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运动的意义范文

体育运动的意义精选(九篇)

体育运动的意义

第1篇:体育运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阳光体育 意义 措施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224-01

1 开展阳光体育的意义

1.1 增强身体健康

运动对于人类身体健康而言非常有益,所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保持心血管功能的正常,提高氧气摄入量,提升肌肉耐力,保持骨密度稳定,避免肥胖,减少了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概率。运动对于我们的未来身体健康产生了较大的保护作用,也是最经济有效的保健方式。不同人结合自己的情况了,比如:喜好、环境、条件等,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参与运动能够提升身体素质。规律的体育锻炼让体型更加健硕,保持体态美,长期坚持运动可以稳定血压,改善心肺功能,舒缓精神压力。

1.2 促进心理健康

运动过程中,人体能够书放出愉悦因子,给心理的不良情绪进行改善,释放压力,让我们可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在美国对心血管疾病和精神联系的研究中,有心理医生说,运动就是情绪的氧化剂,不一定要求每天都去跑马拉松或者强度大的运动,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有氧运动,一周仅需要三次,单次超过30分钟即可,就可以对你的情绪起到较大的改善。

1.3 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积极开展体育运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利用假期对体育特长生进行集中训练是许多中小学校的一贯做法,但吸收更多普通学生加入则是近年来呈现的新趋势。体育老师表示,喜欢体育、希望掌握运动技术的孩子越来越多,学校理应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而假期训练营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既没有学期中的紧张压力,又能够再过集体生活,锻炼社会交往能力,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1.4 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当今世界进行着多方面的合作与竞争,包括经济、军事、文化等。我们的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才能加强我国综合实力,更好地面对这种合作与竞争。阳光体育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强势进入公众视野,开启了全新的教育发展模式和教育评价视野,将为国家建设锻造健康向上的一代青少年。

2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保证措施

2.1 增加体育经费投入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增加投入,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落到实处。根据各地方的特色和调节来进行设置,为学校的体育场地建设提供帮助。城市以及社区内也需要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需求提供帮助,将其作为社区建设的规划内容之一进行考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公共体育馆可以面向群众开放,特别是针对附近的学校和学生,提供优惠,在节假日免费开放,满足社区内青少年以及附近学校学生的课外运动需求。

2.2 加大体育政策法规贯彻的监督力度

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监督阳光体育贯彻实施的到位程度,制定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通过制定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卫生条件和师资的基本要求。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法律法规,并加强督促检查。对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不达标的,要限期整改。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实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加大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并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

2.3 加强教育,纠正观念

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能够从教室和家里走出来,进入到阳光下,融入到自然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良好的风气。根据学生年龄、性别、体质、个性等多方面因素来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体育锻炼方式,为学生提供指导,循序渐进的接近目标,让学生能够规律的锻炼,逐步的调整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和运动能力,提升其全面素质。各级各类学校需要做好素质教育工作,将办学的思想端正,不要仅以升学率和学生的成绩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应该从学生的素质教育入手,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化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时间和机会。多举办一些竞技活动和运动会,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4 加强体育安全管理

学校体育教师需要学习安全知识,接受技能训练,为学生的安全负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体育场馆以及体育设施的管理要加强,保障这些设施的正常和安全。对学校的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进行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将责任划分清楚,确保其有效的运行。对青少年的特性进行研究,做好准备预案,避免紧急事情的发生。全部学校都应该有意识的将校园意外伤害事件进行避免,启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青少年意外伤害保险管理,为学生购买意外保险。

2.5 提高体育运动的趣味性

组建各类体育活动社团以及俱乐部,开展体育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提供休闲体育运动,提升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性,积极主动投入其中。为青少年体育环境建设付出努力,通过宣传和教育的方式,提供科学、健康、积极的体育观念,鼓励青少年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风气。通过奥运和各类世界性的体育赛事来进行体育活动的推广,为学生提供渠道参与其中,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具备良好的、健康的、积极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 南登.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0.

第2篇:体育运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定向运动;意义;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29-01

一、定向运动的概述

定向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瑞典,最初只是一项军事体育活动。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定向运动不断发展与完善,并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世界性体育运动项目。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于1961年5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我国在1992正式加入该组织。

定向运动实际上就是借助指南针和地图,对地图上标示的各个点标进行到访,以时间作为评判标准,到达所有点标用时最短者为胜。定向运动通常在野外举行,如公园、森林等,如果条件允许,在校园内同样可以举行。参考的标准不同,可以将定向运动分为不同的种类。以项目类型为标准,可以将定向运动分为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个人赛、接力赛、团体赛等;以比赛级别为标准,可以将定向运动分为初级组、高级组、精英组;以比赛形式为标准,可以将定向运动分为轮椅定向、摩托车定向、滑雪定向、自行车定向、越野定向、公园定向等;以工具为标准,可以将定向运动分为徒步定向、工具定向。

二、中学体育教学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

定向运动是一项集趣味、竞技、锻炼、健身于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有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定向运动不仅能锻炼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中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还能培养中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遇到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当机立断做决定的反映能力。在定向运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调节负荷与强度,自由发挥自身的运动能力。定向运动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个性。

(一)定向运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参与定向运动的过程中,学生要具备过硬的意志力和体力。因为参与者不仅要接受不同外界条件的考验,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其中有些困难是可以预料和容易解决的,但有些困难却是突发性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去面对并解决突发性事件。通过定向运动的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定向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定向运动可以提高学生使用指南针和地图的能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便选择最佳运动方法和运动路线。另外,定向运动还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体育理论和体育卫生知识,帮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合理利用呼吸,科学分配体力,预防伤病,正确判断自身的身体状况和体力消耗状况等。通过定向运动可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并通过实践的应用进一步升华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三)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不仅要发扬优良传统,还要拓展体育活动的新思路,不断创新。不断丰富校园体育文化,还可以为学生营造出更好的育人环境。在参与定向运动的过程中,可以锤炼学生的性格、健康、气质等与身体最为密切的人格要素,它不仅使学生体会到团结的力量,还能使校园充满和谐、团结、进步的生活情趣,帮助参与者不断克服自身的倦怠和散漫行为,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由此可见,定向运动不仅拓宽了校园的体育内容,更加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

(四)拓展校园体育的内容与空间

定向运动不再把学生限制在体育场、体育馆或游泳池等单调的体育空间内,而是让学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从而迅速扩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空间。中学体育教学开展定向运动,使学生的体育课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竞技型运动项目(如球类运动、体操、武术、游泳和田径等),而是把原有学校的体育内容扩展到大自然。由此可见,中学体育教学开展定向运动可以有效拓展校园体育的空间与内容。

三、中学体育开展定向运动的制约因素

我国接触定向运动的时间短、发展慢,因此中学体育开展定向运动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首先,中学还没有关于定向运动的系统教材或相关的参考文献供体育教师教学使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类似专题研讨会的形式进行教学探讨,加强横向信息传递和纵向信息交流,不断健全和完善定向运动教学理论体系;其次,师资队伍薄弱。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对定向运动的了解,都是通过各种零零散散的短期培训班获得的,所以很多中学教师对定向运动的理解比较肤浅,这就给教学和训练带来很大困难。最后,定向运动的场地和器材限制。定向运动表面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它对场地和器材也有一定的要求。定向运动场地要具备足够的奔跑距离,场地上要有必需的障碍物,具有一定的奔跑难度,否则达不到锻炼效果。除了对场地的要求,学校还要根据场地绘制高精度的地图并配备指南针等器材。然而,目前大多数中学还无法满足定向运动所需的场地和器材要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学开展定向运动是非常必要且具有重要的意义,定向运动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运动内容和运动空间,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遇到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当机立断做决定的反映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韩飞,佟贵锋,包海涛.定向运动在高校开展的意义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7):273-276.

第3篇:体育运动的意义范文

一、中学体育教学定向运动的意义及内容

定向运动最早在具有体育开创者的瑞典,是将定向运动和军事项目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军事意义。中学生体育定向运动是具有很强的健身性、教育性、趣味性及竞技性的新兴体育项目,符合中学生的性格特色,深受中学生的喜爱和欢迎,适合在中学体育课中实际应用。把定向运动当作中学生体育教育和创新的突破点,分析我国中学生定向运动展开的现状及开展的约束因素,提出相应的推广与普遍的建议,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我国对于定向运动的运用还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参考外国的丰富经验,再联系我国的实际状况,对定向运动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最终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从宏观上来讲,让中学生学会更多的体育锻炼技巧和方法,为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更多的选择。

体育意识是在漫长的体育实践中慢慢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教育过程。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式,养成中学生的自立、自强、自学的优良品质,更多地举办开心体育、健康体育,加强中学生的体育精神,为自己以后的身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生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吸取外界的经验,不仅要掌握R档幕础知识及各种教学技能手段,还要懂得相关交叉学科先进的教学思想及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中学体育教师还要不断吸取多方面经验,提升自我,真正地了解到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重要性,不断加强中学生都体育的精神培养,将体育精神运用到每一堂课及各种活动当中。

二、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定向运动的制约因素

在中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形式依然受到许多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从古至今所拥有的教学模式当中体育教学常常扮演着调节剂的作用,现如今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体育教学已经提升到了正规教学模式当中,许多的中学教职工及学生必须要有一个过渡时期,尤其是中老年教职工对于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定向运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增加教师的负担,这样不仅可以使每名中学生的各项体育能力和兴趣爱好得到考察与分析,还可以综合两方面的制约因素制定出一系列可行的教学规划,并且在规划进程当中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当然,在教学历程当中必然会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教职工仍需花大量时间进行安全教育。定向运动教学理念可以使学生与教师高强度的配合顺利进行。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教学质量差异很大,教学条件参差不齐,定向运动需要学校提供一系列的训练场地与教学器材,其受到每个学校教学条件的制约。因为定向运动在实施时,每个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生源来确定不同的训练大纲,因而在器材与训练场地方面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同时依然需要学校方面提供切实保障,允许在体育教学当中给予财力与人力资源,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切实理解新课改的要求。定向运动在体育教学当中存在着困难性与竞技性,这就是吸引中学生积极参与的两个重要因素,它必须拥有场地与器材的完美配合,这样就可以保障体育教学得到顺利实施。例如,必须要拥有广泛的教学场地、充足的安全设备以及有关关卡的设置等。学校需要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历程当中定向运动的实施,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对其投人一定的财力与精力,使得定向运动受到的客观因素影响得到弱化。

三、中学体育中开展定向运动的策略及建议

第一,加强对中学体育的认识,积极宣传中学体育定向运动,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做好有关合适定向运动的协调配合工作,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建文明校区,推进学校体育事业等方面得到切实提升,因而学校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互动。此外,还可以从全民健身的角度看待问题,公园管理委员会也可以打破原有的、特定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格局,可以给大众提供一系列健身娱乐的场所与器材,特别是要给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也是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

第4篇:体育运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 定向运动 意义 制约因素

定向运动是将趣味性、健身性和竞技性三者相融合,这不仅仅是院校对体育教学重视的反映,也是中学体育教学质的飞跃,使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一门副科,提升了体育教学在学生人生中的影响力。定向运动在我国实施得并不是十分顺利,由于各校的教学水平的不同,有些学校根本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对其进行定向,但实际若是要实施定向运动就要求教师具备很强专业性。

