥斯卡最佳配乐奖。

1962年,普列文首次登上指挥台指挥圣路易斯交响乐团演出,1967年至1969年任休斯顿交响乐团指挥,1968年至1979年任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76年至1985年任匹兹堡交响乐团指挥,1985年至1990年任洛杉矶爱乐乐团音乐指导,1987年至1992年任皇家爱乐乐团首席指挥。

普列文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在演奏、作曲、指挥,古典音乐、电影音乐和爵士音乐等领域均有建树。

9 迷恋爵士的“怪杰”――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drich Gulda)

古尔达1930年5月16日生于维也纳。他七岁起学钢琴,师从帕佐夫斯基,1942年考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师从赛德尔霍费尔学钢琴,同时随马科斯学作曲,1944年首次公开演奏。1946年,他获得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1947年至1949年在欧洲和南美洲巡回演出,1950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独奏音乐会,被誉为“钢琴演奏大师”。

1951年,他创建了古尔达维也纳古典小交响乐团,1955年收玛塔阿格里奇和克劳迪奥阿巴多为钢琴学生,同时开始迷上爵士乐。1956年,他参加了美国纽波特爵士音乐节,在亚特兰大举行爵士乐演奏会。1959年,他与大提琴家皮埃尔富尼埃合作录制了贝多芬奏鸣曲全集。1962年,他在维也纳组建爵士乐队,1966年创办维也纳现代爵士乐比赛,亲自担任首席评委,还学吹萨克斯管、创作爵士乐。

1970年,古尔达拒绝接受维也纳音乐学院为表彰他对古典音乐的贡献而授予他的贝多芬诞辰两百周年纪念指环,引起舆论界一片哗然,遂有了“钢琴怪杰”的雅号。他随后定居慕尼黑,主要从事爵士乐的创作和演奏。1971年,其著作《话说音乐》出版。2000年1月27日,他卒于维也纳,终年六十九岁。

古尔达的古典钢琴演奏具有新奇独特的风格,擅长演释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并运用爵士乐的一些演奏技法,使古典音乐更贴近现代听众的审美情趣。作为一位作曲家,他还创作了两部钢琴协奏曲和一些爵士乐曲,甚至把维也纳圆舞曲改编为布鲁斯风格。

10 命运坎坷的歌唱家――德国男中音歌唱家、指挥家迪特里希・菲舍尔・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

菲舍尔-迪斯考1925年5月28日生于柏林,父亲是语言学家,母亲是教师。他从1934年开始随母亲学钢琴,1941年师从乔治・瓦尔特学声乐,1942年考入柏林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赫尔曼瓦森保恩。1943年,他在柏林郊外的琪琳多夫公众大厅首次登台演出,同年应征入伍,在俄国战场看管德国军队的马匹。

1945年,菲舍尔-迪斯考在意大利被俘,关人美军战俘营,1947年被释放回到德国,再次师从赫尔曼瓦森保恩学习声乐。1948年,他在柏林国立歌剧院首次演出歌剧,在《唐卡洛斯》中饰演波萨,1951年在伦敦举行独唱音乐会。1954年,他在拜罗伊特音乐节首演,饰演《唐豪瑟》中的沃尔弗拉姆和《罗恩戈林》中的传令官。

第6篇:钢琴月考总结范文

谈到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钢琴伴奏风格,肯定要涉及19世纪欧洲的艺术歌曲(尤其是德国“利德”)及舒曼艺术歌曲的整体风格。因为任何风格的判定都需要借助比较的方法,并需要有一个参照系。

舒曼的艺术歌曲不仅是德国“利德”的代表,还是19世纪欧洲艺术歌曲的典范,同时也可视为舒曼音乐的精华。人们是这样描述舒曼艺术歌曲的:舒曼1840年创作的这些艺术歌曲是他那些风格性钢琴小品的延伸。这些歌曲不仅是一种具有另一维度并附加了人声的钢琴曲,而且比那种有保留的钢琴曲显得直率。这些艺术歌曲自由地抒发感情,并准确地表达某种情感内容。舒曼具有良好的文学品位,因此他在选择诗歌的时候几乎总要考虑这些诗歌本身是否回答了什么。然而,这些诗歌作为舒曼音乐思想的透镜,并使他的音乐思想变得锐利、集中、成型。在把握诗歌与音乐、人声与钢琴的平衡中,舒曼总是处于舒伯特与沃尔夫(HugoWolf,1860—1903)之间。在舒曼大多数代表性歌曲中,旋律为人声与钢琴所共享。如歌曲集《桃金娘》(Nussbaum,op.25.no.3)及晚年创作的《Kommenundcheiden,op.90,no3》等。在另一些作品中,钢琴伴奏部分中那种非旋律的因素往往是人声完美的补充,并且对于整体效果而言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例如,《诗人之恋》的第六首《莱茵河,圣洁的河流》(ImRhein,ImhriliqenStrome)及《DerGartner,opl07,no.3》。舒曼艺术歌曲的另一个共同特点在于钢琴的后奏。后奏经常是扩充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一些后奏原本就打算作为歌曲的一部分,如《MeinWagenrollerlangsam,op142,no.4》。①这一段描述虽然只字未提《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但所涉及的现象或特征在这部声乐套曲中仍显而易见。从这些文字中也不难领悟到舒曼艺术歌曲的风格以及其中钢琴伴奏的地位与作用。

