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遗产范文

建筑遗产精选(九篇)

建筑遗产

第1篇:建筑遗产范文

产权失灵是指产权不存在或产权的作用受到限制而出现的资源配置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1]185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在《经济学》中指出:范围不明确的产权、有限的产权、作为产权的法定权利,这3种情况会导致产权失灵。近几年来,随着城市房价、地价的飙升,旧城因其区位与相关优势,逐步成为房地产商、地方政府、以及其他投资者争夺的商品。在这场争夺运动中,一大批城市文化遗产遭受了“生”与“死”的考验,类似于上海新天地式的所谓的“新地标”的“再生”1);在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团队“严格保护”下的五大道历史街区仍遭拆迁2);曾演绎出广州德胜河左岸的工业遗产建筑群遭受强制拆迁[2]等事件。面对这些城市文化遗产的生与死,从产权制度的视角,应该如何审视,如何解读?为什么一系列诸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文物保护法规、地方保护条例等遗产保护制度会在这些事件中失效,其原因在哪里? 1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 1.1产权制度 产权(proprietaryrights)是关于财产的使用、让渡和获取收益的权利,其含义包括了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索取权、继承权和不可侵犯权等。[3]产权的概念包括经济学上和法律意义上的双重概念。[4]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其次,制度是一种“公共品”;第三,制度和组织是不相同的,制度也即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某种“契约形式”或“契约关系”。[1]35-37产权制度是指社会界定个人产权及支持、实施和保护这些权利的标准或规则。产权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减少或避免个人因争夺使用稀缺资源而引起对抗和冲突,促进人们的交往和合作,鼓励人们从事有益的生产而非破坏性的活动,促进社会的进步。产权的界定和维护,是克服“外部性”的最有效手段。 1.2城市文化遗产产权概念 城市文化遗产是指存在于人类聚居环境内的,能代表历史及反映在其中世代生活的人的一切有形的物质存在。[5]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城市建筑遗产,如历史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类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物质存在。城市建筑遗产的产权是以房地产为标示的物权,是财产权在建筑房地产中的具体化,是一种具有一系列排他性的绝对权,权利人对其所有房地产具有完全支配权。同样,建筑遗产的产权可分为房产权和地产权,并且这两者权利人是一致的。 2产权失灵的制度分析 2.1产权制度变迁历程的解读 产权制度变迁是产权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其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变革,是权利和利益的转移和再分配。[6]11产权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际制度需求的约束条件是制度的边际替代成本(即机会成本)。[1]80自1949年至今,我国一系列的产权制度变迁影响着城市建筑遗产物质空间的形态,影响着其内在传统文化的承继。这些制度包括: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90年《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暂行办法》及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 2.1.1遗产物质空间的模糊、环境的恶化 我国城市建筑遗产的产权制度在变迁中不断完善,但在这一过程中,引发了建筑遗产物质空间的模糊、建筑环境的恶化等,其最典型的案例之一就是北京传统四合院。由于一系列的制度影响,致使原本空间关系清晰的四合院嬗变成杂而无院,院落环境极端恶化(表1)。其次,在这场变迁中,产权关系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制度本身的因素而变得模糊不堪。如上海合肥路乌风里地块,在720多户居民中,存在着国有、集体、私有等不同类型的产权形式,这3种不同的类型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栋石库门建筑中;有约1/5的住户不明其产权归属;还有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代管、相关企业单位代管的用房。而且,大多数居民认为“这是公家的房子”,没必要关注维护,甚至近80%的住户期盼着政府彻底拆迁改造(表2)。制度变迁下,建筑遗产空间的嬗变、环境的恶化,及产权模糊等无疑不利于遗产的保护,而且是滋生问题,引发产权失灵的原因所在,所以,从制度本身的角度可以得出:遗产保护的困境有其历史的原因。 2.1.2土地产权和遗产地面产权关系的混沌 产权制度变迁中另一大问题是土地产权与房屋产权关系的混沌。众所周知,建筑遗产产权中,房屋产权属于不动产,其核心是土地,这正是物权法的重心所在,即不动产物权。但土地与地面房屋是密不可分的,由此,根据这两者的关系,构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体制,即一体主义和分离主义。[6]107目前,我国房屋产权是在分离主义的立法体例下,土地的概念并不包括房屋,建筑遗产的房屋被认为是独立物,它可以独立于所依土地而为各种权利的客体。土地与房屋可以相互分离而分别成为所有、转让、抵押的标的物。另外,我国的土地所有人只能是国家和集体,私人不能取得土地所有权,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6]107但是,从权利变动的角度来分析,房屋与其土地又是采用了房地一体主义的原则。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不能流通,房屋却能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易,但房屋的交易过程,带动了不能流通的土地的“实质性流通”,由此,混沌点就在于分离主义体例下的、一体主义的物权变动方式。这一混沌点,一方面催生了一系列因拆迁补偿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另一方面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投资者们争夺城市土地而引发的大规模拆迁运动,因此,从该层面上,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引发诸如北京、南京、上海等城市传统民居类遗产被大量拆除而使产权失灵的历史根源所在。 2.1.3遗产内在文化的篡改与凋零 城市建筑遗产内在文化随着其产权所有人的更替而逐步变异、更替必然导致内在原有文化的部分消失与新的文化的产生,但问题关键在于更替主体逐步、非地域性的演变,使得建筑遗产内在地域文化消失,如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内地域平民文化被其它地域文化所替代,上海石库门平民文化也被所谓的精英会所文化替代,再创所谓的“新地标”,这是对遗产内在文化的篡改,也是诸如上海“新天地式”遗产的“死亡”。因此,文化的凋零是产权失灵下最大的悲哀。#p#分页标题#e# 2.1.4历史足迹的评析 产权制度的变迁引发了建筑遗产物质与非物质空间的变异,这一方面是由于1949年后,相关土地、房改政策的实施,如没收、经租、合作化等政策,使得建筑遗产原有产权关系模糊,或者是尽管产权形式单一,但是建筑遗产的使用权随着政府的出租或者其他的经济行为而变得混乱繁杂。特殊的时代造就了建筑遗产产权的复杂、土地产权与房屋产权的分离,这是导致建筑遗产产权失灵,形成保护困境的催生因素。[6]107另一方面,对于许多历史遗留的症结,由于改革开放后,相关产权制度管理的乏力、法律的滞后等众多制度因素的作用,加上房地产管理的不规范,导致制度成本增加而使得许多城市地方政府不愿意公开尘封多年的相关档案资料,由此使得症结得不到医治而逐步演化为顽疾,因此,产权制度变迁下的产权不明晰,加上土地产权与地面产权的分离与一体模式的加强,致使某些地方政府的不作为是目前建筑遗产保护困境的另一原因。 2.2管理上的短板加剧了建筑遗产的毁弃 2.2.1部门林立、多头管理 在城市建筑遗产领域,特别是大型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内,不同行业的法规体系互相交叉,管理部门重叠,呈现部门林立与多头管理的现象,涉及文物、规划、土地、建设、绿化3)、旅游、林业,甚至宗教、民俗等部门。他们的参与都是按照各自的理由与规章制度,这对于城市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无疑起着促进作用。但是,在利益驱动下,部门的林立与管理的多头极易造成对于遗产管理权的争夺,如涉及经济利益,则多个部门都会出现,争夺着管理权限,相反当涉及矛盾与纠纷时,则这些部门都会瞬间“失语”,会抛出“这不属于本部门的管理权限”等话语,以此推脱管理权限;这些都是部门职能上的“错位”、“越位”与“缺位”引发的矛盾。 2.2.2单一的考核机制加剧了大规模激 进更新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政府考核机制往往以财政收入作为考核的依据,由此形成单一的考核机制。但是正是这种单一的考核机制,决定了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强制性与强权性,他们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与“计划”来规定年度或者5年之内要完成的城市更新量与财政收入要求,这种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要求,促使了大规模拆迁改造运动,压迫着各级政府为了完成任务,体现政绩,而不惜倾注巨大代价。所以,单一的考核机制是造成城市遗产管理制度中的短板效应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6]193 2.2.3管理权力的流失与监督的残缺进 一步助长了短板效应我国的城市遗产管理组织模型是一种层级形态的组织结构,即遗产管理权力是通过官员的授权,层层的转达至下属,但是,正是这种权力过程致使了权力的流失与目标的嬗变。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前文论述的天津市五大道历史街区拆迁事件,尽管有建筑遗产保护志愿团队“严格保护”,有全国建筑遗产保护专家的强烈呼吁,但这一系列的努力依旧无法阻止遗产的毁灭。另一方面,现有体制下的地方某些政府部门,同样具有经济人的天性,他们也为追求自身(部门)利益最大化而忙碌。同时,由于某些政府部门被要求追求非金钱目标,并且处于垄断的环境中,自身又没有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的激励机制,因此,他们通过增加政府投入,来实现其追求自身(部门)利益最大化。这种做法不但没有被指责为浪费的危险,反而可以从中提高其在公众中的声誉和威望。因此,某些地方政府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创造所谓的“明清一条街”之类的形象工程去博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此,政府公共利益代表的身份发生嬗变,而由他们亲手制定的制度约束也随之被种种“客观”理由突破,保护规划中的一系列制度约束力的层层突破,导致了规划成为一纸空文。[6]194而这对于城市建筑遗产及其旧城居民而言无疑是一种不幸,但对于地方某些政府部门而言,却是获取利益的最佳时期,事实上全国引发的所谓“上海新天地式”的热潮就充分证明了这点:上海新天地脱胎换骨的“重生”改造,使得地方政府获得了“新地标”的“伟大”城市新形象,但对上海石库门本身而言,这种重生无疑是一种遗产的“死亡”。再次,在现实的遗产保护中,由于公众参与的缺乏及其相关制度的残缺,使得监督作用缺位,由此导致“保护”模式选择过程的不透明及一系列寻租行为的滋生,从而加剧并助长了短板效应。 2.3遗产保护规划中产权的丢失 对于完整意义上的产权保护,应该包含保护主体以及保护对象两个层面的内容。但在具体的保护规划中,往往忽视或者抛弃了保护主体产权人,使得保护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3.1调研内容的简化增大了成果的缺乏可行性 规划调研,往往受专业因素的影响而局限于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领域,由此导致了对旧城内建筑遗产的主体产权人的忽视。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规划设计过程与成果,就会发现规划过程的缺乏科学性,其成果缺乏可行性。2.3.2城市规划思想的反思长期以来,城市规划思想是在理性主义规划理论的培育下发展起来的,其静态分析与机械功能决定论框定了城市的居住、交通、游憩、工作4大功能,并以功能分区作为考察规划对与错的标准,由此,一个有明确功能分区和用途纯化的场所成为城市遗产保护规划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下,规划抛弃了一切原本应该考虑的因素,使得设计工作简化为数据与理性,加之计划经济时代将城市规划学科构筑于工科类,工科类学科自身对理性的强调,更进一步使得现代的城市规划思想禁锢于原有的框架体系之中。因此,僵化的规划思想是激化矛盾的本源所在。 2.3.3单一的规划内容增大了遗产保护的难度 上述两方面的共同作用,致使保护规划编制内容局限于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单一领域中,缺乏对建筑遗产的利用与发展等内容的研究,由此,在成果上就必然仅强调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段范围的划定,重点保护区与风貌协调区的划定,以及限制建设高度、控制建设规模等内容上,以致于成果无法真实地反映遗产发展的需求而遭废弃。[8]#p#分页标题#e# 3解困之道的求索 3.1探索多元的产权制度 综上所述,产权制度的缺位与不足是导致建筑遗产产权失灵的关键所在,因此,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对于切实有效地保护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产权按照排他性标准可以划分为:共有产权、私有产权和国有产权。[9]另外,按照其赢利情况,可以划分为赢利性与非赢利性,对于赢利性情况的划分实质上体现了其产权的不同功能特性,是产权所承载功能的内在利益归纳。因此,将产权类型与功能结合,则可以进一步形成功能与形式的矩阵,可以交叉出不同功能内涵的不同产权类型[10],以此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避免因建筑遗产使用功能上的不足而滋生问题(表3、4)。其次,在完善产权制度过程中,应该严格贯彻公平原则与社会利益保障原则,要将抽象的社会利益落实到建筑遗产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展上,落实到居民的生活空间环境的改善上,其次对于委托关系,政府在遗产保护中的一切行为应指向全体市民的需要和社会利益,增强规划决策的透明度与监督力度,加强市民参与,减少寻租行为的滋生。 3.2构筑基于产权明晰的保护规划方法 3.2.1社区居民访谈,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 在保护规划的编制中,社区居民访谈方式是最直接、最佳的途径,能够真实地反映居民需求,有助于提高设计成果的可行性。同时,访谈也可以作为口碑文献,以佐证文献考证,供遗产的历史空间研究,特别是对历史城市空间变迁历程的研究。[6]331访谈包括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访谈内容包括:居民家庭情况(人口、经济、文化、社会等)、对遗产保护的认识与要求、房屋产权归属、社区历史事件、房屋建造情况(包括层数、质量、材料、建造年代等)、劳动就业、社区发展等。 3.2.2产权的梳理,人、房、地的梳理 梳理建筑遗产产权,是明晰产权的重要步骤,也是面对复杂环境,探索新型规划设计方法的关键之一。前文论述的诸多滋生问题很大一部分就是设计过程中对产权归属问题的忽视,因此,基于产权明晰的规划设计方法必须强调对建筑遗产产权的梳理。对于产权的梳理,应该借助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社区组织的力量,分地块、分片开展,并结合现状问卷调查,进行梳理登记。其次,地方房管部门应积极配合,尽可能多的提供相关资料信息,以此确保规划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避免矛盾与纠纷。梳理内容应包括:房屋、土地的归属及其变化情况,现状归属情况等,应强调人、房、地的结合,在时间上应有一定的跨度,应该明晰其历史归属情况。 3.2.3设计方法的整合,解读城市建筑遗产 在设计方法上,应深入研究遗产的历史文化,解析文化对遗产所在区域,乃至对整个城市产生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研究城市遗产不同的社会阶层文化特征(亚文化)、旧城社会阶层的演化、重构与聚集,感受使用群体的生活、工作与休息的方式、理解物质与精神的需求(社会与个人心理),更准确而理性地认识城市遗产的历史、现状,寻找发展演变规律,以便预测未来。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考古学(如涉及到文物考古)、文献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强化遗产的“人”、“地”、“房”的关联性研究,并大胆运用诸如GIS、空间句法等新技术,而在具体的方法上,则重在方法的整合使用,即充分发挥各学科研究方法的特征与优势,相互联系,形成方法体系,运用系统的方法来解读城市遗产及其所在区域、地块(图2)。[11] 3.2.4形成理想与现实叠加的设计方法 转变遗产保护技术流程、内涵与方法是实现遗产保护与复兴的关键所在。为此,在设计方法上,应建构理想与现实叠加的设计方法,即基于对现有建筑遗产的全面阐述,及其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对遗产物质层面的研究,用纯物质空间的保护设计来塑造最佳的遗产空间场所,形成保护的理想蓝图;然后,将现实的因素按照与空间的关联性加以分类,如人口、家庭经济状况、产权、就业、受教育状况、历史事件等,将分类好的因素群叠加到空间层面,并对理想蓝图进行多次修正,最终形成贴近现实的保护方案。这种技术方法,有利于在现实的混沌中,以“保护蓝图”为目标,进行针对现实问题的空间层面叠加、分解,以此寻找建筑遗产保护与解决现实困境与发展需要的最佳平衡点(图2)。[11]另一方面,在设计的层次上,需要进一步针对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探索自上而下的规划与自下而上的规划过程。其中前者是指在遵循保护遗产的基础上,强调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导则的结合,以确保规划的可行性与调控引导作用。而后者是强调遗产产权人或者其他群体(如城市艺术家、第三部门)的参与过程,其目的就是增强遗产的发展性。[11] 4结论 众所周知,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中的种种困境都与产权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诸多的困境实质上就是遗产产权本身的失灵。基于此,产权制度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其中的原因:1)特殊时代背景下产权制度的变迁造就了建筑遗产空间与产权关系的模糊,造就了土地产权与地面产权的分离而一体的混沌;2)遗产管理机制中种种短板效应促使了遗产产权的失灵;3)保护规划层面对产权人、地、房的抛弃,及其方法上种种不适进一步激化了矛盾与纠纷。因此,解困之道在于:建构功能与类型结合的多元共存的产权形式;构筑基于产权明晰的保护规划设计方法,在规划编制中,应强调保护遗产产权与所有人的权利为前提,以提高社会效率,解决社会实际矛盾与市民实际需求为目的,以政策性控制为手段的设计方式,转变原有以文物保护为基石的静态保护为解决实际问题兼顾长远发展的动态设计模式,以确保城市建筑得以真实性保护,并获得合理的利用。