一、定向运动实施的意义

1.定向运动的历史意义

定向运动最早是在具有体育开创者的瑞典,它是将定向运动和军事项目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军事意义。在20世纪初,北欧国家发现定向运动的趣味性和竞技性,这种特性适合办学的规律,于是将其融入教学当中,特别是体育教学当中,为体育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的世界,不再仅仅体现它的趣味性和建设性,而是把重点放在竞技性和专业性方面。这也是新教改对于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政策,教学内容和性质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将国家运动的事业选拔人才的元素融入了体育教学当中,则更加容易发现体育方面的人才。我国对于定向运动的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外国丰富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定向运动的教学方案不断完善,使其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2.定向运动的现实意义

定向运动教学方案的实施,不是一项硬性的指标,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的教学成果不仅仅和教师的专业性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本身的体育素质,教师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强项,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从而科学、合理地增加学生的体育特长,真正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

定向运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性,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和培养各自的兴趣爱好,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统一化教学有了质的改变,一方面不能够为国家发现有价值的人才,另一方面是能够更早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发展方向。定向运动的实施受到学生的喜爱,加深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识,调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体育课”等于“自由化动课”的现象。

二、中学体育教学定向运动的制约因素

定向运动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在中学教学当中,学校和学生大部分都把精力放在文化学习方面,再加上教师专业性和学生的接受性等发面的制约,在实践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困难,我国正式将实践与研究相结合,实现体育教学的意义。

1.传统教学的制约

中学的教学理念对于新的教学方式仍然有很多传统教学的遗留问题。在千百年的教学模式当中,体育教学相当于教学中的调节剂,如今新教改中将体育教学提升到了正统的教学队伍中,很多中学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一个过渡的阶段,尤其是从事了一辈子的教师职业的教师对于新教学理念的融合必定存在很多传统教学的思想。

定向运动教学实施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任务量,不仅仅对每一个学生各项体育项目能力的考察和兴趣爱好的分析,综合两方面的因素制定科学生教学规划,并且在规划过程中由于尊重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存在很多的不稳定性因素,教师需要花更大的精力保证学生的安全性能。定向运动的教学方案需要教师和学生高度的配合才能够顺利的实施。

2.教学条件的限制因素

我国由于各个地区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条件也有所区分,定向运动需要学校提供一定的教学器材和训练场地,因此会受到各校教学条件的约束。因为定向运动教学需要根据不同学生来制订不同的训练计划,因此对器材和场地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也需要学校大力的支持,允许将足够的财力和人力投放在体育教学上,这需要院校领导真正理解新教改的实施。

定向运动由于在体育活动中存在竞技性和困难性,这也是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的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它需要一定场地和器材的配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要有宽泛的场地,关卡的设置,安全设施等。学校需要重视支持体育教学定向运动的实施,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将一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定向运动中,减弱定向运动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定向运动从根本上改善了传统教学理念,真正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也是新教改的主要思想之一。在定向运动中需要学院和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学生的高度配合,共同支持定向运动体育竞技活动的顺利实施。定向运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并且开发学生的体育强项和培养其体育兴趣,培育出真正的体育人才,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项泽龙.中学体育教学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及制约因素[J].华人时刊,2013(6).

第5篇:体育运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第12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特殊体育运动 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参加第12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运动员、裁判员、志愿者、新闻媒体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法

通过图书馆和期刊网收集有关特奥会的资料和论文,并进行归纳整理。

1.2.2访谈法

通过对我国特奥会权威专家的访谈了解特奥的相关知识,探讨特奥运动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问题;通过对大会组委会工作人员的访谈了解本次赛会的筹备组织工作及承办方所做的准备工作等;对赛会的裁判员和志愿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此次特奥会的看法和感受;对普通上海市民观看第12届夏季特奥会赛事后的感受进行采访,以了解大众对特殊奥运的认知程度。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结果与分析

2.1.1第12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概况

中国特奥会成立于1985年,拥有超过40万名运动员,训练和比赛项目24项,主要包括:水上运动、田径、篮球、羽毛球、自行车、足球、体操、排球、速滑、花样滑冰、辊轴溜冰、乒乓球、保龄球和举重等项目。1987年,首届中国特殊奥运会在深圳举行,之后,北京、广州、上海和天津先后举办了地区性运动会,特奥运动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深入和推广。第12届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特奥会共同主办,上海人民政府承办,于2007年10月2日在上海市体育场举行。本届运动会的主题为“你行我也行”(I know I can),是国际特奥运动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综合性运动会,其规模和竞赛项目都超以前。这也是特奥会第一次走进亚洲,走进发展中国家。

2.1.2特奥运动特殊规则

特奥会的竞赛规则充分体现平等参与、按能力分组比赛的原则。参加特奥会每项比赛的智障运动员,都要按照年龄、性别及运动能力分组,把同性别、年龄相近及运动水平相当的运动员分在同一个组,确保运动员在公平的条件下与同等能力的运动员进行比赛,给予每个运动员同等的胜利机会。这样的分组也应用在团体竞赛中。而在分组过程中,每一个组别最少有3个参赛者,最多不能超过8个参赛者,队际比赛亦如此[1]。

2.1.3赛会裁判员和志愿者情况

特奥运动是针对智障人士的一项运动,运动的开展需要正常人的参与和指引。特奥会是智障人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是特奥会志愿者的生力军,是成功举办世界特奥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组织管理好志愿者是特奥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同时也为展现上海城市的风采和形象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中国,志愿者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志愿者服务还是中国特奥会发展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如何更好地在特奥会举办时体现周到、人性化的志愿者服务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赛会的裁判员主要是由上海市各高校教师、体育专业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及社会体育爱好者组成;志愿者主要由来自上海体育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组成。

2.1.4特奥会广告赞助商情况

世界特奥运动组织是一个非营利机构,它主要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社会上的力量来推动发展。中国特奥会得到了个人和企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民政部、中国慈善基金会及中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奥运动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社会赞助,特奥运动得到了公司、个人赞助者、基金会、业余和专业体育组织、各种志愿人员和民间团体的大力支持,一些政要、明星都参与到特奥运动中来,积极宣传特奥运动,扩大特奥运动的影响,他们的无私奉献给特奥运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多机会。广告赞助费是大型赛会主要的经济来源,本次特奥会正是得到可口可乐等著名企业的赞助,才确保成功举办。

2.1.5特奥会媒体传播情况

特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强大的媒体宣传,上海特奥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参与,主要是对体育赛事的报道及对赛场外感人事迹的宣传等。媒体在赛事前后主要是对特奥运动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心特奥运动,同情和关注残疾人,推进残疾人工作开展,改变残疾人的生活现状,提高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本次特奥会参与的媒体的数目和宣传力度都创下历史之最,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成果,展现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态势。

2.2第12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成功举办的意义分析

2.2.1提高了上海市的知名度

第12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筹备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社会服务水平改善,也是全方位的推动。上海市这类特奥活动大致包括五方面内容:第一,体育竞赛和游戏活动,由智障人参与,或者由智障人和正常人一起参与,促进智障人体育活动的开展;第二,科普活动,广泛宣传和普及智障疾病的发现、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知识,包括各类出版物、现场咨询等;第三,体现对智障人人道关爱的活动,包括为智障人提供各种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等;第四,大型专场表演活动;第五,举办特奥科学论文报告会。[2]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上海特奥会在国际国内的影响,而且借助于特奥会推动本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实实在在地推进本市的智障人社会保障事业。

2.2.2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

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3]。实现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奋斗目标,其关键之一是更多地关注困难人群的生产和生活、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而残障人的生活改善、精神富足,残障人事业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由于遗传、疾病等难以避免的原因,残障人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他们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残障人这个社会最困难群体的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组织管理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特奥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抛弃竞技至上的观点,倾听群众的呼声,从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出发,认真做好特奥活动的宣传和开展工作,保障特奥运动持续、健康发展。智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人群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人数占全国人口的13%―14%,一个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存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冲击。特奥运动为我国智力残疾人士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他们和他们的亲属带来了希望,为他们走出困境、提高认知和生活能力、参与社会生活、发掘潜能、展示才华提供了机会,对弘扬人道主义、推动社会文明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2.2.3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好热身工作

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国――中国是历史上第一个在12个月内先后举办特奥运动会、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国家[4]。在颂扬体育的真正力量、坚信体育促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和平的同时,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这为我国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课题。

3.结语

第12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上海市承接的一个规模巨大的国际性体育赛事,此次赛会的成功举办对上海市城市知名度、体育产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及普及特奥常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第12届世界夏季殊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对上海乃至中国的意义很深远。

参考文献:

[1]吴雪萍.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特性、结构和功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5):28-31.

[2]吴雪萍.2007上海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与上海社会文明进步[J].体育科研,2007,(28).3.

[3]段宝林.社会弱势群体参与锻炼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科技信息,2004,(5).

第6篇:体育运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真义体育;身体教育;增强体质;感觉感知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3-0097-04

Abstract: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he Education Theory of Physique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following keywords: conceptual P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Physique The conclusion is: 1) the topics of Ability Theory and of Content Theory turn up while we sorting the debating of Conceptual PE (between Three-basis Theory and Technique Theory); 2)by analyzing physique and educ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nclude motor skill into the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body consciousness and body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3)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blem should be resolved first is that teachers urge/spur students to use sports and their bodies to sense and perceive their physique state by proper sports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n, will students realize they need method of sports to improve their physical state

Key words: conceptual PE; physical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physique; sensation & perception

1 研究的缘起

“玩儿”、“放羊”,在过去的几年,已经成了体育教师嘴边使用频率极高的两个词汇。由此还引发了“科学放羊”的大讨论。再加上“游戏课泛滥”、“要不要运动技术”的争论,于是,一些体育教师发出了“体育教学倒退了”的感叹,在迷茫中开始怀念曾经的大纲时代,怀念他们认为“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的体育教学。然而,体育教学能回到“以增强体质为主”或者“以传授三基为主”的老路上去吗?回到老路上去的话,“学生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管教不管会,管会不管学”等几十年都没有解决好的老问题,又将如何面对?基于这样的现实,反思我们的体育教学,似乎已经成为必要。

反思什么?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以来,围绕我们体育教学改革何去何从的问题,主要以“体质教育论”(或称“体质教育观”“体质教育的思想”,倡导的是“以增强体质为主”)与“三基教育论”(或称“三基体育观”“运动技能(技术)教育的思想”,倡导的是“以让学生掌握三基为主”)的论争为主线。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思想或者理念,但相对而言,并未大范围触动体育教学实践。

以“体质教育论”与 “三基教育论”为主线的论争,又可称之为“真义”体育之争。首先使用“真义体育”的是“体质教育论”阵营。“真义”二字,可以说是导致这场论争是一场不可调和之争的导火索。因为,“真义”(本质)只有一个,打出“增强体质”=体育的“真义”以后,其他立场的理论必定为捍卫他们主张的“体育”而反击。那么,为何那场论争虽旷日持久,而结局却被后人称之为“不了了之”,尤其是“不了了之”之中给后人留下了哪些没有解决或没有被充分意识的课题?除了“真义”二字(不可调和)之外,双方争论的本就不是同一个侧面的问题,也是导致“不了了之”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给后人留下的课题也就是这两个侧面的问题。