钢琴伴奏在舒曼的艺术歌曲(尤其是声乐套曲)中的确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们甚至这样描述舒曼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他给钢琴伴奏更多的独立性,并巧妙地发挥了前奏、间奏和尾声的表现力。《诗人之恋》中有一首名为《琴声悠扬》(第九首《DasIsteinFlotenundGeigen》,引者注)的歌,它好比一首钢琴独奏曲,歌声只作为一个观望者的旁白,用旋律性的朗诵在叙述。”②这个描述对于《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一些段落也是适用的。那么,舒曼的艺术歌曲为什么如此重视钢琴伴奏呢?笔者认为,这一方面是对德国艺术歌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深受舒伯特艺术歌曲影响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也与情感论音乐美学观念及整个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不无关系。大家知道,德国艺术歌曲具有较为深厚的传统。如前面所说的,在18世纪末德国叙事歌曲这种早期“利德”形态中,钢琴声部就已经从单纯的伴奏上升为人声的伴奏,衬托、说明和加强诗歌的含义,几项任务并重。楚姆斯泰格的叙事歌就是如此。③尽管楚姆斯泰格叙事歌的钢琴伴奏通常是简单的,并来自“数字低音”(contin—uo)实践,但却有独立的前奏和后奏。楚姆斯泰格的叙事歌创作正影响了年轻的舒伯特。“舒伯特的利德中的钢琴伴奏同样丰富多样、匠心独运。钢琴音型法往往从歌词中的如画形象生化而成(如在《哪里去》或《水上吟》中)。

这类音型从来不是单纯模仿,而是用以渲染歌曲的意境。因此,《纺车旁的格雷岑》——最早(1814)和最著名的一首利德的伴奏,不仅令人联想纺车的呼呼声,也刻画格雷岑唱歌思念心上人的不安心情。《魔王》的沉重的三连音八度同时也描绘马蹄嘚嘚声以及父亲紧紧抱着受惊的孩子‘在风雪之夜’赶路时走投无路的焦急心情。”④的确,舒伯特歌曲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他的钢琴伴奏。“他将钢琴伴奏提到了与声乐同等重要的地位。他的钢琴伴奏的设计,是为了强调诗词内在的含义,表现诗歌外部的场景,丰富对歌词的想象,为歌词的情绪和气氛起了烘托作用,让声乐和钢琴伴奏共同体现诗词内容、塑造形象。”⑤舒曼作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继承者,正是从舒伯特艺术歌曲中获得了写作钢琴伴奏的灵感,进而使钢琴伴奏咸为舒曼艺术歌曲的一个突出特点。这正如一位论者所描述的,“舒曼歌曲的最大特点体现在声乐与钢琴的密切关系上。作为一位钢琴家,他的钢琴伴奏不仅起到了伴奏和陪衬背景的作用,而且如同声乐与钢琴的二重唱(奏)一样,参与和分担了歌唱的旋律部分,并提供了丰富的音响和技巧。他的钢琴在前奏、后奏和插段中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前奏一般较短小,只给开始的提示,插段起统一乐曲的作用;后奏在歌者停下来后,保持和延伸乐曲的情绪。例如《诗人之恋》的最后一首歌结束时,后奏起到了与第一曲情绪呼应的作用。在套曲中,钢琴伴奏还起到由一首歌过渡到另一首歌的作用。”⑥这无疑是对舒曼艺术歌曲钢琴伴奏风格的一个总的描述。这里仍未提及《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但这种描述对于这部声乐套曲也是贴切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在极大程度上继承了舒伯特,但舒曼并没有像舒伯特那样,将钢琴伴奏作为某种景物或场景的描写,而发扬了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抒情的一面,并将钢琴伴奏作为一种情感的载体,直接表现主体内心情感。这一点在《妇女的爱情与主活》的钢琴伴奏中应该说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这也充分表明,舒曼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之所以获得了几乎与人声同等的地位,并使之具有结构意义、表现意义与美学意义,就在于这样一种钢琴伴奏风格的形成不仅仅是对德国“利德”钢琴伴奏风格的继承和发扬,而更重要的还是来自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影响及那种将以情为主、以乐传情的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之所致。在《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钢琴伴奏中,舒曼作为一位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创新精神得到了体现。在钢琴细腻的笔触中,诗的意境、诗的情感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从而大大扩展了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在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注释:

①StanleySadie,TheNewGroveDictionaryofMusicandMusicians,MacmillanPublishersLimit-ed,1980,Vol.16,P851。

②见《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的“德国艺术歌曲”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北京),第117页。

③④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1月版(北京),第603-604页、605—606页。

⑤⑥蔡良玉著《西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12月版(北京),第206、302-303页。

参考文献:

第7篇:钢琴月考总结范文

[论文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钢琴应用能力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与价值,随后以目前中小学教师在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从培训的可行性、培训的主要内容及培训三个方面着重论述了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措施策略。 

 

前言 

 

