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学教育范文

国学教育精选(九篇)

国学教育

第1篇:国学教育范文

同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到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看了一遍,也写了一份报告,中心是说中国的孩子上课认真,幼儿将小手背在后边,小学生把手端放在前边,还有“家庭作业”,考试成绩好的就是优秀学生。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最后结论是:20年后,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20年过去了,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的科技文化远没有超过美国,中国严谨的传统教育并没有培养出大量杰出的人才,而美国看似荒唐的教育方式,却成就了美国人才的创新能力。这不能不值得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反思。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实施课程改革的当下,中国教育更应当向美国学习,汲取其先进的思想与科学的方式方法。

著名教育家万玮先生2012年3月至7月受学校派遣,去美国波士顿学习、考察了近四个月,作者以教育家视角审视美国教育,以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美国教育的图景。《向美国学教育》一书,正是作者教育观察的记录,其中大量生动翔实的案例与观点,对于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股股清澈的甘泉,为我们带来美式教育的清凉,也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下面攫取几处细节,与读者共享:

选课制

作者万玮访问的斯卡斯代尔高中实行的是选课制,每一名学生都有一张独一无二的课表,对同一项课程,设置不同的层次,诸如层次1,层次2,层次3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选择合适层次的班级。就某个时段而言,是某些学生的自由时间,可以选择到图书馆自修。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教育原则。然而,在现实教育生活中,我们却很难见到这项教育原则的实施。我们常常见到诺大的班级,五六十位学生,同一位老师,同样的课程,同样的作业,同样的试卷,学生们接受着大一统的教育。很难想象,这样的教育能够适合每一位学生。即使对于一些有责任心的教师,他们在课堂上切实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但是,要想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充分照顾到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的学习需求,实在是有心无力。因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终究是一个梦想,或是难以实现的教育口号。而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却看到了这样的教育原则的真正贯彻与落实。学校施行的是走课制与选课制,同一年级同一学科设置了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样的好处很多,不仅可以让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心,而且更利于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使教师的课堂更加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另外,美国的这种分层教学,并不等同于国内的重点班非重点班的设置,一来其学生分层是依据学科,不同学科的层次不固定;二来学科的层次较细,且具有一定的渐进性,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自由调整。如此,便不存在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有的只是学生不同学习需要的满足,这点很值得中国的学校予以借鉴。

体育活动

斯卡斯代尔高中没有两操,但是学校的体育氛围却相当浓厚,除了一幢建筑物外,全部是体育场馆,仅标准室内篮球馆就有两个。学校设立的学生奖学金,奖励对象几乎都与体育有关。学校有一面橱窗,里面密密麻麻摆放了许多奖杯、奖牌、奖旗,学生每年参加的比赛众多,仅球类的联赛,就多达十多个。

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渐深入,体育工作在学校愈来愈被重视,特别是近年来,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已成为对学校的一项硬性要求,而教育主管部门更是以加大中考的体育成绩分量来督促中小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然而,系列的规定与政策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中小学生体质较差的教育现实。学生体育兴趣不高,活动量不足依然是亟需正视的教育问题。

事实上,体育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应当是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是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全员运动的浓厚氛围,需要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与兴趣,而不是对学生施以硬性的要求与命令。美国教育主管部门对体育工作的“无为而治”值得中国的教育管理者深思。

教育公平

布鲁克莱恩社区一所叫德文森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家长,得知另一所叫做希思学校的部分家长打算个人集资把该学校的剧场翻修一下,十分愤怒,在社区报上发表长篇文章以示反对,声称此举破坏了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公平,而这一提议最后经学校委员会投票被否决了。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让每一名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学校最终拒绝家长的捐赠,理由是剧场的翻修破坏了教育的公平。这对于中国的学校来说简直不可想象,但是,却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民众对“教育公平”的渴望与坚决维护。在当下,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追求教育公平的中国,这种“教育公平”意识与气魄,很值得关注。

毕业舞会

毕业舞会是美国高中的传统项目,对每一名高中毕业生来说,这都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几乎像婚礼一样操办。女生通常会花很长时间挑选晚礼服以及配套的装束,而且,提前几个月就开始考虑,毕业舞会上男女生情侣可以堂而皇之地登台亮相,舞会一般都会搞到很晚。布鲁克莱恩高中在舞会过后,与社区一起设计通宵联欢活动,让学生度过尽兴、安全、有意义的人生里程碑时刻。

教育要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教育应当是幸福而完整的,学校应当为学生架设一座连接社会的桥梁。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当适应现实社会,完备的知识教育不应是教育的全部,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应当是教育者必须给予学生的。因此,美国高中的毕业舞会很值得中国的学校认真剖析。我国每年高考结束,高中学生集体撕书事件屡见不鲜,这是否说明,学生们需要一个发泄情感的平台呢?如若我们的高中学生也能够在高考前后,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毕业舞会,让学生释放紧张的学习压力,尽情地与高中教育说再见,将高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岂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吗?

