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消费信用论文范文

消费信用论文精选(九篇)

消费信用论文

第1篇:消费信用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国内信用卡业务现状,分析了信用卡业务的高速扩张对我们传统的消费模式及消费观念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防范恶意套现行为等系列风险产生的对策。

一、中国的信用卡业务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的连续降息,存贷款利差缩小,各家商业银行都将信用卡业务作为拓展业务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工商银行2008年信用卡的发卡量达到了3905万张,比2007年增加了67%。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累计发卡量也都超过了1000万张。在银行卡发卡总量中,信用卡占比进一步提高。

与当前较高的持卡量相对的,迄今国内仅有招商银行等少数发卡银行对外宣称,信用卡业务实现了盈利。而用业内一位专业人士的话来说,“哪家银行如果说自已的信用卡业务是盈利的,那他确实很需要勇气”!按照国际规则,信用卡业务6年内很难实现盈利。

然而,信用卡的盈利预期却相当诱人。据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13年中国信用卡行业的整体利润将达到130亿元人民币。中国信用卡市场依然是中国个人金融服务市场中成长最快的产品线之一。根据央行的统计,在日常生活消费费用中,大约20%是通过银行卡支付。其中,信用卡的透支消费又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虽然行业经济效益充满挑战,但受规模效益以及消费者支出增长的推动,各家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由于信用卡在中国的渗透率依然偏低,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问内,中国信用卡的竞争还会继续将重心放在卡量的增长上。

二、恶意套现行为及其获利方式

随着信用卡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及其快速增长的趋势,一些不法分子开始盯上了信用卡套现这个生财之道。

所谓信用卡套现,是指信用卡持卡人不通过ATM机和柜台等正规渠道提取现金。而是通过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以刷卡消费的名义取现。通过正规渠道在银行的ATM机上取现时,持卡人往往只能取出信用额度一半左右的现金。此外,银行还要收取1%至3%不等的手续费和每天万分之五的利息。如果逾期没有还款,银行还要收取欠款的利息。而去所谓的信用卡套现公司取现,则相当于在POS机上刷卡消费,不但不用支付利息。一般还能够获得最长56天的免息期。持卡人所需支付的仅仅是给这些套现公司刷卡额2%至3%的手续费。在取现超出信用额度后,这些信用卡套现公司还可以为持卡人办理名为分期付款,实为取现的业务。在轻松获利方式的推动下,套现公司业务不断发展壮大,每天的营业金额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在套现之外还产生了一个新的业务,即套现公司专门提供为持卡人还款的“养卡业务”。所谓养卡,就是由套现公司先替持卡人把欠银行的钱还上,然后持卡人通过设在这家公司的)s机进行无实物刷卡消费,并缴纳一定的手续费。这样持卡人的还款日期就可以顺延一个月。

套现公司拥有大量的POS机,他们主要赚取的就是手续费,服务的内容包括养卡、套现、快速融资等所有跟信用卡相关的业务。套现公司往往以商店或超市的名义向中国银联或商业银行申请POS机。而事实上,他们既没有经营场所,也没有任何商品,唯一的业务就是刷卡套现。按照中国银联的相关规定,商户在协助持卡人完成刷卡支付后只需返给发卡行及银联0.5%至2%不等的费用。而持专人在套现时需要支付给这些公司刷卡额2%至3%的手续费。这之间的差价,就是这些套现公司的收入。高额的收入使这些从事信用卡套现的公司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除了这种通过POS套现之外,还有在互联网上通过一些常用的网络支付工具,利用网店的交易平台进行虚假交易的套现。

三、信用卡恶意套现的根源及影响

(一)信用卡盈利模式的变化催生恶意套现行为

信用卡套现现象的存在源于各大银行在信用卡方面的无序竞争。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跟前期的发展速度过快有着莫大的关系。

目前信用卡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予三个方面:第一,来自于年费;第二,循环利息收入;第三,来自于扣率,也就是从商户刷卡后获得的返点收入。

银行信用卡业务过高的扩张速度,导致中国信用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最明显的反映在于信用卡业务的收入构成。

1.无序竞争下的信用卡业务导致年费收入比重降低

年费本应是信用卡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然而,由于目前国内银行业在信用卡业务方面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近几年以来,商业银行一直以一种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份额的方式来发展信用卡,各大银行纷纷推出刷卡免年费甚至是直接免年费的活动。信用卡免年费成了最基本的促销手段,而银行目前也不把收取年费当成信用卡的赢利点。银行放弃年费已经不新鲜,甚至出现了倒贴的情况,民生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就出了“信用卡年费120%增值返还”的策略。

国外信用卡的盈利模式中,信用卡发展初期的主体收入来源在于年费收入。而国内的竞争状况显然导致了信用卡年费收入的缺失,年费收入在信用卡整体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可避免地呈现下降趋势。

2.中国的传统消费观念使信用卡循环利息收入偏低

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即讲究一种“量入为出”,也就是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对于大多数只想过踏实日子的中国老百姓,做好资本的储蓄远比各种各样明目花俏的投资和过度消费要显得重要得多。老百姓无论是买车还是买房,都会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存款总额,再三思量之后才会行动。即使是贷款买房的人,也会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尽快还钱。因此,在世界各国之中,中国家庭的储蓄率一直是居高不下。

而据国际知名的管理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青少年消费者在看重品牌和时尚产品的同时,也坚守传统价值观,这使他们与国外的同龄人明显不同。调查还表明,虽然中国的年轻人认为追赶时尚很有必要,但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有更多的十几岁的青少年认为,省钱是一种“美德”。调查报告说明,当代青少年不仅比上一代青少年更为传统,而且也更为现代,他们实际上对自身在世界中的地位更为自信。

这种传统的消费观念支配下的消费者并不热衷于超前消费。即便是通过信用卡发生了透支消费,据调查,国内消费者大多习惯于在免息期到期之前一次性全部还清全部透支款,银行较难赚取持卡人的透支息。这直接导致了银行信用卡循环利息收入在总的信用卡收入中所占比例降低。在中国,银行在循环利息上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0%至40%,而在国外,银行在信用卡循环利息上的收入往往可以占到70%至80%的水平,可见其悬殊差距。

3.“扣率收入”成为信用卡业务的重要收入来源并催生恶意套现行为

所谓扣率,是指特约商户在受理信用卡消费结算后,根据不同行业分别按交易额的一定比例向发卡行支付的手续费。基于国内信用卡年费收入比重的持续下降及传统消费观念对信用卡循环利息收入的限制性。商户刷卡消费所产生的返点就构成了发卡行信用卡业务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信用卡业务收人的增长不得不依赖于商户返点收益的提高。为了不断扩大自身在商户返点方面所获得的利益,各发卡银行放松对POS机控制,POs的安装管理混乱、审核不严、无序竞争。甚至是默许这样一种情况的存在。最终导致POS机泛滥,为恶意套现公司提供了工具,从而催生了信用卡恶意套现行为。

(二)信用卡利益格局为恶意套现行为提供温床

参与交易的金融机构在获取商户返点后进行利润分成。其中,信用卡发卡行、POS机提供者和中国银联的分成比例分别为70%、20%和10%信用卡每成功交易一笔,相关利益方都能从中获得不同比例的收益,从而使各金融机构都希望消费终端尽可能多地装自己的POS机。

在我国,POS机分为直连POS和间联POS,分别由中国银联和各商业银行提供。银联和各大银行为了扩大自家POS机的覆盖范围,都逐渐降低了POS的安装门槛,这样无形中为各种刷卡套现和养卡现象提供了温床。

某些金融机构定位混乱,客观上也对恶意套现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银联本质上是一个服务机构,但银联直接安装POS机。实质上是将自身变成各家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这就使得其角色发生错位。在信用卡迅速膨胀扩张的同时,相应的监管又过于宽松,使得恶意套现的行为得以出现更多的机会。

(三)被浸润的传统消费观念与恶意套现行为

由于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信用卡所倡导的提前消费理念,给中国老百姓传统的消费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超前消费浸润了到中国传统消费观念的时候。它的面目会变得愈发的缺乏理性、越发的狰狞。于是,我们不但要时刻关注着超前消费在道德、伦理上的负面意义,更应及早挖掘出这个被浸润了的中国传统消费观念在这个经济大环境中产生的意义和负作用。

超前消费,从本质上来说是超越了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消费水平,超出了在一定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可以承受的界限。从经济学上讲,超前消费违背了经济规律。然后,投资进程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适度消费又是社会再生产的保证,因此,从这方面上看,消费超前或滞后都会防碍经济的正常发展。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普通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也由此让部分特殊群体的消费欲望急速膨胀,并且,这种膨胀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其经济源头本身的增长速度。当不受控制的消费欲望演变成消费观念的变化,从而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时,就必然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如今,原本传统的消费观念正暴发式的向超前消费观念突变,而这种突变并未经历渐近式的变迁过程,在当前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只会是一种不成熟、不理性的过程。

超前消费思想的非理性发展过程,会导致持卡人趋向于更多的信用卡透支消费行为,这在当前国内的“卡族”们身上充分体现。而更严重的是,这种被超前消费观念侵蚀的传统消费观念变异,往往激发了消费者更大的非理性消费欲望。这一消费群体即恶意套现行为的主要行为主体,他们会通过恶意套现行为获取现金后,实现其它的消费行为,以满足自己不断扩张的消费欲望。于是,为这种消费行为提供有效实现途径的恶意套现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及保险体系的不健全,这种超前消费的风险一旦暴露出来,持卡人无力承担超前消费所形成的债务时,就会对银行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银行已发放的信用卡当中,不良贷款率的平均水平高达3%以上,而这一比例远远高于个人贷款。

四、信用卡风险防范

恶意套现的行为无形中增加了信用卡套现资金的使用成本,同时也是增加了套现者偿还银行资金违约的风险。这一系列的风险最终会叠加到各个银行的身上。再者,信用卡套现所产生的虚拟交易,也会对持卡人的信用记录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得银行对持卡人的信用评估失真,当出现持卡人无法偿付时,成为最终受害者的也是银行本身。

更加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信用卡业务面对的是一种被超前消费所浸润的传统消费观念。当这种超前消费观念浸润了中国的传统消费观念,它会变得更加缺乏理性。

因此,要打击恶意套现行为,笔者以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完善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堵牢政策的漏洞。如果出现的是非法商户或者虚假交易审查等方面的漏洞,银行与银联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另外,发卡机构也要将加强风险防范的意识与拓展信用卡业务同时进行。

第2篇:消费信用论文范文

〔关键词〕在线评论;消费者学习;体验型商品;购买行为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9.001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9-0003-05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online reviews on consumer purchase behavior,more than 400 Taobao shop online reviews were collected.Based on S-O-R model(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Model),from a new perspective of consumer learning,this paper studied the influence on consumer purchase behavior according to online reviews of experience goods.Using SPSS 190 software for data analysis and assumptions,statis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ntity of praise reviews,describing score,quantity of having picture reviews,quantity of appended reviews and total quantity of reviews have an effect on consumer purchase behavior.The quantity of neutral reviews and bad reviews,logistics and service score are not significant.Finally,the paper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shortcomings.