音乐教师的钢琴应用能力是指教师运用钢琴来为教学服务的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和演奏表现力等方面。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钢琴以其宽广的音域,丰富的音色和良好的效果而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首先工具。此外,优美的钢琴音乐还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由此可见,钢琴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钢琴应用能力也相应地成为了中小学音乐教师核心的职业能力和一项教学基本功,教师具备相应的钢琴应用能力有利于他们更有效地开展音乐教学。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第一学历只有中师,他们缺乏系统而专业的音乐学习经历,和声与曲式水平较差,作品分析能力不高,而这些恰恰都是发展钢琴应用能力的理论基础,另外,部分音乐教师对钢琴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认识不足,对自身钢琴应用能力的提高重视不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和钢琴应用能力较差,远远不能适应教学实际的要求,也与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相距甚远,这种状况极大地阻碍了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音乐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并把钢琴应用能力纳培训的主干课程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思路。 

 

1 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开展钢琴应用能力培训的条件分析 

 

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培训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给予了明确的规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艺[2008]8号)第ll条明确规定:“各级各地区要把艺术教师的培训纳入本地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教师培训工作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艺术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教育部在《关于继续教育规定》中要求:“各中小学要积极派送教师参加集训和在本校开展多项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也明确规定“教师有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权利”这些法律法规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派送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物质保障,也明确了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院及其他培训机构在培训音乐教师方面的职责与义务。另一方面,从中小学教师自身条件来说,此项培训在性质上属于成人钢琴教育,教师接受培训的有利条件表现在其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的理解力、观察力、自控力等方面比未成年人有明显的优势,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毅力较强,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相应的钢琴演奏基础,工作阅历丰富,学习的针对性和求知欲较强等。 

不利因素是手指灵活性差,记忆力减退,学习难以保证持续性和系统性,纠正长期形成的演奏毛病和不良习惯有较大的难度。此外,中小学音乐教师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参加培训受时间的制约比较突出,在培训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音乐教师的培训往往被迫让位于其他科目的教师。 

 

2 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策略 

 

2.1 提高认识,全面提高音乐教师的素养是开展培训的基础 

广大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钢琴应用能力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不可替代的功能并对自身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清醒地认识,重视并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是开展培训的思想基础。 

根深才能叶茂,如果说钢琴应用能力是“叶”,那么相关的音乐知识和理论就是“根”,扎实的音乐知识与理论素养是开展钢琴应用能力培训的基础,故应把有关乐理和声曲式,中外音乐史、钢琴文献的相关知识融入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教学之中,在充分发挥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理解能力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作品讲解相关的音乐术语、风格、体格等内容,使他们的音乐理论和钢琴应用能力协同发展。正如俄罗斯钢琴教育家涅高兹所说:“让学生了解的不仅仅是作品的内容,不仅应以诗意的形象感染他,还应详尽分析作品总的曲式结构及其中的和声、旋律、复调及钢琴织体的写法”。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培训不能局限于就钢琴论钢琴的狭小范围,要注意提升培训的高度,挖掘培训的深度,拓展培训的宽度,从而收到“大培训”的效果。 

 

2.2 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突出重点是开展培训的关键。 

教师培训的目的在于适应教学的需要。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前文所提出的在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的重点内容是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钢琴教学法的运用能力和钢琴音乐的表现力等几个方面。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应用最广泛而教师又特别缺乏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和视奏能力的培训进行论述。 

2.2.1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训 

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所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歌曲伴奏能力的高低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地影响,因为良好的伴奏不但有烘托渲染补充音乐形象的功能,而且还能起到指挥学生演唱和激发学生歌唱热情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有相当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不重视即兴伴奏的价值,他们要么不用伴奏只用单手弹奏旋律,要么选配的和声纵横关系混乱,音响杂乱;要么一个“单八度”用到底,音响空洞单调,缺乏对比。事实上,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具有创作思维的音乐表现形式,它的效果是由伴奏者的和声曲式修养、键盘弹奏技能、伴奏经验积累及艺术灵感等多重因素决定的。因此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通过讲解和练习使他们熟练掌握音乐中24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的弹奏技巧及和弦的转位与连接方法。2、运用具体的谱例指导他们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与调式,在正确地分析旋律的基础上选配和弦,同时根据乐曲的体裁、情绪与风格来确定伴奏的织体音型。宜从简单谱例入手,并注意选用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上出现的曲谱。3、在大量分析谱例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理论上总结织体结构、和声布局和音型模式及转换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实践如举办小型的即兴伴奏、演奏会等。除此之外,中小学音乐教师还可利用相关教材进行自学,这方面的参考教材有由徐慧林、林棣华著的《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和葛世杰著的《钢琴即兴伴奏每日一练》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伴奏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训练左手的弹奏功能,因为伴奏任务往往是由左手完成的,钢琴演奏中的渐强渐弱往往都是先从左手开始,音乐情绪的激动也总是先从左手开始沸腾,左手律动节奏的改变往往会使右手旋律的弹奏立即进入不同的意境。故用“水涨船高”来比喻左右手的关系是再贴切不过了。然而相当多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却存在着重旋律轻伴奏的现象,他们左手的错误往往比右手多得多。因此在培训要引起他们对左手伴奏的高度重视,在单独练习的基础 上,使左手伴奏与右手旋律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左手的伴奏功能。总之,钢琴即兴伴奏培训要有意识地在“精讲多练”的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伴奏实践活动来进行。 