第2篇:国学教育范文

英文名称:Elementary & Secondary Schooling Abroad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委

主办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7-8495

国内刊号:31-1037/G4

邮发代号:4-38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3篇:国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 美国 中学教师 教育制度 培养模式 发展趋势

教师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大量的有关教与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其相关性要大大高于对学校的物质投入、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等其他因素。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影响具有累积性、附加性和不可补偿性[1]。自从1823年美国出现第一所师范学校,美国的教师教育在不断发展,本文拟对美国的中学教师的教育制度、培养模式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以期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有所启迪。

一、中学教师的教育制度

(一)教师教育培养机构。

当前,美国的教师教育主要由大学教育学院或教育系负责,但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其培养新教师的有效性,于是自20世纪80年代始,出现了一股非传统的院校培养方案的运动[2]。以1990―1991年为例,有31―48个州采取了40多种可供选择的教师证书获取方案。这些培养方案有些是单独由公立学校的学区负责,有些是学区与州教育部共同负责,有些是由公立学校与大学院校联合负责,还有些则涉及了公立学校、大学院校,以及州教师资格证书认证委员会。该运动推动了“全美可选择的新教师培养中心”及其他几个类似的机构的成立。

(二)教师教育认定制度。

1.全国教师教育认证认定制度

当前,美国实行全国教师教育认定制度,只有通过相关资格认证的教育机构才能进行教师教育培训。美国国家教师教育认定委员会(NCATE)是全国教师教育最权威的学术认可机构,为美国联邦教育部(USDE)和高等教育认可委员会(CHEA)所共同承认。NCATE的成立标志着美国教师教育认定制度的形成,同时对美国教师教育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凡经全国教师教育认定委员会认定的教师教育机构,其在校生所学的课程和所得学分,可以在各校之间互相承认,其毕业生的教师资格证书可以在全国许多州通用或互换。另外,这种认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如果获得该委员会的认可,其学术地位即可确立。

2.地方教师教育管理与认定机构

美国的教育管理制度是地方分权制,州一级的所有教育行政事务都由本州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因此,各州的教师教育机构,以及机构内所有的教师培养计划都必须经过州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与审查,而州一级认可制度与全国性认可制度是有所不同的。州一级的认可是对某一教师教育机构内某一培养计划的评估,具有强制性,其要求是最基本的。此外,美国还有6个地区性专业组织负责当地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工作,它与州一级认可一样,具有强制性[3]。

二、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

美国是一个分权制的国家,各州的具体情况也不太相同,在此,仅以个别州的本科水平师资培养作为参照对象。其主要的培养模式如下。

(一)4年制模式。

学生在前两年不分专业,必须完成普通文理课程,这也是师范类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而如果选择教师为未来的职业,那么具体的教师教育课程培养形式有多种。学生在入学后的前两年不一定确定专业,可按照学校要求,在规定学分内从学校提供的各类课程中广泛选取文理课程,在二年级结业时依据选修过程中自己感兴趣的门类决定主修专业和副修专业。设立主修和副修专业可使学生获得一个学科以上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接受广泛扎实的文理知识的专业训练,从而成为高质量的人才;主副修制还可提高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二)4+1模式。

前四年主要用来完成本科学士学位(基础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后一年完成所有的教育课程(含教育实习),获教育硕士与教师证书。以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的中学教师培养方案为例,该学院采取由教育学院与本科院系共同培养的五年制模式,学生毕业时将获得某一专业的学士学位、教育文科硕士学位,以及加州初级中学多科教学资格证。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严格根据综合条件选取师范生申请者,如申请者的学业成绩、欲执教学科专业的能力、投身教育事业的承诺,以及社会公正与公共服务的理念。想进入师范教育方案者,一般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提出正式申请,但在大学四年级也可提出申请。

(三)4+2模式。

前四年完成本科学士学位(基础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后两年完成所有的教育课程(含教育实习),获教育硕士及教师证书。

虽然四年制本科水平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在美国教师教育中仍具有重要地位,但4+1或4+2模式正逐渐取代四年制模式。目前,美国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实行4+1学制或4+2学制,或称双学位模式。

三、中学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

美国中学教师教育发展总体呈以下趋势。

(一)师资培养目标的全面化。

教师教育的目标有一个演变过程,即从对中学教师培养的单一的学科知识传授,到要求中学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技能。二战后,教师教育目标再次经历深刻的变化,并呈现出全面性趋向,而当代教师教育的目标已经超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的范围,扩展到作为教师的所有方面。近年来,美国提出了“五者型”教师培养目标,即教师应成为学者、教学者、交往者、决策者和示范者[5]。