具体来说,“体质教育论”是从学习主体应该获得的能力的侧面,把“增强体质”定位为体育课程的目的,其教学内容范围、教学方法体系必然要以能否“增强体质”(主体的能力侧面)为标尺;“三基论”则是从内容(运动技术•运动文化)的侧面,把“运动技能”的提高定位为体育课程的目的,其教学内容、方法体系则是来自于运动训练领域。可以说,双方的争论更主要停留在了单纯的“能力论”(或称“目的论”)与单纯的“内容论”之间的争论上(两个侧面的问题)。后来,张洪潭先生提出的“技术健身论”(技术健身教学思想)[1]看似是对前两个论调的超越,即张先生把“运动技术”放在了内容的位置,把“体能”(≠“体质”)放在了目的的位置。但是这种超越,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依然值得再考,因为即使要解决问题,也要在同一个层面找到接点之后才有解决的可能。即,要么从学习主体能力获得的角度分析“技能的掌握”与“体质的增强”的关系(能力论•目的论层面),要么从运动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增强体质”的练习内容与运动技术之间的关系(运动文化论•内容论)。当然,最终期待的是内容(运动文化继承与发展)与目的•目标(主体能力的发展)兼顾,但在此之前,则有必要对内容论与目的论分别整理。

笔者在以上分析中,指出了“真义”体育之争过程中未被充分认识到的两个主要课题:“能力论•目的论”的课题与“运动文化论•内容论”的课题。本文将以“体质教育论”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能力论”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方法是:(1)首先,通过对“体质教育论”的来源、含义以及实践层面的内容与方式、方法体系的整理,以便清晰“体质教育论”的本来面目;(2)其次,分析“身体教育”的含义及其逻辑上存在的问题,意图是清晰“身体教育”的教育学意义,采用的手法是对“身体”和“教育”分别进行分析;(3)最后,分析体育教学中“增强体质”的含义及问题,意图是分析“体质教育论”在体育教学实践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2 “体质教育论”的本来面目

重新反思“体质教育论”的切入点在哪里,恐怕只有从“体质教育论”本来面目中去寻找。因此,首先要做的是,确认“体质教育论”的来源、含义以及实践层面的内容与方式、方法体系。而在倡导“体质教育论”的学者当中,最坚决、最彻底的无疑是林笑峰先生(以下称林老)。本文讨论的范围也将限定于林老的“体质教育论”。另外,为了与后面的分析尽可能保持一致,笔者将主要围绕构成“体质教育论”的几个关键词――“真义体育”、“身体(的)教育”、“增强体质”进行整理。

林笑峰的系列文章中,在较早时期使用的是“身体的教育”,后来则使用“身体教育”一词,林老是否解释前后两个词汇的区别,笔者目前并未找到相关资料。实际上,据笔者所看到的文献,一字之差的两个词汇,其含义有很大的不同,“身体教育”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感性教育”,而且把人的存在理解成身体存在时,“身体教育”(Body Education)则涵盖了教育的全部[18]。具体区分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本文中,笔者将根据林老的观点,把两个词汇作为同义词使用。

“体质教育论”的涵义是,以“增强体质――健身”为本质的“身体教育”[2]。其来源:一是,于1917年以“二十八画生”的署名,发表在《新青年》第三卷2号上的《体育之研究》;二是;1952年6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之际,所作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三是,前苏联的一些相关文献,例如,阿什马丽娜的《身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另外,“真义体育”中的“真义”二字,从林老的文献中我们也可以推断其来源[3],即《体育之研究》的第一段中“……外力不足以动其心,不知何为体育之真义……”的“真义”二字。还有,林老构想的“体质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4],如果进行对照的话,其来源依然可以追溯到《体育之研究》。那么,林老以这些来源作为基础,他在论证“体质教育论”的过程中又做了哪些具体方面的努力?

林老为“体质教育论”所做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对“体育”=“身体教育”=“真义体育”=“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教育”这几个等式构成的概念体系的论证方面。一是,他对“体育”,与“体操”、“身体文化”、“身体娱乐”“竞技”“”等“运动文化娱乐”所做的区分;二是,他指出“以增强体质为主的体育”与“运动文化娱乐活动为主的体育”(他认为后者不是“真义体育”)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方面:他把前者称为“增强体质的教学过程”,把后者称为“运动教学过程”,而且,前者和后者是“两股道上跑的两趟车”。可以说:(1)他对“体育”与“运动文化娱乐”所作的概念上的区分,不仅仅让当时的相关人士知道了在一些部门、行业所使用的名称中的“体育”二字,在概念使用上存在错误,也给“体育”与“竞技、运动文化娱乐”活动划定了范围,更为“体育”获得应有的地位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2)他把体育的“真义”及目的定位为“增强体质(健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当时并没有更有效遏制学校体育尤其是体育教学竞技化(锦标主义)的理论,而且,当时“竞技运动教材化研究”也并未起步,这也许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3)在笔者看来,以“增强体质――健身”作为真义的“体质教育论”,是我国从“主体能力发展(形成)”角度理解体育的雏形。总之,如果放在当时的背景中去看“体质教育论”,完全可以称得上一个极为卓越的理论。

另外,林老所构想的“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教育”的内容、方法体系的关键词是“健身运动配方”[5]。其依据,是他所主张的“体育科学”(有别于“运动科学”或“竞技科学”)。“健身运动配方”具体方面,将与后面要论述的“增强体质”部分放在一起。

以上,笔者对“体质教育论”的要点进行了概括。那么,“体质教育论”是不是“过时了”[6],尤其是,“体质教育论”能不能称之为“真义体育”,笔者将通过对其中两个关键词“身体教育”、“增强体质”的讨论,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其分别验证。

3 “身体教育”的含义及其问题

为了清晰“体质教育论”中的关键词“身体教育”的含义及其问题,笔者采取的手法是对“身体”和“教育”分别讨论。

其一,“身体教育”的教育学意义在哪里?把“体育”赋予与德育、智育平等(并列)位置,是林老长久以来的追求。林老认为“体育是完善人类身体的教育过程”。其依据是:教育“的总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7]。林老这样考虑“体育(身体教育)”的依据是一个“公式”,即“PE=f(a•b•c)”,其中“PE―physical education 体育(P:身体,E:教育);f―factor 因素;a―被作用项,受教育者,学生;b―作用项,教育者,先生;c―工具项,教材”[8]。令笔者感到有些缺憾的是,林老并未对这个公式做更加详细的解释。这样一来,很可能出现两种令林老不满意的理解或误解。第一种:根本就不能理解这个公式到底是什么含义;第二种:也是笔者的推测,放在体育课的具体场景中去理解时,有学生(a)、有教师(b)、还有运动教材(c),我们在上体育(PE)课,这样一一对号入座,也能套上这个“公式”,同时还理解了体育(PE)与身体运动(c)的区别(身体运动作为教材被放在了“媒体项”的位置),除此之外,并不能理解这个公式如何证明他所说的“体育”的教育学意义。笔者解释一下不能理解的理由。如果我们把这个公式看成是函数公式的话,a、b、c是自变量,f是函数(‘function’),PE是因变量,因变量PE的取值,是由3个自变量a、b、c决定。即,如果按函数公式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来理解,只要有学生、老师、运动教材,并且是以运动教材为媒介,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了教育行为,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体育(PE)。林老或许不是从函数公式的角度去说这个公式,因为他很可能把因变量PE当作了固定值(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教育=身体体育)。假如PE已经是固定值,用这个公式就已经不能证明“体育”的教育学意义。

笔者对这个公式再做一些资料方面的补充,林老或许会同意。日本体育哲学研究者佐藤臣彦曾提示过一个类似的公式,但两者对公式的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佐藤[9]首先提示了“教育”的函数定义:E=f(a,b,cp)。其中,E:教育‘education’,f:函数‘function’;a:作用相;b:被作用项;c:媒介项(a与b之间的媒体,即教育中的教材);p:目的•目标‘purpose’;:条件。进而,佐藤[10]以E=f(a,b,cp)为基础,提示了“体育(身体教育)”的函数定义:PE=f(a′,b′,c′|p′)。其中,PE:体育;a′作用相;b′:被作用相;c′:媒介相; p′:目的•目标;|:条件。对佐藤的“教育”及“体育”的函数定义进一步解释就是:在佐藤看来“教育”及“体育(身体教育)”属于“关系概念”,也就是以一定的目的•目标(p或p′)为条件(|),自变量a、b、c(或a′、b′、c′)之间发生的关系。当然,他所说的目的•目标必须要加一个限定词――可实现性。笔者最想强调的是,目的•目标虽然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教师等人为设定的,但肯定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教育”及“体育”当然也不是固定值,而是因变量。

如果我们对前一个公式“PE=f(a•b•c)”与后一个公式PE=f(a′,b′,c′|p′)进行对照的话,我们会发现:后一个公式中,自变量a′,b′,c′相对固定时,决定因变量PE取值的是人为设定的目标p′。“体质”属于身体,“运动技能”同样属于身体,都满足目标项的要求,因此,“身体教育”不仅仅限定为“体质”方面(≠“增强体质”),也应包含“运动技能”方面,甚至还有其它。或许林老理解的“体质”并非我理解的通常意义上的体质,而是包含了“运动技能”。我这种推测是因为,林老反对的是指竞技运动的技能(锦标主义),而不是我们日常的走跑跳投攀爬等技能。

其二,林老的“身体教育”中的“身体”是什么含义?我们先看看他所说的一段话,然后再做判断,林老在解释“增强体质”的问题时,开头说了这样一段话:“人的身体是物质的,极其复杂……解人体之谜像探测宇宙一样困难。”[11],通过这段话,结合他紧接着谈到的“增强体质”的问题,笔者的理解是:他所说的“增强体质”是指提高人的身体的物质方面的质量。那么“物质”又是什么呢?马列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物质”是指:“世界统一于物质”(马克思),而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12]。笔者对这两段话的理解是,“物质”虽然是一个抽象概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把石头、木头、机器等与人的身体一样,在本源上看成都是物质的。如果笔者的理解成立的话,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仅仅用“人的身体是物质”的这句话,“人的身体”与石头、木头、机器等如何区分?尤其是如何对物质侧面的人实施教育?根据前面引用的列宁的叙述,笔者这样理解教育:只有意识(灵魂、精神)介入,并且感觉感知发挥作用时,教育或教化才能成为可能。林老没有明确说明“人的身体”在意识(灵魂或精神)及感觉知觉方面的性质,的确是一个缺憾……

那么,林老把“身体”理解为“物质”的,其哲学渊源又在哪里?笔者的推测是西方近代认识论。即,如汤浅泰雄所说:“在西方近代的认识论中,认识主观包括两个基本能力――悟性与感性。具体来说,悟性是指借助思考的判断作用,感性是指借助感觉器官的知觉作用。近代认识论把这两个能力仅仅作为认识主观中意识的能力予以理解,身体的应有样式从认识作用中被全部排除在外。”[13]

另外,通过上面对“身体教育”的讨论,也能发现“真义体育”的一些漏洞。“真义”到底是什么?除了前述“真义”一词的来源以外,笔者是通过林老对另外一个词汇――“本质”的叙述加以理解。林老是这样叙述本质的:“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漠视了本质就谈不上什么理论和什么实践,区别各自的本质才能正确认识和实践体育和娱乐竞技的事情。”[14] 笔者对这段话的理解是:林老的本意是从“本质”上,为“体育”与“运动竞技娱乐”活动划清界限,为普通人群争得健身的空间……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林老把体育的“真义”(本质)定位为了“增强体质――健身”。因此,笔者前面整理时才说,在当时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这样的界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只不过,如前所述,“体质教育论”是从学习者获得的能力角度去定位,而“体育”则是一个“关系概念”(稍后的内容要涉及)。这样一来,仅仅从主体的身体能力侧面定位体育的“本质”,而且是排斥“技能”的身体能力,可以说这样的定位非常值得推敲。尤其是,仅仅把“物质”属性的“增强体质――健身”作为体育的“本质”,感觉知觉被排除在身体之外,其教育学意义极其脆弱。

4 “增强体质”何去何从

以上,笔者对“身体教育”从逻辑上进行了分析,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又将如何对待学生体质的问题?