第2篇:建筑遗产范文

关键词:工业建筑遗产;城市复兴;文脉传承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3016005

一、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成为世界性的新课题

(一)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缘起

当今世界正快速迈进后工业化时代,传统的工业门类正逐步被新兴产业所代替,城市正进入产业重构和转型发展时期,大片的传统制造业基地和地段“退二进三”成为许多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的主题。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大量工业用地和建筑被闲置,造成了环境恶化、经济衰退、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国外把这些废弃的工业区认定为“棕色地带”[1]。1996年巴塞罗那国际建筑协会(UIA)第大会提出对工业、码头等废弃地段保护、管理和再生的倡议。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联合会(TICCIH)制定并公布《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下塔吉尔》,正式明确工业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视为世界工业遗产保护的里程碑[2]。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区开始产业结构调整,大量传统的工业企业外迁。但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城市中心工业的退出并没有引起土地的闲置,反而成为城市开发的宝地。在“推倒重来”的开发模式下,大量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被拆掉,几代产业工人的记忆和情感被抹杀,城市曾经的工业建设辉煌逐渐淡忘,这与西方国家珍视工业遗产的做法大相径庭。国内并没有重视工业遗产保护,直到2001年才开始陆续有工业遗产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4月18日,国内出现首个有关工业遗产保护文件《无锡建议》,同年5月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正式提出“工业遗产保护是中国文化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新课题”。

(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提升

工业城市是指历史上由于工业发展而兴起、繁荣的城市,由于传统工业的衰退或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区遗留的工业遗存及蕴涵的文化成为城市特色和历史的象征,是其它类型城市所没有的特质。通过研究近现代工业化历史,发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现代化是互为一体的文明演进过程,近现代工业的兴衰左右城市的发展进程。尽管工业化历程较短,但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众所周知,工业遗产作为工业化社会见证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面临工业遗产在城市转型期大规模消亡的问题时,保护的紧迫性和历史责任感激发了民众对遗产的关注和重视,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时代带来的诸多问题[3]。抢救工业遗产的呼声愈发高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理论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当前,工业遗产已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

二、工业建筑遗产的综合价值解析

(一)见证工业革命的历史价值

工业革命作为工业遗产的历史体现,深刻地影响了科学技术发展、经济文化繁荣,彰显了工业城市文脉内涵,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工业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物质承载。大量工业时代所遗留的工厂厂区、工业建筑和构筑物、街道,都逐渐成为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遗产相关的环境景观设计也是彰显历史遗产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4]。人类创造的工业建筑遗产刻录了工业文明历史进程的印记,拆除这些宝贵的遗产,不仅破坏了物质的再利用价值,更造成了城市文明的遗失、文脉的断裂。曾有着百年辉煌工业历史的德国老工业区——柏林上牧场工业区,经过了繁荣、战争和废弃的曲折历史进程,在1990年德国统一后,呈现出一片衰败、萧条的景象。当地政府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为了重新激发上牧场工业区的活力,达到振兴柏林经济和复兴城市文脉的目的,在1990年中期将多数建筑列为工业保护建筑,作为整体工业区改造的一部分,这些保护建筑被再利用并更新为商业中心及艺术设计中心,彰显了工业建筑遗产的重要历史价值及社会价值[5]。

(二)见证科学进步的技术价值

技术价值是工业化的核心,也是工业遗产有别于其他类型文化遗产的关键[6]。工业建筑遗产承载了最真实和完整的时代性信息,其科学价值体现在工厂最初厂区规划、建筑物建设过程中材料、结构、工艺的独创性和合理性,以及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产品制造工艺的不断创新、发展过程中表现的技术价值。工业建筑遗产的技术价值在于它记录了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工业技术流程、设备更新、操作技能改进和产品换代,构成了工业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展示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发展、技术创新及相对完整的历史轨迹。保护好具有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才能保护好其中划时代的科技发明与创造,对后代产生科技方面创新方法的启迪。研究当时工业时代组织生产的科学方式和对大自然规律探索的方法,才能提高对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研究水平。

(三)见证文明进步的社会价值

工业建筑遗产见证了一个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产业建筑的发展,也是当地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遗产的更新保护再利用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保证了城市的历史延续性,还用物质的方式保存了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工业遗产记载了城市居民的真实生活,是认同感的基础,反映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政治和社会对生产的影响,社会价值存在于企业精神、文化、理念中,对长期工作于此的众多劳动者、技术人员、老工业区的居民来说有特殊的情感价值,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

城市、建筑本身就是人的行为方式和群体的社会生活形态的物化形态[7]。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对城市建设、生活水平、人员就业等作出了相当大贡献,是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些工业城市就是依托某个行业而形成的,例如攀枝花市、大庆市、个旧市等。工业生产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这种活动,反映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政治和社会对生产的影响,正是工业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

(四)见证现代审美的艺术价值

工业遗产艺术价值体现在城市的肌理,表现为工业厂区空间规划和建筑、构筑物设计的审美价值。工业时代高效率、简洁化、构成化的大生产模式特征,组成了工业建筑及厂区空间规划的设计原则。它们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造型新颖独特,利用率高,有些工业建筑还成为了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物。具有重大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常携带着鲜明时代特征跟历史厚重感,其独特空间结构形式的表现、精密的机器设计、优美的机械美学、均衡的体量构成等,都体现了重要的艺术价值。目前,一些较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意识到工业建筑遗产的重要艺术价值,并将建筑遗产作为文化资源的再利用投资,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开发出城市历史文脉与社会精神需求相结合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发展策略。以年轻创意人群的视角,看待这些似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老工业建筑、厂房,再利用为激发创作灵感、孕育创意产业的重要来源空间。