〔Key words〕online reviews;consumer learning;experience goods;purchase behavior

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带动了消费者开始习惯于网络购物。根据艾瑞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第3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69141亿元,B2C占比达到442%,B2C市场中天猫占比近六成,而C2C市场体量大,能满足网购用户差异化及个性化的需求,未来仍将维持稳定增长[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5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57亿[2],移动购物也逐渐成为大势所趋。

消费者在电子商务网站做出购买行为之前,习惯以在线评论信息作为自己是否购买的判断依据。当消费者成功购买后,也会在电子商务网站做出自己对商品的评价。近年来,对于在线评论的研究以评论的有用性和可信度为主,本文以淘宝网的体验型商品为例,采集某品牌洗面奶的评论信息,研究消费者在使用在线评论的过程中,是如何影响购买行为的。

图1 2014年第3季度中国B2C购物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

1 相关理论基础

在线评论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于它的看法不全一致。Park和Lee[3]认为在线评论是消费者之间关于网络商城中已销售的产品的正面和负面的评价。Mudambi和Schuff[4]将在线评论定义为粘贴在零售商、第三方网站上的由消费者创造的关于产品、服务的评价信息。本文认为,在线评论是消费者做出的关于产品不同方面的评价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消费者能根据他人的评价和体验心得推断商品的质量,减少个人时间及降低购买风险。

定量化的研究在线评论如何影响消费者总体购买行为,可以转化成研究在线评论如何影响商品销量或者销售额的问题[5]。有学者通过对在线评论和电影票房收入的研究,发现用销售量定量化测度消费者总体购买行为是可行的[6]。因此本文以商品的月成交记录,研究在线评论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淘宝网的在线评论信息均是匿名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在购买前无法得知商品的全部信息,要在购买前搜集在线评论信息以提高认知,在线评论提供了消费者真实购物的感受,为消费者了解商品提供了参考。有学者认为,消费者在线评论搜寻的驱动力来自于信息不对称、可用信息的缺失、感知认知权威和感知经济[7],从中也可以看出在线评论搜寻行为是消费者进行购买前的重要步骤。同时在线评论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于购物网站和商品的感知能力,可以潜在地吸引消费者关顾,提高消费者对该网站的忠诚度以及群体感,使得消费者做出更好的购物决策[8]。在线评论作为一种消费者的指引信息,这种匿名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消费者愿意提供自己的真实体验,哪怕是负面的评论内容,但卖家会对消费者的消极评论信息采取策略,使得部分信息让人不可信。而且部分淘宝卖家对差评买家存有骚扰及报复行为,让买家不敢给出真实评价,且卖家存在刷信誉的行为,让消费者无法区分哪些交易是虚假的,增加了消费者根据评论判断商品优劣的难度。

消费者学习,是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活动中不断获取知识、经验和技能,不断完善其购买行为的过程。消费者对商品的态度,受到在线评论的评分和评论数量的影响。消费者在有购买动机之时,受到好的或差的在线评论的暗示,会出现喜爱或者厌恶的态度,当高质量的评论不断出现时,消费者心里的消费冲动会不断地被强化,而低质量的评论不断出现时,消费者的消费冲动就会降低。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后,商品的质量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时,当有再次购买需求时,就会作出重复购买行为。消费者对于在线评论的可信度和有用性的采纳过程,可以理解为一种消费者学习行为[9],从消费者学习的角度来观察消费者的购买过程显得很有必要。行为心理学创始人Watson提出了“刺激――反应”模型,Mehrabian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消费者行为S-O-R模型(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Model)[10]。该模型指出情景能刺激消费者的心理,再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本文研究在线评论的刺激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在线评论的刺激来自于评价的程度及评论内容,评价程度是对商品的好评、中评及差评程度,本文主要分析这些评价程度的数量对消费者行为造成的影响;评论内容指两方面:店铺声誉和评价数量,店铺声誉是指描述评分、物流评分和服务评分,评论数量指的是有图片评论数量、追加评论数量和累计评论数量。

图2 消费者购买的刺激反应模型

2 研究假设

Nelson从经济学的角度将商品分为搜索型商品和体验型商品,搜索型商品指消费者在购买前从商品的信息就能获取准确信息的商品,如手机、相机、打印机等;体验型商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前不能从商品介绍信息准确获取信息的商品,如化妆品、餐饮美食等。有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体验型商品比搜索型商品更依赖于在线评论的信息,同时购买体验型商品的消费者更趋向于使用在线评论的信息[11-12]。因此本文对体验型商品的在线评论信息进行研究。

目前,不同的电子商务网站评论体系不完全相同,但都有涉及物流、服务、商品的评分以及文字评价。在淘宝的商品页面上,呈现出多种与在线评论相关的信息,例如含图片评论、追加评论、好评、中评、差评、累计评论等,这些评论的相关信息,哪些信息会对商品销量产生影响,这些信息又是产生何种影响的呢?本文将一一进行探讨。

21 评价程度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评价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形成的初始态度,是指消费者关于商品作出的好评、中评和差评的评价,B2C的天猫商城与C2C的淘宝店铺该评论体系略有不同,淘宝网评价涉及好评中评差评之分,而天猫商城则无此选项。本文以C2C的淘宝网为例,研究这三种评价程度的数量对消费者造成的影响。消费者根据商品的评价程度,更新对商品的态度,这是消费者学习的过程之一。有研究认为,好评数量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存在显著的作用[13],中评数量对消费者无影响,差评数量反向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好评数量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H1b:中评数量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H1c:差评数量反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22 评论内容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1)店铺声誉

店铺声誉是指用户在购买商品后,对商品进行文字评价和星级评分。文字评价可涉及商品的质量、价格、客服态度、物流等等,消费者还可再评论再进行晒图;除了对商品进行评分,顾客还需对店铺的服务态度、发货速度、物流服务进行星级评分,标准从一星到五星,评论的星级是店铺的无形资产之一,也是店铺吸引消费者的因素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店铺星级能够增加消费者的信任[14]。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a:描述星级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H2b:服务星级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H2c:物流星级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2)评论数量

图片是消费者在首次评价或者追加评论时,在评论内容下方晒图形成的评论内容,含图片评论反映了商品的质量如色差规格与卖家描述不一致等问题,有图片的评论减少消费者在购买体验型商品时承担的风险。在消费者学习的过程中,有图片的评论暗示了消费者的真实购买行为。本文研究有图片评论的数量对消费者行为造成的影响。

追加评论是指双方评价完成并生效后的180天内,买家将有1次追加评论的机会,卖家也会随之多1次解释机会,从而更真实的反映购买后的情况。追加的评论可以是文字内容,也可添加图片,但不影响卖家的好评率。追加评论更好地反映了消费者的消费感受,有的商品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质量或者其他问题,追加评论可以让消费者了解商品的持久耐用度。有学者利用复杂网络的方法对淘宝的化妆水追加评论进行研究,发现追加时间呈现长尾分布,具有特定的规律性[15]。文本研究追加评论的数量对消费者行为造成的影响。

累计评论是消费者购买商品作出的评价,所示评论为1个月之内的评论数量。评论内容可涉及商品的规格、质量、色差、物流及客服等因素,内容长则可做长篇大论,短则也可作出两个字评价,如好评、不好等。累计评论是消费者进行商品购买前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信息丰富度高的评论,可助消费者深入了解商品信息。有研究认为好评数量代替了累计评论对消费者造成的影响[13],而有研究发现,在线评论的数量影响了消费者网络购买的意愿[16]。本文研究累计评论数量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a:追加评论数量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H3b:有图片评论数量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H3c:累计评论数量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3 数据研究与结果分析

本文选取某品牌洗面奶这种商品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因为洗面奶是一种体验型的商品,消费者购买是出于个人使用或送人使用的目的,避免了因为攀比等情感因素而进行购买;二是此商品为每日使用商品,消费者对商品的使用心得相互不同,排除了消费者个人情感对品牌所产生的影响。

淘宝提供30天内的成交记录及评论记录,因此本文以淘宝提供的30天销售数量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样本选取了2014年11月15日到2014年12月15日的在线评论相关数据,通过在淘宝网搜集了销量前440家的资生堂洗面奶销售信息,评论总数共218 954条,除去无法获取评价星级的店铺,总涉及店铺434家。

首先对全体样本的变量作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发现好评、中评、差评数量三者的极小值均为0,由于样本来自同种商品不同的店铺,有的店铺该商品销量小,消费者购买后还未作出评价,因此好评数量为0;中评、差评数量的均值小于3,因为消费者给出中评与差评的几率较小,因此均值也低。描述、服务和物流三项评分极小值在44~45分(满分5分),极大值均为5,均值在48左右,可见店铺的三项评分相差不大。有图片评论、追加评论和累计评论的数量极小值均为0,这是由于新店铺的评论不多,且消费者未晒图和进行追加评论;有图片和追加评论的均值都在10左右,由于在评论中添加图片比文字评论步骤多,追加评论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多,若商品不出现特别的情况下,消费者不进行晒图及追加评论的行为。

回归模型以月成交记录为因变量,以好评、中评、差评数量为自变量建立模型1,再以描述、服务、物流评分、有图片、追加评论、累计评论数量为自变量建立模型2,对两个回归模型分别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方程显著性检验。本文采用SPSS190软件,在进行模型1初步回归时,发现容差为02~03,且VIF(方差膨胀因子)在35左右,变量存在共线性问题,因此本文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克服模型间的共线性问题,从全部样本的回归分析结果来检验本文提出的假设。从模型拟合程度上看,模型1和模型2的拟合度均高于075,模型1的回归结果在001水平上显著,模型2的回归结果在005水平上显著。两个模型的DW值均在2附近,因此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从模型1回归结果来看,回归方程F值为151637,P值为0000,R方为0789,可见方程非常显著,拟合程度也很好。好评、中评、差评数量3个因变量中,只有好评数量的系数显著,并且系数为正,因此假设H1a得到验证,即好评数量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这也符合实际的情况,说明商品的好评数与消费者购买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中评和差评数量在模型中系数不显著,假设H1b得到验证,中评数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无影响;假设H1c不成立,即差评数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关系没有得到验证。在淘宝实际的交易中,卖家很少作出中评或者差评的评价,因此好评在累计评论中的比例会占到95%以上,降低了中评和差评对销量的影响,同时卖家会对作出中评的差评的买家进行电话沟通等行为,促使或迫使买家修改中评和差评。因此在此次数据研究中,中评差评影响不显著,该假设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模型2回归结果来看,描述评分的系数显著,但是系数为负值,且由于描述评分的满分为5分,因此该系数数值很大,假设H2a得到反向支持。描述评分与销量成反比关系,从消费者学习的角度解释,店铺随着销量的增加,描述评分会逐渐降,由于描述评分太高的店铺销量较少,给予消费者不好的心理暗示,让消费者认为,店铺是因为处于新店状态而评分太少,或是让消费者认为这些高评分都是虚假行为是刷信誉得来的。因此,描述评分高,却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物流评分和服务评分的系数不显著,即假设H2b、H2c得不到验证,物流评分和服务评分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无显著影响。从实际情况来讲,每家店铺的描述、服务、物流三项评分相差不大,均值都在48左右,凭这三项的评分高低,无法让消费者毫不犹豫地作出购买行为。

在模型2中,追加评论数量和有图片评论数量这两个变量的系数显著,且为正值,假设H3a、H3b得到验证,即追加评论数量和有图片评论数量越高,越能推动消费者的购买行,有图片的评论数量影响效果比追加评价略低些。累积评论数量的系数虽然显著,但是为负值,说明评论数量越多,反而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即假设H3c得到反向支持,且累计评论的标准差很大,因此该系数值较小。从各项系数来看,追加评论数量的影响是最大的,即追加评论的数量越多,销量也会越大。从实际的淘宝购物过程来讲,追加评论显示了买家在购买后的一段时间内关于商品使用的真实评价,这些真实的评价会增加消费者的心理暗示和消费欲望。

4 结 语

本文以淘宝网的某品牌洗面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好评数量、描述评分、有图片评论数量、追加评论数量和累计评论数量。中评数量、差评数量、服务评分和物流评分这4个因素,在本文的研究中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卖家在销售的过程中,可采取激励措施让消费者作出好评和高质量的评价,例如以返现、现金券和积分兑奖品的形式作为激励,鼓励消费者在购买后主动作出评价、晒图和追加评论行为,因此卖家也必须提高自身商品的质量才可增加评论数据。本文的结论有助于帮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根据在线评论信息作出决定,让卖家掌握在线评论的重要性,及时改正店铺的不足,为调整营销策略提供参考。本文只对体验型商品样本进行研究,存在着不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艾瑞网.艾瑞咨询季度报告[EB/OI].http:∥/html/20141105/241068.shtml,2014-12-21.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I].http:∥.cn /hlwfzyj/hlwxzbg/,2015-03-01.

[3]Park,C.,and TMLee.Information direction,website reputation and eWOM effect:A moderating role of product type[J].Jour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9,(62):61-67.

[4]Mudambi,SM.& Schuff,D.What makes a helpful online review?A study of customer reviews on [J].MIS quarterly,2010,34(1):185-200.

[5]郝媛媛.在线评论对消费者感知与购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6]WJDuan,BGu,ABWhinston.The dynamics of online word-of-mouth and product sal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movie industry[J].Journal of Reatailing,2008b,84(2):233-242.

[7]李枫林,刘昌平,胡媛.网络消费者在线评论搜寻行为研究[J].情报科学,2012,(5):720-724.

