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营销范文

旅游营销精选(九篇)

旅游营销

第1篇:旅游营销范文

关键词:旅游地形象;营销;意义;对策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旅游需求迅速增长,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旅游地的开发和经营不断出现新的战略,其中旅游地形象营销越来越受到旅游地政府和经营者的重视。相关决策者开始把整个旅游地作为品牌来经营,注重塑造旅游地形象,开展形象营销,以适应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

一、旅游地形象的含义

什么是旅游地形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国外有学者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品牌功能和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特征的总体认识。国内学者张安认为,旅游地形象是指人们对旅游地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知和评价,是对旅游地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息的一种理性综合[4]。乌兰认为,旅游地形象一般是指旅游地各种旅游产品(吸引物)和因素交织而成的总体印象[5]。这一概念既包含“感知形象”,即旅游者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大脑,形成对旅游地的整体印象;又包含“旅游形象”,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接待国家或地区总体旅游服务的看法和评价。

综合各种观点可知,旅游地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及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各种旅游要素的综合的抽象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参与者,是概括、评价、购买、传播旅游地形象的主体,是旅游地形象的评判员。其次,各种旅游要素是旅游地形象产生的源泉和载体。旅游地只有通过推出新奇特的旅游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才可能树立起良好的旅游形象。再次,旅游地形象是一个综合的抽象的概念,不可能由某个个人或群体依据某一方面的内容决定,它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二、旅游地形象营销的意义

旅游地形象营销是基于公众评价的市场营销活动,就是旅游地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与现实已经发生和潜在可能发生利益关系的公众群体进行传播和沟通,使其对旅游地形象形成较高的认知和认同,从而建立旅游地营销良好的形象基础,形成旅游地营销宽松的社会环境的管理活动过程,对旅游地的开发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市场发育日趋完善,旅游者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对旅游地的选择越来越精挑细选。要保持旅游地品牌在市场上独具魅力,旅游开发者必须精心策划,塑造成功的旅游地形象,通过实施形象营销战略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开拓更大更多层次的旅游市场,并有效地增加游客的主动驻留时间。通过旅游地形象营销,可以将产品营销提升为形象营销,进而为品牌营销;将单品营销发展为系列营销,进而为旅游地的整体营销。对整个旅游地进行形象营销,有利于在旅游市场上树立特色鲜明的品牌形象,提高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如黄山、泰山等着名旅游地通常更多地宣传旅游地形象,而无须过多地对其中旅游产品一一进行促销。

2.有利于提高旅游地的综合效益。旅游地形象营销与传统营销手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是将产品和服务作为单纯的价值形态来销售,而是通过着力提升产品形象和旅游地形象,使其成为“光环旅游地”,从而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因此,要想取得形象营销的成功,就必需塑造良好的产品形象和旅游地整体形象。而形象的形成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景观设计到服务质量,从旅游项目到文化建设,每个因素都必须在旅游地形象的塑造中起积极作用,才能形成较强的形象力,赢得更多游客。可见,进行旅游地形象营销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努力争取综合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旅游地的持续发展。把旅游地当做一个品牌来经营,其关键在于塑造成功的旅游地形象,使旅游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大的市场。通过塑造良好的形象,在旅游市场上对具体的旅游产品和抽象的旅游地形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争取产生旅游地的品牌效应,使旅游消费者由被动转向主动购买具体的旅游产品,并关注旅游地更深层次的吸引因素,这反过来又促使旅游开发者更着力挖掘旅游地的深层内涵。这样,在塑造形象与市场营销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循环机制,促进旅游地的持续发展,从而在旅游地形象营销过程中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根本目的,促进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三、旅游地形象营销的对策建议

1.深入调研,准确把握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的特征

进行旅游地形象营销,首先要通过调查研究,一方面分析旅游地所拥有的旅游资源种类、数量、品位、结构;旅游地的气候、水文、地貌、动植物、经济总量、人均收入、旅游业总产值及人均产值、旅游企事业单位数量、旅游从业人员情况等等硬件和历史文化、着名人物、民俗风情、文艺团体种类和数量、节庆活动类别与特色等软件;另一方面要分析旅游地的客源市场,包括国内外旅游者的性别、年龄、社会阶层、人均消费额、旅游总人次、停留天数、出游时间、学历、收入等。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的特征及其结合点,从而确定目标市场的范围,并加以细分,为进行旅游地形象定位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形象营销活动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

2.突出特色,做好旅游地形象定位

在进行旅游地形象营销的过程中,形象定位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好的旅游地形象定位易于传播,具有更强的广告效应,从而更有利于节约营销成本,提高营销利润。有效的形象营销是建立在准确的形象定位的基础上的。旅游地形象定位是在综合分析内部旅游要素和外部市场要素的基础上确立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旅游地形象,其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地的名称、标志、宣传口号、代表性景观、文化特色等,是要在目标游客心目中树立一种与众不同或突出的地位。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核心在于特色,这是旅游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因此,要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挖掘旅游地的核心特色,以此作为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基础,塑造旅游地的总体形象;然后在旅游地总体形象定位的指导下,根据旅游地的市场特征,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上,有针对性地塑造旅游地亚形象,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取得更大的市场营销成效。

3.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相结合,促进旅

游地持续发展

在进行旅游地形象营销中,要树立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相结合的理念,一方面要协调好内部关系,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增强旅游地的内在素质,培育旅游地特色文化,在旅游地形象能够成功地达到有关外部市场的目标之前,有效地运作当地政府与居民及各行业之间、旅游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内部沟通与交换,使旅游地内部各主体有共同的经营理念,共同塑造良好的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地形象,共同为旅游地的总体发展服务。外部营销是旅游地市场营销终端环节,是实现旅游地经济效益的直接途径,其目标是外部市场,不仅要争取营销利润,而且应在营销过程中对外树立起良好的旅游地形象,实现形象—品牌—市场—营利—形象的良性循环。为此首先要准确定位并大力宣传旅游地形象,提供名副其实的高质量旅游产品和服务,合理规划和选择形象营销渠道,建立形象营销反馈机制以便及时了解旅游地形象与市场需求及旅游地的发展需要是否相适应。通过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的结合,不断提高旅游地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促进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第20卷[J].地理科学,2000,(6).

[2]庞波.以市场营销为突破口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J].理论前沿,1999,(15).

[3]宋章海.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0,(1).

[4]王国新,齐亚萍.旅游地形象定位与营销[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47-49.

[5]乌兰.略论旅游形象营销战略[J].经济师,2002,(9):164-169.

第2篇:旅游营销范文

关键词:天津市;旅游业;营销战略;SWOT分析

一、天津市旅游业发展概况

2006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会议指出要努力把天津市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自此,天津被正式定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战略,这一政策为天津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个城市的经济迅速发展,必然会带动第三产业的提高,朝阳产业——旅游业也受到天津市政府及领导的高度重视。

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是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也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沿海开放口岸。天津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全国74种旅游资源类型中,天津便有60多种。据有关部门统计,天津自然旅游资源有22种;社会人文旅游资源40种,是国务院命名的99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看秦汉到西安,看明清到北京,看近代到天津”之称。

天津市目前已有星级饭店114家,国内旅行社256家,国际旅行社33家。2007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1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7.7亿美元;国内旅游接待人数突破60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80亿元。

二、天津市旅游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市场营销学中常用的方法,常被用于制定发展战略的决策中,它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组织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优势与劣势主要是来分析内部条件,机会与竞争主要是分析外部条件。依据此种分析,就可以判定哪些是有利因素,哪些是不利因素,从而制定相关的策略以达到组织目标。