(二)师资培养高学历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有了更高要求。《国家为21世纪的师资做准备》明确指出,未来所有的教师都要经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学训练。目前,美国各州对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者提出的标准越来越高。因此,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的重心逐步从本科生阶段向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阶段过渡。

(三)师资培养机构大学化。

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其实就是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的过程。其形成路径是:(1)从师范学校到师范学院再到大学教育学院;(2)从大学教育讲座制到教育系再到大学教育学院;(3)大学直接建立教育学院;(4)文理学院建立教育系。

(四)师资培养模式多样化。

美国中学教师培养模式多种多样,有本科四年制、4+1、4+2模式。哪种教育模式最好?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教育水平和不同学科教育领域的差别,可选择的最佳模式各不相同。但随着对教师教育要求的提高,中学师资的培养模式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采用4+1或4+2的模式。

(五)师资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大学与中学的双主体化。

通过建立专业发展学校,大学或文理学院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与当地中小学形成合作关系,实现了职前与在职培训过程的统一与大学与中小学的双主体化。专业发展学校为大学与中小学校,大学教育专家与中小学在职教师、实习生及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向的互动,从而实现了多赢。

参考文献:

[1]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To Touch the Future:Transforming the Way Teachers Are Taught,An Action Agenda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resident,1999.

[2]Christopher.J.Lucas.Teacher education in America:reform agenda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7,164-167

[3]王娟涓.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探析[D].硕士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第4篇:国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德国教育学;美国教育学;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6-0085-05

从西方世界教育学发展的路径来看.虽然其都源自于希腊的教育传统,但之后随着各国教育的发展总体上形成了以德国“Pedagogue”为典型的德国模式和以美国“Education”为典型的美国模式。从我国教育学发展的历程来看,20世纪初期我国从日本引入的教育学和新中国成立后从苏联引入的教育学都隶属于德国教育学传统,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之间我国教育学主要受美国教育学的影响,改革开放后这两种教育学传统同时存在并影响着我国教育学的发展。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学是一种融合了德国教育学传统和美国教育学传统的“混合型”教育学。但是这两种教育学模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若是不对其进行严格区分,势必造成教育学语汇使用的混乱,甚至造成各说各话、无法沟通的危险,更严重的是这种混乱局面必将影响到教育研究和实践,从而对我国教育学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一、德国教育学与美国教育学的差异

第一,德国教育学主要受德国思辨哲学(关注从哲学高度推论何为完整发展的人,进而确定教育学的整体目标)、精神科学(强调质性研究方法,尤其是诠释学方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新人文主义(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而非公民)的影响。美国教育学主要受社会效能观和实用主义(强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未来的职业和公民身份做准备)、科学管理(强调目的一手段的合理性及实证的方法)和社会重建(强调学校在改革和重建社会方面的作用)的影响。

第二,德国教育学要求从规范和价值取向的角度指导教育行动,教育学总是先探讨什么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公民,什么是一个能独立运用自己理性的人,什么是一个具有社会奉献精神的人等,然后再探讨如何将学生培养成这种人。美国教育学主要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较少从价值取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主要关注于探讨教育过程的规律性,对诸如学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背诵一本诗集、性别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等量化研究感兴趣。

第三,德国教育学是与人的“化育”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它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告诉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或如何学习,而是追问将要学习的知识在形成品德方面的价值和意义。美国教育学中没有类似于德国教育学的“化育”概念,美国教育学不像德国教育学那样,从人的完整发展的角度去寻求教育学所应达到的目的,然后根据这个目的选择内容和方法,而是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选择内容,并根据心理学原理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第四,尽管20世纪后半叶以来德国教育学也积极吸收了其他国家经验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成果,但是从德国教育学的总体来看。它依旧是哲学取向的。比如,德国教育学的目的主要是从人的本质或特性的哲学话语中引申出来的,认为仅仅通过量化研究或实验方法很难找出普适性目的。在美国教育学中,经验研究和实验研究不仅是确定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确定和判断教育目的是否科学的主要依据。