(五)不可低估的经济价值

《下塔吉尔》提出:“改造和使用工业建筑应该避免浪费能源,强调可持续发展。在曾经的产业衰败或者经济衰退地区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工业遗产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工业建筑遗产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资源,保护工业建筑遗产可有效地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因为工业、产业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进程,大都需要大量的经济、物质、人员投入。而这些建筑遗产其中的建筑、构筑物,本身具有大空间、大尺度的结构特点,适宜被灵活置换为其他功能的建筑空间,充分利用既存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规划齐整的厂区场地,可以有效节省拆除重建的资源投资。拆除反而要付出比改造利用更大的成本,保留利用可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其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减轻建设过程中对城市交通、能源的消耗,节约大量的投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三、工业建筑遗产重大文脉价值内涵

(一)城市文脉体系的理论更新

1.文脉涵义的深化

当今,在严重的城市文脉特色危机和文化失落现象下,在城市性质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的要求下,在城市规划定位从物质规划走向文化规划的时代趋势下,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表征,在城市特色的创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化的载体和表征,文脉需要表达传承与发展。进一步理解,文脉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的“图底关系”。一方面,作为历史传承,包含了很多历史、地理、文化、环境信息的老建筑已经形成了一种“底”面关系,一个新的建筑应该传承这些信息基因,得体地介入到这种底面关系中,以一种有意味的方式形成新的“图”面关系。另一方面,新的建筑也会随时间而积淀与老建筑一起形成新的“底”面关系,以此延续这种信息基因的传承。第三层含义,传承了历史信息基因的新单体建筑与老建筑群体之间可以互换图底关系,在老建筑有机更新的过程中起到一种制约关系。这种历史信息或建筑基因的传承关系,实质上是一种鲜活的文化传承关系。因此,发展更新后的文脉观念或者说文脉的本质在于有关联、有意味、有发展的文化关系继承结构。

2.文脉理论体系内容的全面化

初期传入的文脉观念存在着片面性和肤浅性:在认识层面上,只围绕民用建筑,停留在表象的字面理解,没有从整体全局的角度,尤其是同样具备重大文脉价值的工业建筑方面进行深入把握和理解。在认识角度上,还只是以静止的眼光观察叙述文脉,而没有注意到文脉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自我更新的过程。在思想意识上,认为文脉只是属于传统守旧的代名词。在建筑设计中提倡文脉意味着复古。在具体实践上,一方面滥用误用文脉,“假古董”泛滥,“夺式建筑”盛行,另一方面干脆忽视文脉,“大拆大建”造成了许多文脉断裂,原来优美的城市面貌荡然无存。这些现象都与没有建立较完整的文脉理论体系有关。

更为重要的是,工业建筑作为一个重要的类型,其中所蕴涵的重大文脉价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工业建筑遗产在当今地球资源不可逆性的实际情况下,它的更新利用彰显了对社会的意义所在,作为文脉体系理论的重要拼图,还有效地保证了城市历史文脉发展的脉络。

(二)工业建筑遗产的文脉内涵

1931年的《雅典》初步把文脉概念由单体建筑转到局部城市环境之中。《关于建筑遗产的欧洲》则是建筑遗产及表述的文脉关系的保护运动的高潮。对于建筑遗产文脉关系进一步表述为:“作为人类记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筑遗产应以其原真的状态和尽可能多的类型传递给后代。否则,人类自身的延续性将被破坏。”[8]文脉关系在人类文明传承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跃然纸上,并指出了文脉的原真性和多元性特征。《下塔吉尔》明确提出了“工业遗产”的概念。该指出工业遗产具有重大的文脉内涵,因为那些为工业活动而建造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其生产的过程与使用的生产工具,以及所在的城镇和景观,连同其它的有形的或无形的表现,都具有基本的重大价值。第一次肯定了工业遗产在文脉保护及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工业遗产的重大人文历史价值,工业遗产同样传达了相同的文脉构成,符合与当时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演进规律,是文脉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

对于文化遗产来说,继承是最好的保护,发展是最深刻的弘扬[9]。工业建筑遗产见证了一个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产业建筑的发展,也是当地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遗产的更新保护再利用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保证了城市环境的历史延续性,还用物质的方式保存了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城市工业建筑遗产,是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保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因此它是城市生命历程中不可中断的连接,它体现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实实在在承载着文化的积淀。工业建筑遗产现在虽然已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复杂的功能需求,但它完整地记录了整个城市发展的历程,工业遗产同周围的人居环境共同引发了当地“场所精神”的共鸣,对当地一代又一代的民众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城市文化深深地印刻在当地工业建筑遗产物质载体之上,表现的深远历史文化影响,构成了城市独特文化生活的真谛。由于工业建筑遗产的真实存在,城市发展便具有了文脉的延续。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护城市的特有文化,也是城市特色得以存留的重要保证。

四、文脉传承与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

(一)塑造工业遗产整体景观脉络

工业景观往往能形成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工业的布局和发展极大地影响着城市格局,形成了特殊的内在肌理和特质内涵。在城市化大潮中,国内许多城市由于对自身遗产的忽视和放弃,造成了今天城市形态、面貌和文化的趋同。认定和保存有多重价值和个性特点的工业遗产,对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怪象,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的意义。应以传承地方历史文脉、延续城市文化特色、塑造城市形象特色为目标,通过有机保护和合理利用场地上的历史遗存,赋予场所以地域人文特色。工业景观与建筑学、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和生产景观相关,具有景观规划、考古保存、生产技术、经济发展、建筑遗产评估和保护等方面意义。工业区以错落的厂房、高耸的烟囱、林立的水塔、火光通明的高炉等为主要特征,这些工业建筑多以城市中的河道、铁路、道路作为纽带,相互关联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工业景观。它们不仅展示体现工业文明成果和工业生产风貌,而且具有标志性,有很强的机械美特色,是所在地区或城市的特征性地标,是人们从景观层面认知城市方位和空间结构的重要心理坐标,工业时代特征明显。例如,融合了建筑设计、景观艺术等学科领域的理念和手法,依靠生态技术的新发展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综合的改造模式[10]。这种模式注重整体保留厂区建筑的结构、构筑物和设施设备,通过适宜新元素诠释原本的工业文化风貌。保护和再利用集中在老工业厂区环境内部完成,改造幅度相对较小,只是局部的片段的更新,利用新景观系统整合旧的工业遗迹,达到对工业遗产的转译和重新阐释。

(二)再生工业人文景观资源体系

在工业遗产地进行二次设计应通过保持或重建场地的文化特征,使人们对往昔辉煌的追忆有所依托,触摸到整个工业环境中所铭刻的时光印记;通过对场地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对物质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是历史环境在新旧融合中再生。一些工业遗存长期处于荒废状态,其人文内涵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麻省理工弗伦荷教授认为:“任何有生命的物质,都需要不断更新,但这种更新只能源于历史。”在大量没有文化价值的历史碎片景观中,如果能将有意义的碎片、独特的场景作为线索,重新整合并形成符合现代审美观又不失传统特质的景观,将使一些濒于消失的工业遗存得到再生并重新焕发光彩。中山岐江公园,设计中利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在原造船厂构架基础上进行重新塑造,既保留了场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某种意义上也以一种新形式展现了历史遗存的意义。建成后的岐江公园不仅延续了城市工业文化,也为市民提供了优美的绿地空间,一时好评如潮。

(三)新建筑延续工业建筑文脉特征

文脉是建筑所在的语境。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说,文脉关系也就是老建筑在规划方面与周围建筑和街区发生的关系,新建筑部分对老建筑的文脉关系的影响决定了其环境价值的保持或是损失。新建筑在形式上延续了老建筑的语汇,工业遗产周边的新建筑风格应体现工业建筑特色,使整个地区具有可识别性和历史文脉传承性,形成有工厂特色的城市形象。例如重庆新天地项目外观采用了工业厂房的形式和符号,尖山墙、青砖瓦、灰白门窗洞隐喻化龙桥曾经是重要的工业区。矶崎新在美国COSI科学与工业中心更新中,运用新老轴线重新组织的手法延续了老建筑的文脉特征。新建筑主题就是一条交通轴和功能房间,长度是老建筑的三倍,但由于与老建筑等高、立面简洁现代,很好地充当了老工业建筑的背景。新建筑应该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不应拘束在过去的旧形式中,应充分运用新型材料、技术进行文脉的延续。新旧建筑关系不限于形式上的相似,而应把是否构成空间整体和文化延续感的建筑环境作为标准。

(四)工业遗产保护促进城市文脉复兴

在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凸显城市历史文化要素,张扬城市个性,已成为确立城市竞争优势的特殊手段。单霁翔曾指出:“一座城市在其发展建设过程中,如能注重自身的文化内涵,重视自身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弘扬,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就能成功建设一座未来的理想城市。”根据英国一项名为“文化对英国城市复兴的贡献:证据调查”的政府报告显示,文化在城市复兴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该报告通过相关的城市复兴案例证实:文化在物质、经济和社会环境方面都能够产生良好的效益,促使城市复兴得以执行。如今,城市文脉延续已经成为城市复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和核心。将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结合会对城市形态产生深刻的影响。保护工业遗产的目的是纪念和保护历史,从而保护城市文脉。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紧密相关,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催生新的文化产业,可实现以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为特点的文化经济繁荣点。因此,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不是局部而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文化新增长点。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工业历史地段与工业遗产的适宜性再利用以及城市特色的营造,使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

五、结语

《北京》强调:“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之魂。”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是文脉延续的重要手段,而文脉是引领工业建筑遗产更新的精神。工业遗产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现代城市精神生活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工业建筑遗产反映着城市的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是今天可能触摸到的尚未消逝的历史真实。由此应该把工业遗产看作是城市生命历程中不可中断的链接,这种链接使今天的生活与历史、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城市人群的感情有了物质的依托。这些关于工业遗产及利用这些遗产所形成的环境品质和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本,作为其表现核心,无疑是文脉的传承及发展。工业遗产是一个城市的记忆,也是一种复杂的构成。保护工业遗产不仅是保护城市特色个性的需要,也是延续城市文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ELLEN J.QUINN. Energizing Utility Brownfield[D].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2]ALFREY J.PUTNAM T.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Managing Resources and Uses[M]. London: Routledge,1992.

[3]赵彦杰.景观绿化空间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5.

[4]ELIZABETH VINES. Streetwise Asia: A Practi-cal Guide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of Heritage Cities and Towns in Asia[M].UNESCO. Bangkok,Thailand,2005: 38.

[5]王晓静,王润生. 旧工业建筑遗产的特点和保护价值分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1(4):65-68.

[6]李先逵,许东风. 工业遗产价值取向的评析[J].工业建筑,2011(10):37-40.