(一)优势分析

1.天津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天津,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既有古城风韵,又富有现代气息,既有人文历史景观,又不乏自然资源。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蓟北雄关——长城黄崖关,海门古塞——大沽炮台遗址,独乐晨光——蓟县独乐寺,三盘暮雨——盘山游览区,沽水流霞——海河风景线,故里寻踪——古文化街,双城醉月——南市食品街等。体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有:天后宫,与福建福天妈祖庙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中国三大妈祖庙,“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五大道风情街,以及石家大院、霍元甲纪年馆和张学良、袁世凯等名人旧宅等。而体现民间艺术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魏记风筝都是天津知名的民间工艺。相声小品也极具天津特色,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而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猫不闻饺子享誉全国,各种物美价廉的小吃数不胜数。滨海新区已成为天津旅游新热点,尤其会展旅游具有广阔前景,而天津也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工业旅游展览馆。

2.基础设施日渐完善。要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与条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相对发达,尤其与旅客运输紧密相关的交通行业。天津市现已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陆、海、空相配套的交通框架系统。市内交通现有公交路线300多条;轻轨的建成将滨海开发区与市区连接得更加紧密;新建现代化地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京津城铁半个小时的路程将为两市往来增添更多便利;目前,建于1888年的天津火车站正在紧锣密鼓的改造中,在建站一百周年的2008年投入运营,它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天津港海上客运连续四年高增长,2007年17艘国际豪华邮轮来到天津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中国一类航空口岸之一,目前在国内外辟有30多条航线。

3.强大的经济基础。2007年,天津规划和启动了20个旅游大项目,投资额约600亿元。其中投资80亿元的盘山金碧会议旅游度假中心、投资16亿元的塘沽极地海洋馆、投资15亿元的武清第六城市内滑雪场等项目已经启动。在天津正式被定位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之后,新定位成为了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撑的指挥棒,天津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投资对象的眼球,政府与投资商雄厚资金的注入增强了各行各业的经济基础。未来五年中,天津将着力吸引更多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中介机构落户津门。随着资金的流入,天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其重点是,提升优化第一产业,做强做大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天津将目光锁定在金融、物流和旅游业上。这就表明,天津的旅游业的发展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证。

4.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市委书记张高丽在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产业。天津旅游业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一带五区”开发格局,整合利用海河综合开发改造成果,加快12个旅游板块建设。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还体现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上。2007年3月27日,制定《天津市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规定》;市旅游局、农工委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市旅游特色村(点)发展实施意见》及相关的认定和评定办法;2007年11月,天津市旅游部门出台了《天津市入市旅游奖励暂行办法》等等。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一系列举措都标示着对天津旅游业的重视,而这预示着天津旅游业即将腾飞,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天津民风淳朴,社会治安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等等,这些都表明,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积聚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因此,应当把握机会,加大宣传与促销,充分利用优势。

(二)劣势分析

1.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有待改善。天津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在规模上需要提高,在层次上有待调整。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较,大型旅游骨干企业较少,影响力低,而一个省市的旅游企业对本市的旅游发展起着带动的龙头作用,旅行社实力、酒店数量与北京、上海相比都有一定的距离,景点企业也存在规模小的差距。而规模的局限桎梏了旅游业的发展,无法形成产业放大效益。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的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份,天津市的接待数为3770961人/天,同比增长18.76%;北京每天接待数为16959933人/天,而上海则为17424777人/天,虽然我市同比有较大的增长,在总量上与北京、上海相比仍存在较大悬殊,也落后于广州、深圳、南京、杭州、苏州的接待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旅游企业在完善自我的同时,扩大自身营销力度,推进营销战略,这也是提升天津旅游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2.进一步强化旅游形象。过去,天津市存在着缺乏统一的旅游指导方案,因此就产生了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影响力较小的现象,缺乏指导方针与方向使得重点不突出、城市旅游发展目标不清晰,资源没有集中力量进行整合,竞争力自然削弱。市委九次二届全会最新提出了建设“都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三大旅游体系的构想。指导方针的确立为天津旅游明晰了方向,但城市旅游形象应进一步强化,争取打出自己的特色,形成标地,在大众心中重塑鲜明形象。

3.服务意识有待提高。服务意识差是中国服务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旅游业中更为突出,天津民众虽然热情,但不少从业人员不乏这样的现象:态度恶劣,服务意识差,对各种规矩礼仪熟视无睹,甚至不能满足顾客的基本期望等等,因此在旅游旺季投诉部门最为繁忙。而一个地区、城市良好的服务意识与恰当的行为是最好的城市名片。

(三)机遇分析

1.国际环境。世界经济在发展中国家的带动下继续增长,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国在国际环境中越来越有影响力,外商对中国投资劲头不减。世界旅游组织对中国的旅游业做出的预测是,“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旅游输出国。”随着奥运会的到来,将会有更多的国际旅游者来到中国。而天津在这一国际趋势中更应当把握机遇,抓住机会宣传自己,尤其特殊的港口优势以及与日韩国家的紧密往来,就需要进行客源市场分析,抓住客源市场特点,针对营销。

2.国内环境。国务院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表示,要将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中央政策上的支持助天津发展迈向新台阶。

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热点,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活跃地区,是中国继珠江三角、长江三角的第三个经济合作板块,将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天津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中心地带,随之而来的机遇不可估量。京津塘区域合作,尤其北京将经济功能转嫁给天津之后,两大城市将成为功能互补,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减缓了之前的不少尴尬局面,开创了新的平台,为两个城市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2015年前后,经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我国于2007年做出了假日调整的相关规定,长假期的分散将有利于中短途旅游线路,天津的旅游资源更以中短途旅游见长,因此天津将迎来更多的北京及邻近城市的游客,因此天津更应抓住市场机遇,建立相关的营销战略而吸引游客。

(四)威胁分析

1.来自国际的挑战。天津的旅游营销应站在国际平台上,对于欧美客源市场,天津的竞争对手是韩日及东南亚国家的城市。随着中国进入国际市场,来自国际的旅游企业也将争夺天津客源并且与天津的本土旅游企业竞争,先进经营模式与管理方法的入侵、新思维的转变,国内市场国际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预示着天津旅游业将进入异常激烈的竞争时代。

2.来自国内的挑战。渤海圈虽然为天津带来了不少机遇,但也存在着威胁,北京、大连、威海、青岛、哈尔滨都是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城市,每个城市的旅游特色不一,而距离上并没有明显差距,尤其是与北京相邻,天津如何能够化威胁为机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将去往这些省市的客源吸引进来,将挑战背后的巨大的机遇为我所用,这些都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

三、天津市旅游营销战略探讨

(一)旅游产品策略。针对政府提出的“都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三大体系来策划旅游产品,并且分析客源市场进行旅游产品路线安排。例如,国内外地省市游客大多对天津市容市貌感兴趣,尤其是中短途旅客,可以适时推出以五大道、南京路RBD、食品街等的市区游,还可推出以参观天津名人名居、体验民俗风情的民俗游。针对本市居民、北京及周边城市居民推出以盘山、蓟县为主题的休闲度假类旅游线路,而对于商务客人及海外游客可适当选择商务会展旅游,它可以提升天津旅游产品档次,淡化旅游季节性,吸引高端客源,增加天津旅游整体效益等。而旅游路线的设计可以将不同的旅游类型组合,也可集中某一种旅游类型进行深度游开发。

(二)旅游形象策略。旅游形象是人们对旅游景区及其所在地的总体、抽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对旅游地的历史影响、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城市旅游形象是吸引游客的基础,也是该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对城市个性及魅力的研究、挖掘和评价至关重要。因此天津若要在旅游业中读书旗帜,首先要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一个城市旅游形象就是城市的代表,旅游者头脑中对一个城市的想象会限定于一个专门的词汇或者是口号,例如北京的城市形象就是中国首都,这是最大最特殊的号召力,而人们一提起上海就会想到东方明珠、海派文化以及其繁荣的经济,大连被人们誉为城市花园,香港则是购物天堂等等。可见,不同的城市都有其城市形象,一旦良好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就可以产生美好愿望,从而可以降低宣传成本,吸引更多游客。

