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旅游高等教育的旅游文化内涵探讨

旅游高等教育的旅游文化内涵探讨

摘要:在文化旅游活动中,旅游体验主要表现为文化体验———经由旅游活动,实现了文化—文化旅游—旅游文化的转变。在旅游文化的生成过程中,主客双方的文化碰撞、文化卷入和移情理解是关键。因此,旅游从业者在文化方面的职业能力就体现在文化的知识性认知、文化背后行为模式的移情式理解、文化中传统观念的符号化表达以及以游客可以理解的解说等有助于游客完成完美旅游体验的而所需的各种能力。旅游文化方面的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培育旅游文化力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文化创新、跨文化交际、文化选择和文化解说等能力来实现。

关键词:文化;文化旅游;旅游文化;职业能力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ErnstCassirer)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能发明、运用各种符号去创造文化,人们总是通过掌握符号来把握文化,人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或“象征”活动,而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人自身的创造和使用符号的活动的产物[1]。如果说文化是以符号的形式存在,那么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总是通过符号化的方式进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活动导致了旅游文化的产生。旅游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类型,也是一种符号化的存在———文化因人的旅游活动而旅游化、符号化,成为打上旅游烙印的旅游文化。从职业能力的角度而言,旅游文化能力就是指人们所具有这种对旅游化特征的文化符号的认知、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要弄明白旅游文化与职业能力的关系,先要理清文化与旅游文化的内在逻辑。

一、文化与旅游文化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日常生活中的高使用频率词汇之一,但对于“文化是什么”这个问题却莫衷一是。我们认为立足于人的活动,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能够较好的理解文化。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在《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梳理了166条(162条为英文定义)文化定义后,给出了如下定义:“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来的价值观;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2]这个定义最大的特色在于,从生活经验和文化生成的角度,将文化看作是一种可以通过象征符号获得和传播的行为模式(外显的和内隐的),代表了人类的显著成就(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生成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并反作用于人的生存活动,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这个定义用符号化的传承贯穿了文化的器物、行为和精神三个层面,构建了文化“显性—隐形”的连续谱,能够很好地指导文化旅游实践和旅游文化教学工作。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了文化旅游资源的最高等级,从世界遗产遴选标准中,可以一窥世人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一般而言,凡被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以下一项或几项标准:“(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3]按照前文所引用的文化概念来分析世界文化遗产的入选标准可以看出:标准中的(1)(2)(4)(5)偏重于物质的、外显的、人类“显著成就”和对未来生活的影响,(3)(6)偏重于内隐的、传统观念、价值观和对未来生活的影响。世界遗产的入选标准尤为强调备选的文化遗产在人类不同历史阶段所达到的“成就”“创造”“影响”“见证”“范例”“普遍意义”。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成就和影响是今人立足当代,基于一种古今融合的视域,对人类历史上的文化成就的一种符号化的评价。从生活方式的角度领会旅游,可将其看作是对文化上的“他者”(theother)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行为模式的同情式理解和融入其中的向往。对于一个外地游客而言,他们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认知和体验,通常带有一种刻板印象式的符号化体验。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文化类景区,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关注,就是因为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代表了人类过去的文化成就,也能够在当下对人类未来发展提供某种启示和指引。诚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这种凝结在历史文化中、经由旅游而获得的文化感悟,可对人们当下的生活产生启示和指引。以世界遗产为代表的这些优秀历史文化,总是可以在不同的时代被人们以当下的的视角进行新的解读,从而不断被注入时代的内容,层层累积,愈久弥新。在现代,旅游中的文化体验恰好就具有这种愈久弥新的文化体验性———世界文化遗产是那种来源于过去,但存活于当下,并指向未来的活的文化,文化旅游是感受历史“余温”、让文化“活”起来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而这也正是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二)旅游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的说法在业界广为流传,其核心内容无非是想表达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内核这一观点。但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旅游体验对象的文化,与历史学、文化学中所说的文化不一样。这里所说的文化不是博物馆里冰冷的实物,也不是历史教科书上的文字记载,更不是文化学中高冷的概念,而是与这个时代息息相关、与旅游者人生境遇发生关联,在旅游情境之中能够让主客文化碰撞起来,能引起游客关注、共鸣和情感卷入的体验化、生活化的文化感受。从内涵上讲,文化不同于旅游文化。一般而言,文化向旅游文化的转化要经过三个阶段:文化(常指地方性的历史文化)———文化旅游(指作为旅游产品和吸引物,而文化资源的文化旅游化的过程是一个地方全球化的过程)———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这种依托文化资源而形成的旅游化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游客和居民共同认可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个过程是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文化涵化的过程,也是文化的全球地方化和再地方化的过程)。由此可见,在旅游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外来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认知、碰撞、选择、价值认同以及涵化,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跨文化交际过程。旅游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令人难忘的旅游经历,文化和精神内涵必定非常丰富。从旅游动机上来看,文化需求是旅游出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一次具体的旅游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文化的体验和享受的过程。尽管旅游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物质需求,但将旅游与日常生活区分开来的恰好是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方面的诉求。在旅游活动中,人们游览名山大川、参观历史古迹、体验风土人情,时刻都在感受传统文化的脉动、领悟人文精神的神韵。作为文化存在的人,更容易通过文化创造物去理解人生。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文化体验,人们拎起行囊,寻名山大川,访空谷幽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文化体验的需要,也极大地促进文化的保护与传播。现在人们一般认为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随着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正是因为文化是旅游的内核,所以旅游业只能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通常也被称为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业的文化观不同于历史文化学中的文化观,而是指那些能对人们产生吸引力且能够被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文化资源。这类为旅游业所利用,实现了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从而成为一种打上了鲜明旅游特色的、集物质与精神于一体的新的文化形态才是真正的旅游文化。