二、德国教育学和美国教育学在本土化过程中的误读与误解

1.我国引入德国教育学过程中的误读与误解

总体而言,我国对德国教育学的引入主要是20世纪初期借道日本和新中国成立后借道苏联引入的。

日本自伊藤博文主政后,开始大举向德国学习,德国教育学也成为日本学习的榜样。但是,在日本对德国教育学的借鉴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读和误解,主要表现在:首先,日本对德国教育学借鉴的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德国教育学中“培养完整发展的人”的核心目的在日本教育学中仅仅沦为达到强国目的的手段。其次,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德国形成了一种将内心自由与外在自由严格区分的思维方式,即“双重自由观”,形成了德国人独特的民族性格:肉体上的谦恭礼让与灵魂上的自以为是、行动上的理性约束与思维上的任意驰骋。其在教育上的体现是:教育学的外在形式,如教学计划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但是,教学计划不能过细以妨碍教师、学生和教育研究者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的自由。不过,日本在引入德国教育学的过程中,主要看重的是德国教育学的外在集权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保证日本的中央集权政策的实施和对人民的思想钳制,忽视了德国教育学对人的内心自由的注重。相对日本而言,我国则更加注重“技”、“用”层次的借鉴。1904年,京师译学馆文典处刊行的《教育词汇》中,将日本《教育字汇》中的“教授学”一词统一译为“教授法”,并将其界定为“教授之法”。当时中国之所以只从日本的“教授学”中提取出“教授法”,主要是因为中国引介日本的教育学,并非是对日本教育学的内涵本身感兴趣,而主要是为了“急用”,以应对当时新办学堂亟须受过专业训练的师范生之“急用”。所以,20世纪初期我国建立起来的教育学在本质上只是教育学的方法部分.教学方法的叙述在教材中占据较大篇幅,基本原理只是作为方法的理论基础而出现。

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才从苏联引入了教育学,但相对而言,苏联教育学对我国教育学的影响更为深远。虽然苏联的教育学从其历史根源上看是借鉴和发展自德国教育学,但是它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首先,尽管德国教育学的核心概念“化育”被保留了下来,但是其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俄语中的“化育”概念更加强调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德语“化育”概念所蕴含的个体性和自由等内涵被淡化了。其次,德国教育学中,内容是作为“化育”达成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其根本旨归在于“化育”的实现。在德国教育学中,内容的含义比较广泛,与文化息息相关,并不限于知识和技能方面。相比而言,苏联教育学中,内容主要被理解为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认识能力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其他能力却处于萎缩状态。再次,德国教育学中,教师是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身份出现的。而在苏联教育学中,教师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最后,德国教育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内心自由的达成。苏联教育学更注重集体价值、教学的党性原则和教学的阶级性等方面的价值。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自行编制的教育学书籍来看,它们基本上都遵循着凯洛夫《教育学》的体系,其结构和内容都比较接近。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版的教育学书籍中,虽然减弱了意识形态的成分,但是凯洛夫教育学对于“教育性教学”的简单化认识和“教学形式阶段”论的技术化处理等依旧盛行。此外,另一个明显变化是舍弃了苏联教育学中的“化育”概念。虽然在苏联教育学中,“化育”概念的意识形态化色彩非常浓厚。但是苏联的“化育”概念并非一无是处,其主要功能在于将教学与道德的培养紧密联系起来,避免教育学沦为方法或知识灌输的体系。我国教育学中舍弃了“化育”这个核心概念,只留下作为手段的教学概念,这或许是我国教育学沦为一种技术性工作的原因之一。

2.我国引入美国教育学过程中的误读与误解

总体来看,我国教育界对美国教育学的误读主要体现在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误读和对美国教育公平自由精神的忽略,以及未能深刻掌握美国教育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第一,对杜威教育思想存在误读。一是认为杜威过于强调儿童中心,忽视了对于系统知识和社会的关注。实际上,杜威课程设计的依据,恰恰不是过于强调儿童、忽视知识与社会,而是将儿童、知识与课程综合起来进行考虑。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揭示了儿童与课程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儿童和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极,正如两点构成一条直线。儿童现在的起点以及构成各种科目的事实和真理决定着教学。从儿童的现在经验发展到被我们称为学科的有组织的真理体系所表征的经验是一个持续改造的过程。”二是认为杜威的课程观过于强调活动课程.忽视学科课程。实际上,在杜威看来,课程的设计是需要同时考虑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所以,在杜威看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不相互冲突,而是相互补充的。同样,所谓的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不是严格对立的,而是任何课程都必须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三是用桑代克等心理学家的观点佐证杜威的一些课程观点。如孟宪承从儿童发展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展开,用华生、桑代克等人的学说佐证儿童的生长与发展。从而肯定了杜威“教育即生长”的观点。实际上,桑代克的教育思想与杜威的教育思想之间截然对立,桑代克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狭隘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排斥了意识因素,把人类的活动局限于对刺激的反应,与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人的主动性,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性之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第二,我国引入的美国教育学相对忽视了其最核心特征――民主精神。美国教育学作为20世纪初期美国教育民主化和大众化的产物.体现了美国教育民主化的本质。我国在引入美国教育学的过程中,只注意到了其外在的形式方面,而相对忽视了其民主精神方面的内在深层含义。实际上,目前我国教育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如何解决师生关系紧张等都可以从美国教育学中学习到一些宝贵的经验。

第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学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教育界一改以往科学取向的教育学发展模式,开始积极吸收批判理论、现象学和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思潮,以及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心理学成果,并将其融入对教育学的建构中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课程论的发展为突破口。美国整个教育学科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1969年,施瓦布提出了“实践课程”的概念,积极主张课程论应该从原先的理论取向转向实践取向,关注实践的发展,以实践为依托来发展课程理论。20世纪70年代.“概念重建”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从注重课程开发转向了概念上更加自主、文本间更加复杂的课程理解。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观”则积极主张突破现有思维框架的束缚。用后现论来改造课程。我国在翻译和引进这些最新理论成果过程中,往往停留在单纯介绍的层次,缺乏对其进行系统的思考和解读。