(三)推广策略。可以利用的推广策略有很多,包括媒体公关策略,形象广告策略等,运用铺天盖地的各种媒介进行宣传。例如可以在电视、广播,不少城市已经制作了精美的城市旅游宣传广告,甚至还邀请著名歌手演唱谱写其城市的歌曲,这些都是具有广泛效应的传播手段,传播速度快,声情并茂,印象深刻。

市民及游客口碑传播策略,这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人际传播的口碑效应具有强大的作用,发生在游客身边的亲朋好友有着较高的信任度,功利性较低。因此,天津市需要加强旅游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只有整体水平增强了,才能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使此种策略成为可能。

(四)网络营销组合。21世纪是旅游业发展的繁荣阶段,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这种新经营方式、新传播方式、新技术手段越来越普及,旅游网络营销应受到重视,网民的绝大多数是中青年,而他们是具有旅游能力的主体和潜在旅游消费者,也是决定家庭旅游包括老人及孩童的决策人,因此,建设旅游网络营销是至关重要的。利用网络推行和展示旅游产品、通过网络调查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者也可以自由组合自己需要的旅游产品等。以网络营销为基础,进行全面、综合、个体化的服务,使得营销成本大大减少,形成低廉的成本优势。

参考文献:

[1]李诗白.天津滨海新区旅游创新发展[J].港口经济.

2004,(9).

[2]穆秀玲,张璐.串起散落“珍珠”打造魅力天津[N].天津日报,2007-05-07.

[3]天津市旅游局.天津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4]陈瑞霞,金丽.论旅游城市的形象定位-以天津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1).

[5]崔凤军.城市形象电视广告的营销效应研究[J].旅游学刊,2004,(2).

第3篇:旅游营销范文

关键词:政府旅游营销;旅游形象

       人们外出旅游,会先对旅游目的地进行一番了解。旅游营销者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行为,激发人们出游的愿望,才可能使潜在的旅游转化为现实的旅游。

一、加强政府旅游营销对提高长治旅游整体形象的必要性

旅游的营销包括两个方面:旅游产品的营销和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产品营销主体是各类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旅游产品进行营销,让更多的潜在目标顾客了解并购买旅游产品。各个旅游企业对各自旅游产品的营销相对整个旅游目的地来说是单一的,营销的能力和营销的效果也是十分有限的。而让旅游企业承担整个旅游目的地的或整个城市的形象宣传,单在投资上,就是任何一个旅游企业都承受不起的。所以旅游企业是不能也不会承担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营销行为。因此,在旅游营销中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的任务理应由政府来承担。旅游发展,政府主导性战略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是否成功,政府的营销职能,起了主导作用。提高旅游目的地对潜在旅游者的吸引力,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前提,更是政府发挥旅游营销职能的最终目的。

在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大背景下,长治的旅游业将进入一个发展高潮。对于长治的旅游发展来说,只有在找准长治旅游发展的目标市场,完成对长治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和旅游市场的基础配置完善的前提下,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对长治的旅游营销、宣传工作,对长治旅游的形象进行有效、统一的包装,树立良好的长治旅游形象,进行有效传播,才能增加长治旅游对潜在旅游者的吸引力,促进长治旅游业的发展。

二、“太行之巅、五色上党”,足可以让长治成为著名的旅游城市

长治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红色、古色、绿色、水色、民色”就是这独特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治古称“上党”,苏东坡就有“上党从来天下脊”的感慨。长治是由太行山脉和太岳山脉托起的高原城市,市域东面的太行山是长治旅游的核心资源之一,八百里太行横亘在华北大地上,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精神象征。

古色。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等神话传说都发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70%的古建筑在山西,山西的50%在长治,全市清代以前地面古建筑3580处,长治市元代以前木结构建筑167处,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此外,还有潞安大鼓、民间社火、上党八音会、上党梆子等14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古文化和古建筑博物馆”。

红色。长治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方红色热土,堪称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旗帜,在世界反法西斯历史上意义重大,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太行红色旅游区”是国家重点培育的十二个红色旅游区之一;武乡县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百团大战”砖壁指挥部旧址和黎城县的黄崖洞革命纪念地等,都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如果政府营销得当,一定能够引来无数的旅游者的关注。因为在和平盛世,怀念历史、追寻幸福来源、品味深厚的历史,是人们的重要心理需要。

绿色、水色和民色。长治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长治不仅有壮丽的太行山大峡谷风光,有总面积达到39万公顷的四个国家森林公园,还有被称为“地球之肾”、山西省第一家、全国排名第二的省级城市湿地公园,更有迷人的太行水乡,特别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使长治成为天然避暑胜地。此外,还有潞安大鼓、民间社火、上党八音会、上党梆子等14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古文化和古建筑博物馆”。

三、长治政府的旅游营销

近年来,长治政府做了大量的旅游营销工作。如做出了长治整体旅游规划,参加了各类旅游交易会,举办了丰富的旅游节庆活动、赛事,通过新型营销方式和高端论坛,宣传、营销长治旅游,扩大了长治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提升了旅游的美好形象。

1、制定、完善旅游整体规划,如开展了《长治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写工作,全市13个县的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

2、通过各类旅游交易会宣传长治旅游,参加了国内旅交会、会、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展览会;举办了山西省首届旅游博览会等。

3、加强了旅游区域合作,与中原十一市联合推出了“旅游互惠一卡通”,参与了“茶路之旅”旅游联盟等活动。

4、通过举办旅游节庆活动、赛事扩大长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举办了武乡八路军文化旅游节, “中国·长治太行山大峡谷国际攀岩节”、“沁县端午民俗文化节”、“平顺太行水乡全国新闻记者漂流邀请赛”、长治县“天下都城隍”祈福节、沁源灵空山避暑节等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推动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

   5、通过创新手段拓展旅游宣传领域,如邀请全国十大摄影家拍摄长治风光、组织大型实景剧《太行山》的演出、借冯小刚电影作品在长治拍摄的契机等,对长治旅游目的地在新领域进行宣传。

6、2011 年8 月,首届“上党国际旅游夏季论坛”在长治成功举办,开创了山西省举办国际旅游论坛的先河。论坛宣传和展示了长治的旅游形象,为推动区域旅游乃至全国旅游业发展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树立了新的标杆。

四、长治政府旅游营销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政府在对长治进行整体的旅游目的地营销和宣传时,主要采取了一般广告等宣传手段和工具向潜在旅游者传递信息,缺少对目标市场的细分,更缺乏对细分市场的具有针对性的营销。

2、对长治的政府营销效果很少进行评估。

3、政府对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主导作用与旅游企业的具体营销行为缺乏更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五、对长治政府营销的一些建议

1、做好对长治旅游目标市场的细分,无论是营销还是宣传,找准对象,有的放矢。

以长治红色旅游为例,红色旅游的目标市场可以细分成传统参观宣讲项目的目标市场和新型的红色旅游体验项目的目标市场。传统的红色旅游参观宣讲项目的细分目标市场主要是在校学生、机关、事业单位 的工作人员等。对于这部分细分目标市场的营销活动,可以利用主流媒体及互联网进行宣传,邀请全国知名网络媒体进太行采风,依托网络宣传平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进行“红色太行精神”的大型巡展活动。

     新型的红色旅游体验项目,比如武乡推出的“当一天八路军、打一场游击战、看一场《太行山》”。这类体验旅游不同传统旅游,要求旅游者参与其中。参与体验旅游的旅游者往往有着丰富的旅游经验,希望能参与到旅游项目中去,得到与以往不同的旅游感受。仅以目标市场中青年人市场的营销为例,需要在营销中强调过程的分享,可以邀请部分旅游者试玩,然后请他们拍摄DV、写微博、博客、攻略、游记,通过在指定的网站、论坛中的,对武乡的红色体验旅游进行宣传,改变旅游者对红色旅游只能看不能参与的传统印象,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2、以调查问卷形式,评估营销效果

对政府的营销效果的评估,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编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营销的效果。问卷可以仔细选择调查的对象,要遍布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各个阶层,以求问卷能得到各个阶层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对调查问卷阅读,还可以让潜在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更加清楚政府的营销行为,提升长治旅游形象。

3、加强长治政府与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共同做好旅游营销

政府要扶持长治旅游企业参加各种旅游推介活动,发挥政府职能。企业要和政府一同对长治的整体形象进行宣传、维护。加强政府和企业的联合营销。

4、借助专家、学者之笔,宣传长治旅游

政府应当为专家学者撰写研究长治旅游发展的论文提供准确数据等支持。专业人士对旅游目的地的宣传要比任何一种广告的力度大很多。作为旅游的消费者,更愿意相信专家学者的推荐。这是对长治旅游形象树立的绝好机会。

参考文献:

[1] 池雄标. 政府在城市旅游中发展中的角色地位. 特区理论与实践, 2002, (5):  18—21.