二、旅游文化方面的职业能力及其构成

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有关职业、职业能力以及职业化的行为模式的各种知识,他们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通过符号化的方式获得和传播。

(一)职业能力及其构成

从字面上理解,职业能力是指胜任和完成特定职业所具备的能力,体现在与职业活动的相关性上,直接对应的是与生产、管理、技术或服务密切相关的具体“职业”。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可对职业能力作如下理解:(1)从性质上讲职业能力是指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和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个体心理特征,主要表达的是职业能力的心理学意义;(2)从构成结构上讲,职业能力具有综合性特征,也被叫做“综合职业能力”,是由多种元素复合而成,如身心素质、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知识、经验、技能等完成特定职业活动所需的一切内容;(3)从形成过程来看,职业能力是指与一般能力相对应的特殊能力,是由一般能力经过发展和整合而形成的[4]。流行于美国、加拿大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理论强调的职业能力则是指“能胜任”“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可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4]这个定义最大的特色就是立足于教学的可操作性的需要,凸显了职业能力形成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条件要素,将职业能力看作是可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其形成需要具备了一定的态度和经验的基础。可见,能力的形成过程正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类化迁移和整合的结果。

(二)旅游体验与职业能力

如果说文化是旅游的内核,那么文化体验就是旅游体验的核心。谢彦君教授认为“旅游体验是指处于旅游世界中的旅游者在与其当下情境深度融合时所获得的一种身心一体的畅爽感受。这种感受是旅游者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旅游客体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涵义之间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是借助于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方式实现的一个序时过程。”[5]按照体验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审美体验”(以美为目的)和“世俗体验”(以“真”和“善”为目的)两种。可见,旅游体验尤其是审美体验,基本上是一种纯精神的文化感悟,是一种感性与理性、身体与心灵、物与我和谐统一的畅爽愉悦感。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而言,旅游者购买的就是这种愉悦感。对旅游者而言,旅游体验的愉悦感越强,消费满意度就越高。对于旅游从业者而言,就是要通过服务和旅游消费场景的营造,帮助旅游者获得旅游体验的愉悦感。文化向文化旅游的转化,需要将文化内涵符号化,文化旅游向旅游文化的转化则需要将游客的文化图式与景点的文化图式相交叉,并且激发游客的兴奋点。诚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好的文化景点往往具有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魅力。这就需要旅游从业者具备独特的文化感知、旅游解说和文化引导能力。旅游工作的涉外性较强,例如,导游人员就常被称作文化传播者和民间外交家。可见,文化素质和文化传播能力对旅游从业人员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从职业能力的角度而言,文化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和训练。按照通常的理解,文化首先表现为各种物质形态的和非物质形态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对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的符号化概括,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是其核心。在没有发展旅游业之前,这些文化相对于当地人而言是自在而不自觉的,由于外来游客的到来,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化碰撞,唤起了当地人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市场和社会对地方文化选择和模塑的过程,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会对参与其中的各方都产生大小不同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旅游从业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文化使者的作用:既是地方文化的解说者———以游客可以理解的方式解说地方文化,也是外来文化的植入者和地方文化变迁的推动者———通过旅游从业者,外来文化的诉求被传达到目的地居民,从而加速地方文化的涵化。从文化旅游消费的角度而言,只有旅游从业者同时完成好“地方文化的解说者”“外来文化的植入者”和“地方文化变迁的推动者”等各种角色,才能实现主客双方文化互动的双赢。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有意识地提升旅游从业者在文化方面的诸多职业能力,比如对文化的知识性认知能力、对文化背后行为模式的移情式理解能力、文化中传统观念的符号化表达能力以及用游客可以理解的解说能力等。