三、对我国教育学发展的启示

1.认清两种传统的异同。充分吸收二者各自的优势

德国教育学和美国教育学在引入我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读和误解,导致我国在对德国教育学和美国教育学关系的认识中存在诸多困扰。当然,这并不是说教育学在引入我国过程中不能发生变化。任何一种思想或理论在引入另一个国家的过程中都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变化。若是这些变化是为了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那么这种变化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应该大力提倡的。这是国外教育理论本土化的体现,同时,这种变化本身也是理论发展的动力之一。要解决目前我国教育学发展的困境,首先需要对两种源于不同文化传统和话语体系的教育学传统进行深入认识和了解,厘清对其的误读和误解。其次,根据我国的教育实践,以及我国的教育传统和文化,在尊重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吸收和借鉴。最后,对理论吸收和借鉴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解决现实问题,并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与创新。

2.杜绝腰斩文化传统。应以民族精神和文化为依托

钱穆曾经说过,我们国家在近几十年来遭受到种种困厄灾祸,其最大原因,正是国人失去自信,不自尊,把自己的文化传统看得太轻了。甚至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一种轻蔑和排斥的心理。一方面,这是由于我国知识分子看到了我国贫困守旧,落后挨打的弊病,怀着深切的爱国热情,积极寻求通过学习西学以抗夷救国。从这方面来看,积极学习西学,摒弃中学中的糟粕落后成分,有其必要性,也有其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任何文化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其必定是需要长期积累,历经数百年,甚至千年积淀,经过时间涤荡,经过实践历练而留存下来的。所以,其必定具有某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试图简单地以某种外来文化取代本土文化,其结果必定会由于丧失掉本土文化的精华,而从根本上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根本。所以,教育学的发展需要从中国文化内部寻找力量,寻觅我们已经失去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当我们说到中国传统文化时,经常是用一种晦涩执拗的语言进行表述,往往陷入玄思冥想,而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实际上,中国文化不仅有使人成圣之学,也有教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的具体发展的思想。并且,纵观我国教育的发展,凡是对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无不是深刻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之人。正如费孝通所言,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所以,文化是积极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并对各个领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教育作为一门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事业,必须建基于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费孝通先生指出,外国人最尊重耶稣基督,中国人则最尊重教师,而教师之所以受到尊重,是因为教师背后承载的“道”。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此即为中国人之所谓“道”。正是因为教育之“道”、教师之“道”的本质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所以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要这一国家这一民族里的每一分子,都能来认识他们自己的传统。正像教一个人都要能认识他自己。连自己都不认识,其他便都不必说了”。

3.实践是教育学的根本特性.也是教育学发展的根本出路

现代哲学经历着深刻的转向,这种转向最核心的特征之一是对实践的注重。走进实践,与实践者对话,是整个教育学科建设的新视点。因此,虽然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或思想是建构我国教育体系的必要基础之一,但是这些理论或思想必须经过本土化,必须要面对中国的教育实践,以解决中国自身的教育问题为导向。因为国外的理论或思想毕竟是“舶来品”,所解决的是别国的教育问题,植根的是别国的文化和历史积淀,参照的是别国的教育传统和实践,终究不能替国人自己言说自己的教育。在引入之后,国人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植根于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参照自己的教育遗产,言说自己的教育。

正如康德所言,“教育所采用的规律和原则都应根据某一个历史时期和某一个民族的特点。如果近代亚洲民族要接受近代欧洲民族的教育,不考虑到具体的历史时期,不考虑到各国的宗教、宪法以及其他一些因素,那么其教育效果必然会使人大失所望。”因此,尽管理论研究非常重要,但是理论研究往往容易成为脱离人们日常生活的孤芳自赏的和玄思,既没有对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也缺乏对未来社会变迁的想象力,表现出强烈的自闭性。所以,对于教育的研究,决不可只关着门埋头读死书,而应该是从办公室和书斋走向现实、走向田野,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中去获取生动的实像;更不能在做某一研究之前,已经在头脑中先入为主地形成定见,完全抛弃教育现实,而应该放弃成见,自下而上寻求对社会的通体明白,彻底了解。教育研究者应该突破理论主导,理论优先的思维模式,摒弃教育诠释者的角色,突破救赎者的思维定式,放下身段,聆听一线教育实践者的声音,与其对话,让教育发挥出原有的光芒。这样教育才能更“接地气”,才有了鲜活生命的颜色。

参考文献:

[1]彭正梅.解放和教育:德国批判教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

[2]萧承慎.教学法三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2.