第4篇:旅游营销范文

    随着博客的普及,一种新的营销方式正在被很多人热议和推崇,这就是博客营销。所谓博客营销,就是利用博客这种网络应用形式开展的网络营销。它是一种基于个人知识资源的网络信息传递方式,关注于如何将个人知识、思想与企业营销目标和策略相结合的问题[1]。博客已成为营销的一种新的手段和工具。旅游博客是众多博客的一种,就是人们把在世界各地旅游的日志、故事、感受、照片通过网络,发表在自己的网站上,与他人一起分享。因其操作简单、无入门门槛、界面个性化、互动性强等特点,已被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引起了一股新热潮。旅游行业的企业,包括旅游景区、旅行社、相关的商店、酒店等利用博客这种网络应用形式开展的网络营销称之为旅游博客营销。

    二、旅游博客营销的优势

    旅游博客营销之所以成为现今热捧的网络营销的重要模式,有其显着的优势。

    (一)旅游博客营销的连带叠加影响优势

    旅游博客主作为旅游者到某一旅游地体验后,运用文字或者特殊符号来记录自己的旅游体验心得,或者通过实拍照片来传递旅游途中、旅游地的精彩的瞬间和美丽景色。旅游博客受众作为一个潜在的旅游者,可能由于即将出游,提前搜集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个性化信息;也可能通过阅读博客的文章后,对该旅游地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把此作为自己下一个旅游的目的地。由于博客受众知道这是旅游者自己真实的感受,不是出于利益相关角度的吹捧,所以相信这些信息是真实的。因此,旅游博客成为个性化旅游信息生成和扩散的节点[2],并影响潜在旅游者,使他们转变为真正的旅游者。而转变后的旅游者也可能成为博客作者,为其他潜在旅游者提供不同角度的信息。这大大增加了旅游信息流的强度,扩大影响,提高了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旅游博客的营销价值开始逐渐被认识,且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动力。

    (二)旅游博客营销强调个性化

    由于旅游者较以往有更多的主动性,他们对旅游信息的需求更多样化,旅游企业要想满足这些潜在旅游者的需求,把他们转变为真正的旅游者,就必须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旅游博客的作者不同,对同一旅游地的感受、体验也不同,经验值也不同。旅游企业除了提供旅游地相关的官方信息外,更要合理地利用旅游博客,对它们进行整合,为潜在旅游者提供不同角度、全方位的信息,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三)旅游博客营销实现了同步、互动的市场营销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传统的单向式的营销沟通方式产生了厌倦和怀疑,他们要积极主动地寻求与商品有关的信息。由于旅游博客的开放性和共享互动性,旅游者只要条件允许,随时随地都可以与旅游企业沟通,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和服务,提出问题。而旅游企业也可以及时地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变化,更好地设计产品和提供服务,真正实现同步互动营销。

    三、旅游博客营销对传统营销的影响

    旅游博客营销的兴起给传统的市场营销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中,企业是通过层层的中间商来完成产品销售的。而在网络信息发达的现代,旅游者可通过旅游博客、旅游企业网站来与旅游企业直接沟通,表达自己对旅游产品价格、设计、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建议或者意见,而旅游企业也可直接把结果反馈给旅游者,实现双向的直接营销沟通。这就减少了市场营销环节,削弱了旅游中间商的作用,导致销售成本的降低,进而促使旅游产品的最终价格降低。旅游博客营销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作为中间商的旅行社的职能,对其冲击较大。

    (二)交易简单便捷

    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企业产品交易的形式和支付手段。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旅游企业通过旅游博客、企业网站直接进行产品销售,旅游者可直接在网络上预订或者购买自己满意的产品,即通过网络直接交易。这时,旅游者可通过电子货币、网上银行进行支付。这既为国家发行货币节省投资和开支,又为旅游者订购商品和支付货款提供方便,比其他商业模式更加节省成本,并实现了实务操作的无纸化和支付过程的无限化,大大方便了交易过程[3]。

    (三)以满足旅游者为中心

    在传统营销中,企业做市场营销的条件是产品供过于求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因此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是更多、更快地卖出自己的产品,所以市场营销的基本理念是销售产品,满足客户需求[4]。而旅游博客营销中,由于旅游者的需求多样化,也更加个性化,所以旅游博客营销的理念就是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中心,为其提供符合其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旅游博客营销在整个营销过程中,都是通过与旅游者的不断沟通,注重其个性化的需求,合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设计、整合旅游产品,更好地带动旅游产品的供给。这是传统营销所不能及的。

    (四)广告、促销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广告多以电视、报纸为载体,利用信函传播、展览会,展销会、组织形象材料等各种新闻媒介传递信息,宣传或促销产品。这些方式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比较大,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成本。相对传统的广告模式而言,网络广告的空间具有无限延展性,而且不受时间限制。只要你能登陆网络,进入网站,那你就可以阅读到广告带来的信息。网络广告可以较少受时间、空间篇幅的局限,并能集声音、图像、对话、文字于一体,且成本低廉,具有交互性。迅速提高的广告效率为旅游企业创造了便利条件,这向传统广告提出很大的挑战。

    (五)旅游企业管理、运营方式的改变

    由于旅游博客营销这种新营销方式的兴起和风靡,旅游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方式都受到了冲击。因互联网的存在拉近了市场和旅游企业之间的距离,所以旅游企业进行管理时,要以信息快速传递的扁平化组织形式为平台,集合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同时,旅游企业拥有高素质的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也成为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这种新的组织管理方式对以生产与销售人员为重的传统管理方式产生冲击。借助旅游博客平台,旅游企业可以足不出户在网络上寻找潜在消费者、相关行业企业,文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和存储,节约了大量办公和通信费用,降低了成本,不但效率高而且方便。此外,信息化的管理和运行也将缩短劳动生产周期,提高了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对传统营销的采购、运营产生冲击。

    四、旅游博客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

    传统营销和旅游博客营销之间存在差异,旅游博客营销对传统营销形成了多方面的影响,但这并不代表旅游博客营销可以完全代替传统营销。由于互联网络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大部分潜在旅游者并没有上网,他们在进行旅游决策时并没有忽视传统媒介的信息。因此,旅游博客营销只是旅游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一种手段,旅游博客营销只有和传统营销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传统营销是旅游博客营销的基础

    传统营销和旅游博客营销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传统营销是旅游博客营销的理论基础,旅游博客营销是传统营销的延伸。随着网络经济的出现,传统营销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但并不是说传统的营销策略完全不能用。虽然旅游博客营销的一些程序和手段与传统营销不同,但是其实质还是市场营销。传统营销和旅游博客营销都是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的一种模式,都是旅游企业的活动。

    (二)旅游博客营销只是传统营销的一种辅助手段

    旅游博客营销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企业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它还有许多的缺点和不足。面对传统营销的优势,旅游博客营销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营销的,它只能是作为传统营销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存在。首先,旅游博客营销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平台,而熟悉计算机和网络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只是众多潜在旅游者中的一小部分。老年人、中年人和儿童市场是不可忽视的,而这些人群大多不熟悉网络,或者不懂网络,他们主要是通过传统营销来完成自己的旅游需求。其次,虽然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但还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网络堵塞、黑客入侵、网络犯罪等网络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也使网上货币支付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增加了人们对网上交易的顾虑。