要清楚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体质的问题,首先要知道体质是如何增强的。增强及维持体质,从其含义上看,当然不是指先天体质,而是指后天的努力获得的体质。后天的努力包括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环境等方方面面。就拿饮食与运动来说,更直接关系到维持与增强体质的似乎是饮食。而运动只是在维持和增强体质方面发挥了辅作用,但这种辅作用至关重要。老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下地,身子骨儿不行啊”。另外,虽有报道说某某寿星长寿之道是“抽烟、喝酒、不运动”。但该寿星说的“不运动”应该是指不剧烈运动。不然,让他在床上躺上一年,笔者就不信他还能长寿。这样来看,体质的维持与增强,纯属个人(从饮食中获得的能量的转化与运动都属个人),“体质”从根本上说是个人努力的结晶。另外,后面的两个例子要说明的是:依靠自身的感觉感知,可以判断自身的体质状况。

既然通过运动增强体质属于个人行为的范畴,判断自身的体质状况可以依靠感觉感知。那么,体育在增强体质方面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即教师在其中能做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病卧床的经历,病情好转能够下床时,我们刚刚站在地上走路,会感觉到腿脚很飘、很软。这样的感觉告诉当时的你我,“我体质很虚弱,需要走走”。这样的亲身经历对体育教学的启示是:体质课上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教师通过适当的(运动)教材,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运动)感觉感知到自身的体质的状况,进而,学生才有可能意识到需要用运动(方法)去改善自己的体质状况。例如,以长跑为教材的体质课,秒表的使用,与考核、评价学生的练习成果相比,更应该是帮助学生在不同时点确认自己的体质状况;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强度,不同距离的教材,促使学生自己通过身体(运动)感觉感知到自己的身体(体质)状况。

林老的主张是:传授给学生“健身运动配方”[15]的道理和方法的知识;在实际练习中,强调主要以适度的运动的强度、频度和时间为(剂量)标准;采用“设站循回运动”的方式;以负重、重复、连续、间歇、变换锻炼等为方法;评价上采用的是教师手里记载每个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能力变化的卡片。从他构想“体质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方法来看,在这个构想中,林老提到了配方知识,但是他更加追求的是“增强体质”的实效。通过适当的教材设计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运动中感觉感知到自身的体质状况,意识到需要通过运动去改善自身体质,这样的课题,林老似乎并未充分意识到。还有,林老提到了“卡片”的使用,但非常可惜的是卡片似乎一直在老师手里,是老师考核的依据,而不是在学生手里,并不是学生确认自己体质水平的依据。

5 小 结

本文以“体质教育论”本来面目的梳理为基础,通过对构成“体质教育论”体系的几个关键词――“真义体育”、“身体教育”、“增强体质”的分析,结论如下。

5.1 通过对体育的“真义”之争(“三基论”与“技能论”之争)的整理,发现了“能力论”与“内容论”的课题。

5.2 通过对“身体教育”中的“身体”和“教育”的分析,指出了:为了“身体教育”理论的完善,有必要把“运动技能”(‘motor skill’)也纳入“身体教育”体系;更有必要关注从身体的意识及感觉感知方面重新理解“身体教育”。

5.3 指出了在体质内容的体育教学中有必要重视:体质课上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教师通过适当的(运动)教材,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运动)感觉感知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而,学生才有可能意识到用运动(方法)去改善自己的体质的重要性。维持、增强体质的方法的教授与学习,要以此为前提。

最后,想补充的是,“身体教育”(‘Body Education’)的最终确立,需要“身体论”、“身体知”研究在我国体育研究领域的进展。即,必须把身体理解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有感觉感知的,甚至只有理解为“作为精神的身体”时,“身体教育”才能成立;只有承认身体(运动)是认识的主体,并且是认识的方法时,“身体教育”才能成立;而最终必须依靠“身体(感性)的复权” [16] [17]。

参考文献:

[1] 张洪潭 技术健身教学论[M] 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李寿荣 倡行真义体育:林笑峰先生访谈录[J] 体育学刊,2007,(1)

[3] 林笑峰 体育观的辨析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J] 1989,(2):71

[4] 林笑峰 我对“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认证与探究 体育学刊[J] 1996,(2):34-35

[5] 同上文,34-35

[6] 林笑峰 对中国体育问题的辨析[J] 体育学刊,1999,(5):1

[7] 林笑峰 “真义体育”之真义[J] 体育文史,1996,(6):7

[8] 同上文,6-7

[9] 佐藤臣彦 身体教育を哲学する:体育哲学序 北出版,1993:96-102

[10]同上书,215-218

[11]校风(林笑峰先生的笔名) 体质、增强体质、体育的本质联系[J] 体育学刊,1998, (3): 51

[12]baikebaiducom/view/35675htm(百度百科:“物质”)

[13]浅泰雄 身体:洋的心身と代[M] 株式会社社,1990:212-213

[14]同前文[2]

[15]同前文[4],34-35

[16]市川浩『精神としての身体草房,1975

第7篇:体育运动的意义范文

1.1象征文化及其表意人类的礼仪、宗教仪式、舞蹈(原始舞蹈主要是人类先民们的祭祀与狂欢的游戏)、游戏等活动都包含着象征,象征是一种最普遍而又未被充分理解的文化现象,象征渗透到文化表意的方方面面。古代希腊的竞技会、中国的游艺节庆、印度的舞蹈与瑜珈,都是在自然、社会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综合性文化中,传达出的各阶层在共享节日文化领域里没有(或消除)公共利益对立的理念(即在一定文化范围内的狭义的和谐、团结)。赛车、舞狮、龙舟、圣火、火炬接力等具体的运动、游戏、仪式、物品就是这些“理念”的不同表意方式,即为象征。象征是人类基本的交流方式,也是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红十字和新月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文化中象征生命保护机构,山姆大叔象征美国精神等,人类抽象的精神文化常常借助于具体的形式来表达。奥林匹克用“圣火”来象征圣洁与崇高的人类精神,用“竞技会”来象征人类的友谊、团结、和平。通过象征,抽象的“人类精神”在运动-游戏中可以获得具体的情感体验(如奥运会运动员、观众、志愿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友谊、团结、和平”的情感体验),并把运动-游戏的形式内容转化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即大众体育),运动-游戏成为人类生活方式。运动-游戏的生活方式化也反映了运动是人的基本属性的这一文化本质(即运动—游戏是人类的基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象征表意在文艺创作中也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段,如假借甲事物描绘乙事物的寓言,除去寓言的理性成分,在概念上与象征几乎无法区分。要通过象征、寓言获得新的内涵,甲、乙之间肯定存在一种密切的和直接的关系。插秧-秧歌、性戏逐-孔雀舞(舞蹈文化中有孔雀舞起源于性戏逐的说法),两两之间在“庄稼茁壮成长与祈祷丰收”、“生殖与子孙兴旺”的观念上存在着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的观念在具体的、重复仪式的不断强化下,秧歌和孔雀舞的社会文化功能和美学意义也就产生了。插秧-秧歌、性戏逐-孔雀舞的过程中,象征是其产生意义的文化基础。秧歌、孔雀舞就像假借的甲事物,“庄稼茁壮成长与祈祷丰收”、“生殖与子孙兴旺”就是要表达的乙事物,秧歌、孔雀舞的这种仪式每进行一次就是对“庄稼茁壮成长与祈祷丰收”、“生殖与子孙兴旺”象征意义的一次重复表达。长此以往,“庄稼茁壮成长与祈祷丰收”、“生殖与子孙兴旺”就成了秧歌、孔雀舞稳定的象征意义,积淀在仪式文化的内涵之中。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性意识、生殖观念等变得不合时宜,并在文化的分化中消逝,而“庆祝丰收”和“集体娱乐”固化在秧歌、孔雀舞的象征内涵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文明初期的秧歌、人类性意识反映的孔雀舞,除了强调性意识的动作被淡化或分化出去外,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1.2象征在运动-游戏表态构意过程中的机理象征是通过一定的程式化的、可重复的活动•动作来表达意义的,活动•动作的象征行为源于生存的自发性,生命的生存和延续是人类不可回避的首要观念———生命观。关于生命观的联想、想像、幻想,促进了象征行为把生命观具体地、形式化地表达在生产、宗教、军事活动和娱乐生活中,并能获得族群内的传播、互动和情感共鸣。仪式重复性又将这些象征行为的内涵表达凝固在思维活动与社会心理之中,转化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运动-游戏。在这个过程中,生命观不仅推动了象征意义的产生,还影响了运动-游戏表现形式的定型特征。仪式把象征行为转化成为具有某种观念的运动文化。文化人类学也能佐证运动-游戏在形成仪式的早期都存在过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拔河游戏源于人类狩猎活动,猎获到的大型动物,人们需要用绳子牵拉回营地;在部落文化时期,出征前的仪式中进行拔河、猎熊舞等运动-游戏仪式,是人们祈祷狩猎丰收、平安归来的象征。当然,不是什么观念通过象征的手法都可以凝结成为运动-游戏的内涵。凝结某种观念的象征行为,只能够说明它具有了转化为运动-游戏的文化学、社会学上的可能性,至于象征行为能否转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运动-游戏,这要依据文化自身的性质而定。动作-艺术与运动-游戏都属于象征行为,不同的文化性质决定两者象征意义上的差别,并影响到表现形式的发展。观念产生象征,象征必须表达集体和公众的观念。体质构造、食物、安全和性的本能决定了人类选择群居的生活方式,运动-游戏通过象征表达的只能是集体生存、集体凝聚和集体秩序的观念,这是由运动-游戏的象征意义源于生存的自发性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古希腊竞技会、中国的游戏节庆活动、印度舞蹈无一例外地表达了集体凝聚、集体秩序、集体生存的早期生命观念,并且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和传统。西方社会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东方文化承受了断脐裂带的巨痛之后,造成历史文化、民族心理与思维、现实生活关系和文化关系的断裂,但是,运动-游戏的集体凝聚、集体秩序、集体生存的象征意义仍然能够穿越文化时空为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所继承。这就是运动-游戏不可撼动的本质内涵,即元象征意义,或称元象征。