2.2.2 视奏能力的培训 

视奏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衡量钢琴应用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对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有特殊的意义。视奏的速度缓慢且错音多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视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视奏能力呢?波兰著名钢琴教育家约·霍夫曼说:“要成为一个快速的视奏者的最佳方法是尽可能多视奏。视奏进步的速度还有赖于视奏者总的音乐教育状况,同时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多视奏会发展眼睛一目十行的能力”因此要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视奏演奏能力,总体要求上必须让他们尽可能进行多的视奏练习并提高其音乐理论水平。在具体的操作中以下两点应特别注意:一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读谱习惯,要使其认真研读乐谱,熟悉各种音符及节奏型,熟悉乐曲的句法、指法、表情记号,踏板的运用及奏法等,为视奏做好充分的准备;指导他们在演奏时养成眼睛始终走手前面的弹奏习惯,以乐句而不是“单音”为单位进行乐谱读取;在眼睛看谱的同时耳朵要对弹奏的效果进行辨别,细致地判断音的正误,体会音色和力度的变化,乐句的起伏等。二是巩固他们对钢琴键盘位置感。演奏者要将头脑中掌握的音乐信息通过手续快速而准确的在键盘上表现出来,需要对键盘有清晰而完整的印象,而在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下进行慢速而丰富的练习是实现这个目的的主要途径,这一点在培训中必须特别重视。由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共同课教研室李菊红、黄佩萱两位老师主编的《成年人应用钢琴教程》一书是使成年人熟悉钢琴键盘并提高其视奏能力的一本优秀教材,中小学音乐教师可将此书选为视奏教材进行练习。当然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视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长期练习才能达到。 

除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和视奏能力的培训外,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培训的内容还包括钢琴演奏表现力和钢琴教学法的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2.2.3 方法多样、形式灵活是培训取得成功的保障 

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要突出“成人教育”的特点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模式上一般是采用校外培训和校本培训两种方法。事实上,因为该项内容的专业性很强,校内的技术力量有限,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出发,培训应以参加音乐院校、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院及其他培训中心所组织的校外培训为主,以师徒结对,校内汇报演出和观摩听课等校内培训方式为辅。在授课形式上宜采用集体授课和个别授课相结合的并以集体授课为主的方式来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授课由于具有极大的针对性,教学相对集中。教师对学员的长处和短处了解清楚,教学互动频繁,教学效果好的特点,适于在解决演奏的技术性问题和复杂的特殊性问题时采用,对于音乐基本理论、伴奏讲解,教学法运用,视奏等项目则宜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它有利于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此外,专题讲座和课题式教学也是常用的集体授课方式。不管用何种方式都要积极参用数码钢琴,钢琴和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注重教学的互动与交流,注重理解与艺术实践,想方设法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应用能力的普遍提高提供坚实的保障。 

 

结语 

 

钢琴应用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核心职业能力之一,由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应用能力普遍较差。故把此项内容列入音乐教师的培训计划是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明确培训意义,夯实音乐理论基础,以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并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集体授课与个别授课相结合的方法是提高对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开展培训的根本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教育部1999年第7号令 

[2]《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育部2008年第8号令 

[3]《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教育部2002年颁布 

[4]《钢琴演奏与教学艺术》童道锦、方明珠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版 

[5]《论钢琴表演艺术》t·涅高兹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年1月版 

[6]《论钢琴演奏》(波)约·霍夫曼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8月版。 

第8篇:钢琴月考总结范文

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徐沛东,曾于百忙拨冗专程赴蓉莅临该书系首发式,并在浏览全书之后称,但昭义教授从事钢琴教学半个多世纪富有意义的足迹在书中清晰可辨,“但昭义现象”绝非偶然,他为中国钢琴艺术所做的突出贡献,一是自身的勤奋与执著;二是对教学无私地付出艰辛与心力;还有他对艺术和对学生最真挚的爱的情感注入。而现在的教师,并非都能像但昭义教授这样做。所以,这部丛书无论在艺术教育领域还是普通教育范畴都会产生相当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读者一定会从中引起深刻的感动与强烈的共鸣。

这部系列丛书由《但昭义钢琴艺术人生》、《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但昭义钢琴作品选集》(附CD1张)、《但昭义钢琴教学实录》(CD版10张)和《但昭义钢琴教学实录》(DVD版13张)上下两卷五大分册集结而成。通过一个绝对资深的“山城琴童”与钢琴艺术结下不解之缘的生动故事,全面展示但昭义教授的个人经历、艺术思想、美学追求、理论见解、实践经验、教学成果。这是四川音乐学院为但昭义教授应邀重返母校执教而精心制作的一份珍贵的见面礼,“宣传和褒扬这样一位非凡人物更是我们责无旁贷和义不容辞的事情”①,该院领导具备这样的眼光和胸怀,所以不惜投入人力物力,组织班子编写系列丛书,“以示对拔尖人才的敬重和关切之意。”②钢琴家李名强教授深感共鸣,他认为,但昭义钢琴教学是改革开放中的中国钢琴教学领域“一面十分鲜艳、独特的旗帜”③;总结和梳理但昭义钢琴教学经验,更深层的意义还在于“探索出一种科学、正确、积极且更有利于音乐市场发展的文化导向”④,在全国普及“钢琴热”持续升温的钢琴教育庞大市场中,致力于建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使更多琴童得到健康的发展和成长,而“但昭义教学”正好诠释了这一科学文化导向的内涵。笔者非常赞同李名强教授的观点:“但昭义教学”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培养了几个国际钢琴比赛获奖选手,“更重要的是他培养造就了一批音乐家、艺术家,让外国人对中国人能深刻而创造性地理解他们的文化表示折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分界线。”⑤