第5篇:旅游营销范文

一、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涵义和特性

1.涵义

旅游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过程有着强烈的社会性,其市场营销行为受到内外部可控与不可控因素的综合影响。也即旅游市场营销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开展的,这一时空条件就是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是旅游企业的生存空间。

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可根据营销环境所受影响的方式,分为微观营销环境和宏观营销环境。前者是直接影响和作用于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环境因子,如旅游消费者、批发商、生产者、竞争者等;后者是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间接发生影响与作用的因素。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主从关系。

2.特性

(1)差异性与相同性。从整体上看,同一国家、同一地区的市场营销环境是相同的,旅游企业比较容易与之相适应。而不同国家由于社会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有所区别,社会使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显示出差异性,这一特性有助于旅游企业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可行的市场营销因素组合方案。

(2)整体性与地域性。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研究的对象有自然、社会、经济等子系统组成的复杂原系统,这就需要将其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们之间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的机理;但由于区域的文化背景、地理位置、历史发展、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区域间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研究其地域差异性将有助于在旅游市场营销中突出旅游的区域特色,发展特色旅游学和特种旅游,强化特定旅游区域的“个性”。

二、旅游市场营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旅游市场营销微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市场的需求受到旅游者的兴趣、爱好、收入等微观因素的直接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构成了旅游市场的微观营销环境。一般来说,旅游市场微观营销环境包括旅游企业、营销中介、旅游商品购买者、竞争者。

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进行不是孤立的过程,它要与旅游企业的诸多职能部门,如董事会、财会、采购、客房、餐饮、娱乐等部门的工作紧密联系。旅游市场往往是国际性的市场,往往有众多经营同类产品的竞争者。并且,旅游产品的需求替代性较强,旅游市场的潜在竞争对手较多。竞争者的营销战略及营销活动的变化对旅游企业的营销工作的影响较为明显,旅游企业就必须密切注视竞争者的任何细微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旅游者是旅游企业微观营销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旅游企业产品的最终购买者或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也就意味着企业市场营销工作得到旅游者的承认。反之,则表明企业市场营销工作遭致失败。对旅游消费者的把握,要从旅游市场的规模和旅游者需求的质与量两方面分析和了解。

2.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是由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自然、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所组成。这些环境因素对旅游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主要是以间接的形式并借助于微观营销环境为媒介而作用于企业的营销行为。

(1)社会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文化是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包括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会使人们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并表现为种种具体的市场需求,而旅游营销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因此,旅游营销必须适应文化因素,必须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可以促进文化的变化。旅游企业在开展国际旅游市场营销活动时,不能以本国文化为参照系,而要自觉地考虑异国文化的特点,使旅游营销与社会文化因素两者之间相互适应。

(2)人口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是市场的主体,人口容量决定了市场规模,人口因素与旅游市场营销的关系个分密切。旅游市场营销的人口环境因素包括了人口的数量、密度、居住地点、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和职业等情况。例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的特点,宏观上决定了东南沿海一带为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人口的地理分布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逐次推进,人口的地理分布就会出现流动状况,资源年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这就会为开展旅游市场营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客观上增加了更多的旅游和娱乐活动,为旅游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国民收入水平、消费结构构成了经济因素的主体。这两个因素直接与旅游市场消费有关。此外,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消费者支出模式等也与旅游市场及其市场营销紧密相关。经济发达程度制约了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状况的改善会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然而,有时经济的变化却会从相反方面影响旅游市场营销,对与旅游营销密切相关的旅游需求、消费能力、消费方式和旅游规模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因素在可持续发展中起核心作用。没有经济的促进和推动,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

第6篇:旅游营销范文

关键词:旅游地形象;营销;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147-0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旅游需求迅速增长,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旅游地的开发和经营不断出现新的战略,其中旅游地形象营销越来越受到旅游地政府和经营者的重视。相关决策者开始把整个旅游地作为品牌来经营,注重塑造旅游地形象,开展形象营销,以适应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

一、旅游地形象的含义

什么是旅游地形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国外有学者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品牌功能和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特征的总体认识。国内学者张安认为,旅游地形象是指人们对旅游地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知和评价,是对旅游地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息的一种理性综合[4]。乌兰认为,旅游地形象一般是指旅游地各种旅游产品(吸引物)和因素交织而成的总体印象[5]。这一概念既包含“感知形象”,即旅游者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大脑,形成对旅游地的整体印象;又包含“旅游形象”,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接待国家或地区总体旅游服务的看法和评价。

综合各种观点可知,旅游地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及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各种旅游要素的综合的抽象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参与者,是概括、评价、购买、传播旅游地形象的主体,是旅游地形象的评判员。其次,各种旅游要素是旅游地形象产生的源泉和载体。旅游地只有通过推出新奇特的旅游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才可能树立起良好的旅游形象。再次,旅游地形象是一个综合的抽象的概念,不可能由某个个人或群体依据某一方面的内容决定,它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二、旅游地形象营销的意义

旅游地形象营销是基于公众评价的市场营销活动,就是旅游地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与现实已经发生和潜在可能发生利益关系的公众群体进行传播和沟通,使其对旅游地形象形成较高的认知和认同,从而建立旅游地营销良好的形象基础,形成旅游地营销宽松的社会环境的管理活动过程,对旅游地的开发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市场发育日趋完善,旅游者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对旅游地的选择越来越精挑细选。要保持旅游地品牌在市场上独具魅力,旅游开发者必须精心策划,塑造成功的旅游地形象,通过实施形象营销战略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开拓更大更多层次的旅游市场,并有效地增加游客的主动驻留时间。通过旅游地形象营销,可以将产品营销提升为形象营销,进而为品牌营销;将单品营销发展为系列营销,进而为旅游地的整体营销。对整个旅游地进行形象营销,有利于在旅游市场上树立特色鲜明的品牌形象,提高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如黄山、泰山等著名旅游地通常更多地宣传旅游地形象,而无须过多地对其中旅游产品一一进行促销。

2.有利于提高旅游地的综合效益。旅游地形象营销与传统营销手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是将产品和服务作为单纯的价值形态来销售,而是通过着力提升产品形象和旅游地形象,使其成为“光环旅游地”,从而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因此,要想取得形象营销的成功,就必需塑造良好的产品形象和旅游地整体形象。而形象的形成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景观设计到服务质量,从旅游项目到文化建设,每个因素都必须在旅游地形象的塑造中起积极作用,才能形成较强的形象力,赢得更多游客。可见,进行旅游地形象营销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努力争取综合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旅游地的持续发展。把旅游地当做一个品牌来经营,其关键在于塑造成功的旅游地形象,使旅游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大的市场。通过塑造良好的形象,在旅游市场上对具体的旅游产品和抽象的旅游地形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争取产生旅游地的品牌效应,使旅游消费者由被动转向主动购买具体的旅游产品,并关注旅游地更深层次的吸引因素,这反过来又促使旅游开发者更着力挖掘旅游地的深层内涵。这样,在塑造形象与市场营销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循环机制,促进旅游地的持续发展,从而在旅游地形象营销过程中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根本目的,促进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三、旅游地形象营销的对策建议

1.深入调研,准确把握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的特征

进行旅游地形象营销,首先要通过调查研究,一方面分析旅游地所拥有的旅游资源种类、数量、品位、结构;旅游地的气候、水文、地貌、动植物、经济总量、人均收入、旅游业总产值及人均产值、旅游企事业单位数量、旅游从业人员情况等等硬件和历史文化、著名人物、民俗风情、文艺团体种类和数量、节庆活动类别与特色等软件;另一方面要分析旅游地的客源市场,包括国内外旅游者的性别、年龄、社会阶层、人均消费额、旅游总人次、停留天数、出游时间、学历、收入等。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的特征及其结合点,从而确定目标市场的范围,并加以细分,为进行旅游地形象定位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形象营销活动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