[8]Kumar,N.& Benbasat,I.Research note:the influence of recommendations and consumer reviews on evaluations of website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6,17(4):425-439.

[9]宋晓晴,孙习祥.消费者在线评论采纳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5,(1):164-169.

[10]Mehrabian,Russel W.The Dynamics of Online Word-of-Mouthand Product Sal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Movie Industry[J].Journal of Retailing,2008,84(2):233-242.

[11]Senecal S,Nantel J.The influence of online product recommendations on consumers online choices[J].Journal of retailing,2004,80(2):159-169.

[12]Bei L T,Chen E Y I,Widdows R.Consumers online information search behavior and the phenomenon of search vs.experience products[J].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2004,25(4):449-467.

[13]郭功星.消费者网购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电热水壶网络销售信息的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2013,(4):52-57.

[14]胡海清,严建援,许垒.信息丰富度、采购成本、线上渠道模式对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2,(5):80-88.

第3篇:消费信用论文范文

[关键词]特征信息;评论信息;推荐信息;在线预订;酒店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7―0079―06

1 引言

信息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网络环境中,消费者不仅搜索价格、类型、品牌等产品特征信息,还十分关注其他消费者的购后评论信息。酒店提供的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服务,由于消费者预订前无法对其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做出准确评估,因此在决策过程中需要参考大量信息以降低感知风险。所以,酒店在线预订平台对酒店信息的合理呈现极其重视。通过对酒店在线预订平台(Expedia、Trip advisor、携程网、艺龙网、同程网等)的分析发现,在线信息通常包括三类:预订平台的推荐信息、酒店自身的特征信息和顾客的评论信息。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携程网的酒店在线预订数据为例,研究上述三类信息对不同等级酒店网上订购量的影响,提出在线旅行服务商酒店在线信息设计和服务管理的新思路。

2 文献综述

在线信息对产品销售影响显著,彼德森和莫里诺(Peterson&Merino)2003年研究消费者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搜寻行为时,发现在线信息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而对产品的销量产生影响。陈等(Chen,et al.)研究在线图书销售时,指出在线推荐信息可以显著影响图书的网络销量;钱瓦里和梅兹林(Chevalier&Mayzlin)在分析图书特征和在线评论的基础上,认为在线评论对图书销售影响显著,但负向评论对销量的影响大于正向评论。随后,一些学者研究了在线信息对消费者的作用机制,刘(Liu)指出在线评论的数量能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因为评论数量越多,消费者就越容易接触到这些信息。德拉卢卡斯等(DeIlarocas,et al.)也发现随着关于某产品或服务的在线评论信息数量的增加,消费者购买该产品或服务的概率将有所提高。可见,在线信息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而影响产品的在线销售。

酒店作为典型的体验式服务产品尤其适合网上销售,而且专业的酒店在线预订平台已经成为客房销售的重要渠道。酒店产品具有无形性的特征,消费者在购买时面临较高的感知风险,尤其需要较多信息来辅助决策。因此,消费者在网络环境下购买这类体验型服务产品时,信息对决策影响将更加显著。格瑞茨和刘(Gretzel&Yoo)通过对1480个旅游者的调查发现来自其他旅游者的在线评论对其决策的影响最大;迪克金戈和玛扎奈克(Diekinger&Mazanec)在研究在线预订酒店的影响因素时也发现在线评论能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叶等(Ye,et al.)研究在线评论对酒店客房销售的影响时,指出在线评论得分的均值显著正向影响客房的销量,而方差则对客房销量呈负向影响;维曼伦和希格斯(Vermeulen&Seegers)发现在线评论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酒店的知觉,而正向的评论信息则能显著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综上所述,目前对酒店在线预订的研究主要从在线评论数量、情感倾向(正向和负向)的角度分析在线信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或酒店网上销售的影响。而在专业的酒店在线预订平台上,在线信息呈现的内容各不相同,它们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试图研究不同内容的在线信息对酒店网上预订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等级的酒店比较分析这些信息内容对酒店网上预订影响的差异。

3 实证分析

3.1模型构建

通过广泛调查发现,携程网是国内第一大酒店在线预订平台,其在线信息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也具代表性,成为国内外研究者首选研究对象。因此,本文选用携程网的实际数据进行研究,采用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在线信息对酒店网上预订的影响。模型的一般表达为:

ιn(Num_Reviews )=β0+β1Travelers' Rating+β2 Browsing Index+β3ιn(Room Types)+β4ιn(Price)+β5City Rank+β6Average Rating+β7Facilities Rating+β7Serviee Rating+βCleanlinessRating+β10Environment Rating+ε1 ( 1 )

叶等(Ye,et al.)在研究在线评论与酒店客房销量时,采用了在线评论数量代替酒店网上预订量的做法,并证明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此外,根据携程网的点评规则,只有在网上进行交易并入住后的消费者才可以参与点评,这保证了评论数量的真实性。因此,本模型也采用在线评论数量近似替代同期的酒店网上预订量。

模型中,变量的选择以携程网呈现的在线信息为基础,其中,用户评级和评论浏览指数表示平台推荐信息,酒店的房型种类、客房价格和所在城市等级表示酒店特征信息,顾客对酒店的设施、服务、卫生、环境等的评价表示评论信息。酒店所在地理位置能影响其客房销售,但在研究中量化这种影响存在难度,因此采用酒店所在城市等级反映酒店所在位置,这种方法在文献中得到应用。此外,模型中变量的纳入顺序与消费者在酒店预订过程中所接触信息的先后顺序一致,这便于分析不同信息对消费者预订决策的影响程度。为了凸显在线信息对不同等级酒店网上预订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中采用了4个模型分别考察在线信息对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和经济型酒店网上预订的影响。

3.2 数据收集

研究中的原始数据均来自携程网(WWW.etrip.corn),该网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在线旅行服务提供商(2010年的市场份额为51.6%),拥有最大的访问 客户群,在线呈现的信息具有代表性,历史数据保存相对完整,方便查阅与收集。根据史密斯旅行机构(sTR Globe)提供的2010年中国大陆酒店业经营业绩数据,本文选择携程网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杭州、无锡、青岛、大连、宁波、南京、西安、厦门和三亚15个城市的酒店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考虑到不同规模的酒店可提供的客房数量会对其顾客评论数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同类型酒店之间的可比性,本文在选择样本酒店时按照其在线评论数量大于其客房总数60%的原则进行筛选(根据STR Globe提供的数据,2010年中国大陆酒店业的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0%)。

经过数据收集与整理,最终选择了1092家酒店作为研究样本,其中五星级酒店128家、四星级酒店313家、三星级酒店200家、经济型酒店451家。在此,酒店预订平台的推荐信息(2个)和酒店特征信息(3个)所包含的变量的数据可以直接在网站上获得,而反映在线评论信息(5个)的变量数据要经过处理才能使用。携程网提供的顾客点评系统中的评分与5点李克特量表相似,顾客评论信息中每一个变量的评分级别从“很好”到“很差”共5级,本文在研究中对其进行从“5”到“1”相应的赋值,这样每一项评论信息都可以用相应的加权平均分来表示。

3.3 结果分析

鉴于模型中可能存在异方差、自相关等问题,本文在回归分析中选择了White检验、DW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以此来消除其部分影响。同时,还采用了逐步回归的方法来检查模型中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以确定最终模型。在上述问题都通过检验后,模型的最终估计结果见表2。

从模型1中可以看出,酒店特征信息中房型种类(β3:0.302,t=3.602)、客房价格(β4=-0.396,t=-2.98)和所在位置(β5=-0.023,t=-2.341)显著影响酒店的网上预订,而其他变量的参数均未通过检验。这说明在五星级酒店的网上预订中,酒店自身特征信息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推荐信息和在线评论的影响。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五星级酒店消费群体主要为公务或商务旅行消费者,其旅行费用多数由行政单位或公司负担,他们选择酒店时比较重视酒店的档次与自身社会地位的匹配,对酒店硬件设施要求较高,看重品质和品牌,较少受其他评论者的影响。

在模型2中,表示酒店特征信息的房型种类(β3=0.3,t=4.85)和所在位置(β5=-0.021,t=-2.789)两个变量对酒店网上预订的影响十分显著。在线评论信息中除卫生评价以外,其他各变量均显著影响酒店的网上预订。从影响程度上看,评论信息总体上大于特征信息。这表明在四星级酒店的网上预订中,消费者既关注酒店的特征信息,又重视在线评论。此外,用户评级(β1,=0.204,t=2.087)和评论浏览指数(β2=0.313,t=1.723)两个变量的参数也通过了检验,这表明预订平台的推荐信息显著正向影响四星级酒店的网上预订。

从模型3的参数估计结果可以看出,酒店特征信息(β3=O.349,t=3.868;β5=-0.033,t=-3.168)和在线评论信息(β=0.694,t=1.782;β8=0.75,t=2.053)显著影响酒店的网上预订,其中在线评论信息的影响大于酒店自身的特征信息的影响。这说明在三星级酒店中,消费者除了考虑酒店所在的位置、房间类型外,还重视其他消费者对酒店设施及配套设备和服务水平的评价。一般而言,三星级酒店的消费者大多追求舒适的体验,而酒店的设施设备(如寝具、浴室设备等)与服务水平正是影响顾客这种感知体验的重要因素。此外,在酒店特征信息中,价格对预订量影响不显著。

在模型4中,房型种类(β3=0.072,t=4.34)与所在位置(β5=-0.03,t=-4.662)两个变量对酒店网上预订的影响仍然很显著,但影响程度总体上低于在线评论。在线评论中消费者对酒店设施(β7=0.885,t=3.315)、服务(β8=0.809,t=3.127)、环境(β10=0.48,t=2.535)的评价(β6=1.655,t=2.418)对酒店网上预订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评论浏览指数(β2=0.023,t:1.919)也显著影响酒店的网上预订。这表明经济型酒店中消费者既重视酒店自身的特征信息,也看重其他消费者的在线评论信息。这一结果与经济性酒店的硬件设施条件与消费者群体特征较为吻合。经济型酒店的顾客以大众消费为主,其旅行费用通常由自己负担,他们既关心酒店基本设施条件,又关注服务、安全等影响基本睡眠与休息的因素。所以,这些消费者对在线评论信息十分重视。价格依然对酒店网上预订影响不显著。

综合比较4个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发现,在线评论对四星级、三星级和经济型酒店的网上预订影响显著;酒店特征信息对五星级酒店网上预订的影响最显著;推荐信息对四星级酒店的网上预订最显著。在酒店特征信息中,价格对五星级以外的酒店网上预订影响不显著,这可能由于五星级酒店网上预订的价格离差①最大,而等级越低的酒店竞争越激烈,价格离差也越小,从而使价格对低星级酒店网上预订影响不显著。在评论信息中,消费者对客房卫生的评价对酒店网上预订无显著影响,这说明客房卫生已经不是影响酒店网上预订的重要因素,其影响程度显著低于消费者对酒店设施、服务水平、周边环境的评价。推荐信息对四星级酒店网上预订的影响最显著,其中用户评级对四星级以外酒店的网上预订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消费者对四星级酒店的满意度显著低于高星级酒店的平均水平,所以消费者为降低网上预订的感知风险而对信息的搜寻更加全面。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在线信息对酒店网上预订影响的研究内容。论文以携程网为主要数据来源,采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了预订平台推荐信息、酒店特征信息和消费者在线评论对4类酒店网上预订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线评论对四星级、三星级和经济型酒店的网上预订影响显著,其中消费者对酒店设施、服务及周边环境的评价能显著影响酒店的网上预订,而对酒店客房卫生的评价对酒店网上预订影响不显著。(2)特征信息对五星级酒店网上预订的影响最显著,其中客房价格对四星级、三星级和经济型酒店的网上预订无显著影响。(3)推荐信息对四星级酒店网上预订的影响最显著,其中用户评级对四星级以外酒店的网上预订影响不显著。

本研究结论对在线旅游服务商进行酒店在线管理有以下启示:

首先,酒店在线信息应该进行分类管理。因为不同等级的酒店,消费者关注的信息重点不一样,而页面信息呈现顺序、位置与方式都会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信息的关注与接受,如对于五星级酒店,其酒店地理位置、酒店价格及房型等信息应该在重点区域,而对经济型酒店,消费者的评论信息应方便、快捷、全面地呈现给消费者,以便于他们进行全面评估。

其次,本研究有助于实现对不同顾客群体进行个性化管理,无论是顾客在预订平台进行酒店检索还是预订平台对酒店进行的推荐,均应该关注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特征,从而增加顾客对酒店产品的认同。

第4篇:消费信用论文范文

关键词:口碑影响力;专业知识;关系强度;信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5-0066-04

Tie Strength,Sender’s Expertise and WOM’s Influence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Trust

CHENG Peng-fei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710054)

Abstract:This paper proposes a path model from tie strength and sender’s expertise to WOM’s influence by introducing trust as a mediator.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the effects of tie strength and sender’s expertise on WOM’s influence are mediated by two trust dimentions- affect-based trust and cognition-based trust,respectively.In addition,weak tie also affects WOM’s influence directly.