毋庸置疑,但昭义钢琴艺术系列丛书,实为开目前国内在世音乐家专集之先风特例,其内容之丰实宽厚鲜活、视角之新奇独特深邃、触感之精微敏锐细腻,可谓高屋建瓴、纵横开阖。全书在突显其真实性、综合性、学术性、权威性的前提下,力求将艺术精神、人文情怀、文化底蕴、生活情趣等融汇贯通浑然天成。从标题即可解读五大分册的指向与落点。

第一分册是为该系列丛书的“总纲”。周广仁、李名强等写序,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吴祖强和现任主席赵季平、中国音协党组书记徐沛东等重要领导亲笔题词。并汇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音协2000年发给深圳市文化局、深圳艺校和但昭义教授并李云迪的贺电、贺信等;利兹国际钢琴比赛艺术总监、评委会主席范妮·沃特曼夫人和波兰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委会主席安杰伊·亚辛斯基先生,阿里·瓦迪、伊莱亚·歇普斯、保罗·波莱等世界著名钢琴家为丛书亲笔撰写的文章祝辞;但昭义与亲友家人、师长同窗、学生同行们的数百张合影照片。刘诗昆、鲍蕙荞、周铭孙、朱贤杰、李健、郭峰等钢琴名家和李云迪、陈萨、张昊辰、左章等学生应邀撰文;“但昭义生平大事记”和“但昭义教授学生重大国际国内比赛获奖项目辑览”,更是第一次翔实、细密、完整梳理出但昭义自1940年11月5日出生至2010年9月荣膺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30位杰出模范人物之列的人生轨迹,这就为国际国内钢琴艺术的教育者、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份可靠而可贵的资料,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兼备极高的文献价值。

由资深音乐记者紫茵撰写的“艺术人生”主体文章,通过面对面与但昭义亲近的八十余人的访谈,从大量丰富翔实的一手资料,经心提炼萃取,周密设计布局,最富人物个体特征的“静态文字”便活化为“动态形象”。这篇将音乐性与文学性融为一体的“非传记的传记”,第一次将读者深度引入但昭义这位钢琴艺术教育家的人生舞台与心灵世界。突破了通讯人物或纪实文学的常规格式体例,总体结构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引子和结语之间以“穿越薄雾的琴音”、“冰雪消融的北京”、“冠军诞生的摇篮”、“荣耀背后的守望”、“课堂之外的思绪”、“艺术真谛的探求”、“爱情姻缘的物语”、“善教不倦的垂范”、“感恩图报的奉献”九章联缀而成。全篇并未按照编年史写法铺陈推演,而是力图实现所有章节各自相对独立又逻辑严密的内在统筹。但昭义,从单一平面渐次变得多角立体,丰满鲜活真实可信。但昭义永远是“非常谦虚、低调,不爱张扬。”(周广仁语),所以,他的优秀学生远比他本人在媒体的曝光率高且更为大众所熟知。“有识之士一致认为,相比大力宣传但昭义钢琴教学成功的结果,回溯追踪其成功的历程与研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更具普世兼济的意义。”⑥笔者特别注意到第六章“艺术真谛的探求”较为集中地谈及但昭义钢琴教学,一个清晰完整、综合立体的“但氏”钢琴教学体系,“既有规律性、逻辑性,又有实用性、操作性;既富于显效成效,更可资启示借鉴。”⑦通过这种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地表述,无论对钢琴“熟悉”还是“陌生”的读者都会对文中富含专业性、学术性的内容,一目了然心领神会。可以肯定地说,但昭义“钢琴艺术人生”不是一份被放大夸张的先进个人材料,他没有被人为的“神化”,而是在纯朴而生动的叙事中,还原为一个独有建树创造奇迹的钢琴教师。