[3]叶澜.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学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96.

[4]杨四耕.一个教学论难题:“凯洛夫问题”[J].教育学报,2005,(6):39-46.

[5]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6.

[6]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2.

第5篇:国学教育范文

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国情意识。所谓国情意识,就是观察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时,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一切从国情出发。国情意识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公民对国家的一种自觉的、积极的认识和反映。国情教育就是使国情意识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成为每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

国情意识是爱国主义的思想认识基础。“知我中华”才能“爱我中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爱国和反帝反封建斗争联系在一起。今天,爱国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密不可分。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同国情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什么是国情?“所谓国情,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最基本的现实状况。任何国家的国情都不能脱离其历史和传统而独立存在”。因此可以说,“国情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沿革下来的一些最基本的状况和特点”。

中国的国情与中国的历史密切相关,它具有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某些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是国家制定大政方针、决策的基本依据。“一切从国情出发”就是尊重历史和历史的发展,就是尊重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国情又具有整体性,举凡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文化体系、教育结构、道德传统、民族精神等,都属于国情的范畴。至于国土、森林及耕地面积,人口的发展,生态环境,更不待言。

国情是历史和传统的产物,知国情必先知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历史与国情的关系,就是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就是使学生知道中国的历史、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趋向。例如:通过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建立的农民协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工农兵代表大会及其执行委员会;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各级参议会和各级政府;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建立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和由它选出的政府委员会等有关史实的介绍,使学生明确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其历史根源的,是在中国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当前,历史教学的国情教育应以下列内容为重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建国后,人民政府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而开展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新的局面。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这便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谁违背了这一点,谁就会犯根本性的错误。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结束了受屈辱和被压迫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和民族独立。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历史与现实都说明:在中国如果离开社会主义,就不可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也不可能迅速发展生产力,中国就会沦为资本主义的附庸。

第三,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尽管各族统治者之间发生过战争,但民族团结、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团结、进步的旗帜下,共同创造着祖国更加光辉美好的未来。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第四,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来,尽管朝代不断更替,中间出现过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国家的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特点是社会生产、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无不取决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设计应对国情教育作通盘考虑,实行历史课堂教学与国情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仅《中国历史》能够进行国情教育,《世界历史》同样也可以进行国情教育。这是因为中国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环境的作用,同时,中国历史的发展又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习世界历史,可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本国国情的了解和认识;离开了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容易使学生的认识产生片面性,因而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国情教育在取材方面,也可以丰富多彩。除历史教科书外,还可以组织“我爱神州”国情知识竞赛,参观国情教育展览,组织国情教育讲演或座谈等。这样可做到学校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紧密结合。

第6篇:国学教育范文

西方大学制度的几种主要模式及其启示——从权力结构的角度分析

大学组织内部治理的基本要素探析——基于权力场域的视角

五年来中国教育基本理论发展之路

“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

办学条件对学生影响的“凯西模型”及其应用与发展

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学校相关因素——基于全国121所高校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大学战略管理的视角:校史研究的组织、推动与创新

美国高等教育平台上的公司大学

北美殖民地学院的公共支持方式

试论农村辍学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中国地区间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价格建模研究

北京市不同户籍幼儿学前教育资源差异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组建成立教育学院

大学生生涯规划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9年中国教育长期追踪调查(CEPS)数据

论我国学生学业分化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教育长期追踪调查(CEPS)的数据分析

当代大学生浪漫爱情观的特点——基于爱情量表的量化分析

我国区域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研究

美国大学捐赠基金管理实践及经验研究

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政府在义务教育服务中的绩效分析——基于北京市义务教育满意度的调查

乡村学校:何以至此,以此至何?

中国教育民营化及其困境——河北办学体制改革高中案例

影响城乡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家庭因素及作用机制

1919年哈佛中日留学生之比较研究

关于教育研究中实证分析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

论人的教育需要

教育私有化改革的演进逻辑

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

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从《教育规划纲要》看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景

大学竞争特性探析

中国国际论文产出及其影响机制分析:1987—2007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美国经验

城市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师素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吉林省调查数据的分析

心理支持对中小学教师工作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比较教育呼唤历史的回归——对欧美比较教育的历史反思

比较教育学科视野中的“教育借鉴”

清末国人“教育”观念的演变

大学之道与大学之路——简评《大学的探索》

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预测分析

论不同服务分类框架下的教育定位及政策走向

“十二五”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突出矛盾与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国家财力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成长的窗户”还是“冰冷的制度”?——一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质性研究

大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与学习情感发展的关系

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实证研究

生源地助学贷款规模影响因素研究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迫切需要制度攻坚

高等院校组织趋同行为的实证研究

从“结合”走向“疏离”: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历史解读

创新·变革·挑战:美国国家创新系统发展中的大学

第7篇:国学教育范文

因此,教师如何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认识国情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符合国情而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呢?笔者认为,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国情教育的有效性。