[7]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8]张松.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与国内法规选编[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第3篇:建筑遗产范文

关键词:环境设计;再生设计;工业建筑;遗产;置换

工业化时代遗留下来的物质载体(即工业建筑遗产)是一个城市空间中最具有异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工业方式及其物质载体往往影响了几代人并形成了社会共同的历史记忆。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能够带来一个城市活力的重新焕发,能够建立起个性化的城市环境,因此,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再生利用就成了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近乎必然的选择。如果将城市设计比喻为在白纸上作画,那么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等同于已经存在的一个画面上进行全新的创作,它的创造已经存在了既有的空间环境。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关键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留工业建筑自身优势,将潜在生态位转化为新的现实生态位,并与当今国际社会倡导的低成本、低技术、低能耗、低污染、资源合理利用的生态设计原则相契合。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只有充分利用旧建筑依然存在的生命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将城市文脉延续下去。

1 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原则与策略分析

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最终目标应当着眼于整体,处理好项目运行的定位,以及整体与新旧之间的可行性关系,综合确立起设计原则之后,借助多准则的决策思考,确保更为长久的建筑寿命。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中,工业建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相对现有建筑环境来说的特殊建筑造型,以及旧有建筑的内外环境质量在控制上的难度,使得旧有的工业建筑有着十分复杂的独特性,造成针对旧有建筑的改造及再利用产生彼此各异的形式表现。因此,必须建立起相应原则以便于设计师遵守,将整个的再生设计流程纳入到一个更加理性规范的轨道之中,避免盲目性及主观随意性。当然,大的原则之下还可以衍生出更为细致的准则,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策略为:

(1)结合建筑物类型,综合考虑区位及旧有规模量体裁衣,运行外部发展环境,结合不同的需求,做出合理的设计构想。

(2)重视环境与建筑物之间的整合,综合各个设计目标。在功能置换层面上,要重视建筑改造的生态观念,为旧有建筑注入全新的功能,寻求适合建筑本身的独特机制,充分借助工业建筑空间的灵活性,以及设施的改造利用,尽量保留原工厂的体量,在此前提下置换出一个新的空间环境,促成一个完美设计的实现。在环境属性层面上,应尽可能地降低建筑改造可能对未来环境的负面影响,设计时充分考虑统筹建筑物的形体、朝向等诸多因素,降低建筑能耗,综合治理周边环境资源,营造一个全新的健康生态环境。

(3)本体改造。在结构方面,首先要对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一些必要的加固及维修,满足对建筑新功能的需要,然后对建筑物加建全新的结构,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减少可能造成的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在空间方面,应该充分结合工业建筑固有的空间高大、采光面多的优势,同时考虑建筑物的改造方向再设计合理的生态空间。在建筑表皮,面对不同的建筑物意味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些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物应该更加重视外部墙体部位的修复及保留,而对于一般旧建筑,考虑到使用年限过长,外形已经出现较大破损,可以考虑对它的立面进行再设计。

2 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借鉴及经验启示

上海地区被公认为中国工业的发源地,具有支撑工业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自1843年以来,外国资本纷纷进入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各类工厂开始建立成长起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上海正式对外开放,开始逐步成长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长期的工业发展历史,自然也为上海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工业建筑遗产,今天的上海地区已经对相关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了成功的改造再利用,其中尤为著名的是位于沙泾路上的原名工部宰牲场的老场坊。1933年建成的这一屠宰场被称为远东地区最大的屠宰场,21世纪初该屠宰场逐步走向废弃,2005年此建筑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次年逐步开展对这一历史建筑的修缮工程。整个工程预算投资八千万元,建成后更名为“1933老场坊”。修缮工程充分考虑了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从保护角度出发主导整个工程修复,竭力使其能够兼具现展需要,同时又具有本身所固有的建筑文化价值。当年末,整个修缮工程大部分完工,1933老场坊作为一个时尚创意中心成功举办了多场的展示交流及活动,成为一个集各种文化因素于一体的社区。非但如此,该建筑在提升周边环境并展现建筑文化底蕴层面,同样表现出相当大的影响力。

1933老场坊修缮工程的成功引起人们对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巨大关注,该建筑改造与当地的另一个1930鑫鑫创意园一起成了地标性建筑,融入了一个地区的集体记忆之中。上海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经验对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生设计起到很大的借鉴和启示。不同的工业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类型风格及改造定位,应当分别对待不同建筑设计的再生策略,从而实现建筑本体的高效性能,真正展现出建筑本体的有机价值。依据现有定位,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策略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1)以历史文化意义为导向的再生设计。此类导向下的再生设计非常重视建筑本体所具有的特色,保存其本身所具有的建筑风格、时间特征、历史属性等,其设计对象一般是某些具有特定的风格样式及建筑材料等。对于这一类的建筑物,应当重视考虑它的保护性开发和改造再利用,此类一个比较成功的设计案例是法国巴黎郊外的巧克力工厂,厂区内部的许多建筑物已经被政府承认为历史遗产,厂区内的一处磨房更是世界第一座完全铸铁构成的工业建筑,可以说其本身所具有的建筑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因此,在对此建筑的立面处理中,设计师依据改造之后的建筑功能进行处理,集中在加固维修及清洁层面,以避免不必要的干预。在这一案例中,设计师关注的还包括建筑整个空间的舒适程度及节能性能,同时空间还要确保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如将地下室设计成为音乐厅,而地下走廊则可以继续承担连接功能厅的通道,糖果车间改造成为多功能餐厅,原来的教堂改造为展览厅,注意改造中要认真考虑对教堂一些细节的关注与保留。

(2)以遵从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再生设计。针对建筑本身具有的区位优势,以及具有的结构潜力及开发价值的建筑物,充分强调建筑特色,转换建筑的固有功能,可以建设微电影院及超市商场等营利性场所,突出建筑物的经济价值。也就是说在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中,应该遵从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核心思想,遵从历史遗迹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理念,挖掘出建筑本身具有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此类一个比较成功的设计案例是维也纳的煤气塔改建项目,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极大的荣誉,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地区被政府列入了新的开发地带,在对煤气塔进行改造中发现完全改造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煤气塔改造最后的设计方案选择了经济利益为导向,考虑了建筑物原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尽量减少改造工程可能带给建筑本身的影响,地下两层将其改造成为停车场,地面一层位置为沿街商店,中层为中庭,四层往上是改造后的住宅,赋予了这一建筑物良好的采光性能。这种巧妙的设计,在兼顾建筑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又极大的延伸了它的经济价值。

(3)以满足现实需求为导向的再生设计。建筑归根到底是为人设计的工程,毕竟不能完全从建筑艺术或时尚流行角度出发,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还是要满足社会层面的现实需要,因此,改造重生建筑,从生态环保、节能角度出发,遵从现实需求的再生设计理念,将工业建筑遗产转换为居住、办公空间,或将其改造成为公寓、工作室、快捷酒店等具有相当大的社会意义。

3 结语

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设计是维系城市发展文脉的重要举措,将工业建筑遗产从新定位,再生设计出更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建筑、新空间,赋予旧工业建筑新的生命,这些对现存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再生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再生设计理念更加需要强调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面临权衡建筑环境利弊和改造手法上,本文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并对设计师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发生和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肯尼思・鲍威尔(英).旧建筑改建和重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建筑遗产范文

【关键词】建筑遗产;历史文化;城市名片;资源整合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和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也已经成为了新的营销对象。当我们用城市世纪来表达一个时代的时候,城市事实上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载体。城市品牌的概念源于美国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凯文·凯勒(Kevin Lain Keller)教授所著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他将城市品牌定义为: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比如城市也可以成为品牌。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诗中描绘的则是有着自然优势和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武汉。

然而武汉的城市品牌已经不只是简单的递出一张城市名片,武汉也不只是诗中所提到的黄鹤楼所能代表的。武汉的众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还有待深层的挖掘和利用。

一、武汉市建筑遗产概况

武汉市建筑遗产资源丰富,既有远近闻名的黄鹤楼、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长江大桥、蕴育“知音传说”的古琴台,也有较为集中分布在江边、知名度较低的江滩租界建筑群。本文主要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研究位于洞庭街、鄱阳街、黎黄陂路等处历史优秀建筑。

二、武汉市建筑遗产利用状况

通过对武汉市一级历史优秀保护建筑的逐个走访调查,将这些建筑现在的用途主要分为三大类: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下面结合调查小组实地调查的结果,在各个类别中分别举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1.现在用于政府机构的有著名的原美国领事馆,现在改作武汉市人事局,调查小组前往该历史建筑时碰巧遇上一场招聘会,不难看出建筑维护、使用状况较好,基本上完全保留了该建筑原本的风格特色。建筑大门前的石牌较为详细地说明了建筑原本的用途,也记录了这栋建筑分别在1998年和2008年成为武汉市和湖北省的文物保护单位,可见政府对其重视程度。

2.用于企(事)业单位的历史建筑占了所有历史建筑的大部分,多为银行、图书馆、饭店和商场等。这类建筑较多分布于沿江大道或江汉路等武汉中心繁华地段,结合武汉市夜间景观灯的设计和建筑本身在装饰上的需要,大多进行了外部装饰和改造,总体上说建筑的维护比较到位、并未改变建筑本身的风格,在夜晚,景观灯的装饰使建筑更添了几分西式色彩。但这些建筑现在的使用者大多是有营利需求的,又是从事服务行业,难免对内部进行整修、改造以体现出现代、豪华的环境。另外,历史建筑私用之后不利于市民参观并对其有进一步了解,领会其历史意义。

3.还有一部分目前作为居民住宅,除了建筑上的两块大理石牌说明建筑之前的用途之外,很少得到类似于前两类的维护。其中一些作为单位集中住宅或者部队家属住宅的状况稍好,有一些是居民零散地居住、房屋使用权几度转手,这样的建筑往往从外观上看甚至达不到武汉城区的居民楼平均水平。例如位于洞庭街91-97号的建筑遗产,在民国时期曾作为舞厅使用,现在状况破败不堪,楼梯间布满蜘蛛网,楼前电线杂乱,只有几户居民居住。

还有一些类似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詹天佑纪念馆的建筑,未归到任何一类。这类建筑一方面是名人故居、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直接保持原状进行简单修缮直接作为纪念馆,既有教育意义也有旅游价值。

前往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实地调研时适逢周一,纪念馆闭馆,依然有很多游客在纪念馆门前拍照留恋,欣赏故居楼前的花草和其它。纪念馆位于沿江大道的繁华地段,靠近武汉港,从外观上看虽然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却毫无破败之感。

三、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及利用意识薄弱

对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部门对于建筑遗产保护及挖掘利用的意识较弱。目前武汉市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规定,例如《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大多制定于2003年至2004年,距今已经将近10年。可见近年来,武汉市政府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利用是不够重视的。另外,对于现存规定的执行力度也比较灵活,一部分原因是标准量化难度较高,更多的是因为基层部门事务繁杂,一旦重视程度不够,很容易造成管理的疏忽。

另一方面,普通市民对于江滩租界建筑群这类知名度不高的建筑遗产了解程度非常有限,若不是因为这些建筑的设计风格与大部分建筑不同,可能很少有人会关注,更谈不上保护意识。这会导致时有发生的无意识的破坏行为,或当有其他人对建筑进行破坏时很少有人会主动制止。