三、旅游文化力与职业能力提升

旅游文化是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文化在主客互动的旅游情境中生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文化一旦转化成旅游文化就会形成独特的旅游文化力。旅游从业者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提升旅游从业者文化方面的职业能力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培育旅游文化力,增强文化创新能力

在我国,文化力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一批经济学家在研究文化对当代经济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时提出的。就人与自然的角度而言“文化力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促进和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内在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在改造和征服自然中的文化力量。”[6]在现实生活中,文化的作用和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以及对自然的征服上,还应包括人自身及社会。因此,广义的讲“文化力实质上是指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及人自身过程中的文化力量。”如果说文化力主要表现为粘合力、理解力、规范力、牵引力的话,那么文化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就是文化观念、文化主体、文化传播介质、文化对象[7]。文化力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就是旅游文化力,表现为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动)力,但最为根本的是文化的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诚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人们的生存实践活动所创造出的各种文化物和文化观念,其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认识和解释世界的真实本性,更重要的则是在于通过文化的符号化传承和创新,使之转化为具有社会生产能力的文化力,从而达到改变自然、完善社会、满足人更好生存的需要。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地方化与全球化相统一的文化消费的产物,相较于有形的文化景点及其附着于其上的无形文化而言,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因此,从旅游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而言,文化力尤其是文化创造能力对所从事的旅游工作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二)促进文化交流,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果说旅游活动的内核就是文化体验,那么这种文化体验在现实的旅游过程中往往表现为跨文化交流活动。在实施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具有不同文化底蕴、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的行为方式中都携带着其所在群体的文化信息,再加上各自所持的不同心理定势和思维偏见,使得交际者在跨文化交流中对同一信息的赋意各有不同———世界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主观的。旅游这种求新求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一般是指通过旅游者的旅行,到达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目的地,在与旅游过程中所遭遇的不同的人和物的接触中,实现相互之间在信息、知识和情感等方面的传播、交流和理解的活动。按照前文对文化的定义,基于旅游者旅游文化体验的视角,可以说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就是旅游者的“我者”文化(旅游者自身的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与旅游目的地“他者”文化(当地居民的可符号化再现与传播的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常表现为“传统”)之间碰撞与交流的过程。游客对于这种“他者”文化体验总是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文化卷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差异与统一共存,求同存异、相互融合的文化涵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景点和居民为代表的地方文化与以游客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发生碰撞。旅游从业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主客双方的文化交流、尤其是游客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影响较大。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包括知识向度、思维向度、行为向度、情感和个性向度等。因此,我们认为在诸多跨文化交际的关键能力中文化知识(culturalknowledge)、自我展示的能力(theself-disclosure)、获得讯息技巧的能力(messageskills)、社交关怀的能力(socialrelaxation)、交往介入的能力(interactioninvolvement)、社交技巧(socialskills)以及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等七个方面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9]。