Key words:WOM’s influence;expertise;tie strength;trust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借助新产品战略来获得竞争优势,但新产品的新功能或新属性在带给消费者新鲜体验的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按照感知风险理论的观点,感知风险越高,消费者越依赖人际沟通(比如口碑)来获取产品信息[1]。因此,深入了解口碑信息对消费者新产品购买决策的影响,可以帮助企业制定产品信息传播策略,提高新产品的市场成功率。

口碑的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只有少数学者是从口碑接收方的视角来研究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先前相关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认为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嵌入在社会网络中并受到双方关系强度的影响[2]。另一类研究则源自沟通理论,认为口碑影响消费者决策的过程可被看作是消费者被说服的过程。因此,沟通理论中影响说服力的重要因素——信息源的专业知识(Expertise)会决定口碑的影响力[3,4]。

尽管已有研究从两个不同视角解释了口碑影响力的决定因素,但仍存在一定研究空白。首先,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把来自两个理论的前因变量整合起来。其次,关系强度和发送方专业知识这两个前因变量分别代表了消费者对双方关系属性和发送方能力属性的感知,这种感知如何内化并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影响的心理过程还不清楚。针对研究空白,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的信念—态度—行为范式为理论基础,以信任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关系强度、发送方专业知识到口碑影响力的作用路径模型,试图揭开关系强度和发送方专业知识到口碑影响力的心理过程,并将这两个源自不同理论的前因变量整合到一个理论框架中。

二、文献综述

(一)社会网络理论与口碑信息传播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社会系统是由许多节点(个体或组织)通过各种关系连接起来的网状结构,个体所开展的行为是嵌入到其所处的社会网络中的[5]。因此,个体间的行为会受到双方社会关系的影响。Brown和Reingen最早利用社会网络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消费者的推荐网络,他们认为社会网络中的强关系更易成为消费者获得他人推荐信息的渠道[2]。在此之后,很多研究都开始关注消费者口碑传播中关系强度的作用[6]。按照社会网络理论的观点,具有强关系的个体在价值观、生活方式、产品偏好、社会规范等方面比较一致[7]。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更易向与自己具有相似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产品偏好的人寻求建议。社会影响理论(Social Influence Theory)认为社会系统中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会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其中规范型影响(Normative Influence)主要指个体希望自己的行为被周围人所接受和喜爱[8]。因此,当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对来自强关系口碑信息会赋予更大的权重。在营销学中,很多实证研究都表明消费者更加信赖通过强关系来获取外部信息[2,6,9]。

(二)口碑传播中发送方专业知识

消费者从外界寻求信息时,一个基本前提是信息发送方具有提供信息的知识和能力。而专业知识(Expertise)经常当作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提供相关信息能力的指标。专业知识被定义为:成功完成相关任务的能力[10]。在以往消费者信息搜寻的研究中,很多研究都表明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往往会通过口碑来影响他人的购买决策,而意见领袖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10]。信息处理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可以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11],该理论把消费者的决策过程看作是处理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消费者处理大量信息并付出认知努力和成本。当消费者缺少对新产品的判断和评价能力时,往往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认知努力来处理产品相关信息。若从“专家”那里获取处理后的信息可以降低自己的时间和认知努力付出,提高决策效率。因此,依赖来自“专家”的口碑信息做出决策意味着更高的决策质量[9]。

(三)口碑传播中的信任

信任指个体愿意处于易受他人伤害地位的意愿,这种意愿建立在个体对他人行为的预期之上[12]。在口碑传播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口碑接收方往往缺乏对口碑信息的甄别能力。当消费者依据口碑信息做出购买决策时,就会面临风险。因此,在口碑沟通中,消费者对口碑发送方的信任程度会决定消费者对口碑信息的依赖程度。Silverman就把口碑的巨大影响力归因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11]。McAllister把信任分为基于认知和基于情感两个维度[13]。其中基于认知的信任源于被信任者的技术、能力及知识,而基于情感的信任则源于双方的情感联系。因此,基于认知的信任是知识驱动的,取决于被信任者的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而基于情感的信任是情感和关系驱动的,取决于双方的关系强度和情感依赖。Johnson和Grayson在研究服务行业中的信任时也把信任分为这两个维度[14]。所以本文把信任分为基于认知的信任和基于情感的信任两个维度。

(四)概念模型的构建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态度是决定个体行为的直接因素,而态度则取决于信念,这就是信念—态度—行为范式[15]。信念指个体对事物属性的认识与评价,在信念的基础之上,个体形成对事物的态度。因此,态度是个体对事物的信念的综合和抽象,属于更抽象的认知层面。在口碑传播中,消费者是否受到口碑信息的影响往往取决于对口碑发送方的态度。Castelfranchi和Falcone就把信任看作是一种情感态度,且取决于两种基本信念:对被信任者能力的信念和对被信任者意愿的信念[16]。国内,彭泗清也把人际信任看作一种人际态度,这种态度取决于人际关系中的理性算计和情感关联[17],这与Mayer等把能力和仁爱心看作是信任的两个重要前因变量相一致[12]。

在口碑传播过程中,消费者对口碑发送方的信任(态度)建立在对口碑发送方属性的认知(信念)之上。专业知识水平体现了发送方的能力属性,而关系强度则反映了口碑发送方的情感属性,都是信念层面的概念。因此,根据信念—态度—行为范式,本文提出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即关系强度和发送方专业知识通过信任这一中介变量对口碑影响力发挥作用。

三、研究假设的提出

(一)关系强度与口碑影响力

按照社会网络理论的观点,个体间口碑传播会受到个体间关系强度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具有强关系的个体间往往具有较高的相似性(Homogeneity)[2],具有相似性的个体间的沟通更易发生且更具说服力。Price和Feick的研究表明产品信息更易在具有相似性的个体间流动,因为沟通难度小,可接近性高[18]。社会影响理论(Social Influence Theory)认为个体会受到群体规范的影响,个体的行为需要与群体规范保持一致[8]。为了使得购买决策服务群体规范的要求,消费者在获取口碑信息时会更加依赖强关系,因为来自强关系的建议更能体现群体规范的要求。很多实证研究也表明,来自强关系的口碑信息对消费者决策具有更大的影响力[2,6]。所以本文提出:

假设1:消费者与口碑发送方之间关系强度越强,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越大。

(二)关系强度与信任

具有强关系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共同的价值观、规范、偏好及生活方式,这些都是人际信任的基础。根据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社会关系具有互惠性(Reciprocity)的特点,个体双方都可以从关系中获益[19]。在互惠预期下,关系中的任何一方都不会破坏关系。此外,强关系双方往往归属于同一个社会群体[5],受到共同的社会规范的约束。社会规范会对破坏关系一方进行惩罚(比如名誉上的损失),这种规范性惩罚机制保证了关系双方没有采取伤害对方行为的意愿和动机。当消费者通过强关系来获取口碑信息时,可以预期口碑发送方不会实施对自己不利的行为(如提供错误信息),从而会产生信任。这种信任产生的基础是双方的情感联系,属于基于情感的信任。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2:消费者与口碑发送方之间关系强度越强,消费者对发送方基于情感的信任越强。

(三)发送方专业知识与口碑影响力

一般来讲,来自专家的口碑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这已经得到众多研究的证实。Mitchell和Dacin在研究中发现专业知识高的人一般会知晓和掌握更多产品知识(比如市场上的替代产品、品牌等)[20]。这些产品知识使得口碑发送方可以更准确地对产品的功能或属性进行评价,从而帮助消费者更有效地做出购买决策。信息可用性/诊断性模型(Accessibility-Diagnosticity Model)认为信息的诊断性越强则影响力越大,而来自专家的信息对产品的诊断性往往更强[21]。在沟通过程中,个体专业知识水平越高,所具有的权威性越高,来自权威的信息对消费者的决策影响更大。Wangenheim和Bayon对德国能源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口碑发送方的专业知识与口碑对消费者转换行为的影响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White对高风险决策的研究表明,口碑发送方专业知识会提高消费者对口碑信息的接收性[4]。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3:口碑发送方专业知识越强,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越大。

(四)发送方专业知识与信任

在关于信任的研究中,被信任者的能力是信任的一个重要前因变量[12~14]。在购买决策中,产品的绩效风险是消费者重点考虑的内容。要对产品功能和属性进行评价需要口碑发送方具有广泛而深入的产品知识。一般而言,专业知识水平高的消费者不但会收集产品的相关信息,还会收集替代品以及周边产品的信息[20],这些信息被汇总、融合、加工之后形成消费者的专业知识。所以口碑发送方专业知识水平高则更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这种信任的基础是口碑发送方的知识与能力,属于基于认知的信任。所以本文提出:

假设4:口碑发送方专业知识越强,消费者对发送方基于认知的信任越强。

(五)信任对口碑影响力的作用

消费者在利用口碑信息做决策时,实际上处于一种被动的易受伤害的地位。比如错误的、有偏差的信息可能造成消费者做出错误的决策。根据信任的定义,消费者对口碑发送方信任与否将决定是否采用口碑信息。沟通理论认为,信任不但可以增加沟通中交换的信息数量,降低信息交换成本,还可以让沟通者持有正面的、积极的态度,从而提高信息说服力。

基于认知的信任决定了消费者感知的口碑信息的有用性和权威性,消费者对口碑发送方的能力越信任,就更倾向于去倾听、参考来自这些人的口碑。源于人际关系的基于情感的信任可以增加关系中的安全性,降低消费者的防御性和抵制性,使得消费者对口碑信息持有更开放的态度,从而更依赖这些口碑信息进行决策。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5:消费者对发送方基于情感的信任越强,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越大。

假设6:消费者对发送方基于认知的信任越强,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越大。

四、样本及测量

(一)样本

本文选择数码相机用户作为调研对象,调查用户在购买数码相机时哪些口碑信息对用户的影响力较大。为了满足样本选择的随机性要求,本文主要选取数码相机的使用地——风景名胜地区来作为抽样地点。调查人员随机选择使用数码相机的游人作为被访者,风景名胜地区游客的随机性也保证了本次调研样本的随机性。

调查问卷设有三个筛选型问题:(1)使用的相机是否是自己购买的;(2)购买该数码相机的时间;(3)购买过程中是否向他人寻求产品相关信息或建议。三个问题中任何一个不符合要求则终止填写问卷。其中问题1是为了保证被访者经历过购买决策的过程;问题2是为了保证被访者可以回忆起当初的决策过程,购买时间超过一年则终止调研;问题3是为了保证消费者在购买时确实受到口碑信息的影响。笔者让被访者选择一个对自己购买决策影响最大的口碑发送者作为回忆目标并填写问卷。本文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其中回收问卷408份,剔除没有完整填写的问卷19份,最终有效问卷389份。

(二)变量测量

本文所有变量都是采用先前研究的成熟测量量表。具体来讲:在关系强度的测量上,本文使用Frenzen和Davis提出的4题项测量量表[22]。在发送方专业知识的测量上本文采用了Bansal和Voyer的5题项测量量表[6]。在口碑影响力的测量方面,本文采用Gilly等提出的测量量表[9]。在信任的测量上,本文借鉴了Johnson和Grayson的测量量表[14],其中基于情感的信任由3个题项来测量,基于认知的信任由4个题项来测量。

(三)信度与效度检验

在进行统计检验之前,要对变量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在信度方面,本文使用Cronbach α系数检验法来检验测量量表的信度,结果显示所有变量的α系数都在0.7以上(见表1),这表明变量测量的信度很好。