(二)建筑遗产管理不统一

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各个部门之间的不协调或沟通不畅就会导致很多问题。其一,历史建筑在保护方面非常随机,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办事方法,这会为建筑的实际使用者带来很大的困惑,不了解建筑的所有者、管理者究竟是谁,不仅出现问题会遇到踢皮球的现象,就连日常的维护都得不到保证。其二,建筑遗产价值的挖掘、利用无序,实际调查发现,武汉市历史建筑为文化保护办公室进行保护、开发,而历史建筑的一些称号又要到旅游局进行申请。再者文化保护办公室与旅游局相关规章制度不一样,在两套制度下运行也会造成历史建筑保护、开发和利用存在困难。其三,管理上的不统一还会造成民众在了解武汉市历史建筑时由于信息量过大,过于混乱而产生抵触心理,也会使历史建筑状况的信息过分重复、差异增大,增加相关部门管理难度。

(三)缺少维护、违规改造

实地调查发现,武汉市大部分历史建筑保护情况较好,然而一部分作为居民建筑使用的历史建筑十分破败,楼梯间布满蜘蛛网,楼前电线杂乱,看不出维护的痕迹。历史建筑得不到日常维护,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金的缺乏。有限的资金只能用于主要的历史建筑,因此很多建筑只能被忽略。

另一方面,很多用于商业用途的建筑存在违规改造的现象。不少文物保护单位意识淡薄,对历史建筑或者历史建筑周边环境不经批准进行改造,随意施工,对历史建筑造成了破坏。

(四)对建筑遗产的宣传不到位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不难发现,“宣传”在城市形象塑造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武汉本地人,或是接受调查的外地人,对于武汉文化、著名建筑物的了解大部分都来自于亲友的介绍,少部分来自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城市文化宣传。可见,在建筑遗产的宣传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地理位置表示方面也做的不够到位,例如詹天佑纪念馆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原样保留下来的詹天佑故居,几乎得不到任何宣传,纪念馆在居民区里并不显眼,但在附近的路口没有一个指示牌指出詹天佑纪念馆究竟在何处。

(五)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武汉市关于历史建筑的大部分规定都出台于2003至2004年,其中2003年2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是武汉市目前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出台的最为详细的规定,可见在历史遗产挖掘、保护方面的立法还有缺陷,并且在近十年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

四、关于武汉市建筑遗产挖掘利用的建议

(一)增强市民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意识

在现实情况中,对历史建筑的破坏往往并不是人们有意为之,更多的是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意间产生的破坏,只要市民的保护意识增强了,这类情况就会相应减少。一方面,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积极宣传本市历史建筑,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移动互联网等方式,迎合现代人不断更新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开展文化保护的相关讲座、沙龙等宣传活动,让更多人身临其境,感受建筑遗产的魅力,唤醒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对建筑遗产进行统一管理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武汉市历史建筑遗产虽然整体分散,局部集中,但还是显得管理分散,不能有效集中资源。进行深层次的资源整合、归类,进行合理的开发宣传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江滩租界建筑群中就可以将西方列强的殖民建筑与民国时期的社交建筑分为不同主题的建筑群,前者可以警示后人,后者则可以让民众了解民国时期人民生活状态。成立一个较为权威的部门,或者管理委员会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促进各个有关部门之间更好的沟通,在宣传上结合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建筑之间形成一种联系,让前来参观的游客感受到一个整体的氛围、而不是独立的景点。

(三)适度开发临街历史建筑

在并不十分必要的情况下,历史建筑通常不会移动,因此,对历史建筑周边的普通建筑、街道进行改造或者适当的商业开发使得整个街区的风格相对一致,也是挖掘历史建筑价值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商业开发的方面,“度”的掌握是十分关键的。在一些历史建筑开发的失败案例中,历史建筑被大幅度改造,完全失去了其特色。因此,对于建筑遗产的开发,应该尽量避免进行结构性改造,在外观方面也应保持其原有特色。我们同时可以将历史建筑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譬如在临街历史建筑开一些老字号或者拥有本地特色的小店。

(四)积极申报文化遗产项目

积极申报文化遗产项目不仅可以使历史建筑的知名度升高,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历史建筑保护的一大难点——资金困难。武汉市历史建筑遗产丰富,但是同时也使得文化保护资金困难,实际调查发现历史建筑的日常维护费用多是以前留下的余款,历史建筑管理者在保护,宣传方面力不从心。积极申报文化遗产项目还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扩大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申报文化遗产项目之后,不仅可以对已申报建筑进行更好的维护,也可以使相关部门有更多精力去积极挖掘那些尚未列入历史文化建筑但是有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

(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行力度

历史建筑的挖掘、保护、开发工程庞大、资金需求量大,长远来看,收益也较高。因此不能仅依靠民众、政府部门的自觉和责任心,法律法规的建设也同样重要。完善的法律体系彰显出政府对历史建筑的重视程度,也是各个团体、个人行为的标准、底线。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依法行政的根本,然而在现有规定的基础上,执行力度也需要加强。要形成独立的监管部门,制定合理的执行标准,虽然这样做有一定的难度也需要一定时间,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已经是不能继续被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伟明.长沙市历史建筑旅游保护与开发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1):115-117

[2]李岩.关于齐齐哈尔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理论观察,2010(6):77-78

[3]张树枫,魏书训.关于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策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3):5-8

[4]王春晖,董舫.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以长春皇宫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0(20):56-57

[5]杨杞.美国的历史建筑物保护与再使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12):204-205

第5篇:建筑遗产范文

关键词:乡土建筑遗产;景观特色;遗产保护;景观价值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辽宁省大连地区瓦房店、普兰店一带古称复州,复州古城位于瓦房店市中部的复州城镇,是辽南地区的一座历史文化重镇。为了更好的保护、继承和发扬辽南地区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其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省建设厅、文化厅在2007年6月把复州城镇列为了辽宁省历史文化名镇的行列中来。

1 复州城乡土建筑的特色

1.1 复州城沿革及历史地位

具有悠久历史的瓦房店这座城市,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相传,清朝康熙年间,王姓、曲姓、金姓和栾姓在这里开设客店,其中曲姓开的客店是瓦房,被称为瓦房店,而且一直延续至今。从瓦房店走进历史文脉横亘古今的复州城,这里有着建于唐代的名刹永丰寺、辽代的永丰塔、清道光年间的横山书院等等的名胜古迹。

1.2 复州城的空间布局

作为历史文化名镇的复州城,它的功能结构、社会经济文化和悠久的自然历史都能够体现出城镇的空间特色。历史上的复州古城只有三个城门,每个城门上都设有城楼,城区内只有一条贯通南北的道路,说明复州古城的城市形态呈验证的单一轴线对称,并且东西两侧城区内的道路网也呈十字交错式分布,显示出规整的城市空间结构。(图1)如今的复州城,一个圆形的转盘广场成为了复州城的中心点,道路网则成放射状分布,沿街的建筑物大都属于多层结构,依旧保持着一个优美的天际线景观。

图1 复州城历史全貌(藏于复州城文化馆)

2 复州城乡土建筑的景观特色

2.1 复州城乡土建筑的景观特色

一、历史文化是最能塑造当地景观特色的重要元素。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复州古城从西汉时期建立县治至解放初期,一直是州、县所在地,是原复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这样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环境是构成复州城乡土特色的关键要素,只有把握好这样有历史的东西才会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这个古城的风格极其真正的历史价值。

二、保持古镇传统的天际线,是形成其景观特色的必要条件。

天际线保持得越完整,则该地区的景观特色就越鲜明。在距离原则上,该历史地段内的新建筑较少,绝大多数仍是过去遗留下来的旧建筑,而且基本没有改动;在高度原则上,该地区的新建筑高度控制在了古建筑的基本高度以下或持平,对天际线的影响很小;在体量、尺度原则上,该地区的新建筑的基本功能都是以居住为主,没有大体量、大尺度的建筑在内。

三、道路格局是展现当地景观的特色要素。

随着历史的发展,城市的不断变迁,复州古城的道路格局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突破了历史古城墙的束缚,道路网也变得愈来愈发散,但是主城区内部的道路网却依稀可见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贯通南北的主轴线仍在存在,主要商业街则成“十”字型分布,分别于各个历史地段相连接,并且形成了一条特色的景观带。

2.2 复州城乡土建筑遗产的景观价值

乡土景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居住环境的演变,已经逐渐摆脱了物质条件的束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复州古城,它的景观价值更是不言而喻。它不仅对提升景观中的自然价值有所裨益,而且也有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更加能够传承这里的历史文化精髓。为复州古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文化得以延续下去。

2.3 复州城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现状

拥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复州城城墙,在 “”即将结束之前被宣布要拆除,这座有着重要历史文物价值的古城墙就要面临着亡,即便事后及时的将古城墙列入到了文物保护范围,但是留给我们的只剩一个残缺不全的东城门和一段没有全拆光的东城墙了。

再来看看这座始建于唐朝的永丰寺,如今的永丰寺是1993年由当地政府兴资在原废墟遗址上重建的。进入寺院,会明显感觉这个寺院规模不大,布局也没有那样规矩、对称,而且殿、堂、院、舍不是很齐全,不够高大宽宏,重建的人工雕琢的味道还是有些过于浓厚。而且佛像数量不多,人物不全,雕塑不精。寺内的永丰塔始建于辽代,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塔高27米,分塔座、塔身、塔顶三个部分,其第一层塔身每面各有一个佛龛,龛高约2米,宽1米,进深0.4米。虽然周边的环境杂草丛生,略显颓败,但是永丰塔还是比较完整的,塔座周边修建了一个基座,可供人们在近处观看。

而同样作为历史名胜的横山书院则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利用正红旗顾将军的府邸,以复州城附近山脉——横山而命名的。它是大连地区最早的书院之一,也是至今大连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和古建筑群。占地面积2516平方米,属于硬山式两进院落清式建筑,坐北朝南,门前有照壁一面,门外东、西各置石狮一尊,门廊两侧各有房一间,门房两侧又有东、西耳屋各3间。一进院为授课之所,院内正中有讲堂五楹,硬山式建筑,中央立有孔夫子塑像,正房展室中有一个复州老城的模型,以及复州城老照片的展览;东、西厢房各8间,前后均有门。二进院为师生食宿之处,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8间,正房展室中则是反映复州城文化建设的字画等,院落中有垂柳树,上面悬挂着一座古铁钟。清咸丰年间,增建后厅11间,后院东、西厢各6间。

3 景观化保护

景观作为一种自然形态,或者说一种环境艺术,它对这种地域形态也有其独特的表现,才能更好的展现其空间艺术和美感。[1]我们应该坚持以“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为战略思想的保护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乡土建筑遗产的发展。

一、特色景观带:结合城镇空间景观整治和功能布局安排,分段打造各具特色的路径景观带。通过连接历史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节点和绿地植物等自然景观节点,打造出复合型的带状景观空间。

二、形成以古城门入口、标志性建筑群为主的特色景观节点:

(1)古城门入口景观节点:结合历史复州古城历史文化特征,以绿化栽植、雕塑等多种形式形成鲜明的入口空间,展示城镇形象。

(2)标志性建筑群景观节点:结合古城门地段、历史古迹等重要节点,通过设置铭牌、景观小品等形式来体现其历史内涵,塑造不同主题的人文空间。

三、特色景观廊道:合理控制沿街建筑的体量、色彩,利用环境小品,协调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突出历史文脉的特色。

4 结语

乡土建筑景观作为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色,是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积淀。在乡土建筑景观的保护中,人始终是最核心的要素,并且最终是要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来实现,要有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参与到其中才能完成。它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于我们以后的研究和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第6篇:建筑遗产范文