1.3动作艺术(舞蹈)与运动-游戏象征意义的特征动作艺术与运动-游戏都是用交感方式表现文化,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参与获得文化表达的生理、心理体验,它们遍及民俗、宗教、文化等多个领域,并与之产生交叉、重叠,也因此导致其概念界定上的困难。运动-游戏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综合感觉系统传递信息,运动-游戏参与者的体验是一个综合的交叉感觉的过程。正是这种交感方式表现文化的特点,使运动-游戏既具有生理功能,又具有文化功能。运动-游戏既能参与人的生理、心理调节与干预,还可以产生“人道、平等、友谊、团结”的文化审美体验。人们在带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身体运动中表达情感、体验其象征意义。舞者为巫,起初它不是艺术,是用来降神祀鬼的一种手段,它的本质是一种表达祈祷与狂欢的象征意义的节奏运动,如维吾尔族的击石舞。动作艺术(舞蹈)也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交叉感觉参与的生理、心理体验,早期它与运动-游戏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基于此,体育形态学常把早期舞蹈视作运动-游戏来研究。早期的舞蹈是多种运动形式与文化要素的复合体,它可能是游戏、竞技、技能、祭祀,也可以是艺术。在动作艺术(舞蹈)与运动-游戏从原始文化综合体分化出来的过程中,舞蹈多用手、眼、眉、脸、头、腹等非运动器官的参与向观众传达情感体验,如在古印度文献《舞论》中记载有67种手势。在情感体验上,舞蹈艺术多表达欢乐、喜悦、憎恨、愤怒、羞怯、痛苦、焦虑、恐惧、惊叹等象征意义。运动-游戏则多用运动器官和整个运动系统的协同运动传达情感体验,还可以通过参与获得交叉情感体验。在情感体验上,运动-游戏多表达快乐、勇敢、力量、活泼的象征意义。因此,动作艺术(舞蹈)与运动-游戏是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并以不同的情感体验为基础,演化出区别性的象征意义。在表现形式上,动作艺术(舞蹈)多运用非运动器官的表达(非运动器官的运动常常需要接受专业训练),用“艺术陌生化”的手法使其明显区别于日常生活动作,使一般人无法参与。运动-游戏虽然也与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差别,但它主要运用运动器官运动,一般人可以随时参与游戏。从这个角度说,各民族的集体舞蹈应该属于游艺形态意义上的体育活动。动作艺术的表演性与运动游戏的集体参与性推动两者的象征意义产生区别。

2运动-游戏的象征结构食物、安全和性的本能是人类产生集体凝聚、集体秩序和集体生存观念的原因,集体凝聚、集体秩序和集体生存观念又是运动-游戏象征内涵产生的源头。当然,这些并不是运动-游戏象征结构内容的全部,政治制度、、社会心理、军事活动等都会对运动-游戏象征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从运动-游戏象征结构的内容看,运动-游戏象征结构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从运动-游戏象征结构形式分类来说,这三个层面的内容实际是运动-游戏象征的三种形式。

2.1运动-游戏的象征结构运动-游戏的象征结构由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第一个层面内容是基于人的运动本能和心理活动。在这个层面上,人的动作-运动本能地会对环境作出反映,产生与生存相关的多种运动观念,并在这些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运动-游戏的象征思维活动,如从“动作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表达”推演到“运动是生命活力的象征”[9]。第二个层面内容是关于运动-游戏象征的理性与非理性(古代当下的理性与现代的非理性)的想像、联想和思维。古希腊的竞技祭祀会、印度教的舞蹈、中国的社火游艺活动就是人们关于运动-游戏娱乐神灵、祈祷纳福、降灾袪病象征的理性与非理性的联想。由于运动-游戏象征的理性与非理性想象、联想和思维是基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朴素的感性认识,象征的内容缺乏客观的实体,象征的表态与构意在遵循“集体凝聚、集体秩序和集体生存”的基础上,运动-游戏的象征意义可以被非理性地扩大。在东西方文化中,作为运动形式与文化要素的复合体的人类早期的舞蹈(早期舞蹈视作运动-游戏,起初并不配乐,有时有简单的节奏,如竹杠舞、击石舞),就是族群事务、宗教活动意志的主要表达。谚语:“舞蹈跳得雨水天下穹,跳得玉米出地面,跳得少年变成人。跳得病人得康复,跳得死人入冬眠,跳得敌人大失败,跳得猎物被捕获”[8]。就几乎包涵了当时主要的社会意识和理念。在现代文化的视野内,其中的意识和理念是非理性的。但在当下的文化环境中又是理性的,并以当下的文化为依据,在运动-游戏的表现形式与象征意义方面进行“创作”。当然,我们无法统计古典文化时期运动-游戏向非主体性方向的发展规模,但是,我们可以推想那是一个运动-游戏形式丰富、象征内涵丰富多彩的文化时期(人类文化学上也承认存在这样的一个文化空前繁荣时期,但活动•动作-运动是无法保存下来,至今人们无法获得更多的直接的证据)。第三个层面的内容是以理性思维为主体的,体现了人们对运动-游戏象征的主体性的认识,如娱乐、教育、团结、友谊与和平。

2.2运动-游戏的象征分类根据象征结构内容来分类,运动-游戏的象征分为简单象征、多次象征和复杂象征。运动-游戏的象征结构内容的第一个层面以简单象征为主,简单象征可以理解为单次象征,借喻物与象征意一一对应,如澳大利亚土著舞蹈摹仿蛇、鸟、野狗、蛙、蝴蝶、袋鼠等动作舞蹈;中国独龙族、傣族、佤族、拉祜族舞、蹈猴捉虱舞、喜鹊舞、孔雀舞、割小麦舞、打歌、打苞谷舞、薅秧舞、捕熊舞(借喻物:模仿的捕熊动作的舞蹈;象征意:狩猎能满载而归)等。运动-游戏的象征意义清晰,一般的参与者能够携带象征意义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并可以在族群内实现整体性的象征意义的互动。在《论艺术》中,“当狩猎者有了想把由于狩猎使用力气所引起的快乐再现体验一番的冲动,他就再度从事模仿动物的动作,创造自己(自己指民族,作者注)独特的狩猎舞”[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的先民运用了简单象征,清晰地表达了舞蹈的象征意义(借喻物:模仿的狩猎舞蹈;象征意:获猎后的快乐心情),并轻易地实现了族群内的象征意义的互动,在场的族群成员在理解象征意义后会一起参与狩猎舞(运动-游戏)。从民俗文化研究的角度来定性,至今这些民族的舞蹈大多数还是保持着娱乐性的运动-游戏属性。虽然现在还称之为“舞蹈”,但是,从象征的表态构意角度看,“它们”也可以被理解为游艺形态的体育活动。第二个层面以多义象征为主,多义象征可以理解为多次象征,借喻物与象征物一多对应,如欧洲中世纪的十五柱球游戏中,球柱象征邪恶,球象征正义,运动-游戏者是用正义战胜邪恶的战士。印度的瑜珈象征心灵的极速运动、超越的精神领域、永恒的喜悦、五个层次控制的完美等。中国的舞龙象征农业文明的龙崇拜、天下祥和百姓安民乐业、祈福降灾等。第三个层面以复杂象征为主,复杂象征是包含多层次内涵的象征,有时象征意义是各层次内涵推论的结果,它可以是包含多层次内涵的单次象征,也可以是多层次内涵的多义象征。例如,福娃:五个福娃———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沙燕风筝———中国辽阔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中国人喜爱的动物形象的象征———友谊、和平、积极的进取精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从借喻物-象征意,象征关系是建立在多层次的文化推演基础之上的。简单象征、多义象征和复杂象征没有低级、高级之分,哪种象征能够明确地表达象征意义就采用哪种。而复杂象征是需要不断重复与时间验证才能确立的。特别是现代体育的象征意义往往需要大量的传播与展示才能实现“构意”目的。而且,格雷欣法则还会不断消解高雅的象征意义。

3象征对游艺形态演化的影响原始艺术出现在距今大约十万~五万年的旧石器晚期,文化的主体是新人(或叫晚期智人、或作现代人,其思维特征是没有逻辑结构,思维处于“感觉-运动”的智力水平),原始运动艺术与运动行为逐渐发展为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各种动作•运动的模仿。从文化形态学角度看,应称之为游艺形态。借用文化学的时期分段,到古典文化结束之前,游艺是运动-游戏的基本形态。

3.1上古时期的游艺象征意义上古时期的运动-游戏更多地具有游艺活动的某些结构要素,但是,游艺的象征意义尚未出现具体的分化,与其他文化活动的内涵错综地成为一体。原始文化高度的“功利性”(即物质生产第一性)在相当程度上淡化了文化内部的对立和冲突(差异产生文化对立与冲突,而对立与冲突又是文化分化的内在根源),又在原始文化内部高度“整合性”(即原始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综合体,具体文化的个性难以分化)的作用下,游艺成为服务于原始宗教和经济的文化工具。尽管游艺的表现形式已经具有了初步的形制(游艺的形制指具有一定规定性的表现形式),并寓含了一定意义上的娱乐、凝聚等象征意义,但是,象征内涵受“功利性”与“整合性”的框限,不具备分化独立的文化条件。中国上古歌谣《击壤歌》(出自《列子•仲尼》;壤:上古时代的一种投掷游戏用品;此为农闲时的游戏歌舞活动)、《弹歌》(出自《吴越春秋》;弹歌为上古时期编竹射土模仿狩猎的射击游戏的歌谣)、《得敌》(出自《周易》爻辞;反映战斗胜利后的庆祝游戏的场景)相传是尧舜时期的歌谣。“击壤”服务于农业生产,“弹歌”服务于狩猎的射击训练,“得敌”胜利庆祝服务于部族的凝聚,而自身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化主题。可以追溯到荷马时代的希腊竞技会服务于宗教祭祀和世俗政权的更迭(如珀罗普斯与比萨国王的赛车更应该理解为以赛车的方式完成世俗政权的交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之前的印度舞蹈(如《梨俱吠陀》就记载了的事情),其主旨也在于宗教。可见,上古时期的游艺表现形式相当丰富,内涵主要是由简单象征表达的宗教、经济和军事主题。