但昭义在钢琴教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受到广泛认同。而他在钢琴音乐创作方面的才能与成果,还未曾被更多人所了解。该书系“作品选集”可以有助于大家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位钢琴教育家。这里面汇编了但昭义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创作的钢琴曲,既有儿童钢琴曲五首、练习曲十首,乐曲五首,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出版面世。“我从来没有想当作曲家的奢望,但我非常喜欢创作。”⑧但昭义的第一首钢琴习作完成于1956年。那是在老师布置和声课“转调”作业时,受灵感驱动,写了一段“从小调开始,结束于大调”的旋律,又自己配上了钢琴织体,因曲调里带有淡淡的忧郁而起名《乡村的小路》。但昭义自言,这就是他爱上音乐创作的开始。《蜀宫夜宴》(高为杰、俞抒、朱舟创作于1981年)是曾荣获1983年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评奖一等奖的大型民族管弦乐曲。但昭义出于对该作的由衷喜欢而动手将其改编为钢琴曲,并首演于1984年“蓉城之秋”,大获好评。“这一改编‘动静’之大,完全可以说是一次超越性的再创造,不但把原来的民乐曲彻底钢琴化了,而且还赋予了新的意象和色彩。我初听大吃一惊,再听则为之叹服,并且真正喜欢。”高为杰如是赞叹。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黄虎威教授认为,编入该集的钢琴曲都是佳作。“无论曲式结构的布局、和声复调手法的运用、织体写法的钢琴化,无不显得成熟和干练。”⑨因此,无论是作为钢琴课堂教材、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的分析教材,还是用作音乐会曲目及考级曲目都很适宜,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教学实录”精选了但昭义各个时期学生参赛、演出的录音录像资料,在各10张CD版和DVD版“成果展示”里,陈萨在1994年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和1996年第十二届利兹国际钢琴比赛、李云迪在2000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演奏实况、张昊辰11岁在香港演出的舞台风采,等等,无不令人信服地反映出但昭义辉煌的专业成就。而超过600分钟的“课堂纪实”3张DVD,只是但昭义半个世纪钢琴教学中的“沧海一滴”,基本为学生和家长随堂即兴原始记录,无“编导”或“排练”的主观故意和无“设计”或“表演”的人为痕迹,这些零散纷杂的影像片段经过重新整理制作,尤显其真实生动、弥足珍贵。

“教育文论”收录了但昭义教授数十年公开发表或私密收藏的专业著述、理论文章、教案摘选、书信便函、讲演随笔等三十余万字,无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世界钢琴艺术日益繁荣和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真要可以的去探寻但昭义钢琴教育艺术中的所谓‘绝招’或‘玄妙之理’的话,这部文论集也许能帮助我们如愿以偿地找到一些答案,并从中获取广泛的教益和丰富的营养。”⑩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易柯教授如是说。愿以此为结语。

①②柴永柏《但昭义钢琴艺术人生》前言,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版。

③④⑤李名强《但昭义钢琴艺术人生》序,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版。

⑥紫茵《但昭义钢琴艺术人生》,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版,第107页。

⑦同⑥,第204页。

⑧但昭义《但昭义钢琴作品选集》前言,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版。

⑨黄虎威《但昭义钢琴作品选集》序,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版。

第9篇:钢琴月考总结范文

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伦钢琴)第二次上市申请于1月12日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批。作为国内钢琴业的民营企业,海伦钢琴后来居上,超越国企老字号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珠江钢琴)提前过会。

在这次争夺钢琴资本市场入场券的鏖战中,海伦钢琴暂且领先。其实,早在2010年8月海伦钢琴就试图在中小板首发上市,只是在审核前期,中国证监会发出公告称,由于海伦钢琴首发的保荐机构光大证券申请对材料部分事项进行补充核查,取消审核。

然而,时隔刚逾一年之多,海伦钢琴卷土重来,于2011年12月开始了第二次上市申请。与首发相比,海伦钢琴此次的保荐机构换为安信证券,并由中小板转投创业板。海伦钢琴此次发行1677万股,发行后总股本 6699万股。

作为海伦钢琴的创始人、董事长,陈海伦及其配偶、其子在上市后,通过控制海伦钢琴48.728%的股份,为实际控制人。此时的陈海伦,在得偿夙愿后,或许会发出“苦尽甘来、人已得志”的感慨,谁能料想十几年前的他,还只是个集体厂房里的学徒工。

配角主角

1986年,宁波市北仓钢琴配套厂成立,陈海伦作为一名学徒工,进入该厂,每天与其他几十名员工,一起生产钢琴配件。

不甘平庸的他,在几年之后便升至配套厂厂长,不久,又担任北仑区大镇办集体企业――装璜五金厂的厂长。

1994年6月,企业改制波及到了北仑大镇工业办公室主管的装璜五金厂,北仑区大镇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与装璜五金厂负责人陈海伦就装璜五金厂改制事宜作出约定,装璜五金厂的全部资产、负债归陈海伦个人所有。

在资产评估后,装璜五金厂资产总额为842.34万元,负债总额为638.10万元,陈海伦获得资产为204.24万元。此时的企业改制,给了陈海伦的一个机遇,使得陈海伦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独资企业

此后,陈海伦个人追加投资4万元,于1999年设立登记了个人独资企业―装璜五金厂,从事装璜五金、乐器制造、模具等的生产。

当然,陈海伦的步伐并未停止,两年之后,陈海伦就与及其子陈朝锋及美国AXL出资组建了中外合资公司――宁波海伦乐器制品有限公司(下称海伦有限,即海伦钢琴的前身),将装潢五金厂的钢琴业务装入海伦有限。

而此时,已经在钢琴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陈海伦并不限于仅生产钢琴配件。他在日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信誓旦旦地说,“我要做主角,不做配角”。在钢琴行业,这个主角则意味着生产钢琴。当2005年,海伦有限正式下线第一台海伦牌钢琴的时候,这个“发出大话”的董事长做到了。