【关键词】历史建筑遗产;改扩建;“新老”建筑;连接体

1.研究内容和对象

历史建筑遗产再利用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维持历史建筑遗产保存状态,局部进行修缮、加固。另一种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历史建筑遗产的环境,功能,形式,空间等进行改建或扩建。在本文中,历史建筑遗产的改扩建指的是在原有建筑遗产的基础上或与原有建筑关系密切的空间范围内,对原有建筑功能进行补充或扩展而形成新的建筑单体的改造过程。

历史建筑遗产改扩建中“新老”建筑有四种连接方式,即新老”建筑分离,“新老”建筑相连,“新老”建筑交叉,“新”建筑包含于“老”建筑内。由这四种连接方式的存在,决定了“新老”建筑之间的连接空间的类型分为外部开放空间连接,连接体连接,新旧建筑交叉连接,包含式连接四种。而在本文中主要的研究对象便是“新老”建筑之间的实体连接空间。

2.研究意义

在历史建筑改扩建的过程中,人们关注更多的是新建筑,引入的新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建筑风格等现代建筑语言,以及在历史建筑遗产中由于新元素的注入,如何协调整合二者之间的关系,方能不显得突兀,使二者和谐共生的问题。而很少关注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遗产之间的连接空间,本文通过对新老建筑之间连接体的类型、功能、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探寻建筑遗产再利用中新旧元素的和谐共生关系,延续建筑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适应现代建筑的要求,使二者成为有机统一彼此互利的整体。

3.建筑遗产再利用中“新老”建筑连接体的功能

3.1 引导性空间

“新老”建筑之间的连接体往往位于新建筑与建筑遗产之间,最常见的便是将连接体用作引导性空间。在水平方向上,连接体可作为廊道通过空间,水平方向上连接“新老”建筑,引导水平方向的人流。在垂直方向上,在连接体内设置楼梯、电梯等垂直方向上的交通体,同时连接上下空间,引导垂直方向上的人流。而往往,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交通功能共存于连接体内。同时,通过一定的形体和立面的处理手法,例如凹凸变化,材质区分等,使连接体具有独特性,也可作为建筑遗产再利用中“新老”建筑的入口空间。

3.2 公共休息空间

由于连接体的位置的特殊性,新旧元素在这里转变,在这里最容易发生各种活动,最容易成为人们聚集的场所,因此,连接体还可以作为公共休息交流的空间,例如中庭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休息的同时,还可以感受新旧元素之间的对比与融合,感受时空历史的变迁,文化的交融。

4.建筑遗产再利用中“新老”建筑连接体的设计手法

4.1 文化元素表达

连接体是“新老”建筑的中介空间,也是新旧元素相互转化的空间。因此,在这个空间中需要用某种文化元素来表达现代与历史文化的信息。建筑遗产的再利用以保护为首要因素,以建筑遗产为服务对象。因此,从建筑遗产的文化背景,形式,材料,空间,结构,装饰等方面抽取相关的文化元素,用现代的建筑语言重新加以解读,在连接体的空间中表达出来,这样将新旧元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时空的转化更加平和,自然。例如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扩建项目中,连接“新老”建筑的是一个通透的玻璃连廊,玻璃之间由钢材质的竖向条状构件连接支撑,而此构件便是抽取自东大寺的木结构梁、柱等元素,并用现代的钢材质加以表达,在现代元素中体现着历史的身影。

4.2 交通流线

“新老”建筑之间的连接体由于位置的特殊性,其一个重要功能便是引导性的交通空间。在这样一个中间过渡区域内,根据需要设置水平方向或者垂直方向的交通体,合理引导组织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人流,使建筑空间流畅有序。

5. 乔斯林艺术博物馆扩建

5.1 概况

1931年乔斯林艺术博物馆落成于美国奥马哈市,它是一座以艺术和音乐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中心,是美国新建筑艺术风格的典型实例之一。整个建筑采用产自乔治亚州爱多瓦夫鲁里的罕有大理石,建筑形体简洁规整,厚重而又不失美观,透漏出深深的文化感。博物馆内部空间采用中轴对称式的布局。进入博物馆,一条主轴线将门厅、具有顶部采光设计的喷泉庭院和一个拥有1200个座位的音乐厅依次连接起来,整个内部空间张合有序,尺度适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城市不断发展,博物馆的空间和相关配套设施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扩建的需求也就成为必然。1992年6月,诺曼・福斯特应约对博物馆进行了扩建设计,在原有博物馆的北侧修建了一座面积约4600平方米的新建筑,用作展览、收集和管理之用,同时对原有建筑进行修复和翻新。新建建筑延续了原有建筑简洁大方的建筑风格,其外墙部分同样采用了60多年前原建筑所采用的同一采石场的大理石。建筑外形方正规整,在色彩,质感,比例,尺度上均与原有博物馆建筑保持一致。

5.1.1 入口空间

在博物馆原有的场地设计中,主入口处未设计停车场,只有人行入口,而将停车场设置在辅助入口处。因此人们更多的选择在停车场停车之后,从辅助入口直接进入博物馆,这便造成了博物馆主入口的使用率降低。在福斯特新的扩建设计中,将新老建筑之间的连接体底层架空,作为博物馆的出入口,并在主入口处设置停车场,打开博物馆前的入口大道,重新将人流吸引到主入口空间,解决了原主入口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5.1.2 共享空间

在新的扩建设计中,连接新老建筑的玻璃大厅空间除了底层架空,用作入口空间之外,作为二者之间的公共空间,还被用作新的餐厅和接待区。厚重的石材与轻盈的玻璃界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冲击,同时透漏出的是历史与文化的演变与发展。顶部通透的玻璃顶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引入室内的光线映射在两侧干净的实质墙面上,随着时间的变化,光影也随之变化,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东西两侧落地玻璃界面将室外的场景引入室内,无形之中使空间放大,使人们在这里休息的同时,感受到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深厚的历史文化感。

总结

历史建筑遗产改扩建中新旧建筑之间的连接体,是现代与传统对比最强烈的区域,最容易给人带来别样的空间感受,从建筑遗产存在的历史文化背景,形式,材料,空间中提取某种元素,用新的现代建筑语言重新诠释,便是新老建筑连接空间的存在根本。同时,它还具有时间与空间上的双重含义,不仅是新老建筑间的实体连接,也是现代与历史的连接,在这里可以体验不同时代所带来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双重感受,体验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

参考文献:

[1] 肯尼斯・鲍威尔著.于馨,杨智敏,司洋译.旧建筑改建与重建(Architecture Reborn: The Convers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Old Buildings)[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 周卫著.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新旧空间关联理论及模式研究[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王峰.当今建筑空间改造中“新旧”共生设计理念研究 [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第7篇:建筑遗产范文

【关键词】低碳;砖建筑遗产;适应性再利用;原真性

建筑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已经有将近30多年的发展,目前日益成为引起人们关注的学科,它的意义已在不再是原初的追求功利化的目的,而逐步转向关注人类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的见证的留存与保护。与此同时,砖建筑遗产作为一种体现了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新旧建筑交融的独特的建筑形式,值得对其的保护与再利用做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即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为主旨,在中国建筑遗产的三个保护层级(限制性保护、再利用保护、发展性保护)基础上探讨影响再利用的因素以及相关低碳策略。

1 影响砖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因素

1.1 砖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留存

任何建筑的建造和发展都不是绝对孤立的进行着得,建筑遗产由是如此,一定是与相关文化相互影响和双向建构的过程。砖建筑遗产在其建成之前、之中和之后都有着影响与被影响的印记,这也正是历史阶段的见证。但这些印记不仅仅局限于表现在砖建筑遗产的主体上,往往是由与之相关的周边环境要素整体构成氛围提供历史文化信息的。因此对于砖建筑一场周边环境的留存就是影响砖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重要因素,相反,若只是单纯的主体砖建筑,忽略其形成过程和周边环境信息,将有可能武断的切断历史关联线索造成历史与文化线索的损失。

要保护砖建筑遗产的原真性应从建筑所依托的场所环境出发,也就是说建筑遗产周边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存在性环境都应得到评估,来决定是否留存。砖建筑遗产不仅仅是历史上或城市物理空间上的一个点,它还可以传达经济、文化、时代空间等多方面的信息传递。由于近代中国社会受西方多方影响,砖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西方建造技术和价值理念不同,建筑空间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不同的变化,或扩大或缩小,这类相关的空间里有也应得到考量和保留。总之,对砖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应同时结合场所环境的留存而展开。

1.2 原有材料和实体的留存

砖建筑遗产的本身的砖结构和材料作为历史和文化信息承载的物质实体,其留存的方式将最大程度影响建筑遗产效果的因素。砖建筑遗产中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手工化,是一种密集型劳动的建筑方式。这种建筑方式对比现代工业化或产业化的建筑方式来说,都是真实而细腻的,不带虚饰成分的技术和工艺的充分展现。从这个角度看,砖建筑遗产崇尚谦逊、质朴的营造观,更以事实的方式给现代传达时代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特征。

砖建筑遗产由于其自身材料构成的特殊性,不仅仅在其自身建造和设计过程中包含时代信息,同时记录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经历的历史信息。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砖建筑本身将留下许多印记,这些印记不应被填补或掩盖,而应同建筑主体材料一同被保留和尊重,只有当这一个个印记逐一保留和记录才有可能组成整个完整的历史。同时,对原有材料和主题的重视和保留,不仅能延续历史建筑岁月文化的信息, 而且能提升新建筑的价值,使其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延长砖建筑遗产的生命周期。

1.3 新技术和材料的运用

从1931年的雅典起,ICOMOS的各期会议章程建议中都重点提及了采用新的材料和技术用于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工作中。砖作为古老建筑材料的在脱离了传统的承重作用之后,结合新材料和技术产生了新的营造方式,于是在表现上也就有更多元的可能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新技术和材料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的技术日趋成熟,也为多数建筑遗产再利用项目所采用。

在砖建筑遗产中的保护和再利用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的优点:一是因为砖这种传统材料自身的生命周期有限,运用现代的结构技术和材料可以低成本的加固和维护原有建筑结构,以最小化介入方式作用于原有砖建筑结构,减小对原有建筑风貌的干扰。二是运用现代新技术便于施工和实施,同时也更为大多数项目的受众所接受,。三是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可以让现代作用于建筑遗产的部分与建筑原有部分明显地相区分,且易于识别的。这种尊重原有建筑独特工艺和特殊构造、保存其原有生产技术特色风貌的做法,是突出的体现了体现历史原真性的原则方式。四是从现代历史角度来看,砖建筑历史遗产不仅是过历史的重要点见证,它也同样是当下时代记录簿,现代作用于它的保护技术和手段也将作为一种信息的复写被记录进历史,因此采用现代的新材料、新技术是体现现展和记录当下历史进程的一种必然的方式。