在效度方面,本文首先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变量的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都在0.6以上(见表1)。这表明测量量表的内聚效度很好。因为本文把信任分为基于情感的信任和基于认知的信任两个维度,所以本文还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对这两维度的区分效度进行了检验。第一步,让两个维度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自由估计,得到模型的x2(x2=21.12)和自由度(df=13)。第二步,改变模型设置,把两个维度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固定为1,估计得到新模型的x2(x2=587.48)和自由度(df=14)。第三步,经过查分布表,x2的变化(Δx2=566.36)在0.01水平下显著,这意味着信任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区分,区分效度很好。

五、假设检验

(一)统计检验

本文使用Liserl8.7对所构建的概念模型进行了统计检验,就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来看(见表2),x2与自由度之比(x2/df)小于2,符合模型拟合要求。规范拟合指数(NFI)、非规范拟合指数(NNFI)、比较拟合指数(CFI)和拟合优度指数(GFI)都在0.9以上,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36)小于0.08,这些指标都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

(二)统计结果分析

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见图2),关系强度与基于情感的信任显著正相关,假设2被验证。基于情感的信任与口碑影响力显著正相关,假设5被验证。这意味着强关系基于情感的信任口碑影响力这一作用路径被验证。消费者认为具有强关系的口碑发送方在提供建议时会更替消费者着想、更考虑消费者的利益,这会形成消费者基于情感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更易被来自强关系的口碑信息所影响。

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关系强度与口碑影响力之间一方面存在负向的直接作用(弱关系作用),同时又通过中介变量(基于情感的信任)与口碑影响力产生正向的间接作用(强关系作用)。MacKinnon等将这种中介称为不一致中介(Inconsistent Mediation)[23]。当方向相反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同时存在时,如果简单把自变量(关系强度)与因变量(口碑影响力)进行回归分析,则回归系数只能反映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混合效应。当这两种效应大小相当时,回归系数就会趋近零。这不但会低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且无法区分显示出方向相反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而引入中介变量可以区分出方向相反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关系强度一方面对口碑影响力有负向的直接作用(弱关系作用),另外又通过基于情感的信任对口碑影响力有正向的间接作用(强关系作用)。

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表明,弱关系是信息在不同群体间流动的“桥梁”,在创新信息的流动方面比强关系更有效[7]。在关于新产品信息的传播中,弱关系的作用也被许多研究所证实[8]。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强关系和弱关系都会对口碑影响力产生作用,但是二者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强关系通过基于情感的信任这一中介变量来发挥作用,而弱关系则直接作用于口碑影响力。因此,引入信任这个中介变量可以有效地把强关系与弱关系对口碑影响力的作用路径区分开来,更好地显示出关系强度对口碑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从模型的估计结果还可以看出(见图2),发送方专业知识与基于认知的信任显著正相关,假设4被验证。基于认知的信任与口碑影响力之间显著正相关,假设6被验证。这意味着发送方专业知识通过基于认知的信任这一中介变量作用于口碑影响力。此外,加入中介变量后,发送方专业知识仍然与口碑影响力显著正相关,假设3被验证。这意味着基于认知的信任的中介作用是部分中介,而不是全中介作用。

从本文的结果来看,尽管关系强度和发送方专业知识这两个前因变量来自不同的理论,但是二者分别通过信任的两个维度来对口碑影响力发挥作用。由此可见,本文通过引入信任这一中介变量,将口碑影响力两个具有不同理论基础的前因变量——关系强度和专业知识水平纳入到了一个理论框架中。同时,本文明确了消费者从对口碑发送方相关属性的感知到决策行为的心理过程。最后,通过引入中介变量,还区分了强关系和弱关系对口碑影响力的不同作用机制。

六、结论及启示

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的信念—态度—行为范式为理论基础,通过引入信任这一中介变量,研究了口碑影响力的两个前因变量——关系强度和发送方专业知识的作用路径。通过对389名数码相机用户的调查,对提出的路径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关系强度和发送方专业知识会通过信任这一中介变量来发挥作用,其中关系强度通过基于情感的信任来发挥作用,而发送方专业知识通过基于认知的信任来发挥作用;(2)引入信任这一中介变量之后,强关系和弱关系对口碑影响力的作用被区分显示,其中强关系通过基于认知的信任来发挥作用,而弱关系则直接发挥作用。

在营销实践中,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尝试利用消费者间的口碑来传播产品信息。比如谷歌在推出Gmail电子邮件服务时,就是通过用户推荐的方式来发展新用户。电信运营商Sprint则制定经济刺激机制来鼓励用户向其他人推荐其电信服务。这些营销措施都表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是与生俱来的“天然”资源,是企业可以用来传播产品信息的有效途径。企业在营销实践中,应该更加重视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而进一步强化消费者之间的信任,使得产品信息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更大影响。

参考文献:

[1]Murray K B.A Test of Services Marketing Theory:Consumer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ctivitie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1,55:10-25.

[2]Brown J J,P H Reingen.Social Ties and Word-of-Mouth Referral Behavior[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7,14 (3):350-62.

[3]Wangenheim F V,T Bayon.The Effect of Word of Mouth on Services Switching:[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4,38 (9/10):1173-1185.

[4]White T B.Consumer Trust and Advice Acceptance:The Moderating Roles of Benevolence,Expertise,and Negative Emotions[J].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005,15(2):141–148.

[5]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481-510.

[6]Bansal H S,P A Voyer.Word-of-Mouth Process within a Service Purchase Decision Context[J].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2000,3 (2):166-177.

[7]Granovetter M 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 (6):1360-1380.

[8]Pool G J,A F Schwegler.Differentiating among Motives for Norm Conformity[J].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7,29 (1):47-60.

[9]Gilly M C,J L Graham,M F Wolfinbarger,L J Yale.A Dyadic Study of Interpersonal Information Search[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8,26(2):83–100.

[10]Feick L F,L L Price.The Market Maven:A Diffuser of Marketplace Informa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1987,51(1):83-97.

[11]Silverman G.How to Harness the Awesome Power of Word of Mouth[J].Direct Marketing,1997,60(7):32–37.

[12]Mayer R C,J H Davis,F D Schoorman.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3):709–734.

[13]McAllister D J.Affect- 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as Foundations for 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in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5,38(1):24– 59.

[14]Johnson D,K Grayson.Cognitive and Affective Trust in Service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4):500-507.

[15]Fishbein M,I Ajzen.Belief,Attitude,Intention 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M].Reading,Mass:Addison-Wesley,1975.

[16]Castelfranchi C,R Falcone.Social Trust:A Cognitive Approach[M].C Castelfranchi & Y Tan(Eds),Trust and Deception in Virtual Societie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1:55-90.

[17]彭泗清.关系与信任:中国人人际信任的一项本土研究.中国社会学年鉴(1995-1998)[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90-297.

[18]Price L L,L F Feick.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Sources in External Search:An Informational Perspective[J].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1984,10:250–255.

[19]Blau P M.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M].Wiley,New York,1964.

[20]Mitchell A A,P A Dacin.The Assessment of Alternative Measures of Consumer Expertise[J].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6,23(3):219-239.

[21]Bone P F.Word-of-Mouth Effects on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roduct Judgment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5,32(3):213-223.

第5篇:消费信用论文范文

一、相关理论介绍

1.1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界定

文化消费[1]是一个精神活动过程,它包括图书、文学、广播、电视、、教育、网络、科技、体育、旅游等。文化消费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而载体又分为实物形态和虚拟服务形态。实物形态包括光碟、书本、手机、音像制品等,服务形态包括教育服务、咨询、文化娱乐服务等。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网络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学习知识的主要工具。手机上网浏览新闻、购物、看视频在年轻一代更是司空见惯,所以笔者把通信消费支出也列入文化信息消费的范畴。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把文化消费划分为以下几类: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化娱乐服务。这四方面基本上涵盖了实物形态和服务形态的大部分。

二、参数估计及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中国统计年鉴》获取1996-2000年和2006-2010年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性支出和可支配收入数据。具体将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划分为通信消费支出、文化娱乐用品消费支出、教育支出以及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了适应本文对文化消费结构的研究要求,重点从城镇居民的ELES模型进行相关估计和检验。

2.1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结构分析

2.2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支出的部分[4]。边际消费倾向能反映出居民各类消费需求的顺序和新增加购买力的投向。从表1对比1996-2000年和2006-2010年的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看出,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文化边际消费倾向(0.26)明显高于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期(0.078)。这说明在十多年前文化消费受收入高低的影响明显大于近五年。再分别对比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发现除了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明显降低。一方面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对通信、教育和文化娱乐用品的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减少,另一方面说明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比例在增加。

具体来说,通信的边际消费倾向由之前的(0.088)降低为(0.023),原因在于我国邮电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通信工具的不断普及,通信需求也会由爆炸性增长越来越趋于平常。随着人们通信消费意愿降低,通信消费支出也会减少,这与我们的实际感受相符;文化娱乐用品的边际消费倾向由0.037降低为0.013,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对文化娱乐用品的消费意愿在降低。进一步说明我国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包括高校校园对社会开放和博物馆免费开放等)取得了成效。教育的边际消费倾向由0.113降为0.006,降低幅度最大。这与国家的相关政策有关,一是因为近几年中小学学费的减免,二是由于从05年起国家对高校的收费也开始控制。文化娱乐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增加,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经摆脱了以吃、穿、住为标志的低级层次改为追求精神娱乐的较高层次生活水平,人们追求的不再是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而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享受[5]。

2.3基本文化消费支出

由表1对比两个时间段的文化消费基本需求可得,1996-2000年的文化消费基本支出是-782.675,而2006-2010年文化消费基本支出是815.906。说明文化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由较高级需求转为一般需求。其中,通信、文化娱乐用品和教育的消费需求缺口都有大幅度减小,而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需求缺口由-25.182增加为-155.608。当城镇居民基本生活用品、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后,额外的收入就会被考虑消费在较高级的商品和服务上。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缺口增大正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实际论证。

2.4需求收入弹性

对比表1两部分各项文化消费的收入价格弹性可以看出,各项消费的收入弹性都明显减小。文化消费在1996-2000年期间对于我国城镇居民来说是奢侈品,各项消费弹性系数都大于1。在2006-2010年,通信、文化娱乐用品和教育的弹性系数都小于1,说明它们对于居民来说是正常商品消费,作为一种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镇居民对通信、教育和文化娱乐用品的投资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变大,但其占总本文转自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51,51,51);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

2.5需求价格弹

三、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在对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种类界定的基础上,运用ELES模型对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变动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通过分析比较边际消费倾向得出,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比重在增加,对文化娱乐用品、通信和教育的消费倾向都有所减少。

从基本文化消费支出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文化消费水平不高,还停留在基本的教育支出占主要地位。从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可以得出,我国现阶段的文化消费结构不稳定,受收入影响较大。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对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比重要的增加量要大于对其它三种消费的增加量。从借个弹性分析可以看出,各类文化消费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影响较大,且对自身价格变动更为敏感。

3.2政策建议

政府部门应该努力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是影响消费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并决定着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其次应该加强监督管理,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价格体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合理的文化娱乐商品价格会促进消费需求。最后,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娱乐服务业的投资和监管,因为文化娱乐服务类消费将会成为文化消费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李望平.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1

[2]赵卫亚.计量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汪卫霞.我国居民信息消费核算及其特征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8):47-51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王林林,黄卫东.中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结构研究[J].现代情报,2010(11):10-11

第6篇:消费信用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品牌社群;社群经济;信息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对策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品牌社群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品牌社群理论源于美国历史学家DanielJ.Boorstin于1974年提出的消费社群理念,在消费社群研究基础上,Muniz和O’Guinn在其研究中,通过观察FordBronco(福特野马)、Macintosh(麦金塔电脑)以及Saab(萨博)三大社群后正式提出了品牌社群概念,品牌社群的作用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目前针对品牌社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牌社群内涵、特征、顾客品牌忠诚度、口碑传播、形成机理等领域。