3.2古典时期游艺象征意义的分化各民族进入古典文化时期的时间不一,从人类的几大文明来看,公元前500年为中心,即从公元前800年~200年这个时间段,中国、印度、希腊、埃及、波斯相继跨入古典文化时期,人类文化、各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也在这600年的时间内基本奠定。文化差异造成了社会各文化领域间的明显分化,打碎了原始文化的浑整统一,并形成两个主要的亚文化形态———贵族文化和民间文化(通俗文化);另一方面,人的思维水平的提高,使想象、联想、幻想和概念成为人的思维与心理活动的基本特征,从思维学上为多义象征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文化发生的可能性。氏族、部落、部落组织、早期国家等社会结构的出现,改变了原始文化的内在逻辑与构成,文化的分化不可避免。政治、军事、戏剧、文学、音乐、绘画、娱乐等不断从宗教与经济中分化出来,包括游艺在内的各种文化的多义象征意义不断产生,如在古典文化分化的过程中,中国的游艺产生了凝聚、平和、安逸、祈祥、纳福、普天同庆等多种象征意义。古希腊竞技会产生了城邦理想、军事教育、人体审美等多种象征意义。文化的分化促进了游艺象征意义摆脱社会主流意识的限制而相对独立地表达,也把游艺活动作为不同于宗教、经济意义上的活动,独立地表现在社会文化领域之中。游艺在文化领域中独立的文化地位的确立,在一定意义上构建了游艺文化的内部审美和自身的合法性(文化合法性指游艺文化形成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属性)。到古典文化时期结束前,文化一直处于不断的分化之中,运动-游戏的形态虽然孕育了明显的文化个性,但是,并不足以为体育游戏与艺术提供界定的标准。因此,把古典时期的运动-游戏总体称之为游艺活动是基本符合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的。建立在复杂社会结构、“概念-概念”[5]的高级思维水平基础上的游艺活动,依据象征意义提供的文化规定性(指具体文化区别于其他的属性),可以把游艺的动作-运动系从大量的生产性动作-运动系,以及其他象征文化的动作-运动系中分离出来。在摆脱了宗教、经济、政治意志的束缚之后,原先被宗教、经济、政治文化整合与掩盖的游戏与艺术的内在差异性(差异性表现了文化的矛盾与冲突)显现出来,游戏与艺术的分化不可避免,并且,导致了游戏与艺术在构型与表态上差异逐步扩大。在古代希腊,以贵族与宗教文化为代表,确定了竞技运动。古希腊军事分工以阶级为基础,作战、竞技是贵族与公民的权力,军人的社会身份并不独立,竞技不仅象征着社会娱乐、祭祀娱神,还象征着公民的责任(公民保卫城邦的责任)。游艺的希腊式多义象征确立了希腊游艺的“形”与“态”的相对独立性,竞技作为一种公民责任,城邦有培养公民参与竞技能力的义务,从多义象征的角度看,体操学校、城邦竞技场等都是多义象征对希腊式游艺影响的物证。希腊竞技运动中,虽然还包括戏剧、歌舞、朗诵等艺术表演,但是,游艺活动的主体属性已经明显地开始向游戏化方向分化。在同时期的中国,以世俗与通俗文化为代表,确立了庆典游戏活动。中国中唐时期府兵制已经崩溃,募兵制建立,军事分工不以阶级为基础,军人可以来自农民、手工业者、贵族等,但军人的社会身份独立,军事竞技和竞技技能的培养只是军人的事,与一般的民众无关。中国式游艺的多义象征中“保卫国家的责任象征缺失”,由于“保卫国家的责任象征缺失”,国家就没有培养普通民众的竞技技能的义务。在中国文化遗存中,人们只能看到“校场”(军事操练场)而见不到“运动场”。这一点正是国家没有培养普通民众的竞技能力义务的佐证。中国式游艺的多义象征虽然促进了表现形式上的分化独立,并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大量存在民间游戏活动的记载,但是,在运动-游戏的形态分化上不如希腊文化明显,游戏活动的社会独立性较差。中国庆典游戏活动,虽然已经与原始文化、古典文化早期的游艺有着性质上的区别,表现形式也有明显的不同,但是,活动中的艺术表演、各种政治表达痕迹明显存在。因此,中国古典文化后期,游艺从简单象征在向多义象征和复杂象征演化过程中,多义象征为游艺形式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文化空间,并且渗透到多种文化领域。但是,游戏与艺术的分化程度不高,象征意义的独立性并不强。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社火、春节、端午、清明等都是游戏与艺术的综合性文化活动。

4古代运动-游戏象征构意的特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不断分化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不同的文化领域逐渐发展出能够用以证明自身合法化的规定和标准。在希腊城邦时期,人们已经能够看到证明运动-游戏自身合法化的规定和标准的存在(此处规定与标准是指竞技作为文化而区别于其他的规定性)。令人可惜的是,证明古希腊竞技文化合法性的规定和标准刚刚出现,就在中世纪的文化冲突和矛盾中消解。在古代中国,尽管游艺的表现形式比较完整,但它的象征意义常常依附于社会主流文化意识而存在。

4.1古代运动-游戏象征构意的总体性特征古代运动-游戏的形态没有形成自身的独立性,象征意义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依附于社会主流文化意识而存在。中国的农耕文化、印度的宗教文明、希腊的城邦政治,对运动-游戏的象征构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虽然运动-游戏的元象征,即“集体凝聚、集体秩序和集体生存”价值轴线一直发挥着审美牵引的文化作用,但是,在人的主体性觉醒之前,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对运动-游戏的政治制约作用始终存在(人的主体性,在希腊和印度主要指人从神的笼罩中解放出来,发现自我;在中国还存在摆脱封建意识和宗法主义的束缚。因为社会主流文化意识也存在着凝聚社会群体与集中社会力量的文化诉求,与运动-游戏的元象征并不矛盾。象征意义上的同质,选择相同或相近的表现形式,是文化学上的经常性事件。在选择运动-游戏为表现形式,把社会主流意识与文化精神具体化地表达的过程中,运动-游戏证明自身文化合法性的规定和标准不知不觉地被主流文化消解,运动-游戏常常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意识表达诉求的文化工具。在相当长的文化发展时期内,运动-游戏广泛分布于政治、军事、宗教、经济等领域,很难明确地将它的文化功能与审美区分出来。这样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很难从表现形式上将运动-游戏界定出来,尤其是与军事、动作艺术。古代运动-游戏的这种表形构意的总体性特征,也决定了体育的游艺形态性质。还有,运动-游戏表现形式上成为程式化、礼仪化的因袭惯例,按预定好的模式机械地进行,而不能依据运动-游戏者自身的感受来表现,不仅限制了运动-游戏主体性的象征意义的发展,还导致其元象征意义的边缘化和当下象征意义的异化,如十五柱球异化为宗教游戏,游戏者感受到的是神的正义性。

4.2古代游艺象征构意的文化特征唐代以前,运动-游戏的象征构意注意反映“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构意中缺乏超越和想像力,以简单象征为主。例如,鼓舞源于狩猎活动,可见于唐代文献。鼓舞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根据人数可以分为单人、双人、群体鼓舞,也是苗族的民间舞蹈。通过对狩猎事件过程的模仿与描述,击鼓歌舞。用于狩猎出征,祈求狩猎丰收,激发、勉励族人;用于狩猎归来,庆祝狩猎丰收,鼓舞人心,凝聚族人。其中,比喻物是“历史事件”———狩猎活动,象征意是激发、劝勉族人。还有如周代的《六舞》中的《大武》也为战争描写之乐舞(中国古代的乐舞游艺性明显)。中唐以后,佛教发展达到鼎盛,西域文化大量传入中原,对中国游艺的象征构意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游艺中出现了超越现实的浪漫主义和大量的想像元素。同时代的绘画、音乐等也产生了类似的变化。例如,唐代的《兰陵王入阵曲》[1](又名大面)开启中国假面舞(假面舞是一种带面具的集体舞蹈游戏)之先,假面具是兰陵王的象征(北齐兰陵王作战时常戴假面具,乐舞中运用假面具也是对兰陵王面貌姣好的超越现实的回避,以达到表现兰陵王的威武效果),它的象征意义实际是超越政治、军事对“忠真”美德的颂扬。又如“龙凤乐舞”的龙舞,雷电之神图腾信仰龙文化。龙象征中华民族的多种优秀品德;凤舞:太阳神图腾信仰凤文化。龙凤乐舞象征吉祥[1]。隋唐的飞天舞象征佛祖涅槃飞向仙境,象征灵魂升天。儒学则把精力主要集中到社会问题的协调上,促进了大型游艺活动的庆典化的发展和构型,象征意义超越宗教祭祀,游艺的主题集中到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上。与中国游艺象征构意相比,印度极强烈的律动舞蹈(印度舞蹈源于祭祀,并一直是祭祀与娱乐游戏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极缓慢运动的瑜珈,把印度人对宇宙和灵魂永恒平静的追求象征性地体现在丰富的外在动感之中。印度教认为,世界“终极实在”的本质是平静的,而世界万象则是流动不居和变化无常的;灵魂的本质是平静的,而人体则是不断移动变化的。外在的无常与变化反衬与象征内在的宁静与永恒[4]。这也是印度游艺复杂象征构意很难为其他文化所理解的原因。从自然哲学和文化审美的角度看,希腊体操不仅仅是古希腊人将人体抽象化,从中寻找到一种理想的美。还是希腊人将千姿百态的活生生的人体综合,追求一种肉体与灵魂和谐的美,即人体运动的健美象征着人的形态与灵魂的善合一的最高理想,希腊文称kalokagathia(心身至善)。这种最理想的高贵的表达可见于“萨福的诗与普拉克西提勒斯的雕刻”[6]。另一方面,竞技会最初只是为了表达对丰产之神的崇敬,但后来不断演变为象征某种高层次的思想活动。希腊众神实际上是希腊人自身情感和想象力的表现,对神的颂扬实际上象征着对自身形象的颂扬(古希腊文化中人神同形),也象征着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于生命的渴望的有效整合。

5运动-游戏元象征的价值轴线对现代体育发展的影响集体凝聚、集体秩序和集体生存是运动-游戏的元象征,它是体育初始的基本的本质的文化内涵,其他内涵大都是在元象征基础上的文化发展,属于再发性的象征构意。再发性的象征构意只能围绕元象征的价值轴线演化。偏离元象征的价值轴线就可能产生多义象征和导致体育的象征意义的异化,如高尔夫球运动在一定程度已经成为财富的象征。运动-游戏再发性象征意义的异化只是对元象征的价值偏离,在体育道德与伦理的作用下,能够实现自觉的价值回归。以运动-游戏为基本表现形式的现代体育,始终是一种表达人们获得交流、互爱、健康、快乐和成功等元象征情感体验的文化实践活动。

5.1现代体育象征意义的产生文艺复兴为近现代文化注入了人文主义的新特质,反映人的主体性和世俗生活(相对于中世纪以来的宗教生活)的体育,成为人文主义弘扬现代文化精神的重要的标志性元素。英国、德国的公民教育、法国的文务教育中都开始推行体育课程,中世纪文化迫害下近乎失传的体育游艺活动,从偏僻的农村重返城市(中世纪城市体育遭到禁止,只有宗教统治相对薄弱的偏僻的农村保存着体育游戏与民间舞蹈,为近现代体育文化的复兴保存了文明的基因),民间舞蹈经过舞蹈教师和协会的发掘、编导,开始在城市文化中兴起,恰恰舞、狐步舞、探戈等在欧洲城市文化的各个层面开始流行(16、17世纪,英国农村的民间舞蹈游戏重返城市文化,交谊舞蹈、现代体育舞蹈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此),足球、体操、击剑等体育游戏出现在学校里。总之,文艺复兴为近现代文化融入了大量的新元素,推动了近现代文化要素的分化。游艺从社会主流意识的束缚中真正地分化出来,形成独立完整的现代体育形态。竞技和游戏成为现代体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友谊、团结、和平、人道是在元象征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象征质态,两者的内涵是统一的。同时,这种新的象征质态也是其用以证明自身合法化的规定和标准。也就是说,现代体育如果偏离友谊、团结、和平、人道这些新的象征意义,现代体育就可能失去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就可能发生异化,如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的“人类学日”,宣扬了种族歧视,违背了人道精神;德国柏林奥运会,宣扬了侵略与杀戮,违背了人类的团结与和平精神,都没能取得文化上的合法性。相反,奥运圣火就象人类的精神火种一样,播撒到人类文化的每一寸空间。圣火精神的发展过程就是现代体育象征意义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圣火源于古代希腊,在希腊文化中,火象征着力量、智慧、光明与正义,人类文化的发展就是从弱小变为强大,智慧代替愚昧,光明驱散黑暗,正义战胜邪恶的过程。现代奥林匹克对圣火的恢复,是现代体育与运动-游戏的元象征内涵的完美结合。“圣火”通过传达给活动参与者圣洁与崇高的情感体验,把比喻物“圣火”———象征意“友谊、团结、和平、人道”这个多义的复杂的象征推论过程简化为文化学上的“条件反射”,即“圣火”-圣洁的人类精神。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Wenlock),也是对圣火象征的延续与发展。