2 低碳视角下适应性再利用的策略

2.1 价值评估与清理

对于一些具有极高的价值和保护的意义需要采用限制性保护措施的砖建筑遗产,大多部分适于采用这种方式最大程度保存原真性。因为这种保护策略的有点是能耗较小,不对原有建筑做多的改变,目的往往不在于经济效益,更多是社会影响和教育价值。因而在此过程中建筑主体部分因为清点和整理工作为主,对局部损坏严重部分或严重受威胁部分可用现代建筑技术做维护。但是这个建构工作并非这其中的主要部分,经济策略和管理策略应该是重点解决的问题,因为作为对社会其纪念或教育作用的这类保护的建筑遗产往往在后期运行是依赖与社会而进行的。这类历史保护单位需要有详细的关于历史价值建筑的评估来运做保存经费,才能全面到位避免饱受岁月摧残的历史建筑继续衰颓败坏。

2.2 功能转换

随着时代的变迁,砖建筑遗产的原有使用功能早已失去了在当代社会的意义,那么将全新的功能引入其中将是必然的需求,但是这种变化不应是革命性的,而应当是使用功能的渐变,即是通过发掘原有功能、空间尺度、结构类型以及承载力设计等的拓展潜力,找出与现代功能最大匹配度的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和功能的转换。用这种方式在实现向现代使用功能的转变的过程中又是对原有建筑主体和历史文化的一个注释。除了少数需要限制性保护的砖建筑遗产外,对其的保护和再利用都不应当是以博物馆方式成列式冷冻起来,建筑的服务主体是人,若只是简单的陈列和展示,不仅是对环境资源的浪费,人们也无法在没有任何体验的空间中清晰地获得对历史和文化的信息,也是对文化资源的浪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的风貌和主体的前提下,实现旧功能向新功能的渐变转化是一种现代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需求也是节约社会资源实现低碳发展的必然策略之一。

2.3 新旧并置

当进行发展性保护的砖建筑遗产项目时,当砖建筑遗产的就有建筑空间不能仅仅同过于新功能的匹配和转换来满足新的功能需求时,则可以考虑将原有建筑空间进行部分调整的可能性。以及结合周围环境创造新空间与原有建筑遗产向结合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延长建筑遗产的生命周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现代文化信息再原有建筑遗产上的复写,记录的则是当下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3 结语

中国的砖建筑遗产资源丰富,包含了大量的反应中国发展文化和进程信息,但是在当下保护和再利用工作仍然进行的十分有限。我们需要从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提升以及对国外前沿工作的总结学习来有效推进低碳生态地保护和再利用中国的砖建筑遗产,这也是保证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和造福后代的重大责任。

参考文献:

[1]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李雄飞.城市规划与古建筑保护.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第8篇:建筑遗产范文

关键词:工业遗产;建筑空间;重构;改造

凯文・林奇说过:“一个事物是新的,然后变旧过时,然后被废弃,只有到后来他们重生之际,才有了所谓的历史价值。”一幢平平淡淡毫不起眼的建筑,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磨砺,就会像老人一样充满故事和回忆。它见证了城市的发展,生活的变迁,是城市历史文化脉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的、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和审美的价值。几乎所有的城市规划学家都认为,一座城市,不能割裂历史的片段,而历史的片段要靠具体的物资和精神去连接。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了时代历史的载体,没有保留下每个时代的积淀,这个城市注定是单薄的、浮躁的。

1城市工业遗产

关于工业遗产的基本概念,有诸多理解方式。一般而言,学术界普遍认为《下塔吉尔》中对工业遗产的界定较为准确且完整地反映了工业遗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和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和教育。

工业遗产建筑的空间分为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内部空间的特点决定了其适宜改造的特性。因为大多数的工业建筑都是劳动力聚集或者设备集中进行批量生产的场所,所以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建筑内部空间较大,层高较高有采光良好的天窗和通风设施;在建筑结构方面因为空间的连贯性,采用了跨度大,分布均的结构,非常的持久和稳固。在工业遗产的改造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建筑内部的跨度大小来决定改造的方向,通常在室内空间跨度较小的情况下,适宜改造为商业空间、休闲空间,反之,多改造为展示空间、商业展览空间。

城市工业遗产是城市发展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蜗居在城市中心,是城市早期工业化的产物。虽然这些工业遗产已经繁华不再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们仍然具有诸多价值。第一,历史的价值。工业遗产是一个时代的鲜明记忆,是被时间忘却的幸存者,记录了城市变化发展的足迹,它的存在能够传递历史的信息,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第二,社会价值。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往往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了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在它承载了人们一种记忆中的生活方式。第三,审美的价值,很多工业遗产在建筑和工艺方面展现出所在时代的风貌和审美,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城市工业遗产改造现状

追溯到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对旧工业建筑的保护和改造,到20世纪80年代,关于工业遗产的空间改造理论已经趋于成熟,拥有大量的宝贵经验。里卡多・波菲尔改造的水泥厂办公楼就是工业建筑空间改造中的一个典范,将整个办公楼置身于厂区的植被中,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事务所”。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真正意义上有意识地改造工业遗产建筑的开端,但是发展的势头比较缓慢,且仅限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传统工业在近些年的迅速衰落,让很多工业建筑迅速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合肥在城市扩张和建设的过程中,也迁移拆除了很多工厂建筑,如合肥化工机械厂、动力机械厂、荣事达老厂房、叉车厂、轴承厂和锻压厂等。原厂旧址大都成为地产开发商争相进入的乐园。

现阶段我们和国外的差距还比较大,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人们对于城市工业遗产所具有的巨大价值认识存在缺失,导致在短时间内,许多工业建筑纷纷被拆除,还有很多正在闲置。在一些二、三线城市,人们根本没有保留这些旧工业建筑的意识,往往认为建筑的快速更迭才能看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殊不知被拆除的那些建筑,才是城市最宝贵的财富。第二,国内现有的工业遗产建筑改造,包含的范围比较小,大多数都是一些厂房和仓库。第三,改造的手法也略显单一,技术手段、处理方式和材料运用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城市工业遗产空间改造研究

建筑空间有内外之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内外的分界线似乎又不是那么清晰。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用有无屋顶来作为区分内外部空间的标志。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在《内外部空间的设计》中也使用这种方法来界定的。建筑的内部空间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功能)而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他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影响也最大。建筑外部空间主要借建筑体形而形成,与建筑内部空间形成互逆的关系。

3.1外部空间改造

城市工业遗产建筑置身于环境中,无形中周边环境就成为与它紧密相连的外部空间,这种联系表现为虚实关系。如果在规划和改造的过程中,忽略了个体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关系,那么空间环境的质量一定会大大降低,所以对于外部空间来说,即使是绿化、铺面处理也必须要认真对待而不可等闲视之。必须要在改造前对周围进行细致的考察和合理的规划。将工业遗产建筑区域外部空间和整个城市的空间关系、历史关系、生态关系处理得当。

重庆黄桷坪艺术街区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坡半岛,三面环江,交通便捷,曾经是重庆的重要工业基地,工厂中保存了大量的机械设备和零件。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里大多数曾经欣欣向荣的工厂已经废弃已久。街区两旁是密密麻麻的居民楼和交织的巷弄,还保持着20世纪的风貌。一直向南走就是艺术氛围浓厚的四川美术学院。很多艺术家和美院的学生都将一些废弃的仓库作为自己进行艺术创作的工作室,同时带动了周边工业建筑改造的风潮。

坦克库艺术中心被独具一格的涂鸦街串联在四川美术学院周边。它外部空间的改造,延续了一种历史文化,保留了周边废弃的工业元素。废旧的坦克放在艺术中心的尽头,红砖铺砌的建筑物,见证了这里历史记忆的延续,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原先存放坦克的两组并列的大仓库门口,有着玻璃和钢架组成的门廊,两种不同材质的对比组合,使古朴的红砖和精致的玻璃,十分符合周边的空间环境。坦克库外部空间的改造,带动了整个街区的发展,为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重庆的一张城市名片。

3.2内部空间改造

我们在改造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时,首先一定要尊重它的固有结构和造型美感,在原空间已有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改造后建筑的使用效率,达到美观性和实用性的统一。通过设计师充满灵感和创意的手法,将新旧建筑空间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在改造中就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原始空间。园区内几幢修建于清代的建筑,在保留建筑物原始肌理的情况下,对部分的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整修,对立面、屋顶和门窗进行修旧如旧的改造。园区内民国时期的建筑特色鲜明,富有张力,简洁朴实。所以在保留其原有建筑风貌和肌理的情况下,采用一种极简介入的方式,加入一些简洁的立面分割,使其功能更加完善。工业遗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分为局部改造和空间重构两种。

(1)局部改造。局部空间改造,是指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完善空间布局和形态的装饰,如门廊、坡道、楼梯、廊桥等等。这种局部重构的建筑改造方式,经常被设计师所采用,具有改造速度快、操作方便、适应性强、设计灵活多变的优势。局部增加和局部拆减是空间改造的两种常用手段。局部增加的改造方法,大部分的情况下不需要考虑建筑的结构性问题,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减少增加部分的质量,采用轻质的材料,如玻璃、合金,以减少建筑物整体结构的负荷。北京751艺术区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由脱硫罐改造的时尚回廊,由10个铁红色圆筒状金属构筑物加建而成。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室内共有11个展厅用于举办活动。一层是新建部分,两边分别为5个脱硫罐,新加部分和原设备罐融为一体,可以用作开放式办公室、会议室、休闲娱乐或举办小型活动的展览展示空间。旋转楼梯采用回旋式楼梯,和脱硫罐形成对应,有一种老工业的味道。建筑物一边延伸出的天台,由脱硫塔群延伸而出,用红砖搭砌而成,配以铁锈色的栏杆,整个设施浑然一体。局部拆减的改造方法,适用于空间不够连贯,希望通过拆除非结构性的梁板柱来达到空间贯通的目的。建筑进行局部拆减在保证建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还可以对结构部分进行重点加固。法国巴黎著名的奥赛博物馆,就是由原先一座废弃的车站改建而成。车站与博物馆在建筑空间要求上有一定的共性,都要求有高大宽敞的连贯空间。因此,在改造为博物馆的过程中,就将原来车站内部的一些隔断和部件拆除,满足展厅的使用功能要求。

(2)空间重构。空间重构,是指整个空间进行重新组织和再构建,对内部空间进行结拇性的改造,改造速度缓慢,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难度较大,但是往往会收获令人惊喜的效果。对整体空间的重构再设计方式,往往取决于建筑物自身属性。建筑物垂直空间高,面积小的,可以采用横向划分的方式,将内部空间合理隔断,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建筑物面积大但层高不够的空间,可以采用纵向划分的方式将大空间合理地围合成一个个小空间,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对于多个空间相连接的建筑,可以将它们通过一些小的建筑空间相连接,达到空间整合的效果。1)横向划分。横向划分是一种现在常用的重构空间的方式,常用于层高较高的旧工业建筑空间,用水平界面将空间切割成与地面平行的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和价值的转换率,营造出不同的空间形态。但是,在新增水平界面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原本建筑的空间高度和结构的稳固性,空间高度最好在六米以上,才能保证分割后的空间不至于显得过于压抑,以达到良好的改造效果。结构的稳固性是前期考察的重要内容,改造时新增的界面构件是否会对原有的建筑结构造成影响和损害,是否会给改造后的建筑带来安全隐患。最后,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在未进行分割的空间其通风设备和采光设备都是在一个空间内的整体考量,如果加入水平界面的切割,势必会对原有的采光和通风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改造之前应该做好相关的设计规划工作,以保证通风和采光的正常运转。2)纵向划分。纵向划分多用于多层的建筑空间改造,因为空间使用功能的需求,将原有的连贯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小空间。这种通过隔断来划分空间的灵活方式,应该注意原建筑的结构承载能力,是否能够满足新增隔断的重力。根据划分后空间的用途,有用于住宅和办公空间私密性好的完全隔断,还有用于教学与餐饮空间的局部隔断和用于展览的可灵活移动组合的隔断。西建筑科技大学华清校区就是对轧钢车间等体量巨大的厂房建筑室内空间进行横向或者纵向上的空间划分,运用加建夹层、设置灵活隔断等多种空间划分方法,使各个功能区域都获得良好的空间体验和采光体验。