(二)社群经济相关研究社群经济概念起源于美国网络行销专家ErikQualman于2010年提出的社群新经济时念,他认为社群媒体的威力很强大,可以在一夜之间迅速强化或摧毁品牌,不论个人或企业形象皆然。关于这一现象,市场营销大师PhilipKotler在其未来营销的阐述中作了进一步解释,指出未来的交易将被提升为互动以及共鸣,营销主张也将深化为精神与价值观的相应,这种提升与深化的载体就是社群,基于社群形成的商业形态就是社群经济。目前我国针对社群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群经济内涵、特征、与粉丝经济区别以及发展策略等方面,胡征宇指出社群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特征表现为以社群聚合与市场选择相结合以及社会价值与经济运行相结合。

(三)信息经济学相关研究信息经济学一词起源于1959年JacobMarschak发表的《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1961年,GeorgeJosephStigler发表了题为《信息经济学》的论文,使得信息经济学成为一门新兴学科。随后,大批经济学家分别从管理与统计决许应楠副教授(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2015SJB601);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sponsoredbyQingLanProject);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op-notchAcademicProgramsProjectofJiangsu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TAPP)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策、信息搜寻、知识产业、信息社会和信息论角度奠定了西方信息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科学基础。信息经济学可以大致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部分,本文主要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相关研究内容进行述评。国外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范畴分为核心和非核心领域,核心领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关系、激励机制以及市场信号等,非核心领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形式及效用、信息搜寻、拍卖与投标等。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信息经济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30多年来,我国学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信息经济学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微观信息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代表成果有谢康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张守一的《微观知识经济与管理》以及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这些研究分别从风险与不确定性、博弈策略以及信息资源配置等角度对信息经济学理论进行阐述,并对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关系等微观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众多学者将信息经济学相关理论应用于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保险、医患信任关系等方面。本文主要对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李莉、杨文胜对电子商务市场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赵岳、谭之博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模型对电子商务、银行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进行研究。总之,目前国内外对品牌社群的研究比较多。在品牌社群经济研究方面,目前主要集中在社群经济内涵、特征、发展策略等实践方面,对社群经济形成与增长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研究还不多见。

二、企业品牌社群经济形成与增长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分析

(一)消费者认知与企业品牌文化信息不对称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品牌由符号演变为具有丰富价值内涵的品牌资产,品牌文化影响和改变了消费者的心智模式。企业会通过多种方式吸引消费者加入社群,目的是希望通过社群使得消费者认可企业品牌文化并进行商品交易。消费者在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企业品牌社群后,一方面企业会通过社群向其传播企业品牌文化相关信息;另一方面消费者也有可能自己主动地去对企业品牌文化进行认知和理解。由于消费者在对企业品牌文化进行认知过程中收集、理解、认知信息能力的差异,会导致消费者认知与企业品牌文化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

(二)消费者需求与社群内容定位信息不对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品牌社群是企业与消费者建立连接、进行交流最方便、经济的渠道。但这种价值能否得到真正发挥,主要取决于消费者需求与企业品牌社群内容定位是否匹配。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比如社群运营团队规模、社群运营者能力等,使得企业品牌社群不能准确地收集、分析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社群的内容不感兴趣,也不能准确地理解企业品牌社群的内容定位,从而导致消费者需求与社群内容定位信息不对称,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这都会使得消费者与企业品牌社流互动甚少,最终主动或被动地退出社群。

(三)消费者彼此之间对社群认知信息不对称企业品牌社群经济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社群内部的生态建设,即让社群成员彼此之间能够进行自发的、良性的横向沟通。企业品牌社群是一种商业模式,最终目的是为了转化消费者关注为实际交易,因此,社群在运营过程中,希望消费者之间能够自发地、主动地去了解企业品牌文化、产品功能、企业服务等内容,并进行交流、互动、传播等,以此实现社群经济的商业价值。但由于社群成员之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存在差异,只有部分消费者能够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这部分消费者也会由于掌握更多信息,从而对企业品牌社群认知也更充分,而另一部分消费者掌握的信息比较少,造成消费者彼此之间对社群认知的信息不对称,形成过程如图3所示。

三、企业品牌社群经济形成与增长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影响分析

(一)逆向选择本文认为企业品牌社群经济在形成与增长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类逆向选择:消费者的逆向选择以及企业品牌社群的逆向选择。消费者的逆向选择。企业品牌社群在运营过程中希望转化消费者关注为实际交易,而消费者在企业品牌社群中的交易是通过网络实现的,只能通过社群的内容对商品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但消费者知道网络交易存在着优质和劣质商品,一方面由于消费者加入社群成本较低,消费者可能会加入多个企业品牌社群对其关注的商品进行比价,从而可以很容易知道企业彼此之间的价格和质量;另一方面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并依据商品的平均质量给出愿意支付的价格,此时消费者的逆向选择就会出现。企业品牌社群的逆向选择。企业希望通过品牌社群使得消费者认可企业品牌文化并进行商品交易,因此,企业一方面希望能够吸引高质量的潜在消费者加入社群;另一方面希望激活这些消费者,转化关注为实际商品交易。但哪些群体是企业的潜在消费者呢?企业品牌社群只能通过日常与消费者的交流互动来判断,但绝大部分消费者不太可能会与企业品牌社群进行高频次互动,而少部分活跃的消费者又不一定是企业真实的潜在消费者,企业品牌社群只能根据日常互动数据与消费者相关属性进行筛选和判断,此时企业品牌社群的逆向选择就会出现。

(二)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缔约后,信息劣势方法对信息优势方的行为进行观测和监督,那么信息优势方就有可能做出欺骗等行为,从而损害信息劣势方的利益。本文认为企业品牌社群经济在形成与过程中主要存在三类道德风险:利用不对称信息诱使消费者交易、消费者交易后不能及时收到商品、消费者之间信用缺失和信任缺乏。利用不对称信息诱使消费者交易。在基于企业品牌社群的网络交易中,消费者一般是通过企业提供的社群内容获取商品相关信息。由于企业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因此很有可能作出机会主义行为,通过不完全信息或制造虚假信息诱骗潜在消费者进行网络交易,或用劣质商品充当优质商品,最终使消费者利益受损。当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不信任感之后,在以后的交易中会格外谨慎,甚至出现排斥企业品牌社群的极端情况,极大地制约企业品牌社群经济的形成与增长。消费者交易后不能及时收到商品。电子商务交易中买卖双方在资金流上发生的问题也是常发生的道德风险问题。主要是指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付款后,企业拖延时间拒不发货,更有甚者携款潜逃。因此,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消费者先付款后取货承担极大风险。在基于企业品牌社群的网络交易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消费者容易面对付款完毕不能及时收到商品的道德风险。消费者之间信用缺失和信任缺乏。企业品牌社群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新的交互平台,消费者不仅可以与企业进行互动,还可以与消费者进行交互。消费者交互主要出于需求方面,消费者希望通过交互获得其他社群成员对商品的认知、使用体验等信息,以此增强自己评估商品的能力。但如果消费者出于某种目的,通过不完全信息或制造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引诱消费者退出社群、骗取消费者向其转账等,则会导致消费者交互之间的信用缺失以及信任的缺乏。

四、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的企业品牌社群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充分认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社群经济的影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对企业品牌社群经济的形成与增长具有破坏作用,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而且破坏了企业品牌社群的正常运营,影响了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和信任,最终制约了企业品牌社群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加便利、优质的服务,但是不能忽略由网络虚拟性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起的网络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等问题。

(二)建立双向的企业品牌社群信息传递机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品牌社群没有能够实现有效的信息披露和信息传递,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社群信息传递机制,该机制应该是双向的,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将企业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为了避免消费者做出不利选择,企业需要选择某些信号传递给消费者,如企业品牌文化、社群定位、商品功能及服务等;另一方面是将消费者信息传递给企业,具有信息优势的消费者了解自身需求、偏好,需要将其传递给企业,以便企业对潜在消费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筛选。

(三)加强消费者自身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在企业品牌社群信息传递机制建立的基础上,消费者更需要强化自身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消费者在商品交易之前要多方面、多层次地搜寻信息,不要仅依赖企业品牌社群的内容,也不要仅通过与其他消费者的交流来决定自己的选择。在广泛收集信息基础上,消费者更需要加强自身对企业品牌定位、企业荣誉、商品功能、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处理能力,并作出自己对以上各方面的认知和判断,以保障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四)搭建基于第三方平台的委托-机制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企业与消费者最大化目标的不一致,企业利用其具有的信息优势采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而消费者无法对其采取的行为进行观测和监督。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品牌社群都是基于第三方平台搭建的,为此可以将第三方平台引入网络交易中,基于第三方平台搭建委托-机制。在该机制中,消费者与企业是委托人,第三方平台是人,第三方平台为委托人控制风险交易,类似于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甚至可以收取一定的佣金,以此激励高品质企业提高所售商品的质量,打击并扼制劣质商品出售,促使消费者守信,避免采取信用缺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何方.社群经济与企业转型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2016(2)

2.胡泳宋,宇齐.社群经济与粉丝经济[J].中国图书评论,2015(11)

3.杜杨芳,刘欢.我国信息经济学研究述评[J].图书馆学研究,2014(6)

4.朱靖.信息经济学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15,33(5)

5.高红阳,张侠.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2)

6.李莉,杨文胜,谢阳群,蔡淑琴.电子商务市场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管理评论,2004(3)

7.赵岳,谭之博.电子商务、银行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一个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12(7)

8.刘佳艾.信息不对称下B2C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

第7篇:消费信用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消费 现金消费支出 边际信息消费倾向 信息消费收入弹性

信息消费的概念和特点

(一)信息消费的概念

信息消费是指居民为满足个人需求而购买的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最终消费,包括信息消费产品和信息消费服务两部分。在当前特定的时期和技术水平下,信息消费产品可以分为工具类的信息产品和载体类的信息产品。工具类的信息产品主要是指在信息消费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包括硬件设备和应用软件。载体类的信息产品是指文字、图像、声音等作为信息载体的产品,包括实物产品和数字产品。信息消费服务是指除信息产品之外,为实现居民的信息需求而提供的特定服务(见图1)。

(二)信息消费的特点

信息消费具有新的特点:一是信息消费具有边际效用递增的特性。物质消费具有边际效用递减的特性,如消费者对食品消费得越多,则对食品的兴趣就越小。信息消费正好相反,消费者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随着信息量、知识量的消费积累,对信息的理解逐步加深,从而深入到同类信息的本质层面,获得更大的边际效用。

二是信息消费具有明显的人力资本化作用。信息消费中的教育消费、文化消费可以直接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娱乐消费、医疗保健消费则可以使人具有更健康的体魄、更旺盛的精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因此信息消费具有人力资本化作用,信息消费率(信息消费额/现金消费支出)越高,相应地人力资本化程度也就越高。

三是信息消费大多具有非竞争性的特点。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产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已有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即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大多数信息产品都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可以同时被许多消费者消费而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消费利益。比如播放电影,所有在场的消费者都可以观看,并且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信息消费统计核算的范围界定

根据统计年鉴中居民现金消费支出的分类(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现有的研究文献对居民信息消费量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将信息消费界定为居民消费中除衣、食、住以外的所有其他消费;二是将居民在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支出加总作为居民信息消费额;三是将居民的通讯、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总额作为信息消费额;四是将居民的交通通讯、文教娱乐两项消费支出加总作为居民信息消费额。可以看出,上述四种界定方法共同认为信息消费主要集中在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上,细微分歧则是在判断运输、医疗保健是否应该纳入到信息消费统计中。

本文认为,运输消费作为一种典型的物化服务,基本上不包含信息服务的内容,因此不应该纳入到信息消费的统计中。对于交通通信支出的统计,城镇居民有详细的交通支出和通信支出数据,农村居民则没有相应的分类数据。医疗保健费用主要包括医疗费用、药品费用和其他费用。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一直以来实施“以药养医”的政策,药品费用占医疗保健支出的比重较大。本文设定医疗保健支出中药品费占比45%,即信息类的医疗保健支出(55%的比例)应该统计到信息消费中。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将研究视角定位在城镇居民,把信息消费的统计核算范围界定为城镇居民现金消费支出中的通讯、文教娱乐、服务类的医疗保健三个方面。基于研究目标的不同,本文采用的信息消费范围有别于工信部的核算方法,后者主要着眼于消费升级和高新技术推广,重点强调了新型信息消费(包括智能手机消费、平板电脑消费、智能电视消费等)。