2.突出特色,做好旅游地形象定位

在进行旅游地形象营销的过程中,形象定位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好的旅游地形象定位易于传播,具有更强的广告效应,从而更有利于节约营销成本,提高营销利润。有效的形象营销是建立在准确的形象定位的基础上的。旅游地形象定位是在综合分析内部旅游要素和外部市场要素的基础上确立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旅游地形象,其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地的名称、标志、宣传口号、代表性景观、文化特色等,是要在目标游客心目中树立一种与众不同或突出的地位。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核心在于特色,这是旅游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因此,要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挖掘旅游地的核心特色,以此作为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基础,塑造旅游地的总体形象;然后在旅游地总体形象定位的指导下,根据旅游地的市场特征,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上,有针对性地塑造旅游地亚形象,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取得更大的市场营销成效。

3.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相结合,促进旅游地持续发展

在进行旅游地形象营销中,要树立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相结合的理念,一方面要协调好内部关系,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增强旅游地的内在素质,培育旅游地特色文化,在旅游地形象能够成功地达到有关外部市场的目标之前,有效地运作当地政府与居民及各行业之间、旅游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内部沟通与交换,使旅游地内部各主体有共同的经营理念,共同塑造良好的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地形象,共同为旅游地的总体发展服务。外部营销是旅游地市场营销终端环节,是实现旅游地经济效益的直接途径,其目标是外部市场,不仅要争取营销利润,而且应在营销过程中对外树立起良好的旅游地形象,实现形象―品牌―市场―营利―形象的良性循环。为此首先要准确定位并大力宣传旅游地形象,提供名副其实的高质量旅游产品和服务,合理规划和选择形象营销渠道,建立形象营销反馈机制以便及时了解旅游地形象与市场需求及旅游地的发展需要是否相适应。通过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的结合,不断提高旅游地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促进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第20卷[J].地理科学,2000,(6).

[2]庞波.以市场营销为突破口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J].理论前沿,1999,(15).

[3]宋章海.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0,(1).

[4]王国新,齐亚萍.旅游地形象定位与营销[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47-49.

[5]乌兰.略论旅游形象营销战略[J].经济师,2002,(9):164-169.

第7篇:旅游营销范文

一 旅游市场营销的特点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旅游业得以迅猛发展。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60年代,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高潮,与此同时,市场营销被引进旅游业并得到普遍的应用。

旅游市场营销既指营销活动,又指营销理论。作为一种营销理论,旅游市场营销是研究旅游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以旅游者为中心,在旅游环境分析、旅游购买行为分析、旅游市场调研和旅游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找准本企业和旅游产品的位置,通过营销战略、营销策略的整合使用和科学的营销管理,实现旅游企业、旅游者和社会“三赢”目标的科学。

旅游市场是市场学的一个分支,但与一般市场学相比又有其特殊性。表现在:(1)以旅游行业为背景进行研究,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三产业龙头的旅游行业有“朝阳产业”之称,具有增长快、脆弱性、服务性、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旅游企业市场营销必须适应这些特点;(2)旅游消费需求不同于一般需求,它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以无形产品和服务产品(观光旅游产品尤为明显)为主的需求,人们通过旅游消费满足其精神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旅游市场营销也要体现这一要求;(3)旅游市场营销是一种具有较高知识化要求的营销(旅行社等企业营销表现更为明显),知识型游客研究、知识型旅游产品开发、知识化手段、知识化管理等显得尤为重要。

旅游市场营销作为市场运作活动,是指通过创造和交换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及其价值,以满足旅游欲望和需要的社会过程。其中交换是核心,满足旅游欲望和需要是目标,交换过程是否顺利,取决于旅游产品创造者或提供者所提供的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价值满足游客需求程度及对交换过程的管理水平。

二 国内外旅游业市场营销理念的演变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西方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历程有较大的不同,在旅游企业中引入市场营销理念,并以正确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指导旅游企业经营行为的出现时间和表现状态也各不相同。

1.国际旅游业市场营销理念的演变

20世纪60年代以前,指导国际旅游业的基本经营思想是推销观念。绝大部分旅游企业经营者认为,旅游企业的销售量越大,利润就越高。旅游业采用的销售手段主要是广告宣传和推进性推销。

20世纪60年代末,旅游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少经营者开始重视学习市场营销理论,并采用其他行业的研究成果,对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经济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多数拥有150间(套)以上客房的旅游企业先后设置了营业部和营销部,但营销对他们而言仍然是很神秘的一门科学,因此当时营销部的活动,实质上仍然是以推销活动为主。

20世纪70年代,旅游营销理念逐渐代替推销观念,西方旅游业发生了重大变化。

(1)旅游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使旅游消费者选择余地越来越大。许多经营者思考的焦点开始由“我们的企业”转移到“我们的客人”。

(2)激烈的竞争缩短了旅游企业在进入目标市场之前的准备时间。在准备阶段,旅游企业分析市场,研究旅游者需求,分析旅游者兴趣、爱好和意见,以此作为旅游企业经营的依据和基础。

(3)旅游企业投资急剧上升。经营者只有了解旅游者的动机和愿望,采用营销理念指导旅游企业经营,才有可能最低限度地减少经营失误。

总体来说,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旅游企业成为市场营销学的初学者,发达国家旅游企业逐渐进入“细分市场时代”。进入80年代以后,旅游企业能否满足旅游者的特殊需求和爱好,是决定旅游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2.我国旅游业市场营销理念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经过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1978年以前,旅游企业主要从事政府接待,旅游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不构成一种产业。1978年,经济体制开始改革,旅游业才走向市场。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我国旅游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接待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旅游企业一直处于一种纯粹接待阶段。旅游企业基本上属于政府的接待型机构,旅游企业没有经济任务,没有市场目标,没有任何真正的市场行为,对市场的态度是“等客上门”。

(2)“公关”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旅游企业自身职能的不断强化,旅游企业开始面向市场考虑与自身有关的经营战略。

这一阶段,企业面向市场的专业部门是“公关部”,旅游企业开始将客人和一些重要的政府部门和企业机构视为本企业的市场资源,主动建立关系网络。这是市场意识觉醒的开始。

(3)销售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旅游业进入第一个发展高潮。一房难求、一票难求的旅游市场供求关系逐步转向买方市场,旅游企业意识到必须主动将自有的产品推向市场,展示给旅游者。这一阶段,旅游企业开始设立专门的“销售部”,从事市场销售工作的专门人员开始出现。

(4)市场营销阶段。20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入的改革阶段,旅游业的外部环境已经逐渐理顺,旅游市场行为已经逐渐规范化,旅游企业经营者的市场意识从觉醒逐渐走向成熟,全面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与方法开始为旅游企业所认可,传统的旅游销售过渡到了比较成熟的旅游市场营销。

三 旅游市场新变化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战略要求

旅游市场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旅游企业只有适应市场的新变化,灵敏地调整战略,才能参与并赢得竞争。本文对我国旅游市场的新变化及其对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的战略要求总结如下:

1.市场预测困难

消费者偏好变化极快,忠诚的品牌使用者越来越少,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产品的新颖性。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的开辟,如大学名校游、参观造币厂等虽一时迎合了现代人们的好奇心理,也可能成为风行一时的时尚,但它们却犹如昙花一现,随即淹没在变化的海洋之中。旅游市场变化迅速,致使市场预测变得十分困难。

市场预测困难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战略要求是:突破官僚阶层式的组织结构,使旅游企业组织具备对环境变化的富有弹性的快速反应能力。

2.需求个性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同步上升,旅游消费需求也向高级阶段发展。旅游者已从原有的趋同消费如大众化的山水、名胜游向个性化旅游消费转变。消费个性化使得单一需求的大市场不复存在,无差异目标市场策略很可能劳而无功,而且也使一般程度的市场细分策略收效甚微。