4细节处理

空间改造和整合的过程除了整个内部和外部空间的协调统一,还包括各空间内的细节处理。

4.1立面处理

立面围合空间,立面的肌理、装饰、文字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是直接的,是整个建筑空间改造的重要方面。在改造的过程中,要根据立面本身以及所在空间的具体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一般有以下几种处理立面的方式:第一,维修保护。年代较为久远的墙体,对其进行保护性修复,尽量保持原来的风貌特色。若施工水准达不到标准将会影响原有建筑的风格,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第二,改造翻新。建筑立面在不能体现其改造后新功能和无法满足设计风格体现其审美价值时,在不影响建筑物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对建筑立面进行改造翻新。优点是新的材质和表现手法能带给人们新的视觉体验。但是有时候会削弱原本建筑整体风格特征。第三,新旧共存。这种立面的处理模式应用十分广泛也获得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很多旧的工业建筑,在保留原有建筑立面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建筑元素,如玻璃、合金、木材等,将原有空间和新增部分整合创新设计,创造出一个新旧共存,对比强烈的具有和谐美感的空间。置身于其中,既能够感受到历史文脉,也能够感受到现代文明。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设计师们偏爱这种设计方式的理由。

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在立面的处理上就采用了以上几种改造方式。外立面改造的时候大量运用了涂鸦的手法,通过元素的运用将创意园南北两个区域统一起来。在对OTC当代艺术中心的厂房进行改造的时候,对结构进行了加固,对原有的东西和改造过程中的痕迹进行了保留,形成了粗放多样的风格。展厅外墙基本保持原样,唯一的立面处理是沿南北两侧出挑的屋檐下支撑起金属框架并以镀锌的金属网覆盖,包裹着整个仓库。金属网与旧库房的岁月痕迹同时出现在库房上,感觉到新旧时代的强烈碰撞。

4.2工业元素利用

工业建筑的框架结构、生产线、零件、工业产品和生产标语等工业元素,用创意的手法重新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工业建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城市的发展,是延续历史记忆的最佳载体。高大的烟囱和水塔,热火朝天的标语口号,是那个时代独特的印记和象征。重新改造整合建筑空间的时候,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元素,可以丰富建筑语言,提高建筑品味。在重庆的坦克库艺术区,两排仓库的外立面写着当时生产生活的口号,还有艺术区高高耸立的工厂的烟囱,人们能够通过这些物质载体与过去的空间进行对话和思考。

4.3门窗处理

门窗的改造是细节改造的一个亮点,在保证采光、通风功能性完善的前提下,追求一些更加新颖的表现形式,来满足装饰方面的需求。旧工业建筑的门窗一般面积比较大,利于采光通风。可以根据改造后建筑空间的实用性需求进行合理调整,如新增、分割、组合或者材料替换。

第9篇:建筑遗产范文

    关键词:建筑遗产;土楼;环境价值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value of earth buildings was excavated in this essay, which including the Fengshui in choosing the site, the space characteristics within the building, the landscape around the building and the culture meaning ; by comparing examples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value estimate in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architecture heritages was emphasized .

    Key words:architecture heritages; earth buildings; environmental value

    1南靖土楼的类型与分布

    依照建筑形式,土楼基本可分为圆形土楼、方形土楼和府第式(又称五凤楼)土楼等,南靖土楼以圆、方形土楼最为着名。

    圆楼又称“圆寨”,从外观上看是一座封闭的圆形建筑,多为一环或者多环组成的同心圆楼;内部中间有天井,外环多为3~4 层,一般底层做厨房,第二层为谷仓,第三层以上住人,一二层通常不开窗,具有极好的防卫功能。南靖梅林镇坎下村的“怀远楼”,是一座建筑工艺精美,楼内外环境保护较好的双环圆土楼(见图1)。

    方楼又称“四角楼”,与圆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高大厚实的土墙、巨大出檐的瓦顶、对外封闭、对内开放、防卫功能强等特点。梅林镇璞山村方形的“和贵楼”是非常有特色的代表。(见图2)它的奇特之处在于整座土楼用200多根大杉木柱做木桩垫基,建于泥沼之上(见图3)。经受200多年的风雨,至今安然无恙,已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靖土楼不仅数量和类型多,且规模宏大,为闽南地区土楼最多最密的县份。最主要的土楼群有书洋镇上坂村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大坝土楼群、下坂土楼群、石桥土楼群和南欧土楼群;梅林镇的磷头土楼群和长教土楼群;奎洋镇的上洋土楼群等。其中最壮观的土楼群是书洋镇上坂村的田螺坑土楼群(见图4),由1座方土楼3座圆土楼和1座椭圆楼组成,整体布局巧夺天工。最集中的土楼群为书洋镇曲江村的河坑土楼群(见图5),在方圆3km2内,沿溪一旁呈长条状分布29座大型土楼。

    2南靖土楼的建造工艺及特色

    南靖土楼始建于13世纪50年代,历史悠久,其外墙为生土夯筑,内部构造为木结构。土楼建筑材料采用古老的生土建筑材料,加入河沙等配料,待其发酵成为熟土,以古老简单的大墙板和木夯为工具夯筑墙体,墙中放竹片或木条,为墙骨起拉力作用,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按照宋代《营造法式》之标准技术,夯土墙的高与厚之比为3:1~4:1,而南靖土楼墙高与厚之比大致为6:1~7:1。由此可见,土楼的夯土技术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同时土楼还利用其厚达1m的土墙体,在内部形成一个小气候带,既能保证冬暖夏凉,又能保持寨内的湿度。

    3土楼的环境价值认知

    3.1选址的风水格局

    土楼风水关于环境与土楼关系的理想模式是追求特定条件下生存的最佳方式,强调住宅与外在环境的协调关系,人与住宅及自然的协调关系,天地人合一,这就是风水理论的总纲与核心。“千尺为势,百尺为形”,虽然,土楼村落整体的风水主要是由一座座土楼组群来实现的,但村址的选择多依风水学说选址建造,基址多负阴抱阳,与自然山水相契合,前有溪水或池塘,后有山岗作依靠,追求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天人相合的融洽之境。对住宅本身形制也十分注重,宅居左水右路、前池后山,形成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环抱之势。

    3.2空间布局的提炼

    3.2.1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空间布局。

    3.2.2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

    3.2.3以祖堂、天井为核心组织空间院落的向心有序的布局。

    3.2.4共享与私密的统一。

    3.3景观环境的营造

    土楼建造一般选址在沿河的坡地和谷地上,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优越,构成了山、水、田、屋浑然一体的和谐的地理环境。就总体分布而言,南靖全县土楼大多分布在西部崇山峻岭、竹山林海间的偏僻山区。气势宏伟的土楼与优美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极富田园风光。

    3.4文化内涵的传承

    土楼是客家人世俗日常生活的居住空间,同时融入了客家人对天地,对祖宗,对信仰的思考和信念,它是客家人的精神文化空间;是客家物质文化形式在大地上的奇妙组合,同时也是客家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的具体表现。

    4环境价值保护在土楼的保护与开发中的重要性

    建筑遗产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传统聚落地域建筑保存,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来长期极力推动的文化遗产工作项目。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登录成为世界遗产的当地遗产,对当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都有极大之帮助。

    近些年来,土楼建筑群被视为重要的建筑文化遗产而成为吸引国人与国际观光客或学术团体拜访或游览该地域的重要观光资源。2007年“福建土楼”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重点项目。以福建永定、南靖、华安等地为代表的福建土楼作为一个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日前已经完成正式申诉工作。南靖政府也以土楼的文化旅游观光作为地域发展的重要契机,加快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4.1实例研究

    4.1.1国外实例研究——日本岐阜县白川乡与五个山合掌造住屋聚落村世界遗产。(见图6)

    日本白川乡合掌造传统聚落建筑的建筑形式特色为陡峭的茅草斜屋顶、高架的木楼板、深长的屋檐外部阳台;各栋分散独立置于山脚边,周围田地环绕。这种建筑与聚落形式,与日本其它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存在明显的差异, 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与生活方式,而发展出不同的风格,形成强烈地域性特殊风貌与地景特色,所以具有很高之地域文化价值。1995年白川乡与五个山两处聚落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日本政府将其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每年吸引众多的游客参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政府对遗产的环境状态进行了严格的保护,严格保护其原始的生活和生产模式,控制新建筑形式的引入,村民依然过着原生态的乡村生活;政府通过旅游开发带动了对该区域的保护,既将白川乡聚落的特色完整地保留下来,也让其地方传统生活方式及手工产业得以继续维持,不仅完好地保留了遗产对于历史的真实记忆,更使得白川乡变成“活”的遗产。

    4.1.2国内实例研究——皖南西递村与宏村古聚落世界遗产

    西递村与宏村古聚落,是在长江流域温带气候及丘陵地型特色下,受到中国儒家思想与农业封建社会长期影响中所发展出之传统农业特性聚落。它的建筑形式特色为白色外墙、黑色屋瓦、半木构造、马头墙、内天井;聚落形式特色为多祠堂、社屋等公共建筑,周围山川环绕,各栋民居紧密排列,巷道曲折,牌坊、塔、亭、园林则散落在村庄区。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境内及世界人士观光游览之重地。

    然而,由于过度强调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遗产存在环境的保护,西递宏村的经济生活方式慢慢从农业转变为旅游业,家家户户都开起了店铺做起了旅游生意,虽然建筑本体在外观上得到了严格的保护,但是与其地方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内部空间环境逐渐消亡,很难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4.2环境价值因素的重要性

    依据威尼斯宪章第六项规定:“保护一座文物建筑,意味着要适当地保护一个环境,任何地方,凡传统的环境还存在,就必须保护”。加强保存古迹建筑周围环境的原有特征,让民众能够理解并感受古迹与周围环境的关联性,古迹在特有环境中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保持地段环境所具有的真实性已成为文化资产能否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必要条件,对环境维护已成为目前古迹保护的基本要件之一。

    5结束语

    建筑遗产历经漫长的时空变迁后,在对其价值认知中所依存和成长的背景环境和传统风貌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内容,建筑遗产保护要求既保护好本体有保护好其背景环境,以南靖为例,在以旅游经济为主要发展策略的发展进程中,寻求一种重视建筑遗产环境认知和整体保护与发展的途径是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笔者希望通过对建筑遗产中环境价值保护的强调来为南靖土楼的开发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 黄为隽. 闽粤民居.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王其亨编.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3] 常青.建筑遗产的生存与保护策略.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72.

    [5] 刘怡,雷耀丽.文物保护种环境价值的传承与诠释.华中建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