信息消费规模测算及特征分析

根据测算,1995-2012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信息消费支出从461.2元增长到3445.6元(见表1),年均增长率达到12.6%,比同期现金消费支出年均增速(9.5%)高3.1个百分点,也高于食品支出年均增速(7.5%)。食品支出的增长速度较慢,符合恩格尔系数随收入上升而逐步减少的事实。信息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较快,则表明信息消费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伴随着收入上升实现着更为快速的增长。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数为7.12亿,从而推算出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总额是2.45万亿元,其中通信支出为0.59万亿元,文教娱乐支出为1.44亿元,信息类的医疗保健支出为0.42万亿元。结合图2、图3,我国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呈现出以下特征:

信息消费在现金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呈现出先快速上升而后缓慢下降,并最终稳定在20%左右的水平上。这主要是因为,1995-2002年间我国陆续开展教育和医疗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教育卫生事业开始转变为市场产业。一方面,医疗服务商品化导致医疗价格大幅增加,居民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教育收费持续上升,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快速扩招,使得人们在接受更多教育的同时,教育支出大幅增加。这两个因素共同推高了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占现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2003年以后,随着市场化改革导致的“看病难”、“上学难”等社会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国家开始全面调整医疗和教育领域的公共政策,通过大量增加公共财政投入,适当缓解了城镇居民医疗、教育费用快速上涨的态势,从而使得信息消费占现金消费支出的比重缓慢下降。

城镇居民的边际信息消费倾向基本稳定在0.11的水平,信息消费收入弹性基本保持在0.8以上的水平,并且都逐步趋于稳定。一方面表明可支配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信息消费增长0.8个百分点。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00元,可以使城镇居民增加11元的信息消费。另一方面则表明信息消费已经逐渐成为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必需品。消费倾向和收入弹性的逐步趋稳,意味着即使可支配收入发生较大的变动,信息消费无论是绝对变化量还是相对变化量都能够基本维持一定程度的波动。

从信息消费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医疗保健消费和通信消费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大于文教娱乐消费的增长速度。随着我国通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城镇居民的通信消费大幅增加,和医疗保健消费共同推动着消费总量的扩张。通信消费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含量高的信息服务消费,是促进信息消费的主要推动方向。相应地,文教娱乐消费属于信息消费增长中的薄弱环节,可以通过刺激城镇居民的文教娱乐消费来提高信息消费的整体增速。

政策建议

根据分析结论,可以发现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内容和必需品,同时也呈现出渐趋平稳的发展态势。为更进一步地发挥信息消费促进消费总量扩张和消费结构调整升级的积极作用,应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首先,应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可支配收入是决定信息消费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持久性收入),必然会促进信息消费的持续增长。同时也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其边际消费倾向。

其次,应完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通信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居民的信息消费是在一定的消费环境下实现的。我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及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虽有较大改善,但仍然不能充分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为此,政府应加大在这些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再次,应大力扶持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激发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文化创意产业强调创意和创新,强调把文化、技术和产品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提供文化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个性化消费,促进消费增长。

最后,应提高居民信息素质,培育居民信息消费能力。信息产品和服务消费属于高层次的精神消费,消费者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信息素质,才能对信息产生需求,才能开发利用信息,最终实现信息价值。

参考文献:

1.蒋序怀.略论我国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消费经济,2000(6)

2.朱萍,董玲玲.虚拟信息消费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6)

3.刘雅静.信息消费:内涵、决定因素及发展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5)

第8篇:消费信用论文范文

〔关键词〕在线评论有用性;关键因素;模糊集理论;DEMATEL方法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1.017

〔中图分类号〕G203;F71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1-0094-06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online reviews promotes the network shopping consumers decision behavior.This study used DEMATEL metho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online comments usefulness,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network shopping consumer decision-making,promote the network shopping decision of rational behavior,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Based on the system building of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usefulness of online reviews,the paper used the fuzzy set theory and DEMATEL model to analyze the properties and relationships of the 15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usefulness of online reviews,and identified the six key influential factors including consum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reviewers,product involvement degree,writing style of comments,timeliness of comments and information completeness of comments.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the paper concluded that it was urgent to take priority on the management of consumer information.Business men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 management of comments in terms of different product prices,to promote social exchange between the consumers.

〔Key words〕online review usefulness;key factors;fuzzy set theory;DEMATEL model

S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会搜索相关商品信息。在线评论已成为了消费者在购物前识别商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的购物意愿。据德勤咨询调查显示:71%的消费者喜欢购买带有在线评论的商品,超过75%的消费者在线购买商品之前会参考在线评论信息。网络营销领域研究表明,消费者通过了解商品在线评论信息,可达到节约购买时间以及减少购买的不确定性,从而更好进行购物决策[1]。原因在于,其他消费者提供的信息间接地给予了商品的相关体验,所以对顾客消费者来说,购买者提供的商品信息可信性更高,在他们制定购买决策时也更加有用。然而,面对众多甚至海量的在线评论商品信息,消费者怎样才能从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商品信息,并初步判断该商品质量如何,是否值得购买?网络商家怎样快速的引导消费者从中获取需要的商品信息,并帮助消费者快速形成购买决策?探讨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因素间相互关系与识别关键因素,将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帮助,也是该领域研究的当务之急。

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也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较多从单个或几个方面来展开研究,系统研究的文献较少。应该肯定,从单个或几个方面就在线评论有用性展开研究是有价值的,然而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的系统性研究明显不足,各因素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导致难以准确地判定哪些因素对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大、是关键因素、应该重点考虑,哪些因素是次要的、可以忽略不计,从而很难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促进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将深入分析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借助复杂系统研究中成熟的DEMATEL方法定量揭示影响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程度,找出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关键因素,为消费者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1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

本研究在收集整理国内外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炼整理出15项在线评论有用性初始影因素。按照影响因素的特点,将15项因素分为评论内容维度、评论者维度、消费者维度和商品类型维度4个维度,相应假设如下:

1.1评论内容维度

评论内容维度是指在线评论文本内容本身,参考相关学者研究,本研究将其细分为评论长度、评论星级、评论语义、评论写作风格、评论及时性及评论信息完整性。评论长度也称评论深度,常以评论包含的字数来度量;评论星级也称评论分值,是评论者以星级的形式(如:1星代表低评价,5星代表高评价,3星代表中性评价)来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综合评价;评论语义特征主要是指评论内容中含有评论者的主观或客观的语言信息;评论写作风格主要是指评论词语、句子长度的选择,文章句法和语言错误等;评论及时性是指评论的发表天数;评论信息完整性是指商品质量、使用感受、服务态度和发货速度4个方面的信息。

郝媛媛等认为评论内容长度越长,含有的信息越多,则对消费者越有用[2]。但殷国鹏[3]、栾攀[4]、卓四清[5]等认为当评论内容长度达到消费者阅读长度上限时,消费者感受到评论有用性在降低。Forman等认为当消费者抱有正向倾向购买商品时,星级高的评论更有用[6];廖成林等认为当消费者抱有正向倾向购买商品时,且正向评论数量大于中性和负向评论数量,星级低的评论更有用[7];殷国鹏认为对于体验型商品(消费者需使用后才能感知的商品),中性评论相对于极端评论更有用[3]。由此假设:评论长度(C1)、评论星级(C2)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

Baek[8]、郝媛媛[2]、严建援[9]等认为评论中主客观语言表达和负面正面情绪语言流露对评论有用性存在影响,含有正面信息多的评论,评论有用性较高;王平等认为对于体验型商品,主观性评论更有用,而对于搜索型商品(消费者使用前可较准确地搜索到商品的信息),客观性评论更有用[10]。郝媛媛认为评论平均长度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2]。Mudambi等[11]认为评论越及时的评论越有用,但郝媛媛等[2]认为评论越及时的评论越有用,还需要进一步证实。由此假设:评论语义特征(C3)、评论写作风格(C4)、评论及时性(C5)和评论信息完整性(C6)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

1.2评论者维度

评论者维度也称信息来源维度,参考相关学者研究,本研究将其细分为评论者信息披露、名声可信度、历史评论数、社会中心度和评论回应数。评论者信息披露主要是指个人信息(如姓名,联系电话、照片、住址等)等的披露;名声可信度是在线评论平台按照评论来源所的高质量评论数量作为参考依据评定的等级;历史评论数是指评论者以往购物的知识和经验的总结;社会中心度是指在线评论平台中其他评论者与评论者之间通过互粉形成的社会网络,网络越大,此评论者社会中心度越大;评论回应数是指评论者针对某商品发表的评论,其他评论者回应的个数。

Forman等认为评论者个人信息披露的越多,则评论有用性感知越强[6];王平[10]、Baek[8]、廖成林[7]等认为评论者名声可信度越高,则评论有用性感知越强;彭岚[12]、殷国鹏[3]等认为历史评论中有用在线评论越多,经验越丰富,在线评论信息可读性越强,评论有用性感知越强;林先杰认为在线评论评论者中心度对在线评论有用性感知有正向影响,同时认为在线评论其他评论者回应的个数越多,则该评论越有用[13]。由此假设:评论者信息披露(C7)、名声可信度(C8)、历史评论数(C9)、社会中心度(C10)和评论回应数(C11)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

1.3消费者维度

消费者维度也称评论阅读者维度,参考相关学者研究,本研究将其细分为消费者专业知识、购物经验和商品涉入度。消费者专业知识主要是指消费者学历水平,商品文字描述水平等;商品的涉入度是指该商品的购买与消费者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通过商品价格来反映消费者对商品的涉入度。彭岚等研究表明:知识水平高的消费者会认为包含有较多商品信息的评论更为有用[12];林先杰等认为商品涉入度对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具有调节作用[13]。由此假设:消费者专业知识(C12)、购物经验(C13)和商品涉入度(C14)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

1.4商品类型维度

一般商品可分为搜索型商品和体验型商品,本研究参考相关学者研究,将商品类型维度细分为搜索型商品和体验型商品来探索其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的调节影响。张丽认为搜索型商品和体验型商品对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具有调节作用[14]。由此假设:商品类型(C15)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

2研究方法及计算结果

DEMATEL方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决策实验分析方法)是影响因素识别领域常用的算法之一,它是美国学者于1972-1976年提出用来研究和解决复杂难缠的问题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元素是独立的并且可以通过因果关系图确定系统各元素的相互关联性,从而从众多影响因素中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为解决管理问题提供决策依据[15]。综上分析发现,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研究明显不足,难以准确判定哪些因素对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大,哪些因素是可以忽略不计,故本研究尝试运用DEMATEL方法定量分析在线评论影响因素间关系,识别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关键影响因素,以期为该领域提供另外一种研究思路。

研究过程中具体问卷调查时被访者更习惯于普通的文字描述变量(如:影响不大、影响较大等)来评判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因此本研究引入模糊集理论[16],将专家使用文字描述变量(亦称语言变量)的评判结果运用三元模糊数进行精确的数值量化,然后采用Opricovic和Tzeng的模糊数转化成准确数值的方法(Converting Fuzzy Data into Crisp Scores,CFCS),将专家评判的三元模糊数转化为精确数值[17]。由此得到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直接关系矩阵,经过DEMATEL方法确定出各个影响因素在系统中的主次关系。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1专家调查

本研究依靠专家群体,通过DEMATEL方法研究在评论有用性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识别出关键的因素。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专家打分的公正性,本研究综合考虑了在线评论利益相关者,即高校专家、企业专家、消费者,共计9位专家组成调查对象。其中高校专家主要由高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领域的专家合计5人组成,企业专家主要由电子商务企业网络营销人员合计2人组成,消费者主要由丰富购物经验的消费者合计2人组成。同时,各位专家均认可本研究给定的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的这15个因素,如表1所示。专家根据各自的知识和经验对这15个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度进行打分。

2.2将专家语言变量转化为三元模糊数

本研究依据Wang[18]和Chen[19]等设定的专家群体使用的语言变量设计问卷,如表2所示。调查问卷采取Likert 5级量表(影响非常大、影响较大、影响小、影响很小、完全没有影响),即15个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合计225项相互影响关系调查,请每位专家使用要求的语言变量独自进行判定可能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的15个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由此获得9份关于影响因素间的专家问卷,进而得到9份由语言变量组成的数据。