5.2现代体育象征意义的偏平化问题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一体化,除了政治系统具有超越一切的功能之外,经济和文化系统逐渐失去了自身运作的轨道和调整机能[10]。现代奥林匹克从创立初期的精英文化,逐渐被大众文化“殖民”[10]。大众文化以各种方式改造其文化的资源,使其符合大众文化的发展逻辑,并为大众享用。当奥林匹克成为大众文化之后,它自身的内在审美就不再能够完全支配自身的文化合法性,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大众文化“类物”的商业本质。现代体育在这个过程中,审美的自律性受到了严重威胁,伴随着总体交换的商业社会的形成,现代体育与艺术一样,越发具有商品化的特征,体育不得不媚悦消费者而商业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奥委会为组织代表的体育运动商业化改造进入了高潮,体育运动的单项组织印上了明显的商业公司的色彩,现代体育的内在逻辑不断受到商品交换逻辑的干扰,它的象征意义被大众文化压缩在元象征的价值平面内,即现代体育象征意义的偏平化。根据格雷欣法则在大众文化中不断发挥作用,价值不高的东西总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兑出文化流通领域。除元象征外,格雷欣法则在大众文化中频频发生作用,将现代体育新的象征构意不断地挤兑出文化流通领域。类似福娃、文洛克的象征意义会不断地成为过去。现代体育精英文化时代的圣洁、崇高,超越性的文化理想逐渐被生活中快乐原则所取代,运动享乐、体育消费取得了文化的合法性,快乐、享受成为现代体育象征意义的主导质态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教育也接受了享乐主义的指导,倡导快乐体育。基于现代体育象征意义的商业化赎买,体育文化在商业化生产规模上已经超越了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但是,它出现了“构形”上的同形化、“表态”上同质化问题。从而使现代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大量雷同的电视类的体育游艺活动。商业利益已经将它淹没,失去了文化的感染力,没有多少人再会对它感兴趣。现代体育象征意义的偏平化导致文化上的另一个过激反映是追求新奇、极端的生活体验。体育成为人的生活方式之后,生活与体育的界限消失,生活进入体育,体育也在生活之中,体育成为人们寻求新奇、极端的生活体验的一个重要手段。日常生活的重复性、日常性,特别是大众体育的商业性,不断压迫和颠覆游戏中作为主体的人的自主性,导致人追求主体自主性的逆反冲动情绪的产生。人们开始寻求新奇、极端的生活体验,如探险运动、极限运动、自助旅游等。

5.3现代体育意义困境的突围现代体育大众化之后,它自身的内在审美作为文化合法性依据的地位开始动摇,文化审美的“他律性”明显地呈现出来(他律性指体育开始受到商业、娱乐、媒体等文化原则影响);另一方面,文化的大众化恰恰又是现代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英雄主义消退、精英文化的失落、理性主义的弱化,正是这个时代内涵转变的一个象征,英雄、理想、激情已经被淹没在平常的利益分配之中。现代体育看上去已经不可能重返创立初期的崇高、圣洁、精英的文化质态,已经陷入象征意义偏平化的困境。现代体育的象征意义从崇高、圣洁到通俗、浅薄、极端运动体验的演化,并不能说明体育的元象征失去了它的轴线作用。事实上,在现代体育的实践中,元象征的价值轴线作用正在进行文化的审美重建。现代竞技和游戏已经明显地表现出艺术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竞技和大众体育技能上的艺术化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欣悦和美的享受,一种社会化的情感共鸣。现代体育通过竞技与游戏的方法,把人放到现实的社会关系与境况中陶冶情操,培养普遍的人类之爱的观念(即博爱)与情感,促使他或她产生善良、博爱、仁慈的理念,去除贪婪、仇恨、杀戮的邪念。在竞技集会与群体游戏中,激发人的合群天性,关爱他人,并在游戏的没有利害关系的情感状态中享受人生的意义,体验共同的人类情感[7]。体育的元象征通过美学教育的方式,把大众提升到精英、把英雄的品德普及到每一个人的素质之中,重建游戏者的圣洁与崇高的情感体验。

第8篇:体育运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学校体育;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6-0103-05

健康的身体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繁荣富强的体现。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连续10年甚至20年下降已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1]。不可否认的是,从全球范围来看,青少年的体质和体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与国外青少年相比,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滑幅度更大[2]。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关注,也引起了中央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政策、措施,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省市初中升学加试体育的规定等。但是,上述这些措施、政策主要是从保障学生运动权利的角度提出,并且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落实,导致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只见打雷,不见下雨”,难见实效。

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既是学生的权利更是义务。只有提高学生自觉参与阳光体育的思想意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才能使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生根发芽,才能真正达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然而,提高学生参与阳光体育的思想意识和觉悟仅靠自觉和教化是不够的,必须在自身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强化制度的规范、激励、督促和制约作用。因此,在阳光体育开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道德的约束机制,建立相应的体育道德制度,实现自律与他律、自觉与强制、权利与义务相度结合。

1 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化的涵义

诺思[3]说:“制度是一整套规则、应遵循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以约束个人的行为。”美国著名法学家博登海默[4]认为道德必须依靠强制来实现,“那些被视为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而必要的道德正当原则,在所有的社会中都被赋予了具有强大力量的强制性质。这些道德原则的约束力的增强,当然是通过将它们转化为法律规则而实现的。”故而道德制度“指的是将一部分基础性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经法定程序转化为制度、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等,依靠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加以推广。”[5]因此,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化就是在学校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中,把某些基本满足社会和个体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软性、自律的体育道德规范和要求,转化为硬性、他律的规章、制度。在这里,体育道德自律是体育道德他律的深化和拓展,体育道德他律是体育道德自律的保障与基础。体育道德教育的他律功能与自律作用互相辉映、约束,从而使体育权利与义务得到了统一和结合。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道德都要纳入阳光体育道德制度中,只有那些体现阳光体育发展要求、反映学生主体体育生活和交往关系的现实的、普遍的、基本的被广大学生所认同的基本的体育道德规范才能置入阳光体育制度中。

2 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的价值

在西方一些国家,人们很害怕“劣迹记录”,哪怕是坐公共汽车逃一次票,这样的劣迹记录,都会对就业、贷款等产生很不利的影响。因此,人们都十分谨慎,不敢“败德”[6]。这说明,受强制性制度的约束时间长了,就会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制度意识,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会逐步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然后人的行为就转变为道德“自觉”行为。可见制度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我们学校体育制度中,体育道德不应只被看成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软性规范”,我们还要深入研究“硬性约束”的体育道德制度对体育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

1)阳光体育道德制度对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

道德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软性”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而道德制度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硬性”强制性的约束作用。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是通过对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观念的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因为这关系着自身的身心健康,“义务性”的成分较低。而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则代表着国家和社会的意志和利益,它需要我们广大学生将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因为这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国家的安全,“义务性”的成分较高。在阳光体育运动中,道德制度所具有的导向和规范机制,可以强化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因此,阳光体育运动中的道德制度越健全、合理,对体育道德就越能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就越能激发学生积极自觉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义务感。

2)阳光体育道德制度对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具有调节作用。

道德的最终目的和结果是“自律”,制度则以“他律”为形式和手段保障和促进道德理想价值的实现。从调节角度和范围看,体育道德是从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特别是体育生活中个人对待社会整体利益和其他利益的角度,去调节人们的体育活动和社会关系,它只能“软性”地干预着体育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一切行为。阳光体育道德制度则着重从学生应有的权利及应尽的义务角度去调节对阳光体育运动秩序具有较高价值的社会关系,特别是触犯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和严重破坏体育秩序时,以及没有切实履行学生应尽的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义务时,体育道德制度就会去“硬性”地干预。

3)阳光体育道德制度对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具有可操作性。

道德指向在一定社会阶段对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的完美、崇高、超越性的追求,是比较宽泛、抽象的。道德制度是在道德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系列的明确的、具体的、权威的标准规范,是具有强制性、可操作性的。体育道德如果只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人们头脑中,没有形成文字规范公之于众,那么它的内容就将是丰富多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就难以根据行为做出其是否道德的判断与评估。比如说体育道德提倡“公平竞争”,这种概念的单独存在是抽象的,那么《反兴奋剂条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这一精神的具体体现:谁使用了兴奋剂,谁就违背了“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谁就违反了《反兴奋剂条例》,谁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因此构建相应的体育道德制度、阳光体育道德制度以对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道德、行为的评价具有可操作性。

3 体育道德制度化适用于学校阳光体育运动

1)我国在传统上习惯于将道德伦理制度化。

古代中国习惯用经、训、规、礼之类的制度形式来制约人们的行为,使整个封建社会的道德、行为处在一个制度调控中。如家训、宗规、乡规民约等都是道德制度的代表。千百年来中国的历史也见证了制度相对于文化、道德、人性、行为的巨大威力。道德制度能在一夜之间让亿万人裹小脚、留辫子,也能让他们剪辫子松小脚;一夜之间能让千百万青年成了热血沸腾的红卫兵,也能让千百万曾经的知识青年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体育方面,我国近代体育的先驱马约翰在清华大学担任体育教师时,曾经实行“强迫体育”,从而掀起了清华学子“强国强种”的锻炼热潮[7]。这也是中国高校史上一条隐性的学校“体育道德制度”。因此,制度化是中国传统道德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2)国外学生身体素质高得益于其相关的学校体育道德制度。

不同的人种,身体素质在某些方面会存在差异,人类学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没有哪个研究能证明中国人天生的就比同为黄种人的韩国人、日本人的身体素质差。可是如今却眼看着韩国、日本的青少年身体素质全面超越我们,眼看着他们分列亚洲国民体质排行榜的前两位。其原因包括我们的学校体育道德制度与他们不同,比如日本不管春夏秋冬,学生体育课一律要求穿短袖和短裤[8]。就是在种种制度的约束下,在整个道德氛围的熏陶下,在“耻”文化的背景下,日本学生身体素质在完成一定的“体育义务”的过程中得以提高是一种必然。