三年之后,海伦有限日渐在钢琴行业风生水起。于是,陈海伦开始瞄准上市,2008年7月31日变更设立了宁波海伦乐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伦股份),后更名为海伦钢琴。在这三年之内,陈海伦及其家族于2008年5月集中、迅速成立各种公司,并通过股权转让,成为海伦钢琴的控股及参股股东。其路径,不免让业内怀疑其急于上市的迫切。

目前,海伦钢琴的前五大股东为海伦投资、四季香港、睿勇投资、同心管理和协力模具。

其中,海伦钢琴控股股东海伦投资,2008年5月成立。陈海伦及其子陈朝峰分别出资55%和45%成立,主营实业投资。在招股说明书中,海伦钢琴并未公示海伦投资报告期内的具体投资。

巧合的是,除了海伦投资,海伦钢琴的其他四个参股股东,从事的业务也均为实业投资或者咨询服务。且睿勇投资成立时间也同样为2008年5月,同心管理和协力模具成立的时间一致,为2008年4月25日。

海伦钢琴的五大股东中,唯一设立于2007年的公司是四季香港。但在业内看来,四季香港的成立也仅仅是一个替身。其中牵出了存在于美资公司AXL和海伦有限之间的股权转让,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也是海伦钢琴首发折戟的缘由所在。

怪异转让

2010年海伦钢琴第一次上会折戟时,业内对其失利原因就有多种质疑,焦点在于美国AXL。

美国AXL是一家注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乐器制品公司,成立于1998年1月。

2001年6月成立的海伦有限中,美国AXL以美元现汇的形式出资35万美元,占股比例25%。

在第一次上会时的招股说明书中说,2008年5月15日,海伦钢琴进行了一次股权转让,其中陈海伦将其所持海伦有限40%的股权转让予海伦投资,转让作价按出资时价格;美国AXL将其所持海伦有限25%的股权转让予四季香港,转让作价35万美元。其余转让作价按溢价价格。

对于本次股权转让中,按照原值作价的两个转让,海伦钢琴在第一次的招股说明书中解释为:陈海伦转让给海伦投资按原值作价,主要是海伦投资系陈海伦家族控制的企业,之间的股权转让属于同一控制下主体之间的交易,因而双方约定按原出资额转让。

而对于美国AXL 转让给四季香港为按原值作价,海伦钢琴解释为:主要在于海伦有限成立前,美国AXL与陈海伦家族已有多年的业务合作关系,海伦有限设立时,需要引入外方股东,美国AXL为维护与陈海伦多年的商业伙伴关系,同意了本次参股。

后由于陈海伦家族于2007年11月,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四季香港,陈海伦家族决定引入四季香港作为公司的外方股东,因此在2008年5月,陈海伦家族与美国AXL实际控制人刘艾伦进行协商,美国AXL不再作为公司股东,其全部股权转让给陈海伦家族控制的四季香港,并按原值转让。

对此,公众就有质疑,认为美国AXL公司持股7年后,选择放弃溢价,仍按照原有的出资额35万美元转让。而这些信息,在第二次招股说明书中并未有提到。

只是在海伦钢琴随后补充的文件―《关于公司设立以来股本演变情况的说明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确认意见》(下称《意见》)对美国AXL做出了解释。海伦钢琴称,出于美国AXL负责人刘艾伦与海伦有限彼时良好的私人关系,双方在海伦有限设立时,达成了共识:海伦有限的日常经营管理由陈海伦家族全权负责,美国AXL不承担合资企业经营亏损亦不分享收益,其投资在陈海伦认为条件成熟时退出。

在《意见》中,海伦钢琴承认,美国AXL参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陈海伦设立中外合资企业,从而享受外商投资企业优惠政策,但2007年下半年,海伦有限筹备上市,为避免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决定受让美国AXL持有的股权。

同时,为了保证海伦有限的中外合资性质,接受美国AXL受让的陈海伦家族在中国香港注册的外资股东―四季香港。

海伦钢琴的招股说明书中说,四季香港实际控制人为陈海伦之妻金海芬。且四季香港的母公司永盟国际,实际控制人为金海芬,注册地址为英属维尔京群岛,可发行股本金总额为五万美元,已发行股本仅为1港元。

价格悬疑

相较于珠江钢琴透明的定价机制,海伦钢琴没有说它的明确的定价原则。

对于海伦钢琴定价问题,笔者联系到了海伦钢琴的董事会秘书石定靖,但是海伦钢琴却以石定靖正在出差,婉拒答复。

珠江钢琴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其钢琴售价的定价原则是成本加上合理利润乘以1.17;处理琴售价的定价原则是,正常售价乘以一定折让比例。

海伦钢琴招股说明书中谈及定价时,只是笼统带过。

不仅如此,海伦钢琴的招股说明书也显示,其钢琴的均价要高于珠江钢琴。对比2010年国内市场上销量较大的3款的主流立式钢琴的规格,3款分别为120cm、123cm、125cm,海伦钢琴均高于珠江钢琴,差额在100元~7500元不等。

对此,海伦钢琴给出的解释为:由于本公司产品音色、手感均处于亚洲领先水平,并达到欧洲水平。与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公司钢琴产品国内市场零售价格整体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