为避免专家的判断和评分的主观差异性,该领域相关研究主要采取专家评分权重和专家评分模糊化处理两种方法。专家评分权重主要思路是采取系统工程的方法将专家评分数学化,该方法较复杂,本研究不予采纳[20];专家评分模糊化处理主要集中在将每位专家的判定结果转化为对应的三角模糊数,关键是三角模糊数的选取,选取思路主要是依据实际研究背景自行选取或采取经典文献研究成果[15],本研究为保持三角模糊数选取的科学性,选取经典数学文献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三角模糊数,如表2进行分析讨论,同时该三角模糊数的选取也被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广泛采用。因此,本研究根据表2将每位专家的判定结果转化为对应的三角模糊数(lkij,mkij,rkij),其中i(j)=1,2,3,…,15,?k=1,2,3,…,9,表示第k位专家评定i因素对j因素的影响程度,并将之分别记录于15×15矩阵中。

3基于计算结果的分析讨论

3.1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由表4可以看出,C4、C5、C7、C8、C9、C11、C12、C14属于原因因素。评论写作风格(C4)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其影响度值最大,被影响度值在15个因素中居第12位,可见评论写作风格能够强烈地影响其他因素,但其自身却很难受其他行为因素的影响。与评论写作风格类似,评论及时性(C5)、评论者信息披露(C7)、消费者专业知识(C12)、商品涉入度(C14)具有较强的影响度,被影响度较低,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而名声可信度(C8)、历史评论数(C9)、评论回应数(C11)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在15个因素中均较低,可见这3个因素同其他因素间的关系较疏远。

C1、C2、C3、C6、C10、C13、C15属于结果因素。社会中心度(C10)具有最大的被影响度,但影响度较小,表现出强烈的被动性。评论语义特征(C3)的被影响度和影响度分别位于位居第2位和第9位,从本质上表现出较强烈的被动性。评论星级(C2)、评论长度(C1)的被影响度和影响度分别位于第3位和第8位、第4位和第7位,表现出更多的被动性。而购物经验(C13)、商品类型(C15)、评论信息完整性(C6)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在15个因素中均较低,可见这3个因素同其他因素间的关系较疏远。

3.2关键因素的识别

第一,消费者专业知识(C12)因素在15个影响因素中具有最大的影响度(4.058263)和中心度(12.09462),表示能够强烈地影响其他14个行为因素,是影响其他因素的最大因素,从而可以确定为最关键因素;第二,评论者信息披露(C7)、商品涉入度(C14)、评论写作风格(C4)中心度排名分别是第2位、第3位、第4位,它们的影响度与被影响度分别是4.058263和2.647656,3.955165和1.117566,4.058263和2.266042,在15个因素中的排名分别为第1位和第11位、第5位和第15位、第1位和第12位,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表明这3个因素能够强烈地影响其他因素,因此也可作为关键因素;第三,评论及时性(C5)中心度排名是第5,影响度与被影响度排名分别是第4位和第6位,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显然在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并且与其他因素关系密切,可以认为是关键因素;第四,评论信息完整性(C6)虽然中心度小于0,但影响度排名较靠前,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故也将其列为关键因素。

名声可信度(C8)、历史评论数(C9)、评论回应数(C11)的中心度在15个影响因素中的排名分别是第15位、第9位、第14位,影响度和被影响度都较低,显然不是关键因素。评论星级(C2)、评论长度(C1)、评论语义特征(C3)虽然三因素影响度在15个影响因素中排名较靠前,但其中心度较低,关键是表现出较强的被动型,故不是关键因素。社会中心度(C10)中心度排名第8,但此因素被影响度排名第1,影响度排名第10,表现出强烈的被动性,故也不是关键影响因素。购物经验(C13)、商品类型(C15)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在15个因素中均较低,故不是关键因素。

4结论及启示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

1)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的15个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但不同因素的影响方式、程度各不相同,评论写作风格、评论及时性、评论者信息披露、名声可信度、历史评论数、评论回应数、消费者专业知识、商品涉入度8个要素为原因因素,在系统中主动影响其他因素;评论长度、评论星级、评论语义特征、评论信息完整性、社会中心度、购物经验、商品类型7个要素属于结果因素,在系统中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在15因素中,消费者专业知识、评论者信息披露、商品涉入度、评论写作风格、评论及时性以及评论信息完整性是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6个最关键的因素。

3)评论者社会中心度因素具有较强的被动性,极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4)将评论内容维度、评论者维度、消费者维度和商品类型维度4个维度所含因素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原因度和中心度求和,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评价内容维度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程度最大,且评价内容维度的中心度也最大,因此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的中心问题在于评价内容维度。即评论写作风格、评论及时性以及评论信息完整性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评论长度、评论星级、评论语义特征是次关键因素;而评论者维度的原因度最大,消费者维度原因度次之,说明评论者信息披露和消费者专业知识是决定在线评论有用性其他因素的关键因素。

根据以上结论得出如下启示:

1)消费者专业知识是最关键因素,深入挖掘发表水平高的消费者其他消费信息,加强消费者信息管理(即客户关系管理)是当务之急。

2)商品与消费者关系程度(商品价格的高低)是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不同价位的商品,引导消费者形成购物决策,注重分类管理。

3)加强评论者信息的监督与引导,增加评论者信息的披露率,为消费者提供较为权威与准确的评论者信息等,是有效监测在线评论有用性的重要手段。

4)评论写作风格、评论及时性、评论信息完整性有助于提高在线评论的有用性。

5)在保证在线评论的有用性时,适当增设消费者之间的社会交流和分享,关注评论者社会中心度的特征。

参考文献

[1]AMDT J.Role of product-related conversations in the diffusion of a new product[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67,4(3):291-295.

[2]郝媛媛,叶强,李一军.基于影评数据的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8):78-88,96.

[3]殷国鹏.消费者认为怎样的在线评论更有用?――社会性因素的影响效应[J].管理世界,2012,(12):115-124.

[4]栾攀,张宁.基于ELM的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服务行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视界,2015,(16):49-51,70.

[5]卓四清,冯永洲.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酒店评论数据[J].现代情报,2015,(4):52-56,74.

[6]FORMAN C,GHOSE A,WIESENFELD B.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views and sales:The role of reviewer identity disclosure in electronic market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8,19(3):291-313.

[7]廖成林,蔡春江,李忆.电子商务中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3,(5):46-50.

[8]BEAK,H.,J.AHN and Y.CHOI.Helpfulness of Online Consumer Reviews:Readers Objectives and Review Cu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12,17(2):99-126.

[9]严建援,张丽,张蕾.电子商务中在线评论内容对评论有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12,(5):713-716,719.

[10]王平,代宝.消费者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2):118-120.

[11]MUDAMBI S M,SCHUFF D.What Makes a Helpful Online Review?A Study of Customer Reviews on [J].MIS Quarterly,2010,34(1):185-200.

[12]彭岚,周启海,邱江涛.消费者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模型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1,(8):205-207,244.

[13]林先杰.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14]张丽.在线评论的客户参与动机与评论有效性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1.

[15]汪春香,徐立青,赵树成.影响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网民行为的主要因素识别研究――基于模糊集理论DEMATEL方法[J].情报杂志,2015,(3):138-143.

[16]VON ALTROCK C.Fuzzy logic and neurofuzzy application in business and finance[M].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1995:244-246.

[17]OPRICOVIC S,TZENG G H.Defuzzification within a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od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ncertainty,Fuzziness and Knowledge-based Systems,2003,11(5):635-652.

[18]WANG M J J,CHANG T C.Tool Steel Materials Selection Under Fuzzy Environment[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95,72(3):263-270.

第9篇:消费信用论文范文

关键词:居民消费;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度;重庆市

引言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决定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为消费、投资、净出口,即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不断完善,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内消费需求、投资、出口都在逐年上升。因此,分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探索经济增长的动力,对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东西部经济界限分明,所以本文采取了局部分析,本文选取了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作为研究对象,从1997年直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明显提高。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模型对其居民消费、投资、净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明确消费、投资、出口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一、理论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国民经济开始走出短缺状态的束缚,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近年来,我国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十二五”规划再度提及消费、投资和出口,消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因此分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针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刘飞在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一文中,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及贡献率持续下降的角度出发,探讨制约消费的主要因素,并通过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制约因素与消费的内在关系。徐凤等依据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居民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在中国居民消费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中国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1978―2004)”(马光辉等),以我国1978―2004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基础,以计量经济学中的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居民消费、城市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李欣则通过福建省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运用协整理论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陕西省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李红霞),运用协整理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和短期的动态变化。

国内外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均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尝试运用另一种方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重庆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探讨,针对西部的代表性经济发展区,得出重庆在西部的大环境下结合自己特色,提出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关建议。

二、灰色关联度模型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控制论专家邓聚龙教授首先提出并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基于数学理论的系统工程学科,是一种解决和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理论。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主要是根据不完全的信息,把对所要分析研究的各因素进行有关的数据处理,然后在随机的因素序列中找出彼此之间的关联性,由此发现主要矛盾,并找到有关的特征和对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分析对象时序数列曲线的相似程度来进一步判断其关联状况,如果两条曲线越相似,说明其关联度越大,反之则说明彼此的关联度较小。

四、灰色关联度比较分析

通过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我们得知重庆市消费与生产总值的关联度为0.96854,固定资产投资与生产总值的关联度为0.921644,净出口对生产总值的关联度为0.836051。从数值上可以看出,居民消费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大,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最后才是净出口。这说明本市甚至于全国,都应该致力于扩大消费需求,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一个重要的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巨大潜力,联合投资和出口的作用,将我国的经济增长推向更高一个层次。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度来分析了重庆市消费、投资、出口对本市的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从中得出,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器,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现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几条建议:

1、提高居民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长越快,消费需求会增长越快;而收入增加缓慢,则消费需求增长也缺乏动力;所以,通过调整居民的收入分配比例,加大居民收入的提高,是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渠道。由于重庆是个内陆城市、农村性城市,地处山地,人多地少,农村人口大,形成了重庆很多农民工进城打工或者外出务工的现象,造成了农村、城市大量的劳动力外流,消费需求也随之外流。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本地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三农”建设,使得城乡统筹发展。

2、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重庆市人多地少,有大量的闲置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市场蕴涵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较快地提农民收入和扩大农村消费,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可以采取: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扩大无公害食品的生产,促进油菜籽、豆类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提高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加大贯彻落实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战略举措,利用“家电下乡”,促进农村地区的消费市场。

3、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消费信贷主要是把居民未来消费和现期消费结合起来,促使居民的消费计划成为跨时期的满意消费。要把信贷消费意识引入个人消费观念,重点是要引导中等阶层的收入消费,把自我积蓄型滞后消费转变为信用支持性的提前消费。加快消费信贷法律体系建设,统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广信用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把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消费,如开放居民的消费信贷,推行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住房、汽车等高档消费品的消费信贷,鼓励支持收入稳定的消费者进行提前消费。

4、优化消费环境,规范市场流通秩序

首先要改善消费市场的硬环境,加快生活消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化流通设施建设带动市场持续的改善。其次要调整传统的流通方式,加快发展连锁、市场、购物中心等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流通方式。再次,要做好相关的售后服务、技术服务工作,是居民购买耐用消费品无后顾之忧,为居民消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完善消费市场的软环境,将规范市场秩序的政策措施法制化、制度化,完善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法律体系,构建有利于各阶层提高消费倾向的软环境。

5、完善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消费结构的调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消费作为直接层次上的最终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上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引导文化和旅游的消费。重庆作为一个山城,有它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不仅有独一无二的“山城棒棒军”,还有出了名的重庆火锅,更有着热情似火的山城人民。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大型文化旅游交流活动;扶持小农经济的发展,官民结合,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胜地;进一步拓展电子信息、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服务性消费,引导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结语

本文通过重庆直辖以来至今的年度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投资、进出口的关联度,得出了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证实了我国经济发展国策的正确性,即经济增长最终要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来实现,特别是如今我国的扩大内需政策。无论如何,本国的经济最终还是要靠本国消费来发展,我们应该处理好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关系,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共同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经济,使我国经济发展走向更高层次。(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于俊秋,何辛锐.内蒙古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9(11).

[2]邓莉,冉光和.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8).

[3]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

[4]孙海涛,宋荣兴.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

[5]袁建文,蒙明忠.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纵横,2011(16).

[6]任善英.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以青海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2).