(三)更新文化旅游观,增强文化选择能力

人们常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观念是人们行动的先导。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日常实践中人们常常认为一个地方有了人文传说和历史遗迹就可以发展旅游了,其实这是一个很成问题的认识。有人文历史资源,充其量只能说具备了发展文化旅游的必要条件,至于能不能发展旅游、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还受其他方面的诸多因素的制约。仅从旅游观赏的角度而言,要发展旅游就必须要有好的风景。通俗地讲,旅游就是看风景,如清李渔《比目鱼•肥遯》所言:“一路行来,山青水绿,鸟语花香,真个好风景也。”究其实质,所谓风景实质上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中,以山水景物,以及某些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一般而言,风景要成其为风景必须具备景物、景感和条件三要素。景物是风景构成的客观因素、基本素材,是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包括山、水、植物、动物、空气、光、建筑以及其他诸如雕塑碑刻、胜迹遗址等有效的风景素材。景感是风景构成的活跃因素、主观反映,是人对景物的体察、鉴别和感受能力。例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联想、心理等等。条件是风景构成的制约因素、缘因手段,是赏景主体与风景客体所构成的特殊关系。包括了个人、时间、地点、文化、科技、经济和社会各种条件等。说某一个地方具有历史遗迹充其量也只是有了景物———风景(景观)的物质构成要素,但是否具有引人入胜的景感,是否有旅游开发的条件等更为关键。相反有些地方即使没有历史文化资源,但市场需求和旅游开发条件很好,也可无中生有、开创性地造出极具景感的景物出来,如国外的迪斯尼、国内的华侨城集团的四大主题公园,都是人造风景的典范。

(四)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增强文化解说能力

目前,已出版的《旅游文化学》教材在内容上主要有“总论或绪论+文化旅游资源介绍”和“总论+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两种内容编排方式,尽管编排方式不同,但在内容上其实主要是“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学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往往是历史性的研究和历史学的方法[10]。但“三体”说内在地包涵了文化碰撞和跨文化交流的思想,有利于从旅游文化的理论框架种探讨文化与文化旅游。从教育的角度而言,职业能力的形成需要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这其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按照职业能的定义,从文化方面讲,旅游从业者需要具备的文化方面的职业能力主要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文化技能(交际能力)和文化态度(价值认同)。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目前旅游文化类课程设置应有所依归:《导游基础知识》《民俗旅游》《客源国概况》等课程偏重于文化知识的认知介绍方面,《形体礼仪》《跨文化交流》《旅游策划》等课程偏重于文化技能和应用方面,《旅游文化学》《旅游职业道德》《旅游法规》等课程则侧重于文化态度份价值认同方面。只有各有侧重,每门课程才能各使其力,共同培养好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一种文化消费的旅游文化,可以有深度,可以严肃,但一定要好玩。如何让文化变得好玩,这才是旅游文化职业能力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于光远先生给一旅游企业的题词:“玩是人生的根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11]旅游文化一定是于老所说的好玩的文化,但所有旅游文化课程中最难以教授的就是这个“玩的技术”,也就是旅游文化化的过程———与游客生存境遇发生关系的、让游客卷入其中的、主客文化的有效碰撞。旅游界常说“景点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一语道破旅游讲解的重要性。问题是如何解说才能让游客更好文化卷入和文化移情呢?我们认为,最关键的就是从人人所共有的人生境遇入手。人生境遇总是在一定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具体内容不同,但在形式上却是大致相同的。这一点人地理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角度分析可将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基础细分为“自然层”以及建构于其上的“生计层”“制度层”“意识形态层”[12]。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3],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创造出“人—自然—社会”和谐共存的文化存在物。凡延续至今的文化存在物,尽管表现形态上千差万别,但在适应环境的生存智慧方面确实相同。诚如谢彦君教授所言,“文化旅游会培育出旅游文化,而旅游文化的长期积淀,又会转而成为另类的或下一世代的文化旅游资源。”[10]可以说,旅游文化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关键。在文化旅游活动中,旅游从业者对旅游文化的知识性认知、移情式理解和符号化表达等方面的职业能力是旅游者获得较高质量的旅游体验的关键因素,很有必要加强旅游者从业者文化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45.

[2]朱运海,戴茂堂.我国主流价值文化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上篇[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37-42.

[3]世界文化遗产[EB/OL].(2017-03-31)[2018-02-20].

[4]邓泽民,陈庆合,刘文卿.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0(2):104-107.

[5]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242.

[6]贾春峰.文化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7]肖冬松.论文化力[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5):1-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9]才秀颖.跨文化交际者应该具备的十三种关键能力[J].前沿,2009(7):167-170.

[10]谢彦君,周广鹏.旅游文化及其相关范畴、命题的理论透视[J].旅游科学,2012(1):26-35.

[11]朱运海.基于跨文化视角的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5):63-67.

[12]周尚意.四层一体:发掘传统乡村地方性的方法[J].旅游学刊,2017(1):6-7.

[13]曹诗图,孙天胜,王衍用,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朱运海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