笔者在其国内的第一客户――北京西泽美嘉钢琴有限公司(原为北京东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美嘉琴行)的销售点得到了同样的印证。

笔者随机走访了美嘉琴行的几个销售点,销售员首先推荐海伦钢琴,“海伦现在国内口碑是最好的,而且也是国内的名牌,音色比较好,手感也很好,因为采用的是国外进口的实木,而国内其他牌子,做得就比较差”。

销售员还说到,海伦是真正的名牌,一则因为其是国内目前唯一在新闻联播上出现过的品牌,二则是唯一首次打入欧洲的品牌,三则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多名专业老师的首选。

对此,一位宁波钢琴专业人士说,“琴行推销钢琴的首先考虑的是利润,他不会向你推销珠江钢琴,因为珠江钢琴采用的是透明的定价机制,价格低,利润有限”。

这位专业人士也提到,海伦钢琴之所以近几年知名度极大提高,“其广告做得比较多,已经相当商业化了”。

笔者也从海伦钢琴的营销策略中了解到,其选用的策略为“先国外,后国内;先教育,后市场;先周边,后中心。”销售员提到的“唯一首次打入欧洲的品牌”,即其“先国外”的策略。

海伦钢琴由配角到主角,共用了三步:第一步生产钢琴的核心配件,第二步为其他钢琴品牌代工,第三步,就是自有品牌――海伦钢琴。而海伦钢琴第一个便为国外品牌奥利地的文德龙做代工,并在其贴牌的钢琴上打上“文德龙海伦”的商标,于是海伦两个字首先出现在欧洲。2005年,海伦钢琴开始生产自有品牌,并将其在维也纳首次亮相,于是“海伦”这个品牌便打入欧洲市场。

此后,海伦钢琴就开始转战国内市场。国内,珠江、星海在钢琴行业实行寡头垄断,进入壁垒较高。海伦钢琴便开展了一系列的广告宣传,包括在新闻联播上的宣传,及采用“先教育,后市场”的方案:一方面加强和各大专音乐院校、音乐团体的合作,无偿或低价提供教学用琴;另一方面,努力支持国内有关中小学开办钢琴教育课程,加大宣传力度。

因此,业内就有怀疑,认为海伦钢琴价格的增加额,一方面是由于广告宣传造成的品牌附加值,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各种方式售卖后,给予他方的回扣。

业内有人认为,“海伦广告投资很大,所以在短短几年中在国内知名度提升很快,广告费用投资很大,这些资金都是附加在商品上的” 。

在招股说明书,海伦钢琴的销售费用中,用于广告宣传的费用2010、2009年的占比分别为29.21%、33.48%,数额分别为429.88万元、391.18万元,同期海伦钢琴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分别为941.92万元、781.84万元。

对此,海伦钢琴也表示,2011年1?6月,用于销售的费用将比同期减少,主要系由于公司参加大型展会等宣传推广支出主要发生在下半年,同时海伦等品牌市场认可度成熟,公司控制了市场推广支出,共同导致广告宣传费用降低。

前途堪忧

从招股说明书发现,海伦钢琴第二次上会申请比首发时的募集资金增加了40%,且募集资金的投资项目也由原来的一个变为四个,可见其对资金十分渴求。

据招股说明书,海伦钢琴此次计划发行1677 万股,募集资金拟投向的项目分别有钢琴生产扩建项目、钢琴机芯制造项目、钢琴制造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其中前三项目分别计划投资1.1亿元、5105万元、2516万元,总计约1.87亿元。

海伦钢琴2010年招股说明书显示,拟募集资金1.35亿元,投资于钢琴生产扩建项目,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

在首发申请时,海伦钢琴就称,如果1.35亿元不足计划投资额,公司拟采用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等解决;如果尚有剩余,拟将剩余资金用于补充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此次募集的约1.87亿元,海伦钢琴也要结合项目轻重缓急、募集资金到位时间以及项目进展情况来投资建设。

据招股说明书,海伦钢琴此次募集资金用于项目建成后,钢琴的产能将增加近一倍。钢琴产能将新增17500架/年,其中立式钢琴新增产能14000架/年,三角钢琴新增产能3500架/年;2010年钢琴产能为20000架,其中立式钢琴为18500架,三角钢琴为1500架。

海伦钢琴也承认,上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公司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且在此次发行结束后,资产规模将大幅度提高,人员规模也会大幅度增长,需要公司在资源整合、产品研发与质量管理、市场开拓、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整,如果不能适应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将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存在规模迅速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和产能消化风险。

另外海伦钢琴项目实施完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产品的市场开拓与接受程度、销售价格等都有可能与其预测发生差异,并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设备闲置、无法充分利用生产能力的风险,影响投资者的收益。

尽管海伦钢琴产量和知名度在逐年增加,但海伦钢琴的关注度依然很低,据流行钢琴网数据显示,其在国内的关注度仅为3.90%,相比之下,珠江钢琴的关注度为25.34%。海伦钢琴也承认,与同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本公司目前资产规模较小,资本实力较低。如果公司不能在短时间迅速提高经营规模,增强资本实力,扩大市场份额,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

(作者为金融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