一、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要求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地对事实性知识中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规律以及对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以建构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范围很大且仅限于直接兴趣的水平上。他们多被新奇的现象所吸引,仅仅局限于看到鲜明、生动、不平常的现象和实验,而未产生探索这些现象背后原因的需要。这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和可能,同时,也使如何激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成为国情教育中的一个难点。

情境教学法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并适合国情教育的内容。下面就以笔者在有关环境与资源的国情教育中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利用情境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二、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创设特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思维,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其核心是创设情境。因此,在国情教育的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如下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事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所谓创设事实情境,就是教师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为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目的,选择多种形式的媒体创设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情绪反应的形象整体。

例如,笔者在进行我国环境、资源国情教育时,做过一节题为《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的研究课。依据学情以及对教材的重新整合,笔者将教学活动分为四大环节:“回眸我们曾经的家园”“盘点我们现实的家园”“审视我们现实的家园”以及“拯救我们现实的家园”。

在环节一,笔者主要以两段视频“美丽的大自然”和“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具体情境,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及人类活动给大自然与人类自身带来的破坏,让学生在对比中归纳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在环节二,笔者出示了两组图片。第一组图片是关于我国环境污染、我国十大环境问题的案例,结合案例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这样做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与发展形势。第二组图片是与我国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的基本状况相关的,并且结合了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的排位的图表。这样做旨在通过数据与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并归纳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视频与图片创设的事实情境,展示出学生生活环境的复杂性、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以及现实生活对学生个体的挑战性,丰富了教材关于我国环境与资源国情的内容,改变了教材平面化说教的形象,无形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感悟并思考。这种采用适当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具体学习情境的做法与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针对具体的事实情境设计一系列具有层次性、思考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营造一种强烈的课堂讨论与求知氛围。

例如,在环节三,笔者在为学生提供水污染、镉大米、铅中毒的案例后,进一步创设了一系列相关问题:1.通过事例简单概括一下环境问题给我们带来的危害;2.造成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人为原因何在;3.上述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从归纳、概括事实到进一步寻根究底再到最后的启示思考,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针对案例情境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地设计梯度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

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发现,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国情教育时,首先要熟悉教材中所涉及的有关国情的内容,对其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型国情知识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案例情境,设计有梯度、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思维特点、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能力及思想情感等。

(三)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谈论交流,多变互动,集体探究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要抓住时机,依据情境中所提供的各种线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并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环节四中,笔者从国家、地方政府、个人三个方面讲授面对资源与环境问题、解决问题时的决心与具体措施。国家与地方政府这两个方面主要是以十报告中“五位一体”的方针为主线呈现各种具体的举措,以表明国家与地方政府解决问题的决心。个人方面主要是通过教师设计讨论题,学生课堂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践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学生课堂讨论活动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们北京市或者朝阳区在环境与资源方面突出的问题有哪些;2.从个人角度谈谈,我们能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出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3.我们能为市政府或者区政府提出哪些建设性的建议。

教师提出高于教材的、与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的、更有思考价值的发散性问题,目的在于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质疑,勇于表达,并分享自己探求知识的喜悦和快乐,展示自我风采;使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关注社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践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真正得到拓展提高。

总之,本堂课分四个环节创设各种情境,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对国家环境与资源状况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做到正确认识并理解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自觉践行正确的理念。

三、建议与思考

情境教学方式在国情教育中的应用应注意处理好以下两对关系。

(一)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与虚拟性

国情,就是“国家的基本情况”,具有综合性、客观性、历史延续性与具体性的特征。教师在针对国情内容部分创设情境时,应该是客观的、翔实的且经得起推敲与考证的。当然,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不可能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流程完全真实再现。因此关于国情问题的探究与解决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虚拟一个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场景。例如上文中有关环节四的设计就属于虚拟情境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可见,虚拟的情境不等于虚假的情境,它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一种对情境的艺术处理。

(二)教学情境的目标性与情感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服务的。如果教学情境的设计背离了教学目标或是仅仅局限于知识目标的实现而忽略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那么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置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国情教育中的目标性与情感性应该是有机统一的关系,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8篇:国学教育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31-02

学生到了高中有自己的是非观,但在教学时仍需要通过教师的思想、观点、方法和品德所取舍。中学时期正是从少年走向青年的时期,也是成长的重要时期。作为物理教师,通过物理教学,促进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研究问题,培养坚毅、顽强、钻研、创造、渴望求知、满腔热情和实事求是等优良品质,应该成为他的一项基本教学任务。我们应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把品德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之中的途径与方法。总结自己十几年来从事物理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应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操作。