需求个性化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战略要求是:组织细分化,以更小的经营单元适应细分旅游市场微型化趋势,组织结构转向扁平化。

3.预期提高

旅游企业间的竞争使得各旅行社、宾馆、酒店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者对导游、住宿、餐饮等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期望也随之上升,游客变得更加挑剔。众多旅游企业发现令顾客满意越来越困难,但这往往不是旅游企业降低了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而是跟不上旅游者预期提高的步伐。

预期提高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战略要求是:建立自我管理的团队,这种小团队人数不多,针对某一经营目标,采取特殊运作方式,鼓励团队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临时性的团队成为组织成功的基本单元。

4.产品“老化”快

今天的特色旅游路线有可能成为明天的大众化路线,今天的特殊服务有可能成为明天的标准化服务。模仿能力强、模仿速度快,使得原来想通过开拓新线路、新项

目吸引游客的企业难度加大。旅游产品“老化”速度快使得旅游企业的产品创新侧重于微小的变化和延伸,尽量使有新鲜感的产品尽快推向市场。

产品“老化”快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战略要求是:旅游企业把游客置于组织结构的中心,通过向游客提升服务价值,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

5.全球化

在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地球村正在形成。互联网、电视等传播的旅游信息促进了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的发展,也促进了企业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旅游市场营销面临全球化。

全球化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战略要求是:旅游企业组织国际化。以国际化的组织适应国际化的营销,力求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的成本与效益关系,在决策集中化、营销全球化的同时,旅游全球化战略决策应和当地化战术决策相协调。

旅游学界有一个共识,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进入国内旅游需求增长期,旅游市场表现形态以观光旅游市场为主;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旅游市场向休闲旅游转化;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向度假旅游升级;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开始进入成熟的度假经济时期。中国人均GDP已达3000美元,已从旅游资源大国成为旅游经济大国,正向旅游经济强国迈进,旅游市场发展彰显朝阳产业的无限潜力。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旅游企业树立科学的营销理念、制定适合的营销战略、进行有效的管理,无疑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加里 阿姆斯特朗、菲利普?科特勒.营销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刘易斯、钱伯斯.饭店业营销领导 原理与实践(徐虹译)[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马勇.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

第8篇:旅游营销范文

关键词:旅游地形象;营销;意义;对策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旅游需求迅速增长,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旅游地的开发和经营不断出现新的战略,其中旅游地形象营销越来越受到旅游地政府和经营者的重视。相关决策者开始把整个旅游地作为品牌来经营,注重塑造旅游地形象,开展形象营销,以适应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

一、旅游地形象的含义

什么是旅游地形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国外有学者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品牌功能和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特征的总体认识。国内学者张安认为,旅游地形象是指人们对旅游地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知和评价,是对旅游地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息的一种理性综合[4]。乌兰认为,旅游地形象一般是指旅游地各种旅游产品(吸引物)和因素交织而成的总体印象[5]。这一概念既包含“感知形象”,即旅游者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大脑,形成对旅游地的整体印象;又包含“旅游形象”,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接待国家或地区总体旅游服务的看法和评价。

综合各种观点可知,旅游地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及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各种旅游要素的综合的抽象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参与者,是概括、评价、购买、传播旅游地形象的主体,是旅游地形象的评判员。其次,各种旅游要素是旅游地形象产生的源泉和载体。旅游地只有通过推出新奇特的旅游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才可能树立起良好的旅游形象。再次,旅游地形象是一个综合的抽象的概念,不可能由某个个人或群体依据某一方面的内容决定,它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二、旅游地形象营销的意义

旅游地形象营销是基于公众评价的市场营销活动,就是旅游地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与现实已经发生和潜在可能发生利益关系的公众群体进行传播和沟通,使其对旅游地形象形成较高的认知和认同,从而建立旅游地营销良好的形象基础,形成旅游地营销宽松的社会环境的管理活动过程,对旅游地的开发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市场发育日趋完善,旅游者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对旅游地的选择越来越精挑细选。要保持旅游地品牌在市场上独具魅力,旅游开发者必须精心策划,塑造成功的旅游地形象,通过实施形象营销战略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开拓更大更多层次的旅游市场,并有效地增加游客的主动驻留时间。通过旅游地形象营销,可以将产品营销提升为形象营销,进而为品牌营销;将单品营销发展为系列营销,进而为旅游地的整体营销。对整个旅游地进行形象营销,有利于在旅游市场上树立特色鲜明的品牌形象,提高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如黄山、泰山等著名旅游地通常更多地宣传旅游地形象,而无须过多地对其中旅游产品一一进行促销。

2.有利于提高旅游地的综合效益。旅游地形象营销与传统营销手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是将产品和服务作为单纯的价值形态来销售,而是通过着力提升产品形象和旅游地形象,使其成为“光环旅游地”,从而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因此,要想取得形象营销的成功,就必需塑造良好的产品形象和旅游地整体形象。而形象的形成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景观设计到服务质量,从旅游项目到文化建设,每个因素都必须在旅游地形象的塑造中起积极作用,才能形成较强的形象力,赢得更多游客。可见,进行旅游地形象营销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努力争取综合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旅游地的持续发展。把旅游地当做一个品牌来经营,其关键在于塑造成功的旅游地形象,使旅游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大的市场。通过塑造良好的形象,在旅游市场上对具体的旅游产品和抽象的旅游地形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争取产生旅游地的品牌效应,使旅游消费者由被动转向主动购买具体的旅游产品,并关注旅游地更深层次的吸引因素,这反过来又促使旅游开发者更着力挖掘旅游地的深层内涵。这样,在塑造形象与市场营销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循环机制,促进旅游地的持续发展,从而在旅游地形象营销过程中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根本目的,促进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三、旅游地形象营销的对策建议

1.深入调研,准确把握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的特征

进行旅游地形象营销,首先要通过调查研究,一方面分析旅游地所拥有的旅游资源种类、数量、品位、结构;旅游地的气候、水文、地貌、动植物、经济总量、人均收入、旅游业总产值及人均产值、旅游企事业单位数量、旅游从业人员情况等等硬件和历史文化、著名人物、民俗风情、文艺团体种类和数量、节庆活动类别与特色等软件;另一方面要分析旅游地的客源市场,包括国内外旅游者的性别、年龄、社会阶层、人均消费额、旅游总人次、停留天数、出游时间、学历、收入等。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的特征及其结合点,从而确定目标市场的范围,并加以细分,为进行旅游地形象定位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形象营销活动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

2.突出特色,做好旅游地形象定位

在进行旅游地形象营销的过程中,形象定位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好的旅游地形象定位易于传播,具有更强的广告效应,从而更有利于节约营销成本,提高营销利润。有效的形象营销是建立在准确的形象定位的基础上的。旅游地形象定位是在综合分析内部旅游要素和外部市场要素的基础上确立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旅游地形象,其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地的名称、标志、宣传口号、代表性景观、文化特色等,是要在目标游客心目中树立一种与众不同或突出的地位。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核心在于特色,这是旅游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因此,要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挖掘旅游地的核心特色,以此作为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基础,塑造旅游地的总体形象;然后在旅游地总体形象定位的指导下,根据旅游地的市场特征,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上,有针对性地塑造旅游地亚形象,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取得更大的市场营销成效。

3.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相结合,促进旅游地持续发展

在进行旅游地形象营销中,要树立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相结合的理念,一方面要协调好内部关系,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增强旅游地的内在素质,培育旅游地特色文化,在旅游地形象能够成功地达到有关外部市场的目标之前,有效地运作当地政府与居民及各行业之间、旅游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内部沟通与交换,使旅游地内部各主体有共同的经营理念,共同塑造良好的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地形象,共同为旅游地的总体发展服务。外部营销是旅游地市场营销终端环节,是实现旅游地经济效益的直接途径,其目标是外部市场,不仅要争取营销利润,而且应在营销过程中对外树立起良好的旅游地形象,实现形象—品牌—市场—营利—形象的良性循环。为此首先要准确定位并大力宣传旅游地形象,提供名副其实的高质量旅游产品和服务,合理规划和选择形象营销渠道,建立形象营销反馈机制以便及时了解旅游地形象与市场需求及旅游地的发展需要是否相适应。通过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的结合,不断提高旅游地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促进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第20卷[j].地理科学,2000,(6).