3)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需要体育道德制度。

(1)学生道德自律缺失导致阳光体育运动缺乏实效性。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化,社会行为失范、越轨现象到处可见,道德虚无主义泛起。这也不可避免、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出生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学生道德自律的缺失造成了阳光体育这种柔弱的外部强制在消除内部惰性方面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采用一定的“他律”手段、措施,以加强同学们在思想、精神、道德方面的自律性,提高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2)学生完成阳光体育运动的义务需要制度保障和监管。

从个人角度来看,人的体质发展存在“时间差”,青少年时期是打下良好体质基础最佳、最重要阶段,错过这一阶段,效果就大打折扣。所以,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水平具有紧迫性。因此,国家制定种种规章、制度来保障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权利,同时也赋予了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义务。但是人天生是有惰性的,“站着不如坐着舒服,坐着不如躺着惬意”。显而易见,对于这种由静态向动态、由懒散向勤快转变很艰难,但为了人类的生命活力进行自律、自觉的体育运动是必须的。也就是说,履行参与体育活动的义务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不过现行法律并不强制学生履行自己的体育义务,因此我们除了完善现行的一些管理性质的体育法律、法规,还应进一步制定更多有关学生体育权利和义务的制度、规范,建立相应的阳光体育道德制度,应使每个学生认识到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是一种法律义务,是公民对国家、社会应尽的神圣职责,从而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 阳光体育运动体育道德制度化的基本措施

1)在学校中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观念。

法国著名教育家涂尔干[10]认为:“强迫学生去接受道德事实、道德价值和行为确实不好,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要成为的那种人是未来社会所要求的人,而社会所需要的这种人与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些潜能之间存在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不按社会的要求去限制、规范我们的行为、欲望,我们就不能形成一种社会人格,甚至不能成为真正的人。如果说这就是灌输,那么灌输是不可避免的。”道德理论总是与所处时代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而发生着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阳光体育应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道德旗帜,弘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不畏艰险的道德理念,发扬公平竞争、科学进取、努力锻炼、诚实、协作、不怕艰苦等道德精神。我们要长期开展体育道德主题教育,组织和动员千千万万的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另外,还要树立体育道德典范,增强体育道德模范的教化力,弘扬社会正气。

2)学校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化的基本原则。

(1)体现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

制度制定出来是为了约束人,是要靠人来贯彻、落实和执行的,人的行为又受到来自内心世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的影响和控制,因此某种道德制度要成为现实的道德力量,就必须以获得人的主观认同为前提。如果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得不到现实道德制度的支持,与现实生活的制度不协调或存在冲突,那么原本崇高的价值和理想追求就会在不讲道义的利益纷争中瓦解。所以,阳光体育道德制度的构建必须以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和发展人”的人本思想。具体来说,体育道德制度首先要保障学生的权益。我们在制定相关制度时,既要表达国家、社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意图,还要反映学生的体育意愿和需要;确立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尤其是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的学生体育行为道德规范;明确我们的行为准则的重点是督促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体育行为,而不是监管学生有没有积极参与运动。其次,倡导学生民主参与制定体育道德规范,改变传统道德建设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吸引广大学生参与道德规范的讨论、修改和制定,欢迎广大学生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和措施,使学生成为自身体育道德建设的主人,使学生能够认可并自觉遵守相应的体育道德制度。最后,要加强对学生体育道德形成规律的研究,使阳光体育运动的工作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阳光体育道德制度的正义理念。

正义是制度的首要原则和价值追求,是评价制度好坏的关键标准。对于正义之于制度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性,罗尔斯[11]3-4,20曾进行过深入研究和详细阐释:“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和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作为人类活动的首要价值,真理和正义是决不妥协的。”又说,“作为公平的正义可以说不受存在的需要和利益的支配。它为对社会制度的评价建立了一个阿基米德支点。”正义的制度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而制定的,维护和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合理分配是它的终极目的与意义。唯有如此,才能建立和巩固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因此,只有正义的阳光体育道德制度才会引发广大学生的认同感,同学们才会自愿自觉地遵守和维护它。

阳光体育道德制度的正义原则应主要表现在“平等自由”和“差别对待”两方面。首先,体育道德制度应当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地享有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权利,任何组织、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犯它。学生相对于学校、国家和社会来说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弱者,我们不能容许这些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凌驾于个人之上,或相对于学生个人享有优先权。其次,体育道德制度应允许学生个人天赋素质或后天某些因素不平等的存在,必须使学校体育中处境最不利(比如因残疾,而无法达到正常体育考核要求)的学生获得最大的照顾,不过照顾要有一定的限度。

(3)建立阳光体育运动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

人具有趋利性,有什么样的制度就会导致道德主体有什么样的行为。当人们处于从恶能得到好处的制度之下,要劝人从善是徒劳的[12]。遵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原则,在进行道德教育和执行道德制度过程中,符合道德规范的奖赏和违背道德行为的惩罚都是必不可少的,两者应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适当的奖赏能够激发道德主体的道德自觉,增强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适当的惩罚能够使道德主体认识到自己不良行为所要付出的代价,从而防范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当然,从青少年教育的长远考虑,对于违背体育道德的学生,我们还是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过于严厉的惩罚,违背“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不仅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会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效和初衷。

目前,阳光体育运动对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颁发“阳光体育奖章”(精神奖励),但是没有针对学生的任何物质奖励。加拿大和瑞典都已根据各年龄段制定了相关物质激励制度,以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体育运动。比如加拿大实行一系列鼓励青少年健康的退税措施,瑞典政府则实行货币补助政策[8]。

3)完善学校教育督导制度,建立校长问责机制。

在当前,学校教育环境仍然有待改善,应试教育、升学、就业的压力依旧存在,导致学校体育流于形式,学校体育长期的弱势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对于广大校领导和教师来说,学校体育的事情都是“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校长是学校体育第一责任人,只要校长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学校阳光体育工作就会搞得红红火火。所以针对体育工作,应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和建立校长问责机制,增加阳光体育工作和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中的权重,应把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作为校长业绩评定的重要标准,从而改善整个教育环境,改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正如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3]对学校制度重要性的洞见:“学校的长处全在于制度,它包括了学校发生的一切事。因为制度是一切的灵魂。通过它,一切产生、生长和发展,并达到完善的程度。哪里制度稳定,那里便一切稳定;哪里制度动摇,那里便一切动摇;哪里制度松垮,那里便一切松垮和陷入混乱;而制度恢复之时,一切也就恢复。”

制度是一种比较低的标准,道德是一种比较高的标准。有了标准比较低的体育道德制度,标准比较高的体育道德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阳光体育运动需要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的捍卫和保障,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的最终存在方式和理想价值是学生主体积极自觉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道德“自律”[14-15]。青少年学生只有将参与阳光体育运动转变为“自律”行为,才能真正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才能真正实现“少年强,则国强”的美好希冀!

参考文献:

[1] 我国青少年体能连续10年整体下降[EB/OL]. ,2011-07-20.

[10] 戚万学. 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10.

[11] 约翰·罗尔斯[美]. 正义论[M]. 何怀宏,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2] 杜时忠. 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 高教探索,2002(4):12.

[13] 任钟印. 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42.

第9篇:体育运动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美国的一场教育革新运动。其基本目的是,在现代城市一工业文明的条件下,从根本上改革美国学校教育制度,进而最大限度地解放儿童,使儿童真正得到自由的发展。如运动所提出的传统与变革、效率与人性、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等的关系问题,深刻揭示了现代教育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并为解决这些时常困扰我们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无论其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对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素质教育具有相当的示范意义与借鉴价值。

论文关键词:进步主义教育;素质教育;启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发生了一场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教育改革运动,史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为适应美国社会从农业时代向工业化时代、从近代向现代的巨大转变,而在教育领域掀起的一场改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古典教育的僵死传统,彻底地把儿童推向了教育的中心地位,从而使美国的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确定了20世纪美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它提出的教育改革原则措施以及勇敢而大量的教育试验,至今在美国乃至世界上还有广泛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是摆在当今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以人(儿童和青少年)的改善为出发点、以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的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显然对我们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特点

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从19世纪末兴起。到20世纪中叶结束,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1、民主性。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强调以儿童为中心,要求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杜威依据詹姆士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提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供给他适当的材料,促进本能的表现与发展。因此,教育应该是主动的,应该与儿童的兴趣相联系。强调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自然就要淡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意识。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反对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专断性的主导作用,认为那种由上级的权威者把所必须接受的东西传给下级的接受者形成的教育体制,不是教育,而是灌输、宣传。教师的职务仅仅是依据较多的经验和较成熟的学识来决定怎样使儿童得到生活的训练。因此,在进步主义教育家们看来,教师的“权威”只能体现在他的“经验”和“学识上。强调“儿童中心”论,反对教师的权威,不仅适应了美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要求,也培养了学生的民主意识,使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呈现出鲜明的民主性特点。

2、多元性。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多元性是美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首先源于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多种需要:城市各种福利组织需要‘社会教育’,商业和劳工界需要‘职业教育’,而标新立异的教师则需要‘一种教学过程的新技艺’,因而,也就随之源于进步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些不同需要所作的不同理解和反应。”美国教育家克雷明对于运动的多元性,曾指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全部历史技艺意味着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事情;而这种种差异,只能被具有明显多样性的美国教育所包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多元性也意味着运动中教育改革与实验形式的多元性。表现为指导思想的多元性,理论基础的多元性,不同文化背景与思想来源的进步主义教育家,以及运动形式的多元性等等。运动的这种多元性特点,一方面使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无论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也是运动结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实用性。美国教育的实用性起源于殖民地时代,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也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特点。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家主张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而不是灌输教材。进步主义教育认为传统的学习基本上是在接受知识,这种学习是无用的。进步主义教育认为要使知识有意义的话,那我们必须要用知识来做某事。因此,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家主张“从做中学”。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奠基人杜威就尤其强调教育的培养目的,就在于使有个性的人适应社会。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实用性还体现在运动的目的上,如前所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在现代城市一工业文明的条件下,从根本上改革美国学校教育制度,进而最大限度地解放儿童,使儿童真正得到自由的发展。也就是说,运动要努力使教育适应美国社会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正是在这一点上,运动的实用性特点表现得极其明显。

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教学上,以克服传统教育所带来的缺陷为出发点,力图使课程与学生的可实现的需要和当前的兴趣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儿童”。在进步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被认为是一种智力、社会、心理、身体和精神等方面的有机整体。学生不但要发展智力,社会、心理和身体等方面也应得到发展。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这种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力求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与目前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培养目标是极为吻合的,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革,它的宗旨就是要让学生学得愉快、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但是素质教育的实施又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因此寻找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间的最佳结合,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是相当重要的。在这方面,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与教训,就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进步教育运动是一场自下而上的,自发的群众性教育运动。这就决定了它与教育实践的密切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进步主义教育正式形成后,尤其重视教育的实践活动,重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开展期间,大量的进步主义教育学校纷纷建立,并成为实践与检验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场所,因此,进步主义学校为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形成、完善起到了巨大作用。有人说,如果没有芝加哥实验学校就没有杜威。这话或许有点夸张,但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实践在新的教育理论产生、完善中的巨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内一直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而“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既需要理论的补充完善,更需要大量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这种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的特点,无疑对我们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