1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每一个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对物理事实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总结和升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作为物理教师,不仅要讲清楚物理学的概念、定律和原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提出观点和方法。比如,在上复习课时,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在的统一性,使纷繁复杂的现象、概念、公式、定律、原理等物理知识,在为数不多的几条基本原理的指挥调度下,组成一个井然有序、简单明了的物理体系讲给学生,促进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飞跃。通过正确的讲授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2 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在物理教学内容中,适当地、有选择地引入我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史和现代我国物理学家(包括外籍华人)的成就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学史上有过光辉灿烂的篇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我国物理学史上一些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插入教学内容。如在讲“物体重心”时,可以先介绍六千年前的半坡氏族所用的“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说明当时我国人民对物体的重心已有认识;在讲“力学”时,不妨先给学生讲一下公元前四世纪的《墨经》记载的关于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成像的观察研究事实。这样,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激励他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3 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

在教学中,可通过人造卫星发射,物质结构的测量及超导现象研究等情况介绍,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通过大量演示实验教育学生研究物理学的过程一点也离不开实践,使学生在用实践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尊重事实、诚实的品德。通过宇宙飞船上天、核实验成功的介绍,告诉学生这是协同合作的结果,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相互合作的习惯。

4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

物理教学应根据需要,安排好实习、实验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课,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和不脱离工农群众的思想作风的任务。在物理实践课中,教师要解决好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比如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研究物理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二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学生不仅学会物理基本原理,而且能运用这些原理去解释和解决生产、工作中遇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三是培养学生从事经济建设的本领。物理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进行实习,参加物质生产劳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从事经济工作的本领和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这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教育环节。

5 引导学生学习伟大人物的爱国精神

第9篇:国学教育范文

随着经典诵读与践行活动的逐步深入,在活动形式与内容选择,效果与评价的操作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笔者在此略发拙见,与同仁共享。

一、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

国学教育本身是一种教育路径和手段,而不是目的。由于小学生受年龄和知识底蕴的局限,许多“经典”的词句的意思他们根本不能准确地理解。因此,我们在活动形式上一定要多样化、趣味化。避免老生常谈似的简单说教、摇头背诵。要让学生在多彩的娱乐中感悟经典,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国学,了解中华历史文化,提升小学生的素养,修正小学生的伦理道德。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活动形式上要能寓国学经典于书法、美术、音乐、舞蹈、合唱、合颂等学生感兴趣,又踊跃参与到活动之中。《情景剧》是小学生们非常喜欢而又愿意参与的艺术表达形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一些经典的、反映国学内容的小故事编成《情景剧》,让学生去演,去唱。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等。还可以自编一些寓意深刻,情景有趣的小故事、古诗词说唱等让学生自创自演。经常开展以国学教育为主题的手抄报、为古诗词配画等活动,既激发了小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又达到了广泛教育的目的。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又使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了“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内涵。

学校可利用各种途径积极创设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整体布局上要突出国学教育的特色。在甬路旁设立文化长廊,内设古今传统文化、经典诗文、历史人物等;教学楼内建立“经典长廊”,墙面上悬挂历代名人画像、警句等,让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都蕴含着国学经典,使学生一进入校园就徜徉在浓郁的文化殿堂之中,尽可能的少设立“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之类强行规范学生行为的提示语。在班级、校园内开设一些经典文化园地,挑选古代文化的精品之作,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于师生面前,满足学生们“抬头看国学,低头诵经典”的需求。优美的文字配以古色古香的图片,不仅为学生的诵读创设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和更多的切入点,方便了学生诵读,还使学生受到了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感受到这图文之中负载着五千年华夏优秀文化的精髓。营造出一个由看到听、由诵读到践行、由校到家一条龙的国学教育氛围。

二、内容选择要“经典”化

国学内容博大精深,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要细致的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国学诵读,切不可忘记“经典”二字。人的一生就像一条河流,在源头轻轻引导一下,就可能改变河流的走向,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由于受历史朝代局限,其中肯定有糟粕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指导孩子们诵读时,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仔细甄别,一定要慎之又慎,决不能“信手拈来”。有些语句只要学生能感悟其意就足矣,教师不必给予过细的讲解,比如《三字经》中的“头悬梁,锥刺股”,其精神可佳,但方法实蠢。在诵读时,学生只要能感悟到古人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就够了,不要让学生视其为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法,更不要去模仿。为孩子们选择诵读启蒙典籍时,要用时代的视觉审视古典作品,予以恰当地删选。汲取国学之精髓,让我们在新与旧的交汇点上收获“丰富”。

三、对经典理解可模糊化

要采用正确的教学理念诵读“国学”。古人说“学不言而自得”,讲的就是我国古代蒙学、经学一种重要教学理念――感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感悟”是不可忽略的策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反复的诵读,在读中感悟,久而久之就会理解其意,就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韵美,就能获得顿悟与积淀。因此说,对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不要字斟句酌,或背诵词、句的意思。可以使学生处于“意已通,而言不明”的状态,而后学生就会有一种“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的感觉。否则将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四、对学习效果评价要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