[2]庞波.以市场营销为突破口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j].理论前沿,1999,(15).

[3]宋章海.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0,(1).

[4]王国新,齐亚萍.旅游地形象定位与营销[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47-49.

[5]乌兰.略论旅游形象营销战略[j].经济师,2002,(9):164-169.

第9篇:旅游营销范文

[关键词]旅游文化营销;营销策略;旅游资源

文化营销是以文化分析为基础,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和情感需求为目的,营建企业新型文化价值链;以文化亲和力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联系在一起,发挥协同效应,增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随着文化营销理论在我国的传播,除了传统的工业企业外,越来越多的旅游业经营者也开始重视文化营销在经营中的应用。旅游业内人士已经注意到,旅游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市场开发,而是以人为本,强调作为文化人的旅游者的精神消费性需求。

一、旅游文化营销的内涵和特征

(一)旅游文化营销的内涵

旅游文化营销是指旅游业经营者运用旅游资源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旅游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满足和创造旅游消费者对真善美的文化需求中,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从市场需求角度讲.文化是指其深层结构意识部分,即由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行为取向等所构成的旅游者的文化心态;从产品角度讲,文化指的是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属性。旅游文化营销是一种营销战略,它一方面通过对文化需求的把握和顺应来实现旅游者最高层次的文化满足;另一方面,通过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包装,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旅游文化营销是在对旅游者的文化满足与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的双重创造和促进过程中,达到高度和谐化的文化体验。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理念在于:促进和谐的、独特的文化体验,以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和旅游者需求的满足。旅游文化营销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和旅游者的文化满足。

(二)旅游文化营销的特征

1.时代性。旅游文化营销作为一种价值性活动总是反映和渗透着自己的时代精神,体现出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精神文化特征,旅游市场的需求也随着自己时代的精神文化特征一刻不停地生成着。旅游文化营销只有不断适应追随时代的变化汲取时代精神的精华,才能把握住社会需求市场机会,才能赢得消费者,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2.个性化。正如美国旅游权威麦金托什教授所言:“文化是决定旅游地区总体魅力的惟一因素,其内涵极其丰富并充满多元化特点。一个地区的文化元素是极其复杂的,它能够反映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旅游产品要有特色,具有个性,要让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它必须提供游客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假如一个旅游景区能够提供新奇独特的产品或营造让人留恋往返的环境氛围,那么这个旅游景区就拥有了区别于其他旅游景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越是与文化相融合就越显示其独特创新性,就越容易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具有核心价值观。传统的营销方式基本上是以有形产品为中心的,旅游景区销售人员的目的仅仅在于让消费者了解旅游景区的外貌特性,对产品中凝聚有多少文化因素和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有何联系没有给与考虑。文化营销通过发现、培养或营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旅游景区目标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以不健康的心态来解读文化的旅游者。如果一味迎合他们的需求,只会助长偏见和误解,降低本地文化的品位,失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文化营销的类型

(—一)知识文化营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断前进,旅游者的需求层次阶梯逐级提升,即使是低层次的需求也出现了与高层次需求融合的趋势。人类的本性是好奇的,通过了解陌生的周围世界,学习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将知识含量贯注于旅游产品的内涵中,使旅游者在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需要,将成为未来旅游市场的一个独特的市场卖点。从长远看,独具特色的知识文化营销方式在营销活动中已超越企业经营手段的层次而担负起提高公民素质进行文化建设的重任。通过旅游,旅客可以了解不同地方的传统风俗习惯、大都市的现代风情,增长知识,了解世界的不同文化。

(二)审美文化营销

审美文化营销,即运用戏剧、绘画、书法、故事、诗歌、传说、文学、艺术等为审美素材,赋予营销活动以美的意义,使营销成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让消费者在美的熏陶艺术的氛围中欣赏体验,最终接受产品服务。审美创造可以贯穿在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从产品设计、销售环境、广告传播等都能见到真善美。旅游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表演、旅游纪念品等都有体现审美的文化营销的内容。

(三)精神文化营销

精神文化营销,即通过向社会消费者倡导和传播有关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所开展的营销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研究活动,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道德观念更是精神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和灵魂。其中旅游项目中的红色之旅、宗教之旅等体现了人们对及缅怀革命先烈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四)娱乐文化营销

旅游是使人快乐的事,工业社会设定了严格的个人角色,人类追求娱乐和快乐的本性受到了理智的压抑,人性出现了异化的现象。而现代社会竞争的快节奏更使人们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中。一旦获得了旅游的机会,人类自然想到娱乐和放松。体育明星和娱乐明星己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特定文化现象,这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往往能够通过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来研究大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演义活动,这已成为旅游文化营销的重要载体。

旅游文化营销各种形式在实际营销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时在同一个营销活动中也会同时运用多种文化营销手段。旅游文化营销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直观地理解旅游文化营销的“文化”意义,还有助于我们打开“文化”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策划开展旅游文化营销活动,把旅游文化营销落实为一种营销实践活动。

三、旅游景区文化营销策略

(一)品牌定位明晰化

一个旅游景区可以有多种文化,但一定要有它的主打特色文化,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住自己的位置。在旅游营销文化中明确具体的目标市场,针对明确的文化旅游品牌和目标市场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不到长城非好汉”,在的《清平乐·六盘山》中更多地代表着抽象的含义,但在现实中的居庸关、八达岭长城上,这句话成了这处部级风景区的宣传语和定位,只要在长城上走一遭,这七个字的豪言壮语可谓不绝于耳。再如河南新郑市利用黄帝故里发展“千年圣典”祭祖文化旅游来营销城市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华侨华裔和大陆同胞去黄帝故里寻根,体会博大精深的炎黄文化。

(二)策划整体系统化

在旅游景区文化旅游开发之前,对整体的旅游资源与建设进行系统整体的规划和详细周密的策划是非常必要的。规划可以将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科学地布局,而策划可以准确地进行市场分析、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系统化的策划规划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建设。山东省梁山县为打造“水泊梁山”旅游文化品牌,专门请了著名的策划人为文化旅游开发进行整体策划,从硬件资源的快活林酒店、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到软件资源的宋代文化、梁山武术、购物旅游和梁山108将的演绎,从整体角度出发,系统地规划软硬件旅游资源,为后续的开发提供可行性的依据。

(三)旅游营销差异化

差异化营销是为了使旅游景区

在旅游竞争中与其他旅游景区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将旅游景区的核心文化资源进行营销。差异化营销手段可以有多种:首先,利用节日、节事活动、展览等旅游产品开发节庆文化旅游,吸引游客。如呼和浩特的“昭君文化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江苏无锡的“吴文化节”、哈尔滨的“冰雪文化节”等,各旅游景区的文化节不仅代表旅游景区的文化特色,并且通过节庆旅游这个卖点吸引各地的游客,也可以大力宣传旅游景区的文化。其次,可以利用影视旅游进行宣传营销。如电影《少林寺》演红了河南嵩山少林,将少林文化推向了全世界。电视剧《乔家大院》演绎了晋商文化等,许多城市也纷纷建影视城,拍摄电视短片在收视率较高的央视频道展播,借用影视这一大众媒体宣传城市文化。此外,休闲演艺也是较好的营销途径,如大型演艺节目《丽水金沙》表现了云南丽江的民族文化,《印象,刘三姐》传扬了广西桂林的民族文化,这种演艺类的文化节目是旅游地文化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